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教师个人小结范文

初中教师个人小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教师个人小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教师个人小结

第1篇:初中教师个人小结范文

学习目标:

1、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准确复述课文内容;

2、通过对重点语句的理解把握本文的思想感情;

3、与《在山的那边》进行比较阅读。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正确把握本文的思想内涵。

教育目标:

激发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敢于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勇气。

学习方法:朗读;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设计:

课文导入:

同学们,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困难?(让学生根据课前准备的内容回答,可七嘴八舌地议论,也可插话。)《在山的那边》的作者一次次翻过无数座山,战胜困难,才看到全新的世界。如果联系你的学习生活,你又是怎样做的?当在生活中战胜了困难,你想过这其中包含什么道理吗?如果把这道理推而广之,就会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成为战胜一切艰难的法宝。今天,老师向大家推荐美国作家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文章,看看他是怎样从一件小事,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给我们以启示的。

整体感知:

默读文章,组织学生复述课文。(大屏幕投影复述要点: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故事过程)

[学法指导]

a.默读要求(时间、内容)

b.复述要求(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情节,即五个“w”)

复述抢答:

故事发生在美国的哪个城市?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爬悬崖的一共有几个孩子?有名字的是哪两个?

那座悬崖有多高?岩石架有多高?(采取小组加分的奖励方式,激励学生进行思考探究)

学生讨论、交流、补充、评论(先小组交流,后大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时,要突出重点,给学生创造一个探究阅读的氛围,重点可放在“脱险”的过程。

合作探究:

通过复述故事情节,同学们了解了文章的大意,是写“我”童年一次“脱险”的经历。既是“脱险”,又是怎样脱险的呢?其中又蕴含什么生活哲理?作者是怎样说的?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最后一段,思考下面的问题。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a.“我”陷入怎样的险境?又是怎样脱险的?

b.这件小事给你哪些启示?

学生朗读课文后,四人小组讨论以上问题。

教师小结:从这篇课文中,可以学到作者小时候在那座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这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人生经验。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作者由一件小事,感悟到一个人生的哲理。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在生活中要善于感悟,善于感悟,人就会聪明起来。

体验反思:

同学们,学习了《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后,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感受。(学生练笔,小组交流,全班反馈)(只要学生联系自己,无论体会大小,教师都要真诚鼓励)。

[教师小结]居里夫人说过,“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大家在学习了《在山的那边》、《走一步,再走一步》两篇课文,给你留下什么思考呢?进入初中,这是人生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要在新的起点上,追求美好的理想,就要面对无数困难。怎样面对无数困难,将是我们初中学习生活中,也是人生道路上的实际问题。希望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把握住学习生活中的主旋律,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希望“山的那边”永远召唤着你,“走一步,再走一步”,伴你到达理想的彼岸。

学生朗读《在山的那边》和《走一步,再走一步》的重点片断,感受文章内容

拓展延伸:

同学们,学习了《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你还获得了哪些启示呢?假如你是“我”,将怎么办?假如你是“我’’的同学,将怎么办?杰利与其他孩子有什么不同?父亲为什么不把“我”抱下悬崖,而是教“我”自己下来?

以上作业,请同学们在课间讨论交流,整理在练笔本上。

拓展延伸二:

比较阅读谈中美德教育方式:

学生朗读《迷途笛音》回答问题:

第2篇:初中教师个人小结范文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它的核心理念就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同时数学新课程的实施也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强调数学学习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本文就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基本学习方法的现状及指导对策作以下分析和讨论。

一、 初中生数学学习方法的现状与分析

通过近三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初中生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可归结为:读、听、思、说、记、写、纠、用,并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1.诸多学生不会阅读数学课本内容,总以为阅读课本就是看结论,呆读硬背,不仅没读懂读透,而且应变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都较差,严重制约了自学能力的发展。

2.学生不能充分认识到老师讲课的重要作用,听课时抓不着重点,导致顾此失彼,精力分散,听课效率下降,效果极其底下。

3.学生思考问题常常受思维定势的干扰和影响,不善于分析转化和进一步思考,其思路狭窄、滞后,甚至受阻,挫伤其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他们的学习。

4.口头表达能力差。主要表现在解题时会却无法表达。回答老师提问时,口头表达的内容不精炼,不生动,欠准确,或答非所问。

5.识记知识多是机械记忆,理解记忆少,满足于记住结论,而不立足于去理解、概括、联想,导致认知网络不能完整建立。

6.书写格式混乱,条理不清楚,作图不规范,缺乏应有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尤其是几何问题更为突出。

7.学生在作业或测试后,对出现的错误,不能及时纠正,找不出错误的原因及矫正的方法。

8.由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是机械的,重知识结论,轻知识发生的过程及来源,导致不能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应用能力差。

二、 指导学生数学学习学法的对策

针对上述存在的诸多问题,作为教师又如何去指导学生的学习呢?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读、听、思、说、记、写、纠、用”的能力。

1.重课本内容读的指导

南宋朱熹说过:“幼时读书,背至滚瓜烂熟,不甚了了,成年逐渐感悟,回思意味深长。”这表明一个人学习,读和悟,读是第一位的。因此要认真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从课本的各个方面去去深入理解内容。一是读标题,要求学生细细体会标题,能提纲挈领地抓住教材的主要内容;二是读例题,在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读例题,并初步理解解题方法;三是读插图,它们可使学生更形象、具体、准确地理解文字的内容;四是读算式,按算式各部分的原理读,按算式所表示的意义读,这样可以弄清算式的概念和意义;五是读结语,要求学生对结语逐字逐句地理解分析,以便准确地把握。

同时读书时要抓好三点:一是粗读,即边读边圈、点、勾、画,大体弄懂教材内容,对理解有困难的地方作记号;二是精读,即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细嚼课文,把握重要的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思想及方法;三是研读,即当每一章节内容学完后,整理学过的知识,弄清体系,小结归纳要点,形成知识网络。

2.抓教学过程听的指导

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听课,先从培养学习兴趣入手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激活原有的认识结构,打开“听门”,专心听讲。其次,要指导学生会听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一是注意听教师每一节课开始所讲的教学内容、重点和学习要求;二是注意听教师在讲解例题时关键读粉的提示和处理;三是注意听教师对概念要点的剖析和概念体系的串联;四是注意听教师每一节课的小结和对某些较难习题及例题的提示等。

3.注重激启学生说的指导

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激发启发学生说呢?第一,启发学生说思路,说思维过程。课堂上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自己想法的机会,可以让学生根据某一个问题,独自小声说,同桌之间练习说,四人小组相互说,教师学生共同说……等等。通过说,培养学生语言的条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第二,引导学生用简明、准确、规范的数学语言,完整地回答问题,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判断后,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概括出定义、法则或公式,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培养学生写的指导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做学习笔记;指导学生将数学语言转化为数学符号;指导熟练掌握数学常用书写格式,指导他们学会作图,培养学生的直观思维能力。

5.严格学生纠错的指导

(1)设置“陷阱”,诱使学生得出错误

有的放矢地选一些颇具迷惑性的题目,在易错的节骨眼上设“陷阱”,先诱使学生陷入歧途,制造思维冲突,再引导学生在自查自理中挣扎出来,达到学生深刻理解概念和知识的目的。

(2)适时恰当引入错例,引导学生独立评析错误

对于例题的错误解法由学生独立地对错误进行评析和判断,引导学生独立寻找错误加以分析,让其自己进行矫正。

(3)强调学生用知识意识的指导

第3篇:初中教师个人小结范文

一、 初中生数学学习方法的现状与分析

通过近三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初中生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可归结为:读、听、思、说、记、写、纠、用,并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1.诸多学生不会阅读数学课本内容,总以为阅读课本就是看结论,呆读硬背,不仅没读懂读透,而且应变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都较差,严重制约了自学能力的发展。

2.学生不能充分认识到老师讲课的重要作用,听课时抓不着重点,导致顾此失彼,精力分散,听课效率下降,效果极其底下。

3.学生思考问题常常受思维定势的干扰和影响,不善于分析转化和进一步思考,其思路狭窄、滞后,甚至受阻,挫伤其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他们的学习。

4.口头表达能力差。主要表现在解题时会却无法表达。回答老师提问时,口头表达的内容不精炼,不生动,欠准确,或答非所问。

5.识记知识多是机械记忆,理解记忆少,满足于记住结论,而不立足于去理解、概括、联想,导致认知网络不能完整建立。

6.书写格式混乱,条理不清楚,作图不规范,缺乏应有的严谨性和规范性。 尤其是几何问题更为突出。

7.学生在作业或测试后,对出现的错误,不能及时纠正,找不出错误的原因及矫正的方法。

8.由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是机械的,重知识结论,轻知识发生的过程及来源,导致不能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应用能力差。

二、 指导学生数学学习学法的对策

针对上述存在的诸多问题,作为教师又如何去指导学生的学习呢?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读、听、思、说、记、写、纠、用”的能力。

1.重课本内容读的指导

南宋朱熹说过:“幼时读书,背至滚瓜烂熟,不甚了了,成年逐渐感悟,回思意味深长。”这表明一个人学习,读和悟,读是第一位的。因此要认真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从课本的各个方面去去深入理解内容。一是读标题,要求学生细细体会标题,能提纲挈领地抓住教材的主要内容;二是读例题,在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读例题,并初步理解解题方法;三是读插图,它们可使学生更形象、具体、准确地理解文字的内容;四是读算式,按算式各部分的原理读,按算式所表示的意义读,这样可以弄清算式的概念和意义;五是读结语,要求学生对结语逐字逐句地理解分析,以便准确地把握。

同时读书时要抓好三点:一是粗读,即边读边圈、点、勾、画,大体弄懂教材内容,对理解有困难的地方作记号;二是精读,即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细嚼课文,把握重要的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思想及方法;三是研读,即当每一章节内容学完后,整理学过的知识,弄清体系,小结归纳要点,形成知识网络。

2.抓教学过程听的指导

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听课,先从培养学习兴趣入手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激活原有的认识结构,打开“听门”,专心听讲。其次,要指导学生会听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一是注意听教师每一节课开始所讲的教学内容、重点和学习要求;二是注意听教师在讲解例题时关键读粉的提示和处理;三是注意听教师对概念要点的剖析和概念体系的串联;四是注意听教师每一节课的小结和对某些较难习题及例题的提示等。

3.注重激启学生说的指导

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激发启发学生说呢?第一,启发学生说思路,说思维过程。课堂上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自己想法的机会,可以让学生根据某一个问题,独自小声说,同桌之间练习说,四人小组相互说,教师学生共同说……等等。通过说,培养学生语言的条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第二,引导学生用简明、准确、规范的数学语言,完整地回答问题,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判断后,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概括出定义、法则或公式,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培养学生写的指导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做学习笔记;指导学生将数学语言转化为数学符号;指导熟练掌握数学常用书写格式,指导他们学会作图,培养学生的直观思维能力。

5.严格学生纠错的指导

(1)设置“陷阱”,诱使学生得出错误

有的放矢地选一些颇具迷惑性的题目,在易错的节骨眼上设“陷阱”,先诱使学生陷入歧途,制造思维冲突,再引导学生在自查自理中挣扎出来,达到学生深刻理解概念和知识的目的。

(2)适时恰当引入错例,引导学生独立评析错误

对于例题的错误解法由学生独立地对错误进行评析和判断,引导学生独立寻找错误加以分析,让其自己进行矫正。

(3)强调学生用知识意识的指导

第4篇:初中教师个人小结范文

一、设置好主干问题

在备课时,教师要重点推敲、提练好主干问题,分清它是属于知识型问题,还是理解层面的问题,是应用型问题还是综合型或评价型问题,教师应先整体做好定位。其次,提练好的主干问题又在什么时间推出,提出问题的对象是教师还是学生,并且具体由哪一认知水平的学生提出,教师也应从宏观上做好谋篇布局,做到胸有成竹,运筹帷幄。如在七年级下册整式的加减教学中,根据班级中多数学生数学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特点,我设置了如下主干问题:

1.整式加减运算实质就是;

2.两个整式的加减运算为什么需要添加两个括号?

问题1在课前由教师在第一时间面向全体同学提出,由学生进行抢答,甚至无序抢答。开门见山,直接进入主题,既检查学生预习效果,又迅速启动学生思维,激活课堂,因为问题开放,学生参与热情会很高,什么答案都有,其中有感性的,也有理性的,甚至带恶作剧的。当“合并同类项”一词,不知由哪个角落迸发出来后,教师迅速捕捉住这个关键词,观察全体同学的认可度,适时地表扬善于思考,善于进行新旧知识对比联系的同学。而问题2则在课堂小结时提出。为了使课型生动,鼓励较为内向的学困生参与课堂提问,我把这个问题设计给这一群体,采用俯身悄悄个别耳语的方式先行提问某个人。当他无法回答时,鼓励他在课堂小结时段把问题提出,转问别的同学。如果他能回答出来,教师也需热情地祝贺他,激励他把自己的学习思考与同学分享,从而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提升数学课的“数学味”。

二、配置好分支问题

主干问题是框架,立好之后还需用心设计好分支问题,它尤如一座建筑的门墙,能保证框架顺利连通。在上面所提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中,针对学生用字母表示数的能力的提升,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设置如下四个支问题:

1.如何用字母表示交换一个两位数的数字,这两个两位数的和是多少?

2.交换一个三位数的百位数字和个位数字,这两个三位数的差又是多少?

3.相减后的结果有规律吗?

4.对任意一个三位数都成立吗?

由于本节课是一堂以学生计算为主的课,学生在课堂中反复纠错、不断提升计算能力,从中获得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同时,为了把感性认识牵引为理性认识,可以铺设如下问题作为滑轨,引导学生在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小结时思考:(1)小组中出错最多的是哪道题?(2)出错的原因是什么?(3)你猜想同学中最易出错的地方在哪个结点?细心设计好分支问题,整堂课就出形了。

三、重视使用课堂的高级提问技术

有的教师为了能和学生达成沟通,不断地用问题轰炸学生,简单地堆砌问题,课堂貌似热闹和繁荣,但却不能较好地启迪学生的思维,课堂成效可想而知。我们在集体备课活动中,把“转问、反问、回问、追问、转引、探究、提示”归结为高级提问,转问、反问、回问,较好地把问题从一个点铺开到一个面,循环滚动,使更多的学生能卷入思考,参与课堂,从而把问题推广到集体的思维活动,使更多学生受益。而追问、转引、探究、提示则较好地利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把一个问题分配给两个或更多的学生,较大限度地满足了初中学生在课堂与同学交流、合作和展示的需求,使他们能更深层次地去了解究问题的本质,挖掘问题的深层内涵,使学习更加趣味昂然。在设计整式加减一课的第一组分支问题时,学生较好地解决了问题1、2后,就是以追问的形式程现问题3、4,使学生的思维向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由知识型问题过渡到理解应用型问题。课堂高级提问技术,使问题从提出到解决由点到面,由浅入深,使问题有梯度、有层次地在课堂中展开,有机地把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较好地链接在了一起,相得益彰。

四、课堂提问的几点注意事项

(1)课堂提问一定要使学生有足够的思考时间;(2)课堂提问切忌因没有教学时间而自问自答;(3)课堂提问应设法使学生主动发问;(4)课堂提问的方式可以是生对生,生对师,师对生,发问的个体可以是一对一,一对多;(5)课堂提问应该对问题和回答作出评价,学生的适时多元评价和教师的延时评价相结合。(6)课堂提问的设置应是围绕教学目标而生成的。(7)课堂提问的设置应有梯度、有层次面向不同的学生;(8)课堂提问重视的是问题是否有利于不同知识层面的学生发展,而非数量的堆砌,越多越好。

综上所述,主干问题解决了一堂课做什么的问题,是灵魂,是骨架;分支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怎样做的问题,是脉络;而教师的灵活多变的高级提问技巧是一堂课的血肉(见附表)。 只有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教学主体的作用,使学生学而有得,学而成才。

第5篇:初中教师个人小结范文

―、总复习的教学目标

(一)细化总复习教学目标,设计取向性较强的探究题

通过对总复习教学目标设计的细化,精选配套习题,凸显习题在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功能,注重选择有学生身边情景的、真实且符合学生认知特征的、具有一定综合性的习题,通过改变问题情景和呈现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避免通过大量习题不断让学生重复、机械地训练,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二)初步制定高效复习课堂的教学模式

通过实验班级的复习课题研究,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方法,将知识的系统归纳和探究活动结合起来,采取学生个人小结、分组讨论、展台点评、解惑答疑和学习竞赛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逐步探索出优化上教版九年制初中化学实验探究复习课堂的教学策略,提炼出提高复习教学有效性和髙效性的方法,并制定出相应的可操作性较强的教学模式,模式中师生活动流程如下图所示。

(三)重视对学生观察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近年来,中考命题一方面追求平稳过渡,另一方面在考査的形式上作出了适度创新,力求稳中求变。例如创设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鼓励学生发表独到见解的开放性试题,达到试题形式、思维过程、答案标准多样化。这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实验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初中化学实验探究复习策略

(一)基本的实验技能的复习策略

经过本校课题组老师的复习实践证明,实施“按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实现”进行复习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复习教学的有效性,真正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实现高效率的堂堂清课堂,这是学生最喜欢的课堂。复习过程分三个环节:预习环节(课堂前十分钟,情境导入,激发学趣,学生通过目标导学案复习知识点,将知识问题化)-学习环节(教师适时点拨,将解决问题过程化)-反馈环节(当堂巩固,适当拓展,将学习过程能力化)。首先是预习环节,本节课要复习的内容有:药品的取用、仪器的连接和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酒精灯的使用、物质的称量、仪器的洗涤、过滤、蒸发、粗盐提纯的基本步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测定溶液PH的操作等。在课前设计好“目标复习导学案”,激发学趣后让学生尝试整理和复习,快速完成常见仪器的名称和用途的回顾。之后以目标导学案为导向,将基本操作设计为:固体药品的取用及加热、液体药品的取用及加热、常见装置气密性检査、过滤、蒸发、量取60ml的水、称取15克的食盐、测某溶液的pH等。采用抽签的形式,让4个竞赛小组派出代表上台演示并讲述所抽到的操作(代表不能重复,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活动中学生的参与热情极高,不仅自己努力做到最好,还积极指出其他同学操作的错误之处,高效掌握课堂知识。活动之后,以配制500克0.9%的生理盐水为核心例题,巩固溶液中的有关计算、天平量筒的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标签的书写、误差分析等重要考点,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最后为了检测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实现效果,实施了第三环节:当堂训练,练习时间控制在7、8分钟左右,练习的难度和考点紧密地联系中考题,之后进行点评,通过对重点、难点和易错点进行点拨,达成对教学目标的检测。

(二)金属活动性探究的复习策略

为了真正减轻学生负担,从“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出发,所以复习过程只能靠课堂,一切任务安排在课堂,学生负担减轻了,对化学课喜爱却增加了。

因为时间受限,课题组老师对每一堂化学课都极其重视,精心设计,以复习课三个基础环节为本:预习环节(课堂前十分钟,情境导人,激发学趣,学生通过目标导学案复习知识点,将知识问题化)-学习环节(教师适时点拨,将解决问题过程化)-反馈环节(当堂巩固,适当拓展,将学习过程能力化)。该教学模式重视学生自学发现问题、教师点拨、重视反馈,多次循环、多次建构、多次巩固,大大提高教学有效性。

在预习环节,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探究两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以填空题的形式展现在学案中,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第一次教学目标检测。借助移动展台(希沃多媒体辅助系统:将系统中的SeeWoLink与手机端的APP实现无线连接,教师在巡视和关注随堂练习质量时,举手一拍,随即将学生作业传送到大屏幕,可以实现实时评价多位学生的课堂练习,师一生、生一生的互动效果相当好,课堂教学效率大增。)。在实际反馈中点拨学生的易错点,随堂练习配套四个题目,其中三个选择题是对知识点的简单应用,而在第四题中用综合题形式让学生尝试探究金属活动性的方法及掌握分离、提纯、过滤和蒸发等实验技能,从而培养学生能够懂得分析、设计实验方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第二次教学目标的检测。教师通过学生做题情况,再次借助移动展台快速有效地展示中等偏下学生的做题实际,然后具体分析,进一步提髙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达成通过练习渗透化学与生活紧密相连的观念,使学生确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对废液进行简单处理,变废为宝,从而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通过近几年的中考题复习探究金属活动性的方法,检测核心内容的反馈,促进第三次教学目标的实现。通过设计有目标实现、有针对性的优质复习课,可以让学生有效地掌握相关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教学内容。通过实践证明,这种学习模式真正减轻学生课外学业负担轻,教学质量比较髙。

三、结语

目^中考评价制度下中考成绩仍然是衡量学生学业水平的标准,教师的教学还是受到一定的束缚,学生自主实验探究时间受限,课堂完全放开给学生仍有待努力。所以,如何在教学中加强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保持对化学浓厚的兴趣,养成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的习惯,这是我们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第6篇:初中教师个人小结范文

关键词 自主;合作;互动;创新模式;操作;思考

一、“自主-合作-互动”教学创新模式的操作

1.试验准备

(1)学生的组织发动。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动员,说明教改的重大意义是实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学习,乐思好学,张扬个性,焕发生命活力,达到轻负高效;其次要建立好优化好以小组为核心的学习合作组(3人一小组,6人一大组):学习合作组根据学生性格差异和学习水平互补性进行组合。选好小组长和大组长,做好组长培训,并适时进行调整。明确小组各成员的职责和分工。(2)课前教师要精心设计与印制课时导学提纲。导学提纲要能起到导读、导思、导议、导练的作用,至少提前一天分发给学生(根据教学实际有的可以在当堂课前分发),并且分类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尤其要注意指导学生自学时如何捕捉教材中的重点和疑点、如何理解运用、如何归纳拓展。

2.课堂操作

(1)导入新课。恰当温故,设置情景导新课。(2)出示学标。利用投影仪或PPT课件简洁明了地告知本课学习内容。(3)自主学习。根据导学提纲,教师引导,学生独立作业思考。(4)合作探究。通过先3人小组后6人大组讨论,探索疑难。在小组长和大组长组织下,学习合作组成员相互交流自主学习情况,一起探索各自遇到的疑难问题,教师随时参与和指导合作小组的讨论。(5)展示汇报。各大组派代表就导学提纲的任务讨论结果进行展示汇报。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大组交流时提出,让全班同学讨论、解答。教师适时予以点拔和补充。(6)总结提升。可由学生代表发言为主并结合教师补充的形式来完成,也可由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重难点、学生的实际水平、小组讨论和大组交流的进展情况而进行精讲、归纳、小结和拓展提升的形式来完成。(7)当堂训练与评价。教师要精心设计体现学标任务的针对性强的训练题进行强化与检测。同时做好课时的评价考核,内容包括能力发展情况的评价和行为表现的评价。考核中以鼓励表扬为主,对于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

二、“自主-合作-互动”教学创新模式试验的思考

1.转变观念大胆尝试,相信学生的能力

初中英语课堂“自主-合作-互动”教学创新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更有利于分层推进。这就需要教师转变观念大胆尝试,一步一步地扔掉原来的不好的方法和经验。在知识的学习中主要以学生自学、学生交流讲解为主。平时教学中总认为自已不讲,学生不会;不自己讲,学生总结不全面,这是错的。如果学生总结的深度不够或者各方面不全,那是老师“引导”这个工作没有做好。就需要我们在“引导”的内容上下功夫。只要引导得当,学生可能比老师想得全面。

2.科学构建学习小组,座位不搞花架子

小组围坐是我们课改之初大家纷纷效仿的,对这个问题我还特地做了问卷调查,结果越是低年级越是拥护,反对票数只占百分之二十几,但后来发现课堂纪律、扭脖子、学风浮躁等问题,经过我们多番反思,一改再改,形成了我们现在较为固定的3人一小组、6人一大组的形式。3人座位按学生层次安排为:B\A\C,在课堂教学中如只需小范围讨论就启用小组,需要大范围讨论时就转过身去启用大组。在我们平日教学中,发现启用小组多,效果也较好。因为人少,需要独立思考时他们容易冷静,需要讨论时也更彻底。另外因为A层同学坐在中间,“兵教兵”时可以很好兼顾到旁边两位同学。当然在需要课本剧表演等活动时还是启用大组好。因生而异,因课而异,一句话,效果好,才是真的好!

3.摒弃虚浮之风,小组合作不流于形式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却让很多老师用貌似合作的形式来“包装”课堂,不管问题是该独立思考完成还是共同探讨,通通合作。看似热热闹闹,实则浮浮夸夸,这种虚浮之风是与新课改背道而驰的。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我想有几个问题是一定要做好的:①小组的培训。对小组长的培训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优秀的小组拉到讲台上,有明确的分工,再用扩音器把他们的讨论现场直播,老师做点评分析,加以修改。树立了榜样,这样其他组就能够纷纷效仿。老师还要多次给较弱的小组、个人开小灶,让他们懂得自学、懂得合作、懂得回答。②处理好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的关系,在“自主学习”环节中,应让学生充分享有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权利,有了自己的答案后再让他们讨论。③教师指导要及时。由于学生的组织能力、思维能力、知识认知等能力有限,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组织者、专业引领”的作用,加强指导与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小组,参与其中,掌握情况,适时点拨引导,保证小组活动顺利有效地开展。

4.重视成功体验,评价激励方式多样化

激励性评价机制的建立是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自主互动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讨论交流互动后,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作一个评价,包括对自己的评价、对他人的评价。自评包括对自己学习成效的评价(学到了什么)和学习过程的评价(在小组学习中自己有没有完成好自己的职责)。对他人的评价包括在学习合作组中,你觉得谁表现得好,好在哪里?这次学习,哪个小组合作得最好?通过这样的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补,调动起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的积极性,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益。同时还可开展学习小组每周、每月、每学期评选活动,比如可评出“进步明星奖”、“最佳小组长奖”、“最佳合作奖”和“星级奖”等。

5.努力实现课堂教学从“模式化”向“个性化”转变

第7篇:初中教师个人小结范文

一、采用小组活动的方式复习,达到承上启下,快乐巩固知识的目的

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基本上都是承上启下的,特别是英语课,更是一环扣一环。要让学生掌握好本节课所教内容,前面的基础是关键,学生只有把前面所学知识基本掌握了,学习相关的新知识才更容易。所以,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对旧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在上这节课的前一天,我布置了复习Unit 1和Unit 2部分的作业,把以前听读和抄写的作业改为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准备好以下的活动:(1)小组长听写Unit 1活动3的单词。(2)小组长点着食物,组员说英语。(3)小组长做吃食物的动作,由组员用英语猜出所吃的食物。(4)小组长说英语,组员画画并写出该英语单词等。由于有了前面的准备,在复习课文这一环节中,我改变了原来由教师出示卡片或幻灯片让学生读英语这一方式,而由小组长负责,各小组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进行复习。有的小组选择做动作猜单词,有的小组选择听写,有的小组选择画画,有的小组选择点读等。各个小组的学生都积极投入,每个学生都有任务,都在做他们喜欢的事情,这种复习方式符合“乐学”的原则,从中也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二、新授课时先出示教学目标,使学生做到有的放矢

做什么事情,如果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没有了方向也就会缺乏应有的动力,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如果上课前学生不知道教师这节课主要完成哪些教学任务,自己要掌握哪些知识,那么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就抓不住重点,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在本节课新授课环节,我出示一个小熊和一个小兔两个手偶,他们一个买,一个卖,表演着滑稽的动作,教师配上不同的语调,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就集中过来。我借小熊和小兔的口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介绍给学生,把句子板书在黑板上,并向学生提示,这些是本节课要掌握的内容。教师在教生词drinks时结合语音进行,还列出 potatoes, vegetables, delicious等学过的单词。这种方式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强调教学目标有很大的帮助。

三、模拟真实的情景,激发学习动机,提升学习兴趣

一部再好的名著,如果只是一个人在“照本宣科”,哪怕他的朗诵再好,都很难吸引观众看下去。但是如果进行一些有益的“艺术”加工,拍成一部电视剧,那么学生可能每天都会守候在电视机前等待播放,并会全神贯注、迫不及待地往下看,完全被其情节所吸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是一样,如果像和尚念经一样上课,学生肯定昏昏欲睡,但是如果让学生参加进课堂教学中来,那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在这节课中我就采用了通过创设模拟真实的情景进行操练。第一步,教师演售货员,让一个学生上台买东西。第二步,在教师清楚地示范后,拿出道具,叫两个学生上台,一个演售货员,一个演顾客。第三步,由两个学生拿着装满食物的篮子到学生当中叫卖,学生很快进入状态,争着买食物。第四步,为了使人人有机会得到锻炼,由第一大组和第三大组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第二和第四大组的学生买东西,再由第二大组和第四大组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第一和第三大组的同学买东西。这样,整个课堂都动了起来,学生自由地找自己想买的东西,大部分学生都轻松自如地把“Have we got…?”“Yes, We have.”“ She hasn’t got any…”“We haven’t got any…”等句子脱口而出,达到了运用英语的目的,整个课堂活而有序,自然和谐。

四、发挥Chant的作用,在玩演唱中巩固教学目标

要教好书,以前要求教师不仅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扎实的基本功。现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的转移,教师有些观念也必须随着改变。现在的学生,特别是初中生,高考压力还不明显,他们绝大多数还并没有进入“拼”的学习状态,很多学生还没有把学习当成是自己现在主要的任务,更多的时间花在流行歌曲、舞蹈、体育、游戏等方面。所以,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点和兴奋点来为我们的教学服务,让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掌握好知识,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在这一节课的归纳小结环节,我把本节课所教的内容,改编为一首Chant,并配上打击音乐,伴随着音乐节奏,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做着动作,快乐地把本节课的主要内容Chant出来,这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听、说、读、写、玩、演、唱、跳的要求。

第8篇:初中教师个人小结范文

【设计意图】初中生处于青春发育期,在这一特殊时期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其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人际交往技能的缺乏是阻碍初中生形成良好同伴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倾听又是一项最为基本的人际交往技能,因此,此次团体辅导旨在协助初中生掌握正确的倾听技巧,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从而促进其健康成长。

【活动重点】在各种活动中使学生认识到倾听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并初步掌握倾听的言语与非言语技巧。

【活动难点】引导学生将活动中学到的倾听技巧熟练地运用于日常生活。

【活动准备】简单线条图片若干;纸每人两张、笔每人一支;小纸箱一个;抄写好沟通练习的大白纸一张。

【活动过程】

一、“我说你画”暖身游戏,引出话题

学生自由组合,形成若干个两人小组,教师给每组中的一名成员出示简单线条图片,并确保另一名成员无法看到。然后请前者向后者描述图片内容,后者根据前者的描述画出该图片。描述过程只能通过言语表达,不能用手比划。比比哪一组画得又快又准确。然后组员交换角色,领导者出示不同的简单线条图片,重复上述游戏。

(活动意图:让学生在你说我画的相互交流过程中体会到人际交往的双向性,要想又快又准地画出对方所表达的图画需要双方准确的沟通,单靠一方的表达或理解是不够的。)

师:(活动结束后,让各组自由发表感言)你们觉得画得又快又准的关键要素是什么?为什么你们花费了大量时间却还是失败了?

师:从刚才的游戏中,我们明确地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一个双向过程,有时候你所表达的别人不一定能理解,你所听到的也未必就是别人想表达的。要想达到沟通的最佳效果需要双方不断地对对方的行为做出反应,并适时地调整沟通方式。倾听是相互沟通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下面我们就来讨论如何倾听。

二、头脑风暴,展示倾听技巧

通过报数将全班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各小组选出一名组长和一名记录员,围坐在一起讨论“可以运用哪些言语和非言语技巧(比如手势、体态、表情等)来表示你在认真听他人讲话”,然后请各小组代表发言。

(活动意图:激发学生挖掘倾听技巧,巩固正确的倾听技巧,纠正错误的倾听行为。)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相信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听他人讲话,比如认真听老师上课,听家长叮嘱,听朋友诉说等。那么,我们的哪些话语以及哪些动作表现了我们在认真听对方讲话呢?(在ppt上展示以上列举的三组认真倾听的画面,之后展现话题“可以运用哪些言语和非言语技巧来表示你在认真听他人讲话”。)

板书学生们提出的各种技巧。

师:现在我们大家一起对各小组所提出的倾听技巧进行总结、纠正和补充。

板书总结成果,并让学生演示正确的倾听技巧(重点为非言语技巧)。

(1)倾听的言语技巧:避免沉默不语;变换回答方式,不要总是回答“嗯、嗯、嗯”“对、对、对”等;适当地插入提问,或要求对方进一步补充说明,这样可以体现出对对方所说内容的兴趣;指出共同的经历和感受;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对方所说的内容,表明对对方所说内容的理解等。

(2)倾听的非言语技巧:身体面向对方,并适当前倾,使对方感觉你在洗耳恭听;保持目光接触,表示对对方所说内容感兴趣(指出不能一直都直视对方眼睛,目光应在对方脸上适时转移);停下手中正在做的事;利用积极的面部表情和头部运动,如微笑、点头、扬眉等;避免双手交叉在胸前,保持开放的姿势,表达对对方话题的接纳态度等。

师:在平时的生活中,我相信有些同学肯定很好地展现出了黑板上所列举的这些倾听技巧,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挖掘一下。

三、“秘密红帐”,强化倾听技巧

学生将其他同学平时所表现出的良好倾听行为写在纸条上,放入小纸箱内。要求:

(1)只允许记好的行为,不记不好的表现;

(2)写清楚被赞扬者的姓名;

(3)允许记录多个同学的良好倾听行为,只要认为某个同学在倾听的某个方面做得好就可以把它写下来。

(活动意图:教师当众宣读纸条的内容,以激励每位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自觉练习倾听技巧。)

师:看来我们班有好多同学都表现出了良好的倾听行为,值得大家学习。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那么多有关倾听的言语和非言语技巧,下面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大家是否真正掌握了这些技巧。

四、沟通练习,检验倾听技巧

在ppt上展示以下问题,请每位学生谈谈,当你的朋友向你倾诉他的烦恼时,一般而言你会选择哪种反应,并简要地说明理由。

(1)朋友向你倾诉:“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我又没考好。面对父母期待的眼神,我不知如何开口告诉他们这个令人失望的消息,真的好难受。每天早晨起来,我都鼓励自己要努力学习,但是感觉力不从心,要考上重点高中好难呀!”你会如何回答?

A. 你要想开一点,面包和牛奶都会有的,只要努力我相信你一定能考上的。

B. 不用太悲观,这次又不是只有你一个人没考好。

C. 你应该告诉你的父母,他们也许能帮你,和你一起想办法。

D. 你不敢把这件事情告诉父母,怕他们担心你,可是你的压力也非常大,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应对,是吗?

(2)朋友向你倾诉:“我最近倒霉透了,亲密无间的好友竟然说我不可靠,不愿意再和我来往了,最好的朋友都这么对我,我真是个十足的失败者!”你会如何回答?

A. 你怎么这么想,一次交友失败就成这个样子,也太没出息了。

B. 哎,是挺倒霉的。你再想想有没有什么跟他(她)和好的办法?

C. 不用这么难过,朋友到处都是,再结识个就好啦。

D. 最好的朋友不愿再和你来往了,你一下子接受不了这个事实,对自己的交友能力失望透了,对吗?

(活动意图:设置学生经常遇到的情境并要求选出相应的应对方式,可使学生将自己的处理方法与最佳答案作比较,从中体会自己处理方法的不足,从而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倾听技巧。)

师:(在ppt中显示最佳答案)人际沟通的关键在于让你的朋友感觉到,你在认真地听他说话,而且理解了他的意思,体会到了他的心情。以上两个案例,只有最后一个反应最为恰当。用自己的话把别人所述内容简要地翻译一遍,这种沟通方法被称为“简述语意技术”(板书“简述语意技术”),这在前面倾听的言语技巧中已呈现。很多人都有好为人师的倾向,误以为朋友向自己倾诉就是需要自己帮他出主意,因此在沟通中急于用自己的感受代替别人的感受,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或提出劝告。事实上只有倾诉者才最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才能为自己作选择。他通过倾诉,希望寻求的是关心、理解和心理支持。而简述语意技术恰好可以满足对方的这种心理需求。因此,把对方所说的意思简要地反馈给对方,就是最简单但又十分有效的人际沟通小窍门。

五、教师小结

有效的倾听对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次活动中我们提出了很多倾听的言语及非言语技巧,但想要使技巧真正地为我们所用,提高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还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运用这些技巧,使技巧逐渐转化为习惯。另外还要注意一点,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多变的,没有固定的程序,所以这些技巧不是万能的,我们应该视情况调整。

【点评】

本次团体心理辅导课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倾听的言语及非言语技巧,提高初中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以“你说我画”活动导入主题,显得自然贴切,“头脑风暴” “秘密红帐” “沟通练习”这三个活动层层递进,从发掘获取倾听技巧,到激励强化运用倾听技巧,最后检验倾听技巧。最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活动课所选的内容,语言和非语言沟通都有所涉及,特别是提出了倾听中的“简述语意技术”,将人际交往技能这个大方面细化到倾听这项基本技能,使活动内容实际而不空泛。并且从课堂实施的效果来看,该活动设计经过了认真的选择,各活动环节可操作性高,学生积极性高,气氛活跃。

但需指出,技巧的掌握很难在一次活动中完成,并且其运用很可能会导致生搬硬套。我想此次活动的主要意义在于使学生认识到倾听的重要性,并对如何倾听有了初步的体会,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尝试着使用,随着不断的尝试运用使其人际交往能力有所提高。

点评者:张振新,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心理学副教授

第9篇:初中教师个人小结范文

关键词:说数学创新意识合作精神逻辑思维能力发言兴趣

传统数学教学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视学生书面表达,轻视学生口头表达。课堂上教师讲概念,学生记概念;教师讲例题,学生模仿学习,乏味的教学方法,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连思维活动都常受到控制,课上出现机械、单一的问答,学生失去表现的意愿,形成低年级课堂热热闹闹,高年级课堂冷冷清清,毕业班课堂鸦雀无声的局面。这与当前要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质,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极不适应。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教师改变旧的教育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氛围和条件。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ESCO)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培养“说数学”能力是面向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同时,培养“说数学”能力也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所要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本文从发展学生提问、讨论、讲评、总结等说数学能力入手,提倡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去质疑、猜想、讨论,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智力资源,发挥其潜能。

一、培养“说数学”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育部在新修订初中数学教学大纲中增加了“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这一教学目标,并将数学创新意识界定为“对自然和社会中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角度发现提出问题,并加以探索和解决。”这一教学目标的提出,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学生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1)培养“说数学”能力,可以促进学生大胆质疑。俗话说:“学问学问,又学又问”,学问常常起源于疑问,在人们习以为常的小事中发现问题,是优秀科学家的品质。质疑态度在科学发展中上有着了不起的作用,质疑不止于发现问题,还要提出问题。一个问题的提出,它可以成为一个见解,一个研究项目,一个科研目标。发展学生说数学能力,教师必须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观察、思考,并提出质疑,再引起知识的迁移,问题的解决。

(2)培养“说数学”能力,可促进学生非逻辑思维的发展。非逻辑思维包括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非逻辑思维能在一瞬间迅速解决问题,或解题思维中迅速定向认清解题方向或途径。

分析:由于题中,给出了角平分线与垂线的形象,学生凭直觉,会说这图象是等腰三角形模型的一部分,于是如图所示补全图形后,就容易想到过E作EG∥BC,交AF于G,则G为CF的中点,且CF=AF-AC=2/3AB,故C又为AG之中点,再由EG∥DC即可推至结论。

二、培养“说数学”能力有利于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中,一切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了一句空话,学生只是知识的贮存器,导致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产生学数学困难。重视并发展学生说数学能力,既能消除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心理障碍,便于双向交流,又能极大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创造性。那些调皮的学生喜欢提问、猜想、直接给出答案,尊重他们的发言,然后师生讨论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发言的人会认真听分析讨论,他希望得到肯定的评价,分析讨论过程也是大家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

对那些数学学习缺少自信的学生,在说数学过程中改进了学习方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说数学的教与学双方都有学生,学生自然多了一份亲近和默契。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都无拘无束密切配合,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三、培养“说数学”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所谓合作精神,就是与他人合作的愿望,同时也表现一个人的素质和能力。今天的学生要具有合作精神,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整体化趋势的要求,也是当代与未来科学研究特点决定的。合作学习有以下五个基本要素:

①学生们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他们所在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

②每个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负有个体责任;

③学生们有机会相互解释所学的东西,有机会相互帮助理解和完成作业;

④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能进行有效地沟通;

⑤各小组必须定期评价共同活动的情况是否良好,并设法提高其有效性.

显然合作学习为学生们提供了机会,使他们能进行交流与调节,以及进行具有社会生活特色的劳动分工.在未来社会,每一个人只能是一个或有限的几个方面的专家,每个人都只能是整个程序中的一个环节。要想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才能,只有通过合作才有可能。合作可以产生集团效应,能形成智力互补状态。

在修订后的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大纲中提出“重视讨论式,发扬民主,师生双方密切合作,师生之间交流互动”,这一教学原则要求在教学中,要创造性的运用教学方法。在说数学教学中,一个同学的问题提出,会引起其他同学猜想和讨论;一个同学的猜想和讨论,可能成了别人问题解决的策略或启示,在合作中的提问、猜想和讨论,最终可把问题解决。且使学生形成一个基本的流程.

四、培养“说数学”能力的有效方式

学生说数学能力的基本要求是,勇于提问,合理猜想,积极讨论、分析,言必有据的推理。学生说数学能力具有层次性,即说数学能力的发展总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具体到抽象,有层次地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学生的说数学能力具有综合性。说数学能力不可能独立地存在和发展,而与记忆、理解、推理及空间想象等能力互相渗透,互相支持。这说明说数学能力不能离开其他能力孤立地进行。

目前,学生说数学能力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旧的教育模式及教育方法,导致学生说数学就是教师提问,学生言必有据的推理回答。缺少问题探索过程,没有提问意识,缺少创新精神;习惯于教师的知识灌输,缺少合理的猜想。应试教育,题海战术,挤掉了学生积极讨论、分析的过程,被教师的讲解取而代之。过分强调了言必有据的推理,导致学生不敢说,说困难。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应重视学生说数学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例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针对班级内学生数学水平,设计适当的矫正活动切实很有意义。

如学习《圆》这一节内容时,有这样一道计算题:

在RtABC中,∠C=90°,AC=8,BC=6,求此三角形的外心O与内心I的距离。

先创设不同层次的问题情景:第一层次,你能用什么方法来求呢?(单纯地解决问题)第二层次,你能用几种方法来求?它们体现了一些什么思想?(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及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教师适当的点拨,得出了很多解法:如综合法、分析法、数形结合法等方法。第三个层次,你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吗?(培养创新能力).经过学生小组探索,确有一些令人兴奋的结果,有的联想到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设点C为原点,BC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平面,由题意可得点O坐标(3,4),点I(2,2),利用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可得OI=。这一过程使学生的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第四个层次,归纳小结,由各组自己归纳出应该注意的问题或数学思想方法等,找一个代表发言,教师予以鼓励或加以完善。第五个层次变式训练:在ABC中,AB=AC=5,BC=6,求此三角形的外心0与内心I的距离(其层次与上面类似)。从而达到了说的目的,当然这只是一种基本的策略,而真正要解决上述问题应注意:

(1)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创设“说数学”教学氛围

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教学环境,根据教学需要,及时进行角色的转换,由学生适应教师的教,转变教师去适应学生的学,配合学生的学。师生之间成为新知识的共同学习者,探索者和倾听者。作为教师应该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要尽可能减少统一要求,容忍学生的不同意见,甚至鼓励学生尝试错误,要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和立场理解学生,特别表扬敢于发言的差生。让学生有足够表现和表达自己思想的勇气和机会,促使学生亲历学习的全过程,使他们能主动积极地动手、动口、动脑、去行动、去讨论,创造性地进行学习,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唱主角的“舞台”。在这种民主、宽容、和谐的环境中,学生说数学能力充分发展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萌发,显现。

(2)发散教学内容,丰富“说数学”教学

今日的数学不再仅仅为未来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作准备,说数学能力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素质之一。教学内容的设置必须面对全体学生,具有层次性和可选择性。根据教材设计一些难度适中具有可研究的开放性问题是实施教学内容开放,发展学生说数学能力的有效手段。例如三角形全等教学中,探索图形全等、线段、角相等、线段与线段之间位置关系,面积等,解决的问题越多越好。又例如,设计“无问题”练习,即只有已知条件,而无结论,然后要求学生判断用所学的知识可以从这些已知中推断出哪些结论。

例1如图1,分别以ABC的边AB,AC为一边作正方形ABDE和正方形ACFG,连结CE,BG经过学生的分析、讨论、回答,由该题条件可以推出如下几个问题:

E

①ABG≌AEC;

A

G

②BG=CE;

D

③∠AEC=∠ABG(或∠ACE=∠AGB);

H

④BGCE;

F

C

B

⑤BCH(或EGH)为直角三角形

(设BG与CE交于H)

例2如图2,在正方形ABCD中,G为CD上任意一点,以CG为一边画正方形CEFG.

D

A

学生推断出该题可能有以下问题:

G

F

①BCG≌DCE;

②BG=DE;

③∠GBC=∠EDC;

E

C

B

④BGDE;

这样能使每一个学生从事自己力所能及的探索,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无论程度如何,学生说出一些结论,都会给学生带来快乐,不至于学生问题无头说起,讨论也可以由浅入深。

(3)开放教学方法,促进说数学教学实践

教学没有绝对好和绝对坏的方法,适应特定的创新需要,适应学生特定发展就是好方法。我们所采用的方法,必须能启发诱导学生去思考,扩大他们对学数学的兴趣,帮助他们做他们想做的事。因在提倡对传统教学进行改革的同时,加强对研究法、发明法、小组讲座法等教学方法的使用,并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多种教学方法最优化组合。逐步使由学生提出新问题,课堂讨论,学生解释,成为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

例如在解决上述例1、例2中组织学生进行四人小组口头讨论,先由大家猜出题目要我们求证的各种结论,然后轮流说出推理过程,若有说不完整的或有错误的地方,则由其他学生补充或纠正,发挥集体的智慧。

(4)正确理解数学语言,准确使用数学语言

数学学科与其它学科的一个显著区别,在于数学学科中充满着符号、图形和图像,它们按照一定规则表达数学意义、交流数学思想。这些符号、图形和图像就是数学语言。数学语言和自然语言不同。发展学生说数学能力,使学生能快捷有效地讲解和交流,必须正确理解数学语言,从而准确使用数学语言。在数学语言教学中,一要注意揭示数学符号的涵义和实质;在数学语言教学中,二要注意数学语言中语义和句法的教学,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往往表面化、形式化,如由m(a+b)=ma+mb错误类比得到(a+b)n=an+bn,等。其原因是学生受消极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对某些运算符号与数量符号容易混淆。因此教学中要提醒学生,表示数量的字母可用不同的数代替,也可用其他字母代替。运算符号除了同意义(如a×b,a·b,ab)能相互代替,不同意义不能相互代替,在(a+b)n,(a+b)n,(ab)n三式中,第一式的乘法与第二式的乘方不同,第二式的加法与第三式的乘法不同。

我们知道,使用别人制用的课件来上课,是很别扭的,自己的思路和风格无法发挥,溶于课件中的思想、进程思路、表现方式、体系结构和技巧运用与自己的风格可能相去甚远,若再加上教学对象的差异,课件的弊端就暴露出来了。因此,让教师使用不能重组的课件是比较困难的,教学效果往往也不好。学生学习方面的道理会有所不一样吗?难道你还有理由认为不应培养学生“说数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蒋世信《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2000年第9期《数学通报》

2.T.R.Guskey.《合作掌握学习的策略》第二章47页

3.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黄新民《初中数学课堂创新教学理论与实践》第115-118页

5.张徐健《论素质教育观下的数学教学》2000年第5期《数学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