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机电工程概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水利水电;水利水电施工;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特点和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
水利水电工程一般离建筑材料供给基地较远,从而导致采购运输路径较远,成本较高;水利水电工程受季节性洪水影响较大、环境干扰严重、施工强度高、工程量大、技术工种多:水利水电施工受地质、水文、气象、地形等自然条件影响较大。
1.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特点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水流控制对施工质量要求较高。筑坝蓄洪发电,在河流上修建的建筑物对下游的人民生命财产关系密切,施工质量的好坏密切关系着人民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把质量关,对工程负责,对人民负责。
(2)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诸多安全因素。安全对一项工程来说至关重要,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因素影响着周围人民百姓的安全,施工过程中的各种爆破作业、水下作业等都是对安全施工的考验,确保工程的安全、确保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重大任务。
1.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好坏及管理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的长远健康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利资源难以满足需要,为了获得更多的水利资源,我们就要依靠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来满足我们日益增长的需要,水利水电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它的利用是社会进步到现阶段的产物。进一步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直接促进了水利水电工程的创新以及发展,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利水电的施工技术的创新起到了非常关键、非常重要的作用。换句话来说,能不能够熟练的,灵活的掌握并且运用各种各样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会直接影响到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只有充分的掌握好,并且运用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才能够有效的、全面的展开相关的管理、控制工作,将技术含量高与社会相紧密联系的技术用到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中,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进而才能够从本质上去实现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的双重效益,也就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 水利水电基础施工的新方法
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①对于浅基础的情形,如果不需要放坡,这个时候首先要沿着进行测量的基准灰线直边切割出来一个槽边的轮廓线,而后对作业面予以一一的展开。②还需要保证地基与基础的强度能够足以承受建(构)筑物上的全部结构荷载。对于地下水位的降低和地面排水系统的建造,这二个工程都需要结合当地工程地质资料、挖方尺寸等条件予以考虑,这样就可以进一步的预防地基土结构被破坏。地基承重能力不是一个单纯的物理问题。承载能力随着时间推移会下降,因为季节性极冷极热、昼日温差、腐蚀、虫蛀、地面陷落等无法避免的状况会有产生,都需考虑进行规划。地基的面积影响着它的稳定程度。根深则叶茂,地基必须占有一定体积的工作空间。地基不可能做到永恒不变形,任何事物都有发展转变的一天,因此对地基的加固只能求一个最大程度,这个最大程度就是要保证地基的变形陷落等在一个范围内,确定好使用年限,以便修整或拆除。
3 水利水电基础作业方法及质量控制
①根据土质、现场出土等条件要合理确定开挖作业顺序和工作面、分段分层平均下挖展开工作面。②对浅基础不需放坡时,应首先沿测量的基准灰线直边切出槽边的轮廓线,展开作业面。③降低地下水位与地面排水,均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挖方尺寸、防止地基土结构遭受破坏等,采取集水坑降水、井点降低地下水位,或采取两者相结合的措施降低地下水位。
4 软土地基处理的新技术
软土地基顾名思义土质不够坚强强硬。与其他地方相比,这个层面的土壤水含量高而土颗粒间距很大,对于上方压力的承载也较差,每平方米在50kn以下对于建筑施工来说极为不利,因此必须找到方法解决。
4.1 软土基础的特性。①大孔隙比,高天然含水量。淤泥和淤泥质土的天然含水量一般介于 50%~70%之间,相比而言,我国软土的天然孔隙比则一般介于1~2之间,一般情况下,这就会远远的大于液限,最高的时候,甚至可能达到200%。②低透水性。由于高含水量,在渗透系数k≤1(mm/d)的时候,透水性能就非常的差。这样,在承受强荷载作用后,孔隙水压力就会变高,地基的压密固结性能也会深受影响。③低抗剪强度。通常,软土会呈现出软塑-流塑的状态,这样在有外部荷载的时候,抗剪性能就变得极差。在土层本身含有排水出路的时候,随着有效压力的逐步增加,就会慢慢的形成固结。相对应的,如果不存在优质的排水出路,在荷载增大的情况下,强度就会衰减。
4.2处理软弱地基之方法。
4.2.1加固排水:此方法在原有土质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排除多余水,淤泥去水后干固的方式加强地基整体的稳固程度,其原理比较容易理解一个主要是加强压力,另一个是排除水分。
4.2.2换土法:此方式针对稀软泥土较少的情况,用排水或者加固都显过分铺张,不如直接换掉土壤来得轻便容易。因此直接用事宜操作的材质如水泥土、沙子等填充替换即可。
4.2.3强夯法:其原理也是加压,但是这种加压是分次集中式给力,利用地心引力造成的重锤的重力将其吊起后捶打土壤也可让土壤紧实,对于江河湖海冲刷而成的土质层,以及黄、粉土、杂土等尤为有效。夯锤的重量在80kn左右,起落点在6m-30cm间为宜。
4.2.4旋喷法:将固化的水泥浆,利用特殊形状和材料的旋喷机注入和需要改善的土壤当中搅拌融合后改变土壤的密度和凝结度,固化后渗水量大大减少,达到防渗加固的目的。
4.2.5 振动水冲法。所用到的器具叫振冲器。这种机器有两个头用于出水,一方面水流冲出速度极快,一方面器具自身会快速振动,两种作用进入土壤后钻出一定范围,在这个空当范围中填入沙子,石头等材料,然后按照一个层次一个层级进行加固达到整体稳定。
4.2.6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加固法。其手段是平摊荷载于地基,在可能出现塑性剪切破坏时,平铺于地基表面地土工合成材料将可以对面形的破坏起到组织作用;也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小破坏的扩张,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4.2.7 灌浆法。将一些在自然状态下会自动从液态凝结为固态的材料,水泥砂浆、水泥浆、粘土浆、粘土水泥浆及各种化学浆材(比如木质素类、聚氨酯类、硅酸盐类)予以液化,使用气态和固态的压力推动其和地基、建筑、需要加固处理的地域与建筑和土壤相结合并且促使其固化凝和。
4.2.8 硅化加固法。借助电渗原理,利用网状的带孔眼的注浆管,采用电动硅化法,通过轮换诸如的操作手段,把硅酸钠(Na2O·nSiO2)溶液与氯化钙(CaCl2)溶液注入土中,因为上述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进而生成胶凝物质,或者活化土颗粒的表面,这样土颗粒之间的连接性和土体力学的强度就会被提高,加固部位的半径会被扩大。不过这样的操作方法也有其缺陷性,即高耗电量,高成本,故而被采用的可能性一般不是很大。
4.2.9 加筋法:加筋法类似为人体添加了骨骼一样的原理。总全局构造上加固,较少变形。筋一般是土合成质地,它具有韧度较强,坚硬耐腐蚀的特征。其材质本身和土壤形成摩擦而融为一体,支撑地基更加坚实可靠。打桩法:打桩法针对淤积泥层较深,面积较大,程度较深,渗水严重的土壤,平常方式处理达不到要求或过于浪费,这时候打桩是一个非常有效又较省工序的方法,但是对于程度较浅者则没有必要。
5 水利水电地基施工的质量控制
①保证地基与基础具有足够的强度,能承受建(构)筑物的上全部结构荷载和地基的反作用力。②基础应具有足够的耐久性、防潮性、抗冻和耐侵蚀的能力。③地基和基础必须有足够的工作面,确保地基的稳定性。④保证地基变形值在容许范围内,且应使它不超过建(构)筑物的容许变形值,而不致引起建筑物开裂、倾斜或标高变化等。
6.小结
水利水电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工期长,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施工现场错综复杂、情况多变,由此可见,加强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张志良.水利水电基础工程与地基处理技术的现状和展望[J].水利水电施工,2008,02.
五邑大学作为全国18所CDIO的试点单位,而机电系又为五邑大学的试点单位,借此契机,可以将CDIO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应用于《电子电工》课程的改革中来。另一方面,由于该校地处珠三角地区,周边的相关企业,特别是一些与该校建立产学研基地的企业,能够提供充足的教学实践场所。为此,提出如图1所示的改革思路。首先进行需求分析。工业设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设计师,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发展。市场是决定一切的根源,要培养怎样的工业设计师,设计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只能到企业进行调研,从工业设计在企业整个运作链条中的位置及企业的需求中寻找答案。第二步,根据企业需求,进行教学定位,制定教学大纲,包括理论与实验环节。第三步,根据教学大纲进行基于CDIO模式的教学内容改革与教学手段改革。第四步,CDIO模式下的评价、反馈与总结。
2CDIO模式下的课程改革探索
2.1教学定位
通过与相关企业的座谈与对本地小家电企业的调研发现,企业需要的工业设计师应该具有:对产品工艺和结构等技术方面的了解、熟悉与外形设计有关的国家标准以及满足产品造型安全性的检测等。由此确定了工业设计专业开设《电子电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需要学生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掌握基本的电工电子技术,了解常见电子产品的结构,为该类产品造型设计提供必要的工程依据。
2.2教学内容制定
根据调研结果和企业需求,将教学大纲作了相应的调整,制定了符合工程的教学内容。其中,课堂授课部分的内容作了如下调整:将以往的电子电路的基础知识进行压缩(约占总课时的1/2),增加与电子类产品造型相关的标准,例如3C、UL等常用标准(约占总课时的1/4),电子产品安全性测试方法与产品造型设计安全性原则等内容(约占总课时的1/4)。同时还会根据调整过的教学内容,编制一本能够适用于该校工业设计专业特点的《电子电工》教材。实验教学方面,基本思路是“从模仿到设计”。即将实验教学的场所由学校搬移至产学研合作基地,学生通过学习已有产品(例如灯饰、小家电等)的设计过程、设计方法、设计经验等,让学生对实际电子类产品的结构设计与造型设计的方法、思路、经验等有了足够的认识后,再将学到的这些实际经验应用于自己的设计中去。将验证性实验的教学由实验教师完成变为由企业中的特聘教学完成。这样可以将课堂的抽象理论学习转化为生产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学习效率显著提高。
2.3教学实践
依据CDIO理念,教学的目标是通过学习该课程,增强学生的“构思-设计-实施-运作实践”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将课堂教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基础专业知识的讲授,由工科的教师担任,主要是建立学生对电子电工技术中常用的基本技术和方法的使用原则;第二部分,工程实践的讲授,这部分以讲座的形式授课,邀请相关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特聘教师,以企业实际项目为例,系统全面地剖析产品造型与产品结构、工艺之间的联系,同时,解答学生在实验或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实验教学部分,改“学校———学校”的训练方式为“学校———企业———学校”的训练方式,安排学生深入产学研企业,通过对企业中各类电子类产品开发周期的了解,学习其开发经验,开发的方法。回到学校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观到的某一具体产品作为训练项目,仿照学习到的开发过程,重新完成开发过程。这种训练方式让学生在课程中将学习和实际应用相配合,能够充分了解工业设计实践教学的动机;从基础学习阶段深入到实际应用与技巧的使用,切身体验实际项目的经验与专业设计知识的均衡发展,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设计理念的真谛及实践教学的真正意义;由于实际设计项目的参与,使学生日后的设计相关工作经验更为丰富,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对看到的和学到的内容有更深刻的了解和理解。具体完成过程如图2所示。除此之外,还将这门课程学到的内容与工业设计专业其他课程进行“嫁接”。比如与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课程、产品包装等课题联合,形成综合性大实验项目,让学生通过这些综合性项目对工程类课程与艺术类课程很好地结合与应用,锻炼其综合分析运用能力。
2.4综合评价
根据CDIO理念,针对《电工电子》课程改革的目的,对学生评价方法也做了调整。改原来的纯理论考试为理论考试与实验考查各占50%,其中,在实验环节的成绩又分为几个方面:学生在团队中起的作用,与团队的合作与交流占10%,综合利用工程方法能力占30%,作品展示期间,由参与评价的其他老师和同学的打分占10%。这样一来,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学生对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对工程实践的认识,加强学生人际技能、团队与沟通能力。
3CDIO模式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总结
关键词:电工电子;教学改革;仿真;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4-0044-02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非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学院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的作用和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概况,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将来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做准备。
一、课程的教学现状及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教学对象主要是应届高中生或是具有高中同等学历的学生,他们的数学和物理成绩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我们的高职教学模式与之相适应。传统教学中课程理论繁多,实践环节重视不够;因过多强调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占用太多的学时,而无法讲授更多的新知识。这样导致学生学完课程后,知识和技能掌握不扎实,应用就更谈不上了。教师侧重理论知识教学,忙于解题能力训练,忽视对学生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对学生的技能操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现在的高职院校中,学生普遍存在厌学情绪,对于“满堂灌”的课程内容没有兴趣,课堂秩序也比较混乱。
二、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方法及手段
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以“必需够用为度”为指导思想,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课程改革的难点是教师的教学思想和观念的转变。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储备,以及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是我国社会对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的要求。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技能为重点、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在两点:一是强调知识的宽广性,但在知识的深度上不作过高要求,省略繁琐的推导和证明,注重结论性和应用性;二是强调实践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尽可能减少验证性的实验,增加带有综合性质的实训实习。根据岗位能力的需求,《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必须强调并做好实验实训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做到理论与实际、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教学各个环节上,贯彻“有用的知识才有活力”这一指导思想,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才能实现师生平等交流,教师要既做师长又可做学生的朋友,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和意见,接受学生的建议甚至是批评。只有这样才能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和学习情况,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学生认可了老师,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在动力。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还不够,作为教师还得做到让学生信任和敬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形象与言行,体现认真负责的精神;教学内容结合生产、生活和学生实际水平,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方法;为了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了解专业技术的前瞻,利用假期到变电站、电业局下厂跟班,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2.利用多媒体仿真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提倡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随着多媒体仿真技术的进步,诸多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描述的内容可以通过声音、视频和动画等多媒体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增加教学过程的生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对于内容抽象的电路分析,在黑板上通过画图来讲解,显然既耗课时,学生又难以理解;而利用Multisim或Proteust等仿真软件,可以非常形象地将过程模拟出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仿真技术表现有关知识,就是要变抽象为直观,吸引学生的眼球,刺激学生的神经,使他们大脑获得多种类、多层面的知识信息。教师通过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运用多媒体中各种技术,生动剖析电路的特点和元器件内部构造,有利于帮助学生接受和理解重点难点问题,易于“消化吸收”。Multisim是一款EDA工具软件。可以通过该平台学习电工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等课程。Multisim大大缩短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的距离,不但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以动画的形式表现抽象的内容,而且操作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重点在电路基础部分,解决的办法是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辅助课堂训练加深理论知识,然后用Multisim仿真软件来验证与巩固所学知识;课程的难点在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部分,解决的办法是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3.课程进行整合和优化,强调与专业方向的对接。课程改革要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特色,以适用、实用为原则,教学内容与应职岗位要求一致。从应职岗位需要出发,增加实用性和针对性,删去一些与今后工作关系不大的内容。如二极管单向导电性,只有从事专门研究的人员才可能用上,对于高职学生重点应该放在如何判断二极管正负极,三极管的标号及管脚判别鉴定以及如何通过参数来选择二极管的型号等内容上。对于教材中那些难度大,求解过程复杂的例题、习题大胆地进行删减。
4.引入“互动式”、“目标教学法”等教学方式。互动式教学,就是将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自主性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目标教学法”也是许多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对象,我们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达到“分层教学”的教学效果。“分层教学”教学不仅体现了注重个性化发展的“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且是适应当前生源质量逐年下降的一种有效对策。教师在讲授《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理论知识时,要让学生自学有选择的一部分内容,要求要提交读书心得并进行课堂讨论。它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依赖性,培养和发展自学能力、思维能力以及面对困难的勇气和自信。
5.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训技能的培养。《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强。我们可以通过制作一些小作品,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制作时,教师除了介绍要用到的理论知识和制作作品的思路,还要提供一些资料供参考。考虑到节约成本和安全等因素,可以在仿真平台上实现作品的制作。这样学生易于接受,不会感到枯燥;若有笔记本电脑的话,还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利于激发学生进行设计的兴趣和热情。
6.考核方式的改革。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课程考试采用标准参照测验模式,又称水平测验模式,该模式是将学生期末成绩与人为规定的标准进行比较,如低于60分就是不及格。根据高职院校培养人的原则以及当前高职学生的现状,我们采用的是常模参照测验,又称选拔测验,该测验是将学生的成绩放在某个特定的常模团体中进行比较,也就是在一个班级内,某个学生成绩所处的位置。同时,要求一个班级学生的成绩分布显“纺锤形”,即“优”、“良”和“不及格”所占比例少,“中”和“及格”的比例多。对于取得成绩优良者,我们为了保证公平性,要严格评价。同样,不轻易判定一个学生课程成绩不及格,要用进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对那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要给予综合评定。这样,不但能给学生学习信心,而且能让他们坚持学习后续课程,进而顺利完成整个学业。
以上论述了《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的方法手段。实际上,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中,许多课程都存在着相似的问题,我们应该改变教学观念,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改革;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和综合的成绩评定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的来说,高职院校要按照尊重学生原则、重视技能教学原则、教学互动原则、激发兴趣原则、现场教学原则来开展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1]李成祥,等.运用多媒体技术打造优质电工电子实验课堂[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
[2]李文芳,李宏策,等.高职机械类专业《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改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经济的增长必定会带动一些附属项目的发展,在我国,目前建筑行业发展日益蓬勃,建筑工程中的水电安装项目也随之增多。往往一个行业发展的越快,其暴露出来的缺点也就越多,建筑工程水电安装也是如此,随着项目的增多,有些施工单位为了缩短项目工期,常常会出现一些安装纰漏。比如,管道渗漏、漏电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小则影响居民用户日常生活,大则危及人身安全影响建筑整体构造。所以重视建筑工程水电安装的质量,势在必行。一、建筑工程水电安装的质量问题(一)给排水安装的质量问题 给排水安装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管道渗水、漏水。就管道渗水与漏水问题来讲,首先是管材本身的质量,管材本身质量包括厚度、密实度、整体性都是造成渗水漏水的原因,其次便是人为施工的不到位,铁水管管接口衔接不到位,也是造成渗水、漏水的原因。
第二,管道堵塞。管道堵塞顾名思义就是管道内有阻塞物造成流通不畅。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管道安装时清除不到位,封口不及时,造成异物进入;二是由于技术原因,排水管安装坡度把握的不好,造成回流堵塞。
第三,管道位偏,造成这一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施工与技术原因。在管道安装时对口不准,和技术设计规划原因,造成的管道走位、变形、都会造成管道在安装时出现位偏的质量问题。
电气安装的质量问题 电气安装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电路敷设不合格。跟管道铺设一样,管壁厚度也会影响电路安装的质量,其次PVC电管的粘接不牢固;吊顶上的导线未进穿管保护,最后还有电路安装定位和线路配管等问题都是造成电路安装质量问题的原因。
第二,照明器具安装不合格。照明器具安装质量问题只要表现在:辅助安装材料不规格、安装配饰材料长度不足以及错误接线等问题。
第三,防雷接地不合格。引下线与避雷带搭接处的焊接质量不高;避雷带焊接处未刷防锈漆;接地线的连接方法不正确;高出屋面的构筑物或金属物体无防雷装置等。二、建筑工程水电安装质量问题形成的深层原因
(一)建筑材料质量控制不严 良好的工程质量是建立在优质的建筑材料上的。现在一般建筑工程水电安装的质量问题多因为建筑材料造成的,由于目前水电安装材料疏于监管,所以市场是比较混乱。于此同时很多施工单位为谋求利益、降低成本,把建筑工程水电安装质量抛在脑后,对于材料的应用,多采用价格便宜质量低下的建筑材料,或者在材料使用时进行替换,以次充好、以少代多。劣质的电线、厚度不够的管道都可能造成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甚至造成安全事故。所以要想控制好建筑工程水电安装的的质量,第一关就是要把握好工程建筑材料的质量,这样才能给建筑工程水电安装质量最基本的保障。
施工方案设计流于形式施工方案是整个水电安装的主体神经元,它决定着整个建筑水电安装的前进方向,如果出错将会直接影响建筑水电安装质量。所以在项目实施中必须对施工图、技术方案、工艺流程做好校对与审核。但是现在许多施工企业却对施工方案缺乏认知,对施工方案也没有及时的进行审核、校对,导致施工时缺乏依据性、实用性、可靠性。这种对施工方案流于形式,疏于实质的做法是不可能保证建筑水电安装施工质量的。
施工人员素质低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建设,不断的有农村劳动力移向城市,大量的农民工出现在建筑行业之中。作为施工人员,项目直接实施者,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出现在施工大军,也是造成建筑工程水电安装质量低下的另一原因。他们多以体力劳动为主,缺乏素质涵养,普遍没有专业技术,对于水电安装多凭经验。由于缺乏岗前专业技术与工程素质的培训。他们多看不懂,理解不透施工方案,甚至不能很好的与工程技术人员沟通配合。与此同时对于水电安装中许多关键性问题也是常常忽略甚至跳过。这些低素质的施工人员也同样成为了造成建筑工程水电安装质量低下原因。
相关质量验收标准执行不力目前很多施工管理人员对自己的工作没有根本的责任心,对于已颁布应遵守的电气安装相关质量验收标准常常忽视,不按验收规范严格执行。甚至对于施工检查放任处之,没有很好的执行力,多图表面形式,还频频出现违反规范的操作,造成大量不合格材料流入施工中。这从根本上打击了水电安装工程质量的建设。
三、建筑工程水电安装质量问题改进的对策
严格控制建筑材料质量 为了严格的保障建筑工程水电安装的质量,必须保证好建筑材料的质量。对于材料混杂的材料,施工人员必须严格对其进行分类质量检测,在材料进场之前,必须要联合监理、现场材料管理人员对材料合格证进行检查,严格检查材料质量,并且积极配合取样送检。对于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允许进场。所以施工企业严格控制好建筑材料质量也能很好的保障水电安装质量。
(二)加强施工方案设计的审核 在水电安装施工实施阶段,常常会出现施工方案满足不了实际工程方案设计,那么施工企业就应该做好施工方案设计的审核工作。在严格遵守国家颁布的相关施工规范的基础上,对现有的施工方案设计进行前面的分析,并且要结合实际,找出问题,客服,技术、工艺等方面的问题,对其进行重新审核修改。这样对建筑工程水电安装进行及时的修改跟进是保证水电安装工程质量的必要举措。
(三)提升施工人员素质作为建筑工程水电安装的核心执行者,要保证建筑工程水电安装的质量,提升施工人员的素质是非常必要的。
第一,加强培训,强化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
要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他们本身的专业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建筑工程水电安装优质、顺利进行。在这里提出几点提高专业素质的建议,在施工人员的聘请上,尽量招收专业人才;在正式上岗前,进行岗前培训与笔试评优;在项目实施阶段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知识讲座。
第二,加强施工人员的思想观念,增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让施工人员充分了解整个项目的施工方案设计、技术质量要求,加强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的沟通协调。这样即从个人思想观念上保证了工程质量顺利进行。
认真执行相关质量验收标准 质量验收标准是约束施工人员施工与保证质量的必要指导。为了在建筑工程施工很好的杜绝漏水、渗水、电路漏电等质量问题。施工管理人员就必须认真执行相关质量验收标准,并且积极的做好对材料送检验收工作。同时以此来约束施工工艺、工序的是否正确。在根据质量验收标准对材料验收不合格的情况下,仔细分析,明确到人,找出质量症结所在,并积极的对其进行整改。所以严格执行质量验收标准对于建筑工程水电安装质量来说是必须执行并遵守的。
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建筑工程水电安装的质量问题,已经成为了建筑行业开始着重关注的一个问题了。综合各因素的影响,就现在我国对于水电安装技术的掌握,建筑工程水电安装单靠技术层面已经不需要太多的改观了。通过笔者执写本文,深刻的认为以人性出发,加强施工方案设计审核、提高对建筑材料的监管、升华施工人员素质等才能够更好的提高建筑工程水电安装质量。希望通过本文能够让更多的有志之士在此基础上得到共鸣,并对这一课题提出更多更好有利于其发展的意见。
参考文献
[1] 万称如 建筑工程水电安装质量问题的预控方法 [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0,16.
【关键词】:工作过程 行业领域 学习领域 典型工作任务 学习情境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电子商务概论》是财经商贸类职业学校各专业的基础课程,共需72学时,课程的学习目标是:使各专业学生(电子商务专业、物流管理专业、会计专业、铁路管理专业、商务英语专业)了解电子商务的基础知识、原理,学会电子商务操作的基本方法、技能,掌握各种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在信息时代,利用电子商务技术和思想从事商务和营销活动的能力。本课程除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能力及方法能力,使学生学会与人沟通,进行团队协作。
目前,我国互联网用户已经突破3亿。互联网已从最早的娱乐时代转向商务应用时代。因此,我国的经济发展急需大批素质高、技能熟练、适应信息化环境的技能型商务人才。但目前大部分在讲授该门课程时,并没有以电子商务的业务流程为依据,而是单纯的将相关内容人为割裂,再加上涉及的知识体系较多,使得很多学生学完该课后并没有掌握应有的技能。因此,笔者尝试基于工作过程的方法对课程内容体系进行重构,以期望可以解决上面的问题。
二、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已成为近年来职业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其实质在于课程的内容和结构不再追求学科结构的体系,而是工作过程的系统化。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过程,是一个伴随学科体系的解构而凸显行动体系的建构过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是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的课程,它强调学生以直接经验的形式来掌握各项实践行动中的最新知识、技能和技巧。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始终都与具体的职业实践相对应,学生在完整的工作过程中思考和学习,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也促进关键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社会,并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1、设计理念
《电子商务概论》的课程设计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电子商务业务流程的工作过程为导向,遵循“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指导思想,以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为课程内容的组织边界,以工作过程为课程内容的组织逻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完成工作任务为课程目标,以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为课程的实施原则,实现重组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法、改变学习情境,充分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1)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内容设计。目前,我们所使用的《电子商务概论》的教材其学科体系特征较明显,课程内容理论多而实践少,所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差,不能较好适应企业岗位需要。因此,课程内容的设计应体现能力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基于企业工作流程进行系统化设计,打破原有的以理论为主的内容结构和课序,重构教学内容,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体现其内容的先进性、典型性、适用性、拓展性,培养学生在复杂的工作过程中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综合职业能力。
(2)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设计。以行动为导向选择教学方法,将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发挥出来。每一种方法应与工作任务相适应,融“教、学、做”于一体,集理论、实训操作于一体,完成项目任务。通过这些方法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课堂的“主持人”,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起着组织者与协调人的作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掌握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
(3)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活动组织设计。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完成任务为目标,教学活动组织由易而难,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激发学生的推理、分析、鉴别等高级思维活动,同时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处理信息的工具,通过课内、课外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
2、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思路
职业教育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是以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教学为典型表现形式的任务引领式的学习领域课程。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基础是职业工作过程,由与电子商务专业相关的众多的工作任务概括总结出该职业的行业领域(即典型工作任务),然后再由行业领域导出学习领域,最后通过适合教学的学习情境使其具体化,即行业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
1、行业领域的分析
目前在电子商务行业对岗位还没有进行过认真的细分,只是对人才进行了区分,一般来说,电子商务人才分为技术型人才、商务型人才和综合管理型人才,根据调查、综合结果,在以上三类人才基础上对就业岗位进行进一步细分,具体岗位情况如下:
(1)技术类人才岗位方向细分:
① 电子商务平台设计(代表性岗位:网站策划/编辑人员):主要从事电子商务平台规划、网络编程、电子商务平台安全设计等工作。
② 电子商务网站设计(代表性岗位:网站设计/开发人员):主要从事电子商务网页设计、数据库建设、程序设计、站点管理与技术维护等工作;
③ 电子商务平台美术设计(代表性岗位:网站美工人员):主要从事平台颜色处理、文字处理、图像处理、视频处理等工作。
(2)商务类人才岗位方向细分:
① 企业网络营销业务(代表性岗位:网络营销人员):主要是利用网站为企业开拓网上业务、网络品牌管理、客户服务等工作。
② 网上国际贸易(代表性岗位:外贸电子商务人员):利用网络平台开发国际市场,进行国际贸易。
③ 新型网络服务商的内容服务(代表性岗位:网站运营人员/主管):频道规划、信息管理、频道推广、客户管理等。
④ 电子商务创业:借助电子商务这个平台,利用虚拟市场提品和服务,又可以直接为虚拟市场提供服务。
2、学习领域的描述
行业领域是工作实践和社会情景中的行动和能力,学习领域就是在行业领域的基础上形成的针对课程教学所确定的内容,从行业领域到学习领域转换就是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递进重构行动领域并转换为课程,即以工作过程为基本参照点,分析职业工作过程、描述职业行动领域评价选择行动领域、确定学习领域。
3、学习情境的设计
学习情境是一个项目化、案例化的学习单元,它把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与实际应用环境结合在一起。根据对电子商务流程的分析,形成三大学习情境,在每个学习情境中设置相关任务,形成对应的学习情境设计和任务目标,分阶段完成整个知识系统的学习。
(1)电子商务交易前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指买卖双方和参加交易各方在进行交易前的准备工作,包括:①买卖双方对交易前的网络安全进行设置。②买方根据自己要买的商品准备购货款,制定购货计划,进行市场调查、分析以及查询,然后按计划确定购买商品的种类、数量、规格、价格和交易方式等,尤其要利用互联网来寻找自己满意的商品和商家。③卖方根据自己所销售的商品进行广告宣传以及市场调查和分析,制定销售策略和方式。
(2)电子商务交易过程
电子商务交易过程是指买卖双方利用现代通信设备对所有交易细节进行谈判,经过认真谈判后签订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与所承担的义务,对交易的细节进行确认并完成相关的支付活动。
(3)电子商务交易完成阶段
从买卖双方办完所有各种手续之后开始,主要涉及到卖方的备货、组货及运输等内容,直到买方收到自己所购商品,完成整个交易过程为止。同时注意交易中的索赔问题,索赔是在买卖双方交易过程中出现违约时进行违约处理的工作,受损方要向违约方索赔。
四、总结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职业教育工作者,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对《电子商务概论》课程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发现,新的课程内容结构和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了教学过程的互动、对话,让学生也体验到了职业成长的快乐,逐渐改变了学习方式,培养了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引导等,因此在推广应用的同时,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刘哲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6
【关键词】:机电工程;电气施工;注意事项
1、机电工程电气施工概论
所谓的机电工程电气施工可以理解为:采暖通风系统、消防系统、给排水系统中的机电设备安装与施工,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水准在提升,电气施工也应当与之配合,为建筑使用者提供现代化管理、节能环保、舒适便捷的居住环境。电气施工中需要掌握专业的知识、熟悉施工技巧,依靠电气施工的科学知识理论与实践经验,提升电气施工的质量与水平。有关施工单位与负责人员应从现实情况出发,充分发挥机电工程电气施工的作用与优势,注意把握施工过程中的要点环节,增强电气施工的技术与工艺,遵守电气施工的规范秩序,实现电气施工的技术与设计创新。
2、机电安装工程中管线和配电箱安装技术要点
机电安装工程的电气施工前期,为保障工程顺利施工,需对施工所需要的设备、材料及工具进行认真核对和准备。建筑工程的底板和架构施工时,需对电气施工中所有预埋设项目进行认真处理;机电安装工程电气施工前期,需认真准备施工所需机械设备、材料及各种工具,以保障施工顺利进行。底板和架构工程施工时,对于电气施工相关的各项线路预埋设工程,包括自动化管线、线槽线盒、桥架穿板、剪刀墙孔洞等预埋设均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施工。预埋设项目的重点在于保障预埋管线的质量,同时施工也要严格按照设计需求和规范要求开展。对于镀锌电气管线的施工,严格按照规范需求对线盒和支持点进行跨接与连接,确保丝扣紧密连接。
3、机电工程电气施工的注意事项分析
3.1严格挑选并保管原材料
原材料是电气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需要加强管理并严格挑选、妥善保存。避免因为机电工程电气施工周期长、技术复杂、涉及内容多,而疏于管理控制,造成原材料和电气设施设备的供给不足、缺乏检测与维修、质量受损,严重影响了电气施工的质量。施工负责人应当安排专门人员按时对材料与设施设备进行备案登记、检测维修,合理安排原材料与设施设备的优化配置,实现电气施工的科学管理,提升工程项目的整体水准,确保企业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管理单位与负责人员应当在施工准备阶段,按照施工设计图与施工方案的要求,精心选择并最终确定供货方,要求其提供原材料、设施设备的质量检测合格证明,验明是否与国家施工规范中的要求与标准相符。
3.2科学敷设管道与线路
从我国的现实施工情况调查来看,通常机电工程电气施工的管道与线路敷设要涉及下述几个方面的管理要点:一是,注意认真细致地审查施工设计图是否存在错误,并及时指出,通过规范程序进行修改纠正,确保电气设计与电气施工现实情况不发生矛盾,电气管道线路的敷设不存在与其他工程施工、工程组织系统的冲突。因此,需要在正式施工之前,安排专业人员前去考察、测量并分析现场作业环境与条件,寻找并确定最合理科学的管道线路敷设方案,确保电气施工的顺利进行。此外,有关管理人员还应当对机电工程的框架结构、墙体承重受力情况、是否需要预留洞口、预埋部件进行分析确定,并据以配置相应的管材、设备,制定详细的线路敷设准备。值得注意的是,施工人员在开展预留工作时如果面对的是浅表预留的电线管,则需要在楼板上留下重墨,标识出电线管所在的位置,在最大程度上规避损坏管线的问题。
3.3预留洞口与预埋部件
结合工程的施工实际分析,机电安装工程归属于土建专业的范畴,而电气工程的施工管线一般都在穿梁板、穿墙的位置,因此,在进行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提前预留出预留洞的位置对后续的施工工序十分关键。值得注意的是,施工人员在设置预留洞之前还应当仔细核查预留洞的高度、数量、位置及尺寸,以确保预留洞相关参数的准确性。但在施工现场中,经常出现由于施工人员对预留洞的参数掌握不够准确等因素,造成管线在安装过程中出现桥架扭曲的问题,甚至由于数据不准确造成预留洞的标高和位置无法达到准确的控制,甚至在供电过程中出现漏电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电气工程的原材料,加大了施工企业的成本,给施工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3.4施工方案与施工流程
电气工程具有施工周期耗时多、施工项目与环节多的特点,尤其需要施工管理工作者提起注意,在施工方案的制定阶段,加强对施工计划的审核,确保从全局上掌控机电工程施工项目。施工方案的设计与制定应当从建筑工程的经济水平出发,并结合全体部门对施工方案进行审核,如果发现错误和遗漏,应当及时纠正、修改。此外,由于电气施工过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工期会受到施工方案的影响,为了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这种影响,尽量减少施工时间、降低施工企业的成本,确保电气安装工程的顺利进行,就必须对设计出来的方案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善,比如施工平面图设置的改善、施工流程安排方面的改善、机电安装工程电气施工方法的改善等,施工线路的改善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调整施工结构、减少施工时间、确保施工企业的资金流动、减少施工企业的项目成本。
3.5电气施工质量管控
电气施工过程中应当加强质量控制,由施工单位及其管理负责人承担质量监控的职责,加强与设计部门、多方施工部门与分包单位的协调配合,全面掌控机电工程电气施工,下设各级的质量监督人员,各自履行质量管控职责,协商确定各工程环节的施工期限、安全防护措施。施工管理人员应当建立机电工程电气施工的进度时间表,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与专业素养,将电气施工与机电工程整体施工联系起来,确保将电气施工安排在装饰装修施工之前,但是也要安排在框架结构施工之后,以电气施工的正常、按期完成,确保整体机电项目的顺利进行,取得经济效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电工程电气施工是一项包含了众多施工项目、与其他施工环节搭配进行的重要工作,有关单位与管理负责人员应当重视电气施工,做好与其他管理部门的组织协调,保证施工工期按照预期进行,降低施工安全隐患风险,提高电气施工的经济效益,为施工企业创造更多利。
【参考文献】:
摘 要: 在“精准扶贫”重要思想指导和“双创
>>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大学生创业实践模式研究 探究基于移动互联网行业背景的大学生创业困境与对策 基于互联网的课程教学 基于互联网旅游的研究 基于“互联网+”的教与学探究 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困境与对策 基于电商平台的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经济研究 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大学生创业意向研究 基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大学生创业融资方式选择与风险揭示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大众创业研究 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教育与评价体系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微课程开发探索 基于“互联网+”的高校财务管理探索 基于互联网的普惠金融实践 基于“互联网+”的实景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基于“互联网+”的国家骨干师资培训实践 基于“互联网+”的网络防腐平台的建立 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支付系统的构建 基于互联网的财务管理 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商业模式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唐亚阳等.公益创业学概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
[5]张运.公益3.0模式下高校公益类社团的创业形势分析[J].山西青年,2016(23):69-70.
[6]苏海泉,姜勇.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的探讨――以全国创青春公益创业赛为例[J].山东高等教育,2016(8):11-16.
关键词:3D打印实验室;管理制度;操作规程
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先进制造技术等相关专业和建设了3D打印实验室。由于3D打印技术的独特优势,3D打印实验室不仅可以完成常规的实验教学,更能激发广大师生及爱好者的创新设计激情和技能。本文结合广东科技学院3D打印实验室建设的实际,对实验室的管理进行了探讨。
13D打印实验室的服务对象
在服务对象上,既对本专业师生开放,也对跨专业、跨学科、跨院系的师生开放;既对本校师生开放,也对其他各级各类学校师生开放;既对学校开放,也对社会开放[1]。1.1对本专业学生开放3D打印实验室主要是服务于本专业学生,可从事以下几点教学活动:第一、随着《快速成形技术》和《快速成形技术概论》等专业课程的开设,3D打印相关实验也应列为常规实验教学内容。第二、毕业班的学生在毕业设计中,毕业课题涉及3D打印的,可进入实验室进行研究和实验。第三、鼓励和支持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如“3D打印量测大赛”、“无动力环保小车设计与制作竞赛”等各类学科竞赛。1.2对本专业教师开放本专业教师可利用实验室进行相关的科研工作。如可进行“机械制图课程教具设计”的教学改革,建立机械制图课程模型库,将课上难于理解的二维图,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形象化的三维实体,从而使学生能更好更快的理解课程内容。本专业教师还可利用实验室开展如“3D打印用ABS对典型零件特征的适应性研究”和“基于桌面级3D打印机的熔融沉积成型精度研究”等科研工作。1.3对学院内师生及学院外人员开放由于3D打印技术的特点,吸进了一批DIY爱好者进行创意设计,从而3D打印实验室可对本学院师生及院外人员开放。对于会用三维软件建模的爱好者,实验室管理人员可对其进行相应的实验仪器使用培训,让其自行完成打印。实验室管理人员还可建立模型库,供3D打印爱好者选择,从而选用实验室模型库里的模型进行打印,爱好者还可把创意告诉实验室管理人员,以进行个性化的订制。
2建立健全3D打印实验室管理制度
2.1建立健全使用实验室审批制度实验类型不同,申请使用3D打印实验室的流程也不同,需建立不同的审批制度。常规实验课程可按照教学计划直接进入实验室;对于本系师生其他科研或竞赛项目,需经过系部批准方可进入实验室;本学院其他系部师生,需要向所在系部提出申请并批准,再向机电系提出申请并批准方可进入实验室;学院外人员需要经过教务处批准后,并报备机电工程系,方可进入实验室[2]。2.2建立健全使用登记制度3D打印实验室应严格执行登记制度,制定“3D打印实验室使用申请表”,实验人员每次实验都必须认真填写使用人、审批人、使用原因、使用时间、使用仪器编号、使用耗材等信息[3]。建立仪器设备运行和故障记录,实验所用耗材由实验室管理人员统一保管,实验人员不得私自拿用,如实验过程中需要更换丝材,需向实验室管理人员提出申请,由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更换,并进行相应的登记。2.3建立健全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和责任制度实验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由实验室管理人员负责,应制定各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并定期进行全面检查,防止仪器设备的损坏。实验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如仪器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向实验室管理人员反应,不得私自拆卸打印机。对于违反操作规程,擅自动用、拆卸仪器设备,造成仪器设备损坏的,属于责任事故,应予以赔偿。2.4建立健全3D打印实验室的开放时间3D打印实验室对本系师生可进行全面开放,如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学生需要打印竞赛作品时,毕业班的学生需要打印毕业设计零件时,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其它任何时间都可以到实验室进行实验。实验室对3D打印爱好者可进行预约开放,爱好者可和实验室管理人员预约,协商进入实验室的时间[4]。2.5建立网络服务平台根据3D打印实验室开放的特点,应建立3D打印网络服务平台。实验人员可通过网络预约实验,3D打印爱好者可通过平台选择模型库里的模型,可进行在线个性化订制和扫描服务等。
3结束语
3D打印实验室建设之初,很多地方都不完善,如随着向3D打印爱好者开放实验室,费用如何收取还有待进一步商讨。随着实验室后续经费的投入和新型仪器设备的引进,应不断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逐步规范管理,提高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张琪,林向东.高校“开放性实验室”的建设与探索[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8(3):279-281+284.
[2]匡鑫.3D打印技术在教具制作与教学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5,46(12):64.
[3]陈念,陆克中.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定位下的开放性实验室建设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2(8):111-112.
根据《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中给出的定义,双语教学是指在学校里各门学科中普遍采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的教学。一般而言,双语教学可以分为浸入式双语教学、保持式双语教学和过渡式双语教学三种形式。前一种形式学校不使用母语教学,所有教学只使用外语;第二种形式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只需使用母语教学,并逐渐过渡到部分使用外语教学,而其他科目仍保持母语教学;最后一种形式在学生入学时可采用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教学,而后逐步转变到仅采用一种外语进行教学。无论采用什么形式的双语教学,它的目的都是在外语教学过程中营造外语学习的氛围,使学生使用外语的能力接近甚至达到使用母语的能力。
2双语教学的现状与挑战
2.1我国双语教学的现状
我国的双语教学是指在课堂上除了采用汉语教学外,还采用一门外语作为主要教学语言。我国绝大多数单位是将英语作为第二门语言,除此之外少部分单位采用的是德语和日语。这需要采用准确流利的英语对所教授的知识进行讲解,这个过程绝不是不采用汉语,理由是防止教授过程中由于语言问题而导致学生的思维障碍。与新加坡、加拿大、印度等国家相比,中国不是一个双语国家,也不存在一个国际化的语言环境,所以中国的教学环境决定了采用双语教学的目的是属于“外语”的范畴,而不是“第二语言”的范畴。结合以上分析“,双语教学”在中国的性质是“保持性双语教学”,而不是“浸入式双语教学”。
2.2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农业机械双语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困难
在双语课程开展的过程中,会经常受到专业性质的制约。在一般情况下,如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学科受意识形态影响较小,其知识在传播的过程中具有普适性,对于双语教学的开展则遇到较小的阻力,学生普遍达到较高接受程度。因而在农业机械专业教授中开展双语教学具有其天然的优势。但是农业机械双语教学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专业词汇艰深晦涩、专业知识较难掌握等,这使得这种教授方式在开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挑战和困难。①师资水平。具有高水平教学能力的老师的数量严重不足,成为双语教学在农业机械专业中被接受的障碍。由于英语技能与专业技能是很难做到平衡,往往在外语教学方面能力突出的教师却在专业知识方面存在不足,而具有较强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师,反而外语水平达不到教学要求。因此能够真正适合双语教学的教师的数量很少。此外,还包括一些虽然具有一定的阅读和科研能力,但是具有初级口语水平的教师,这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在交流上愈发困难。②教材选用。农业机械双语教学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是教材的使用,虽然可以在图书市场上购买到各种各样的农业机械双语教材,但是目前在国内图书市场上还未能购买到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农业机械双语教材。而汉语教材仍然被一些高校所使用,只是在授课的时候采用由教师自己制作的双语幻灯片。再有一些出版单位在出版双语教材的时候,也仅仅是将现有的教材翻译成英文而已。然而中文和英文之间的关系绝不是完全一一对照的,单纯按照中文的形式进行翻译常常会造成对农业机械知识的误解,甚至出现错误。这些临时性教材缺乏系统性、规范性和连贯性,常常会在翻译的过程中失去语言的地道性和真实性。因而编写一本合格的双语教材,是确保农业机械双语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条件之一。③教学条件。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是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之一。教学质量的好坏和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受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影响。目前我国还存在许多不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而且大部分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还比较简单。因此,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前提。④学生适应能力。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也是导致双语教学顺利进行的问题之一。双语教学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外语能力,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外语基础,否则学生将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师的课堂内容,也不可能达到实施双语教学的真正目的。只有当教师与学生均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时,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学。
3解决双语教学困难的几点措施
农业机械是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一本专业,其相关课程农业机械工程概论,机械故障诊断,设施农业工程与装备等,都是较为重要的主干课程。如果想在这些课程中使用双语教学,那么英语在学生学习课程时所起的作用就非常显著,就如同其他学校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方式一样。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对该学科专用词汇理解的基础上,使他们在学习本专业核心内容时能够融会贯通,并最终达到熟练掌握英语与专业知识。考虑到学生的现状,这将会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之一。由于我院农机专业主要是以培养中原地区高级工程应用人才为目标,所以有必要对我院的双语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基于该院开展双语教学的经验,从选择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内容、师资培训、改善教学条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3.1选择合理的教学模式
由于培养目标的不同,不同的学校也会选择不一样的教学模式。在双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虽然与其他课程学习相比都是掌握课程的核心知识,但是对于双语课程的学习更注重学习过程中中文和英语的结合使用。基于该院目前的状况,在教学中采用了中文和英语紧密融合的模式:教学过程中采用全英语教材,中文教材仅仅起到课后辅助的作用;教师根据教授课程的需要采用英文制作多媒体课件;所留的作业均采用中英文双语的模式;课堂上出现在多媒体上的讲授内容均应为英文书写;英文应该成为课堂讲授的主要语言,针对重难点部分可以借以中文对照注释,并穿插简单英文表述;在回答课堂提问时,尝试让学生使用英文作答。
3.2加强双语师资培养
师资在双语教学中起着关键作用。如何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①从国外引进一批具有农机机械专业背景的教师,补充到教师队伍中;②选派部分教师去国外进修学习,在国外大环境中学习相关知识;③建议采用双语授课的教师研读国外原版专业教材,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教师对专业外文获得更进一步的理解,避免教学过程中由于语言表达上的偏差而发生误导学生的现象。
3.3科学选用教材
恰当的教材是教学质量的最基本保证。目前该院的双语教学相对较少。因此如果没有一本合适的双语教材就好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要在我院长久实施双语教学,再优秀的教师能做的也是非常有限的。因此,从全国各地高等学校引进有留学背景或者有相当外文基础的教师,适当借鉴国外名牌大学所使用的原版教材,以便将国外原版教材改编成我国教学所用的相应教材。但在改编的时候,要特别注意避免学科教学上出现随意性,避免在语言表达上出现偏差。
3.4改革教学条件
该院在教学方面已经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体系,这给双语教学的推进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双语教学的实施建立在适当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而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实施双语教学的关键。我们应该从中外教育理念及教学方法中汲取合理的成分,从而建立适合我们所用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配以适当的图像和音频视频资料,以用来帮助教师用英文解释问题,同时也可以协助学生对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此外,在班级范围内可以定期组织专题英语讨论会,在提前阅读英语文献后,采用分组进行讨论,讨论过程中鼓励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的统一。
3.5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双语教学效果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双语教学开展的必要性。由于学生的外语水平参差不一,所以需要教师充分考虑应该如何协调整个班的课程进度。在上课前学生要做到预习外文资料及教材,上课过程中教师应先用外文讲解相关内容再用中文进行翻译,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教师应在课程初期采用慢速讲解外文,以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从而使他们适应双语教学这种教学模式。
3.6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双语教学与普通英语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完全不同,它是一种新模式,主要以学习专业知识为目的。而双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在对最终成绩进行评定时,需要综合各种因素考查学生的全面素质,做到公平公正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在教学的实践中,考核常常采用独立报告、试验考查和试卷考试相结合的方法。在设计课程试卷的时候,对通常使用的内容进行改进,将大量的双语内容补充到试卷里面,并要求学生使用英语作答。除了可以从正常的考试中获得分数外,学生也可以通过阅读专业的外文文献并写出报告或英语口述、进行独立或分组实践并根据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等途径获得额外加分。这些手段的使用,目的是为了全面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动手能力,增强他们对事物的分析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