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矿物学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字]地质学 花岗岩型铀矿 矿物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5-89-2
0 前言
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拥有丰富的花岗岩型铀矿,其中我国就是重要的铀矿产地。
我国铀矿床主要分为四种,即花岗岩型、火山岩型、砂岩型、碳硅泥岩型,其中花岗岩型铀矿床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1]。
花岗岩型铀矿床指产于花岗岩体内、岩体外接触带沉积岩或变质岩以及岩体上叠沉积盆地中的、成因上与花岗岩有联系、矿化类型上相似的铀矿床。目前由于我国对花岗岩型铀矿床的开采比较严重,很多资源都面临枯竭,这就需努力勘探其他矿山资源。所以,对花岗岩型铀矿床的基本特征、成矿条件及其矿物学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显得很有必要。本文简单介绍了花岗岩型铀矿床的基本特征及其成矿条件,并以沥青铀矿为例着重分析了它的矿物学特征。
1 花岗岩型铀矿床的一般特征
花岗岩型铀矿床是指与花岗岩体有紧密空间关系和成因关系的热液轴矿床。它既可以产在岩体内部,也可以产在距岩体一定范围的环境中。与铀矿床有成因联系的花岗岩体多为陆壳重熔型,少数为壳幔混熔型,成分上常富硅富碱和铝过饱和,岩石的铀含量高,且岩浆演化较完善,酸性和中基性脉岩较发育,时代上主要为海西期(欧洲)和燕山期(中国)。共生的脉石矿物有石英、萤石、水云母、碳酸盐矿物等[2]。花岗岩型铀矿床产状示意剖面图如图1所示。
花岗岩型铀矿床有很多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花岗岩型铀矿体定位于各种断裂构造中,且主要在主干断裂带的次级构造上发育。
(2)花岗岩型铀矿床的矿石结构主要有脉状、细脉浸染状、角砾岩状、条带状等。主要铀矿物为沥青铀矿,少数为晶质铀矿和铀石。
(3)围岩蚀变发育很广。主要有硅化、赤铁矿化、水云母化、绿泥石化、碱性长石化等。
(4)在铀含量高的花岗岩中一般就会有花岗岩型铀矿床。
(5)大气水作为成矿热液的主要来源。
(6)花岗岩型铀矿床的包裹体有很多,主要是气相、液相以及气液混合相。
(7)花岗岩型铀矿床时代限制不明显,成矿具有多期多阶段性。
2 花岗岩型铀矿成矿条件
花岗岩型铀矿具有一定成矿条件,概括起来主要有五个,即丰富的铀源,充足的热源,良好的构造发育,强烈蚀变和适中的剥蚀[3]。
2.1 丰富的铀源
丰富的铀源是花岗岩型铀矿成矿的基础条件。在含铀量丰富的花岗岩体中,花岗岩浆的多期多次侵入,会使得基底的铀活化、迁移。而岩浆自身也是高铀源体。所以在岩浆后期,伟晶岩、细晶岩、石英斑岩等的侵入会挤压岩浆,从而为成矿提供了条件。
2.2 充足的热源
热源不仅是花岗岩型铀矿成矿的关键因素, 还是造成花岗岩成岩、成矿时差的根本原因。因为充足的热源会带来丰富的热水和热液,使得岩石产生碱交代和蚀变反应,从而改变围岩的物理性质。这就会使得早期的铀矿体或者铀元素发生活化和迁移。
2.3 良好的构造发育
如果花岗岩于过渡带,那就不仅为岩浆的上涌和地下的热水活动提供了便利通道, 还为深源物质的迁移和富集提供了条件。过渡带由于活动比较频繁,会使地壳物质上涌, 深源岩浆会发生多次侵位, 从而致使原来的高铀源层、高铀源体以及铀矿体再次活化迁移。这就为裂隙带和蚀变带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时也为铀矿的沉淀和富集提供了空间。
2.4 强烈的蚀变
强烈的蚀变反应会通过岩体——热液作用,使花岗岩体中的铀金属活化,并被淋滤出来,然后使得原来的高铀源层、高铀源体以及铀矿体向下迁移富集。绿色蚀变带会使铀矿化再次富集。
2.5 适中的剥蚀
目前,大多数发现的铀矿床均集中于暴露区内,例如河草坑铀矿床。如果花岗岩体所处的位置剥蚀度适中,那么这个地区也会成为重要的铀资源产地。
3 花岗岩型铀矿中矿物学特征分析
3.1 花岗岩型铀矿床中的沥青铀矿化学成分
现在以花岗岩型铀矿床中的沥青铀矿为例,来分析它的化学成分特点。
(1)与我国其它三种类型沥青铀矿相比,花岗岩型铀矿床中的沥青铀矿中UO2含量相同,而UO3含量则略高;
(2)与我国火山岩型铀矿床中的沥青铀矿相比,花岗岩型铀矿床中的沥青铀矿中ThO2含量明显比较低,但与我国砂岩型、碳硅泥岩型沥青铀矿中的ThO2含量接近;
(3)与我国其它三种类型沥青铀矿相比,花岗岩型铀矿床中的沥青铀矿中RE2O3含量低;
(4)相比于我国火山岩型、碳硅泥岩型中的沥青铀矿,花岗岩型铀矿床中的沥青铀矿中的含氧系数略高,但比砂岩型沥青铀矿低;
(5)与我国其它三种类型沥青铀矿相比,花岗岩型铀矿床中的沥青铀矿中含H2O量比较低。
3.2 花岗岩型铀矿床中的沥青铀矿晶胞参数
沥青铀矿的晶胞参数a0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沥青铀矿的物理化学形成条件。
(1)a0值与含氧系数呈负相关,即随着沥青铀矿含氧系数的增高,a0值会逐渐变小,a0值与含氧系数的关系图如图2所示;
(2)a0值与相应矿物的PbO含量为正相关,也就意味着沥青铀矿中的铅既可以以方铅矿等包裹体的形式存在,还可以以其它形式存在,a0值与PbO含量的关系图如图3所示;
(3)a0值与相应矿物的RE2O3含量为正相关,也就是说随着沥青铀矿RE2O3含量的增高,a0值会逐渐变大,这与成矿时温度的高低有关,a0值与RE2O3含量的关系图如图4所示;
(4)a0值与相应矿物的ThO2含量不相关,或者说相关性不大。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花岗岩型铀矿床中的沥青铀矿成矿温度比较低,a0值与ThO2含量的关系图如图5所示。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有很多因素都可以影响沥青铀矿的晶胞参数a0值,但是单个因素的影响反而不是很大。其中,成矿时的温度高低对沥青铀矿的晶胞参数a0值影响最大。
3.3 花岗岩型铀矿床中的沥青铀矿硬度、反射率
根据调查测验,花岗岩型铀矿床中每立方毫米的沥青铀矿维氏硬度为314-760千克,相当于摩氏硬度为4.7-6.2;沥青铀矿的硬度与含氧系数是负相关,如图6所示。花岗岩型铀矿床中的沥青铀矿的反射率为11.0%-16.5%,与含氧系数相关性不大。
3.4 花岗岩型铀矿床中的沥青铀矿红外吸收光谱
四种铀矿床中沥青铀矿的红外吸收光谱特征都差不多,如图7所示。它们都有两个主吸收带,即高频区的次强——强吸收带和低频区的价键振动吸收带。如果矿物中含有水,那么红外吸收光谱线上还会有两个弱吸收带。
3.5 花岗岩型铀矿床中的沥青铀矿壳圈结构成因
我国花岗岩型铀矿床中的沥青铀矿经常出现壳圈结构,铀含量比较高且杂质元素比较少的是外壳,所以它的反射率也会很高;铀含量比较低且杂质元素比较多的是内核,所以它的反射率也会很低。具壳圈结构的沥青铀矿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对于同一成矿阶段的沥青铀矿,当铀从成矿溶液中沉淀时,一般情况是这样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较晚形成的铀氧化物相中的UO2含量会比较高、杂质元素比较少;而较早形成的铀氧化物相中的UO2含量会比较低、杂质元素比较多。正是因为这种差异才会使得沥青铀矿产生壳圈结构。可以看出,其外壳形成比内核晚,并且UO2含量比较高的外壳不容易被溶蚀,而UO2含量比较低的内核则容易被溶蚀。
总之,与我国其它三种类型的沥青铀矿相比,花岗岩型铀矿床中沥青铀矿的含氧系数、晶胞参数值相差不大。这也就说明我国四类铀矿床中的沥青铀矿,大多数都是在低温度、热液条件下产生的。另外,我国花岗岩型沥青铀矿中的PbO含量、
RE2O3含量、ThO2含量比较低,也会反映它的成矿条件。
【关键词】肝炎,乙型; HbsAg;抗-HIV; ELISA; 感染; 医疗纠纷
在手术或相关性疾病过程中发生输血,为明确患者是否因输血而产生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十分有必要在输血前对相关血清标记物进行检测,同时也是对医护人员的自身安全加以保障[1-3]。我院对准备输血患者或各种需要的人员区1 322份输血前采集的患者血液标本进行乙肝表现抗原(HBsAg)、丙肝抗体(抗HCV)梅毒抗体(Trust)、艾滋病抗体(HIV1+2)的检测并分析计算。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随机抽查本院2008年4月到2009年11月需要输血或自愿检测的各类人员共1322例。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阳性者进一步用酶联免疫法确诊,梅毒Trust初筛阳性用TPPA确诊,HIV抗体初筛阳性的标本送上级医院进行复筛、确诊。
1.2 检测试剂与方法HBsAg、HCV抗体、HIV抗体的检测方法均采用ELISA,试剂盒分别是某公司产品;某公司产品:HIV抗体(1+2)采用某公司制药产品。梅毒Trust试验采用上某公司制品,TPPA试制采用某公司产品。
1.3仪器HBsAg、HCV抗体、HIV(1+2)抗体检测均采用伯乐BR680酶免分析仪分析定性;操作步骤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测定。
2 结果
输血前检查1 322例患者中HBsAg、HCV抗体、HIV抗体(1+2),梅毒Trust的阳性例数分别为142例,15例,1例,23例;阳性率分别为10.74%、1.13%、0.076%、1.74%。
3讨论
对受血者输血前标志物的检测,有利于医护人员和患者取有效的预防与保护措施,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据报道[4-5],我国正常人群的HBsAg阳性率为10%,而我院以上随机抽查的准备输轿患者的HBsAg阳性率接近此比率。部分输血患者,输血前就已经患肝炎,输血后机体因各种免疫机能下降的原因,产生黄疸,发热,消瘦,厌食等类似肝炎的症状,临床误认为发生输血后肝炎,导致医患双方产生纠纷。在随机抽查检测的患者中,对HIV抗体检测呈阳性反应的,对该人员重新抽血,再用同种方法不同试剂品牌的试剂进行复检,经两次试验阳性的标本送至市疾控中心确认为阳性。
近年来各种报道[4-7]显示,各种传播性疾病已不再局限于高危人群,已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医务人员因工作长期接触各种血制品或传染性高的物品或环境,发生职业暴露的机会比一般人群高很多,因此要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与做好防护措施,避免职业暴露的发生。为此对受血者进行输血前HBsAg、HCV抗体、HIV抗体(1+2)、梅毒抗体检测,把检测结果作为患者在我院诊治的原始记录保存,一方面为临床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另一方面还能加强临床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也为医疗纠纷的处理提供专业的依据。所以对每位输血患者或术前患者都应检测以上几项感染标志物。
参考文献
[1]付涌水.血小板输注的不良有反应[G].广东省医学会临床输血分会论文汇编,2009,(04):47-56.
[2] 孔文兵,赖福才.加强输血证据管理,防范医疗纠纷[G].广东省医学会临床输血分会论文汇编,2009,(04):175-178.
[3]田兆嵩.婴幼儿和儿童的血小板输注[G].广东省医学会临床输血分会论文汇编,2009,(04):29-34.
[4]刘国防,张悦.输血前五项传染指标检查的意义[J].中国医学检验杂志,2006,04(7):126-127.
[5]任艳丽,李春华,陈金美.受血者输血前相关传染性指标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北京医学,2007,29(2):107-108.
庆阳市的无偿献血工作,从1998年艰难起步,到2007年走过了10年的风风雨雨,目前已呈现出生机勃勃,蒸蒸日上的健康局面。在1998年庆阳市刚开展无偿献血时,对这项全新的工作,当时是社会不了解,血站职工怀疑,临床单位不理解,甚至主管部门也持观望态度。临床用血存在自采自供问题。自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后,无偿献血成为政府行为,受到了市民的广泛关注、大力支持和热情参与,极大的促进了庆阳市无偿献血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过十年的努力到2007年临床用血94%来自无偿献血,但距国家100%的目标还有距离,由于庆阳市地处于甘肃东部西北偏远地区,全市七县一区,262.06万人口,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自然条件和经济文化相对滞后,加之近几年疾病谱的变化,我市医疗救治水平的提高,临床病人在不断的增加,用血量也在不断的加大(从1997年的0.77吨,提升到2007年的3.6吨)。虽然我市的无偿献血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临床用血基本来自于无偿献血,目前,年采供血量达到3.6吨,但临床用血常年处于紧张状态,按全市262.06万人口测算要满足临床需求,年采血量应在4.5~5吨以上,才能保障供给。所以,针对我市目前无偿献血及临床用血的状况,对我市十年无偿献血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经验、寻找差距,提出今后开展无偿献血的思路是很必要的。
本课题研究对象为1997年1月-2007年12月已参加无偿献血的人员,从献血的人群分布、年龄、职业、健康状况进行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庆阳市中心血站1997年1月-2007年12月符合献血标准的无偿献血者(包括捐献机采血小板)64388人次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根据《无偿献血者体检登记表》及微机资料库提供的信息,对1997年元月-2007年12月全市63488人次无偿献血者不同职业构成、各年龄段构成及报废情况进行人工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庆阳市无偿献血人群主要是打工者、社会闲杂人员、待业青年,其次为大中专学生、国家工作人员,献血比例较少的为军人和农民。(见表1)
2.2 庆阳市无偿献血人群中18~25岁者最多,与文献[1]基本一致,其次为26~35岁,无偿献血人群年龄结构呈现明显的年轻化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献血量呈逐年下降趋势。(见表2)
2.3 各献血人群血液报废原因存在着显著差异(P
3 讨论
3.1 庆阳市无偿献血人群主要是打工者、社会闲杂人员、待业青年等,占51.17%,其次为学生,占22.82%,国家工作人员,占19.48%,献血比例较少的为军人和农民。军人献血者所占比例较少,与我市军人占人群比例少有关。我市作为一个农业大市,全市262.06万人口中,农村人口约218.34万,约占全市总人口的83.31%,但自愿献血者却很少(仅占献血人数的4.97%),我们认为一是农民整体文化层次较低,对献血知识了解不够,对无偿献血不理解;二是我们的采血车在城镇采血机会较多,而深入农村、田间地头较少。这也提醒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仅要对城市居民宣传献血知识和血液常识,而且要加大对农民的宣传力度。献血年龄段主要是18~25岁人群, 1997-2001年36~45岁人群献血人数大于18-25岁人群,这是因为该阶段的献血方式为有偿献血向无偿献血逐步转变,而36~45岁人群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有偿献血较多,随着无偿献血的宣传动员和献血政策(取缔有偿献血,大力推广无偿献血)的干预,2002年开始献血年龄主要集中在18~35岁之间,该年龄段主要以学生及国家工作人员为主,这类人群对无偿献血知识的接受较快,使无偿献血比例逐年上升。45岁以上人群献血数字呈现出先(1997-2001年)上升-(2002-2005年)再下降-(2006-2007年)又上升的趋势,主要是因为献血方式的不断改变和政策的干预,他们对无偿献血知识的逐步认识和提高。
3.2 各类献血人群血液报废率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军人不合格率明显低于其他人群。分析其原因:一方面入学入伍时经过严格的体检,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有所了解,不符合献血条件的会自动放弃献血,另外大学生、军人生活较规律、固定、对外界接触的机会相对较少,同时大学生、军人这一特殊群体的自身素质较高,自我保护意识较强,传染性疾病的预防知识较丰富,由此说明,大学生、军人献血者输血相关传染病感染率低,血液安全性高,属低危献血人群。
3.3 在五项检测指标中,ALT的不合格率最高,占献血人数的0.72%,其次是梅毒、HBsAg,分别占总献血人数的0.49%和0.46%。分析:为什么血液报废人群中ALT农民和打工者、社会闲杂人员、待业青所占比例高,学生和军人所占比例低(0.20%、0.23%)HBsAg中打工者、社会闲杂人员、待业青年和国家工作人员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可能与这些人群经常在外就餐有关;HCV农民最高,其次为国家工作人员,学生和军人最低; TP农民最高,打工者、社会闲杂人员、待业青年和国家工作人员次之,军人和学生最低的原因。 ALT、HCV、TP三项均以农民为最高,可能与农民文化层次较低,对传染病、性病知识知晓较少有关;ALT、HBsAg、HCV、TP均为军人和学生最低,则与学生和军人生活、工作(学习)环境稳定,接触传染病和不洁少有关。
3.3.1 在用金标法对无偿献血者进行初筛后,单纯ALT异常已经成为无偿献血血液报废的首要原因。由于肾脏、心脏、胰腺病变,以及药物、创伤、运动、饮酒、疲劳、熬夜、肥胖等多种原因均可引起ALT升高。
3.3.2 由病原体(如HBV、HCV、HIV及其他尚未认识的病原体)感染引起肝胆疾病及药物的毒物作用也可引起ALT升高。
3.3.3 流动采血车对采集的血液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送回血站进行检测,随着采血后的时间、温度的变化,血液中的酶活性升高引起ALT升高。
3.3.4 检测过程中,血样的保存温度、溶血、脂血、抗凝剂等也可引起ALT升高。
3.3.5 由于我市无偿献血发展主要是由有偿献血到指令性计划献血,再到无偿献血的过程,多数献血者对献血常识、注意事项(如:睡眠不足,喝酒、药物、大量运动等)也是一个逐步了解的过程。
综上所述,要降低ALT的报废率,节约血液资源,就必须加强无偿献血者献血前注意事项的宣传,排除不合格因素的献血,加强血液采集后的贮存、运输、检测等。
3.4 自1994年以来,我国梅毒的发病率呈现增高趋势,在法定报告卡 8种性病中,梅毒的增幅每年超过50%以上[2],实施《献血法》以后,献血人群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主题人群由原来较为固定的农民献血者转变为年龄跨度大、覆盖面广、更接近自然人群的“健康”无偿献血者,无偿献血者人群不固定,流动性大,不具有稳定性、可控性,既往史不清楚,社会交往范围广泛。此次调查表明,庆阳市梅毒感染者的主要人群是农民和其他(打工者、社会闲杂人员、待业青年等)、还有国家工作人员,所以我们要通过政策干预和公众媒体来提高目标人群对疾病的知晓率,加大宣传力度。在献血咨询时,让无偿献血者自愿、自觉、坦诚的回答有关隐私情况,排除高危献血者,从低危献血人群中采集血液,保证血液质量和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同时要提高梅毒的检测技术。
3.5 病毒性肝炎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乙型肝炎是其中最常见的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性肝炎,我国是乙肝的高发区,乙肝病毒携带率达9%[3],从庆阳市献血者的血液报废情况统计分析得出:HBsAg报废率占献血人数的0.46%,主要是在献血前用金标法对献血者的血样进行初筛后,对采集的血液检测以后的报废数。所以,在献血前除了要对献血者做HBsAg初筛试验外,对农民、工人、商业服务者、自由职业、高中、中专以下文化程度等,献血前应加强询问,包括是否接种乙肝疫苗和接种时间,是否有肝病家族史等,杜绝患有HBsAg的人员进行献血,确保血液的安全性,减少血液浪费。
4 分析
1997年1月-2007年12月,十一年中庆阳市已有64388人次参加了无偿献血,献血量达到约23吨。无偿献血在临床用血比例自1997年的零上升到2007年的94%。对于保障临床血液供给及血液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尚无任何医疗用品能够完全替代血液功能的情况下,无偿献血工作仍然很艰巨,就目前供血情况来看,无偿献血抗风险能力还很薄弱,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自然灾害(如:突洪、地震、疫情等),血液供需矛盾,血液质量保障问题将会出现难以预料的风险。同时,我国艾滋病疫情也已进入快速增长期,感染者出现自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趋势。全国在无偿献血人群中发现的艾滋病感染者逐年增多,潜在隐患和风险逐年增加,血液的检测和血液安全工作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应构建无偿献血长期保证制度并发挥其功能的长效机制。并随着时间、条件、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在无偿献血目标制定和实现过程中,通过不断发挥制度规范的自我修正潜能,确保预期目标得以长期、稳定、连续实现的运行模式。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血站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建立一套科学、严谨、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运行机制,对于贯彻实施《献血法》,倡导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保证血液供给及血液安全两个目标的实现,促进无偿献血工作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海燕,刘玉振.2002年-2006年郑州市无偿献血人群分布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4)
[2] 宿兰.汪忠铭.扶平等.成都市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检测报告[J].中国输血杂志,2002,15[3]209-210
>> 浅析在校大学生应征入伍工作 大学生应征入伍工作的思考 当前大学生“入伍热”的现象分析 宁夏高校大学生应征入伍意向情况调查 吉林省高校大学生就业及相关政策分析 吉林省大学生体育社团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吉林省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问题分析及对策 北京高校大学生应征入伍意向调查分析 大学生应征入伍现状分析及相关对策研究 当前高校大学生应征入伍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高校大学生应征入伍现状分析及政策研究 大学生入伍的发展趋势及其德育价值分析 浅析在校大学生入伍的利与弊 大学生应征入伍的思考 入伍,大学生的新选择 浅析大学生入伍的成本与收益 入伍参军:大学生的新选择 大学生入伍的制度激励问题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建工作情况调查报告 吉林省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费情况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5]搜狐新闻.http:///20160505/n447933971.shtml.
[6]田野,乔振友. 吉林60名高校校长立下征兵“军令状”[N].中国国防报,2016-6-14.
[7]大学生征兵比例再创新高[N].新民晚报,2016-9-22.
[8]吉林大学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作者简介:
丁照权,男,黑龙江克山县人,硕士研究生,吉林大学党委武装部军事教研室军事教师;
左学成,男,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生,吉林大学党委武装部军事教研室军事教师;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1-0181-0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大学生就业体系也发生巨大的变化。就业制度由过去的“统包统分”到“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改革,再到现在建立的“双向选择、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就业模式;“一次性就业率”已成为考核高校工作优劣的主要指标,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将直接影响各学校以及各专业的招生质量。高校间、各学科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带来就业人数的剧增等因素,给学校的就业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如何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为大学生就业铺路,将是高等学校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1 就业情况统计结果
根据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统计数据,武汉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04-2006届3年共有本科毕业生217人,其中2004届本科毕业生123人,2005届本科毕业生60人,2006届本科毕业生34人。学院按照事业单位、企业、政府机关、攻读硕士研究生、出国深造、自主创业、未就业等七类进行分类统计。
1.1 总体情况分析
按照分类统计结果,从总体上看,武汉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生主要是到企业就业,到企业就业的比例占到毕业生总数的38.7%,接近四成。到事业单位就业的次之,占到毕业生总数的四分之一。在次是攻读研究生的,毕业生总数的21.2%。去政府机关就业的毕业生比例排行第四,为7.8%。
按照培养方案的设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该更多的去公共部门工作,即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而从这样的结果来看,武汉大学该专业的学生近40%到企业单位就业,去事业单位工作的只有25%,而去政府机关工作的还不到8%,二者合计33%左右。主要原因是,公务员录用现在采取公开统一招考,对于该专业学生没有特别的倾向。而政府体制改革也将大大缩减毕业生去事业单位的人数,加上近几年事业单位对学历要求越来越高,本科生进入事业单位非常的难。毕业生只能去企业工作,或者继续攻读研究生。
1.2 各年份情况比较
我们再对各年份就业情况进行比较,就可以从动态的变化中看到就业趋势的变化。
(1)毕业生去企业工作比例的比较。
从2004届毕业生到2006届毕业生,到企业就业的比例由30.9%上升到50%。结合2007届本科毕业生目前(截至2006年12月底)的就业情况,这个比例从2004年到2007年的趋势是明显上升的。
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企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量持续上涨,同时随着中国加入WTO时间的推移,外资企业在中国设立法人机构也越来越多,这也给高校本科毕业生,特别是像武汉大学这类学校的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而且外资企业招聘的很多岗位对专业要求不高,这也是该专业毕业生去企业的人数比例快速上升的一个原因。毕业生去企业就业比例显著上升与近年来事业单位招录对学历要求越来越高有一定的关系。
(2)毕业生去事业工作比例的比较。
与到企业就业的比例明显上升的趋势正好相反,到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则是明显下降趋势。2004到2006届本科毕业生中,各年份到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分别为30.9%、20.0%和17.6%。截至到2006年12月底,2007届本科毕业生到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下降到了10%以下。从2004年的三成到2007年的不足一成,事业单位这个本来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对口单位却逐年遭到毕业生的冷落。
与其说是遭冷落,不如说是门难进。事业单位相对于企业来说,招聘更加强调的不是能力和实用性,而是学历。由于社会风气的原因,事业单位比企业更加讲究“拥有博士学历的员工比例”、“拥有硕士学历的员工比例”等指标,而不是注重员工本身对于单位本身、对于社会公益的贡献。加上政府机制改革,众多原来在政府机关里工作的人员被调整到下属的事业单位工作,使得事业单位接收应届毕业生的名额被挤占,名额少则只能用学历来抬高门槛。以上两点成为本科毕业生放弃专业对口,不去事业单位就业的原因。
(3)毕业生去政府机关工作比例的比较。
将各年份去政府机关工作的毕业生比例进行比较,我们可以看到,几年来去政府机关工作的毕业生比例率略有下降,但趋势不明显。用χ2检验,按α=0.05水准,不能认为各年份到政府机关工作的毕业生类型分布(构成比)不同。也就是说,各年份去政府机关工作的毕业生比例没有统计学差异。
由于公务员录用现在采取公开统一招考,招考要通过多次笔试、面试,人才选拔相对理性客观,所以每年进入政府机关工作的毕业生比例不会有明显变化。即使出现差异,也可能是受到每年学生的自身状况、考试难度、报考人数的不同的影响。
(4)毕业生继续深造比例的变化。
由于各年份学生报考国内院校的研究生的志愿,不论是学校还是专业,都有较大差异,申请国外或者港台地区的研究生也存在偶然性,各年份的数据不便进行比较。由于本文主要是讨论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变化和趋势,在此就不对毕业生继续深造比例的变化进行讨论。
2 问题和讨论
当前就业形势日趋紧张。这其中的原因有客观的社会因素,也有学生自身的个体因素。高等院校扩招速度超过社会岗位增加速度,本科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一次性就业率”已成为考核高校工作优劣的主要指标,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将直接各学校以及各专业的招生质量,高校间、各学科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就业成为学生入学时考生、家长都会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一个专业的建设也起着指明方向的重要作用。
(1)科学认识学生的就业分布情况,转变教育理念。通过上面的统计可以看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到私人部门就业的比例超过了到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工作的比例,这并不能说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失败。这和当前就业竞争激烈、整体就业形势不佳有较大的关系。这也要求我们转变教育理念,本科阶段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重在教给学生一个科学的思维方式,为学生今后在事业、学习方面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因此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我们更加注重培养宽口径、高素质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通过四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习,增强学生对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及其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科学认识社会的能力,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
(2)加强宣传工作,吸引更多的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等公共部门招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等密切相关,可以迅速适应工作环境,领会工作要求,为这些单位的发展做出贡献。近年来,学生到事业单位就业比例下降,除了就业整体环境不佳的原因,和宣传不到位也有一定的关系,以后应当加强和事业单位的合作,积极向他们推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优秀学生,达到双赢的效果。
(3)课程设置上增强管理类相关专业的设置,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从最新的专业培养方案上可以看出,我们加强了对管理类相关课程的设置,涵盖了公共事业管理的各个领域和管理的过程,这种管理取向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就业有较大的好处。不管是在公共部门还是私人部门就业,熟悉管理的各个方面和过程,都将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4)教育学生面对现实,主动择业。由“统招统分”到“自主择业”是社会变革的产物,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必然结果,大学生应从积极意义来看待和理解这种变革。对就业制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也要抱正确的态度,应认识到这是体制转轨时期的必然现象。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生就业方式的核心内容就是“自主择业”、“公平竞争”、“双向选择”,这种就业观最突出的价值理念是自主性和权益性,即就业双方的自主选择,该选择既是其权力也是其利益所在。因此,无论是哪个学校、哪个专业,大学生都应该在就学期间接受职业导航和就业辅导的相关教育,学校有责任教育学生改变过去等、靠、要的被动就业观念,主动出击,寻找适宜自己发展的一片天地。
(5)顺应社会需求和传承专业学术的矛盾。社会的发展需要大学生积极地参与,需要高校的教育。毕业生作为高校一个即将出厂的产品,一毕业就要接受社会的检验。合格与不合格,好用和不好用,不管是对于企业、事业单位还是政府机关都很重要。任何机构都希望招聘、录用的人能够为机构创造价值,能够在短时间内就能适应岗位。学校作为产品的生产者,理应适应社会的需求,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学校研究和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培养能够较快适应社会的学生,对于学生就业、提高就业率会有较大作用。
[摘 要]为了解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学生毕业综合实习情况,通过对学生毕业实习周记的统计分析,对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单位、实习岗位、实习工作内容以及实习感触(包括对工作认识和对自身认识)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为今后在教学工作中能够有的放矢,更好的开展教学、指导学生就业工作、强化学生就业技能以及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职 高职 物业管理专业 毕业实习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与资料。研究对象: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2009级39名物业管理专业学生。资料:我院于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组织2009级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分散进行毕业综合实习,并按要求完成实习周记,内容包括①实习单位、②实习岗位、③实习工作内容、④实习感触(包括对工作认识和对自身认识)四个领域。由笔者及课题组成员收集此38份学生的实习周记进行内容分析。
2.方法。内容分析法:这是一种通过对文本材料进行分析,得出对信息内容的有效推理的方法。
(1)记录。笔者将每一位学生的实习周记阅读后,把其中所涉及的有效内容概要地记录下来,形成38份原始的分析单元。(2)归类。笔者将38位学生实习12周合计写作实习周记456篇作为456个原始分析单元逐条分解,并按照实习单位、实习岗位、实习工作内容、感触(包括对工作认识和对自身认识)四个领域进行归类,形成四个领域的共计446个条目,其中实习单位44条、实习岗位66条、实习工作内容238条、感触(包括对工作认识和对自身认识)107条。(3)归纳。笔者将实习单位44条、实习岗位66条、实习工作内容238条、感触(感受、收获、建议)98条分别进行归纳,形成四个领域下的个分析项目,其中,实习单位25家、实习岗位13个、实习工作内容192项、感触(包括对工作认识和对自身认识)包含11项。(4)统计。对241个分析项目进行频数统计,计算每个项目在38位学生中出现的频率。
由笔者对学生的实习周记进行上述“记录、归类、归纳”步骤,并最后进行分析项目的频数、频率统计,最后由课题组成员进行复审,对结果均达成一致。
二、结果
1.毕业生实习单位情况。经过对我院2009级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单位的统计,全班38位同学,其中有5位同学实习单位不是物业专业对口公司,占13.2%,有3位同学换过实习单位,(其中2位同学各在3家单位实习过,1位同学在2家单位实习过)占7.9%。
我院2009级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单位总共有25家,其中1家实习单位接纳实习生10位,1家接纳实习生5位,1家接纳实习生3位,3家各接纳实习生2位,其他每家各接纳实习生1位。
25家实习单位中属于物业企业的有20家,一级资质的企业有8家,二级资质的企业8家,三级资质的企业4家。
2.毕业生签约单位情况。38位同学中有7位同学实习单位不是物业管理专业对口公司(比实习时增加了2位同学),占18.4%,有8位同学实习单位不是签约单位(比实习时增加了2位同学),占21.1%。共有24家签约单位,其中物业公司18家,1家签约单位接纳毕业生12位,5家签约单位接纳毕业生2位,其他每家各接纳实习生1位。22家实习单位中属于物业企业的有16家,一级资质的企业有7家,二级资质的企业6家,三级资质的企业3家。
3.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在物业公司实习的岗位情况。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在物业公司实习时,由于不同学生实习的部门不尽相同,既有部门之间换岗,也有部门内部换岗。换岗情况统计结果是:做过两个岗位的有7人,做过3个岗位的有5人,做过5个岗位的有2人。其中换过岗的男生是2位,这两位男生均是服从实习单位安排而换岗(换岗两次,均为物业管理员和保安),实习单位并未换;换岗其余人数均为女生,有2位女生是换岗换实习单位的,其余也均为实习单位内部换岗。这些说明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实习还是比较有耐性,主动要求换岗和换工作单位的不多,他们都能够配合单位的工作协调和服从单位工作岗位安排。
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在物业公司实习的岗位主要是客户服务(客服前台、客服助理)、客务主任(客服主管)、管家(区域管家、楼宇管家、物业管家、物业管家助理)、物业管理员、楼管员、整改办公室(机动人员)、保安、工程内勤、库房管理、后勤、财务、中控室等共计13个岗位。其中从事客户服务、管家和物业管理员这三种岗位的有36人次,而其他岗位总共只有19人次一般情况下,物业服务公司对外部门是划分为四个:客户服务部、工程维修部、宝洁绿化部和安全保卫部;对内部门是三个:人力资源部、财务部、档案室。这也说明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实习单位安排的主要还是从事物业客户服务工作。
4.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实习工作内容。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尽管工作岗位有不同,甚至所在部门也不同,但很多工作是相同的,所用知识点也是相通道,主要工作内容是收费工作(包括收取物业管理费、催费通知单的写作/张贴、解释、收水电气费、收据发票的开具等)、办卡证工作(包括门卡、水电卡、临时出入证、装修许可证等)、接房工作(包括接房资料准备、接房现场工作)、装修服务工作(包括装修手续办理、装修巡查、整改跟进、装修保证金收取/退还及扣除/扣除解释等)、日常报事报修/收费邮件资料等服务工作及纠纷处理工作,还有社区文化工作等。
5.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实习感触
【关键词】采血;供血;需要量
我市中心血站自建立以来,承担着辖区内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采集、检验、制备、供应、血液质量监督以及输血技术指导等工作,为全市十家供血库几十家医院提供服务,要快速、高效、规范、有序地实现临床血液及其制品的发放供应,需要血站有充足的血液储备。为了保证血液供应,利用国庆期间人们休闲、街头聚集人员多的特点,我们到街头采集自愿无偿献血者的血液,现在就采血情况及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本站2011年10月1-7日国庆期间721人自愿无偿献血者,每人每次献血量400ml相当于2单位全血。
1.2方法 对721名自愿无偿献血者性别、血型、献血次数、年龄、职业以及血液检测等方面进行分析。
2结果国庆长假期间无偿献血基本情况见表1~2。
表1 国庆长假期间无偿献血情况统计
*1u=200ml全血;2u=400ml全血。
表2 828人自愿无偿献血者血型分布
3讨论
3.1自愿献血者资料情况分析 国庆长假期间的无偿献血人群中男性献血比例高于女性;80后青年和学生占主体,他们多数学历层次较高,对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比较高,容易接受无偿献血。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机能开始减退,且生活、工作方面的压力逐步增大,影响了人们对无偿献血的热情,参与人次呈下降趋势;常住人口的献血人次高于流动人口献血人次,这也表明血站发展应急自愿献血者队伍应立足于本地居民。统计资料显示,超过3次的献血者占67%,说明我市已经形成了一支固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这为血液安全提供了保障。经常献血的无偿献血者通常被认为危险性最小,因为他们的血液经常得到检测,而且他们明白如果有危险行为就不去采血点献血。由于他们经常献血,有助于确保充足的血源,因此建立一支稳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十分必要。
3.2血液采集与贮藏供应的困惑 自1998年我国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来,各地无偿献血快速发展,自愿献血人次逐步形成无偿献血的主流,然而在无偿献血工作过程中每年仍会发生一些季节性缺血现象,尤其是今年网络事件频发,负面影响严重,献血者的积极性普遍受到打击,给采供血机构保障临床供血带来困难,每到节假日往往会出现突发性用血量增加现象,因为假日是人们外出旅游的旺季,也是公路上的交通突发性事故发生率较高的时节,如果不能充足贮存一定量血液,就会使节日期间突发性事件临床用血得不到保障,各地采供血机构为了有效地保障临床用血需求,想尽办法组织应急单位献血,解决节日期间的血液库存不足情况,以保障临床治疗和抢救需求。然而这种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也存在着许多现实性困难,尤其是今年以来,形势更加严峻,全国大多数城市和地区就发生因血液供应不足,导致部分手术延期或停止的现象。如何走出困境,保障临床供应特别是季节性缺血的血液采集和供应一直是采供血机构的一大困惑。
3.3组织街头国庆期间无偿献血的必要性 为了保证临床用血需求,本站放弃国庆假日休息,走上街头组织开展自愿无偿献血,七天假日采集721人,共计287.4L血液,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缺血现象。国庆长假市民们有很大一部分到街头游玩娱乐、休闲购物,民众特别多,许多工薪阶层的务工人员是节日期间自愿无偿献血的主力,他们平时由于工作繁忙,只有在长假期间才有时间参加无偿献血。我们在市区选择3个合适的地点,利用献血车和献血点(献血屋)为自愿献血者提供良好的献血服务,吸引了众多的热心市民参与无偿献血活动,有效地补充了血站的库存量。实践证明,了解献血者的需求,了解献血动员的效率、体检和化验合格率及临床用血规律,是做好采供血工作的重要前提[1]。同时国庆长假期间只要我们选择好街头流动献血点,组织好相应的献血服务工作人员,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就会有一定数量的自愿献血者参加献血,这不仅可以缓解最困难季节性缺血问题,同时也能有效地为节日期间突发性事件临床抢救用血提供保障。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技术的要素;优化的科学依据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技术现状
污水处理方法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法的去除对象是水中不溶解的悬浮物质。化学法是指向废水中投加化学物质,通过化学反应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生物法指采取一定的人工措施,创造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环境,使微生物大量繁殖,从而提高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污染物的一种技术。生物法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呈溶解态和胶态的有机物,与物理和化学法相比,生物处理在去除废水中有机碳、硫、氮、磷等污染物质方面,存在许多优越之处。
截止2010年底,我国城镇生活污水设施处理能力己达到1.25亿立方米/日,其中,80%以上的大中型污水处理厂采用的是活性污泥法,其余采用一级处理、强化一级处理、稳定塘法及土地处理法的生物膜法及与其他处理工艺相结合的自然生态净化法等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新建项目中,更趋向以自然生物净化为主与人工生物净化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和传统活性污泥法进行改造予以取代后的人工生物净化方法。
目前,我国采用较多的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有氧化沟工艺、A/O工艺、A2/O工艺、SBR工艺、AB工艺等。氧化沟工艺具有出水水质好、运行稳定、管理方便等技术特点,但也存在发生污泥膨胀的概率较高、流速不均的缺点,其中应用较多的是奥贝尔氧化沟工艺,DE型氧化沟和三沟式氧化沟在中高浓度的中小型城市污水处理中也有应厢,采用卡罗塞尔氧化沟工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大部分为外贷项目。A/O和AA/O工艺投资运行费用较底,具有较好的抗冲击负荷的能力,运行简单,处理效率较高,发生污泥膨胀的概率低,在大中型污水处理中应用的较多。AB法污水处理工艺由于其具有抗冲击负荷能力强,主要应用于污水浓度高,水质水量变化较大,特别是工业污水所占比例较高的城市污水处理厂。SBR工艺及其改良型工艺工艺流程简单、造价低、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耐冲击负荷,但对自控设备要求高,多种类型的SBR工艺如ICES工艺、CAST工艺、UNITNK工艺等都有在我国的实际应用。在场地受到限制或土地成本太高的地方,MBR工艺是不错的选择,该工艺BOD负荷高,处理效率高,处理效果稳定,但投资和运行费用高。“十二五”期间,我国的污水处理能力和要求进一步提高,更加重视管网收集系统的建设和氮、磷营养物质的去除,再生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受到相当的关注,对污泥处理处置要达到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污泥厌氧消化、好氧发酵、热干化、石灰稳定等技术都在一定范围内得以实施,但目前污泥填埋还是最主要的污泥处置方式,污泥焚烧、土地利用、建材利用实际应用案例较少。
2、 城市污水处理的关键要素
1 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构建。
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具有明确的目标。主要包括水源保护国际、水环境质量控制目标和污水综合利用目标3个方面:
(1)城市排水及其污水处理的规划。应根据城市水域及接纳水体功能区的要求和水环境容量。体现排渍、减污、分流、净化、再用功能的协调发展,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质国际、污水治理目标、污水产生量、需水用水排水平衡等因素,控制水质和区域水污染防治建设规划,合理确定雨污水收集输送、污水净化和综合利用设施的设置。并根据分汇水区、按系统分期配套建设。
(2)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建设。依城市总体规划和水环境规划、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以及城市排水专业规划的要求。做到规划先行。合理确定污水处理设施的布局和设计规模,并优先安排城市污水收集系统的建设。
(3)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规划设计。要根据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城市地理地质环境、受纳水体功能与交换能力、污水排放量和污水利用等因素,选择厂址、确定建设规模、处理程度和工艺流程,力求布点合理、位置适当、规模适度。
城市污水的处理方式应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环境条件及地理位置等因素,合理选择。城市污水处理应考虑与污水资源化目标相结合,积极发展污水再生利用、污泥综合利用技术。规划和设计方案的制定必须有环境影响评价和技术经济评价作为依据。
2 城市污水管网。
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水环境污染控制的主体设施,城市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之后。应保证其实施能与城市经济和城市建设同步发展,在具体设计时应具有一定前瞻性。经统计,己投入运行的污水处理厂有约10%的负荷率低于60%,其原因为污水配套管网建设滞后于污水处理设施,“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加大污水配套管网建设力度,避免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城市排水管网的体制选择应根据当地具体条件。经过综合权衡和详细的费用及效益分析后确定。我国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政策中规定,在城市排水规划中应明确排水体制和退水出路。对于新城区,应有限考虑采用完全分流制;对于改造难度很大的旧城区合流制排水系统,可维持合流制排水系统,合理确定截图倍数;在降雨量很少的城市,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流制;在经济发达的城市或受纳水体环境要求较高时,可考虑将初期雨水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系统。城市污水管网的总体设计应与污水处理设施、最终排放利用设施的设计相结合。使总体费用降低,得到总体优化的方案。为了节省建造费用和发挥城区以外选点的优势。城市排水规划宜考虑将所有污水集中到一个污水厂,但对于大城市或呈分散布设的城区,则常常要设置多个排水系统和相应的污水处理厂。目前,有约10%的采用二级处理的污水处理厂进水COD浓度长期维持在60mg/l左右,这主要是由于雨污未分流、管道渗漏等原因所致。要避免这一现象的再度发生,在排水规划设计施工时,必须深入调研,科学决策,选择合适的排水系统,严抓施工质量。
3 工业废水的接受与预处理
1 材料和方法
1.1 筛查对象
五莲县2010年至2012年小学、初中、高中入学新生。
1.2 资料来源
2010年至2012年五莲县中、小学校入学新生结核菌素试验(PPD)筛查的有关资料
1.3 方法
1.3.1 对所有从事PPD试验的医务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统一标准和方法,人员相对固定。
1.3.2 注射前以班为单位填写《五莲县中小学生结核菌素试验登记表》,注射后72小时查验结果,专人负责收集汇总统计。
1.3.3 统一采用国产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BCG-PPD),规格50IU/ml,在左前臂内侧前1/3处皮内注射0.1ml,注射后72小时查验反应,以硬结平均直径为检测指标:平均直径小于5mm为阴性,5-19mm为阳性,大于等于20mm(15岁以下学生≥15mm)或有水泡、坏死、淋巴管炎等为强阳性反应。
1.4 PPD试验强阳性反应和处理:对PPD试验强阳性反应者开展结核病知识健康教育,消除恐惧心理,并进行胸部X线检查、痰涂片检查,对确诊的肺结核患者给予规范抗结核治疗,对排除结核病的PPD试验强阳性反应者,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给予预防性治疗。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010年至2012年,总计对37411名入学新生开展了PPD试验检查,其中阳生人数为14093人,平均阳性率37.67%,明显低于我国全人口的结核菌感染率(44.5%)(1);强阳生人数3180人,平均强阳性率8.50%。
2.2 按年度结果分析看,结核菌素(PPD)试验阳性率2010年36.97%,2011年36.63%,2012年39.09%,3年结果变化不大。
2.3 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入学新生结核菌素(PPD)试验阳性率比较看,小学平均阳性率为28.34%,初中平均阳性率为39.47%,高中平均阳性率为44.28%,随着学龄段的增高,结核菌素(PPD)试验验阳性率逐步增高,三者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x2=665,p
3 讨论
中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由于他们正处在青春发育阶段,各系统器官发育还不成熟,抗病能力较差。加之居住密集,相互接触多,一旦有结核病传染源存在,很容易造成集中感染和集中发病。而新生结核病筛查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结核病患者,有针对性地对传染性肺结核患者采取隔离治疗,避免了结核病的传染和发病。同时,通过结核菌素(PPD)试验能够客观了解群体结核感染的特点,为制定有效的防范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为此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2010年起就开始对全县中小学入学新生在普通查体基础上,开展了PPD试验检查,通过此项检查,基本摸清了新生结核菌感染情况,为针对性的采取防控措施提供了依据,特别是对筛查出来的强阳性学生,通过开展健康教育、跟踪观察、定期复查、预防性治疗等措施减少了学生结核病发病机会,有效避免了学校结核病的发生和流行。
本文结果显示,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入学新生结核菌素(PPD)试验阳性率逐步升高,这说明结核菌感染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这与相关报道[2]结果一致。因此,如何早期发现并治疗管理结核病传染源,减少学生被感染的机会,是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点,而PPD试验不失为一个简便、有效的措施,学生乐于接受,对学生不造成伤害,又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