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老年教育现状范文

农村老年教育现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老年教育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老年教育现状

第1篇:农村老年教育现状范文

关键词:并发症血糖检测健康教育

一、引言

据调查,我国已成为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20岁以上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已达9.7%,估算病人约为9200万人,其中城市人口患病率为11.4%,农村人群患病率8.2%,此外还有1.48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比例达15.5%。更严重的是60%的患者不清楚自己的情况。农村人口基数大,农村患糖尿病的绝对人数已经超过城市地区,我国糖尿病防治工作的发展及卫生资源的调配很不均衡,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尚处于启蒙阶段,而这些地区可能正是糖尿病流行的潜在地区。

二、农村糖尿病的预防与健康教育现状

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检出率、知晓率和控制率均很低,防治知识尚未普及,疾病的管理水平与健康教育远未能满足现实需求。由于缺乏对糖尿病的足够认知,导致我国目前现状是,人群中75%的患者血糖不达标,80%的患者从来不查血糖,直到引发失明、肾病、心血管病变后才去就医。近年来国家对基层医疗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农村合作医疗的普及,医疗服务已有很大改进,但是对于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长期未能得到足够重视,加上农村文化水平偏低和信息相对闭塞,人们对于糖尿病的危害性、预防方式、治疗方法认识不够,加大了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难度[1]。

三、构筑农村糖尿病预防健康教育体系

糖尿病既与遗传有关,也与膳食结构改变、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有关,患病率呈现随年龄增高而增加的趋势。老龄化、城市化、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导致患者人数增加的客观因素。采取及时的干预措施可以降低这些因素的影响。如由已故糖尿病专家潘孝仁领头的大庆研究,1986年,研究人员在大庆随机选择了11万人,从中筛查出了577个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作为研究对象。经过六年的生活方式干预,与未干预组相比,干预组的糖尿病发生率降低51%。针对农村地区的糖尿病的健康教育体系要结合农村实际,分群体分层次展开。

1、农村儿童青少年糖尿病预防与健康教育

在我国,目前每10个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个是青少年,其中儿童糖尿病发病率已经占糖尿病人总数的5%,并以每年10%的幅度上升[2]。儿童与青少年患糖尿病与饮食不均衡和肥胖有很大关系,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儿童与青少年的肥胖问题开始显现,无疑会成为成为糖尿病的潜在患者。注意对儿童青少年的糖尿病的预防与健康教育显得极为必要。

首先,儿童时期。儿童缺乏一定的认知能力和自理能力,生活都是有成人安排,所以这时期的教育都是针对孩子家长,让父母学会如何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如果在儿童时期,孩子体重超标很多,就有必要进行饮食控制。特别是家族有糖尿病史的孩子,更应该从小控制体重。现在的孩子患糖尿病大多是由于肥胖引起的,其症状也与大人类似。不过与成人不同的是,患糖尿病的孩子只要体重降下去了,基本上就能很好地控制血糖了。

其次,青少年时期。这期间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时期,青少年的膳食中糖类和蛋白质含量较高,加上学业较重,缺乏锻炼,青少年肥胖现象会凸显。这时期的糖尿病的教育宣传可以课堂教学形式或是知识竞赛形式向青少年灌输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和防止措施,提高他们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和自我预防意识。

2、农村中年人群的糖尿病预防与健康教育

全国有1.48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状态。所谓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代谢功能已经受损,但未达到糖尿病的严重程度。这部分人群属于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不加以预防与管理,每年将以8%至10%的速度转为糖尿病患者,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异已不明显。虽然农村并不如城市富裕,但是生活水平提高,运动减少,轻度高血糖就会出现。

农村中年群体中很大一部分是流动人口,而且文化水平相对偏低,容易忽视健康问题或是缺乏相应渠道进行了解。这部分人群的健康教育要抓住过年返乡期间进行,通过在车站或是街道等地方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教育内容可以包括以下2个方面:

第一,提高他们对糖尿病症状的判断和危害性的认识。糖尿病除了典型的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三多一少”症状外,前期还有一些早期信号比如视力下降、经常性疲倦、、手足麻木刺痛、皮肤瘙痒等症状,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考虑是否与糖尿病有关[3]。加强农村中年群体对糖尿病危害性的认识,比如引起并发症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和增加自己的经济负担会减少他们侥幸心理的滋生,让他们关注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

第二,掌握血糖自我检测的方法。农村中年人群很少会到医院进行血糖监测,往往在病情恶化后才去医院,常常耽误治疗。掌握血糖自我监测方法,让糖尿病的前期患者及时发现血糖问题,继而采取治疗。帮助他们掌握血糖试纸的使用方法,包括操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这种检测方法容易操作,而且经济上也可以承受,便于推广实施。

3、农村老年群体的糖尿病预防与健康教育

农村老年群体文化水平偏低,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减退,对于健康教育的内容的理解会出现障碍,对于他们的健康教育需要的护理人员和家人进行手把手指导。对于农村老年群体的健康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第一,帮助老年患者树立信心。很多老年患者在了解糖尿病是一个终身疾病,且无法根治往往会出消极治疗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医护人员要注意帮助老年患者树立康复信心,虽然无法根治,但是采取药物治疗和改变饮食结构也会降低血糖,减少糖尿病对生活的影响。

第二,进行用药和饮食指导。调查显示,有近89.6%的老年患者希望得到用药指导,包括口服药物的时间、剂量、方法以及胰岛素使用的的注意事项等,表明老年患者对自己的病情十分在意,希望能得到科学指导,尽快康复。有70.8%的老年患者希望得到饮食指导,说明患者和家属对于合理饮食缺乏正确认识。医护人员对老年患者进行用药和饮食指导十分必要。

四、结论:

糖尿病给人们身心健康带来的严重损害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在医疗服务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是一个糖尿病爆发的一个潜在地区,要使农村地区糖尿病患病率得到有效控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就应当履行好糖尿病的预防和健康教育职能,提高人们对糖尿病的防治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参考文献:

[1]白菁.应重视老年人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国疗养医学,2009年06期.

[2]赖爱连.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年11期.

[3]刘启明,潘晓燕,冯文忠,孔建国.对糖尿病患者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5年01期.

摘要:我国农村地区糖尿病的预防和健康教育工作长期未能有效落实,民众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与糖尿病流行的趋势不相符合,急需广泛深入持久地进行糖尿病宣传教育工作,提高预防糖尿病的知识和技能。在农村地区开展糖尿病的预防和健康教育工作,普及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提高民众自我保健能力,对于控制农村地区糖尿病患病率、缓解病情发展、提供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并发症血糖检测健康教育

一、引言

据调查,我国已成为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20岁以上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已达9.7%,估算病人约为9200万人,其中城市人口患病率为11.4%,农村人群患病率8.2%,此外还有1.48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比例达15.5%。更严重的是60%的患者不清楚自己的情况。农村人口基数大,农村患糖尿病的绝对人数已经超过城市地区,我国糖尿病防治工作的发展及卫生资源的调配很不均衡,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尚处于启蒙阶段,而这些地区可能正是糖尿病流行的潜在地区。

二、农村糖尿病的预防与健康教育现状

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检出率、知晓率和控制率均很低,防治知识尚未普及,疾病的管理水平与健康教育远未能满足现实需求。由于缺乏对糖尿病的足够认知,导致我国目前现状是,人群中75%的患者血糖不达标,80%的患者从来不查血糖,直到引发失明、肾病、心血管病变后才去就医。近年来国家对基层医疗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农村合作医疗的普及,医疗服务已有很大改进,但是对于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长期未能得到足够重视,加上农村文化水平偏低和信息相对闭塞,人们对于糖尿病的危害性、预防方式、治疗方法认识不够,加大了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难度。

三、构筑农村糖尿病预防健康教育体系

糖尿病既与遗传有关,也与膳食结构改变、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有关,患病率呈现随年龄增高而增加的趋势。老龄化、城市化、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导致患者人数增加的客观因素。采取及时的干预措施可以降低这些因素的影响。如由已故糖尿病专家潘孝仁领头的大庆研究,1986年,研究人员在大庆随机选择了11万人,从中筛查出了577个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作为研究对象。经过六年的生活方式干预,与未干预组相比,干预组的糖尿病发生率降低51%。针对农村地区的糖尿病的健康教育体系要结合农村实际,分群体分层次展开。

1、农村儿童青少年糖尿病预防与健康教育

在我国,目前每10个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个是青少年,其中儿童糖尿病发病率已经占糖尿病人总数的5%,并以每年10%的幅度上升。儿童与青少年患糖尿病与饮食不均衡和肥胖有很大关系,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儿童与青少年的肥胖问题开始显现,无疑会成为成为糖尿病的潜在患者。注意对儿童青少年的糖尿病的预防与健康教育显得极为必要。

首先,儿童时期。儿童缺乏一定的认知能力和自理能力,生活都是有成人安排,所以这时期的教育都是针对孩子家长,让父母学会如何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如果在儿童时期,孩子体重超标很多,就有必要进行饮食控制。特别是家族有糖尿病史的孩子,更应该从小控制体重。现在的孩子患糖尿病大多是由于肥胖引起的,其症状也与大人类似。不过与成人不同的是,患糖尿病的孩子只要体重降下去了,基本上就能很好地控制血糖了。

其次,青少年时期。这期间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时期,青少年的膳食中糖类和蛋白质含量较高,加上学业较重,缺乏锻炼,青少年肥胖现象会凸显。这时期的糖尿病的教育宣传可以课堂教学形式或是知识竞赛形式向青少年灌输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和防止措施,提高他们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和自我预防意识。

2、农村中年人群的糖尿病预防与健康教育

全国有1.48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状态。所谓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代谢功能已经受损,但未达到糖尿病的严重程度。这部分人群属于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不加以预防与管理,每年将以8%至10%的速度转为糖尿病患者,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异已不明显。虽然农村并不如城市富裕,但是生活水平提高,运动减少,轻度高血糖就会出现。

农村中年群体中很大一部分是流动人口,而且文化水平相对偏低,容易忽视健康问题或是缺乏相应渠道进行了解。这部分人群的健康教育要抓住过年返乡期间进行,通过在车站或是街道等地方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教育内容可以包括以下2个方面:

第一,提高他们对糖尿病症状的判断和危害性的认识。糖尿病除了典型的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三多一少”症状外,前期还有一些早期信号比如视力下降、经常性疲倦、手足麻木刺痛、皮肤瘙痒等症状,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考虑是否与糖尿病有关,。加强农村中年群体对糖尿病危害性的认识,比如引起并发症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和增加自己的经济负担会减少他们侥幸心理的滋生,让他们关注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

第二,掌握血糖自我检测的方法。农村中年人群很少会到医院进行血糖监测,往往在病情恶化后才去医院,常常耽误治疗。掌握血糖自我监测方法,让糖尿病的前期患者及时发现血糖问题,继而采取治疗。帮助他们掌握血糖试纸的使用方法,包括操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这种检测方法容易操作,而且经济上也可以承受,便于推广实施。

3、农村老年群体的糖尿病预防与健康教育

农村老年群体文化水平偏低,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减退,对于健康教育的内容的理解会出现障碍,对于他们的健康教育需要的护理人员和家人进行手把手指导。对于农村老年群体的健康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第一,帮助老年患者树立信心。很多老年患者在了解糖尿病是一个终身疾病,且无法根治往往会出消极治疗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医护人员要注意帮助老年患者树立康复信心,虽然无法根治,但是采取药物治疗和改变饮食结构也会降低血糖,减少糖尿病对生活的影响。

第二,进行用药和饮食指导。调查显示,有近89.6%的老年患者希望得到用药指导,包括口服药物的时间、剂量、方法以及胰岛素使用的的注意事项等,表明老年患者对自己的病情十分在意,希望能得到科学指导,尽快康复。有70.8%的老年患者希望得到饮食指导,说明患者和家属对于合理饮食缺乏正确认识。医护人员对老年患者进行用药和饮食指导十分必要。

四、结论

糖尿病给人们身心健康带来的严重损害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在医疗服务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是一个糖尿病爆发的一个潜在地区,要使农村地区糖尿病患病率得到有效控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就应当履行好糖尿病的预防和健康教育职能,提高人们对糖尿病的防治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参考文献:

[1]白菁.应重视老年人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M].中国疗养医学,2009,12(6),45.

第2篇:农村老年教育现状范文

[关键词] 社区;农村老年保健;健康讲座

[中图分类号] R19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02(b)-141-02

社区老年保健是社区卫生服务公共卫生工作之一,辖区内老年人所占比例一般约10%[1],因此做好社区老年人保健工作,便是社区医务工作者一项重要工作之一。而社区老年保健工作中,健康教育是其中必不可少的措施。健康教育是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的必然产物,社区开展健康讲座是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2]。针对不同群体在辖区内开展有关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讲座是社区公共卫生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3],也受到了患者及群众的欢迎。为了解健康教育讲座的质量,了解农村老年人对健康教育讲座的满意情况,笔者对参加我中心2008年6月~2009年6月辖区内农村老年保健讲座的村民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8年6月~2009年6月参加我中心举行的“农村老年人保健系列健康讲座”活动的辖区内村民256名,其中,女性村民146人,年龄48~75岁,平均(59.2±19.2)岁,以老年居多;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12人,中学文化78人,小学文化56人;所有女性中患有慢性病者105人。男性村民110人,年龄55~ 80岁,平均(63.4±16.5)岁,以老年居多;男性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23人,中学文化38人,小学文化41人;所有男性中患有慢性病者72人。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除一般情况外,问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希望获得的保健知识;②社区开展老年保健健康讲座的有效性;③以往获得老年保健健康教育的途径;④对老年保健讲座满意度的评价;⑤讲座对哪些方面最有实用性和指导意义。问卷不记名,主要有单选及多选题。经专家评定后确定。

参加健康教育讲座的授课者全部为我中心全科医师,从事临床工作10年以上,具有大专或以上的学历,临床和教学经验丰富。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 2000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1.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

2 结果

2.1 问卷调查内容

以高血压、糖尿病、骨关节疾病等慢性病的防治与保健,老年人的饮食、运动及睡眠等方面,老年人娱乐活动的选择为主要课题。共发放问卷256份,回收256份,有效问卷246份,有效率为96.0%。

2.2 参加讲座希望获得的老年保健知识

88.2%和84.9%的调查对象参加讲座最希望获得的知识是老年慢性病预防和饮食保健。见表1。

表1 希望获得的保健知识的统计

2.3 开展护理健康讲座的有效性

83.3%的调查对象认为开展老年保健健康讲座很有必要。见表2。

表2 社区开展老年保健健康讲座的有效性

2.4 以往获得老年保健健康教育的途径

以往人们对老年保健知识的了解来源于社区内墙报、宣传册的占50.4%,来源于报刊杂志的占27.6%。见表3。

表3 以往获得老年保健健康教育的途径

2.5 对老年保健讲座满意度的评价

认为老年保健健康讲座内容的通俗、易懂性很好者占26.5%,较好者占66.7%。见表4。

表4 对老年保健讲座满意度的评价

2.6 讲座对哪些方面最有实用性和指导意义

有76.8%的老年人认为慢性病的防治和保健的知识最有实用性,87.0%的老年人认为在老年人的饮食、运动和睡眠方面具有指导意义。见表5。

表5 讲座的实用性和指导意义

3 讨论

3.1 农村老年人对老年保健方面的健康教育需求

农村老年人对老年保健方面的健康教育需求非常迫切。农村老年人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低,主动接受科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缺乏,长期固守的陈旧理念,因此在社区开展注重对疾病预防和保健知识的宣教非常有必要和指导意义。本次调查发现,参加讲座最希望获得的知识是老年慢性病预防和饮食保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疾病谱发生很大转变,即从急性传染性疾病转变为慢性病[3]。而多数慢性病目前只能控制,无法治愈,患者迫切希望能够通过健康教育,学到保持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知识。因此,健康教育讲座应满足人们的需求,特别是低文化水平的农村老年人,为他们多提供各类常见疾病的预防保健知识,以促进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3.2 讲座应注重饮食宣教

饮食是影响健康的重要问题,合理饮食在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四大基石中列第一位[4]。调查中84.9%的老年人想得到更多的饮食保健知识,说明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饮食健康也更加重视。因此,应加强这方面的宣教,使农村老年人掌握各类疾病的饮食与营养,以满足他们对健康的渴望与需求。

3.3 讲座改变了人们对社区工作的态度

通过定期举办健康教育讲座,使人们认识到社区医护人员不仅仅是看病治疗,还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等“六位一体”工作。医护人员不仅是疾病治疗者,同样也能成为健康的教育者、管理者和研究者,从而提高了群众对社区工作人员的认同和信任,增强了医护人员工作的责任感和信心,更有利于社区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3.4 要大力发展社区健康教育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的大力发展,社区已成为推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要场所。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任务,对社区居民、患者及其家属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防治疾病、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调查发现,83.3%的调查对象都认为社区健康讲座内容设计合理、实用、值得信赖,在提高村民健康意识、健康知识水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社区的健康教育,是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以健康为中心,以人为中心,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为改善社区全体村(居)民的健康相关行为所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健康活动,把医学保健知识、意识和能力教给社区居民,从而不断提高社区村(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从而采取健康行为,促进自身健康,最终达到预防疾病和降低发病率、死亡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俊,王红红,喻俊,等.农村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卫生保健需求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2008,8(3):10-12.

[2]孟祥臻,翟庆峰,刘晓冬,等.农村老年人健康知识知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8,28(10):793-795.

[3]郑小芬,郑文娴,鲁娟,等.农村老年人骨质疏松保健知识调查及健康教育效果[J].中国基层医药,2007,14(12):90.

第3篇:农村老年教育现状范文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人们生活行为方式的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的危害日益突显。慢性病医疗投资巨大,但收效甚微。从个体角度而言,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痛风等慢性病不仅耗费了患者及其家庭的大量积蓄,而且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从社会层次角度来讲,慢性病消耗着大量的医疗资源,阻碍了社会的发展[1]。老年人慢性病的防治与其生活饮食习惯、行为方式的关系非常密切,而这些导致慢性病的不良行为习惯可以通过健康教育来摆脱和改变。国内外研究证实通过健康教育一方面可以降低老年人慢性病的发生率,另一方面还可以杜绝或减轻老年人慢性病的并发症[2]。因此,健康教育是一种应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慢性病高发的最为有效的措施,具有投入小,效果显著的特点,它可以帮助老年人养成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和行为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不良因素,从而达到预防慢性病的目的。总而言之,健康教育不仅能大大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生存质量,而且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老年人的家庭负担和社会压力,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1 江苏省的老龄化现状和发展态势

20多年来,江苏省老龄化人口的基数和比例一直位于全国前列,而根据有关机构的分析推算,今后的几十年里江苏仍然是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江苏省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态势也日益明显[3],基本情况如下。①进入老龄化社会时间早,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江苏省于1986年开始进入老龄化,而全国是从1999年开始进入老龄化,江苏比全国提早了13年。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结果,2010年江苏省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1247.9万人,占全国60岁以上人口的7.1%,其老年人口比2000年增加了374万人,年均增长率高达4.3%,大大超过同期常住人口的增长率(0.7%)。②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老龄化差异大。由于江苏省地区之间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极不平衡,苏南发展远超苏北,思想理念和文化传统有较大差异,因此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差异较大。和全国其他地区相似,农村地区的多数青中年人都迁移到城市,而留在农村的老年人比例也就越来越大,江苏省有超过一半的老年人分布在农村地区。③空巢或无人照料的老年人比例不断增大。由于江苏省高等教育、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尤其是农村地区)离开家乡,奔赴外地谋求发展;另一方面,人们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生活节奏原来越来越快。这些因素导致缺乏空巢或照料的老年人比例越来越高。

2 江苏省老年人慢性病特点

大量研究表明,江苏省老年人慢性病有如下特点。①患慢性病老年人基数大、比例高。如赵晓斌[4]研究显示无锡某社区健康老年人仅占8. 04%,而高达91.6%的人被查出患一种及以上慢性疾病;徐晓明[5]调查显示苏州老年人的慢性病总患病率约为90%;孔德香等[6]调查显示淮安农村老年人的慢性病总患病率为64.4%。张开金等[7]调查的结果显示,近些年统计的慢性病患病率高于2002年,徐州市为60.2%、昆山为59.9%,濉宁为48.9%。②慢性病的并发症比例越来越高。老年人患有一种慢性病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和有效控制,再加上缺乏防控并发症的知识,就会导致慢性病并发症的比例越来越高。徐晓明[5]调查显示苏州老年人患2种慢性病者占22.7%,患3种及以上慢性病者占14.5%。③老年人保健意识和能力普遍较差,“富贵病型”慢性病比例越来越高。由于大多数老年人文化水平较低,缺乏保健知识,观念比较陈旧,导致其缺乏保健意识,经济上不太富裕导致其不愿参加必要的体检和治疗,这些都决定了老年人的保健能力普遍较差。随着江苏省经济的发展,老年人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痛风等“富贵病型”慢性病比例愈来愈高[4-5]。

3 人口老龄化对江苏省慢性病健康教育的新要求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江苏省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特点要求江苏省健康教育应具有普及化、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特点。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是应对未来人口老龄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3.1 以政府为主导,以社区为主体,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

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8],健康教育要有一套完整的组织机构,这是健康教育开展的必要前提。同时健康教育也要有一套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这是健康教育有效开展的必要保证。组织机构和质量标准都需要由政府来组织、制订和实施,政府起着主导性作用。根据国内外基本经验,“以社区为载体,联合其他场所,形成多部门、多学科合作,充分动员社区资源是积极参与提高人类健康素质水平的最有效途径”[8-9]。社区慢性病健康教育具有服务范围小、容易管理、费用低等优点,从服务技术、内容、方式、手段、质量等方面满足老年人健康教育服务需求,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在社区定期开展老年人健康体检和慢性病患者治疗康复服务。

政府的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和社区的资源和力量是有限的,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和推动就成为了必然趋势。慢性病的健康教育需要学校、医院及卫生服务中心、各种基金会、各种学术和群众团体或协会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才能得以实现。

3.2 各地老年人教育方案的本土化

江苏省每个地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每个地区老年人的生活饮食习惯和行为习惯都互不相同,患慢性病的特征也有较大差异,另外不同地区老年人所易接受的健康教育方式也不尽相同,这就应该考虑各个地区的不同点,有的放矢地为各个地区的老年人制订出适合于他们自己的教育方案。在各地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还会发现,不同个体的老年人差异也是很大的,所以还要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应该多开展VIP服务,为一些特殊的老年人量身订制出适合的教育方案。制订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到大多数老年人文化程度低、对饮食行为习惯难以改变、当地风俗习惯的特点及个体差异等,只有这样,才能制订出适合当地老年人的健康教育方案,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3.3 健康教育的趣味性和可接受性

教育应该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主动性,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健康教育也是如此,应摒弃生硬的说教和灌输方式,注重受教育者的反应,提倡互动式教育。目前,江苏省各地的社区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是健康教育活动不能激发老年人的主观积极性,没有考虑到健康教育的趣味性和可接受性。社区可以组织老年人成立社区健康协会,通过活动吸引多数老年人成为协会会员,让老年人自己一起制订健康膳食计划、锻炼计划,定期对常见慢性病进行讨论,而专业的健康教育宣传员则可以作为协会顾问和指导老师给予及时指导。这种形式可以大大提高老年人的参与度和主观能动性。

3.4 健康教育的早期化和专业化

一个人的膳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是从小就开始形成的,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全社会的健康教育意识和提高健康教育能力,就需要从小开始接触健康教育,因而建议江苏省教育部门在义务教育阶段增加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和考查。这将使得健康教育实现全民化和早期化,这种方式虽然需要的时间长,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成效,但是经过长期的执行可以从根本上改观江苏省老年人慢性病严峻的现状[10]。

美国早在1997年就将“健康教育工作者”作为一种新的、独立的职业,并且需要通过专门机构的执业资格认证[11]。与之相适应的,美国有两百多所高校都开展了健康教育专业,一千多所高校开设了健康教育课程,由此可以,美国非常重视专业健康教育人才的培养。因此,江苏省可以借鉴美国的成功做法,鼓励一些高校开设健康教育专业,而不是仅仅只在公共卫生学院开设健康教育课程而已,从而为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

第4篇:农村老年教育现状范文

一、贫困地区中小学多媒体教育技术应用的现状

1.多媒体设备质量和数量上的不足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不言而喻,主要体现在有利于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变抽象为直观,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但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以老年教师居多,他们一般比较安于自己的教学方式,对新的教学事务不太喜欢接受,特别是对多媒体比较复杂的操作方式不太喜欢,需要调动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意识。

另外,刚毕业的青年教师对多媒体比较熟悉,非常喜欢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但在农村学校的中小学大部分学校多媒体教室往往只有一间,所以,不能实现多媒体设备的常态化使用,同时学校存在害怕设备损害的心理,往往也是能不用就不用,部分学校多媒体设备老化,已经不能正常接收教育教学资源,使用过程中要么没声音,要么无图像,不能正常使用;农村小学也无资金大量配备教学光盘资源,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互动教学。

2.教师使用多媒体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1)我国农村、落后地区的中小学首先是学校的领导层对多媒体教学的功能认识不足,认为我们以前靠粉笔和黑板的时候一样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质的人才,认为这是可有可无的设备,没有它,学生照样能出好成绩。在一些学校,学校领导对远程教育室的理解是:就是学校文件和材料打印室,可以给学校打一些文件和材料,甚至有个别领导还担心:这样贵的设备,如果让教师用坏了,这不是太可惜了。

(2)多数老年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在大多数教师看来,运用多媒体技术太麻烦。的确要备好一节多媒体课件,需要教师大量收集资料,如,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等,还需要进行编辑处理,这样消耗了教师的大量时间,用这些时间还不如多辅导辅导学生,让学生多掌握知识,更好地准备升学考试。

(3)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技能欠缺。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带来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变革,也给每一位教师带来较大的挑战,不少教师虽然家里购置了电脑,学校也有电脑,但缺乏钻研精神,对于多媒体教育技术一知半解,浅尝辄止,有的教师仅仅会一点皮毛知识,打字尚且不够熟练,更别提采集、制作、编辑图片和音视频等教育教学资源了。

二、教师应该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共享教育资源,实现均衡教育

国家、特别是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加大投资和培训力度,尽量做到学校的每个班配备计算机和多媒体教育技术设备,并应具备上网条件,课堂上可以随时实现与外界的信息交换,教师可以随时随地使用外界优质的教学资源,让我们的学生可以更好地接触外部世界,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国家要让每一位教师都有学习的机会,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教师设计不同的多媒体程序,让老年教师也能够享受到高科技教学的成果,让教师站在为孩子的终生发展及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强化服务意识,鼓励教师、学生积极利用已有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学习活动。

每个地区可以进行多媒体资源的优势共享,每个学科可以组织教师进行多媒体的课件设计,实现各个学校都能享有这些课件资源,然后每位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修改,这样可以用更短的时间设计出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第5篇:农村老年教育现状范文

摘 要: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庞大,严重超过了农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农村教育相对落后,农村人口文化水平偏低;农村生活质量差,医疗卫生事业不发达,农民健康不能得到保障。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不足,人力资本投资匮乏。

关键词:教育;健康;农民增收

一、前言

美国的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人力资本投资主要通过教育投资、在职培训、健康投资、迁移投资等形式获得,其中,教育和健康投资是主要的投资形式。目前我国农村教育和健康投资现状如何?了解农村教育和健康投资的概括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

二、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概括

(一)教育投资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激增,严重超过了农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根据周天勇(2010)的估算,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高达2亿左右。然而,从劳动力文化素质上看,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这反映出了我国农村教育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第一,农村基础教育薄弱,人口文化水平低下。

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很低,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7.26%,明显高于全国4.88%的文盲率水平。在六岁及以上人口中,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和初中的人口所占比例为82.97%,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7.03%。另外,据2013统计年鉴数据,文盲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2012年全国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4.96%,而像、青海、贵州、甘肃、云南这些西部地区省份该比率高达34.81%、12.24%、11.97%、8.68%、8.34%,由此可以推断,西部地区农村存在大量低素质人口,人口素质低下问题较中东部地区农村更为严峻。

第二,农村各类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农民缺乏素质提升渠道。

据2013中国统计年鉴,2011年我国用于农村小学教育的经费投资占全国小学教育经费投资的63.16%,农村中学教育占全国中学教育经费投资的34.3%,农村小学教育经费情况相对乐观,但用于农村中学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的匮乏,使得农村办学条件普遍较差。另外,目前农村还极度缺乏职业培训机构、成人教育机构、专门培训农村劳动者的机构,使得农民难有自我素质的提升渠道。用于培养专门农林人才的专业院校教学设施差,装备水平较低,农业人才的培养受到极大的制约。

第三,农村教育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水平偏低。

农村师资力量不足表现为教师数量不足和教学质量差两方面。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教师工资偏低,学校办学条件差,难以留住高水平教师,从数量、质量上,农村学校教师水平都与城市相差甚远,农村教育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水平偏低,这成为提升农村人口素质的限制因素。另外,农村师资力量不足存在明显地区差异性:在通过聘用代课教师来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时,绝大数代课教师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例如,广西、和陕西的小学代课教师比例超过20%,山西、湖北、贵州、云南和甘肃的小学代课教师比例超过10%。(全国平均水平为9.6%)。农村教师质量上,东部地区小学和初中教师合格率等指标均好于西部地区。1

(二)健康投资

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数据显示,农村新生儿死亡率为0.810%,城市新生儿死亡率为0.390%,农村新生儿死亡率是城市新生儿死亡率的两倍多。据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在农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健康以及基本健康的人口占79.74%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健康以及基本健康的人口占83.15%,即总体上来看农村老年人口身体健康水平不如城镇老年人口。这些数据反映了我国农村地区人口健康情况较差,究其原因,是对农村人口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口的医疗保健投资不足。

第一,农村饮食、衣服、居住环境等最基本的健康投资供应状况不佳。

对于农村居民尤其是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健康投资的范围相对狭窄,衣、食、住方面的日常支出对他们来说意义重大,可以算作是对健康的投资项目。和城市相比,农村生活水平较低,农民往往并像城市居民那样十分讲究饮食卫生和饮食质量,居住环境也不及城市,这些往往会给健康带来隐患,成为造成慢性病的祸根。农民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水平的支出和他们家庭经营性支出时常会发生冲突,农民长期以来的“节俭”意识注定了农民对健康投资的需求不足,健康投资的收益往往是长远的,因此农民更偏好能获得短期收入的投资项目,而把改善生活质量和保健等对健康的投资视为一种奢侈品。

第二,农村医疗卫生保健投资不足,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落后。

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数据显示,农村每万人医疗机构床位数为31.14张,城市每万人医疗机构床位数为68.84张,农村水平不及城市水平的一半。2013年统计年鉴资料显示,农村每千人口所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分别为3.41人、1.40人、1.09人,而城市每千人口所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分别为8.55人、3.19人、3.65人,农村水平分别是城市水平的39.88%、43.89%、29.86%。另外,医疗卫生保健投资存在明显地区差异性。据1998年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第二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数据显示:各地农村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北京、上海平均为170元左右,浙江为158元,而仅为13.4元,贵州为26.7元,东部地区平均为98.1元。不同发达地区的农民医疗费用支出能力差距较大。2

三、结论

综上,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农村教育还比较落后,使得农村人口文化水平低下;农村生活质量差,医疗卫生事业不发达,农民健康不能得到保障。总之,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不足,人力资本投资匮乏。

(作者单位:民族大学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第6篇:农村老年教育现状范文

关键词:城乡居民; 体育锻炼; 坚持性; 因素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0-178-00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和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群众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品质,并逐步认识到身体健康对生活品质的重要性。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的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指出:设立“全民健身日”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全民健身事业和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是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又一里程碑,我们应以全民健身日的确立为重大契机,形成全民健身的热潮。

为此,笔者对所在市区及周边农村的体育锻炼情况进行了走访调查,调查对象涉及18周岁以上的老中青人群,涵盖工人、农民、高科技从业人员、教师、大学生、公务员、个体工商户等各色职业,并控制了性别比例,力求调查对象的普遍性和代表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城乡居民进行体育锻炼的状况进行了详细了解和数据汇总,以其为全民健身目标奠定基础。

一、我省城乡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

我们对于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调查只限于经常性体育锻炼。经常性体育锻炼界定为每周参与体育锻炼3次以上,每次时间不短于30分钟。通过走访调查和资料汇总,可对我省城乡居民参与经常性体育锻炼的现状作出如下结论:

1.城市体育锻炼人群高于农村

城市中参与经常性体育锻炼的人数普遍高于农村,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城镇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差异不大,而农村中经常性体育锻炼人数呈下降趋势。同时,城镇体育锻炼人群在体育锻炼的场所选择、锻炼项目、体育锻炼消费水平等都与农村差异很大。

受工作性质的影响,农村人口体力劳动量较大,缺乏体育锻炼的动力。另外,农村人口受认识水平的影响,对身体素质的关注度低,对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度较低。农村中有意识参与体育锻炼的人群主要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体育锻炼形式主要是慢走和太极。体育锻炼的场所主要集中在庭院、道路等闲散场地,锻炼项目也较为单一,有偿体育锻炼参与程度更低,与城市差距较大。

2.老年人体育锻炼人群高于中年人和青年人

现在生活节奏逐步加快,青年人大多存在工作和学习压力,时间不够充裕,对自身健康状况关注低,缺乏体育锻炼意识。

中年人大多为事业期人群,体育锻炼参与程度较低,体育锻炼形式也主要是集中在有偿健身和球类运动。

老年人身体素质处于衰落时期,关注自身体质状况和健康程度。而且,大部分慢性疾病人群集中在老年阶段,目的比较单一。受年龄和体力因素影响,老年人普遍喜欢运动量较低的慢跑、慢走、太极、社区健身等,锻炼场所主要集中在社区、公园、公路旁等露天场所。

3.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群参与体育锻炼的比例高于受教育程度低的人群

我们可以从资料中得出,受教育程度与体育锻炼成正比,受教育程度越高参与体育锻炼的比例也越高,其中主要是集中在公务员、教师等有规律的从业人员。可见,受教育程度越高,对自己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高。

4.无偿体育锻炼人群高于有偿体育锻炼

受经济发展因素的影响,我省群众在日常生活列支中,不愿意在体育锻炼中加大资金投入比例,无偿体育锻炼人群普遍高于有偿体育锻炼人群。参与有偿体育锻炼的人群主要集中在青年人和中年人,锻炼形式主要是健身房项目、游泳等。

二、影响居民体育锻炼坚持性的因素分析

1.意识因素

体育锻炼意识我们界定为人们对参与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以及由此产生的参与主动性、参与动机、目的等心理因素的总和。从参与调查的人群中,没有参与体育锻炼,或者参与很短时间的人来看,大多是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体育锻炼不重要或者是很不重要,对体育锻炼没兴趣,或者是认为自己身体素质很好,没必要参与体育锻炼。

2.环境因素

我省大多数地区政府部门和体育主管部门对于居民体育锻炼尚不够重视,体育锻炼的场地主要集中在公园、广场、社区、道路等场所,人均体育锻炼场地明显不足,体育设施不健全。在这个问题上农村条件更差。在新农村建设中此种情况有所改善,有些村落利用道路等增加了休闲健身设备,但是人均占有严重不足,并不容乐观。政府部门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和农村建设规划中,留足公共体育用地,并充分利用广场、公园、闲散空地建设全民建设基地,增加经济实用性锻炼设施,尤其是加大对农村的硬件建设投入。

3.时间因素

在青年和中年人群中,时间因素是影响体育锻炼坚持性最主要的原因。随着现在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职业病人群不断上升,相反的是,参与体育锻炼的人群却不断降低,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人们都在忙于工作没有空闲时间。

4.身体因素

在一些特殊体质人群中,身体条件成为制约其体育锻炼坚持性的不利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症等疾病人群不断扩大。受身体条件的影响,这些人群普遍反映不能参与体育锻炼,对体育锻炼在身体素质恢复中的作用认识不够。

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确立的2010年的奋斗目标是:努力实现体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与健康水平,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从我省情况来看,我们需要综合政府、社会及民众各方面的力量,为我省全民健身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共同努力。

基金项目: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

课题批准号:201201204。课题名称:影响我省居民参与体育锻炼因素的调查

参考文献:

第7篇:农村老年教育现状范文

1我国老龄化与少子化现象的形成与现状

我国于20世纪70 年代末制定的人口政策经过 30 多年的严格实施,已取得显著成效,中国当前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不是人口总量的迅猛增长,而是低生育率导致的适龄劳动力不足,以及逐步显现的“老龄化”与“少子化”等问题。我国人口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出现峰值,自从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在我国推行后,出现了出生人口不断减少、总和生育率不断下降的情况,少子化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使我国人口数量不断趋于减少,也加速了我国的老龄化进程。人口年龄结构将严重不合理,呈倒金字塔形,导致人口比例的失衡和人口质量的整体下降。

2少子化、老龄化问题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老龄化与少子化问题的形成给我国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压力,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首先,计划生育政策的强制执行下所产生的少子化直接导致我国人口不断减少。当未来进入严重的少子化社会后,人口均衡将难以恢复,人口衰退也将不可避免。其次,少子化对经济长期增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导致劳动力供给不足,经济增长后劲乏力,势必成为抑制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最后,由于人口老龄化严重,养老保险负担本已沉重。因此我国现有的政府推行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村地区必将受到来自老年人养老问题的严重挑战。

3广东省某地区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

在笔者进行调研的某村,通过走访村部,查看相关村志和本村现有的人口资料等文献,结合与村民、学校相关负责人的访谈,笔者了解到,某村现有住户156户,户籍人口约有571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约占到13%,而0~14岁的少年儿童共有113人,约占19%,因此,根据对某村的调查发现,该村老龄化与少子化现象均比较突出。通过走访调查发现,该村中青年,无论男女,外出打工现象盛行,绝大部分中青年男女均会选择外出务工,以赚钱养家。那么该村中的养老和育子责任如何保障?笔者针对广东省某地区农村的老年人希望选择的养老方式进行了调查(见下图),其中希望依靠子女养老的老年人有 39%,打算依靠自身养老的老年人有 21%,打算依赖政府救济养老的老年人口有 10%,打算依靠养老保险的政策措施养老的老年人有 27%,还有 3%的老年人甚至对自己将来依靠什么方式来养老还很迷茫。在我国当前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情况下,大多数老年人都考虑过将来的养老情况,但是在农村老年人群体中将养老寄希望于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比重不到28%,而希望通过其他途径来实现养老的老年人有72%,这也反映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还不完善,农村老年人也由于自身受教育程度有限,对我国养老保险的作用缺乏足够的信心。各地虽然都将农村地区老年人养老保险作为保险公司社会保险制度市场扩大覆盖面的主要对象,但在这个庞大的近两亿人的群体中,老年人参保率依然偏低,养老保险的总体参保率仅为15%,拥有养老保险的不会超过3000 万人。

4存在问题的分析

41教育受限,老年人对于商业性社会保险的意识低

在农村地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w普遍存在受教育程度低的问题,小学毕业甚至文盲等情况较多存在。这一代老龄群体对于社会养老保险认识度低,且传统的养儿防老思想观念深居其心。

42子女外出打工,过度满足农村老人的物质需求

随着子女进城务工,收入的持续增加提高了农民家庭生活水平,也因此,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不断改善,农民生活得到较为可观的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生活资料得以不断地丰富。

43经济收入低的不舍心态

农村地区的老年人群体一辈子受苦受穷的经历,使得他们对于所获收入的钱财比较珍视,舍不得花费每一分钱,哪怕是他们自己生病,都延续着以往的小病熬、大病扛的心态,对于养老未知风险的预防的金钱花费,他们就更不能接受了。

44商业养老保险难以满足农村老人的养老需求

由于中国保险业的快速恢复和发展是在城市,商业养老保险公司忽视了农村养老市场的保险需求,简单地把在城市销售的养老保险产品直接运用到农村市场,难以满足农村居民的实际需要,而且保费相对较高,大多数农民无力承受。

5农村地区养老保险的对策分析

51加大对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宣传力度,增加农民参保意识

为了加强老年人群体对于商业养老保险的信任,我们必须加强对商业养老保险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渠道,使农村地区老年人群体对商业养老保险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为他们参加商业养老保险建立信心,之所以许多农村地区没有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人们对商业养老保险的不了解。另外,针对更新农村老年人的传统观念而言,他们认为依靠子女养老才是最稳妥的养老方式。但在老龄化和少子化形势严峻的今天,要加强农村老年人对于社会新形势的认识,加强农村地区信息更新和传播的速度,强化商业养老保险的概念,增加农村地区老年人对商业养老保险的意识,更新传统养儿防老的观念,深化老年人对商业养老保险的认识并鼓励购买的消费行为。

第8篇:农村老年教育现状范文

我县属偏远山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县,全县人口56.4万人,城镇人口8.5万人,农村人口占83%,全县60岁以上的老年人5.518万人,占全县人口9.9%。由此可见,我县目前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赡养矛盾也日益突出,农村社会养老已成为政府面前一个重大社会现实问题。

一、农村社会家庭养老现状

我县农村社会养老分为两种形式,一是集中供养,县内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建有光荣院、老年公寓、福利院、敬老院、五保之家37所,供养老人1480人;二是分散供养,以传统家庭养老为主。20xx年4月,我们深入茨岩塘镇进行调研,通过调查,子女孝顺老人基本上能履行赡养义务的占60%;赡养问题上争争吵吵有分歧、有矛盾的或尽赡养义务有困难的占30%;不尽赡养老人义务的占8%;因赡养问题引起纠纷,告状诉讼的有2人。上述情况说明,政府组织办光荣院、福利院、敬老院、五保之家养老有限,满足不了社会老人需求;“养儿防老”已难适应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需要。

二、农村家庭养老存在问题的原因

我们通过调查了和解,造成农村家庭养老存在问题主要原因是:一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青年人结婚后与父母分居,另立门户已成为普遍现象,赡养老人意识逐渐淡薄;二是随着农村产业结构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不再是维系家庭的主要生产关系,一些青壮年常年在外打工,给身在农村的老年父母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三是随着人类寿命延长,独生子女通婚,造成一对夫妇上养四个老人,下养一个孩子的家庭单元结构(亦称4-2-1结构),使家庭经济上难以负担,生活照料、精神抚慰更难以顾及。

第9篇:农村老年教育现状范文

>> 近十年我国高校教学管理流程再造研究述评 近十年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制度研究述评 近十年我国失地农民利益问题研究述评 近十年我国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问题研究述评 近十年来我国幼儿园户外环境设计研究述评 近十年我国成人教育研究热点透析 近十年我国义务教育研究热点问题探究* 我国近十年来学校安全教育研究综述 我国近十年美术教育研究热点知识图谱 近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研究发展实证分析 国内近十年教育实习模式研究述评 近十年来我国政治社会化研究述评 近十年来我国小学教师人格研究述评 近十年来我国中小学课例研究述评 近十年我国教师轮岗制度研究述评* 近十年我国职业教育应用性课程理论研究现状 近十年有关我国职业教育回报率研究综述 近十年我国幼儿发展评价研究文献综述 近十年我国关于学前生成课程的研究综述 近十年我国残疾人体育研究回顾及发展展望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叶忠海.老年教育若干基本理论问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6):12.

[3]金璐.高等教育与老年教育的关系刍议[J].成人教育,2008(8):50.

[4]杨守吉.高等院校老年教育规范化办学的示范作用研究[J].教育探索,2011(9):97.

[5]王胜子,韩俊江.关于我国老年教育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2):121.

[6]李双玲,周志毅.试析积极老龄化视野下老年教育的转变[J].中国成人教育,2011(1):12.

[7]要薇.基于生产性老龄化的老年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12(19):81.

[8]张维华.和谐社会视野下发展老年教育的思考[J].浙江社会科学,2008(3):33.

[9]王颖.我国老年教育的功能[J].成人教育,2007(9):62-63.

[10]潘澜.我国老年教育的功能及其实现机制新探[J].成人教育,2010(2):79.

[11]王英,王小波.中国老年福利的“新常态”:老年教育的社会政策化[J].宁夏社会科学,2015(11):67.

[12]《全国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远程教育课题组.全国电大系统老年教育发展调研报告[J].中国远程教育,2015(9):61.

[13]谢伟.上海市社区老年教育研究――以宝山区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50.

[14]赵文君,卢筱媚.老年教育公平的缺失与回归――基于宁波社区大学老年教育发展的个案分析[J].职教论坛,2015(6):64.

[15]岳瑛.老年教育需求量及潜在需求量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10):4609.

[16]陈世林.论老年教育对农村老年妇女生存状况的影响[J].宁夏社会科学,2014(7):155-156.

[17]王卫丽.河南省农村老年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新郑市龙湖镇老年教育为例[D].开封:河南大学,2015:3.

[18]马良生.探索远程教育服务老年人群新模式――开放大学发展老年教育的实践[J].中国远程教育,2015(9):75.

[19]林韵薇.澳门理工学院长者书院与澳门社会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比较[J].体育学刊,2011(3):59.

[20]乐传永,夏现伟.台湾地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政策脉络、发展路径与启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6(2):3.

[21]王戈.台湾地区老年教育政策l展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1:10.

[22]王英,谭琳.赋权增能:中国老年教育的发展与反思[J].人口学刊,2011(1):33-34.

[23]孙立新,罗彤彤.困境与出路:老年教育促进老年人继续社会化研究[J].职教论坛,2014(6):30.

[24]王祥义.老龄化社会中高等院校对老年教育的推动作用[J].继续教育研究,2011(10):89.

[25]刘明永.学习型社会背景下社区老年教育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3(9):6.

[26]刘宁,陆静.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电大参与社区老年教育的路径[J].继续教育研究,2015(12):60-61.

[27]杨庆芳,邬沧萍.老年教育是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不可或缺的[J].兰州学刊2014(1):72.

[28]王英.社区老年教育问题研究:社区社会工作视角的分析[J].成人教育,2009(2):45.

[29]高长海.师范院校设置“老年教育专业”的可行性和策略探讨[J].教育探索,2014(10):63.

[30]迟宝策.英国老年教育研究――以第三年龄大学为中心[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5.

[31]李洁.美国老年教育立法及其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79-82.

[32]张一晓.美国老年教育之演进[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9:8-19.

[33]杜智萍.老年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环节――日本的经验和启示[J].成人教育,2006(12):93-94.

[34]张晓霏.终身教育视野下的日本老年教育[J].成人教育,2010(9):93.

[35]俞可.论德国“大学向老年人开放”运动[J].复旦教育论坛,2013(11):18.

[36]刘静.韩国老年教育的特点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成人教育,2015(1):84.

[37]刘洪林.丹麦农村老年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成人教育,2015(11):92.

[38]黄燕东、姚先国.老年教育典型范式的国际比较[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2(1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