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家政服务业信息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二是早餐工程规模扩大,品种增加。
今年以来,指导早餐公司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增加了五彩大包、茶叶蛋、杂粮粥-等新品种。并联系协调各区县增设早餐网点。指导早餐公司做好对早餐二期工程建设的管理和推进工作,陈宝根市长及韩松副市长都对早餐公司进行了视察。
三是认真实施家政服务工程,服务网络平台建设取得突破
1—4月我市共培训家政员887名,验收合格728名,经过培训的家政员基本顺利实现就业,平均工资2000元左右。以黄马甲为依托的西安家政服务网络平台网站日访问量达2000—3000人次,日均成交400单。我们还召开了家政服务业发展座谈会,就我市目前家政服务业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加快我市家政服务业发展进行深入探讨。组织做好省政协对我市家政业农民工生存情况调研工作和情况汇报,受到关注。加强了对各家政培训机构的检查指导,开发了家政培训信息管理系统,逐一安装了监控设备,保证培训工作健康发展。
四是规范餐饮业管理
认真推进中式餐饮标准化,与市质监局协调,牛羊肉泡馍、葫芦头泡馍、肉夹馍三个项目已列入省质监局2010年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我们还积极推广陕菜品牌第二批共22家陕菜品牌店、示范店已经省商务厅、省旅游局审定公布,目前我市陕菜品牌店已达59家,示范店9家。组织德发长、五一饭店、德懋恭、贾三灌汤包子-等我市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参加商务部资助拍摄的中华老字号记录片《中华商道》,扩大宣传。
五是营造良好消费购物环境,做好扩消费工作
今年3月5日至3月21日期间,联手国美电器,发放总价值500万元的“3.15”消费贴补,以家电“以旧换新”、购买节能惠民产品-等拉动消费。与苏宁电器联合开展“西安首届绿色家电美居消费节”,4月30日,组织我市大型超市、商场、百货店、专卖店、家居、大型餐饮、美容美发、洗浴-等商贸企开展消费月活动,采用多种形式开展促销活动,参与让利商品7.6万种,让利金额达1.48亿元。
四、积极服务企业,树立良好形象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我处始终坚持“面向社会、服务企业”的宗旨,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切实让企业“服务在商务、满意在商务”,自觉接受企业监督,对企业反映的各种问题,我们都尽力给予解决。处里还定期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经营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需要和部门协调的,我们也积极协调,争取让企业带着问题来,带着满意走,不断为我市商务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如:组织餐饮企业赴长安区五台镇考察投资,进行对接。西洽会期间,协调组委会,指定西安呀咪营养餐配送公司为西洽会餐饮专供商,帮助早餐公司解决实际困难-等。
五、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办事效率
一个处室如同一台机器,每位同志相当于机器各个部件,只有各个部件充分发挥作用,这台机器才能高效运转。各部件之间相互配合,这台机器才能不出故障。为了让处室各项工作能走在前头,创先争优,我处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制定严密的计划措施,使每个工作人员都能明确各自职责和要求,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同时严格各项办事制度和流程,重大事项集体决定,杜绝不廉洁行为的发生。处内建立了处室月度工作例会制度,及时通报处室内部人员的工作动态,做到工作相互通气、相互配合,形成了处室内部发扬民主、主动交流的良好工作氛围。
一、狠抓队伍建设、争创先进组织
一是积极建设学习型党支部,支部建立了周学习制度,每周三下午,全处人员集中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并要求做到内容、人员、时间、效果四个落实,要求每人做好记录、每人有发言、每人有体会,保证学习效果。
二是抓好干部素质建设,切实加强党员干部自身建设,提高党性修养,增强党性观念。局机关党委规定的学习内容,支部都组织大家认真学习,《进一步强化学习意识、全局意识、补台意识、机遇意识》、《为官避事平生耻》、《做人好、心不老》以及党风廉政廉洁方面的规定,不断增强党员干部思想意识和政治意识。
三是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以建设队伍、服务企业、改进作风、业务座谈-等为主题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不仅使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深入到每个人员心中,也进一步学习交流业务工作。同时营造了和谐的工作氛围。商贸服务管理处人员结构上,既有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也有年富力强的中年人,还有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老同志搞好传帮带,年轻同志工作有激情能主动承担各项任务。工作中做到补台不拆台,到位不越位,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形成处内相互协作、相互促进的良好风气。
四是开展活动联系基层。春节前举办了130多人参加的迎新春联谊会,大家共谋发展、协调人生、加深感情。3月份,处室组织行业协会、商贸企业180人在北大明宫遗址公园开展了以“发展低碳经济、打造低碳城市”为主题的植树活动。通过系列活动加强了与基层企业的联系,也进一步增强了工作的凝聚力。
二、加强理论学习,践行科学发展
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的干部队伍是做好商务工作的前提,也是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载体。为此,商贸服务管理处在抓好队伍建设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加强业务能力建设。首先从思想意识上使全处人员认识到,业务知识的学习关系到商务事业的兴衰,直接影响到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其次是抓好涉及商务工作的各项法律法规制度学习,全处还积极参加各种业务知识学习和各项业务培训,今年以来重点学习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流通现代化方面的知识,对国内商务工作的创新案例,集中时间进行讨论学习,并努力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动力,全处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开拓务实创新,做好业务工作
市级机关机构改革以后,商贸服务管理处随着工作职能的调整,业务范围有了较大扩展,工作量明显增加。处室紧紧围绕商务局中心工作,坚持“内抓管理,外塑形象,不断提升综合管理服务水平”的工作方针,积极克服人员少、工作头绪多的矛盾,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是大力推进流通现代化工作。
连锁经营取得长足发展。今年我们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联合,在西安举办了第八届中国零售业防损峰会,受到企业好评。与《零售世界》杂志社联合举办了寻找零售新卖点西安零售企业老总沙龙活动。协调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到西安国际港务区考察。今年1—4月份,完成5家企业设立并开展连锁经营业务的申请,新增连锁门店61个;另外受理、审核1家企业开展特许经营业务的请示,新增特许经营门店7个,审核6家企业特许经营备案。
现代物流业成绩显著。经过我们积极努力,西安市获得商务部“国家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称号,积极推荐我市22家物流项目,争取列入省发改委2010年度“现代服务业专项资金”支持。起草制定了“开展两业联动试点工作方案”,总结、发现我市制造业与物流业融合发展的案例,有效推进区域两业联动工作健康发展。
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交易平台更加完善。今年对我市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市场进行了摸底调查。积极引导和扶持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协调陕西大宗煤炭交易市场与民生银行签订2010年度第三方资金托管服务协议,实现了市场交易资金的实时管理和划拨。
二是早餐工程规模扩大,品种增加。
今年以来,指导早餐公司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增加了五彩大包、茶叶蛋、杂粮粥-等新品种。并联系协调各区县增设早餐网点。指导早餐公司做好对早餐二期工程建设的管理和推进工作,陈宝根市长及韩松副市长都对早餐公司进行了视察。
三是认真实施家政服务工程,服务网络平台建设取得突破
1—4月我市共培训家政员887名,验收合格728名,经过培训的家政员基本顺利实现就业,平均工资2000元左右。以黄马甲为依托的西安家政服务网络平台网站日访问量达2000—3000人次,日均成交400单。我们还召开了家政服务业发展座谈会,就我市目前家政服务业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加快我市家政服务业发展进行深入探讨。组织做好省政协对我市家政业农民工生存情况调研工作和情况汇报,受到关注。加强了对各家政培训机构的检查指导,开发了家政培训信息管理系统,逐一安装了监控设备,保证培训工作健康发展。
四是规范餐饮业管理
认真推进中式餐饮标准化,与市质监局协调,牛羊肉泡馍、葫芦头泡馍、肉夹馍三个项目已列入省质监局2010年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我们还积极推广陕菜品牌第二批共22家陕菜品牌店、示范店已经省商务厅、省旅游局审定公布,目前我市陕菜品牌店已达59家,示范店9家。组织德发长、五一饭店、德懋恭、贾三灌汤包子-等我市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参加商务部资助拍摄的中华老字号记录片《中华商道》,扩大宣传。
五是营造良好消费购物环境,做好扩消费工作
今年3月5日至3月21日期间,联手国美电器,发放总价值500万元的“3.15”消费贴补,以家电“以旧换新”、购买节能惠民产品-等拉动消费。与苏宁电器联合开展“西安首届绿色家电美居消费节”,4月30日,组织我市大型超市、商场、百货店、专卖店、家居、大型餐饮、美容美发、洗浴-等商贸企开展消费月活动,采用多种形式开展促销活动,参与让利商品7.6万种,让利金额达1.48亿元。
四、积极服务企业,树立良好形象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我处始终坚持“面向社会、服务企业”的宗旨,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切实让企业“服务在商务、满意在商务”,自觉接受企业监督,对企业反映的各种问题,我们都尽力给予解决。处里还定期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经营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需要和部门协调的,我们也积极协调,争取让企业带着问题来,带着满意走,不断为我市商务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如:组织餐饮企业赴长安区五台镇考察投资,进行对接。西洽会期间,协调组委会,指定西安呀咪营养餐配送公司为西洽会餐饮专供商,帮助早餐公司解决实际困难-等。
五、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办事效率
一个处室如同一台机器,每位同志相当于机器各个部件,只有各个部件充分发挥作用,这台机器才能高效运转。各部件之间相互配合,这台机器才能不出故障。为了让处室各项工作能走在前头,创先争优,我处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制定严密的计划措施,使每个工作人员都能明确各自职责和要求,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同时严格各项办事制度和流程,重大事项集体决定,杜绝不廉洁行为的发生。处内建立了处室月度工作例会制度,及时通报处室内部人员的工作动态,做到工作相互通气、相互配合,形成了处室内部发扬民主、主动交流的良好工作氛围。
一、狠抓队伍建设、争创先进组织
一是积极建设学习型党支部,支部建立了周学习制度,每周三下午,全处人员集中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并要求做到内容、人员、时间、效果四个落实,要求每人做好记录、每人有发言、每人有体会,保证学习效果。
二是抓好干部素质建设,切实加强党员干部自身建设,提高党性修养,增强党性观念。局机关党委规定的学习内容,支部都组织大家认真学习,《进一步强化学习意识、全局意识、补台意识、机遇意识》、《为官避事平生耻》、《做人好、心不老》以及党风廉政廉洁方面的规定,不断增强党员干部思想意识和政治意识。
三是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以建设队伍、服务企业、改进作风、业务座谈等为主题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不仅使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深入到每个人员心中,也进一步学习交流业务工作。同时营造了和谐的工作氛围。处人员结构上,既有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也有年富力强的中年人,还有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老同志搞好传帮带,年轻同志工作有激情能主动承担各项任务。工作中做到补台不拆台,到位不越位,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形成处内相互协作、相互促进的良好风气。
四是开展活动联系基层。春节前举办了130多人参加的迎新春联谊会,大家共谋发展、协调沟通、加深感情。3月份,处室组织行业协会、商贸企业180人在北大明宫遗址公园开展了以“发展低碳经济、打造低碳城市”为主题的植树活动。通过系列活动加强了与基层企业的联系,也进一步增强了工作的凝聚力。
二、加强理论学习,践行科学发展
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的干部队伍是做好商务工作的前提,也是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载体。为此,处在抓好队伍建设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加强业务能力建设。首先从思想意识上使全处人员认识到,业务知识的学习关系到商务事业的兴衰,直接影响到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其次是抓好涉及商务工作的各项法律法规制度学习,全处还积极参加各种业务知识学习和各项业务培训,今年以来重点学习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流通现代化方面的知识,对国内商务工作的创新案例,集中时间进行讨论学习,并努力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动力,全处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开拓务实创新,做好业务工作
市级机关机构改革以后,处随着工作职能的调整,业务范围有了较大扩展,工作量明显增加。处室紧紧围绕商务局中心工作,坚持“内抓管理,外塑形象,不断提升综合管理服务水平”的工作方针,积极克服人员少、工作头绪多的矛盾,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是大力推进流通现代化工作。
连锁经营取得长足发展。今年我们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联合,在举办了第八届中国零售业防损峰会,受到企业好评。与《零售世界》杂志社联合举办了寻找零售新卖点零售企业老总沙龙活动。协调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到国际港务区考察。今年1—4月份,完成5家企业设立并开展连锁经营业务的申请,新增连锁门店61个;另外受理、审核1家企业开展特许经营业务的请示,新增特许经营门店7个,审核6家企业特许经营备案。
现代物流业成绩显著。经过我们积极努力,市获得商务部“国家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称号,积极推荐我市22家物流项目,争取列入省发改委2010年度“现代服务业专项资金”支持。起草制定了“开展两业联动试点工作方案”,总结、发现我市制造业与物流业融合发展的案例,有效推进区域两业联动工作健康发展。
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交易平台更加完善。今年对我市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市场进行了摸底调查。积极引导和扶持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协调大宗煤炭交易市场与民生银行签订2010年度第三方资金托管服务协议,实现了市场交易资金的实时管理和划拨。
二是早餐工程规模扩大,品种增加。
今年以来,指导早餐公司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增加了五彩大包、茶叶蛋、杂粮粥等新品种。并联系协调各区县增设早餐网点。指导早餐公司做好对早餐二期工程建设的管理和推进工作,陈宝根市长及韩松副市长都对早餐公司进行了视察。
三是认真实施家政服务工程,服务网络平台建设取得突破
1—4月我市共培训家政员887名,验收合格728名,经过培训的家政员基本顺利实现就业,平均工资2000元左右。以黄马甲为依托的家政服务网络平台网站日访问量达2000—3000人次,日均成交400单。我们还召开了家政服务业发展座谈会,就我市目前家政服务业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加快我市家政服务业发展进行深入探讨。组织做好省政协对我市家政业农民工生存情况调研工作和情况汇报,受到关注。加强了对各家政培训机构的检查指导,开发了家政培训信息管理系统,逐一安装了监控设备,保证培训工作健康发展。
四是规范餐饮业管理
认真推进中式餐饮标准化,与市质监局协调,牛羊肉泡馍、葫芦头泡馍、肉夹馍三个项目已列入省质监局2010年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我们还积极推广陕菜品牌第二批共22家陕菜品牌店、示范店已经省商务厅、省旅游局审定公布,目前我市陕菜品牌店已达59家,示范店9家。组织德发长、五一饭店、德懋恭、贾三灌汤包子等我市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参加商务部资助拍摄的中华老字号记录片《中华商道》,扩大宣传。
五是营造良好消费购物环境,做好扩消费工作
今年3月5日至3月21日期间,联手国美电器,发放总价值500万元的“3.15”消费贴补,以家电“以旧换新”、购买节能惠民产品等拉动消费。与苏宁电器联合开展“首届绿色家电美居消费节”,4月30日,组织我市大型超市、商场、百货店、专卖店、家居、大型餐饮、美容美发、洗浴等商贸企开展消费月活动,采用多种形式开展促销活动,参与让利商品7.6万种,让利金额达1.48亿元。
四、积极服务企业,树立良好形象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我处始终坚持“面向社会、服务企业”的宗旨,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切实让企业“服务在商务、满意在商务”,自觉接受企业监督,对企业反映的各种问题,我们都尽力给予解决。处里还定期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经营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需要和部门协调的,我们也积极协调,争取让企业带着问题来,带着满意走,不断为我市商务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如:组织餐饮企业赴长安区五台镇考察投资,进行对接。西洽会期间,协调组委会,指定呀咪营养餐配送公司为西洽会餐饮专供商,帮助早餐公司解决实际困难等。
五、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办事效率
一个处室如同一台机器,每位同志相当于机器各个部件,只有各个部件充分发挥作用,这台机器才能高效运转。各部件之间相互配合,这台机器才能不出故障。为了让处室各项工作能走在前头,创先争优,我处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制定严密的计划措施,使每个工作人员都能明确各自职责和要求,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同时严格各项办事制度和流程,重大事项集体决定,杜绝不廉洁行为的发生。处内建立了处室月度工作例会制度,及时通报处室内部人员的工作动态,做到工作相互通气、相互配合,形成了处室内部发扬民主、主动交流的良好工作氛围。
社区服务发展的总体思路是:重点抓好区、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站的建设与管理;积极开展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面向下岗职工的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逐步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托、孤有所抚、贫有所济、难有所帮、需有所应;要坚持社会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向,不断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和水平,使社区服务在改善居民生活、扩大就业机会、建立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服务业等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一、快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年建成3000平方米新的区级社区服务中心,到**年,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要全部达到200平方米,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站要全部达到30平方米。
二、加强社区服务专职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区、街、居社区服务中心(站)都要有一批稳定的、有专业知识的专职社区服务人员,到**年全区专职服务队伍达到5000人以上;区、街、居三级建立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进一步扩大青年志愿者和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伍,到**年全区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达到2万人以上。
三、加强三级社区服务网络建设。以区、街两级社区服务中心委主干,以区社区服务中心为龙头,以社区居民的需求为导向,向社会示范、辐射、延伸、配套,因地制宜,大力开展面向老年人、优抚对象、困难居民的社会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和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区服务。各类托老、助残、托幼、卫生保健、青少年教育等福利性、公益性社区服务设施达到600个以上。大力发展养老机构,各街道社区服务中心都要全面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进一步深化社会福利社会化工作。到**年全区每千名老人拥有托老所、老年公寓等养老服务设施床位数8张以上。各类家政服务站(点)、儿童餐桌等便民利民服务设施达到3000个以上。
关键词:健康管理专业;健康管理学;人才培养
健康管理(Healthmanagement)是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其宗旨是调动个人及集体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健康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是健康管理行业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然而,目前我国拥有的健康管理人才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加快培养健康管理专业人才是当前发展健康管理服务行业的重中之重。
1国内外健康管理学科发展概况
1.1国外发展情况
健康管理理念源自20世纪50年代末最先在美国保险行业提出的概念(ManageCare),其初衷是为了控制客户的患病风险、降低健康医疗费用支出的可能性。1969年美国政府将健康管理纳入国家医疗保健计划,并开始出现区别于医院等传统医疗机构的专业健康管理公司,提供系统专业的健康管理服务。迄今为止,健康管理学已经形成涉及医学、心理学、管理科学、社会科学、环境科学、公共政策和法律等多个学科为一体的新兴学科。在欧洲很多国家,健康管理早已经发展成为完整、系统、规范化的学科体系。美国很多高等院校都开设有健康管理专业,多数在设立在公共卫生学院、公共政策/事务学院下,健康管理专业也多以卫生政策与管理或健康管理与政策的名称出现。学位从大专、本科、硕士到博士4种,学时也分别从2年到5年不等。但无论哪个层次的人才都是专业的医疗管理人员,都必须遵从严格的从业标准方能执证上岗。与美国不同,英国的健康管理的生源则相对较广,拥有市场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等教育背景的人也同样可以学习健康管理专业。日本在亚洲国家中健康管理发展较快。其本身很重视居民的健康教育,在每一级别的卫生保健服务组织中都有健康管理人员的身影。其服务内容也比较广泛,诸如目前正在实施“健康日本21”的健康行动计划,服务内容大到诸如规划、指导和协调医疗卫生服务、医疗设备区域管理,小到为个人提供健康评估服务、制定健康计划、提供专业的疾病管理服务等。相对而言,欧洲国家健康管理就业岗位也很多,有医疗保健管理、医疗保健操作监督、医疗行政(如医疗保健经理等)不同岗位。
1.2国内发展现状
中国的健康管理思想古已有之,最早可追溯到《素问》中的“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论点。防患于未然,防止疾病的发生是古人对健康管理最朴素的理解。但健康管理一词在国内出现才10余年的时间。健康管理行业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首家健康管理公司注册于2001年。迄今为止,国内已设立了6家国家级的健康管理协会或学会。2007年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分会成立,同年《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创刊。《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也在同年颁布,“健康管理师”成为被政府部门认可的新兴职业。2009年中国健康管理专家达成《健康管理概念与学科体系的中国专家初步共识》。2016年,“健康中国2030”以及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也对发展健康产业提出了更确切的要求,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及健康管理学科在我国的发展体系框架日益清晰。但总的来说,我国目前所谓的健康管理服务尚未形成全面的服务体系,服务机构中常见的健康管理公司也多是涉及产业链的一小部分,比如健康体检、健康养生等,多是偏重健康管理的某个环节。在服务和产品设计覆盖了健康管理整个环节的服务机构少之又少。
2我国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状况
2.1专业挂靠院系
国内高等院校对于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尚属于起步阶段,大部分高校健康管理是作为一个方向挂靠在公共管理或是公共卫生专业下。杭州师范大学设立有我国首个健康管理学院,2011年由医药卫生管理学院更名而来。除此之外,我国高校中的健康管理人才培养多以健康管理作为一个专业方向,挂靠在公共卫生专业、医药/卫生管理专业、临床医学、社会工作专业、公共事务管理专业、家政服务专业等专业下面[5]。如江苏建康职业学院的公共卫生管理专业(健康管理方向)、重庆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健康管理方向)、安徽医科大学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健康管理方向)、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公共事务管理专业(食品安全与健康管理方向)、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的社会工作专业(健康管理方向)、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家政服务专业(健康管理方向)等。目前,也有休闲体育专业在探讨开设健康管理方向的可行性,安徽宿州卫生学校也在尝试开设“健康管理”专业课程。
2.2学历教育层次
与美国高校的健康管理专业多为硕士学位不同的是,我国的健康管理专业则以职业教育和高等院校的本科教育居多,研究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较少,毕业后一般授予管理学学位。健康管理的职业教育一般学制3年,重点是培养其岗位胜任能力。如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开设有健康管理专业,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2015年开设健康管理大专班。江苏建康职业学院、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则都是将健康管理作为专业方向。截止到2016年初,国内有5所院校(浙江中医药大学、广东药科大学、成都医学院、滨州医学院等)成立健康管理专业。杭州师范大学健康管理学院是全国首个健康管理学院,并拥有健康管理学硕士点和博士点资格。浙江农林大学是全国第一所开设健康管理本科专业的高校,与2007至2013年招生健康管理专业本科生。2009年重庆医科大学率先在全国医学院校招收临床医学(健康管理方向)学生。海南医学院、新疆医科大学、辽宁医学院等医科院校也充分利用医学教育的资源优势,在公共事业管理下开设健康管理方向。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开始招生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健康管理方向)本科生。
2.3专业课程设置
各校对健康管理的内容及其外延尚未形成统一、明确的认识,所以专业课程设置上差异较大。目前,开设健康管理专业的高校的课程一般可以分为三大类:人文社科类课程、专业基础类和专业核心课程。相对来说,人文社科类课程的差异较小,基本都是围绕如管理文秘、人际关系等课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由于各院校的特色和教学优势不同,差异较大。专业基础课程多以公共管理类和基础医学类课程构成,前者包括社会工作理论、组织行为学;后者则包括临床医学概论、预防医学概论、中医学概论、医疗保险、卫生经济、流行病与卫生统计等。专业核心课程则主要围绕健康管理类展开,如健康管理概论、健康教育、健康法规、健康信息管理等。另外每个学校还会开设一些特色课程体现自身院校特点的职业性,如社会工作类(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社区、老人、青少年等特殊人群的社会工作实务);家政服务类(护理、信息、保健);食品监管类(营养与食品安全、食品监督检验);旅游管理类(如旅游健康、休闲养生保健、旅游信息学);或者是休闲养生类(中医养生、运动健康管理、针灸和推拿学等)。
2.4毕业去向
健康管理产业涉及医药、保健养生、疾病预防、健康保险等多个方面,所以毕业生就业岗位也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四类岗位。第一类是健康产品生产及监管机构,包括医药/器械生产及经营企业、药品监督部门等,从事药物检测/检验、医疗器械生产、化妆及保健品生产经营、医药及企业营销、新药研究和开发、药物制剂生产与管理等工作。第二类是医疗卫生服务及行政管理机构,如基层卫生服务中心、医疗预防机构、社区卫生服务、健康体检机构、计生部门、医药监管部门等,从事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指导咨询、健康状况调查、健康标本采样和卫生事务管理。第三类是健康服务业,如在健康会所、养老院、休闲/饮食中心、护理中心等机构从事健康保健服务、健康咨询、健康指导指导、私人健康维护、健康信息管理、食品安全监管、员工健康档案馆和健康状况监测等。最后还有健康保险企业或管理机构,从事健康损害保险理赔,健康救助、社会健康保证服务等。
3我国健康管理学科建设思考
3.1鼓励高校尤其是医学院校设立健康管理专业
从目前的培养院校看,我国的健康管理专业尚未形成相对独立、成熟的专业。健康管理人才必须通过建专业、立学科的规范教育培养体系以保障合格的人才的培养。应在坚持学历、职业和继续教育多层次培养基础上,加大学历教育力度。医学院校拥有医学、公共卫生、健康保险等相关教育资,在设立健康管理专业上更具优势和责任。“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提出要推动医疗、养老、旅游等行业的深度融合以促进健康产业的发展,随着健康管理的外延不断扩大,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营养保健、护理康复、疾病预防、健康保险、卫生管理等基本知识和技能等应成为健康管理人才培养的基本知识体系,着重培养其在健康保险、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服务和产品生产、康复保健、养老护理领域的岗位胜任力,以提供医、养、护为一体的健康服务。
3.2规范化课程置,完善学科体系
相对国外,我国健康管理专业的设立院校层次偏低,缺乏研究生及其以上的高等教育模式,即使本专科的教育模式也尚不成熟,所以在课程设置上也未达到系统化和规范化,促使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参差不齐。目前学者对健康管理学的共识是该学科应该集医学、管理学与信息科学为一体,所以在核心课程中这几类课程是必不可少的。总体上相应的课程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设置,首先是人文类课程,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第二类是医学类,如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预防医学概论、中医学、护理学、康复医学、食品卫生和营养、行为心理学等课程。第三类是管理类课程,对以后从事相关健康产业的管理方面工作有积极意义,具体课程可以包括医院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健康法规、卫生监督、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卫生经济、医药营销等。第四类健康管理类课程作为核心课程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包括健康信息管理、健康测量与评价方法、健康风险检测技术、健康评估技术、健康管理服务提供途径等内容。开设院校可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师资情况对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进行调整,在保留基础核心课程的基础上提出自身学术特色。
3.3强化教材建设,促进专业人才细分由于我国健康管理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工作实践和应用,专业的教育师资与教材体系也比较缺乏。虽然不同院校的培养在充分利用自身教育资源的同时突出专业特色,但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健康管理教育缺乏统一的理论和教材体系。健康管理相关专业众多、知识面全而散,一本教材远不能满足教学需求。所以根据专业特色细分教材,培养专项人才是大势所趋,如专业营养健康师,儿童健康师、医疗行政助理等。相应地教材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健康管理师就业岗位编写更具专业性的教材。在目前笔者接触到的教材中,郭清主编的全国“十二五规划教材”以及王培玉主编的《健康管理学》,可供卫生管理及相关专业使用。对于没有相关医学背景知识学生参考使用的黄建始和陈君石主编的“健康管理师”。另外还可根据不同的职业特点,选择使用武留信主编的“健康管理师社区管理分册”,以及王陇德主编的卫生行业职业技能培训系列教程用书。
3.4开拓示范基地,强化实践教学
如今的健康管理体系的建设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应倡导健康管理的学院理论教学和基地实践教学的结合统一,注重学历教育和职业胜任力的培养。同时随着人们对健康关注度的提高,健康管理已经不再局限于保险行业的风险控制,还包括疾病的预防、健康保健、疾病防控等内容。可与居民社区、大型企业、职业场所、保险公司、健康管理公司等不同类型机构开展合作、设立教学基地,完善健康管理职业培训体系和继续教育体系的发展。依托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以期形成全面系统的健康管理学科体系。
参考文献
[1]郭清.“新医改”应致力于公众健康管理[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32(9):885-888.
[2]熊伟平,余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开设健康管理方向的可行性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5(5):186.
[3]于建琳.美国高校健康管理专业的发展现状探析与思考[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6(5):56-59.
[4]苏连久,邹世清,靳鸣.我国医学院校健康管理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医学与社会,2014(11):94-96.
[5]朱晓卓,米岚,赵凌波,等.高职院校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现状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2):141-143.
[6]余刚,夏云建.休闲体育专业开设健康管理方向的可行性分析[J].运动,2013(20):124-125.
[7]邓斌菊.卫生职业学校“健康管理”专业课程开发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7.
[8]应宇辰.我国高校健康管理专业发展现状(以浙江中医药大学为例并与台湾义守大学比较)[Z].杭州:浙江省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学术年会,2014.5.
关键词:消费需求 消费升级 网上消费
2014年,河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万亿元,增长12.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总量稳居全国第五位。河南省商贸流通业税收占第三产业比重1/3;内贸流通就业人数1200万人,占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63%,河南省农批市场年交易量接近2亿吨,交易额1.5万亿元。多种商贸流通业态竞相发展,电子商务交易额5660亿元,增长34.8%。
一、对2015年河南消费市场发展趋势的判断
(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河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率在2000年跃升为11%,之后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考虑到河南省经济稳步发展,居民收入的渐进性提高,以及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和转换,河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依然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
(二)城市居民消费仍然是全省消费的王力
河南省的政府消费增长率曾一度高于居民消费的增长,但近几年来这一局面有所改变,居民消费增长速度相对增加得更快,并占据羞最终消费的绝对优势。从居民消费来看,城市消费一直是消费增长的主力。虽然农村消费增速较高,但农民收入基数太低,而且农民消费增长主要还是围绕商品性消费,服务性消费需求增长较慢,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当前城市居民消费主导的消费格局还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三)服务性消费比重将提高,恩格尔系数继续下降。
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后,居民对服务性消费的需求开始上升;人均GDP从3000美元进入到5000美元时,对高端服务业、文化创意产品和奢侈品的消费支出比重呈加速上升趋势。河南目前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部分城市人均GDP已达到5000美元。对发展和享受型的服务、文化创意产品和高端消费品的需求开始上升,但由于相关的产品供给仍然滞后,导致中高收入人群有钱“花不出去”,从而制约消费总量扩张。2014年河南省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39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416元,而且还在不断提高,可以预见,河南省服务性消费将出现新的增长。
(四)二三级市场拓展加快,“中原城市群”流通协作加强。
一是城市商圈内竞争进一步加剧,企业加快在二、三级市场的扩张。商圈竞争的激烈,加之市场扩张步伐的加快,将使市场商品供应更加丰富,居民购买更加方便,市场更加繁荣活跃。二是“中原城市群”流通协作将进一步加强。随着中原经济区及中原城市群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原城市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一方面是各大零售企业将加大在中原城市群开店步伐,另一方面是加大引进省内城市名优新特产品的力度。近几年河南省内城市流通协作互动进一步的增强,丰富了河南市场供应,扩大了市场消费。
二、进一步扩大河南消费需求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完善商贸网络,促进便利消费
1.优化布局城乡商业网点。合理布局城市商业中心,加快建设一批重点商圈、特色商业街,形成能够带动消费升级和创造都市商业氛围的消费中心,吸引外来消费。从城市中心到边缘的居民小区,大力发展社区商业,重点发展贴近和方便居民生活的便利店、折扣店、专业店。大力推进“万村干乡市场工程”,提高农家店覆盖率,拓展农家店服务功能;支持国内外大中型流通企业向小城镇延伸经营网络。
2.构筑现代流通网络。依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支持承办企业与农家店的信息化改造,提高承办企业、配送中心、农家店之间的紧密程度,形成信息畅通、配送便捷、管理高效的有机整体。继续实施“双百市场工程”,支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大力发展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加快“农超对接”步伐。完善工业消费品市场体系,培育专业批发市场和小商品市场,支持二手车交易市场升级改造。完善生产资料市场体系,鼓励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建立供应联盟,承接生产企业的采购和销售外包,提高生产业发展水平。
(二)努力改善消费环境,促进安全消费
1.优化市场运行环境,规范市场秩序。认真落实商业零售企业促销管理规定,严格执行大型商业促销活动事先报告制度。严格实行零售和餐饮经营单位两个安全生产管理规定;规范酒类流通秩序;建设肉品质量信息可追溯体系,促进肉类安全消费;完善措施,强化药品流通管理。要加大市场秩序整顿规范力度,继续加强商品质量监管,加大对假冒伪劣商品价格欺诈、非法广告等各种不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2.积极规范和发展消费信贷。增加信贷消费品种,扩大信用保险补助范围,创新推进汽车、住房、家电、教育、旅游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产业的消费信贷。发展保单、仓单、应收账款、无形资产等质押抵押方式,支持银行、担保机构为商贸企业提供融资和担保。大力推动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企业完善信用交易风险防范机制。严格规范市场经营主体的经营行为,建立商业信用档案,加大力度处罚商业欺诈行为。
(三)大力引导热点消费,促进消费升级
1.积极发展展会、文化、旅游等消费。充分发掘、整合优势资源,借助产业优势作支撑,拉动相关消费。通过举办展会或文化活动,突出产业特色,提升城市形象,彰显文化品位,在实现会展经济效益的同时,带动住宿、餐饮、购物、交通、通讯等相关消费领域的整体提升。
2.扩展电子信息、教育培训、体育健身等新领域消费,培育和发展高端消费、时尚消费、特色消费等。实施政策联动,深入推进以宣传绿色消费、开辟绿色通道、培育绿色市场为内容的“三绿工程”。
3.规范发展居民服务业。推进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建设,加强对服务提供商的监督和管理,整合利用社会资源,为消费者提供保洁、维修、送货、老年保健和护理等各类便民服务。继续实施以“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为主题的社区商业“双进”工程,积极开展争创社区商业示范社区活动。推进家政服务体系建设和标准化菜市场改造。
4.积极发展大众化餐饮,推动品牌创建和“老字号”企业发展。鼓励创立豫菜餐饮品牌,加快培育和扶持一批豫菜品牌示范店和豫菜风味品牌店。
(四)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开展网上消费
1.开展流通领域电子商务示范引导工作,推广先进地区流通领域电子商务发展的先进经验,选择应用电子商务规范化水平高和代表性强的流通企业,研究推广成熟运作模式和优秀解决方案,带动流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围绕电子商务提高管理水平、规范经营行为,推动整个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推动传统流通企业开拓网上市场。促进商品批发环节应用推广网上交易,加快发展面向消费者的专业网络购物企业,培育一批知名度高、实力强、运作规范的专业网络购物企业,支持交易商品丰富、服务多样的新型商业网站建设。凭借中部省份的交通区位优势,推动企业大力开展网上交易,扩大消费。
(五)促进商贸流通企业发展,提升现代化水平
1.充分利用国家及地方政策,加大商贸流通业招商力度,积极引进国际、国内著名企业投资发展大型电子商务等项目,促进和带动河南商贸流通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
2.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积极培育大型龙头企业。促进优势资源向重点商贸流通企业集中,支持和鼓励本地具有优势的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等多种方式向省内外市场扩张,迅速做大做强,培育出一批拥有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初步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鼓励流通企业运用现代经营管理模式和技术,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加快信息化改造,推广应用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管理等先进信息管理技术,全面提升企业流通现代化水平。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培育扶持,做大主业,做强品牌,提高组织化程度和竞争力,拓展企业发展的空间。
(六)加强市场监测和调控,引导消费
关键词:服务经济;基本思路;对策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经历了结构性的变革,美国经济学家维克托・福克斯将这一变革称之为“服务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态势,它涵盖广,涉及服务业乃至对外服务贸易的市场经济门类与形式。服务经济产生于工业化高度发展的阶段,是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而发展起来的。对自然资源、环境依赖程度相对较小的服务业将更符合未来产业发展政策的要求。
服务经济的发达程度已成为衡量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服务经济的发展已具备相对完整的体系。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机制的健全,发展服务经济日益得到高度重视,服务经济在经济中的比重逐步加大。在笔者看来,发展服务经济无疑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增长剂。发展服务经济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主要途径,关系到我国经济未来发展的走向。
一、对我国服务经济发展态势的客观评判
1.正确认识我国发展服务经济的大背景
(1)服务业产值在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加大的趋势不可逆转。服务业产值在各国国民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不少国家还逐年快速增长,对于许多发达国家和新型经济体来说,服务业已成为其主导产业。比如美、英、法等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基本超过70%以上。即使是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也超过了50%,而我国却低于这个水平。我国服务产业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从全球来看,服务产业结构变化的大趋势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变。我国应在充分发挥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竞争优势、实现资本积累的同时,通过人力资本投入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使服务业产业内部结构逐步优化,实现服务业的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内涵式转变。
(2)服务业不断吸纳大量就业人群,缓解了全球性就业难的问题,并大大地优化了劳动就业结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服务业就业比重就一直呈上升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服务业“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低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高就业吸纳能力的比较优势明显。据统计,2000~2010年间我国城镇新增岗位数有超过八成来自服务业。服务业历来是大量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领域。
(3)向服务经济转型有助于我国制造业企业应对挑战。制造业企业发展基于产品的增值服务或以服务为导向的解决方案,可以增加产品难以复制的差异化优势,全面提升客户的体验,从而摆脱单纯的价格竞争,巩固甚至增加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开拓更广、更持续的收入来源。制造业企业利用在研发、供应链、销售等价值链上的运营优势发展专业服务能力,帮助客户加强其运营和业务支持能力,从而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若制造业企业进而将内部化的生产剥离出来,成为独立运营的第三方专业服务提供商,则有助于制造业的创新发展和结构升级,加速我国向服务经济转型。
(4)服务业进一步促进服务贸易快速发展。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快于货物贸易,服务业正逐渐成为外国直接投资(FDI)的重点。以世界经济合作组织的国家为例,外国直接投资服务业的总额明显高于投资制造业的总额,主要集中在零售、金融、商务服务和电信业中。全球商务流程外包带动了服务贸易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发展。据预测,到2015年,美国将有330万白领工作岗位以及 1360亿美元的工资转移到诸如俄罗斯、印度、中国和菲律宾等国。可见,我国在今后国际经济交往中,服务贸易的比重将逐年提高,服务贸易将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对象和内容。
⒉客观分析我国发展服务经济的前景与空间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主要以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客观地看,我国服务业随着整体经济的持续增长,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服务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872.5亿元上升到2007年的100053.5亿元,增长了19.6倍,年均增长10.8%,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9.8%的增长速度。服务业的就业人数从1978年的4890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24917万人。2007年新吸纳就业人数103万人,占全部新增就业人数的51%。尽管如此,我国服务经济的发展与发达国家比较有较大差距。以2007年为例,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1%,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我国服务业就业人口占全国就业人员的比重为32.4%,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从全球来看,我国服务业总体技术含量不高,劳动生产率较低,科技对服务业的贡献率有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制约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虽然人力资源丰富,但服务人才结构性短缺尤为严重;大多数服务企业规模小、信用低,融资十分困难;品牌效应不大的服务企业,在国际竞争中也难以获得较大的订单。
对此,我们应予以深刻的反思:一是服务消费水平偏低。以2009年为例,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仅为32%,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以及同类发展我国家的水平。我国是商品贸易出口大国,但是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发展极不平衡,这年服务贸易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重仅为8.1%,不及世界平均水平23%的一半。过去10年,我国服务业利用外国直接投资较少,仅为总量的30%~40%,远低于制造业吸引的外资。二是我国制造业的服务化水平并不高,90%左右的中国企业都是制造驱动而非服务驱动,以致企业普遍受到产品同质化、利润率不断下降和消费者需求日益严苛的挑战。 一般说来,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包含服务产出、服务业就业、服务消费、服务贸易、服务业投资五大主要经济活动。稍加对比,我国在服务经济五大主导组成部分的指标相对偏低。换一个角度来看,我国只要不断提升这五大主导组成部分的指标,将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转型为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服务经济前景还是广阔的,空间也是巨大。
二、正确厘定发展我国服务经济的基本思路
⒈旗帜鲜明地确定发展服务经济的战略
长期以来,制造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亿万劳动者并没有从第一、二产业中彻底释放出来。发展服务经济可以改变我国产业结构的落后现状,改变三大产业的结构比重,增加城镇劳动力就业。我国制造业比重偏大,其能源消耗比例也大,能源消耗随之带来污染问题。相比而言,服务业资源消耗少,是节能产业。从世界平均水平来看,制造业能源消费强度比服务业高六倍之多。服务业环境污染小,是减排产业,服务业在减少能耗和污染方面的优势有助于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受全球金融危机和美国信用降级后的美债危机影响,世界经济衰退的步伐未能止住,我国经济增长步伐放缓“时所必然”。因而我国应抓住时机进行经济转型,旗帜鲜明地确定发展服务经济的战略。应该看到,经济放缓给我国一个深挖潜力、追赶超先进的机会。我国各级政府在服务经济的转型及发展进程中起着关键的引导和协调作用,应及时制定差异化的服务经济发展战略,然后构建并完善服务经济体系,引导各个利益相关者协同有序地共同推进服务经济的转型,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⒉坚持全面推进我国服务经济转型的方针不动摇
服务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对我国提出了很多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国应当从战略的高度认识服务经济的发展规律,充分发挥政府对市场的培育、规范和监管功能,从体制与政策、人才发展、基础设施改进、公共服务转型、友好环境创建、生态协作系统等六个方面采取行动,引导市场主体、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各利益相关者协同有序地推进服务经济的全面转型和大步发展。随着市场体系的建立健全,必将加快服务业市场化步伐,以促进竞争,提高质量,降低服务价格和促进技术进步,从而促进服务业发展。
(1)要逐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着手抓好生产业。生产是与消费相对的概念。从服务对象来讲,它不是直接满足最终消费需求,而是满足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者对服务的中间使用需求,还满足包括政府消费、出口和资本形成等对服务的最终使用需求。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逐渐由商品性消费为主转变为非商品性消费比例的扩大,由生存型消费转变为享受型、发展型消费。消费层次提升与消费结构转换必将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其间蕴含着服务业的发展机遇。从服务目标来讲,生产业是指为保持商品和服务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为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为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 随着整个产业结构向第三产业的升级,为生产者提前、产中和产后服务的生产活动,成为制造业的关键性投入,也是经济效率提高的重要动力。与制造业和消费业相比,生产业的利润率和生产力更高,而且生产占服务业全部产出的比重也会不断提高。
(2)要发挥政府在发展服务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地方政府在发展服务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它直接影响了地方服务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在选择重点服务行业时有重要决策权。政府应科学决策,在确定重点发展生产业的大方向后,应当考虑基于本地独特位势,选择重点行业,针对性地制定差异化的发展战略。总势包括人才状况、产业基础、地理位置、基础设施和环境等衡量因素。在这五大影响因素中,前三者对发展生产业起着决定性作用。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总势也就越有优越,服务业的发展潜力也越大。
总势是政府决策部门制定服务发展战略的根本出发点。不同类型的地区在具体应用时侧重点略有不同。对于总势较优的地区,它们的行业选择范围相对较大。对此当地政府需要仔细甄别,以便制定差异化的服务战略,有效推动经济向服务转型。对于总势欠佳的地区,它们发展服务业起点相对较低,当地政府要加强战略引导,同时敦促各机构共同提升某一位势,如注重人才培养,从而增添发展某类服务业的信心和后劲。对于总势明显优越,服务业超前发展的地区,当地政府在制定服务发展战略时则需着眼未来,通过创新的鼓励政策和激励措施推动服务业的产业升级和长远可持续发展。
总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能否吸引潜在服务业投资,而这是摆在政府面前的最大挑战之一。如何吸引真正适合城市服务经济发展需要的投资?政府应首先确定所在区域的产业集群优势,然后围绕这一集群优势提升总势。同时,新的形势需要新的思维。政府需要改变思维定势,不再固守已有的集群优势,而是通过改进教育环境、人才发展、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等方式来扩大和拓展原有的集群优势,以吸引新的投资者。
3.大力提升我国服务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
(1)加强指导和鼓励政策。要尽快强化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服务业发展的规律认识,从而强化相关配套政策或措施:彻底改变现有政策针对性不强、可行性不够的状况。多年来,由于政府或国家政策对制造业“偏爱”,制造业企业为了争取更大政策优惠而不愿将内部化的生产剥离出来,比如生产物流;已有的针对服务业的优惠政策门槛过高,中小服务业企业在市场准入、信用担保、金融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获得的政府扶持不够,创业和创新的积极性不高。
(2)优化结构性人才。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我国的结构性人才短缺问题相当突出,特别是缺乏复合型中高端人才和适用性技术人才,比如既懂技术又精通外语、管理的全方位人才编程熟练的基础程序员等。由于财政、税收、信贷等支持不够,我国服务业教育和培训力度不大。据国家发改委统计,我国近50%的高端服务行业职位招不到足够、合适的人才。目前,我国近200万大学毕业生不能实现就业,大学生的失业率超过15%,是登记失业率的3倍左右。如果接受适当的就业培训,这些大学生就有可能填补这些服务行业的职位空缺。
(3)改善政府公共服务的可用性和可及性,提高供给效率。我国的人均财政支出普遍较低,政府对公共服务领域的资源投入不足;行政审批项目和环节过多,工作效率低;政府职能部门分散,数据和流程管理孤立,缺乏协作;政府部门应充分使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提供公共服务。
(4)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服务经济发展环境。加大对服务业基础设施的投入,鼓励各种经济形式对服务业进行投资,以现代化的技术装备改善国内的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从总体上提高国内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优化商业环境(如商务基础设施、企业文化与制度等)、社会环境(社会秩序、社会保障、城乡协调等)或生活环境(如居住、教育、保健和生态等),改善服务经济发展环境从而招商引资和吸纳人才。
(5)大力推进服务业技术进步,改善服务供给。加快科技手段在服务领域的应用,通过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的倾斜政策,加大对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投资力度。打破国家对一些服务业如银行、保险、电讯等服务业的垄断,允许国内非公有制形式对这些行业的投资或参与经营,鼓励国内民营资本涉足这些服务领域,并强化竞争机制。
(6)健全生态协作系统。全民缺乏先进的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消费者及客户尚未完全认可第三方服务的价值;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与诚信度不足;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及市民之间有待建立良性可持续的协作关系。
三、发展我国服务经济的几点建议
(1)以生产业为突破口,优化传统服务业。要加大科技在服务行业中的含量,加大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的应用,从多个方面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效率。积极运用现代经营方式、服务技术和管理手段改造和提高传统服务业。与此同时,发展现代服务业还要以生产业为突破口来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加快发展,努力提升第一、二产业的竞争力,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从根本上优化现代服务业。
(2)推进现代服务业的体制创新。推进体制创新应在调整现代服务业所有制结构、鼓励市场竞争的同时,推进垄断行业与涉外体制的创新。
(3)促进各类服务的协同发展,重点发展五大行业:公共服务业、旅游业、信息咨询、计算机应用服务业、家政服务业、社会服务业。
(4)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为了现代服务业的稳定发展,要坚持市场化、规范化、品牌化方向。加强对服务行业的监管,努力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竞争的产业发展环境,为服务业健康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5)加快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提升现代服务业整体水平。发展区域现代服务业,就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服务业,鼓励服务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管理网络化,加快服务业内部结构和产业层次的升级,重点培育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杨玉英,郭丽岩.对我国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再认识.宏观经济研究,2009(4).
[2]赵书华,宋 征.北京市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06(2).
[3]陈信康,王春燕.服务性企业内部营销的再诠释――基于柔性管理思想的视角[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4]赵书华,李 辉.全球服务贸易10强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定量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11).
[5]杨亚梅.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探讨[J].现代经济探讨,2005(9).
2009年,全县商贸流通工作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和省、市商贸流通工作会议要求为指导,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为统领,以“改进结构、服务民生,拉动内需、促进消费,优化质态、提升实力”为重点,大力拓展招商领域,在项目建设上求突破;全力服务新农村建设,在服务“三农”上争贡献;着力培植龙头企业,在促进商贸企业做大做强上做文章;努力搞活商贸流通,在拉动内需上出成效;倾力盘活闲置资产,在保值增值上创效益。充分发挥商贸经济化解危机、促进发展的重要作用,为“全面达小康”作出积极贡献。
二、主要指标
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亿元,增长16%;
2.实现市场成交额130亿元,增长15%;
3.实现餐饮营业收入10.6亿元,增长25%;
4.培育突破10亿元的市场1~2家,新增5亿元市场2家、亿元市场2家;
5.完成“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创建30家;
6.引入国内外大型知名连锁商贸企业1~2家;
7.完成第二批农贸市场升级改造10家;
8.完成生猪定点屠宰40万头,定点屠宰率99%以上;
9.完成地方粮食储备1.9万吨,食用油储备150吨;
10.完成“五放心”粮店创建5家。
三、重点工作
(一)优化载体,深入推进农村流通网络建设
1.不断深化“万村千乡”工程。根据上级规定要求和标准,再新建和改造一批农家店和农村商品配送中心,重点建设村级店,扩大农家店覆盖面,确保农村农家店覆盖面达90%。进一步强化农村商品配送中心的服务、监管,指导企业完善采购、储存、加工、编配、调运、信息等功能,增加统一配送商品品种,逐步实现食品全配送,其它日用品统一配送率达50%以上。鼓励“一店多用”,推进“万村千乡”网络与供销、邮政、电信等网络的整合联动,扩大农家店的经营品种和服务范围。对现有农家店要完善设施,改善服务,提升功能,提高城乡同价工业品的比重,进一步拉动和扩大农村消费。
2.扎实做好“家电下乡”工作。从2009年2月1日起,连续四年,全面开展家电下乡工作。鼓励我县具有一定规模的家电经营企业积极申报进入全国家电下乡销售网络。在落实好彩电、冰箱(含冰柜)、洗衣机、手机等四类下乡产品的基础上,按国家要求及时扩大品种和补贴范围。各镇、各部门要加强领导,大力宣传,精心组织,强化监管,抓实抓好。要指导、督促各定点经销企业积极组织货源,切实做好售后服务,确保广大农民买得放心。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信息跟踪网络,严厉打击借家电下乡名义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要加强审核把关,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到位。要通过家电下乡活动,发挥其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拉动内需的引领作用。
3.大力推进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将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列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点工程和改进农村消费环境的重要举措。在2008年已经基本完成10家改造任务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抓好示范推广,全面启动我县2009年的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年内首先要抓紧做好少数尚未开业的改造市场的竣工开业,一季度要完成09年10个项目的方案审批,4月份要确保所有项目开工建设;跨年度项目必须在上半年竣工开业。县工商局、商贸办(粮食局)等部门要积极发挥牵头作用,及时协调解决市场改造过程中的矛盾和困难,要积极探索“农超结合”的升级新模式,努力提高我县农贸市场的档次和品位。各镇、各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调配合,确保高标准完成全年市场升级改造任务。
4.着力改善农村消费环境。通过加快农村商贸业态升级,切实改进农村消费市场环境。一是促进现有知名连锁品牌向镇村、社区四级市场延伸,年内重点推动苏果便利、文峰超市等企业向镇村布点,确保各中心镇有2~3家以上知名连锁企业入驻,规模较大的村不少于1家,形成良性竞争环境。二是加大农村住宿餐饮行业监管力度,针对农村住宿餐饮设施落后,服务较差的现状,督促、引导经营者加大投入,改善落后面貌,提高服务水平,带动农村餐饮消费。三是继续开展“标准化农家店”、“安全示范农家店”创建工作,在认真总结过去创建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广,确保村级覆盖率达100%。
5.全面建立“放心粮店”网络。在连续两年开展“五放心粮店”创建,现已完成24家市级店验收认证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创建工作的标准、要求,进一步强化日常管理,杜绝重授牌、轻管理的现象,把放心粮店的监管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着力抓好已授牌单位的经营品种、进货渠道、台账资料等内部管理。同时将“放心粮店”创建工作向各大连锁超市延伸,做到创建“放心店与放心专柜”相结合,力争年内再创建5~6家“放心粮店”,实现镇级全覆盖。
(二)提升结构,促进商贸经济集聚发展
6.打造城中商贸中心。围绕“立足城中发展大商贸”要求,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不断扩张城区商贸规模,提升业态档次,促进城区商贸中心做大做强。一是突出项目建设,引入知名品牌,立足高品位、高水准,瞄准大品牌,力争年内再引进1~2家国内外知名连锁企业入驻,其中要重点引入1家大型百货业企业;二是抓好业态布局。围绕规划建设中的安达步行街、中大街、恒天新世界等商贸集聚街区,超前介入指导业主做好功能定位、业态布局,突出体现各个街区的不同特色和商业风格,杜绝出现同质化竞争局面;三是升级商贸业态。在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连锁、加盟、直营经营方式的同时,增加商业街区娱乐、休闲、健身、美容、餐饮等商业元素,优化城中商贸中心业态结构,提高竞争力,加快城区商贸中心集聚发展。
7.培育专业特色市场。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全面落实县政府各项优惠政策和安商护商的各项措施,帮助奥华国际装饰城、*批发王、沿海大市场、苏通轻纺城等四大专业特色市场大力开展招商工作。指导沿海大市场按照市场错位发展原则,准确进行功能定位;支持*批发王、苏通轻纺城等专业特色市场加大营销攻势,提高商家入驻率,集聚商流人气,缩短市场培育期,尽快形成有场有市。
8.做强现代物流企业。根据县域经济发展需求,在认真做好物流发展规划的同时,按照运输型、仓储型、技术服务型、综合型等不同的物流企业类型,分门别类培育重点物流企业,全力推进物流项目建设,尽快形成具备一定规模的仓储、运输能力,拥有现代信息网络平台,服务功能全、配载能力强的综合物流基地,逐步奠定我县区域性物流中心地位。着力培育壮大正元港务煤炭物流中心、南通苏中医药物流中心;加快苏中粮食、棉花物流中心等物流基础项目建设;整合资源,推进小型物流企业转型并轨,力争培育规模物流企业2家,省级重点物流企业2家。
9.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将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作为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的重要手段,通过行政推动、政策扶持,不断健全完善城区社会服务网络。一是发展连锁便利店;二是推广家政服务业;三是设立社区便民医疗、修理、寄托等便民服务项目;四是开展旧货收购、二手车交易等新型服务项目。
(三)集聚优势,大力推动粮食产业发展
10.加快项目建设。依托我县传统粮食集散中心优势,全力加快粮食现代物流项目建设。启动粮食仓储区建设,完成*粮食储备库建设,计划一期总投资3500万元,建设粮食储备仓容4万吨,力争年内完成仓库建设、新仓压仓试验,质检中心、信息中心、器材库等配套设施主体工程竣工并投入运营。同时做好物流中心交易区、深精加工区的规划、项目包装和招商推介工作。
11.扩大订单收购。指导加工企业完善“公司+基地”经营模式,充分掌握粮源,鼓励粮食经营企业大力开展订单收购,搞活粮食购销,提高粮食商品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年内建立基地35万亩,基地收购量达到8万吨。
12.开发精深加工。扶持、指导企业加大投入,在加快技术创新上闯生路、找出路。引进粮食、食品深精加工项目,重点瞄准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引导、促进企业走技术创新的路子,开发生产糙米茶、营养强化米、有机大米以及各种配制米;利用地方禽蛋资源,瞄准引入禽蛋制品的开发项目,生产溶菌酶、蛋黄油、生物柠檬酸钙等,拓宽延长产业链条。
13.拓展外地市场。大力拓展我县品牌大米县外市场,积极引导企业发展营销网络,在各大城市建立联销网点,努力扩大我县大米的市场份额,提升我县大米的市场影响力。
14.争创自主品牌。立足我县优质稻谷资源优势,会同农业部门,积极开展*大米统一品牌的培育创建。逐步实现统一选种、药肥科学管理、统一加工工艺和标准,统一产品标识,统一组织产品对外推介,提升*大米的知名度和收益率,有效增加粮农效益。
(四)强化监管,努力提高行业管理水平
15.不断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依据国家《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商贸企业基础台账,全面实行企业食品经营安全承诺制度,大力推行食品经营索票索证、购销台账、招回退市等措施;严格依照“食品安全属地管理”原则,加大对全县流通领域的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食品消费安全。
16.深入实施“放心肉”工程。以定点屠宰场换发证、标志牌为契机,坚持条件、严格标准,对全县36家定点屠宰点逐一梳理、验收,关闭一批设备简陋、管理落后的屠宰场,逐步过渡到一镇一点;深入开展“打击私屠滥宰和病害猪肉非法交易”专项整治活动,实施县镇两级整体联动,加大打击力度,坚决杜绝“病害猪”交易行为;严格规范定点屠宰场内部管理,健全制度,严把“三关”,提高定点场(厂)规范化管理水平;切实做好“病害猪”无害化处理工作,确保出厂肉品质量安全;深入开展肉品市场整顿,组织相关部门、镇,采取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的办法,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制售注水肉、病死肉、无花肉以及各种违规猪肉行为,确保全县人民食肉安全。
17.全面推行酒类溯源制度。进一步做好酒类备案登记工作,确保备案登记率达到80%以上;全面实施酒类流通《随附单》制度,督促批发、零售企业建立健全购销台账;开展酒类流通市场监管,坚决查处各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18.不断加大服务行业管理。组织现有餐饮协会、煤炭协会、市场协会正常开展活动,年内再筹建1~2家行业协会。大力提升餐饮服务水平,积极引入先进管理理念和方式,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业务培训和竞赛活动,推进餐饮行业上档次、上水平。
19.有效规范粮食流通秩序。进一步加大粮食市场监管力度,努力规范经营行为。一是高质完成清仓查库。全力抓好全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集中力量、集中时间,根据国家、省、市统一部署,在规定时间内及时高效完成我县粮食清仓查库工作,确保一次性通过国家、省、市验收、抽查。二是开展专项检查。重点抓好两季收购市场的监督检查;三是加强品质监管。深入推行流通环节粮食质量监督工作,开展库存粮食品质动态监管。四是规范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执法人员的自由裁量权,确保公平、公正执法。
20.狠抓有形市场安全监管。不断加强全县有形市场安全生产的综合管理工作。各职能部门与各镇要协调配合,强化全县所有有形市场,以及500平方米以上的商场超市、规模以上餐饮宾馆(不含星级以上)的日常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做到年初有指导意见、工作计划,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季度有专项整治活动,月度有例会查评。
21.推进“平安企业创建”活动。进一步推动新形势下商贸企业维稳工作和防范建设的提档升级。各镇及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平安商场、平安超市创建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明确创建目标,落实创建措施,加强协调、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各单位要建立健全组织网络,明确责任,切实排查整改,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四、具体措施
22.实施规划控制把关。根据全县商业网点规划的规范要求,认真研究制定实施办法,加大控制力度。县商贸办(粮食局)要会同县发改委、规划局、国土局、工商局等职能部门,负责实施全县商业网点建设的审核把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确保新建商业网点科学合理布局,坚决杜绝同类商业业态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同质化恶性竞争。
23.强化服务指导功能。强化对商贸企业的服务功能,建立商贸重点企业联系制度,重点做好“五个十佳”企业培育工作,即打造十佳专业市场、十佳商场超市、十佳粮油加工企业、十佳酒店宾馆、十佳畜禽屠宰加工企业,全力打造商贸流通龙头企业,强势推进全县商贸经济整体实力提升;建立健全专门机制,跟踪全县商贸流通领域1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开展“千人进千企、帮扶促发展”活动,尽心倾力帮助解决各个联系企业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24.健全市场监测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县、镇两级商贸流通业的科学监测统计体系。县商贸办(粮食局)要会同统计部门制定信息管理办法和各类统计报表;各镇要明确专门的信息搜集、统计人员;各重点流通企业要落实专职人员开展信息统计工作。定期召开市场分析会,形成全县商贸业动态分析资料,为领导宏观决策提供依据;认真做好国家商务部网上直报工作;开展商贸发展专题调研,提高市场监督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农民工;就业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6-0034-04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及农村劳动力生产率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业。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大军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我国农村外出就业的农民工已超过1.3亿人。甘肃省1/3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
甘肃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省,农民收入低,城镇化水平低、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农民的文化技能水平偏低,非农就业困难重重。准确把握甘肃农民工就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市化发展,推动甘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农民工就业现状分析
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素质偏低。2007年,全省农村人口有2079.54万人,农村劳动力资源总规模为1266.5万人。从2000年到2007年,全省实有农村劳动力人口增加了161.13万人,年均递增2.3%。全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中,20~50岁之间的占62.2%。未来10~20年,甘肃农村劳动力仍呈不断增长趋势①。据相关部门统计,目前甘肃省农村富余劳动力有400万至60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3以上。甘肃省自然条件严酷,农业生产基础薄弱,城市化水平低,农民增收的空间十分有限,2008年甘肃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转移一人,致富一家,转移一批,致富一方”,劳务经济成为甘肃省增加农民收入和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手段。
(一)农民工规模逐年扩大
甘肃是劳动力输出省,截至2009年10月底,甘肃省当年共输转劳动力425.9万人次,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3以上。在甘肃省各级政府的积极推动下,甘肃省劳务经济不断增长,农民工规模逐年扩大。据甘肃省统计局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显示,1996年至1998年,甘肃省外出农村劳动力增幅不太明显,1998年以后,转移规模呈逐年增大趋势,从2001―2007年,外出务工人数年平均增长率都保持在15%以上。
(二)农民工就业行业广泛,第二产业就业人数不断增长
目前,甘肃省农民工广泛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料显示,在甘肃省加工制造业中,农民工占到工人总数的68%,建筑业、采掘业中接近80%,环卫、家政、餐饮等服务业中达到50%以上。
从行业分布趋势看,在第二产业就业的农民工人数逐年增加,建筑业、制造业和服务业是甘肃省农民工就业的“三大行业”。近三年来,甘肃省农民工第二产业就业的人数不断增长,2008年所占比重为49.95%,较2005年上涨了4.5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第三产业农民工就业比重2008年为48.31%,较2005年下降了6个百分点。从2008年农民工就业行业看,制造业占18.01%,建筑业占28.46%,批发零售业占5.42%,住宿和餐饮业占10.16%,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占11.71%。
(三)在东部发达地区输转的农民工呈增长趋势
据统计,2008年在甘肃省就业的农民工有134.36万人,七成的农民工在甘肃省外从事劳务。从地域分布看,甘肃省农村劳动力主要流向仍在西部,但近年来向东部地区转移增加明显。2008年,全省向东部地区转移劳动力人数占转移总劳动力人数的35.85%,较2005年增加了11.28%。与此相对应,转移到西部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规模逐年减少,较2005年下降了10.87%,但转移数量比重仍然过半,占到了转移总人数的58.74%。转向中部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规模变化较小。从具体地域来看,经济发展快、劳动力需求大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经济带以及新疆是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目的地。
甘肃省境外转移就业人数也有较大增长。近年来,甘肃省以政府境外劳务管理机构为依托,采取政府组织、劳务经纪人牵线、务工人员结对外出等方式,拓展境外输转。2008年,全省实现境外就业8 480人,增长了58.09%;2009年1~6月,全省境外就业5 357人,其中,农村4 195人,占总人数的78.31%,务工人员主要输往俄罗斯、沙特、南非、新加坡、澳门等国家和地区。
(四)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产生较大影响
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内企业尤其是沿海地区外向型企业出口加工明显受阻,甘肃省许多企业被迫大量裁员,外出务工者纷纷返乡。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统计监测数据表明,2009年春节前,全国返乡农民工为7000万人左右,约占外出农民工总量的50%。据甘肃省相关部门统计,截至2009年10月底,甘肃省共输转劳动力425.9万人次,返乡回流151.2万人,约占输转劳动力总数的35.5%。返乡回流大部分属于正常回流人员,主要集中在建筑行业,约占回流人员总数的83%,受金融危机影响的非正常回流人员约占回流人员总数的11%左右。与去年同期比较,回流人员有所增加,增幅在9%左右。
受金融危机影响,甘肃省农民工就业呈现新趋势。一是东南沿海用工减少。2009年上半年甘肃省向东部地区输送务工人员50.78万人次,同比下降23.61%;二是省外输转比率减低。2009年上半年省外输转190.48万人次,占已输转的46.91%,输转比率同比下降0.59个百分点;三是省内用工量增加。全省已开工和即将开工的交通、水利、能源等大中型建设项目总用工需求在22万人以上,灾后恢复重建以及农产品加工业、养殖业、畜牧业发展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二、农民工就业的主要问题和障碍
(一)农民工就业从“供过于求”转向“总量过剩,结构短缺”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加快,需要有大批掌握先进科技知识、具有高技能的技术工人。根据全国人力资源市场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近六成的岗位要求年龄在18至25岁之间,1/3的工作岗位需要初级工以上的技能水平。据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计,截至2007年底,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为9 890万人,占全国城镇从业人员的33.7%,其中,技师和高级技师429万人,仅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4.3%,而在西方国家中高级技工占技术工人的比例通常要超过35%。高技能人才短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瓶颈”。同全国一样,甘肃省技能劳动者的总量、结构和素质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有较大差距。甘肃省职业教育薄弱,具有高技能的技术工人长期匮乏。据调研,2008年甘肃省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村转移就业人数只有60.2万人,仅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1%,占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的15.4%。
2009年下半年,各地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民工荒”,具有一定技能的农民工的缺乏是导致所谓“民工荒”的主要因素。一方面,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大量的农民工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加剧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的矛盾;而另一方面,企业对农民工素质尤其是技能素质的要求普遍提高,导致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职工。
(二)就业层次较低,就业不稳定
长期以来,农民工就业主要集中在低技能、低报酬、高强度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文化素质不高,职业技能缺乏等原因,甘肃省大多数的农民工都没有一技之长,只能从事“脏、险、苦、累”的工作,通常是滞留于依靠传统经验的有限领域,很难开拓新的就业门路和工作机会。
甘肃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主要从事临时性、补充性岗位,以季节性和流动性就业为主。2008年,甘肃省统计局对1 800户农户的抽样调查表明,被调查户当年外出6个月以上的劳动力占总外出人数比重,由2000年的49.8%上升至2007年65.8%,6年间上升了16%。被抽样调查的农村劳动力年内外出从业的人均时间由2005年的1.31月增加到2007年的1.45月,外出劳动力就业时间明显延长。据调研,甘肃省一半以上的农民工“离土不离乡”,主要特点是职业与身份相分离、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即所谓“亦工亦农、亦城亦乡”。这种流动有两种形式,一是“钟摆式”,以年为周期在城乡和地区之间流动。二是“兼业式”,以农业生产季节为周期,利用农闲时间外出打工。据统计,甘肃省季节性外出打工的人数占到农民工总量的30%左右。
(三)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制度不健全
一是农民工工作的显著特征是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恶劣,工伤事故频繁发生。许多用人单位缺乏对农民工进行基本的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教育,即使有一些非常简陋的防护措施也起不到相应的防护作用,致使许多农民工致病致残,甚至在丧失劳动能力后返回农村。二是许多企业用工和劳动管理很不规范,劳动合同签约率低,履约率更低。据调查,目前与用人单位签订用工合同的农民工仅占53.70%,即使在已签约的劳动合同中,也存在很多无效条款和“霸王条款”。
农民工在单位内的身份是临时工,没有医疗、住房等福利待遇,工龄也不被累计,难以享受连续性的社会保障政策;习惯于短期行为而不断“跳槽”,心理上没有归属感,使农民工难以建立一个较长的人生预期,无法形成工作经验、职业技能和社会地位的累积,无法走出城市中的底层环境。
(四)就业信息渠道不畅,市场中介行为不规范
大部分有外出务工愿望的农民工由于家住较偏僻的乡村,信息较为闭塞,获取务工信息的途径较少。据甘肃省社科院对兰州市五区调查②,在被调查的200名农民工中,有86%通过自发方式外出,有组织外出的仅占14%。农民工的求职主要靠亲朋好友,由亲戚、老乡、朋友介绍的占53.0%,自荐到用工单位的占30.5%,自主就业占6.5%,还有部分通过职业介绍所、人才招聘会、媒体刊登的招聘启事、街头的招工广告等获得工作,分别占5.0%、2.0%、1.5%、1.5%。调查表明,大部分农民工是通过在外务工的亲友获得用工信息。这种以“投亲靠友”为主要特征的就业渠道,使农民工择业缺少确定性,随之不断地更换工作,在不同工作间、单位间、行业间、城市间频繁流动。尽管近年来政府部门愈来愈重视在农民工流动就业中作用的发挥,但由于尚未形成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信息来源有限,且很多信息滞后、失真,在实际工作中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特别是作为输出地来讲,政府部门获取异地就业信息的能力更为不足,有时反而“好心办坏事”。
(五)培训规模尤其是技能培训不足
甘肃省现有各类中等职业学校353所,包括省部级重点学校38所,国家级重点学校41所,涉及农林、畜牧、卫生、机械、汽修、石油化工、电工电子、建筑、服装、现代服务等十多个专业门类,60多个骨干专业和技术工种。同时甘肃省各地建立的农民工培训点已达到2665个,已初步形成了以职业培训学校为主体、民办职业培训机构为补充、乡镇培训点为基础的培训机构网络。
甘肃省的职业培训能力尤其是招生规模与其他省份相比,差距较大。2008年,全国共有技工院校3 075所,其中高级技工学校485所。2008年,全国技工院校招生161万人,其中,山东、江苏、陕西、湖北等省招生都超过10万人,广东省超过20万人。从招生增幅看,江西、云南、安徽三省增幅最大,均超过30%。目前,全国技工院校在校生达到近400万人,校生均规模1 300人,出现了一批万人以上规模的旗舰型技工院校。而2008年甘肃省技工学校67所,仅占全国的2.2%,在职教职工人数3 978人,仅占全国的1.7%,培训农村劳动者8 577人,仅占全国的0.7%,其中获技师和高级技师资格人数608人,仅占全国的0.8%。目前,甘肃省农民工培训主要以引导性培训为主,技能培训明显不足。
据甘肃省劳动厅资料显示,2008年,甘肃省共培训农村劳动力215万人(次),其中引导性培训155万人(次),技能培训60万人(次);2009年上半年,甘肃省共培训农村劳动力170.44万人(次),其中引导性培训130.44万人(次),技能培训40万人(次)。
三、促进农民工就业的政策措施
甘肃作为西部农业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重,农民工的文化偏低、技能培训严重不足、农民非农就业困难重重。农民工就业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所在。
(一)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能力
农民工技能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他们就业的稳定性和收入水平。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民工岗位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农民工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资源素质的要求,已由过去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转变,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甘肃省农民工普遍存在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低,造成在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中,劳动收入少、就业机会少。受到“两低”、“两少”的影响,即使就业也只能选择从事简单劳动的岗位,劳动的回报难以提高,而劳动收入少又反过来抑制农民进城务工的热情。据甘肃省农牧厅对“阳光工程”转移就业学员收入的抽样调查显示,“阳光工程”转移就业学员的月平均收入为983.5元,比没有接受培训的农民工高227.5元。相对于没有接受培训的农民工,具有一定职业技能的农民工工作稳定性更强,收入逐年提高,打工收入成为主要收入来源。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应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设置培训课程。职业技能培训以定点和定向培训为主,当前的培训重点是家政服务、餐饮、酒店、保健、建筑、制造等行业的职业技能。
(二)落实相关政策,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一是强化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首先要保证落实国家的制度,保证工资支付,解决拖欠问题。其次随着社会发展、企业效率的提高,农民工工资要有所增长。二是强化农民工劳动合同的签订。要加强对用人单位用工的指导和管理,制订符合《劳动合同法》要求,适应农民工特点的劳动合同书样本,并积极推广,切实提高农民工的劳动合同签订率。同时,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和劳动争议处理工作力度,畅通咨询、投诉、举报渠道,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三是强化农民工职业安全卫生工作。要继续强化生产经营单位全员安全培训,实行危险岗位和特种作业先培训后上岗、持证上岗的制度,将农民工安全培训与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年审制度结合起来。在农民工中广泛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和中小企业集中的地区建立安全生产培训机构。督促用人单位切实履行职业病防治责任,落实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和违法处罚力度。四是加强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工作。要以矿山、建筑、危化等行业和农民工集中的制造、餐饮服务等行业为重点,使有稳定劳动关系的大多数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在城镇单位稳定就业的农民工,都要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重点保障大病的医疗费用,严格督促用人单位履行缴费义务。在国家出台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政策后,积极做好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工作。
(三)让农民工共享城市的公共服务
一是逐步将进城农民工子女纳入流入地义务教育体系,扩充公办学校教学资源,努力满足农民工子女就学需求。二是改善农民工医疗卫生条件,逐步建立农民工疾病预防监测体系。切实做好农民工疾病预防控制和适龄儿童免疫工作,探索建立农民工及其同住家属的健康信息管理措施和办法。建立以输入地为主的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双向考核评估指标和体系,加快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建设。三是逐步将农民工住房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逐步建立起与农民工经济状况相适应的住房供应模式。按照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政策扶持和用工单位负责的原则,多渠道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
(四)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第一,建立面向农民工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核心的社会救助制度。由于农民工有较强的流动性以及甘肃省财政承受力等因素,推动农民工的“低保”工作有一定的难度,可以采取分层分类逐步推进的措施。第二,扶持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根据必要性与可行性,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应当逐步包括以下险种:农民工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生育保险。第三,建立农民工的社会福利制度。在加强农民工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险建设的同时,要加强农民工的社会福利制度建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鼓励用人单位为农民工提供职业福利;建设面向农民工的城镇社区服务体系;组织多种形式的农民工各项评比活动,既可以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又能够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品格。
注 释:
①数据来源2008年甘肃农村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
②许振明甘肃省城市农民工群体状况调查与分析,2008-2009年甘肃省社会发展分析与预测[M]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6-3-27
[2]陆学艺农民工问题要从根本上治理[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3,(07)
[3]陈浩,杨晓军农民工就业培训调查分析[J].人口学刊,2009,(02):28―32
[4]魏城中国农民工调查[M].法律出版社,2008:122.
[5]甘肃农村统计年鉴(2008)[M].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
[6]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年鉴(2008)[M].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