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从众心理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及管理
1 前言
在我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现有的文化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基层群众文化产生于人们平常的学习与生活中,这种文化是一种社会性的文化,且可以有效推进我国的精神及物质文明的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也有重要的作用。此外,基层群众文化可以帮助国家提升管理水平与经济能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使人们养成健康文明生活的良好习惯。为此,国家应根据目前我国基层文化建设及管理的现状出台相应的政策,以帮助人民群众解决文化需求的问题。
2 新时期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及管理的措施
2.1依据区域特点进行建设与管理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民族风俗、历史以及文化,因此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一定要根据地区特点,对基层群众文化进行建设与管理。基层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体现在对文化活动的参与以及对文化生活的享受两方面,这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文化设施,文化设施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文化设施也应当依据地区特点来建设,从而使文化设施发挥其本身的功效,能够更好地作用到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当中。
比如,在建造社区活动室等活动中心时,必须依据这个地区的民族风俗以及历史文化,不断补充和增加文化活动设施,并对现有的文化活动设施进行改造和完善,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知识,还可以有效地发挥文化活动设施的功效。除此之外,在对文化活动设施进行管理时,应该借鉴优良的管理方法,有效提升对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及管理[1]。
2.2全面认识基层群众文化,增强对基层群众文化的管理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在我国的发展受到了很多阻碍,这导致许多人民群众不能很好地了解基层群众文化的内涵。为了让人民群众能够全面了解基层群众文化的相关内容,国家应出台一些政策来帮助人民了解基层群众文化,例如,国家可以大力宣传基层群众文化知识,开展相关的培训活动,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并学习基层群众文化的内容,帮助群众更进一步理解基层群众文化的内涵。
此外,国家应加大对文化工作人员的教育力度,在帮助国家开展政治建设以及经济建设的前提下开展基层文化建设,从而能够强化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及管理。想要增强基层群众文化的管理,就要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及管理的过程中,加强群众的文化理念,使群众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习惯,才能传承并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提升新时期人民群众的基本素养。只有这样,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才能向更高层次迈进,人民的知识水平和文化内涵才会更加丰富,有助于提升国家总体的经济水平,使国家的发展更加迅速[2]。
2.3创新建设与管理制度,发掘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
我国在文化工作领域中还存在着文化工作人员不足、文化工作发展缓慢以及基层群众文化管理混乱等问题,要想改变这些现状,国家就要加强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比如在社区开设多个文化中心,开展一些文化展览等,以普及文化知识,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也逐渐注重文化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同时,相关的文化部门也在努力推动信息资源与文化的整合,以促进文化的信息化,从而使文化领域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除此之外,相关的文化部门还应该重视对民间文化的保护和建设,在资金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与奖励,为民间基础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开辟一条新的道路,使得民间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2.4指导基层群众对基层群众文化进行建设及管理
在建设和管理基层群众文化的过程中,群众是占据首要地位的,因此,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要以群众为中心,使群众成为建设的主导因素,从而给群众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与生命力;在建设基层群众文化时,可以选择多种形式与方法,促使人民群众积极参加文化活动,以提升群众的文化品质;群众在参加文化活动时,还可以锻炼其沟通交流的能力,学习文化知识,掌握文化信息等;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也是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之一,国家在进行文化宣传的同时可以对群众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这样不仅可以培养人民群众的精神内涵和健康思想,还可以大力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3]。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与文化需求,我国应该高度注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及管理工作的开展。相关的文化工作者应该根据我国的地方特色,从实际角度出发,努力探寻新时期背景下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管理的新方法、新方针,从而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强.谈当前基层群众文化团队的建设与管理[J].艺术品鉴,2016,(09): 356.
【关键词】恶梦;梦;心理分析
0 Introduction
Joseph Heller’s Catch-22 is a satirical novel that gained popular success. By using Catch 22 as a metaphor, it is highly acclaimed as an excellent novel of black humor. It explores the absurdity of World War II and protests against the absurdity of modern society.
1 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Hungry Joe’s Nightmares
Hungry Joe is portrayed in detail in Chapter Six. At night, he often has bad dreams, and terror comes out in his screaming nightmares that awake and annoy his tent mates.
1.1 Hungry Joe’s Recurrent Nightmares
Catch-22 is a satire on the murderous insanity of war, and the reality of war in which Hungry Joe’s fears are magnified in horrible recurring nightmares. Hungry Joe, an unhinged pilot of Yossarian’s squadron, is afraid of tranquility, and has horrible nightmares on nights when he is not scheduled to fly a combat mission the next morning. He dies in his sleep towards the end of the novel. Initially, he has a common, logical train of thought, wishing to finish his combat missions in the war and return home, where his safety is guaranteed, and where he has no fear of being killed. His wing commander, Colonel Cathcart, continues to raise the number of required missions to fly for his wing in order to achieve his goal.
Hungry Joe’s fears are magnified in horrible recurring nightmares. He begins to be anxious and dreamy when he is not assigned a combat mission; his sleep becomes uneasy, and once almost every night it is interrupted by an acute attack of anxiety with hallucinations. From this dream, he wakes up in terror; and cries out. There arises within him a struggle for repression, which suppresses the libido and transforms it into anxiety, and this anxiety gathers up the punishments with which he was originally threatened. His ear-splitting nightmares keep the whole camp awake. (60) He goes to pieces each time he finishes flying the number of missions the Headquarters requires, and recovers only when the Headquarters raises the number of missions required, as it inevitably does, throwing him back on combat status. He has “inverted set of responses” (63). When he is assigned increasing number of missions, he looks normal and relieved; however, he looks awful and begins his nightmare when he is free from duty. He keeps on having nightmares and screams every night, although when he wakes up the next morning, he denies anything that has happened. (63)
Hungry Joe’s nightmares can explain what is troubling him inside. “He began screaming in his sleep. (62-63). He suffers from traumatic neurosis, so his nightmares have connection with his traumatic experience in the war. His nightmares are memories of past trauma. “After a severe trauma, the dominant emotions are obvious” (Dreams and Nightmares 7). “Terror and fear usually predominate. According to Freud, nightmare symbolizes the conflict between id and ego. In Joe’s nightmare, the id and the ego are fighting with each other. The confrontation bewilders him every night when he hasn’t a combat mission. His internal struggle goes on and on. He is stuck with repetitive posttraumatic nightmares, which are classically described as repeating the very earliest stages―picturing the trauma as it occurred. The nightmares most often actually repeat a slightly later stage of the process with an added element of survivor guilt (Hartmann 185).
When an emotional concern is appropriately worked on and understood, it no longer acts as a major force in the production of dreams. This relates to Jung’s notion of “compensation” in dreams. By this term, Jung implies that portions of the personality that are repressed or not significantly expressed in waking are the ones that appear in dreams. Therefore, Hungry Joe’s nightmares are a good way for him to release his sufferings and repressed emotions. In psychology, it’s a kind of catharsis. Freud notes that “dreams occurring in traumatic neurose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peatedly bringing the patient back into the situation of his accident, a situation from which he wakes up in another fright” (Beyond the Pleasure Principle 7). Thus, Hungry Joe’s repeated nightmares create a mood of delirium. He is a soldier in the field, but he starts to dream too much of war scenes which he has seen.
1.2 Hungry Joe’s Scream in His Nightmares
In Chapter Seven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Freud states that an anxiety dream arises when a repressed wish and the preconscious repudiation of that wish are not properly balanced and the unacceptable impulse comes too close to consciousness. Freud described an anxiety dream as a product of internal conflict and compromise. (Altman and Brenner) After the severe conflict inside, Hungry Joe awakes from his nightmare, and accepts the fact that he has to finish the missions. He makes compromise with Catch 22.
Hungry Joe lies screaming in his sleep every night. (33) His every nightmare is followed by his scream. In Hungry Joe’s dream, he has something better to do each time he finishes his missions. But whenever he is not assigned a mission, he has “ear-splitting nightmares” (60) because his wish to go home will not be fulfilled, and he has to stay in the front line again. This causes his anxiety and he can not have a normal state of mind when he has to take combat missions again and again.
2 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Factors Leading to Hungry Joe’s Nightmares
2.1 External Factors Leading to Hungry Joe’s Nightmares
2.1.1 Noises around Him
As Kellerman points out, “External factors would be any real environmental events which endanger the dreamer’s life, threaten the dreamer with bodily injury, or reverses in the dreamer’s life circumstances, etc” (Kellerman 8).
Hungry Joe is a hypersensitive person who is easily affected by the noises around him, which is a reverse in his life circumstances. He’s emotionally fragile, and easily affected by various environmental events. He can’t stand the repetitive sounds around, which get on his nerves.
Heller describes Hungry Joe’s detestation of small minute sounds. On the surface, Hungry Joe’s is irritated by small noises such as the ones Aarfy makes while sucking on his pipe, the ones that Orr makes tinkering, McWatt’s card snapping, and Dobb’s teeth chattering. The ticking of a watch also makes him miserable. Owing to the disturbance of these noises, he cannot have a good night’s sleep.
2.1.2 Colonel Cathcart’s Order to Increase the Number of Combat Missions
Hungry Joe is the most avid flyer, having more missions than any other person in the squadron. He has completed his number of required missions, but he has to wait for the order to go home which never comes. Every night when Hungry Joe goes to sleep he sees himself getting closer to home, but then ends up being pulled back by Colonel Cathcart’s order. So he begins to have shrieking nightmares. This shows he is actually a person of thin boundaries. Colonel Cathcart commands him to stay in the war till it ends although he wants to go home. Ironically, each time Cathcart increases the number of required combat missions and places Hungry Joe on combat duty, Joe stops having the nightmares, because he thinks that when he finishes his mission this time, he will complete the number of required missions, and then he will be able to go home. He is completely trapped in his own Catch 22. The desire of going home is so strong that he begins to have a mental struggle. His ego and superego are fighting each other fiercely. His waiting for the order of mission builds up huge stress or pressure which drives him mad. Consequently, he screams during his nightmare, feeling fidgety.
His nightmares indicate his psychological breakdown ultimately by his anxiety and uneasiness. While external factors often operate in conjunction with internal factors in contributing to nightmares, they are typically not sufficient determiners on their own (Kellerman 8).
2.2 Internal Factor Leading to Hungry Joe’s Nightmares
2.2.1 Hungry Joe’s Anxiety
Hungry Joe has his anxiety, which leads to his bad dream. This kind of dream is called “anxiety dream” (Kellerman 10). When a person has a nightmare, his id (his subconscious or unconscious level of mind) is a barrier keeping the ego from all the possible fantasies. When the unconscious id impulses preponderate or the ego’s defense is in an inferior position, anxiety dream is formed.
When a person has a nightmare, his brain is a battlefield. The two parties at war are the unconscious wishes of the id and the ego. They are like enemies. The ego is in a disadvantageous position because its strength is weak. So, it cannot defend itself and is defeated by the unconscious wishes. When it surrenders, “the threatening impulses begin to emerge into consciousness” (Kellerman 10).
So when Hungry Joe’ desire to return home and his anxiety about being killed are repressed into his unconsciousness, which they find their way out through his nightmares.
Any intense threats to the ego’s integrative functions, whether from the external world, the instinctual drives, or the superego, which induces feeling of helplessness, may precipitate nightmares (Kellerman 12). Hungry Joe’s ego is overburdened by the threat of the increasing numbers of missions and the separation from his family members. His ego’s “defensive functions are diminished”. Thus, he is “prone to experience nightmares” (Kellerman 12). During his sleep, his ego inclines to be helpless because it’s deprived of external sources of comfort and support which might be provided by the waking state. The efficacy of his ego functions decreases during his sleep. When he is awake, his ego gives a signal to prevent the intensity of anxiety. When he is asleep, the signal given by his ego diminishes. Therefore, his anxiety in nightmares should be attributed to his ego. Once substantial anxiety has built up, he can do nothing but wake up. And screaming, shrieking, or squealing is his exclusive emotional outlet.
2.2.2 Hungry Joe’s Personality
The ego is the executor of one’s personality. Hartmann elaborates the organizing principle of “boundaries”, distinguishing people with thick boundaries from those with thin boundaries. He puts forward a division of people into two personality types: thick boundaries and thin boundaries (Hartmann 227-228). The people who have “thick boundaries” do not report dreaming much, aside from the repetitive nightmares (Dreams and Nightmares 51-52).
Hungry Joe is a person with thin boundaries, and he has tendency to experience nightmares. Heller describes Hungry Joe as “a jumpy, emaciated wretch with a fleshless face of dingy skin and bone and twitching veins squirming subcutaneously in the blackened hollows behind his eyes like severed sections of snake. It was a desolate, cratered face, sooty with care like an abandoned mining town” (63). He looks like “an eaten shell of a human building” (63). This description implies that Hungry Joe’s body boundary is thin. He is an extremely sensitive person.
2.3 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Factors Leading to Hungry Joe’s Nightmares
Hungry Joe’s screaming nightmares are caused by the anxiety he feels as a result of the external and internal factors. When he falls asleep he begins to have nightmares that reveal the novel’s underlying theme of “madness” or “insanity”.
Those who are involved in the brutal war suffer from mental trauma. Hungry Joe is afraid of being killed in the war, and that’s why he wishes to go home. But he has to stay in the front line as Catch 22 requires him to. As a result, his anxiety increases as he stays in an environment with a lot of noises around him that get on his nerves. He then develops all kinds of fantasies about what would happen on him, and this causes him to wake up screaming.
In this situation, his psychology is distorted. He no longer possesses the psychology that a normal person usually has. He has an inverted set of responses to combat. He seems at peace only while in combat. When he is assigned another missions, he looks normal and relieved; whereas when he is not, he looks awful and begins to have his nightmares.
Hungry Joe’s nightmares have a serious consequence. He died in his sleep while having a dream with a cat on his face. His death is a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According to Freud’s theory, if one’s nightmares begin to occur while one is awake, if the breakdown of one’s defenses is frequent, if one’s anxiety or pain in mind cannot be mitigated, if the truth hidden by repression comes out before one’s conscious self in a manner one can neither disguise nor handle―then one is in crisis, or trauma. When the trauma accumulates to a certain extent, exceeds the limit of one’s endurance, death will find its access, and this is the case with Hungry Joe.
3 Conclusion(下转第237页)
(上接第217页)The psychological reason for Hungry Joe’s nightmares is intricate but clear: it is a combination of external and internal factors: the noises around him, Colonel Cathcart’s command of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combat missions, and Hungry Joe’s own anxiety and personality.
In describing Hungry Joe’s nightmares, Heller seems to suggest the disillusionment of the American Dream. Through the portrayal of his recurrent nightmares, he presents us with a picture of modern society as a world full of nightmarish comedy of violence, bureaucracy, and paradoxical madness. The depiction of Hungry Joe’s nightmares also helps to reveal the novel’s theme that war is a dehumanizing machinery, in which people have to endure its horror and mental torture. Heller seems to suggest that the war is a nightmare, leaving them mentally insane.
【References】
[1]Altman, L. L. The Deam in Psychoanalysis[M].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1969.
Brenner, C. Psychoanalytic Technique and Psychic Conflict[M].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1976.
[2]Freud, Sigmund. Beyond the Pleasure Principle. Trans. W. W. Norton. Ed. James Strachey[M]. New York: and Company, 1961.
[3]Freud, Sigmund.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1965). Trans. A. A. Brill[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and Research Press, 2011.
[4]Hartmann, Ernest. Dreams and Nightmares: The New Theory on the Origin and Meaning of Dreams. (2nd Edition)[M]. MA: Perseus Publishing, 2000.
[5]Hartmann,E.The Nightmare: the Psychology and Biology of Terrifying Dreams[M]. New York: Basic Books Inc., 1984,246-272.
[6]Hartmann,E.Dreams and Nightmares:The New Theory on the Origin and Meaning of Dreams[M]. New York: Plenum Publishing,1998.
关键词: 物理;心理分析;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010-01
在物理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中,经常需要分析学生的物理学习心理。作为一位物理教师,应该了解一些分析学生物理学习心理的方法。本文对中学生物理学习心理分析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作一简要介绍。
一、物理学习心理分析的内容、特点和方法
物理学习心理分析的内容和特点。物理学习心理分析指对那些跟物理学习过程密切相关的心理现象的分析。这些心理现象包括学习的认知过程、学习能力、学习动机和兴趣等。物理学习心理分析属教育心理的研究内容,它跟其它教育心理分析如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学业成就测验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相通之处在于,它们都是对学生心理的分析或测量,所测到的心理物质有重叠的部分,故一般来讲它们之间会有一定程度的相关。但是物理学习心理测量又区别于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以及学业成就测验。智力测验与一般能力倾向测验所测的是一般认识能力或一般能力倾向;学业成就测验或各种选拔考试,根据其测试目的,往往是对知识和部分能力的综合测试;物理学习心理分析则是对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形成的、对进一步学习物理起决定作用的心理特质的分析或测量。
二、物理学习心理分析的方法。物理学习心理分析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心理分析,其特殊性决定了这种分析必须是在学生的物理学习活动中,通过对学生的各种物理作业过程及结果的分析来探知学生的心理特质;同时由于它也是一种心理分析,可以借鉴一些一般心理测量的方法。
(1)观察法。观察法是对研究对象在物理学习活动中的外部表现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和记录,通过对观察结果的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作观察记录可采用以下方法:①评等级法,即先将要观测的心理特质或行为排出不同等级,记录时在相应的等级上做标记;②记录出现频率法,即观察时出现一次特定现象即在表格中该现象处做一次标记;③连续记录法,即将观察到的现象用笔记、录音机、摄像机等手段记录下来以进行分析。
(2)谈话法。谈话法即直接与被试学生进行有准备的谈话并记录谈话内容及被试学生的反应。运用谈话法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有统一的谈话提纲,以确保对不同被试学生施以相同的刺激;②事先对被试学生可能的回答分类制表,谈话时只在相应的项目上作上标记;③建立和谐的谈话气氛,消除被试者的拘束和戒备心理,使之畅所欲言。
(3)问卷法。 问卷法是通过问卷形式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调查的方法。运用问卷法可以对学生的一些非智力因素如动机、兴趣等进行调查。
(4)测验法。测验法是通过心理测验对学生的物理学习心理进行测量的方法。运用测验法可以对学生的物理学习心理作大规模的测量,是研究学生的物理学习心理特别是物理学习能力的有效手段。但为确保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该法对整个测量过程特别是测验的编制有严格要求。
三、物理学习心理过程的分析
1、物理学习中思维障碍的分析。思维是物理学习过程中最主要的心理活动,也是存在障碍最多的心理活动。思维障碍干扰和阻碍物理思维活动的正常进行,影响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正确理解,久而久之,势必会影响物理学习能力甚至一些非智力因素的正常发展。造成思维障碍的因素很多,一般可归为三类:一类是知识因素,即由于学生头脑中缺乏为思维活动定向的知识或有关知识处于混乱无序状态而形成思维障碍。如在建立物理概念的思维过程中,如果相应的表象知识缺乏或错误,存在错误的前概念或新旧概念界限不清,则都有可能发生思维障碍,形成对物理概念的表面理解或引起概念的混淆。在解决物理问题的思维过程中,如果学生对相应的物理概念、规律的含义或适用范围不清楚,则这一思维过程必然会遇到障碍。再一类是技能或能力因素,即缺乏执行思维活动的智力技能或能力从而使思维过程无法继续。例如综合性强的物理问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灵活性强的物理问题要求学生具备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能力,即使是基本的物理问题也要求学生具备分析物理问题的基本智力技能,否则解决物理问题的思维活动会障碍重重,无法顺利进行。最后一类是学生的不良思维习惯和一些外来干扰因素。如中学生思维的绝对化、片面化倾向,想当然的思维习惯以及思维定势的影响都可形成思维障碍。
思维障碍的分析比较复杂,不象能力可以通过测验测出,也不像动机可通过问卷调查。思维障碍存在于学生的思维过程中,间接反映在学生的智力作业中,学生自身也不一定能意识到,因而既不能通过外部观察和学生内省报告直接得到,也不能在学生的作业中直接测出。对思维障碍的分析只能综合运用观察法、谈话法和测试法(或作业分析)通过对学生思维过程及结果的深入综合分析方可得出结论。
关健词:大学生;道德缺失;心理分析
当代社会,人们在普遍注重物质利益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和共同遵守行为准则及道德理念,从而来规范和调节公共场合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既反映了人们公共生活的共同需要,也提供了个体发展的基本保证。毋庸置疑,道德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就更为明显和重要。但令人遗憾的是,在我们的周围,甚至连文化层次较高的大学里,不遵守社会道德的人和事也屡见不鲜。有人对道德视而不见,我行我素;有人对道德嗤之以鼻,弃如敝屣,以至于道德失范成了我们今天社会的一大顽疾。那么这些不讲道德的人究意是怎么想的?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呢?本文通过对在校大学生不同层次的样本进行道德缺失行为者的心理动机的调查、分析并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加强相关方面的教育建议。
一、道德缺失行为的主要心理因素
为了解大学生中道德缺失的心理情况,笔者在某地区三所高校中随机抽取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200名在校大学生,对其进行了有关道德缺失问题问卷调查,其中一半题目前为道德缺失表现,如选后则对其缺失心理进行分析,即“当你坐公交车的时候,你占坐了“老、弱、病、残、孕”专坐后,一个怀孕只有二个月的上车,请问你会让坐吗?如果不让造成这一原因是因为――”。从所有回答者的答案中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果:
(1)无知心理:“不知道其怀孕”。有126人将其列为第一项,占参加调查人数的63%。
(2)从众心理:“大家都不让,所以我也不让”。有48人首选该项,占参加调查人数的24%。
(3)侥幸心理:“坐老、弱、病、残、孕”专坐没什么不好意思”。有22人首选该项,占参加调查人数的11%。
(4)反叛心理:“对社会和周围的人有反叛心理”。反叛心理中应包含过去我们常说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常常是莫名的,而反叛心理却通常是有原因的。大学生们不太愿意选择该项,只有4个人首选该项,仅占2%。
以上分析仅代表了一个小小的侧面,但这些数据可以高校的素质教育和心理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二、形成道德缺失行为的心理分析
一个正常的人,他的一言一行都受心理因素的支配,哪怕“言不由衷”、“身不由己”也是一种心理状态。因此,做道德缺失的事,必然有其心理基础。由上述对高校大学生进行道德缺失行为的统计结果,我们可以从心理角度对这些道德缺失行为的同学进行一下简要的分析。
1.无知心理
无知心理主要是道德教育问题,道德作为人的基本理性,并非与生俱来。道德同人类其他的知识有相同的一面,都需要通过教育或其他渠道进行传授;又有不同的一面,即道德不仅要求每个人都知道,而且要求每个人都将道德作为自己发展自内心的理念,认识到作为社会上的人必须这样做,不这样做不行,哪怕这样做眼前可能要吃亏受损。道德教育往往需要贯穿人的一生,从稍一懂事的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以至社会教育。道德教育环境需要使社会成员如同置身于按摩式浴缸里,不断流动的水从四面八方溢出随时按摩着你的全身,道德教育需要这样的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我国是一个注重道德教育传统的国家,每个小学生都能讲出类似“孔融让梨”的动人故事。但目前道德教育尚存在很多“盲区”,道德知识传授不足是道德滑坡的因素之一。就大学生来说,小到城里来的独生子女不懂得谦让,农村来的孩子不太讲卫生;大到竞争的需要往往使得道德尴尬地退居二线,科学的发展又出现一些新的道德问题等等。大学生对于道德的无知心理,不仅说明了大学前道德教育的欠缺,也说明了大学期间道德教育的艰巨。道德教育“盲区”的存在,使得学生成长各阶段的道德教育面临着诸多的新课题,值得引起道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关键词] 大学新生 从众消费心理 行为调适
大学新生从众消费行为是大学生群体消费领域常见的现象,如何引导大学新生从众消费行为,使其能够尽快养成健康消费行为和习惯,对其迈好人生关键阶段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大学新生从众消费行为的心理成因
从众消费行为是指在群体压力面前,消费者在消费行为中,自觉不自觉地以群体中其他消费者的行为作为参照,作出与多数消费者一致的消费行为或反应倾向。大学新生从众消费行为的产生有多种客观原因,但主要是由大学新生自身心理因素导致的。
一是自主消费经验缺乏。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新生自主消费经验缺乏,没有形成相对自主、稳定的消费观念。在面临全新的大学生活时,难以根据自身经济条件、生活以及发展需要确定消费计划,在消费行为中常常表现出缺乏主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盲目冲动,产生从众消费欲望和行为。
二是消费自控能力不强。由于受各种媒体宣传炒作或是受周围环境影响以及身边同学诱导等而产生消费欲望,加上自控能力不强,极易产生随机冲动消费。个别学生不能体谅家庭的困难,以各种借口欺骗家人寄钱用于自己消费,事后也感到后悔。但当遇到周围环境、市场因素、网络媒体、群体舆论等诱惑时,还是难以自制,产生从众消费行为。
三是攀比消费心理滋生。大学新生消费心态多种多样,其中攀比消费心理占有相当比例。一部分学生总是习惯于有意无意地与身边的同学作比较,以求心理平衡,获得自我认同感。少部分学生不顾及家庭条件去消费,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甚至个别贫困学生,也盲目地去效仿别人的高档次消费,等等。这些攀比消费心理的滋生,是从众消费行为普遍性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大学新生从众消费行为的现实危害
从众消费行为是被动的接受过程,在群体压力面前,从众者往往有无奈、被动等消极心理体验,从众消费行为对大学新生而言是弊大于利。
一是加重家庭经济负担。对于大多数大学新生而言,其上学费用已经是家庭一笔不小的开销,甚至有的家长不惜贷款或借钱来供学生。当学生出现从众消费行为时,很多开支就变成了“计划外”,必然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家长为此常常是苦不堪言。
二是增加学生精神压力。由于刚走进大学校门,消费环境发生了变化,购买欲也随之增强。除了学习和生活必需品以外,他们会有很多消费奢求,由于缺乏消费理性的消费冲动,极易导致过度消费,带来经济上不必要的浪费,使部分学生成为“月光一族”,囊中羞涩的窘境带来的是精神上的压力和痛苦。
三是导致诚信行为缺失。从众消费带来过度消费或透支消费,使得一些学生不得不编造谎言向家长伸手,向周围同学和好朋友张口。把钱借来后,又很难按时偿还,直接影响了同学关系。学生中因债务关系发生矛盾甚至打仗斗殴的事情也是不乏其见的。更有甚者有极个别学生采取欺骗、偷窃、诈骗等违纪违法手段,想方设法弄钱满足自己的不正当消费。从众消费所带来的诚信行为的缺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三、大学新生从众消费行为的思治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各种与消费相关的信息充斥市场,大学新生消费者很难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选择,所以必须加强教育与管理。
一是加强消费理念教育和引导。大学新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喜欢追求“新、奇、美、特”。很多消费品往往在大学新生中一出现就迅速流行开来,如配备手机、电脑、买高档化妆品和名牌服装等,他们在消费时却很少顾及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和消费的必要性。必须通过采取日常教育管理、举办专题讲座、进行咨询服务等多种形式,使其掌握大学消费规律和特点,明确科学消费内涵和意义,培养理性消费意识和习惯,树立科学消费行为和时尚,营造文明消费环境和舆论。对经济宽裕的学生,帮助制定科学合理的消费计划,对其日常消费行为进行适当监督,避免其盲目引领时尚消费和过度消费。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要帮助培养健康的消费观念,教会如何把钱用在刀刃上。特别是对那些家庭条件一般且易产生非理性从众消费行为的学生要格外关注,采取有效的教育和管理手段,提前进行干预,防止因从众消费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和精神负担。总之,加强消费理念教育和引导,必须作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一课。
二是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和舆论。日益丰富的消费市场、日益复杂的消费环境、日益多元化消费观等诸多因素,无时无刻不在充斥着大学校园,影响着莘莘学子,给他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带来了冲击,而往往是不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了学生高消费的心理基础。因此,社会要多创造一些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经济使用的消费商品与服务项目,使大学生消费者的个性化消费有更多选择的余地,提供更加经济合理的消费平台。学校要努力在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环境营造上做文章,通过倡导消费文明,强调智力性、发展性消费,提高消费文化、教育含量,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和选择消费行为。从更深的意义上讲,通过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意识和行为习惯,用小环境来影响大环境,可以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总之,营造校园良好的消费环境和舆论,已是社会赋予高校的使命和责任。
三是消除从众消费症结和误区。大学新生心理处在不成熟的阶段,相互攀比的消费心理较为普遍,对消费认识及行为呈现不稳定、片面和极端性等特点,消费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虚荣心,而不是从自身的学习或生活实际需要出发。因此,高校必须采取教育和管理手段,加强国情、校情和家情等方面的专题教育,倡导适度和文明消费。学生家长也要积极配合学校,对学生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加以有效的指导和有力的监督。大学生自身要注重加强自身修养,把主要精力用于自身的学习和发展上,自觉抵制高档和超前消费,避免盲目地从众消费,避免给自己带来经济和心理压力,以良好的心态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完成学业,成为社会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晓虹同学总喜欢拿自己和别人做比较。同班的王芳花800元买了件名牌服装,她就花1000元买件更好的;看到别的同学有了MP3,她就缠着父亲买了一个最新上市的MP4;午休时,同寝室的同学有事向家里打电话声音高了些,她也故意拿出手机,扯着嗓门打电话。同桌期中考试数学考了个满分,可她只在及格的边缘,晓虹的心情失落了好几天,甚至趁同桌不注意将人家的满分试卷撕了个稀巴烂……
心理分析
晓虹的这种心情和状态其实是一种“攀比心理”,这是中学生非常普遍的一种心理疾患。一个人待人接物一旦出现攀比心理,就容易陷自己于不停地比较,争胜的境地,而且常常为强出头而盲目攀比。就像自大的另一面是自卑,攀比心理其实源于根深蒂固的不安全感,而学校和社会又太强调成就,这就更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浮躁心理,急于争胜求赢,惟恐自己落于人后。
攀比心理归根到底也是一种膨胀的虚荣心。虚荣心是指一个人借用表面的或他人的荣光来弥补自己内在的,实质的不足,以赢得别人的注意与尊重。它是一种很复杂的心理现象。法国哲学家柏格森曾经这样说过:“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当然,人免不了都有些虚荣心,但虚荣心太过,就会出现心理失衡,即攀比心理。这时,不妨检查自己是不是脱离现实,才够得上自己心目中的完美形象。
心理处方
每个人都会面对挫折,打击和种种压力,攀比心理很容易引起心理失衡,进而导致身心疾病。因为炫耀,攀比是没有止境的,所以快乐永远离自己遥遥无期。
要改变认知。认识到虚荣心带来的危害
虚荣心强的人,在思想上会不自觉地渗入自私、虚伪和欺诈等因素,这与谦虚谨慎、光明磊落及不图虚名等美好品德是形成鲜明对照的。
不对自己过分苛求
有人把奋斗目标定得太高,非能力所及,于是终日郁郁不得志,这无异于自寻烦恼;有人做事要求十全十美,对自己近乎苛求,结果受害者还是自己。为避免挫折感,晓虹最好还是明智地把目标和要求定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懂得欣赏自己的成就,自然会心情舒畅了。
端正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自我价值的实现不能脱离社会现实的需要,必须把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建立在社会责任感上。正确理解外表、地位,荣誉的内涵和人格自尊的真实意义。晓虹不要陷在自我的小圈子里,要有比较远大的理想和精神追求,同时,还要用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和积极的学习来充实自己。
摆脱从众的心理困境
晓虹要有清醒的头脑,面对现实,实事求是,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去处理问题,摆脱从众心理的负面效应,形成独立的人格,做生活中真实的自我。
多找同伴,少寻对手
有些人心理不平衡,完全是因为处处与人竞争,常常迫使自己处于紧张状态。其实人之相处以和为贵,在心理上不要把别人看成对手。每个人头上都有自己的一片天空,晓虹不一定要和别人活得一样,自己过得轻松。是你最大的福气。
关键词 预期心理 从众心理 开发模式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一、购房心理分析
由于近两年过度市场化导致房价飙升过快,加快了国家对房地产业持续、严厉的调控,包括:限贷款、限购买、限涨价、收信贷、重保障、抓问责。导致了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出现短暂低迷。如果现行调控政策一、两年内不松动的话,市场疲软势头极有可能持续1―2年。
在房地产市场中,需求可分为投资购房和消费刚性需求购房,前者又包括长期投资购房者和短期投机购房者。投资购房者始终会希望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拥有最高的收益,选准现阶段最佳抄底时间。他们在心理上往往会拥有预期心理和从众心理;而刚性需求者他们考虑的是商品的性价比,尽量使自己的效用最大化。因此他们还会产生反复心理、求稳心理。
(一)预期心理。
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主要取决于内心对于住房盈利亏损的判断,而盈利亏损的参照点就是对房价未来的期望。假设房价一直上涨,人们若现期以低价买房,则未来高涨的房价就是“获得”;下跌的房价就被视为“损失”。因此,在房地产市场价格在下跌形势的影响下,消费者对于房价的参照点不断降低,认为现期买房在未来不能得到收益反而会损失,越来越多的购房者处于观望状态。
(二)从众心理。
在现实的房地产市场中,房地产价格受众多复杂因素的影响,普通购房者难以获得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变动信息,同时信息也是极不对称的。此时,缺乏信息的购房者主要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来取得信息。当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买房者行列时,很容易产生一种急躁与盲从的心理,导致“从众行为”。同样在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刚需购房者和投资购房者处于观望状态,这也有从众心理的诱导。
(三)选价心理。
对于消费者个体而言,自身所能承受的购买价格决定了自己的购买能力。
1、重庆市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
重庆市统计局公布的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32元,预计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突破2万元。
2、重庆市人口承购力分析。
根据折现法进行理论分析
VtA/i [1-1/(1+i)N] 1/(1-r)
式中:Vt――第t类单个客户可承购的最高总价位(元/户)
A――第t类客户可以承受的月均住房消费支出额(元)
i――银行提供的按揭供款月利率
N――客户愿接受的供款月数(月)
r――首付款比例
购房者一般采用按揭贷款的方式购房,我们可根据上式计算分析消费者的承购力,由今年重庆市人均可支配收入2万元计算,假设1万元用于支付购房年供,贷款比率按8%,首付款比率按30%计算,可承受的贷款年限为20年,则平均购房者最高可承受的房产价位为140259元,按重庆主城区平均房价7000元/平方米,则重庆城镇人均能够购买的主城区住宅面积为20平方米,按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为两人,则家庭能够承受的购买面积约为40平方米,与小康水平的人均居住面积35平方米还有很大差距。
二、开发策略
为了应对政策风险和开发经营风险,原先以香港开发模式(即将融资、拿地、开发、销售等环节一并进行全产业链操作)为主流的国内开发商应适当转向以美国模式(产业链专业分工操作)为蓝本,探索新的业务增长点并且降低部分环节的风险。
1、融资――减少受信贷及货币政策影响的风险、拓宽融资渠道、减少融资压力。
房地产调控下,对开发贷款的收紧直接影响到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来源;对个人购房贷款的收紧间接影响到房企销售资金回笼;资金链紧张客观要求寻找多元化融资渠道和融资模式。
应对策略:(1)从传统以银行贷款为主的较单一渠道向股权融资、产业基金、信托、私募等多元化融资模式发展,以应对融资环节的风险;(2)与投资机构合作成立融资平台,针对项目进行专项融资进行大规模项目开发。
2、拿地及开发建设――应对土地价格上升的风险、减少获取土地及开发资金需求大的压力、分散开发风险、发挥各主体的综合优势、形成战略合作关系、增强联合开发能力。
应对策略:(1)与投资机构合作建立融资平台来募集资金进行共同开发;(2)房企和商业企业或投资机构联合投资拿地、由房企负责建设开发;(3)房企与当地政府合作、优先获得土地、进行片区开发;(4)不参与或少部分参与融资拿地、主要负责开发建设、进行“轻资产”的“代开发”。
3、销售/运营――应对房地产调控政策对销售的影响、对现金流的管理。
应对策略:(1)低价快销:降价或以各类优惠间接降价以促进销售;(2)采取观望态度、稳步推盘:不降价或提价,或者企业之前积累了足够资金、不存资金压力,或者在售项目高品质、占据稀缺资源、走高端路线,对项目针对的专属客群强化项目高端形象;(3)改售为租、租售结合:对于部分住宅项目采取改售为租、持有运营;(4)进度控制、优点强化:不是从价格入手,而是紧密结合政策和市场环境,调整销售计划、控制销售节奏、选择合适的项目特点进行强化并进行差异化营销。
(作者: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2009级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
参考文献:
关键词:消费心理;市场营销;管理;分析讨论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1
随着我国现代国民经济和社会建设事业的顺利推进,以及国际商品市场市场环境中竞争态势的日趋激烈,我国现有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实际面对的市场激烈程度也在不断发展提升。近年来,在我国现代国民经济建设事业保持快速稳定增长态势的历史背景下,基础消费行为对国民经济增长发展事业的贡献效应逐步引起了广泛关注,而随着我国基层民众基础性思想观念认知的开放性和多元性水平不断提升,消费心理因素对消费行为决策和市场营销活动开展水平的营销效应逐步引起了广泛密切关注,有鉴于此,本文将会具体围绕消费心理透视与市场营销管理工作的相互关系问题,展开简要的阐述论述分析。
一、消费心理的基本内涵和具体表现类型
(一)消费心理的基本内涵
所谓消费心理,就是独立的消费者个体在具体开展实物商品,以及劳务项目的遴选、对照、细致分析、购买决策与实践、具体应用,以及应用效果和主观感受评价等实践活动过程中所产生和体验的一系列内在心理活动。消费心理对消费者最终形成的消费行为决策具备深刻影响,是最终决定消费者是否开展针对某一特定商品对象的购买实践行为的基础性决策因素。举例论之,图1表示魔种篮球鞋产品的外观示意图,因其外观设计特征而导致的消费者主观消费心理感受状态差异,对消费者实际获取的消费活动决策结果,具备极其深刻的影响效应。
(二)消费心理的具体表现类型
遵照消费者个体实际开展的消费行为的表现特征,通常可以其实际形成和表现的消费心理,具体划分为四种表现类型:
第一,从众心理,通常指的是传统消费心理学研究视域之下的“入乡随俗”心理,就是在看到周围人针对某些具体类型的商品类型展开购买行为基础上,自己也会跟随实施购买行为,因而这种消费心理具备一定程度的趋同特征。
第二,攀比心理,在攀比性消费心理的作用和驱使条件下,独立消费者在具体开展商品消费行为决策过程中,往往并不重点关注产品实际具备的应用价值和使用功能,而其主要的心理关注侧重点,则在于与周围其他人开展的商品购买行为实施比较。
第三,求实心理,所谓求实性消费心理,其在基本内涵和表现特征层次具备鲜明的彼此相反性,其具体的基本内涵,在于消费者在实际开展商品消费行为决策过程中,重点关注商品实际具备的实用性,以及对自身实际消费需求的满足程度,实现了对商品消费行为综合效能水平的充分关注,具备较为充分的理性化表现特征。
第四,求异心理,所谓求异性消费心理,指的是消费者在具体开展商品选购和商品消费决策行为过程中,单纯片面追求自身购买商品与他人购买商品的相互差异特征,切实满足自身推陈出新和标新立异的主观心理欲求,忽视了在具体的消费行为开展过程中其他因素对最终消费活动效能水平的影响效应,因而导致此种消费心理具备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和不科学性。
二、消费心理分析企业市场营销管理问题的具体思路
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具体发展过程中依然展现着一定程度的严峻性,传统的以销售者主体占据主导性控制地位的“卖方市场”形态,正逐步被以“消费者群体”为主导的卖方市场形态所替代,直接导致我国现有的各类产品生产型企业实体,以及劳务输出型企业实体,正在真切面对着一系列表征r明的市场性经营发展挑战。
根据目前已经获取的实证性研究数据,在现有的历史发展背景下,我国消费者终端市场尚未实现饱和发展状态、依然能够在后续开展的消费行为实践过程中,开辟和创造数量充足的消费行为活动实践空间。
对于现阶段独立存在的企业组织实体而言,如何结合目标消费者群体实际具备的消费心理活动和消费实践行为表现特征,制定和事实上针对性的市场营销管理工作开展方案,是我国现代企业在现有的市场环境格局之下面临的首要发展问题。我国现代企业布局必须借由科学合理的市场营销工作开展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不断扩展企业产品销售和劳务项目经营实践过程中的市场波及面和覆盖面,优化和扩展对象消费者群体的消费消费实践行为开展空间。
在市场营销管理工作基本理论的研究视域中,所谓消费终端问题,事实上,指的就是消费者在完成针对特定商品对象或者是劳务服务对象要素的购买活动基础上,其在具体使用商品购买对象或者是劳务服务购买对象过程中所获取的心理感受,在消费者获取良好心理感受条件下,其往往会对具体开展的商品购买消费和劳务服务购买消费行为产生充分的接纳心理,并引导其他消费者实施类似消费行为,为特定企业市场营销工作效能水平的切实提升,构筑支持条件。
三、结语
针对消费心理透视与市场营销管理关系问题,本文具体选取消费心理的基本内涵和具体表现类型,以及消费心理分析企业市场营销管理问题的具体思路两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分析,旨意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参照。
参考文献:
[1]万品维,徐婀娜.基于消费心理透视市场营销管理[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5(12).
[2]郭俊华.消费心理透视与市场营销管理分析[J].日用化学品科学,2009(12).
[3]张政.消费心理透视与市场营销管理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4(7).
许燕在借鉴了相关决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会计职业判断的特点,将过程模式归纳为:全面理解面临的问题;确立判断的目标;提出可能的备选方案;收集相关的信息资料;确定适当的标准;分析比较方案;得出结论,形成判断。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几种研究会计人员做出判断的心理活动过程的认知模型,分别为:直感决策模型;信息加工的一般模型;布伦斯维克透镜模型。这里的过程模式是以相关的决策理论为基础,决策过程中的几个步骤相互关联,存在于所有的会计职业判断过程中。考虑到会计职业判断主要是强调其思维的过程及结果,在大多数情况下,会计人员实际进行判断时通常是凭借直觉来进行决策,而非有意识地关注所有步骤。作为行为个体,一定会受到特定个体因素的影响,如心理素质、顺势思维、先人为主惯性等。上述会计职业判断的认知模型都是以会计人员为中心,或从系统工程,或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角度把职业判断看成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或过程。然而,人的大脑在处理信息时要比电子系统复杂很多,并非简单的输入、加工、输出几个步骤,加工出的信息也并非绝对精确。产生这种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会计人员的主观行为心理。
一、现有模式下的行为心理分析
行为学家克特・列文曾提出过一个关于人类行为的著名公式:B=f(P,E)。式中,B表示行为,P表示人,E表示环境,即人类的行为是由内在心理因素和外在环境刺激所决定的。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行为是人类行为的一个具体、微观领域,除了遵循人类行为的共有一般模式之外,又有着其特殊的内容。会计人员的内在需求和外部环境刺激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进而形成某种动机,该动机支配判断行为以满足一定的需要和判断目标。不管判断目标在何种程度上得到实现,都表现为判断结果,或判断质量。而这些判断的影响又会通过不同途径反馈到会计人员的内在需求和外在环境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新一轮的、循环往复的职业判断过程。
(一)判断主体的需求心理1969年美国心理学家克雷顿・奥尔德弗(clayton Alderfer)在《Existence,relatedness,and growth;Human Needs in Organizational Settings》中修正了马斯洛的观点,将需求层次进行重组后提出了三种人类需求,即生存需求、关系需求以及成长需求,并称作ERG理论。该理论的基础是:需求被满足的程度越低,对它的追求就越强;当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对较高层次的需求会加强(满足一上进模式);较高层次需求越是受到挫折,个体对低层次需求满足的追求越强烈(受挫一衰退模式)。
以上述理论为基础,会计人员也存在三种核心需求,即生存需求、社交需求和成就需求。从生存需求到社交需求最终到成就需求,需求层次依次提高;但三种需求并不存在严格的等级次序,需求的满足并非一定遵循马斯洛所提出的“阶梯式刚性上升”,它们可以同时存在且同时支配会计行业人的行为。然而,低层次需求的满足必然会使会计人员加强追求高层次需求的欲望。当最基本、最明显的生存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会计人员会追求社交需求,当其置身于社会团体之中时,为了维持原有的协调关系以及建立新的和谐关系,便会产生对自身沟通能力的提高、对社会能够提供良好的沟通渠道以不至于造成沟通障碍的需求。成就的需求是会计人员最高层次的需求,当其处于这一需求层次时能够明白内在真正的需要,能够诚实守信,忠于自己的原则,这时获得尊重和自我实现价值变得很重要。
(二)职业判断的动机形成在会计职业判断行为模式中,动机在整个模式中占有核心地位,是特定行为的直接驱动力量。会计人员在多重需求的引导下会形成某种动机。如有的会计人员对于管理者秉持的意见,即使是违背了业务流程或违反了制度,也会迫于其所处的地位,而在威信、利益、从众、侥幸、投机等心理因素的驱动下,予以采纳进而产生造假动机。而会计人员在收集的相关会计信息不够充分的情况下盲目得出判断结论,就是出于降低收集信息成本、追逐经济利益的动机。如果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严厉的检查和惩罚增加会计人员的违规成本,减少违规收益,会计人员会抑制这种自利行为,从而形成有利于公众利益的行为动机。动机也会受到人的价值观的影响,具有高尚的价值取向的会计人员是能够排除利益干扰的。
虽然《会计法》对违法行为规定了明确的惩治措施,但在真正的实施过程中有关会计人员执业风险的法律体系仍不完善,这很容易导致会计人员在进行职业判断时毫无顾忌,而这样的直接后果便是导致会计信息的质量低下。因此,不能把会计人员看作是纯粹的“简单自然人”或是“理性经济人”,而要从“人本化”出发认识到会计人员进行判断时的心理源于会计个体、群体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要激发会计的高效能,必须是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的协同作用。会计人员一方面要面对单位具体环境对其施加的利益诱惑,另一方面接受了利益相关者的委托,并承担职业判断偏误造成个人财产、声誉受损等隐形成本,因此其动机的形成必然要在两者的利弊间进行权衡。
(三)不同判断阶段的行为心理分析Alison Sutcliffe和Paul-Emile Roy在《Professional judgment and the auditor》一书中解释了不同选择程度下判断的需求变化,借用其原理可以说:当职业界已经了非常详细的执业规则时,会计人员很少或者不需要运用职业判断;而当会计人员完全没有规范可循的时候,则要完全依赖会计人员的个人判断。这两种极端的情况在现实中并不多见,更多时候需要会计人员在两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即在会计准则提供的框架内进行判断。会计人员在职业判断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专业性行动,都可以看作是围绕会计信息来展开的,包括信息的确定和收集、信息的评估、未来结果的预测、对发生特殊结果概率进行评价和修正、对信息加以衡量和综合以便从可供选择的行动过程中做出选择等。
(1)会计信息确定和收集过程中的行为心理。会计人员在判断伊始,要对相关的事项和环境有清晰的认识,了解与问题有关的所有信息,包括问题本身的信息、以及产生的前因后果方面的信息等。然后针对具体判断事项确定目标,即明确是对什么做出判断、判断结果应实现什么目的等。搜集会计信息时,资料的来源首先依赖于选择什么标准来比较,可选择的标准包括既定的标准、该公司过去的情况、行业中其他公司的情况以及类似事件的结果等。其次,收集信息还应具有导向性,最后还要注意收集信息“量”的问题,信息不充分和信息过度都会引起判断的偏误。在这几个阶段会计人员主要受到工作记忆和选择性注意的影响,二者是在知觉、思
维和行为问的动态交互作用中两个重要认知系统。工作记忆是指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用于信息暂时存储和加工的资源有限系统。会计人员在判断某种会计事项是否可能发生时,往往根据头脑中比较深刻的印象来确定其发生的概率大小。然而,很多时候较深刻的记忆并不等同于正确的记忆,因为工作记忆与意识觉察有关.即进入工作记忆中的信息就是人们自身意识中的内容,这种记忆易被抹去,并随时更换。
选择性注意则是对外界丰富的信息进行筛选以确保有限的认知资源得以高效运行的认知系统。会计人员会依据自己的兴趣、背景、情绪、知识经验、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态度,根据判断目标而主动地、选择性地解释和接受外界信息。但是选择性知觉的主观倾向是要承担信息失真风险的,如会计人员一开始就认为公司的坏账准备数目准确无误,很可能会有选择地收集公司过去应收款项回收情况的资料,而忽略了相反的信息。
(2)会计信息加工过程中的职业判断行为心理。会计人员在对会计信息进行识别、评估、选择、分析、综合的过程中也需要进行判断,笔者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其主要会受到以下一些行为心理影响:
一是从众效应。指在群体一致性的压力下,个体寻求的一种试图接触自身与群体之间的冲突、增强安全感的手段。会计人员在特定的条件下,由于没有足够的会计信息或者搜集不到准确的会计信息,从众行为是很难避免的。通过模仿其他人的行为在准则和规则的框架内来选择策略,这并无大碍,甚至有时候模仿策略还可以有效地避免风险和取得进步。但如果不顾是非曲直地一概跟随多数,则不可取,是消极的“从众效应”。
二是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首因效应”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人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即会计人员面对每一系列信息时,先获得的信息要比后获得的信息对会计人员的判断产生强烈的影响。而与其相反的近因效应是指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也称“新颖效应”。在判断过程中二者都有可能出现。可见.会计人员的不同行为心理对会计信息的出现、加工、处理顺序有不一样的认知。会计人员对“第一印象”和“新颖信息”都要有正确、全面的认知。
三是定势效应和光环效应。定势效应指以前的心理活动会对以后的心理活动形成一种准备状态或心理倾向,从而影响以后心理的活动。会计人员很可能局限于既有的会计信息或已认识的现象.在判断的过程中爱用“老眼光”,即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看待当前新出现的问题。在新准则框架内,应克服这样的心理反应倾向,突破定势、灵活处理各类事项。光环效应指以事物的某一突出特性为依据.而忽视事物的其他特征对整个事物做出全面的评价,结果产生错觉。会计人员要克服这种“以偏概全”的心理弊病,在加工会计信息和资料的过程中不要把某些信息的特性,尤其是与决策相关性较弱的信息看得过重,若以此去推断其他特性,容易造成有失公允的偏误。
四是锚定效应。是指决策者过于依赖旧信息,对新信息反应不足.事先确定一个特定的初始值进行估计和调整,并将其作为决策的依据。这种调整通常是不充分的,不同的初始点会产生不同的估计,这就易于偏离其初始价值。不同的决策者依据各自的“初始点”做出不同的“锚定”。会计人员经常根据以往的判断经验对会计事项或行为做出决策,并根据当年的新情况进行调整。其中,新情况可以是会计制度的变化,也可以是行业的竞争,还可以是引进新产品线,或是无数其他情况。而会计人员所做的调整并没有完全考虑到这些新情况带来的所有定向影响.因为锚定效应中的起点十分重要,以后所做的调整未必能充分反映出新信息的意义。
(3)根据会计信息得出判断方案时的行为心理。SEC认为准则制定过程应以“目标导向”为基础,这一指导思想已经体现在我国的新会计准则中,该法避免了使用例外条款与明线测试,同时又在原则的指导下提供了足够的详细指南,以帮助会计人员围绕判断目标进行信息的收集和加工进而做出适当的职业判断。如前所述,判断目标是否实现、在何种程度上得到实现都要表现为一定的判断结果。.然而在判断过程中,会计人员即使严格遵循公正性的立场,谨慎运用其专业知识和经验,也会由于其固有的认知局限性、思维惯性等原因产生会计职业判断偏误。可见,会计人员总是希望判断结果与自己的估计基本一致,而不同的行为心理却可能造成有悖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不同职业判断结果,其承担的风险和责任大小也就不同。
会计职业判断是一个连续的、反复循环的过程,人们总是从经验中学习.以不断提高认知和判断的能力。对不同的会计事项进行不同的会计判断,之前的判断结果对会计人员具有反馈作用。正面的判断结果被反馈给会计人员后,日后在对同类事项进行判断时,其判断信心和职业敏感度会有所增强;反之,则会提高其警惕性并积累相关的经验教训。反馈的频率越高、越具体、越及时,对判断主体行为心理的影响和调整效果越好。
二、基于行为心理分析的会计职业判断质量提升
会计人员的行为心理复杂且多变,除了上述一些阶段性出现的因素外,有些心理因素如努力程度、情绪、判断倾向、性格等在整个判断过程中都会存在并影响判断质量。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时的行为心理模式进行分析和理解,目的是对其有一定的把握和控制,以期发挥部分行为心理所产生的正面作用、克服负面作用,尽量减少会计职业判断偏误,提升判断质量。
(一)满足个体合理需要、抑制不良动机心理学认为,需要引发动机。想要激发个体的积极合理的行为动机,首先应满足个体的某些合理的可行的需要。对于会计人员的合理需要,企业管理当局应当给予足够的关注。基本需要的满足,如工资、福利待遇.可以激发会计人员内在的积极性;反之,其有可能违背管理当局的意愿,进行不当甚至是违规违法的会计职业判断行为。此时,会计人员本身所具有的职业技能就成了会计个体谋取私利的工具和手段,也成了不良动机的诱因。因此,对会计人员合理的物质生活需要的满足和适当的物质、非物质结合的激励会抑制不良动机.在无形中激发会计人员职业判断技能朝着合理化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