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造成粮食浪费的原因范文

造成粮食浪费的原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造成粮食浪费的原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造成粮食浪费的原因

第1篇:造成粮食浪费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饭菜;浪费;调研

当前,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今大学生的物质生活水平也随之改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作为90后或者95后的大学生,节约粮食的意识日趋薄弱,很多大学生渐渐淡忘了我国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针对这个现象,我们就大学生饭菜浪费的现象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个人访谈,案例分析这些方法探析这些浪费的原因,分析问题,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案。

一、调查结果

本次问卷共发放调查表200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192份。经过小组制成统计图对图表进行分析,整理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右图为第一个问题的统计图。由此图可以看出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同学花费在4元以下,大多数同学平均每餐花费4元到10元。我们对这些花费4元以下的同学进行个人访谈得知,大多数来自农村家庭,他们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并且家庭情况并不允许他们浪费食物。而花费10元以上的同学较少,大多数来自富裕家庭。访问他们对食物浪费问题的态度时,好像并不以为然,觉得无所谓。这张统计图可以反映出同学们每餐的花费和他们的家庭情况息息相关。

左图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不会把剩菜打包。当我们小组成员问他们原因时,大部分的回答是觉得没必要而且太麻烦。仅有百分之四的同学会把剩饭打包,他们所给的回答是其实很少剩饭,吃多少点多少,意外情况会把饭菜打包,比如当时没胃口,有急事需要处理等等。这幅图可以反映大多数同学没有节约粮食的意识,对剩饭的处理方式不当,以致造成浪费。

对于此图可以知道同学们大多数会点太多吃不完导致食物浪费。有大约百分之三十的同学认为饭菜不好吃导致浪费,对于这个选项有位小组成员感觉诧异,便向这部分同学提到这个问题,他们解释说在家也很挑食,这是个人原因。由此图可知部分同学没有去考虑自己的饭量导致浪费。

有大约百分之六十的同学认为别人浪费食物和自己无关,只有大约百分之三十的同学觉得可惜,极少数同学会上前制止提醒不要浪费。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对食物浪费问题置之不理,节约意识薄弱,没有勤俭节约的观念,缺乏社会责任感。

此外,大部分同学是愿意参加节约粮食绿色活动的宣传的,对于部分同学的个人访谈得知,他们很愿意参加这种活动,只是个人能力有限,而且这种组织又少见。说明同学们有这个节约意识,如果加强对节约粮食的宣传,也有利于建立大学生勤俭节约的观念。

结论:食堂饭菜浪费情况严重,不仅仅是大学生个人节约意识,还和我们身边的环境有关。浪费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希望,作为一名高素质人才,更是应该以身作则,加强自我意识修养,发扬我国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最后,希望这次的问卷调查可以引起同学们的关注,予以反思,呼吁更多的人树立勤俭节约的观念。

二、相关建议

本次调研报告让大家认识到了浪费粮食的严重性,我们必须以身作则,采取措施减少浪费势在必行,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这需要大学生、学校、政府、社会四个方面共同努力。经过小组整理分析,就本次调研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大学生方面。增强个人节约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重视节约行动,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要身体力行,从点滴做起,鼓励身边的人,向他们灌输节约粮食的重要性。饮食要有规律,采取吃多少打多少原则。

(二)学校方面。首先,要提高饭菜质量,加强卫生安全意识,餐具要进行彻底消毒,认真监督后勤人员是否尽责,招收优质厨师等等。饭菜是否可口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浪费,这是学校最需要重视的问题。提倡食堂接受大学生建议和投诉,可以有效改善浪费问题。大学生在学校养成了什么样的习惯将来进入社会时就会把这种风气带到社会,所以学校在宣传节约粮食绿色活动方面势在必行。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大力宣传,鼓励同学们参加绿色活动。其次,打饭阿姨应该控制饭量,女生胃口小可以少打点,以免饭多造成浪费。对于菜品可以展开评选活动,对于同学们不喜欢的菜进行淘汰,也可以减少因为饭菜不好吃而造成的浪费。对于我们学校的打饭方式,我个人觉得可以换小一点的勺子,菜的量打少一点,降低菜价,换可以打三个菜的托盘,不仅不会多花费餐费,还可以增加菜色,增加营养,也不会因为某一个菜打的多导致口味不好。再次, 加强就餐环境的改善。环境可以影响人的心情,继而会影响人的胃口。及时清理餐桌,夏天较热情况下要打开空调,以免影响就餐环境。营造舒适干净的就餐环境。

(三)政府方面。要制定相关有效政策力行节约。制定奖惩措施,鼓励市民节约粮食。对于严重浪费的群体或个人,进行通告批评,媒体曝光。对各高校进行评比,实地考察各高校食堂浪费情况,对进行节约活动有效的学校进行表扬和奖励。

第2篇:造成粮食浪费的原因范文

食品安全的目标是人们可以获得安全、充足、适当的食物。“安全”是指食品没有危险;“充足”是指食品有足够的热量和营养;“适当”关系到食品的味道和种类。

建立食品安全的过程

在促进食品安全发展的概念上,过程控制与成品检测两者之间,最重要的是预防而不是检测。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是美国宇航局和皮尔斯伯里教授在1960年食源性疾病的研究中,通过宇航员在零重力空间能有力的呕吐这一现象发现的。因此,该过程是结合多重阻碍微生物的生长和对过程认真的监测消除潜在的危险,以确保产品问题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虽然HACCP体系是针对特定行业的强制规范,但大部分还是针对食品工业。

HACCP体系中的7个原则,概括总结如下:进行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制定关键限值、建立监测方法、制定纠正措施、建立资料记录并保存文件、建立确认程序。

2011年1月,该原则经美国食品安全法案签署成为法律,其目的是防止污染食品进入市场。HACCP计划是这个方案中的核心组成部分,目的是防止爆发食品安全事件而不是应对。食源性疾病的爆发影响了我们对整个行业的信心,企业希望通过努力,使食品安全计划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虽然有初始的成本,但企业将拥有长期的盈利能力和生存能力。

选择适合的包装

初级包装,即包装与产品直接接触,是食品安全的关键。除非采用适当的包装保护,否则任何的处理是无效的。热加工食品,例如以罐头包装或无菌包装(计生产品的包装通常在短时高温的环境下处理)来说,密封包装是食品安全的关键。干燥、发酵、天然食品和加工食品都需要良好的包装密封性来保护。食品的安全性通常是针对食品的疾病危害而言的。但疾病造成的营养不良、或者更严重的,饥饿症状通常是不包括在食品危害的类别里。这才是对食品安全最合理的解释。

包装能够延长保质期,有利于保护营养成分,确保食品可以安全充足的运送到偏远的地区,这也是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2005年有人提出了一个从农田到餐桌的HACCP计划,作为一个有效合理的手段,确保食品安全。“危险”的定义提升到食物不能供人类食用,以致于无法维持生命的层面上。食品包装安全联盟已制定了各种包装材料的HACCP标准。这些标准都可以在从HACCP对包装材料的控制原则中得到。HACCP添加以下原则:包括分析整个分销链、确定每个机制的粮食损失(营养或数量)、评估可以控制的机制、建立限制、遵循HACCP原则。添加后的原则扩展到其他组成部分的分布环境,包括储存设施,装卸,运输方式和环境的现状。

控制食物损失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处理,加工,包装,贮存和运输的控制有可能减少全球饥饿,等同于增加全球粮食生产。2011年5月,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提交联合国的报告,准备在国际包装协会上举行关于食品保存的会议。第一个报告,“全球粮食损失和浪费的食物”的百分比数值为33%,达到每年13亿吨。第二个报告,“发展中国家的包装解决方案”报告中描述了包装的作用减少了粮食的损失。从粮农组织在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的立场:5年之后,绝大部分解决饥饿是建立在提高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在美国主办的一个研讨峰会上,3个非洲国家的总统提出报告,称转基因种子的收获产量提高500%。在本次研讨会结束后,法国农业部长证实了加纳的基础设施无法承受粮食损失的负担。因此,增加生产并没有使食品的供应成比例的增长。

保质期或使用寿命是在产品被分配后能够使用的时间长度。以香蕉为例,香蕉数月都是绿色的状态,在最后几天呈现成熟、黄色的状态。擦洗生长激素促进果实成熟,乙烯可以维持香蕉稳定的状态一直到销售前。把香蕉暴露在百万分之一的乙烯中恢复它的成熟,结果是,我们能够保证香蕉的全年供应,并且在那些特定市场的香蕉都接近相同的成熟度。保质期不从初级包装开始,而是贯穿整个分销链。

运输包装是食品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斯里兰卡的一项研究中表明,用传统麻布包装的新鲜农产品有22%~28%会在送往科伦坡的“绿色”市场的途中损失掉。损失的原因是路面的坑洞和其他危险道路导致袋子底部被压碎。包装箱限制堆放可以将损失减少到5%,通过安全包装增加成品数量的方案能够更好更快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不用等到下一个收获季节。

食物损失是由于多种原因不能被部分或者完全的控制造成的。损失一般是指在产品成熟后不能出售,产品是残破或不能用的,食品产量过剩,或者根据食品法规上规定的产品的感官、形状、大小属性是对健康无益的。这些问题的产品是不能被流入市场的。

限制性规定的影响

建立全球统一的食品安全法规的倡议是通过一个网络的科学组织得以最终实现。目的是强调食品法规应基于科学的风险评估,努力协调由各国政府和国际监管机构制定的不同规则。GHI的预期是消除监管差异,吸引私营部门在食品安全研发上的投资,从而加强各国之间食品行业和食品部门供应力的竞争。协调全球法规以助于新技术的应用,推动食品行业在此技术上的投资,以确保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高品质的产品。这样的结果会促进食品安全的发展。

粮农组织在粮食损失的报告上指出,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粮食损失之间的差异,往往涉及到财务、管理以及农民和消费者之间食品分配技术的限制。粮食损失和浪费在发达国家主要涉及消费者的行为以及缺乏供应链中不同行为者之间的协调。令人惊讶的是在粮农组织的研究中,工业化国家比发展中国家的人均粮食浪费更多,据估计,欧洲和北美的消费者人均的食品浪费是每年95~115kg,而这个数字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南亚、东南亚只有9~11kg。

第3篇:造成粮食浪费的原因范文

我们每个人缴了多少税?

中国人对缴税没有什么概念,上班族也就对个人所得税比较有认识,因为大多数人都缴过此种税,而其他哪种情况缴了什么税多少税,我们并不是很清楚。其实我们的任何一样消费,不管是超级市场买东西,还是用电交电费,打电话交话费,里面统统都有税。

外国人把价和税分得很清楚。消费者花的钱里多少是价,多少是税,都一清二楚的告诉你。而在我国,有意无意的把价和税混在一起,大家都搞不清楚自己缴了多少税。假定因为用电,交了100元电费,这100元扣除17%的增值税,其余83元成为电力公司的收入,用于支付各种成本,如开工资,买原料等。其中开工资这部分又变成了别人的收入,又拿去交电费,到超市买东西等等。他所交的电费又有17%成为政府的税收。如此循环,我们个人到底缴了多少税是很难说得清的。除非能够把个人的消费都加以追踪,但这几乎是不可能。

但是从总体来看,税收是和全国人民所生产的价值总量相关的,也就是和国内的生产总值相关。目前国内生产总值中有20%的价值被政府征税走了,剩下的才是我们的可支配收入。所以,征收的税率不是20%,而是25%。假如价值量是100,征税20%即20,剩下的80是大家的收入,20是80的25%,就是说征税是收入的25%。如果老百姓一年的收入是40000元,上缴税收25%,也就是10000元,这里面也包含了个人所得税。总结一下,我们所缴的税就是我们所有收入的25%。

对于政府而言,增加就业增加老百姓的收入就是增加税收。政府帮助大家赚钱是有利于百姓,又有利于政府的大好事。

粮食危机和住房价格

目前,我国的住房价格上涨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大家很容易就会找出好多原因,比如政府调控不力,开发商捂盘涨价,囤地涨价等等,但很少有人把粮食危机和住房价格联系起来的。茅老把这两者看似风牛马不相干的两件事联系起来道出了住房价格持续上涨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现在的住房价格上涨部分是担心粮食有危机,需要保护耕地造成的。目前,我国根本不存在任何性质的粮食危机,也没有必要限制农用地改变成为非农用地。如果放宽对土地的控制,增加住房用地的供应,房价能够大大下降。

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供应是不成问题的,那么保护耕地也就没有必要了。我国的非农用地非常紧张,而农用地却是浪费严重。从价格来看农用地的价格远远低于其他用地,低价导致了浪费,所以农用地的使用远不及其他用地精打细算。只保护耕地而不保护其他用地是片面的。土地到底要做什么用,要看这块地的位置和周围环境,不能永远做耕地用。市场经济的好处就是资源可以自由流动,做到物尽其用。冻结资源流动必须慎而又慎。我国土地稀缺,而且土地无法进口,但是粮食可以进口,进口粮食就等于进口了土地。我国近年来大多数年头是出口粮食,等于出口土地。这是我国房价高的原因之一。

如果没有保护耕地一说,城市的发展就不受限制,开发商用地就可以大大增加,批地的黑幕也能够减少,房价一定能够较大地降低。所以说,纠正没有根据的粮食危机论和缓和房价上涨有着密切的关系。

社保基金的实质问题

2006年,上海的社保基金出了问题,引起了全国各地的关注,这也引起了茅老的关注。大家在年轻的时候存钱,这钱就成为社保基金,到老了拿出来养老,社保基金要是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几亿人口的未来养老,所以,一旦出了问题,非同小可。但茅老并不觉得社保基金问题是最让人担心的,而最让人担心的是社会公平问题。

第4篇:造成粮食浪费的原因范文

有人问:农民收入增幅下降,粮食保护价政策影响何在?要精确的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模型计算。我个人的判断,如果按保护价但不是敞开收购,粮食供过于求的局面可能不会持续这么长时间,也就是说市场粮价的回升点可能会出现得早一点。但就目前农产品供求总体状况看,农民要想从农业获得更多的收入非常困难。

这些资源如果不种粮食而种其他农作物会不会使农民获得更好的收入?这其实很不确定。现在有些人认为,过去几年的粮食政策,对粮食生产造成了相当数量的无效供给,造成了严重的库存积压。这种认识隐含的前提就是粮食生产浪费了部分资源。

那么,是不是“不浪费”就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这要看其他农产品是否存在短缺现象。现实情况是,除粮食之外的其他农产品也基本没有短缺,而且绝大多数供过于求、价格下跌。所以,即使这几年少种一点粮食、改种其他农作物,问题依然存在。

我大体的经验判断是:根据目前粮食生产水平和消费水平,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大体上需要保持在16.5—17亿亩之间。低于16.5亿亩,当年生产的粮食就难以满足需求,粮价会上涨;超过17亿亩,则会供过于求,粮价下降。因此,从总供求的角度看,粮食播种面积也就只有5000万亩左右的调整余地。

这几年粮食库存多了,确实可以适当减少粮食生产。估计粮食播种面积在一两年内低于16.5亿亩问题不大,因为有库存;但连续3年以上我认为就会出问题。

这还只是从粮食这一个角度考虑,进一步要考虑:调减下来的粮食播种面积去种其他农作物,农民是否会获得更高的收入?

实际情况并不乐观。比如棉花、蔬菜等已是供过于求。所以抑制农民增收的基本原因,还是市场需求制约和农民就业不充分。现在有些地方出现“抛荒”现象,就反证了这一点。

我认为对“抛荒”不必过分担忧,首先,“抛荒”面积在总体上很有限;其次,要看到“抛荒”是在粮食暂时供过于求、而其他农产品在市场上并不短缺的情况下出现的,它实际上是农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转移投入的一种应对措施。马克思说过,农产品价格是由劣等地上的生产成本决定的,出现供过于求时,劣等地退出生产是符合经济逻辑的。

当然,在我国现实情况下,引发“抛荒”的原因很复杂,农民种地的负担过重是诱因之一。但无论如何,“抛荒”没有导致供给短缺,这表明它主要是市场引导的结果,多数农民在当前确实难以靠农业来增收。

农产品过剩非农产品也过剩

农产品的需求约束非常严重。比如全球粮食价格下跌自1996年初始,迄今已逾5年,仍处于低谷,很多品种目前的价格和最高价相比已跌去近50%,这似乎是全球性的粮食过剩。但从需求角度看,全球还有很多人吃不饱甚至饿死,原因就是他们没有支付能力。所以讲目前农产品过剩,只是相对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言。

但粮食有很特殊的一点,就是它是国家安全、社会安定的重要产品,对它的判断仅仅依据人们有无支付能力是要出问题的。显然,如果完全从经济学判断,全球的粮食生产都应减少,更不用说中国的粮食生产应减少;但是从国际粮农组织(FAO)提出“粮食安全”概念来讲,目前全球的粮食生产未必能满足需求。因此,这是非常复杂的问题、不能仅按经济学的原理去解释。

经济发展到今天,从平均消费水平看,粮食市场已经饱和,似乎应该减产。但是平均水平背后掩盖的矛盾非常大。比如说中国,拿城里的4亿人口和农村的8亿多人口比较,两者需求结构的差异非常大。除部分发达地区外,农民的食品支出仍在继续上升,尤其是肉禽蛋鱼这些动物性蛋白食品。

这说明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中,虽然整体上已经进入小康,但由于存在资源分配和收入分配问题,收入差距在扩大,这样的市场就很难对付。生产出来的东西对一部分人来说早已满足了,而没有满足的人却没有相应的支付能力。

现在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两个矛盾交织在一起:一个是农产品的消费者也就是城镇居民,已经进入食品支出比重下降阶段,他们的支出将转移到新兴消费如住房、汽车、旅游、教育之类的行业。另外一个是,城市消费的发展非常快,但有良好市场前景的消费基本与农业无关,比如城市高楼、轿车都和农业无关。

所以尽管城镇在快速扩张,城镇居民的消费在继续增长,但对农业的带动作用非常弱,很多农产品的消费不出现负增长就不错了。从这个角度看,农民再努力也没用,因为没有市场,这是个最大的制约。

但这个制约最终不只影响到农民,中国整个经济增长的困难就在这里。按农业的生产能力来说,足以保证4亿城里人吃饱吃好。但问题是有限的城里人对农产品的需求也有限,结果是相当数量的农产品过剩,这对农民来说就意味着收入上不去。

第5篇:造成粮食浪费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 浪费 消费 消费者 立法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故有“舌尖上的中国”一称,这值得我们自豪。可现在更引人关注的是“餐桌上的浪费”。“自家人吃饭,剩的打包带走,考虑的是节约;朋友间请客,剩的就算了,顾忌的是面子;公家请客,那干脆是山珍海味多多益善,不管吃不吃得下,只要排场够味,至于剩多剩少,没人心疼,因为是公款消费。”这就是一部分中国人目前奉行的餐桌哲学。毋庸讳言,在构建节约型社会的过程中,餐桌上的浪费是一个极其不和谐的现象。这与中国几千年来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背道而驰。勤俭节约、杜绝浪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实际行动,如何让浪费不再上演,实现节约型社会,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一、餐桌上浪费的现象

据央视报道,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仅餐饮业一项,我国每年就要倒掉约两亿人一年的口粮。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足够5000万人吃一年。中国农业大学专家课题组曾对大、中、小三类城市,共2700桌不同规模的餐桌中剩余饭菜的蛋白质、脂肪等进行系统分析,保守推算,我国仅餐饮浪费食物中的蛋白质一年就达800万吨,相当于2.6亿人一年所需;浪费脂肪300万吨,相当于1.3亿人一年所需。豍

一个仍处在发展中的大国,一个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及困难群众的国家,奢华浪费之风却开始蔓延。这种“舌尖上的浪费”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关注。根据中国烹饪协会对近百家餐饮企业的调查示,80%的浪费来自于公款消费和商务宴请,20%的浪费是由于团拜会和婚宴,家庭大众消费则相对浪费较小。

二、餐桌上浪费的原因

(一)虚伪的面子观念。

日常生活中人们宴请酒席浪费现象严重,每桌一般有20多个菜品。沉浸在喜庆气氛中的人们忙于举杯共饮,已经没有多大的空间用来吃菜,一顿饭下来,菜品剩下一大半,有的甚至动也没人动一下。这往往正是主人高兴的“现象”,认为剩菜越多,越放心,越有面子。可是,浪费现象实在让人心寒。

有的是朋友请客好面子,追求豪爽不讲究。考虑到老朋友见面,几个人到酒店吃饭,点了不少大菜,即使剩下50%以上的饭菜,碍于面子,谁也不愿意打包带回家。

有的是商业行为而请客,认为在客户面前一定要显得阔气,剩菜“打包”,会让对方觉得主人小气,这桩生意可能就“黄”了。

2004年“世界粮食日”期间,北京某社会经济调查公司对京沪两市市民在就餐时的浪费现象进行了一次入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有45%的被访者竟然对浪费粮食的行为持认可的态度,认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新鲜的都来不及吃,更别说吃剩的,认为吃剩菜剩饭的年代早已过去了。尤其是年轻人,更体会不到这饭菜后付出的艰辛劳动 。

有许多酒店已经开始倡导“节俭风”,提倡消费者“打包”,但并不是所有消费者都愿意这样做。即使在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今天,我们也没有浪费粮食的资本,仍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厉行节约,珍惜每一粒粮食。

(二)敏感的卫生观念。

日常生活中,人们参加家人聚餐,一般会餐后打包,浪费少,但宴请外来客人时很少打包剩菜,浪费多。现在人们的卫生意识提高,再加上流行传染病日益频发,大多人认为与不熟的人共同用餐,对他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不熟悉,大家都夹过的菜就不愿再往家带。同时现在大家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等都了解到一些健康养生的知识,考虑到剩菜没有营养而且容易变质,在这样的情况下部分人不会选择打包。

(三)奢侈的公款消费。

部分人认为公款吃喝不花自己的钱,又可以吃的潇洒。在公务或商务用餐时,对于吃不完的饭菜,根本不心疼,签单就走。因此,打包的人就越发少了。最近,有关公款消费中的各种漏洞也频频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有人表示,“签单”消费是公款吃喝的一种主要形式,很多单位都有自己的定点消费酒店,在这里公款吃喝不用当场“埋单”,只需凭一支笔“签单”即可,因为不用自己掏腰包,所以大吃大喝起来一点也不心疼,点起菜来没完没了,喝起酒来无止无休,等到年终结账时,只需在单位的招待费里报销即可。有些酒店还会给“签单”者一些好处,诸如回扣、逢年过节送礼等。“签单”吃喝极易滋生腐败,造成铺张浪费。因此,狠刹公款吃喝,遏制铺张浪费,必须整治“签单”消费。

(四)缺失的社会责任。

不管是碍于面子,还是公款吃喝,不管是主动浪费,还是被动浪费,反映出一部分人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他们在灯红酒绿的时候,在大吃大喝还浪费的时候,就没有想到在那一秒,有多少人刚拿到低保,有多少农村扶贫对象吃不饱,有多少难民饿死,更别提,世界上有多少人早已骨瘦如柴,饥寒交迫,疾病缠身。没有谁要求你不消费,也没有谁不让你享受美味佳肴,享受是你的权利,只希望你不要浪费。多想想农民播种、培育、收割的辛苦,多想想厨师每盘菜后的付出和艰辛。一菜一饭看起来很小,但是我们生活周围每天浪费掉的饭菜及其背后付出的劳动却是惊人的。

餐饮浪费在某种意义上显示着一个群众生活的文明程度,向餐饮浪费开战已经刻不容缓。有些学者提出:有的人经常一面念叨着“可惜呀可惜”,一面眼睁睁地看着那些食物从自己手中滑进垃圾箱。在当今社会,“节俭”这一观念已更多地由传统美德转化为一种生活压力,主要原因是人们在社会上的互联关系日益广泛,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使人们很难再去注意一些生活中的细节问题,而“节俭”即是其一。

(五)狭隘的销售策略。

不少饭店的一些包间有最低消费,请客吃饭又不得不讲排场,要定好的包间,有了最低消费,这就不得不让人多点菜,点好菜,吃不完,只有浪费。有的服务员在指导点菜时,不是实事求是地为顾客着想,只想着给饭店盈利、为自己拿到更多的提成,有时当着客人面大力推荐许多名菜、大菜、贵菜,不考虑荤素搭配、量质平衡,目的就是让消费者多多消费。殊不知,这样短暂的获利行为,大多难赢回头客。

三、解决方法

“舌尖上的浪费”折射出的是浮华的社会心态。如此浪费下去,崩溃的将是思想观念的大堤,将是健康社会的防线。餐饮浪费不再是舌尖上的“小问题”,而是思想意识里的大问题。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遏制餐桌上的浪费呢,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消费者自身要转换消费观念、改变消费行为。

可常听到有人振振有词:花钱消费是个人自由,浪不浪费他人无权干涉。殊不知,浪费行为的“溢出效应”侵蚀了社会资源,浪费就不仅是个人领域的事情,更关乎公共利益;厉行节约也不仅是一种个人私德,更是一种社会公德,从这个角度看,厉行节俭、人人有责。豎

能否从根本上制止餐桌浪费,最根本的动力还在于消费者自身。爱惜农民的劳动成果不应该仅仅是一句话,也不能仅仅在世界粮食日里体验一下饥饿感。摄像头装在马路上,一样有人违章,如果摄像头装在心里,就不会有人违章!如果我们心中有着节约的意识,世上就没有浪费的现象。

(二)大力营造反对讲排场、比阔气、挥霍浪费的社会舆论。

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也是一种精神状态,能够起到砥砺意志、陶冶情操的重要作用,形成凝聚人心、战胜困难的强大力量。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作支撑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作支撑的国家,难以发展进步;一个没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作支撑的政党,难以兴旺发达。

(三)公共用餐,讲究科学,注意卫生,从我做起。

为了照顾消费者的个人卫生习惯,以及保持公共用餐集体卫生,饭店方应坚持菜盘里放公用筷或公共勺,消费者自觉坚持用公用筷、勺夹菜,没吃完的饭菜都打包回家,既节约又吃的放心。当然,自助餐制、分餐制用餐,可以大大减少餐桌浪费现象。

(四)饭店转变经营观念,引导绿色、科学消费。

饭店经营,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均衡饮食,量质适度,剩菜打包,减少垃圾”等新理念。通过张贴宣传标语、悬挂节约消费提示牌、点菜适量提醒等有利于节约用餐的服务方式来遏制浪费现象。同时,适当降低最高消费,引导客人绿色消费、适度消费。如果就餐人数少,商家应该允许适当调整菜的分量,或者半份出售。

服务员应该“指导点菜”, 在烹饪中采取“大锅烧,小锅打(菜)”的方式推荐给消费者,一些菜肴可通过大盘变小盘或拼盘来适当减少菜肴分量,增加位餐、例餐、例碟的比重,既显品位又注重了节约。如果有剩饭剩菜,服务员应该提醒客人打包,取消打包的费用,提倡“吃不了兜着走”。虽然客人的人均消费额有所下降,但顾客满意率和回头率却大大提高。

(五)出台规章制度,严格控制公款消费。

政府要对公款消费进行制度约束,同时制定详细的可操作规则,规范公款使用程序,对于餐桌浪费,从严追究相关当事人责任。

对于公款消费,还应该接受新闻媒体、人民群众广泛监督,对大肆挥霍公款消费行为的举报者,政府予以奖励。对餐桌浪费现象严重者,通过国家立法,予以当场罚款等处理。

(六)从立法这个层面上,制止和防范浪费行为,使浪费现象无处可存。

在注重道德、规章层面的同时,也应逐步过度到立法这个层面上来制止和防范浪费行为。浪费食物不仅是可耻的,也不仅仅是不道德的,要提升它的高度,让浪费成为一种犯罪,这需要制度跟进,更需要法律跟进。浪费分为两种,一是平民百姓挥霍自己的钱,一种是公职人员挥霍纳税人的钱。当前我们反对的奢侈浪费,不仅针对公款吃喝浪费,也致力于改变公众个人的消费习惯。用法律的形式,来取代目前对公款浪费不处罚、或只进行纪律处罚的偏轻行为,同样也是避免“一阵风”行之有效的做法。对浪费公款进行严惩,个人消费中的浪费行为,应该从倡导、教育的道德层面,和罚款惩诫等行政手段同时并举。在罚款惩诫上,可对浪费现象严重的可处以罚款。

人无俭不立,家无俭不旺,党无俭必败,国无俭必亡。在中国这个人口大国中,如果人人都躬行节俭,集腋成裘、那将会是无形的巨大的财富。反之,如果浪费起来,将是多么巨大的损失。杜绝浪费,厉行节约,是每一位公民应有的社会责任和道德素养,也是一个民族基本的现代文明素养。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法律系)

注释:

第6篇:造成粮食浪费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农村土地荒废;粮食价格;经济发展;政府管理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6月20日

一、研究农村土地荒废原因的意义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有限宝贵资源,土地的有效合理利用是每个国家、地区乃至个人都应该重视的问题。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多数城市土地被大量开发出来,不管是商业用地还是住宅用地,都成了各大开发商争相抢夺的“香悖悖”。相比于寸土寸金的城镇地区,农村土地利用情况不容乐观,近年来各地出现土地大量荒废情况,其中重庆市可谓重灾区,且荒废土地比例逐年增长。毫无疑问,中国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伴随而来的粮食需求量居高不下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尽管近年来粮食单位亩产量不断增加,集约、规模化种植也被大量推广,但是如果不有效合理利用农村土地进行耕作,不久的将来粮食危机的爆发是无可避免的事。因此,农村土地的荒废情况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重庆市农村土地荒废原因

经过实地考察(以重庆市永川区、涪陵区等地为例),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笔者认为造成农村土地大量荒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粮食价格偏低,在原有耕地面积上种植的作物价值难以维持家庭开销。一般情况一个普通家庭分有土地十亩,如果将这十亩地全部种植为普通水稻,即使加上一些家禽养殖带来的价值一年收入也很难超过三万元,而大多数家庭夫妻俩会选择一同进城务工,将孩子交给年迈的父母看护,这样一年的收入会在七八万甚至十万元以上,远远超过在家务农所产生的价值。这也是近年来留守儿童不断增加的原因,更是农村土地大量荒废的主要原因。即便是重庆市相比于一线城市的物价有较大差距,但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两三万元都是很难满足一个普通家庭的正常开销,这就无可避免的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二)思想观念转变,近九成80后、90后青壮年不愿意继续留在农村种地,向往在大城市中闯出一片天空。80后、90后的父辈经常给他们灌输“要想走出大山,只有多读书”的思想,而事实上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即便是农村孩子也大都受过中高等教育。见识了城市的喧嚣繁华,没有多少人愿意和父辈一样在老家固守那一亩三分地,更何况城市为他们提供了更多选择,更宽广的舞台。不得不承认,现在留在农村耕地的大多数是老年人,几十年的耕作使他们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信念如粮食一样在他们心里早已落地生根。直到今天,只有他们还在坚持,等哪一天他们走不动了,再也不能耕地的时候,很难想象,千里良田由谁种。

(三)农业发展前景不好,农民无前途。近几年,物价飞涨,但粮食价格上升幅度相对较小,农民耕作成本不断增加,如化肥和耕具以及人力成本的提高。粮食价格增长慢,种植成本却在增加,这让许多农民看不到农业发展的前景。农民的耕作过程本就是非常辛苦的,不管是风吹还是日晒,到了那个时节该做什么事,是一点也偷不得懒的,没有人愿意看见自己辛辛苦苦种出的粮食所带来的价值还不够一家人一年的日常开销,更不要说改善生活条件。青壮年一般都有自己的梦想,不愿意就此甘于平凡,年复一年的看不到希望,这让为数不多的青壮年劳动力也逐渐向城市转移。

(四)原土地分配不够合理,离农民家庭过远的土地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使农民选择放弃耕作。且不说土地分配均匀与否的问题,土地分配地理位置不合理也是的确存在的问题。农村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农民自家门口的土地不是自己的,自己得到的土地反而分配在别人家门口。有的耕地地离家有半小时以上的脚程,在交通不便利的情况下,要将粮食收回家多半只能靠人工搬运,这是非常麻烦且费力的事。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只是分配不合理,住房搬迁、人为交换所带来的土地使用权交错等也是其诱发因素。长期的耕作不便利,使得大家要么选择暂时和其他人交换耕地地,要么直接闲置,放弃耕作。

(五)道路修建、自然因素等造成的耕地完整性遭受破坏,导致农民放弃这种被分割开的破碎小土小地。一方面为了响应“要致富、先修路”的口号,近几年,乡村道路修建工作进行的如火如荼,短时间内造就了交错纵横,四通八达的局面。虽然很大程度上便利了农村的交通,但这也不可避免地分割了农村较为完整成片的耕地,使部分原本面积就小的耕地到了几近无法再种植作物的地步;另一方面环境破坏所带来的滑坡、泥石流、洪涝等自然灾害在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同时也破坏了耕地的完整性,而为了避免耕地破碎带来的麻烦,多数农民会让这些零碎的土地就此荒废。因此,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即便是农村耕地面积有待扩大、经济需要加速发展,也不能以环境破坏为代价,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才能保证双赢。

(六)重庆市各地区农村土地多以山地面积为主,大多数山地所属权范围划分不明确。由于山地范围过大,给土地的合理分配加大了难度,造成部分山地地区划分不明确,以至于很多农民对自家的土地范围不清楚,所以不愿意在上面种植作物,以免引发不必要的纠纷。而长时间没有人管理土地、种植作物,这些山地最终就形成荒山野林,虽然大量植被生长有利于环境保护,但最终只能沦为农民当作柴火的杂草树木无疑大大降低了这些土地的利用价值,而且乱砍滥伐更会陷入环境破坏的恶性循环中。如果能明确土地范围划分,让村民统一种植果树或城市环保树种等商品作物则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还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七)政商勾结,肆意圈占土地,以“招商引资”为由大量开发土地造成严重的土地资源浪费。由于城镇土地利用趋于饱和,不少开发商“未雨绸缪”开始打起农村土地的主意,他们事先和当地政府串通一气,这样就可以让他们行事便捷,一路绿灯,加上农民法律知识薄弱,不少土地被他们弄到手里。如果他们将到手的大片土地发展集约、规模化种植道路,这当然有利于粮食生产,带动经济发展,然而事实上他们大多数会选择肆无忌惮地在这些土地上建造房屋或任其闲置等待开发等,这些行为直接导致土地变得贫瘠,即便以后这些土地再回到农民手里,也很难种植出高产量作物。

三、改善建议

(一)政府应适当提高粮食收购价格,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加大粮食补贴力度,以此激励农民增加粮食种植量。农村土地荒废情况严重,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民的高投入与低回报之间的矛盾,要想挽回大量荒废的土地,提升粮食价格无疑是最根本的措施,也是农民最希望看到的局面;另一方面各项惠农政策和粮食种植补贴的落实也能让农民感受到政府的诚意,从而更积极主动的拾起荒废的土地。

(二)各地区县政府指派专业团队研究当地土壤基质,选择合适的作物鼓励农民种植,因地制宜有效降低“粮贱伤农”风险。随着各种化肥的推广,各个地方的土壤都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肥力下降甚至贫瘠的土地直接导致农民粮食产量大幅下跌。如果没有专业团队研究土壤基质,选出当地合适的农作物,盲目的农民会逐渐放弃贫瘠土地的种植。当然,对肥力下降土地因地制宜种植合适作物也只是治标不治本,政府有必要加强对化肥生产供应商的管理,同时给农民提供专业指导,传授恢复土地肥力的方法。专业的团队指导不仅可以保留下大量耕地,也能有效引导农民对粮食市场的正确认识,根据市场需求定量种植相关作物,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合理粮食种植带来的生态破坏。

(三)政府需要重新调整土地分配,避免土地资源闲置浪费。针对道路修建、房屋搬迁、人为纠纷、自然因素等造成的土地荒废问题,必须由政府出面进行土地重新分配才能得到有效解决。各地区县政府应该详细了解当地农村土地状况,再根据各家庭情况重新合理分配土地,在做到与农便利的同时也尽可能多的将土地利用起来。在分配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确定各家庭所得土地的面积和地理位置等,尤其是山地分配范围划分,尽可能避免引发土地重新分配带来的各种新问题。

(四)政府加大对农村集约化生产经营的宣传和支持力度,尽可能的整合小土小地。这样做的好处有以下几点:大大解放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弥补我国工业生产劳动力不足问题;可以让广大农村向田园、城镇化发展;转变农民观念,让农民收入切实得到增加,看到农业发展前景。集约化生产经营模式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政府有必要尽早并且不遗余力的做好宣传工作,好让这种思想深入人心,让农业发展早日步入正轨。城市化水平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土地尤其是对耕地形成了巨大的压力,集约化生产经营模式是目前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最正确的道路方向。

(五)政府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严防不良开发商钻空子,非法圈占土地。农村土地分配是我国大政策下的产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有效期限为三十年,在土地承包有效经营期限内,对于个别承包经营者之间的土地进行细微调整的,必须经过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上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经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以家庭为个体单位的土地承包经营者还是当地政府都并不具备独自拍板决定土地调整的权力。所以不管是当地政府还是村民都不应该受开发商的利益诱惑而对土地随意调整,即使需要调整也应该严格按照法律章程办事;另一方面大多数农民对《土地管理法》的内容了解较少,这也需要当地政府做好宣传、普及工作。总之政府要做好的就是从舆论上引导,在机制上完善。

四、结论

土地作为最基本的资源要素之一,是农业生产核心资料,也是丰富矿物质的储藏地,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以及各种野生动物等的栖息之所。总的来说,土地是陆地上一切可更新资源都赖以存在或繁衍的场所。因此,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就成了各种可更新资源的保护中心,而人类更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我们必须要坚持合理用地、保护耕地的正确方针。尤其是重庆市各区县政府应该尽早采取一系列措施以解决当前土地大量荒废问题,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我国粮食供应提供助力。最后,希望重庆市各区县农村地区能尽快解决土地荒废问题,更希望粮食问题不会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拦路虎。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培培.中国主要粮食价格上涨的影响因素分析[D].河南农业大学,2013.

[2]李世平.土地发展权浅说[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2.2.

第7篇:造成粮食浪费的原因范文

幼儿的一日生活本是一个整体,但在幼儿园中,似乎被人为的分割成了很多部分,如学习、游戏、生活等。而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学习、游戏等环节更被教育者所看重,并在教育观念中形成了有目标、有计划的重要环节,而生活活动则常常被人忽略,成了“过渡环节”。其实在生活活动中,往往隐藏着更多的教育契机。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我主要观察了中班幼儿的晨间入园、进餐、喝水、睡眠、盥洗等日常生活环节,发现这些小小的生活细节其实在幼儿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满足幼儿各种生理需求的途径,更能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最基本的生活经验,是幼儿发展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基础。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在观察了半年的幼儿日常生活中,我才真正理解和感悟了这句话所包含的教育意义,不管是进餐、喝水……只要教师能细心观察,放手让孩子们去做,及时抓住教育契机,你会发现:生活处处是教育。

一、一日生活中的礼仪教育

案例:自主用餐时,阿姨将饭菜准备就绪后,孩子们有序的开始排队盛饭,吴天傲拿了碗排到后面去了,等到轮到他盛饭的时候,他拿起勺子就是两大勺,满满的两勺饭使他的饭碗都满了,接着又盛了蔬菜、肉,然后拿了满满一盆饭菜回位子上开始吃起来,一边吃饭还不时和旁边的小朋友讲讲话。孩子们陆陆续续地都吃完了,可是他的碗里还有很多的饭和菜,他拼命地往嘴巴里塞了两大勺后,端了碗上来和我说道:“张老师,我吃不下了。”我一看还盛了很多,我问他:“吃不完为什么要盛这么多的饭?”“我刚才很饿。”他说。分析:1.我们班的孩子都能做到自己盛饭,不需要别人的帮助,真正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社会子领域一:目标3: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中,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不愿意依赖别人。)2.吴天傲因为肚子饿就盛了很多饭,结果导致最后吃不下了,造成了浪费粮食的情况,可见,他珍惜粮食的意识还比较的薄弱。(社会子领域二:目标2: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中,在提醒下,能节约粮食、水电等。)策略:他的这种情况我向阿姨进行了询问,发现他不是第一天出现这种情况了,这几天每天都盛的很多,而且每次都吃不完,最后都倒掉了,造成了粮食的浪费。在分享活动中,我把这个情况与其他小朋友说明并进行了讨论,这种浪费粮食的现象对不对?应该怎么样做呢?同时,我网上搜索了一些讲述农民伯伯劳动的照片,让孩子们体会到农民伯伯的辛苦,感受到粮食的来之不易,从而养成珍惜粮食,不浪费粮食的好习惯。

二、一日生活中自理能力的培养

案例:中午自助用餐开始了,钮嘉诚吃了一半的饭,然后想去盛汤喝。他拿了小碗,拿起了汤勺,勺了很大的一勺,小碗里差不多都满了,然后慢悠悠的准备回到位子上。但是刚走出一步,两只拿碗的小手就有点拿不住,晃了几晃,溅了一点点汤汁在地上,他停了停又继续往前走了,但是这次走的幅度大,手没拿稳,一下子很多的汤汁都溅出来了,我想上去帮帮他,对他说:“我帮你拿吧,你看汤汁都剪出来了。”但是他说:“不用,我自己可以的。”最后,他颤颤悠悠的把这碗汤搬到了桌子上,地上却溅了一路的汤汁。分析:1.当钮嘉诚小朋友拿汤拿不稳的时候,我想上去给与帮助,但是他却说“我自己可以。”可见,他的自主意识比较强,而且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社会子领域一:目标3: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中,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不愿意依赖别人。)2.他一边拿着汤,一边走路,但是溅了一路的汤汁,可以看出他拿东西走路的平衡能力还不是太好。策略:分享活动中,我将钮嘉诚小朋友的事情讲给孩子们听,一方面表扬他自主自信地表现,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赖别人;一方面讨论为什么汤汁一直会溅出来?因为小碗里汤盛的太多的原因,提醒孩子们每次盛汤不要盛的太多,喝完可以再来盛。

第8篇:造成粮食浪费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粮食检验;科学储粮;问题;对策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对粮食的需求也不断提高。粮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粮食不能正常供应,就会给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因此,粮食安全对整个国家的稳定都很重要。粮食检验和科学储粮是一个国家必须要做好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粮食的安全,当前,我国在粮食检验和科学储粮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粮食的检验和储藏存在的问题

1.1粮食检验质量不达标

粮食入库前要进行严格的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方能入库进行储藏,一些重要的指标比如含水量、杂质量、硬质率等指标必须达到标准后才能入库,这样才能保证入库后不出问题,或是减少粮食在储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具体的检验过程中,往往不能做到理论上的结果,检验的合格率大打折扣,影响了粮食质量,使粮食在储存中发生霉变、腐化等现象,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阻碍粮食检验达标的因素多种多样,因为粮食的采购通过不同的渠道实现,而生产粮食的多为个体农户,一体化的机械收割提高了生产效率,省去了传统农业收获中如脱粒、装袋等步骤,节省了时间,但是也给粮食的检验工作带来了困难,因为机械脱粒后会增加粮食的有机杂质,因此难以检验质量[2]。粮食收购来源不同,粮食的品种、成色等也不尽相同,这增加了粮食检验的工作量,也给粮食取样带来了不小的难题。一些粮商为了经济利益,将不同质量的粮食分层装袋,在粮食检验中不能挑出有代表性的样品,造成粮食检验质量不达标,入库后粮食常常出现问题。

1.2科学储粮重视程度不足

经济的高度发展使得企业都向市场看齐,只关注经济利益,导致科学储粮多成为一个空头口号,落不到实处。由于储粮对粮食企业的经济回报不能马上见效或回报较小,因此把科学储粮搁置起来,着重于粮食经营,难以从长远的眼光发现科学储粮的战略意义。一些地方对科学储粮工作只在形式上花功夫,消极对应,满足于储粮的低要求,初恋环境欠佳,管理不严,缺乏必要的记录,难以发挥科学储粮的实际意义。

1.3科学储粮投入不足

粮食的科学储存需要必要的基础条件作为支撑,否则难以做到科学,难以保证粮食的存储安全。科学储粮必须配备先进的设施,提供技术支持,对粮食进行随时测控、改善存储条件等。同时,科学储粮还要一定资金的投入,对仓库的养护、对设备的维修等,但是,现代高科技技术的不足,难以普遍应用到粮食储存上,加上许多企业不愿投入资金等,使科学储粮难以贯彻落实,在储粮过程中,常常出现墙体裂缝、漏气等现象,造成粮食浪费。各个方面投入的不足,让科学储粮工作开展缓慢,工作效率普遍不高。

2.粮食的检验和储藏问题的应对策略

2.1加强队伍建设,严把检验关

粮食的检验有赖于工作队伍的建设,检验人员的工作能力在粮食检验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提高检验人员的素质以及培养检验人员检验粮食质量的技巧和方法,使检验人员对粮食的色泽、杂质等能够详加辨别,提高检验能力。针对粮食检验中出现的问题,展开集体讨论,邀请有关专家进行指导,提出应对策略,提高检验人员的工作效率。在检验过程中,要严守关卡,按照相关标准对粮食进行检验,未达到入库标准的坚决排除入库,避免经济损失。

2.2健全相关制度,明确职责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结合实际情况,就粮食检验和科学储粮方面提出管理措施,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全方位地加强管理,提高粮食检验和储存的科学性。通过对粮食特征的分析以及储粮条件的探讨研究,建立健全粮食检验标准和储粮标准,保证粮食品质,做到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长期保存粮食打下坚实基础。在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相关应用标准、加强管理的同时,要以此为工作开展重要依据,认真贯彻落实,严格执行,以避免制度的悬空,造成管理的空白。建立责任制度,明确各方面的职责,做到在粮食检验和科学储粮各个环节都有相关人员把守,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就由哪个方面承担责任,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力促工作的效率和质量[3]。

2.3加大投入,保证各项政策到位

粮食检验和科学储粮是一个复杂的工作项目,它的水平的提高和预期效果的达到需要大量的设备和资金的支持。粮食检验的顺利完成除了工作人员的积极配合外,还需要检验设施的完善、运输条件的不足以及队伍建设资金的投入;科学储粮则更需要现代技术的支持,现代先进监测设备、存储设备的提供,以及仓库维护、场地拓展等费用的投入,因而,粮食检验和科学储粮工作能否做到位,能否从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达到既定目的,保证国家各项政策的落实外,还需要大量资源的投入[4]。相关企业单位应当提高意识,重视粮食检验和科学储狼,结合国家相关便利政策,通过多个渠道完善条件,对粮食检验和科学储粮问题的解决有着重大的意义[5]。

3.结语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的深入开展,国家对我们粮食系统提出更高、更新、更系统的要求。“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这就要求储备粮质量要不断强化专业标准,充实、更新检验和仓储知识,提高和完善粮食检验工作,切实有效地延缓粮食陈化及劣变,以粮食品质引导农业生产,推广优良品种种植技术,优化粮食的种植结构,充分适应市场需要。

参考文献

[1]陈宝兰.从城乡二元发展到城乡统筹发展[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54):78-79.

[2]崔大树,张国平.我国现阶段统筹区域发展的结构和模式[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13,18(62):123-124.

[3]王安策.粮食检验及科学储粮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3,12(75):236-237.

第9篇:造成粮食浪费的原因范文

1土地流转承包人及承包土地规模的现状

1.1基本原始型

农民有传统的农业种植经验,资金少,投资不大,一般规模几亩到几十亩,他们种的是自己的地,不用出承包费,但是,这些人种地有耐性,事事自己干,属于传统“老把式”的农民,接受农业新技术较慢。

1.2现代新型

农民年富力强,有一定的新技术和新知识,能把握市场行情,有预见性,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种植结构,但是资金并不富裕,投资规模一般在6.67~33.33hm2。

1.3“老板”型

土地流转承包人这些人对于农业种植、养殖没经验,但是他们资金雄厚、实力强,一般流转土地在33.33~66.67hm2,有的在66.67hm2以上。由于流转的土地规模较大,近两年有的连续亏损,也感到有压力。

2近三年土地承包者的实际收入

通过对太和县近三年的调查分析,发现土地流转承包中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土地流转承包多的,不如流转承包少的;流转承包土地少的,不如流转承包精的。有的承包几百亩的种植合作社、种植大户,小麦玉米产量远远达不到个体种植户的产量。实例1:太和县马集西乡张村的某种植合作社2014年小麦产量250多kg/667m2,流转土地50hm2,当季小麦产量为17万多kg,秋季玉米受高温干旱的影响颗粒无收,流转土地费用每年800元/667m2,还有种子、化肥、农药、机耕等费用开支,估计当年损失50多万元。实例2:同是在2014年的高温干旱的情况下,太和县三塘镇康庄村委会的科技示范户韩恒业种植的小麦产量达520kg,夏季采用精量穴播机,标准行距、株距种植,适时播种,按季节施肥,在高温干旱时期,5天5夜把5.33hm2夏玉米浇灌一遍,2014年夏玉米产量仍达到760多kg/667m2。实例3:太和县赵集乡某药材种植公司,种植药材黄蜀葵,其公司2012年就与江苏省某制药厂签订了产销合同,2013年没种出来黄蜀葵,而2013年本县赵庙镇马桥村委会某一个合作社却种出了33.33hm2的高产黄蜀葵,前者反向后者学习经验,自叹不如。同在一个小区域内,一个是夏玉米颗粒无收亏损几十万元,一个是盈利上百万,3个实例鲜明的告诉人们,种地要靠科学技术、靠严谨的科学管理方式。若种植大户、专业的种植合作社、现代农业示范区作物产量不如一般农户的产量,就起不到带头示范作用。据调查2012-2016年有80%左右的种植合作社,不同程度出现亏损,这不仅是种地大户、种植合作社的亏损,而且浪费了土地资源,影响国家粮食生产安全,这种现象必须引起社会关注。

3造成土地流转承包者亏损的原因

3.1承包土地的思想理念不明确

土地流转承包者不等同于一般农民,一般农民种着自己的地,不需要承包费,靠天种地,每667m2地少收100~200kg,也就是损失几千块。而土地流转承包者,承包土地是要付承包费的,现在每667m2地租金800~1000元,有的在1000元以上,要想多产粮,就不能采取一般农户种地的方法,必须采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必须加大投资,才能确保正常的年份高产,灾害年份夺丰收。

3.2过多的把精力放在国家补贴上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土地流转承包者,把两眼盯在国家补贴上,当然争取补贴是好事,能给一部分补偿,但是不要把精力放在这个上面,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种好地上,这几年国家最多的每667m2补贴80元,如果每667m2地多产50kg粮食,收入远超补贴。

3.3农产品价格不稳定性,直接影响着土地承包者经济收入

近几年除了国家对粮食实行保护收购,使粮食价格稳中有升。对于种粮大户无疑是政策上的保护,但是对于土地流转承包者,必须地里多产粮食才能多收益。经济作物价格不稳定也影响土地承包者的经济收入。

3.4盲目种植和履行合同难对土地承包者的经济收入的影响

近几年有一些土地流转承包者在作物种植方面,听别人说种什么好就效仿种什么,盲目跟风,结果种出来了,价格低卖不出去。另一方面合同执行难也是影响土地流转承包者经济收入的一个原因,有的土地承包者虽然在种植前签订了农产品产销合同,但是出售时,市场价格高于合同价格,生产方不乐意出售,市场价格低于合同价格,买方不愿意收,双方缺乏诚信。

3.5自然灾害的影响

2012、2013年小麦受自然灾害影响减产,2013、2014年夏季高温干旱玉米、大豆授粉期影响,造成严重减产。

4对策

怎样种好地、种出效益,不在农机手,而是土地流转承包者,因为他们是投资人,天旱了庄稼需要浇水,浇水与不浇水决定权在于他们;某块地近年需要深松或者深耕,深松与深耕是否,土地承包者说了算;这块地今年种什么作物种多少亩,土地承包者说了算。同时,农业机械在现代化农业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贡献,可想而知,没有现代农业机械,不要说承包上千亩的土地,就是承包几十亩的土地都非常困难,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力、防灾利用率和为农业劳动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定的基础,提升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为粮食安全产出提供了一定保障。

5关注

土地流转过程、土地产出率及效率是当前农业的大事随着土地流转进程的加快,关注承包人的种地质量、土地产出率是党和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国家粮食生产安全的大事,我们国家仍然吃进口粮,粮食危机不仅现在存在,将来仍然存在,个体农民种好种差,每667m2地少打100~200kg,对粮食生产全局影响不大,一个土地承包人如果承包几百亩,甚至上千亩,把地种砸了,将会对国家的粮食安全生产造成很大的的损失,土地流转人的损失,不仅是个人的问题,它牵涉到土地资源的浪费、生产资料的消耗、国家粮食生产安全等国家大事,因此,不能简单认为把土地流转下去,每年每亩地补助几十元就行了,前几年国家鼓励土地大面积流转,从2015年起政策又有新的导向,倡导家庭农场,几十亩地规模,小而精,产量高,效益好。用农机科学技术指导好土地流转承包人,多种地多打粮,多增加收益。

6建议

6.1转变承包人的思想观念

首先认识到承包土地就是经商做生意,不等同于一般个体种植农户,在种植技术方面,要采用先进的耕作技术、优良品质、科学先进的管理,彻底克服“种在地,收在天”的思想。

6.2确保增产的技术措施

在土地承包期间,出台延长措施及政策,使土地承包者有长期合作的规划,相应的国家要为土地承包者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如水利设施、机井配套、土地平整、机耕道路建设、先进农机具配套等,减轻土地承包者基础建设的资金压力,解除后顾之忧。

6.3以粮为主,经济作为辅助,协调发展

近几年来国家对粮食采用保护价收购,粮食价格稳中有升,风险性较小,皖北沿淮地区小麦、玉米二茬轮作,按照农机技术、农艺的要求操作,每年农机农艺融合每667m2产量达到1000kg是有把握的,经济作物如薄荷、芝麻、大豆、西瓜等种植面积要少,因为价格波动大、风险大。

6.4加大科学合理的技术投入,确保增产增收

土地流转承包者、种粮大户必须增加科学技术的投入,才能确保增产增收,如针对多年旋耕作业,深耕或深松一次增产2~3年,对其承包的土地有计划的进行深松或深耕,每667m2地会增加40元的深耕或者深松费用,但是其增产的效益远远超过40元。

6.5机械化程度高的作物多种,劳动力密集的作物少种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劳动雇工困难,雇工工资高,增加了生产环节成本,矛盾凸显,对一些劳动力密集的作物要少种,对一些机械化程度高的作物,哪怕效益低点也要多种。

6.6建立健全组织,科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