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妇幼儿童保健知识范文

妇幼儿童保健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妇幼儿童保健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妇幼儿童保健知识

第1篇:妇幼儿童保健知识范文

【关键词】 健康教育;儿童保健;实施;体会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63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638-02

健康教育是儿童家长获得健康知识且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以前的有病治病到预防保健即医学模式向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妇幼保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深入的开展健康教育,使广大被服务对象掌握健康卫生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科学育儿的能力,将是我们儿保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几年来,我们充分发挥保健门诊的自身优势,对广大被服务者进行广泛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宣传,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均来自我院保健门诊以及电话咨询人群,即健康咨询者和健康检查者(儿童、其家属以及陪同人员)。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宣传的工具包括宣教室、咨询门诊、儿童保健0-6岁儿童保健软件、电脑、智能筛查工具箱、电视、投影仪和光盘、滚动电子屏幕、宣传图、册、单以及健康教育展板等。

1.2.2 健康教育实施方式 由专职保健人员轮流坐诊,对前来就诊的儿童及其家属分别给予个别指导或集中讲解或进入幼儿园进行专题健康讲座等。

1.2.3 实施方法 ①孕前的优生优育以及孕期的健康教育:以婚前医学检查为契机,对前来进行婚前检查的每一对青年男女进行优生优育方面的健康教育宣传指导,及时解答待孕妇女的卫生保健和心理的困惑,并指导选择受孕的最佳时期,从孕前增补叶酸预防出生缺陷到对已确诊怀孕的妇女,要求其按照孕产妇系统管理的频次,定期进行产前常规检查,并进行产前筛查,及时发现妊娠期母胎的异常情况,进行必要的治疗。针对不同孕期,运用专业的知识,通俗易懂的语言,并结合电视、滚动电子屏幕、光盘、图片、宣传栏、展板、保健手册等,进行有针对性健康教育宣传,使孕妇自觉接受生理、心理的保健知识,以及母乳喂养和科学的胎教指导。同时,教育孕妇避免接受病毒、放射线及空气污染,避免滥用药物,避免不良刺激对胎儿发育造成危害。②围产期的健康教育: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充分发挥新婚学校、孕妇学校、宝宝课堂的优势,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录象等指导孕妇顺利渡过围产期,保障母婴的安全。要做好产妇心理、生理的健康指导,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督促产妇产后半小时开奶,促进母乳喂养。利用生动的语言、为产妇讲解新生儿的生理、心理特点,疾病筛查的重要性以及新生儿日常护理和预防保健知识,并教会产妇哺育新生儿的技巧和方法,示范早期智力开发的技巧,如皮肤触摸、婴儿、沐浴、抚触、俯卧、自动转头、视觉对比等。③婴幼儿期的健康教育:新生儿出院后,利用产后访视的时机,及时对产妇进行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合理喂养、预防感染等知识的强化教育。指导产妇学会观察新生儿皮肤颜色、体重、体温、排便及吃奶情况,甄别异常及时寻求指导或治疗。告之家长及时进行预防接种。由儿保门诊大夫建立儿童保健手册,进行4、2、1查体,根据不同年龄,对前来检查咨询儿童家长都有针对性地进行保健指导和健康宣教,如:告知家长要做好小儿生长发育监测,合理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培养小儿良好地生活习惯,适时断奶,并及时进行儿童早期发展教育的指导,甄别异常情况,预防意外伤害地发生。教会家长如何认识小儿常见病及防治措施,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认真执行。若发现体弱儿,及时建档,专人专案管理,并要求家长配合学会观察体弱儿的症状、体征,以便早发现、早治疗。④学龄前儿童的健康教育:由于学龄前儿童的生理特点,其大脑皮层功能的发育已接近成人,因此,此时的健康教育对象不单纯是家长,对小儿的直接指导亦非常重要。此期儿童大多数在托幼机构,因此,儿童、家长及幼儿园的保教人员都成为健康教育的对象。要针对不同对象给以不同的健康指导,对儿童要教育小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吃零食,少吃甜食,预防龋齿的发生;对家长要从其最关心的儿童智力开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儿童肥胖等方面进行有针对的健康指导及健康宣传;对保教人员告之及时进行健康安全教育、进行预防接种,防止传染病的发生,要寓教于游戏之中,合理引导小儿顺利的渡过第一逆反期,又因此期小儿生性好动,安全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要及时进行健康教育,远离意外伤害,对流动人口及私立幼儿园更应积极主动的进行宣传教育,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⑤学龄期及青春期的健康教育:此期小儿进入校园生活,虽然学习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仍然至关重要。要加强口腔保健和眼保健知识的宣传,加强体格锻炼,防止风湿和结核病的发生。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要及时进行青春期性生理、心理及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由于此期儿童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人状态之间的矛盾,情绪起伏变化较大,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家长要配合老师对青少年正确引导,关心体贴,帮助他他们适应生理、心理的特殊时期,保证他们健康成长。

2 结 果

通过各种形式健康知识的宣传,使服务人群的健康意识有了根本的转变,并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既为广大妇女提供了孕前、孕期、产前、产后科学孕育保健知识,又为儿童的早期健康发展做足了思想准备;既为保障人口素质的提高,保障优生优育奠定了基础,又为妇幼保健工作拓宽了领域,找准了努力的方向。通过健康教育,大力宣传并实施了《母婴保健法》,巩固了爱婴医院的成果,使广大群众对《母婴保健法》的知晓率达94%以上,降低了儿童常见病、多发病以及传染病的发生,促进了小儿健康发展。通过系统地开展健康教育宣传,使孕妇系统管理率达到95.56%以上,辖区内的0-6岁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94.53%,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达85.6%,体弱儿及高危妊娠管理率达到100%。

3 体 会

健康教育是有目标、有计划、有实施、有评价的教育活动[2]。经过不断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母亲安全,儿童优先”已成为社会共识,健康教育已经越来越被推到转变医学模式的首要地位。它不仅仅为临床病人服务,而是从院内的病人扩展到家庭、学校、社会团体的健康人群,并且越来越为广大群众所接受。

3.1 对从事妇幼保健工作人员对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要有充分认识,它是人们获得医疗保健服务的第一步,只有做好健康教育,提高人们的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才能把我们的服务项目做的更好、更彻底。

3.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我们从事儿童保健人员也提出更新的要求,它强调了卫生服务的整体观,对于我们妇幼保健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掌握牢固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拓宽知识面,学习一些医学心理学、社会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精湛的专业,还要善于与人沟通。沟通是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的前提,良好的医患关系,才能取得被服务者的理解与信任,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在健康教育宣传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即与被服务者交流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要端庄大方、热情、和蔼可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活泼的图片、宣传画、栩栩如生的模型通俗易懂的讲解、标准的示范,以满足不同层次的被服务者对健康知识的要求。在整个沟通交流的过程中都要本着热情接、细心问、耐心讲、精心做、主动帮、亲切送、定时访的情感服务模式,让被服务者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保健知识,提高自我保健的能力。

3.3 健康教育是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保健工作的全面顺利进行并非单纯依靠儿童保健工作人员[3],而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其中,家长和儿童既是参与者又是支持者,健康教育就是树立他们的保健意识,通过自保健能力,而一大部分集聚儿童及其家长的健康教育宣传,则需要教育部门的大力配合和支持。

3.4 通过健康教育宣传,儿童早期发展和心理行为问题越来越受重视,0-3岁这一阶段是儿童心理、智力、行为及个性形成的至关重要时期,而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地发育是心理行为发育的特征,是通过运动、语言、认知社会交往和生活、情感等表现出来[4]。但是仍有部分家长对儿童肥胖缺乏足够的认识,仅知道肥胖是由偏好吃甜食吃肉造成的,但对因肥胖造成儿童自身发育影响与后期危害知晓率很低,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去努力。

3.5 而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好儿童保健工作首先要有一支素质高的儿保队伍业务要全面,责任心要强,要不断加强业务知识培训,更新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提升服务能力。因为来门诊的人群绝大多数是健康的儿童和望子成龙的家长,若只延续过去的仅提供简单的体格测量和筛选疾病型的检查的保健服务,早已不能满足父母们对保健日益增高的养育支援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做好疾病筛选型的健康诊断和体格测量工作,更应以健康教育为切入点,提供给父母足够的健康保健知识,满足新时期儿童家长健康需求,更是今后儿童保健工作努力和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刘纯艳.社区护理学[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4-65.

[2] 于卫华,李志菊.影响住院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多因素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52-53.

第2篇:妇幼儿童保健知识范文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选取2015年6-8月在本院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婴幼儿家长进行调查。调查内容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问卷分3部分:①一般情况。了解婴幼儿家长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婴幼儿分娩方式、胎数。②了解婴幼儿家长对父母学校课程内容需求。③了解婴幼儿家长对父母学校的参与意愿。

1.2调查方法

调查表由经过培训的护士统一发放,并讲解填写要求,被调查者独立填写后交回,发出问卷173份,回收165份,有效回收率为95.4%。

1.3统计学分析

将回收问卷全部输入计算机,使用SPSS 16.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共计165人,参与调查的母亲年龄、孕周、孩子的出生体重近似正态分布:母亲怀孕时平均年龄为(29.63±3.72)岁,平均孕周为(38.21±2.06)周;孩子平均出生体重为(3 273.53±587.80)g。调查对象的分娩方式剖宫产居多,占55.8%(92/165),顺产占43.0%(71/165),产钳占1.2%(2/165)。调查对象的胎数以单胎为主,占93.3%(154/165),双胎占6.7%(11/165),无多胎分娩者。调查对象的学历以本科或大专居多,占68.5%(113/165),本科以上占18.2%(30/165),高中或中专占9.1%(15/165),初中占4.2%(7/165),无文盲及小学学历者。

2.2家长对父母学校知晓情况

调查对象均为儿童保健门诊带孩子体检的家长,知道父母学校教育的家长占48.5%(80/165)。其中通过儿童保健门诊医生、宣传展板了解父母学校的家长相对较多;其次,家长们通过亲友口头传播、宣传折页、妇幼健康网站了解父母学校课程情况;有部分家长通过妇幼保健院的孕妇学校了解到父母学校课程情况;通过微博、微信、QQ群等了解父母学校课程的家长较少。由此可见,目前闵行区妇幼保健院父母学校的宣传力度还远远不够,直接影响了家长对父母学校开课情况的了解。见表1。

2.3家长对父母学校课程的需求

家长感兴趣的课程内容依次为:婴幼儿生活安排及习惯培养(111人,67.3%)、营养与喂养(99人,60.6%)、神经精神发育及早期促进(88人,53.3%)、小儿体格生长(86人,52.1%)、心理及行为卫生(74人,44.8%)、五官保健(53人,32.1%)、意外伤害的预防(51人,30.9%)。

2.4家长参加父母学校的意愿

参与调查的165名对象中,66.7%(110/165)的家长愿意参与父母学校课程的学习,另有33.3%(55/165)的家长不愿意参加。不愿意参加主要是由于工作忙、没有时间、路程远等原因。

2.5家长参加父母学校的坚持情况

愿意参加父母学校的家长中,65.5%(72/110)的家长表示能够坚持上课,另有34.5%(38/110)的家长表示不一定能够长期坚持上课。不能够坚持主要由于在家中带孩子人手不够、路程远,产假休完后上班没有时间参加等原因。

3讨论

刘静等研究表明,家长目前获取育儿知识的途径依次是医疗保健机构的医务人员、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传统经验、宣传册、板报专刊,以及从亲朋好友处获得。杨约约等调查也显示,家长最希望的获取知识途径依次是向儿童保健医生咨询、医院派发的健康教育小册子、由医院举办的保健知识讲座、专家热线电话。可见,医务人员的指导仍是儿童家长获取育儿知识最主要和依赖的渠道。

然而,由于现在门诊病人多、流动性大,医务人员在门诊进行个别指导已不能满足家长的需求。因此,在医院中开设“父母学校”,对家长进行集中授课,是加快健康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次调查发现,家长感兴趣的课程内容依次为:婴幼儿生活安排及习惯培养、营养与喂养、神经精神发育及早期促进。可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长的保健意识也在不断地提高,不再象以往把常见病的防治放在首位,而更多地开始把关注重点放在婴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及早期教育上。家长是儿童的主要养护者,随着关注重点的转移,他们的育儿知识、态度和行为将对婴幼儿未来的身心l展产生重要影响。

第3篇:妇幼儿童保健知识范文

关键词 外来常住儿童 儿童保健 比较

中图分类号:R17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2)04-0047-04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 utilization of the child health care service of the native and non-native children in Yangpu district

WANG Ying-li1, CHEN Feng-hua2, WANG Bei3, XU Jing3, CHEN Qi3 , TANG Qiu-ping2

(1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Management Centre of Yangpu District Health Bureau of Shanghai, 200090, 2 Yangpu Health Bureau of Shanghai, 200090, 3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entre of Yangpu District of Shanghai, 200090)

ABSTRACT Objective: To identify the utilization of the child health care service and the relative factors of the native and non-native children to improve the child health service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health service level for the non-native children. Method: The reviewing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utilization of the child health care service for the native and non-native children at the ages from 0-6. The regional child health care service management status was studied through data analysis, field survey, meeting interviews and so on. Results: In resent years, the utilization of the child health care service for the non-native children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e native children. The in sufficient awareness of their parents, greatly floating and the weak rank of the community child health care service were the main factors. Conclusion: The local government must strengthen the input and policy leading for the child health care service for the non-native children. The rank of the community child health care service manpower should be quickly constructed. The management service model meeting the character of the non-native children needs exploring to accelerate and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of the child health care service of the non-native children.

KEY WORDS non-native children; child health care; comparison

上海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外来常住人口已占上海市总人口的1/3以上,而随同父母进入城市的外来儿童同样日益增多,他们的儿童保健服务情况成为值得政府和社会高度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杨浦区地处上海市东北角,户籍人口108万,外来常住人口23万,其中外来儿童1万余人,是一个外来人口较多的区域。为进一步明确外来常住的0~6岁儿童保健服务的利用状况、影响因素及与户籍儿童之间的差异,课题组于2008年12月选取杨浦区外来儿童比较集中的部分学校1~2年级学生家长,对家长进行0~6岁儿童保健服务利用状况的回顾性问卷调查,并对区域外来儿童保健服务机制进行调研,为进一步完善区域0~6岁外来儿童保健服务机制提供建议和制定相关政策的依据。

1 方法与材料

选取区域内外来常住儿童比较集中的3所小学,整群选取一、二年级儿童,对儿童家长进行0~6岁期间接受儿童保健服务情况的回顾性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30份,回收有效问卷301份,有效率91.2%。调查小组人员经专门培训,统计方法采用Epidata3.0数据录入,SPSS11.0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资料分析、现场调研、会议访谈等进行区域儿童保健服务管理的现状调查。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3所学校一、二年级学生家长共301人,其中外来常住儿童221人,户籍儿童80人。外来儿童中男126人,女95人;父母均不是上海户籍的212人,父母一方为非上海户籍的9人。儿童平均居住本市时间为3.78年;其中,居住本市时间>3年的185人(占83.7%),1年至3年的27人(占12.2%);3个月至1年的6人(2.7%);<3个月的3人(占1.4%)。80人户籍儿童中,男47人,女33人;父母均为本市户籍的34人,父母一方为户籍的44人,父母为外来的2人。

2.2 儿童0~6岁期间基础免疫接种情况

1)五苗完成情况 外来儿童中完成国家规定的5苗(五苗指卡介苗、百白破、脊髓灰质炎、麻疹疫苗和乙肝疫苗)接种者占91.4%;户籍儿童完成者占98.8%。外来常住儿童与户籍儿童基础免疫接种完成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来常住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的完成率低于户籍儿童。

2)按时接种情况 外来常住儿童中按时接受5苗接种者为145人(65.6%);存在延期者为46人(占20.8%);存在遗漏者为30人(占13.6%),其中没有补种为29人(占13.1%)。户籍儿童中按时接受者为73人(91.3%);存在延期情况者为6人(占7.5%);存在遗漏情况者1人(占1.3%),其中没有补种的1人(占1.3%)。外来常住儿童0~6岁基础免疫接种的按时性较差,两者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3)儿童最后一次免疫接种地点分布 外来常住儿童最后1次免疫接种地点在本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74人(占78.7%),本区幼儿园的12人(占5.4%),在本市非本区的6人(占2.7%),在外省市的29人(占13.2%)。户籍儿童在本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71人(占88.8%),在本市非本区的8人(占10.0%),在外省市的1人(占1.2%)。外来儿童最后1次接种在外省市的比例高于户籍儿童。

2.3 0~6岁期间接受儿童保健及体检服务情况

1)1岁以内儿童儿保体检接受情况 外来儿童接受儿保服务每月1次(达标频次)为42人(占19.0%),每季度1次为56人(占25.3%),每半年1次为32人(占14.5%),每年1次为41人(占18.6%),从未参加50人(占22.6%)。在本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保体检为79人(35.7%);本区儿保所10人(4.5%)。户籍儿童中每月1次为37人(占46.3%);每季度1次为22人(占27.5%);每半年1次为12人(占15.0%);每年1次为9人(占11.3%)。接受地点在本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6人(70.0%)、本区儿保所4人(5.0%)。外来儿童接受儿童保健服务的频次少于户籍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1~2岁儿童儿保体检接受情况 外来儿童每年接受儿保体检2次及以上(达标频次)为81人(占36.7%),每年1次为57人(占25.8%)。服务地点在本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80人(36.2%),本区儿保所的7人(3.2%)。户籍儿童中每年接受儿保体检2次及以上者为36人(占45.0%),每年1次的38人(占47.5%)。服务地点在本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56人(70.0%);本区儿保所5人(6.3%)。外来儿童接受儿保体检的频次较户籍儿童为少,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66、p

3)3~6岁儿童儿保体检接受情况 外来儿童每年接受儿保体检1次及以上(达标频次)者为55.6%,服务地点非本市或不详的为30.8%。户籍儿童每年接受儿保体检1次及以上的为85.0%,服务地点非本市或不详为6.3%。外来儿童接受服务频次较少,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4)家长儿童保健知识知晓情况 外来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知识知晓和部分知晓者为95.5%,而户籍儿童家长知晓和部分知晓者达100.0%。外来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知晓和部分知晓者为68.3%,而户籍儿童家长知晓和部分知晓者为85.0%,外来儿童家长知晓率较低。

2.4 儿保服务费用认可情况

外来常住儿童家长对每次20元儿童保健体检费用接受率为86.4%,户籍儿童家长的费用接受率为86.2%,经检验两者没有统计学差别。

2.5 区域儿童保健服务队伍情况

区妇幼保健所儿保科有医务人员10人,其中研究生学历为1人(10.0%)、本科为8人(80.0%)、大专为1人(10.0%);年龄在50岁以上为3人(30.0%)、30~50岁为5人(50.0%)、30岁以下为2人(20.0%);副高职称1人(10.0%)、中级6人(60.0%)、初级3人(30.0%)。

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有儿保医务人员20人,平均1.8人/家,其中,本科学历3人(15.0%)、大专15人(75.0%)、中专2人(10.0%);年龄50岁以上10人(50.0%)、30~50岁7人(35.0%)、30岁以下3人(15.0%);中级职称7人(35.0%)、初级13人(65.0%)。

3 讨论

3.1 目前外来儿童儿保服务利用率不高

调查显示,外来儿童1岁以内、1~3岁、3~6岁从未参加儿童保健及体检的分别达到22.6%、19.5%和15.8%,与张静[2]报道的25.4%基本一致,而户籍儿童明显好于外来儿童。从接受儿保服务的频次看,外来儿童1岁以内、1~3岁、3~6岁的频次达标率分别是19.0%、36.7%和55.6%,而户籍儿童分别是46.3%、45.0%和85.0%,两者也存在较大差距。上述均表明外来儿童的儿童保健体检服务利用率明显低于户籍儿童。0~6岁阶段是儿童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之一,定期接受儿童保健体检服务,对及时监测儿童生长发育、及时调整和改善育儿方法及疾病防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并尽快落实措施来提升外来儿童的保健体检服务利用水平。

3.2 外来儿童家长意识不强是重要影响因素

调查表明,外来儿童家长对儿童免疫预防问题相对比较重视,但对儿童保健体检服务的作用不清楚,甚至认为可有可无。同时,外来常住儿童流动性大,接受服务的地点经常变动,成为管理的一大难点。这与张静[2]、陈刚[4]等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上海市卢湾区儿童保健网格化管理模式[5]也许值得我们借鉴。对儿保体检服务20元费用大多数家长表示可以接受,外来儿童和户籍儿童家长间没明显差异,这个结果与李云[6]的调查结果不同。

3.3 社区儿童保健队伍有待充实提高

调查显示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医生平均为1.8人,而且50.0%年龄已经超过50岁,85.0%的学历是大专及以下,65.0%的职称为初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域儿童保健的服务质量,面对日益增长的外来常住儿童卫生保健服务需求显然是力不从心。加快社区儿童保健服务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已经迫在眉睫,必须想方设法弥补缺口,为儿童保健服务提供人力资源的保证。

3.4 思考和对策

目前外来儿童的“五苗”接种完成率已经接近户籍儿童的接种水平,而外来儿童的儿童保健体检利用水平差距较大。从两者管理机制上,“五苗”接种服务是国家投入、个人免费,而儿童保健体检服务需个人缴费;免疫预防观念已深入人心,而儿童保健体检服务的知晓度相对较低;外来儿童免疫预防工作已经建立了“部门、街镇参与”的全覆盖排摸机制、定期强化免疫与查漏补种机制、严格的督导和考核制度等,确保了不遗漏一人儿童,但儿童保健体检服务还未建立起如此严密的监管机制。而且在社区,疾病预防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服务之间还存在一定的业务“隔膜”,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者的信息共享和服务互补。上述机制上的差异,提示我们必须借鉴和应用外来儿童免疫预防管理经验,用于外来儿童的保健体检服务工作中,让儿童保健真正做到均等化。

我们可以借鉴卢湾区等网格化管理经验,学习运用外来儿童免疫接种管理中的成功经验,改进现有的外来儿童保健体检服务机制,促进外来儿童儿保体检服务上新水平。1)强化政府引导机制,增强外来儿童保健服务管理的“部门协同、街镇参与”程度,真正在工作中体现“齐抓共管”;2)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逐步实施免费服务,引导外来儿童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儿童保健工作;3)打破社区内免疫预防管理与儿童保健服务管理的隔膜,形成“信息共享、工作互补、机制共建”的工作格局,强化儿童保健服务的查漏机制和严格的督导考核制度,加快提升外来儿童保健的服务质量;4)加快社区儿童保健人力队伍的培养与建设,建立儿保医生优先引进培养机制,鼓励与考核相结合,督促社区机构尽快弥补人力不足,调整人员结构,促进儿童保健服务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刚,吕军,刘英涛,等. 影响流动儿童卫生保健服务利用的因素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2006,9(8):645-646.

[2] 张静,孙春阳.刘慧燕,等. 7岁以下流动和常住儿童卫生服务现状及需求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5):2113-2115.

[3] 朱新. 流动人口儿童保健管理模式初探[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9):1178-1179.

[4] 陈刚,吕军,刘英涛,等.流动儿童卫生保健服务利用状况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2006,9(8):643-645.

[5] 李舜,卢树华,凌志毅,等. 卢湾区妇幼保健工作网格化管理工作模式探讨[J]. 中国妇幼保健,2006,22(11):1465-1466.

第4篇:妇幼儿童保健知识范文

【中图分类号】R1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555[2007]01-0116-01

妇幼卫生工作是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妇幼卫生初保工作目标的规范化管理是实现初级卫生保健达标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几年来的初级卫生保健达标复核评审,笔者总结体会如下:

1领导重视是搞好妇幼卫生工作的前提

妇幼卫生工作直接关系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需要各方面的支持配合。搞好妇幼卫生工作在于领导是否重视,各级妇幼卫生机构要主动当好领导的参谋,使各级领导充分认识妇幼卫生工作的重要性,给予支持,才能确保妇幼卫生工作顺利开展。

2健全机构是搞好妇幼卫生工作的基础

加强三级保健网的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基层妇幼卫生网络,保持妇幼卫生队伍的相对稳定是搞好妇幼卫生工作的基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妇幼卫生队伍建设,应当在工作上予以支持,经费上予以保证,生活上予以关心,待遇上予以倾斜。针对本市村级妇幼保健网底已基本破裂的情况,应充分发挥女乡医或女计生人员的作用,进一步完善网底功能,以保证妇幼卫生保健网络的正常运作。

3科学管理是搞好妇幼卫生工作的保证

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工作的科学管理,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和资源,发挥三级妇幼卫生保健网络的整体功能,才能实现妇幼工作目标的规范化管理。

3.1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妇幼卫生队伍的整体素质 各地应根据当地妇幼卫生工作的实际情况及总体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不同时期的工作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业务理论和技术培训,如举办“两管”等培训班,有计划,持之以恒地搞好培训工作,并形成制度,考试合格,持证上岗。不断提高妇幼卫生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妇幼保健服务水平和质量。

3.2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 实行产前检查与计生“三查”相结合,逐步废除村级接生员接生制度,由女乡医或女计生人员配合做好产后访视。边远山区采取待产住院不收住院费,解决交通不便的困难。加强高危孕产妇管理,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和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3.3加强儿童系统管理 0~3岁儿童系统管理与计划免疫工作相结合;4~7岁儿童保健与幼儿园、学前班的集体儿童管理相结合,与独生子女体检相结合,在体检中发现疾病及时向家长反馈。提高儿童系统管理率,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4健康教育是促进妇幼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

第5篇:妇幼儿童保健知识范文

关键词:健康体检 体格发育 集体儿童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512

Analysis of children phys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in Chongqing Qianjiang District in recent 3 years

Xu N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health status and body development trends of urban and township children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of Qianjia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and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guide work of this field.Methods:Through the children physical examination records each year between 2010~2012 in Qianjiang District and make descriptive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Result: The height and weight index of group child have been increasing; the body respiratory infections detection rate has been decreasing; the iron deficiency anemia detection rate and the deciduous teeth caries incidence have been ascended.Conclusion: The growth and body development trends of group children are in line with the natural laws.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and guidance of the institution behaviors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dietary nutritional quality monitoring,with the purpose to reduce the incidences of common diseases.

Keywords:Physical examination Body development Group children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345-01

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为了解我院管辖范围内的城镇幼儿园集体儿童健康状况和体格发育的动态变化趋势,以及时发现存在问题,为托幼机构保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对黔江区20所幼儿园2010―2012年集体儿童体检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2010-2012年我院管辖范围内的20所幼儿园每年一次的在园儿童常规健康体检纪录,体检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血色素、龋齿等。总共收集10133份儿童体检记录表。

1.2 方法。所有体检项目均由我院儿童保健科和检验科医师完成。在每年“六一”前后对管辖范围内的在园儿童进行健康体检。专人测量儿童体重、身高,体重测量时被测儿童只穿单衣裤,身高测量时被测儿童脱去鞋帽;血色素测定为采无名指末梢血,采用新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XK-2血红蛋白仪测定。

1.3 诊断标准。身高、体重的评价采用WHO推荐的儿童儿童身高、体重参考值及评价标准(2006版);血红蛋白低于110g/L为贫血[1],根据外周血红蛋白含量,轻度贫血:110-90g/L;中度贫血:90-60g/L;疾病诊断参照《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2],龋齿参照牙防所制定相关标准。

1.4 统计方法。采用卡方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儿童体格发育情况。辖区内集体儿童身高、体重达标率曾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2010-2012年黔江区集体儿童体重、身高达标率比较

2.2 儿童常见病检出情况。辖区内集体儿童呼吸道感染检出率呈下降趋势;缺铁性贫血的检出率、乳牙龋患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2010-2012年黔江区集体儿童呼吸道感染、营养不良比较

表3 2010-2012年黔江区集体儿童轻度贫血、龋齿比较

3 讨论

3.1 在西部开发中,我区被重庆市定位区域性中心城市,城市人口急剧增加,进城务工人员增加,幼儿数量也不断攀升,区域内幼儿园除一个是示范幼儿园外均为二级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专职保健医生配给严重不足,保健工作受到一定的制约,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幼儿园的膳食已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目前各幼儿园均提供二餐一点的饮食,大部分幼儿园都意识到饮食搭配的重要性,均以周为单位安排膳食,从而保证儿童所需营养素的摄入。

3.2 儿童体重、身高达标率呈上升趋势。卫生部要求城市儿童体重、身高达标率分别为55%和60%以上[3],虽然我区逐年上升,但仍远远低于卫生部标准。

3.3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病率的下降,与幼儿园每天的晨检和体格锻炼分不开。

3.4 儿童贫血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这与家长、幼儿园保健老师缺乏营养知识,对儿童挑食,偏食的饮食习惯未能及时纠正,部分幼儿园安排饮食结构过于简单和带量食谱形同虚设,对体检中查出贫血的儿童未能引起重视,没有进行有效的个案管理和追踪有关。

3.5 龋病居儿童疾病发生率之首位[4]。龋齿是儿童口腔疾病中的常见病,发生率也是逐年上升,这与幼儿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关,应加强对口腔保健知识的宣传,加大口腔保健力度,家长及保健人员应反复强化、教育、督促小儿注意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等一些良好的卫生习惯[5]。

集体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和健康状况,是衡量幼儿园保健工作好坏的标准,其结果基本上可以反映出托幼机构饮食营养是否合理。幼儿园除应配备专职保健医生外,还应在区妇幼保健机构的指导下加强保健知识的培训,合理制定食谱,平衡膳食,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同时,妇幼保健机构可以开设家长学校,针对体检中突出的儿童健康问题进行指导宣传,提高家长卫生保健意识,并协助保健老师制定个案管理方案,从而保证儿童健康水平,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儿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第五版,350

[2]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等。实用儿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第六版,1670

[3] 吕冠明:昆山市2007-2009年度托幼机构儿童体检结果分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年09月第18卷第9期

第6篇:妇幼儿童保健知识范文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儿童保健,应用

从90年代起我国开展的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工作是对儿童进行整体、全面、连续性地保健管理,目的在于保护和促进儿童健康。近年来随着群众对儿童健康需求的不断增加,服务内容也在不断扩大,家长们迫切需要良好而全面的儿童保健服务。在儿童保健工作中丰富保健干预措施,因人制宜,因质制宜,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小儿生理状态辨识为依据,开展中西医相结合突出中医特色的儿保干预方法,更好地维护和促进儿童健康。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南市街社区0~3岁管理儿童576人,其中缺铁性贫血患病人数为29人,1个月的缺铁性贫血治愈人数为17人,肥胖人数46人;2013年南市街社区0~3岁管理儿童789人,其中缺铁性贫血患病人数为21人,1个月的缺铁性贫血治愈人数为19人,肥胖人数为87人。在日常儿童保健门诊中咨询占前三位的依次为多汗、乳食欠佳和大便干燥不能1次/d。

1.2 2012年对辖区内居住的0~36个月龄儿童在进行儿童保健门诊健康查体时进行常规的保健指导,2013年针对辖区内居住的0~36个月龄儿童在进行儿童保健门诊健康查体时除进行常规的保健指导外还强调根据小儿生理状态特点结合小儿体质学说"两体论"[1]以人为本,因人制宜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及推拿方法的指导。所谓的"两体论"有两个含义。①将婴幼儿生理特点分为两大类:平衡状态和偏颇状态。②在偏颇状态中包括偏心肝有余(热体)状态和偏肺脾不足(寒体)状态。心肝有余表现为面色偏红、睡眠不安、好动烦躁、寐时多汗、大便偏干等一派"热"相。而肺脾不足则变现为面色不华、乳食欠佳、不耐寒热、动则汗出、大便不调等"寒"性表现。

1.3方法 2012年采取西医的治疗包括病因治疗和补充铁剂;2013年除采取传统的西医治疗外,还辅以中医指导,中医认为脾虚是本病的关键,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健则气血化源充足故健脾益气生血是主要疗法。脾胃虚弱者宜多食补气健脾之品如大枣、花生米、黄豆、山药、鲫鱼等。教授家长小儿保健捏脊推拿的方法。因为捏脊能调整阴阳平衡,调理气血及脏腑功能和疏通经络的作用,达到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养虚实的目的。王晓鸣等研究后提示小儿经络调理(捏脊推拿)技术能有效预防体弱儿的发病[2]。

1.4 统计学分析 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2012年~2013年0~3岁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比较有无显著性差异;用校正的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2012年~2013年0~3岁缺铁性贫血1个月的治愈率有无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 2012年~2013年南市街社区0~3岁儿童保健门诊缺铁性贫血患病情况见表1。

表1 2012年~2013年南市街社区0~3岁儿童保健门诊缺铁性贫血发生情况

年度 体检例数 缺铁性贫血患病人数 健康人数

2012 576 29 547

2013 789 21 768

合计 1365 50 1315

利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χ2=5.31>P0.05(1)=3.84所以P

2.2 2012年~2013年南市街社区0~3岁儿童保健门诊缺铁性贫血治愈时间的比较见表2。

表2 2012年~2013年南市街社区0~3岁儿童保健门诊缺铁性贫血治愈时间的比较

年度 缺铁性贫血患病人数 1个月治愈人数 2个月以上治愈人数

2012 29 16 13

2013 21 19 2

合计 50 35 15

用校正的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χ2=5.65>P0.05(1)=3.84所以P

2012年~2013年0~3岁缺铁性贫血1个月的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提示中西医相结合的健康指导可缩短缺铁性贫血的治愈时间,避免迁延不愈的发生。从而避免因为缺铁性贫血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2.3在日常儿童保健门诊中咨询占前三位的依次为多汗、乳食欠佳和大便干燥不能1次/d。按照常规的儿童保健理念和保健知识结合中医小儿体质学说"两体论"才能让家长更好地理解、认知并执行,让儿童更为健康的成长。

3 讨论

儿童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则关系着祖国的未来,所以儿童的健康问题非常值得关注。然而目前我国所采用的儿童保健管理模式是根据儿童群体特性所制定的,但是健康儿童也会因为众多的原因出现个体差异。了解儿童个体特征,以人为本,因人制宜,施以维护干预措施,是中医学展示优势和特色的关键所在。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药适宜技术是我国中医药学发展形成的优秀成果和智慧结晶,是我国中医药学独具特色的优势和精华。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8月5日联合印发了《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要求在儿童不同年龄段对儿童家长进行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包括饮食调养、起居调摄及推拿方法的指导。缺铁性贫血婴幼儿发病率最高,是影响婴幼儿体格发育和智力发育的独立危险因素[3],首先影响消化系统造成体格发育变慢,其次引起神经系统异常并影响脑细胞发育,造成智力落后,儿童如果长期处于贫血状态可对机体产生严重危害,如对大脑发育可造成不可逆损害,导致儿童智力下降,生长发育缓慢[4]。所以缺铁性贫血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儿童期常见病,是体弱儿管理的重点对象。而体弱儿管理是儿童保健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衡量儿保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和内容[5]。缺铁是儿童贫血的一个重要病因,但是儿童贫血的影响因素很多,目前儿童贫血状况仍不容乐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改善儿童贫血状况的努力都是简单的。因此只有认清致病因素的复杂性才能制定出有效的防治措施,从而切实改善儿童贫血状况[6]。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中西医结合能减少0~3岁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发生,能够有效缩短治愈时间,减少缺铁性贫血对儿童的危害及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本次研究也发现对于儿保门诊常见的健康咨询单一传统的儿保保健理念已经不能满足家长对儿童健康的需要程度,只有中西医相结合,扩大服务理念和服务方法及手段,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儿童。通过本次研究可以看到肥胖的发生逐年增加,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儿保工作中应加强学习,扩大保健范围,以人为本,因人制宜,采取调护和干预措施,降低0~3岁儿童肥胖的发生,更好地维护和促进儿童健康。

参考文献:

[1]陈健,王晓鸣,殷瑛,等.婴幼儿中医生理状态指标辨识与评估表的信度与效果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8):28.

[2]王晓鸣,陈健,季聪华,等.经络调理(捏脊推拿)技术在儿童保健系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9):1029-1031.

[3]张文汉,胡素君,刘一心.轻度缺铁性贫血婴幼儿体格生长及智能行为发育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2):1662-1664.

[4]黄永玲,李迎春,胡传来,等.4-6岁儿童贫血患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57-59.

第7篇:妇幼儿童保健知识范文

(一)加强组织领导。儿童保健门诊规范化建设工作启动后,我院立即成立了以院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部门主管及相关人员为成员的儿保门诊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落实了工作人员,安排了工作经费,保证了创建工作的正常运转;同时,结合我院实际,科学制定了儿保门诊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落实了工作责任,强化了创建措施,为儿保门诊规范化建设创建工作的顺利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完善硬件设施。我院严格按照规范化儿保门诊硬件评审标准,投入50多万元,建成了场地宽敞、功能齐全的规范化儿保门诊。儿保门诊总面积达326平方米,设有体格测量室、健康体检、营养诊室、心理行为诊室、发育测评室、干预与行为训练室、听力视力口腔保健诊室、健康教育室、集体儿童保健室、新生儿游泳抚触中心等,装修温馨,布局合理,富有童趣,符合儿童特点,且电子体重称、卧式测量床、耳声发射仪、视力筛查仪、诊查床、诊查桌、电脑、电视、投影仪等各种设施设备齐全。

(三)严格规范管理。积极制定儿保科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职责,严格执行各项技术规范及工作常规。同时,加大管理考核力度,规范工作人员操作技能和诊疗水平。目前,我院儿童健康管理档案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建立起了一整套儿童健康基础档案、高危儿管理档案、儿保监测数据统计分析等电子化信息资料。

(四)狠抓队伍建设。加强人员学习、培训,对儿保人员,坚持做到每半月进行一次理论学习和技能操作测试,并轮流安排参加市级以上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专业技术培训、进修。目前,我院儿保门诊共有人员6名,其中医师3名、护士3名,全部具备执业资格、上岗资格,持证率达100%。

第8篇:妇幼儿童保健知识范文

【关键词】入园儿童 健康体检 分析

中图分类号:R1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2-296-02

根据上级卫生保健工作的要求,为了降低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率,全面提高儿童整体健康水平,对凉城县岱海镇1841名3~6岁幼儿园儿童进行了健康检查,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凉城县岱海镇2011年9月入幼儿园儿童,共1841名。

1.2 方法 体检项目包括体重身高全身检查及血红蛋白的测定,各项目均由专业人员完成,测量儿童的身高体重了解生长发育情况,采用儿童专用杠杆秤,体重测量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身高测量值保留到小数点后1位,口腔检查在自然光下,对受检儿童的牙齿逐个进行检查记录,血红蛋白的测定统一采儿童手指血,用WHO推荐的氰化高铁法测定。

1.3 评价标准 采用儿童保健电脑进行体格发育和营养状况分析。

1.3.1 贫血诊断标准 采用儿科学第5版的标准。①轻度贫血:Hb90~109g/L。②中度贫血:Hb60~89g/L。③重度贫血:Hb30~59g/L。④极重度贫血:Hb<30g/L。

1.3.2 营养不良 ①低体重:年龄别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人群的均数减2个标准差。②发育迟缓:年龄别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人群的均数减2个标准差。③消瘦:身高别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人群的均数减2个标准差。

1.3.3 肥胖 ①轻度肥胖:超过身高标准体重的20%~29%。②中度肥胖:超过身高标准体重的30%~49%。③重度肥胖:超过身高标准体重的50%及以上。

2 结果

共体检1841名3~6岁儿童,检出各种疾病及异常共计953例,总检出率为51.77%,其中贫血检出率0.16%;龋齿40.03%;营养不良7.61%(其中发育迟缓6.90%,低体重0.60%,消瘦0.11%);肥胖3.59%(其中轻度2.39%,中度0.87%,重度0.33%);心脏杂音等其它疾病占0.38%。前三位依次为:龋齿、发育迟缓、轻度肥胖。(见表1)

表1 1841名3~6岁幼儿园儿童体检疾病与异常检出率及构成比

3 讨论

3.1 贫血检出率为0.16%,说明近年来人们对缺铁性贫血的知识有了显著提高,贫血状况大有改观。

3.2 龋齿检出率为40.03%,反映我镇儿童口腔保健工作尚未引起幼儿园及家长的足够重视,因此我们应加强幼儿园的口腔保健工作,选择适合集体儿童使用的有效简便、经济的预防措施,如口腔氟化泡沫护齿,同时加强口腔保健知识宣传及正确的刷牙方法指导,以提高全社会对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的了解和工作的支持,降低龋齿的患病率。

3.3 儿童营养不良远未销声匿迹,三种营养不良检出率7.61%,以发育迟缓为主。发育迟缓的发病率偏高,说明部分儿童的营养状况仍值得担忧,预防儿童营养不良还不能掉以轻心,应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不吃零食,膳食营养搭配要合理,营养摄入要均衡,否则长时间营养不良对孩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会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3.4 儿童肥胖检出率为3.59%,儿童单纯性肥胖症不仅是一种独立的慢性疾病,也是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肥胖儿童患高血压、血脂紊乱、糖尿病的风险大大增加,同时对儿童的心理行为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使儿童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伤害,对儿童的性格塑造、气质培养、习惯形成都有着不利的影响,减少和控制肥胖儿童的发生和发展是解决肥胖问题的根本所在,因此应尽早干预,加强健康教育,改变观念,建立合理的饮食模式,减少糖、脂肪等高热量类的食物摄入,鼓励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为各年龄段的儿童提供适宜其年龄特点的体育锻炼场所和设备,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有效预防和治疗儿童肥胖。

3.5 心脏杂音等其它疾病检出率为0.38%,虽然人数不多,但是部分孩子的生长发育受到了严重影响,应对这部分孩子进行特殊照顾,做好咨询工作,必要时建议家长请专家会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第9篇:妇幼儿童保健知识范文

【关键词】社区;儿童保健;需求

【中图分类号】R7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2-0079-01

儿童保健状况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了解社区6岁以下儿童保健状况和医疗服务的相关需求,分析社区儿童保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进一步合理利用社区医疗资源,从而制定儿童保健服务规划提供参考[1]。现分析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我社区医院儿童保健医生填写的6岁以下儿童体格检查报表,并对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将儿童保健状况及需求统计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分析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我社区医院儿童保健医生填写的6岁以下儿童体格检查报表,各年龄段随机抽取500例,并对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家长自填和工作人员询问相结合的方式,了解儿童保健状况及保健需求。

1.2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 软件, 对各项指标计算率, 并采用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社区6岁以下儿童保健状况分析表1结果表明: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生长迟缓、肥胖是社区6岁以下儿童保健监测的主要营养性疾病,从数据分析来看,1岁以下儿童各种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应给予充分重视,尤其是母乳喂养和儿童营养。

2.2 社区6岁以下儿童保健需求 表2结果表明:社区管理的6岁以下儿童共3000例,家长对于儿童保健的需求分为预防接种、智力检测、儿童营养、生长发育、眼、口腔保健、母乳喂养,其中,以预防接种需求最高,占69.13%,其次是智力检测,占48.57%。

3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少子化趋势不断加重,社会对于儿童保健的需求越来越高[2]。社区儿童健康状况与儿童保健管理率直接相关,儿童保健管理率升高,儿童死亡率有所下降。因此,对于儿童保健,应加大保健管理力度,扩大保健管理覆盖面积,尤其是与预防接种相结合。此外,还要加强重点人群的保健管理,对于早产儿、新生儿、低体重婴幼儿及5岁以下儿童,要重点保健,建立有效的疾病防御系统,对于孕期母亲的保健也不能放松,因为很多畸形儿、早产儿的出现均是孕期母亲保健不足导致[3]。本组资料分析发现,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生长迟缓、肥胖是社区6岁以下儿童保健监测的主要营养性疾病,1岁以下儿童各种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应给予充分重视;营养不良可直接导致贫血、生长迟缓,甚至影响儿童一生的健康和发展,6~ 24 月龄由于生长发育的特殊性,儿童所需营养素需要高,但获得食物营养密度低, 这是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的高峰期,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实施科学喂养,以确保儿童的健康水平。并为不同年龄段儿童提供营养护理,制定相应的营养计划,给予维生素A和维生素D,提倡户外运动,补充水等,增强钙的吸收。对于学龄前的儿童,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添加一些适量的营养元素,预防各种营养性疾病的产生。而通过调查问卷发现,家长对于儿童保健的需求分为预防接种、智力检测、儿童营养、生长发育、眼、口腔保健、母乳喂养,以预防接种需求最高,占69.13%,其次是智力检测,占48.57%;这说明家长越来越重视儿童的智力开发和早期教育,这虽然对孩子的生长有益,却不能忽视更重要的心理问题,充分了解儿童的心理健康,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情商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为此,社区儿童保健机构应加大儿童保健知识的宣传力度,通过体检建册方式加强对于儿童健康的管理,使家长能密切配合儿童保健工作的开展。综上所述,社区儿童保健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不断探索的艰巨任务,需要儿童保健工作人员和家长共同努力,以促进儿童保健水平的不断增高,及我国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淑玲.北京亦庄地区流动人口儿童健康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0,8(2):159-160.

[2]杨彦,张德春,李胜玲.健康教育对社区婴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6A):1826-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