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美丽乡村发展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在外出旅游时将乡村旅游当作苜选。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集观察、考查、学习、娱乐、购物、度假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形式。虽然我国的乡村旅游业起步较晚,但在近几年来发展颇快,已逐步形成共识,我国旅游业界与学界也对此表示了很大的关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乡村旅游业发展尚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该行业的健康发展。比如,部分地区乡村旅游产品没有紧密结合当地生态特色,存在旅游产品单一或者雷同、缺乏艺术感、生态意识;乡村旅游建设过程中,缺乏一定高度的统筹规划,建筑取材的乱砍乱伐现象,农家乐产生的垃圾、开发建设中的建设垃圾使当地的水环境和大气环境品质有所下降;乡村旅游业中有不少从业人员服务环保意识差,缺乏基本的服务水准和环保意识;农村普遍没有建立起基本的对生活和工业垃圾的处理系统,乡村旅游势必产生一些“城市性”的垃圾,废弃物到处丢弃,影响环境美观,再加上游人的踩踏、攀折也破坏着生态,对农村环境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毁坏,等等。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上制约了当地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李渔,做为中国古代具有较高艺术造诣和生活品味的哲人,他的生态美学思想对于现在农村旅游文化发展与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以《闲情偶寄》为代表的作品可以充分体现李渔追求人与子自然相互尊重、相互交融的生态思想。该作品除关涉戏曲理论外,还触及居室设计、园林建筑、花木种植、保健养生等诸多生活领域。李渔将艺术依附在细微而琐碎的生活细节中,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融通和相遇共鸣,创造出一种活色生香的生活情趣,显现了天人合一的审美意识,是典型的生态美学观。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李渔生态美学思想开展具体的分析和探讨以期能为现代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李渔的生态美学
李渔(1611-1680),浙江兰溪人,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明末清初戏曲家、小说家、诗人、戏曲理论批评家。他一生著作丰厚,代表作有《闲情偶寄》、《觉世名言十二楼》、《无声戏》、《肉蒲团》、《凤求凰》、《玉搔头》、《一家言》、《耐歌词》等戏曲理论集、小说、戏曲、诗词,不一而足。其中以《闲情偶寄》为代表的作品是李渔一生艺术与生活经验的精华,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国传统雅文化中享有很高声誉,被誉为中国古代生活艺术大全,名列“中国名士八十大奇著”之首。林语堂在谈及本书时说其是“中国人生活艺术的袖珍指南”;杜书瀛先生则视其为“一部美学小百科”。总之,李渔在该书中所呈现的对生活百科知识、技艺、修养与人之美的认识,充分展现了其对生活藝术的追求以及诗意的人生境界。
和谐的自然观。李渔天人合一、物我和谐的生态美学思想首先体现在其对自然美、和谐美的追求,他主张让自然本身呈现而没有人为痕迹,让自然本身呈现美,美在自然。《闲情偶记·种植部》中,体现尤为鲜明。“予谈草木,辄为人喻。岂好威势者哉!世间万物,皆为人设。观感一理,备人观者,即备人感。天之生此,岂仅供耳目之玩,情性之适而已哉?”李渔亲近自然,却不拘泥于自然,而是从植物的角度出发,生发出不一样的人情事理和审美情怀。他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天人同品,天人同性,自然万物都具有灵性,并非单一仅供人类愉悦的工具。由此可见,李渔这种崇尚自然、喜爱自然的情怀。
在生活美的追求中,李渔认为最重要的是尺度相宜,体现自然美。在《闲情偶寄·居室部》中,他提倡“因地制宜”法则,对“宜”的境界追求达到极致,其居室设计体现出顺应物性的自然原则。“居室之制,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房舍忌似平原,须有高下之势”,窗户和栏杆则要“以明透为先,栏杆以玲珑为主,然此皆属第二义;居首重者,止在一字之坚,坚而后论工拙,总其大纲,则有二语:宜简不宜繁,宜自然不宜雕琢”。李渔还强调艺术设计应顺应自然律动,追求天巧自呈的生命本然发展,反对任何诉诸于外力的努力。所谓“天巧”即不假雕琢,自然工巧,它排斥了人工外力的干扰,强调美是自然本身的显现,是与宇宙生命的韵律遥相呼应。
简朴的生活观。李渔简朴的生活观是以喜爱自然、崇尚自然为基础的。这种去繁就简、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亦可体现其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存的追求。《闲情偶寄》中的很多内容都能体现这种观念。《闲情偶寄·饮馔部》中提出“饮食之道,脍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其渐近自然也”,认为蔬菜是最适合人类食用的食物,原因是“渐近自然”。同时他还提出和“肉食者鄙”的观点,并进一步说“非鄙其食肉,鄙其不善谋也。”。此外,李渔直言“惟《演习》、《声容》二种为显者陶情之事,欲俭不能,然亦节去糜费之半;其余如《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诸部,皆寓节俭于制度之中,黜奢靡于绳墨之外。”这其中就将节俭意识直接呈现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细节。在倡导自然简朴的生活习惯时,他还提出要有一颗闲适的心,讲究创新,物尽其用。在提到瓜茄瓠芋之类时,他说:“实则不止当菜,兼作饭矣。”“一物两用,何俭如之?”这种追求自然、以闲适心态对待世间万物、物尽其用的思想,不仅很好地体现了李渔简朴自然的生活观念,而且充分体现了闲适自然的审美情怀。更为重要的事,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进一步提出“创立新制,最忌导人以奢。奢则贫者难行,而使富贵之家日流于侈,是败坏风俗之书,非扶持名教之书也。”在倡导自然简朴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反对奢侈,这对于当时的时代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超前和超然。
诗意的人生观。李渔不仅是中国古代具有较高艺术造诣的文人,也是极具生活品味的哲人。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民间游玩娱乐氛围的陶然,使得李渔对艺术独具慧眼,体现出独特的人生观。李渔不但继承了明代性灵小品无视道学的传统,也清晰认识到了知识、技艺、修养与美好之间的依存关系,追求艺术化的生活和诗意化的人生。这与海德格尔所提出的“诗意的栖居”思想不谋而合。《闲情偶寄-凡例七则》指出:“然近日,人情喜读闲书,畏听庄论,有心劝世者,正告则不足,旁引曲譬则有余……劝惩之意,绝不明言,或假草木昆虫之微,或借活命养生之大以寓之者,即所谓正告不足,旁引曲譬则有余也。”《闲情偶寄》中的听琴观棋、养花种竹、蓄养禽鱼都能让李渔进入“神与物游”、“思与境偕”的境界,获得精神的自由舒展。可见,之于李渔,艺术与生活、美与生活、创造与欣赏都是内在融通、和谐共在的。这样一个惯常的生活空间在他眼中就成了一个“诗意的栖居地”。
李渔生态美学的启示
一、观察自然进行创作,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情
大自然中的所有风景,包括人类都是情感因素渗透在美术教学中的折射。波涛汹涌的大海、山清水秀的风景、辽阔的大草原、辛勤劳作的人类、清新质朴的乡村、繁华热闹的城市等都是生活中的素材。一般艺术创造的灵感或者是思维都是从生活的素材中呈现的。学生可在自然的素材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了解社会不同角落人们不同的生活状况。教师通过让学生对这些美丽、清秀的风景进行领略,进而激发学生对自己所在的祖国以及对从小生活的家乡的热爱。同时,也能使学生的内在情操得以净化。我国的山河是非常美的,有很多美丽的风景,学生应该投身在大自然的美之中,通过大自然感知生活的酸甜苦辣,进而激发内心艺术的灵感,使自己对生活的热情得以感染和激发。例如:波涛汹涌的大海,无论在美术教材或者是生活中,它的形象都是湛蓝、浩瀚无边的,美丽的波浪、柔软的沙滩、温暖的阳光、漂亮的贝壳等。学生对大海的感情可以透过亲身的感受或者想象,进而以一幅美术作品呈现出来,使自己的感情得到抒发,激发出对生活中这些美好事物的热爱。
二、通过对教学中的美术作品的欣赏,孕育学生开创祖国未来的志向
美术作品的种类很多,不仅有国内的优秀作品,还有国外的作品。通过对各个时期、不同国度的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从中受益,受到艺术的启迪,进而在情感中传递一种对美的热爱的愉快之情。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是一种感知美、认识美、了解美、理解美、传递美的过程,在欣赏之中,教师在课题里渗透许多情感因素,让学生在作品中看到祖国的希望、未来,进而通过这种“美”,孕育自身要开创祖国未来的志向。教师可以从作品的内在背景或者所蕴含的文化、内容展开分析,进而讲解创造者的情感思想以及意图,使学生感受美的同时,还能收到情感方面的教育、爱国情感的教育。例如:在展示一幅关于中国的历史革命的作品时,我让学生透过作品看感情,领悟其中的本质含义,进而感知我国革命的光辉历史,感知祖国在我们心中的重要性,使得学生透过作品懂得生活的不易,珍惜眼前,树立远大的开创祖国未来的志向。总结情感因素是学生在评价以及欣赏一幅美术作品时经常用到的标尺,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所渗透的情感因素也是非常常见的。影响学生在美术教学中的学习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情感因素就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的“言传身教”是情感因素能够渗透在美术教学中的桥梁和纽带,教师要为艺术营造一个美的氛围,进而使美得到呈现,得到升华,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注意情感因素的渗透。结合我国的美术发展史,引起学生对我国艺术的向往;让学生观察自然进行创作,激发其对生活的热情;通过对教学中的美术作品的欣赏,孕育学生开创祖国未来的志向。初中美术教学是我国素质教育的倡导和要求,是帮助学生接受美学教育以及全面教育的重要方式。美术教学能提升学生的综合修养,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开发学生的智力。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要学生爱上这项艺术,进而激发起学生的艺术灵感以及愿望,情感因素的渗透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只有有了情感,作品才有灵性,才能感动人们,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
在这激情燃烧的美丽五月,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我们相约在风景如画的山城某,共同祝贺某县乡广播电视光缆联网全面开通。在此,我谨代表某市广电局向前来指导工作的省局局长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大力支持广播电视工作的某县委县政府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衷心的感谢!向奋战在广电一线的某广播电视工作者表示亲切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
广播电视网络一体化建设是国家“十五”计划的重点工程,是广播电视服务“三农”,促进农村文明与稳定,全面构建和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某所有18个乡镇成功实现光缆联网,是某广播电视发展史上的一座新的里程牌,也是南阳广播电视网络一体化建设的一个成功典范。这是某全体广播电视工作者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广电人精神,攻坚克难开拓进取的结果,也是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的结果。
地处伏牛山腹地,是个典型的山区县,地形复杂,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人口居住分散,广播电视发展投入非常大,难度非常高。但是某县委县政府对此项工作异常重视,2003年以来,把“村村通”工作列入全县总体目标进行考核,今年又把“村村通”广播电视列入全县要办的7件大事之一,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并制定了相应的倾斜政策。具有优良传统的某广电人在局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力以赴,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高标准规划,高质量施工,按照“先区域后连片,先集镇后乡村,最终实现全县广播电视大联网”的网络建设思路,使全县18个乡镇和地处深山的268个行政村全部开通了光缆,下传节目28套,而且图像伴音清晰,提前高标准实现了“村村通”目标。对此,群众是满意的,某县委县政府和省市局也是满意的。在4月份全省村村通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某广电局作为全省为数不多的县局代表,做了典型发言,得到了省领导的高度评价,给某人争了光,给南阳广电人争了光。
在全市13个县市区中第一个完成县乡村组光缆联网,意义十分重大。一是大大提高了广播电视的网络覆盖率,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各级党委政府的指示精神迅速传递到千家万户。二是加大了广电传输信息量,各种致富信息能迅速传递到地处偏远的山乡农村,为山乡农民增收,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三是极大提高了山区广播电视收听收看质量,深山区农民也能像城里人一样看到20多套清晰的电视节目,尤其是第一次收看到了某电视台和南阳电视台的节目,通过电视看到身边的巨大变化,拉近了城乡距离。四是极大丰富了山区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对山区精神文明建设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五是城乡联网,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施工,统一管理,从根本上遏止了私拉乱接现象,不仅大大降低了损毁广电设施的收案率,而且有效地封堵了“×××”等组织利用广电网络进行非法活动的可乘之机,实现了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
县乡村光缆联网的成功,不仅是某广播电视覆盖模式和覆盖质量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而且为今后广电网络多功能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全市各县市广电网络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各位老师,同学们: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倍加珍惜 高效利用 在特别的时期创造特别的成绩》。
春风浩荡,人心欢畅,XX年,中国以她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无坚不摧的气概,以她一枝独秀的经济和捷报频传的盛事,举世瞩目地走过了这世纪的元年。人勤春更早,现在,正在解冻的河水在向复苏的大地报春;正在吐青的垂柳在匆匆的行人报春;我们美丽的校园里正盛开着的茶花也在向全体师生们传递着春的讯息。
经历了这扬眉吐气的一年,度过了这欢欣鼓舞的新春,同学们为着各自的学业,老师们为着各自的事业,大家重又在美丽的校园里快乐地相聚。回顾这个寒假,我们可以欣慰地总结:这是我们全校师生在学校的要求和安排之下,共同度过的一个文明祥和、快乐健康、安全平稳的寒假。过去的一年里,同学们所增长的不仅仅是一岁的年龄,更有着思想道德素质的进一步完善和行为自律能力的进一步提高。通过查阅各班递交给德育处的《告家长书》和班主任老师提供的反映学生寒假生活的书面资料,我们高兴地发现,经过新春佳节文明新风的洗礼,绝大部分同学思想上遵章守纪、尊老爱幼的观念增强了;言行举止上文明自律、助人为乐的好事增多了:全校千余名同学中,无一例违法犯罪事件,与之相反,更多的同学能够充分利用假期给自己充电打基础,高复二班吴涛、高丙峰等同学挤出时间在《机械基础》等自己的弱项科目上狠下了功夫;00外贸专业沈金花于2月8日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并和自己的母亲一起在2月16日帮助邻居老人洗衣服;00计算机预科班夏丽平、邱惠忠、同学主动帮助邻里打扫卫生;99商储班徐枫等同学帮助孤寡老人干家务、为孤寡老人送混沌;00外贸陈伟东、00计算机预科班叶开、闻丽芹,99商储卢建宇,01经英班肖玲、王丽辉、黄稀锦以及00烹饪班级的同学们能够自觉地走上社会,义务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既锻炼了能力又增长了见识;99计大王彩萍同学在2月15日到张家港市红十字血站义务献血200毫升,市红十字血站向我们学校寄来了热情洋溢的感谢信;99计大毛春花同学捡到装有近200元钱现金的钱包,主动上交德育处。
从这些同学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积极进取、助人为乐、勇于实践、乐于奉献、拾金不昧的精神风貌。他们以自己健康而高尚的行为,为我们二职中的学生的群体形象树起了一面鲜艳的旗帜。他们的行为以及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应该在三月这个学雷锋树新风的主题活动月里,得到更加深入、更持久和更广泛的实践和发扬。
一年之计在与春,这个春天里开始的新学期,是我校在港区办学的最后一个学期,这是一个与众不同别有要义的学期,是一个充满希望满载憧憬的学期;是一个充满机遇面对挑战的学期;是一个承前启后值得珍惜的学期。因为度过了这个学期,我们将跨入扬舍,迈向市区,我们将共同翻开学校发展史上的崭新的一页,实现从乡村办学到城市办学的历史性跨越。
各位老师,同学们,前方没有终点,我们马不停蹄。走向市区以后,我们将拥有更多更好更畅通更全面的信息环境、教育环境、人文环境、竞争氛围和发展机遇。我们必将会在更高层更广阔的平台上健康发展、稳步前进。学校地位的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质量的进一步发展,必将带动和促进每一位同学的进步和发展,必将会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深造机会、锻炼机会和就业机会,因此可以认为:迁入市区办学,给同学们带来的必将是更加宽广的前途,必将是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
在这激情燃烧的美丽五月,我们相约在风景如画的山城西峡,共同祝贺西峡县乡广播电视光缆联网全面开通。在此,我谨代表南阳市广电局向前来指导工作的省局局长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大力支持广播电视工作的西峡县委、县政府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衷心的感谢!向奋战在广电一线的西峡广播电视工作者表示亲切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
广播电视网络一体化建设是国家“十五”计划的重点工程,是广播电视服务“三农”,促进农村文明与稳定,全面构建和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西峡所有18个乡镇成功实现光缆联网,是西峡广播电视发展史上的一座新的里程牌,也是南阳广播电视网络一体化建设的一个成功典范。这是西峡全体广播电视工作者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广电人精神,攻坚克难、开拓进取的结果,也是西峡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的结果。
西峡地处伏牛山腹地,是个典型的山区县,地形复杂,人口居住分散,广播电视发展投入非常大,难度非常高。但是西峡县委、县政府对此项工作异常重视,2003年以来,把“村村通”工作列入全县总体目标进行考核,今年又把“村村通”广播电视列入全县要办的7件大事之一,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并制定了相应的倾斜政策。具有优良传统的西峡广电人在局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力以赴,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高标准规划,高质量施工,按照“先区域后连片,先集镇后乡村,最终实现全县广播电视大联网”的网络建设思路,使全县18个乡镇和地处深山的268个行政村全部开通了光缆,下传节目28套,而且图像伴音清晰,提前高标准实现了“村村通”目标。对此,群众是满意的,西峡县委、县政府和省、市局也是满意的。在4月份全省村村通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西峡广电局作为全省为数不多的县局代表,做了典型发言,得到了省领导的高度评价,给西峡人争了光,给南阳广电人争了光。
西峡在全市13个县市区中第一个完成县、乡、村、组光缆联网,意义十分重大。一是大大提高了广播电视的网络覆盖率,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各级党委、政府的指示精神迅速传递到千家万户。二是加大了广电传输信息量,各种致富信息能迅速传递到地处偏远的山乡农村,为山乡农民增收,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三是极大提高了山区广播电视收听收看质量,深山区农民也能像城里人一样看到20多套清晰的电视节目,尤其是第一次收看到了西峡电视台和南阳电视台的节目,通过电视看到身边的巨大变化,拉近了城乡距离。四是极大丰富了山区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对山区精神文明建设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五是城乡联网,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施工,统一管理,从根本上遏止了私拉乱接现象,不仅大大降低了损毁广电设施的收案率,而且有效地封堵了“FLG”等组织利用广电网络进行非法活动的可乘之机,实现了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
西峡县乡村光缆联网的成功,不仅是西峡广播电视覆盖模式和覆盖质量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而且为今后广电网络多功能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全市各县市广电网络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巴斯小镇
几个世纪以前,简・奥斯汀就在英国西南部发现了这座优美的小城镇。作为英国惟一的优质温泉地,巴斯(Bath)书写了一段属于英国本土的温泉发展史。现在的罗马浴室博物馆就是当时众多温泉浴池的经典之作,只可惜如今的它仅供观赏,不能为游人所用。巴斯有很多宾馆和娱乐中心都设有仿古式的温泉洗浴场所,以天然健康的温泉和舒适齐全的设备为追求精神净化、远离都市喧嚣到偏远乡村开辟精神乐园的人们提供了绝佳的休闲场所。
巴斯温泉酒店(Bath SPA Hotel)
SDA:26~58英镑/人,别忘记品一杯巴斯独有的泉水咖啡,别的地方可喝不到。
从伦敦到巴斯,坐火车仅需1小时,沿途你可以欣赏到最美丽的英国乡村风景。如果你去英国,千万不要错过巴斯。
湖光山色的拉韦
被群山环抱的世外桃源和掰着手指头都数不过来的SPA温泉,是拉韦最大的卖点。没有最吸引,只有更吸引。这个充满个性的去处――拉韦(Lavey-les-Bains)的温泉水取自地下200m~600m深处,水质完美无污染且水温超高,拉韦地底下的泉脉温度约62℃~70℃,经过冷却才能供SPA使用。拉韦的位置恰好藏在日内瓦湖畔几座海拔不高的山中间,山离拉韦不远,就好像紧紧将它包围一样。拉韦温泉度假村(Les Balns DeLavey)拥有规模宏大的温泉浴场,如果在寒冷的季节入住,池面烟雾茫茫,能让你体会到冰火两重天的魅力。
洛桑:第五个世界
Cinq Mondes以五种感官糅合香薰疗法、舒心减压的SPA乐曲、店主Jean-Louis Poiroux搜罗自世界各地的茶叶以及趋向禅之境地的场景搭建。真不敢相信一幢古董博物馆的皇宫酒店的地库里竟存着这样一个走在时尚设计最前沿的水疗世界。里岛花瓣浴、中国茶、日式温泉旅馆的木质浴缸,这三种来自不同国度的养生元素,在Cinq
Mondes的私人水疗套房里碰撞、交融,共同按摩着顾客的神经与肌肉。倒一杯剔透的香槟,于泡浴间欣赏日内瓦湖的恬静,你就可以细腻地汲取洛桑的人杰地灵。
意大利蒙特卡蒂尼
托斯卡纳省的蒙特卡蒂尼(Motecatini)处在意大利的两大名城比萨和佛罗伦萨之间。和它的两位邻居相比,蒙特卡蒂尼未免太过低调、朴实,人们容易记住它是温泉小镇,却总是忽略它的本名。其实,自从罗马时代起,蒙特卡蒂尼就是意大利最大也是最高级的SPA疗养地。
水是SPA的灵魂,真正的SPA总是与考究的水源分不开。此处的温泉水质世界一流,水里含有丰富的硫磺和苏打,若直接饮用,有解毒的功能,对于缓解肠道疾病、排除肾功能障碍、消除结石也有显著疗效。最负盛名的当地温泉包括蒙特卡蒂尼浴场、拉坡迪恩(Leopoldine)温泉、蒙苏玛努浴场(Monsummano bathhouse)、特图库(Tettuccio)和埃可西奥(Excelsior)。
不为人所知的是,风靡全球的泥浆浴正是发源于此。意大利北部的阿尔卑斯山脚下,温泉自地球深处不断涌出,将含有丰富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的泥浆催热,形成具有美容养生功效的地热泥浆,这种泥浆有它专门的名称――Fango。在蒙特卡蒂尼,贵族式的优质服务和精致独特的排毒美肤功效,一定会让你赞叹不已。
摩纳哥蒙特卡洛
越过碧蓝碧蓝的地中海,来到蒙特卡洛,恬静和安详不是这里的主打。赌场门口停满难得一见的豪车,街上着盛装的行人步伐优雅……也许,你也会抵挡不住诱惑。
五行水疗中心
你可以选择在蒙特卡洛湾大酒店的五行水疗中心来回穿梭于芳香的蒸汽浴室以及按摩室中,参与个性化的疗养课程,充分利用传统蒸汽浴水疗带来的功效,或是散步于天井区域内的热带雨林中,在喷雾器徐徐洒出的芳香精油的包围下舒展心神。
柳树溪SPA水疗中心
蒙特卡洛费尔蒙酒店曾荣获“欧洲最佳SPA水疗酒店”的奖项,该奖设立于2003年,评委会由来自全世界21家媒体的记者和3家酒店的总经理组成。
蒙特卡洛费尔蒙酒店柳树溪SPA水疗中心由威尔逊联合设计事务所设计,其自然光线的运用方法在摩纳哥乃至世界都属少见。柳树溪SPA水疗中心位于该酒店6楼,占地900m2,拥有8个不同功能的区域,其中两间是专为情侣设计的套房,双人浴缸、蒸汽喷雾及雨淋式花洒一应俱全。此外,还包括休憩廊、蒸汽浴室以及美甲沙龙。
柳树溪SPA水疗中心有多个独特的护理疗程可供选择:90分钟的蒙特卡洛脸部护理,运用芳香膏剂营养肌肤;摩纳哥海水能量护理,利用海藻中丰富的矿物质达到排毒的功效;
90分钟的玫瑰显效护理,在按摩之后用天竺葵油和新鲜玫瑰花瓣裹住身体片刻,轻柔地去死皮并激活血液循环。
改革开始至80年代末:流行音乐的发端
代表人物:范琳琳、毛阿敏
改革开放初至80年代末,是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其时,经过数年来港台音乐的冲击与输入,内地音像市场初步建成。在社会上,商品经济也已经相当活跃,经济上产生了消费热,文化界则出现了“寻根热”“文化热”等浪潮,都市文化在大中城市已经成形,这一切构成了内地流行音乐兴起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呼唤内地本身的创作就成为一个客观的需要。
在这些背景之下,由于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加之摇滚节奏的配乐,摇滚或流行歌手的现代唱法等处理演绎,当时的流行音乐乐坛首先刮起了一股西北风。
1987年,范琳琳的代表作《信天游》横空出世,在西北地区,人人都能哼上两句“窑洞留下我的梦,信天游带着我的情”。歌中,山沟、窑洞、山丹丹花等乡村元素都激发了当时日子越过越好的人民对这首歌的接受程度。这首歌开辟了歌坛西北风时代,被后世称之为中国新音乐。1988年,范琳琳演唱的《黄土高坡》风靡全国,为西北风的大流行又加了一把劲。范琳琳高亢豪放的歌声,歌词中昂扬的生命激情,以及对黄土高坡人民的歌唱,都使得这首歌迅速传遍全国各地。尤其是陕西、甘肃等黄土高坡地区,至今,还有人哼着这首歌。
除了西北风之外,抒情歌曲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如1989年刘欢演唱的《弯弯的月亮》,这首歌诗一般的意境将听众带到了童年的村庄,“月亮―小桥―小船―河水”,一连串都是充满温情的“弯弯”,仿佛童年的村庄是一笔一笔勾描出一幅淡淡的水墨画。
还有一首不得不提到的歌就是《回娘家》,这首歌是有一些乌龙故事的。邓丽君在1982年首次演唱这首歌,当时中国大陆地区是听不到邓丽君的歌曲的。一次偶然的机会,朱明瑛发现了这首动听的曲子时“偷偷”做了手脚,将此曲报为“河北民歌”,曲名改为“回娘家”。正是这样,朱明瑛才将一首好歌唱响了千家万户,使其成为经典中的经典。当时的姑娘们无论出嫁与否,这首歌都对她们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身穿大红袄,头戴一枝花,胭脂和香粉她的脸上擦,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身上还背着一个胖娃娃呀……”歌词都是她们的真实写照。
当时青少年的偶像崇拜现象已经出现,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迪斯科舞蹈和音乐大为流行,很多农村青年都是骑着自行车去城里跳舞。虽然过去许多年,这些经典歌曲依然为广大城乡歌迷深深地喜爱和传唱,让无数听众记住了那激情燃烧的年代和给予心灵震撼的歌曲。
总的来说,这10年间的内地流行音乐,在创作方面,一端受港台流行乐的影响,一端有传统民歌风抒情歌曲的拉力,所以涌现了一批歌唱农村风情歌唱家乡的歌曲。在农村家喻户晓的歌星中,范琳琳、毛阿敏渐渐取代成方圆、沈小岑等一代歌星的位置。
90年代:多方位的尝试,走向繁荣
代表人物:李春波、李琼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自1993年起,《小芳》这首歌传唱在中国的大街小巷,乡村市井。这首由李春波作词、作曲并演唱的歌曲迅速红遍全国,发行的同名专辑半年内销量就突破100万大关,创中国唱片业的奇迹,并摘取全国各地排行榜冠军,李春波也由此获得1993年度全国十大最受欢迎男歌手奖。甚至,1993年被媒体称为“小芳年”“李春波年”。许多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心里都有一个叫“小芳”的姑娘。
《小芳》可以说是90年代的抒情歌曲中很有代表的一个作品,它和当时主流的港台情歌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的主题是建筑在上山下乡这一内地独特历史的背景之下。这首歌之所以能在当时火遍全国,得益于歌曲是和知青题材相关的。而在当时,曾经的知青实际上都已经是人到中年,无论功成名就还是依然平凡,由于流行乐坛很少照顾到他们这个年龄层级的受众,让他们嘴里依然只能哼唱着六七十年代的“流行”歌曲。而《小芳》的出现,由于历史认同感,很快让已经四五十岁的曾经的知青们喜欢上了这首歌曲,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内地流行音乐的年龄受众面,从而取得了更好的市场成绩。
1994年,李春波继续推出《一封家书》,以朴素、平实、口语化的歌曲写出了自己在外生活对父母的思念。据了解,很多在外的游子听了这首歌后忍不住激动的泪水,纷纷给家中父老写信。
1999年春节联欢晚会,备受全国各地听众喜爱的李琼演唱了《山路十八弯》,借此,土家人的风情迅速传遍了各地。这首山歌不仅唱出了土家人对自己家乡的眷恋,更是所有乡村人对家乡的赞美。
整个90年代,除了用歌词直接表达对乡村的感情,也出现了一些关于农村的电视剧,这些电视剧的原声也开始在各地农村流行开,成为当时农民的心头最爱。如当时火热到万人空巷的《渴望》和《外来妹》。
当时,电视机在很多地区的农村还是个稀罕玩意儿。很多人都是农忙回家急匆匆地吃完饭就去村里有电视的人家看《渴望》,疼惜刘慧芳,骂着王沪生。第二天下地干活的时候还在哼唱着“悠悠岁月, 欲说当年好困惑……”“谁能与我同醉,相知年年岁岁,咫尺天涯皆有缘,此情温暖人间……”
《渴望》播完之后,《外来妹》又成功吸引了很多人,剧情主要描述了6个从穷山沟赵家坳到广东打工的女性的命运。他们的命运牵绊着围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的心绪,主题曲《我不想说》也迅速在乡间流传,成为很多农村女性表述自己心境的代言曲目。
21世纪初:彩铃出现、神曲发端
代表人物:阿宝、凤凰传奇
90年代,李琼的《青藏高原》、韩红的《家乡》和郑钧的《回到拉萨》等歌曲让全国人民的眼光转向这片美丽神秘的土地,每个人都开始从别人歌唱家乡的歌曲中怀念自己的家乡。
2002年,一首韩红的《来吧》将她戏中家乡人民的热情好客展现在全国各地的听众眼前,到2005年,韩红的《天路》再次将听众的耳朵带往,带回家乡。
2000年至2010年间,既有歌唱家乡的歌曲广为流传,也出现了新的现象,那就是手机彩铃在这时开始普及。在大街小巷,只要有人的地方,就能听到各种在2010年后被称为“神曲”的歌曲。
这时候,刀郎是第一位开始流行的。2004年,全国人民的耳边都在下一场2002年的雪,那场雪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晚一些,歌曲经典到春节晚会的小品演员都要吼上几句,以拉近和观众的心理距离。从那时起,几乎大街小巷所有的KTV、酒吧、电台、手机铃声、网络,都能够听到来自刀郎的歌曲。刀郎的歌曲充满了西北大漠风情,时而高亢嘹亮,时而深沉低吟。
当时几乎所有青少年都喜欢的歌手周杰伦,也曾出《稻香》一曲,以自己小时候的生活经验为创作出发,以玩趣般的歌词带着大家回到乡下,重温打赤脚在田里奔跑、偷摘水果的玩乐嬉闹声、无忧无虑的童年记忆。
进入21世纪后,由于各种选秀节目越来越多以及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不仅和乡村元素有关的歌曲渐渐多了起来,农民歌手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众关注的舞台上。
2004年开播的《星光大道》成功输送了多位来自农村的优秀歌手,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阿宝和凤凰传奇。
无论是《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还是《走西口》,这些经典歌曲经过阿宝金属般的音色、闪电般的穿透力和极其罕见的高音演绎之后,变得更加光芒四射,他淳朴自然发自心底的呐喊打动了很多观众。而作为一位来自民间的历尽艰辛的艺人,他又重新勾起了西北魂。
2005年,凤凰传奇获得《星光大道》亚军,随后以《月亮之上》出道,这首歌开创了“民族流行风”类型音乐的先河。在互联网的普及和手机彩铃的大量传播之下,凤凰传奇迅速风靡全国。他们的歌声响彻在二三线城市的街道,响彻城乡结合部,甚至在国际赛事上也能听到他们的歌曲。每位广场舞大妈、每位外出务工人员,手机里都必备一首他们的歌曲。根据调查,他们的观众群大体是这样的:北方中老年居多,低收入,初中及以下学历占大头,农村多于城市。
2010年至今:神曲的时代、农业重金属
代表人物:龚琳娜、庞麦郎
2010年后,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一切严肃的元素都被“玩坏了”。这时,无论是在乡村最流行的那些歌曲还是歌手,都被打上了“农业重金属”的标签。这时候的歌曲大多都被神曲化了,非神曲者传播力度都太小。
这些歌曲特点是以说唱和电音舞曲为主,旋律简单节奏快、中毒性强,鼓点强烈,朗朗上口,歌曲容易被传唱,有时候也会被评价为“恶俗”和“低俗”,有人讨厌,有人喜欢。
其实自2009年《最炫民族风》流行以来,这股“农业重金属”的风就刮起来了,一刮就停不下来了。
由于“农业重金属”的音乐,风格多样,有电音舞曲,也有情歌民歌,传唱度高,因此评价也是两极分化。这些歌曲上能让春晚导演邀约多次与13亿观众相约除夕夜,下能让广场舞大妈为之动次大次。
如凤凰传奇2010年推出的《荷塘月色》,从旋律到歌词再到MV都充满了江南水乡的味道。凤凰传奇两位歌手试图将这种淡雅唯美通过歌声传递,但终究还是没有躲过成为神曲的命运,这首歌又被“玩坏了”。
还有一首震撼耳膜的歌曲就是去年红透整个歌坛的《我的滑板鞋》。这首歌曲刚面世的时候,据称歌手是“90后”歌手约瑟翰・庞麦郎。这首歌不仅歌词写的是乡下少年的生活,甚至歌手也有浓浓的陕北口音。在他浓重的方言口音下,“魔鬼的步伐,摩擦,摩擦,似魔鬼的步伐”深深刻入了每位听众的脑海里,连天后王菲、想上头条每次上不成的汪峰和小清新组合羽泉等大牌明星都曾关注他。
在很多人看来,庞麦郎长相乡土,口音街头,散发出浓厚的“潘俊逼质,甚至很多人从他的长相和音乐判断他应该是一个来自西北八线小镇的青年,但他却称自己是来自台湾的音乐人,在陕西定居。事实上,由于他对自己身份的敏感和刻意隐瞒,使得更多的网友对他表示同情,很多人重新开始关注农村中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甚至已经有公司开始着手再挖掘一些新时代的农村音乐。
在这个神曲遍地的流行乐坛的诸多神曲作者中,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当属龚琳娜和老锣这对夫妻。《忐忑》《法海你不懂爱》等刚流行时,评论几乎一面倒地质疑。而龚琳娜认为,用一种流行简单的方式来创作歌曲,但是编配、音乐质量都是相当考究的,听众既能听到二胡等传统乐器,演唱过程中的声部也是非常有层次的。
关键词: 哈代 《无名的裘德》 母亲形象
英国伟大的小说家哈代处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转折时期,经历了英国从宗法制农村社会向现代资本主义的演变,对于世世代代以土地为生的农民来说这是一个痛苦的失去家园的过程。哈代小说创作的阶段性忠实地描绘了这一痛苦的过程:从田园牧歌的浪漫到宗法农村遭受破坏的无奈再到破产农民的悲观无望的命运,其中流露出的悲观主义思想曾经被众多的批评家从各个方面分析指出过。但是哈代似乎并不认为自己是个悲观主义者,他在诗集《晚期和早期抒情诗》的序言中写道:“所谓悲观主义实际上只是对现实的探索,只是为了改善人们身心的第一步。要改善这个世界,就得正视世道的丑恶。也就是说,要观察现实,并在观察的过程中逐步认识现实,不加掩饰,同时着眼于争取最好的结果。”(引自张中载《托马斯·哈代思想和创作》,P168)学界也有声音认为哈代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笔者认为处于小说创作后期的哈代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悲观主义者。这可以从哈代最后一部小说《无名的裘德》得到印证。正如弗吉尼亚·伍尔芙所言:“《无名的裘德》是哈代所有作品中最痛苦的一本,也是唯一我们有理由指责为悲观主义的。”《无名的裘德》中的悲观主义,从侧面得到证明和强化:母亲形象的缺失。
母亲一词对人类具有特殊的意义。远古的人类心灵中都具有对母亲的特殊依恋。这种依恋成为人类的种族记忆而投射在人类文化的天幕上。在源远流长的中西方文化传统中,都有关于母亲原型的神话。在古希腊神话中,有地母该亚吸取大地的力量而养育万王之王开始生命之源的传说。在西方的文化经典《圣经》中,既有夏娃勇敢走出伊甸园,来到人间衍生人类的记载,又有圣母玛利亚处子怀孕生下救世主耶稣的故事。在这些故事和传说中,母亲都是温暖、安全、坚强、希望的象征。
母亲对孩子、母爱对人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英国著名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认为,儿童的养育人尤其是母亲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性格发育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母亲形象一直都是文学大家极力刻画的对象。在文学作品中,对母亲形象的创造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作者的人生观、世界观。然而奇怪的是,作为哈代最著名的小说之一,《无名的裘德》竟然没有母亲形象。并且作为哈代最擅长并且最经常表现的主题,优美的大自然,人类的母亲,在这部作品中也处于缺席的状态。
一、自然田园的缺失
按照神话原型批评的创始人之一卡尔·荣格的观点,母亲原型是人类集体潜意识中比较常见的原型形象,这一形象代表的是慈爱和救助,而表现这一原型母题的第一意象便是大地。母亲原型一方面是象征性的原型母题或母神,沉积于人类心灵的潜意识层次,另一方面是一个活生生的现实中人,带有世俗的母爱、多产等特征。
根据卡尔·荣格的观点,大地是表现母亲形象的原型象征。田园供给衣食,养育人类,应该是大地母亲形象的最好表现。哈代生长在英国西南部乡村,对宁静美好的田园生活及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充满热爱。田园和自然对哈代来说是他精神世界的母亲。对自然和田园的热爱贯穿于哈代的一生,也极大地影响哈代的创作。哈代早期的作品几乎都对乡村美丽的自然景色和淳朴的民俗风情作了生动的描写,古老的宗法制农村的美好生活、人与人之间质朴情感、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得到了近乎完美的表现。《绿荫下》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在优美田园的怀抱中,主人公收获了成长和爱情。有了美好田园的相伴,整个小说的格调是优美抒情和轻松明快的。乡村和田园作为一个宏大的叙事背景,为哈代小说涂上了温暖明亮的底色,使他的作品,即使是悲剧,也不至于陷入彻底的绝望和阴郁之中。即使在后期的小说《苔丝》中,也可以看到田园牧场的影子。纯洁美好的乡村姑娘苔丝在遭遇诱骗失身继而怀孕产子之后,依然勇敢走出家门,来到田野,参加收麦的劳动,并且在田园自然的安抚之下,逐渐抚平内心的伤痛,来到一个牧场,成为一个挤奶姑娘,并且在这里收获爱情。这个历经坎坷却与爱情擦肩而过的悲剧故事,也因为那美好的乡间麦场和悠扬的农场牧歌及作者“一个纯洁女人的故事”的副标题,还有苔丝妹妹与安吉尔的幸福生活而依旧给人以温暖和希望。但是在哈代创作《无名的裘德》的时候,自然和田园却远离了主人公的生活,因此远离了光明和温暖。在小说第一章第一节末尾介绍裘德和姑婆居住的小村庄时,说那是个又小又老旧的村子:“好多屋顶开天窗的草房都拆掉了,公共草地上好多树也砍伐了。”连教堂也被拆得干干净净,取而代之的是他们不习惯的高大建筑。这里可以清晰地看到英国工业化进程对乡村侵蚀和掠夺的痕迹。在描述裘德赶鸟的陶大麦田时,作者写道:“麦田的褐色地面的四周高高隆起,似乎上与天齐,这时由于雾气迷茫,把它的实际边缘笼罩起来了,所以本来的景象也就隐没在雾中,而且使这个地方的孤寂凄凉更为深沉。”在工业化的挤压之下,养育了世世代代英国人民的田园如此孤寂凄凉。这片麦田是供人劳作、收获粮食的地方,也是“情人游戏”进行的地方,也就是说,麦田是人们生息繁衍的场所,是人类永恒的家园。然而这个家园却日渐凋敝,以致他养育过的很多人都一个个离开这个家园。
小说开篇第一句话就告诉我们“小学老师就要离开村子”,离开这个“死气沉沉的地方”。小说贯穿全篇的重要人物费乐生一开始就离开了乡村,到城市去寻找自己的梦想,然而城市并没有敞开怀抱欢迎他,多年后他依然一事无成,最后还是回到了小乡村。
阿拉贝娜和裘德结婚不久就不愿意在死气沉沉的乡下继续艰难困苦的日子,抛弃裘德,跟随父母到澳洲寻求理想生活去了,然而阿贝也没有寻找到自己的乐园,最终还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在阿贝走后,裘德为了生计和梦想,也离别家园和故土,来到城市谋生,希望能有一席之地。然而求学无望,感情受阻,最后连生计都成了问题,抑郁而终。这些人物的命运说明失去了田园母亲,也等于失去了安全、慈爱和救助,这是他们的悲剧命运最深层的原因。
二、母亲形象的缺失
母亲是温暖慈爱希望的象征,母亲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在《无名的裘德》这部小说中,却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几乎所有的主要人物都没有母亲。裘德还是个婴儿在襁褓之中的时候父母就分手了,裘德的母亲不久投水自杀,裘德跟着父亲一起生活直到10岁左右,父亲也因病去世,裘德被马里格林的老姑婆收留,也就是说,裘德从婴儿时期就没有母亲。10多岁的时候被姑婆收留,姑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作母亲。但是老姑婆不止一次地对裘德提到“要是全能的上帝把你和你爹妈一起带走,那才是福呢”(P007)。也就是说裘德虽然跟着老姑婆一起生活,但是老姑婆完全没有给予小裘德温暖安全和足够的爱,相反总是认为裘德死去比活着更好。母爱的缺失对裘德性格中的负面因素有很大影响。淑的情况比裘德好不了多少。淑很小的时候父母不和分手,母亲带着小女儿去了另一个城市,淑由父亲带大。“父亲让她从小憎恨她母亲这边的亲戚”(P120)。后来淑一个人留在基督寺工作。到淑决定和菲洛特桑结婚的时候,淑的父亲甚至都不愿意履行一个父亲应尽的义务——出席教堂的结婚仪式,将女儿交给新郎。后来这一角色由裘德充当。由此在淑的生活中,不仅缺乏母爱,与父亲之间的亲情联系也很淡漠。另一位主要人物阿拉贝娜也没有母亲。小说并没有详细交代阿拉贝娜什么时候失去母亲。但是阿贝一出场,就是和父亲及一个继母生活在一起。而且显然,阿拉贝娜的父亲粗俗糊涂,而继母则对她漠不关心。书中的四位主要人物,除了一位菲洛桑特已人到中年,没有交代有无父母外,其他三位主要人物无一例外都没有母亲。尤其是两位最主要的角色,裘德和苏都是从小就没有母亲,阿拉贝娜也只有一个继母。而且,当两位女主人公结婚生子之后,也都不是称职的母亲。阿贝要么把孩子扔给自己的父母,要么推给前夫裘德,根本就没有履行母亲的职责。迫于生活压力和社会压力的淑显然无力做一个合格的母亲,孩子们的死更证明了这一点。没有母亲的保护和指引,他们没有人获得幸福,无一例外地走向悲剧结局。所以总的来说,传统的能带来慈爱安全救助的母亲形象在这部小说里是没有的。如此一致的缺母现象应该不是一种偶然,而是作者的一种刻意安排。
三、母亲形象缺失的背后
田园在哈代小说中位置和重要性的变化象征着哈代在面临现代工业文明对传统宗法制乡村入侵时的心理转变:从早期对乡村田园的无比热爱到中期对乡村田园的坚守,再到后期的无奈,而田园的缺席则表明哈代对世界彻头彻尾的悲观主义思想。哈代作为在乡村长大的作家,对美好宁静的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是毋庸置疑的。田园自然在他的笔下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他甚至因为擅长浓墨重彩描述乡土色彩的大自然而被称为自然派作家,尤其是早期的作品更是被视为具有浓郁英国南部乡村 风格的风景画。早期代表作《绿荫下》的副标题是“荷兰派的乡村画”。在这部小说中,农村的宁静与美好、村民之间情感的质朴与真诚得到了完美的展现。这一切都是在大自然美丽温情的怀抱中进行的,得到了大自然的无私庇护。连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也同大自然融为一体,冬春夏秋四季的更替象征他们爱情的进程。在这部小说里,大自然和人类都是轻松愉快、和谐优美的。《还乡》可以视作哈代小说创作中期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自然依然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变化,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不像早期那样水融安然自在,反之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男主人公克林厌倦了大都市的浮华,渴望回到宁静闲适的乡村,女主人公游苔莎则梦想逃离荒原,企图逃离荒原的游苔莎遭遇了悲剧的结局,而安于荒原的朵荪则获得了幸福。从这部作品可以看出,这时哈代看到了工业文明对乡村自然的入侵,并且对此表现出忧虑。但是总体来讲,哈代对乡村自然的态度是坚守的。由哈代后期的作品《苔丝》可以看到工业文明对乡村生活的入侵之下,人们生计艰难。苔丝一次次离开家乡的田园去谋求生计,贴补家用,自然在这篇小说中只充当一个背景。苔丝和安吉尔在乡村舞会中认识,苔丝被生子之后勇敢走出家门来到田野劳动,是爱情的萌发地,是不幸的休养地。在《无名的裘德》中,田园自然在全文之中几乎可以忽略。这说明给人类带来安全温暖的大地母亲形象已经退居幕后,失去田园的人们在挣扎中走向悲剧的命运。
纵观哈代的小说,尽管母亲形象并不是哈代着力刻画的对象,但是哈下不乏各类母亲的描写。其中着墨较多的有《还乡》中克林的母亲和《苔丝》中苔丝的母亲。《还乡》作为哈代早期代表作之一,成功塑造了约伯太太这样一个饱满的母亲形象。约伯太太很早就失去了丈夫,独自一人,不仅养大了儿子克林,而且带大了克林的堂妹朵荪。约伯太太坚强刚毅,头脑清楚,遇事果断。对于小说中的每一个悲剧性结果,她洞若观火,却无力阻止。她知道克林回乡从事教育传播思想的宏愿不过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她清楚克林和游苔莎的结合没有共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注定会是一场悲剧;她明白浪子韦狄不是朵荪的佳偶。这一切她都清楚,也尽了自己的力量去阻止,然而只能自己一步步妥协。这一系列悲剧的始作俑者其实就是游苔莎对繁华都市所代表的工商业文明的无限向往和欲望。正是因为游苔莎对繁华都市的向往,她才会将返乡的克林当做离开荒原进入商业都市的跳板,也正因为这样,她才会极力促成朵荪与韦狄的婚事,从而促成两段悲剧的婚姻,并导致最终的死亡悲剧。作为“荒原的精灵”,约伯太太是强大的,然而面临工商业文明的入侵,她还是败下阵来。如果说《还乡》中的约伯太太是一个清醒而无奈的母亲的话,那么《苔丝》中苔丝的妈妈则是一位糊涂而浅薄的母亲。在穷困艰难的生活重压之下,苔丝的妈妈选择逃避。她会把去酒吧找回自己的丈夫和他在酒吧里坐一两个小时视为暂时逃离困苦琐碎的良机。她将做母亲的很多责任推卸到苔丝身上,并且希望苔丝凭借自己的美貌嫁给有钱人改善全家的境遇。正是苔丝的妈妈,提议让苔丝所谓的德伯维尔家认亲,并且在苔丝遭诱骗失身之后埋怨苔丝没有借机嫁给阿历克斯。苔丝的妈妈脾气温和,也算得上慈爱。但是显然浅薄虚荣不明事理缺乏远见。她让美丽淳朴的乡村女儿到那个冒牌的阔亲戚家无疑是羊入虎口。在苔丝的悲剧上,她是始作俑者和推动者。某种程度上来说,苔丝的母亲是一个不称职的母亲形象。在《无名的裘德》中,连不称职的母亲也没有了,母亲形象完全缺失。
由此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在哈代的早期小说代表作《还乡》中,母亲是坚强刚毅睿智的;而后期作品《苔丝》中的母亲则是浅薄虚荣糊涂的。在哈代最后一部小说《无名的裘德》中,连浅薄虚荣的母亲也没有了,没有了任何的母亲形象。同样,自然田园母亲的形象在这三部作品中的位置和影响力是递减直至缺失的。这种母亲正面形象的递减直至缺失,可以侧面折射哈代的从乐观到悲观的心理变化过程。笔者认为,不管哈代自己承认与否,在创作后期他的确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悲观主义者。
参考文献:
[1]哈代.无名的裘德[M].刘荣跃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006-013.
[2]蒋承勇.英国小说发展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70-180.
简·奥斯汀是英国著名的女性小说家,她的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女性的婚姻和生活,在女性的世界里总是充满了细致入微的感受与观察。在简·奥斯汀的文学世界里,更是以细腻多情的文字书写着一个个关于女性的小天地。儿时的简·奥斯汀生活在英国一个普通的小城镇里,在这里,她没有机会接受正式的院校式教育,受父亲热爱书籍的影响,她在家中阅读了大量世界名著,这样的经历为她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少年时期的简·奥斯汀开始了她的写作生涯,21岁时已经成为英国文坛家喻户晓的名人。简·奥斯汀用她的文字与智慧照亮了整个世界,她的生活也同样充满了激情与爱情。1796年,20岁的简遇到了汤姆·勒弗罗伊,两人坠入爱河。父母以及亲戚的反对让他们必须做出决定,为了勒弗罗伊的声誉,简最终放弃了与他私奔的想法,一生未嫁。1796年,她与后来成为爱尔兰最高法官的汤姆·勒佛伊(Tom Lefroy)有过短暂的罗曼史,据传他就是简·奥斯汀最受人推崇的作品——《傲慢与偏见》中达西先生的原型。1802年,一名比奥斯汀小6岁的富有男子哈里斯·彼格威瑟(Harris Bigg-Wither)向她求婚。奥斯汀最初接受了,次日又改变主意拒绝了他。1816年,奥斯汀的健康状况恶化,于1817年搬到温彻斯特疗养,并于同年7月病逝,葬在温彻斯特大教堂。她一生为英国文学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巨著。
简·奥斯汀的小说中有着敏锐的社会观察、妙趣横生的言辞和一些愚笨、可憎的人物,这使她获得了众多“粉丝”,其作品的吸引力经久不衰——到今年,她的第一部小说《理智与情感》已经出版了200年。简·奥斯汀的文学创作风格以轻松幽默的模式见长,在一幕幕充满诙谐喜剧效果的故事发展当中,读者轻松地感受到了文学所带来的美丽,尤其是在18世纪末,在漫天遍野的感伤小说横行的时代,简·奥斯汀创新性的小说创作风格给这个时代注入了新鲜的元素。她的作品往往通过喜剧性的场面嘲讽人们的愚蠢、自私、势利和盲目自信等可鄙可笑的弱点。奥斯汀所写均为自己熟知的生活,大都是苏格兰乡村和邻近地区中产阶级的生活。她描写的生活圈子很小,但她的观察细致入微,构思睿智合理,人物刻画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她的写作风格朴素无华,情节巧妙跌宕,耐人寻味。100多年来各国读者对她的作品爱不释手。
简·奥斯汀在英国小说的发展史上有承上启下的意义,被誉为地位“可与莎士比亚平起平坐”的作家。奥斯汀清晰精准的描述手法具有莎士比亚的风格,《傲慢与偏见》和《爱玛》的女主人公会让我们想到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主人公。自莎士比亚以来,无人能像奥斯汀那样自始至终以独创的手法把人物形象刻画得如此惟妙惟肖。尤其令人称奇的是,这些人物在思维和语言方面各有特点。奥斯汀作品的魅力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她的作品有一种神秘的力量、一种独特的叙事模式,与莎士比亚一样,她培育了我们的心智。
二、细致入微的人物性格刻画
爱玛·伍德豪斯外貌美丽高贵,天性浪漫,一心向往奢华浪漫的贵族生活,清秀、聪明、富裕,家庭舒适,性情快乐,似乎同时有了生活上的几种最大幸福,已经无忧无虑地在世上过了差不多21个年头。在爱玛身上可以看到周围人的许多通病。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当代,很多女性在成长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世俗的原因而影响自己的价值观,对于自己最初的梦想却是渐渐地遗忘。而爱玛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总是能够在逆境中更加快速地成长,爱玛不仅仅是那个时代少有的英雄式人物,对于当代的我们来说依旧是学习的榜样。漂亮、高学历、有思想、独立、有品位、清高、理性但是单身的女生,即剩女。财产与爱情,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如此纠结的东西,简·奥斯汀理清楚了,她的高尚、执著、真诚、热情和信念让她穿越了真爱。不是人人都应效仿这种选择,是不迫于生活的态度让她守护了爱情的尊严和女性的尊严。正如简·奥斯汀小说《爱玛》中所说的:“世界上这一半人的乐趣,那一半人永远不会懂。”这个经历充沛、热情开朗的姑娘无论在生活的道路上充满了怎样的艰辛和苦难,都会通过自己积极乐观的心态来击败所有的困难。也正是源于她这样的性格,生活总会给予她美好的机会。 “爱玛·伍德豪斯是个聪明、漂亮、又有钱的姑娘……”小说《爱玛》的第一卷第一章第一句话就用如此直白的语句把女主人公概括了一下,也把她推到了一个人民大众的“对立面”。我们似乎觉得,小说人物在开篇时总是有诸多缺点需要感悟,而不能那么优越。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们也发现爱玛的确有很多缺点:任性、骄傲、看不起人。这对于19世纪初期比较保守的英国乡村或许是非常正常的,毕竟在那个门第观念很强的时代,有着3万英镑富裕家产和资深乡绅背景的爱玛的确有这个权利去随心所欲地乱点鸳鸯谱,去自恋自己的才智和眼光是无与伦比的,去看不起或者厌恶一个个普通人。而对于现代人,可能多少会觉得这样一个整天靠散步、闲聊、娱乐打发时间的人靠了些祖上传承的财富和名声,如此自以为是地随心所欲虚度光阴,并非如何的得体,如何的“体面”。
幸好有乔治·奈特利先生,一个相貌、财富和家族名声都无可挑剔的人,可贵的是他的品德又是无可挑剔的,一个十足的绅士。从奈特利先生的身上,终于领会了什么叫做真正的绅士。或许相比那日不落帝国的无限荣光,盎格鲁撒克逊的男人们流传至今的贵族气质和绅士风度却依然可以寻觅到不少踪迹。
或许是奈特利的杰出,或许是奈特利的正确,爱玛面对这位亲戚时,能够相对地放下了大小姐脾气,比较客观看待自己的不足。但,必须意识到,爱玛在这个问题上还是显示出了她的优点,那就是能够看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能够认错。承认错误,说起来简单,但其实很多人未必做得到。有多少人,特别是女人,是能够检讨自己的问题并且改正它呢?终究爱玛也有一颗正直而善良的心灵,一个沐浴良好环境下的是非观。她会犯错误,但她能改正错误,所以她又是完美无缺的。而对于爱情故事,简·奥斯汀的笔触又是如此嘲弄的。从《傲慢与偏见》到《爱玛》,偏见、谎言、自以为是充斥着情节,就是如此的琢磨不透吗?或许就是如此吧。而在这些问题解决之后,会发现其实爱情也很简单,奈特利自己说在8年前就爱上了爱玛,领悟到是在半年前,而真正表白却是在最后。同样的,爱玛也是如此。两个没来由的“独身”主义者或许早就彼此吸引,却被些莫名的情感左右而不愿意承认。幸好最后没有错过,有了个好的结局。可是人生中就未必了。
《爱玛》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一本英国的青春小说,但在浪漫当中又不乏现实的意义,爱情还是需要门当户对的。爱玛以为牧师爱上了某某小姐,直到牧师快要结婚时爱玛问他为什么不娶她的时候,牧师说我怎么会看上她。牧师看上的是爱玛,但他每次向爱玛示好的时候偏偏都有某某小姐在场,结果导致了一连串的误会。比如有一次爱玛给那位姑娘画了一幅画,结果牧师大加赞赏,爱玛误以为是牧师对那位姑娘有意思,但事实是牧师在拍爱玛的马屁。这些看似奇奇怪怪的事情是发生在那里,爱玛在这样的环境中也渐渐清楚了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新时代女性的价值观也逐渐产生。
简·奥斯汀,一个英国味道十足的作家,其作品描绘的也多是些19世纪初期保守的英国乡村里中产阶级的生活。阶级观点不去评论,从文学角度来说,奥斯汀的细腻文字也让人佩服,一句句问话后,总能有个比想象中更精妙的回答。而前后的铺垫,英国式的幽默,又让小说非常丰富。和很多名人一样,简在200年后的今天或许已经成了英国最受欢迎的作家,甚至在一战时,她的小说成了抚慰伤员的精神良药。因此,她获得的荣誉是完全受之无愧的。
三、新时代女性价值观
爱玛为别人撮合,自己却不想结婚。当然,她的撮合每次都是旨在为女伴找到一个好归宿。这倒没什么,可是后来当哈丽埃塔爱上奈特利先生时,她竟然认为哈不配。在简·奥斯汀的另外一本名著《傲慢与偏见》中,Elizabeth与darcy先生的结合可以说又是一个灰姑娘故事的翻版。作者简·奥斯汀对当时的“门当户对”、婚姻以财产为基础的婚姻观蔑视,对自由恋爱赞美,当然,还有对两位主人公的赞美。 在《爱玛》中,爱玛聪明、富有、性格开朗,凡事一切幸福的东西她几乎都拥有了。但她的等级观念太强了,像贝茨小姐她都瞧不起似的,嫌啰嗦。后来还是奈特利先生提醒她,她才做了弥补。另外对埃尔顿先生,希望他娶哈,后来又希望弗兰克娶哈,可怜的哈丽埃塔简直成了供她摆布的玩偶,奥斯汀也对此未加褒贬,这使笔者有点疑惑。难道说奥斯汀的这本书成功仅仅是因为她对人物的刻画细致吗?
本文从女性道德完善和女权主义的角度研究了奥斯汀所塑造的人物——爱玛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指出爱玛的道德完善过程是和当时整个社会的道德进步密切相关的。奥斯汀的女权主义思想在《爱玛》中初见端倪,主要体现在爱玛对于自身权利的驾驭,男女主人公互相间的教育作用和爱玛对于婚姻的独特见解。但在小说结尾,奥斯汀似乎完全放弃了爱玛的女权思想,把她转变为一个传统顺从的妻子形象。这一转变是奥斯汀所处的时代给小说带来的局限。把《爱玛》作为一部典型的女性成长小说研究使我们对于18世纪未19世纪初的女性成长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这对当代女性青少年的成长研究有着深刻的借鉴作用。
四、结语
作为言情类题材,《爱玛》在语言方面要比台产琼瑶戏睿智、精美许多。绅士淑女的爱情故事其实是不用多说的,爱玛是BBC电视作品中的新女性代表,能言善辩,独立自强。以今时今日的眼光来看,她在高度封闭的社交圈里游刃自如,最大的悬念不过是,一个声明不可能爱上谁的淑女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爱人。
[参考文献]
[1] 张艳茹.精神上的强者生活中的弱者——评《傲慢与偏见》中的夏洛特[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09).
[2] 吴朗.攀“龙”附“凤”的一部悲剧——读《包法利夫人》札记[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04).
[3] 陈继英.方寸象牙上的精美雕刻品——论简·奥斯丁小说《爱玛》的人物刻画[D].华中师范大学,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