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技术创新具有的五个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科基金项目(13YJA63094)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在集群创新活动中,集群企业以集群信息网络为平台共享创新资源和交流信息,集群信息网络中的信息交流与信息处理有其独特的特点,集群信息体制决定信息成本的高低和信息处理效率,进而影响创新绩效。
关键词:集群信息 创新 网络
企业创新信息网络的关联模式
在集群企业创新信息网络的技术创新活动中的技术关联则是指企业的技术状态、发展变化对创新信息网络中的其他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影响和相互作用。模块化的技术创新不仅仅提高了技术创新的速度,增强了相互替代的技术创新活动之间的竞争,同时也强化了互补的技术活动之间的耦合关系和互补性,不同的产品模块之间存在着极强的关联性,并最终通过模块的组合而进化为新的产品。由于技术的外部性和互补性的存在,技术系统每个部件的特征和运行都影响着其它部件的特征和运行。技术的发展具有共进性,即任何的技术创新都是相关技术的共进过程。
因为价值链上存在关联性,集群企业创新信息网络中的企业可以利用其他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来增加自身的价值,价值链通过影响组织结构的分化与整合,决定着创新信息网络中企业之间的关联关系。企业的经济行为嵌入到社会结构之中,社会关系的嵌入性影响组织结构和组织的技术创新活动。集群网络组织中的企业间相互联结而形成社会关系网络,而这种社会关联与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是密切相关的。集群信息网络中的技术关联、信息关联、价值关联和社会关联也会相互作用,彼此强化。
集群信息网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分析
本文以吉林长春市汽车电子产业集群中的企业为调查对象,借助社会统计分析软件包SPSS,通过实证研究分析检验影响企业创新信息网络中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和创新过程的因素及其作用。
(一)问卷设计
问卷把影响企业创新信息网络中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和创新过程的因素分为5个基本要素:企业创新信息网络中的创新合作;创新信息网络联结强度;创新风险分散机制;集群外部环境;组织间的信息交流与协调。其中,创新合作变量分解为6个具体指标:企业与本地同行业的其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合作程度;企业与本地的客户在技术创新中的合作程度;企业与本地的供应商在技术创新中的合作程度;企业与本地高校、科研院所在技术创新中的合作程度; 企业与技术中介组织和金融机构在技术创新中的合作程度;企业与政府部门在技术创新中的合作程度5个指标。
创新信息网络联结强度变量分解为6个具体指标:企业与本地的客户进行技术或产品方面的交流的频繁程度;企业与本地供应商及其他企业进行技术或产品方面的交流的频繁程度;企业与本地高校、科研院所进行技术或产品方面的交流的频繁程度;企业与技术中介组织进行技术或产品方面的交流的频繁程度;企业与政府部门进行技术或产品方面的交流的频繁程度;企业与行业协会联系的频繁程度指标。
创新风险分散机制变量分解为5个具体指标:企业的研发项目中分散技术风险措施的有效性;企业的研发项目中分散市场风险措施的有效性;企业的研发项目中分散资金风险措施的有效性;企业的研发项目中分散人力资本风险措施的有效性;企业的研发项目中分散创新风险措施的整体有效性。
集群外部环境变量分解为6个具体指标:企业是否可以很容易在本地招聘到从事研发活动的高级人才;企业是否可以很容易在本地获取有关新产品和顾客需求的各种市场信息;企业是否可以很容易在本地获取各种与新产品开发相关的技术知识; 企业是否可以很容易在本地获得产品开发的资金支持;本地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是否有利于企业的研发活动;本地是否存在有利于企业研发活动的积极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文化等指标。
组织间的信息交流与协调变量分解为7个具体指标:本企业能顺利从其他企业和部门获得创新所需的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信息;本企业认为产业内流通的经营方法、技术、信息等很有用;本企业能从与其他企业和机构间的沟通中获得非常必要的信息;本企业能从与其他企业和机构间的沟通中获得非常实时的信息;本企业能从与其他企业和机构间的沟通中获得非常正确的信息;本企业与其他企业和机构遇到冲突时有很高的解决意愿;本企业遇到冲突时较常采用积极的解决方式等指标。
对企业创新信息网络的创新绩效情况的调查包括:本企业创新产品的成功率;研发项目给企业带来的竞争优势;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新产品产值占销售额的比重;本企业新产品的开发速度。
(二)实证统计分析方法
1.创新绩效的因子分析。先对创新绩效变量进行降维,找出其主成分因子,为相关分析做准备。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的原则选取主成分因子,衡量企业创新信息网络的创新绩效的5个指标经过因子分析可以化简为一个因子,累积揭示了总体方差变异的73.468%,较好地反映了原有的五个变量所包含的信息。从经过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的分析可发现,此主成分因子在Y1~Y5这五个指标上都有较高的载荷,因此把这个因子命名为“创新绩效综合因子”,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可以得到下列综合因子表达式:
F1=0.250Y1+0.262Y2+…+0.227Y7
2.自变量的因子分析。首先进行各网络创新影响要素变量的因子分析,以对数据进行化简,以信息交流与组织协调要素的调查数据为例:经过对样本数据的KMO测度和巴特利球形检验,KMO测度值为0.72,大于0.7,说明该组数据很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巴特利球形检验的x2统计值的显著性水平为0.000,小于0.01,可以认为样本数据具有相关性,适宜进行因子分析。
衡量信息交流与组织协调要素对创新行为的影响的7个指标经过因子分析可以化简为两个因子,累积揭示了总体方差变异的74.129%。从经过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的分析可发现,第一个因子在E1~E5这五个指标上都有较高的载荷,而第二个因子在E6、E7指标上有较高的载荷。因为E1~E5指标基本反映了组织间的信息交流程度,而E6、E7指标反映了组织间协调情况,因此分别把这两个因子命名为“信息交流因子”和“组织协调因子”,因子得分表达式为:
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对创新信息网络联结强度、创新风险分散机制、集群外部环境、.组织间的信息交流与协调四个自变量的样本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果:
创新信息网络联结强度变量可以提取三个主成分因子,分别命名为中介因子、用户因子和技术因子,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因子得分表达式为:
创新风险分散机制可以提取两个主成分因子,分别命名为资本因子和不确定性因子,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因子得分表达式为:
集群外部环境变量可以提取两个主成分因子,分别命名为创新资源因子和外部环境因子,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因子得分表达式为:
3.相关分析。在完成了各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因子分析,提出主成分因子之后,就可以把自变量主成分因子分别与因变量主成分因子作相关分析,以找出其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程度。
从表1可以看出,创新合作要素变量中各分项指标与创新绩效综合因子的相关程度均不明显,因此进一步对创新合作要素变量中各分项指标的样本数据作均值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集群企业创新信息网络中的企业间的创新合作程度不高,只有企业与客户在技术创新中的合作程度指标一项的均值为4,说明只有企业与客户的创新合作程度较高。各个创新要素的主成分因子与创新绩效综合因子的相关分析,可以得到如表3所示的结果。
结论
创新信息网络联结强度变量的用户因子、创新风险分散机制的资本因子、集群外部环境的创新资源因子和外部环境因子、组织间的信息交流与协调的信息交流因子和组织协调因子与创新绩效综合因子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476、0.644、0.639、0.535、0.523和0.538。可以认为以上各要素的主成分因子与企业创新绩效显著相关,而且均为正相关关系。其中创新信息网络联结强度变量的用户因子主要代表了企业与本地的客户和政府部门进行技术或产品方面的交流的频繁程度;创新风险分散机制的资本因子主要代表了企业的研发项目中分散资金风险和人力资本风险措施的有效性;集群外部环境的创新资源因子主要代表了企业可以很容易在本地招聘到从事研发活动的高级人才、企业可以很容易在本地获取各种与新产品开发相关的技术知识和企业可以很容易在本地获得产品开发的资金支持三项指标;外部环境因子主要代表了本地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集群内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文化;组织间的信息交流与协调的信息交流因子主要代表了本企业能否顺利从其他企业和部门获得创新所需的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必要的、正确的信息;组织协调因子主要代表了本企业与其他企业和机构遇到冲突时的解决意愿、企业遇到冲突时的解决方式两项指标。
因此可以认为集群企业创新信息网络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具体关系为:企业创新信息网络中网络结点间的创新联结强度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绩效。有效的创新风险分散机制可以提高创新速度,提高创新绩效。企业创新信息网络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创新所需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集群外部环境的基础设施和创新文化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集群企业创新信息网络的信息体制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组织间的有效的信息交流与协调可以推进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
实证分析基本验证了理论分析所提出的假设,即集群企业创新信息网络中企业间的创新合作行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与组织协调、技术创新风险的分散机制以及集群外部环境等因素会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有效的合作与信息交流会提高创新产品和技术的开发速度,给成功创新的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动因;推动
1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内涵及特征界定
1.1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内涵
在协同创新和开放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为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与发展,科技部于2009年印发了《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在我国掀起了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热潮。但对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内涵的讨论,蔡兵(1997)早在上世纪末就进行了探讨,他认为技术联盟是企业技术协作的更进一步发展,是目前最高层次的技术合作活动,所谓的技术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大多数为集团化企业,同一国家或不同国家皆可),为实现某一技术创新战略目标而建立的一种合作伙伴关系。后来,钟书华(2000)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内涵给出了更复杂的解释,认为国内对技术联盟的理解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在广义的技术联盟中,联盟成员除了企业,还包括大学、研究所或政府部门等,在狭义的技术联盟中,联盟成员均为企业,但广义的技术联盟概念可能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混乱,不宜采用。具体来讲,狭义的技术联盟主要表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相互联合,并致力于技术开发的行为。
由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融合了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政府及中介机构,联盟内成员实施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但是由于联盟成员间存在着显著的目标差异和利益冲突,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联盟内合作关系的有效性,因此必须应用正式或者非正式的契约来约束联盟成员的行为,这就意味着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内涵界定中必须包含关系契约的内容。王昌林、蒲勇健(2005)认为,企业技术联盟实质上是一种不完全契约,适当选择产业技术联盟的治理能为企业降低管制成本,是决定产业技术联盟成功与否的因素,建立联盟伙伴间的信任关系是技术联盟得以维系的基础。
尽管产业技术联盟的概念有很多,但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产业技术联盟,(1)凡是技术创新活动的参与者都可以成为联盟主体;(2)技术联盟的主要活动是围绕技术创新展开的,不只是技术开发;(3)产业技术联盟是主体之间以技术为纽带形成的联合、合作关系。因此,在科技部印发的《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通知指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指"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
1.2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特征
企业技术合作有三种不同的形式,即协作、联合、联盟,这三种形式之间有明显的不同。技术联盟与技术协作都是组织间的自由合作,但二者主要有以下两点不同:(1)技术联盟所实现的是大规模开发及生产技术合作,技术协作所实现的是小规模研究开发及生产技术合作;(2)技术联盟的组织之间相互依存度高,合作具有一定的连续性,技术协作的组织之间相互依存度低,合作常常断断续续进行。技术联盟与技术联合虽然都能实现大规模研发生产技术合作,但二者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技术联盟是企业组织之间的自由合作,而技术联合是企业集团内部组织之间有限度的自由合作;(2)技术联盟其合作紧密程度要低于企业集团内部的技术联合,技术联盟的解体可能性也远大于技术联合的解体可能性。
通过以上对技术合作三种不同形式的比较,可以概括出技术联盟的基本特征:(1)主技术联盟主要以大型企业为活动主体的组织间合作;(2)技术联盟是一种大规模的、常常要涉及技术创新全过程的综合性合作;(3)技术联盟是企业为了获取竞争优势而进行的相互依存的战略性合作。
2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生的动因
国外专门针对技术联盟中的研究很多,但大多是将其视为高新技术行业或产业的战略联盟进行研究,一般称为"战略技术联盟",John Hagedoom(1995)做过一些关于战略技术联盟的研究,他一方面突破了战略技术联盟仅与高新技术产业相结合的局限,将技术联盟放入更广泛的产业环境中;另一方面强调了技术联盟与其他形式战略联盟的不同。但其研究内容主要是战略技术联盟发展的趋势和模式,并没有深入分析技术联盟的形成动因。Deallenbach和Davenport(2004)针对在建立知识共享的技术联盟的过程中如何建立信任的问题做过研究,但他们主要讨论了在建立技术联盟之前寻找联盟伙伴和在联盟条件谈判过程中的程序性公平的重要性,而且讨论的问题对于其它形式战略联盟普遍适用。
国内关于技术联盟形成动因的研究最早始于蔡兵(1995),他分析了企业技术联盟产生的根源,认为单个企业资源承担R&D风险的能力是有限的,这是促进企业技术联盟产生的根本原因。钟书华(2000)用资源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分析、解释了企业技术联盟的产生。他认为获得自身缺乏的外部资源、降低开发成本和技术创新合作的交易费用等原因导致了企业技术联盟的产生。而隋波和薛惠锋(2003)从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来分析了技术联盟的形成,认为通过外部资源整合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间结成战略技术联盟的内在动因。李松龄和生延超(2006)从交易费用的角度分析了技术联盟的产生及相对稳定性,认为追求技术创新的交易费用的最小化是技术联盟产生的原因。赵顺龙(2010)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研究分析了组织间的技术联盟形成机理。
综合以上及文献分析,对技术联盟动因比较有影响的学说的包括资源基础学说、交易费用说、价值链理论和基于共生理论的研究等。
(1)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动机
交易费用理论首先出现在罗纳德.科斯在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此后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或企业管理理论中,用以解释大量的有关企业行为的难题。这一观点的核心是认为交易费用是企业决策时考虑的决定性要因,例如企业在进行规模扩张时必须衡量扩张行为对交易费用的克服是否是具有价值的,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企业则会停止扩张行为。这种理论也被用于解释企业间的合作或联盟行为,尤其是可以用于解释企业在寻求技术创新时在合作与不合作问题上的决策,典型的研究包括Teece在1977年对技术获得模式选择问题的讨论,这一做法被迅速应用于对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研究。从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来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一种介于市场和企业间的中间组织,这种组织既有利于规避大规模企业中高昂,甚至难以控制的监督、管理费用,又有利于克服过于复杂、繁琐的市场交易所带来交易费用,充分说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所构建的合作网络在降低交易费用方面比市场和科层组织都更有效,因此受到企业的广泛欢迎,此时,使分工协作的优势在联盟内部得以最大化,从而降低技术创新成本(生延超,2008)。
(2)基于资源基础及竞争力理论的动机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中的资源基础学说(RBV)认为企业的竞争力从根本上来说来源于其所拥有的资源,即是说,企业核心能力本质上是内部资源的集合(Barney,1991)。因此,企业的重要任务是不断创新、获取并积累战略性资源它的形成有赖于企业资源,尤其是要致力于寻找、获取并积极那些独特的、不易仿制而又很难替代资源,通过对企业能够拥有的主要资源的对比分析,研究人员普遍认为企业的企业性或知识性资源具有更强的核心能力特征,更可能成为Barney(1991)所强调的异质性和排他性要求,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致力于技术研发和创新活动,而从产业技术发展的历史来看,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与其它主体的合作,尤其是当代产业技术创新活动日益复杂的情境下,企业为寻求技术、知识性资源的积累,必须致力于创新性联盟的构建和维持,促进能力的相互融合而形成新的综合技能。
(3)基于价值链理论的动机
对企业加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动机的另一种解释来自于迈克尔.波特(1985)的价值链理论,在这一理论中,市场中几乎没有任何企业能够在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都领先于竞争对手,因此必须寻求联合或者联盟来弥补其在价值链环节的短板,这一点对那些擅长于市场开拓而缺乏技术优势的企业尤其重要,因而这一类企业加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动机也更强烈。
(4)基于共生理论的动机
从系统论的视角看,协同或者"共生"现象广泛存在于产业技术创新活动中,这是产业技术创新中资源共享、知识外溢以及网络经济性等特征的综合体现,在这种协同或者共生假设下,对于参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企业来讲,其最大的收益在于实现技术研发的风险共担和知识共享,以及在创新合作中产生的超额收益(何卫平,龙昀光,马亮,2008),这也构成了其参与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重要动机。
3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作用:对创新活动的推动
对于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参与创新合作的组织而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最大意义在于其提供了一个信息交流、知识学习和流动的平台,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起了具有聚合效应的社交网络,因此,其对促进技术进步的作用主要通过其社交功能和集聚功能表现出来,主要包括:
(1)聚合作用与社会资本作用。一方面,由于联盟成员是基于共同目标而参与到联盟之中,对应用自身资源参与创新合作具有较强意愿,因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对聚合各个成员的创新资源有天然的优势,使联盟成员的创新资源或能力得到更有效的配置。此时,相对于传统的闭门造车式的创新,联盟成员通过集聚各自优势资源进行创新有利于使其分担技术创新中的投资风险、突破技术创新阀值、获取创新中的规模经济收益,进而强化成员参与创新合作的意愿,促进共同的技术进步;另一方面,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联盟成员提供了一个优质的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的平台,为成员间寻找潜在的合作创新伙伴、开发新的合作创新项目提供了机会,健康、高效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还能使成员形成利益共同体,促使成员为维护这些共同利益而采取措施,例如在合作为更多地选择妥协与协作行为,致力于获取其它成员的信任等,所有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平台上形成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的社会关系,促进联盟成员社会资本的形成,减少各成员在技术创新中面临的风险,降低技术研发的成本,推动技术进步。
(2)知识学习与交流作用。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主要成员都拥有独特性知识、技术或其他创新资源,当联盟成员参与技术创新合作时,这些独特性资源或知识将在成员间扩散,产生知识溢出效应,各成员可以应用自身的知识吸收能力进行学习;同时,为了建立、强化成员间合作中的互信、默契度,成员间还必须有意识地了解其他成员的知识结构、技术特征,当面临相对复杂的技术开发时,则必须对其他成员的知识特征、技术研发逻辑有非常充分的理解,此时,相互学习是进行合作创新的先决条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成员间在知识中的学习、共享与交流有利于将各种分散的、异质性的创新研发和技术管理优势组合起来,也有利于促进技术合作中协同效应的产生,从而形成区别于联盟外组织的技术优势,这种技术优势的积聚进而有利于创新联盟对产业中重大的、突破性的技术问题的解决,实现产业中重大的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
(3)集群与协调共生作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技术创新中的集聚作用一方面体现为对全产业链中各节点组织创新资源的集聚,这种集聚也可以称作纵向集聚,此时,被吸纳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的不仅包括各成员在技术研发中积累起来的资源、技术开发能力、还包括联盟成员对产业技术发展趋势的预测和判断、消费者对产业技术改进的期望等,这些资源的积聚既有利于技术本身的快速演进,还有利于联盟成员把握技术研发的正确方向,降低技术研发与应用过程中的风险;另一方面,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技术创新中的集聚作用表现为对产业内最主要创新主体的吸引,将产业内能够推动技术进步的最主要的科研力量聚合在一起,避免独立研发、闭门造车式创新所带来的技术风险和低效率,这种集聚可以称作横向集聚。通常情况下,产业内一旦成功建立了技术联盟,产业中最主要的创新力量都会尽可能参与到联盟之中,尽可能使自身处理孤立状态,因此,成功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对创新资源拥有天然的吸引作用,对集聚、发动联盟成员各自优势,降低创新周期、规避创新中的资源耗散,提高创新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4)协调共生。纵观技术发展史上重要的技术创新,我们就能发现,产业中重要的技术创新往往是基于一群组织共同推动的结果,即使这些组织间并没有开展有意识的合作,但其研发行为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唯其如此,产业内技术创新(尤其是重大的技术变革)才能有效推动。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正是基于技术发展中的这种规律,将产业内不同成员的创新活动之间的互补性由自发引向自觉,由无意识引向有意识,从而减少这种技术创新中的互补所需要的时间,为技术创新的协调、互补创新更有利的空间结构。
参考文献:
[1]生延超.技术联盟内部技术转换的交易费用机制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8,(11):98-102.
[2]钟书华.企业技术联盟概念本质及动力[J].自然辨证法研究,2000,16(2).
[3]苏竣.政府介入战略技术联盟的知识产权制度安排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2,(12):114-118.
[4]王昌林,蒲勇健.企业技术联盟治理机制[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2):151-154.
[5]Barney J..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 Management,1991,17(1):145-170.
[6]何卫平,龙昀光,马亮.基于共生理论的企业技术联盟发展问题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8,27(8):104-106.
[7]Jiang X, LI Y.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Innovative Performance: The case of alliances[J]. Research Policy,2009,38:358-368.
[8]赵顺龙,徐小三.知识管理视角下的技术联盟-一个相对稳定、高效的技术知识转移和创造的"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2):128-132.
[9]杨震林,李晶晶. 技术战略联盟,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J]. 科学学研究,2013,30(5):696-705.
中图分类号:F746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知识产权制度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有力保障,高新技术产业更需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文章选取我国高新技术贸易额为被解释变量,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为解释变量,引入IPP指数,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与高新技术贸易的关系做出了实证分析,得出了知识产权保护与我国高新技术贸易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正相关关系的结论。最后,提出了有利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及促进我国高新技术贸易健康发展的知识产权战略。
关键词:创新驱动 知识产权保护 高新技术贸易 知识产权战略
当前,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创新能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的核心要素。同时,伴随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及实施,将有助于提升我国创新能力,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有力保障。因此,创新驱动是建立在体系完善并不断优化的知识产权制度基础之上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将促进我国经济创新驱动发展。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高新技术贸易在我国持续高速增长的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需要完善、高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与传统产业相比,高新技术产业中的核心技术具有高度复杂的特点,对其进行司法保护的要求更高。同时,《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的签订标志着知识产权的保护进入了高标准、高水平的阶段,知识产权由传统文化领域向国际贸易领域渗透。我国己经签署了包括TRIPS协议在内的一系列协议,然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知识产权制度起步较晚,加入WTO后,我国的国际高新技术贸易必须沿着TRIPS设定的轨道运行,这将对我国的高新技术贸易带来巨大的冲击。因此,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高新技术贸易影响的研究,不仅能够促进我国高新技术贸易的进一步发展,还为未来推动知识产权保护更好地服务于创新驱动发展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高新技术贸易的影响
(一)有利于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并提高高新技术贸易竞争力
知识产权是人们对其创造性的智力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具有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等特点。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根本出发点在于给予创新者短期的垄断权利,为创新提供激励和保障,促进技术进步,从而在根本上促进高新技术贸易的发展。另外,从经济发展的社会实践来看,激励创新的知识产权制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促进科技、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的制度选择。由于知识产权制度可以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给予保护,使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可以激励高新技术企业继续进行创新,增加R&D投资,形成良性循环,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提高我国高新技术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二)有利于引进高端技术并提高我国高新技术贸易质量
知识产权制度存在的初衷是促进技术的扩散,我国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即发达国家向我国的技术扩散。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技术、高投资、高风险和高回报等特点,其对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高低的敏感度是非常高的。所以,对于这些技术容易被模仿复制的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国家在我国的这些产业进行投资时,就会担心其经济利益受到侵害,因此会影响其投资的积极性。为使我国顺利引进外国的高端技术,提高我国高新技术贸易质量,提高我国高新技术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不失为一个比较好的途径。
(三)有利于减少与发达国家之间的高新技术贸易摩擦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缺陷和不足,导致与发达国家高新技术贸易摩擦频现。TRIPS协议的实施,意味着强制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对发达国家知识产权实施充分保护,否则就会受到发达国家实施的贸易报复。我国企业必须从根本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减少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
(四)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高新技术贸易的消极影响
由于我国在高新技术贸易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方面处于起步阶段,知识产权保护很大程度上还是处于被动接受阶段,在短期内要先承受其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消极影响:一方面,我国进行高新技术知识产权保护需要支付大量的管理和实施成本;另一方面,在国际高新技术贸易领域,我国目前的自主创新能力还较弱,对国外的高新技术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因此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意味着我国必须支付高额的国际租金,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贸易领域的垄断地位会进一步加强,这必然会对我国高新技术贸易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度量
对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高新技术贸易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必然涉及到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度量。Rapp和Rozek最早对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进行度量,他们把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划分为五个不同的等级,分别用0到5来表示,称为RR指数。Ginarte和Park在RR指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更为深入的度量方法,他们把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度量指标划分为五类,即覆盖范围、是否为国际条约的成员、权利丧失的保护、执法措施和保护期限。同时,他们还给出了五类指标的详细构成,每个类别中各指标的得分之和除以指标个数即为该类指标的得分,五类指标的得分之和即为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被称为GP指数。
西方发达国家的司法制度比较健全,而我国司法体系正处于完善转型期,由于知识产权立法与司法尚没有完全同步,采用静态指标所度量出来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与实际水平可能并不一致。我国学者韩玉雄、李怀祖(2005)对GP指数进行了修正,加入了“执法力度”指标,设F(t)表示一个国家在t时刻的执法力度, G(t)表示t时刻Ginarte-Park方法计算出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那么修正后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P(t)可表示为:
P(t)=F(t)*G(t) (1)
其中执法力度F(t)值介于0到1之间,其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即:社会法制化程度、法律体系的完备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国际社会的监督与制衡机制。
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为了定量分析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与高新技术贸易的关系,本文主要运用修正的GP指数来衡量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经实证检验这样更符合中国司法体系转型期的实际,用IPP表示。我国的知识产权立法水平自2001年之后没有太大变化,执法力度的计算参考了“人均GDP”、“律师比例”、“成人识字率”、“立法时间”和“是否加入WTO”五个指标,取加权平均数。我国高新技术贸易额为被解释变量,用TRADE表示,数据来源于历年的《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为了消除时间序列数据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而且时间序列数据取对数后不会影响其时序性质,因此在下面的分析中对时间序列数据TRADE和IPP均作了取对数处理,分别用 LNTRADE和LNIPP 表示。
(二)时间序列的单位根检验
本文采用 Eviews6.0 的ADF(Augmented Dickey-Fuller)单位根检验法,分别对时间序列数据LNTRADE和LNIPP及其一阶差分形式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1。DLNTRADE和DLNIPP分别代表LNTRADE和LNIPP的一阶差分;检验形式(C,T,L)中的C、T和L分别表示ADF检验模型中的常数项、时间趋势项和滞后阶数;ADF检验采用麦金农临界值,经检验两个原始变量均存在单位根,而经过一阶差分后在一定的显著性水平下均具有平稳性,即两变量都是一阶单整序列。
(三)协整检验
本文运用Johansen和Juselius(1995)提出的基于VAR的协整系统检验,即Johansen方法进行协整关系检验,检验结果见表2。
当零假设为存在0个协整方差时,迹统计量和最大特征值都分别大于其对应的0.0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所以拒绝存在0个协整方差的原假设;当零假设为存在至多1个方程时,迹统计量和最大特征值都分别小于其对应的0.0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接受原假设。协整方程为:
LNTRADE=4.883 LNIPP+4.745C (2)
(0.38578) (0.35219)
从中可以看出两变量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说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每增加1单位,会使我国的高新技术贸易额增加4.883单位。因此,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与我国高新技术贸易总额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正相关关系。
(四)误差修正模型
上述检验结果表明时间序列LNTRADE与LNIPP之间存在着唯一的协整关系,下面在协整检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LNTRADE与LNIPP的短期不均衡动态结构。利用Eviews6.0软件的计算结果,得到误差修正模型:
D(LNEXIM)= -0.411616EC(-1)
[-3.72816]
-0.240590 D(LNEXIM(-1))+
[-0.91969]
0.026941D(LNEXIM(-2))-1.130452D
[ 0.08780] [-1.40564]
(LNIPP(-1)) -0.448591D(LNIPP(-2))
[-0.94871]
+ 0.345067 (3)
[ 3.49165]
在(3)式中,括号内为对应的标准差,EC(-1)的系数为短期调整系数,系数越接近1,则表明我国高新技术贸易总额与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当年的均衡误差几乎在下一年就可以得到调整。从短期调整系数(-0.411616)来看,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将以-0.411616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这说明短期内滞后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对高新技术贸易总额的变动有较为显著的影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短期内可能阻碍高新技术贸易的增长。
(五)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采用Granger(1969)和Sims(1972)的因果关系检验法,进一步验证我国高新技术贸易总额与知识产权保护水平IPP之间的均衡关系中是否同时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因果关系的方向。当原假设为LNIPP不是LNTRADE的格兰杰原因时,概率值P值在滞后期分别为1、2、3的情况下均小于0.05的显著性水平,说明拒绝原假设,LNIPP是LNGRADE的格兰杰原因;原假设为LNTRADE不是LNIPP的格兰杰原因时,P值在滞后期分别为1、2、3的情况下均大于0.05的显著性水平,说明接受原假设,LNTRADE不是LNIPP的格兰杰原因。
结论
为促进我国高新技术贸易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创新驱动发展,我国应积极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升高新技术创新能力和贸易竞争力;加快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知识产权执法维权、运用、审查、服务及人才体系建设,使之能够更好地为高新技术贸易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全方位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减少高新技术流失。
参考文献:
1.韩玉雄,李祖怀.关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定量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5(3)
一、企业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和内涵
社会资本是一个在社会科学的广阔研究领域中日益流行的概念。越来越多的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组织学家引入社会资本的概念用于寻求各自领域中所面临研究命题的答案。目前,社会资本仍处于“伞形概念”的生命周期起步阶段。社会资本可粗略地理解为由社会关系结构形成的善意,它可用来促进某些行动目标的达成(AdlerandKwon,2002)。
有关社会资本的最初研究,是以社会结构中的个人为主体的。后来许多学者发现,社会资本可以在很多层面上进行研究,如个人层次、组织层次、组织间层次以及整个国家层次等(TsaiandGhoshal,1998)。最初把社会资本由个人层次延伸至企业层次的Burt(1992)认为,“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是社会资本……,它是竞争成功的最后决定者。”Koka和Prescott(2002)分析了为什么对社会资本的研究可以由个人层次扩展到企业层次:“由于社会资本是社会行为者从社会关系网络中所获得的一种资源,企业作为有目的的社会行为者,社会资本的逻辑不可避免地要被一些学者扩展到企业层次”。当社会资本的概念扩展到企业层次之后,管理学领域对其显示了浓厚的兴趣。Leenders和Gabbay主编的《公司社会资本与社会负债》和《组织社会资本》,汇集了战略、人力、营销等领域的学者们从各白视角对企业社会资本的研究成果。NahapietandGhoshal(1998)和TsaiandGhoshal(1998)对于社会结构和企业智力资本及价值创造之问的相_瓦关系提供了详细的讨论。在组织研究中,社会资本的概念正流行开来。
目前占主流的资源学派学者将企业社会资本视为企业的一种资源。Nahapiet和Ghoshal(1997)首次明确地将社会资本定义为,嵌入于、可利用的并源于个体或社会单元所拥有的关系网络中的实际的和潜在的资源。在这个定义中,社会资本由网络和可通过网络而动的资产组成。Leenders(1999)提出,社会资本是根植于关系网络内部、可通过关系网络利用的资产,并将企业社会资本概念定义为:企业拥有的有形或虚拟的资源,它们可通过促进目标达成的社会关系而增加。
二、企业社会资本在技术创新中的功能
企业社会资本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巾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
1.获得关键资源
企业社会资本在获取企业所需关键资源(市场、技术、资金、知识等)方面作用十分明显,这些资源还包括政府和政策支持。企业家关系网络是企业家的信息通道,它不仅为企业家提供非正式渠道的信息,而且也成为正式渠道的信息来源。在传统的科层组织结构或计划经济下,正式渠道的信息传递速度慢、效率低,企业家处于信息短缺状态。在市场经济下,由于信息资源本身具有外部性、不确定性等特征,市场对其配置也常处于失灵状态,企业家处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不利境地。大量的事实表明,作为制度存在的网络是信息资源配置的有效机制,企业家网络提供的信息相比而言更准确、更快捷、更稳定;企业家借助于外脑完成了从信号到信息的转换,使企业家迅速感知其环境变化并做出反应,可以改变企业家思维方式,融合多人或多个团队的想法产生一个深思熟虑的协调结果。
2.企业社会资本的粘合功能
企业家关系网络基础价值是信誉,企业社会资本的价值实现有赖于信任机制的作用,这种机制使企业将员工、合作伙伴、顾客联系起来,使企业富有了生机。20世纪90年代企业流程再造在全球兴起,IBM、柯达等再造比较成功的公司都表现m共同的文化特征,即都强化了企业内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王安公司失败的最重要原因是缺乏相互信任与相互合作的精神。相互信任是团队的粘合剂。
3.企业社会资本节约交易费用的功能
从一般交易发生过程来看,市场交易是要产生发现对象、发现价格、讨价还价、订立契约和执行契约等时间、精力和费用,其中在工作实际中更多是认知分歧带来的信息沟通费用,企业社会资本有可能节省信息收集和寻价费用;网络成员之间的交易也因相互之间的信任,长期合作而节省讨价还价、契约制订和执行费用。
4.促进创新
在当今高度竞争的环境中,创新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基础和根本动力。企业间可以在此基础上促进知识的分享与合作,产生新的主意,从而促进企业创新。
三、企业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分析
1.企业家与知识的交互作用机理
人们识别更好的机遇的能力与他们已经掌握的知识有关,每个人不同的先前知识产生一个“知识通道”,允许他本人而不是其他人识别这些特定的机遇。在任何时段,仅有这些人而不是其他人了解特定的顾客问题、市场特点、创造特殊产品或服务的方法。有三种先前知识影响企业家的认知机遇能力:关于市场的知识、关于如何服务市场的知识和关于顾客问题的知识。Leenders(2001)提出了影响企业家认知机遇的五个主要因素,其中既包含了企业家的自身素质,如企业家对机遇的替觉、先前知识、个人特性等,也包含了企业家所处的外部环境,社会网络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在技术创新网络中,由于不同的工作经历、教育及其他途径使得每个企业家具有不同的“知识通道”,某些机遇只能被特定的企业家识别。由于识别这些机遇的企业家很难通过自身来实现这些机遇,就需要通过技术创新网络中的交流与合作,实现知识共享,帮助其他企业家识别这些机遇并合作开发。
2.企业家与社会资本的交互作用机理
技术创新网络中的企业家在长期合作过程中形成了彼此相互的信任。这种信任可以降低监督成本,以及当交易环境变化尤其是当创新活动面临着高度不确定性和时间紧迫性时重新谈判的成本,进而降低获取资源和信息的成本。这种相互信任还可以提高资源和信息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而有助于技术创新网络中企业家机遇的实现。技术创新网络中除了这种相互信任的关系之外,还存在一种自我增强式的学习过程。当企业家把一个初始想法开发成一个新的产品或服务时就是企业家一个基本的学习过程。企业家在学习过程中逐渐认清了不同技术、产品功能、顾客偏好、市场结构等联系。企业家在使用这些资源的同时也会学习到有关机遇的新信息,可以修正企业家原先对于机遇的认识。每个企业家都很难具有实现技术创新所需的全部资源,技术创新网络中信息和资源流动的过程同时也是企业家相互学习的过程。
3.社会资本与知识的交互作用机理
在技术创新网络中,既存在正式的契约关系,例如共同研发协议、许可协议、供给协议和分销协议等,也存在着非正式的社会关系,我们称之为社会关系的嵌入。技术创新网络由多种行为主体构成,由于每个企业家的生活经历和知识搜寻方式不同,企业家可能获得不同的知识,如何使这些知识在技术创新网络中传播,使得每个企业家获得更多的知识?社会资本中的两种嵌入即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发挥了作用。关系嵌入是以双边交易的质量为基础,表现为交易双方重视彼此间的需要和目标,以及在信任、吐露心事或秘密和信息共享上所展示的行为。而结构嵌入是群体间双边共同合约相互连接的拓展,这意味着组织间不仅具有双边关系,而且与第三方保持同样的关系,使得群体间通过与第三方进行间接联系,并形成以系统为特征的关联结构。通过技术创新网络中存在的这两种社会关系嵌入,尤其是结构嵌入,使得知识能够在技术创新网络中广泛传播,企业家在技术创新网络中较快地获取大量的知识,尤其是难以通过市场传递的企业的隐性知识(如企业文化、先进的管理经验等)。
四、结论与启示
技术创新绩效是多维度综合的现象,是多种要素协同作用的结果,每一个要素只能描述这个现象的一个维度,但是却不能孤立地看待,企业家、社会资本和知识三个因素是通过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对技术创新进行作用的。最重要的是,企业家精神是一个社会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信息、知识和资本被有目的地调动起来,企业的创新过程也就在企业社会资本和社会关系网络的打造当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l]Adler,P.S.,Kwon,S.w..SocialCapital:ProspectsforANewConcept[J].AcademyofManagementRevievv,2002,27(1):17-40.
[2]Tsai,W.,Ghoshal,S..SocialCapitalandValueCreation:TheRoleofIntrafinnNetworksU].AcademyofManagementJoumal,1998,41(4):464-476.
[3]Koka,B.R.,Prescott,J.E..Strategicallianceassocialcapital:Amultidimensionalview[1].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02(23):795-816.
[4]Nahapiet,J.,Ghoshal,S..Socialcapital,intellectualcapital,andtheorgaruzationaladvantage[J].A-cadernyofManagementReview,1998(23):242-266.
[5]Leenders,R.T.A.J.,Gab-bay,S.M.,etal.Corporatesocialcpi-talandthestrategicrnanagernentparadigm:Acontingencyviewonor-ganizationalperformance.Workingpa-per,2001.
在联盟合作博弈中,解的概念很多、也很复杂,而且很难找到一个像非合作博弈中具有纳什均衡那样具有核心地位的解概念。所以,基于合作博弈不同的角度,博弈论专家对特征不同的解概念进行了定义。以下是对合作博弈两个解概念的简单介绍。
1.1Shapley值。将博弈的“理性”最终分配求得是合作博弈论的求解目标,优超与赋值是其两种主要方法。针对所有博弈形式,对冲突各方面的要求综合考虑,将折中合理的结果构造出来是赋值法的目标。相比优超法,赋值法更加先进。根据Shapley的研究,博弈进行前,部分合乎情理的报酬就能分配给每个局中人,其对合作博弈的赋值法求解进行了设计,对冲突各方要求综合考虑,将折中合理的结果构造出来是其目标[3]。以下假设是其模型存在的前提:参与博弈的局中人有限;合作博弈是该博弈的形式,契约对局中人具有约束力;可加性与可交换性。也就是某种交换媒介存在,可以自由、无限的转移于局中人之间,以此实现可加的局中人的效用,同时,一方效用的增加额,是另一方效用的减少额;特征函数完备,定义好的特征函数U(K)一一对应于N的全部子集,未被定义的联盟不存在。联盟K中局中人数用来|K|表示;联盟(由K个局中人组成)收益值用U(K)来表示;联盟(第i个局中人在K个局中人被去除,由|K|-1组成)收益值用U(K/i)来表示。
1.2Nash谈判模型和Nash谈判解。参与人依靠自身行动与策略选取得到利益是非合作博弈利益获取的特点,争取最大利益只要对行动的选择进行考虑就可以,不用对全局利益进行考虑。由“囚徒困境”得知,只是追求最大化的自身利益或许会降低联盟的效率。而针对战略联盟而言,除了自身策略的选取这一个人理性之外,团体理性的实现对联盟各方利益的影响也非常大。是否能将联盟各方均认可的原则找出来是联盟利益分配方案的关键所在。最简单的形式就是分配协商两人联盟的利益。从该公理得知,不合作时的参与人利益小于联盟中参与人所得的利益,个体利益不能因合作而受到损害,一旦受到损害,合作也就无法继续,参与人会选择退出。公理2Parteo最优公理。优超(u1,v1)的效用值并不存在于P中,就说明Pareto最优得以满足。从该公理得知,联盟最优的是最终分配方案,比其他方案优超。公理3无关选择公理。存在谈判局势G,(u0,v0)为现状点,P表示可行集,(u1,v1)是其解。假定存在新谈判局势G'''',P的一个子集是其可行集P'''',(u1,v1)为现状点,那么G''''在P''''内的解依然是(u1,v1)。公理4对称性公理。若对称谈判(涉及的全部方面都一致)存在于两个谈判者之间,那么存在对称的谈判解。谈判双方地位相同是对称谈判的特点,即便地位交换,谈判局势依然不变。公理5线性不变性公理。在谈判的效用模型中,若保序线性变换任意一方的效用函数,那么不会改变谈判的解,基于相同的保序线性变换原谈判的效用解,能够将效用解求得(对效用函数进行au+b,a>0的线性变换就是保序线性变换。基于保序线性变换,不会改变偏好的结构,只有效用值会变化)。基于以上5个公理,如下定理被Nash求证出来:定理2谈判的唯一理性解。
2Nash谈判模型
第一步,n个企业组建了该技术创新联盟。同时定义如下:全体集合设为N=(1,2,…,n);Si表示的是企业i的策略集,笛卡尔乘积就是全部企业的策略空间:S=SI×Λ×Sn;假定基于策略组合SI×Λ×Sn,能够数量化企业i的收益,那么v(N)表示的是联盟总收益;Ui表示的是第i企业的效用函数;需要说明的是,在这里的定义中,“效用函数”的概念对应于合作博弈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支付向量”,但是又在其原义上作了引申。与成员企业所得收益基本相等是其原定义。在此处定义的“效用函数”则不仅仅是收益的概念,而是代表企业获得收益之后的效用值。企业获得效用可以包含很多内容:直接的效用,如利润增加、资本金的积累、技术能力增强等;间接的效用,如企业竞争力的增加、品牌的塑造、股票的升值等。很明显,引申之后的定义更加科学适用。而这样的引申定义丝毫不会影响到Nash谈判解的合理应用。
3Nash谈判模型的求解
接下来对Nash谈判模型进行进一步分析,可得出其求解过程的几个步骤。
3.1确定可行集与协商点技术创新联盟各方在可分配收益里的分配值就是可行集;在不合作时,各自的最低效用值就是协商点效用。这里的“最低效用值”不仅仅包含企业没有参与联盟的直接损失(硬成本、沉没成本),也包含不参与联盟时已获得的那部分效用值(机会成本)。为了分析计算的方便,可以将协商点的值定为零,各类损失及成本可以从技术创新联盟带来的可分配收益中扣除。所以,设定各个合作伙伴在扣除各自损失及成本后作以下假设:v(N)表示的是技术创新联盟的可分配收益总额;根据以上所述,因此用(U1(0),U2(0),Λ,Un(0))来表示协商点效用。
3.2效用函数构建效用函数的构建,需要将分配因子的概念引入。假定αi表示技术创新联盟各成员企业的分配因子,各成员企业收益分配的比例由分配因子的大小决定。基于分析概括,效用函数构建的条件有:(1)单调增函数(所得收益);(2)边际效用递减;(3)分配额与分配因子成正相关;(4)零是协商点处的效用值。基于对以上条件的充分考虑,效用函数构建采用。
3.3分配因子求解
选择分配因子的度量指标。分配因子虽然和收益分配密切相关,但是本质上还是对于联盟成员企业对联盟作出贡献的衡量手段。它的大小基本可以由联盟企业“直接货币投资”、“技术水平和人才投入”、“技术成果市场化中所起的作用”、“财务健康状况”、“企业声誉”5方面来度量,这5个指标构成衡量分配因子大小的第一层评价指标体系。分两步求解分配因子。(1)基于对层次分析法的运用,将指标权重确定出来。基于对层次分析法的运用,将第一层次的5个指标的判断矩阵建立出来:以基本的五级分类法为依据,将判断尺度选取为:1针对分配因子,Ai与Aj重要度相同基于对一致性指数(C.I.)的运用,检验权重有无逻辑错误,通过后表明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各项权重无逻辑错误,上式中W珚1,W珚2,W珚3,W珚4,W珚5即为分配因子五大指标———直接货币投资(所占股份)、技术水平和人才投入、技术成果市场化中所起的作用、财务健康状况、企业的声誉的权重。(2)分配因子的大小评估。由于存在不确定与模糊的评估过程,所以估计方法引入模糊综合评判法。上述五个评价指标可以分为两类:定量指标(所占股份、技术水平和人才投入)和定性指标(技术成果市场化中所起的作用、财务健康状况、企业的声誉),为了得到更具有说服力的结果,必须将两类指标分类处理。对技术设备这项子指标,本文认为采用设备的“净现值”进行衡量较为科学合理。由于“净现值”能够同时衡量设备的先进与新旧程度。首先以公平透明的方式获得将各企业所提供设备的净现值,再进行归一化处理。对三个定性指标,首先采用专家评分法(Delphi法),参照评价集V对各因素U进行评价,根据因素处于不同评价程度的关系,对各因素进行评价得到隶属度;进而对全部专家的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同时用[0,1]区间的数值来表示每一因素各等级的评价结果,进一步将各因素的模糊向量求得,进行一个矩阵的合并,从U到V的模糊关系矩阵R从而得出。在Nash谈判方程中代入所得各联盟企业的分配因子αi,接下来,基于对运筹学中的动态规划方法的运用,将技术创新联盟收益分配的Nash谈判解最终计算出来。
4算例分析
有大型农业科技企业A,具有比较好的行业内知名度与经营状况;B为行业内一家生物技术开发类中小型民营企业,由于资金短缺经营比较困难;存在著名跨国公司C,经营业绩非常好。A、B、C三家企业为了开发某项市场急需的新产品,组成技术创新联盟,成立合作研发小组。200万是三家企业的资金投入总额,35%、20%与45%分别是A、B、C三家企业的投资占比。在研发过程中,各企业投入的技术人员及资源如下:A企业委派2位学历为硕士的工程师加入研发小组,投入一台技术开发设备,经专家鉴定,现值20万元,A企业还为此项目投入自身拥有的3项相关专利;B企业委派2位博士学历的高级工程师和1位硕士学历的工程师加入研发队伍,投入的两台技术设备,现值为60万元,相关专利5项;C企业投入的相关人员和资源为:1位硕士学历工程师、3位本科学历普通技师,无技术设备投入,专利2项。经过长时间的攻关,终于收获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技术成果,生产的新产品在A企业出色的策划推广下,销售非常成功,扣除相关成本后,最终联盟获得销售净利润为500万元。根据前文研究,首先对该问题建立Nash谈判模型,然后分四个步骤求解。
5总结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F273.1;F426.4
一、引言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型产业,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资金密集,是各行各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我国正处于工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亟需提高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水平与竞争力、加速其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Industr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Alliance,即ITIA)是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1]。
在构建ITIA过程中,基于主体在联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而构成的联盟模式各不相同,主要分为企业主导型、政府导向型、学研主导型和产学研联合型四类。由于装备制造业自身所具有的独特特点及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基于装备制造业企业在联盟中的引导、组织、创新、成果转化等多方面复杂作用,本文针对主客体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装备制造业ITIA模式进行构造。
二、ITIA分类及特征
根据不同标准,学术界对ITIA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分类,对其具体分类方式及特征分析如下。
(一) ITIA的分类
ITIA分布于诸多行业,具体形态多种多样,组织形式无统一模式。根据不同标准,学术界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分类。基于主体在联盟中的地位和作用可分为企业主导型、政府导向型、学研主导型和产学研联合型[2];按照政府在联盟组建和发展中的角色分为政府指令型、政府推动型和市场自发结合型;依据联盟合作内容可分为技术服务型、技术成果转让型和技术培训型等[3];根据联盟成员联系的紧密程度可分为技术协作型、契约型和一体化模式[4];根据联盟成员处于产业链上的关系可分为横向合作创新、纵向合作创新以及混合合作创新模式[5];区分组建联盟的目的和功能可分为人才培养型、研究开发型、生产经营型以及立体综合型合作模式[6]。
(二)ITIA特征
ITIA的具体特征体现在主体性、目标性、层次性和运行性。
1.主体性
ITIA的推动力量是政府,行为主体是企业,是由企业、院校、科研院所及其他组织机构共同构成的整体。其中企业主要为联盟提供技术人员、资金、科研设备等技术创新的必要资源;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技术创新前沿部门相互联结,成立重大关键技术项目研究组,推广技术,使创新技术产业化。
2.目标性
国家长期战略目标在ITIA的具体活动中得到重点体现,活动以国家创新战略为主要出发点,主要着眼于国家重点战略领域;从长远发展与战略角度来规划各参与主体的合作关系,重点在于联盟中各主体从其他成员获取资源,转化为自身资源,取长补短,进而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3.层次性
ITIA活动作用的领域处于高产业层次,具有积极强劲的产业带头作用,联盟中研究开发的技术是具有产业核心地位的技术,与其他联盟的专有技术相区别,最终期望得到行业技术标准。而产业技术标准的实现又在另一方面促进了科学技术成果的产业化。
4.运行性
ITIA的运行活动需要制定相关的契约,运行受到法律约束,并且得到法律保护。ITIA通过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把外部竞争变为自身联盟内部的资源协调、分配,各参与主体之间依存度高,可促进契约的进一步实施。
三、装备制造业ITIA构建原则
基于装备制造业ITIA的特殊性,在构建中应该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一)契约原则
契约原则即建立有法律效力的联盟契约,通过契约对联盟各方的责任、义务进行约束,对各方在利益分配、风险分担等方面进行规定。
(二)战略原则
装备制造业ITIA构建需要符合国家重点产业战略目标,还要联系国家环保、产业与能源政策,符合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与产业竞争力的迫切要求。
(三)需求原则
构建装备制造业ITIA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建立在共同需求之上;瞄准装备制造业中的重大技术需求,选择有一定基础的领域。
(四)引导原则
政府是装备制造业ITIA的引导者,运用引导职能,按市场需求,对联盟各创新要素进行重新整合,解决联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运用管理职能,对联盟进行监督管理。
(五)信任原则
信任是合作的基础,由于装备制造业ITIA各方的文化差异,契约的不完备性等,冲突在联盟中是不可避免的,ITIA只有建立在各方信任的基础上,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四、装备制造业ITIA模式构建
对装备制造业ITIA模式构建分析如下。
(一)装备制造业ITIA影响因素
探讨装备制造业ITIA影响因素主要从其主体因素、客体因素以及主客体因素进行分析。
1.装备制造业ITIA主体因素分析
装备制造业ITIA中,有企业、政府、高校及科研院所与服务性机构四方主体。他们在职能上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1)企业
装备制造企业在联盟中需要:一是在行业中推广技术创新成果,引起技术创新的连锁效应,使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二是自主开展科研项目,装备制造企业应做技术创新领导者,及早捕捉技术需求,进行自主创新研发;三是整合知识资源,装备制造企业最先了解市场动态,应及时参与高校等的技术创新活动,引导创新方向,提升自身创新能力。
(2)政府
政府主要职能有:一是引导技术创新活动。政府运用自身引导职能,促进企业与其他成员合作,解决成员间冲突,使装备制造业ITIA沿着长期战略目标发展。二是搭建公共平台。政府要在财政经费中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建设重点装备制造业技术公共平台。三是制定政策法规。政府可借鉴外国成功经验,为装备制造业ITIA发展提供一个健康的政策环境。
(3)高校及科研机构
相关高校及科研机构需要:一是重视基础研究,在装备制造业ITIA的创新活动中重视基础研究,带动各方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二是培养创新人才,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鼓励师生到企业中去,为装备制造行业提供技术创新人才;三是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主动与装备制造企业交流合作,将科研成果快速转换成生产力,使科学研究适应市场需求。
(4)服务性机构
在装备制造业ITIA的构建及发展过程中,由于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自身的高投入、高风险、周期长等特征,在技术创新及后期的成果转化阶段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而企业本身还有其它生产项目,资金周转有可能出现障碍,所以需要服务性机构的加入,为联盟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并且,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同时是一个高收益的活动,有利于金融、风投机构获取高回报率。
2.装备制造业ITIA客体因素分析
装备制造业ITIA不仅受参与主体的影响,同时受到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环境等客观因素影响。
(1)政治环境
为促进ITIA发展,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各项法律法规及优惠政策,为装备制造业ITIA的构建及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如科技部等六部门的《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工信部提出的《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计划》等。
(2)经济环境
伴随经济全球化,各国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与风险。装备制造业ITIA的技术创新活动中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因此各参与主体在联盟运行过程中需要对各自应承担的资金、人力、物质资源的投资风险有明确认识,相互配合,尽量减少风险发生。如若发生风险,应按合同各自承担责任。
(3)技术环境
由于目前在装备制造业基础研究过程中,创新成本增加迅速、研发个体能力有限、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周期长等因素,使技术创新风险大幅提升,单独个体无力承担创新风险。因此,各方需建立技术共享平台、取长补短,建立装备制造业ITIA。
(4)社会文化环境
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资源是技术持续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在装备制造业ITIA构建及发展中,没有相似的价值观会阻碍联盟发展,所以应选择具有相同或相似文化与价值观的合作伙伴。但由于组成成员多、类型广,文化等必然存在差异,因此必须选择一种能够引导整个联盟的文化及价值观,使联盟持续快速发展。
3.装备制造业ITIA主客体因素的关系
装备制造业ITIA的生存与发展受主客体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如图1是装备制造业ITIA主客体因素关联图。
(1)主体变化影响客体因素
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及各种服务性机构在社会中作为一个个相互独立的个体,在经济、社会中扮演不同角色,有各自无法替代的作用,缺一不可。因此,它们的发展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政治、经济、技术、社会文化环境。
(2)客体变化影响主体因素
经济增减、政策颁布、技术变革以及文化进步等必将带来改革浪潮,政府的财政偏好、企业生产方向、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研究方向以及服务性机构的投资方向也必定随之发生改变,从而改变装备制造业ITIA系统,进而改变装备制造业ITIA的模式。
(3)主客体相互作用及转换机制
从上文的研究可以看出,装备制造业ITIA的主体因素与客体因素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单独地理解各要素对装备制造业ITIA的影响,会导致联盟决策者主观上对其他因素的忽视,进而导致联盟运行失效。因此,我们应该采用系统的、全面的、有机的观点来看待和理解影响装备制造业ITIA各因素的作用,从而有效地对待联盟中的合作与竞争[7]。
(二)装备制造业ITIA模式构建
从上文可知,在装备制造业ITIA构建中,受到主体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及客体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在联盟的构建中需全面、系统、有机地考虑这些因素,考虑到主客体因素对联盟的作用及影响,以及主客体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影响,只有这样构建装备制造业ITIA才能发挥最大效能,使联盟各方获得最大效益。以企业为主导、契约型的装备制造业ITIA构建及内在关系如图2所示。
在政府的引导支持下,联合装备制造企业、相关高校及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各方力量,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建立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装备制造业ITIA,可以实现政府部门、装备制造企业、相关高校及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各方独自所无法获取的高效益,使战略联盟系统产生1 + 1> 2 的协同效应。同时加快装备制造业产业创新步伐,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综合竞争力,使装备制造业继续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在国际装备制造业竞争中获得比较优势。
由于装备制造业ITIA受主客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同时存在多种复杂机制,所以在构建联盟时需要全面、系统,同时要通过最精简、有效的联盟组织获得联盟运行的最大效益。因此构建出的联盟是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推动、契约型、研究混合型的ITIA。如图3是构建的装备制造业ITIA模式图。
联盟中各个层级及其中的部门有其各自的职能,分工明确,避免由于联盟混乱、责任不清导致联盟运行效率低下,影响装备制造业ITIA的发展。
1.战略决策层
战略决策层分为两个部分,会员大会及理事会,会员大会是由联盟中所有成员组成的,而理事会则是通过会员大会商讨具有代表性的成员组成的,其中必须同时包含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及服务性机构四方要素。会员大会总领联盟的发展方向,对联盟的发展做出重要的战略决策。理事会有行使会员大会的权利,对联盟发展做出战略部署,但当理事会内部发生分歧或发生重大事件时,必须经会员大会通过。
2.管理层
理事会下设秘书处与常务理事两个单位,秘书处下设技术开发部、业务发展部及运行部,常务理事下面下设联合实验室与小组实验室两个部门。秘书处及下设两部门主要是对联盟进行综合管理,包括伙伴选择、具体项目选择、组织分工、奖励激励及利益分配等各项工作,对联盟活动起到统筹的作用。
而常务理事则是对具体技术创新活动进行分工执行,是技术创新活动实践部门。其中的联合实验室一般是由联盟出资设立的固定研发机构,而小组实验室则分散在联盟成员自身的研究机构。
3.执行层
执行层负责执行联盟内具体的活动。业务发展部下设会员组、合作组、拓展组等。会员组主要负责伙伴的选择及成员退出、建立契约等;合作组负责联盟内的组织分工、激励奖励及利益分配等工作;拓展组则负责与联盟外部的部门机构进行沟通协调。根据装备制造业ITIA自身需要不同,执行机构可根据需要设定。技术开发部则是针对具体项目进行组织分工、研究开发,下面分为若干个项目。运营部下分监管组、推广组及协调组等,主要分别负责联盟内部的监督管理、技术推广及协调沟通等工作。执行层中的部门机构必须涉及伙伴选择、组织分工、沟通协调、利益分配、监督管理等职能的部门。
五、结论与展望
装备制造业ITIA是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构建一个体系完整、分工明确的装备制造业ITIA体系有利于联盟的高效运作。构建装备制造业ITIA不仅需要遵循ITIA的构建原则,同时需要兼顾装备制造业自身具有的跨领域多学科、周期长、高投入高风险等特征,形成适合装备制造业ITIA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联盟。管理层、决策层、执行层各级组织分工明确,划分明确的风险分担、利益分配机制,自联盟成立初就需完善沟通协调、监督管理机制,成立专门机构进行负责,保证联盟畅通、高效的运行,进而实现各方的战略目标。
为了进一步发挥ITIA在装备制造业发展中的促进作用,应进一步完善装备制造业ITIA的模式。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加强联盟中企业的作用,使其发挥其主导职能,无论是在技术创新阶段还是成果转化阶段。特别是联盟中的核心企业,即创新能力强、资金雄厚、竞争力强的大企业,要充分发挥其在高创新力、大信息量、国际国内地位高等得天独厚的优势。
第二,完善联盟内组织结构,成立专项部门承担对联盟构建及运行中的伙伴选择、组织分工、利益分配、沟通协调、监督管理等工作。可从联盟各成员中抽派人员从事联盟内部专职工作。
第三,加强政府引导及监督管理职能。政府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使联盟内部成员全面、系统、有机地进行技术创新活动,进而实现产业化发展。除了联盟内部专设监督管理部门,政府也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社会管理职能,对公共平台实行专业化管理和运作,不断提高平台的服务水平与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权威.科技部等六部门《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J].科技日报,2009(9):1-2.
[2]沈永良.地方综合性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J].科学研究,2004(1):22-25.
[3] 李炎炎,叶冰,杜鹃,等.产学研合作模式分类及其选择思路[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10):98-99.
[4]朱桂龙,彭有福.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组织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研究[J].软科学,2003(4):49-52.
[5]孙福泉,王伟光,陈宝明,等.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机制与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关键词:服务业 组织创新 创新扩散过程 ISM
引言
随着产业发展的逐渐成熟,创新已经成为推动产业变革、升级的关键点。国外成功的公司都是依靠创新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依靠核心竞争力塑造品牌,进而依靠品牌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和无形资产,因此,创新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服务业已经成为促动各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然而,现代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全球贸易环境产生了深刻影响,顾客的需求日趋于多元化、个性化,市场的区域化也越来越明显,使产业间竞争更加激烈,这些特点在服务业尤其明显。组织能否存活且具有竞争力的关键就在于组织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强的组织才能在激烈的全球竞争环境下拥有较好的存活能力及适应能力。
与其它产业相比较,服务业有其鲜明的特点,产品的无形性、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离性及产品不可储存性的特殊属性,决定了服务业和其他产业在产品设计、研发、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属性迫使服务业企业必须重视创新,不断进行创新。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不同之处在于单纯的技术创新对其意义不大,服务业需要综合技术创新及管理创新,将组织中人力资源的创造力有效激发,不断扩展创新的深度与广度,为组织带来更多效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这实质上即为组织创新(魏心镇等,1993)。组织创新可以使服务业企业潜在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然而,组织创新的实现机理及过程要素会影响到组织创新的质量和速度,服务业企业要考虑组织创新在其成员之间的扩散路径,研究那些类型组织创新的扩散速度比较快,那些特性的组织创新会促进或阻碍其被接受的速度,进而能够保证组织创新的效果及效率,这就是组织创新扩散研究的问题。
就组织创新而言,近年来的多数研究都与制造业有关,多数组织创新的研究着重于组织创新的决定性条件及结果的探讨,对组织创新的过程模式研究较少,很少有文献以过程的观点探讨服务业组织创新的产生动机、发展、成长及结束。本文以服务业作为研究背景,讨论服务业组织创新扩散的机理及关键过程要素,对服务业企业进行组织创新扩散提供理论指导和支持。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组织创新的内涵
由于组织创新的内容及含义较多,目前组织创新并没有一个一致的定义。Damanpour(1994)认为从组织内部产生或由组织从外部购买获得的全新的特定活动即可称之为组织创新,这些活动包括了设备、系统、政策、方案、过程、产品、服务等。Wolfe(1994)则认为创新是一种可以应用在启动或改进某项产品、过程或服务的全新理念。组织创新的内容包括了产品创新、新的生产过程技术、新的结构及管理系统、新的计划及管理方案等。Martin等(1993)认为组织创新包含了管理者认为是新的政策、结构、方法、流程、产品及市场机会的任意活动。因此,组织创新实际上是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结合,任何在新产品、新技术、新管理模式及方法方面的创新都可以称之为组织创新。
(二)组织创新的作用及影响因素
组织创新对企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胡雅蓓等(2011)研究了现代服务业集群治理的问题,发现利用组织创新可以提高集群组织化程度及优化集群治理结构,并提供了服务集群实现过程创新和结构创新的有效路径。吴际等(2011)研究了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内部复杂相关关系,认为组织创新要素与技术创新要素的协同对企业出生、成长、成熟与蜕变阶段有着重要作用。李靖等(2011)认为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是高技术企业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和支撑,技术创新是组织创新的动力和源泉影响因素方面,Evanisko(1981)在双赢模式中提出了组织创新的阶段过程,认为各阶段的组织影响因素不同,组织创新过程相当复杂,没有可以遵循的固定模式。Damanpour(1996)探讨了组织结构对组织创新的影响,认为影响因素包括组织的复杂程度、组织的跨度、规模及功能等式。Tidd(2003)认为制造业的创新与服务业创新不同,应当针对服务业的属性在组织、架构、特性等方面进行严格区分,为了创新,组织需要做出恰当反应。徐昭明(2011)构建了知识创造、组织创新与组织绩效的整体理论模型,从服务业的角度验证表明:知识创造能够直接正向影响组织绩效,也能通过组织创新间接影响组织绩效,其间接效果大于直接效果。
(三)组织创新扩散的过程机理
创新扩散是创新的空间传播或转移过程,通过创新者与接受者之间的信息传输实现创新,当接受者的累积数量趋于饱和时,扩散过程亦趋于结束。创新扩散的研究重点在于如何去发展及推广此类创新,以加速其被接受的速度。创新接受的研究则是探讨个人、团体或组织的特性,并发掘出其中强化或阻碍创新接受的因素。
Amabile等(1996)研究了工作环境对创新性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创新的工作环境的基本架构,认为影响组织创新的工作环境因素包括组织鼓励、主管鼓励、工作团队支持、自由度、足够资源、挑战性工作、过度的工作压力与组织中对创新的障碍等。研究将个人因素、组织因素与组织创新关联起来。由于许多学者认为创新过程不应该仅限于应用阶段,因此相继提出其它更为完整的创新过程模型。Amiable(1998)以创新三要素理论为基础,强调个人内在的动机、任务相关的方法及创造性思考的技巧等对组织创新的重要性,并提出组织创新的五大阶段,特别重视个人创造力对组织创新的影响。Rogers(2003)认为影响服务业创新扩散过程包含了四个主要因素,分别是创新本体、传播渠道、时间以及社会体系。一种新的发现和创新都必须经过适当的传播渠道进行扩散,创新扩散本身的质量与扩散程度中产生的创新扩散缺口有关。依据Rogers的过程观点,服务业的创新扩散过程包括目标设定阶段、合理化阶段、再定义/再调整阶段、确认阶段、规范化五个阶段。
综合以上国内外研究现状可以看到,服务业组织创新的相关研究内容非常广泛,深入讨论了服务业在组织创新方面的影响因素及关键点。创新扩散的研究还很不足,国内研究较少,国外研究考虑的角度多为影响服务业组织创新扩散的关键要素,从系统、过程的角度研究的内容还不够深入,导致组织创新扩散的考虑因素不够全面,对创新扩散的整体把握不足。
影响因素的确定及信度检验
(一)研究样本
实际上,影响服务业组织创新扩散系统因素很多,本研究以Rogers Everett M的五阶段模型为过程基础,对五个阶段进行调整合并,最终将整个创新扩散过程定义为四个阶段,分别为目标设定阶段、合理化阶段、调整及确认阶段、规范化阶段。随后从投入、转化、产出三方面出发,总结出20项影响因素。这20个要素为创新动机、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分析、组织结构特性、系统的开放程度、内部关联的紧密度、组织创新文化、组织创新的规范化、组织内部沟通、领导者的态度、创新决策类型、组织结构调整、组织创新实施、创新风险控制、创新推行人员、组织创新的规范化、创新在业务中的实施能力、创新绩效预测、创新满足组织特定需求能力、创新融入组织活动、创新风险的控制。从2010年5月至2011年10月,通过邮件和网络访问等方式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包括了陕西西安市物流、金融、医院、超市等30家服务业企业的50位相关人员及高校中从事创新管理研究的20位专家,共发放问卷70份,回收了70份,其中有2份问卷由于回答选项与问卷要求不一致而去除,最终确定68份问卷为有效问卷。此次问卷的量表采用的是李克特五级量表,即;非常好(用5分来表示);很好(用4分来表示);好(用3分来表示);一般(用2分来表示);差(用1分来表示)。
(二)影响因素的信度检验
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整理,利用SPSS17.0 输出信度统计结果。其中的20说明进行信度分析的项目总共有20个, 利用原始数据对整个问卷的所有项目进行信度分析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43>0.8,利用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信度分析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852>0.8, 这两个指标均能够说明设计的调查问卷从整体上能够有效地测度事先想要收集的资料信息。此次问卷所设计的量表对服务业组织创新扩散过程因素的度量是有效和可信的, 能够满足统计分析的需要。
利用从SPSS 对过程因素测量信度发现,问卷设计测量表的20项变量的Cronbach's α系数都在0.8 以上, 说明此次设计问卷中的20个要素方面的问题都是有效及可信的, 问卷的整体信度合适且满足统计分析需要。各个项目和总的量表结果的相关系数都是很高的, 如果剔除其中的哪一个题目均不会引起Cronbach's α系数发生显著性变化, 这也充分说明设计的20个量表项目是满足统计分析要求的。通过对以上的服务业组织创新扩散过程因素问卷调查的信度分析, 可以知道此次通过问卷量表设计合理,调查结果有效。
基于ISM的服务业组织创新扩散过程要素分析
本文使用解释结构模型 (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ISM)对整个服务业组织创新扩散要素进行分析。对20个要素通过专家评议,分析出这些要素Si之间的因果关系,得出邻接矩阵,用B表示,B中的元素aij为因素之间的关系,aij的取值如下式所示:
依据以上判断准则,得出二元影响关系矩阵B ,计算邻接矩阵B的可达矩阵,经计算得到可达矩阵发现(B+I)6=(B+I)5 ,其中I为单位矩阵,则可达矩阵BR=(B+I)5。
如下所示:
归纳出可达集和前因集,前因集用A(Sj)表示,是由可达矩阵第Sj列中所有aij为1的行所对应的影响要素构成的集合,A(Sj)={Sj|aij=1,I=1,2,…,n}。可达集用R(Si)表示,R(Si)={Si|aij=1,j=1,2,…,n},是由可达矩阵第Si行中所有aij为1的列所对应的影响要素构成的集合。R(Si)和A(Sj)的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对表1以为准则进行分析,得出第一层的集合要素为{S12}。剔除要素S12,逐次类推,可得到第二层到第六层的数据集合,其中:第二层为{S11}、第三层为{S8,S13}、第四层为{ S9,S10,S14,S16,S17,S18,S19,S20 }、第五层为{ S1,S3,S5,S7,S15 }、第六层为{ S2,S4,S6}。
根据可达矩阵的层次化处理,可以得出服务业组织创新扩散要素的多级递阶解释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结果分析
组织创新本身是动态的过程,如果只从组织创新的结果来进行研究,就无法分析组织创新的发展及演化过程,因此,需要从系统的角度来探讨,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第一,服务业组织创新扩散是个逐级发展的过程,无法一蹴而就,服务业企业的组织自身特征及属性决定了组织创新类型及创新能力,因此,服务业企业在进行组织创新时要对组织自身进行深刻认识,选择恰当的创新模式,这是组织创新是否能够实现的关键。
第二,服务业企业组织创新是企业软实力的外化表现,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加强内部有效沟通、外部环境敏锐的洞察及规范化的管理制度都是一个企业组织创新成功的前提,这些方面的表现直接影响企业组织创新的实现能力,从国内外的一些优秀公司的组织创新也可以验证此项的正确性。
第三,组织创新是整个服务业企业的重要任务,从组织创新的初始阶段开始,所有相关部门都要参与到组织创新之中,实现一体化的协同作业,部门间需要密切协作,实行有效的职能交叉及对接。对组织创新目标要制定严密的计划,实行有效的过程监控,评价活动应当贯穿创新的全过程,尽可能地缩短创新周期,组织要强调高效率的研发和高质量的服务质量,领导的支持及参与对组织创新扩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四,注重顾客需求,服务业组织创新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满足顾客动态、个性化的需求。只有把握顾客需求的本质特征,才能够有针对性的提出组织创新的目标,进而形成创新计划。因此,要注重市场调查研究,明确企业细分市场及竞争环境,使组织创新有的放矢。
结论
组织创新扩散对构建并加速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起到关键作用。从系统、过程的角度研究组织创新扩散,能够帮助服务业企业全面、整体把握组织创新过程,提高创新质量及速度。本文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总结出影响服务业企业组织创新扩散的20个影响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各因素进行了信度检验;随后利用ISM对整个服务业组织创新扩散因素进行系统分析,获得了服务业企业组织创新扩散的过程模型。通过过程模型分析发现,企业特性分析、企业软实力、全员参与、系统过程控制及有效沟通对企业的组织创新扩散起到决定性作用,领导者的关注与支持是对企业组织创新扩散的过程控制有重要影响,这些结论对企业组织创新有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理查德·鲍彻.实现中国“十二五”规划服务业发展目标应注意三个问题[J].时代经贸,2011(6)
2.魏心镇等.新的产业空间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与布局[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3.胡雅蓓.现代服务业集群治理研究:基于组织创新的视角[J].经济问题探索,2011(11)
4.吴际,石春生,刘明霞.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组织创新要素与技术创新要素协同模式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1,25(4)
5.李靖,石春生,刘微微.技术企业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匹配状态的测度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1,25(10)
6.徐昭明.知识创造、组织创新与组织绩效关系之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2011(11)
7.Damanpour anizational Innovation: Analysis of Effects of Determinants and Moderator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1,34 (3)
8.Wolfe anizational Innovation:Review, Critique and Suggested Research Direction[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1994,31(3)
9.Martin C R.Services Innovation: Successful Versus Unsuccessful Firm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 Industry Management, 1993, 4(1)
10.Evanisko K anizational Innovation:The Influence of Individual,Organizational,and Contextual Factors on Hospital Adoption of Technological and Administrative Innovations[J].24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81(4)
11.Damanpour anizational Complexity and Innovation: Developing and Testing Multiple Contingency Models[J]. Management Science, 1996, 42
12.Tidd J, Hull FM. Service Innovation, Organizational Responses to Technological Opportunities and Market Imperatives[M].Imperial London: College Press, 2003
13.Amabile T M.Assessing the Work Environment for Creativity[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6,39(5)
关键词:项目管理;施工技术;创新
0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也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项目管理是建筑企业最基本的管理,项目施工水平的高低、施工质量的优劣、文明施工的贯彻与否,与项目管理有着直接的关系。当前的建筑市场竞争激烈,要想开拓市场站稳脚跟,谋求更大的发展,就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来增强企业实力,保证施工的关键技术、设备紧跟国际发展趋势,与行业先进水平同步。靠增加科技含量来提高工程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创造最佳效益。技术创新是企业兴旺和发展的源泉,这一点已经毫无疑问地成为企业界的共识。笔者结合建设工程项目实践浅析施工企业技术创新。
1开展建筑施工企业技术创新,提高服务能力
建筑施工企业技术是以产业化为目的的。施工企业的产品就是服务项目,就是“加工”某类建筑物的服务能力。服务品种多少、服务质量高低、服务能力大小就是其竞争制胜的决定因素;资质门类和等级、质量认证都是对综合服务能力的认定,相当于工业企业的产品许可证。为此,要积极贯彻技术创新“开发一项技术、争取一份投资、争得一项技术声誉、开拓一项业务、带动一片产业”的“五个一”战略,建设构建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一流大型国际化企业发展目标,不断自我创新,自我超越,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进企业持续发展。
建筑施工企业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服务能力,而不是仅仅着眼于建好某一个特定的建筑物。这也就是我们常讲的,业绩越多,技术创新的成果和施工经验就越多,施工能力就越强,就越能承揽到更多的同类工程,实现规模化“生产”即产业化的目的。就工程技术公司而言,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不断巩固发展检修及检测业务,拓展建材和特种工程业务,形成检修协力、工程检测、新型建材及特种工程四大产业,将企业打造成为全国性业内领先的工程技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必须紧贴市场与施工。孤立地看,建筑企业技术创新是先有市场后有创新,但如果把投标过程和施工过程贯穿起来看,还是先有新技术成果后,应用于生产和开辟新市场,这一点和工业企业完全一样。因为投标时技术难题在招标文件中已经反映出来,企业提交的施工方案必须能够满足项目成功建成的需要。技术难题必须先解决好并得到评委的认可才能中标,这本身就是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过程和鉴定过程,中标后的施工过程就是把技术开发成果结合实际运用于生产,保证进度、安全、质量,实现利润的过程。
作为工程技术企业,就是要让技术和市场靠得更近,实现“资本”与“知本”的结合,让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产业化,转化成巨大的生产力,实现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努力为企业建设创新提升式发展贡献力量。
2构筑研发平台,组织在建项目技术攻关
建筑施工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研发平台,在这平台上主要演好两个角色:第一是领导和组织在建项目技术攻关,提高常规作业的技术含量,改进现有的服务产品;第二是选择有商业价值和有发展潜力的技术开发项目进行研究,开发新的服务产品为承揽任务进行技术储备。一方面建筑企业技术创新的首要任务是满足在建项目施工需要,另一方面引进或开发具有国际水平或国内领先优势的技术成果,推出新的服务产品,形成超出对手的服务能力、有自主知识产权或独占性的核心技术,依靠技术上的跨越实现服务产品的升级换代,在一定时期内形成垄断或独占优,创造出高额的利润。
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是与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是否适销对路密切相关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通过坚持不懈的技术创新,不断提高现在技术和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自我发展首先就是指资产增值和技术创新,是在“以资产增值支持技术创新,以技术创新带来资产增值”的循环中不断壮大发展起来的。企业不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就不能切实保障企业持续发展。
3加强建筑施工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市场竞争的一般规律是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比对手有优势。要取得优势越来越依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谓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较竞争对手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核心竞争力的特点:一是以企业独有的核心技术或产品为主要特征,也包括管理、营销、团队素质、企业文化、政治优势和操作工艺诀窍等方面的因素;二是具有对手在一定时期内难以模仿、破解或者模仿、破解起来成本太大的优势;三是能带来市场优势,形成稳定的垄断或独占性的利润;四是核心竞争力也是不断发展的。谁停止创新,就意味着落后和死亡。通过技术创新保持竞争优势和不断寻求新的发展机会,为大工程建设做出新贡献。
为此,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实质是通过“制造差别化”来战胜竞争对手。企业可以利用自己研究开发的优势,在产品和技术的品种、性能、质量等方面制造差别化;也可以利用先进的工艺设备,通过大规模生产降低生产产品成本,建立同等质量下的价格优势。
4加强科技成果转换和应用,提高企业技术开发能力
科技创新在中国建筑业虽已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能力,但与国外一流建筑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尚不具备与之抗衡的能力。因此,中国建筑企业为了适应国际工程项目功能新、体量大、施工难度大的新趋势,需要大力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广建筑业十项新技术的应用;需要加强企业科技管理工作,提高企业技术开发能力;需要加强科技成果转发和应用,以及知识产权的管理。
建筑业是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业也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是与民生大计息息相关的。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状况对我国经济与建设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进一步扩展,以及现代科技进步的进一步深化,建筑企业的发展逐渐融入国际经济的大潮,近年来,随着我国一些大型建筑项目国际招投标的实施,使得我国建筑企业已越来越感受到来自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融入建筑业市场的竞争、发展的大潮中―――迎接挑战、求得发展,这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和慎重应对的问题。
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由于建筑施工企业数量过多,竞争秩序不规范,造成在激烈的竞争中以价格决定一切,而忽视了企业对其他价值诸如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技术创新、工艺水平和服务水平等的保证能力。我国已加入WTO,目前我国一些保护国内企业的规定将逐步废止,诸如“外国承包商不能独立承包工程,需与中方企业合资、合作,共同承包工程”的规定等。国内所有建筑施工企业将直接面对国外企业的竞争。在这种形势下,国内建筑施工企业应积极思考如何提高企业竞争力,适应新的环境、新的时代趋势,创造更大的效益。
5推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创新,让企业融入更大的市场
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是由项目管理的任务、项目目标、项目的使命决定的。它们都是为了达到项目的目的。创新不是目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创新必须符合工程项目的目标和使命。北京奥运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是建筑施工的典范。它包括了项目规划管理、采购与合同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技术管理和成本管理等项目管理的创新,是工程项目管理过程创新成果。北京奥运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创新,带给我们新的管理理论应用、新的管理方法和工具的应用。
6结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快,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已经进入了历史发展新时期。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经济日益融入全球市场,在我国的跨国公司和跨国项目越来越多。许多项目要通过国际招标、使用BOT方式运作。企业走出国门在海外投资和经营的项目也在增加。目前,我国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多、技术水平高。但是,由于我国在有些工程技术标准方面还没有完全与国际接轨,使其对国际技术标准规范难以真正地理解和掌握。迅速发展的技术、竞争的加剧使当今企业面临巨大的挑战。企业是否具备科技创新的能力,已成为企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的内外资源,改善流程,有效降低组织与项目运营的成本、减少项目风险、提高工作效率、缩短项目时间,成为企业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1]白思俊.现代项目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关键词:企业生命周期;融资;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5-0028-04
作为对企业的一种仿生研究,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一直是企业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迄今为止,已有二十多种不同的生命周期理论模型。早期的研究重点多放在对企业生命周期进程的刻画上,近十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考察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企业行为。本文将在参考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1 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与判别
企业生命周期是分析企业一段时间内动态发展过程的一种参照模式,在一个连续的时间段内,依据一定的标准人为地将企业的发展划分为若干个阶段,通过研究不同阶段的特征,归纳企业从诞生到衰退的发展规律的方法。正因为如此,在有关企业生命周期的研究中,对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一直是一个重点。
不同研究虽然选择的划分标准不同,但基本上都以Greiner(1972)的理论为核心,围绕着诞生、成长、壮大、直至死亡的这一主线确定企业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1]。例如,Adizes(1989)认为,企业的成长与老化同生物体一样都是通过灵活性和可控性这两大因素之间的关系来表现的,按照这两个因素,企业的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十个时期,分别为由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构成的孕育阶段,由青春期、盛年期和稳定期构成的成长阶段,以及由贵族期、官僚化早期、官僚期和死亡期四个时期组成的老化阶段[2]。陈佳贵(1998)根据企业的规模将企业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孕育期、求生存期、高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和蜕变期六个阶段。与多数研究将死亡作为企业生命周期的终点不同,他认为企业进入衰退期后,存在两种前途:一是衰退;二是蜕变。所谓蜕变就是指“企业的经济形体、实物形体和产品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革命性的脱胎换骨的变化”[3]。
表1列出了部分代表性研究选择的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划分标准和划分的阶段数目,从中可以看出,由于划分依据的不统一,企业生命周期的阶段被分为三到十个阶段不等。尽管不同学者划分的企业生命周期阶段数目有所差异,但其中还是有很多一致的地方。例如,试图描述一种相似的发展模式,并认为企业生命周期是连续的,对于阶段的划分是逐级进行、不可逆转的。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影响企业生命周期的因素越来越多,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区别也越来越不明确[5]。但是,通过对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可以对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进行判别,目前,比较典型的判别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孙建强(2003)提出的关于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界定方法[6]。他认为收入增长率、市场占有增长率、科技成果转化增长率、成本降低率与规模扩张率是对企业发展影响较大的因素,并可以根据这些因素对企业的影响力分别赋予权重,据此确定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此方法分为两步,第一步,构建指标函数I。通过对指标函数I的比较,判别企业处于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其构造指标函数I为
I=M1×C%+M2×R%+M3×M%+M4×P%+M5×A%+M6×N%(1)
其中,M1、M2、M3、M4、M5、M6分别表示六个因素在特定生命周期中所占的权重。C%代表成本降低率,R%代表销售增长率,M%代表市场占有率,P%代表科技成果转化增长率,A%代表规模扩张率,N%代表现金收益比增长率。当以上指标出现负数时用绝对值表示。第二步,确定指标函数I的划分标准。即通过行业市场调查、国内知名企业的财务趋势分析和国外成熟企业的财务状况,确定指标I的划分标准。最后,通过比较I的值来判定企业所处的周期阶段。
孙建强(2003)以海信公司为例,通过计算和比较I值,得出海信公司目前处于成长期。可以看出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现状,得到较为合理的结果。但是,这种方法并不能完全且准确地判定企业所处的阶段。首先是因为这些主要影响因素的权重很难得到;其次是因为指标函数的判断标准不明确,受外因影响较大。
李勇峰(2004)等提出一种更为准确的判定方法,从总资产(Z)、无形资产(W)、销售收入(S)、现金净流量(X)、生产成本(C)、利润(L)、R&D投入(R&D)、运营能力(Y)这几个影响企业生命周期的因素来确定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7]。其认为企业生命周期与影响企业生命周期的因素都可以与时间建立联系,因此,构建企业生命周期系数函数(Lt)为:
Lt(t)=f(Z,W,S,X,C,L,R&D,Y,t)(2)
企业生命周期系数函数确定之后,就可以建立企业生命周期坐标系,根据这个函数关系描述企业生命周期系数随时间的变化。这正是企业在不同生命阶段的综合表现,即可以以此来反映企业处于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
企业生命周期是一连续的时间段,因此,建立的企业生命周期系数函数是连续的。通过对这一函数图像的进一步分析,来划分企业生命周期阶段。按照连续函数的特性,可以将函数Lt(t)对t求偏导:
并在此基础上对t求二阶偏导:
分别令:,求解出(4)中的t值。由于所选取的影响企业生命周期系数的指标除生产成本外均为正指标,所以,对应于的t点反映的是企业生命周期系数的极值时刻,这表示企业在生命周期内取得最好成绩的时刻,或者是企业经营的最低谷时刻。但不论是哪一种情况,都是企业生命周期中值得注意的时刻。对应于的t值,则是划分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时刻点。可以根据确定的t值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对企业生命周期阶段进行划分。但要注意的是,不同的企业其实际情况会各不相同,需要根据具体企业生命周期系数的计算,结合企业的实际来进行评判。
2 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的融资行为
目前,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应用的领域很广,有很多关于企业决策行为的研究是以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的,其中,对于企业融资行为的研究最具有现实意义。
很多研究发现,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企业的资金需求规模、融资时机和关于企业信誉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都是变化的。投资银行为减少投资风险,通常结合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采取多阶段的投资方式和组合投资。企业也会采取多阶段的融资方式。国内外关于处于不同阶段的企业融资行为研究已经形成理论。其中,最为典型的是Berger(1998)等提出的融资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将企业分为婴儿期、青壮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四个时期,认为伴随着企业生命周期而发生的信息约束条件、企业规模和资金需求变化是影响企业融资结构变化的基本因素,在婴儿期和青壮年期企业的融资大都依靠内部融资,而从中年期到老年期,企业得到的外部投资会迅速增加[8]。
Natalia(2002)研究了经济管制对企业生命周期的影响,他用充分的事实证明了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企业成长之间存在正相关性[9]。冯昕(2003)在企业生命周期的框架内,从中小企业可贷性的角度分析其融资困境,引入预期利润变量,解决了以往研究把企业的预期利润视为外生变量的不足,最后,强调就企业的生命周期阶段与预期利润而言,风险投资银行往往比普通商业银行具有比较优势,因此,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及成长期的贷款应该引入风险投资体系,对中小企业预期利润的判断要求银行与企业之间良好的信息沟通,适当发展社区金融机构不仅能够改善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且可以推进竞争机制,完善银行系统[10]。
此外,Sahlman(1990)和Wetzel(1994)提出的融资规律认为,处于创始期的企业融资非常严重的依赖于初始的内部融资和贸易融资[11]。梁琦(2005)等基于Churchill(1983)等对企业生命阶段的划分,以制造业为例,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我国民营企业生命周期融资规律,得出相似的规律。他们通过对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我国民营企业在生命周期的创业、生存和成功三个阶段,对自有资金、商业信用、民间借贷和亲友借贷依赖性较高,但从扩张阶段开始,对上述来源依赖性减少,企业能够通过发行证券在公开市场上融资[12]。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融资都遵循同样的规律。Fluck(1997)和Rosen(1997)对融资周期的研究得出了与前人不同的结论。他们使用美国威斯康星州企业的数据,发现企业在创始阶段的外部融资超过了内部融资[13]。
总体来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由于它所处的经营环境和金融环境不同,其融资的手段和规模是有所区别的。或者说,各种融资工具在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因此,企业应该深入了解金融市场的特点和运作机制,利用积极因素,避免不利因素的影响。
3 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的创新行为
创新是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然选择。由于企业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因此,企业的创新行为也存在差异。目前,国内外有关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创新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技术创新的成本投入和收益的变化;二是处于不同阶段的企业对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不同。
Utterback和Abernathy(1975)认为在企业发展的早期阶段,产品的技术创新占主要地位,进入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后,企业应致力于降低技术创新成本来维持竞争优势[14]。Koberg(1998)从组织结构的角度分析了企业对创新服务需求的动态性,认为科技型企业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创新服务[15]。Darren(2002)、Christine(1996)等学者通过对计算机业的五个企业的实证研究,得出两个结论:一是科技型企业在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从事技术创新活动所投入的成本是不断变化的。在早期及企业发展后期从事技术创新活动投入的可变成本减少而固定成本增加。在中期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可变成本增加而固定成本减少。二是企业在不同时期对技术创新的需求程度不同。企业处于创始阶段时对技术创新需求大,进入中期时需求降低,处于晚期时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需求又再次增加[16]。国内方面,全怀周(2003)从技术创新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入手进行分析,认为当企业处于初创期时,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要远远大于创新所带来的收益,在这个阶段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没有多大的促进作用,相反可能会由于分散企业资源而对企业成长造成负面影响;当企业处于成长期时,技术创新会加速企业成长,此时技术创新带来的效益已经足以弥补其所耗费的资源,并且效益呈增长势头,推动企业不断成长;当企业处于老化期时,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效益增长势头逐渐减缓,对企业的推动力逐渐减弱,但是由于惯性作用,企业仍然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增长,只不过增长的“加速度”越来越小。当产品已经不适应新的环境需求时,企业将面临新的创新需求:要么寻找新的推动力,企业继续成长,要么受内外阻力的影响,成长速度变为零甚至负值[17]。
除了围绕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研究企业从事技术创新的成本和收益之外,近年来,一些研究开始考察企业的创新策略与生命周期之间的关系。Sullivan(2000)认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实际是一个关于技术创新资源长期使用的战略决策过程,在制定技术创新策略时,企业必定会考虑自己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18]。Veugolers(1999)等通过对创新过程中各种信息资源的分析发现,企业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会交替选择自主研发策略和外部合作策略[19]。严中平(2004)等利用创新生命周期模型对这两种战略进行比较得出结论:自主研发与外部合作两种策略各有侧重点,前者倾向于横向延伸企业的生命周期曲线,后者则通过有效推动企业生命周期曲线的纵向伸展而使企业突破发展的资源限制线。企业的持续发展需要两种战略的交互作用[20]。
李丹(2004)等从各个阶段对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不同对技术创新战略进行细分,认为企业在创始阶段应采取技术创新资源战略、技术创新依附战略和技术创新夹缝求生存战略。其中,技术创新资源战略又包括内部合作和再引进创新战略[21]。游学民(2005)认为,企业在创始阶段资金缺乏、人力资源不足和承受风险的能力弱,应采取模仿创新战略。当企业处于成长期时,游学民(2005)及李丹(2004)等均认为此时应以自主创新为主,李丹(2004)等还把此时的战略决策细分为技术创新产品差异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和紧随领先者战略[22]。在企业进入老化期后,李丹(2004)等认为此时企业应采取技术创新转变战略和撤退型战略。
4 结论与展望
总体来看,目前有关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虽已涉及到企业的决策行为,但仍以实证研究为主,还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事实上,企业生命周期不是简单的时间序列,影响其因素是多方面的。从现有研究中可以看出,从企业生命周期角度对企业融资行为和创新行为的研究均按照企业生命周期的发展规律,进行纵向比较,缺乏在同一时期对不同企业的决策行为的横向比较,若将此横向比较应用于企业的决策将对企业的发展发挥出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