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疗影像智能诊断方法范文

医疗影像智能诊断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疗影像智能诊断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疗影像智能诊断方法

第1篇:医疗影像智能诊断方法范文

关键词 医院;临床;计算机;软件;电子病历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4-0209-0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软件技术已渗透到医院临床及其管理的各个领域,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使用计算机获取、存储、传输、处理各种诊疗和相关信息,提高了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和工作效率。临床医疗、检验检查,影像诊断、医院管理等各部门,都在以各种规范为依据,实现业务处理数字化、自动化。计算机软件已成为医院临床日常工作及未来发展的重要组成,医院信息化建设已成为临床医院现代化的标志。

1 计算机软件在医院中的应用现状

1.1业务处理系统自动化

实现门诊就医、住院各科室业务处理流程自动化。如门诊病人用IC卡挂号一卡通,病人信息传输到相关科室自动化;各科医生给予诊疗检查,项目传输到影像、检验科室自动化;各科室完成检查,传发报告自动化;医生开电子处方、划价收费、药房发药自动化,实现门诊病人就医流程自动化。住院时则住院床位、医嘱处理、药库管理、费用结算、管理流程自动化;以及后勤物资,器械设备、财务管理、人力调配等后台支持部门业务处理过程自动化,从根本上解决病人看病难的问题。当前进行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将会使各医院调整到最佳运行状态,真正体现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信息为主线,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和医疗水平。

1.2医院电子病历管理系统应用

电子病历又被称为基于计算机的患者记录。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医院信息化建设重点将转向临床信息系统,电子病历是核心技术平台。电子病历是指医疗机构内部支持电子病历信息的采集、存储、访问和在线帮助,并围绕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效率,而提供信息处理和智能化服务功能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既包括用于门(急)诊、病房的临床信息系统,也包括检查检验、病理、影像、心电、超声等医技科室的信息系统。电子病历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纸张病历进行电子化,而是反映了患者整个的医疗过程,储存了患者全部的医疗信息,包括病史、各种检验检查结果和影像资料,是对个人医疗信息及其相关处理过程综合化的体现。它的发展方向是实现患者一生的全电子病历。

医院的核心业务是医疗护理流程,医生和护士工作站是临床信息系统的关键,整个诊疗流程对信息系统高度依赖,为保证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国家制定了电子病历系统应用分级评价方法和标准,用系统化、规范化标准管理诊疗流程,用电子病历和临床路径来规范医疗行为。医院通过病历内容、诊疗原则、合理用药、书写审签、感染控制等关键进行病历质控管理,以各种规范为实现依据,以智能化和信息化为技术支撑,实现基于电子病历的临床医疗质量管理,保证了病人医疗安全,提高了医院医疗质量与工作效率。

1.3计算机在临床影像检查、图像存储传输方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医院影像设备不断更新,从普通x线到计算机x线摄影、数字x线摄影、多层螺旋CT、核磁共振 、及PET影像、窥镜图像、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迅速用于医院临床[1]。临床诊断需要的影像很多:病理切片图像、X射线图像、CT和核磁共振扫描影像、核医学影像,超声波扫描图像、窥镜图像等,临床诊断离不开医学影像,而医学影像的处理必须由成计算机完成。医学图像处理分析借助于计算机软件、图形图像学技术, 用虚拟切割、图像融合、图像三维重建等方法,使图像的质量和显示方法得到改善。这不仅可以基于现有的医学影像设备来极大地提高医院临床诊断水平,而且开拓了新的治疗领域,如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影像引导介入治疗,外科医生根据影像,用可视化软件技术对三维人体模型进行仿真手术。

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是实现医学图像信息管理的重要条件,通过连接影像、超声、内窥镜等所有成像设备,实现全院范围内的影像检查流程管理、影像数字采集、影像诊断报告、数据归档存储、网络信息等功能,使医生、病人能随时随地获得所需要的医学图像 。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是一个涉及影像医学、数字图像、计算机、软件工程、图形图像的综合及后处理等多种技术,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先进技术系统。由于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的应用,临床医学影像已经实现数字化存储、传输和阅读,进入远程影像的时代。

1.4检验信息管理系统

检验信息管理系统将医院检验仪器与计算机组成网络,使得检验的各个环节智能化、自动化和规范化,实现自动采样、自动分析、自动数据处理及检验报告审核、打印分发检验数据、操作过程自动化。提高了医院检验科的整体管理水平,提高了检验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完成日常临床检验大量的数字化工作流程,实现医疗检测智能化。

1.5监护信息系统应用

监护信息系统已多在临床使用,可分为普通监护信息系统、重症监护信息系统、手术监护信息系统、急救监护信息系统,分别连接各类床边心电监护仪、呼吸机等设备,收集实时监护信息,利用计算机对监护信息的储存显示,实现病人临床监护的数字化管理。临床监护系统涉及到对心电、脑电、心功能及呼吸、脉搏,心跳、体温、血压等生命体征的监护,也需要对护理输液、尿湿等方面自动报警及昏迷病人定时改变等遥测遥控功能。

1.6文献检索系统

利用计算机软件数据库技术及网络对医学图书、期刊各种医学资料进行管理。通过关键词即可迅速查找出所需文献资料。各医院文献检索系统还包括本院内图书馆藏书,期刊检索。利用医学知识库、国内相关医学文献检索系统等检索医学文献,通过网络访问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等,快捷方便。

2 医院临床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展望

2.1虚拟手术和手术导航系统

在给临床病人进行真正手术前,进行虚拟手术。虚拟手术是一个涉及软件工程、机器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临床医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挑战性课题。据虚拟现实技术,医生做手术不再像以前那样凭以往经验,医生可以将病人各部器官影像显示病变的实时数据,由计算机进行三维重建,建立一个与真实人体完全相同的虚拟立体图像[2]。如可以用脑核磁共振图像,在计算机上重建一个三维脑的模型,按人为要求使脑旋转,展现出希望看到的内部脑组织,在医生走上真正手术台之前,能够事先接触到与真实病人相似的手术区域、病变组织及周围血管神经,选择最佳手术路径,制定合理手术方案,提高手术成功率。将来,可建立计算机辅助手术导航系统软件,使术前虚拟手术常规化简便化,使传统的外科手术可以更加精确。

2.2远程医疗和远程手术

远程医疗是指用计算机软件和信息处理等技术,跨越空间的限制,远距离地传递声音、数据、文件、图片的医疗系统。远程医疗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诞生。现在的计算机技术则使其服务范围更广更快捷。远程医疗技术包括最初的电话远程诊断、电视监护到通过应用高速的网络技术实现图像、数字和语音的传输,进而可以进行实时的语音和清晰的图像交流。不需要长途跋涉,就能够咨询专家,远程医疗网使偏远地域的人群、海岛或舰船上的伤员接受到异地专家相同的服务。不同地区的医生,可依据远程网的信息,同时联网对一个患者进行会诊,制定精确的方案,而且能实现远程家庭监护。将来,结合计算机软件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机器人等技术,医生能在千里之外对患者实施远程手术治疗,通过计算机进行虚拟手术操作,远程干预指令安置在手术现场的机器人精确完成手术[2]。当然,远程手术技术和设备的要求非常高,但将来技术成熟且推广时,将为人类医学带来无尽福音。

2.3建立全方位高速信息通道,实现智能医疗服务

建立全方位高速信息通道,将打破现有的局域性信息孤岛,使人们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同时进行声音、图像和数据交流,接受全方位医疗服务。将计算机软件技术、卫星通信、遥感遥控、全息摄影、光纤电缆、电话电视、计算机等现有功能融为一体,实现跨领域、跨局域的高速互联互通。高速信息通道可最大限度利用医疗卫生资源,如网上教学、社区医疗、医院系统联网等,使专家的知识成为全人类共有宝贵财富。它的建成将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将改变医疗卫生行业的现状和医院管理模式,如重大疾病可组建包含内、外科和影像医生、计算机专家、循证医学专家的新科室等。各种医疗资源共享将不再局限于一所医院一个地区,而是扩大到全国三级、二级、一级医院、社区医院,小至家庭个人,大至全人类,智能化医疗以融入世界的方式运行,医疗效率将得到提高,失误将被降低,治疗将实现最好结果。全方位高速信息畅通时,全方位医疗服务将会实现,将创造出一个高速的智能医疗服务的新时代。

3 结论

计算机软件在医院广泛应用是医务工作者的历史机遇,数字化医院建设是医院改革的必然选择,信息化是实现医院科学管理,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必要途径,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保证。计算机软件发展促进了临床医学发展,给医院医疗工作带来新的活力,今后,将会进一步促进医疗技术高智能化,高精确化,提高人类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坤成.医学影像学技术现状和学科发展展望以及本刊的定位.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27(1).

[2]李华才.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与展望.中国数字医学,2009,4(5).

[3]刘伟.计算机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浅论.中国科技信息,2011(9).

[4]吴奇,程薇曦.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手术中的实现与应用.重庆医学,2008,37(21).

第2篇:医疗影像智能诊断方法范文

目的:探讨放射科现代化设备的保养及维修管理措施,提高设备使用效率,降低设备运行成本,确保影像质量及医疗安全,提高医院诊疗水平。方法:建立放射科设备使用、保养、维修培训等各项制度,加强培训,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对放射设备开展稳定性检测、校准、预防性保养及维修管理。结果:放射科现代化设备保养、维修管理制度化、现代化,适应当今医院放射科现代化设备保养及维修管理工作。结论:放射科现代化设备保养及维修管理工作与时俱进,确保其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延长使用寿命,提高设备使用效率,保证影像质量,提高诊疗水平。

〔关键词〕

放射科;现代化设备;维护;管理

随着科技进步,放射科X线设备的现代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从传统X光机投照,胶片冲洗到CR、DR、床头CR、DR、头颅CT、全身CT、螺旋CT、多层螺旋CT、双能CT、能谱CT、双源CT、床头CT。介入放射学的开展,直接诊断、治疗,在大型医院已经成为临床科室。放射科设备出现故障,可以导致医院某些科室无法正常运行。现今大型医院会有多台相同设备同时运行;但对于较小规模的医院不会有多台相同设备,一旦设备出现故障,则会使医院诊断、治疗受到相当大影响,因此加强放射科设备的保养、维修管理至关重要。现将我院放射科现代化设备的保养维护总结如下。

1放射设备传统保养、维修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放射科设备不断更新提高,对临床诊疗的影响不断上升,临床对其依赖越发紧密,放射科设备的技术水平,现代化程度,智能化,集成化,网络化水平不断提高,传统的保养、维修管理模式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原来放射科设备多为机械化、电气化,设备科工程技术人员凭所掌握的机电知识及经验对小的机械,电路故障能够维修,而且原来的设备多较为耐用,精度不高;对保养维修,环境,操作要求较简单,故障易发现,多为故障性维修。而如今放射科现代化设备技术水平,智能化、集成化水平不断提高,且价格昂贵,传统保养、维修管理模式不再适应,这就要求医院及放射科管理者转变保养维修管理模式,保证放射科现代化大型X线设备安全,高效,低成本运行,从而确保医院诊疗工作正常开展。

2现代放射科设备保养维修、使用存在问题

原来放射科设备多为机械、电气设备,操作者简单培训即可上岗,维修者也多为掌握机械、电气维修知识及具备一定经验即可解决一般问题;现代大型X线设备科技水平,智能化,集成化水平很高,而且技术发展,更新很快,软件、硬件技术水平高且技术垄断保密,厂方也不培训保养维修知识,设备操作复杂,自主保养、维修难度非常大;设备供应方在人员技能培训方面常常显的不足[1],工作中使用人员操作程序不规范,不仅增加了大型X线设备的故障与损害概率,而且导致图像质量下降,影响了工作效率。传统保养维修工程技术人员面对现代化大型X线设备故障束手无策,传统维修技术人员机电知识及经验已不能适应现代化大型X线设备的高技术水平的软硬件保养维修工作;保修期内,厂方定期跟踪保养升级,保修期后自主保养、升级、维修难度很大,几乎不可能,有时需购买保养维修服务。此时科室平时也要做好必要的维护,以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维修耗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3现代放射科设备保养维修、保养管理

3.1建全制度完善的制度是有效开展医疗维护工作的“基石”[2],放射科建立了完善的设备保养,维修制度,制定了《CR保养、维修制度》《CR操作规范》《DR保养、维修制度》《DR操作规范》《CT保养、维修制度》《CT操作规范》《C型臂保养、维修制度》《C型臂操作规范》等制度,制定放射设备保养、维修、使用及管理规则和监督机制;使工作人员职责分明,有章可循。特别注意的是:X线设备不能在带有易燃混合气体的环境下进行操作使用;只允许专业人员和经培训人员操作X线设备。针对每台设备制定保养计划,保养计划包括常规检测及定期保养。常规检测:图像质量测试,照相机测试,功能测试为日常测试;稳定性测试每月进行。定期保养分为安全性检测、预防性保养、质量和性能检测及更换易磨损部件;局部保养每6个月1次,全面保养每12个月1次。安全性检测包括系统辐射防护设备、紧急关机按钮、防护性导体、系统运动、附件,每12个月1次;预防性维护包括机架及检查床,每6个月1次;质量和性能检测为整个系统包括图像质量和系统参数,每6个月1次。

3.2加强岗位培训放射科工作人员要进行岗前、岗中培训,加强业务学习,掌握相关设备使用、维护知识,放射科有新设备购入时,及时要求设备供应方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学习相关保养维护知识。随着影像技术快速发展,大型X光影像设备不断推陈出新,成像质量不断提高,但在获得满足临床诊断优质图像的同时,患者接受X线辐射剂量也大幅增长[3],降低辐射剂量也越来越受到医疗界乃至全社会的关注,降低辐射的同时也减少了X线设备的损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工作人员要加强辐射知识培训,取得上岗证,而且要进行CR、DR、CT、C型臂操作培训,同时进行参数优化培训,在保证临床诊断需要影像的同时降低优化参数,使工作人员知晓参数不是凭借经验,而是科学制定的,要严格掌握设备参数的设定。

3.3加强管理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值班人员定岗,定责,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每天做好设备表面清洁,控制机房温湿度在正常范围,调节在温度18~22℃,湿度40%~60%,并打开空气净化器;遵守设备制造商提供的关于设备操作、维修、保养和维护的操作说明。观察机器在开机、操作及关机过程有无异常,出现异常情况及时与维修技术人员联系处理,严禁私自拆卸、维修,并做好记录。维修保养时必须遵守一般ESD(静放电)指令,必须切断电源并等待2min;注意细节,为防止火灾只能更换相同型号和电阻率的保险丝。放射设备保养维护记录表登记每台设备的名称、型号、序列号、参数、开始使用时间及保修期。制定设备的日常保养,维修计划,专人负责保养、维修和登记,包括保养登记,预防性维修登记,报修登记,维修登记,维修效果登记,故障原因登记,维修方案登记,以便掌握每台设备的运行状况。

加强监督:科室人员责任心、操作技术参差不齐,工作中要加强监督,严格落实放射科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制度,发现技术问题加强培训,责任心问题要加强教育,使其了解设备维护的重要性,从心理上重视现代化设备的保养、维护。同时重视放射科环境管理,减少室内人员流动,防止产生过多灰尘、静电,影响散热,损坏线路及影响机房温湿度控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使用效率,保证影像质量,提高诊疗水平。近年来,医院规模不断扩大,治疗范围不断扩展,临床诊疗需求及患者要求不断提高,X线影像诊疗在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中广泛应用,成为医学检查中一项不可或缺的手段,并提升了临床诊断治疗水平,推动医学的进步。这使得放射科现代化设备的保养、维修管理工作提上重要日程,在当今医患矛盾突出,诊断、治疗从传统医学,循证医学,到精准医学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放射科设备要由传统的故障性维修转变为符合放射科现代化设备的预防性保养、维护。因此需建立完善的的制度,加强相关人员业务、素质的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设备保养维护的意识和技能,科主任加强监督、指导,随时检查工作人员对机器的操作、维护是否到位,各项记录是否及时准确,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规范的管理减少了放射设备故障的发生,保证了设备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确保了患者及时检查、治疗。

[参考文献]

[1]王智文.预防性维护在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医疗装备杂志,2015,28(8):77.

[2]党秀平.浅谈医院医疗器械管理维护[J].医疗装备杂志,2015,28(3):71-72.

第3篇:医疗影像智能诊断方法范文

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习生;人文精神;人文教育

临床实习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以下简称影像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由学生向医生角色转变的重要时期,是进一步加深其对职业操守和人文关怀认知与内化的时期,也是大学教育阶段对他们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最后一个强化期[1-2]。这一阶段培养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未来影像医学队伍的人文素质。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影像医学发生了革命性变化,逐步由解剖影像进入功能影像、分子影像时代,不仅大大提高了影像诊断的精准性,对现代医学模式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科技万能”“技术至善”主义的张扬,导致了人文精神在影像医学中逐渐边缘化,医疗行为变得机械化,影像科医生关注的只是疾病的诊断,而忽视了影像医学的社会性和人文性,甚至出现一些非人性化的现象,如“只见病,不见人”“只看图说话,不对患者说话”等。因此,在影像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在实习阶段加强影像医学生人文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影像医学生实习阶段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初步探索。

1在影像医学生实习阶段开展医学人文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医患关系物化,学生离患者越来越远

影像诊断需要借助仪器设备对患者进行检查,由于医技人员与患者之间有仪器设备“第三者”介入,医患之间常常缺乏必要的交流,多表现为检查期间患者只与操作仪器设备的技师“一过性”见面,而与诊断医生“不见面”。在影像医学临床实习中,带教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设备操作及诊断技术等专业方面的技能训练,忽略了指导学生对患者症状的询问及体征的必要检查,特别是随着电子文档在医院的广泛应用,患者的相关资料从电脑上就可以查看,而无需面对面地询问患者,进而使学生离患者越来越远,甚至出现在整个检查过程中只有“人机对话、看图说话,不与患者对话”“见图不见人”的情况,医患关系被仪器设备所物化。

1.2医患缺乏沟通

影像检查的特殊性,使得在检查前常常是医患不见面、检查时“一过性”见面,医患沟通机会少且时间较短。然而,充分、有效的医患沟通在影像科工作中却是十分必要的。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影像科检查的房间往往比较封闭,有时在暗室进行,并且检查期间常常是医患独处,有些部位的检查需要患者脱掉外裤或解开内衣,但由于检查的患者较多,带教教师为了尽快完成对患者的检查,来不及和患者做更多的交流,常以命令的口气让患者脱掉衣服,或者给患者摆放时动作不够轻柔,忽视患者的感受。这种情况下,特别是男医生检查女患者时,往往会给患者造成人格未得到尊重的感觉,甚至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因此,充分的医患交流、沟通是顺利完成影像检查、保持良好医患关系的基础。然而,在影像医学临床教学中,带教教师更多关注的是疾病的诊断方法以及如何指导学生建立科学的诊断思维、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较少引导学生如何通过良好有效的沟通建立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如何在医疗实践中实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如何站在患者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等,进而造成学生缺乏与患者有效沟通的方法。

1.3“病”与“人”分离

在临床教学中“病”与“人”分离现象普遍存在,带教时教师只关注患者患有何种疾病及这种疾病的影像表现,把患者当作某种疾病的载体,而忽略了患者是有七情六欲、有尊严的人。当患者被选为示教对象时,往往事前缺乏与患者必要的沟通,甚至在患者不情愿或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即便征得患者同意,教学时也不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由于影像科不像临床科室一样有单独的问诊室,常常在候诊大厅当众询问患者的病情、不良嗜好、家族史等,让患者十分尴尬。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一种影像科只有冷冰冰的现代化医学影像设备,缺乏温度、缺乏人文关怀的感觉。

1.4疏于指导学生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CT(计算机断层扫描)、MRI(核磁共振)扫描速度越来越快,检查期间患者的配合度对于图像质量来讲非常重要,然而,部分患者因对检查过程不了解,心里紧张、恐惧,从而在检查过程中出现移动、幽闭恐惧症等情况,使DOI:10.20037/j.issn.1671-1246.2022.15.18检查不能顺利完成时,加之医患之间有仪器设备相隔,相互接触的空间小、时间短,交流机会少,带教教师常常忽略了对患者必要的人文关怀,往往以命令的口气要求患者停止动作,而没有指导学生提前与患者进行必要的交流及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在这种教学环境下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其也忽视对患者进行必要的人文关怀,更无从谈起掌握疏导患者紧张情绪的方法和技巧。

2在临床实习阶段加强影像医学生人文教育的对策

影像医学生与临床医学生的医学伦理实践教育环境和条件有许多不同,影像医学生主要是进行辅助检查和辅助诊断的学习实践,基本上没有教学查房、医疗查房,很少面对危重疑难病例,进行死亡病历讨论、临床医学案例分析[3]。但医技人员所涉及的医学伦理问题并不少,所以带教教师要注意言传身教以影响实习生,并从影像检查的以下3个阶段培养影像医学生的人文精神。

2.1预约检查阶段:正确沟通,知情同意

患者第一次来做影像学检查时,对检查过程不了解,特别是PE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属于功能影像学检查,需要注意的事项较多,因此,在患者或者家属前来预约影像检查时,带教教师要充分利用与患者或其家属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与患者交流,但是,带教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医患沟通时,要指导他们注意沟通艺术与方法。首先,要与患者平等交流,医生应该平等地与患者交流,充分尊重患者及其家属的尊严、自与知情权。医学影像检查使用的多是高科技仪器设备,虽然对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但也存在检查费用昂贵的特点。另外,有些检查项目对患者而言有一定风险,如有些检查不适合孕妇和备孕者,所以在告诉患者所做检查项目重要性的同时,也要将各种风险及费用讲清楚。在患者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根据其经济承受能力,量力而行,由患者自己做决定,充分尊重患者的自主选择权。其次,检查前的沟通要做到个体化,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进而影响检查的顺利进行。例如:做PET检查时为了避免骨骼肌显影以及血糖水平升高影响图像质量,一般要求患者检查前禁食6小时,如果患者前来预约检查时仅仅告诉他不能吃饭,就可能会引起患者的误会。因为对某些地方的人来说,不吃饭仅仅意味着不吃米饭,但可以吃包子或者面条等;另有某些患者会认为检查前虽然不能吃饭但可以吃水果和糖等。因此,带教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地域、情感类型、承受能力、经济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有针对性、有技巧地进行个体化沟通,正确地将与检查相关的信息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让他们做到心中有数,并感受到医护人员对其的切身关怀。

2.2检查阶段:爱护患者,尊重人格

患者到科室就诊时,出于对疾病及放射性的恐惧往往比较紧张,带教教师应带领实习生主动、耐心地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消除患者顾虑。此外,检查前如需静脉注入放射性核素或者增强显像剂时,对患者态度要和蔼,操作要轻柔、迅速、准确,保证一次性完成,减轻患者的痛苦。上检查床之前,告知患者检查时的注意事项,协助患者摆好。由于MR及PET检查时间相对长,一部分患者会出现幽闭恐惧症,有时难以配合完成检查,此时不要指责患者,而应慢慢引导,在符合防护要求、不影响检查的同时可以通过播放背景音乐、家属在旁陪护等方式,消除患者恐惧,完成检查。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上机检查前患者如需要换衣服,要教育学生尊重患者隐私,可让患者在更衣室换好检查服或者检查床旁设置帘子、患者身上覆盖床单等。做敏感部位的检查时要预先告知患者,征求和尊重患者的意见,做到知情同意。医技人员一定要举止端庄,不得随便谈笑,尊重患者的人格,男医生检查女患者、腹部和妇科时要戴手套,并有第三人在场。放射科医技人员无权检查女性患者会,更不能利用暗室特殊条件猥亵异性。否则,不仅要受到道德的谴责,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4]。

2.3出检查报告阶段:快速精准,医疗保密

影像检查,特别是MR及PET的检查,面对的常常是其他检查未能明确诊断的疑难杂症或者肿瘤患者,检查图像多、信息量大,必须花费较长时间认真细致查看,一定要教育学生诊断时高度负责、一丝不苟,描述图像必须客观、真实,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在保证报告准确性的同时,尽可能快地发放检查报告。对于一些急需知道结果的重症患者或者第二天需要手术的患者,应尽量争取当天发放报告。对于取报告不方便的外地患者,在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快递报告的方式。另外,由于某些影像检查属于昂贵的高科技检查项目,患者及其家属对其期望值较高,拿到报告时急需知道检查结果,鉴于医学知识的缺乏,往往读不懂报告,此时,医生应该就报告内容给患者家属认真解读,并提出初步建议,但要做好医疗保密工作:一方面,是对患者保密,特别是恶性肿瘤的诊断,但是可以告诉患者家属,由其家属根据患者的心理素质、心理准备和承受能力,在适当时机告知患者,避免患者遭受强烈的精神刺激和严重打击;另一方面,是对与治疗无关人员的保密,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总之,影像医学生是未来治病救人的重要后备力量,对其进行人文精神培育是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医学发展的现实需要。培养既有高超医术,又有温度、有情怀的医生,是每一位医学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然而,医学人文教育又是一个长久的系统工程,今天我们在医学生身上播下人文的种子,终将绽放在其今后医疗服务的每一个细节中。

参考文献:

[1]周智美,梁挺,陈健翔,等.对临床实习生人文精神培育的探索与思考[J].科技文汇,2020(31):99-100.

[2]赵书昭,张卫东.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人文素质教育初探[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6(14):927-929.

[3]陈菲,王亮,王志杰.影像医学实习应加强伦理实践教育[J].医学与哲学,2017,38(7B):84-86.

第4篇:医疗影像智能诊断方法范文

【关键词】医学;计算机技术

1.计算机在医学上的应用

1.1 计算机辅助诊断和辅助决策系统(CAD&CMD)

计算机辅助诊断和辅助决策系统(CAD&CMD)可以帮助医生缩短诊断时间。提供其他专家诊治意见,以便尽快作出诊断,提出治疗方案。诊治的过程是医生收集病人的信息,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作出结论。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则是通过医生和计算机工作者相结合,对病人的信息进行处理,提出诊断意见和治疗方案。这样的信息处理过程,速度较快,考虑到的因素较全面,减少误诊率。此外,人工智能模拟医生诊治时的推理过程,为疾病等的诊治提供帮助。比如:具有代表性的医疗专家系统的核心由知识库和推理机构成。知识库包括书本知识和医生个人的具体经验,以规则、网络、框架等形式表示知识,存贮于计算机中。推理机是一个控制机构,根据病人的信息,决定采用知识库中的什么知识,采用何种推理策略进行推理,得出结论。这种人工智能不仅模拟专家思维,为临床诊治提供宝贵思路,还能不断吸取新的经验,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1.2 医院信息系统(HIS)

医院信息系统(HIS)用于医院管理,具有明显优势。一个完整的医院信息系统可以完成如下任务:病人登记、预约、病历管理、病房管理、临床监护、膳食管理、医院行政管理、药房和药库管理、病人结帐和出院、医疗辅助诊断决策、医学图书资料检索、教育和训练、会诊和转院、统计分析、实验室自动化和接口。卫生行政管理信息系统(MIS)利用计算机开发的“卫生行政管理信息系统”,又称“卫生管理信息/决策系统”,能根据大量的统计资料给卫生行政决策部门提供信息和决策咨询。一个完整的卫生行政管理信息系统包括三部分:数据自动处理系统(ADP),信息库,决策咨询模型。这样的电子化管理系统极大的缩短了办事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庞大医疗机构各个部门的协调合作。

1.3 在学习上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的数据库技术对医学图书、期刊、各种医学资料进行管理。通过关键词等即可迅速查找出所需文献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掌握医学科学知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更好地利用医学知识库和检索医学文献;并可通过电子邮件与师生保持联系,讨论问题,提高学术水平。利用计算机进行医学教育的另一种重要途径是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即用计算机模拟人体或实验动物,为实验研究提供极大便利。

1.4 疾病预测预报系统

疾病在人群中流行的规律,与环境、社会、人群免疫等多方面因素有关,计算机可根据存贮的有关因素的信息并根据它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作出人群中疾病流行情况的预测预报,供决策部门参考。也就是说,对数据库中的海量信息进行分析,可以得到疾病的发生发展特点及流行病学规律,为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1.5 计算机医学图像处理与图像识别

医学研究与临床诊断中许多重要信息都是以图像形式出现,医学对图像信息的依赖是十分紧密的。利用计算机处理、识别医学图像,在有的情况下,可以做人工做不到的工作。如心血管造影,当用手工测量容积,导出血压容积曲线时,只能分析出心脏收缩和舒张的特点。若利用计算机计算,每张片子只需一秒钟,并可以得到瞬时速度、加速度、面积和容积等有用的参数。显微图像在医学诊断和医学研究中一直起着重要作用。人们已能用图像处理技术和体视学方法半定量与定量地研究细胞学图像以至组织学图像。计算机三维动态图像技术已使心脏动态功能的定量分析成为可能。

1.6 其它

计算机在医学上的应用十分广泛,包括护理中对各项生命指标的实时监测,药代动力学分析等等。数据库中的大量信息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对基因进行研究,推动生物医学的发展与进步。

2.医学电子化特点与优势分析

医学电子化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减少差错,保证患者的安全用药;增加了医院收费的透明度,大大缓解了日趋增加的医患关系;减轻了医、药、护人员的工作负荷;这主要体现在:运用计算机管理后,医护取消了重复转抄,相对减轻了工作负荷,并使结果更为精准,减少人工误差,改善医患关系。信息的实时采集和广覆盖性及信息的反馈作用,保证了数据的及时、真实及准确性。应用计算机收集、贮存、处理有关病人的临床信息,让人感到应用便捷,一目了然。方便快捷的信息查询。大大提高了对病人疾病的认识,即可在短时间内制定病人的最佳治疗方案。

3.结语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从医学的基础研究到临床诊断都将广泛地采用医用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不仅大大改善了医学研究的手段,促进了医学研究的进程,而且提高了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相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领域将发生更大的巨变。

参考文献

[1]唐骥,等.计算机网络在医院临床系统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学,2009,1.

[2]张蕾.计算机技术与中医诊断[J].中国中医药,2005,7.

[3]陈玲,汤庸.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决策支持系统的实现[J].现代计算机,2006(1).

[4]吕孟涛,李道苹,吴静,饶克勤.电子健康档案现状分析与展望[J].医学与社会,2006(7).

[5]冯俊升.《电子签名法》若干问题研究[J].北京档案,2004(10).

第5篇:医疗影像智能诊断方法范文

关键词:HISPACSRIS融合集成HL7标准

中图分类号:TU2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医疗信息事业的不断发展,医院信息化管理要从单纯网络化的医院信息系统应用逐步走向通过宽带网络把数字医疗设备、数字化影像系统和数字化医疗信息系统等全部临床作业融合的过程。HIS与PACS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平台。PACS要想达到实用阶段,必须实现与HIS的集成。

一、HIS与PACS融合的优势

HIS与PACS融合后实现高度共享病人的信息,避免了重复劳动。同时可以把浏览工作站作为一个功能模块嵌入到临床和门诊医生工作站,这样医生可以方便查阅病人的影像信息,并且病人的检查报告可以写到HIS中供医生浏览。PACS与HIS融合后可以将影像作为病人电子病历的一部分进行管理。对于过期病人影像的调阅也提供了很好的解决办法。同时也使影像科室可以方便地熟悉病人所在科室,便于影像的调度,也节省了胶片的费用,减少找片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HIS与PACS有机融合的方法

PACS是以图像信息为主要管理对象,HIS、RIS是以文字、数据信息为主要管理对象,RIS是HIS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只有相对的独立性,PACS与HIS/RIS的整合要求为:医师工作站能够开出网上的电子预约申请,RIS能够接受申请,并对工作任务安排检查室,PACS能够获取RIS中工作任务的安排。检查结束后,影像能提供给RIS中的诊断报告系统调阅,同时也能提供临床医师工作站调阅.病人在做影像检查时的各个状态能够在临床医师工作站明确地显示。这样可以使临床医师在阅读完影像专业医师的诊断报告后尽早为病人确定诊断与开展治疗工作。

HIS与PACS的融合基本分为3种方法实现:直接进行数据库读取,通过第三方数据库(中间性技术)进行数据交换及采集,HL7标准式进行通讯。

1.直接访问数据库技术。

该方法是HIS与PACS系统可以直接访问对方的数据库,它是通过对HIS数据库结构分析,找到患者信息所在的数据库,直接访问。该技术要求HIS、PACS厂商直接暴露各自系统数据库结构,因此该方法的安全性差,要求开发人员完全熟悉对方系统,开发难度大,且开发周期长,升级及扩展性差。在现实中,HIS厂商和PACS厂商往往不是同一厂商,带来系统融合的变数,降低系统的稳定性。

2.采用中间控件技术。

该技术有多种实现方式,目前主要采用中间表技术及COM或CORBA技术。

(1)中间表方式:是利用存储介质传递信息,HIS、PACS共同创建一系列中间表,系统所做任何的动作存入该中间接口表中,并通过定时轮询接口表或文件的方式接受对方的信息。可以把中间表放置在不同的表空间中,以加大融合后系统的稳定性。

(2)COM或COMRBA技术:采用COM或COMBRA接口的方式是将HIS及PACS客户端应用程序进行集成,将PACS登记界面与HIS划价模块集成。HIS划价模块启动时,RIS将同时启动,接受用户ID等信息,但RIS处于隐藏状态,当HIS划价模块退出时,RIS将同时退出。

采用中间控件方法,HIS与PACS双方各自操作自己的数据库,系统独立性、安全性好,开发简单,只需要把病人检查信息与病人信息放入中间控件中,HIS基本上不用修改原代码,开发周期短。中间表技术由于采用定时更新的方式,系统集成实时性相对要低一点,且比较适合简单的信息交换,COM或CORBA接口在本地传递信息,系统集成紧密无缝,实时性高。

3.基于HL7标准的HIS与PACS集成。

HL7标准定义各种关于医疗信息的各种对象,是关于住院护理、检测设备、医生等各类文本形式的医疗信息对象之间的数据交换协议。它还定义了各类医疗信息系统和医疗应用程序之间医疗信息交换的方式以及数据格式的规范。HL7标准的使用中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HL7标准信息的构造、解析,消息的传递和总体通信的方式。系统大体工作方式如下:HL7标准信息的构造,解析器从HIS数据库中提取相应的字段,根据HL7标准进行处理使之符合HL7的数据结构,再将相应的数据连接成HL7消息,然后发送给请求方PACS,PACS将接收到的HL7消息进行解析,转换为本系统对应的数据,更新本系统的PACS数据库,通过界面显示发送过来的数据内容。系统模型见图1.HL7标准对底层没有具体规定采用何种传输协议,所以支持各种通信协议和通信环境,可以采用TCP/IP,ODBC,STMP等协议。由于TCP/IP协议可以提供可靠的传输服务,程序设计中可以用WinSOCK类实现TCP服务,并且TCP提供了对段的检错应答重传和排序的功能,还提供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TCP/IP协议是非常成熟有效的数据传输机制,在HIS系统中也得到普遍采用。所以系统可以采用通用的Client/Server模型,采用TCP/IP协议进行通信。

表达逻辑 表达逻辑

业务逻辑 HL7引擎 HL7引擎 业务逻辑

数据逻辑 数据逻辑

图(1)

基于HL7的信息接换标准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HIS和PACS的集成方法,但国内医院的信息系统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没有采用HL7。许多软件开发商对于PACS系统不甚了解,或者没有数据交换的接口资料。现在采用的融合技术一般为数据库级的融合技术、中间件的融合技术。但设计PACS系统时,HL7网关是必要的。国内的信息系统正在逐步向HL7靠拢,卫生部正在制定HL7FOR CHINA的标准,另外国外HL7标准的信息系统也开始进入国内。

三、前景与展望

PACS与HIS的融合是医院迈向数字化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医院信息资源达到充分共享的关键,是从“以医院为中 心”的医院信息系统管理模式走向“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信息系统和远程医疗系统服务模式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科学的发展,由于PACS和远程放射学系统,智能计算机和工作站,计算机辅助诊断和诊疗等进展的实用化,“网络影像学”将会到来。

参考文献

[1]吕晓东,医学数字影像通讯(DICOM)标准及其应用、医疗卫生装备,2001,22(1):43-44.

[2]王岩,田捷,韩博闻,DICOM医疗设备间通讯的国际标准,2001,17(10):1016-1019.

[3]陈金雄,构建PACS/RIS的FULL-PACS,医疗卫生装备,2006,27(2):43-45.

第6篇:医疗影像智能诊断方法范文

要使数据真正有管理意义,数据的质量非常关键。然而由于日常业务数据分散在不同的应用系统中,各应用系统上线的时间跨度大,各公司标准不统一,使得数据描述参差不齐。更糟糕的是,数据源还可能存在A系统记录的数据与B系统记录的数据有出入的情况。各部门品种繁多且频繁变动的报表与分析需求,让业务部门头痛,也让IT人员沮丧。

BI(商业智能)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途径。由于BI的存储结构是“数据仓库”形式,具有多维度、矩阵化的特征,它将有直接关系的数据装载入同一矩阵中,各矩阵之间通过共同或关联数据建立联系,通过矩阵运算可以实现强大的数据整合、统计、分析等功能。

像其他企业一样,医院中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对数据分析有着不同的需求。医院领导层希望实时监控医院的业务状况、科室工作量统计、科室和人员的收入分析、患者丢失分析、合理用药分析、单病种质量监测、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及医疗设备使用率等,希望商务智能平台能实时汇总医院整体医疗状况,并根据这些数据,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医疗发展趋势做出分析预测,以辅助医院调整未来的医疗策略。而对于各临床业务部门来说,则需要及时获取各种准确的信息报表,如专病专科申报表、医生奖金统计表、工作完成进度等。

BI在指标计算方面存在巨大优势。如基于底层数据将相关数据进行挖掘、清洗、累加、汇总后,可精确计算门诊住院患者人次、病种分布、平均住院日、床位使用率、药费比、诊断符合率、治愈好转率等各项质量、效率指标。不仅如此,还可发现工作内容或工作流程缺陷,并追溯原因,如门诊患者住院率为什么低,患者丢失率为什么高等。

以门诊患者住院率为例,医院管理者面对住院率报表往往束手无策,因为可用的信息量太少,管理干预无从下手。而利用BI,则可在审视、保存所有门诊患者记录后,进一步筛选出其中住院治疗的患者,同时保存这些住院患者的所有信息;还可以进一步明确地告知医院管理者这些住院患者的诊断、门诊科室、门诊医师、诊疗费用、支付方式等详细数据,进一步将同类数据汇总、分析后,即可发现是哪一类患者易离院(从诊断、经济、就医需求等多角度分类)。我院领导掌握了这些数据与报表,在加强临床重点学科发展的同时,采取了全面提升医疗质量,加强社保、新农合参合患者的管理,优化服务流程等有效的管理干预,将我院门诊患者住院率成功提升了8%。

第7篇:医疗影像智能诊断方法范文

关键词大数据;医疗;服务

1大数据医疗的背景

简而言之,大数据是由人类所制造。把所有物理空间的数据进行求和得到的就是大数据,那么大数据有什么作用呢,我们从人类的眼耳口鼻声色意的认识,慢慢到运用技术、收集数据、计算统计、到统筹全局预算未来,这就是大数据,它已经渐渐成为主要的生产要素。

近年来,医疗大数据的相关研究越来越显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虽然我国在医疗大数据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西方国家略晚一些,并且总的来说整体力量还没有形成,但是在医疗模式的转型上,对医疗大数据的分析渐渐成为今后的最大需求应用方面。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现在“互联网+”的出现,更是让越来越多的行业对“服务”的理念追捧。而医院的服务模式则是以病人为中心开展的,医院信息系统(HIS)转化为以电子病历为中心的管理信息系统(EMR)。该系统为了实现以病人为重点服务对象的全信息化服务模式,组织原有的HIS系统、检验信息系统(LIS)、影像系统(PACS)、放射信息系统(RIS)以及绩效管理系统等为一体。尤其是区域医疗的快速整合下,通过互联网把分布在同一个城市的多家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连接起来,真正达到了区域内医疗数据共享的目的。通过医疗的互联,减少重复检查、化验,大大减轻病人及家属的负担,让病人及时高效的得到治疗,使看病效率提高,实现就医的手续繁杂转为简单化。

如果拿一个病人每次看病的所产生的数据进行计算,普通的电子病案和医学化验数据较小,还不到1MB,但影像报告所达到的内存就要大一些,基本在1GB左右。一个患者就医一次基本上要产生2到3张影像数据,因此,总的来说一个病人诊疗一次产生的医疗数据加在一起大约在2GB~3GB之间。全国平均一家三甲医院每天就诊和住院的病人约为3万人,10家医院一年将产生超过300000TB的数据,由此不难发现,医疗数据量的庞大。目前已经出现的数据挖掘技术,也给医疗大数据分析领域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

2大数据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设想及推广

2.1大数据应用于医疗的分析

医生对病人诊断的过程分析如下。首先,需要病人ψ约旱闹⒆唇行描述,医生边听边记录。通过病人描述和医生的经验,接着是让病人作对应的医学检验和影像检验,一系列的检查之后取得检查结果,包括化验单和影像报告。医生的大脑就像是一台储存了大量数据的计算机,根据取得的检查报告和病人的电子病历数据以及医生自己的诊疗经验进行相互的关联,从而判断出该病人的情况并给出相应的诊疗方案。但事实上医生诊疗的过程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仅仅只对医生一个人的经验和医学研究成果加以运用。而即便通过多个专家医生运用联合会诊的方式也只是仅有的少部分经验知识。所以,医疗大数据出现以前的治疗方式对病人进行的病情分析或多或少会产生不良的影响。而医院如果建立医疗大数据挖掘分析系统并被投入使用,专家医生就可以通过写入一系列医疗数据到医疗大数据系统平台,并且通过人工智能的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的分析方法,专家在确定治疗方案时就可获得相像的疾病机理和病因,从而给出更为精确的诊疗方案,从实质上解决病人的病痛。

2.2应用设想

为了能够实现医疗大数据的收集、加工、储存、检索及计算和运用的要求,可以将医疗大数据技术与云计算技术相结合,构建医疗大数据分析云平台,具体设想如图1所示。

医疗数据中心的成立,是对病人情况的确定,医生治疗方案的设计,通过这些数据进行建模。这医疗大数据中心在数据采集方面根据数据来源不同采用不同方法,对于结构化数据直接抽取并整合存储,对于非结构化数据要对有用信息进行结构化改造再存储。抽取有效的医疗大数据共性元素,以原有的临床知识数据库为辅助,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技术并用可视化的操作来建立完善的临床决策系统。

3大数据医疗系统构建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

通过网络把多家医院连接成一个区域医疗系统,从而实现多家医院医疗数据共享,信息传递这样的医疗大数据系统。而在区域医疗系统的形成下,扩展到城镇、城市医疗网;再进一步的扩大到省级乃至全国、全世界这样的大数据医疗系统。

1)实现对电子病历数据的收集及储存。在这个问题上,专家医生在诊疗过程中要规范记录病人的病历情况。在电子病历数据要求规范以外,还要有专人保管、专人整理相关的检验数据,使得这些收集、储存的数据也规范记载。此外,还需要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来存储这些数据,数据库的设计上对数据的标准进行统一是技术的关键所在。

2)对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电子病历数据大多以文本数据为主,要对这些医疗数据做结构化处理。尤其是部分中文的电子病历,应对大量医学词语进行拆分、对关键词进行提取等。并通过模拟和数字技术对影像检验数据进行分析,把患者病况图像分析数据转化为结构化数据。

3)对数据库系统进行设计。在医疗大数据的数据库系统中大数据的4V特征(大容量、多样性、快速度、真实性)要求对大数据有更高效的利用,这些应用包括云计算部署模式和局部集群模式等。

4)大数据挖掘的分析方法。医疗大数据挖掘最重要的内容就是通过抽取医疗相关数据的特点,同时还要根据医疗数据特点进行划分。要提取到重要的、有用的数据则需要进一步把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数据进行关联。也可以将人工智能中的机器学习方法应用于医疗数据挖掘。

第8篇:医疗影像智能诊断方法范文

关键词:无线 智能 泌尿外科 远程诊疗

Preliminary experiences of wireless intelligent endoscopy system in urology of primary hospital

Liu Gang Yang Fawu Zhou Jun Yang Cheng Niu Di Liang Chaozhao

Department of Ur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Urology, Suixi Hospital of Anhui Province;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eliminary experiences of using wireless intelligent endoscopy system in urology of primary hospital.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21 patients undergone urological surgery in Suixi Hospital from July 2021 to August 2021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including 2 cases of 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 2 cases of laparoscopic radical nephrectomy and 2 cases of laparoscopic renal cyst decapitation decompression, 6 cases of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2 cases of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 3 cases of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and 4 cases of transurethral ureteroscopic holmium laser lithotripsy. The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eeding,postoperative recovery ventilation time and operation-related complication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operation was successful in 21 patients. The operative time was 45-175 min, and the blood loss was 10-150 ml. The time of transurethral surgery was 22-127 min. The operative time of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wsa 70-145 min. The intestinal ventilation function was restored 1-2 days after operation, and there were no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fter follow-up for 1 month.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wireless intelligent endoscopy system in primary hospital provides a clear picture and good anatomical level, with advantages of less bleeding, rapid recovery, less complications, easily carrying, and has a popularization prospect in remot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However, the conclusion still needs large sample size, multi-center research and long-term follow-up for further verification.

Keyword:Wireless; Intelligence; Urology; Remot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团队自2016年起和合肥德铭公司合作研发无线超高清腔镜手术系统,集5G模块、内窥镜摄像、内窥镜冷光源、电源于一体,可无延时地将4K视像传输到4K显视屏上,重0.45 kg,充电时长4 h,充一次电可使用2.5 h(图1)。自从该系统应用于临床以来,我院泌尿外科已在临床中成功应用该系统进行多种类型微创手术。本研究旨在开发更为智能、便携、简易、直观的微创腔镜显像设备,探索智能无线腔镜对泌尿系统疾病定位、识别及远程诊疗(图2~3)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我院2021年7月至2021年8月应用智能无线腔镜系统成功实施21例手术,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无手术相关并发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安徽省濉溪县医院泌尿外科成功实施无线智能腔镜系统手术的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5例,女6例,年龄31~82岁。包括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2例,腹腔镜肾癌根治术2例,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2例,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6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2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3例,经尿道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术4例,其中1例肾癌和1例前列腺增生病例为寻求远程会诊病例。所有患者均诊断明确,符合微创手术指征,无微创腔镜手术禁忌证。

二、手术方式

所有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下进行,均采用无线智能腔镜手术系统及常规腔镜手术器械进行相应的微创外科手术。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和其中1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采用经腹膜后入路,使用软垫垫高腰桥,患者取侧卧折刀位,腹膜后空间的建立方法及穿刺套管位置的选择遵循经典的后腹腔镜手术方法;另外1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采用经腹腔途径,患者斜仰卧位,腹腔空间建立方法及穿刺套管位置的选择遵循常规经腹途径手术方法;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采用经腹膜外入路,臀下垫软垫,采用头低脚高位,腹膜外空间建立方法及穿刺套管位置的选择遵循“三孔法”,即脐下3 cm纵行切开腹直肌前鞘,于腹直肌下方钝性分离扩张,置入气囊扩张Retzius间隙,于左、右腹直肌旁分别做切口,分别置入5 mm和12 mm套管。经尿道电切镜、输尿管镜病例,均采用截石位,遵循经尿道微创手术方法;经皮肾镜手术采用俯卧位,术中超声定位穿刺,选择标准通道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

结果

本研究中所有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术中更换有线腹腔镜设备或中转开放手术等情况,未发生大血管损伤、气胸及周围毗邻脏器损伤等相关并发症。其中腹腔镜手术时间为45~175 min,出血量为10~150 ml。经尿道内镜手术时间为22~127 min,出血量无法精确评估。经皮肾镜手术时间为70 min~145 min,出血量无法精确评估。术后随访1个月,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

讨论

目前国内外基层医院的泌尿外科大多数手术都是通过膀胱镜、电切镜、输尿管镜、经皮肾镜、腹腔镜等内镜完成[1]。其中腹腔镜手术术者需借助相关腔镜工具进行精细造作,其触觉反馈明显减弱,无法通过手指的触觉感知组织质地及其与周围毗邻组织器官的关系[2],同时主要依靠视觉判断景深,长时间手术会导致视觉疲劳,甚至视力下降[3],腹腔镜摄像机变得尤为重要,如何获得高质量的图像、较高的图像分辨率、更好的色彩还原度、更稳定的抗干扰技术及更高速的图像传输等变得越来越重要。

传统的腔镜系统从镜头采集图像信息通过传输线传递到显示器上。其组成部件多,各组件的连接延长了手术准备时间,各种连接线在术中限制了腹腔镜的移动范围,妨碍术者及助手操作,增加了污染术区和引发火灾的安全隐患[4]。无线智能腔镜系统将光源、摄像、供电集成于一体,大大减少了线缆困扰,提高了术者操作的灵活度,其超高清显像系统,自动对焦,提高了术者和扶镜手对手术过程的关注,而不是对腔镜的控制[5]。无线智能腔镜系统具有实时电子自动对焦功能的超高清摄像系统,将物镜端的超高清图像无延时的显示在后端的显示屏幕上。电子自动对焦即通过扫描物体的发射光智能判断被摄物体与感光元件的距离,通过算法补偿将图片信息调整到最佳状态,并且在自动对焦过程中镜头通过不断扫描相邻节点和更远节点的摄像信息,每个结点无时无刻不因为邻近的和更远的点的影响而在改变着自己的状态,持续调整被摄物体的图片参数,节点之间互相连接形成具有相关联的代码符号的网格机构,通过提取网格结构和间隙代码信息,实现画面的实时自动对焦,使输出图片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6]。对于传统腹腔镜,手术时需对传输的光源线及镜头进行无菌保护套保护,术中还需注意避免缠绕、打折、线不够长、反复打折造成的画面传输不稳定、不小心被线绊倒被迫中止手术等等。尤其是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由于其控制手术器械困难、视野局限、缺乏触觉反馈等对泌尿外科医师来说具有挑战性,学习曲线比传统手术长。无线智能腔镜小巧便携、操作简单,基层医院的泌尿外科主刀不需要重新培训及适应,同时也减轻了青年医师作为扶镜手时的压力,画面清晰,连接方便,在远程诊疗、医学继续教育及培训方面有独特优势[7],大大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外科诊疗水平。

随着健康体检普及、门诊筛查推广及临床影像技术的发展,前列腺癌、膀胱癌的检出率逐年增加,且患者越来越低龄化[8]。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及全膀胱切除术目前在部分医院已经成为常规手术,但在基层医院由于受医疗技术、病例数量等的影响,该术式仍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术式。手术医师不但要有良好的解剖基础,熟练的手术操作技巧,还要有熟练的腔镜缝合技术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受骨盆限制需要扶镜手和一助的协调配合。无线智能腔镜的高速图像传输及双无线传输技术也为远程会诊诊疗提供了便捷的平台。基层医院的会诊医师运用现有的网络,上级医疗机构通过远程融合平台获得术中的实时腔镜高清图像,对该手术术者进行远程会诊,并可以与术者及其团队进行实时的语音和视频沟通交流,对术中出现的意外情况或高难度手术进行远程手术指导[9]。中国5G网络智能医疗感知交互技术为远程手术提供了信号传输保障,可在手术两端通过无线连接进行远程手术且5G网络还具有相对较短的延迟时间[10-11]。医学信息突破时空的限制,不同地域的医学专家同时对同一模型或视频进行交流、标记和互动,实现远程术前规划和术中指导[12]。现在,我国泌尿外科正在向微创化、精准化、个体化、远程化方向快速发展[13],精准泌尿外科的理念结合先进的医疗设备及技术,加上5G技术的应用,势必会冲击传统的泌尿外科诊疗模式,基层医院泌尿外科将会迎来新发展、新格局。

术者应用无线智能腔镜系统体会如下:(1)超高清技术可以使术者对组织、血管的识别更加精准,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在4K智能超高清显像系统下,画面色彩还原度好,尤其是血管周围解剖能够更清楚的显现,可更加直观而精确地处理血管;(3)因为传统腔镜系统使用的光源线珍贵且易损坏,内部由光纤组成,常因暴力使用、钳夹固定、拉伸等不当操作而加速损坏,使用过程中还需特别注意遵循无菌原则,捆绑、固定时应避免其管腔的变形破坏,使用过程中也需注意避免碰撞磨损等,无线腔镜光源线损坏率变低,节省成本,能够保证画面传输的稳定性及清晰度;(4)显示器接头的平时保护不到位,易碰撞损害;(5)扶镜手不在受光源线长短及质量传输好坏影响手术流畅;(6)缩短扶镜手学习曲线;(7)减少院感发生;(8)可避免主刀受光源线的阻碍影响操作;(9)有助于我国分级诊疗模式的推广,进一步帮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10)其双5G数据传输,智能互联,可轻松实现远程诊疗及手术指导,未来在航空、航海、战地或重大自然灾害应急救援等领域前景更为广阔。

综上所述,与传统有线腔镜系统相比,无线智能腔镜系统具有更好的视觉画面,减少了术前连接线路的准备时间,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效率,减少了术中出血及并发症,同时减少了院感的发生、避免传输线及光源线缠绕的影响,且又不增加医疗成本,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新技术、新设备,但由于临床应用时间较短,病例资料较少,仍需要多中心、大样本及更长时间的随访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王林辉,吴震杰,朱清毅.中国泌尿外科单孔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20, 41(11):807-810.

[2]赵子臣,朱鹤,王刚,等.全息影像腹腔镜融合技术在肾内型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20, 35(7):528-531,538.

[3] Abdelrahman M, Belramman A, Salem R, et al. Acquiring basic and advanced laparoscopic skills in novices using two-dimensional(2D),three-dimensional(3D)and ultra-high definition(4K)vision systems:A randomized control study[J].Int J Surg, 2018, 53:333-338.

[4] Chen CH, Chang H, Liu TP, et al. Application of wireless electrical non-fiberoptic endoscope:potential benefit and limitation in endoscopic surgery[J]. Int J Surg, 2015, 19:6-10.

[5]梁朝朝,郝宗耀,杨诚,等.一种无线超高清腔镜系统在泌尿外科的研发与应用[J/CD].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1,15(3):182-186.

[6] Furukawa R, Oka S, Kotachi T, et al. Fully auto-calibrated activestereo-based 3d endoscopic system using correspondence estimation with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J]. Annu Int Conf IEEE Eng Med Biol Soc, 2020, 2020:4357-4360.

[7] Andolfi C, Plana A, Kania P, et al. Usefulness of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in surgical planning, resident training, and patient education[J]. J Laparoendosc Adv Surg Tech A, 2017, 27(5):512-515.

[8]杨飞亚,刘雍,王梦童,等. 3D与2D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7, 32(6):447-450.

[9] Lacy AM, Bravo R, Otero-Piñeiro AM, et al. 5G-assisted telementored surgery[J]. Br J Surg, 2019, 106(12):1576-1579.

[10]东洁,徐维锋,纪志刚.国产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五例初步结果[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21, 42(5):381-384.

[11]杨瑶,李艺雯. 5G远程手术:零延时新希望[J].国际人才交流,2020, 11(11):32-34.

第9篇:医疗影像智能诊断方法范文

关键字:数据挖掘;HIS;特点;任务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医院信息系统(HIS)、数字医疗设备和医药企事业单位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各医疗卫生单位计算机中的数据容量不断膨胀。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在不断地解决海量数据的存储和数据检索的效率问题,但无法改变“数据爆炸但只是贫乏”的现象,如何充分应用这些宝贵的医学数据资源来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的决策,促进医学研究,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数据挖掘(Data Mining,DM)是一个近些年才发展起来的信息处理技术,它是从大量数据中提取出可信的、新颖的、有效的并最终能被人理解的信息模式处理过程,它涉及数据库、人工智能、统计学、模式识别、可视化技术、并行计算等众多领域知识。医学数据挖掘是一门涉及面广.技术难度大的新兴交叉学科,它需要从事智能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数学的科研人员与医务工作者通力合作,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到医学数据库中,用以发现其中的医学诊断规则和模式,从而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帮助管理者发现并创造新的管理方法和手段。

2 数据挖掘的定义

从商用角度来看,数据挖掘可定义为一种类深层次的数据分析方法,是按照企业既定业务目标,对大量企业数据进行探索和分析,揭示隐藏的、未知的或验证已知的规律性,为企业决策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并进而获取利润的一种模型化的先进方法。

从技术角度来看,数据挖掘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有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

由定义可看出,数据挖掘与传统数据分析(如查询、报表、联机应用分析等)的本质区别在于数据挖掘是在没有明确假设的前提下挖掘信息、发现知识,换言之,数据挖掘所得到的信息应当具有预知未知、有效和可实用3个特征。

3 数据挖掘技术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技术的产生时间不长,但其在商业、产业、电信等领域的应用已相当广泛,并取得了客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由于医疗卫生系统本身具有的复杂和时变的特性,导致数据挖掘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医学技术作为一门验证性的科学,因此在该领域的数据挖掘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3.1 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特点

医院信息系统中包含了医疗过程和医患活动的全部数据资源,既有临床医疗信息,又有医院管理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反映了医学的独特性。

3.1.1 多态性

医院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包括纯数据(如体征参数、检验结果等)、影像(如CT、B超等)、信号(如ECG、EEG等)、文字(如患者检查检验结果、病历记录等)等,因此其具有模式的多态性,这也是其区别于其他领域的显著特征。

3.1.2 不完整性

医院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是在对患者进行诊疗的过程中收集的,是以对患者进行诊断并最终治愈为目的,并非以研究为目的,再加之人为因素也可导致数据记录的偏差和缺失,因此搜集的数据具有疾病信息的客观不完整性和描述疾病的主观不完整性。

3.1.3 冗余性

医院信息系统是一个特殊的系统,系统中的某些数据关乎患者的健康安全,如发药信息、检查检验结果数据等,为进行数据校验,保证数据的正确性,系统会保存大量重复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数据记录。

3.1.4 隐私性

医院信息系统中保存了患者的所有信息,包括身份信息、诊疗信息、费用信息等,也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患者的隐私,一旦这些隐私信息被暴露,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侵扰,就会涉及到较多的伦理、法律等问题。

3.2 医院信息系统数据挖掘的步骤

数据挖掘可分为预处理和挖掘分析两个阶段如图l所示。由于医学数据具有前文所介绍诸多特性,需要对带挖掘数据进行筛选、清洗、匿名化、标识转换等操作,因此通常需要花费较多时间,通常约占总时间的60%。

3.3 医院信息系统数据挖掘的任务

3.3.1 分类

分类是指根据一个可预测属性将事例分为多个类别,是最常见的数据挖掘任务之一。医生根据望闻切诊以及辅助检查对患者进行疾病诊断,实际就是一个疾病分类的过程,即根据患者的疾病特征,将其划分为某个疾病或某类疾病。典型的分类算法有决策树、神经网络和贝叶斯算法。

3.3.2 聚类

聚类也称细分,是基于一组特定的属性对事例进行分组的数据挖掘方法。利用聚类分析工具分析患者的疾病诊断数据,进行探索性的数据分析,生成聚类结果,并考察其意义。例如,对糖尿病患者,可按照年龄、性别、体重和血压指数等产生聚类模式,得到糖尿病患者典型分型,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3.3.3 关联

关联规则最典型的商用案例就是一家连锁店通过数据挖掘发现了尿片与啤酒之间有着惊人的联系。使用关联规则,可以发现临床数据间的关联性,通过病历系统中患者的诊断信息、用药情况等,可以挖掘出某种疾病的常规用药方案,并形成临床路径。

3.3.4 预测

预测是医学数据挖掘最重要的―项任务。预测技术使用的是时间序列数据集,即有时序关系的一组观察值,而患者的诊疗过程所记录的数据也是具备时序性的,应用预测技术对这些诊疗数据进行分析,可预测患者疾病的发展趋势甚至预后情况,并根据预测结果对诊疗方案进行修正,以获得最佳的疗效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