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学的原理范文

生态学的原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学的原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学的原理

第1篇:生态学的原理范文

关键词生态美学;生态伦理学;生态旅游规划;生态景观设计

AbstractEcological aesthetics is a kind of ethics which reflect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human beings,nature,society and people’s own ecological aesthesis. Based on the aesthetical and ethical theories of western philosophers,the view of ecological ethics and ecological aesthetics was described,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theories used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were demostuated. Meanwhile,the influence of the theories which were applied on ecotourism planning and ecological landscape architecture was interpreted.

Key wordsecological ethics;ecological aesthetics;ecotourism planning;ecological landscape design

1生态美学原理

生态美学,是国内近些年美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它是以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为基本出发点,包含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是一种包含有生态维度的当代存在论审美观。毋庸置疑,生态美学的出现有其历史的合理性。长期以来,在美学研究中,存在着一种过于强调人的主体性,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与改造,自然如何在人的作用下成为人的自然,成为人本质力量的体现,而忽视自然本身的价值和意义。生态美学强调不仅人,自然也有其自身的价值;强调不仅要从人,也要从生态、宇宙自然的意义上去看待审美方面的问题,这对破除对美的僵化理解、将美学研究带入一个新的境界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应该明确的是,生态美学作为当今美学研究的一种显学和理论思潮的出现,它是与特定的哲学思想相关的,特别是受西方生态主义和生态哲学影响深刻,西方生态主义和生态哲学则诞生于西方的生态学视野下。西方当前的生态主义有3个特点,一是以自然为本;二是反人类中心主义;三是认为作为自然界生物链中的一个环节,人和动物是完全平等的[1]。

1.1我国的生态美学观点

在中国《周易》及道家思想、古希腊前苏格拉底哲学、印度《奥义书》等人类早期的哲学、宗教典籍里蕴涵了万物生成的思想。老子《道德经》里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是说人和万物拥有同一个来源即道。庄子也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不仅是物我不分的审美观照,也是物我合一的自然哲学。人与万物同构、同源、同具有道性或神性,这是生态美学得以成立的哲学基础。从我国近些年流行的生态美学观点来看,其内涵已超出这些,更多的是从人的生命存在,人与自然、环境的共生谐和的关系看待审美,更多地看到社会文化和人类实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果从这一立场出发,就不能简单地提以“生态”为中心的美学原则,将“生态中心”与“人类中心”对立起来。生态主义的合理性在于它强调人应该尊重自然,肯定自然生物的存在权利,但是,它在涉及人与自然的差异,人有着不同于生物存在的社会性、文化性这一方面上,又有着明显的局限[2]。美学研究不能忽视人与自然的差异,不能不以社会性、文化性的眼光看待生物存在。也就是说,不能放弃以“人类”为中心的视角和立场。只是这里所说的以“人类”为中心,不是不尊重自然,与环境和生态保护相违背,而是充分尊重自然,尊重自然生物存在的权利,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相协调,它实际上也是以“自然”、“生态”为中心[3]。从这一意义上说,简单地提以“生态”为中心和以“人类”为中心,都是不妥当的,最好的说法应该是人与自然的统一、人与环境的统一。不过,谈到这一点时,又需明确的是,人与自然的统一、人与环境的统一,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人而非自然,应该成为美学研究的出发点。美学研究是对人自身而言的,没有人,没有人类的社会实践和生存需要,也无所谓美不美的问题。

因为生态美学是以生态学整体论方法为基础,以生态伦理学的自然价值和权利学说为依据,通过体验、感受、领悟,可以发现大自然对人的唯美意义,更为有意义的是,也可以发现大自然结构内部物种多样性造就的和谐完美的大自然图景。这种审视和研究已不再把人作为中心和主体,而是将人类看作地球这个生态系统的重要一员,置身于大自然中,发现人的自然美及其在整个生态系统美中的价值,以及反思地球自然世界与人类世界的自然和谐关系,揭示地球生态整体生态美的破缺和人类的责任和义务,提升人与自然唯美关系的层次和境界。这种对生态美学的理解似乎是一种在自然中实现了的“人道主义”和在人类中实现了的“自然主义”的统一[4]。彭锋在《完美的自然》中指出:“自然美不是指自然事物符合某种抽象的形式美的规律,而是指自然在根本上是我们人类及其世界的真身和根源。换句话说,从自然是我们人类及其世界的原初形式来说,自然本身就是美的。”“消融欣赏者与欣赏对象之间的距离感,从而使得欣赏者以一种全方位、多感官的方式沉浸在欣赏对象之中,无论此欣赏对象是自然还是艺术。”

1.2西方生态美学观点

西方哲学家尼认为:“美是人的自我肯定,根本不存在‘自在之美’,‘自在之美’纯粹是一句空话,从来不是一个概念。”在美之中,人把自己树为完美的尺度;在精选的场合,他在美之中崇拜自己。一个物种舍此便不能自我肯定……人相信世界本身充斥着美——他忘了自己是美的原因……归根到底,人把自己映照在事物里,他又把一切反映他的形象的事物认作美的:“‘美’的判断是他的族类虚荣心……人把世界人化了,仅此而已。”人不但是惟一的审美主体,而且归根到底是惟一的审美对象。“没有什么是美的,只有人是美的”,在这一简单的真理上建立了全部美学,它是美学的第一真理。而美学的第二真理:没有什么比衰退的人更丑了则使审美判断的领域从此被限定了。

马斯洛说:“不仅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的一部分,而且人必须至少和自然有最低限度的同型性(和自然相似)才能在自然中生长……在人和超越他的实在之间并没有绝对的裂缝。”美学问题,从根本上说,不是一个自然生态环境如何保护宇宙自然中的生命、如何拥有生存权利的问题,而是人如何更好地生存于他所生活的世界上,与世界和谐共存的问题,也是人如何在他所生活的世界上实现自身价值和意义的问题[5]。

2生态伦理学

生态伦理学是指导生态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石。大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大系统,大自然有价值和权力等都是生态旅游规划者必须具备的意识和伦理素质。要求人们对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必须强调自然主题和保护要求,必须因地制宜地将生态旅游设施纳入整个生态系统中,不能在景区内大搞人工建设,更不宜集中修建宾馆、饭店、商店、银行等形成旅游集镇。避免生态旅游景区城市化、园林化倾向。提倡“生态旅游建设”,开发出人与自然协调的旅游产品。生态旅游项目本身充分体现生态伦理学的要求,要以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为目标,使生态旅游景区开发满足生态、社会和经济3个方面协调发展的要求。切不可急功近利,只顾眼前和局部的经济利益而忽视生态伦理学要求,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6]。

3西方工业基地的景观改造

现代欧洲生态景观设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当时,欧洲工业化问题和旧城市改造面临的诸多难题日益突出,促使整个欧洲开始思考以新的建筑、景观设计手法解决这些问题。而建筑、景观学术界各种思潮的出现及对新世纪的思考催生了以“生态”为理念的现代景观设计。它围绕“人·自然·技术”三要素为核心,力求平衡人、城市与自然的关系,达到生态上的“平衡”。现代欧洲生态景观设计崛起的标志是法国巴黎拉·维莱特公园的设计和建造。瓦伦汀教授通过“德国鲁尔区艾美溪工业景观改造”、“慕尼黑旧机场改造”和“巴伐利亚环保部景观设计”3个案例,依照由大到小的尺度,分别解析了地区生态改造恢复、城区规划设计和建筑细部景观设计中体现的现代生态景观设计理念。鲁尔工业区北部艾美溪河的绿色景观系统重建项目是现代欧洲生态景观设计的典型。在艾美溪河附近聚集了大量的大型工矿企业,使得该地区的景观具有强烈的工业化特点。如今,很多废弃的工厂矿区被改建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许多残存的重型机械和高炉、气罐不仅成为人们游玩的项目,更是成为工业化发展进程的象征;同时,生态系统的改造也使得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有了长足的改善。在慕尼黑旧机场改造项目中,设计师以生态的理念,将慕尼黑老机场规划成商务办公区、住宅区和生态公园3个部分,并通过多变的手法,将三者自然地衔接起来。巴伐利亚环保部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在建筑物的周围和一些细部作了非常巧妙而合理的布置,使得整个景观设计显现出生态的气息,充分体现了“人·自然·技术”的理念[7]。

4参考文献

[1] 郭玲玲.从生态伦理学到环境伦理学[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5(4):57-59.

[2] 黄炎平,朱月兵.生态伦理视野中的自然价值[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0):19-22.

[3] 佘正荣.“天人合一”: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灵感源泉[J].社会观察,2005(6):50-51.

[4] 叶平.自然辩证法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7(11):8-10.

[5] 毛宣国.当下生态美学研究的几个问题[J].理论与制作,2008(5):40-41.

第2篇:生态学的原理范文

【关键词】多元化;学习理论;生态;融合;课堂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3―0021―04

为了更好地认识人类学习的过程,研究者们近百余年来对学习理论的探索发展繁盛,各种学习理论纷纷问世。然而,无论是行为主义、信息加工、建构主义、还是目前流行的社会文化观等,每一种学习理论只不过是选取不同的视角为切入点,描述和解释了学习现象的某些方面或某一层次,都无法为我们提供对学习的全景的认知和理解[1]。鉴于此,本文试图从生态的视角阐释多元化学习理论融合,以提高人们对学习过程的整体性认识。

一 人们对学习过程的认知发展

人们对自身学习过程的认识和理解是一个随时间逐步发展提高的过程,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低级的综合认识阶段: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的认知水平仅限于笼统模糊地形成对学习过程低级的、整体性的认识。

2低级的分化认识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认知有所提高,逐步开始了对学习过程简单的,局部的认识过程的探索。

3高级的分化认识阶段: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高度,人们有能力纷纷从不同的视角提出各式的学习理论,展现出学习理论的丰富性和多元化,深化人们对自身学习过程的理解。

4高级的综合认识阶段:流派纷呈的多元化学习理论有各自看待学习的视角,各具优势和不足,这就促使人们试图集各家理论之所长,探求对学习过程高水平综合性的深化理解。

当前,人们对学习过程的认知正处于上图所指的“高级的分化认识阶段”,即学习理论的研究与实践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各种学习理论充盈着我们的头脑,如行为主义、信息加工、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社会文化观、情景学习理论等等。再加上社会文化价值观的日益多元化,学习中技术资源工具的日益多元化,正体现了学习研究领域前所未有的丰富和深入。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为了增强对学习过程的整体性认识,人们对学习过程的认知水平需要加速向“高水平综合性认识阶段”挺进,那么学习理论就面临着一个最突出的任务:融合,有机地融合各种学习理念、学习方法和技术资源工具,实现学习过程和效果的最优化,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2]

二 生态学习观的提出

虽然多元化学习理论的出现不仅表明学术上的繁荣,更显示着人们对自身学习过程认识的深化和提高,然而,多元化学习理论大好景象的背后也暴露出了人们的一些认识上的问题。

1认识二元论

认识论二元取向是一种非常简单的信念,只有好与坏、对与错、真理与谬误之分。持这种取向的人将多元化的各学习理论之间看成是相互对立的。[3]人们都有一种拒斥他人理论以保护自己理论从而证明自己理论彻底完美性的自然倾向。一种观点的支持者总是妄图自己的理论可以包涉人类学习的所有方面,拿自己理论的优势抨击他人理论的不足。最近几年,建构主义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地出现,有些人将它存在的合理性建立在对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教学实践弊端的批判上,坚信学生应该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任何与之相背离的观点都被视为消极被动、单调乏味[4]的学习。当然,通过对一种理论不足之处的批判从而提出新的理论是提高人们认识事物能力的常规渠道,这是无可否认的。但认识论的二元取向是我们所不能认可和接受的。

2范式转换论

尽管有关学习的新理论层出不穷,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以往理论的排挤和彻底的遗弃。然而,有些人对学习理论发展的认识持范式转换论[5],即一个理论替代另一个理论,认为后者比前者更具先进性,可以取而代之,认为百多年来对学习的理解经历的是一个高过一个的革命浪潮,每一场革命都想要彻底根除以往的任何影响。例如:认知主义对行为主义的革命被视为第一次认知革命,到了20世纪的最后10年,又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第二次认知革命即社会文化观。如果说认知主义的出现重点在于个体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加工和建构,社会文化观则开始重视在社会、文化和历史的情境脉络中发挥认知的功能,这是我们所能认同的观点,但范式转换论的思想,是我们所不能认可和接受的,如同我们对待上文中认识论二元取向的态度。

3学习过程的复杂性

有时候人类的学习行为确实是由奖赏塑造而成的,人们也的的确确是在加工信息,而同时又在与他人一起协商着理解以调适自己去适应环境。从局部看来,传统的学习理论对于某些情境、针对某些内容和某些学生,对学习做出某一角度和某一层面的阐释的确是行之有效的,可以被用来指导人们的学习实践。然而,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这是毋庸置疑的。一项任务的学习,往往需要通过对事实、技能和策略等多种知识的综合才能得以掌握。单靠一种学习理论就企图对学习做出全面的解释,这是无能为力的,更不能拿一种学习理论来推演所有的学习形式。

4学习理论的适切性

面对蓬勃发展的多元化学习理论,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无论行为主义、信息加工、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社会文化观或者情景学习理论等,都有其合理性和适切性,都有各自阐述学习的聚焦点,关注的是人类学习的不同侧面和层次,都曾给予教育实践重要的启迪。例如:行为主义关注行为训练,通过有效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及时连续的反馈,来培养人的熟练技能和动作,比较适合客观事实的记忆、简单规则的匹配、基本技能的掌握等学习任务。认知学习强调观念性知识的习得,鼓励学生在一般理念和概念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建构理解,比较适合规则的推导、程序的建立等较高认知加工的任务。建构主义追求人的高级学习能力,如问题解决、批判性思维等,比较适合一些结构不良领域的复杂知识的学习。目前流行的社会建构主义、情境学习等理论则十分注重社会往、真实的实践情境对个体学习的重要性。

面对学习现象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学习理论的多元性,认识二元论及范式转换论的极端思想不利于学习理论的向前发展,也会造成实践工作者的无所适从。我们不能说哪一种理论是“最正确的”、“最完美的”,因为没有哪一种理论可以包打天下,它们只是以不同的视角,在不同层面来研讨人类的学习。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格里诺等人曾精辟地指出:行为主义倾向于从技能的获得来看学习,认知主义倾向于从概念理解与思维以及理解的一般策略的增长来看学习,情境学习理论则倾向于从更有效地参与探究以及对话的实践活动来看学习。然而都曾给予教育实践以重要启迪的行为主义的技能取向和认知主义的理解取向却经常被一些人描述成相反的两极,符合一个观点的学习排斥符合另一个观点的学习。实际上,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实践的主要优点和价值,可以包括在以情境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实践中。由此格里诺等人畅想学习理论的融合――用情境学习来统整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6]这一做法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鉴于学习现象的复杂性以及时下学习理论的多元化,我们不应该再对行为主义等传统学习理论进行不加分析的攻击,不应该再将建构主义与客观主义极端化的对立,而应该以开放的、辩证的、统整的态度来审视人类以往对学习理论的研究,以生态的视角看待学习,即生态学习观,以期能够加速人们对学习过程的认知由高级的分化阶段向高级的综合阶段的演变,促进各种学习理论的有机融合,还原学习现象的自然性与真实性,以增强人们对学习的整体性理解。

三 生态学习观的内涵

与行为主义学习观相比,生态学习观坚持作为主体的学习者不是消极被动地受制于其环境中的物理刺激,而是积极主动地与其学习的环境交互作用:与信息加工理论相比,生态学习观没有将学习者视为汲取、存贮和再现信息的熟练的信息加工机器,而是携有一定生命印迹的、“有情有意”的知识意义的积极建构者;与社会文化观相比,生态学习观强调个体与共同体在学习过程中的相互贡献、相互形塑。[7]从与一些传统学习理论的比较中可以看出:虽然目前提出生态学习理论还不成熟,尚需进一步的研讨,但完全可以把生态学习观看作审视人类学习活动的一种新视角――追求学习的整体性、开放性、交互性、多元性、适应性和可持续性。

自然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彼此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所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样的系统总是开放的,生活着多样性的物种,它们相互之间以及与环境之间保持着相互依存的动态平衡关系。这样的系统具有一定程度的自组织性和适应性,但同时也容易受到破坏,需要遵循一定的自然法则。从此角度出发,生态学习观将学习过程视为一个由学习者、教师同伴、学习活动、工具资源、社会及物质环境构成的活动系统,使原来处于分散状态的各要素相互联系,互相促动,协同合作,共同形成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系统内各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教师、研究者以及其他成员和社会文化之间存在复杂的互动关系,每个人既是知识的生产者,也是知识的消费者。这样的系统包含着丰富的物质性学习环境(如学习资源、工具),包含有效的社会和文化互动(如规则、方法)。

然而,无论是教师的直接教学,还是个人自我指导式的学习或者合作参与式的学习,都离不开作为信息探测者的学习者通过积极主动的活动,借助有目的的反思实践,与其情境(社会及物质环境)进行交互,也就是说,学习者的意图、活动、反思构成了一个交互作用的闭合环,所有的意义建构都要通过这样的互动得以实现。

生态学习观在认可物种丰富性与多样性的前提下,既希望相互竞争,适者生存,更追求互依互惠,多元共生。多元异质的学习生态系统中充斥着不同类型的个体,有着异样的思想和多样化的需求。异样的学习个体,借助个性化的工具和丰富的信息资源,通过学习活动相互关联,民主、平等地生活在充满活力、人性化和高度社会化的同一系统中,体现着该系统共性中的个性以及个性中的共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阅历,都有自己的能力倾向,也都有可能成为某方面的专家。各成员相互尊重学习活动中每个参与者的专家身份,倡导你追我赶,彼此较量,相互争胜,鼓励对话与合作,分享各自专长以彼此互补,利用自己的专长帮助他人,利用他人的专长发展自己,通力协作既可解决单凭个人所无法完成的任务,又可分享集体的智慧以增强个人的知识与专长,从而形成相互竞争,适者生存与互依互惠,多元共生的学习共同体。

随着生态系统中新的人员、思想、技术、工具的不断出现,学习环境时刻在发生着动态的演化,个体在与环境进行建设性的交互中,通过自我调节,不断地学习、适应和创造。缘于系统内各不同组成部分之间强大的相互关联性,各“物种”之间通过彼此的信息交流互动,获得协同发展。为达到系统的平衡,个体/群体必须与外界不断地进行信息交换,以实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学习者就是在这样的生态系统中,实现有效地学习、幸福地生活和可持续地发展。

四 对课堂的深化认识

反思我们一生中所接受的教育,绝大部分来自于学校课堂的正规学习,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基本单位的课堂就成为了学生在校学习的主阵地。因此,深层解析课堂学习的内涵,对推动现代学校教育教学之改革,还原课堂学习过程之本真以及增强课堂学习之实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课堂共同体

人们对课堂的理解大致经历了以下三种认识观的转变。第一种是把课堂理解为教学活动的场所――教室,仅将课堂看作聚集了大量学生,教师为之上课的地方。第二种是把课堂理解为课堂教学活动,就是发生在教室里的教与学的活动,先是注重教师的教,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后来转向注重学生的学,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再后来就发展到既注重教师的教,又注重学生的学,也就是所谓的“学教并重”,倡导“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力求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第三种把课堂理解为学习共同体,一个由教师和学生组成,彼此之间经常进行沟通交流,共享学习资源[8]并及时寻求外部人员的帮助,以学习活动为主的生活共同体。突出强调了以下四点:①课堂既是学生生活和成长的地方,也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地方。②课堂学习从注重教师单一的“教”向注重学生的“学”的突破。③各成员之间需要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和谐人际联系。④学习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生活过程,不能把学习活动从现实生活中剥离开来。课堂作为学习共同体的理解是人们对传统的以班级授课制为基础,以课本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主宰的课堂学习进行批判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以学生为本位的课堂学习生活世界的观点,是现代学校教育发展中的新理念。

2课堂生态观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进行,教育工作者基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种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审视并解释课堂日常生活现象的研究视角――课堂生态观,不仅仅把课堂理解为共同体,更倾向于把课堂看作一个生态系统,将诸如系统性、开放性、多样性、交互性、适应性、动态平衡性、可持续发展性和相互竞争,适者生存与互依互惠,多元共生等生态理念贯彻于课堂之中。这是对学习超载、权力控制、关系失衡、无视人性、缺乏生机[9]的传统课堂的解构和合理性超越。课堂生态中蕴涵着尊重差异、平等友爱、多维互动、充满活力、自然和谐[10]与全面发展等多方面的内涵。课堂应当回归自然,回归生活,不断地与外界互动,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实现自身由“知识课堂”向“生命课堂”的转变,使学生在动态开放的生态系统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由此,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基本单位的课堂,要想高质量地完成育人的任务,不仅要成为师生学习的共同体,而且还要成为生态化的共同体。

参考文献

[1] 郑葳,王大为.生态学习观:一种审视学习的新视角[J].心理科学,2006,(4):913-915.

[2] 陈琦,张建伟.信息时代的整合性学习模型――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的生态观诠释[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3):90-96.

[3][5] 郑葳,王大为.生态学习观及其教育实践启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4);53-57.

[4] 邵洁.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有效建构――以高级语言程序设计(VB)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09,(8):120-124.

[6][7] 裴娣娜.现代教学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18-128.

[8] 宿晓华.网络学习生态视角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

[9] 李怡明.美国小学课堂生态研究――以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附小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09.

[10] 谭玮.英语课堂生态与学习个性的培养[J].课程教材教法,2008,(4):58-62.

Interpretation of the Ecological Concept of the Integration of Diverse Learning Theory

――Also on the Deepening Understanding to the Classroom

ZHANG PingZHAO Hong-yue

(Institute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Shanxi ,710062,China)

第3篇:生态学的原理范文

关键词:生态学原理;城市湿地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市的湿地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湿地系统在生态上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在对其进行景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生态方面的设计。生态学原理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寻求资源和空间利用的最适宜途径与方式,降低对生态规律的干扰和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从而实现可持续的景观设计。

为什么要对城市湿地景观进行生态设计

湿地环境是与人们联系最紧密的生态系统之一,对城市湿地景观进行生态设计,加强对湿地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能充分利用湿地渗透和蓄水的作用,降解污染,疏导雨水的排放,调节区域性水平衡和小气候,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其次,这将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接近自然的休憩空间,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人们了解湿地的生态重要性,在环保和美学教育上都有重要的社会效益。一定规模的湿地环境还能成为常住或迁徙途中鸟类的栖息地,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如何在城市湿地景观设计中进行生态学原理的应用

1、保持湿地的(系统)完整性

湿地系统与其它生态系统一样,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组成。特定空间中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组成生态系统。在对湿地景观的整体设计中, 应综合考虑各个因素,以整体的和谐为宗旨,包括设计的形式、内部结构之间的和谐,以及它们与环境功能之间的和谐,才能实现生态设计的目的。

调查研究原有环境是进行湿地景观设计前必不可少的环节。因为景观的规划设计必须建立在对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最大程度的理解之上。对原有环境的调查,包括对自然环境的调查和对周围居民情况的调查,如对原有湿地环境的土壤、水、动植物等的情况,以及周围居民对该景观的影响和期望等情况的调查。这些都是做好一个湿地景观设计的前提条件,因为只有掌握原有湿地的情况,才能在设计中保持原有自然系统的完整,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生态,而掌握了居民的情况,则可以在设计中考虑人们的需求。这样能在满足人需求的同时,保持了自然生态不受破坏,使人与自然融洽共存。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保持了湿地网络系统的完整性。

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

(1)中尺度

在中尺度的城市景观规划中,以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作为城市湿地研究的基础,可把城市湿地看作是在城市人工景观基质上由湿地廊道和湿地斑块所组成的湿地景观生态系统。它特别强调维持和恢复生态过程及格局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这也是现代城市生态健康与安全的重要指标。把城市湿地放在区域整体景观中进行设计,利用城市的水网结构,通过保持一定的水岸绿化空间,使城市中的山、水、林等自然景观要素之间形成一个连续的自然过程,并维持城市自然板块与作为城市景观背景的自然山地或水系之间的联系,也为城市中的水生、湿生和中生生物提供了一个连续的空间。

(2)微观尺度

对于微观尺度的湿地,规划前其景观基质多为农田,在成片的农田基质上常分布着湖泊斑块、苗圃斑块、居住工业地斑块、鱼塘斑块以及森林斑块,各斑块之间以河流廊道、道路廊道及树木廊道连接。据研究表明:在不同类型的斑块边缘,边缘效应的存在导致了景观中的物质流动的改变,一个结构多样性高的植被边缘( 无论垂直还是水平结构) ,其内部存在的动物种群的丰富度也高。边缘的曲折度和宽度共同决定了景观中边缘生境的总量。这就是说,大规模改变湿地的景观格局对各生物种群的发展十分不利,某些关键物种的消失可能会使整个生态系统发生退化。因此,对于该尺度的湿地景观,规划后应避免景观的破碎和肌理的损伤。在开发建设时要严格遵循规划要求,在保护区和缓冲区内不要或尽可能少地进行大规模建设,以维持景观的统一性和连续性,要尽可能维持或改善现有景观格局和肌理状况。维护湿地环境的这种景观结构稳定性,有利于保护系统内部的生物多样性,而生物多样性又可促进生态系统的整体及各部分功能的稳定,同时又可提高湿地景观的生态美学价值。规划后的湿地中,往往会存在湖泊斑块、农田斑块、密林斑块、湿地群岛斑块、草场斑块、建筑广场斑块、树木廊道、河流廊道和道路廊道等。各种斑块廊道相互交叉形成网络,与基质密切联系。在中尺度内,斑块与廊道强调的是其连续及完整性,而在微观尺度中,斑块与廊道自身的形状、大小、数量则是影响其生态功能发挥的重要因素。

应用群落生态学原理

植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

根据生态学上“种类多样导致群落稳定性原理”,要使生态园林稳定、协调发展,维持城市的生态平衡,就必须充实物种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群落多样性的基础,它能提高群落的观赏价值,增强群落的抗逆性和韧性,有利于保持群落的稳定,避免有害生物的入侵。只有丰富的物种种类才能形成丰富多彩的群落景观, 满足人们不同的审美要求。也只有多样性的物种种类,才能构建不同生态功能的植物群落,更好地发挥植物群落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果。

(2)边缘效应与生物多样性

植物边缘效应是基于不同植物群落之间生物的变异和密度增加而提出的, 即在不同植物群落边缘生物的变异和密度有增加的倾向。边缘效应对于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具有特定的价值,在这种特定的生境中期望有高的生物多样性。其原因是,在边缘地带有新的微观环境,导致有高的生物多样性;边缘地带和为生物提供更多的气息场所和食物来源,允许特殊需求的物种散布和定居,从而有利于异质种群的生存,并增强了居群个体觅食和躲避自然灾害的能力,允许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明显边缘效应的特征。这种边缘效应使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复杂,稳定性相对较高,生物物种十分丰富。但值得注意的是,人类的某些活动可能会强烈改变自然景观格局,引起栖息地片断化、栖息地的丧失和边缘数量的增加,最终可能导致物种的减少。故在对湿地进行规划时,应对敏感区域划分等级,采取不同保护、开发措施,并注意加强边缘效应的利用和管理,这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重要的意义。

(3)生态演替规律

生态系统的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种生态系统类型( 或阶段) 被另一种生态系统类型( 或阶段) 替代的顺序过程。生态系统是动态的,从地球上诞生生命至今的几十亿年里,各类生态系统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和演替之中。规划中需要在遵循生态规律的基础上对植被进行合理的恢复,生态规划要在认清规划区域内现存植被的未来演替趋势的基础上再进行规划。

城市和社会需要可持续的发展。一个自我持续的景观设计应能满足当前人们对它的需要,同时又不对环境或人类的未来发展需求产生冲击。因此我们应该好好地合理的应用生态学原理。

[参考文献]

[ 1] 黄凤茹. 城市景观和城市规划新思路[ J] . 城市规划汇刊, 1998 ( 1) : 52- 58.

[ 2] 孙广友, 王海霞, 于少鹏. 城市湿地研究进展[ J] .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23 ( 5) : 94- 100.

[ 3] 潮洛蒙, 李小凌, 俞孔坚. 城市湿地的生态功能[ J] . 城市问题, 2003 ( 3) : 9- 12.

第4篇:生态学的原理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生态课堂大学英语听说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111-02

1.引言

独立学院作为一支极具活力的社会办学力量,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机制的大胆探索和创新。独立院校要不断发展壮大就必须提高教学质量,办出特色。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主要阵地,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大学英语是我国目前高等教育所普及的一门课程,也是培养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具有综合素质大学生所必须设置的基础课程。但是由于招生批次的不同和招生规模的扩大,使得独立院校的学生与一本、二本学生在英语基础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听说能力是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尤其是独立学院的学生。因此,如何因材施教,提高英语听说课堂的有效性,使学生不仅掌握听说能力而且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的研究成为当今独立学院英语教学面临的新挑战。

1.1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分析

独立学院招生录取分数普遍低于二本,学生基础知识总体相对薄弱。但也有少数基础较好,由于高考发挥失常而被三本院校录取的学生。这些学生进取心强,渴望获得好成绩,精神状态较好,但有些会受到其他学生的影响,学习效果不理想。其次,独立学院学生自我意识较强,个性鲜明,但自我控制能力弱,自由散漫,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毅力不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给课堂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最后,独立学院学生一般家庭条件较好,很多学生从小受过特长教育,因此在社会交往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有突出的优势。

1.2独立学院英语听说课堂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自上世纪90年代起开始扩招以来,随着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英语教学普遍采用大班进行授课,而且听说课通常都在多媒体教室进行。由于设备的限制,教师活动的范围通常仅局限于教室前方的讲台部分,与学生交流的机会较少,师生之间存在距离感。师生之间关系淡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较低,有学生会感觉自己在班上不受关注,对课程的兴趣也随之降低,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其次,大班教学使得教师贯穿于教学的中心,教师为了赶进度,按照规定的时间完成任务,使得内容的讲授成了“填鸭式”的说课。课堂气氛较沉闷,师生互动也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抑制。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被忽视。最后,大部分学生都只是把英语看作是一种学校开设的必修课,并没有真正从心理上把英语看作是一种交际方式,有的学生也只是为了单纯地通过四六级考试,因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差,课外接触英语的机会少,缺乏实践的环境。

2.生态化的英语听说课堂

2.1生态外语教学观的产生及其基本观点

“生态学”这一术语首先是由黑格尔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提出来的,此后专家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生态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将其基本原理应用到多门学科中,从而拓展了生态学的研究领域。

生态外语教学观的基本理论基础是生态语言学,它汲取了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成果,研究各种教育现象,探讨教育发展规律,为教育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提供现实依据,对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生态外语教学观充分重视自然和社会中物质与人文环境对教师外语教学与学生外语学习的影响,并强调师生与这些环境的互动在外语教学中的意义。其次,生态外语教学观指出,外语课堂教学存在着多种因素,它们既互相依存,又相互制约,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对外语课堂教学的成败至关重要。生态外语教学观将外语课堂视为一个复杂而又可变的体系,将教师和学生看作是发展中的人群,教学过程是他们在课堂内运用知识和经验进行有意义互动的结果。

2.2 生态英语听说课堂的特征

生态化英语听说课堂是由教师、学生和课堂环境等生态因子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各生态因子之间整体和谐。和谐的生态课堂应“以学生为本”, 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习氛围亲切融洽,师生相互关爱、彼此促进,并与课堂环境融为一体、和谐发展。

2.2.1平衡和谐的课堂环境

课堂环境是教学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环境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教学和教师的情感与态度体验,和谐有序的课堂环境对教学有很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课堂环境能增进学生学习过程中正面的情感体验,创设一种师生间相互尊重、友好合作、充满人性关怀和具有较高心理安全感、舒适感、归属感的氛围,从而使课堂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地开展。

2.2.2“以学生为本”,师生互动的生态课堂

生态化英语听说课堂就是以生为本、互动合作、体验开放式教学。听说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为目标,使学生真正掌握听说技能,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教学活动的开展应以学生为主,学生主动参与其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尝试着自己找出答案。培养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设置的课堂活动及问题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尽量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较好地发展。

在此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条件和依托,一方的变化影响着另一方的生存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和技能,学生的意见和反馈又有助于教师调整和修改教学思路和方法,并使教师不断获取新的信息和经验。

2.2.3崇尚自主、开放发展的课堂

语言学习的特殊性决定了英语技能必须通过学生的实践来培养和提高。在生态化英语听说课堂中,英语学习不再是知识的接受过程,而是意义的构建过程,学生自主地利用学习资源确定学习目标,自主地调控学习方法和进度,进行自我评价和英语知识的构建。生态化英语听说课堂教学是与时代同步的,内容是丰富立体的,教学方法是灵活多样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体验、实践,从社会的大课堂中汲取养料,并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3.生态英语听说课堂的构建策略

3.1确立师生合理地位,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生态课堂上,教师要努力创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明确自己是引导者、合作者和平等的对话者的角色,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性,达到心理相容、互动促进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在课前课后多和学生交流,授课的时候也要克服多媒体教室师生距离远、感情交流不足的缺点,有时可以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说话讲课,给学生亲切感。比如说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打破时空限制,师生间多交流,或共享一些资源。

3.2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营造开放式的语言学习环境

根据生态系统理论,任何一个系统都是开放的,与外界环境有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与互动,生态系统才能不断发展。一个开放式的课堂表现在教学内容的拓展、课堂氛围的自由、师生之间关系融洽,师生互动协作、积极参与灵活的、针对教学内容的课堂活动,而学生正是在这种顺应语言习得规律的环境下才能学得愉快、说得自然。

例如,教师可以把课前演讲引入听说课上,为学生提供实战练习的平台,培养独立学院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用演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语言技能、思辨能力。课前演讲,主题选择恰当,教师积极评价,多给予鼓励,然后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帮助和指点,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3.3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创建以生为本的自主式教学模式

要构建“”以学生为本”的生态课堂,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支持,使教学形式多样化和生动化,教学内容丰富化和层次化,做好设计师和建筑师的工作,让每个学生在搭建舞台时主动、积极、尽情地挖掘和发挥自己的潜能,展示自己的生命活力。具体到英语听说课上,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听力素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并调整听的速度和方法,而教师可以通过监听、单独对话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在口语教学中,通过采用“合作学习”和“小组学习”的方式,促进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合作,在竞争中相互促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4.总结

生态课堂是一个自由、和谐、富有个性的、独立自主的学习环境,在此环境中课堂教学效率和师生生命质量得以共同提升。构建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生态英语听说课堂将是新时期新要求下大学英语课堂的有益尝试,也将是培养具备综合素质大学生、使学生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Gremin L A.Public Education[M].New York: Basic Books,1976.36.

[2] Leather. J., J.vanDam. Ecology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M].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3.

[3] 李聪明.教育生态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 温雅娜.生态教学观指导下环境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影响[J]. 宜春学院学报,2010(9).

第5篇:生态学的原理范文

人类全面进入网络社会,开启了原创性学术的新时代、新形态。互联网+为原创性学术奠定了坚实的技术诚信和价值诚信之双重伦理屏障,已然使身形变幻的高“文本复制率”和学术剽窃行为无所遁形。全社会呼唤原创性学术,找寻并皈依原创性学术的圣殿。

生态体验理论作为一个中国原创性的完整思想体系,其顶层哲学命题为三重生态圆融互摄,理论主体部分包含三重生态观、体验本体观、生命样态观、生态化育观、魅力实践观,深度凸显了生活世界观、和谐价值观、生态智慧观,构建并长期大样本验证了生态体验模式、网络体验模式、生态创生模式等,已成为德育界和社会广泛关注与应用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

作为中国原创理论和中国德育新模式,其源头活水来自于:顶层哲学理念高位阔远的价值昭示、拥有向国内外开放的信念共同体学术团队、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研究范式、广阔且生态多样的实践现场、覆盖全国及国外的从大学以至于幼儿园及家庭教育的全样本研究群、不断分岔深化的研究主题、开展掘井式研究的技术路线等。而该理论的一系列范畴和理论命题,已经形成了鲜明的学术价值域。从一定意义上说,生态体验理论的原创性学术价值域,无论在广度、纵深度和复杂性诸方面,都极大地拓展了德育、网络道德生态和社会治理的视野和实践域。

一是圆融性价值域。以三重生态圆融互摄为其核心价值域,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反思人类种种割裂与自然(含动物)的态度和行为;人与人、人与族群、人与文化互惠共生、荣辱与共、合作共赢,反思类生态之间的对立、相仇与互撕的言行;人与其身心灵和谐圆融,反思人对自己身心灵的种种非理性态度以至自戕的行为。进入生态体验之境,人的道德境界、生存境界显著提升。

二是生态性价值域。回归生态,强调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及一切生命的生态性存在,自觉聚焦生态整体、生态链、生态位、生态文明、生态智慧的重要性,反思二元哲学、人类中心主义生存和发展模式的困局,主张从生态之道出发重建人类社会和生命生存的价值、生存实践方式的合伦理性,重建生态责任伦理。在实践领域,切合实际多元切入生态多样性的德育活动、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形态、充满个性的教与学样式都有了合法的价值皈依。

三是体验性价值域。凸显体验,强调体验是一种图景思维活动,体验是生存实践的本体、道德教育的本体,道德体验是一种关系融通性体验。从具身认识论的高度赋予活动、游戏以理论上的合法地位而又不致流于活动表面,主张德育和社会活动凸显体验,彰显对于心灵的浸润化育效果,深层构建富有亲近感、吸引力和感染力的魅力实践。

四是生命性价值域。尊重生命,强调生态共生意义上的人道主义,主张德育、教育和一切社会活动遵循生命之道,促进所有人(无论人种、年龄、性别)的健康和谐持续发展,陶养润泽靓丽的生命样态。给予动物、植物等一切生命以哲学上的合法地位,强调人的福利、动物福利的价值正当性,把教育从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的单一异化价值目标,调整到回归生命本身的自在逻辑、凸显教育全程的生命感受性与生命成长过程的享用性、生命样态优化指数。

第6篇:生态学的原理范文

新的课程观认为,课程本质上是一种教学事件,教学是一种课程开发。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相作用的过程,课程是由诸多学生主动参与、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事件组成的教学活动。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动态教学资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预设性教学资源,如音像资料和多媒体课件等,另一类则是生成性动态教学资源。所谓生成性动态教学资源,即课堂教学活动中所蕴涵的,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能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的,具有一定课程意义的氛围、环境、信息和机会。相对于预设性动态教学资源来说,它是不可预知的。在课堂教学中它是偶遇的、随机的现象,这些现象只有被那些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后,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成性动态教学资源。

善于把握课堂上各类生成性资源,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对完成课堂教学预期的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善于捕捉和巧用生成性动态资源,是一个教师需要经历“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教学的不断反思”才能获得的。对于小学教学青年教师来说,从“学会教学设计”提升到“有效利用生成性动态教学资源”是一个成长过程中“质”提升。因此,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成性动态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非常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二、利用生成性动态教学资源的途径

(1)在互动中捕捉过程资源。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维动态过程。课堂上学生的对话,学生的精彩回答,不仅启发着同伴,对教师的教学也有开阔思维的良好作用,往往为教者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若教师不会利用,这些资源将会白白流失,因此教师也要学会倾听,随时抓取新的信息。特级教师钟麒生老师执教的《分数的简单计算》,就十分重视利用师生、生生中所产生的各种有效信息为教学所用,当学生畅游在自己关注、自己提出的问题中时,激情与愉悦便会油然而生。为此,钟老师大胆地对教材进行了改编,根据学生实际,巧妙地设置了课前的谈话。如“前两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数,为了研究这种数,钟老师这几天眼里看到的全是这种数,你们有没有看到?”并随手拿起一只学生的铅笔盒问:“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切成一半占铅笔盒的1/2。”紧接着出示超市中的清洁球――红的占2/3、黄的占1/3;桌子脚的垫子――用去的占1/4;巧克力吃了其中的1块占1/8、全吃了占8/8、吃了3块占3/8等等。随后,教师指着从学生口中说出的这些分数,顺着问:“看到4/8和3/8,你想到了什么?”“4/8和3/8合起来是多少?”看似简单谈话、随意的提问,却已从不经意中构建了学习材料。接下来学生对这些分数加减方法的猜测与验证,更是互动产生的宝贵的教学资源。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常常把黑板分成两个部分,中间一块用来预设板书,边上的一块黑板通常用来写一些学生在课堂上所提供的信息,这些信息题通常来源于课本,往往又高于课本。学生在说的过程中融进了自己的创新思维,也丰富了自己的思考。

(2)把偶发事件的不利因素转变为有效资源。课堂中有些偶发事件的出现,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想让学生重新注意于原定的教学内容是十分困难的。如果偶发事件是教师期待的亮点,这时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深入挖掘;如果偶发事件是不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的,这时教师要进行引导转移,或者转而发掘事件中的积极因素,巧妙地转化为积极的动态教学资源,服务于课堂教学,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例如,笔者在听“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时,教师出示一个袋子,里面放着几个乒乓球,问这个袋子里的乒乓球数可以怎么表示,学生回答用字母a。教师拿出另一个袋子,这个袋子里的乒乓球比刚才那个袋子多2个,问学生如何表示,同学们都说用代数式a+2表示。但是有一个学生坚持用字母b表示,教师让其讲讲理由,他回答用b比a+2简单。教师让用a+2表示的同学讲讲用a+2的优点(既可以表示这个袋子的个数,又可以表示比a多2个),但还是不能让这个学生改变用b表示a+2的观点。这个时候教师怎么办?和这个学生硬碰肯定不行,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先肯定这个学生关于“简便”的观点。师:对啊,b比a+2还少写几个字,不是更简便吗?用a+2替换b,有优点吗?优在何处?最后概括为:另一个袋子可以用b表示,但b可以替换为a+2。

(3)从学生的问题、错误中提取有效资源。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疑问是十分正常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说明学生正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要认真倾听,并就问题的价值、方向作出正确的判断,加以筛选归类、整合从中找出重点问题,并利用这些价值的问题,深化拓展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并及时为学生解惑,从分析问题中反思调整教学行为。例如在教“角的度量”一课画角的环节中,经常会发现学生刻度外圈、内圈不分(如学生把一个120度的角,画成了60度)。但是当学生出现这些错误时,教师不能讽刺挖苦,而应该抱着感激的心态,因为是学生的这些典型错误在提醒着你:教学还不到位,还应该改进。教师在征得这名画错学生同意的前提下,可以把这名学生画的结果放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出来。同学们指出他的错误后,教师追问:“那么,你们说说看他为什么会画错?”让同学们帮这名学生搞清错误的原因:原来是这名学生画角时,在量角器上数刻度时数反了!然后让这个学生自己当场再画一个正确的角,并鼓励和感谢他。老师问:“他的错误,对同学们有帮助吗?”让学生们明白:错误并不丢脸,有时更有价值。

三、思考与建议

生成性动态教学资源的特性决定了我们要善于从日常教学事件中识别、捕捉和利用这种课程资源,若教师没有这种意识,这些课程资源及其教育价值就会随时流失。要做到在教学过程中对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及时发掘并有效利用,我们教师要做以下努力。

(1)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并转化为正确的教学行为。目前,大多数中小学教师的课程资源观还处于一种简单化的状态,教师对课程资源载体或形式的理解还比较局限。一般教师理解的课程资源主要是指教学参考书、辅导资料、练习册等印刷体形式资源,以及网络资源,对其它载体或形式的资源还不太了解;教师眼中的课程资源通常是现成的、静态的,一般与教科书配套;课程资源的范围也是仅仅局限在课本和教科书中。这种狭隘的课程资源观使得教师往往忽视身边已有的资源,使他们不能真正地走进课堂与学生发生互动,将其价值发挥出来。

(2)吃透教材,精心设计预案。教材是学习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因此,教师在教学预设时要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内容和实质;要挖掘教材中能引发学生思考并对学生发展有效的信息。学生的差异和教学的开放,使课堂呈现多变性和复杂性。教学活动的发展有时和预设相吻合,而更多时候则和预设有差异,甚至截然不同。在遇到后者的情况时,教师就应该灵活选择、整合乃至放弃教学预设,机智生成新的教学方案,使教学更加精彩。

第7篇:生态学的原理范文

【关键词】数学教学;动态生成资源;有效利用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的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因此,教师如何挖掘课堂中学生的动态生成,随机调控并创造条件引导学生提高数学素养,有效利用数学课堂中学生不断出现的生成性资源,让它成为数学课堂中不断涌动的精彩,从而既巧妙地利用动态生成的资源完成对课堂教学中难点的突破,又不露痕迹引领学生置身于他们自己创设的一个个精彩的情节之中,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努力的方向。

所谓“动态生成资源”,是指课堂即时产生、教师预想之外动态产生的教学资源。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预设的教学过程同课堂的真实情境之间经常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离,其中不乏有价值的成分。老师若能敏感地捕捉住其中有价值的因素,定会生长出比“知识”更具再生力的因素,创造出更多的具有新价值的东西。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利用这些动态生成资源呢?本文简单谈一谈笔者的认识。

1.教师要善于利用“错误”动态资源

错误也是教育资源,因而,面对学生课堂中出现的错误,教师不要急于给出标准答案,更不要代替其去思考,应该巧妙借助错误,组织讨论,明辨是非促生成。例如,数学课上做作业时,教师多次强调:利用公式(a+b)2=

a2+2ab+b2计算时,不要漏掉“积的2倍”,即2ab,可是有的学生还是在计算时漏掉了“积的2倍”。面对学生这种“不应该犯的错误”,我便在黑板上并排写上①(5+4)2=

52+42;②(5+4)2=52+2×5×4+42两个式子。然后组织学生比较两个式子的不同,计算结果,讨论、纠错并改正。很快好多同学纷纷弄清楚式①是因为漏掉了“积的2倍”,进而达到了学生对这一公式的进一步理解与认识,这样学生在做作业时,类似的错误率也大大降低,这比老师不厌其烦的强调、反复叮咛效果不知要好多少倍。因此,教师要确立“学生的错误是一种动态资源”的观念,帮助他们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及时调整原有的教学设计,对“错误资源”进行信息重组,有效利用。

2.教师要善于利用“差异”动态资源

勿庸置疑,学生学习数学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差异,会形成他们“自己的活动经验”,这种经验正是他们数学学习的基础和重要资源。而它在课堂中的现身,由于是来自于朝夕相处的同学,比较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也有利于学生间进行合作交流。在合作交流中,初具“经验”的学生,通过对自己的“先前经验”进行解释、说明和共同论证,可以使得自己的经验进一步清晰、丰富、完善和科学;“先前经验”稍缺的学生,能够在交流中感受别人的思维方式、参与研究的思维过程,共享学习的集体成果,实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不同的智力强项在合作中发挥,不同的思维在交流中碰撞,这样的课堂才是不加修饰的“原汁原味”。

3.教师要善于利用“偶发”动态资源

生活中的课堂是没有彩排的,每一次都是现场直播,而“现场直播”的课堂最具有鲜活性、生命力。当学生心灵开放,思维多向,行为活跃,课堂定会因不可预测因素的出现而波澜起伏。也许,偶然的因素会使教师措手不及,但是,我们若能巧妙地处理不可预测的因素,将其转化为教学资源,定能掀起学生认知冲突的,激发学生的情绪,激活学生的思维。课堂,也会因此而更加生动活泼,充满生活的乐趣。当然,我们在十分重视“动态生成”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学的整体目标,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在不偏离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既要重视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有效性,分清轻重缓急,分别对待,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选择,同时还要面向全体学生,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水平,组织有效的教学。

例如: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在得出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即“ASA”后,老师提出: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会全等吗?学生不假思索齐答会。老师就让他们动手操作,同桌为一组约好具体的边、角数据,就开始画图、剪拼验证起来了,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越来越多的同学验证了这个命题的正确性,看看时间也差不多了,我正想引导学生“不用实验的方法你能证明这个命题吗?”这时有个学生在下面喊了起来:“老师,我和同桌的两个三角形不全等!”全班同学哗的一下议论开了,究竟是怎么回事,我急忙走过去,一看明白了其中的原因,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亮点资源,何不充分利用呢?我随即把他俩所剪的三角形展示出来。学生们很快就找出了其中的原因,并深刻理解了“对应”的含义。在学生刚接触用“SSS”、“SAS”、“ASA”判定三角形全等时,我一直在解释和强调“对应”两个字,而学生也一直不甚理解,今天这次意外生成的亮点资源的及时捕捉,却使师生困扰很久的问题得以圆满解决。

第8篇:生态学的原理范文

关键词:生态化模式;独立学院;心理危机干预

中国分类号:G444

一、 引言

相关研究表明,独立学院学生有着思维活跃、情感丰富;学习目标不明确、成就动机不高;处理人际关系"自我中心"色彩较强这三个心理特点。而进一步的调研得知独立学院心理危机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包括个性偏执且伴随精神病性;个性敌对且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心境常出现。他们伴随着双重不稳定的心理特点,而独立学院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则存在过分关注危机主体;缺乏连续性;缺少统筹性;支持系统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探讨其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的对策,建立本土化、多层次、全方位的生态化危机干预模式非常必要且紧迫。

二、心理危机干预生态化模式的构建

在调研基础上总结得知,独立学院心理危机干预生态化模式主要包括了时间(危机前-危机时-危机后)纵切面、相关因素(个体-家庭-学校-医院-社会)横切面以及三个维度(时间点-空间点-特征点)这几方面的内容。

(一) 心理危机干预生态系统

所有个体,都存在自身生态系统并产生交互作用,体现在心理危机的时间和影响因素上。归纳为下表:

危机前

危机时

危机后

个体

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及时寻求帮助

正确认识危机

学校

宣传普及心理健康教育

即刻启动心理救援

关注回访

家庭

重视内心体会

充分的家庭支持

无条件接纳

医院

引导正确认识心理健康

及时提供医疗服务

康复指导

社会

营造重视心理健康氛围

舆论导向

关爱包容

个体层面,首先要有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学习心理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其次在危机发生时能够及时认清心理形势,主动寻求帮助;然后在危机后应正确认识危机产生原因及危害,做到不畏惧、不妥协。

学校层面,应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把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学生;及时发现心理危机并有效启动心理救援;危机过后建立跟踪关注,直至学生康复。

家庭层面,提倡关注个体内心体会,营造舒适的家庭氛围;在危机发生时第一时间陪护和支持;危机过后需无条件接纳和尊重,而不是把其推向社会。

医院层面,首先应在常规工作中引导社会正确理解心理健康;其实是及时提供医疗服务;然后给危机后的个体提供康复指导,支持其恢复到常态。

社会层面,时刻注重营造心理健康氛围;在危机发生时有正确的舆论导向;危机过后能够关爱包容危机个体,提供充裕的社会支持。

当心理危机从预防教育、干预和后期跟踪三个时间点出发,联动危机的个体、学校、家庭、医院、社会五个层面思考,则构建起了独立学院心理危机干预的生态化模式。这要求独立学院在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需关注这五个层面的各时间点,充分搭建起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生态化模式。

(二)心理危机干预各维度内容

在心理危机生态化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同时还应准确把握时间点、空间点、特征点这三个维度,以便更好了解心理危机的总体概况。

时间:入学后、毕业前、考试前后、季节(春夏、秋冬交替)。

维度 空间:宿舍、班级、家庭。

特征:家庭困难、恋爱困扰、学业困难、就业困难等。

不同年级学生会面临或遭遇不同性质的问题,这些问题以时间为维度而成为共性的心理问题。比如,大一心理适应问题;大二学习问题;大三考研以及目标选择的迷惘;大四因就业问题而产生的困惑恐惧心理等。此外,研究表明在春夏、秋冬交替季节也是心理危机发生的高峰时间段,应引起高度关注。

空间指影响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学习和生活空间,集中表现在宿舍人际关系紧张、班级竞争压力、家庭关系破裂等问题上,这些空间上的特性影响了大学生心理氛围的稳定性。

已有实践研究发现,心理危机主要发生于一些特殊人群。这些特殊人群应该成为心理危机干预方案建构的重点关注对象。比如家庭困难、恋爱困扰、学业困难、就业困难等,因此应从群体特征的角度出发,建立有针对性的危机预警教育体系。

三、 心理危机干预生态化模式的应用

(一)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构建课堂教学、教育活动、指导咨询、危机干预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校"五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其中,课堂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教育活动、指导咨询、危机干预等课外教育是课堂教学的拓展和有效补充。在体系中,整合危机干预的三个维度,关注危机发生的群体特征、时间特征、空间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 建立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网络

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需要形成实体性实施干预的组织架构,建立四级互动的组织模式,即宿舍心理信息员-班级心理委员-院(系)心理辅导教师-校级心理咨询中心。通过四级网络的建立,一方面能及时发现心理危机;同时在危机后的跟踪关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 发挥朋辈心理辅导队伍作用

朋辈心理辅导是由受训或受督导过的非专业人员在周围年龄相当群体中开展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的服务、心理知识普及心理问题探讨、心理矛盾化解,帮助其解决日常遇到的实际情况和心理困扰,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推动群体的互助关怀和支持,实现其自助成长的模式。在高校中可充分利用宿舍心理信息员、班级心理委员、心理社团学生群体以及专门建立的朋辈心理辅导队伍,一方面同辈中的教育更有说服力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弥补了目前独立学院中专职教师配备不足的现状。

(四) 开展特殊学生群体排查

每月开展特殊学生群体排查工作,其中包括家庭困难、学业困难、心理异常、家庭失衡等,建立动态的心理危机数据库。一方面,应该全面关注各类学生群体,不仅包含大一新生,还有毕业生、家族有精神病史的学生、曾患有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心理障碍和有自杀倾向的高危学生。另一方面,建立多个施测点,采取分阶段的方式跟踪记录,对建档对象进行长期的跟踪调查,对高危对象进行定时施测与干预,全面了解学生心理危机的基本情况及其发展趋势,并进行动态分析。通过这样全方位的监控和教育,能及时发现危机的萌芽。

(五) 建立互动的家校联系平台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根源很多来自家庭,然而在具体实施中,家庭的作用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可利用接受性强的途径建立互动式家校联系平台,例如家校联系系统、微信、QQ等,向家长告知个体在校的情况,包括学习生活及心理动态,并传输新的教育理念及危机救助方式。亦可开设相关网络学习课程,注重家庭支持系统的建立。

(六) 搭建医校合作途径

精神卫生相关法律指出高校对那些有比较严重心理问题或精神疾病的学生,需要转介到精神专科医院治疗。心理咨询人员不得从事心理治疗或者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如发现接受咨询的人员可能患有精神障碍的,应当建议其到符合规定的医疗机构就诊。由此可知,在实际工作中,为及时了解危机的实质,应建立和周边专科医院的合作关系,便于心理危机的诊断和干预。

四、小结

在独立学院的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应该充分考虑到其发生的前、中、后三个时间的关注以及时间、空间、特征三个维度,充分调动个体、学校、家庭、医院和社会的资源,构建完整的危机干预生态系统。而这样一个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还关系到学校、家庭的稳定,更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凤宁,黎玉兰等.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生态体系构建[J].研究与探索,2011(9).

[2]杜彦杰,刘刚.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方案的建构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第9篇:生态学的原理范文

关键词: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步态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4.0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8-1080-03

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是一种在工程科学技术中广泛应用的数学物理方法,用于模拟并解决各种工程力学、热学、电磁学等物理场问题。有限元法应用于生命科学的定量研究,已取得了长足进展。在步态生物力学研究领域,尽管足底压力测量、影像分析和表面肌电等技术被广泛应用,但足部骨骼、软组织等结构内部的应力传递机理始终无法得到力学解释。当FEM应用于足部生物力学研究时,复杂的骨胳几何结构、边界条件和材料的不均匀性等问题便找到了可能的解决途径。

1步态的数值建模几何参数

1.1X光照片从不同方位的多幅X光照片获得几何数据重建足部的三维模型是一种方便、经济的方式。Jocob 和Patil[1,2]通过某健康者和某患有Hansen氏病的主体的X光照片获得的足部几何数据,进行了有限元对比分析。但是该方法所得到的模型相对粗糙, 只能给出足部的大致轮廓, 难以细致分辨足部各骨及其组织。

1.2 CT扫描图像的三维重建CT主要为横断层成像,但带有越来越多的图像后处理系统,如多维断层重建、三维图像重建、扫描后再次放大、立体模型与几何模型测量法等,可以清晰地反映出物体内部的不同结构和组织,对研究及建模带来很大方便。Camacho等[3]分析了间隔为1mm 的人体足部CT断层扫描照片(图1),为进行有限元分析建立了一套较精确的模型。

1.3MRI图像重建MRI为核磁共振成像,该技术既具有成像清晰、解析度高的特点,又能清晰显示人体结构的组织学差图1人体足部CT断层扫描建立模型异和生化变化,在不改变的情况下,可直接获取横、矢、冠、斜4种断层图象。研究人员可以得到十分细致的足部几何模型。Gefen 等[4]从MRI图像中重建出正常人足部骨骼的几何构形。Zhang Ming等[5]通过Coronal MRI技术,间隔2 mm建立了糖尿病足的模型(图2)。

图2糖尿病足的模型通过上述医学成像系统获得的足部骨骼的几何学数据是比较精确的,但对于韧带、肌肉和足底腱膜等其它组织,则还需要从解剖学作更深入的研究,利用图像后处理分析(由输出的通用图像数据文件,存储在计算机中;采用直方图修正法来改善图像质量,或高斯滤波进行图像平滑以减少噪声,Sobel梯度算子检测边缘)来获得可靠的模型几何数据。常用的影像分析软件有mimics、3d-doctor等。通常方法是从上述软件得到各组织的边界数据,再从制图软件(solidwork、pro/e、ug等)建立实体模型,这样才有利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abaqus、femlab等)更好的处理。

2步态的数值建模材料力学参数

Huiskes[6]研究发现在准静态荷载下,骨和软骨可视为各向同性的线弹性材料。但是,Clift[7]对关节软骨做了有限元分析,证实关节软骨的应力―应变关系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非线性,故把关节软骨看作一种非均质、各向异性的材料更合理。Keyak[8]等把骨的应变张量看成力学激励,这样,应变张量中的各元素就是骨再造方程中的系数,然而,系数之多又给计算机模拟数值解造成了一定困难。Koosltra[9]等假设骨能够根据其应力―应变状态来调整小梁骨的方向性和内部密度分布,用应变能作为力学激励,由于它是标量,使方程的系数为常数,可以保证数值解的取得。因此,骨单元的划分一般采用六面体块单元或楔形单元。考虑到关节软骨在足部运动中起的重要作用,如果把关节软骨都简化为线弹性材料,计算结果必将有很大误差。因此,从模型的整体出发,在建模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把一些对足部运动影响不大的关节软骨(如跗骨间关节)加以简化,以减小模型的复杂度;另一方面,为保证计算的精确性,对于一些大关节软骨(如 距下关节)则要考虑为非线性,最好结合影像分析,获取其运动参数,以提供较为准确的边界条件。如何定义足部各关节的运动方式,并建立相应的足部模型约束条件是足部有限元分析的难点。

韧带,足底皮肤及肌肉等软组织属于非线性材料,所以可划分为簧单元。Race and Amis[10]对正常人体下肢韧带进行了单轴拉伸实验,得出韧带的材料参数可按下式取值:

3步态有限元分析的应用

3.1医学的临床诊断应用Jocob 和Patil利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Hansen氏病和糖尿病病人经常发生足骨变形、肌肉麻痹和足底局部溃烂等病理现象的力学原因,为解释和防治上述病情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Gefen[12]模拟切断跖腱膜,发现完全切断后足弓广泛变形,长韧带承担的张应力显著增加,超过正常均值的2倍,据此提出手术切断跖腱膜必须慎重的观点。研究还发现糖尿病足第一跖骨头下软组织的张应力是正常足的4倍,第二跖骨头下张应力是正常足的8倍[13]。随着组织硬化加重,接触应力的峰值分别增加38%和50%,表明糖尿病足的损伤很可能始于更深的组织层,即内侧跖骨突出部下方的组织最脆弱。吴立军[14]等建立扁平足第二跖纵弓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出扁平足的第二跖骨动态应力比正常足增加了8%~21%,增加了第二跖骨疲劳骨折的危险性。Zhang Ming等模拟糖尿病足软组织硬度的增加,发现足部应力集中于跟部和中间跖骨区,说明了这两个部位溃烂的力学机理。Peter R.Cavanagh[15]等应用逆向有限元分析,说明了糖尿病足跟部软组织材料非线性建模的重要性,并且显式计算了足跟与不同材料和厚度的鞋之间的接触应力,为缓解病人跟部疼痛的力学因素提供进一步信息。

3.2辅助设计合理的鞋类、假肢和医疗器械应用有限元分析改进足踝矫形器(Ankle-Foot orthosis,AFO)和假肢的设计是康复工程和生物力学研究的热点。Abu-Hasaballah 等[16]用有限元法分析发现主要接触压力发生在AFO的穿夹部分,而最小压力发生在小牛皮外壳部分, 因此建议用小牛皮作为原材料制作AFO,既可以减轻AFO重量,又可以提高其舒适度。Lemmon 等[17]对用于治疗足部疾病的特殊鞋类的内垫的效果做了有限元分析, 并且验证了用准静态平面应变有限元法研究跖骨前端的足鞋界面,可以得到对足底应力分布的合理预测这一假设。此外,Shiang TY[18]研究了不同鞋跟垫材料对足底冲击波的吸收能力,并且发现,只有用二阶非线性应力―应变曲线才能正确地描述这些制鞋材料,肯定了FEM在设计具有特殊功能的鞋类中起到的关键作用。Gu yaodong等[19]应用非线性材料特性,对青年女性高跟鞋状态下足部应力分布的研究,发现跖骨区应力值为平底鞋状态下的2~3倍,足底腱膜处为平底鞋状态下的1.5倍,从力学角度说明了鞋跟高度给足部结构应力值带来的变化和高跟鞋状态引发的常见足病的成因。Syngellakis等[20]发现只要认真设定模型的关键参数,有限元法是评估各种塑胶足踝矫形器的可靠方法,并且可用来满足特殊患者的需要。Chen等[21]分析了2种完全接触式鞋垫的足底压力再分布情况,与平鞋垫相比,除了中足和趾区,完全接触式鞋垫可减低足底其它部位的正常应力峰值及平均值。Saunders等[22]建立了一个立体的加后跟垫的踝足模型,利用基于某截肢患者步态分析所得到的载荷条件加以分析,以了解假肢足跟部的粘弹性,旨在使假肢设计更加个性化。Xiao-Qun Dai[23]等对足、袜、鞋三者接触的力学分析,以解释由袜导致的不同足底摩擦系数,发现低摩擦系数的袜子明显减少足、鞋之间的剪力,对减少足底水泡和溃疡等症状有显著效果。

4结论

足部结构的特点在于其形状的不规则性,其外形一般多为自由形状的曲面,难以用准确的数学解析方程进行描述。因此,对足部各种力学行为进行计算机仿真模拟有助于认识和研究步态的内在力学机理。步态生物力学有限元研究虽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仍有许多问题尚待探讨。在模型的形态上,目前主要还是以骨骼为主,韧带、肌肉、软骨等结构还缺乏精确的分析;在生物材料特性上,虽然清楚材料性能参数直接影响着研究结果,但生物材料性能测试还缺少办法。

未来的研究主要围绕着足部三维运动参数的获取、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完善以及足部运动状态下压力、剪切力的准确测量。随着计算机硬件的飞速发展与各类有限元应用软件的持续改进,医学影像技术对足部结构分辨能力的提高和图像识别技术的进步,在相当细微的程度上构建三维足模型成为了可能,同时,使FEM模拟仿真的精确度、准确度与计算速度不断提高。人们可以更方便地建立有针对性的有限元模型,用以模拟各种运动状况,为研究复杂的足部功能、足疾病因、物理治疗和康复器械提供更强的研究手段。

参考文献:

[1] Jacob S, PatilM K. Three dimensional foot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stresses in normal and early stage hansen's disease with muscle paralysis[J]. J Rehabil Res Dev, 1999, 36∶252.

[2] Jacob S, PatilM K. Stress analysis in three dimensional foot models of no rmal and diabetic neuropathy[J].Front medbioleng,1999, 9∶211.

[3] Camacho D, LedouxW, Ching R, et al. A three-dimensional, anatomically detailed foot model: A foundation for a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and means of quantifying foot-bone position[J].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02,39(3):401-410.

[4] Gefen A, M egido2Ravid M, Itzchak Y, et al. Biomechanical analysis of the three dimensional foot structure during Gait: a basic tool for clinical app lications[J]. J Biomech Eng, 2000; 122∶630.

[5] MingZhang,Aaron Kam-Lun Leung,Yu-Bo Fan.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the foot during standing―a material sensitivity study[J]. Journal of Biomechanics.2005,38:1045-1054.

[6] Huiskes, R. On the Modeling of Long Bones in Structural Analyses[J].J. Biomech.1982, 15: 65-69.

[7]Clift S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in cartilage biomechanics[J]. J Biomed Eng, 1992; 14∶217.

[8] Keyak JH et al.Prediction of femoral fracture load using automated finite element modeliling[J].Journal of biomechanics,1998,33:25-31.

[9] Koolstra JH et al.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the human lemporumandibular joint disc[J].J Biomech 2000,33:307-316.

[10] Race, A., and Amis, A., 1994,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Two Bundles of the Human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J]. J. Biomech.,27:13-24.

[11] Nakamura, S., Crowninshield, R. D., and Cooper, R. R., 1981, An Analysis of Soft Tissue Loading in the Foot: A Preliminary Report,Bull. Prosthet.Res., 18: 27-34.

[12] Gefen.Stress analysis of the standing foot following surgical plantar fascia release[J].Jbiomech,2002,35(5):629-637.

[13] GefenA.Plantar soft tissue loading under the medial metatararsals in the standing diabetic foot[J].MedEngPhys,2003,25(6):491-499.

[14] 吴立军,钟世镇,李义凯,等.扁平足第二跖纵弓疲劳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J].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2):1000-1004.

[15] Ahmet Erdemir,Meredith L. Viveirosb,Jan S. Ulbrecht,Peter R. Cavanagh, An inverse finite-element model of heel-pad indentation[J].Journal of biomechanics,2005, 38(6):1213-1219.

[16] A bu-Hasaballah KS, NowakMD, Cooper PD. Enhanced solid ankle foot orthosis design: real time contact pressures evaluation an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In: Bioengineering division advances in bioengineering p roceedings of the 1997 A SM E International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ngress and exp sition, Dallas, U SA. , 1997∶285.

[17] Lemmon D, Shiang TY, Hashm i A, et al. The effect of in so les in therapeutic footwear A finite element approach[J]. JBiomech, 1997; 30∶615.

[18] Shiang TY. The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nd plantar pressure measurement for shoe so les in heel region. Proc NatlSci Counc Repub China B, 1997; 21∶168.

[19] Gu yaodong,Li jianshe,Lu yichen.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first metatarsus arch of the foot in high-heel gait.In: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biomechanics in sports,Beijing,China,2005.

[20] Syngellakis S,Arnold Ma,RassoulianH.Assessment of the nonlinear behaviour of plastic ankle foot orthoses by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J].Proc Inst Mech Eng,2000,214(5):527-539.

[21] ChenWp,TangFT,JuCw.Stress distribution of the foot during midstance to push offin bare foot gait:a 3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J].ClinBiomech,2001,16(7):614-620.

[22] SaundersMM,Schwentker EP,KayDB,etal.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s a tool for parametric prosthetic foot design and evaluation.Technique development in the solid ankle cushioned heel(SACH) foot[J].Comput Methods Biomech Biomed Engin,2003,6(1):7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