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规避风险的措施范文

规避风险的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规避风险的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规避风险的措施

第1篇:规避风险的措施范文

摘 要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在每个经营年度终了后的5个月内完成,其具体工作较为复杂,存在不小的涉税风险,我们一定要充分了解这些风险,并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必要的规避。本文首先从分析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基本概况入手,探讨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常见的涉税风险,进而对如何采取措施规避风险,避免出现税务问题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企业所得税 汇算清缴 风险规避

所谓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就是指纳税人在经营年度终了后的5个月内,根据税收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企业所得税的相关规定,自行计算企业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与应纳所得税额,对比月度或季度预交的所得税数额,最终确定该年度应补还是应退,及其具体数额,并填写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向企业主管税务机关提供要求提供的各项相关资料,做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结清全年企业所得税税款。本文将就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可能面临的风险及如何规避浅谈几点看法。

一、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常见风险

目前,我国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常见的风险有以下几种:

(一)未及时全面的掌握税收政策。我国企业所得税方面的法律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等,其相关习惯配套的法规不断更新,陆续出台,企业的财务人员如果未及时全面的掌握这些最新的税收政策法规,就容易导致汇算清缴涉税风险。

(二)纳税申报表的填报不规范。企业所得税法较为复杂,申报表的类型不一,如居民企业与非居民企业就要分别填报不同的纳税申报表,预缴与年终汇算清缴的纳税申报表也有所不同,查账征收与核定征收的汇算清缴填补报表也不尽相同。汇算清缴表格较多,表与表之间逻辑关系较为紧密,也充分体现了税收政策,如果纳税企业选用了不当的报表极有可能带来涉税风险。

(三)不规范的税收程序。所得税法中有三新费用、外资企业三免两减半、福利人员加计扣除等很多优惠政策,企业都想充分利用这些优惠政策,但是却缺乏必要的税收程序规范性常识,导致很多应该履行备案或者报批的相关程序未履行或不符合规范。

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风险的规避思路

具体的,我国企业如何规避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风险的思路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掌握最新税收政策变化,加强报表逻辑审核。我们要及时全面的掌握最新与企业所得税相关的法律法规,按照最新出台的相关要求填制汇算清缴报表,特别注意敏感问题的处理,不断规范各项报表的填报,加强对诸如如业务招待费的计算基数变化、跨年提前收取的租金收入、企业股权投资损失扣除数、可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数额、票据变化情况等报表内容的逻辑审核,加强对年度纳税申报表及其附表的表内数据之间的逻辑审核,加强对年度纳税申报表及其附表与会计报表之间关联数据的审核等,确保各项上报数据符合涉税法规。

(二)要及时确认企业的收入,做好纳税调整工作。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的项目名目繁杂,包括工资薪金及福利、业务招待费用、捐赠支出、利息支出等。纳税人要及时确认企业收入,方便汇算清缴时按照税收的法律法规与企业所得税的相关规定准确的进行纳税调整。如企业中提取的各项准备金,因为税法中明确规定仅允许坏账准备的税前列支,且比例应为年末应收款余额的千分之五,因此其余的各项准备金就要作纳税调整。

(三)企业要及时做好账目的处理与上报审批,确保能享受到应得优惠。企业应该及时办理所得税减免的相关报批与备案手续,企业能享受优惠政策的部分,要及时对主管税务机关提出相关的减免抵税申请,如获利年度的确认、可依法享受到的定期减免税、特定产业的减低税率、地方所得税相关减免等。同时,企业也要及时的调整各项免税项目,避免多缴税款和税款的重复缴纳;对于按规定对应计未计扣除的项目进行及时的账务处理,如各类应计未计的费用、应提未提的折旧等,在年度所得税申报期结束前要及时的进行账务调整;及时做好账务与纳税事项的调整,调整主要表现账务调整和纳税调整两个方面,企业既要针对违反会计制度规定所做账务处理进行及时的调整,也要在申报表内针对会计和税法的差异进行调整;及时做好时间上的差异与以前年度亏损方面的调整,对于可以弥补的以前年度损益等及时进行调整。

(四)要建立健全企业相应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税收筹划的本质在于税制约束,我们要建立健全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对企业的税务风险进行全面专业的管理,在企业内部加强对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视,建立一个健全的税务风险管理组织体系,设置相关的税务管理机构与岗位,及时检测和评估企业内部的税务风险,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可能存在的税务风险及时得到控制和分解。当然,企业也可以借助税务中介机构去规避风险,税务中介机构的专业性较强,经验丰富,企业可以选取信誉较好的中介机构委托其代办汇算清缴工作,减少纳税错误,降低企业的税务风险,少受或免受经济损失。

(五)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和协调。企业应该与主管税务机关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以及时获取税收政策与其相关的执行口径,必要时得到及时的纳税指导。如果遇到一些税法无规定患者规定模糊的涉税问题,要先与主管的税务机关进行沟通,商议解决办法,在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的纳税成本的基础上,规避涉税风险。同时,企业也要了解清楚需要向主管税务机关备案的项目,保存好有关的文件与原始证据,建立起企业所得税的备查账,以便今后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周念丽,黄芸芸,方俊明.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分析.经济研究导刊.2010(09).

[2]苏敏,刘华.我国物流企业所得税成本及纳税筹划浅析.中国财务与会计.2008(03).

[3]李文泽,黄秋力,赵亚夫.论如何规避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税务风险.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第2篇:规避风险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工程造价;审计风险;规避

工程造价审计,是指独立的审计机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规定,对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实施必要的审计与监督,从而保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造价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是对工程造价的科学管理与控制。同时,工程造价审计也是确保建筑企业适应投资市场发展要求的必要前提,能够指导建筑投资市场下的施工建筑企业实现合理的经济收益,对维护市场经营秩序、促进行业经营建设而言所具备的导向作用与实用价值很大。

一 工程造价审计风险简要分析

对工程造价审计而言,由于建设工程建设周期长、投资金额巨大,并且要经过项目立项、设计、招投标、施工等众多环节,因而各种人为因素、自然条件及建筑市场的变化都直接影响着工程造价。这其中的每个环节、每个要素稍把握不准都会引起审计误差或是失误,审计结果就会受到影响,从而给审计人员带来审计风险。

1.内部协调风险

内部协调包括审计口径是否一致,审计程序是否统一,审计方法是否适当,审计制度是否健全等。如果审计人员审计职业判断能力有限,加之受领导本位意识下的执行决策干扰,也会促成其他违纪违规现象的发生,直接造成工程审计发生严重偏离。

2.外部协调风险

外部协调强调的是行业间的业务关系协调、主管单位与其相关的责任部门间的关系协调等。目前,这种审计风险的生成往往是由于造价咨询单位不同的主管部门而引起的,双方部门间都有着自身权利驾驭范畴,而建设方由于利益驱动常常会实行多头委托,并以造价最低作为委托目标。但是,由于承揽委托审计工作的一方掌握的资料内容不一,以及审计人员对计算规则和工作内容的理解不一等因素共同作用,造成审计结果不一致,进而导致了审计风险形成,并连带了自身资质、信誉等受到负面影响。

3.内控审计风险

这种风险一般是伴随着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机制的不完善而产生的。因管理人员敷衍失责,或者是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相互勾结等都会导致内部控制机制的失控,这些都会给工程造价审计带来风险。

二 规避工程造价审计风险的实行策略

1.深入项目开展前期工作,实现审计重心前移控制

审计组织机构的审计人员,应提前做好审计深入工作,这项工作要贯穿于项目从立项、设计、招投标到施工、竣工验收等全过程,对建设单位投资的项目展开深入调查或分析,并严格执行审计标准与审计制度。在审计实务处理过程中应当确保稳妥,充分发挥职业判断能力,保证审计效率与质量。如某项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增加了装饰工程,到工程审计时才发觉在招标文件、合同及双方的协议中都没有合理界定增加的装饰工程的取费标准和范畴,施工方认为所有增加的装饰工程都应按装饰工程确定费用标准和范畴,而建设方则坚持只有建筑工程计价表中没有的项目才能按装饰工程取费,这种矛盾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审计风险的形成。由此可见,招标文件、合同及协议的严格审核、确保其真实完整是必须的,审计人员应从源头遏制各种矛盾的产生,并为后续的施工、验收及审计提供真实、充分的指导依据。

2.确保送审资料完整,同步协调建设网络系统

首先施工单位必须将决算、审计实务处理所需的重要资料分类保管好,便于建设单位及相关人员审核,并待到双方审核确认无误后,方可报审。与此同时,决算资料及重要审计信息等要确保真实完整,防止补签现象发生。此外,还要同步建立起现代网络管理控制系统,有利于相关审计业务实现资源共享与重要信息网络控制,形成网络背景下的信息全程动态监督管理。

3.严格执行结算依据,掌握计价方式及费用组成

工程结算的依据主要有: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施工合同、工程竣工图纸、双方确认的索赔和现场签证、招投标文件及可以作为结算依据的其他资料。工程审计时,审计人员应对结算依据中的工程价款结算方式及相关费用组成有充分的了解。现行的工程量清单计价中,工程造价由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及规费和税金等组成。分部分项工程费和措施项目费应分别依据合同约定的综合单价和金额计算。发生调整的,以发承包双方确认的调整方式执行。其他项目费应按合同约定并依据发承包双方确认的索赔事项及现场签证的金额计算,规费和税金按行业主管部门的规定计算。另外,作为工程造价审计人员应及时采集本行政区域内的人工、材料、施工机械台班的市场价格和施工企业平均利润率、工程造价平均指数、材料价格变化趋势等造价信息,以便在为各类建设工程造价审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4.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审计人员业务技能

工程造价审核工作的最终成果是审计报告,审计报告质量的好坏,取决于项目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的高低。也就是说,工程造价审计人员要不断更新知识,积累经验,及时补充经济、法律、风险等相关知识,完善知识结构,不断充实自己,倡导审计人员积极参加全国注册造价师考试,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进而才能降低审计职业风险。

三 结语

总之,在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以及建筑市场诸多需求逐步规范的严峻形势下,建筑行业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人员应当提高自身素质,把握机遇,迎难而上,积极面对各种挑战,以此才能避免审计风险加剧,促进工程造价审计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李晓丽.浅议建设项目的造价审计风险控制[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7(5)

第3篇:规避风险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风险;银行贷款;风险转移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1

一、中小企业融资风险与融资风险管理

1.融资风险分析

企业融资风险管理的分析有利于中小企业管理者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减少融资过程中给企业带来的一系列损失。首先,中小企业最常用的银行贷款融资业务带来的风险。由于利率、汇率、融资条件等筹资条件发生变化导致企业盈利能力降低和损失的可能性;其次,发行债券融资风险。由于受债券发行的时机、还款方式、时间限制、票面价值、发行价格等因素影响,运营过程中,哪个环节都有可能给企业经营带来损失;再次,股票融资风险。股票发行受诸多因素影响,如发行数量、融资成本过高、租期内利率变化风险等。

2.融资风险的识别

首先,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受债权人的道德品质和债务人所处环境影响;其次,利率风险。借贷的期限、风险、流动性、物价水平、宏观政策等变化都有可能引起市场利率波动;再次,流动性风险。主要原因是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配置不当。

二、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的成因

1.国家宏观政策原因分析

(1)经济运行周期的不同。时下经济运行带有一定的波动性。而这种波动需要经历几个阶段。如经济复苏、经济繁荣、经济衰退和经济萧条几个阶段的循环。因此,企业的融资和投资等活动都会被经济的周期波动影响。

(2)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对企业生存和未来发展有着连带作用的影响。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不断深入,企业筹资领域和范围逐渐扩大,融资的数量和额度也在不断增加,融资方式也呈现多样化趋势。

(3)体制因素分析。企业融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与体制因素的限制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我国上市公司中,各行业垄断型企业占据了很大空间,其中部分公司的经营效益也不尽人意,而留给一些发展高科技速度快、创新能力强、效益好的中小企业范围很小。

(4)业务技术因素分析。目前因受技术条件和研发能力的限制,尖端技术人才和高科技人才相对匮乏,而这些因素在中小企业中又是不可或缺的因素,造成在企业融资过程中,面临因技术落后而带来的技术性风险。

(5)不同行业领域分析。因受各个行业不同特点的影响,不同行业的盈利能力、行业周期、淡旺季等不尽相同。

2.微观因素分析

(1)融资方式选择不当。目前,我国企业融资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天使基金、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发行债券、风险投资、集群融资、融资租赁和商业信用等。融资方式的不同造成融资难易程度、资金的周期和成本也不尽相同,进而对企业的约束程度也不同。如果融资选择模式不当,无形中增加企业运营成本和收益的减少,也会不同程度增加财务风险和其他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2)融资结构不当。企业融资主要有融资来源结构和融资期限结构两部分。首先,融资结构主要考虑目前企业融资资本结构的组合,是综合资本达到最低限度;其次,要考虑资产结构相匹配,使企业处于有可能带来的风险降到最低。

(3)企业债务压力过重。如果企业负债超过一定比例会造成企业财务危机。一般企业在瓶颈阶段为了规模相应会扩大投资和融资机会,就不可避免的进行超过行业规定的惯例50%负债率经营,企业负债率不断提高,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日渐脆弱,导致企业潜在支付危机随时爆发。

(4)运营管理风险。主要是企业运营过程中由于对市场的判断存在不确定性,无形中增加风险的发生,如营业收入和利润不足以支付利息费用和股本利息。

(5)财务控制能力。首先,对资金管理缺少控制,将短期资金用于长期计划,导致财务风险陡增;其次,我国目前的市场是买房市场,企业普遍存在库存和滞销,企业为了增加销售机会和销售额,一般会采用赊销方式,造成大量应收账款的发生几率,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严重影响企业的运营和发展,造成企业偿债能力降低,进而产生财务危机。

三、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的措施和建议

1.风险管理信息收集。首先,企业应全面收集与本企业经营风险相关和相关企业(如经销商、供应商等)的内部环境、外部环境信息,包括历史数据和未来与本企业相关的信息预测(如国家政策取向、法律法规、高科技发展方向等),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必要的筛选、对比、分析、存储等;其次,在企业融资风险管理方面,还需要分析国内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政策以及运行预测,尤其是在本行业以及相关行业内,国家对此政策、法律法规、技术创新的信息。

2.企业融资风险评估。首先,根据企业规模的大小确定风险评估的方式,尽可能采用定量的评估方式进行风险辨识、分析和评价。其次,通过分析预测损失发生的概率和幅度,尤其是评估融资后果对企业影响进行预计,通过分析,准确预测损失概论和损失幅度,并能采取相应的措施防范;再次,制定风险管理的管控策略。要求企业根据自身条件的局限性和外部环境,围绕企业发展战略,确定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幅度、风险管理有效性指标,选择风险承担、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转换、风险对冲、风险补偿、风险控制等适合的风险管理工具的总体策略。

3.风险管理解决方案。企业根据风险管理策略,针对各类风险或每一项重大风险制定风险管理解决方案。方案包括风险解决的具体目标、所需的业务流程、所需的资源、关键性指标等,在事故发生时,怎样控制损失继续扩大,从而达到降低企业风险损失的目的。

4.风险管理的监督机制和预警系统。首先,制定风险管理监督机制,如企业重大风险、重大事件、企业重大决策、重要管理及业务流程关键点,对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形成风险评估、风险预警机制、风险管理策略控制、关键性控制活动及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控制。

参考文献:

[1]武艳,张晓峰,张静.企业风险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仝玲玲.中小企业市场营销风险管理评价[J].速读.2015,5.

第4篇:规避风险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施工项目;财务管理;风险分析;规避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8-0170-02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中,施工项目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大量的潜在风险,如何进行有效规避是业内人士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对当前施工项目财务管理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并探索这类风险的有效规避措施。

一、施工项目管理中存在的财务风险

由于施工项目在管理的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进而会令管理者很难在招投标、项目施工以及工程完工这些过程当中,做到完全的自如掌控,从而导致经济收益不确定性。

(一)施工项目的投标阶段

随着建筑市场的迅速发展,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很多人都投入其中,从而导致该行业的竞争异常激烈,很多施工企业不得不将竞标价格大幅下调,以期能够中标。但是,即使侥幸中标,还有可能需要为建设公司垫付大量的资金、并交付一定的违约保证金以及工程质保金等等,这就会使本无多少利润的施工企业更加举步维艰,很有可能在工程完工之前就宣告破产。这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十分不利。

(二)项目施工当中

第一种风险是施工单位因为选择了错误的合作队伍,从而无法制定出科学可行的施工方案,致使施工的工期相对延长、需要的施工器材数量增加、质量也无法保证,这些将严重的损害到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很难实现最终的收益估计。第二种风险就是:施工单位对整体的成本控制工作没有做好,从而导致材料费、人工费以及管理等费用严重超标,甚至超出了施工单位的最大承受额度,造成企业严重的经营亏损;第三种风险就是:财务的核算方法不够科学、合理,成本核算过程中,造成有关数据收集不完整,财务处理错误,从而造成了大量的税款增加,没能实现节税的目标。无形中增加的企业的经济负担。

(三)项目完成之后

此时,本应该对竣工之后的工程进行及时验收,并且,制定出详细的工程竣工决算,但由于财务人员的拖沓,导致未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致使财务清算工作滞后,无法对工程尾款进行及时结算,而因此产生的大量银行利息就成为了施工单位的又一经济负担,不仅如此,工程的保修时间被延长,这增加了施工企业的不少保修费用,进而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二、财务风险的控制及防范

(一)掌控投标价,并以此为施工项目财务核算基准

通常情况下,施工企业是否能够中标成功,关键要看其制定的投标书编写内容。

施工企业要针对自身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标价;另外,标书中的施组方案、各工作项目的“三费”(人、材、机)构成是指导项目班子配置资源、采购材料、调度生产等的纲领性文件,财务管理人员只有清楚的掌握投标价之后,才能制定资金使用计划、控制成本费用开支、准确计算各工作项目的实际成本,使人、材、机三项费用的构成比例始终控制在规定的额度内,如实反映整个项目的盈亏水平。这样出具的财务资料,在税务稽查和各种审计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二)掌握财务核算的相关法律、法规,并做到灵活运用

目前,我国政府制定的相关财务法规是保证企业切身利益的重要保障,作为财务人员要对其进行深入学习,并具备高度的敏感性;一旦企业与其他公司出现经济业务往来是,财务人员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这项业务是否符合既定的法律法规,其中存在着那些优惠的政策,可以加以利用,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三)在做好财务基础工作前提下,探索核算新方法

会计基础工作的好坏,直接反映出企业财务风险的强弱。另外建筑业市场的开放和繁荣,施工项目的多样化,财务风险同样也存在多样化;经营方式的多元化,财务风险更是复杂化。特别是近几年来兴起的合作施工模式,其中的税务处理,堪称项目财务核算的瓶颈:合法票据搜集不全,不仅牵涉到流转税(营业税)的缴补,还牵涉到企业所得税的缴补和处罚;不仅会涉及到个人,更会涉及到企业;不仅有行政责任,而且有刑事责任,大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感,因此财务人员可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些有益尝试。

1.统一会计主体,协作单位全部实行报账制。《建筑法》规定:除专业分包外,主体工程一律不得转、分包,并且分包的工程价款不得超过工程总价款的30%。这点建设单位(业主)在招投标时也会强调。然而,纵观全国的施工企业,能真正做到这一点的也没有几家,这是导致合法票据无法搜集的主要原由。因此,财务核算应该以中标单位为主体,以施工项目为单位,协作单位采取报账制,对外统一提供会计信息,于理于法都是上策。

2.对纯收管理费的施工项目,业主的工程款到达中标单位账户后,中标单位如在扣除管理费、税金等款项后一笔汇往施工单位,势必造成增加从中标单位到施工单位这一流转环节,并且工程转包的迹象更明显。这样税务机关就要多征一道流转税(营业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财务核算时,中标单位必须直接面对材料供应商、机械租赁公司和作业班组工人等,即在工程款项到账后,由施工单位向中标单位提供一份资金使用计划,对其中的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和民工工资出具委托付款证明,直接从中标单位账户支付,对其中的差额部分才汇付施工单位账户,采取如此分散支付的办法一来,有效地规避了工程转包的风险;二来,减少了工程款项的流转环节,是处理此类协作项目财务核算的首选之举。

3.对协作单位是全民所有制单位无法实行报账制的前提下,可尝试所得税包税政策。该方法的主要原理是:谁所得,谁纳税。长期以来,税务机关在探索对施工单位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时从查账、征收逐步进化到包税征收的方式上来。即:施工企业在交纳营业税的同时,按营业收入的一定比率核定施工项目的应税所得率,然后据此征收企业所得税。这样不仅大大简化了税务机关的工作量,同时又解决了施工企业票据难于搜集的困难,深得施工企业拥护,目前我国沿海一些发达地区正是这样操作的,条件成熟的项目我们不妨合理借鉴,从而对企业的施工项目财务管理工作起到重要帮助作用。

三、小结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中的人口数量成倍上涨,并且,对建筑的施工质量以及规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为施工单位在提供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同时,增添了更多的管理压力。并且,其面临的经济风险逐年增多。因此,施工企业要想更快更好的发展起来,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则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其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目前,我国建筑行业中,施工项目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大量的潜在风险,如何对其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规避,是业内人士不断探索的问题。本文针对当前施工项目财务管理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并探索这类风险的有效规避措施。

参考文献:

[1] 贺 霞.关于企业施工项目财务管理的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0(7).

第5篇:规避风险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公积金贷款;风险;规避

一、公积金贷款存在的风险及原因

在一定程度上,公积金贷款和住房公积金有一定的相同点,住房公积金是我国的保障制度,而公积金贷款同样也是政府所实行的政策性的住房贷款。两者的发放对象都是当前在职的城镇员工,同时也都是为了减轻这些员工的购房压力和生活压力而存在。对于公积金贷款来讲,其存在的风险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风险

这里的市场风险所针对的是以房屋建造和销售的房地产业,具体来讲,房地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们的购房需求以及资金支持,而房地产的发展恰好又为社会经济、社会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假如公积金管理单位在批准使用住房公积金的同时,为获取收益,加大住房公积金使用率,放松公积金贷款额的规定以及放宽条件,就会导致房地产业在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下快速发展,也会影响房屋价格的不断上涨,从而形成地产业的泡沫经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无法收回已经贷出去的款项,或由于房产抵押等无法收回本金。

2.制度风险

制度风险所针对的是由于公积金贷款相关制度条件下而引起的贷款风险。具体来讲,当前我国公积金贷款出现制度风险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现如今我国供仅仅贷款的具体运营模式。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公积金贷款业务是公积金管理部门通过委托银行而进行的贷款等业务,而由于公积金贷款所产生的风险则由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承担。首先对于银行来讲,可能公积金贷款的利润与其其他的金融业务利润相差较大,银行很可能轻视公积金贷款工作,在工作过程中不重视不认真,从而加大了风险的出现;其次由于公积金贷款的风险由公积金管理部门承担,银行对其几乎不用考虑风险的出现,很可能造成银行对于公积金贷款条件下的贷款金额收回不积极,力度不足等。

3.政策风险

我国的相关政策规定,假如购房人员本身属于低收入人群,并且拥有政府的最低生活保障,那么当该对象无法进行贷款还款,政府则不应该强行使其迁出。在这样的条件下,尤其对于公积金贷款来讲,其会在处理抵押物的时候产生一系列的障碍和阻碍。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公积金贷款本身来讲,公积金贷款所倾斜的对象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中低收入的家庭和员工,那么也就在某种意义上肯定了公积金贷款可能出现贷款人偿还能力不够的情况。同时,公积金贷款由于贷款实践较长,假如在该期限内国家利率发生变化,存贷差改变,那么也就是说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很大程度上是无法保证预期的利息收入的,严重可能会出现亏损。

4.信用风险

所谓的信用风险,所针对的是利用公积金进行贷款的贷款人,一般由于贷款人信用问题产生的一系列无法按时还贷等行为的,就是信用风险的出现。首先是贷款人的还贷能力出现问题。在贷款人家庭出现问题或者变故的同时,很可能会导致贷款人不再拥有还贷能力。例如贷款人出现严重意外伤害或疾病,造成身体残疾不在具备劳动力能或收入能力下降的时候;或者贷款人出现意外死亡或者由于贷款人出现刑事风险等;第二是贷款人不愿意进行还贷。这种情况一般都是由于贷款人自身的素质道德引起的,这个时候的贷款人基本上仍然具备还贷能力,但是其不愿意继续履行其还款义务。对于后者来讲,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进行规避的,因为在对相关人员进行公积金贷款放贷的过程中,会对那些信用程度不够或者信誉不良的客户拒绝放贷;最后是由于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本身的信息掌握度不够。也就是说在进行公积金J款之时,由于公积金管理机构自己对贷款人员没有真是详细的资料,很可能在评估过程中加大信用风险的出现。

5.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主要是由于在公积金贷款操作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工作不认真,或者本身操作系统出现严重漏洞,系统出现故障等一系列的外部原因所形成的风险。人为风险是由于在贷款过程中由于人的疏忽,而造成的风险;流程风险则是因为本身贷款流程,贷款制度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或者不够严格,进而引发的风险。

二、公积金贷款存在风险的规避

1.建立严格专业的贷前审查制度

当相关人员想要进行公积金贷款的同时,其事先必须要对公积金管理机构送达相关材料以及相应申请。在这种情况下,公积金管理机构要严格对其进行审查和研究,要切实地从审查个人到其抵押物,全面系统的进行有效地审查工作,针对这一情况可以建立专门的审查制度:可以在机构内实行责任制,也就是说将责任划分到人,假如后期出现贷款风险,就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要加大带钱审查的广度和深度,要从多角度,多方式对申请人进行审查,从而降低风险;可以同银行进行沟通,在与其合作的同时要求其注重其工作质量,只有在质量合格范围内才予以支付相应服务费用。

2.监理严格的贷中审核制度

在批准公积金贷款申请之后,要时刻关注贷中的审核。要结合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等,通过对贷款人严格的审核及考察,对信用不良的用户拒绝放款等,尽可能地降低公积金贷款存在的风险。

3.监理完善的贷后管理制度

在公积金贷款发放之后,要时刻关注贷款人还款的时间,以及贷款管理,首先要将贷款人的资料都详细记录,同时还要对贷款人的具体还款记录,通过有序的管理价格低公积金贷款的风险。

参考文献:

[1]高路.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防范对策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3(20)

第6篇:规避风险的措施范文

虽然有些工程项目制订了工程管理控制措施,但是,由于执行不到位,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因此,需要制订科学、合理的项目风险管控执行方案。具体而言,对于不同种类的项目风险,要制订切合实际的风险控制方案,并确保该方案的有效执行。只有这样,才可以切实落实风险管控措施,实现工程项目风险控制的目标,从而保障建设各方的相关利益。

2水电站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对策

2.1风险控制对于水电建设项目的风险,如果要进行风险的管理和规避,则要有效控制风险。具体要做到以下3点:①工程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也是承包商与发包商合法权益的保障,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制约的作用,可避免两者之间出现违法操作。因此,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必须时刻保持强烈的风险意识,对工程合同中的每一条条款进行认真、仔细的阅读,并充分考虑其中是否存在风险因素,避免日后产生经济纠纷。②利用合同形式进行风险控制。利用合同形式进行风险控制时,要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对于一些规模较小、施工单位具备丰富的施工经验的施工项目,发生风险的可能性较小,施工单位可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并制订总价合同形式;在一些大规模的工程项目施工中,由于施工情况常发生变化,常受到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干扰,具有极高的风险性,所以,需要制订适当的风险转移措施,利用单价合同的形式降低合同风险存在的概率。③优化设计方案,控制风险。科学的水电工程设计方案可为水电工程建设奠定基础。因此,必须学习和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计理念。

2.2风险转移在水电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可将项目风险有意识地转移给其他建设方。通常情况下,风险转移包括以下2种措施:①购买保险。由于水电工程项目的建设工期较长,且施工环境较为复杂,一旦工程项目存在风险,会对项目的投资者甚至是建设者造成很大的损失。如果承包方在项目工程建设前投保,则当施工过程遭受风险和损失时,保险公司会根据保险条款补偿一部分资金。②完善合同条例。一方面,总承包商可通过合同将工程项目转让给其他承包商或进一步分包,这样可实现风险分散;另一方面,可选取具有良好信誉的第三方作为担保方,为承包方提供担保,这样可有效分散项目中存在的风险。

2.3风险规避如果水电工程项目遭遇某种风险的概率较大,或某种风险会给建设单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则管理者应对该风险制订相应的策略,以合理规避风险。所谓“规避风险”,指的是运用合理的策略从源头上规避风险,从而杜绝风险发生,这样可最大程度地减少承包方和建设方的损失。现阶段,常用的风险规避策略包括放弃或拒绝工程项目、提高施工竞标的价格、向招标方提出合同条件和选择保守、稳健的项目建设计划等。虽然运用一些手段可规避风险,但依然会给承包方和施工单位带来一定的损失。然而,与发生风险造成的损失相比较,规避风险后的损失会大幅度降低。

2.4运用工程索赔将风险转化或降低索赔根据相关合同对工程风险进行重新划分,能体现合同的公正性。工程索赔是工程项目实施中的关键环节,在施工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工程索赔具有十分广阔的领域,比如,它贯穿在工程的施工、设计和相关变化等方面。以合同条款或推断条款为依据进行工程索赔,有利于降低工程风险,保障各方的利益。

3结束语

第7篇:规避风险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风险;管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学知识的普及、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越来越强,加之媒体对医疗行业负面报道增多,患者及家属对医生、对医院的信任度越来越低,医患冲突时有发生,医务人员如履薄冰,经常置于被告席上,给医院和医务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形象和利益的损害,管理者要认清形势,及时调整管理视角,从规避风险的角度加强管理,加强医务人员规避风险教育,在当今医疗形势下更具有实际和现实意义。

1 提高对风险存在的预见性

有专家指出:只要有医疗活动,就必定存在医疗风险,风险时时存在,风险处处存在,病人在院就医过程中风险事件不能完全避免,但通过有效的管理可减少甚至避免,首先要提高对风险的预见性,敏锐的发现现存的和潜在的护理风险的信息,及时有效的采取防范措施。以下情况存在一定风险,需要管理者引起重视。

1.1不规范的护理行为

护理人员责任心强弱、工作经验差异、技术水平的高低、心理素质好坏等决定护理风险的大小。对于工作责任心差、年轻护士工作经验少、技术水平不高的护士,其医疗护理过程中风险性将会大大增加。主要表现在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护理操作规程导致的抽错血,输错血,发错药、打错针、输错液体,未按要求巡视病房,没有及时发现病人病情变化,未及时给予病人有效的处理等。

1.2医院系统中医疗设备运行及设施使用过程中存在着风险

水电系统、信息系统、医疗仪器等突然故障带来的风险。如停电延误抢救病人,手术电刀烧伤病人,电器使用不当发生火灾,如引水机、药物震荡器着,热水袋烫伤病人,光线不足、地面湿滑导致病人及家属的摔伤,床无护栏导致病人坠床.电脑系统出故障,影响病人结帐等均可能导致不小的医疗纠纷.

1.3危重病人,病情复杂疑难病人

危重病人,病情复杂,或病人病情变化快,医务人员没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给予有效处理。例1病人人院仅2小时,还未引起医务人员足够的重视,病人病情突变死亡。病情反复、并发症多的危重病人,费用高,最后人财两空。引起家属不满。

1.4家属和病人对医务人员期望值过高

病人和家属不现实的要求医务人员“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紧盯”医生和护士,医务人员在病人和众多家属的监视下工作,处处以挑剔和监督的态度对待医务人员,以指责和不信任的口气质问医务人员,苛刻的和无理的要求使医务人员不知所措,往往抓住一点小事纠缠不休,是引起医疗纠纷的苗头。

1.5特殊病人容易发生意外事件

精神不正常的、心理问题严重、视力衰退、晕厥、行动障碍等病人,这类病人极易发生外出、自杀、坠床、摔伤等意外事件。如晚期癌症病人、严重忧郁症的病人,自杀比例很高,在院内发生多起跳搂事件。

1.6经济状况差医疗费用难以支付的病人

对于农民、下岗职工等经济状况差,难以支付医疗费用,又想治疗的病人和家属,病人和家属面临两难的处境表现出矛盾的心态,情绪容易激动,这类病人容易出现逃费或与催交医疗费用的医务人员发生冲突,甚至无理取闹向医院索赔。

1.7病人在检查和搬运过程中

病人病情较重,在检查和搬运过程中病情发生变化,抢救不及时,或搬运不当加重病情。

1.8特殊的时间段

如节假日、人力薄弱的中午、晚夜班、某些疾病高发季节。是医疗差错、事故、纠纷高发时间,而且易发生药品、医疗资料被盗事件。

2 规避风险的对策

(1)严格遵守医疗行业法律、法规和医院各项规章制度、护理操作规程,尤其严格落实首诊首问负责制、分级护理、三查七对、医嘱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避免因查对制度执行不严导致发错药,打错针,输错液,因消毒隔离不到位导致院内感染等不规范的护理行为导致的风险.

(2)加强护理人员规避风险教育,不断强化护士责任心教育,重视新护士的培训和监督,排班考虑新老护士的搭配,定期开会,分析差错隐患吸取教训,尤其认真从医疗纠纷案例中吸取教训。不断强化规避风险的意识,提高规避 风险的能力。

(3)重视护患沟通、尊重病人的知情权,认真履行告之义务、完善签字手续。运用沟通技巧,针对病人及家属最关心的问题,及时地与病人和家属沟通,耐心倾听病人的心声,真正解决病人的问题,增强病人及家属对医疗护理活动的理解和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提高遵医行为.同时,及时发现特殊病人及特殊情况,及早采取防范措施。

(4)重视医护协作,加强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提倡管床医生和护士共同查房,对所管病人有统一的认识和全面的了解,医疗护理工作协调,对病人解释统一口径,减少医生讲一套护士讲一套,病人无所适从,因而产生疑义和不信任感,甚至会成为医疗纠纷的把柄。

(5)完善护理记录、病历管理制,将病人的病情变化,住院期间发生的事件,护理人员按照操作规程执行的护理措施及产生的结果,以及安全措施、病情相关知识、用药注意事项方面的告之均详细记录。同时,加强护理人员对病历管理意识,班班交班,及时加锁.切实保管好具有法律效力的病历资料。

(6)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依据管理幅度和注意范围,调配人员,合理排班防止超负荷带来的危险。尤其加强节假日、晚夜班的安全管理,适当补充人力。

(7)强化护理人员时间意识,体现时间就是生命和医学的科学性和严肃性,给病人及家属以信任感.要求护士上班必须带表,时间准确,所有的护理活动记录要准确记录到分.防止时间上的误差导致医疗护理工作的难以理解的现象。

第8篇:规避风险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工程项目; 规避; 安全监管 ; 风险

1.引言

工程项目风险在实际的施工中会时时隐蔽于实施过程之中,被动的进行风险的处理或是解决由于项目风险所产生的各种隐患时,会使企业陷入困境,严重时会延误整个工程的进度甚至是被迫停工。所以,坚持工程项目管理是一种主动的管理方法,即在主观上尽可能做到有备无患或在无法避免时亦能寻求切实可行的补偿措施 ,从而将意外损失降到最低。

鉴于此,安全监管工作就应运而生了,这是一项集技术、经济、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工作,其重点是抓好施工单位安全保证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按规定认真审批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因此,安全监管必须按照工程进度的总目标,根据施工单位完成的实物工程量对其进行审核、控制与检验,及时发现施工安全事故的各种隐患。

2.工程项目风险的规避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通过管理人员对风险的识别、评估分析、防范和监控,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方法,促使风险向有利方向转化,以最低风险实现最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其重要内容之一是对风险的识别、估计和评价。

2.1 风险的识别

风险识别是要确定在工程项目实施中存在哪些风险,这些风险可能会对工程项目产生哪些影响,并将风险及其特性归档。风险识别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的一项经常性工作,风险识别主要包括资料收集、分析不确定性、编制风险识别报告等。

2.2 风险评价与缓解

风险评价是指对施工项目发生事故的危险性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评价施工中发生危险的可能性极其严重程度,以寻求最低的事故率、最少的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通常可将风险的可能性分为频繁、很可能、有时、极少和不可能等5个等级,根据风险的等级和事故的严重性采取相应的缓解措施,从而使现场施工中的损失降到最低。

在对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风险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就应该预估风险事件的概率分布以及风险事件所会产生的各项后果 。在估算风险事件价值的同时还要考虑有形的和无形的风险事件。为了确定风险事件的概率分布,一般需要收集足够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但有些情况应充分利用已知的概率分布进行预估,从而降低统计成本,提高应对风险的效率。

通过对工程项目风险的识别与预估,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对存在的种种风险和潜在损失等方面有了相应的把握。基于此,要及时合理地编制一个切实可行的风险防范计划;然后,在规避、转移、缓解等策略中,选择行之有效的策略,并寻求既符合实际,又有明显效果的防范风险的具体措施,力图使风险转化为安全因素或使风险所造成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的限度。

所以,为了规避现场施工控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风险,必须截断风险源。对由于自然灾害、勘察设计、业主因素、施工条件及其他原因所引起工程趋势的变化,只能因势利导地减少现有的损耗,控制风险进一步扩大;而对于监理人员来说,由于自身的原因可能产生风险源并导致项目风险的发生,此时应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使之消除或降至最低。

2.3如何规避工程项目风险

2.3.1 规避风险必须致力于认识的统一

在工程项目风险发生之前,施工企业必须做好顶防和准备工作,并采取积极、行之有效的对策,尽量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而当风险发生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控制和解决,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对企业的影响,促进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

2.3.2 规避风险必须致力于统一的管理

规避风险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加强企业规避风险的意识就是要及时提高管理效率,通过统一的管理使员工对风险的规避从思想深处得到重视。所以说,对于决策者来说、规避施工项目风险应从规范企业管理入手,坚持规范管理、科学经营,规避风险才能落实。

2.3.3 规避风险必须致力于构建“长效机制”

工程项目风险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破坏性、长期性等基本特点,因而规避项目风险是施工企业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为此,要把规避项目风险当作企业一项系统工程,标本兼治,从根本上谋求建立规避经营风险的长效机制,不断取得规避项目风险的新成效。

2.4 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即使对工程风险的认识有了显著的提高,同时也对风险的预估性有了一定的掌握 。但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突发的工程风险,一旦这样的情况发生,这就要求相关人员不仅要有项目风险的预知能力同时也应具备规避风险的能力,应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如下方案应对突发事件:

2.4.1回避方案

对于工程项目而言,若风险管理人员发现某些风险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很大,或者一旦发生损失的程度很严重时,采取中断风险源,使其不致发生或遏制其发展,主动放弃原先承担的风险或完全拒绝承担该风险的行动方案,这就是风险回避。

2.4.2 应急方案

应急方案的目的是使项目风险损失最小化,应急方案是在损失发生时起作用的。为了经济上的原因,并不是对每一个风险都制订应急方案,而是对风险进行评价后,对那些较大风险或可以分类的风险才制订应急方案。

2.4.3挽救方案

挽救方案的目的是将风险发生后造成损坏的财物修复到最高的可使用程度,以及对工程项目及企业的影响降低到最低。挽救方案可以看作是应急方案的从属方案。一般来说,挽救方案是不可能事先制定的,因此,不需要在风险发生前制订详细的挽救方案,只要在应急方案中规定损失发生后的挽救方案的人员配备和工作程序等。

3.安全监管工作的分析

3.1 如何保障安全监管

良好的实施环境是安全监管的保障。安全监管的具体实施仅仅依靠某个人、某个单位或部门是很难实现的,所以在现有的实施环境中就必须形成“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在具体的施工环节中,企业要在建立一个健全有效的安全管理系统的同时,还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

与此同时,施工项目单位应尽力鼓励组织或个人进行深层次的理论、实践研究,不断对安监工作的改进和完善工作、以及相应的法规及政策有更深的学习 ;对企业法人、项目经理、安全员等进行现行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等培训,并依法做好各项管理监督性工作。只有处处积极配合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才能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案件制度,这样才能把实施与施工单位联系在一起进行相互监督,从而把各项安监工作落到实处。

3.2 构建工程安全监管网络系统模型

工程安全监管系统是通过统一的监管平台将分散的各监管环节整合起来,实现监管信息的共享和集成,并为建设工程项目参与单位、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接口。安全监管系统将改变传统的施工项目监管模式,打破各自为政的信息壁垒,实现对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的监管。系统主要包括三类主要功能 :

3.2.1 监管业务功能

监管业务功能主要是面向实际工程质量实施安全监管职能,实现从立项决策、招标投标、施工许可、合同备案、质量监督、安全监督、工程监理、竣工备案到运营监管全周期的监管职能。

3.2.2 监管支持功能

这类功能主要为跨部门、跨阶段的数据进行传递和交换,并且为各个施工模块之间提供相互的连接和相应的支持。具体实现与各方原有信息系统的连接、数据集成和维护。

3.2.3 信息服务功能

此类功能通过数据挖掘等功能向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检索查询等信息服务,必要时还可拓展信息增值服务。

4.总结

在目前施工企业行为还不是特别规范,施工项目机制也有待健全的情况下,施工单位如何提高在市场中抵御、抗拒风险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只有系统地研究和分析施工企业的一些常见主要风险,提高企业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积极适时地做好安全监管工作,有针对性地防范和化解风险并不断探索预防、控制的有效途径和措施,防患于未然才能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Chapman. J. The controlling influence on effective risk identification and assessment for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J].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2001(14):80-81.

[2] 王卓甫.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3] 贾玉生,于海春. 建设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估[J]. 建筑设计管理,2004(3):15-16.

[4] 魏苏利.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方法浅析[J]. 中国科技信息,2005,(12).

[5] 何万钟.施工安全监理责任的学理评析与施工安全内生机制的构建思路[J]. 建设监理,2007,(1):24.

公路工程质量的好坏受到公路施工质量管理的影响,做好公路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是确保公路工程质量的前提。公路质量指的是路面的结构强度、耐久性、平整等方面的总和。

一、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除了检测、监督管理之外还有施工总平面管理、工程形象进度管理、生产调度管理等。因此,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因素不容忽视。

(一)施工总平面管理

管理好施工总平面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清楚现场施工的情况,以便更好的使用场地,确保施工的排水系统及交通道路顺畅,使施工能够更文明、高效率的进行。现场施工总平面的管理范围也包括合理的设置工程租用的临时仓库及露天材料的堆放、吊装机械设备的最短最优路线、垂直运输方案及脚手架的选择等等。做好现场施工总平面的管理工作,能够有效的改善施工条件,预防了大宗材料的变质或散失,能够为现场施工的各道工序提供紧密衔接及安全、良好的施工作业面,以此保证了现场施工的工程质量。

施工现场总平面质量管理不只是静止的场地设施布置,而要随着工程进度进行经常性的管理和必要的调整、补充。检查现场的照明、动力、给水、排水系统以保证正常的作业条件、妥善安排季节性防暑降温和防冻保温以及应付风雷雨雾洪涝灾害的措施。

(二)工程进度管理

工程施工进度的管理特点是对工程施工中的参与的施工人员、施工技术、施工对象、施工时间、施工条件、施工环境、施工地点等生产要素进行科学分析、并纳入到动态平衡的轨道。所以,抓工程进度,仅仅要搞好企业内部各生产部门的目标管理及调整各生产环节之间的平衡,还必须处理好企业外部的各单位的协同工作。项目施工工程的总承包商更要加强各总、分包商之间的工程工作质量责任,保证各自承担的项目工程符合工程进度计划的要求,并按质按量顺利的达到施工部位,实现工程预期进度。

(三)现场生产调度管理

搞好现场的生产调度管理,要建立调度机构、完善调度网络、健全调度制度,配备懂得全面质量管理的调度人员,善于抓重点环节、抓关键工序、抓主要矛盾,既能从形象进度了解工程总体和分部项工程的施工动态,又能从存在问题分析研究掌握施工动向,进而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调度工作的预见性、计划性,以便较好地解决各类问题。

二、公路工程质量常见问题

近几年来,公路工程施工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的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发展,许多国家重点工程和高级、高层建筑的工程质量水平一直在稳定中上升,荣获国家质量管理奖的施工企业的工程质量优势更为突出。但是,由于集体公路工程企业和农村公路工程队的发展,行业的质量水平明显下降,建设部对全国公路工程质量抽检的合格率并不是很高。

公路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到较多的内容,并且不同的公路工程项目又具有自己的施工特点和方案。所以,公路的工程质量问题比较复杂。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有:先施工后报告现象;为了追赶施工进度,忽视了对施工材料的检测、检验;工序交接的过程中没有交代清楚,一些关键技术没有引起后方施工人员的注意;许多施工人员基本概念知识缺乏,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严格依照施工技术要求等操作要求,这些因素都将会造成了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隐患。

此外,在具体的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没有依照操作规范进行沟槽的回填土复填工序,造成了公路在交付正常使用时出现沟槽部位路面下陷情况发生;没有依照规范对土路基进行整理和碾压,致使土路基没有达到规定的压实度,更有甚者有的项目施工单位了追赶工程进度,忘记考虑路基的排水设施;沙砾的铺设没有依据要求进行平铺、平整、碾压,一般在施工中是边挖土基边填沙砾,平铺层次及沙砾的标高、平整度不能有效得到控制,甚至在施工中沙砾的铺设没有达到规定的密度,造成了公路路面出现龟裂、凹凸等现象发生;在施工公路黑色层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基层表面浮料没有清理,底层不处理,平铺混凝土时没有按照操作规程和设计的平角结交压实,没有控制好路面的平整度及横坡角度,没有严要求控制好沥青混凝土的温度等等。

三、公路工程常见质量问题的对策

(一) 公路工程质量问题的预防

从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除了设计方面出现的差错和材料劣质等外部因素之外,公路质量问题带有的共性是人员的忽视质量问题,缺少自检工作;在施工操作中,没有依据要求施工,偷漏施工工序;施工技术管理方面,交底工作不清,忽视检查工作;机器设备使用方面,选择不合理,忽视维修保养。所以必须加强因这些因素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的预防,首先,强化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自觉的树立一个质量第一、精益求精的观念,其次,严格贯彻执行施工工序要求,赏罚分明,还要健全“三检”制度,明确质量责任。同时,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数理统计工具,确定分析质量问题规律、以便对症下药。这些都是贯彻“预防为主”治理工程质量问题的积极态度。实践证明,预防质量问题的关键是领导的重视。在领导重视的条件下,从质量教育人手,抓好基层管理,把预防工作建立在群众自觉的基础上。

(二) 完善技术标准

完善技术标准,可以统一考核质量水平。质量问题的产生过程,多数是因为缺少各个工序间严格的质量检查形成的。现行施工规范和质量评定标准大多只有最终质量要求,而对施工过程的工序质量要求较少,因而,根据企业的专业性质和工程特点、编制企业操作规程和内控技术标准,并据此进行技术交底和检查工序质量,将有助于促进整个工程质量的提高和消除常见的施工缺陷。

(三)责任落实

协调和落实各业务部门和基层管理人员的质量责任,要依靠强化目标管理。各种质量问题的直接责任者大都是操作工人或基层班组,但不能就事论事,要通过质量目标的分解和展开,使生产、技术、机动、检验、材料、劳资、定额、教育等业务部门和基层施工队、项目经理、工长等管理人员,为一线工人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并及时指导和检查,也是防治质量问题的一项根本性措施。

(四)实行质量否决

贯彻执行质量法规的有效手段是实行质量否决。近些年来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普遍实施了承包经济责任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依据有关规范、规程和设计要求不能达到承包合同或协议中的质量指标时,采取各种质量否决办法,与承包人经济利益挂钩,扣减其应得的一部分工资或奖金,制约其追求数量不顾质量的行为,对减少或消除质量问题是有效的。

四、结论

随着我国公路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公路工程质量将会逐渐步入系统化、法制化的轨道,电脑等现代科技将会广泛的应用到公路工程质量管理中,工程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的素质必将会得到提高,全面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将会应用到公路工程施工项目中,我国的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必将会跨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徐学敏.环城高速公路交通标志的设置[J].公路交通科技,2003,(S1)

[2]代世友.浅谈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问题[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4)

第9篇:规避风险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风险管理

0引言

房屋工程建设本身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体现在它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加上施工中各种内外因素的综合影响,建筑行业遇到风险的可能性也比其它行业要大,因此,施工单位一定要注重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全面提高风险意识,提高风险识别的技术,积极开展风险评估,缓解和规避风险管理。

1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措施

1.1风险规避

风险规避就是阻止风险影响,并使其风险不再发生。如果一项房屋建筑工程的风险可能性很大,一旦出现严重的损失或者损失严重到无法挽救的问题,又没有其它可行性策略可使用,就只有主动放弃项目或改变项目目标与行动方案,这也是一种规避风险的主要手段。通过风险规避,能够排除风险影响和风险源头,同时防止一些可能出现的不必要损失,但我们也应认识到,规避风险实际就是放弃了机遇,会给相关部门带来一定的损失。

1.2风险缓解

风险缓解是将项目风险的发生概率减缓到一种可接受的程度。例如,可以通过施工前的风险教育,让相关人员都有风险意识,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和控制,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风险发生率。风险承担者要及一切努力,以达到减轻总体风险压力的目的。风险的缓解并不是彻底的消灭风险,而是多种风险管理措施中常见的一种,有减少风险损失的作用。

1.3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一种聪明的规避风险的方法,将一种风险的结果连同应对风险的权力和责任转移给他方,虽然没有减少风险的程度,但他方会承担一部分风险,风险的分担让风险承受者能够得以喘息。

2在施工中如何加强风险管理

2.1组织风险的对策

承包人要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意识,重视风险管理,通过人、财、物、技术等多方面投入,全面提高施工人员的风险意识、提高生产质量、以及专业技术水平,合理的选择项目经理或者操作人员的方式来降低风险程度。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培养非常重要,在施工中,职工必须具备专业素质道德和职业素养,并通过激励政策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信任感。除了人员方面的管理外,施工单位要积极使用一些新技术、新工具、新方法,并帮助施工人员熟悉各种新技术的操作办法,熟练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技能。施工人员要尊重行业的法律规定,不要非法转包、不要让无资质的企业挂靠,施工单位还应加强对员工的资格审查,坚持持证上岗,以避免承担连带责任。

2.2合同风险的对策

工程风险的出现与合同的不规范、不严谨等方面有关。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是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也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防范风险措施中的一种重要途径。施工合同管理主要包括合同签订管理、合同履行管理、书面资料管理等。合同的签订硬标准化,预防应合同缺陷而带来的风险损失,施工合同不仅是工程项目的法律文件,也是工程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合同风险中出现的不确定因素是工程风险、业主资信风险、外界环境风险的集中反映和体现。可见,合同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所有的风险应该双方共同承担,我们所从事的项目活动中,或多或少的承担着风险,但风险与效益也是独立的。

2.3相关管理机构和职能部门建立和完善

建立和健全保障施工安全的相关政策,出台一些与安全建设有关的社会、主要专业门类齐全的实施细则,所有施工单位都要依法施工,并不断加强、完善建筑工程的安全监督和管理,保证每项工程都有安全管理的专项费用;淘汰一些有损施工安全的旧设备、就机械,提高安全建设的标准,是安全管理和建设技术水平都能有所提高,已达到降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的目的。

首先要确定安全生产目标,组织机构一一落实,建立规范制度,制定工程施工程序、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及制度等文件,还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安全生产方案。对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已经出现的风险或者将出现的风险,要积极分析原因和加强治理,对于施工作业现场也要落实管理,加强监督、检查、测量及测试工作。

2.4建筑工程竣工阶段风险控制

竣工阶段是工程建设的最后阶段,相关部门会对工程进行全方位的验收和检查,该阶段的风险管理主要有:确定竣工资料的真实及准确性,规范工程验收工作流程,认真核对项目投资及成本开销等。而对承包者来说,要善于通过工程索赔将风险转化为利润。工程索赔是一项合法权益,要合理利用,如果没有索赔,合同的公正性、公平性就不复存在,因为索赔是合同主体对工程风险的重新界定。工程索赔应贯穿与施工的全过程,重点在施工阶段,涉及范围相当广泛,对施工单位来说,控制索赔风险也很关键。

3结语

房屋建筑的项目风险管理和其它建筑的风险管理一样,都是主要包括风险回避、风险控制、风险转移等基本过程的。但关键还是要提高相关人员的风险意识,掌握风险识别技术,积极防范和缓解风险,而这对提高建设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小刚,李询,张土乔,等.房屋建筑工程安全的风险识别及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