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家庭暴力现状分析范文

家庭暴力现状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家庭暴力现状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家庭暴力现状分析

第1篇:家庭暴力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家庭冷暴力 精神暴力 界定 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以及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家庭暴力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拳打脚踢的“热暴力”方式,一种新的精神暴力家庭“冷暴力”正悄然滋长和蔓延。家庭冷暴力,主要是指家庭产生矛盾时,家庭成员通过非暴力的方式给对方造成精神伤害,通常表现为恶意诋毁、讽刺挖苦、冷淡、漠视、疏远和放任等行为方式导致的精神伤害。家庭冷暴力已经成为当今中国一个新的不容忽视的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

家庭冷暴力的界定

家庭冷暴力,作为破坏婚姻家庭的一种新生事物,其内涵在我国立法和理论界还没有明确的界定。家庭冷暴力从字面看有三层含义,即冷酷、暴戾、杀伤力。其在实践中的表现,是指家庭成员产生矛盾时,通过非暴力的形式对对方恶意诋毁、讽刺挖苦、冷淡漠视、歧视疏远、侮辱恐吓等,表现为对对方漠不关心、没有言语交流,限制对方行动自由,停止或敷衍性生活,对家庭及成员不管不问等。与拳打脚踢的显性暴力相比,冷暴力主要以语言为工具或不作为方式,如用侮辱性的言语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用讽刺挖苦言语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停止彼此之间的语言交流;对经济进行控制、拒绝支付家庭日常开支、限制对方自由等,使对方长期处于精神折磨状态。

家庭冷暴力是家庭矛盾长期无法调和引发的一种不健康的应对方式,与普通家庭暴力相比,属于内容和表现形式更具隐秘性和持久性的精神暴力。尽管传统的拳打脚踢身体暴力也会给对方造成精神伤害,但它主要是通过加害身体进而伤害精神的,而冷暴力行为是直接指向对方精神的不作为暴力。因此,冷暴力给受害者的精神伤害程度更深,它已成为破坏现代婚姻家庭的一个新型病毒,具有以下特征:

主体的高学历性。家庭冷暴力多出现在文化程度较高的知识分子家庭,这部分人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职业身份。当矛盾产生时,他们碍于面子不会轻易厮打怒骂,对传统的暴力行为都比较能克制,有的则是熟悉法律规定为了逃避法律的制裁和道德的谴责,不采取直接肉体伤害的方式,而是较“理智”地采取冷暴力这种消极应对的方式,实行不沟通、不理睬、不关心的“三不政策”,即使说话也常是嘲笑、挖苦、讽刺等语言伤害或折磨对方。

对象的特定性。家庭冷暴力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其施暴人与受害人之间都存在特定的亲属关系,包括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兄弟姐妹关系、祖孙关系、婆媳关系等,其受害者往往是家庭中的妇女、儿童及老人等弱势群体。

行为的不作为性。家庭冷暴力是精神暴力的一种形式,其行为特征是一方以不作为方式或言语攻击的方式对另一方进行讽刺、挖苦、冷落、漠视、疏远、遗弃等消极方式来伤害对方,使对方内心和精神受到伤害。

行为方式的多样性。由于不同的家庭情况和家庭成员不同的个性特征,家庭冷暴力的行为方式有多种表现,有的表现为言语上的讽刺挖苦、恶语攻击、人格贬损,伤害对方自尊心和自信心;有的表现为互不理睬、有病不给治、不关心家庭和对方、不承担对家庭的责任,常常无故地“失踪”。

表现的隐蔽性。家庭冷暴力常常表现为夫妻双方缺乏沟通和语言交流,对另一方冷落、漠视,很难界定其是性格孤僻还是有意实施家庭冷暴力的精神虐待,所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受害人的心理和精神,精神世界是人的主观意识,缺乏外在表现和测定标准。冷暴力是一方消极的方式对家庭成员实施伤害,它没有伤痕,不见鲜血,无法作伤情鉴定,没有明显的发展过程,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由于受人们“死要面子”观念和“家丑不可外扬”传统思想的影响,夫妻矛盾常常被掩盖;住宅的相对独立性、对他人私生活的尊重使得家庭冲突不易为他人所发现;再加上大多数人对于家庭冷暴力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在遭受冷暴力侵犯时,忍气吞声、忍辱负重,使得家庭冷暴力不易被发现。

危害的持久性、严重性。施暴者冷落家庭成员,常常是一个月或更长时间不与对方说一句话,更严重的常年不回家、不顾家。由于家庭冷暴力的受害者与施暴者长期共同生活,对首次的冷暴力如果没有认识,长时间反复、持续的漠视,伤害就会达到一定程度形成家庭冷暴力。热暴力的危害有目共睹,但长期冷战造成的精神上的折磨远比肉体上的伤害更具危害性。冷暴力的受害人由于长期受到歧视、挖苦、冷落、漠视,感情变得脆弱、自卑、多疑、消极,产生委屈感、被控制感、挫败感,心理上常伴有空虚、孤独、抑郁、消沉、痛苦甚至绝望,很容易引发生理和精神疾病,出现抑郁、性格扭曲、精神分裂症、自残、自杀、以暴制暴等无法挽回的后果。

证据较难认定性。一方面我国法律对家庭冷暴力没有明确规定,没有统一的识别和鉴定标准,法院无法可依据,常常出现冷暴力界定难,在判断上存在明显的主观局限性,如是否具有主观恶性、是否具有严重的损害后果等。另一方面家庭冷暴力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私密性、隐蔽性和不确定性,受害人举证困难,常常使施暴者逃脱法律制裁。

家庭冷暴力的现状

家庭冷暴力普遍存在。根据中国法学会对全国三千多个家庭的调查数据表明三种家庭暴力发生率排名依次为冷暴力、身体暴力、性暴力。在存在矛盾的家庭中,有60%以上的家庭存在丈夫冷落漠视妻子、对妻子实行经济上控制、限制妻子同异性朋友往来的现象;有88%的夫妻双方互不理睬。

2005年10月11日,中央电视台的调查节目《历程》中,做了一次城市家庭婚姻现状遭遇家庭冷暴力的问卷调查,心理学家刘黠博士历时16个月,对北京、天津、武汉、长沙四城2000多个家庭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93%的家庭对自己的婚姻状况不满意,70%以上的家庭都有过或正处于不同程度的冷暴力。结果表明,冷暴力已经成为现代家庭中常见的生活方式。

据陕西省妇联权益部资料显示,2003~2009年,陕西全省县级以上妇联组织受理各类家庭暴力投诉16132人次。在婚姻家庭案件中的弱者几乎不同程度地都遭受过家庭冷暴力。在施暴者的群体类别中,城市知识分子居多,农村往往表现为拳脚相加的热暴力。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进城务工人数的激增,农村出现不理睬甚至遗弃的家庭冷暴力日益增多。现如今,家庭冷暴力已演化为一种普遍性的社会问题。而其范围远不止于我国,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遭受家庭冷暴力,无数人都遭受过或正在遭受这种暴力行为所带来的巨大创伤,深受其害,倘若再不对受害者提供相应的法律救济和制度保障,必定还会有不特定的多数人被沦为家庭冷暴力的牺牲品,悲剧的重演定会成为必然。①

对家庭冷暴力状况认识不足。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许多夫妻常常白天忙于工作而缺乏交流,很晚回到家时往往因疲劳倒头便睡,不知不觉便冷落了对方。双方大多意识不到这是“冷暴力”的开始,长此以往,双方便会一步步从缺乏交流、到情感焦虑、最后陷入情感淡漠的家庭冷暴力的困境,最终导致冷暴力升级。但许多人还没有认识到双方无话可说、不关心对方和家庭、对对方视而不见、限制对方与异性朋友交往、在经济上控制对方、长期拒绝与对方过性生活、辱骂或耻笑对方等行为都属于精神层面的暴力,即家庭冷暴力。

据2010年《中国区域性妇女受暴力侵犯研究报告》对四千名受访者的调查数据显示:受访者中很同意和同意属于家庭暴力的比例最高的依次是:猜疑杀害妻子为88.02%;因不能生育虐待妻子为87.5%;爱情自私残害妻子为86.91%;拳打脚踢妻子为85.88%;喜新厌旧坑害妻子为84.63%;妻子不同意强迫发生为78.96%。不赞同是婚姻暴力的比例最高的依次是:对妻子视若无人为31.6%;经济上限制妻子为30.86%;对妻子说粗话、辱骂为24.51%;羞辱妻子为23.54%。前几项是用武力伤害妻子,后几项是在精神上伤害妻子。这些数字告诉我们,许多人还没有意识到精神层面的暴力,属于家庭冷暴力。

家庭冷暴力多发生在城市高学历家庭中。受家庭内部矛盾的多元化、妇女社会地位提高等因素影响,伤害对方精神和心理的家庭冷暴力现象正逐渐侵入城市一些高学历、高职位、高收入的知识分子家庭和白领家庭,成为城市家庭的一种“流行病”。由于他们文化程度较高、收入高,有一定社会地位,很顾及自己的脸面,不愿大吵大闹。这些人大多认为拳脚相加的暴力不符合自己高学历的身份,同时会留下伤痕证据,很容易鉴定,也容易引起社会的重视。有所顾忌,所以冷落、漠视、讽刺、挖苦成为他们对付对方常用的手段。根据山西省妇联调查的数据显示,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家庭承受着家庭冷暴力,其中25%发生在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中。

家庭冷暴力导致离婚案件呈现上升趋势。据统计,2012年广州、佛山两市法院受理的婚姻家庭案件不断上升,而家庭暴力案件在婚姻家庭纠纷中仍占绝大多数,其中拳打脚踢的身体暴力正逐步减少,以讽刺、挖苦、冷落、漠视、疏远和放任等语言和不作为方式表现的精神暴力却有逐年上升趋势,并逐渐成为家庭纠纷、离婚案件的主要原因,冷暴力已成为女性在婚姻家庭生活中的最大杀手。

据《长沙晚报》2007年11月27日报道:近两年来,随着“零暴力社区”和妇女维权工作的推进,家庭暴力投诉现象明显减少,但冷暴力日渐突出,冷暴力问题占据了婚姻咨询案件的四成以上。年轻夫妇发生矛盾时惯用冷暴力,冷暴力正逐渐成为离婚的主凶。

预防家庭冷暴力的法制不健全。目前,我国尚没有预防制止家庭暴力的专门立法,更不用说专门预防家庭冷暴力的立法。我国反对家庭暴力的规定散见于《婚姻法》及司法解释中。且《婚姻法》中有关的家庭暴力的规定比较原则、笼统、不健全,司法部门对家庭冷暴力难于把握,使得冷暴力的实施者得不到应有的制裁。

2008年两会期间,重庆人大代表严琦向大会提交了一份《关于预防和遏制家庭冷暴力的建议》,呼吁尽快修改相关法律或颁布司法解释,建议将以隐蔽的方式实施的家庭冷暴力纳入反家暴法调整的范围,通过立法和司法解释防止家庭冷暴力。随后各地省、市人大常委会先后颁布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条例,目前已经有20多个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地方性条例,针对冷暴力的维权投诉和求助越来越多。

家庭冷暴力的危害

随着社会的变革,家庭功能的转变,家庭冷暴力日益增多,且逐渐由由高学历家庭发展到普通家庭,由城市家庭蔓延到农村家庭。从我国目前家庭冷暴力的现状看,家庭冷暴力普遍存在,已经成为家庭破裂的重要原因,它不仅给家庭成员带来精神伤害,而且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已成为现代我国婚姻家庭的重要“毒瘤”。家庭冷暴力侵害的分类客体与一般的家庭暴力侵害的分类客体一样为法律所保护的婚姻家庭关系,但在暴力行为所侵害的直接客体方面,与主要侵害家庭成员生命、身体和健康的其他暴力形式不同,它所侵害的直接客体及其所造成危害更为复杂。

对家庭的危害。家庭冷暴力使受害人精神遭受伤害、人格尊严遭受侮辱,长期处在痛苦的煎熬中,造成受害人情绪不稳、焦虑、抑郁、无助、恐惧等,并产生畏缩、孤立、人际交往障碍,生活工作受到影响,有的甚至失去生存的勇气,走向绝路。通常身体上的创伤可以愈合,而内心的创伤难以抚平。所以,家庭冷暴力其给受害人造成的精神伤害远比拳打脚踢的显性暴力更严重,冷暴力的受害人长期生活在冷漠、紧张的气氛中,导致心情抑郁或精神上的崩溃,有的积愤难消选择逃离、自杀、杀人等方式寻求解脱。长期存在家庭冷暴力的家庭,夫妻感情受到伤害,婚姻关系发生扭曲,没有人愿意在这种冰冷的、僵死式的家庭中生活,因此大部分夫妻选择离婚。虽然有些存在冷暴力的家庭为了孩子、为了面子并未选择离婚,但并不幸福,在痛苦中煎熬,家已经名存实亡,这给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带来了隐患。

生活在冷暴力家庭中的未成年子女,他们的学习也会受到很大影响。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将实验的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对第一组的学生经常给予鼓励和表扬,对第二组的学生则不管不问,放任自流、任其发展,对第三组学生常常给予批评、指责。实验显示,备受关爱的第一组学生成绩进步最快,常遭批评的第三组学生也有一些进步,而无人关心的第二组学生几乎无任何进步。婚姻家庭咨询师将此理论移植到家庭建设中,认为夫妻之间的冷落、歧视对未成年子女的学习、健康成长负面影响较大。更为严重的后果是严重影响未成年子女的健康成长,生活在家庭冷暴力家庭下的未成年子女,大多性格怪癖、消极、自卑、冷漠、残忍、焦虑、沮丧自私、行为怪诞、难以与人沟通,甚至自我封闭,不相信任何人,并容易表现出对同龄人的攻击,敌视社会、报复社会,严重的会自杀或进行其他违法犯罪。统计显示,有违法犯罪记录的青少年中绝大多数是由于父母间的家庭冷暴力进而对自己施暴或冷落而离家出走,流落街头,被社会上的不法分子引诱、利用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家庭冷暴力在给受害者造成精神痛苦的同时,自己也会带来严重危害,导致家人对施暴者的怨恨和疏离,使其变得孤立无援,可能因此失去家庭,变得无家可归,精神上遭受痛苦,自身的生存受到威胁,并可能因受害者的报复反抗而遭遇生命危险。冷暴力会使施暴者变得对社会仇恨、对他人更冷漠,甚至变态,影响施暴者人格的健康发展。

对社会的危害。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的和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家庭冷暴力导致家庭破裂,引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长期遭受冷暴力侵害的受害人,无法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常常把对配偶的不满发泄到未成年子女身上,如打骂、伤害孩子,使得未成年子女流落街头,增加犯罪率,或寻求外遇、赌博、吸毒等不道德或不法行为,甚至自杀或伺机报复对方、杀害对方,给社会的安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的事业,需要每个成员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而那些身处家庭冷暴力困境的受害人,在其人格、尊严、名誉等最基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生产、生活和工作中去,影响他们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导致其社会和政治参与度下降;而且因冷暴力而产生的各类救助制度和惩戒措施增加了社会成本,加重了社会的负担,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作者为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副教授;本文系山西省法学会2012年资助项目“家庭冷暴力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XLS(2012)B242012)

【注释】

第2篇:家庭暴力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攻击行为;小班;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9.2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9-0065-02

一、问题的提出

攻击,又称侵犯行为,是指个体采取的使他人受损失或不舒服的行为,包括殴打、侮辱和抢夺、损坏他人财物等霸道行为。它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较易出现的一种不良行为,主要表现为儿童与他人发生矛盾冲突时所采取的不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幼儿的攻击不仅会对他人造成身心上的伤害,长此以往,还将对幼儿自身的品格发展、道德感的培养造成极大危害,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家庭结构的改变(“421家庭”模式逐渐成为主流),越来越多的学龄前儿童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心理及行为上的偏差。攻击就是其中一种主要的不良行为表现。

本文针对攻击,以表现较为典型、明显的小班幼儿作为调查研究对象,探索了幼儿攻击的形成原因,并提出几点解决措施,目的在于能够引起家庭和学校的重视,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应对幼儿的攻击,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昆山市××幼儿园小班幼儿。

研究方法:调查法、观察法、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

四、昆山市××幼儿园小班幼儿攻击的现状分析

1. 小班幼儿攻击的主要表现

(1)对父母长辈基本缺乏尊重。案例:晨晨是小二班的一个小女孩,性格活泼开朗,与班上的其他幼儿都相处得很好。一日放学后,奶奶来接晨晨,晨晨非要买门口小商店里的炸鸡吃。由于前几天主班老师刚给孩子们上过一堂健康食品的活动课,晨晨妈妈也一直提醒不能老让孩子吃些没有营养的东西,所以奶奶这次没有同意给晨晨买。晨晨当时就在商店门口闹腾了起来,一边踢打着奶奶一边说:“给我买,不买我就不要你这个奶奶!你给我走!”这时正好碰上班上的严老师经过,在严老师的指责和劝说下,晨晨才不情不愿地跟着奶奶回家了。第二天,严老师就在班上严厉批评了晨晨打骂奶奶的行为,并教育其他幼儿一定要尊重爱护自己的父母和长辈。

分析:由于父母经常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所以晨晨一直是由奶奶照顾的。奶奶对晨晨非常宠溺,几乎是有求必应,使得晨晨已经习惯了自己的一切要求都能在奶奶那儿得到满足,而一旦哪次奶奶没有满足自己的需求,她就会大发脾气,甚至对奶奶动手打骂。

(2)较难形成良好的同伴交往。案例:小蕾是个十分聪明的小女孩,但与班上其他小朋友却相处得不太好。一次游戏时间,小蕾正和同桌的另外两个小女孩在玩积木。隔壁桌的悦悦因为不想玩橡皮泥,就想加入她们一起搭积木,另两个小女孩表示同意她加入,但小蕾却不愿意,她推搡着悦悦,说:“这是我们组的玩具,你不可以来玩!”悦悦说:“老师说了可以一起玩的嘛!这个积木有这么多,我也想搭城堡!”小蕾见悦悦不肯走,生气地推倒了悦悦搭了一半的城堡,捡起一些积木扔向悦悦,并把剩下的积木全部拢在自己怀里,坚决不肯给悦悦玩。

分析:小蕾是个独生女,一向在家中独自享用所有的玩具。初到幼儿园时,她非常不愿意和其他幼儿共同使用玩具。在老师的教导下,情况略有好转,但仍时不时的会发生上述的冲突行为。

2. 小班幼儿攻击的主要形成原因

(1)家庭因素。1)父母冲突的影响。家庭是幼儿性格养成的重要场所,这里有他们最亲近的父母、亲人,家长的行为方式在很多方面对幼儿的性格行为都有很大的影响,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父母之间的关系。有研究表明,成长在父母经常争吵、发生暴力冲突家庭中的幼儿,多数都会养成较为偏执的性格,由于缺乏安全感而对他人进行攻击。有些幼儿甚至模仿父母的行为,对周围人总是动辄打骂。而父母离异家庭的幼儿,因为缺乏关爱,不懂得该如何友爱地对待周围的同伴,故而也采取了一些攻击。2)不正确的教育方式的影响。有的家庭因家长自身性格的原因,采取了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孩子一旦犯了错,不是温和地对他讲道理,而是怒目相对,狠狠地打一顿,认为这样孩子就能记住教训了。殊不知长此以往,暴力的教育方式也会养成幼儿崇尚暴力的性格,遇到问题时只会用拳头来解决。还有一些家庭,对幼儿的教育则是太过溺爱,有求必应,如上文中的晨晨,就养成了任性、蛮横、不讲理的性格,难以与其他幼儿和谐相处。更有一些家长,生怕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会被其他小朋友欺负,就对孩子说:“要是有别的小朋友欺负你,你就打他!”在这样的家庭影响下,孩子自然而然地会形成一种认知,以为暴力就能解决问题。

(2)同伴因素。有些幼儿由于缺乏人际交往的技能,在与其他幼儿发生冲突时不知该如何正确处理,只能简单地用暴力解决,伤害同伴。造成的结果就是被同伴排斥,变得更难与他人相处,也使自己产生了挫折感甚至敌对情绪,进一步加剧了攻击意向,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幼儿之间还很容易对同伴的行为进行模仿。通过模仿一些同龄伙伴,幼儿很容易形成许多不正确的观念和行为。一个不擅攻击的幼儿若长期处于一个相互攻击的群体中,很容易也采取攻击行为对付其他幼儿。

五、小班幼儿攻击的应对策略

1. 教师要关注幼儿良好行为的养成

由于认知水平较低,幼儿对于来自同伴的信息的判断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而相对于中大班幼儿来说,小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则更为低下。若幼儿对他人的行为判断为是敌意的,那么他的行为也会表现得具有攻击性。因此,教师要注重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提高他们的判断力,教育幼儿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同伴,让幼儿明白打人、踢人、骂人、抢夺别人的东西是会对别人造成伤害的。如通过角色游戏或者讲故事,塑造一个具有攻击的角色形象,让幼儿从旁观者的角度清楚地看到攻击对他人造成的伤害,明白这样的小朋友是不会受到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的喜爱的。

2. 教师要积极妥善地处理幼儿之间的矛盾冲突

教师在幼儿发生攻击后要及时进行干预和制止,批评教育,决不能姑息纵容,要让幼儿意识到这种行为是不被允许的。但在批评教育时也要注意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能大吼大叫,呵斥会让孩子恐惧,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如在玩娃娃家时,若发现有排斥其他幼儿加入游戏的现象,就可以对他们说,让这个小朋友做邻居,到你们家做客,大家一起玩吧!

3. 家园合作,家长要为幼儿提供和谐、健康的家庭生活环境

(1)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方式对于3岁~4岁孩子的性格养成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各家庭成员之间应建立和谐互爱的关系,互相尊重、互相关心,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父母要多和幼儿进行沟通,了解幼儿的内心需求。有矛盾冲突时,要尽量避免在幼儿面前发生争执,更不能有家庭暴力,应采取恰当温和的方式解决,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2)采用合理统一的教育方式。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应及时对其讲明事情道理,给予适当的惩罚,不能包庇溺爱,更不能用暴力教育的方法。各家庭成员之间的教育观念也要统一,以免在教育孩子时出现分歧,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3篇:家庭暴力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警校生 心理健康 状况 疏导对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C-

0100-02

一、警校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国内一些学者曾用心理症状自查量表(SCL-90)和大学生人格调查表(UPI)对包括警校生在内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通过比对研究发现,和其他普通高校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比,警校生的心理状况有相似点也有不同之处。此外,同是对警校生的研究,不同的研究也不尽相同。本文试图通过比较分析这些共性和个性,加深对警校生心理健康性状的认识,从而为制订有针对性的、高效能的教育管理和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其一,警校生和其他普通高校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相似点主要有三个。一是阳性检出率相似。十多年来,在警校生和普通高校生中发现抑郁、焦虑、强迫、人际关系和适应不良、人格障碍和精神病等问题的总概率在13%~30%之间。这个概率范围说明,大部分警校生心理状况良好,其阳性概率在同时代的其他普通高校生检出率波动范围内波动,不像一些其他特殊职业院校生,如艺术学院生(5%)和体育高职生(9.4%)那样明显偏低于普通高校生。二是相关病因关系相似。在校生心理问题与家庭教育、生存压力、城乡差异均有相似的较稳定的差异分布,即家庭教育不良、亲子关系紧张、家庭结构不完整、乡村长大、经济困难等属性与各种心理症状正相关,而属性的另一端与心理症状呈负相关。三是常见的心理问题相似,人际关系、恋爱、情绪、学业就业等问题多发,而且多发问题的年级差异也很相似:大一的适应问题,大二的人际关系问题,大三大四的恋爱和就业问题。

其二,和其他普通高校生相比,警校生的心理适应问题比较常见。首先是紧张感,警校生活要求遵守一日生活制度,作息、训练、学习、内务、警容都有严格的纪律要求。其次是就是单调乏味感。有些新生刚到警校时对各种警务训练感到新鲜,一上训练场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可过了一段时间,就觉得训练科目也就是那么几项,日复一日单调重复的训练,就丧失了兴趣。

总之,警校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其他普通高校生心理健康的差异性并没有体现在问题检出率、相关病因、年级特征上,而是表现在额外多出的独特的警校适应性问题,这种一般加特殊的关系,体现了现实任务性状对心理结构的刻画。

二、警校生心理健康疏导对策

通过比较研究,我们总结和提议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抓住以下重点群体和关键项目。总体而言,家庭结构不完整、亲子关系紧张、家庭教育不良、乡村长大、经济困难等属性或多或少地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附加因子等10个因子上与对应项有显著劣势,所以首先要摸清在校生的这些基本情况,然后进一步地筛选和区分这些高发群体相应的侧重项目,最后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疏导,这是针对包括警校生在内的高校学生共性一面的对策。另一方面,则是针对警校生特有而鲜明的军事化管理带来的心理适应性调试问题的策略。在严整警容、严明警纪习惯作风养成的过程中,服从命令和接受批评是在所难免的,处理不好可能成为压力和不良情绪的应激源。此外就是单调、紧张、有序的警校训练生活的适应问题,如何积极地实现从个人自主生活向集体愉快生活的转变,建立新的目标、兴趣和能力素质增长点就成了心理健康工作的关键。

(一)注意校际差异

警校实行军事化管理,外出请假都有严格的限制,奉行一日生活制度,集体生活占据了学生绝大部分时间。应为学生重新找回热情,重构目标,激发竞争,焕发使命感、荣誉心。非警校生的社会生态状况与其入校之前有较大的相似性和易适应性,但是警校的情况就迥然不同:个人自主活动时间急剧减少,集体统一行动的时间占据了大部分的在校时间。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充分利用这种条件,开展好的现有集体活动,提升集体生活,特别是其精神生活的样式、质量和满意度。应积极主动地了解学生的想法,发挥和利用学生的潜能和素材,开发新主题新样式的集体活动,改变老套陈旧的内容和形式。有研究发现,体育文艺活动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培养人际交往能力、调节情绪和预防心理障碍。结合本校和不同年级群体特点,开展丰富、充实和有针对性的体育和文艺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是有很大帮助的。例如,孤僻、怪异、优柔寡断的学生可以选择球类、集体接力、拔河等项目;腼腆、胆怯的学生可进行武术、射击、体操等活动;而急躁、易怒的学生可以选择琴棋书画、太极拳、慢跑、竞走以及游泳等项目;缺乏信心的学生应选择简单、易完成的项目;对遇事紧张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多参加激烈的比赛;对自负、逞能的学生可选择难度较大、动作复杂的技巧性活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总之,大学阶段是信念价值观和个性定型的重要环节,有较大的可塑性,因此,教师和学校方面的因素不可轻视。教师的心态、价值观、道德修养、言行举止有意无意中在感染学生,学校管理科学与艺术的现状无时无刻不在塑造灵魂,虽前者务虚,后者多务实,各有侧重,但是都应以积极心理学的原则精神一予统之,不可松懈。

(二)注意性别差异

社会性别角色差异会引起男女生在心理健康的不同项目上的得分差异。由于社会文化对男女的角色认同的要求不同,所以两者面临的课题和相应的问题也各有侧重,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疏导中也应该有所体现。男生通常要求具有坚强、成熟、有担当等品质,而女生要求具有可爱、温柔、体贴等品质。这一社会要求反应在心理健康上,男生更多地体现在敌对因子上,而女生则更多体现在情绪方面的心理问题,如恐怖等。综合一些文献来看,对于男女生心理健康状况孰优孰劣的问题,不同的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在检出率和阳性项目上都有不小的出入。我们认为,这些似乎矛盾的结果其实指向了一个更深层次的变量,即不同家教带来的不同的应对方式和人格结构。社会给男性更大的竞争生存压力,因此,应加强业务、事业和成功教育和培训,使其好斗性用到事业进取心上来,从而避免敌对和人际紧张;而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就宽厚些,亲和、贤淑、美丽就是女性的最大智慧和本色,所以,女性事务上可以平平过,但是良好的亲和力和受欢迎的人际口碑更能让其脱颖而出,因此,女生亲和、顺从、可爱、为人着想的品质和动向应该得到鼓励和养成,从而避免和减少恐惧、焦虑、抑郁等情感问题。

(三)注意城乡差异

城乡差异主要包括经济收入和文化生活两个方面的内容。纵观现有文献,在城乡差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上大多数文献均得到比较一致的结论,即农村学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阳性项目数和阳性程度均显著大于城市学生。如果是用SCL-90施测,常常是10个因子有七八个因子存在这样城乡差异;如果是用UPI施测,也常是在多个关键因子上存在类似的情况。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信息量的多寡、家庭教育的差异、生存压力的不同等。因此,对贫困生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必须双管齐下,促其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克服自卑和焦虑,完善入校前还没有充分发展的、应与年龄匹配的心理特质,如自主、自信、勤劳和自我同一性。

(四)注意家庭差异

家庭差异主要包括家庭结构(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残缺家庭、完整家庭)、亲子关系(安全依恋、家庭暴力、和谐民主)、家庭教育(内容上,丰富、欠缺;方式上,权威、专制、民主)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与非独生子女的关系如何呢?这个问题不同的调查研究结果都不尽相同。得出独生子女心理健康水平较非独生子女高结论的作者无非是将此解释为,父母对独生子女的教育逐渐趋于理性化,独生子女自幼在家庭中能够得到比非独生子女更加科学、更加规范的教育,使他们更容易形成健康的人格,因此造成差异。而得出非独生子女心理健康水平更高的结论的作者无非是说,独生子女多于顺境成长,所以柔软、任性、抗压力差,在坚韧、随和、重感情等人格特质上与非独生子女差异显著。其实这个看似矛盾的结论也都共同指向了家庭和谐、家教良好这一更深层次的因素,也就是说,后者是调节家庭结构与子女健康水平的相关关系的更直接的因果变量,这在更深入的相关心理学研究中有很好的体现。

一般而言,家庭完整、亲子关系和谐、民主型教育方式下的孩子自信、随和、不卑不亢、主动热情、有探索创新精神,是家里的好孩子和学校的好学生,社会化和适应力良好;而家庭不完整、亲子关系紧张、专制型教育方式下的孩子更容易形成自卑、退缩、反应过度、任性叛逆的心理行为品质。紧张无助的家庭关系,要么就成为了孩子以前和现在读书期间的压力和负性情绪的应激源,要么就是个体将对父母权威的对抗、负性的情绪和不良行为模式泛化和投射到了以后的生活,比如大学生活中的应急对象身上或是压力情境之中。对于这些群体,应采取怎样的教育疏导策略呢?最好的教育策略就是给予学生足够的爱、足够的关注和帮助。比如,在课堂上多提问、生活中多关心、交流中多鼓励,犯错时多宽容,行动中多认可,方法上多指导,受挫时多沟通。只有这样才能弥补其成长中缺失的安全感、爱和其他积极的心理成分,使其滞后的心理发展成熟起来。

【参考文献】

[1]陆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对比分析及对策[J].长春大学学报,2007(6)

[2]全凤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J].社会心理科学,2005(5)

[3]陈华峰,章坤.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2005(1)

[4]王建中,樊富珉.北京市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研[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5)

[5]马建青.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10年研究得失探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

[6]邹鸣.江苏某公安院校独生子与非独生子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J].新课程学习,2012(11)

[7]魏佳,刘蓓.影响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实证调查与分析[J].广西教育,2013(2)

[8]贾红秋.警校大学生人格特点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2)

[9]孙亮.浅析警校新生常见心理问题及防治[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2008(8)

[10]王振文.浅析体育运动对警校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J].希望月报,2007(11)

[11]梁铁成.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9(4)

[12]阿德勒.自卑与超越[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

第4篇:家庭暴力现状分析范文

一、大学生自卑心理的现状分析

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处于一个特定的生活环境和身心发展阶段,部分学生

因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和环境等方面遇到挫折而形成自卑心理,最终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据王建香教授调查的有关资料显示,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国大学生中有23.25%的人存在心理障碍,九十年代上升到25%,今年以来已达到30%。目前,因为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导致休学、退学的大学生人数,占患病总人数的30%左右,远远高于其他疾病。而在这些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中,因强烈的自卑而导致的心理障碍的现象比较突出。据内蒙古财经学院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对2009年新生进行的《大学生UPI人格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选择“缺乏自信心”的占有心理问题学生的37.96%;选择“感到自卑”的占有心理问题学生的23.27%,。这两个选项均反映出在大学生中所存在的自卑心理问题。大学生自卑心理的表现因个体差异、形式各异,主要有自我评价过低、回避行为、性格怪异、人际关系障碍等方面。

(一)自我评价过低

自我评价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生活和心理特征的判断[1]。部分大学生不能正确分析自己的能力,周围的人又总是对他持否定的评价,因而,产生一种强烈的与丧失信心相关联的消极的情绪体验,自己轻视自己,不敢参与任何竞争,不肯冒半点风险,既使遇到侵害也逆来顺受,采取逃避行为,过于敏感、处处退缩、自尊心容易受到伤害,常把别人无意的言行视为对自己的轻视。甚至别人的一句无意的话也会深深伤及自己的心灵。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常常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别人都比自己强,比自己优秀。而自己在哪一方面都不如他人,甚至常常处于消极的状态之中。

(二)回避行为

大学生由于自卑而采取回避的方式与别人交往,避免别人看出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在学习和生活中说话犹豫、思前顾后、缩手缩脚,缺乏应有的胆量和气魄,在公共场合拘谨,不善于自我表现,形成了孤独自卑的闭锁性性格。如有的同学说:“我脸上有几块疤,最怕与别人交往,特别怕碰到陌生人,连走路都不敢抬头。”还有的同学在学习上,不积极进取,才华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不参加集体活动,以逃避别人的评价与批评,游离于班级,集体之外,独来独往。

(三)性格怪异

还有一些大学生为了抗拒自卑心理掩盖自己的缺点或不足,他们往往不切实际的吹嘘或炫耀自己的优点或长处,给人一种明显的“矫饰”感觉[2]。如有的同学明明不擅长于某项活动自卑于这方面的能力,却以对该活动不感兴趣,甚至是鄙视的态度来矫饰。对异性也一样,心理明明知道自己配不上对方,却用看不起对方的态度来挖苦对方。有时具有自卑心理的贫困大学生往往表现出轻视、贬低同学和老师的倾向,表现出表里不一的自大傲慢,这也是自卑的特殊表现,是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另一种形式,以达到某种心理平衡。

(四)人际关系障碍

人际关系从侧面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健康适应状况。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大学生活的需要,也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重要内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际适应能力是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阶段,心理、情绪、人格和个性等方面存在缺陷,特别是在交往中,因惧怕出丑、受挫或遭他人耻笑,缺乏自信,自惭形秽,产生自卑心理,不能有意识的运用一些交往方法,常将交往的圈子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3]。往往以一种消极或错误的防御形式来保护自己,不敢与人正常相处,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二、大学生自卑心理的原因分析

(一)主观因素

1、缺乏正确的自我评价

进入大学以后,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大学生对自己的生理特征特别在乎,如相貌、身材、体重、肤色等;加之个人早期家庭背景、阅历及成长道路的不同,在文化素养、气质、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差异;还有一些心理创伤也给大学生带来沉重的包袱。在高中生、大学生、和中年人之间,大学生的理想自我和实际自我的一致性系数最低,即大学生对实际中的自我评价往往不能满足所期望的理想自我标准[4]。因此,理想与现实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当对现实中的自我评价达不到所期望的理想的自我标准时,两者发生矛盾,就容易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丧失达到理想的自我信心,产生自卑的情绪体验。如一些大学生常因为做某件事的成败或不如意而过低评价自己甚至否定自己,就认为“我没用了,我什么事情都做不好”等。

2、人际适应不良

中学时代大学生都有自己固定的玩伴,有的甚至是几年的同窗好友,平时又有父母、亲朋的特殊照顾,老师不定时的谈心、疏导。但到了大学从各地来的同学重新组成的新班级,汇集在同一宿舍,大家素昧平生,生活习惯、性格甚至方言都各不一样。大学里的老师平时也很少和学生接触,只有在上课的时候才会和同学们见一次面,有的甚至上了一年的课老师不认识学生,学生不认识老师。学生有什么心理问题也找不到倾诉的对象,又没有找到交新的朋友,就积压在心理,久而久之一部分学生适应不了,造成性格孤僻、独来独往,形成自卑心理。

3、缺乏个人特长

大学生活丰富多彩,那些在各方面表现突出,如文娱、体育、写作、演讲等方面有专长的同学,

往往受到别人的羡慕,而在这方面没有特长学习又平平淡淡的学生,就会产生一种不如别人多才多艺的强烈自卑感,觉得自己平平庸庸和默默无闻。有的学生对自己缺乏客观合理的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特别是拿自己的缺点与别人的优点比较,就会感到自己不如别人,从而产生更加消极的自我暗示。一些自感能力一般又无特长的大学生,看到别的同学能歌善舞,有的能写会唱,有的能说会道,就越发感到不如别人,经常处在羡慕和自责的叹息之中。 4、受挫折能力差

受挫能力差是心理素质不佳的表现之一。自卑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心理学家研究认为,人的心理素质的好坏,大部分是后天因素造成的。心理素质好,表现为对外界的刺激和冲击抗衡能力强,不容易为自然因素所左右。心理素质差的人则与此相反。有些大学生,长期由父母包办一切,很少接触社会、经历挫折,容易形成一种单一的、脆弱的心理,这种心理只能接受顺利和成功,一旦遇到失败和挫折,有时哪怕只是一点点不如意,就难以承受,就会对生活和未来失去信心,从此一蹶不振,进而掉进自卑的泥潭。

(二)客观因素

1、家庭因素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不同的家庭对个人的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这是目前大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1)家庭经济因素:大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出生于不同的家庭,各方面的条件都不一样。有的学生有着极强的虚荣心,自己却偏偏出生在小城镇或农村,家庭条件不好,感到不如有权有势人家的同学那么出手大方、阔绰,由于虚荣心得不到满足而产生自卑心理。还有的往往为衣着过于简朴、寒酸、言谈举止的乡土气息而自卑。因此,那些家庭经济拮据的和一些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产生自卑的心理会较其他同学严重一些。

(2)家庭情感因素:生活在单亲家庭中长期缺少父爱和母爱的大学生,以及儿童时受虐待,有过家庭暴力经历的大学生,也会造成心理压抑、自卑心理强等不良心理反应。调查发现,幼年时缺乏良性环境的人成年后比其他人更难克服困难环境,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5]。这些单亲家庭的大学生因为在童年时期遭受太多的冷漠和讽刺,甚至同伴的谩骂、欺负。他们从小就渴望得到别人特别的尊重,有着强烈的自卑感,虽然有着坚强的性格,但内心却极其脆弱。与别人交往时格外小心生怕别人知道他们的秘密,一旦触及他们心灵深处的症结,就会陷入深深的自卑之中而不能自拔。

2、学校因素

学校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对学生的教育起着主导作用,学校也是塑造学生性格发展的场所,教师、学生、同伴关系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发展。

(1)学校、专业不如意

高校有重点和普通之分,专业也有“冷门”和“热门”之分,这样,普通学校的大学生对重点大学的学生,“冷门”专业的学生面对“热门”专业的学生,有一种自叹不如的自卑感。现在很多大学生普遍反映:“学文科的不如学理科的,学中文的不如学外文的,学纯粹学问的不如学技术。”填报志愿时都是盲目填热门的专业,导致毕业后这些专业饱和找不到工作。另外,高考时还有许多考生并未按自己的意愿填报志愿或招生时有些做了调整,这部分学生进入学校后发现自己根本就不喜欢这个专业但调剂也无效,于是就凑合着上,这样也会产生一种失落感,由此也可能产生自卑感。

(2)教师的教育方式

教师教育方式的不同也影响学生的性格,民主型的教育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充满活力和创造精神的性格。而权威型和放任型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发展都是不利的:权威型的老师以自我为中心,要求学生更多的服从,对自己绝对的信服,只要是违背自己意愿的就会采取打击讽刺和压抑学生,而大学生又是一个张扬个性、标榜自我、自尊心极强的群体,一旦受到老师的当面批评之后就会感觉自己很没有面子,很丢脸,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进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感。放任型的老师则对学生视而不管,这也会导致性格活泼开朗的大学生受到欢迎,而那些比较内向的却处处受到冷漠,会产生一定的自卑心理。

三、大学生自卑心理的自我调适

(一)正确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认知自我不仅包括对自我的身体、性格、能力、社会角色等诸多方面的认识,也包含着对自我的整体评价与情感体验。大学生自卑心理的产生,往往是建立在不正确自我认知基础上的对自我的不接纳。因此,正确的认知自我需要把握以下几点原则。第一,客观性。能够客观的认知自我的某个方面,往往是通过多个层面的信息反馈,多次反复印证的结果。任意夸大或贬低某方面个性品质的做法是不客观的。第二,全面性。对自我的认识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自我的多个方面进行客观的认知。盲人摸象式的以偏概全思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短视思维,都是不全面的。第三,动态性。大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重要阶段,自我的动态发展是其重要的特征之一。因此对自我的认知不能是停滞的。在正确的认知自我的现实基础上,勇于接纳自我,从而能够明确自我定位,为更加深入的认知自我和发展自我奠定良好的基础与平台。

(二)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东方印度心理哲学家奥修认为,比较产生自卑感,比较是由心生,主观态度的变化可以创造或消灭自卑[10]。自卑的大学生往往习惯于用消极的心态看待自己、看待事物。在事情还没有开始之前,他们就已经给自己预设了许多消极的观念,如“我不行”、“太难了”、“我的表现一定不好”等等。这种消极的心态会限制一个人的潜能,会使人看不到希望,进而激发不出动力,甚至会摧毁人们的信心,使希望泯灭。因此大学生需要学习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例如可以经常给自己积极的暗示,“我能行”、“我做的不错”、“我也可以取得成功”等,这些积极的语言暗示,会进入大脑的潜意识,成为一种积极的能量,帮助我们变得自信,并获得成功。此外,多看到事物背后的积极意义也可以帮助在校的大学生变得自信、乐观。多想想事情好的美的一面,就会增加信心和希望。

(三)利用补偿作用,增强自信

阿德勒认为,自卑的人“一方面感到自卑,另一方面便是力图克服缺陷以求达到优越目标。这种一推一拉的过程,持续终身而不停止,从而使个人达到更大的成就。”[7]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在某些方面自觉不足,他可以通过有条理的努力来进行补偿,即所谓的“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补偿作用。生理上的这种补偿现象比较明显,如盲人的听觉特别敏锐。心理活动中也有这种类似补偿作用。对于那些因为长相外貌或躯体残疾而产生自卑感的大学生,可以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感兴趣也最能体现自己才能的活动中,强化自己的优势以增强自信,通过在其他方面的成就来恢复心理平衡。

(四)丰富知识,扩大眼界

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知识,扩大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能力,也是帮助大学生克服自卑感的有效措施。要克服自卑感,就要使自己在实际活动中感受到自己也有知识、有能力,并不比其他同学差。如果大学生能在某一方面让其他同学们羡慕,让自己引以自豪,那么他就会很自然的降低自卑感的产生。相反如果一名大学生知识贫乏、闭目塞听、孤陋寡闻,缺乏必要的实践活动,就不可能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这样的学生和同学们在一起时,谈什么问题都毫无所知,目瞪口呆,自

卑感也就无法克服。 (五)积极主动地进行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