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适老化公共空间设计范文

适老化公共空间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适老化公共空间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适老化公共空间设计

第1篇:适老化公共空间设计范文

【关键词】适老化建筑;无障碍设计;公共空间;室内空间;问题

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

根据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人口数据,2007年六十岁以上的人口有1.534亿,占中国总人口的11.6% ,其中六十五岁以上人口超过1亿,占总人口的8.1%。(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07年中国主要人口数据http:/// ) ,根据联合国“老龄化”社会的标准,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中国老年社会观念的转变

新一代老年人拥有更好的经济条件,更高的教育文化背景,对老年居住环境的观念也会不断更新,不少老年人将更愿保持自己独立的居住空间和生活方式,不愿倚赖子女而成为他们负担。

面临老龄社会的问题,面临着如何提供足够的,健康的养老场所来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口的需要。

针对适老化建筑的特性,可以总结出老年住宅空间布局体现老年人自立性、健康性、安全性;设备与设施按老年人的人体尺度和心理、生理特点进行设计;体现适用性,兼顾老人与照顾者的使用要求,空间具可改造型。

1、住宅公共空间的设计要点

1.1住宅的坡道无障碍设计要点

1)在有台阶的地方应设置坡度平缓的台阶和斜面,标准见下表。2)在坡度的起点及终点,应留有深度不小于1.50m的轮椅缓冲地带;3)坡道侧面凌空时,在栏杆下端宜设高度不小于50mm的安全档台。

1.2公用楼梯设计要点

1)设置扶手:楼梯的扶手应安装牢固,采用近似圆形的扶手,沿楼梯两侧连续安装,端部向下方或墙壁玩去,俄国有可能最好与走廊链接在一起;2)楼梯宽度充足:考虑楼梯可并行通过使用拐杖的老人个搀扶人,宽度约1200mm。3)坡度平缓的楼梯:为尽可能缩短万一跌落下来的距离,可采用带平台的折跑楼梯,踏面高度不应大于150mm,桃面宽度不应小于300mm。4)踏步的防滑措施:台阶面使用防滑材料,台阶面边沿设置防滑条,要和台阶面保持在同一平面。

1.3院落设计要点

1)充足的照明:门廊要保持充足的照明,为了防止楼梯上产生浓重的阴影,注意照明的位置和角度,可设置地位等;2)房檐的设置:在户口门处可设置宽大的房檐;3)设置车库:车库应设计在户口附近,从车棚到大门处不被雨淋到;4)防滑地面材料的铺设:引道和台阶斜面的地面铺设应平坦,不应产生积水情况。注意铺地材料选用浸水后仍防滑材料。路中央设置井盖时,不应突出地面,注意不要突出。

2、住宅室内空间的设计要点

2.1门窗的设计要点

1)门的宽度满足轮椅进出,不设门槛,外门净宽不得小于1.1m,内门通行宽度不得小于0.8;2)门轻易于开启,宜用推拉门代替平开门,不许使用玻璃门;3)门的把手应选用旋臂较长的拉柄,拉柄高度在0.9m~1m之间。4)居室窗台的高度在750~800mm左右;窗台的宽度要适当增加,一般不少于250~300mm;矮窗台里侧应当设置高0.9~1m的安全栏杆。

2.2门厅的设计要点

1)适当照明和易操作的开关:考虑换鞋和上下台阶,门厅具有足够的亮度,不应产生浓重的阴影部分。采用醒目的开关;2)易开闭的户门:当平开门时,应考虑调节自动关闭装置,拉柄易于老年人的操作,避免采用圆形拉柄;3)户门门槛高度处理:户门门槛高度应控制在2cm左右;4)地面与台阶处理:采用浸水后仍防滑的地面材料,地砖接缝不要太宽。台阶上下采用不同的材质和颜色,以便识别。

2.3楼梯的设计要点

1)楼梯的宽度不应小于1200mm,满足两人搀扶通过;2)平台净宽不应小于楼梯净宽,踏步沿口不应突出,做成圆角,楼梯带有500~600mm的暗示区;3)扶手半径以30~40为宜,扶手与墙之间应有40~50mm的空隙;4)扶手可设置为双重高度(900和750mm两种)。

2.4卫生间设计要点

1)无障碍设计,面积比普通住宅的厕所要大;2)独用卫生间应设坐便器、洗面盆和浴盆、淋浴器;3)选用洁具便于乘轮椅者使用,平底防滑式浅浴盆;4)地面材料防滑并易清洗;5)冷、热水混合式龙头宜选用杠杆式或掀压式开关;

浴室设计要点:1)开关方便且安全的门:最好采用拉门或折叠门,门上应安装安全玻璃等不易破碎的玻璃;2)设置扶手:浴室出入口附近、浴缸边以及水龙头一侧的墙壁上应设置水平和垂直扶手;3)设置紧急告警装置:为了便于安装紧急告警装置,应事先设置备用配置管线;4)水龙头喷头及浴缸设置:安装在触手可及的位置,选择使用方便且可调节水温的水龙头;浴室地面到浴缸边的高度避免过高,应为30cm~50cm。

2.5厨房设计要点

1)使用方便的操作台设计:合理的操作流线设计,操作台高度适合老人坐着操作;2)厨房面积要求:使用面积不宜小于6m2,最小短边净尺寸不应小于2.1m;3)安全操作装置:煤气灶上方应安装安全装置,以应付煤气中途熄灭或者忘记关煤气的情况发生,尽量使用没有明火的电磁厨房器具;安装防火告警装置或顶留安装告警装置的配管配线;4)管线充足的照明:在考虑厨房整体照明的同时,还应考虑操作台局部的照明;5)使用方便的杂物柜:杂物柜使用频率高,应设置在使用方便的位置;6)方便使用的开关:安装便于操作的大面板开关。

3、环境景观设计

3.1老年人室外居住环境的分类

1)供老年人社会交往使用的室外场所;2)供老年人享受自然风光的室外场所;3)供老年人健身锻炼使用的室外场所;4)供老年人从室内观赏的室外环境。

3.2老年人室外休憩场所的设计要点

1)庭院的朝向应避开强风和日晒等不良气候因素的影响,注意庭院与室内、外的关系;2)庭院中步行通道的位置应与设置座椅的休憩区分区,避免干扰。

3.3老年人室外活动场所的细部设计要点

1)室外座椅和桌子的设置应按照老年人体的特点制作,还要考虑老人们交谈的需要。2)花坛和种植地应高出地面至少75cm,预防老年人被绊倒;3)室外标志地设计考虑老年人视觉退化的特点,为行人设置的标志应与从时速25km汽车上观看的标志尺寸相同。

第2篇:适老化公共空间设计范文

摘要:本文从社区“专属、休闲、居家”的特征定位出发,分析其特征定位对应的产品需求、设计要素和表达目标,重点从社区规划、居住空间、材料设备、园林景观四大方向的多个主题展开,通过分析、比较、归类、列举等方式,来阐述该特征定位是如何展现和渗透到社区设计的各个环节中,最后通过对养老社区的产品研究和设计,营造和倡导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养老生活方式。关键词:养老社区,老年专属,休闲度假,居家感受,规划设计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在当前中国老龄化形势越来越严峻,社会养老机构缺口越来越大,众多新型的养老社区如雨后春笋般、争先入市的情况下,合众优年社区通过是如何通过设计的手段实现“老年专属”、“休闲度假”、“居家感受”等定位特征的养老社区。

通过对产品设计的思考,结合后期国际先进的服务管理经验,倡导人们从“被动型、托管式”养老,向“自主型、享老式”养老观念的转变,让养老从“安身养老”变为“活力养生、健康享老”。开启一种有居家感受的、新式的、积极的养老方式,并协助社会逐步接受专业化养老的观念。

1 开发养老社区的背景分析

1.1 中国老龄化趋势

据最新数据统计,我国目前是全球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其中六十岁以上老人有1.89亿,占中国人口总数的17%,占全球老人总数的五分之一。据预测,中国发展至2030年时,六十五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赶超日本(25%),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如何解决养老问题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点。

1.2 新型养老社区的产生

目前社会主流养老有三种模式――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

家庭养老因为4-2-1的家庭结构现状,子女闲暇时间大都周旋在各自的子女之间,无暇顾及老人日常的衣食住行,并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养老;社区养老方式也面临政府推行力度不足、资金短缺的现状;而机构养老又面临供给严重短缺、服务水平低下等问题,因而目前的社会化养老短期内也不能真正解决养老问题。

随着养老市场缺口越来越大,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人们追求高质量的夕阳生活,社会上许多地产商、保险、金融等民营企业看准了养老的巨大商机,纷纷投资建设高品质的新型养老社区。因为这种新型的养老社区不仅硬件环境好,在软件服务管理上又周到、专业和人性化,所以将是未来中高端养老市场发展的大势所趋。

如目前中国市场上较成功的新型养老社区主要有“北京东方太阳城社区”“武汉合众优年社区”、“泰康之家.燕园”、“上海亲和源”等。

2 项目概况

武汉合众优年社区就是在此情况下应运而生的由合众人寿保险公司全资打造的一种持续照料退休社区,即CCRC(Continuing Care Retirement Community),通过为老年人提供自理、介护、专护一体化的居住设施和服务,使老年人在健康状况和自理能力变化时,依然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中继续居住,并获得与身体状况相对应的照料服务。

武汉合众优年社区位于武汉市蔡甸区后官湖区域,紧邻知音湖大道,目前建成并运营的一期占地245亩,总建筑面积16万m2,主要分为独立生活区、协助生活区、专业护理区、三大主题会所、健康医疗中心及商业配套。

其目的是建设具有“老年专属”、“休闲度假”和“居家感受”特征的养老社区,给老人提供一种“居住在家中、生活在社区、服务于机构”的养老方式,其根本理念是,从被动型、托管式养老,向自主型、享老式养老观念转变,开启了一种有居家感受的、新式的、积极的养老方式。项目一期总图。

3 项目定位概述

根据前期市场调研,锁定市场和客户人群为生活在武汉及湖北省范围内中高端社会阶层中60岁以上的老人,根据其不同的身体状况,总结以下特点和需求如表1。

4 基于定位的设计探索

4.1 社区规划

(1)园区现状分析

245亩的园区范围呈梯形状,原状地形地貌丰富,有一定的高差但是不大,位于园区南北中轴线是最高脊,主要现状水体集中在园区中部和东侧沿街区域。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

1)中心池塘位置居中,具有很强的可达性和较高的景观价值。同时沿街湖区又有很好对外展示面。

2)基地内的景观资源丰富,可以充分利用现状,体现自然感。

3)南北中心高脊线和两个池塘将园区可分为四个小区域,可以灵活布局不同的功能建筑群,同时最高脊线是视觉最高的景观轴线。

4)场地微地形丰富,有助于打造休闲、轻松的园林景观。

(2)功能布局

社区主要功能包括:独立生活区(含分时度假公寓)、CCRC专协护区、中心会所区、展示中心区。基于以上对现状的分析,结合各功能区的关系,遵循“价值最大化”“适老专属化”“配套核心化”“园区休闲化”的设计原则,来确定公共空间和建筑群体的布局,其核心目标是为了设计出具有“老年专属”“休闲度假”“居家感受”特质和特性的老年社区。具体措施如下。

1)根据建筑体量,全区分为五个组团区,承担不同的功能,其之间相互关

联又互相独立,其中中心会所区是核心。

2)园区组团和建筑平面以及道路系统布局时尽量自由和灵活,增加休闲园

区的感觉。建筑组团布局采用围合或半围合式,增加安全感和居家感。

3)园区南北最高脊线可以作为园区景观大道,串联五个组团和各宅间步。

道,形成完善的布局系统,同时有机地分隔不同功能的建筑群落。

4)展示中心(医疗中心)布置在东侧沿街,结合现状湖景,作为人行出入口,作为整个项目的地标展示区。

5)中心会所环湖布置在用地中心,全方位服务于各区域,再作为老人聚集焦点的同时,也奠定了开创积极生活方式的基础。

6)独立生活区布置在景观资源良好的西侧区域,以中心会所为界,分南北区域布置。

7)CCRC区布置在价值低洼点,成建筑群集中布置,同时在基地东侧临路50m范围内设有密植的树林屏障。

(3)交通流线组织

社区总体布局中一个最大的亮点是中心湖区和沿湖区向外发展的公共空间和步行系统。这套系统有效地将各个次级邻里空间与公共中心区以及中心景观区整体结合在一起。

道路设计中分为三个级别:自由流畅的社区南北景观大道、曲径通幽的组团步行道和自然轻松的宅间小道形成一套完整的道路系统。在交通组织和管理上,遵循了“人车分流”“适当的路长”“幽美的路线”“适老的高差”等原则,通过各级道路系统可至各功能区,充分实现了交通的便捷性、可达性、趣味性及安全性,增强了社区的“专属性”和“休闲感”。

(4)建筑风格

合众优年社区的生活特质定位为“休闲、缓慢、软性、品质、享受”,因此,建筑风格选取的目标为。

1)为老人创造一种回归自然理想、充实快乐的环境氛围。

2)满足不同层次的老人对产品差异化的心理需求,使老人感觉到“进入自然,融入乡村,体验自由”的品质化社区。

3)消除CCRC社区、社区医院冰冷的医疗建筑氛围,体现休闲、浪漫、温暖的气息。

而英伦风情的建筑,其坡屋顶、老虎窗、女儿墙、阳光室、挺拔的烟囱等建筑语言和符号的应用,充分诠释出英伦建筑所特有的庄重、古朴。同时选用手工打制的红砖、铁艺栏杆、手工窗饰拼花图案,渗透着自然的气息。丰富的建筑形体与建筑表情,能使整个社区显得生气勃勃,情调盎然。

4.2 居住空间设计

切合社区 “专属、休闲、居家”的主题定位,在建筑空间设计上除了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外(此处不详述常见的无障碍设计点),分别从以下各方面进行体现及突破。

(1)注重户型的健康性设计:平面采用“大面宽、小进深”的南向或南北通透的布局,保证南向的卧室和起居室,同时各空间“全明化”,以享受更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

(2)保证交通空间的畅通性和便捷性:减少行走的距离,加强户内视线和声音的联系。

(3)按需分配空间尺度:如老年住宅重点空间呈现“五大一小”即:卧室大、厨房大、卫生间大、交通空间大,阳台大,起居室相对要小。如卧室考虑到老人分床睡的特点,进深要增加;厨房和卫生间考虑轮椅的旋转,比一般的厨卫要大1-2m2;考虑到老人的日照休闲、轮椅回转、种植花草,阳台进深不小于1.8m。

(4)适当安排空间组合:如将餐厅和厨房就近组合、卧室和卫生间靠近设置、起居室和餐厅临近连通、起居室和大阳台的相连布置,同时各功能空间考虑轮椅的旋转半径,以提高老人生活效率、减少行走距离,保障安全。

(5)无障碍特殊细节的考虑:包括门口一侧预留400mm的空间,便于轮椅老人开门时接近门把手;入口玄关要考虑轮椅的放置空间;厨房采用U型布置,增大行动空间;考虑设置储藏收纳空间等等。

(6)室内风格上力争体现温馨、亲切、稳重的特点,打造休闲的居家生活。

4.3 材料设备设施的选取

材料和设备设施的选取是体现适老化、休闲和居家感最直接的一面,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因而他们的选取更需要研究和慎重。社区除了考虑一般的和常见的无障碍设计外,更深层次的去挖掘“细节”。

(1)急救呼叫系统

在居室和公共活动的各主要空间内均设置急救呼叫系统,均采用拉绳式,放便不同状态下使用后,服务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到达。拉绳采用红色,更醒目。

(2)材料

1)考虑到老人的感官和身体机能的退化,在专协护区的公共活动区域的地面,选择耐脏,花色均匀、颜色温馨的地毯,不仅脚感舒适,视觉稳定,更主要的是为了避免工作人员在硬质地面的走动带给有助听器老人的听觉刺激。

2)在专护和失忆区的休息沙发选择上,不仅两侧要有扶手、同时沙发的面料也选择聚酯和化纤混合的“油棉布”,是防止老人大小便失禁带来的清洗困难。

(3)卫生间

1)卫生间坐便和淋浴均设置安全扶手,防止起座和滑倒,淋浴设置座凳。

2)卫生间的淋浴区域,考虑的安全和空间的局限,设置浴帘+橡胶隔水条,该橡胶隔水条专业定制,防止水四处漫流,同时也为了轮椅能推进去。

3)专业护理的卫生间浴缸采用步入式浴缸,专业定制,以满足老人行动不便的困惑。

(4)家具

家具选择的原则,除了能展现“休闲和居家”的感觉,还应注意安全型和稳定性,同时考虑实用性。

1)餐椅的选择上考虑老人起身的需要,两侧需有硬质扶手;同时考虑老人吃饭时移动座椅的方便,椅子前腿上定制小轮,如下图所示。

2)独立老人居室的家具采用藤状家具,保证桌椅无锐角,既满足安全和舒适的要求,又充分体现休闲感。

(5)门窗

1)户门:考虑到坐轮椅老人的需要,户门设置上下两个猫眼,方便观察。下猫眼高1米,上猫眼高1.5米左右,门把手采用无锐角的长把手,便于老人手腕用力。同时门口设置搁物板,方便老人临时搁物。

2)卫生间门:为保证老人在使用卫生间期间发生意外时门能够打开,所有卫生间门均为外开设置。

3)外窗:为了避免老人发生危险,但又要保证自然通风,外窗开启扇采用限位器,限定开启30度角。同时为了老人能够坐在轮椅上观赏外景,卧室和客厅的外窗距地600mm高,同时设置防护栏杆。

(6)标识:在标识设计上,力求“简洁、醒目”,尤其是带有字体的,统一将字体放大处理,包括电梯操作按钮和园区、户内的导向标识。尤其是电话不仅考虑到号码的放大和清晰,同时设置了6位常联系人的头像,方便一键按拨。

4.4景观设计

合众优年社区的景观最主要的特征在于景观的功能设置。景观环境是养老生活需求的一种载体,主要承担“养生、聚众、休闲”三大功能,重点体现“适老和休闲”,为老人提供景观观赏、闲聊、运动、散步、发呆等活动场所,并追求以植物造景为主的自然式景观。

(1)养生:以自然式植物群落为主,调节温度湿度,营造舒适的小气候;植物种类上选择 释放氧离子、负离子的养生植物;外观上选择果色艳丽、花朵芬芳或叶形奇特的植物,功能上选择了常见、易活类的药用保健植物。

(2)聚众:园区景观结构上分为庭院花园、组团花园、中心花园三级花园,通过南北景观大道、健康步道、宅间小道把整个社区串成整体。

1)庭院花园:作为大家庭、温馨的室外公共客厅。打造院落式的环境,形成围合感和醒目的单元入口,设置能遮阳的休闲场所,林荫场地、阳伞、花架满足聊天、下棋、打牌、发呆、观鱼、养花、养鸟等功能。

2)组团花园:作为小聚众,小众兴趣的聚集场所,满足兴趣活动、器械健身、散步、休息等活动类型,设置木工房、花房、温室药用植物房、蔬菜种植区(含工具房)、门球场、林荫健身场。这些功能构筑物同时也具备休息点的作用。混凝土渗水砖步道,局部可形成纵向波浪形的小起伏,每个组团的步道自成环路。

3)中心花园:大聚众,热闹温馨的小镇中心,能贯穿会所,使中心花园与会所形成整体,提供包括集中晨运晚锻炼、垂钓、聊天、赏景、大型集会、文化展示等在内的活动内容,形式自由灵活,亲切宜人。

(3)休闲:主要体现在社区氛围的营造上,采用自然式的布局手法和自由的景观形式;各式植物组成群落、阳光、草坪、水流、可采摘食用的果树蔬菜等组成轻松的自然环境;设置如蔬菜园艺、门球等有趣的活动场所和完善的休息点,保证能让老人在室外环境中不劳累,随处都有座椅;设置多级游步道设置,给予老人多种选择,短距离、长距离都能及时返回,道路铺装以混凝土渗水砖为主,构筑物以木质为主。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精选范文推荐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