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低碳发展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北京银行财务与数据分析
1.营业收入及利润分析根据近五年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的趋势分析,北京银行2007年至2008年营业收入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利润总额与营业收入保持了同步高速增长。值得注意的是2007年利润总额的同比增长率要比营业收入的同比增长率高出近19个点。对比分析北京银行07、08年财务报告可以看出,受益于07年我国全年工业生产增长快,企业效益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房地产投资速度进一步加快的宏观形势,07年北京银行的业务及管理费的增长得到很好地控制,使业务及管理费的增长速度低于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大大降低了银行的成本收入比,提高了银行的经营效益。2008年北京银行的机构、人员、业务增加,同时,在宏观经济环境不景气的状况下,银行的办公费、宣传招待费等都比以往有了大幅提升,员工的工资薪金及福利等支出增加,导致银行利润总额的同比增长率低于营业收入的同比增长率。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营业收入略有下滑,利润总额小幅增长。2010、2011年受政府经济刺激计划的影响,银行贷款额度增加,银行的营业收入、利润总额都有了大幅提高。纵观北京银行近五年来的营业收入及利润总额始终保持稳定增长,说明北京银行业务发展是稳健的,未来盈利增长是可持续的。
2.资产与负债分析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也是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基础,它决定着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纵观北京银行从2007年末至2011年末资产负债变动情况可以看出,其负债总额与资产规模保持了同步较快增长。根据《巴塞尔协议》对银行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的要求可以推算出,银行的资产负债率应控制在92%以下。纵观北京银行资产负债率,07至09年基本保持在92%左右,2010年、2011年资产负债率突破了94%,如果信贷质量出现问题,银行面临的风险不言而喻,提示银行应提高资本充足率,不断加强风险内控,提高经营效率。
3.存贷款结构分析存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存贷利差目前也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从北京银行存贷款规模看,近五年来,北京银行的存贷规模保持快速同步增长,说明其发展速度是均速的,从存款构成和贷款构成上看,企业存贷款都占据了各自总额的80%以上,充分说明北京银行的客户群是以公司客户为主,近五年,北京银行的存贷比均保持在70%以下,远远低于75%的监管红线,说明北京银行的经营策略以稳健为主。但值得注意的是北京银行的存款构成中活期存款占比大于定期存款的占比,要密切关注存贷款的期限搭配问题,避免由于期限错配引起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4.收入结构分析北京银行主营业务范围涵盖四各方面:一是公司银行业务,包括公司贷款、票据贴现、吸收存款以及佣金和手续费。二是零售银行业务,包括个人贷款、个人存款、银行卡和一系列收取手续费和佣金的产品和服务;三是资金交易业务,四是中间业务。从近五年北京银行收入结构上来看,利息类收入仍占主要地位,手续费收入占比较小,近年来银行虽比较重视业务转型,加快中间业务的创新,但中间业务所带来的手续费收入仍在5%以下。在利息收入中,发放贷款及垫款利息收入一直占到收入构成的50%以上,说明北京银行目前对于贷款业务以及对存贷利差的依赖程度,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北京银行作为城市银行,无论从资金实力还是从议价能力上都远远弱于大银行,利率市场化将会为其未来发展带来压力,因此,北京银行应强化危机感,忽视已取得的成绩,加快业务转型,把中间业务作为收入重点,立足创新,提升服务质量,尽快做大做强。
二、北京银行资本结构分析
从2011年北京银行大股东持股情况表中可以看出,北京银行与其他城市银行在股权结构上存在明显不同,北京银行无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这为北京银行的未来发展减轻了束缚,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ING银行和国际金融公司是公司的战略投资者。战略投资者ING银行是公司第一大股东,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持有一定比例的股份。从这个意义上说,北京银行实现了地方政府与战略投资者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共同控制。上述股权结构的构成,对北京银行的长足发展非常有利。
(一)引进战略投资者提升核心竞争力2005年,北京银行成功引进战略投资者,不仅实现了国际化征程上的跨越,而且进一步完善了公司治理结构提升了经营管理水平。通过“引资”实现“引智”、“引制”;通过战略合作、技术援助、信息共享使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得到增强。
(二)国有股东持股比例降低有利于银行灵活发展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银行中持股比例明显较低,说明地方政府对城市商业银行控制力下降,也可以说是放权管理,但地方政府仍然对城市商业银行有一定的支持力度。一方面,地方政府放权对城市商业银行的管理,为北京银行的发展提供了更加灵活性,有利于其经营绩效的提高。另一方面政府持有一定比例的股份,地方政府的一些优质重点项目也优先向城市商业银行倾斜,为城市商业银行提供了稳定的资金运用渠道。
(三)城市商业银行上市增厚资本提升竞争力2007年9月,北京银行成功上市,上市后的资产质量、公司治理结构得到改善,资本充足率显著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增强,北京银行的品牌影响力、在同业中的信誉和竞争力都大大增加。
三、北京银行的分支机构分析
通过北京银行分支机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作为城市商业银行的北京银行已经突破地域限制,实现了跨区域发展,而且近几年扩张速度惊人。从1996年成立发展到2011年,北京银行分支机构已达到855家,其中包括在香港和阿姆斯特丹的两个代表办事处。从银行扩张的速度和扩张区域看,北京银行前期主要在北京地区进行分支机构的扩张而且扩张速度很快,随着北京地区分支机构的日趋饱和,开始加快向外扩散,从长三角经济区域到中部城市长沙再到西部中心城市西安,初步形成了强有力的区域性网络格局。北京银行在区域化布局迅速推进的同时,国际化发展步伐也在加快,截止到2011年底,已建立了香港和阿姆斯特丹两个代表办事处。
四、结论与建议
1.立足地方,在区域发展中突出优势北京银行自成立的十几年来,其资产规模和业务网络扩张速度是很快的,这无疑和它所处的区域位置密不可分,作为北京地区的城市商业银行,北京银行充分利用了北京作为政治、文化、经济发展中心,大大小小企业云集的天时地利条件,积极培育公司客户,使公司业务成为支撑银行发展的主导业务;另外,北京银行积极推进银政合作,广泛的与十几个区县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既巩固了本行与各区域政府合作的战略地位,又在全方位支持区域经济建设的同时壮大了自己。从北京银行的发展经验来看,作为地方银行的城市商业银行来讲,必须树立与地方经济共繁荣的理念,立足地方,充分挖掘地方优势,把自身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结合起来,搭建地方金融与经济和谐共赢的发展平台,才会走得更稳、更快、更远。
关键词:低碳经济 环境会计 信息披露模式
引言
低碳经济是一种创新的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模式,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相比,低碳经济强调在社会生产和消费中能够利用各种创新的技术和方法来节省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还能保持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本质上说,低碳经济在于通过对基础设施的技术性和其他方式的创新和改变,并通过对社会行为和生产方式的改变,使经济增长逐渐与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型排放脱钩。因而,低碳发展模式下,我国企业的各方面行为模式必然需要根据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改进和调整,其中,对于其会计披露模式的改进便是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在低碳发展模式下,我国企业发展并逐渐采用基于社会生态效益最大化目标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这将是未来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所指的环境会计披露模式是指企业在保证自身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为企业外的投资者和相关利益人提供的,以自身所处的环境、社会生态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以详细地反映自身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环境成本及自身运营成果在经济和生态两大方面的贡献为主要原则,从而制定的披露企业经营状况的一种会计信息传递模式。
低碳发展模式对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
(一)低碳发展途径动态化要求
在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已从以往单纯追求经济利润最大化转变为追求包括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在内的企业综合利益最大化,同时市场上的投资者和相关利益人对于企业经营信息的要求也不再仅仅局限于物质利益的回报,还逐渐包括对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状况的关注等。在这种财务管理目标和社会信息需求的转变过程中,由于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的具体财务实践的不同,每个企业个体的财务管理具体细化目标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为了实现低碳化发展所采取的升级途径也往往存在较大的区别。即便对于同一个企业,随着其企业发展方向和发展阶段的不同,其财务管理目标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其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行为也会因此出现相应的调整,因此,在低碳发展模式下,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要求之一便是环境信息披露的动态化。
企业在低碳发展过程中,为了不断地依据自身情况选取符合自身实际的低碳发展途径,并对自身的低碳发展目标进行实时动态化的修正,就必须通过一套动态化的环境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来实现对自身低碳发展状况的信息获取和有选择性的披露,因此在低碳发展模式下,企业的环境会计披露模式应当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因为企业低碳发展途径的动态变化而做出对应的披露模式调整,从而更加有效地支持企业的低碳化经营改造。
(二)低碳发展进度最优化要求
由于在低碳发展模式下,企业的低碳升级实践完全不同于以往传统的企业管理和运作模式升级,是一种囊括企业经营、运作、生产协调的结合度极高的、包含财务管理变革在内的升级实践,因而这种管理和运作创新的不当进行极易给企业的运作带来额外的成本负担和不良的破坏性影响。因而在企业低碳化升级过程中,通过一套综合企业低碳运作相关的所有资源耗费、投入产出信息的环境会计披露系统的实施,企业可以有效地汇总和分析自身在低碳发展模式中可以采用的最优途径,并通过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信息来确定自身目前的低碳升级工作是否符合既定的预期,从而结合环境会计披露信息来进行自身运营实践的有效纠偏活动。
因此,在企业低碳化发展过程中,对于其环境会计披露模式的要求也包括进度最优化,即企业的环境会计披露模式应当能够通过有效地监控企业内部低碳发展的运营状况来有效地分析和甄别企业运作过程中偏离低碳式发展既定路径的偏差行为,从而帮助企业的运营管理者有效地调节企业的低碳化升级进度,避免不恰当的低碳发展进度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低碳发展规划长期化要求
我国企业的低碳化改造必然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企业的低碳化升级改造是未来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其财务管理的低碳化创新也是必须进行的管理变革之一。由于目前市场的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领导层必须时刻关注企业的低碳化创新给企业带来的绩效和成本负担,从而更加科学地修正和改进企业的低碳化长期规划,形成更加具有发展性的低碳升级安排,因此在企业低碳发展模式下的环境会计披露模式还应当能够对企业的低碳化长期规划带来足够丰富和有效的信息,从而帮助企业的决策者做出正确合理的低碳升级长期规划。
综上可知,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框架下,企业发展过程中对于环境会计的信息披露的发展途径动态化、发展进度最优化和发展规划长期化要求是低碳环境中企业进行环境会计披露模式创新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主要要求,也是本文设计未来低碳发展模式下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模式的主要参考依据。
低碳发展模式下企业环境会计披露模式设计
(一)编制格式化的低碳会计报告
为了有效地核实企业内部低碳化升级改造的成效,同时辅助企业领导层进行更加有效的企业低碳化升级监控,本文认为企业应当在每个会计期间内为企业的低碳项目编制特定的低碳会计报告,从而根据企业在低碳化运作的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和改造过程对企业财务运作的影响编制反映企业低碳运作的运营绩效报告,作为传统报表系统的补充,反映企业低碳化经营的实施成果。
由于我国企业目前处于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大量企业面临压缩成本压力的非常时期,许多企业不能仅仅为了追求低碳化的完整运作而放弃压缩成本的努力,因而我国企业应当量力而为,在低碳发展创新和低碳化升级过程中,尽可能高效地实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在内部会计披露创新过程中只编制一份完整有效的低碳会计报告,而无需以企业低碳化的所有细节数据编制低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相关表格,以降低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运作压力,并为企业节约不必要的财务运作成本。
基于成本效益最优化的原则,我国企业的低碳环境会计报告可以设计如表1所示的形式,企业通过在运营过程中记录自身碳资产的变化状况、碳负债的负担情况、碳资本权益的留存状况、碳收入水平和碳费用的总体支出来反映自身的低碳化升级进度信息,并通过对外披露该信息来反映企业在低碳化改造方面的努力和进展。其中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由于其低碳化改造所涉及的主要内容便是对固定资产的更换和低碳化升级,因而在低碳发展模式下,对企业低碳环境会计报告的编制来说,核实低碳资产的数额和变化量是低碳模式下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工作重点。
基于该低碳环境会计披露模式,为了进一步优化企业在低碳化改造过程中的升级绩效和环境效益提升进程,在每一期企业完成低碳内部会计财务报告后,企业都应当对其低碳费用投入和碳收入水平进行比较,从而核实企业低碳改造的成效。
(二)丰富环境会计额外信息披露
随着全社会和公众对于环境变化和气候变暖问题的关注,企业在日常运营中所承担的节能减排、低碳化经营和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也越来越重,许多中高端消费者在进行消费产品选取时往往十分重视生产厂家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责任承担状况,特别是其在环境保护方面所尽到的社会责任状况。在许多消费者的心理中,只有对社会和环境负责的企业才会真正为消费者负责。因此,借助低碳发展模式下的企业运营模式低碳化升级,并通过低碳发展模式下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来提升自身的企业形象,从而获取更高的企业知名度对于目前大多数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企业来说十分重要。
随着低碳经济模式的深入发展和企业低碳化改造的逐渐进行,企业可以在未来的低碳改造的过程中逐步丰富对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披露内容和披露深度,通过低碳环境会计信息的对外沟通来使社会各界和相关监管部门了解企业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及其在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上的具体实践,同时也有助于帮助企业得到国家的关注,并由此获得更多的国家政策红利以推进自身的低碳化改造和相关升级的进程。
由于目前我国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并不强制要求企业披露自身的低碳改造状况,并且在会计报表的标准格式上也未给低碳披露留有足够的披露空间,因此在低碳发展模式下,低碳企业可以通过公司简介、重大事件报告、财务报表附注等模块对企业内部正在进行的低碳化改造情况进行说明,并在醒目的位置做出特别提示,从而让更多的投资者和消费者了解企业的低碳实践,丰富企业对外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
(三)重视低碳长期规划信息披露
在低碳发展模式下,企业的低碳化升级和改造以及对传统增长模式的变更将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在低碳发展过程中,企业的低碳化升级措施往往需要冒着前期投入较大而长期收益不稳定的风险,因此为了有效地降低市场投资者对于企业低碳化改造的疑虑和悲观预期,企业在对外环境会计披露模式中应当重视对自身的低碳长期规划进行详细的阐述,从而使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和企业的相关利益人了解企业对于低碳化发展模式的长期规划,进而更加清晰地了解企业低碳发展升级过程中的投入和未来产出的具体时间、规模和收入预期,从而使企业的环境会计披露模式更好地支持企业的低碳发展升级进程,有利于企业低碳化改造的稳定实现。
企业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中可以设立一个专门的章节,对本企业在未来长期的低碳化升级改造过程中所要应用的改造模式、各项关键资产的改造时间安排、管理流程的对应低碳化升级方法以及企业长期低碳化改造费用投入、收益进行合理的估计和陈述,从而使市场相关利益人更好地把握企业在低碳化改造过程中的相关财务信息,进而对企业的低碳发展科学性和有效性作出合理的判断。
结论
低碳发展模式下,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必然会在以往的经济利益为导向的会计信息披露模式上进一步升级为包含企业环境责任和低碳化改造责任在内的环境会计披露模式,因而在低碳经济条件下,企业如何对自身的会计信息披露模式进行调整和升级,从而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是未来企业发展必然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所设计的低碳发展模式下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通过对企业低碳环境会计报告、低碳环境披露信息和低碳化改造长期规划披露模式的设计来帮助企业实现更加完善的环境会计披露制度,对企业未来的会计披露模式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2010年5月15日上午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的北京国际科普节启动仪式上,首度开展了“低碳-我们在行动”大学生主题教育活动。5月15日―6月15日,以“未来与低碳发展”为主题的2010北京国际科普节系列活动将陆续开展。活动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共同主办。启动仪式现场,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的学生代表,联合签订了《首都大学生低碳生活公约》,倡议青年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宣传低碳生活的理念。
本次国际科普节以“未来与低碳发展”为主题,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内,将陆续举办“低碳与城市发展”国际科普论坛、“低碳―我们在行动”大学生主题教育活动、“低碳生活从读书开始”公众普及行动、“低碳生活在社区”科普志愿者宣传教育活动。
2010年5月15日上午,清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何建坤教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教授在仪式结束后相继做客“北航大讲堂”,同堂讲述“节能减排,中国在行动”专题报告,分别阐述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及我国对策”与 “中国可持续能源发展”。报告中,两位教授紧扣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结合自身专业领域特点,详细阐述了中国目前在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绿色能源所采取的政策、取得的效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在报告结束后分别与在座学生进行了互动交流。
在活动期间,活动组委会为贴切“低碳”主题,从停车证设计、展品展示设计、现场发放废旧自制软盘记事本、拒绝一次性餐具及水杯等各环节,都以倡导低碳理念、践行低碳行为增强低碳意识出发。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宋征认为,青年大学生知识广博、充满朝气、思想认识趋于理性、践行低碳热情高涨,有着“承前启后”的社会责任,是“低碳发展”的生力军和先锋力量,是最好的低碳践行者、宣传者。
本次活动同时推出大学生节能环保创新作品展,充满各式各样的符合低碳特色的节能环保创意作品,让人眼前一亮,有废旧瓶彩绘、易拉罐艺术品、软盘制作记事本等等。青年学生们用艺术和行动演绎并倡导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理念。
低碳经济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前进方向,农业企业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起着重要的先行者作用,会计信息披露在农业企业发展过程中影响至大,目前,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存在方式单一、法律法规不健全、人员水平有限等问题;论文就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农业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对学术界的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
低碳经济;农业企业;会计信息;财务管理;信息披露
0 引言
低碳农业经济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节能减排、环保安全成为低碳农业经济的首要关注热点,为了保证低碳农业经济的迅速高效发展,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低碳经济会计核算和会计信息披露的政策和体系。与低碳经济相适应的会计核算以及会计信息披露称之为低碳会计,它是对传统会计内涵的丰富,巩固了低碳经济理论体系,是农业低碳经济生产核算和管理的工具。低碳会计要求低碳农业企业履行低碳社会责任、治污减排和节能降耗责任;还要求低碳农业企业公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等信息,通过这些会计信息的披露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社会对企业的评价,进一步影响到农业企业低碳经济的发展进程。为了保证农业企业低碳经济长效顺利发展,笔者对农业企业低碳经济会计信息披露体制进行相关研究,以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
1 概述
1.1 低碳经济和低碳会计概述
低碳经济的发展对低碳会计提出了要求,低碳会计为低碳经济发展服务;低碳经济的发展是低碳会计的出现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低碳会计是低碳经济发展的管理手段和基本保障。
1.1.1低碳经济内涵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通过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技术创新以及新能源开发等手段,减少对煤炭、石化等高碳能源的消耗,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双赢的一种新型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经济的实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优化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1.1.2低碳会计内涵
所谓低碳会计,是指以国家现有的能源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以货币、实物计量或者文字表达形式,对企业履行的低碳责任、节能降耗和减污减排进行实时动态的确认、计量,对企业的自然资源利用率进行报告和考核,对企业自然资本效率和社会效益进行会计信息披露的一本新型会计科学。它可以科学的衡量国民生产总值与企业的经营利润,促进环境保护、社会发展与企业效益的共同提升。
1.2 会计信息披露概述
所谓会计信息披露,是指企业按照一定原则、标准和要求向企业内部以及外部的信息使用者公开自己财务信息的行为。主要侧重于上市公司在新闻媒体上公布重大经济业务事项以及相关信息的行为。这里的财务信息是指财务经营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会计信息披露有助于向信息需求者提供有利的决策和管理的信息,从而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2 国内外基于低碳经济的农业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2.1 国外研究现状
低碳会计在国外研究起步较早,挪威国家统计局和财政部Alfsen K. H.T. Bye and L. Lorentsen (1987)提出低碳会计是环境会计的一个分支。Climate Change Information Center(2003)通过对⑶M机制进行分析和研究,对认为要研究碳排放会计,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源头排放和汇清除,即净碳通量会计。他将碳排放会计作了如下的定义:碳排放会计是采用排放源头和汇清除(Emissions by Sources and Removals by Sinks)的方式,通过碳会计来实现碳排放量的记录、总结及报告的过程。Stewart Jones(2008)提出了碳排放会计的体系概念,认为碳会计一般包括碳排放会计和碳固会计两个方面,在Stewart Jones(2008)的研究中,认为碳会计属于企业实施碳排放管理的一个体系,所以碳会计研究必须要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即碳会计体系,把碳排放会计作为碳会计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相关研究。
2.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低碳会计起步较晚,周志方、肖序(2009)介绍了中国低碳会计的发展概况,必须分清碳排放源头,从源头上控制处理。刘金拜(2010) 提出企业所产生的CO2减排量经过审核和检验可以作为商品买卖;但是这种减排量交易不属于技术转让合同,也不能作为货物买卖合同确认。张鹏(2010)阐述了对我国碳减排量如何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的问题,他指出核证的减排量(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s),简称CERs,应该称之为碳减排量,他认为碳减排量满足存货的确认条件,可以作为存货进行会计处理。王艳、李亚培(2008)认为碳排放权有商品属性,可以进行交易,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企业取得碳排放权的目的是进行短期交易。彭敏(2010)指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法律环境不成熟,金融市场不晚上,暂时不能确认企业金融资产,应将其作为无形资产进行会计处理。邹武平(2010)认为企业的碳排放限额超过标准,职能通过交易市场从其他企业购买,可以将碳排放权作为无形资产进行确认和计量。
2.3 国内外研究评价
国内外关于低碳会计的研究逐渐增多,主要集中在碳排放交易权的确认类型上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局限:一是没有专门针对农业企业的低碳经济的研究,二是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会计信息披露研究不足,三是没有系统的阐述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与方法。笔者就以上问题在农业领域的低碳经济背景下进行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3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农业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3.1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农业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目标
3.1.1基本目标
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农业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低碳会计是服务于农业企业低碳经济发展的,实现农业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是其最基本的目标。刺激农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主动的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积极防治农业环境污染,不能以牺牲农业环境为代价来追求农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积极配置农业环保设备,引进或研究农业低碳技术,提高农业企业的生产效率,走农业低碳发展道路。
3.1.2具体目标
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具体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充分披露农业企业低碳会计信息,向信息需求者提供决策依据;二是俄日农业企业经营及其投资决策提供方向和指导,披露农业企业的碳资产和碳负债流入流出情况、农业企业低碳资源的使用与分布情况、碳资源总额、投资管理与盈利情况、低碳资源所能产生的农业经济效益、低碳支出总额及具体使用情况、农业企业的社会环境责任情况。
3.2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农业企业会计信息披露意义
3.2.1理论意义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农业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一是低碳会计在农业企业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得到了理论检验与总结,使得会计信息在农业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得到了积淀和完善;二是促进农业企业掌握低碳经济发展规律,制定扎实有效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构建完整的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农业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体系;三是扩充会计理论研究领域,低碳会计作为新的学科将推动农业低碳经济的发展,低碳经济披露制度将导入会计基本理论体系。
3.2.2实践意义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农业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可以满足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包括政府部门、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农业企业周边的群众和社会团体、银行或者保险等金融机构等。二是可以更加促使农业企业依靠可靠的会计信息进行分析,保证内部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高农业企业的综合效益。 三是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农业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推行可以促进改革开放,更加注重低碳发展模式,避免引进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发展项目,有利于提升我国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四是有利于科学评价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改变片面依据GDP进行核算和评价的模式,推动绿色GDP的施行,适应低碳经济和科学核算的要求。
3.3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农业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3.3.1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所谓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对社会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也就是CSR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经济是农业企业社会责任体现的重要方面,也成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和衡量企业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低碳会计信息披露理论正中下怀。
3.3.2经济外部性理论
所谓的经济外部性理论是指农业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一个经济主体,它的行为对周围人的福利会产生一定的有利的或者不利的影响,当经济主体的私人行为带来的私人利益小于该活动带来的社会利益,就称之为正外部性;反之,称之为负外部性。传统会计无法反应企业经营活动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因此,能够反应社会效应的低碳会计信息披露理论便呼之欲出。
3.3.3信息不对称理论
所谓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相关人总能掌握比其他人更多的信息,他们能够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处于更加有力的地位,使之自身利益最大化;反之则不利。而低碳经济背景下,处于不利一方正是政府、民众和社会其他机构,低碳会计信息披露理论能够很好的弥补信息不对称缺陷,可以让他们很好的掌握市场信息,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
3.4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农业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要求与原则
3.4.1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农业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要求
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要保证会计信息使用者相关经济决策的正确性,应当满足以下两点质量要求:一是信息相关性。农业企业披露的低碳会计信息必须与农业企业与低碳会计相关,必须与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相关,必须与企业的决策相关,不能是无关紧要的信息,也不能是过时的信息,更不能是无用的信息。二是信息客观性。农业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必须是尊重客观事实的,没有隐瞒客观存在的信息差异,所披露的信息不能是忽视实际变化的信息,更不能是虚假的、杜撰的,必须是真实的与客观相吻合的信息。
3.4.2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农业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则
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要掌握一定的度,应当遵守以下几点原则:一是全面性原则。低碳农业会计信息披露必须将碳资产、碳负债、碳收益和碳成本等货币计量的和非货币性的信息,必须全面披露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二是成本效益原则。低碳农业要持续发展,必须考虑成本与收益的关系,信息披露必须协调统一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碳信息披露成本与效益必须在可控范围内,以最少成本换取最高效益。三是自愿与强制相结合原则。碳信息披露并不是所有企业都会积极主动,对于积极披露的农业企业政府应当鼓励;对于不配合甚至的抵制的,政府应当出台相关政策,强制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披露方式。
3.5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农业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方式
3.5.1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农业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
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主要包括碳资产、碳负债、碳权益和碳损益,下面详述之:
农业企业碳资产。所谓的农业企业碳资产是指农业企业已经发生的事项取得或加以控制的,能够以货币计量的,能够给农业企业带来预期收益的低碳资源。农业企业碳资产包括碳资产存货、固定那个资产、无形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低碳存货是指农业企业为了开展节能减排与环境治理需要消耗的特殊材料,对产品进行包装的低碳包装物、低碳管理部门的耗用材料等。低碳设备是指农业企业为节能减排所使用的设备。无形资产是指低碳技术,农业企业为节能减排研发或者引进的低碳技术。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碳排放权;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低碳耗费。以上都是农业企业必须进行披露的碳资产信息。
农业企业碳负债。所谓农业企业碳负债是指当农业企业承担生态坏境破坏费用或者支付生态环境补偿费、购买低碳排放指标等行为或产生支付业务,形成农业企业碳负债。碳负债主要包括三种:一是长期借款,也就是长期低碳借款,指企业从银行取得的用于引进碳减排设备或者技术的贷款。二是应交税费,包括应交碳罚款和应交碳税,指应交未交的碳排放罚款和碳排放税。三是预计负债—碳预计负债,指由于碳排放问题未来给农业企业带来的具有不确定性的债务。
农业企业碳权益。农业企业碳权益信息披露主要包括四种:一是实收资本—低碳资本,指农业企业投资者投入到企业当中用于低碳经营的资本;二是资本公积—低碳基金,指环保机构拨付的低碳基金、国家财政拨付的专用于碳减排的基金;三是盈余公积—低碳盈余公积,指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低碳基金;四是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指农业企业未作分配的碳利润。
农业企业碳损益。农业企业碳损益信息披露包括三大类:第一类是碳收益,包括两种,一是补贴收入—碳补贴,指政府给予的碳补贴;二是营业外收入,有碳排放出售利得,也就是农业企业出售碳排放权获得的收益,有其他碳收益,如国家颁发的低碳贡献奖、政府发放的环保补助、税收减免收益等;第二类是碳费用,包括两种:一是碳管理费用,指政府征收的碳税,低碳设备的折旧、低碳技术和低碳耗费的摊销,企业日常用于低碳维护的费用;二是营业外支出—低碳罚款支出,指农业企业碳排放超过国家规定的罚款支出。第三类是碳利润,也就是碳收支净额,指农业企业碳收益和扣除碳费用的净额。
3.5.2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农业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
农业企业低碳会计信息披露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向外传播,总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在农业企业传统的财务报表中披露,并且单列低碳科目。农业企业在资产负债表中设置单独的低碳项目,反映碳资产和碳负债;在年底的利润表中增设专门的低碳项目,反映碳支出和碳收益;在现金流量表中增设碳项目,列示碳支出明细。
(2)编制农业企业单独的碳会计报表或者报告。这种方式可以作为传统会计报表的附表或者补充报表,编制单独的碳资产负债表、碳会计利润表和碳会计现金流量表,编制单独的碳会计报告,将所有碳会计的信息在一份单独的报告中单独披露。
(3)编制农业企业低碳报告书 。农业企业在低碳经济发展中有许多无法用货币计量的信息,非定量的、非指标化的,比如地碳绩效信息等是无法通过碳会计报表或者报告来体现的,这就要求农业企业必须同时使用多种形式,如表格、文字、图形等编制低碳报告书来进行全面详细的披露。
(4)农业企业的其他披露方式 。农业企业可以通过公司简介、公司章程、企业招股说明书、公司上市公告书、企业业务数据摘要以及董事会报告、董事或者经理的业务报告、重大事件报告等对农业企业与低碳相关的问题进行披露与说明。
4 基于低碳经济下的农业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与措施
4.1 基于低碳经济下的农业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由于农业企业低碳经济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处于缓慢起步阶段,因此低碳会计信息的披露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根据笔者的调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农业企业低碳会计信息披露理论研究尚不完善。目前我国会计基本理论以及低碳会计理论与国际理论还是存在一定差异,在低碳会计信息披露理论方面还不太完善,开始推行低碳经济的企业并没有一套可以遵守完整的理论,尤其农业企业还难以参照规范的理论进行会计信息披露。
(2)农业企业低碳经济会计信息披露相关法律的制定滞后,缺乏可操作性。目前我国低碳会计体系仍然处于逐步建立和完善的过程,对于农业企业低碳经济会计信息的披露制度的研究很少甚至是刚刚起步,因此,相关法规制度还处于不完善和缺失的状态,导致农业企业低碳经济会计信息披露不能按章办事。
(3)农业企业缺乏专业的低碳会计信息披露人才,或者人才知识结构难以满足需求。低碳会计目前属于一个边缘学科,需要其他学科知识作为理论基础,涉及会计学、管理学、环境学、经济学和生态学等学科,会计人员需要掌握多门知识,了解农业低碳经济发展现状,才能满足需求。
5 基于低碳经济的农业企业会计信息披露措施研究
针对目前农业企业低碳经济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根据农业企业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国家低碳经济相关政策法规等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1)开展农业企业低碳会计信息披露理论研究工作。必须突破农业企业低碳会计信息披露障碍,会计理论界应该加强对低碳会计这门新型学科的实证研究,解决低碳会计计量和成本确认等基本理论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应带加大支持力度,成立专门的课题组进行研究,促进低碳会计理论研究水平的提高。
(2)完善农业企业低碳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农业企业是国家第一产业的支柱,农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农业企业的发展,因此,国家必须重视对农业企业的管理,在农业企业低碳经济发展方面更要制定法律法规,明确农业企业低碳会计信息的披露制度。
(3)培养农业企业低碳会计信息披露工作所需的复合型人才。农业企业不仅需要掌握农学的专业型人才,更需要掌握经济、管理、税收、生态、环境、资源等各方面的复合型会计人员,高校应当加强培养,政府要加大教育投入,会计人员要加强自身综合素质,为农业企业低碳经济会计信息披露服务,推动低碳农业的发展。
6 结论
节能减排现己成为国际潮流,农业企业也不例外,国家应当尽早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低碳农业经济的顺利发展,学术界加强对低碳会计理论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研究,加强对低碳农业所需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保障低碳农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瑞丽,低碳经济下的绿色会计模式构建初探[J].中国外资.2011(07).
[2]蒋晓改,低碳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J].辽宁经济,2010(3).
[3]李晨晨,不同市场成熟度下碳排放的会计确认与计量[J].财会月刊,2010(12) .
[4]Anita Engels.The European Emissions Trading Schexne:An exploratory study of how companies learn to account for carbon[J] .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dety.2009,18(34).
[5]周志方,肖序,低碳经济下企业谈会计体系构建[Z].环境会计与西部经济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4)
为了实现《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减排目标,英国政府在其“气候变化计划”中,提出了一项实质性政策手段,即气候变化税。其实质是一种“能源使用税”,计税依据是使用的煤炭、天然气和电能的数量,使用石油产品、热电联产和可再生能源均可减免税收。该税征收目的主要是提高能源效率和促进节能投资,并非是为了扩大税源,筹措财政资金。其税率按电当量计算,气态燃料为0.15p/kwh(p为英便士,1便士约为0.15元人民币),燃煤1.17p/kg(相当0.15p/kwh),液化石油0.96p/kg(相当0.07p/kwh)、电力0.43p/kwh。自2001年4月1日开始向工业、商业及公共部门(住宅及交通部门、居民除外)征收。
2005年英国率先建立了3500万英镑小型示范基金,制定了《减碳技术战略》,在2007年预算中宣布将支持建立第一个二氧化碳捕捉与封存技术(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的大规模示范项目。2007年5月的《能源白皮书》更是确定了计划的细节,宣布开展一项竞赛。英国政府为这场CCS竞赛计划设定的目标是2014年实现大约90%的捕获和埋存比例。根据该计划,英国政府对CCS示范项目的成本资助可以达到100%(不包括电厂建设成本)。英国政府在继2003年能源白皮书之后,2006年10月30日,受英国政府委托,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现任英国政府经济顾问尼古拉斯―斯特恩爵士(Nicholas Stem)领导编写了《气候变化的经济学:斯特恩报告》(简称斯特恩报告),对全球变暖的经济影响做了定量评估。
2007年,英国成立了气候变化办公室(OCC),负责制定气候和能源策略,并处理跨部门的策略协调问题。2007年3月,英国通过《气候变化草案》,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关于气候变化的立法,主要内容包括:碳财政预算提供目标管理,建立气候变化委员会,为英国2050年达到温室气体减排量60%的法定目标出谋划策,给政府在排放交易方面提供更大的权力等。2007年出台的英国建筑能源法规要求定出非常强制性的日程表,要求英国2013年以后所有公共支出的项目、住房必须达到零能耗,这归结起来叫第六级标准,任何私人的建筑都必须在2020年后达到零能耗。
2008年2月24日英国首相布莱尔发表了题为《英国政府未来的能源――创建一个低碳经济体》的白皮书。宣布了到2050年英国能源发展的总体目标:从根本上把英国变成一个低碳经济的国家;着力于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新的商机和就业机会;同时在支持世界各国经济朝着有益环境、可持续的、可靠的和有竞争性的能源市场发展方面英国将成为欧洲,乃至世界的先导。
2008年5月,英首相布朗指出,低碳技术是继蒸汽机、内燃机和微处理器之后第四次技术革命,英国希望能够率先在碳捕集和封存技术上成为全球商业化规模示范的国家之一,英国也希望在近海风电装机容量方面占据世界领先地位。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促进低碳经济转型,英国于2008年10月份成立了能源和气候变化部(DECC)。该部整合了原来由商业、企业及管制改革部(BERR)负责的能源策略制定职能,以及由环境、食品和农业事务部(DEFRA)负责的气候变化应对策略制定职能。该部的主要任务就是引领整个英国向低碳经济转换,另外还负责国家能源安全以及确保能源使用的高效和经济性。
2008年11月26日,英国议会通过了《气候变化法案》,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气候变化而建立具有法律约束性长期框架的国家,并成立了相应的能源和气候变化部。按照该法律,英国政府必须致力于发展低碳经济,到2050年达到减排80%的目标。
2008年年12月1日,根据英国《气候变化法》创建的英国气候变化委员会正式成为法定委员会,负责就英国的碳预算水平、实现碳预算的政策措施等向政府提供独立的咨询和建议。委员会于当天提交了其第一份相关报告――《创建低碳经济――英国温室气体减排路线图》。报告详细阐述了英国2050年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原则、方式和路径,提出了一个涵盖2008-2022年三个五年期碳预算的未来减排路线图,并分析了其可能给英国带来的广泛的经济和社会影响。
2009年第一季度,英国相继推出3项重大低碳战略。2009年3月英国商业、企业和管制改革部(BERR)委托独立研究机构 Innovas Solutions 出台《低碳和环境产业报告》,对全球低碳和环境产业进行了全面翔实的分析。报告认为,即将来临的绿色产业革命将会涉猎全球各个领域,将对低碳科技、产品和服务产生大量需求。以《低碳和环境产业报告》等研究报告为依据,2009年3月6日,英国商业、企业和管制改革部提出《低碳产业战略远景》。《低碳产业战略远景》指出,全球势必要转向低碳经济,低碳不仅能推动经济新一轮的增长,有助于走出目前的经济衰退,而且也是英国产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2009年4月,布朗政府宣布将“碳预算”纳入政府预算框架,使之应用于经济社会各方面,并在与低碳经济相关的产业上追加了104亿英镑的投资,英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公布“碳预算”的国家。财政大臣阿利斯泰尔・达林在公布财政预算的同时,也宣布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碳预算。而要完成这项特殊的预算,低碳的绿色能源推广是重要一环。根据计划,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应中要占15%,其中30%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相应温室气体排放要降低20%,石油需求降低7%。新能源推广是完成任务的关键,而风能利用是英国新能源利用中的一大重点。英国还推行“政府投资、企业运作”的模式,促进商用技术的研发推广,占领低碳产业的技术制高点。同时,运用多种手段引导人们向低碳生活方式转变。英国正在运用多种手段引导人们向低碳节能的生活方式转变。根据要求,英国所有新盖房屋在2016年要达到零碳排放。
2009年6月17日,英国正式公布了发展“清洁煤炭”计划的草案。主要对象是以煤炭为燃料的火电厂,要求英国境内新设煤电厂必须首先提供具有碳捕捉和储存能力的证明,每个项目要有在10到15年内储存2000万吨二氧化碳的能力。对此,政府会考虑给予相关财政激励。
2009年6月26日,英国能源和环境变化部题为《通向哥本哈根之路》的报告称,低碳经济对英国和全世界都有益处。《通往哥本哈根之路》概述了英国的基本立场:如果不对气候变化加以抑制,英国的经济繁荣、环境和安全将面临巨大的风险。英国现在正面临着严重的洪灾风险,这会给农业造成严重影响,会导致更极端的夏季高温,同时还会给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和交通网络带来更大的压力以及经济衰退。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气候变化不仅威胁到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安全,还会引发食物和水资源短缺、扩大疾病传播范围和不断增加的气候难民等诸多问题。然而,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也必须抓住良机。英国认为,低碳经济不仅关系到气候变化的长久大计,也是摆脱当前经济衰退的一剂良药。在英国,英国一直得益于新型低碳技术和绿色产业的巨大创新潜力,低碳经济及相关产业每年能创造超过1000亿英镑的产值,并为88万人创造就业机会。英国还着力将“低碳经济模式”向全世界推广。
2009年7月15日,英国又公布了详尽的《英国低碳转型》国家战略方案。英国商务大臣彼得・曼德尔森说,全球低碳产业的价值达3万亿英镑并在不断增长。《英国低碳转型》方案表明政府会支持并确保英国在这一产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我们决定通过制定清晰的政策,使英国同时在经济和环境两方面受益”。《英国低碳转型》方案是英国到2020年的行动路线图,它要求所有方面都向低碳化方向发展。它综合考虑了能源安全、产业发展和适应气候变化等多方面内容,是对气候变化挑战的有力回应。这份《英国低碳转型》方案涉及能源、工业、交通和住房等社会经济各个方面,同时出台的配套方案有《英国可再生能源战略》、《英国低碳工业业战略》和《低碳交通战略》等。2009年4月,英国已经拨款4亿英镑用于研发低碳技术。据预测,全球低碳经济市场价值达3万亿英镑,到2015年可为英国提供120万个就业岗位。在交通方面,到2020年使新生产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标准在2007年基础上平均降低40%。在接下来两年中投资3000万英镑,生产大量低排放的公共汽车。在英国主要大城市中安装充电基础设施,为电动汽车提供方便。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每辆2000到5000英镑的补贴。在住房方面,到2050年将来自住房的碳排放几乎减到零。由于住房基本是现有建筑,所以主要采用节能改造的方式,计划投资32亿英镑用于住房的节能改造,对那些主动在房屋中安装清洁能源设备的家庭进行补偿,预计将有700万家庭因此受益。《英国低碳转型》方案将有力地促进传统产业的低碳化升级改造。其中《低碳工业战略》指出,政府将在政策倾斜、产品采购、教育培训、标准化和资金投入等方面予以制造业全面支持,包括软件、制药、化工、发电、汽车、航空等领域,协助解决低碳工业发展的瓶颈,打造创新氛围,包括改变机制、消除壁垒和支持研发等。《英国低碳转型》方案还首次提出如下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政府机构,各部门必须建立自己的碳预算,排放超标将受到处罚;二是农业,支持将各种垃圾用于生物质发电。
英国政府还于2009年7月15日《英国低碳转型计划――国家气候能源战略》,对低碳迁移的具体任务目标进行了部署。该计划规定:到2020年,英国碳排放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34%。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计划规定到2020年,绿色行业工作机会要超过120万个;对700万个家庭住房进行绿色改造;支持150万个家庭自产绿色能源;40%的电力来自低碳能源;原油进口减少一半;新生产汽车的排放在现在基础上减少60%。
英国政府在对“低碳经济”产业化进行深度研究基础上,制定了《低碳产业战略远景》,指出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走出当前经济低迷状态的重要措施,也是着眼未来的战略决策,英国应当抓住全球在向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创造的巨大商机,实现经济的重新崛起。《低碳产业战略远景》强调英国应当围绕4个方面加快实施低碳产业战略。一是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减少商业、消费者以及公共服务成本。二是重视可再生能源、核能、碳捕获和储存技术、输电网等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将其作为未来英国发展低碳产业的重要方向。三是使英国成(下转第28页)(上接第23页)为全球低碳汽车开发和生产领先者。四是通过提供技能、基础设施采购和研发、示范和政策的部署,使英国成为低碳经济商业中心。
2009年11月,英国能源与气候变化部公布了能源规划草案,明确提出,核能、可再生能源和洁净煤是英国未来能源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大力发展风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草案决定重启核能发展计划,批准了10个新核电站。2009年12月1日,英国能源与气候变化部了题为《智能电网:机遇》的报告,宣布将大力推进智能电网建设。报告提出,2020年前,将4700万个家庭普通电表全面替换为智能电表。英国还成立了智能电网示范基金,在未来5年内为智能电网技术研发提供资金支持。
为了帮助英国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英国工党政府在2010年3月24日启动一个20亿英镑的“绿色”投资银行计划。英国财政大臣阿利斯太尔・达林(Alistair Darling)表示,该计划有望在5月6日进行投票表决。他同时表示,希望获得更多的投资,以便促进持续18个月经济萧条过后经济的发展。
目前,英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基础,以政府为主导,以全体企业、公共部门和居民为主体的互动体系,从低碳技术研发推广、政策发挥建设到国民认知姿态等诸多方面,都处在了世界领先位置。从某种程度上讲,英国已突破了发展低碳经济的最初瓶颈,走出了一条崭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英国实施低碳计划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许多国家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纷纷转移精力、削减投入甚而放松减排要求的情况下,英国却宣布启动了一项“绿色振兴计划”,尝试以低碳经济模式从衰退中复苏。
2010年7月12日,福建省上杭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紫金山铜矿湿法厂污水渗漏事故,导致废水渗漏量高达9100立方米,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生活环境。污染已经造成,但通过这些污染事件应更多的关注到污染背后,企业对于环境与生态的漠视。因此,健全的环境绩效评价系统,将有利于企业变被动为主动,合理约束其在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下的企业行为,使其在关注经济利益的同时,注重环境绩效。
一、水泥行业环境绩效评价概述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以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生活污染为基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创建清洁能源结构,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一)水泥行业环境绩效评价的必要性———基于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的提出,一方面降低了企业自身及全社会的碳排放量,另一方面则顺应了社会的整体发展趋势,改变了企业的价值导向,使企业由传统的注重经济发展价值导向转变为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价值导向,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水泥行业作为高耗能行业,在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中占有突出地位。目前,国内大多数水泥企业仍旧以经济效益和盈利水平作为其发展的首要目标,以扩大市场占有率及企业规模为主要动力,低碳发展的意义仍被企业所低估。这就要求水泥行业从低碳经济的本质出发,形成一个经济与环境友好发展的复合系统。因此,在评价水泥行业绩效时不能单一考虑其经济效益,还要考虑其对生态环境的贡献,包括资源耗费、废物排放及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对水泥企业这类高能耗企业的环境绩效进行评价。
(二)水泥行业环境绩效评价现状
从企业外部信息来看,企业主要通过其社会责任报告来向社会披露其环境绩效。通过搜集分析2010年度我国水泥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不难发现当前水泥行业上市公司的环境绩效信息披露较少。在23家水泥上市公司中,只有5家公司在2010年度披露了社会责任报告,仅占23家水泥上市公司的21.74%。在5家出具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中,其环境绩效信息也仅占12.50%~28.57%,平均水平为20.74%。纵观23家水泥上市公司,唯独只有塔牌集团一家出具了2010年度环境报告书,较为详细的披露了该公司的环境绩效信息。我国水泥行业23家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及附注中环境绩效披露情况见表1。2010年9月14日,环境保护部为满足公众的环境知情权,敦促上市公司积极履行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颁布了《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指南》要求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应当定期披露环境信息,年度环境报告;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或受到重大环保处罚的,应临时环境报告。同时对于必须披露和鼓励披露的环境信息分别做了规定。5家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水泥企业和1家披露环境报告书的水泥企业披露信息。直观地看出这5家水泥企业虽然在其社会责任报告中进行了环境绩效信息的披露,但是与《指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披露的环境信息内容不够全面。仅有塔牌集团在其环境报告书中,较为全面的反映了当前环境绩效。基于上述水泥企业上市公司的环境绩效信息披露情况,笔者可以得出结论:我国水泥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积极性不高且其环境绩效信息的披露内容总体情况不理想,披露的环境信息较少。进而可以进一步得出结论:我国水泥企业的环境绩效评价系统薄弱。
二、平衡计分卡在环境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著名管理会计学家罗伯特•S•卡普兰(Robert•S•Kaplan)和美国复兴全球公司(Renaissanceworldwide)总裁大卫•P•诺顿(David•P•Norton)于1992年首次提出了平衡计分卡的概念。区别于传统的绩效评价体系,平衡计分卡在关注企业财务指标的同时,充分考虑了企业的非财务指标,并将二者有机结合,作为一个系统的整体来评价企业的经营绩效。
(一)可行性分析平衡计分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将企业的愿景、使命和发展战略与企业的绩效评价系统联系起来,是一种把企业的使命和战略转变为具体的目标和测评指标的工具。平衡计分卡将企业绩效分为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和成长四个维度,这四个维度在企业战略目标和绩效指标之间布下一条隐含的“因果链”,以战略目标和竞争需要为基础,关注企业的长远利益以及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挖掘。企业环境绩效体现的是一个企业环境管理的成果,而企业环境管理必然是由一个至上而下的管理与由下至上的反馈相结合的统一过程。随着对低碳经济认识的不断深入,我国水泥企业的环境管理已经由过去的事后处理逐步转化事前控制,但大多数事前控制仍然局限在生产环节,少有提升到企业战略的地位上来。而处在水泥行业的企业要优化企业自身的环境管理,就必须将环境提升到战略地位,从战略的高度分析整个业务流程,找出环境管理的关键流程,使其转换为提高环境绩效的能力。因此,基于低碳经济的时代要求以及可持续发展目标,水泥企业应将环境因素融入到企业绩效评价平台中,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和成长这四个维度对企业绩效进行综合全面度量。这就要求处于水泥行业的企业不仅仅单一测评当前的财务指标,而要从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角度出发,系统评价企业的各项指标,特别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现实影响和潜在影响。应用平衡计分卡对水泥行业进行环境绩效评价,不仅符合企业投资者的长远利益,更满足了低碳经济对于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社会要求。
(二)体系构建在低碳经济下,水泥企业应当建立“改善企业经营状况,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并根据这一战略目标,建立环境管理的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体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水泥企业在引入环境因素的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体系中,应当权衡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和员工四个维度,使其平衡发展,而不能偏废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当然,由于环境问题是社会问题,关系到政府及外部利益相关者,因此在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环境绩效评价体系中,还需引入政府及外部利益相关者这一维度,真正体现出各个驱动因素之间的因果链,更好地管理水泥企业的环境行为,实现在低碳经济下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建立了财务层面、客户层面、内部业务流程层面、学习和成长层面与政府及利益相关者层面这五个维度的环境绩效评价体系。#p#分页标题#e#
(1)财务层面主要由环境投资、碳排放权、碳排放费用、排污相关费用、环保产品获利情况五个指标构成。财务能力反应了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能力,是企业得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表现。在财务层面加强对环境会计的核算,有利于水泥企业直观、定量地了解企业自身在环保方面的投入与产出,以更好地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环境绩效。
(2)客户层面主要涉及到客户对企业环保工作的评价和客户对环保产品的认可度两个指标。客户是企业产品的最终购买者和使用者,只有获得了客户的高评价及认可才能保持现有客户,同时吸引潜在客户,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水泥用户更关注的是绿色水泥产品以及水泥企业的环保行为。
(3)内部业务流程层面主要考虑环境管理制度的制定及实施和环保产品的研发两个指标。内部业务流程直接影响了企业环境管理绩效。通过环境管理制度的制定及实施,减少环境事故,促进水泥企业安全生产,从而进一步提高生产率,并降低经营成本。
(4)学习和成长层面主要由领导的重视程度及模范作用、员工环境意识的培养两个指标组成。学习和成长层面为员工和组织的长期成长与进步确定了目标。拥有具有低碳经济意识的领导和员工,水泥企业将更有力地推进环保产品的研发,并自觉对社会环境承担应有的环保责任。
政府及外部利益相关者则主要与环境法规遵守情况、环境信息(财务及非财务信息)披露情况两个指标相关。政府和外部利益相关者是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受益者和评价者。水泥企业应在环境法规的约束下,正确地进行营运、投资及筹资活动,实现绿色生产,并积极主动地公开环境法规遵守情况、披露环境信息。而政府及外部利益相关者层面则又对水泥企业的财务层面和内部业务流程层面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在内外驱动因素下,协调发展,实现低碳经济。平衡计分卡的这五个维度之间,相互影响,有着明确的因果关系。基于低碳经济下的可持续发展这一战略目标,水泥企业应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构建绿色生产经营环境,满足股东要求;完善内部业务流程,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优的内部资源配置,为客户提供经济环保的水泥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扎实员工环境意识,让员工成为环境绩效的责任者和评价主体,提升员工对于环境绩效评价的主观能动性;遵守相关法规制度,尊重外部利益相关者,自觉营造环境友好型的生产环境。
>> 城市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低碳旅游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商务区低碳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低碳乡村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低碳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研究 低碳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低碳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桂林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关于低碳展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湖北省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河北省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研究 低碳经济下的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低碳经济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低碳经济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研究 物流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低碳经济范式下的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低碳经济背景下建筑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碳排放权交易介绍.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环境
资源监督管理机构网站资料.http:///
main-1.asp?id=32&pid=4634.
[3] Divis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United Nations.
Indicator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Guidelines
and Methodologies [R].Sep,2001.
[4] 李,宋晔皓.综合解读三大评估体系中的绿色
社区指标[J].世界建筑,2010,(8):118-119.
[5] 国内低碳城市标准体系出台.http://unido-imr.
org/main-1.asp?id=30&pid=4899.
[6] 侯依玲,谈建国,刘校辰,吴蔚,马京津.低碳
城市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进展[J].S3聚焦气
候变化,探索低碳未来,2012,(9).
[7] 孙滔.低碳技术―低碳经济的核心竞争力[J].
河南科技,2010,(8).
[8] 欧盟计划增加500亿欧元发展低碳技术应对气候变
化.http:///main-1.
asp?id=46&pid=3697.
[9] 陈柳钦.低碳经济演进:国际动向与中国行动
[J].科学决策,2010,(4).
[10] Bed ZED.http:///Peter
Harper - Low Carbon Living.http://
/videos/eco-innovation-
seminars/107-peter-harper-low-carbon-living.
[11] 中国房产信息集团,克而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低碳地产先锋:实战模式与绿色项目解码[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12] 台北县低碳社区标章认证制度作业要点.1999年
10月27日北府环碳字第0990101439号令修正.
[13] 气候组织.国际视角的城市低碳发展―国际城
市气候变化行动计划综述[R].2010.
[14] 晏功明.欧美群宅运动对我国城市和谐社区建设
的启示[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9,29
(1):77-78、83.
[15] 叶昌东,周春山.低碳社区建设框架与形式[J].
现代城市研究,2010,(8):30-33.
[16] 气候组织.中国清洁革命报告III:城市[R].
2010.
[17] 北京市政协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课题组.北京生活
垃圾分类处理情况调研报告[J].城市管理与科
技,2009,11(2).
[18] Greater London Authority.Homes Energy
Efficiency For Tomorrow. http://london.
gov.uk/priorities/environment/climate-change/
energy-efficiency/homes-energy-efficiency-
fortomorrow.
[19] 鲍敦媛,张聪钦,等.台湾低碳旅游发展现况与
关键词 低碳城市发展路线图;规划;温室气体;排放清单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0)10-0013-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0.10.003
随着世界人口增长和能源资源消费的增加,人类排向大气中的以二氧化碳(CO2)为主的温室气体越来越多,引起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旨在降低人类活动造成的碳排放的“低碳”发展模式已逐渐成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世界经济向低碳转型已是大势所趋。
城市是人类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是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对资源、环境、气候变化等问题已经并将继续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根据权威研究报告[1],城市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到总排放的78%左右,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排放比重正在增加。今天,全球超过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联合国人居署《世界城市状况报告(2008/2009)》[2]提出,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在未来的20年中,60%的世界人口将居住在城市空间中。城市的发展速度、人口数量、能源消耗以及产业结构都直接影响到温室气体减排的效果,使其不可避免地成为各国低碳发展的关注重点。城市政府通过能源供给和管理、交通、土地利用及废弃物管理等措施,积极推动向低碳转型,是低碳经济的重要参与者。
2009年,中国政府正式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约束性指标。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目前正处于高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探索低碳发展的路径,积极推进低碳城市建设,不仅符合全球“低碳化”的发展趋势,也是落实国家提出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必然要求。据中国科学院《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3],中国虽然已跨越碳排放强度高峰,但还需跨越人均碳排放量、碳排放总量两个高峰。中国必须立足实际,基于自身发展阶段和特点,探索有中国特色的低碳城市发展道路。如何将低碳城市理念真正落实到城市的战略规划制订、规划实施、建设管理、监测与评价等过程,是目前国内低碳城市建设的难点和重点问题。而关键在于如何界定低碳城市发展路线图,如何科学合理地制订及确保实施。因此,必须加强对中国城市建设低碳城市的路径和方法设计,研究探索中国低碳城市发展路线图的内涵和功能,为城市走低碳道路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1 低碳城市发展路线图
路线图源自英语词汇(Road Map),根据韦伯(Merriam-Webster)词典的解释,路线图有三种定义:①用于表明路线特别是机动车路线的地图;②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制定的用以引领发展或进步的一个详细的计划,如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巴厘岛路线图等。③一个详细的说明。而维京百科词典则除了以上定义外,还将路线图定义为一种管理和预测工具或指南,如技术路线图(Technology Roadmap)。
笔者将低碳城市发展路线图定义为:是城市为实现低碳发展而制订的战略、规划 和详细的计划、方案,以及对城市制订低碳城市战略、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制定和实施规划以及监测评估等一系列行动的过程和制度设计。
1.1 国际地方环境理事会的经验
近年来,在推动城市应对气候变化、帮助制定气候变化方案和计划方面,国外一些城市和国际机构都开展了一些试点工作,取得了一些有益做法和经验。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是国际地方环境理事会(ICLEI)开展的城市气候保护行动(City Climate Change Protection, CCP)。
1993年3月,在欧盟委员会的支持下,ICLEI在阿姆斯特丹组织召开了欧洲气候城市变化会议,83个来自23个欧洲国家主要城市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正式启动了欧洲城市气候保护行动(Cities for Climate Protection Europe campaign,CCP)。作为CCP的重要工作成果,ICLEI组织开发了城市气候保护的系列工具和指南,其中,最重要的是开发了“城市气候变化五步法”指南。
城市气候保护五步流程包括:
潘晓东:中国低碳城市发展路线图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年 第10期第一步:制订基准排放清单和预测。按照城市能源消费和废弃物的产生量,计算城市基准年和预测年的温室气体排放。这个排放清单和预测可以为城市评估减排进展提供一个对标(benchmark)。
第二步:设定城市减排目标。为城市设定一个减排目标,包括凝聚和形成城市的政治意愿,为城市制订减排规划和措施提供指引。
第三步:制订地方行动计划。通过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制订城市行动计划,包括城市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大多数包括时间表、筹资机制以及各部门的职责任务和工作人员、提高公众意识和教育工作。
第四步:实施政策和措施。在CCP成员城市实施相关政策和措施,提高城市能源效率,如提高建筑和水处理设施的能源利用效率、路灯改造、改善公共交通、安装可再生能源装置、从废弃物中获取甲烷等。
第五步:监测与结果核查。监测与核查温室气体控制的政策与措施的执行情况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一旦政策和措施开始执行,监测与核实就开始,并在执行过程中提供信息反馈以推动各项政策和措施的完善。
以上五个环节提供了一个灵活的框架,可以适用于不同城市的实际和获取数据的难易程度,为地方政府提供了一种比较实用、便于推广的指导城市气候保护的创新性的指南。同时,ICLEI还开发了一系列的规划工具,包括编制城市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排 放清单的管理软件,如CACP(Clean Air and Climate Protection Software)。
ICLEI开发的城市气候变化指南和相关的软件,是国际上目前用于指导城市层面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低碳发展的比较权威和实用的指南和工具,已经在一些国家的城市得到了应用,反映了国际城市低碳发展研究与实践的先进水平。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对于中国来说,与中国城市的实际相去甚远。一是在城市的气候变化行动设计中更多强调了城市的自治性,没有充分考虑到中央政府对于城市的影响力。对于中国城市来说,城市的建设与发展首先必须符合中央政府的制度和政策要求,城市发展模式的创新必须是在中央的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的大框架下进行的,这是中国城市与国外城市特别是一些西方国家城市的重要区别。二是在步骤设计上,忽视了城市气候变化或低碳发展战略的制订,重点放在城市碳排放清单编制和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制订上。中国城市开展低碳城市建设,首先必须制订城市的低碳发展战略,体现城市的政治意愿和政治共识。 另外,CCP行动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和排他性,如以上提到的相关指南和软件,ICLEI仅为其会员或伙伴机构提供。
1.2 低碳城市发展路线图的功能
城市实现低碳发展,是城市发展模式的创新与变革,涉及到城市发展理念、规划与建设、管理体制机制、生产生活和消费模式等方方面面。因此,必须推动城市从战略到规划、从体制到机制、从理念到行动等方面形成共识,并对城市实现低碳发展的路径、方式有系统全面的设计。
低碳城市发展路线图的功能在于:为城市实现低碳发展提供系统化、实用化的路径和过程设计、战略和规划指导,提供制度安排和机制设计,确定行动方案和重点项目安排,提供监测评估。
低碳城市发展路线图与低碳城市规划的区别在于:①定位不同:低碳城市发展路线图是指导低碳城市发展的行动指南,反映的是城市从传统的发展模式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的过程,其中包括了低碳城市规划的制订和实施;而低碳城市规划是指导低碳城市建设的纲领性文本,主要反映低碳城市发展的指导思想、规划目标和任务、规划内容、具体措施和重点项目等。②要求不同:低碳城市发展路线图的制订没有十分严格的规范、标准和要求,可以根据城市的实际作出一定的调整;但低碳城市规划则必须遵循比较明确、严格的体例和要求制订。③针对的对象不同:低碳城市发展路线图主要针对的是城市的管理者和决策者,主要用于指导、协调低碳城市发展的决策和管理行为;而低碳城市规划则面向城市政府、企业、社会等各个方面,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主要依据。
2 中国低碳城市发展路线图的框架
中国低碳城市发展路线图有二个方面的含义和功能:一是低碳城市建设的战略、规划和具体的计划和方案,这主要是文本意义上的定义;二是低碳城市开展制订低碳城市战略、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制定和实施规划以及监测评估等一系列行动的过程和制度设计,这主要是从过程意义上的定义。意味着低碳城市发展路线图的真正意义在于指导城市开展机制体制上的创新,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政治体制、城市政治经济架构、社会对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的了解水平等方面与其他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的城市相比情况迥异。因此,要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城市的市情出发,科学、合理地制定城市低碳发展路线图。
(1)提升意识,凝聚共识。增进城市社会对气候变化和能源问题的了解,提升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特别是要提升城市权力机构和行政机构(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以及各部门和单位)的观念和意识,使城市的领导层、决策层和行政执行层对建设低碳城市目的、意义和必要性达成广泛认同和共识。
(2)合理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摸清城市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与汇的现状,搜集和获取相关的详细数据,为科学分析提供基础。
(3)科学分析,支撑决策。开展城市能源和气候变化问题的SWOT分析,找准低碳城市发展的主要问题、不足、机遇和挑战;开展温室气体排放的未来情景分析,预测人口变化及与之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变化,产业发展预测、生产生活方式变化,提出基准情景(BAU)、低碳情景、强化低碳情景等。
(4)提出低碳城市发展战略和规划。确定城市低碳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表明城市低碳发展的政治意愿。同时,根据城市发展实际, 科学合理地设定量化的减碳目标,并分解到各主要领域,制订各主要领域的减碳实施方案,落实政策及资金匹配的措施,安排重点领域的优先项目。
(5)实施低碳城市发展规划。包括组织实施部门和行业专项行动,实施重大项目,开展科技创新和机制体制创新,开发合适的低碳商业模式,通过学校教育、公共活动等提高低碳意识等,将目标落到实处。
(6)跟踪评价和监督规划实施。科学评估规划目标的实施进展和成效,有效激励监督规划 的实施。
3 合理编制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
3.1 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
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 (City GHG Inventory),是指以城市为单位,核查和计算该城市范围内各个部分的温室气体排放而形成的清单。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是开展城市温室气体减排情景预测、制定城市低碳城市战略、规划和行动,以及制定城市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基础。依据IPCC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指南,要采取一切措施确保所有量化数据尽可能地接近实际排放量和所有不确定因素在实际统计中能尽可能地减少。
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与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为数不多的研究成果也多是学习借鉴国外的理论与实践,缺乏系统、规范、符合我国实际的城市温室气体研究方法和操作流程,目前还没有任何官方的核算方法和体系可供采用。因此,制约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的一个瓶颈就是缺乏中国特色的城市尺度上的温室气体核算体系。
3.2 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编制原则
参考2006年IPCC关于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的要求,结合中国城市实际,编制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应遵循如下原则:
(1)透明性原则。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必须具有充分、清楚的文件来支撑,不仅编写者自己理解清单是如何编制的,其他机构的人员也可以理解。
(2)完整性原则。对温室气体的评估必须涵盖所有的碳源和碳汇,以及各种温室气体。如果某种要素欠缺,必须清楚地说明欠缺的理由。
(3)连贯性原则。编制不同年份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温室气体排放的趋势必须是尽可能用相同的方法和数据源计算出来的,能够反映温室气体排放的年度变化。
(4)可比性原则。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必须能用来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要使用相同的指南、图表、定义以及分类来反映温室气体排放以及排放减少的情况。
(5)准确性原则。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必须使用精确的测算和评估结果,可以进行核实,尽一切可能减少评估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6)简便性原则。考虑到中国城市工作经验、人员素质、专家资源等方面的实际,要数据可得、方法易行、测算简便、方便操作,也便于领导决 策时采用。
3.3 编制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
按照国际上通行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方法,包括五个核心工作:
(1)理清重点:明确什么是最相关的核心行动;
(2)完整核查:核查所有可查的温室气体排放;
(3)数据可比:在不同年份的核算口径上保持一致,以便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4)准确计算:尽可能用最精确的计算结果;
(5)科学分析:使用计算或做出重要预想等方式,使制订碳排放清单的过程明晰、清楚。
3.4 城市温室气体排放的种类
《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包括的温室气体有: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烃(HFCs)、全氟碳(PFCs)、六氟化硫(SF6)、三氟化氮(NF3)、五氟化硫三氟化碳(SF5CF3)、卤化醚(如C4F9OC2H5, CHF2OCF2OC2F4OCHF2, CHF2OCF2OCHF2)。
《蒙特利尔议定书》未涵盖的其他卤烃,包括CF3I, CH2Br2 ,CHCl3, CH3Cl, CH2Cl
24 。
《2006年指南》还就下列前体物(Precursor)的报告提供了相关信息,不过没有提供估算这些气体排放量的方法,它们是:氮氧化合物(NOx)、氨气(NH3)、非甲烷挥发性有机化合物(NMVOC)、一氧化碳(CO)和二氧化硫。
大气中的许多温室气体是完全人为的,如卤化碳和其它含氯和溴的物质。京都议定书规定了二氧化碳、氧化亚氮、甲烷、六氟化硫、氢氟碳化物(HFC)和全氟化碳(PFCs)这六种温室气体应该是关于温室效应的最重要的人为气体。不同的温室气体对气候的影响通常转换为二氧化碳当量,例如氧化亚氮(N2O)是二氧化碳的310倍。
3.5 清单年份和时间跨度
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包含有关向(或从)大气中的排放(或清除)出现的日历年的估计值。如果缺失符合这一原则的适当数据,可以利用来自其他年份的数据,通过运用适当的方法,如求平均值、内推法和外推法等,来进行估算排放/清除量。年度温室气体清单估计值的数列(如1990到2000年每年的估计值)称作时间序列。由于长期跟踪排放趋势很重要,各国应确保估计值的时间序列尽可能具有一致性。
温室气体清单报告包括一套标准的报告表,涵盖所有相关气体、类别和年份,还包括一份书面报告,以文件的形式说明编制估算所使用的方法学和数据。《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提供了标准化的报告表,但应开发适用于城市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报告表。
3.6 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部门划分
城市温室气体排放的部门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类:
居住、商业、公共机构、工业部门等部门、机构所使用或消耗的电力,天然气,燃料油和蒸汽;
交通运输部门:城市运输系统所使用的柴油和电力,以及城市道路机动车辆使用的汽油和柴油;
固体废弃物:居民、商业和建筑拆迁部门所产生的废弃物数量和组成成分。
航空业:飞机所消耗的燃料。
水路运输:往返于城市船运所消耗的燃料。
3.7 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一般计算方法
在《1996 年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修订本》和《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优良作法指南和不确定性管理》中,最常用的简单方程式是,把有关人类活动发生程度的信息(称作“活动数据”或“AD”)与量化单位活动的排放量或清除量的系数结合起来。这些系数称作“排放因子”(EF)。因此,基本的方程是:
二氧化碳排放量= AD•EF(IPCC 2006)(1)
例如,在能源部门,燃料消费量可构成活动数据,而每单位被消耗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可以是一个排放因子。有些情况下,可以对基本方程进行修改,以便纳入除估算因子外的其他估算参数。能源部门的二氧化碳碳排放方程为:
二氧化碳排放量=Σ能源i的消费量×能源i的排放系数(i为能源种类)(2)
3.8 城市低碳情景分析预测
情景分析(Scenario Analysis)是国际通行的规划制订过程中的分析方法,基于某一对分析对象在不同年份、不同变量和参数的条件下有可能产生的不同结果,用以指导制订规划目标和行动。对城市在不同情形下温室气体减排的成效以及成本进行分析预测,是编制城市气体排放清单出发点之一,也是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真正服务于城市领导层进行规划和决策的价值所在。
一般而言,城市低碳情景分析包括以下三种情景:
(1)基准情景(BAU)。以当前经济发展模式为基础,并包括当前针对单位GDP能耗以及其他关键领域的政策承诺,仅反映目前现状下的结果。
(2)优化情景。这一情景是基准情景的优化与改善。包含由增加的节能措施、可再生能源的推广,以及污染的减少等所产生的效应;政策还包括高耗能行业工业附加值所占比例逐渐减少、节能技术的推广、新建建筑达到节能标准、重工业自身的提高。
(3)低碳情景。该情景则包括制订和执行低碳规划和政策,加大对低碳建筑、低碳交通、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IGCC)为代表的绿色低碳技术以及碳汇技术的推广力度。同时,加大相应的配套政策的制订和实施力度。
3.9 制定城市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制定城市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是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对城市低碳发展进行评估、检测与考核的依据,一旦制订并执行,将对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制订城市的减排目标应遵循几项重要的原则:
(1)以国家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作为出发点。低碳城市规划制订的目标一定要围绕国家目标,目标执行的基础是实现国家提出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同时,也尽量与国家目标的口径相一致,便于考核与评估,体现与国家政策的一致性。
(2)结合城市发展实际,做到量力而行。对低碳城市的内涵和实质有深刻的认识,清醒认识执行低碳目标的影响和成本因素。因此,制订低碳城市目标时要实事求是,客观务实,切忌偏高或偏低。
(3)将城市二氧化碳减排总目标落实到具体的专项目标中。除了制订总的碳减排目标外,还要有具体的专项目标进行匹配,才能真正将低碳城市的目标落到实处。
4 制订低碳城市规划
在制定城市低碳发展规划时应先做好前期准备,主要包括:分析城市碳排放源、城市碳排放量以及城市碳排放驱动因子,明确城市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以及城市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列出城市碳排放清单;分析城市未来碳排放情景,为城市实施二氧化碳减排提供决策依据;确定城市低碳发展目标,根据驱动因子分析以及情景分析,确定城市减排目标,以及实现该目标的可行性。
4.1 将减碳目标分解到各主要领域
低碳城市发展模式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应分不同领域进行推进。根据情景分析,将城市减碳目标分解到各主要领域和具体的行业之中,制定各行业和各领域分阶段减碳计划。在产业领域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优化产业结构,降低高耗能产业的比重,加大重点行业和耗能大户的节能技术改造,加强节能管理。在建筑节能领域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发展新兴建筑材料,提高建筑质量,延长使用年限,加快供给体制改革,推行区域热电联产。在交通领域加快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发展轨道交通。加快淘汰老旧的运输设备,逐步实行公路甩挂运输,提高运输效率,降低各类运输工具的能耗。具体落实到各个行业中时,应确定主管部门,将减排目标分解到城市各个行业之中去,比如钢铁、水泥、汽车等各个行业协会都应该有节能减碳分解指标。
4.2 政策及资金支持
制定低碳城市发展规划,必须加强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
(1)加强组织保障。成立建设低碳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领导低碳城市建设 。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级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城市相关部门,增进低碳城市工作推进力度。
(2)加强资金保障。在城市现有财政各项专项资金中,对符合发展低碳经济的区域试点、零碳农业示范产业园、低碳工业示范产业园、零碳旅游示范产业园、低碳示范建筑、合同能源管理、“免费自行车”行动、公益林固碳补偿、节能奖励等项目予以倾斜支持。
(3)纳入目标管理。将各项工作任务进一步细化,落实责任主体,并纳入目标管理,对降低万元产值能耗、碳排放强度等目标纳入考核体系。
4.3 制订低碳城市规划的法定程序
制定低碳城市规划需要落实到法律、法规和制度层面,需要建立完善的制度来保障规划的实施和落实,需要由相应的法定程序来保障规划的权威性。低碳城市规划的制定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
(1)确定规划制定的主体。确定制定规划的主体才能保证规划制定的权威性和可靠性。低碳城市规划制定的主体应是城市的行政或立法机构。
(2)确定规划实施的对象,包括法人、自然人及其行为。
(3)确定规划执行的主体。低碳城市规划制定之后,应该由一定的机构来实施,从而确保规划落实到实施层面。低碳城市的执行主体不仅限于城市政府机构,还包括城市市民。
(4)确定规划执行的监督机构。实施低碳城市规划,应有相关的监督机构来保障低碳城市规划实施的力度和规划的执行程度,并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反馈,如由城市人大对规划进行 监督。
5 实施低碳城市规划
5.1 识别和实施重大项目
制定低碳城市规划,需要对重大项目进行识别和实施。确定低碳城市发展的优先项目和重点项目,并编制重大项目表。
以纽约市能源节约计划(ENCORE)为例。能量节约计划(ENCORE)为城市公共设施提供能源节约和清洁能源项目。该项目始于1995年,是基于城市电力管理局(NYPA)、城市市政管理服务局(DCAS)、城市州立大学(CUNY)和城市健康和医院公司(HHC)之间的合同。城市市政管理服务局的节能办公室代表市机构实施ENCORE项目。
ENCORE项目通过两种策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城市建筑能源使用效率和采用能清洁能源。到2006年底,有超过350个不同水平(准备、勘察、设计、施工和完成)的ENCORE项目得以开展。如果所有项目按计划实施,将会形成每年节约近155 000 MWh的电力,878 000 MMBtu(百万英式热量单位)的蒸汽,3 000 t煤,或者1 520万加仑的石油。因为ENCORE项目的一项内容是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清洁能源改造,由此,城市每年天然气的用量增加近2千万千卡。综合起来,这一项目到2006年减少了总共约176 000 t CO2当量的排放量。
5.2 推进低碳发展市场化机制与企业参与
低碳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市场机制和企业的参与,发展低碳城市既不是简单的市场行为,也不可能是完全的政府行为,而是公共治理的三方主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参与的过程。低碳行动需要政府、企业、组织、家庭和个人的广泛参与。行政机制体现着政府自上而下的努力,社会机制可以促进非政府组织自下而上的努力,市场机制则可以发挥出赢利性组织横向的努力。这三套机制和三种政策工具在激励政府、企业和社会三类主体的积极性、发挥 作用的领域明显不同。以政府为主导,营利性企业、公益性组织、社会公众等构成的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三种机制上的有机整合。建立环境交易所,促进清洁发展机制项目(CDM)交易等,加大市场调节在发展低碳城市中的作用,制定相关政策促进企业参与。
5.3 开发合适的商业模式推进各行业的减碳
低碳经济时代的新型商业模式是从产品设计理念到提供服务的方式,再到用户观念的更新等各个方面都要进行改进。以房地产为例,从前人们买房时都会看有没有装空调的位置,之后会看空调有没有装好,再后来是看有没有中央空调。低碳经济时代,住宅甚至不再需要安装中央空调就可以保持室内恒温。其原理是利用热水管道在房屋内不同位置铺设,通过热水反复流动把热量传送过去,这样冬天时热水就起到了保暖作用,而到了夏天,冷水就起到了降温作用。这既节省了电费,也节省了买空调的费用。同样的房子,因为有这项技术,可以卖到更高的价钱,获得更好的回报。这就是低碳经济下新型商业模式的典型案例。
5.4 通过学校教育、公共活动等提高低碳意识
广泛进行宣传教育,引导和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低碳化。编写日常消费品生产销售过程的碳清单和碳排放量,鼓励消费者选择碳排放量少的产品和服务。如中国21世纪议程 管理中心等单位组织研究编制的《低碳生活指南》,从衣、食、住、行、用等日常工作和生活方面为消费者提供低碳消费指南。如近距离日常出行鼓励步行或骑自行车、远距离日常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公务出差尽量乘坐火车等低碳交通工具、照明灯具使用节能产品、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用品、洗衣采用自然晾干等[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NicholasStern,TheEconomicsofClimateChange,AmericanEcono micReview:2008[2]联合国人居署.世界城市状况报告(2008/2009)――和谐城市.[UN habi tat. State of World Cities Report-Harmonious Cities(2008/2009)]
一、低碳会计产生的理论依据
(一)传统会计的特点与局限性传统会计是指以历史成本原则作为资产计价依据的会计实务,从人类经济活动的角度反映和监督企业的资本及其运动,按照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等原则、采取复式记账法对发生的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传统的会计职能被界定为核算和监督,传统会计核算中没有反映企业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如空气、海洋、臭氧层等对人类至关重要但无所有权的事物没有成为会计核算的内容。企业不把这些对象的使用和损害记入经营成本。这样做不仅使企业的实际利润虚增,而且变相鼓励了企业以牺牲环境来取得现实利益。
(二)生态会计的特点与局限性随着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各国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并加强了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与研究,以寻求一个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社会。在此基础上。会计学界产生了生态会计这一概念,即将环境因素纳入企业成本收益核算之列,使企业更直观地认识到企业经营对社会、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这种耗资行为带来的企业成本的增加。生态会计事实上是社会学、环境学、会计学相互渗透融合产生的交叉性学科,包括生态会计、生态核算、生态周期评价以及环境信息处理,为会计系统提供不同层次的物质、能量信息,以使会计系统具备反映与控制企业环境影响的新功能。生态会计是会计体系的子系统,使会计系统具有反映和监督企业环境行为的能力,但是生态会计主要采用物理单位计量,不同的数字代表的都是不同的自然属性,不能像传统会计那样依靠简单加总的方法达到信息整合的目的,因此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绿色会计的特点与局限性绿色会计萌芽于20世纪70年代,是以保护环境为目的而开展的会计核算,为决策者提供相关信息,以期达到合理配置资源、改善环境状况的目的。绿色会计又称环境会计,是在传统会计的基础上,考虑了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把与经济活动有关的环境与自然资源问题纳入经济核算体系,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开发的成本费用。进而考核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门新兴会计学科。绿色会计试图将会计学与环境经济学结合,通过有效的价值管理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包括对自然资源的价值、自然资源的耗费、环境保护的支出、改善资源环境所带来的收益等进行确认和计量,核算对象在传统会计的基础上显著增加了自然环境的内容,注重环境科学和会计实务相结合。绿色会计的确认和计量是将涉及自然环境的经济业务作为会计要素,经过辨认确定其数量价格,加以正式记录并记入会计报表的过程。绿色会计的核算对象突破了传统资金核算的范畴,所考虑的是除资金以外的资源环境、整个社会生产消费及生态循环价值。因此,绿色会计增加了自然环境的内容,特别重视环境科学与会计实务相结合,对设计自然环境的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并予以正式记录报告,为各经济单位进行经济及环境决策提供帮助。这也对会计标准的细化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思考。
(四)低碳会计的产生低碳会计建立在传统会计、生态会计和绿色会计基础上,最早提出碳会计概念的是美国的Stewart Jones教授。2008年。Stewart Jones教授等将与碳排放、交易及签证等会计问题称之为碳排放与固碳会计,也就是低碳会计,低碳会计是以能源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货币、实物单位计量或用文字表述的形式,对企业履行低碳责任,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进行确认、计量,报告和考核企业自然资源利用率,分析环境绩效以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一门新兴会计科学。其目的是帮助企业实现节能减排,实现企业绿色利润最大化。低碳会计发展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即从物质流碳计量(以吨为单位)到价值流碳核算(以货币为单位),从绿色视角下的排污权会计到低碳经济新常态视角下的碳权会计,从宏观的森林植被生物量和碳储量核算到微观的企业低碳经济活动碳会计发展。目前构建低碳会计规范主要有两种思路,一是在京都议定框架下所有机构或组织对产生于碳汇的碳信用的会计规范与IPCC的原则相协调,二是在温室气体协定书内分别计量和报告碳排放的相关会计问题。
二、低碳会计在我国推行的必然性
(一)建立低碳会计制度符合全社会的共同需求一个国家的经济不能只追求高速发展,还要注重可持续发展,企业也是一样。每个企业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但如果忽略了环境保护问题,造成了自然资源被过度的开采,环境污染的情况日益严重,这就会使整个社会的利益受到很大损害,GDP无法持续高速增长,人们的生活质量下降,企业的效益也会随之下降。我国过去30年中在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在获益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破坏了环境和自然资源,而且我国经济的发展极其依赖高污染的煤炭和其他石化燃料,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剧了能源的消费和温室气体的排放,这影响到了我国持续发展的能力。从依赖能源资源消耗的传统模式过渡到能源节约型、低碳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只有从低碳会计人手,加大对污染的量化监测,才能从道德和法律上保证企业加大环保的投入。低碳会计作为会计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是根据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核算有关自然资源的损耗及补偿,以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所以,只有在这种核算方法下,才能真正的核算GDP和企业生产成本的真实水平,才能更好地核算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各个因素,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而且建立低碳会计制度,可以使政府更明确定义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对现有体系进行实质性的改革,以区别对待的方式来解决低碳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二)建立低碳会计制度可以限制高碳企业进入我国我国是人口第一大国,并扮演了世界工厂的角色,发达国家转移重化工工业,将节能减排的国际责任和压力转移到我国,这不可避免地加重我国的污染排放。我国目前对这种情况没有具体的量的统计,也没有专门的监控指标,这些污染对我国环境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人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等都需要低碳会计的计量。
(三)建立低碳会计制度有利于促进会计和国际接轨在市场经济下,会计核算不仅要考虑企业的自身利益,而且要兼顾社会效
益。低碳会计不仅应核算与企业直接有关的信息,而且对与企业有关的资源环境、废弃物及生态环境的关系等也应进行反映和控制。不仅要求企业要有经济目标,而且要有为自然生态环境做出贡献的社会目标:因为低碳会计核算对象的资源和环境是全人类共同的资产,所以必然要求其核算内容和核算方法具有国际间的可比性,这样,就会大大推动会计国际化的进程。
(四)低碳会计在我国推行具有可行性近年来,我国颁布了《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可再生能源法》、《促进循环经济法》等,对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的机制、手段、方法进行了明确规定,支持企业走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基小的法制保障,为低碳会计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并且低碳会计是对低碳经济的反映,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国内外对碳排放会计的研究还更多地停留在定性的基础上,量化方面没有武大突破。主要是适用于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机制尚未建立,碳排放数据来源及其可靠性无法保证,缺乏统一可信的标准作为企业控制排放的参考依据。这就需要将碳税和总量管制的碳交易提上议事日程,并且早日推动气候立法。
三、建立我国企业低碳会计的发展之路
(一)将碳排放权作为无形资产进行确认和计量首先,碳排放权交易的概念源于20世纪70年代经济学家提出的排污权交易概念,排污权交易是市场经济国家重要的环境经济政策,美国国家环保局首先将其运用于大气污染和河流污染的管理。此后,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也相继实施了排污权交易的政策措施。排污权交易的一般做法是:政府机构评估出一定区域内满足环境容量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并将其分成若干排放份额,每个份额为一份排污权。政府在排污权一级市场上,采取招标、拍卖等方式将排污权有偿出让给排污者,排污者购买到排污权后,可在二级市场上进行排污权买人或卖出。其次,汤湘希(1997,2004)认为,无形资产是不具有实物形态、却能为企业长期带来收益的法律或契约所赋予的特殊权利、超收益能力的资本化价值以及有关特殊经济资源的集合。此种定义强调特殊经济资源也是一种无形资产。因此购买碳排放权是企业拥有或控制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符合无形资产的概念范畴。国际财务报告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2003年5月提出的排放权相关会计建议中,也要求企业将排放权确认为无形资产。目前国内国外都在建立和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企业可在碳交易市场购买或出售碳排放权,所支付或获得的资金在低碳会计中可作为碳排放权损失或利得来加以核算。
(二)低碳运营低碳企业的运营主要包括采购、生产、销售、储存与运输等环节。低碳运营中会产生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新能源下的低碳产品销售收入减去销售成本后的差额是直接收益,高效使用碳素燃料带来的能源节约减去低碳技术和设备超额投资的摊销后的差额是间接收益。在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要努力减少碳消耗量与排放量,并设置相应的会计科目进行低碳核算,同时我国可建立碳税制度,企业缴纳的碳税可以借记“低碳营业税金及附加”,贷记“应交税金――应交碳税”。
(三)低碳融资低碳投资项目会促使企业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融资,产生相关的所有者权益或负债。首先企业可以进行国际金融市场融资,获取发达国家的无偿资金支持,向国外低碳基金组织申请贷款。其次可以在国内利用直接融资市场和间接融资市场筹措资金,在会计核算中,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的相关账户下应设置“低碳资金”二级账户来核算债券融资和股本融资,筹措到的资金最好专款专用。企业在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时,应当按照一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其金额,计入相关的会计账户。而低碳会计计量方法可以有多种选择,如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不能计量就不能管理,我国应尽早出台一个低碳计量方法细则,促进低碳会计的发展。
(四)低碳利润应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记账对于刚刚兴起的低碳企业来说,利润按什么理论进行分配有很多选择,但笔者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在现阶段是比较合理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要素所有权,从生产要素使用者那里获得报酬的经济行为。土地、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都是有限的,然而这些又是低碳企业从事生产活动创造物质财富所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于是就产生了对这些生产要素所有的必要性,从而出现了相应的生产要素所有权。生产要素的这种所有权具有排他性和独占性的特点,决定了不同生产要素之间的让渡不可能是无偿的、不计报酬的。按生产要素分配符合现在的低碳企业会计特点。低碳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按统一或单独要求设置低碳科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会计凭证,进行成本核算和记账,提供合乎要求的会计信息。
参考文献:
[1]张秀云、徐婧馨等:《我国实施生态会计构想》,《改革之窗》2008年第5期。
[2]周志芳、肖序:《国际环境财务会计发展评述》,《会计研究》2010年第1期。
[3]窭春志:《加强绿色会计发展助力低碳经济发展》,《经济关注》2010年第1期。
[4]田杰:《企业低碳财务管理的研究》,《中国商界》2011年第9期。
[5]王敏、朱志成:《浅析绿色会计在我国的发展》,《科技信息》2009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