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激励在教育中的作用范文

激励在教育中的作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激励在教育中的作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激励在教育中的作用

第1篇:激励在教育中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激励教育;班级管理;激励作用

激励教育是指以激发、鼓励等为原则,采取恰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促使学生自觉遵守各项行为准则,提高学生各方面素养的一种教育方法。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有效进行激励教育,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发展等。因此,在实践中根据不同的情况,把握住不同的激励时机,恰当运用不同的激励策略,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笔者作为一名多年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运用激励教育起到很好的效果。

一、激励教育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平时的班级管理当中,如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特别是一些比较自卑学生的自信心,是我们老师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我们知道,学生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自我意识的发展有赖于周围他人的看法和评价。其中,老师的看法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当学生取得成功或者有所进步时,他渴望得到他人特别是老师的及时肯定和鼓励。老师的肯定和鼓励会让学生感受到“我做得很好”,大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心理学研究证实,自我效能感能更好地促使学生取得成功,让学生能更加充满信心地去完成任务。当今社会需要充满自信又有能力的人。一个自卑、性格懦弱的学生,难以适应未来社会。而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能够承认差异,并且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在恰当的时机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激励教育能增强学生的班级荣誉感

学生总是希望自己归属于某个群体。我们应当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级活动。通过某些活动的组织与设计,教师鼓励学生参与到班级的活动中。在活动过程中以及活动结束后,老师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激励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这个班级的一分子。学生身上的激情得到了满足,感觉到自己为这个班集体做出了贡献,班级荣誉感也更强了。本人在班级管理中,经常通过激励教育来加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开展主题班会时,如果只是批评教育,找不足,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但是通过有效的激励教育,善于发现学生为班级做事的闪光点,哪怕是顺手捡起走廊的一块垃圾,也应及时表扬,鼓励学生多为班级做好事,为班争光,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三、激励教育能让学生的情感因素得到满足

在学校中,学生情感需要一般指向两个方面,一是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怀和喜爱,一是希望得到同学的支持和友谊。如果学生这两个方面的情感得到满足,就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我们知道,中学生的自尊心都是很敏感,很强烈的,尊重学生才可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通过激励教育,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与尊重。

在班干部选举中,本人鼓励各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选举前,对班级的大部分同学进行面谈,了解他们的当选愿望。然后有针对性地激励一些同学主动上台竞选适合他们的职位。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班主任老师对他们的关爱和认同,也通过竞选,感受到同学对他的支持。

四、激励教育让学生更加信任老师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和鼓励,是一个人成长和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学生与老师之间如果能建立充分的信任感,这对教学工作的开展能起到很大作用。激励教育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更加信任老师。班级中有这样一个同学,上课总是睡觉,基本上不听课。个性很强,基本上不听老师的任何劝告。但这个学生很聪明,从小学小提琴,参加学校的管弦乐队。这样的学生,我知道单纯说教是不起作用的。在下课、放学或在餐厅吃饭时,我会亲切跟他打声招呼,或问问他吃得怎样,或请教学习小提琴的问题,一般不聊学习的事情。久而久之,这个学生对我有了基本的信任,对感兴趣的科目开始学习,特别是化学,他学得很好,在班级的几次考试中都名列前茅。抓住这个机会,我私下跟化学老师沟通,重点关注,并及时表扬他取得的成绩。这个学生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中考还以音乐特长生的身份考上重点中学。

五、激励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动机大部分是外在动机,即为了取得好成绩、为了得到老师家长的表扬等。利用外在影响因素激励学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影响力深远的内在动机。教师应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鼓励比批评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对经常受训、自信心差的学生则应多鼓励、表扬,提出一些他们努力能达成的要求。有了具体的要求,鼓励并督促他们付诸行动。当他们的努力有一定的回报时,这种靠外在动机激发来的需要就会转化为一种内在需要,并自己激励自己继续努力下去。

激励教育是班级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法。班级管理的宗旨是为了实现人的发展而引导人的行为活动的过程。在人的行为活动过程中,是否采用激励,其行为活动的表现及效果是很不相同的。因而,现代的班级管理需要设计一套激励机制,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之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进而具有积极的行为,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永玉.激励: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浅论激励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与意义[J].继续教育研究,2008(11).

[2]周程成.激励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J].考试周刊,2012(60).

第2篇:激励在教育中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情感教育 班主任 班级管理

高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迅速,独立心理、批评心理、逆反心理日益增强,他们处在情感上不成熟的过渡期,力求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老师、家长在他们心目中的权威降低。因此,恰到好处的关爱对于这个时期的高中学生在人格、心理等方面的发展都十分重要。教育家魏书生认为,班主任的准确定位应该是公仆,是船工,是为学生服务的。从这个意义上思考,一个班主任,只有灵活运用好情感教育这一手段,才能带领学生打造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一、换位思考,重视交流

高中学生是需要理解与交流的。但是,交流应该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我进行了初步的尝试,效果很好。例如,我班王同学来自单亲家庭,性格暴躁且逆反心理很强,而且成绩很差,经常犯错误。一次,语文老师让他放学后留下来补课,他因为肚子饿先去食堂吃饭了,饭后他去找语文老师时,语文老师已经回家了。第二天,语文老师对他进行批评教育,他却不服气,与语文老师发生了争执。得知情况后,我并没有立即把他叫到办公室谈话。等到放学后,我在他回宿舍必须经过的路上等他。看到他,我走过去,装作是偶然遇到一样和他边走边聊,从世界杯赛事聊到他的学习、生活情况。可能是因为昨天与语文老师的事,他一开始不怎么说话。后来发现我并没有恶意,话终于多了起来。我见时机已到,便切入正题,问他昨天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一五一十将情况告诉了我。还特别强调他是去过语文老师办公室的,但只是晚了一点。我告诉他我相信他是去的,而且表示理解。因为肚子饿了谁也不想做事情。我又问他当时是几点钟,他有点迷惑,不解的说六点左右,我告诉他语文老师的家离学校有40分钟的路程,就算帮他补习30分钟的课,语文老师也得7点多钟才能到家吃上晚饭。我又问他,语文老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他低下了头,但我看出来他已经有点想法了。我没有再说什么,拍拍他的肩膀让他去吃饭。第二天,语文老师对我说他收到了一张条,上面是这样写的:对不起,老师。这件事情过后,王同学各方面的表现有了较大的进步。这件事告诉我们,作为一个班主任,通过换位思考,相互交流,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关爱,是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为班集体争光。

二、当好榜样,加强配合

如何处理好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班集体建设中一个关键的问题。我认为作为一个班主任,应该在相互合作中体现出平等,体现出关爱。班主任的思想、行动、作风和品质无一不影响着身边的学生。在平时的工作中,班主任若能做到始终把自己当作班集体普通的一员。带头严格遵守班规班纪,学生对老师的心理防线才会慢慢消失,才能更好的加强配合。譬如我班的劳动卫生工作,学期初经常会有部分同学出工不出力,干活纯属应付。于是,我制订完善班规,试图用“惩罚”的手段来解决问题。一开始,我觉得问题似乎解决了,可渐渐地又回到了从前的状况。有一次,学校安排我班清理卫生死角,同学们望着撒满垃圾的过道、闻着沟渠里发出的阵阵恶臭,个个捂住鼻子,没有一个人动手清理。见此情景,我二话不说,拿起工具带头干起来。一会儿,同学们不吵了,不约而同的拿起工具,有的侧身进入过道清理堆积如山的垃圾、有的去清理沟渠理的堵塞物,工具进不去的地方,他们干脆用手去挖,出色地完成了学校交给的任务,这就是榜样的作用。师生之间,因其角色不同,学生很自然地在心理和行为上会模仿老师,所以班主任一定要在多方面起到表率作用,当好学生的榜样,这样更有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倾注情感,提高成绩

情感是一种潜在的动机,对人的行为具有激励、诱发和调节的重要功能。情感的激励作用有时是金钱和物质不能取代的,对学生尤为明显。班主任做为学生的直接管理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及时掌握和调节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情感变化是非常重要的。班主任在处理具体事情时,切忌对不同学生产生不同喜好,否则就会影响公正形象,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长久下去,管理工作就无法进行,也就谈不上育人工作了。所以对学生的管理一定要一视同仁,倾注情感,力争做到“一碗水端平”。

一般地说,每当考完试后,也就是学生情感容易波动的时候,对于那些考试成绩不够理想的同学,班主任要及时向任课老师询问原因,关心他们学习上存在的困难,指明他们考试成绩不够理想的原因,及时进行疏导,使他们加倍努力学习。对于那些成绩有进步的同学,班主任要及时向课任老师了解,并在全班表扬,确保学生的学习情感始终处于饱满状态。在平时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随时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对成绩提高的同学,要及时表扬,对退步的学生,也要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

此外,还要帮助学生排除消极的情感因素,这些因素往往是教师在教育、教学等方面处理不当造成的。要想办法通过多种渠道去解决。这样既可以帮助教师注意克服影响学生情感的消极因素,又能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和知识的交融,起到激励学生学习的作用。如我班的李同学,是班上出了名的双差生。上课说话、睡觉与玩,还喜欢和老师斗嘴。我决心通过情感交流来打开突破口。我走访了教他小学、中学时的老师,得知他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很难顾及,爷爷、奶奶的溺爱,使他变得非常顽皮,在小学时就是个捣蛋王。了解相关情况后我觉得应该换一种方法对他进行教育。有一次,我班承担打扫学校公厕的任务,劳动中他很积极。我特别表扬了他,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看到他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当时就觉得他有救了。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经常找他聊天,上课也不时提问他。慢慢地,我发现他改变了,以前上课时的一些“小毛病”也消失了。老师对他的关心,使他重新感到了温暖,找回了自信。现在他正以不懈的努力描绘着自己美好的蓝图。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对学生要充满爱心,因为高中学生要比初中学生更懂得爱,更需要爱。

我们知道,班集体建设是充满挑战的一项工作,需要所有班主任去思考。让学生去感受老师发自心底的爱,让老师用心去感受学生青春的美,让情感在师生间传递,只要师生共同努力,班集体一定能建设成为一个团结向上、不断进取的班集体。以人为本,关注全体学生,情感教育必将对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对完成教育和教学的各项任务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叶瑞烽.课堂交流:走向生命的关照[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报,2007,(4).

第3篇:激励在教育中的作用范文

新课改也期待教师成为学生评价的激励者。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出版的《学生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强调激励思考。”也就是说,教师的主要任务由“教”变成了“导”。

学生的注意、观察、记忆、思维等智力因素,并不是教育成功与否的惟一或决定性依据,他们的情绪、态度、学习兴趣与动机等情感因素,在学习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正确使用课堂评价用语是调节学生情感、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1、赏识和激励相结合

人的交流离不开语言,它能帮助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情感。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主要依靠语言,而对学生的评价也离不开语言。

“要让每一个人都抬起头来走路”(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语),本着这一教育目的,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就需要用一种欣赏的眼光来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尽量用科学、规范、赏识、激励性的语言做出评价,而少用或慎用批评、责备性的语言。教书育人的种种迹象表明,对学生优点、长处的欣赏、赞美,可以使一个人获得心理、精神上的满足,从而使人产生轻松、愉快的心情。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一个成人都有这样的心理,何况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呢?对于他们,更需要一种赏识、激励性的语言。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把握评价的时机,充分利用评价语言的魅力,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兴趣,适应学生的需求,满足学生的愿望,从而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愉快、和谐地发展。

(1)即时评价与延时评价相结合

评价具有激励等功能,通过即时评价,教师可以把握课堂学习状况,调控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但是有些时候即时评价不仅不能发挥其功能,不但带来负面效应,甚至会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2)激励发展的评价语高效应用。

学生的潜能需要教师用口语评价来激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从学习中体验到成功,并引导学生将这种成功感转化为新的学习动机,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3)鼓励质疑的评价语应用

学生敢于质疑,他们有自己独立思考的意识,不再“唯书”“唯师”,教师适度的赞美是学生敢于质疑的催化剂。

(4)关注合作学习的评价用语应用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当前的课堂教学里被广泛应用。在评价时,将小组视为一个整体进行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2、及时反馈,把握最佳评价时机

(1)当学生回答正确时

当某位学生的回答刚好是教师心中的答案时,教师往往会立刻对其大加赞赏,这似乎在暗示着其他同学:这位学生的回答近乎完美,不可挑剔。这时,即使其他同学有另外的想法和见解也不敢说出来,一种无形的压力扼制了他们回答的欲望。因此,老师应该先听听其他同学的想法,可以转过头来问问其他同学:“你们是这样想的吗?”“还有谁愿意来向大家陈述你的想法。”等大家的意见达成共识后再进行肯定性的评价。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广,他们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很有见地,有时教师不得不为他们的独特思维而拍案叫绝。可此时如果马上进行评价,就有可能教师知道了,而其他学生还云缠雾绕的,听不懂。此时,教师可以将评价的权利让给其他学生:“他的这种方法,谁听懂了?”“你觉得他这个方法怎么样呢?”然后接着问:“好在什么地方?”

(2)当学生回答错误时

当课堂上学生的回答发生错误时,教师在课堂上倘若过早地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终结性评价,势必会阻断学生的探究与思索的欲望,打击其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教师此时如果能把握好评价时间的度,合理推迟评价,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围绕问题展开自由的讨论,互相取长补短,形成正确的观点。教师再相机进行评价,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教学就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3)当学生表达不清时

学生在表述计算题的算理或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时,很多时候学生心里知道,可是站起来发言时却是支支吾吾的说不清楚。这时,如果教师用厌烦的话语打断了学生的发言,学生就会陷入非常难堪的境地,甚至会蒙上自卑的阴影。如果教师能耐心地倾听,及时用评价语“别急,慢慢说”鼓励他,或者用提示性的评价语“先要看清题目的条件和要求,再按要求解答”启发他,再给他一次机会,学生往往能顺利地表达出独到的见解。

(4)当课堂遭遇尴尬时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常常会“节外生枝”,出现尴尬的场景。教师要善于用灵活机智的评价语将尴尬巧妙地化解。

(5)当遇上特殊学生时

在课堂中,特殊学生同样有渴望被认同、被赞赏的内心需要以外,他们也需要从教师那儿得到尊重、宽容和教诲。

3、有的放矢,强化评价的针对性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要因人而异,或直言不讳,或委婉含蓄,或严肃庄重,或热情洋溢,富有针对性,不能用“一把尺”衡量全部学生。对学生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与鼓励。当然,在表扬激励的同时,还应注意客观的评价指正,使学生在挫折中吸取教训,明确努力的方向。当发现学生理解上有偏差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参与表现及时进行反馈,准确、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有针对性的评价来引导学生。

4、让作业评价成为改变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的“剂”

第4篇:激励在教育中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激励 评价

一、前言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又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身,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因此,怎样利用合理适度的激励性口头评价对小学语文的相关教学发挥应用的作用呢?下文将从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激励性口头评价存在的误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倡导赏识教育,并将激励性口头评价运用于教学实践。诚然,激励性口头评价在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确起到了比较大的作用,但是过犹不及,过分的激励也常常使课堂陷入评价的误区。

(一)居高临下的敷衍式评价

语文教学应该是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而某些教师由于深受“师道尊严”传统思想的影响,往往放不下架子,口头评价平淡而缺乏真诚,为评价而评价,这样的口头评价往往是单向的、干瘪的,无法引起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此这样的课堂也就常常显得索然无味、死气沉沉。

(二)不加甄别的老好人式评价

有的教师认为既然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表现出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提倡鼓励,反对批评,那么我就干脆多表扬、不批评,立意虽好,但由于在实际教学中没有注意到知识点的难易之分及学生的个性差异,一味“好”“好”到底,结果由于鼓励太多太滥,每个回答的孩子,无论自身水平的高低和问题的难易,都得到充分的赞扬,结果反而使口头评价贬值,失去了其应有的激励作用。

(三)与学生知识需求脱节的口头评价

新课程改革的开放式教学使孩子的思维被充分激活,课堂教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这时,由于有些教师已习惯于过去“一言堂”式的教学,思维形成定势,往往抓不住孩子灵活多变的思维主线,这样的口头评价由于没有抓住评价时机,往往很不到位,常常错过一个精彩的知识衍生点,失去知识拓展的机会,最终不能实现口头评价应有的导向功能。

三、激励性口头评价的目标

口头评价:是与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对生、生对师、生对生的瞬时的、即兴的、即时的、即地的一种评价。

激励性口头评价:“激励性”既是一种评价的原则,也是一种具体的评价方式。“激励性”作为一种评价原则,是以未满足的需要为激发起点,不仅注重评价要激发的近期和远期效应,而是要把激发学生内在的评价需要作为评价的重要任务,是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重要动力。要求评价必须同评价对象的内在需要相适应,学生有了评价的需求,对评价者有了信任感,把评价作为自身发展的需要时,才能自觉评价,主动接受评价和评价他人,从而把外部评价转化为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动力。“激励性”作为一种具体的评价方式,是指评价者在对客体的价值判断基础上,以激励性的语言、鼓舞、唤醒被评价者的主动参与,以及对客体价值的重新评价的一种方式。

四、激励性口头评价的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对学生语文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仔细分析课标,我们可以发现,课堂口头评价不仅应该是师生情感交流的纽带,更应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和点金石。好的口头评价可以使课堂教学生机勃勃,可以使孩子重拾自信,也可以使课堂教学峰回路转,迭起。我觉得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要富有情感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若能产生情感共鸣,则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特别是一些“学困生”,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关注他们、鼓励他们,对他们恰当地使用情感激励,让真爱拨动学生的心弦,施以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使他们真正发挥着课堂主人的作用。“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相信一定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要情真意切

课堂口头评价不仅是师生情感交流的纽带,也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和点金石。在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老师要注意融入情感教育,做到心诚意切。奖励学生最好的办法是真诚的评价语言。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亲切的握手,一个竖起的大拇指等等,都会让学生久久难以忘怀。

(三)要把握时机

把握评价时机是实施成功口头评价的关键。作为教师,首先要学会倾听。把握学生瞬息万变的思维主线,捕捉学生回答问题中隐含的知识契合点,只有这样才能利用及时到位的口头评价进行巧妙的引导,开拓学生的思维,做到知识的内化。用富有情感的口头评价适时拨开学生思维的迷雾,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帮助其唤起探索知识的信心和勇气。

(四)要巧用延时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经常对学生正在讨论的问题,不是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判,而是采取延时评价,以鼓励的行为方式或语言,或提问或实验,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只在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时,才适时给予点拨。

五、结束语

新课程倡导新的评价方法,关注学生学习语文的处境与需要,注重学生学习的发展与变化过程,使每一个学生具有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和持续学习语文的能力。评价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有什么样的评价,就出现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教学。作为一名在教育一线工作的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正确地评价学生,呵护学生的自信心,并且在课堂教学的评价过程中不断反思对学生的评价,从而真正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

第5篇:激励在教育中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地理教学;学习兴趣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形成稳固的学习内驱力的前提。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开始,有人总结世界上数百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功因素,其中之一就是他们具有良好的兴趣品质,对所研究的科学事业有深厚的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知者,莫如乐之者。一个人一旦对其所学的东西产生了兴趣,便会迸发出惊人的学习热情,从而会在学习活动中积极思考,努力获取更多新知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把静态、枯燥的材料融入三维空间中,产生极其活跃的动态画面,使教学更充实、形象、生动,刺激学生听觉和视觉感官,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多媒体导课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如讲《黄河》一节,播放黄河壶口瀑布波涛汹涌的视频片段,同时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解:有人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因为她哺育了华夏儿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有人说黄河是一条害河,历史上曾多次决口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怎样看待黄河的功与过呢?我们首先来了解黄河概况。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再适时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维,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优化课堂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提供形象直观的演示,促进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提供多种多样的资源,扩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提供便利的交流工具,有效地开展协商与讨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以教师制作的课件《地球的自转》为例,课件运用GIF动态图像结合Authorware 5.0软件的移动图标制作三维动画,把地球绕轴自转同时绕日公转的宏观运动情景展示在学生面前。课件编辑了地球自转的有关AVI影像动画,生动直观地解释了自转方向、自转周期、昼夜更替、地球形状等宏观现象。动态的图象与画面,让学生容易区别自转周期的恒星日和太阳日,分析晨昏线和昼夜半球产生的原因,懂得不同经度的地区为什么地方时不同的道理,真正理解物体水平运动产生偏向、地球两极稍扁及赤道略鼓都是由于地球自转的缘故。翻滚式的菜单:自转方向、自转周期、昼夜更替、地方时差、地转偏向、地球形状及退出等的设计,不但使本课教学内容的结构系列化、程序化,而且方便学生自学与复习。课件从不同角度展示地球运动的二维和三维空间模型,把宏观的现象具体化,抽象的物质直观化,动态的过程形象化,繁杂的知识系统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参与性,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

第6篇:激励在教育中的作用范文

(长江师范学院,重庆 408100)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复杂的一项教育活动,而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个体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则有着重大影响.作为个体的人必然要受到自身抑或是他人情绪情感的影响.因此,只有充分认识到情绪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激励、认知和塑造这三个方面的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上端正,内容上渗透,方法上贯彻,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的开展.

关键词 :心理学;情绪情感;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8-0087-03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关于人的重要活动,而情绪情感也是人类心理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伴随着认知过程而产生、发展、变化,并对认知过程有着重大的影响.换而言之,情绪情感产生于认知,又对认知起到了重大的反作用.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情绪情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人们认识的催化剂,也是人们认识的障碍物.因此,了解情绪情感的内容、特点及其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联,将情绪情感的相关理论切合实际地运用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深入探讨情绪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重大积极作用,切实探索情绪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策略,使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和程度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1 情绪情感与思想政治教育

情感情绪是人类心理活动的重要方面,只有在充分了解其内涵、特点、分类的基础上才能找到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口并把情绪情感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去,从而有突破性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1.1 情绪情感的科学内涵

“情绪和情感可以看做是人对于客观事物能否符合自身的需求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一种或积极或消极的态度体验.”①情绪和情感反应的是人类自身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之间的一种关系,也可以说是一种主观上的体验,它伴随着一定环境而产生,不同的环境对情绪情感产生的作用是不同的,而且依据认识个体的自身实际情况的不同可能会对同一环境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认识、不同的情感和不同的情绪状态.这充分体现出了情绪情感在个体上的差异性和独特性.

1.2 情绪情感的特点

作为个体而言,情绪和情感的特点是不尽相同的,每个个体都会受生存环境的影响,并因其自身所处的生存环境而产生自己的情绪情感.个体之间的情绪与情感受环境、性格、他人等多方面的影响.但是就宏观来看,情绪和情感俨然是有特点可循的.最主要的就是四种动力的特征,即度、即强度、复杂度、紧张度.例如在强度上有强和弱之分,度、复杂度以及紧张度亦是如此,这四个方面都表现出较强的两极性,情绪和情感特点之间的共性也就在于此.

3 情绪情感的分类

由于情绪和情感的产生基础、稳定性和特点不同,所以情绪和情感的分类不能够统一划分,而应该将情绪和情感分离开来进行划分.

情绪的表现形式在实际生活中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从总体上来看主要可分为四种,即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按照前文所说的情绪和情感的特点又可以把情绪分为三种,即心境、激情和应激.心境是一种相对来说比较平缓持续时间比较长的情绪状态;激情是一种相对心境来说持续时间比较短的情绪状态;而应激则属于是在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人的一种精神状态.

个体情感的种类是十分复杂的,在这里主要讨论的是比较高级的具有社会性的情感,其可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道德感是指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他人或自身思想和言行时所产生的一种特有的情感体验.在不同时代人们对道德标准有着不有不同的定义和理解,我国现在处的社会主义阶段,理应崇尚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推广见义勇为和互帮互助行为等.理智感是人在自身理智活动的过程中主动去认识、探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在驱动力之一,是与人们认识所处世界、追求探寻真理的需要及需要的满足紧密联系的一种情感体验.美感是指人在接触到一个事物时,通过观察得到的一种对于美的体会、理解和感受.

4 情绪情感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者社会群体用一定的道德规范、思想观念、政治观念对其内部成员施加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影响,使他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符合一定社会和一定阶级所要求的思想品德.”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必须要通过教育主体才能够传授给教育客体,而受教育者只有通过自身的消化吸收和理解反思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效果.因此,思想和感情二者都可称得上是人思维活动的直接产物,在这一过程中,人的思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显然人作为一个个体,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情绪情感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两者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思想是情感的基础和内容,情感是思想的流露和表达.综上所述,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所起的作用是十分重大的,③从而可以看出情绪情感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和切入口也在于此.

2 情绪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人的情绪和情感始终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在不同的阶段对教育的主体和客体都有不同的方面、不同程度的作用,但是整体上来看,情绪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主要有激励作用、认知作用和塑造作用这三个方面.

2.1 情绪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激励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的积累,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和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而这两个基本要素则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与否.面对这样一个工程浩大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和工程,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和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持续的过程中就难免会出现心不在焉等种种问题,此时就需要用正确合理的情绪情感对教育对象和教育者进行引导,以此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效果.

情绪情感对于教育者的激励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劳动在时空上具有无限量性的特点,其不仅需要付出大量的体力,而且需要在与众多受教育者的交往过程中消耗极多的心力,面对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种种艰难困苦,再加上教育者在生活中可能面对的来自生活和家庭的压力,教育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心理上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育者正确运用多种方式方法来调节情绪,保证自己处于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情.通过乐观向上的情绪和高尚的情感来激励自身促使其迅速走出心理阴影,早入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情绪情感对于受教育者的激励作用.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层次性、主体性的特征,尤其是主体性的特征使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落实中具有能动性和自主性.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并不一定就完全按照教育者的引导来进行思政道德品质的构建,因此,就需要充分发挥情绪情感的激励作用,使受教育者通过主动与教育者沟通等方式缓解自己内心的疑惑,促使自己拥有一个良好的心境,坦然面对教育过程中已有的价值观念与所学的价值观念之间的差异,学会调适自身心态,实现自我教育并逐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果.

2.2 情绪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认知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不仅是受教育者的认知过程,更是教育者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认知过程中,情绪对于主客体双方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正面的情绪对于主客体而言有着积极的影响,相反的,负面情绪对于主客体而言亦有着消极的影响.

情绪情感对教育者的认知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仅要传授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并且在传授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之后,还要进行自我认知,反思自身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寻求改正的办法.如果教育者拥有正面的情绪情感,能够在自我的认知过程中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寻求改正方法从而达到自身的发展和完善,这就称得上是认知的正面作用.反而言之,如果是负面的情绪就会对教育者的认知产生不良的影响,例如因觉得自身技能不足产生自暴自弃等不良心理进而影响其终身发展.

情绪情感对受教育者的认知作用.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认知主要是指对于某种价值观人生观的认知.在这一个过程中,情绪情感对于认知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正面的情绪情感会促使受教育者乐于认知并接受教育者所传授的知识,反之负面的情绪情感会严重影响受教育者的认知水平,不利于受教育者自身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2.3 情绪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塑造作用

对于教育者而言,情绪情感有使其自身的思想道德价值观重塑的作用,但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次要部分,重要的部分应该是其对于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观的塑造.“思想教育最根本也是最核心的目的就在于培养人们巩固的道德品质,是一种长久的品质而不仅仅是短时间内数次的道德行为.因此,让受教育者有着坚定的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可作为思想教育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重要环节给予高度重视,因为一个人只有拥有了坚定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才能养成正确的道德习惯.”在受教育者自身价值观念的塑造中,情绪与情感可以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情绪与情感在受教育者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塑造作用.情绪和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会影响着受教育者的心态.“情感尤其是道德情感的形成,能够为教育对象提供强有力的内心情感支柱,促使教育对象发自内心地自觉地按照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指导自己的社会行为.”④由此可见,情绪和情感对于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价值体系的形成有着塑造的作用.

3 情绪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策略和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送给受教育者已到达社会所要求的思想道德品质的过程.情绪情感又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因此,情绪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应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各个要素上来体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用正面的情绪情感积极引导教育者,促进教育者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想有效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拥有较高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思想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生理心理素质等.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顺利开展.用积极向上的情绪情感引导教育者在自觉主动的加强政治学习,塑造个体人格,坚定自身的思想信仰,养成健康的心理和生理素质,最终实现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将情绪情感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但在总体而言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统治阶级发展需要的.如果想要情绪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一个最主要的策略就是要将情绪情感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去,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让受教育者和教育者明白情绪情感的重要地位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进而反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3.3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的运用上,要重视情感情绪手段的应用

情绪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重要的激励作用,在这一过程中过程中不该局限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该借鉴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这其中就需要灵活运用情绪和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在选择方法时,可以以景生情、以情生情、寓教于乐,充分考虑各种受教育者的不同需求,引导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重视情绪情感的作用.教育者要不断的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在激发出受教育者的兴趣之后,让受教育者深刻体验到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愉快,这就使思想政治课题的教育寓乐于学,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4 主客体双方重视情绪情感作用,创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既包括社会方面也包括自然方面,但是这些环境中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人创造的因素,比如或轻松或紧张的交谈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都有人的因素参与其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要用一丝不苟的态度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去主动关心受教育者,在面受教育者的问题时,不能粗糙对待更不能不管不问,而要妥善处理.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保持一种正面的情绪和情感,在面对思想改造中遇到的问题时,更应该乐观积极的向老师询问,向同学交流,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彼此努力、共同提高.

综上所述,在分析情绪情感的内涵特点即分类后,认识情绪情感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正确运用情绪情感的必要性后,努力将情绪情感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使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运用的这个问题上,则要重视对情绪情感手段的应用,找到思想政治教育与情绪情感之间的切入口和突破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进而达到营造良好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长期目标.

注 释:

①胡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141.

②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

③邵军.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实现途径[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5).

④卢鹏.论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及策略[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1(1).

参考文献:

(1)胡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141.

(2)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

(3)王振兴,朱如珂.心理学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M].北京:中国国防大学出版社,1986.8.

(4)卢鹏.论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及策略[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1(1).

第7篇:激励在教育中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道德教育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70119

中国传统的“道德”乃是“道”与“德”两个词的缀合,“道”、“德”具有丰富的层次性和深刻的内涵,实质上是一种包括自然、社会与人生的多层面及多维度的动态生存方式。这对当今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具有重要的启示:首先是树立多维“道德”观;其次是构建开放式、多层次的班级建设体系;再次是建立内涵丰富、多层次的道德教育内容体系;另外是强调道德教育中个体的动态参与性。主要做法如下。

一、推崇“仁爱”,追求班集体人际和谐

传统道德教育中的仁爱是宽仁慈爱,有爱护、同情的意思,是孔子认为的理想人格,在班级中推崇“仁爱”,使得学生与学生之间彼此尊重与关怀,知道善待别人。我们的班集体人人做到对他人宽仁慈爱,有爱护、同情之心,受到这种好的环境的影响,让大家彼此尊重他人,有益他人,不加害于他人,和谐共处,用仁爱为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提供准则,为人际关系的协调指明正确的方向,从而将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并升华至道德义务。这种传统道德教育对班级管理有着积极意义,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有着积极影响。

二、倡导言行一致,引导班级学生恪守诚信

传统道德教育中儒家“诚信”思想的内涵主要有三点:首先是以“诚”为真实无妄的本然之道;其次是以“诚”为道德之本、行为之源,而以“信”为德目之一;三是重视“诚”的实践,强调言行一致、知行合一。在班级中开展“诚实守信,言行一致”活动,使学生对于诚信有明确的认识,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树立以诚信为本、言行一致的思想。努力学习,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诚实” “守信”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自律自爱,完善自我,文明考试,深刻认识到诚实守信、言行一致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大家一定要发扬光荣传统,做一个诚实守信的文明学生。

三、讲求谦敬礼让,形成携手奋进的良好班风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教育的很多内容及观点,都与目前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是一样的,在学习和生活中应不矜能、不伐善,先人后己,保持谦虚低调。面对道德高尚、品质优秀的人,要虚心学习,做到见贤思齐;面对他人的过失、缺点,要设身处地给予体谅和包容,诚心诚意地进行提醒和帮助。戮力同心、同舟共济,在他人有困难时及时解急救难、雪中送炭。谦敬礼让、帮扶互助的友善风气在人们之间流转和传递的是温情与爱心,能消除隔阂、融冰化雪,使人如沐春风。美德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跟一个人所处的周围环境有关,好的环境可以使人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培养好的思想品质,不好的环境可能会使人受到坏的影响。学生是组成班级的个体,学生之间谦敬礼让、帮扶互助、志同道合才能形成携手奋进的良好班风。

四、提倡尊师重道,弘扬传统美德

第8篇:激励在教育中的作用范文

“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懒于兴趣。”计算机多媒体的屏幕显示内容动感强,相对其他媒体更富吸引力和渗透力。如在教学物理的入门篇时,传统教学只能以书本为主,让学生自学为主,学生感觉“没劲”。应用多媒体课件,可以为学生展示各种高新技术的资料与图片,结合科学家的照片让学生了解科学家的成才之路,知道他们对人类所作的贡献,让学生从动感“电影”中知道:社会的需要,促进了物理学的发展,物理学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许多科学家为了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作为学生应该学好物理,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萌发出一种“自我需要”的强烈求知欲,努力去获取物理知识。

二、CAI物理教学可以弥补物理实验的不足

物理教学最基本的方法是物理实验。有些物理实验由于条件限制在课堂教学中无法演示,学生就无法理解,但我们应用CAI,教学效果就大不一样了。比如介绍浮力产生的原因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可以应用多媒体的三维动画进行动态的模拟演示。以浸没在水中的木块为例进行分析,问:木块受哪些力呢?揭示物体受到浮力与重力两个力的作用,其中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而浮力是怎样产生的呢?接着分析液体中的木块其实各个方向均受到液体的压力作用,但液体内部不同深度处压强不同,水平方向两对表面所受压力相互平衡,相互抵消;而上下两个表面由于深度不同压力亦不同,且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所以物体所受浮力为上下两底面压力的合力,最终得出F浮=F向上-F向下。

三、CAI物理教学可以突破物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紧紧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是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基本要求,应用CAI能够实现抽象到具体的转变。如机械运动中的相对运动,就相对运动的内容,我们可以应用计算机来演示空中加油的情况

和等速救护的过程,配上声音的效果,让学生从声音、图像全方位感受,如置身于其情景,直观地掌握该节的内容。再如对于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我们可以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多媒体课件,让物体沿凸透镜主光轴从2f以外向凸透镜移动得到不同的像,从而总结出易于学生记忆的规律,给学生留下特别深刻的动感印象。这样,CAI为我们的物理学科突破了重点与难点,使教学更轻松、更形象、更生动,效果就更好。

第9篇:激励在教育中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河南民办教育 人口红利 人才红利

引言: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提到日程,我省的经济发展将有更大的潜力和优势,而这些优势中我们必须看到的是我们的人口优势与受教育程度的矛盾。河南人口全国第一,但经济落后于沿海,受教育程度偏低。河南每十万人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口数量为 6398 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中部六省中位列倒数第一,远远低于湖北的 9533 人与山西的 8721 人。

整体来讲,科技和商业贡献率低于沿海发达城市。低素质劳动力无法与经济增长所需的人力资本相匹配,成为河南省经济增长的一大“瓶颈”。要想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就必须认识到河南省人口红利的隐忧,未雨绸缪,重视自身人力资本的积累,改善现有的人力资本结构,真正实现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强大拉动。在此过程中,我省的民办高校在担任培养高技能人才,向社会输送更多高技能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力整体水平上,做出了很大贡献,这为河南省人才红利的到来开创了很好的条件。

一、河南教育的基本情况

河南的教育经过多年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由于受经济、历史等因素的影响,河南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在全国仍处于落后状态,这极大地影响了河南人力资源质量的提高,进而制约河南经济的发展。

二、河南省民办教育对“人才红利“形成的作用

现阶段,我省仅依赖公办教育来发展教育产业还不具备充分的条件。其中既有因国有资源规模的限制,也有因教育公益性的办学方向限制,但最根本的制约因素,是公办教育体制与开发教育产业所必须的市场化要求难以相互适应。由于民办教育更适应市场化的要求,所以民办教育对教育产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民办教育是“穷国办教育的必经之路,可以说民办高校承担了一定的责任,也承担了一定的社会义务,既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多样化的需求,也在深化高等教育教学体制的改革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发展民办教育是缓解教育供给落后于教育需求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民办教育的发展,就起到了动员、组织、利用社会闲置教育资源的作用,使原来闲置的教育资源转化为增量教育供给。在推动经济增长的意义上,民办教育的发展不仅是满足社会对教育的需求,而且是对社会经济资源的重新整合与配置。

(二)民办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多方面人才,进而提高社会就业率,推动经济增长。

现代经济理论的进步使人们认识到,教育与再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经济适用人才、调整劳动力供需结构、缓解结构性失业的根本途径。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技术创新的频率加快,新学科、新行业、新需求、新市场不断地出现,故而通过教育,缓解结构性失业,提高社会就业率的要求显得更为紧迫。

(三)民办教育的发展为改善我国的劳动力和人才结构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它可以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可以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多元化、多层次办学,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从而通过调整劳动者供给结构,实现社会就业率的提高。如果我们把教育视作一个产业,则民办教育对社会就业率的提高就具有更广泛的含义。民办教育的发展,扩大了教育产业的规模,不仅其本身就能提供出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在民办教育发展的拉动下,也会在其它部门间接增加就业机会。

民办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它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突破传统教育体系,在调整教育结构、改良教育内容、培养创新型人才各方面有所创新。民办教育在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方面可以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

三.加大民办教育改革力度,促进“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转变

1. 进一步解放思想,营造良好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氛围

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制定政策、落实政策的先导,是营造民办高等教育宽松的发展环境、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快速成长的关键。在人们传统的思维中,民办高等教育不能与公办高等教育同日而语。实事求是地讲,它们之间确实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但正是由于这种差距的存在,才更要求我们对民办高等教育实施政策倾斜与扶持,为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当前,我们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来认识民办高等教育在我省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其一,民办高等教育可以为社会培养大量人才,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应该大有作为。二,民办高等教育在传播文明、培养具有先进文化的建设者方面,与普通高等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其三,民办高等教育和广大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在解决高等教育资源匾乏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良好的教育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已成为我省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对民办高等教育,求全责备的观念,树立主动服务和切实扶持的思想。为我省的人口红利深入彻底的转向人才红利作出贡献。

2.政府可以为民办高校提供一定的财政资助,促进其健康发展

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虽然以自筹经费为主,但政府也要给予不同形式的财政支持。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物品”,无论是公办大学还是民办大学,其所推动的经济发展、技术进步、文化繁荣等为全社会所共享,其培养的人才为整个社会服务。政府对不同学校的资助会有所区别,但因为是民办高校就不给予任何支持的观点是错误的。印度学者边拉克曾指出:国家不应放弃资助高等教育的责任,国家对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财政资助有助于推动、激励私人和社会团体的努力。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政府对民办高校的财政资助,通过贷款、免税、设立基金会等不同形式减轻民办高校的负担。

参考:

1.《河南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殷杰兰,河南教育学院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