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干部人事制度范文

干部人事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干部人事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干部人事制度

第1篇:干部人事制度范文

一是注重领导干部基层经验和实绩。在县乡换届和干部选拔任用中,注重向基层一线倾斜;向实绩突出的干部倾斜,对同属差额考察对象的拟提拔任用干部,实绩考核排名靠前的,优先提拔或重用;向综合考核排名在前的单位倾斜;向近几年来未提拔重用过干部的部门和地处边远、条件艰苦的乡镇倾斜。形成了“重视基层一线、尊重工作实绩”的用人导向,提高了选人用人的满意度和公信度。

二是注重对落选干部实行“定向竞争性选拔”。针对乡镇落选的干部,按照人岗相适、人尽其才的原则确定人选的“双向选拔”方式,在县直部门安排19个副科级领导岗位定向落选干部竞争性选配。有效解决了落选干部问题的同时,健全了科学的选人机制,让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通过笔试、面试等竞争方式,面向全县公开选拔了县督办督查局、县房产事业局等单位的副科级领导干部9名,进一步深化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拓宽了选人用人公开透明度。

三是注重对年轻干部“先锻炼,再任用”。每年面向社会公开选拔50名左右的年轻副科级干部拟任人选到乡镇挂职锻炼,同时定向已挂职锻炼一年以上的拟任人选竞争性选拔25名左右的优秀人员任职。2015年,已选拔了42名28岁以下年轻干部到乡镇挂职,有效激发了年轻干部的干事创业激情。

四是注重领导班子配备科学组合。在配备领导班子时,综合考虑领导干部的年龄结构、性格特点、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特长爱好等情况,坚持老中青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专业人才的配备,充分考虑各单位工作性质,科学合理配备班子成员,努力做到班子结构合理,班子成员优势互补、气质相融,进一步增强了班子的整体功能。

五是注重乡科级后备干部考核管理。完善《____县乡科级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选拔及管理办法》,对乡科级干部实行动态管理。目前,全县有副科级后备干部374名,正科级后备干部259名。今年已抽派215名后备干部挂职锻炼,其中,挂任乡镇党委副书记25人,挂任科技副乡镇长42人,到农村信合联社挂职2人,到重大建设项目锻炼23人,联乡驻村123人。

第2篇:干部人事制度范文

一、着眼人才培育,突出适配和谐,强化责任意识引领。

为充分发挥中层干部在基层工商队伍的领军人才作用,该局紧扣人才适配和岗位责任的关键点,努力推进中层班子和谐建设。一是推行适岗定人,实现基础性和谐。打破原有人员岗位界定,应新“三定”方案后职能转变需要,明确提出中层正职干部上岗推行“适岗定人”。即按编设定中层正职岗位,通过发放《中层干部正职适岗意向表》,先由全体中层正职干部根据其个人能力专长竞选三个意愿岗位;局党委再综合分析干部能力水平、综合素质与意愿岗位是否适配进行充分研究,合理布局中层正职岗位人选,努力使中层正职岗位的干部配置实现基础性和谐。经过调整,大部份中层正职干部根据个性特点,如愿轮换到其专长适宜岗位,通过自主择岗进一步强化了岗位责任意识,切实解决“有位无为”、人才不能“专用”的问题。二是推行适配定编,实现功能性和谐。在调整中,打破以往干部调整选拔任用时实行满编满员的惯例,针对个别虽有定编的岗位但与其他岗位的功能职责相近可兼顾的岗位,坚持由合适干部进行兼岗不满编;对功能职责比较少的岗位坚持能不设正职的就仅配一副职工作,能不配副职岗位的就仅配一正职开展工作;对人员较少、事务较少的山区基层所配一名副职就能开展工作的,就不再设两个副职岗位。通过该次调整,中层正职岗位配置缩减了_个;中层副职岗位缩减了_个,岗位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精简高效。三是推行适者搭配,实现匹配性和谐。即在组合中层正副职搭档时推行“双向选择,适者搭配”的理念。即由中层干部正职填写单位《选副职意向表》,每单位可按编数_:_比例申请副职对象名单;中层副职填写个人《择岗意向表》,每人可申请_个岗位,并注明是否服从组织安排;根据双向选择意向,局党委根据双向选择的结果从年龄结构、业务水平、性格类型等多方面着手,对正副职中层干部进行排队组合,反复酝酿各单位中层领导班子搭档是否合适恰当,提前消灭人员搭配出现不匹配的因素,力争实现中层领导班子的优化组合和合理布局。最后,有__位中层副职干部通过双向选择交流到新的岗位,大大增强了中层领导班子的凝聚力。

二、实施开放选才,突出操作公开,强化竞争意识引领。

为了使这次人事改革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局党委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纪律要求,无论是岗位推荐或是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一是公开方案,推行竞争上岗。该局精心制定公布了《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部分中层干部副职竞岗工作实施方案》、《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层正职选拔任用方案》、《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层副职干部岗位双向选择实施方案》,并召开动员大会让全系统干部了解竞争上岗的每一个程序与步骤,公开表明不搞因人议事,不先定人后定标准,更不提前安排,最大限度地鼓励了干部的参与竞争的积极性,在中层副职竞争报名,系统内共有__名干部参与,占符合条件人数的__%。二是公开操作,实现公平竞争。该局在中层副职竞岗工作中,从竞争上岗资格条件、资格审查、笔试面试、考察考核、党委研究任用等结果一律以网上公开张榜的形式公布,广泛接受群众监督;笔试出题、批卷全部由温州考试中心负责、监考则由市纪委人员负责进行;面试官由党委成员_名、市人事局面试官_名组成,监督员由市纪委人员担任,面试程序严格按照公务员面试程序执行,面试情况由前一位面试人员现场监督,面试成绩现场公布。三是公开测评,坚持选才公正。民主测评根据投票人员对被测评人员的情况熟悉程度采用“三票制”,即党委成员a票、中层干部b票、一般干部c票,a、b、c三类票依次分别占测评分值的__%、__%、__%,合成测评结果以__%的比例计入总分;考察对象由党委成员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以__%的比例计入总分;最后,根据笔试成绩占__%、面试成绩占__%、民主测评得分占__%、市局党委评价占__%的比例加上加分合成总分,按方案规定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干部拟提拔名单。

三、坚持团队培育,突出核心价值,强化协作意识引领。

此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局十分注重团队精神培育引导,努力构建中层干部奋发进取的内在核心价值理念体系。一是培育“用心思考”的事业心。在干部调整前,发动全体中层干部开展“发现问题就是水平,解决问题就是政绩”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切实转变中层干部的思想观念,引导培养中层干部用心思考事业发展、用心思考工作方向、用心思考工作方法、用心思考工作重点、用心思考队伍建设。在干部调整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有想法才有办法,有思路才有出路”的人才观,将一批年轻有为事业心强的干部予以提拔使用并优先安排到重要岗位或特殊岗位。二是培育“用力工作”的争先理念。对不能发挥岗位作用或作用发挥不到位的中层个别干部,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形成让“在野”的人有动力、有希望,“在位”的人有压力、有紧迫感的工作氛围;该次调整共有__名中层干部变换了岗位角色,其中__名中层干部进行城乡、局所交流,切实解决在干部任用上“一劳永逸”的倾向,形成一个“用力工作才有位”的良性干部竞争机制。三是培育“鼎力相助”的团体精神。主动搞好团结是一个中层干部必备的素质,更是事业成功的基础。明确提出中层副职的定位为“鼎力相助”,要求做到尽职尽责而不越权,协助工作而不添乱,帮忙补台而不拆台,摆正位置当好配角,顾全大局当好参谋,服从领导做好助手;对中层正职的定位要牢记责任,搞好团结,高屋建瓴,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中层领导班子要彻底破除“部门本位主义”的“小我”意识,开展用力服务大局的同目标、同创新、同发展“三同”教育,实现打造高绩效大团队的目标。

四、推动人事改革,健全监督机制,强化和谐意识引领。

第3篇:干部人事制度范文

[关键词]干部人事档案;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11 — 0120 — 02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是组织人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干部工作、人才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我国行政体制的改革,人事制度也加快了改革的步伐。相比而言,人事档案管理改革的步伐则明显滞后,尽管我国人事档案管理也作出了一些调整,但是整体上仍在不断的探索和调整之中,人事档案管理仍存在不少问题。我们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不断深化对做好这项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进一步推进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

一、当前国家机关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档案管理责任意识和诚信环境不容乐观

人事档案管理固然需要法律体系和必要的制度安排,但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档案工作者和公民诚信意识的培养。目前我国的档案管理责任意识和诚信环境并不乐观,比如一些人在利益的驱使下弄虚造假,而一些档案管理人员责任意识不强,对人事档案鉴定工作把关不严。我们知道,人事档案的鉴定工作是国家机关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其主要工作是审查档案材料,鉴别档案的真伪以及是否完备,以判定其保存价值。鉴定工作是保证人事档案真实性的重要工作,同时也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而一些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由于把关不严或者是受利益的驱使,没有严格按照人事档案鉴定工作的要求和步骤,采取了放任的态度,也导致了人事档案中掺入了一些虚假信息,给人事档案的公信力造成了不利影响。

2.档案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不够健全

我国在人事档案鉴定制度的设计上,也缺乏针对档案造假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在政府信息公开的背景下,人事档案开放程度不高。在人事档案的公开方面,我国沿用的依然是1990年中央组织部颁布的干部档案工作条例,采取严格保密的方式。一些人甚至一辈子都没有见过自己人事档案的内容,对于里面写了什么,档案里面对自己反映的情况是否正确属实,个人失去了必要的知情权和发言权,这也对人事档案的真实性造成了一定的矛盾。

3.人事档案的收集内容不够全面

传统意义上,干部人事档案一般由个人履历考核、政审、党团、奖励、处分、工资晋升及出国其他材料组成。这是构成人事档案的基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档案也需要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创新,而不能一直沿用过去的一套方式去收集。同时,传统人事档案呈现出内容单一空洞、政治历史材料多、业绩材料少、老材料多、新材料补充不及时等问题。

其实,人事档案的收集决定着人事档案内容的全面性和广泛性,这也是做好对干部全面考察的基础和前提。尤其是国家机关人事档案,更是考察一个官员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国国家机关人事档案的收集渠道不够广泛,收集内容不够全面。这些档案内容在干部的考核和升迁过程中很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既不能反应他工作的现状,也不能反应出他的个人能力和素质。档案中缺乏一些具体数据信息的支撑,多是一些官话、套话,难以对个人作出准确客观的定性。这也给一些真正在平时的工作中有能力的人造成了不利,即个人的综合情况不能在档案中反应出来。

4.对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不够深入

人事档案的信息资源开发,主要是发掘人事档案中蕴藏的有利用价值的信息资源,通过鉴别筛选、加工整序、编目汇纂,寻找和获取较为集中系统或者有特定价值的档案信息资源。档案收藏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应用的需求,而当前我国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为了收藏而收藏。把辛苦收集而来的人事档案材料,收藏起来了之。通过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将一些人的经验教训,或者独特技能以一种更加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不仅可以很好地体现出个人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也可以为国家机构对于干部的考察和培养管理提供大量的现实素材。

5.新技术应用与传统理念的冲突明显

当前,许多国家开发了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为人事档案电子化提供了便利。但是我国由于受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限制了新技术作用的发挥。开发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目的,是对人事档案进行电子化的管理,节省人力物力资源。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单位仅仅是将传统的纸质档案进行了电子化处理,而在人事档案的传递过程中,管理人员依然在采用传统的纸质档案方式方法,这种新技术与传统管理理念的冲突,不仅影响了新技术作用的发挥,也对社会资源造成了浪费。

二、进一步推进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的路径思考

1.提高档案工作者的思想觉悟和执行力

《干部档案工作条例》指出,干部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由政治上可靠,党性强,作风正,能够遵守党的纪律,严守党的秘密,同时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和文化水平的党员干部担任。当前,我国机关档案中出现的很多问题与档案工作人员责任意识不强、缺乏思想觉悟有关。因此,在开展国家机关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改革的同时,也要对人事档案的工作人员进行思想上的认识教育和培训,使其认识到人事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同时要提高人事档案鉴别能力,确保档案材料的真实性。国家公务员人事档案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产,也是国家选拔人才、任用人才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要加强对人事档案的鉴别,消除人事档案内容失真现象。

由于受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个别人出于个人私利,弄虚作假,使一些人事档案材料失去真实可靠性。针对近年来出现的一些高科技档案造假,人事档案工作部门要有相应的应对手段。对于在干部人事档案中造假的人员,一定要加大打击惩处力度,坚决杜绝这一现象。同时,要通过建立国家工作人员人事诚信档案,对于涉嫌造假的人员,要在人事档案中如实记录下来,并且在人员的升迁和考核中,增加诚信档案的比重。

2. 加强制度化建设,管理机制更加严密

在档案目标管理工作中始终把制度建设贯穿于档案管理工作全过程,建立了档案收集、鉴别归档、档案整理、安全保密、查阅借阅、档案转递、检查核对等八项制度,并分别装订上墙。针对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应对人事档案管理的三个基本环节,即鉴定、披露和查询,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违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要加快对政府监管制度的建设,修订与现行人事档案管理不适应的法律法规。

适当开放与保护个人隐私相结合。档案管理的本质作用在于利用,如不积极加以利用,就会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与作用。而要对人事档案进行充分利用,对档案信息内容的公开是前提和保障。但是,人事档案中又包含着很多涉及个人隐私性质的内容,如健康状况、婚姻状况、财产收入状况、职业经历等不适宜对社会公开的内容,这就要求档案公开要适度,保护个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此外,对于上级领导对员工的工作鉴定,本人可以查看鉴定结果,如本人对鉴定结果不满,可向更上一级领导反映,以取得公正的评语,从而保证人事档案的科学性。

强化领导负责制,对于档案工作者出现的失误,相关领导要承担连带责任,只有通过制度上的完善和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才能最终提高我国国家机构人事档案管理的质量。

3.加强规范化建设,尝试信息化服务

全面收集、严审细甄、规范管理,促进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加强科学化建设,尝试信息化。以《干部信息管理系统》、《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系统》为应用平台,尝试对干部档案的日常工作进行计算机管理。

人事档案信息化的目的就是更有效地管理和使用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在公民的网络档案中包含着公民学习、工作的个人基本信息,以及个人的信用记录、驾驶记录、司法记录等多方面内容。并且通过类似于身份证号码的社会保险号码可以对档案的内容进行查询,比如司法部门可以通过这个社会保险号码调查每个人的司法记录,公民个人也可以通过特定的密码在网上进行查阅。

当前,随着我国国家公务员队伍的扩大,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和利用需求增加。我们可以积极地开发国家公务员人事档案网络化系统。一方面,可以全面收集人事档案信息的内容。通过国家公务员人事案信息数据库,进行公务员人事信息的查询、检索和统计分析,并且将个人信息以各种图表和表格等直观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在组织人事部门选拔考察干部时可以以更加的明确和对比的方式呈现每个人的优势。另一方面,可以开发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大型扫描仪将个人的简历、政历、组织鉴定、考核材料等内容都进行扫描,建立一个国家公务员系统人事档案全文数据库,利用者通过网络就可以方便地查阅人事档案信息,不仅可以实现单位内部人事档案的电子化管理,还可以实现部门单位之间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对全国公务员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同时,以《干部信息管理系统》、《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系统》为应用平台,尝试对干部档案的日常工作进行计算机管理。以光盘为介质对电子档案材料进行存储,实现自动生成干部任免审批表、干部花名册,对领导班子进行年龄、文化程度等多角度分析,以实现干部档案自动编号、自动查找和表格套打等。

在新的历史时期,档案工作人员一定要不断革新思想观念,加强调查研究,积极征询档案教学科研单位和专家学者的意见,组织业务能手开展专题讨论,在实践中认真总结经验,探索解决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

〔参 考 文 献〕

〔1〕 唐高计.揭去人事档案的神秘面纱,增加档案的透明度〔J〕.档案学研究,2005,(06).

〔2〕崔晶. 国外人事档案管理的特点及启示〔J〕.北京档案,2006,(01).

〔3〕方彤. 国外人事档案管理的经验及其启示〔J〕.教育管理研究,2008,(09).

第4篇:干部人事制度范文

本次调研工作分为两段,第一段时间,自8月4日——8月8日,历时5天,跨越东北三省,历经长春、沈阳、抚顺和鞍山四市。调研了3所高校、1个科研单位、2个企业。高校有东北师范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航空学院;科研单位有煤炭研究院抚顺分院;企业有抚顺市煤矿电机厂、鞍钢建筑安装集团公司。第二段时间为9月14日——9月19日,历时5天,跨越四省四地,西安、武汉、南昌和杭州。走访的学校有陕西科技大学、陕西建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工业大学,共6所院校。

本次调研就大学制度,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后勤社会化,产学研结合,饺子队伍建设、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学习与探讨。东北师大副校长柳海明、沈阳工业大学副校长李英民、沈阳航空学院院长兼书记王维等就现代大学制度、高校干部制度、人事制度改革以及后勤社会化等方面向调研组进行了经验介绍,以及通过改革该校发生的变化;华中科技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史玉升向我们介绍了重点实验室的情况(产学研如何结合,并带领参观了其实验室和国家光电实验室);南昌航空大学发展规划处的陶处长和人事处的邓处长就二级管理制度、人事制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陕西科技大学、陕西建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学校也都分别作了详细介绍。

这些学校经过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使得学校在学科建设、科研、综合实力得到了很大提升。本次调研还与抚顺煤炭研究分院、抚顺电机厂、鞍山建筑安装集团公司共同探讨了产学研结合的切入点,并达成了为两个企业定向培养企业所需人才的意向。

二、调研的主要内容

1、干部制度改革

(1)干部的聘任与要求

部分院校的干部采取聘任制,实行公开竞聘。有的院校已经进行了两轮了(3年一轮),干部队伍思想稳定,认可该种形式。每次轮岗都有部分岗位竞聘,竞聘时要进行竞聘演说,由咨询委员会投票(咨询委员会由学校领导、各二级学院的书记和院长、派负责人组成,委员会500多人),产生结果。选拔干部时,尊重民意,学院党委采取任命与评选相结合。无严格任期,一般是两届,最多不超过三届(二级学院院长出于学科的稳定和发展,有例外的)。

院系干部任命由民主推荐、谈话(占20%——50%)、组织部考核、党委决定的程序组成。学院党委换届,通过院党员大会,推选委员——确定委员——选举书记、副书记——报学校批准。换届时党委成员要作任期工作报告(每年要作述职报告)。

二级学院的党委书记采取先派再选的方式,提前一、两年派下去(也有提前半年的),工作一段时间再选。

许多学校干部采取任期制(沈阳工业大学、沈阳航空学院):一届三年,最多两届。并正在与人事部的职员制接轨。干部要求年轻化(东北师范沈阳工业大学):副处的年龄不超过40岁;正处的年龄不超过45岁。有利于干部的年轻化和专业化。

(2)干部的考核

干部的每年考核与三年的聘期考核相结合,考核投票结果向党委会公布,不向全体教职工公布,由党委会议决。干部竞聘不考核,竞聘之前进行资格审查,各部处负责人向学校领导述职。考核标准侧重于定性,部分内容不易量化。

学校行政间可以轮岗,二级学院之间干部只个别交流,不轮岗(涉及跨行业跨专业,不便于交流)。校机关行政干部中部分处存在双肩挑的干部(既是行政领导,又是某学科的带头人或教师),如:研究生院院长、社科院院长、教务处处长、科技处处长等。对他们有编制规定,各算0.5,不计算到学院头上。考核则分别考核,行政按行政考核,教学按教学考核(不仅要完成行政任务,还要完成学科任务)。但占学院的职称岗,聘了他,学院就要减少一个高级职称的名额。学院的行政必须保证4/5的精力用于教学。这些任职如是正职,有兼职津贴,但不允许兼薪。校领导只拿领导津贴,没有其它津贴(如教授岗位等)。干部有不到期满就下来的,如辞职或调职。

干部在教学与行政之间的转换:教学转行政的较多;行政转教学较少。

(3)干部的改革:学校保留处级级别,不设科级岗位。即只有科员,科员分级别(根据工作年限及工作表现确定级别)。

2、人事制度改革

(1)定岗定编

学校根据教师队伍总数定编,行政人员总数≤20%,教师教辅≤40%。科研编制不一,科研强的好学校设置科研编,一般学校不设置。目前高校处于发展和提高期,对编制大都要求降低师生比例,以利于今后的学科发展和建设。东北师范大学师生比是1:14,并适当增加科研任务。学校控制5%的岗位空缺,以利于人才的流动。

各学院定编不很严格,一般按照学科专业进行,用学科来修正,其工作量与学生数挂钩。机关行政人员一般不可以聘教师岗位,只有校内教师可以聘。有部分后勤工作岗位,同时聘用外面的物业公司。

院级领导岗位一般设4——5个岗。书记、副书记兼管其他业务,如书记抓科研或行政、副书记兼学生院长。学院机构由学校指定方向,学院自己确定,一般机构有:综合办公室(含办公室和教学办)、学生工作办。综合办公室是一科级机构,设教学、人事秘书各1岗,科研研究生秘书1岗,后勤秘书1岗,总共约6岗左右。

队伍建设、学校、个人间关系等。教师攻读博士学位,以前报学费,现在只拿工资、差旅费和补助还有。等回来后给与奖励(考外校奖得多,靠本校奖得少)。现在博士多了,所以学校绝不强留人,双向自由选择。

辅导员按1:180配置编制,专职辅导员是指副处级以下专做学生工作的一线人员。有1/3——2/3是兼职的,有研究生或退休的返聘。辅导员实行“2+3”,即做两年辅导员,然后读研究生,保证提高学历。辅导员要专业化,从事法律、就业、心理咨询等课程讲授及行业。定位是在35岁时给与一次选择,即回到所学专业还是继续从事行政工作。

(2)社会用工

后勤工作,学校人事处统一与劳务单位签订劳务合同,不直接管理社会用工。好处是费用多一些,但没有以后的麻烦(三险及退休等社会保障问题)。

(3)考核

岗位设置后,根据任务指标进行年终考核和任期考核。合格保留,不合格处罚(降级或扣发部分津贴)。

3、二级管理及教授委员会

(1)二级管理

学校对学院实行目标管理,学校制定规划,再把规划细化到每一年,每年给各学院下达工作目标和任务,并帮助和监督其完成。

学院有班子会(院长办公会)、党委会、教授委员会三种形式的决策机构。

有的教授委员会的权力比较大(东北师范大学),可以作很多决策,院行政在会议前准备好相关材料及相关方案,由委员会决策。决策后由院行政执行。

(2)二级单位的机构设置

各高校有所不同,有的设一个综合办公室和学生办公室。综合办只有主任一名;其它为各类秘书。且采取的是开放式办公,在一大的办公室统一办公(无障碍办公,便于协调,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此种办公方式有利于各部门的协调,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有的主任下仅有办事员,这样分工更加粗放,有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但专业性降低。

(3)教授委员会

在学院设置教授委员会(学校没有,与高等教育法不符)。制定了章程和运行办法及相关的条件。教授委员会具有决策权,这种权力是会议权,不开会没有权力。主要权利由:人事权:学院进人、聘职,学科、职称评定等。职称学院通过了可以报学校,每天都可以评职称。财权:课时费、津贴等下放,一年包两次,按单位的创收水平,教授委员会决定分配原则。组织机构权力:打破按专业划分的教研室,有利于学科发展的成立所、中心、系等单位,科研教务备案,所无行政级别,校园共管的有6个。学术交流权力:主任与院长是同一人的占2/3,有跨学院的教授委员会,是历史遗留问题。

委员人选是每个二级学科选一位教授代表本学科行使权力,该教授应是学科带头人。每个委员必须建设好自己的学科,带好团队。书记是委员会的当然人选,起到监督和协调的作用。院长不一定是委员会主任。委员人选的产生在教师大会上选举,三年一届,到期委员要向教师述职。

4、师资队伍建设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各高校也独有独特的做法,西安建筑大学的经验有:一是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外做访问学者,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拓宽其国际视野。二是教师骨干到国内最好的学科、专业的院校进修,实行盯课制度,参与到其课程的建设等工作中(相当于该院校的一位教师)。三是选派一些博士教授到县市级等政府挂职锻炼,既锻炼了教师的工作能力,同时又建立了与社会间的联系,有助于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人脉关系。

5、人才培养

(1)人才培养模式:A、沈航采取“3+1”、“3.5+0.5”的模式培养学生,与沈阳航空飞行设计研究所、沈阳飞机工业公司等多个单位签订了产学研关系单位。在学校里培养3年到3.5年,到研究所或企业里根班实习0.5到1年。学生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减少了从学校到企业的适应过程,增加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企业非常欢迎这样的学生。B、沈航的工业设计专业是国家的特色专业。该专业的毕业设计,设计完成后必须制做出样品来,而且样品与产品必须完全一致。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设计复杂的东西还需要学习其它相关的专业知识,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C、工程训练中心,在焊接、车、铣等工种中要求学生自己设计东西并做出来,对学生作品进行评比。把优秀的作品在陈列柜中展出,供全校学生参观,成了一种荣誉。强化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构思能力。

(2)联合定向培养:与抚顺电机厂和鞍钢安装公司初步达成了联合培养的意向。即学校根据企业的需要,设置部分课程应适应企业的要求,理论科学完后去企业实习,跟班工作。最后毕业到企业工作。

(3)实践基地:把抚顺煤研院、抚顺电机厂、鞍钢建筑安装公司作为实践基地,A、新到岗位的相关专业的教师到这些企业实习半年到一年,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提高实践能力,有利于今后的教学;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实际中的问题。B、学生到这些单位实习,跟班组上班,通过真实的生产过程,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

6、产学研结合与科研合作

产学研相结合华中科技大学的经验值得学习,由科技单位开展研究,研究成果转变为产品,进而孵化企业。材料成型与磨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孵化出滨湖机电技术产业公司、奥瑞特软件公司等3个公司,仅滨湖机电公司每年就创造效益1000多万元以上。这种模式形成了良性循环,公司投入资金开展新产品的研究,教师们开展研究,研究成果科技申报项目和申报奖项,研究产品由公司投向市场。由于有利润,公司和实验室可以根据需要自主聘用一部分人员,不用学校来聘,机制比较灵活。

华中科技大学在科研合作方面有紧迫感,只要跟自身学科沾边的项目,就主动找相关人进行合作。如把材料成型用在节水农业项目上,就与相关专家合作申报项目,并获得国家科技奖;与同济医学院合作申请到2000多万元的计划生育项目。

7、后勤社会化

目前高校的发展趋势是后勤逐步社会化。在近年来许多高校都在走用工社会化的道路,尤其是新《劳动法》出台后,高校更是加快实行了社会化用工。目前社会化用工有三种:一种是完全委托社会上的保洁公司或保安公司,承担学校的卫生和安全方面的工作(厦门的集美大学)。另一种是部分工作委托社会上的公司来做,一部分由学校园职工来做(东北师大、沈阳工业大学、沈阳航空学院)。还有一种是学校成立后勤集团,后勤集团社会化,承担学校全部的用工(北航、北化等),甚至承担其它院校的部分后勤工作。从费用来看目前委托社会公司做得比自己做的要高出10%——20%,并且随着物价的上涨,费用也在上涨。

三、对本校工作的启示

从上述的调研内容中可看出有许多做法值得我校学习,尤其是在制定聘任的标准和工作量的计算等方面,外校是把这些工作当作一项科研任务来完成,经过对多组数据的计算和拟合,最终得到一个科学的方案。通过调研学习的经验,对我校今后工作的启示有:

1、机构精干、高效、干部任期制和年轻化

目前学校在机构方面设置还不完善,存在着部门职能交叉的问题,增加了办事的环节和工作协调的程度,降低了工作效率。学校机构设置还存在着与政府部门对口的倾向,造成了机构臃肿,干部多的弊病,既不利于管理也不利于工作。出现了人多事多,内耗大,工作效率低等现象。

工作高效即要求各部门人员做到职业化或专业化,即干那行的,就应该有那行的职业证书或必须由该行业的技能才能上岗,这样才能提高效率工作和质量(在岗前培训或在岗培训中应增加相关内容,以提高职员的技能)。同时对职员应要求安心于本职工作,专研本职工作。同时工作应该流程化、标准化,对待任何工作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求真求实的精神。

干部任期制规定任职年限和任职届数,避免干部终身制的出现。干部年轻化,对处级(<50岁)和副处级(<45岁)干部应设定一定的任职年龄,避免出现任期内退休或不够一届退休。年轻化有利于调动干部队伍的工作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地开展工作。人随着年龄的提高人的惰性增加,保守性增加,会变得墨守成规,工作易程式化。从心理和行为学的角度来看,20—30岁的人有热情,但持续性不强,易变;30—40岁的人有热情,工作较踏实,易成为各单位的业务骨干;40—50岁的人经验丰富,热情不高,工作有一定的程式,工作主动性和创新性下降;50—60岁的人,经验很丰富,固守田园,不易接受新事物。所以我们在干部队伍的配置上应该根据这个特点,调整年龄结构,根据不同岗位的性质和要求,适度安排合适人选到合适的岗位,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2、干部任期制和竞聘上岗

首先目前学校存在类似干部终身制现象,这种体制会导致官本位,是学校的学术氛围不强的结果。一个人在一个位置上时间长了,就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时间工作没有激情,工作程式化现象严重,不利于创新;2、利益容易向这些干部集中;3、别人没有升迁的机会,导致工作不积极,不主动。不利于全校整体工作的开展;4、不利于民主,容易产生家长制,并易于兹生腐败现象。所以应采用干部任期制,任期制最多任期两届,任职时间短了,就可减少或避免上述现象出现;再者竞聘上岗,有利于毛遂的脱颖而出。竞聘上岗是一种囊锥现象,有利于一些有能力的人崭露头角,加强对资格的审查就可以保证人员的素质。各项工作都需要人才,没有相关机制,不利于人才的涌现;最后因为有聘期的约束,大家都要考虑今后的退路,多数人最终的出路终归是要回归到学术,这样一来学术的氛围就逐渐形成,有利于引导大家向学术方向转变。

3、二级管理中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

在二级管理方面进一步理清学校与二级院的权限,修改和完善相关的制度以适应二级管理的需要。各二级院要完善各项会议制度,做到依法行使权力。

对学术委员会应完善相关的制度和政策,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把学术委员会工作做实。

4、后勤方面逐步实行社会化。

后勤社会化是一种趋势,所以在这方面我们应做一些尝试。我们可以采取部分工作社会化,虽然成本增加了,但引入了竞争机制,对原来的工作会有促进作用。以前虽然叫社会化,但实际上没有太大改变。没有竞争就没有比较,导致有些工作开展得不好。如聘请公司,则可追究公司的责任。

5、关于人才培养

根据与抚顺电机厂和鞍钢安装公司达成联合培养意向的经验可知,目前企业迫切需要上手快的学生,可以缩短学生从学习到生产的过渡时间,节省企业的培训费用,所以企业愿意与高校合作培养学生,但这些学生必须是企业马上能用上的并动手能力强,符合生产要求的学生。这就就要求我们今后加强学生的生产实践,根据企业的需要,设置部分课程应适应企业的要求,理论科学完后去企业实习,跟班工作,最后毕业到企业工作。

第5篇:干部人事制度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现状;管理策略

中职学校干部人事档案在干部的任命和选拔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中职学校越来越重视,中职学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中职学校管理的一部分,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现在中职学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也有很多,例如管理水平比较低下,干部的专业素质比较低下,硬件设备也极度缺乏,这样就给中职学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难题,因此要改变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策略,促进整个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不断进步。

1 中职学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基本现状

中职学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的一部分,也是学校制定用人计划的重要依据,学校领导在选拔干部的时候,一定要综合的考虑,干部人事档案记录了一些人员的日常情况,档案记录的内容也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整个档案人事选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但是从现在中职学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来看,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学校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有些档案记录仅仅是表面现象,这样就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题。有些学校领导认为学校与政府的职能部门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政府对人事档案的管理比较严格,任何的环节都不能出现漏洞,但是学校并不是政府部门,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上不需要过于严格。学校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也缺乏相应的管理知识,虽然在人员的设置上比较到位,但是这些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的知识,这样就导致了人事档案管理停滞不前,甚至呈现出了落后的趋势。

中职学校人事档案管理的硬件设施不达标,在硬件设备的管理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没有通风、防火、防潮、和防盗的基本措施,这样就导致了中职学校人事档案管理设备容易受到损害,在使用的过程中极容易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学校的档案保管箱没有按时的进行更新,有些保管箱的磨损比较严重,但是却没有进行更换。档案管理的手段也比较落后,在管理的过程中,没有使用现代化的档案管理设备进行人事档案的管理,有些的中职学校虽然已经设置了人事档案管理的设备,但是档案管理人员缺乏着创新意识,没有掌握现代化的档案管理知识,在档案的管理上缺乏规范性和完整性,在管理模式上也是极为简单的,以上这些问题都是现代中职学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中职学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就无法取得进步。

2 中职学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策略

2.1 健全档案管理的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对于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是极为重要的,在整个档案管理的工作中,一定要结合中职学校的具体状况进行人事干部的档案管理,结合当前实际,建立起新的学校干部档案管理工作,促进学校档案的不断发展。除此之外,还要建立档案资料的收纳和整理工作,做好档案的转入和准出工作,要集中统一的进行档案的分配和管理,实行分级负责的管理制度,建立档随人走、一生只有一个档案的管理制度,这样在档案的管理也不会出现混乱,各个学校在进行党政办公的时候,一定要将监督和检查工作好,及时的发现问题,提供具体的解决意,进一步的规范学校干部人事档案制度,促进人事档案的不断发展。

2.2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员工的档案意识

各个中职学校都要使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加大宣传力度,是每一人都了解职工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加强职工的宣传教育工作,促进档案资料管理的不断完善,使每一个员工都明确人事档案的重要性。引导教职员工积极主动向档案部门送交归档材料,保证人事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可靠性。

2.3 加强领导,强化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是学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同时也是一项与全体职工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工作。专职档案管理人员要提高档案意识和责任意识,要从过去的重点搞整理装订等基础工作,迅速转到广泛收集和利用上来,及时完整收集档案材料,及时准确更新档案数据库;维护人事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档案要完整齐全,实体不受损害,不丢失,不泄密,不被盗窃。

2.4 搭建中职学校人事档案网络平台,实行动态管理

参照党建E平台对党员信息进行管理的模式,利用计算机技术搭建中职学校人事档案平台,各学校人事专干将在职和离退休两类人员分别建库,再分别按岗位、职称等条件将个人人事劳资、考核奖惩等信息录入人事档案平台,建立基础信息数据库。尔后,定期维护,及时更新相关档案信息。这样,既保证人事档案信息完整,促进人事档案管理更加规范,又方便人事统计,为领导选拔人才提供正确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3 中职学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

在人事制度变革的带动下,中职学校的人事管理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一是人事管理过渡到岗位管理。随着全员聘用和岗位设置等人事制度改革,中职学校人员管理调整为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三大类,改变了传统的干部制度终身制,实现了人事管理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直接导致人事档案分类更细,管理要求更严格。二是用人制度采取聘用制,人事关系出现新变化。中职学校教职工与学校之间的关系除事业单位的人事关系外,又增加了聘用关系、劳动关系、劳务关系等多种形式,人事档案管理将逐渐变得错综复杂。三是分配制度和退休工资制度出现新突破。各中职学校都逐渐建立了多种分配方式下的绩效工资制度,职工退休养老由退休工资制度向社会保险制度转变。这些都无疑给中职学校的人事管理工作带来压力与挑战。

4 结论

综上所述,目前中职学校人事档案管理还存在着重视不够、管理水平低、硬件设施差、人事专干业务素质低等问题,而且学校人事制度改革也给人事档案管理带来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尤其是在整个经济发展的今天,对于档案的管理越来越重视,学校档案管理也是如此。随着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我们中职学校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也要加快改革与发展的步伐,探索更先进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才能更好地提供具有服务价值的信息资源,配合学校的人事制度改革,适应中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晶.浅谈中职学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现状与管理策略[J].求知导刊,2015(09).

第6篇:干部人事制度范文

关键词:干部人事档案;档案管理;信息平台;收集鉴别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5-0085-02

一、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健全和完善,以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现行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不能适应干部人事工作的需要,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混乱

近年来,随着人员流动的加速,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体制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一是隶属关系不顺。主要表现在企业、事业单位部分人员的档案有的在人事部门,有的在人才交流中心,还有的在劳动部门,管理的主体不清。二是“人”、“档”脱节。少数职能单位档案意识谈漠,造成“人”、“档”分离,弃档、“死”档和无档现象仍时有发生,还有的个人为了外调,不顾原单位的反对,弃档私自走人。三是管理出现新盲目区。部分单位在招聘人员时,擅自保存所聘人员档案,少数柔性流动人员和一时没有落实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和退伍军人,私自截留档案的现象也经常发生,成为新的管理盲区。

(二)档案信息不全

目前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内容沿袭着计划经济时代对干部的要求。一是档案材料不能体现干部综合素质。档案内容多体现干部 “德”,侧重反映干部的政治历史,且主观定性描述多,客观定量分析少,对“能”、“勤”、“绩”、“廉”却很少涉及,很难体现干部的时代特点和个体特色,不能为干部的正确使用提供详实、准确的信息。二是档案不能真实反映干部情况。由于部分干部揣怀着各种心里,干部档案出现了“失真”,如个人学历、职称等进行伪造、涂改,导致考察部门“雾里看花”,影响了考察部门对干部的正确判断。三是档案信息更新慢。近年来,对干部考察上新增的如离任审计、任前公示、公开选拔、重大业绩等内容未能及时更新,对这些环节所产生的材料应如何收集、收集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在制度上没有明确界定,在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导致档案材料缺少新鲜信息。

(三)管理不够规范

在档案管理中,存在着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权限不清,乡镇和部分单位保管着职工档案,对书写原料不按指定使用,纸张大小不一,手续不齐,印章不全,干部人事档案的收集、查阅、清理登记、接转等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应归档的材料没有得到及时归档,少数单位和个人自行保留归档材料,干部人事档案接转手续不全,有“人”、“档”脱节现象,甚至还存在干部档案涂改现象。一些基层单位的个别干部,为了满足自己某方面的需求,在档案材料一些重要的数据上,如学历、年龄、职称、简历等地方进行涂改。

(四)管理方法落后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是干部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做好干部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搞好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对于全面了解、正确选拔使用干部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方法较为落后,不能很好的适应新形势需要。首先,大部分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还是停留在传统手工管理阶段,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不能为选用干部工作提供主动的、前瞻性的综合分析,干部档案在管理上不能主动适应干部工作的要求,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其次是管理方法繁琐,不易操作。档案方法的繁琐很大程度上规格要求、档案内容的分类,管理、服务环节和程序繁琐等,这就要求必须改进档案管理方法。有的同志常常看不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甚至认为现在使用干部重在现实表现,干部档案没有多大作用;还有的同志认为干部档案工作是干部档案工作人员的事情,与己无关;也有的同志虽然口头上讲干部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但实际工作中却不够重视,许多档案材料不能做到及时归档,致使档案材料缺失不完整,给干部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麻烦。

二、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针对上述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从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管理职能、服务方式、工作机制等方面与时俱进地进行完善和创新。促进其规范化管理,科学化应用,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干部人事工作的发展,使干部档案更好地为党的干部工作和经济建设服务。

(一)适应新需求,创新干部人事档案管理

各级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应根据《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创新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一是坚持集中统一、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不动摇。集中统一是指干部人事档案必须集中到组织、人事部门统一管理,其他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私自保存干部人事档案。分级负责是指全国的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由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根据其管理权限――即管哪一级干部就管那一级人员的档案材料,并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这是我国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管理体制和管理原则必须坚持和完善。对于县级组织人事部门来说,组织部门应承担对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牵头抓总工作,负责组织人事档案工作的管理督查和业务指导,并具体负责好所管领导干部和国家公务员的档案;县人才交流中心负责事业单位、社会中介机构工作人员及流动人员的档案管理;劳动就业服务部门负责各类企业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二是档随人走与“人”、“档”适度分离并存。在人事管理工作中,干部的任免权限与主管单位是动态的,人员流动是客观存在的,干部的主管协管单位经常发生改变。

(二)档案材料内容需充实与审核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收集有价值的材料和信息,只有不断完善充实档案内容,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干部的情况。如:干部履历和自传、干部年度考核、学历档案材料和职称评审表、入党档案材料、缺奖励表、干部履历表、入党志愿书、工资套改表、学历、培训、奖惩、晋升、职称等,使用率较高的材料应该及时收集归档,特别是近年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形成的能够真实反映干部德才表现、具有长期查考价值的材料,如转正定级审批表、聘用合同书、任免考察材料等等都要及时补充到干部人事档案中来。严格审核,避免造成一些没有使用价值的档案材料却归入到档案中来,增加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复杂性。

(三)加强干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收集鉴别与整理归档

档案收集和鉴别工作是干部档案管理的源头。档案室收集的归档材料必须完整、真实,文字清楚,对象明确。凡规定由组织、人事部门审查盖章的,必须印章齐全;组织鉴定、审查结论、处分决定、民主评议和组织考核等形成的综合材料,须经本人见面签字;任免呈报表和录用聘用审批表,必须有批准机关名称、时间和文号;档案材料的进入,取出,缺损必须登记在册,完善包括接收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登记簿、转出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登记簿、缺少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登记簿等信息,以便日后核实查证;对干部工资改革、职称评定、干部任免、离退休、干部奖惩、组织考核、民主评议等工作中形成的材料,收集时都必须做到全面、具体、及时、完整无误。档案鉴别是一件细致入微的工作,应坚决杜绝粗心大意,管档人员要认真负责,确保档案材料真实、完整。档案人员对收集来的材料要认真校对、审核,把真实可靠的材料收入干部档案。对收集到的档案材料,从手续是否完备,表述是否准确、精炼,观点是否明确等方面进行认真细致的鉴别,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及时退回,限期纠正再归档,对于不属归档范围的材料,及时退给有关单位,做到不散失、不积压。

(四)构建信息平台,加快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为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契机,我们应抓住这一机遇,努力学习和运用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与科技手段,加快组织人事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一是建立干部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应至少要包含档案检索管理系统、干部信息查询系统、信息综合开发系统等三大系统功能。其中信息综合开发系统要以符合选用干部工作的要求为标准设置,而且对干部信息具有统计功能、深层次的分析功能、预测功能。二是建立干部人事档案网络化管理体系。按管理权限,逐层逐级建立干部人事档案局域网,通过局域网之间的相互联结,实行干部档案的网络化管理。确保干部人事档案的分级管理的高效性。三是建立干部个人电子档案系统。为更好的适应人才柔性流动的需求,实现干部人事档案自动化管理。掌握信息化和现代化管理操作技能,为今后逐步实现干部档案原件的网上查阅和共享积累经验,努力提高新形势下干部档案和信息管理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荣好,阎蕊.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原工学院学报,2002,(S1).

[2]张B.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SWOT分析[J].湖北档案,2007,(8).

第7篇:干部人事制度范文

探索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用人机制的动因

扬州大学是由原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江苏商业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的省属重点地方综合性大学。合并办学,最难解决的是干部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年开始实质性合并时,为保持稳定,校党委采取了“合并同类项、加长板凳”的做法,以一正多副的形式安排领导职位。这种做法在特定的时期作为过渡是可行的,但如果长期保持这种状态,势必会产生人浮于事、互相扯皮、效率低下等各种问题,严重阻碍事业发展。为此,校党委于****年初采取果断措施“锯板凳”,所有干部都必须重新聘任。首先定编、定岗,然后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办法压缩了领导职数。但真正“下”来的干部不是明显犯有错误的,就是年龄上的“一刀切”。而且,为了稳定情绪,化解矛盾,对“下”的干部采取了保留职级、改任调研员等非领导职务的做法,虽解了一时之急,但重职轻岗、调研员不调研的问题比较突出,干部“下”的程序难操作,“下”的干部难安排,对疏通干部出口缺乏有效措施和制度保证,治标不治本,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校党委认为,改革是我们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在进一步深化改革中加以解决。要在改革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抓住省委组织部把扬州大学作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单位的契机,以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为重点,以扩大干部工作民主为方向,通过制度创新,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干部的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机制,并且根据学校领导干部队伍构成的状况,响亮地提出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要在促进领导干部“能管能教”上求突破的目标要求,通过创新制度体系,建立起科学的干部进出机制,以科学的机制促进干部队伍正常的新陈代谢,永葆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探索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用人机制的主要措施

1.完善考核制度,使不称职的领导干部“必须下”。扬州大学实行了处级领导干部目标责任制,开发了干部测评系统,细化了考评指标,运用光电读卡技术和计算机数据处理软件,对干部进行柔性指标的民主测评,同时结合量化指标的年度考评,增强了干部考核的科学性和说服力。在此基础上,扬州大学制定实施了《关于不称职处级领导干部认定与调整的暂行办法》,细化了不称职干部的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确定了衡量领导干部“下”的具体尺度。校党委明确,凡中层干部因主观原因,任期或年度目标任务完成达不到60%的;在年度考核、干部考察中,民主测评不称职票超过1/3或连续两次在干部年终考核中排名位列全校处级干部人数的后1/10、经组织考核认定为不称职的;拒不服从组织安排,在规定时间内不到岗的;6个月诫勉期满,经组织考察不应解除诫勉的;在年度考核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中,“廉洁自律”或“履行责任制”的民主测评不满意票超过1/3、经组织考核认定为不称职的干部,坚决予以调整。近3年来,有8名干部被认定为不称职而被免职、降职。

2.实行干部任期制度,使任职届满的领导干部“自然出”。要在干部能进能出方面取得根本性突破,就不能把底线仅仅设定在“不称职”上,而应建立在干部的有限任期制上。“下”的应是不称职干部,“出”的不一定是不称职干部,胜任者任期届满同样可以调整。基于此,学校将中层领导干部任期制度化,明确在同一岗位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干部任职届满,就重新面临进退去留的选择,使干部职务成为一定时期内为实现某一工作目标和任务并相应赋予一定责、权、利的职务岗位,而不再是一种长期相伴的社会地位的标志。扬州大学规定处级领导干部的任期为每届3年,任期届满如不再聘任,则自动转回原来的教学科研岗位,或应聘其他工作。去年有7名处级领导干部因为超过规定的任职时间退出原来的领导岗位。与此同时,所有新提拔的领导干部均有一年的试用期,试用合格正式予以聘任。任期制和试用期制的实行,使干部合理进出成为一种自然现象。

3.建立干部辞职制度,让领导干部根据具体情况“自愿出”。大学之“大”在于“学”之大,而“学”之大则在于学问之大、学术之大、学人影响之大。一个好的学术带头人,会带动一个学科的发展,推进学校整体前进。因此,在实现学校总体目标的框架下,扬州大学充分注意给予干部以创造力、想象力所需要空间的自由,使其根据自身的潜能和特质,选择最能实现其价值的岗位。在制定出台的《关于实行处级领导干部辞职制度的办法》中明确规定,对因学科建设、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等业务工作需要,或者教学、科研任务繁重,难以保证有充足时间从事管理工作的干部,允许他们辞去领导职务专心从事教学、科研等工作。扬州大学几名辞职从教的干部,都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发挥了重要作用。

4.完备政策措施,引导“下”的领导干部“愉快出”。扬州大学分别不同情况,制定了《扬州大学关于处级干部转(回)教学科研岗位的暂行规定》,鼓励离开管理岗位的同志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做到“能管能教”。例如,对脱产攻读博、硕士学位的人员,学校承担50%的培养费、发给其原校内津贴的50%和固定工资,对学成回校的人员还予以一定奖励;对任期届满回教学、科研岗位的“双肩挑”干部,给予每届半年的“学术假”,用于业务进修,进修期间享受原岗位津贴;对于转岗的专职管理干部,由本人提出学习进修计划,给予1年时间用于脱产学习进修,以适应新的岗位需要;对于因退出领导岗位而导致岗位津贴受影响的,在一定期限内予以补足等等,从而建立起正常的领导职位和教师职位的更新机制,形成干部“能管能教”的良性循环。

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用人机制效应

1.中层领导干部趋向年轻化、知识化,干部队伍结构得到改善。与****年干部聘任前相比,截至****年底,扬州大学中层干部的平均年龄下降了2.9岁。中层正职平均年龄下降3.5岁,其中学院正院长平均年龄下降7.1岁;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学位的干部比例由11.6%上升到24.2%,具有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干部比例由21.3%下降到8.5%;具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干部比例由54.3%上升到74.7%,学校干部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2.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很大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去年暑假,学校结合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对部分院(系)和机构进行调整,以学科群重新组建了8个新学院。8月23日学院党政正职到位,28日宣布副职。此时离学校开学和新生报到只有几天时间,有些同志担心新学院的开学工作会受到影响。可是新学院领导班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带头夜以继日地工作,使学院开学迎新等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受到教职工的一致好评。新机制使学校中层领导干部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事业心和责任感大大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

3.一批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为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增添了后劲。在解决干部“能下”问题的同时,校党委大力选拔优秀年轻人才充实中层领导班子,任用了一批政治素质好、管理潜能佳、学历层次高的年轻干部。在部分院(系)和机构调整重组工作中,校党委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基础上,破格提拔了23名处级干部,平均年龄为42岁。其中具有博士学历的18人;具有正高职称的11人,有副高职称的11人;女干部5人;党外干部7人。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为学校建设高水平的地方综合性大学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第8篇:干部人事制度范文

一、 观点提炼 新颖深刻

作为典型材料之一的经验材料,较之典型材料之另一种事迹材料,写作难度较大,难在哪里?最难之处在于观点的提炼。观点是支撑整个经验材料之魂,观点不仅要正确,而且要新颖、深刻。观点提炼好了,整个经验材料才能提起精神,也才能把材料统领起来。观点肤浅,整个材料就失去了灵魂,勉强堆砌起来,也只能是“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决然不是一份好材料。所以,写经验材料,头等重要的就是要下功夫提炼好观点。“竞文”的观点提炼可以称得上新颖、深刻:

第一个小标题“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确保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即第一个观点,否定了人们熟知的古代典故“伯乐相马”的传统做法,提出了“赛场选马”这样一个重大的人事制度改革所应遵循的原则。该观点是用“做法+目的”的结构体现的:“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是做法,“确保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是目的,可以说是出手不凡,一开头就抓住了听众,吊起了人们欲了解内容的“胃口”。第二个小标题“变‘独角戏’为‘集体舞’”,发动群众献计献策”,即第二个观点,也是“做法+目的”的结构。开始的一段话:“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聪明才智。群众是改革取得成功的动力和源泉。只有充分发挥群众的聪明才智,保证广大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充分得到行使,科级干部的竞职工作才能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择优,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在回答为什么要“变‘独角戏’为‘集体舞’,这段话本身也是观点,是第二个观点的展开。它揭示了人事制度改革要顺利进行和获得成功*谁这样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问题。第三个观点即“变‘多面鼓’为‘一面锣’,充分发挥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许多单位领导班子中存在的致命问题——内耗。说明了党委班子只有统一思想,攥紧拳头,形成合力,才能解决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这样一个关键问题。上述三个观点,给人一种高屋建瓴、真知灼见的感觉,使得整个材料有了立足点和精气神。

二、背景运用 恰如其分

对事实发生的环境、条件、状况、原因等进行说明,用来解释事实发生的主客观条件的文字称为背景材料。经验材料的写作离不了背景材料。没有背景材料,经验材料就显得或单薄或唐突甚至是莫名其妙。有了背景材料,就能使人了解你所写的单位或个人过去是什么状况,处在什么样的环境,工作中面临哪些困难和问题,明白现在为什么要这样做,等等。如此有了对比,你所介绍的经验的来龙去脉就清楚了,就能衬托出

你所介绍的经验的分量。背景材料的运用,大多是在开头的“概貌”中和各小标题后出现。“竞文”正是重视了背景材料的运用,才使得做法措施原由清楚,观点材料相得益彰。如第一个小标题后的开头是这样写的:“以往,干部的选拔任用,大多是由领导班子提名、组织人事部门考核来完成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的严谨、规范,但不可避免地带有视野窄、渠道单一的缺陷。”三两句背景的交代,就把为什么要“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的意义说得清清楚楚了;第三个小标题后提到的“以往党委班子成员

间‘各定各的调、各吹各的号’的‘单打独斗’的局面”,也是形象生动的背景材料,一句话就把“变‘多面鼓’为‘一面锣’”的原由交代了,可谓话不在多而在精。

三、事例充实,有血有肉

材料干瘪、空洞无物,既是各类文章之通病,更是经验材料之大忌。经验材料强调观点的重要性,重视方法和措施的有效性,但并不排斥事例的充实性和生动性,相反,观点的正确与否,办法和措施是否管用,都需要很好的效果来证明,而谈效果就必须有生动的事例。观点+方法措施+事例,构成了经验材料的三大要素。而事例作为检验观点和方法措施的惟一“评判者”,显然具有“一锤定音”的功效。“竞文”第一部分最后,“今年30岁的__,调来我处工作不到一年,按惯例,他是很难进入科级领导岗位的。但是,公开竞职为他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和舞台,他以自己的管理设想、办公自动化构想及新颖的工作思路,赢得了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赞赏,获得了演讲考评最高分。最终,他被任命为副科长。通过这次公开竞职,像富有爱岗敬业精神的__、任劳任怨的__、专业技术精湛的__、工作泼辣、敢闯敢干的__、管理经验丰富的__等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了科级领导岗位”。该段点面结合,说明了“赛场选马”的效果,证明了观点的正确。第二部分在采用排比的写法,并列说明了党委如何听取群众意见后,用“我们提拔任用了10名40岁以下的年轻干部,让他们挑起了事业的重担;14名各方面表现都很不错的老同志,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没有发生一处‘鼓包’现象”的事实,证明了变为“集体舞”的名副其实;第三部分的“掌握原则关”、“过好感情关”、“把好用人关”三个层次中,“掌握原则关”和“把好用人关”各有一个事例佐证观点;“过好感情关”整个层次内容本身就是事例。“竞文”正是重视了事例的运用,才使得整个材料有血有肉,令人信服。

例文:

我们是如何做好科级干部竞争上岗工作的

__局__处

按照局有关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总体安排和上级有关指示精神,从6月20日至11月19日,我处进行了科级干部竞争上岗工作,22名同志走上了科级领导岗位,其中,新任命的干部最大年龄为48岁,最小年龄29岁,平均年龄为39.8岁,比原科级干部的平均年龄下降了5.33岁。文化层次普遍提高,顺利完成了科级干部的新老交替,较好地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处的干部年龄结构存在断层、后继无人的状况。机构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调整,使我处的职责划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更加科学合理,有利于干部职工更好地履行职责,为全面完成中心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进一步在广大干部职工中树立了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基本上达到了局党委、局领导满意,处党委、处领导满意,参加竞职人员满意,干部职工满意的效果。这次科级干部竞职之所以比较成功,是因为我们主要是抓了以下三个环节:

一、 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确保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以往,干部的选拔任用,大多是由领导班子提名、组织人事部门考核来完成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严谨、规范,但不可避免地带有视野窄、渠道单一的缺陷。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保证德才兼备、年轻有为、

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我们决定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公开选拔科级干部。按照局党委关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处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科级干部竞争上岗实施办法》,编制了科级岗位职位说明书,将我处内设机构、下设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以文件的形式予以公布,动员广大职工积极参加。经过深入动员,全处人员参加竞职的热情高涨,有近50名同志积极报了名。通过资格审查,10月15日,符合条件的35名竞职人员,在有科级干部、高职人员、群众代表参加的竞职演讲会上进行了竞职演讲,在规定时间内,这些参加竞职人员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讲工作思路,讲自身优长、讲任职目标和措施,充分展示了各自的才华:老同志在丰富的工作经验方面显示了优势;年轻同志在意识、观念上表现出了创新精神;善于管理的同志讲得头头是道;技术拔尖的同志说得句句在理。一个个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同志露出了才华横溢的 “庐山真面目”。今年30岁的__,调来我处工作不到一年,按惯例,他是很难进入科级领导岗位的。但是,公开竞职为他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和舞台,他以自己的管理设想、办公自动化构想及新颖的工作思路,赢得了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赞赏,获得了演讲考评最高分。最终,他被任命为副科长。通过这次公开竞职,像富有爱岗敬业精神的__、任劳任怨的__、专业技术精湛的__、工作泼辣、敢闯敢干的__、管理经验丰富的__等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了科级领导岗位,为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二、 变“独角戏”为“集体舞”,发动群众献计献策

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聪明才智。群众是改革取得成功的动力和源泉。只有充分发挥群众的聪明才智,保证广大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充分得到行使,科级干部的竞职工作才能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择优,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因此,我们在科级干部的竞职工作中,改变了过去干部任免工作中只*党委和组织、人事部门唱“独脚戏”的做法,通过深入发动群众,使群众认清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明确任务、目的和要求,消除“与己无关”的思想,积极参加到这项工作中来,变唱“独脚戏”为跳“集体舞”,极大地调动起了群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科级干部的竞职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群众的聪明才智,在科级干部竞职工作的各个阶段得到了充分体现:在竞职人员的资格审查过程中,群众对每一名竞职者的自然条件,包括年龄、学历等方面都认真细致地进行查询,其中,一名竞职者的年龄仅仅超出文件规定几十天,群众发现后,就及时向考核工作组提出,我们马上予以纠正;在演讲程序安排方面,为了充分体现公正、公平的原则,群众提出了先正科,后副科,先机关、后基层的顺序,我们予以采纳;为了避免干部在同一岗位工作时间较长,容易造成工作热情减退、知识结构单一等状况,群众对不同岗位的干部轮岗问题,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我们予以充分重视和考虑;特别是在大胆起用年轻干部这个关键问题上,党委一直存有顾虑:一方面,从事业的长远建设考虑,必须果断地起用年轻干部;另一方面,考虑到许多在群众中享有盛誉的老同志,不再担任领导职务,群众能不能接受;再就是新任的年轻同志能否得到群众的认可,始终是党委放心不下的一桩心事。但结果出人意料,在组织考察、逐个谈话过程中,百分之八十的干部群众都强烈地提出了干部年轻化问题。从而,更加坚定了党委大批起用年轻干部的决心,为党委的正确决策提供了可*依据。据此,在个人竞职、民主评议、组织考核的基础上,我们提拔任用了10名40岁以下的年轻干部,让他们挑起了事业的重担,14名各方面表现都很不错的老同志,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由于我们严格坚持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是公开的,透明的,从始至终实行“阳光操作”,所以,群众非常满意,没有发生一处“鼓包”现象。一位即将退休的老同志动情地说:“这么多的年轻同志走上了领导岗位,咱们的事业有了接班人,真让人高兴。我工作了这么多年,干部调整力度这么大,这还是第一次。领导动了真格的,有魄力,有水平。”

三、 变“多面鼓”为“一面锣”,充分发挥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

党委是“领头雁”、主心骨。党委班子能否统一思想,攥紧拳头,形成合力,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鉴于以往的经验教训,今年,处党委狠抓班子的思想统一,变“多面鼓”为“一面锣”,改变了以往党委班子成员间“各定各的调、各吹各的号”的“单打独斗”局面。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工作扎实有效,保证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三关”上:

第一,掌握原则关。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科级干部的竞职工作中,党委严格按照局关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精神和我处《科级干部竞争上岗实施办法》去做,做到不随意变通,不迁就照顾,始终按原则办事。对不符合条件的、演讲考评得分低的,坚决不能作为初步人选,保证了整个科级干部竞争上岗工作的规范、严谨;在确定科级岗位拟任人选的关键环节上,处党委站在政治的高度,从对党的事业负责、对全处广大干部职工负责的角度认真对待,明确提出了坚持“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并严格执行。这次参加竞职的__同志,多年担任正科级领导职务,演讲考评、民意测评、组织考核等方面都不错,群众都认为他能继续担任领导职务。但就是年龄稍微大了点儿。该同志是上还是下,党委一度很犹豫。最终,党委还是严格坚持了年轻化这项硬指标,让该同志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让位于年轻同志。

第二,过好感情关。我处这次参加竞职的14位老同志,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奉献了许多年,是业务工作和行政管理方面的骨干力量,为党的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党委一直对他们很赏识,也很有感情。当决定让他们都不再担任领导职务时,班子成员都恋恋不舍。但从大局和工作考虑,大家只能忍痛割爱。经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这些老同志表现出了很高的姿态和良好的素质,他们没有怨言,没有向组织提过分要求,愉快地接受了组织的决定。处党委充分肯定了他们的贡献,在不违背上级规定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他们做了妥善安置。

第三,把好用人关。把好用人关,是整个科级干部竞职上岗的核心问题。用什么样的人,关系着党的事业的兴衰。因此,党委在选人用人的关键环节上,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做到“专业技术不高的不用,年龄偏大的不用,文化层次不符合要求的不用,组织领导能力弱的不用”, 保证了所选拔任用干部的高质量。__×,是原修理部门的一名普通职工,这次是以一名工 人身份参加竞职的。论资历,他不深,论名声,他不响,但在计算机应用方面有较高的造诣,在工作中已经显露出才华。党委认为,用人就要用其所长,不能拘泥于资历、名声等而埋没人才。所以,党委决定大胆起用,任命他为后勤副主任,为其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和条件。

第9篇:干部人事制度范文

根据昨天下午主任办公会议的安排,今天召开办公室全体会议,动员部署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府办党组在去年“一学双创”活动中就提出了“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一般同志双向选择”的思路,可以说,这项决定是经过周密考虑、精心策划、认真讨论后作出的。这是加强办公室干部队伍建设,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所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在政府办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我县也是首开先例。这次,我们先对中层正职进行竞聘,中层副职和一般同志双向选择随后再作安排。刚才,同志宣读了《府办中层正职竞争上岗实施方案》和岗位竞聘条件,同志们要认真领会精神,下面我强调几个问题。

一、充分认识竞争上岗的重要意义,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首先,实行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是新时期、面对新形势,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同志曾经讲过“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通过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方式选拔任用好党政领导干部,使干部的选拔、任用公开化、科学化、制度化,增加透明度,加强干部监督和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建的新机制。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推行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必将会优化人事结构,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形成一种新的工作局面。

其次,实行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是办公室面对新形势做出的正确抉择。县政府办公室在全县政务系统中处于承上启下、联系左右、沟通内外的枢纽位置,是县政府的左右手和参谋部,府办“三个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县政府工作的正常运转。中层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府办的工作质量和水平。因此,如何让德才兼备的干部走上中层岗位,担负起重要责任,始终是办公室领导班子十分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这次竞争上岗,就是府办领导班子给大家创造的一次机会,让不同岗位上的干部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进行公平竞争,为优秀人才提供一个展现才能、发挥作用的舞台。

二、积极稳妥地推行竞争上岗,把我办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实行竞争上岗,必须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为依据,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干部人事工作的基本原则,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特别需要把握好以下两点:

一是要在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上下功夫。实行竞争上岗,必须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引入竞争激励机制,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渠道,真正把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拥护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最合适的岗位上来。群众是评价干部的一面镜子,实践是检验干部的唯一标准。不论担任什么职务,不论职务有多高,都首先是一种责任,也可以说职务就是责任。作为一名优秀干部,必须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锤炼自己,做到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因此,实行竞争上岗,就是要在府办形成一种激励干部奋发向上、自觉接受考验的良好风气;就是要引导干部干事,干成事;就是要做到既不让老实人吃亏,也不让投机钻营者占便宜。

二是要在建立和完善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上下功夫。如何把干部选拔好,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负责人对干部是否看得准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更重要、更需要的是建立起一种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实行竞争上岗,不仅把竞争职位、任职条件、竞争办法、决策过程统统公开,而且对个人竞争的意愿也予以公开,让群众参与选择和评判,使竞争上岗的全过程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建立起一种广开渠道、扩大民主、加强监督的选人用人机制,切实落实群众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同时,通过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构建一种新的机制,营造一种鼓励大家干事业的良好氛围,也就为造就一支优秀的符合“四化”标准的干部队伍创造了良好条件。版权所有

三、加强领导,群策群力,确保竞争上岗工作的顺利进行

竞争上岗关系到每一个干部的切身利益,同时又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在组织上必须做到十分周到、严密。为此,办公室专门成立了竞争上岗工作领导小组,我任组长,办公室领导班子成员为领导小组组成人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党组成员同志任主任。随着竞争上岗各环节工作的推进,将要选调—名作风正派、原则性强、不参与竞聘的人员配合志强同志做好组织报名、资格审查、协调等工作。被抽调的同志要服从安排,认真负责,做好相关工作,保证竞争上岗的顺利进行。

希望全体干部职工都要积极地参与到这次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中来。这次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是我办各项事业发展的一件大事。组织上鼓励符合条件的同志积极参与竞争。同志们要敢于展示自己,敢于让领导和群众来评判自己。如果这次没有成功,应该看作组织和群众给了自己一次锻炼的机会,这也是对一个同志胆识和水平的考验,希望同志们不要放弃这个权利和机会。

为了保证群众的意志得以实现,在这次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中,要进行民主测评。希望同志们都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要从全局和发展的高度,珍惜手中的权利,积极参与,公正客观地评价每一个人,保证这次竞争上岗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真正选出合乎要求的人才。

最后需要强调是,在此次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和一般工作人员双向选择工作中,要严肃纪律,切实反对不正之风,对私下搞小动作、串通一气破坏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的人和事,请大家随时向府办党组举报。经查实后,绝不姑息迁就。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