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老年教育的现状范文

老年教育的现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老年教育的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老年教育的现状

第1篇:老年教育的现状范文

【摘要】 目的 确认延边地区朝鲜族与汉族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与健康促进行为(HPB)的民族差异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对延边地区492名朝、汉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朝鲜族与汉族老年人在HPB及情绪上有显著差异(t=2.363,P=0.019;χ2=3.935,P=0.047);影响老年人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有文化程度、情绪、健康自评(SRH)及社会活动等。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应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的民族、文化、健康促进因素,实施适合的行为干预。

【关键词】 延边;老年人;朝鲜族;健康促进行为

近些年我国很多研究探讨老年人的健康促进行为与健康相关的研究〔1,2〕。健康促进行为随老年人所拥有的文化和生活习惯的不同表现为多维而独特。本文根据延边朝鲜族和汉族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健康促进行为(HPB)比较,以确认朝、汉两个民族之间的健康自评(SRH)、健康促进行为、情绪差异以及影响健康的相关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设计及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延吉市65岁以上(含65岁)、沟通无障碍、自愿参与者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92份,有效率为98.4%。

1.2 研究工具和调查内容 自制调查问卷,其内容包括一般情况、SRH、健康状况、HPB、情绪五个方面。其中健康状况满分为21分,≤16分为不好,>16分为较好;情绪部分满分为14分,≤10分为抑郁情绪,>10分为情绪良好。健康状况部分信度为0.96,情绪部分信度为0.92。

1.3 资料收集 3名调查人员经培训实施讲解并协助研究对象填写。资料收集于2007年11月15~30日,共15 d。

1.4 统计学方法 资料采用χ2检验、相关分析、二值Logistics回归分析等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朝、汉老年人的一般人口学特征与SRH、HPB的差异 两组在年龄、日常开销方面有显著性差异(χ2=10.918,P= 0.001; χ2=23.133,P= 0.000),朝鲜族高于汉族,而SRH无显著差异。朝鲜族老人的SRH与年龄、教育程度、家庭收入、每月生活费以及生活费提供者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异,而汉族老人的SRH与性别、婚姻和生活费的提供者不同具有显著差异,见表1。在HPB方面,两组在定期体检、体育活动和保健方面具有显著差异,朝鲜族老人优于汉族老人,见表2。

2.2 朝、汉老年人的HPB与健康状况、SRH、情绪的相关关系 朝鲜族老人的HPB与健康状况和情绪具有显著相关性,SRH与情绪和健康状况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而在汉族老人,其HPB、SRH、情绪以及健康状况之间具有相关性,见表3。

2.3 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 健康状况作为因变量,对文化程度、一起居住的人、月收入等变量进行亚变量处理后,对影响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因素进行二值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可见,文化程度、社会活动、情绪、SRH等变量为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见表4。

表1 人口学特征与SRH的差异(略)

表2 朝族与汉族老年人HPB的差异(略)

表3 HPB、情绪、健康状况和SRH之间的关系(略)

表4 研究变量对健康状况的影响(略)

1)高中相对于高中以下文化程度;2)大学及以上相对于高中以下文化程度

3 讨论

老年人的SRH结果是评估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卫生服务机构程度的综合指标,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个体的SRH与其所拥有不同的文化程度、教育水平、社会经济与生活习惯等而发生差异。SRH作为自身健康状况的综合的主观感觉,如同Park〔3〕指出的一样,是促使个体采取定期体检等就医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今后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对老年人进行健康管理时,提高老年人的SRH水准显得尤其重要。

很多研究报告,HPB与SRH具有相关关系,指出个体对自己健康的评价是决定个体进行SRH的主要变量。本研究结果与Park〔3〕进行的韩国人与美籍韩人健康行为比较研究的研究结果相似,与Pank〔4〕和Han等〔5〕的研究结果相反,因此,今后有必要对此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另外,本研究中,社会经济水平高的朝鲜族人群有良好的健康行为,其医疗利用率较高,更积极参与预防性健康活动。这是因为他们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支付生活费用,因此具有相对良好的情绪,愿意参与社会活动和老年体育活动等HPB。可见经济因素在老年人的卫生保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开展老年人健康促进工作中有必要考虑政策性的支持老年人经济能力的问题。

本研究中表明,无论是朝鲜族还是汉族人群,教育程度、活动、情绪及SRH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老年人要拥有健康就要有健康的行为,而参与各种活动多的老年人其情绪良好,自我认知增强,情绪体验良好,积极参与各种健康促进活动。朝鲜族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老年站活动及联谊聚会的为56.0%,而汉族老年人为44.0%,这种民族差异除了与朝鲜族老年人群较高水平的经济状况有关,还考虑与朝鲜族开朗、更愿意参与活动的民族文化有关。因此,在社区开展适合民族文化的各种活动,改善老年人的情绪状态将有助于增强其HPB。

参考文献

1 张艾莉,延爱锦,李宝侠.老年人生活习惯与健康关系的调查报告〔J〕.现代预防医学,2006;33(6):97980.

2 张瑞芹,肖 健.老年人健康行为与心理健康关系的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4(8):7814.

3 Park JS,Oh YJ.A comparative study on health promoting behavior and perceived health status between Koreans and KoreanAmericans〔J〕. Korean Med Database,2002;13(2):399409.

第2篇:老年教育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网络学习平台;老年教育;策略研究

我国从20世纪末已进合国定义的老龄化社会,到21世纪30年代将会达到老龄化高峰。据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5年年末,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已达2.22亿人,占比16.1%。相关数据表明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很快。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积极老龄化理念的广泛传播,老年教育已成为老龄事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因素,是实现健康老龄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老年教育供需矛盾突出,通过老年教育现状分析入手,提出基于网络学习平台的老年教育策略,有助于缓解老年教育供需矛盾。

一、我国老年教育现状分析

(一)老年教育事业国家重视,政策支持

2011年国务院编制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加强老年教育工作。创新老年教育体制机制,探索老年教育新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党的十报告指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3]。201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5修正)文件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老年人有继续受教育的权利,国家发展老年教育,把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鼓励社会办好各类老年学校[4]。相关法律政策明确了老年人享有继续教育的权利,提出大力发展老年教育事业。

(二)老年人群体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同老年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凸显

我国老年教育事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拥有老年大学、老年学校等教育机构近6万所,在校老年学习者700万名左右,还有上千万老年人通过社区教育、远程教育等形式参与终身学习,初步形成了多部门推动、多形式办学的老年教育发展格局。随着老年人观念的更新,大量老年人希望通过接受老年教育,实现“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增进健康、服务社会”。而我国现有的老年教育发展滞后,教育资源严重不足,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据央视网2013年在北京、合肥、南昌地区的实地调查,老年大学火爆,一座难求。老龄人口的增多及老年人观念更新,激发了老年教育需求,老年人的教育需求日益增长。现阶段,我国老年教育发展滞后,老年教育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三)老年教育需求丰富多样

据王匆调查,高达87.3%的被调查者愿意参加社区老年教育活动,不愿意参加的仅占1.2%,表明老年教育需求强烈。同时,调查显示,老年教育需求丰富多样,学习目的和内容呈现多元化趋势,主要有增长知识、满足个人兴趣爱好、满足社交需求、服务社会等等。据张铁道等调查显示,参与有益于提高生命质量、丰富社会生活质量、增强生活技能的相关学习,其参与的学习活动基本都具有公益性、非学历教育性,具有显著的多样化、非正规性、体验性特征,并基本都具备就近方便、收费低、容易学、有成就感这四个特点。

(四)老年教育需求具有群体差异性

据张乐调查显示,老年人群教育需求在性别、民族、年龄、受教育水平等方面具有群体差异性特征。表现在老年群体女性教育需求相较于男性表现更强烈,其对健康保健需求更强烈;在民族差异性分析中,朝鲜族相较于汉族需求更高;通过老年学员教育需求及各维度的总体发展趋势来看,在年龄方向上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即高—低—高的现象;受教育水平差异调查中,初中及初中下水平与高中水平的老年学员表现的教育需求比较强烈。总体来说,老年人根据自身情况对教育需求呈现差异化、个性化特征。

二、基于网络学习平台的老年教育策略

(一)建设基于网络学习平台的老年教育体系

目前,我国老年教育主要以老年大学、培训班、开放大学、终身学习平台等形式开展。传统的老年教育受师资队伍、教学场地等软硬件设施限制,服务人数有限。依托终身学习平台、开放大学等远程学习方式由于模式单一、学习内容缺乏特色、缺乏交流机制等因素导致不被老年群体所接受。以株洲市为例,通过访谈部分老年人,一方面通过传统的老年教育方式其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另一方面,2011年开通的株洲终身学习网在线学习平台学习者人数较少,创新高效、不受时空限制的远程学习方式不被接受。面对困局,开展基于网络学习平台的老年教育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搭建基于网络学习平台的老年教育体系,创建具有学习、社交、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等功能的网络学习平台,构建基于网络学习平台的老年教育体系。建设内容丰富、功能多样、特色明显的老年教育网络学习平台满足不同层次的老年教育需求,使当前老年教育机构效应最大化,充分挖掘老年群体价值,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尝试,充分满足老年群体的教育需求、社交需求、社会参与需求以及自我价值实现。从而缓解老年教育供需矛盾,满足老年教育需求。

(二)建立老年群体自我管理,老年教育机构指导的管理模式

以老年学员为主体开展自我管理,老年教育机构为指导者的管理模式。老年教育的主要目的包含知识学习、社交需求、服务社会等,开展老年群体的自我管理,充分挖掘老年群体自身价值,从一定意义上满足其社交、服务社会、学习等需求,如:提倡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老年学员参与平台资源建设,甚至转换角色,以教育者的身份开展老年教育,缓解老年师资队伍不足的困境;具有组织能力的老年人参与老年群体的教育教学、社交组织等。同时,老年教育机构承担指导任务,从专业层面指导老年群体实施自我管理。老年群体自我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其自身价值,满足其老年教育需求,也使老年教育机构效应最大化,缓解老年教育机构不足的矛盾。

(三)建立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学习、社交模式

网络学习平台不仅具有线上学习功能,同时不适合线上进行的学习活动实现线下学习,更重要的是需要有线上线下的社交功能;打破传统的线下老年教育与纯粹的线上学习屏障,有机结合线上线下老年教育优势,根据需求合理选择线上、线下或二者结合的教育模式。拓展社交功能,线上学习可借助QQ、微信、讨论组等开展网络社交,根据需求、意愿开展线下社交,充分满足老年教育群体的社交需求。

(四)拓展老年教育的教学途径、教学手段,丰富老年教育内容

推动老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必须拓展老年教育途径、教学手段,特别是网络学习平台,教育内容、教学途径、教学手段是否多元是决定平台成功与否的关键。受年龄层次、文化程度、兴趣爱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老年人的教育需求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老年教育的问题上,我们应该更多倡导多层次的教学创新,教学途径、教学手段的多元化,教学内容丰富多样,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让老年教育真正成为多数老年人心目中的实用教学。

三、结束语

第3篇:老年教育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老龄化;中医;健康服务;对策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大众对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保障生命质量的健康服务需求不断增强,因此对医学成人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也随之产生了变化。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高等中医药院校应如何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自身在培养中医药养老与健康服务人才方面的优势,主动思考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专业人才培养,谋求中医药成人教育发展新出路,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福建省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专业人才需求的背景

(一)政策利好

(1)国家方面:国务院先后出台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提出“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社区要提高为老年提供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康复、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医保健等服务的能力”,《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更是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发展中医药特色养老机构,促进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

(2)福建省方面:2014年福建省陆续出台的《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福建省健康服务业将重点发展医疗和康复护理服务、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健康养老服务等8个重点领域,《2014年福建省中医药工作要点》提出,“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产品研发的同时,开展中医药与养老相结合的医养结合试点”。一系列利好政策的频频出台,为加速老年健康服务业发展注入了强心剂,也必然会对高等中医药院校老年健康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人口老龄化

福建省的人口老龄化开始于1996年,截止到2014年年底,福建省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496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3.03%;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19万,占人口总数的8.38%;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79.38万人,占人口总数的2.09%;空巢老人为109.49万人,总老年人口总数的22.07%。根据中国老年科研中心预测,到2020年,全省老年人口将达到615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5.02%。福建省人口老龄化增长趋势愈发明显,必然形成老年人对医疗、护理、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的需求,并且这些需求还会继续增加。

(三)老人服务业发展

养老服务机构是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和重要平台。根据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发展情况》报告,福建省的养老服务机构呈现出加快发展的态势。2010年,福建省投入27.1亿元用于扶持养老机构建设;2012年,福建省养老机构1181家,社会养老服务从业职工总数6252人,养老服务人员实训基地19人;2013年底,全省总共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2896个。[5]随着政府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力度的加大,将来各级各类养老机构数量还会进一步增加,对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大。

(四)老年人康复需求增加

随着老年人的快速增长,老年人将成为整个健康服务业的主体人群。对在福建省城乡居住半年以上且65周岁及以上的1512名居民进行调查发现,老年人慢性病以及老年性疾病患病率高达85.78%,其中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病、冠心病、糖尿病、骨关节病等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而这些疾病恢复慢,病程长,并发症多,造成的残障或功能障碍严重,而中医药在治疗老年人慢性病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决定了社区、养老机构或是老年人家中需要相关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人员。

二福建省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业人员现状

(一)年龄结构偏大

通过调查发现,现阶段,福建省养老服务人员队伍多以中年人为主,其中40-49岁,占总人数的50%以上,50岁以上所占比例约为28%,30-39岁所占比例约为15%,而年轻人员比例相对比较小,仅约占7%。虽然中年人在老年护理岗位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生活领悟,但与年轻人相比,他们缺乏养老服务基本理念、基本知识,老年人养老护理得不到保障。

(二)文化程度偏低

护工是福建省老年护理人员的主力军,她们多数是城市下岗职工或农村务工人员,文化程度只有初高中,基本上没有护理或相关专业的教育背景,受教育程度和专业知识的限制,这些养老护理人员无法为老年人提供更高层次的养老护理服务,根本无法适应养老服务模式的转变。

(三)专业化水平较低

从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来看,目前,福建省养老服务团队的整体专业性较差,他们基本上没有或很少接受过系统的老年服务教育与培训,不具备老年护理保健和老年服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多是根据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来进行工作,所做的仅限于一般的生活照料,难以应对诸如精神慰藉、专业护理、心理沟通等较高层次的养老需求。

三国内外高校老年健康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概况

(一)国外老年健康服务人才培养情况

(1)美国。早在1976年美国就有1275所大学、学院和社区学校开设了老年学、老年护理、养老服务与管理等学科。目前,美国已经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等多层次老年护理人才梯队。

(2)日本。日本于1994年成立了老年护理专门学校,旨在培养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人才。日本不仅有老年护理培训的专门学校,长崎国际大学、东京福祉大学等综合性大学也均开设有老年护理本科专业甚至还设立有相关的硕士、博士项目。

(二)我国老年健康服务人才培养情况

在我国,从专业设置来看,全国大部分中医药院校,无论是成人高等教育还是全日制本专科专业,只有极少数院校开设老年学、老年护理学、老年医学等养老与健康相关专业。目前来看,福建省乃至全国老年健康服务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以下三个问题:①现在的普通高等教育体系中,尤其是成人高等教育中,开设老年健康服务相关专业的院校较少,人才培养规模很小;②人才培养层次不够多元化,尚未形成完整、独立的人才培养格局;③人才培养质量定位偏颇,有的中医药本科院校成人教育虽然开设有护理、康复等健康养老服务类专业,但人才培养多定位为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未能充分考虑到老年健康服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

四完善中医药成人教育老年健康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大力发展成人高等学历教育

2006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指出:“要加快培养老年医学、护理学、营养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专业人才,要有计划的在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这无疑给养老服务类专业的开设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因此,各医学高等院校要紧密围绕老年健康服务业的需求,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从根本上改变现在基本上还没有养老服务类专业的现状。

(1)开设中医老年护理学专业随着老年人对健康和就医需求的提高,提高老年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就显得尤其重要。老年人特有的体质和特有的疾病谱要求老年护理人员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在大健康服务产业背景下,各高等中医药院校可以结合自身在养老保健、情志、给药、饮食与临床护理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依托中医护理学科开设中医老年护理学专业,它不同于普通的护理学专业,中医护理学专业更侧重于中医护理思想的渗透和中医护理技术的学习。

(2)加快中医康复医学发展步伐康复医学的目的在于促进身体伤残后的康复进程,减轻功能障碍的程度,使病人受限或丧失的功能最大限度得以恢复。老年人康复治疗对于预防残疾、提高老年群体生活质量、减轻家庭负担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老年医疗保健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等中医药院校可发挥其在医疗、养生、保健、康复等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增加康复医学专业设置,主要针对专业养老康复护理人员,通过专业康复和护理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可在养老服务中对老人特别是对失能老人群体做到专业的健康指导、康复和护理服务,有利于老年人健康的提升。

(二)多元化补充非学历教育

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是高等院校的三大基本职能。成人教育是高校与社会联系的窗口,是扩大高校社会影响力的重要形式,高校必须坚持行使服务社会的功能,多形式开展非学历教育作为成人教育的补充。

(1)面向城市社区和基层农村开展中医“治未病”培训中医药专业人员尤其是城市社区和基层农村的中医药工作者,“西化”严重,他们中大部分多使用中成药,不能完全胜任中医辨证理论指导下的“施治”工作。中医药无论养生、保健还是医疗、康复都贯穿着早期干预的思想。中医“治未病”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更适宜于老年人康复保健需要。

(2)面向社会大众普及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一是走进社区,开展送健康,送知识活动,不断丰富广大老年群众预防保健及康复知识。例如,举办“老年人中医养生科普”、“老年人药膳养生”等保健知识讲座;推进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保健操在社区的普及。二是印制并发放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常见病、多发病健康教育手册,并结合季节变化和五运六气中医理论,发放中医药养生处方。

当前,我国老年人健康服务业虽处于发展初期,但国家推进老年人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态势已经逐步凸显。高等中医药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学科和人才优势,从学历层面到非学历层面全面渗透,逐步推进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真正实现“健康老龄化”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刘翠兰.高校如何培养适应老龄社会需求专业人才的探讨[J].老龄科学研究,2014(2).

[2]傅志红,黄华.人口老龄化及高职院校专业服务人才培养的对策思考——以杭州市为例[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2):117-120.

[3]许若晴,李珍,苏雁,童文琴.福建省养老服务业康复专业人才现状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24):123-124.

第4篇:老年教育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老年社区护理;护理需求;护理教育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化成为许多国家人口发展的共同趋势,我国也面临着老龄化“银色浪潮”的冲击。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江苏省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统计1,1990年以来,我国老龄化人口以每年3.32%的速度增长,2000年全国60岁以上人口达1.3亿,占总人口的10.09%,全国开始进人老龄化社会;2011年江苏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258.81万人,约占总人口的17.00%,其中80岁以上老人占老年人口14.5%,老龄化程度位居全国第三,成为老龄化进程最快的省份之一。据预测,到2025年我省老年人口将上升到20%,可谓“超老年型”,老年人口的比重将在2040—2050年达到25.5%,届时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

江苏省老龄化呈现基数大、高龄化、空巢多、留守老人比例高等特点,意味着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发生慢性病和体力衰竭的危险年龄段,加上老年人社会角色的改变和适应能力的降低,出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健康问题,老年护理成为卫生事业的一大难题。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和老人居家养老的心愿迫切需要社会性的服务机构和组织承担起养老的责任,老年社区护理服务成为新的焦点。

1 老年社区护理工作面临的难题

1.1 卫生服务模式的改变增强了护理工作的作用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卫生服务模式从传统生物医学的医疗救治逐步转向对卫生服务对象(包括健康人)身体—心理—社会的全面照顾,包括保健、康复、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等,对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不再仅仅作为医生的助手,而将与医生、药师等其他技术人员一样,成为整个医疗保健队伍中的重要一员,共同承担医疗保健任务。护理服务对象也从原来单纯照顾生病的人,扩展到整个人群;工作领域从医院扩大到社区;研究范围从单纯地研究对疾病的护理扩展到所有影响人的健康的领域。

1.2 护理人员的匮乏使老年社区护理面临严峻考验 卫生主管部门的权威数据表明2,2011年我国每千人口注册护士1.89人,远低于发达国家6.25人的平均水平,医护比1:0.79,与卫生部2015年医护比1:1的发展目标相差甚远。目前,世界医护比平均比例为1:2.7,亚洲平均医护比大于1:2,我国香港地区、英国、泰国、德国以及日本等都超过了1:4,芬兰、挪威、加拿大等国家甚至超过了1:6。护理人员整体情况姑且如此,老年社区护理人员情况则更不容乐观。目前江苏省社区护理人才量、质严重欠缺,至2011年底,注册护士约14万人,社区护士仅占3%,在社区卫生机构中,医护比约为l:0.346,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1:(2—4)。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士虽达到60%,但绝大部分集中在三级综合医院,社区护士普遍年龄偏大、学历较低、知识老化、社区护理知识匮乏,难以适应新时期的由单纯护理治疗服务向整体护理模式的转变。

1.3 老年知识的教育和训练不足制约老年社区护理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逐步提高,要求护士的职责从传统的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转向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精神关怀、心理慰藉。我国目前的护理教育,培养的护士大多只适用于一般普通护理岗位(群),如内科护士、外科护士,而对于社区护士,缺乏专业的专科培训。不少发达国家已采取相应措施:北欧,老年护理人员多为本科以上,毕业后须接受一年以上的社区护理专科训练;美国,早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老年护理专业,护理人员须经相关培训并通过认证考试;日本,高等医学院校普遍设有社区护理和老年护理专业,学员须通过相应的资格考试3。然而,我省的老年社区护理专业性教育远远没有成熟,如护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没有充分考虑老龄化和护理角色多元化带来的护理需求的变化,导致知识传授与工作实际严重脱节;相当数量的护理教师和临床带教老师未经正规的老年护理培训;重护理理论、轻护理实践,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等,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都阻碍了老年护理教育的发展,导致老年护理实践技能不足,不能满足广大社区对老年护理专业知识技能的要求。

1.4 社区护理工作不尽人意 调查表明,老年护理的需求占社区护理的70%,城市老人的护理需求率高达50%以上。但目前,老年社区护理工作的现状离老年人的要求还相距较远,一是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忽视了预防保健和康复、护理。虽然开设了不少家庭病房,但主要针对患者,其系统性和规范性不够完善;二是以大中医院为中心,忽视了基层老年卫生保健工作。表现在社区老年卫生服务方面,没有健全的卫生服务体系。据调查,超过20%的老年人希望社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而目前实际能提供的服务与老人的需求相差4—5倍。50%的老年人因为社区服务机构在医疗条件、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而表示不愿接受其提供的服务。

2 人口老龄化的护理需求现状

2.1 身体护理需求 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竭,各脏器组织逐渐衰退,其功能普遍降低,如因缺钙导致骨质疏松而引起的骨折以及腰、肩、膝的不适;高血脂、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的病变;胃肠功能退化引起的便秘等。诸如症状均需要有良好的治疗与护理。根据全省各地老年人健康普查表明4,60岁以上老年人中无重要脏器疾病的仅占20%—25%,74%以上患有各种慢性病。影响我省老年人身体健康及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为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病、恶性肿瘤。此外,便秘、老年痴呆、白内障等非致命性疾病也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2.2 心理护理需求 老年人的情绪纷繁复杂,常见不健康的心理精神状态有3种:

2.2.1 孤独失落感 孤独、寂寞、失落是老年期最常见的心理特征。老年人由于神经抑制高于兴奋,喜欢在安静环境中生活,患病后更加明显,严重可产生忧郁症。

2.2.2 忧虑抑郁感 老年人从几十年繁忙的工作到退休,这种社会角色的突然转变会使他们心理上一时难以适应,从而产生心烦、怀旧的心理,觉得事事不如愿。

2.2.3 烦躁易怒,情绪改变 老年人情绪体验的强度和持久性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弱5,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兴奋、激动,易发火,喜欢唠叨,与人争论等。

2.3 社会护理需求 老年人在社会角色方面,面临着从以工作为中心的职业角色,过渡为以家庭为中心的闲暇角色,社会交往范围变窄、收入减少,以往的社会地位改变。随着人口高龄化、家庭的空巢化和小型化及社会流动频繁,“三代同堂”式的传统家庭越来越少,“四二一”的人口结构愈加明显,空巢老人的比例还将进一步增加。越来越多的家庭将失去全方位养老的功能,越来越多的老人的生活照料将依赖于社会性的服务机构和组织,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将肩负起养老的重担。

3 老年社区护理教育的现状

3.1 专业规范教材缺乏 传统老年社区护理教学只是在临床护理教学的基础上,简单的增设《老年护理》、《社区护理》等课程,学习内容不明确。目前,江苏省大专院校还没有统一的老年社区护理专业规范教材,内容的选取没有统一的标准,更没有建立统一的知识评价体系,使得老年社区护理的教学内容处在不确定的状态。

3.2 教师认知局限 老年社区护理与临床护理在服务理念、服务范围、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等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老年社区护理教师多接受临床思维模式的教育6,大多未接受正规的老年社区护理系统培训,思想观念未发生根本转变,这是目前制约老年社区护理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3.3 学生实践经验不足 目前我省各大专院校院的护理实习生更多的是到综合性医院实习,仅在实习阶段安排1—2周的社区实习,知识传授与工作实际严重脱节,社区实践经验缺乏,学生普遍未能认识和理解社区老年护理的真正内涵。

3.4 社区护理缺乏吸引力 对2009—2011年护理专业15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92.3%的毕业生选择到综合性大医院就业;2.0%的毕业生选择转行;5.7%的毕业生考虑如不能进综合性大医院,选择到一级卫生院。可见,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也影响了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这也是社区护理教育很薄弱的一环。

4 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高等护理教育应对

4.1 确定培养目标 老年社区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当前一项重要工作,单纯的医疗护理已经不能满足老年人精神、心理、生活等多方面护理的需要,当今的老年社区护理人员不仅需要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和娴熟的护理技术,还需有足够的人文、心理学、社会学知识,对人际沟通能力、管理协调能力、职业道德、奉献精神等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老年社区护理队伍不仅是专业护理人员,还包括护工、志愿人员、家庭照料者等。这些人也承担着大量的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和疾病的护理,但是这部分人中的大多数缺乏从事老年照料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对他们必须进行必要的培训,如采取岗前教育、岗中带教、岗后考核的方法。但加强护理队伍建设,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制度,规范护理行为,保证护理质量。

4.2 完善课程结构 护理教育需改变以往偏重于教师“教”的传统,注重教学与实践相衔接,重视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和特点,合理设置课程,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如对必修课中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进行整合,选修课以专业对技能和知识的需求为依据,开设老年心理学、老年伦理学、老年康复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满足老年人对高等护理人才的需要。

4.3 依托基层社区开展社区护理实践 建立社区护理基地,促进社区护理人才培养,有利于组织学生深人社区开展各项卫生保健服务工作,在促使居民的卫生保健意识及健康水平提高的同时,使学生的社区卫生服务意识及工作能力得以提高,受到双赢的效果。也可以依托家庭病床,积极组织学生深入开展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服务,鼓励学生把所学知识有针对性地运用于实践中。

5 展 望

中国的人口政策、经济条件等因素决定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及老龄人口比重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我国老年护理的状况无论是从护理专业在整个卫生领域的位置,还是从今后护理专业在满足老年人的护理需求来看,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差距,专业护理人才量、质不足,势必影响老年护理的内容和质量。面对我省老龄化的趋势和特点,护理教育应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出适合新时代社会需求的、具备多元化护理角色的专业老年社区护理人才,为深化居家养老的内涵贡献一份力量,为老人的健康提供量的支撑和质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张晓青.新世纪以来人口老龄化研究的新动向,人口与发展,2009,15(3):101—108.

[2] 张楠,李伟.浅议我国城市社区老年护理的发展与完善[J].卫生经济研究,2010(3):22—24.

[3] 林小萍,林保萍.老年人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9,7(4):93—94.

[4] 张娜,蒋银芬.离职护理教育社区护理人才培养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0,9(28):85—86.

第5篇:老年教育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护理教育;老年护理专业;课程设计

0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逐渐提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逐渐加重,再加上我国的人口总数相对于其他国家较多,导致了大多数老年患者看病难、就医难[1]。而且我国医疗事业相比其他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护理服务水平和质量存在一定的缺陷,对于老年病人的专业护理更没有固定的模式。所以在本科护理教育中开设老年护理专业课程设计在当前的医疗发展形势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

1老年护理教育现存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中老年人群是患有疾病最多的群体,而且多数为慢性疾病,这就会使老年人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提高,也进一步加重了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况且现在大多数医院的护理工作人员都相对缺乏,对于前来医院就诊治疗的患者不能完全的照顾周到,更不用说安排专门的护理人员为老年患者进行护理。对于护理人员的缺乏是目前老年患者护理教育的主要问题[3]。

2老年护理专业设置的必要性

由于我国目前的医疗现状,存在看病难、就医难等诸多问题,再加上各大医院设施的科室相对较多,一般包括儿科、妇科、急、门诊、口腔科、内科、外科等,这些科室都需要大量的护理工作人员配合医生进行治疗等工作内容,所以护理人员的缺乏是医院存在的重要问题。因此,各大医科专业院校应增设关于护理专业的选修课程,尤其是老年护理专业课程,重点培养更多的专业护理人才,以满足各个医院医疗事业得以顺利开展的要求[4]。

3老年护理专业设置的目的及意义

通过基础医学、护理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的学习与临床护理技能的基本训练,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热爱老年护理事业,尊老、敬老、爱老,具有对老龄人群实施整体护理、长期照护、临终关怀及社区健康服务基本能力能够胜任医疗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工作的高级实用型护理专业人才。

4老年护理专业课程设置

4.1授课对象

护理专业全日制本科生。

4.2开课时间

4.2.1全部本科在校学生在大一期间完成主修专业课程之后,并且期末考试成绩合格,没有其它选修课程的,都可以主动报名选修开设的老年护理专业课程[5]。

4.2.2老年护理辅修专业采用学分制管理,辅修专业需修3~4门课程,总学分为8~10分。每门课程学时控制在30~50学时之间,并有一定的实践课或综合论文。授课时间一般安排在晚上或周末。

4.2.3为保证学生有计划修读课程和保证开课质量,凡申请辅修老年护理专业的学生人数在30人(含30人)以上时,单独编班组织教学。

5教学模式

5.1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开展团队式、小组式学习。培养学生整体意识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

5.2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理论讲授与小组讨论、小讲课、多媒体、角色扮演、临床情景剧表演等相结合。

5.3课程内容安排:具体内容详见表1、2。

6老年护理专业教育前景广阔

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受到冲击。为满足日益增长的老人健康及医疗护理需求,各种养老机构,如福利院及老年护理院等应运而生,赡养老人由家庭模式向机构养老模式的转化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需求的迫切程度在日益加重[7]。任何一项专业教育如果没有广阔的用人市场,该专业教育就没有前途。老年护理专业教育根据社会需要而诞生,并拥有广阔的用人市场,该专业教育将大有发展前途。培养合格的老年护理人才,积极应对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满足老龄社会的护理人才需求,对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志丽,杨淑臻.开设老年护理专业的前景预测[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1):156-157.

[2]施永兴.以老年护理为突破口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2003,14(1):39.

[3]殷磊.老年护理学[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9):644-645.

[4]WolfJL,StarfieldB,AndersonG.Prevalence,expenditures,andcomplicationsofmultiplechronicconditionsintheelderly[J].JAMA,2002,162(20):2269-2276.

[5]高文荣、李春瑛,李彩福.我国老年护理教育现状与展望[J].科技资讯,2011(36):235.

[6]杜丹丹,柯永红,陈靖.护理专科毕业生从事老年护理意向的调查分析[J].现代护理,2004,10(9):867-868.

第6篇:老年教育的现状范文

失智症(Dementia)是一种因脑部伤害或疾病所导致的渐进性认知功能退化。目前全世界有超过3500万的人患失智症,预估患者人数在2050年将增加到目前的3倍,达到11500万人。全球每年有770万新增病例,也就意味着每4秒钟就有一人患病[1]。在发达国家,失智症已逐渐取代脑卒中成为神经与精神科患者所患疾病之首,是导致身体功能丧失最严重的慢性疾病之一[2]。目前我国患病人数有1000万左右,占世界总患病人数的1/4,并且每年有近百万新发病例[3]。目前失智症普遍处在“高患病率、低知晓率、低诊断率、低治疗率”的“一高三低”状态[4]。全球仅有13个国家制订实施了失智症应对计划,而大多数国家没有做好应对准备[5]。在众多国家失智症政策和计划中,提高疾病意识、加强优质及持续的护理和服务、提供照料者支持、开展护理教育与培训已经成为重点工作内容。

1国外失智症护理教育现状

1.1全球失智症护理教育现状

日本推出的全国性“失智症之友”计划目前已经招募与培训400万名失智症志愿者;英国为公民提供免费的失智症护理训练课程,全国已有160万名一线社会护理工作者在居家护理与养老机构中负责对失智症患者提供大部分护理服务[6],同时“英国国家失智症战略”提出所有的医疗护理人员都应该接受失智症专业培训[7];澳大利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包括“失智症认识周”、“失智症合唱团”、“与丧失的记忆共存”、“肩并肩”等一系列失智症教育活动[8];欧洲的许多医学院失智症教育已经成为了义务教育[9];挪威“2015年国家失智工作症计划”明确指出开展对志愿者、护理工作者及患者家属的教育项目,并加大高等教育院校对老年医学专业及失智症专业人才的培养[10]。失智症研究组针对失智症照料者进行的“帮助照料者进行照料”的干预计划在印度、阿根廷、智利、墨西哥、俄罗斯等国家开展[11]。失智症相关培训可以帮助护理工作者掌握失智症的基本知识,学会照料患者,使失智症患者获得更好的照料,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2美国失智症护理教育

1.2.1失智症护理政策支持美国失智症协会于2007年提出“国家失智症策略”;2009年7月第一次于国会提出“国家失智症计划法案”;2011年1月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国家失智症计划法案”。另外,美国政府拨款2600万美元发展失智症教育事业[12]。截止到2004年,美国36个州均对失智症护理机构工作人员接受失智症护理教育与培训出台了相关规定。例如,马里兰州规定护理机构经理必须接受不少于12小时的失智症护理培训,包括精神健康与行为管理方面的培训,所有工作人员在入职3个月内必须接受至少8小时的失智症专业培训[13]。美国部分州对护理人员失智症教育的要求具。

1.2.2护理教育现状美国失智症教育与培训项目很多。RELATE为医护工作者与非正式护理工作者提供“以人为本护理”的失智症专业培训[13]。许多美国老年人居家护理服务机构为了满足越来越多失智老人的照护需求,增加了对护理人员有关失智症专业护理的培训内容。STAR项目主要是针对失智症长期照料机构员工进行例如失智症的症状控制、有效沟通及减少并发症等方面的职业培训项目[14]。“失智症友好型医院”项目(Dementia-friendlyhospitals)旨在为医护人员及在医院工作的社会工作者提供各种信息及资源,以提高他们对失智症患者的护理质量[15]。佐治亚西南州立大学的“明智护理者项目”(TheSavvyCaregiverProgram)为患者家属及专业护理人员提供失智症基本知识、照料技能及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的培养[16]。

2中国失智症护理教育现状

2.1相关政策与教育体系

中国目前没有出台正式的失智症应对相关政策或战略计划,无国家级或者政府级失智症专业教育课程。虽然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卫生部对护理专业的课程结构做了调整,增加了老年护理学课程,但失智症的相关护理知识内容很少,缺乏完整的教育体系。2002年,我国颁布了《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17],但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常常训练不足,薪资太低,缺乏专业发展的机会,同时还要面对繁重的工作,造成护理人员高流动率与低护理质量。

2.2失智症护理教育现状

我国目前尚无专门从事失智症教育的政府组织与机构,但近几年也发起了许多与失智症相关的社会活动。2012年9月,央视等多家媒体呼吁消除社会歧视,发起为“老年痴呆症”正名的活动,取得了一定的公众反响。北京、山东、广州、宁波等地陆续推出失智症老人关爱项目,为患者家属和照护者安排各类讲座、联谊活动。其中,北大六院举办的失智症“医患联谊会”为医护人员与失智症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和分享的平台。然而,社会对失智症的认识仍有待提高。相对而言,港澳台地区的失智症应对行动先于内地。香港中文大学那打素护理学院设有老年护理学专业,其施行的“流金颂培训计划”旨在为社会大众、非正规及家庭照顾者和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医护人员提供一般性及专业性的老年学教育,其中失智症预防与护理是主要课程之一。澳门的“仁•爱晚晴”项目是专门应对老龄化挑战的社会教育系统工程,其中也包含专门的失智症护理教育[18]。台湾的医学院设有失智症中心,其附属医院也为工作人员免费提供失智症教育训练课程。目前最需要关注的还是失智症患者的生存状态以及生活质量。中国内地有必要加快失智症应对行动步伐,加强教育,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3对发展我国失智症护理教育的启示

3.1政策与财政支持,教科研全面发展

迅速制订国家级失智症预防与保健战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设立失智症专项教育基金;鼓励医疗卫生、教育学术、社会福利及非政府机构、专业人士、志愿者等的合作,加大对失智症的研究力度,为失智症教育和疾病预防保健提供参考数据;支持并鼓励家庭照顾者的非专业护理,给予他们现金福利,安排有弹性的工作,并给予照护者支持、教育和训练,从而更好地整合与协调医疗和社会照护资源,完善照护机构监管机制和照护品质评估系统,以提升照护质量。

3.2完善教育体系,强化职业培训

在医学院校开设老年护理专业,突出失智症照料知识与技能训练,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课程包含老年护理的多方面内容,例如人际沟通、营养与饮食、临终关怀、异常行为应对、常见症状处理等。对养老护理从业人员进行岗前及在职培训,加强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严格持证上岗,通过岗位补贴、职称考试晋升、参加社会养老保障等奖酬机制来保证护理人员得到适当的经济报酬和职业认同,同时招募并留住更多的专业护理人员。

3.3倡导全民教育,促进观念转变

在学校和社区通过发放印刷材料、播放音像制品、举办健康知识讲座等形式进行疾病宣传。经过专业培训的社区医务人员与社会工作者可以定期对患者进行家庭访视,对患者家属及护理者进行专业护理指导。全社会招募和培训医疗服务专业志愿者,通过可持续的志愿服务,让老年人尤其是失智症患者享受到持久的专业服务,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为了消除社会偏见,使失智症患者得到尽可能有尊严的护理,护理人员与整个社会都需要了解何谓失智症及如何照顾失智症患者。因此,为了确保护理链上的所有参与者具备基本护理知识、胜任护理工作,凡是健康、社会福利及社会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在职业继续教育中都应该接受有关失智症的教育。普及失智症相关知识,有利于对该疾病的预防、早期诊断与治疗;培养失智症专业医疗护理人才,对于提高医护人员及其他照护者专业服务技能、增强工作成就感、减少护理人员的流动与流失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需要充分考虑国内的具体情况,并借鉴国际失智症护理教育的经验,构建一套适合中国的失智症护理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WorldHealthOrganization.Dementia:apublichealthpriority[M].Switzerland:WorldHealthOrganization,2012.

[2]LillquistPP.ChallengesinsurveillanceofdementiasinNewYorkState[J].PrevChronicDis,2004(1):8.

[3]何伋.老年脑科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4]李帆,黄玉玲.老年痴呆症的现状分析和健康教育[J].当代医学,2012,18(22):159.

[5]Alzheimer’sDiseaseInternational.THEGLOBALVOICEONDE-MENTIA,PolicyBriefforHeadsofGovernment:TheGlobalImpactofDementia2013—2050[EB/OL].http://alz.co.uk/research/GlobalImpactDementia2013.pdf.

[6]WorldAlzheimerReport2013.JourneyofCaringANANALYSISOFLONG-TERMCAREFORDEMENTIA[EB/OL].http://alz.co.uk/re-search/world-report-2013.

[7]DepartmentofHealth.ImprovingcareforpeoplewithdementiaLivingwellwithdementia:ANationalDementiaStrategy[EB/OL].https://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living-well-with-dementia-a-national-de-mentia-strategy.

[8]Alzheimer’sAustralia.DementiaFriendlySocieties:TheWayForward[EB/OL].au.

[9]SGHasselbalch,SBaloyannis.EducationandtrainingofEuropeanneurologistsindementia[J].EuropeanJournalofNeurology,2007(14):505-509.

[10]NorwegianGovernmentAdministrationServicesDistributionServices.Makingthemostofthegooddays:SubplanofCarePlan2015[M].Nor-wegian:NorwegianMinistryofHealthandCareServices,2015.

[11]GavrilovaSI,FerriCP.Helpingcarerstocare--the10/66dementiaresearchgroup'srandomizedcontroltrialofacaregiverinterventioninRussia[J].IntJGeriatrPsychiatry,2009,24(4):347-354.

[12]AllanS,Vann.TheNationalAlzheimer'sProjectAct…MissedOppor-tunitiesfromaCaregiver'sPerspective[J].JournaloftheAmericanGeri-atricsSociety,2014,62(5):966-967.

[13]TawnyaL,Dennis.DementiaEducationforFormalCaregivers:Rec-ommendedCurriculum[D].NewJersey:WilmingtonUniversity,2010.

[14]MartinOrrellBC,JudithGoydera.Asystematicreviewofstafftrain-inginterventionstoreducethebehaviouralandpsychologicalsymptomsofdementia[J].AgeingResearchReviews,2013(12):354-364.

[15]GalvinJE,KuntemeierB."Dementia-friendlyHospitals:CarenotCrisis":AnEducationalProgramDesignedtoImprovetheCareoftheHospitalizedPatientWithDementia[J].AlzheimerDisease&AssociatedDisorders,2010,24(4):372-379.

[16]HepburnKW,LewisM.Thesavvycaregiverprogram:developingandtestingatransportabledementiafamilycaregivertrainingprogram[J].Gerontologist,2003,43(6):908-915.

[17]丁盛清,张妙方.江苏养老护理业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江南论坛,2004(4):27-28.

第7篇:老年教育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城市老年人;健身;现状;改进策略

引言

随着社会工作压力的与日俱增,人们越来越重视到健身的重要性。近年来我国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民健身的风气也逐渐高涨起来。形成了从地方到国家自下而上一派星星向荣的景象。在这其中老年人健身的规模空前的高涨。据权威的数据显示,老年人健身的比例曾在2001-2005年之间以每年6.8%的速度递增。我国的老年健身比例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也暴露出些许的不足,这其中通常的表现为没有对自身的情况形成清楚的认识,盲目的跟风以至于陷入健身误区,从而使得身体健康受到损坏。下面将结合有关的调查,来说说我国城市老年人的健身现状并对于改进的策略进行探讨。

1.现状调查的对象和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以全国几大城市的老年人作为调查的对象,首先通过文献查阅法,对于我国城市老年人的健身现状进行一个初步的认识,其次我们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并辅助以实地访谈。在问卷调查中,我们不仅就老年人在健身中遇见的普遍问题进行了涉及,另外针对一些特殊情况,我们也做了重点的关注。最后我们对于回收的问卷调查进行分析,归纳和汇总。

2.城市老年人健身现状

2.1城市老年人健身的场所

据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绝大部分城市的老年人选择在市区的广场或花园里面进行健身活动。在条件或天气不允许的情况下,他们才会选择室内的体育场馆或者自家附近的社区等。很少有人会选择比如健身俱乐部等收费的场所,这可能与老年人的年龄有很大的关系。在广场和花园中,他们可以呼吸到最为新鲜的空气,可以和兴趣相同,年龄相仿的老年人一起打太极,一起做健美操等。此外,广场和花园也为他们的活动范围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2.2城市老年人健身的目的

调查表明,绝大多数的老年人进行健身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自身的体质,降低由于随着年龄的增加,活动时间减少而生病的几率。当然,锻炼身体并不是城市老年人进行健身的唯一目的。像年轻人一样增强社交能力,娱乐身心也是很多城市老年人的选择。他们在退休后,同周围人员的交流日益减少,空虚和孤苦渐渐促使他们走出家门,通过采用健身等方式改变当前的生活现状。

2.3城市老年人健身的水平

数据显示,有多于一半的老年人在健身活动中表现出高度的随意性,经常是在这个项目上进行一段时间,然后在没有取得任何成效的情况下换到另外一个项目上去。健身过程中的盲目性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许多老年人都有跟风的习惯,看见别人在锻炼什么,自己就去练什么,根本不考虑自己身体的承受能力。况且现今城市的老年人在健身上缺乏科学有效的指导,对于运动医学和运动心理学几乎一无所知。

2.4城市老年人的健身方式

城市老年人年龄大多在65岁以上,这个年龄阶段常常有较为充足的活动时间,经济上也较为稳定,但是在心理生活上,他们通常都会感到孤单,这种心理上的孤独和生理上的日益衰退逐渐使得他们走到一起,选择一种大家在一起的集体活动方式来排遣心中的抑郁。因而,武术类,比如太极拳,香功,舞剑占据了城市老年人活动的主要舞台。其次分别是门球,健美操,散步等。

3.改进城市老年人健身状况的措施

3.1加强健身硬件设施的投入

相关职能部分应该充分的发挥自身的责任和义务,扩大宣传,想方设法的引起社会对于老年人健身的关注程度,并拨出专项资金,加大对于老年人健身项目的投入。为此,可以尝试着进行公园对于老年人免费开放的政策,为老年人的健身活动提供充足的产所。另外,创造社区服务新亮点、新优势,逐步改善与老年人发展不相适应的社区服务内容,建立一个全心全意为老年人服务的社区服务机构也是相当重要的。

3.2加大有关老年人正确健身的宣传

如今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我们一定要为老年人的健身活动提供完备的条件,不仅要以社区为单位,加大对于硬件设施的投入,在对于老年人健身保健相关知识的宣传上,我们也不能够有丝毫的松懈。因而,加大对于老年人健身知识的普及和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宣传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开展社区讲座的形式,增强老年人对于在健身中自我保护的意识,提升健身的时效性,让他们知道老年人的健身不仅是一个体力活,同时对于理论知识方面的水平也有着更高的要求。要想取得健身的成效,多运用科学的手段来提高健身的效果是必不可少的。

3.3提升全社会对于老年人健身的关注

我们要广泛的动员城市中大,中专力量,发挥体育教育的优势,提升全社会对于老年人健身的关注程度,使得更多的人参加到有关促进老年人健身的活动中来。通过这些志愿者的无私帮助,老年人可以克服自身的孤独和无助感,养成每天锻炼的习惯,从事增加老年人中健身的数目。

当然,也应该加大社会上专职从事于老年人健身人材的培养,在高校中多开展一些与其发展相关的专业,比如保健和康复专业,运动医学专业,使其在全民健身,尤其是老年人健身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3.4促进公共健身体育场馆的开放

要真正的落实好有关部门对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计划,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尽力扩建好公共体育场馆设施,使得其尽可能的为老年人健身所服务。毕竟社区体育的力量是十分有限的。通过开放公共场馆给老年人,可以更大程度的满足日前社会上老年人的需要,绝对不会有一个老年人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健身场所而放弃健身活动的现象发生。

4.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一定要抓住老年人健身活动的特点,为其的健身活动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在平时工作中,加强健身硬件设施的投入,加大对于老年人正确健身的宣传,提升全社会对于此的关注以及落实好公共健身场馆的开放。只有这样,老年人的健身活动才能够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开展。(作者单位:河北联合大学)

参考文献

第8篇:老年教育的现状范文

摘 要:本文通过秦皇岛市海港区老年人健康现状,就如何培养出满足市场需要的社区护理人才以及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内容和必要性进行了探讨。对秦皇岛市海港区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辖区内的360位老年人的健康情况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社区对护理需求大,发展老年人社区护理势在必行。本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现有的教学条件,结合老年人实际护理需要,对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老年人 社区护理 实践教学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出现了一系列医疗保健、生活照料等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社区卫生服务是解决广大老年人健康问题的根本途径。社区护士是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主要组成部分,配置高素质的社区护理人才是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有效措施。社区护理是21世纪护理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根据市场需求,加强社区护理学建设,提高护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出高素质的社区护理人才是每一位社区护理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为此,笔者对秦皇岛市海港区老年人进行了健康现状调研,从而为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内容提出针对性的意见。

一、调查对象、内容及样本

1.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秦皇岛市海港区老年人,纳入标准:(1)在秦皇岛市海港区相应服务中心(站)内居住1年以上,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人;(2)意识清醒,可用言辞表达;(3)愿意参与本次调查研究。

2.调查内容

自行设计老年人健康情况调查问卷。问卷的内容效度指数(CVI)为0.807,内在一致性Cronbach´s系数结果为0.725。

3.调查样本

本研究从海港区7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中分层随机抽取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所辖区的老年人,从其中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随机抽取45名老年人,从剩余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随机抽取30名老年人,共计360人。

二、调查结果

本研究344例有效样本中,性别比例:男性占42. 7% (147人),女性占57. 3% (197人);年龄分布:60~64岁占25.9%,65~69岁占31.1%,70~74岁占26.5%,75~79岁占9.6%,80岁及以上占6.9%;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占9.9%,高中(中专)占16.3%,初中占29.7%,小学占28.8%,小学以下占15.3%;婚姻状况:未婚占0.9%,已婚且配偶健在占76.2%,丧偶和离异分别占22%和0.9%;居住方式:与配偶同住占55.5%,与子女同住占16.9%,与配偶及子女同住占19.2%,独居占8.4%;主要经济来源:离退休养老金占67.2%,子女赡养占17.2%;经济状况:收入大致够用占55.8%,经济比较宽裕占30.5%;此外,82.6%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33.4%的老年人部分或完全不能生活自理,34%的老年人一周内感到中度及以上的焦虑或沮丧,32.6%的老年人对生活质量的打分在60分以下,22.4%的老年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家庭生活以及子女等存在经常性担忧。

三、调查分析

1.老年人的主要健康问题

调查结果表明,样本中60~74岁的老年人所占比例偏高,以年轻老年人口居多。老年人文化程度偏低,以小学及以下教育程度的老年人占44.1%,老年人的文化程度直接影响其健康意识及健康行为。调查显示,老年人在患疾病后,才主动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占76.2%的老年人已婚且配偶健在,但本调查中丧偶所占比例为22%,丧偶是对老年人最沉重的心理打击,有研究表明丧偶的老年人存在很多心理问题。与配偶同住及独居老年人分别占55.5%和8.4%,空巢老人居多。经济比较宽裕的老年人占30.5%,大致够用55.8%。经济收入是决定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经济状况差的老年人对卫生服务资源利用率低。调查结果显示,秦皇岛市城区老年人的经济收入大多处在中等及偏下水平,他们对卫生服务资源的利用比较谨慎。有82.6%老年人患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慢性疾病,有33.4%的老年人生活或完全不能自理,他们不同程度地需要别人的帮助。有34%的老年人有中度及以下焦虑或沮丧。同类研究显示,约有1/3的老年人不适应离退休后的生活,出现孤独、寂寞、失落等负面情绪。老年人心理问题突出,开展连续有效的心理保健是对社区护理的一大挑战。有32.6%的老年人对生活质量的打分在60分以下,可能与老年人退休、社会地位及经济收入变低、患病增多等有关。有22.4%的老年人对家庭生活、身体状况、子女等存在经常性担忧。

2.老年人的健康护理需求

从秦皇岛市老年人人口特征及健康状况,可以客观分析出老年人对社区护理存在很多需求,发展老年人社区护理势在必行,老年人社区护士的培养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社区护理是一项应用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实用性人才,加大老年人社区护理教学实践,培养出能满足市场需要的人才势在必行。就老年人健康现状,笔者提出以下社区护理实践教学的建议。

(1)通过市场调研,深入了解不同环境下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现有的教学条件调整老年人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内容,从而为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的社区护理人才奠定基础。

(2)重视实践基地建设。社区护理的实践地点不在学校内,在带教质量和配合程度上难以控制,需要政府制定相关政策,规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承担教学任务,重视带教师资的培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配合程度。与此同时,政府应将补偿机制向社区护理倾斜,无论机构管理还是经费预算,都应倾向于社区护理的发展。

(3)采用三阶段式循序实践教学法,更快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一阶段为设置实验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现有的教学条件,并结合老年人实际护理需要设定实验内容。以健康教育为例,要求护理专业学生在课前分小组,针对教师选定的主题查询文献,充分获得有关老年人护理的相关知识。实验课上,教师以小组为单位作为宣教者,对其他学生模拟的社区老年人群进行健康教育,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体验健康教育的意义、方法和方式。第二阶段为护理专业学生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见习。通过家庭访问,协助社区服务站建立健康档案,协助组织健康教育,让学生在帮助带教老师完成社区工作的同时,实际体验社区护理的过程,并培养学生与老年人进行沟通的能力。在第三阶段,在护生对老年人社区护理的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开展讨论课,引导护生对老年人社区护理现状进行思考,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评判思维。

(4)采用医院实习和社区实习相结合的方式。笔者所在学校安排护理专业学生实习的时间为8个月,可尝试安排7个月的医院实习和1个月的社区服务中心(站)实习。这样不仅不会影响护生临床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而且1个月的社区护理实习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改变护生的传统护理观念,进一步提高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健康教育能力,可以大大提高护理人才的培养质量,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1个月的社区护理实习,可以使很多实习生不仅体验到社区护理的工作过程,这种实习模式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老年社区护理人才紧缺的现状,并且带动社区护理水平快速提高。

第9篇:老年教育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住院老年患者 聊天护理 需求 调查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6-363-03

聊天护理是指和老年患者拉家常,寓健康教育于谈天,在闲聊中指导老年患者治疗。根据规划,上海85%常见病、多发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门诊就医,将下沉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住院老年患者中就有90%是患有各种慢性病的老年患者。他们普遍感到焦虑和寂寞。为此我们想通过“聊天护理”与老年患者多沟通,了解老年患者的需求,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 疏导,给老年患者更好的照顾和更大的心理支持,消除老年患者焦虑状态,促进健康[2,3]。本次研究主要是调查住院老年患者“聊天护理”的需求,为开展“聊天护理”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9年在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的老年患者112例,其中男51例,女61例;年龄71岁~102岁,平均年龄(84±2.8)岁。入院诊断:冠心病43例;脑血管意外30例;急、慢性肺病7例;糖尿病20例;高血压9例;其它3例。文化程度:初中64例,占57%;高中(中专)10例,占8.9%;小学及以下30例,占26.7%;大专及以上6例,占5.4%。生活自理方面:部分不能自理58例,占51.9%;生活能自理26例,占23.1%;完全不能自理28例,占25.0% 。

1.2 方法 自制调查表,对112位住院老年患者进行聊天需求的调查,内容包括:

(1)住院老年患者对聊天护理服务的认识。包括是否希望有人聊天、期望的聊天对象、聊天时间、聊天地点等问题。

(2)住院老年患者通过聊天需要获取的信息。包括在入院初期、中期、出院前夕最想聊的话题,通过聊天想要获取的信息方面等问题。

(3)对护士素质的要求。包括喜欢怎样的护士跟您聊天?希望通过反复聊天来提高哪方面遵医的依从性?如何看待护士与老年患者的聊天等。

2 结果

住院老年患者聊天护理服务需求[见表1]

3 讨论

3.1 老年患者普遍希望得到关注和沟通 本次调查显示,老年患者普遍希望得到关注和沟通,他们把和护理工作者的沟通看得较重,希望通过聊天、拉家常的方式使护理工作者对其更加关注。分析原因可能为:(1)在临床工作中,老龄老年患者在不断增多,老年人因生理功能减退,疾病增多,又因心理脆弱,认知能力下降,心理需求不断增强;(2)随着社会的进步,上海老年人经济、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追求普遍提高;(3)老年患者住院与外界隔离,缺乏与人的沟通,子女工作忙,没有太多时间到医院探望;(4)老年人医学保健知识少,希望通过与护理人员的聊天来认识自己的疾病。

护理的服务对象是人,一切应“以人为本”,如何了解老年患者的心理,理解、关心、尊重老年患者,如何强化聊天意识,提高聊天质量,重视维护老年患者的权力,已成了当务之急,但是由于老年患者来自不同层次,护士要通过与老年患者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社会地位、家庭环境、文化程度、生活习惯、对疾病的认识和内心的困扰及痛苦,以便更好的为期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

3.2 老年患者住院不同时期的需求不同 调查显示:老年患者在“入院初期”最希望了解疾病的发病缘由及治疗方案;在“住院期间”希望了解疾病的治疗措施及治疗效果;在“出院前夕”希望了解疾病的预防和养生保健。由此提示:(1)护士要仔细观察病情变化,认真倾听老年患者主诉,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护士要根据老年患者生理、心理、精神方面的需要进行护理,同时护士必须具有丰富的医学科学知识、社会和人文科学知识及护理基础、护理专业知识,并不断钻研业务,掌握现代护理学的新概念、新理论及新技术,并将这些新理论、新技术运用到临床实践中,不断丰富充实聊天内容。(3)随着医学模式由简单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的重点也逐渐由治疗疾病的遵医嘱而转移到健康保护和健康促进上来。对于老年住院患者,护理人员应该在疾病防治、养身保健等方面给与适当的科普宣传和指导[4],或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使老年患者出院后的自我保健意识和防病意识相应提高。

3.3 护士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调查结果说明:(1)老年患者更希望与资深的有更多临床经验的护理工作者沟通。而现在的护士都很年轻,生活阅历不够,怎么和老年患者交流、沟通,怎样对老年患者进行关怀等方面的知识尚欠缺。针对这一现状,应加大对护理人员人文科学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力度,多了解老年人的生活情况和心理需求,以便在实际操作中更加成熟稳重地与老年患者沟通,给人以信赖感和安全感。(2)加强护理专业知识学习,强化学习意识。在聊天护理中护士要给老年患者作疾病知识和健康教育宣教,需要全面掌握疾病的基础知识、社会知识、心理学和营养学等知识[5,6]。(3)对老人的照顾者进行健康教育。目前我国的主要养老方式仍然是家庭养老,老伴、子女等承担了老人主要的照顾任务[7],对他们进行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我国大多数老年人均由家中亲属照顾,因而根据知识层次、个人修养的不同及年老体弱、生活不能自理,健康教育就扩大到老年患者陪伴、家属,以保证老年患者出院后护理工作得到延续。

4 结论

住院老年患者聊天护理服务是被需求的,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关注老人此种需求,在日常护理服务中增加与老年人及其家属的沟通,提高老年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病情状态、治疗方法及康复的认识,使老年患者及其家属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徐筱莉, 陈继根, 贺蓓蓓等. 住院老年患者聊天护理服务内容的探讨[J]. 上海护理, 2005,5(6): 52-54

[2]朱彦.让抑郁远离老人. 中国心理咨询网,粤ICP-05005750号

[3]王淑莹. 城市老年群体生活需求和社区满足能力的现状与问题的调查分析[J]. 中国科学出版社, 2001,2(4): 51.

[4]厉伟彩. 老年住院患者主要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J]. 中国医药导报, 2007, 3(9): 1673-7210.

[5]段丽雅, 刘红, 王元英. 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J]. 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 2005, 13(12): 706.

[6]孙小雅, 赵智. 现代护理发展趋势[J]. 中华护理杂志, 1998,33(5): 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