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统计学行业现状范文

经济统计学行业现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统计学行业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统计学行业现状

第1篇:经济统计学行业现状范文

PDCA应用型人才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发展,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也是教育部对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教学质量和水平直接关系到职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关系到学院的生存与发展,高校要强化人才培养过程,PDCA循环法正是一种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工作方法,将其运用到高校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建设中,符合专业教学持续改进,跟随需求变化灵活调整,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本文结合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要求,阐述对PDCA循环法的认识和应用。

二、PDCA循环法

PDCA循环又叫戴明循环,是由美国统计学家戴明博士提出来的,它反映了质量管理活动的规律。P(Plan)计划,既制定工作计划,确定过程和目标,D(Do)执行,贯彻实施工作计划,C(Check)检查,对计划执行的情况进行检查,A(Action)改进,总结经验,反思纠错,保证持续改进,PDCA循环法见图1所示。

PDCA循环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环环相扣,互相促进。PDCA循环是由若干个大小循环组成,一环扣一环。如: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就是一个大的PDCA循环过程,而师资队伍、教学资源、教学质量与评价、实训教学等工作就是小的PDCA循环过程。其中,大循环是小循环的依据,小循环是大循环的具体落实,各循环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朝着总目标同一方向努力。

2、周而复始,不断循环。PDCA循环的4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结束。一个循环完成了,解决了一部分问题,但可能还有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再进行下一个PDCA循环。

3、阶梯式上升。PDCA循环不是在同一水平上循环,每循环一次,就解决一部分问题,取得一定成果,工作就往前推进一步;到了新的一次循环,又有了新的目标和内容,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水平逐步上升的过程。

三、基于PDCA的人才培养过程的构建与实践

针对传统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院的实际需要,引入PDCA循环管理学理论,构建实施了如图2所示的基于PDCA的人才培养流程体系。

PDCA人才培养流程体系

1、PDD计划阶段

P(plan)计划阶段对应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阶段。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前提是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编写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贯彻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思想,准确把握专业的核心内容,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主要通过双专业带头人和专业指导委员会实施。

(1)实施双专业带头人

学院专业实行双专业带头人制,即学院带头人和企业带头人,学院带头人要求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学和科研能力较强;企业带头人要求是企业的技术能手。双专业带头人通过组织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在深入了解和把握技术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的基础上,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定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人才培养方案。

(2)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

专业成立相应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大部分来自企业技术能手和学院专业带头人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对专业建设给予全面深入指导,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改审核。

2、DDD执行阶段

D(do)执行阶段对应为教学做一体实施阶段。教师按照已制定的培养方案为目标,通过实施校企一体的平台,实现了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培养、课堂教学与岗前实训、学院与企业,实现学院与企业发展同步,真正做到“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一体的教学主要通过建设双师教学团队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实现。

(1)建设双师教学团队

学院积极拓展了校企合作途径,建立了与行业企业联合培训专业课教师的机制,制定了学院专业课教师每年到企业参加专业实践活动的制度,要求教师参与率达30%以上,参与的时间不少于30天,努力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同时,学院积极为企业免费培训技术及管理人员,增强他们的科研、理论水平,然后聘请他们为学院的兼职教师,参与学院的实践教学或指导毕业生定岗实习,努力建设一支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学院为了强化双师素质教师的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其中学院全部承担了“双师型”教师及教师在企业培训的全部经费。

(2)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为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训基地的作用,进一步拓展实训基地功能,降低实训成本,提高学生专业实训效果,学院通过校企一体企业,每月可接受顶岗实习学生规模为400多人。为满足学生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的需要,每个专业在校外建立了一批稳定的实习基地,可满足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的需要。

综合大型实践教学到真实的生产车间里进行,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穿工作服,按时考勤,按行业规范、企业要求进行管理。严格的纪律约束和质量管理制度,不仅保证了实训操作的真实性,更从心理上对学生产生职业素质的影响,积累学生的实战经验,使学生毕业时能快速地适应企业的实际检测工作。根据双向选择的原则,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顶岗实习后留在实习企业就业,实现了教学和就业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就业质量。

3、CDD检查阶段

C(check)检查阶段对应为生产性实训与顶岗实习等过程管理,根据对学生职业能力素质要求,监控工学结合的执行效果,及时发现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主要通过学院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企业生产管理制度来实现。

(1)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按照学院的工学过程监控与评价体系,学生在企业参与项目实施,以企业监控、评价为主;在校期间,由学院教学行政部门、教学系部、院系两级督导组织,对工学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监控。紧紧围绕形成单元专项能力,对模块选择、模块化任务确立、工学结合实施计划、专项能力的形成(考核方式)、工学结合成果等实施全程质量监控,构建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保障体系。如图3所示:(2)按照企业生产管理制度评价学生

随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深入,工学交替、半工半读、顶岗实习等实践性教学比重大幅增加,实践教学呈现多地点、多时段、多样化特点。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迫切需要制订相应管理制度和管理规范,保证实践教学质量。为此,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创新以下机制制度:

①创建校企合作管理机制,负责学生各项实习的全面管理,共同制定实习计划,落实实习任务、实习指导教师,做好安全管理等工作。

②完善《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办法》,明确管理职责,提高实训基地使用效率。

③完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完善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运行管理、考核鉴定管理等;明确校企共管的责任、义务。

4、ADD改进阶段

A(action)处理阶段对应为PDCA循环的改进阶段,主要是对就业质量总结评价。主要通过用人单位和学生自我评价实现。其培养的人才质量要让社会、企业、行业及相关用人单位检验与评价。总结经验,发现不足。教学管理部门根据各反馈意见,提出专业培养方案、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改进措施,不断调整教学质量目标、教学质量标准和教学手段与方法。

四、总结

PDCA循环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水平螺旋式逐步上升的过程。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不是运行一次就结束,而是周而复始地进行。一个循环结束了,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可能还有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出现了新的问题,再进行下一个PDCA循环,以此类推。利用PDCA循环不断地改进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可以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1]何茂勋.PDCA在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中的应用.中国质量,2008.

[2]郭如平.关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嘉兴学院学报,2009.

[3]俞继凤.高校教学质量监控PDCA模式的实践探索――兼论教学质量监控的质量问题.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0.

[4]刘书庆,吴田.基于PDCA循环原理的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完善方案研究.高等理科教育,2007.

第2篇:经济统计学行业现状范文

面学术期刊利用数据之规范化探讨*叶继元 1,1

国外数字期刊及其它资源利用统计项目的经验及启示*

――以COUNTER项目为例 谢 欢 1,8

期刊利用统计与Altmetrics的兴起* 陈 铭 1,12

试析中国数字期刊利用统计指标的类型与功能*

刘 丹 1,18

数字时代期刊馆员知识结构刍议*

――以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为例 王 浩 1,24

・专题: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

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现状・问题・前瞻*

李国新 2,1

深圳图书馆理事会运行实践 肖容梅 2,7

伦敦图书馆的法人治理结构*

金武刚 钱家骏 肖梅林 2,10

波士顿市公共图书馆理事会制度* 冯 佳 2,14

纽约公共图书馆的法人治理结构* 罗珊珊 2,17

・专题:西部少数民族文献资源建设・

我国西部少数民族文献保护的制度设计研究*

郭向东 段小虎 2,20

西部地区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分析*

――基于少数民族文献的讨论

陈 军 党燕妮 陈 萍 2,27

敦煌少数民族文献举要* 党燕妮 郭向东 陈 军 2,31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知识信息传播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甘南合作和临夏市区的调研分析

陈 萍 彭文成 田双亮 樊胜利 2,39

基于异构网络的西部少数民族文献联合数据库建设*

王小林 陈 军 2,44

・专题:国外数据库商业版权及图书馆对策・

图书馆应对数据库商业版权的研究综述*

刘兹恒 刘雅琼 3,1

美、德两国数据库版权保护的法律模式及对图书馆的影响*

董舞艺 汤荷月 3,10

挪威版权延伸性集体许可制度探析*

――以挪威国家图书馆Bokhylla计划为例

刘兹恒 温 欣 3,15

数字时代私人复制的版权补偿金制度改革趋势*

温 欣 刘兹恒 3,18

三网融合环境下图书馆著作权新风险及对策*

刘兹恒 董舞艺 3,22

・专题:公共企业信息偏好与共享动力・

企业用户情报需求挖掘及资源关联可视化展示研究*

王庆红 王 平 3,27

大型国有电网企业用户情报需求的情景偏好研究*

周育忠 余 梅 3,33

大型国有电网企业用户情报获取及时性关注度研究*

陶秀杰 鲜 冉 3,39

大型国有电网企业情报共享动力研究*

李广凯 封 洁 3,45

大型国有电网企业用户情报采纳方式研究*

申 敏 周宏龙 陈传夫 胡德状 3,53

・专题:大数据环境下的情报分析・

从棱镜计划看大数据时代下的情报分析*化柏林 5,2

不同领域的情报分析及其在大数据环境下的发展*

李广建 江信昱 5,7

大数据分析的方法及其在情报研究中的适用性初探*

江信昱 王柏弟 5,13

基于关联规则的术语自动抽取研究*

王吴贤 李广建 5,20

・专题:大学图书馆服务的新常态・

高校图书馆开展情报分析服务的框架体系与实践探索*

付佳佳 范秀凤 杨 眉 5,26

基于高校图书馆参与的“智慧泛在课堂”构建与实践*

――以上海交通大学电子教参服务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为例余晓蔚 施晓华 潘 卫 陈 进 5,30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设计与实践*

杨 莉 郭 晶 5,34

高校图书馆的多功能化设计与实现探索*

――以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图书馆为例

陈煦蔚 张 浩 郭 晶 5,39

・专题:信息素养教育与MOOC・

国内外信息素养类MOOC的调查与分析*

黄如花 钟雨祺 熊婉盈 6,1

MOOC中富媒体素材采集的特点*

――以信息素养类课程为例黄如花 李英子 6,8

信息检索MOOC中的交互式问题设计与评分导向*

黄如花 李白杨 6,14

MOOC在线交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黄如花 刘 龙 6,18

・专题:图书馆学与问卷调查研究・

2013年图书馆学期刊问卷调查法文章的总体分析*

徐建华 王翩然 李盛楠 6,24

2013年图书馆学期刊问卷调查法文章的对比分析*

――研究对象与研究主题

王淑红 李 媛 孙晓琳 6,28

2013年图书馆学期刊问卷调查法文章的对比分析*

――问卷与量表李 媛 杨 明 张 言 6,33

・前沿与热点・

大数据环境下嵌入科研过程的信息服务模式研究*

邓仲华 李立睿 陆颖隽 1,30

不同信息职业对图情档专业人才需求的调查分析*

肖希明 李 硕 田 蓉 1,35

美国大数据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背景、现状、特色与启示

――全美23所知名大学数据分析硕士课程网站

及相关信息分析研究 何海地 2,48

云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障碍剖析及对策研究*

钮 敏 唐新川 2,57

面向民族身份建构的文化信息保存路径选择研究

黄海瑛 冉从敬 2,61

面向数据的科学工作流数据溯源方法研究*

邓仲华 魏银珍 3,61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的法人治理结构崔 丽 3,67

面向图书馆关联数据的语义链接构建研究*游 毅 3,74

国外图书馆社交媒体政策及其启示*李金波 4,1

国外资源发现系统评价策略研究*朱前东 4,6

科研人员对Google Scholar的采纳行为及启示*

董文鸳 4,11

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官产学研合作研究*

蒋 勋 潘云涛 苏新宁 5,42

我国985大学专利H指数分析陈 攀 沙勇忠 5,53

大数据预测的伦理困境与出路*

蒋 洁 陈 芳 何亮亮 5,61

・图书馆与图书馆事业・

中国图书馆学近代化演进分析*

――从古代校雠学说到西式图书馆学龚蛟腾 1,41

《大英图书馆的经济价值评估报告(2013.1)》解读及启示

刘春霞 1,54

特色数字馆藏用户参与建设模式研究*

李书宁 方春燕 1,59

图书馆特藏服务模式研究:服务策略和价值创新*

朱小梅 刘 扬 闫桂梅 宋魏巍 1,65

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构建初探李 梅 1,70

蒙特利尔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研究* 金家琴 2,68

美国图书馆的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服务研究*

陈一梅 2,73

中美学科服务团队比较分析*闫小芬 2,77

CVM应用于图书馆价值评估的技术选择及改进问题研究*

赵 晖 2,82

读者决策采购(PDA)模式中馆员的角色定位及职业前景

分析*张 丹 2,86

图书馆业务外包中的风险和防范邓银花 2,90

MOOCs时代的高校图书馆:机遇与挑战*彭立伟 3,79

美国高校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的调查及分析*蔡金燕 3,87

美国高校图书馆的转型与创新王丽萍 3,92

高校图书馆提供科学数据服务的途径与内容朱彩萍 3,97

基于职业导师制的新馆员培训模式研究陈 斌 3,100

移动互联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业务变革*

王卫军 4,17

英、澳、日、韩“国家阅读年”考察分析鄂丽君 4,22

基于SLA的图书馆云服务成本计算模型构建研究

邓卫红 赵又霖 4,27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公共图书馆的老年人服务与启示*

王 瑜 谢巧玲 4,34

高校图书馆基于SPOCs的嵌入式学科服务

李红霞 曾英姿 4,38

基于投资回报的公共图书馆绩效评估与实证分析

余爱嫦 4,43

图书馆参与科学数据管理中的元数据应用实践研究*

黄如花 邱春艳 5,65

基层现代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整体化状况分析*

王宏鑫 5,70

美国知名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建设与服务

侯爱花 5,75

澳大利亚公共图书馆残疾人服务战略研究 刘若瑾 5,80

我国图书馆参与学术信息资源开放获取的调查研究?鄢

张新鹤 5,83

社区图书馆社会资本凝聚力研究*

――基于苏州市四个社区的研究

李晓新 付 璐 陆秀萍 6,37

图书馆权利思想移植与本土化现象的关联考察*

韩淑举 6,46

英国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信息制度分析曾丽美 6,55

图书馆弱势群体信息权益保障情况的实证研究*

洪伟达 王 政 6,59

欧洲数字包容与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进程宋 戈 6,69

阅读推广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读书会实践研究*

吴惠茹 6,76

・信息分析与科学评价・

基于CSSCI(2000~2011)的我国民族学学科知识图谱研究

吴 俊 史明明 1,74

基于CSSCI(2000~2011)的我国体育学学科知识图谱研究

牛洪林 孙海萍 1,81

基于CSSCI(2000-2011)的我国统计学学科知识图谱研究*

陈 静 吕修富 2,94

基于CSSCI(2000-2011)的我国外国文学学科知识图谱研究*

钱爱兵 杨 欣 2,102

基于CSSCI(2000-2011)的中国文学学科知识图谱研究*

谢 靖 章鑫鑫 2,108

基于CSSCI(2000-2011)的我国语言学学科知识图谱研究

王露杨 徐 静 3,103

基于CSSCI(2000-2011)的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知识

图谱研究*白 云 许建平 3,110

美国智库对华军事研究的信息源分析

――以兰德公司2000~2013年报告的引文分析为例

齐 欣 杨建林 3,116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体育学学科半衰期分析周美汐 4,49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管理学学科半衰期研究卓可秋 4,55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我国化学学科半衰期分析潘 静 4,61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我国心理学学科半衰期分析

张艳琼 4,67

人文社科期刊评价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兼对比文摘转载指标和引文计量指标

杨红艳 5,89

基于引用的科学数据评价研究*

丁 楠 黎 娇 李文雨泽 白晋铭 潘有能 5,95

科学数据引用规范研究进展

张静蓓 田 野 吕俊生 5,100

基于CSSCI(2000-2011)的我国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科

知识图谱研究*严 听 白 云 林美娟 5,105

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评价的瓶颈因素及对策研究*

王兰敬 叶继元 6,82

我国社会学期刊论文数据引用行为研究*

丁 楠 杨 柳 丁 莹 凌 晨 潘有能 6,88

国外机构知识库研究状况计量分析齐 欣 陆佳莹 6,94

・信息技术与系统・

基于科研人员本体的知识产出自动获取方法与技术研究*

卢利农 祝忠明 张旺强 李慧佳 1,89

移动增强现实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王 璞 1,96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企业专利信息聚合方法研究*

姜毓锋 徐建中 高俊峰 1,101

・信息组织与服务・

国外信息场理论的发展与演进研究马 岩 王 锰 1,105

公共数字文化信息生态系统主体及其因子分析*

唐 义 1,111

大数据时代下的图书馆移动服务创新研究*

陈 茫 周力青 吕艳娥 1,117

学科服务背景下“智慧与服务”新解读*

燕 辉 魏小盈 杨 华 1,122

“云”环境下的图书馆“微”服务研究

高 兵 董素芹 1,128

公共图书馆开展少儿阅读推广活动的策略与路径

――以闵行区图书馆为例 金梅芳 1,131

・知识管理与服务・

图书馆微博用户参与对新服务开发绩效的影响研究:

知识获取视角葛米娜 卢静怡 林 帆 4,73

2003~2013年日本机构知识库的发展与服务*王洪华 4,80

基于专利的企业技术竞争力评价研究进展

郑艳红 吴新年 4,86

・用户服务与研究・

高等学校图书馆的远程教育服务

――美国高校图书馆的实践经验武建铭 2,115

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开放数据服务探析*

张峥嵘 刘亚丽 2,120

MOOC环境下的图书馆角色定位与服务创新

陆 波 2,123

技术驱动下的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与优化策略

赵 波 2,127

面向中小企业的竞争情报服务研究

苗 蕾 许明金 2,131

・用户研究与服务・

移动图书馆中移动用户体验质量评价机制的构建分析*

王灿荣 张兴旺 4,92

移动图书馆用户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信息安全感知的视角李 晶 胡 瑞 4,99

由传统图书馆到数字图书馆的用户转移行为研究

――以大学生用户为例

徐孝娟 孙霄凌 彭希羡 朱庆华 4,105

・资源建设与共享・

国内外科学数据元数据研究进展*黄如花 邱春艳 6,102

Data One项目及其对我国数据监管工作的启示

许 鑫 刘 甜 于 霜 6,109

基于社交网络的图书馆资源整合与服务研究刘 征 6,117

・交流与探索・

亲子阅读活动:促进农村留刊瞳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周坚宇 3,121

图书馆应用众筹模式的案例与分析陆承兆 3,127

从信息自动化到知识自动化

――大数据时代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分析

韩潇影 3,131

基于众包的图书馆数字馆藏建设模式研究白苏红 3,134

数字人文背景下的图书馆:作用与服务曾小莹 4,111

动静结合的城市社区图书馆服务规划概论*曲 哲 4,114

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与数据素养教育 张 晨 4,117

公共图书馆科研支持服务建设研究 宁 阳 4,120

高校图书馆辅助移动教学的实现途径与效果分析*

――以中央民族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为实证对象

杨 恒 张建青 穆 军 4,123

读者决策采购在纸质图书采购中的应用分析与效果评估*

丁海晖 4,127

真人图书馆在我国的发展瓶颈与对策张真― 4,132

对社会化媒体资源长期保存的思考*

涂海丽 唐晓波 5,112

学术交流视阈下影响科研人员接受开放存取期刊出

版的因素分析*袁思本 苏小波 5,118

科研人员数据共享意愿研究*何 琳 常颖聪 5,125

网络竞争隋报主题采集技术研究田雪筠 5,132

面向用户的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延伸途径研究

孙广成 5,138

面向公共部门信息增值创造保护的知识产权制度*

陈 一 冉从敬 6,120

数据密集型科研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发展与思考

刘艳红 6,127

融入、提升、超越――智慧图书馆员素养与价值*

金敏婕 6,130

公共图书馆与出版发行业的合作模式与思考

――以上海图书馆为例刘 娴 6,134

・文献学苑・

杨昭恁、李燕亭图书馆学行考论*翟桂荣 1,134

清代中期艺文幕府著书与乾嘉学术*侯 冬 2,134

中国古代王朝图书事业中的若干政治心态管窥*陈 谦 3,137

古人对孰隍俗文献的修补、修复与再利用*刘郝霞 4,136

・珍藏撷英・

百年宁波帮 拳拳赤子心

――记宁波帮和宁波帮博物馆钱 俊 1,140

陕甘宁边区图书馆的历史风貌贾翠玲 2,141

傀儡作戏 影彩斑斓

――中国皮影的图画之旅祝森生 3,142

战地琼花分外红 红魂青史留余香

――琼崖革命背后的海南红色娘子军张 静 4,142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