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旅游资源调查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森林旅游森林旅游资源管理体制
一、前言
随着全球旅游业迅速发展,人们迫切希望回归自然,兴起了森林旅游,森林旅游具有可持续发展和带来经济效益,成为了林业中重要的产业,并以极快的速度发展着。而健全森林旅游资源管理体制是实现资源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平衡发展,实现森林旅游可持续的重要环节,当前我国森林旅游资源管理体制有很多缺陷,使得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利益分配不合理等。因此完善森林旅游资源管理体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森林旅游资源发展速度过快的情况,需要通过具体措施完善森林旅游资源管理体制。
二、基本概念
森林旅游资源系指以森林景观为重点,其他景观为辅助,人文景观为点缀的一定的森林环境中,包括了具有游览价值与旅游功能等一切能够吸引游客的所有因素,包含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人文因素等有形及无形的一切。
森林旅游资源主要包括森林自然景观资源(林景、山景、水景、气象气候景观、古树名木、奇花异草、珍稀动植物)、森林生态环境资源(环境空气、地表水环境、天然外照射贯穿辐射水平、植物精气、空气负离子、空气微生物、旅游舒适期和土壤)、人文景观资源(文物古迹、民族风情、地方文化、艺术传统)3大类。其载体主要有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森林旅游区、自然保护区、植物园、生态公园及类似的旅游场地等。
三、我国森林旅游资源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我国森林公园、风景林场、森林游乐区随着近年来管理体制的改革,取的一定成效,但森林旅游作为我国是一项新兴产业,目前的管理体制依然存在很多缺陷,体制不够健全;管理的经验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不足;对森林旅游资源管理工作不到位,导致许多森林旅游区在盲目开始和随意管理的情况下进行旅游开发,严重影响了森林旅游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综合效益的发挥,以及旅游、资源、环境等和谐性可持续发展。主要为下面几个问题。
1. 审批体制不完善,森林旅游资源调查不全面
我国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采取申报制度。由于全国缺乏统一的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总体发展区划和规划,地方发展森林公园的积极性很高,但对森林资源调查缺少全面性调查。相关机构在审批时较少考虑现有森林公园的地理分布位置和情况,偏重于考虑游人喜爱程度和景观价值,森林公园的等级评价存在着较多主观因素,评审队伍不专业导致不科学性,审批不够严格,导致森林公园发展速度偏快。而分自然保护区由于无法承担养护费用而发展相对缓慢。有些地方不具备旅游条件,仍然大量投资搞建设,不但破坏森林环境资源,还出现严重亏损。
2.权力分散、职能交叉
森林旅游资源管理机构缺乏合理性,管理职能混乱,存在着事业、企业不分。我国大部分的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属于事业单位,但管理模式却是企业化经营。这种管理模式虽然解决了政府的资金短缺,但过度最求经济利益导致森林资源严重破坏,短期内不易恢复。
目前我国森林管理体制管理权力分散,缺乏一个统揽全局的权威性管理机构。尤其容易出现在资源多元化程度高、规模较大的景区;如一些风景名胜区属于旅游部门管理,一些风景名胜区会属于建设部门管理,而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则归林业部门管理。
3. 规划体制不完善,规划权责不明确
大多数地方规划体制不完善,管理机构分权不明,规划权责缺乏有效界定;森林发展规划和景区规划极不协调,缺乏整体性森林旅游资源规划;在规划过程中由于涉及人员缺少管理方面的知识,使得森林旅游资源规划存在不合理。在森林旅游规划的实施过程中,缺少监管过程,使得工程在实施过程严重破坏森林资源。
4. 旅游景区经营权出让不规范
由于森林旅游资源价值缺乏科学、合理评价,使得一些资产无形中流失,地方为提高财政收入,拓宽融资渠道,转换经营模式,将旅游景区的经营权转让个人、单位,在转让过程缺乏公开竞争和透明度,缺乏严格程序和规范措施。在开发中过度市场化大力发展了森林公园等旅游业,忽视了其环境效益和生态价值,造成了旅游市场混乱和大量森林旅游资源的损失。
四、森林旅游资源体制问题原因分析
1.目标定位不明确
由于国家缺乏统一的森林资源建设规划,森林由多部门、各级政府管理,对具体森林旅游资源的功能和性质界定不明确;政府部门和管理机构定位不合理,政府部门把其做为强省、强市的战略重点,尤其是在经济落后地区;管理机构弄不清是以保护为主还是开发森林旅游资源,通常最后把经济利益最为最后目标;市场定位不可缺,大力建造人为景观,使其脱离了森林旅游的定位。
2. 产权界定模糊,经营权和所有权分配不够明确
在我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情况下,我国森林旅游资源主要归国家所有,由于产权界定模糊,导致中央与地方管理权限划分不合理,同时使得所有者权益、管理者权益和使用者权益分配不明确,引起利益分配的矛盾和冲突。
3.地区发展不平衡和政府投资不足,加剧了保护与开发的矛盾
森林旅游资源是一项巨额投资,投资回报期长,导致市场资金不敢投入,政府资金不敢投入太多,使得开发资金严重不足,许多森林公园边开发、边建设,一些工程不得不停建,无法顺畅实行接待游客,最后减弱了森林旅游业发展基础。由于地方虽然不满足发展森林公园等森林旅游的条件,依然大兴土木,加剧了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矛盾。
4.过度追求经济效益
旅游资源所有者、投资者与开放商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了环境效益,而政府为解决资金困难,给投资者过多优惠条件,强调投资利益,使得投资者忽略旅游资源者和当地社区的利益,不注意资源的保护投资,对违章建筑和资源破坏视而不见。
5.法律法规不完善
法律法规是规范和制约游客、旅游企业、单位开发工作所涉及的相关行为和相关部门的行为,同时也是保护森林旅游资源与环境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但我国在立法层次和内容来看,还没有建立完善森林旅游法律体系;在执法方面执法不够严而且还存在偏袒现象;管理制度存在着缺陷,法律法规不完善,政府监管力度不强。
五、完善森林旅游资源管理体制具体措施
我国缺乏一套科学合理的森林旅游政策体系,不合理的政策制度导致执行部门不明确,执行部门责任不清楚,相关政策执行受阻和难以落实,使得森林旅游资源管理粗放,经济效益低,配置不合理,并导致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一系列的负面效应产生,因此,极度需要完善政策体系使得管理体制完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目标,调整战略
森林旅游资源的建设要从量向质的转变,实行旅游开发与资源保护并重;必须将发展战略重点转移到加强现有森林旅游资源的建设与管理上面,实现优先保护原则,减慢新建森林公园的发展速度,降低经济激励强度,实现开发与保护并重,在管理上面提高建设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在界定方面由于我国国家森林公园数量过大,资源内容相差较大,国家保护的重点模糊,因此要明确各个森林旅游资源的界定,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决不能降低标准随意建立。控制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发展规模。在确认过程中应在森林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对全国森林旅游进行总体发展规划和科学布局,对森林旅游点进行严格划分、规划执行;森林旅游确定点资源应当具备独特性、代表性同时该项目还要可行性,能够确保资源的维护和可持续利用。
在开发过程中遵循实行有利于森林旅游开发区资源保护的原则,其资源能得到持续利用与保护,应严格控制新建旅游区的数量与结构,对现有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数量与结构进行调整;合理地对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进行划分。
2.协调中央目标与地方目标
中央和地方关于在森林旅游资源在管理目标存在不一致性,同时中央与地方在开发森林旅游资源的目标上出现不协调,可以采用以下几点来协调中央与地方目标一致性。
(1) 适当进行森林旅游资源市场化经营政策,实行规范经营权转让程序,落实政策,加强加官机制,促使地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引导地方政府结合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对一些政策适当做出优惠。
(2) 加快实行扶贫政策,发展多元化经济体制,缓解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压力;通过将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名胜风景区、自然保护区等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确保这些重点保护项目的资金到位。
(3)完善地方政府与管理机构管理绩效考核政策。建立科学绩效评价体系,对管理绩效进行全面衡量,促进国家政策的有效执行;需要监控环境容量,将旅游容量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确保在资源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旅游开发,实现旅游资源质量最大化可持续利用。
(4)建立森林资源信息化平台,实施绿色GDP核算政策。需要进行旅游绿色GDP核算,有效地协调各有关方面的政策,国家应对森林资源建立一个平台,共享信息资源库,加快地方与部门对相关政策了解,实行开放化、透明化,促使公众参与监督。通过各种资源综合利用,再实行合理的森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
3. 完善森林旅游资源资产化管理
随着我国森林旅游资源管理体制的改革,实行政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更改大量森林旅游资源产权,因此应该加强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
(1)明确界定产权。明确对森林旅游资源的所有权、权、观赏权、收益权、经营权等界定,根据资源的重要程度实行中央和地方两级所有,进一步明确管理权和经营权,防止行政部门或管理机构以管理权代替所有权,防止,实现森林旅游资源的合理流转和适度的监管,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重构制,明确权利义务关系。由于目前国务院委托各部门及地方政府对旅游资源实行分级管理,缓解过程成寻的复冗,可明确委托---责任,确保各级管理明确,任务清楚,责任到位。合理分配各管理部门权限,改变原有属地化管理体制,将管理权适当向中央集中,进行垂直管理。并在中央和地方分别成立旅游资源综合协调机构,监督森林旅游资源经营和管理过程。
(3)全面评估森林旅游资源价值,建立合理的评估体系。合理界定森林旅游资源的要素价值,设计合理的森林旅游资源价值评估体系,通过科学的认证森林旅游的使用价值,在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转让、出让中可以进行合理的估价,确保实行等价交换并维持国有资产的价值,通过权力和经济上来实现维护。
(4)保护产权的合法性。通过法规规范产权作用,如破坏产权关系必须通过法律手段进行强制惩罚,约束和激励了产权主体,同时也激励了所有者对自己的资产和投资进行监督管理,鼓励了产权占有者使用单位运营好所占有使用资产。
4. 健全森林旅游规划相关政策
完善森林旅游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健全审批程序,通过专家论证、严格审批、社会公开透明化对总体规划进行审批;通过对森林旅游资源全面调查、评估、评价基础上,合理的对各个风景资源开发等级进行划分,明确森林旅游资源其保护范围、特色性及市场定位,通过合理布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做出科学性规划,并对其进行严格审批。进行合理开发,不合理则不开发原则。通过资源调查、评估、保护同旅游规划有机联系起来,明确规划控制目标。通过对森林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价,合理的划分风景资源开发等级和明确市场定位,明确森林旅游资源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政策,贯彻景区总体规划与区域性旅游规划相协调等进行科学规划。
5. 发挥森林旅游资源开发投资政策
在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方面,需要改善投资政策,积极引进建设资金,规范投资方向,引导投资者转向高投入、高开发、高保护的良性发展轨道,推进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政策创新体系。以下为完善森林旅游投资的政策几点建议:
(l)发挥政府投资的作用,建立有效投资模式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权,通过发展森林旅游事业解决劳动就业和可拉动地方经济,通过森林资源教育可普及自然科学知识、增强百姓的生态保护意识。加大政府投资,可以弥补旅游开发投入不足的问题,加快旅游开发进程。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投资,为森林旅游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同时政府应引导社会投资到森林旅游资源的基础设施和资源管理上拓宽对象来源引导资金投向旅游开发项目,并建立相应的招商引资服务机构。
(2)界定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投资责任
逐步实行中央和地方森林旅游资源两级所有制,对中央和地方分别进行不同管理级别的森林旅游资源投资,中央主要负责投资国家一级森林旅游资源建设和管理,其他则有地方政府负责,并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各部门对森林旅游的投资。
(3)加强林业部门自身的投资力度
我国森林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使得森林旅游成为了成为林业产业中最具活力的产业,极大地促进了林区经济发展,因此,林业部应加大对森林旅游的投入力度。近几年国家对林业逐年增加投资,林业部门应拿出特定比例林业资金来建设和维护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减轻其建设负担。
(4)调整投资方向,引导社会力量投资于森林旅游基础设施和资源保护
需要将我国目前森林风景区投资者开发旅游景点经营策略投资转向到基础设施和资源保护上面。优化投资结构,鼓励多元化经营形式投资森林风景资源的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
(5)加强对森林旅游投资资金的运行管理
规范森林旅游区创收行为和过程,规范森林旅游资源经营权的转让行为;加强旅游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力度,节约使用资金,防止滥用旅游资金。
六、结论
本文通过对我国森林旅游资源体制审批体制不完善;森林旅游资源调查不全面、权力分散;职能交叉;规划体制不完善,规划权责不明确;旅游景区经营权出让不规范等现状问题进行深层的分析,通过明确森林旅游资源管理目标,调整战略、注重促进中央目标与地方目标相协调、完善森林旅游资源资产化管理、健全森林旅游规划相关政策、探讨森林旅游资源开发投资政策等五个方面来完善森林旅游资源管理体制,通过完善森林旅游资源管理体制能够更好地促进森林旅游业旅游的发展,在效益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前提下实现最大值。
参考文献:
[1] 陈福义:中国旅游资源学[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28~29
[2] 魏远竹: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研究[J]. 科技导报,2006,24(6)
[3] 高守刚: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 绿色大世界•绿色科技,2010
关键词:说课;教学研究;旅游资源学
说课,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专家,系统的解说自己的教学设想和理论依据,以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简言之,说课就是教师说教什么、教给谁、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以及怎样学的思路和规划,说课要进行精心设计。在高职院校中,积极开展说课这一形式的教研活动,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说课需要进行精心设计,把课说好,应从明确课程的性质和作用、吃透教材、掌握学情、探索多种教法学法这几个方面入手。本文以高职旅游专业《旅游资源学》课程为例,尝试探索高职院校的说课教学研究。
一、明确课程性质和作用
明确课程性质和作用,是说好课的基础。教师应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来确定课程的性质和作用。高职教育的特点是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高职旅游专业尤其重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将旅游管理专业的证书制度从单一的“学历证书”转向学历与职业资格的“双证书”制度。在说到为什么开设这门课,这门课程的性质和作用时,应充分体现出以上特点。
如《旅游资源学》课程的性质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旅游资源学》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根据社会需求,当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大多分为旅行社经营管理、酒店管理和会展管理三大方向。其中旅行社经营管理方向主要面向旅行社计调、门市接待、导游、景点讲解员等岗位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在毕业时具备旅游产品设计和行程制定、旅游产品销售、撰写导游词、熟练运用导游语言进行讲解等职业能力。为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必须建立层级递进的知识体系。首先初步了解旅游学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旅游资源相关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全面掌握;只有对旅游资源的概念、类型和价值等有了深刻的认识,才能够对旅游资源进行组合完成旅游产品的设计,以及对旅游资源进行剖析,撰写导游词,讲解景点。与层级递进的知识体系相对应的是课程设置的先后顺序,《旅游资源学》课程就处在从基础过度到技能的连接点上,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该课程恰当地衔接起《旅游概论》、《管理学原理》等先导课程和《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景区管理》、《旅游文化》等后续课程,在整个专业教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另一方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大多有报考国家导游员资格证书的需求,而《旅游资源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国家导游员资格证考试科目《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具有高度一致性,因此这门课程对学生的考证也有一定的辅导作用。《旅游资源学》课程可以与《导游业务》、《旅游政策法规》等课程同期开设,共同构成一个导游资格证书考试的辅导体系,将考证辅导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
二、吃透教材
教师应结合专业教学需求选择教材。对教材的定位、教学目标、重难点和课时安排系统把握,同时还有注意分析教材优缺点,扬长避短。要做到吃透教材,熟练驾驭教学内容,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总体把握教材结构。
教师可以通过通读教材从结构上对教材进行分析,提纲挈领地掌握教材内容编排的主次、教学的重点难点。如《旅游资源学》课程选用了鄢志武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旅游管理专业系列教材,该教材分别从旅游资源学的理论和实践两个环节出发,从地质学和文化学的角度分析了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成因、特征和主要类型,阐明了旅游资源学的研究内容、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特点以及旅游资源学的实践研究。
2.根据需要取舍内容。
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应用型技能人才,因此要紧扣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如《旅游资源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分为三个模块,即旅游资源学基础知识模块、旅游资源类型体系与典型旅游资源介绍模块、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模块等。
《旅游资源学》全期54课时,理论教学时数学30学时,实践教学24学时。其中:
(1)旅游资源学基础知识模块6学时。
(2)旅游资源类型体系与典型旅游资源介绍模块36学时。
(3)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模块12学时。
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的重点主要是梳理旅游资源类型体系,介绍典型旅游资源,对旅游资源的调查评价。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舍弃了教材中理论性过强、难度过大的一些内容,如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资源研究的gis技术等,遵循了“够用”的原则;将旅游资源类型体系与典型旅游资源介绍作为课时安排的重点,更符合高职考证的需求,遵循了“必需”原则。
3.选择教辅弥补不足。
一本完美的教材是很难寻觅的,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材难免有一些不足之处。
这时应选择适当的教学辅导用书作为参考,弥补选用教材的不足,做到扬长避短。
例如:前文所述《旅游资源学》课程选用的教材,其优点在于全书以“篇”作为最高级别的结构单元,构建了较为完整的旅游资源类型体系,层次分明,条理清晰,便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所学内容的结构和联系。其存在的不足是:教材中的案例不够鲜明;作为考证辅导课程而言,重要知识点的不够突出。
根据这一情况,我们选择了清华大学出版社的高职高专旅游类专业精品教材《旅游资源学》和国家导游员资格证考试指导书《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作为课程的参考教材。前者每一章节都设置了经典案例,作为对案例教学的补充;后者是考试指定用书,对考点的把握更加明晰。
三、掌握学情
掌握学情是指要充分了解授课的对象,做到有的放矢。
1.了解学生总体特点。
说到高职学生特点,人们常常想到的是文化基础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我要求不严格,自律意识差;注意力易分散,兴趣容易转移,往往还表现出心理素质较差的状况。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源一般是达不到普通高校录取分数线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专、职高、技校的“对口生”,因此学生底子薄,文化基础差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我们也要能够看到,高职学生往往对新鲜事物接受快,对动手实践感兴趣、能力较强的优势。掌握了以上特点,在课程教学安排上,就要注意夯实基础知识,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的安排。如在《旅游资源学》课程中,枯燥讲解旅游资源的类型往往效果不佳,而安排学生自己调查本地旅游资源类型和价值,形成调查报告;前往实际旅游景区现场识别则受到学生的欢迎。
2.把握学生当前需求。
把握学生的当前需求是指,教师一方面应了解所授课程的承接关系,能否为先导课程和后续课程建立有效联系,也就意味着当前开设此课程是否必要;另一方面,应了解本课程是否与学生报考职业资格证书有联系,对学生考证、参赛有无指导意义。如《旅游资源学》课程一般开设在第二学期。此时的学生通过第一学期《旅游学概论》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对旅游学的入门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可以进一步的开展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第二学期也正是学生备考导游资格证考试的黄金时期。近年来,校内外各类旅游职业竞赛频繁,学生参赛热情较高。比赛常见的线路设计,导游讲解等技能环节都需要《旅游资源学》的知识作为基础。综合上述情况,在此时开设这门课程学生都表现出较大的兴趣。
四、探索多种教法学法
教法是指教师怎么样进行教学,学法是指学生怎么样进行学习。这两者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种互相结合,相辅相成的关系。学生的学法往往会随着教师教法的改变而变化,教师教法也常因学法的变化而调整。因此在分析教法和学法时,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积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二是引导学生配合教法进行学习。
如《旅游资源学》课程主要采取了讲授法、案例教学、任务驱动、野外考察、竞赛激励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做到了互动式教学。
1.讲授法:采取重点、难点精讲,一般知识略讲的方法,主要针对旅游资源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如旅游资源的概念、形成,各类旅游资源的特色等。通过讲授,使学生掌握旅游资源相关理论知识和常识。与之相配合的学法是上课听讲,课后通过习题巩固练习。
2.案例教学:主要针对我国具有的各类典型旅游资源分布等知识,通过对应案例,分析讨论,把课堂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加强了学生对旅游资源特点和分布以及典型资源的认知,帮助学生记忆。与之相配合的学法是学生分析案例,通过讨论,辩清案例地旅游资源的类型和价值。
3.任务驱动:属于多维互动式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一个个任务,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主动解决问题,旨在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问题,继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要求学生根据旅游主题,有效组织旅游资源,设计一条旅游线路,综合训练了学生对于旅游资源类型和特征的把握,以及对旅游资源分析评价的能力。与之相配合的学法是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掌握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分析旅游资源类型、特征,结合交通方式组织线路。
4.野外考察:学期中将带领学生前往周边旅游景区,实地了解旅游资源的分类,各类旅游资源的特色等。与之相配合的学法是提前掌握考察地旅游资源类型和分布,实地辨识旅游资源。
5.竞赛激励法:通过鼓励、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导游讲解大赛、线路设计大赛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做到以赛促学。与之配合的学法是学生在班级内分组模拟比赛项目,互相评判,互补提高,推选最优者参加校外竞赛,听取指导老师意见,不断完善。
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模式的改进离不开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和实践。说课可以促使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思考,进一步理清教学思路,明确教学重难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过程。同时,说课也促使教师不断学习教学理论,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在说课中注意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能有效避免思路不清、主次不分、方法单一的现象,帮助教师说好课,并在说课的基础之上,灵活多样地开展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庭之.人才培养评估中的高职课程说课设计案例[j].职业教育研究,2010, (2).
[2]宋清文.关于高职院校教学方案设计的思考[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0,(2).
一、明确乡土语文教学范畴,立足于农村教学实际。
乡土语文是广泛的一个概念名词,对于农村初中的学生特点,搞好乡土语文研究有利于增强家乡成就的认同感,培养健康积极的思想情操。
多年来,民乐镇是北流市亮点多多的乡镇,该镇有全国农业旅游点罗政村、广西历史文化名村萝村、投资2.5亿元的中国青春大世界旅游项目、国家级大容山森林公园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课题研究的材料比较充分,可挖掘的历史名人、语文素村很全面,利于课题组开展研究工作。
课题一开始就制定了操作性比较可行的计划,组织好学生学习家乡、热爱家乡,说出一二个家乡的名人与故事;家乡中有哪些先进优秀人物,农村中蕴藏有什么历史文化。通过两个学期材料准备,通过材料带动了学生的写作,特别是萝村的国学大师陈柱勤奋好学的事迹感动了许多学生,学生们在平时作文中的记叙文,除了对家庭成员有所温情表达之外,难以形成妙笔生花,空洞无物。经过乡土语文的教学实践,原来家乡是如此多的精彩文化,学生在作文中可写的题材就多了,有了活水,学生的写作源泉就多了。
据统计,2010年春季期九年级语文段考成绩比上一学期提高了平均10.2%,而且优秀作文出现了上升的趋势。这充分体现了乡土语文实践中的成功之处。
二、科学探究乡土语文途径,提升研究成果的推广价值。
乡土语文研究不能够简单等同于印发历史资料、学生抄写事迹的初级手段,而是从研究中提升语文文化的涵养能力,来实现语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1、材料收集与研究应用同步。在学习罗政村钟耀荣支书先进事迹中,课题组就成功地将生态家园文明的理念引入了“低碳教学”理念。既然农村是进行了生态优美的建设,那么在学校中也应该实现生态化的教学,也就是“低碳教学”理念的形成。要知道,农村初中管理成本因各种原因是比较高,老师费力不讨好,表面上看似是老师能力的问题,但更深层次的是学校管理与教师育人方式转变的问题。农村初中学生由于视野狭窄、可接触的现实社会有限,直接影响了发散性思维的扩展,就造成了学生在校不知道如何学习,更加谈不上进步了。
所以,课题组针对上述问题,有效地引入乡土语文“低碳教学”的理念,让语文教学回复简单清新的面貌,让人文思想回归自然,自然就会引起教师观念的转变,将“低碳教学”发挥得自如有加。
2、拓展课题宣传力度,提升课题的影响力。自一至终的课题研究,凝结了课题组成员的心血,只有通过有效的宣传,才能体现研究劳动的价值所在。2010年6月7日《玉林日报》和玉林教育信息网均对该课题研究进行了充分报道,吸引了周边学校的注意,而且了课题组顾员林秀兰老师的《罗政村旅游资源调查》的综合实践教学设计获得了玉林市教育学会评比一等奖。
3、优化课题研究的途径,建立科学评价模式。只有建立了科学的评价体系,课题研究当中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课题组按照表格化、质量化、应用化的“三化”模式构建了评价规格体系,每一个课题成员都能够从细节中强化乡土语文自觉行为,然后通过课题中期研究会,不断优化研究成果,使得研究有章可遁。
三、综合乡土语文资料整理,设计课题研究开发方案。
根据研究计划,可通过相关书籍、网络、电视报道、报刊杂志等各种途径收集所需资料。要求学生学会向村民或村支书、主任及镇政府人员进行采访,弄清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或已有的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前景等。各调查小组在调查结束后应将收集的资料,所做记录及相关设想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写成调查报告。
比如说在具体实践活动中,以八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的学习,我们领略了不同的旅游文章写作与美景,比如,巴东三峡的雄奇秀丽,周庄水韵的“中国第一水乡”美称,青海湖如梦如幻的美境,还体验了纽约的勃勃生机异域风情。然后引导学生这样设计:在你的家乡有尚未开发的山川湖泊或名人名村吗?有成片的果园可以让游人去观赏采摘吗?有特色景观的风土人情可以吸引游客吗?已有的旅游景点,又该如何进一步开发旅游资源?
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都市型旅游业;都市文化旅游资源;上海
一、上海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概述
1.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
旅游资源开发是一个经过资源调查和评价,区位分析,市场预测,确立规划方案进而动工实施,最终形成向游客开放的旅游产品的技术经济过程[1]。张国洪在其著作《中国文化旅游》中提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是指对有关类型和层面的文化旅游吸引事象做出以经济目的为主的适合文化消费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据此,笔者对于“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理解为,在都市文化旅游开发中,对有关类型和层面的文化旅游吸引事象做出以经济目的为主的适合文化消费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
2.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参照国内外学者的旅游资源开发原则,关于上海都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笔者主张主要坚持以下五条原则:
2.1坚持分类开发原则
就是重新对上海市都市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分类整合,在资源开发中做到因类制宜、突出重点、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2.2突出地方特色原则
垄断性与竞争性并存是旅游资源的一个特点。“独特性”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都市文化旅游资源的独特性愈明显,其市场竞争性愈强,即其吸引力和竞争力就越大。
2.3坚持市场导向原则
任何旅游产品的价值都需要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所以,都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应以市场为导向,只有在充分进行市场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够开发出适合当今消费心里的都市文化旅游产品,以实现都市文化旅游资源预期的开发价值。
2.4坚持开发与保护相协调原则
要按照中央提出的“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2]总原则,实行严格的都市文化旅游资源保护措施,提高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特别是都市文化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都市文化旅游旨在实现经济、社会、美学价值的同时,寻求适宜的经济价值或利润和文化旅游资源价值的平衡。鉴于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双重效应,要从源头上来约束开发商和旅游者的行为,使之共同分担维护都市文化旅游资源价值的成本,力求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从而达到保护都市文化旅游资源的目的。
2.5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都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仅要考虑到旅游者的文化享受之外,更要考虑由旅游活动对都市文化资源本身以及资源所在地周边的市民所带来的影响。不仅要能够满足当代人的精神文化社会需要,同时还要以不牺牲后代人的潜在利益为代价。
3.上海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
据统计,2007年,上海接待国外入境旅游者为665.59万人次,外汇收入47.37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了9.9%和19.6%。国内旅游人数10210.23,旅游收入达1611.3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了5.4%和13.5%。[3]
上海都市型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主要取决于其旅游业的配套发展和都市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步性综合优势。张媛在《上海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中认为,上海都市型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主要取决于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客源市场和区域背景等四个方面的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成功申办2010年世博会,为上海都市型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预计2010年世博会举办期间将有超过7000万人次的中外游人入园。上海市政府无论是积极筹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还是投巨资建设浦东国际机场二期工程等众多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所有这些,都为上海都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4.上海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历程
自1978年底以来,有三件大事对上海都市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即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上海就在其列)、1990年宣布浦东开发和2002年申办世博会成功。根据上海市1986-2004年上海入境旅游人数和外汇收入统计数据显示,游客接待数量的增长曲线恰好与这三次重大事件发生的周期相吻合。
据此,张媛在《上海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中将上海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改革开放-1989年,开发重点是古文化遗址,为以后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奠定了基础;第二阶段,1990-2001年,开发特点是旅游资源的开发进入了一个快车道时期,注意旅游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规划的统一性问题,都市旅游业出现了一个高增长的态势;第三阶段,2002年至今。在这里,笔者主张把第一阶段界定为:1984-1989年,是对前面两个阶段的总结、扬弃和深化,注重资源的整合利用和系统配置。
二、上海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上海都市型旅游业发展的正效应分析
1.上海都市型旅游业的综合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如对发展和优化都市旅游的公共交通系统方面,近几年来,在不断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基础上,连续开设10余条旅游专线,基本上满足了不同层次游客在上海市进行观光游览活动的需要。如对城市市民休闲、娱乐和游憩活动空间的优化配置方面,上海现有博物馆、美术馆、歌剧院、电影院等各类文化娱乐场所15000余家,基本上形成了相对完备的城市休闲、娱乐和游憩活动体系。如对都市旅游生态系统优化方面,从“九五”计划到今天,上海共投入资金近千亿的资金新增绿地面积数千公顷,已经建成沿虹桥路、新华路和淮海路一线的绿色景观道路,浦东陆家嘴中心绿地、世纪公园等一大批都市旅游绿色生态景观。
2.上海都市旅游资源的结构配置愈趋合理
旅游资源的配置是指旅游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市场发展需要,通过各种合理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使有限的旅游资源在用时、用地与用途上实现一种合理搭配,其最终目标是要实现旅游资源的效益最大化。上海市的旅游资源开发定位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以观光为主到如今的多元化综合性功能指向,不仅体现了上海市都市型旅游业的发展与进步,也是上海经济发展与旅游事业发展日渐成熟的证明。
3.推动了都市文化旅游产品经营方式向集约化方向发展
上海都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不仅提高了都市文化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也加快了都市文化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优化了都市文化旅游产品的结构,使得上海的都市文化旅游产品始终能够满足国内外旅游者的需要,甚至创造需求,引导需求。同时注重对都市旅游形象的推广和宣传,实施旅游品牌经营战略,从而大大提升了上海都市文化旅游的整体形象,有力地推动了上海都市文化旅游产品经营方式向集约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旅游文化可持续旅游发展
近20多年,我国旅游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经过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人们意识到经济增长只是手段,经济发展才是目的,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普遍关注的中心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为旅游业的未来发展指出了一条光明之路。旅游产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从而构筑旅游业发展的新优势,实现旅游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文化内涵的阐释
现代旅游是在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主动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方式而出现的一种综合性大众活动,文化要素对旅游活动影响很大。文化的内涵,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笔者结合众多学者的观点和理解,总体上对文化的内涵得出以下认识:
1.1 文化的广泛性
文化是一个大的范畴,包括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们对文化多角度、多侧面的研究也正说明文化内容丰富,外延宽广。从不同视角可以把文化进行细分,旅游文化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1.2 文化的层次性
文化具备特有的层次结构,包括表层的物质文化、核心层的精神文化、中间层的制度文化和中介层的教育文化。所以“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互为表里地对立统一于整个旅游活动中。而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则是由物态到心态的中间性过渡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度文化是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旅游层次,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具有保证方向和指南的意义”。因此,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应当多方位、多层次思考。
1.3 文化的模糊性
由于文化涵盖面广泛,有学者提出文化天然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其内容既具体又抽象,“模糊的文化和文化的模糊,使得我们在理解、研究文化时,有时不得不不求甚解”。理解和掌握旅游文化内涵必须分门别类,层层递进。
1.4 文化的差异性和发展性
文化是历史发展中各地区各民族实践中创造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文化作为一个不断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的动态开放系统,在稳定与发展的对立中不断实现自我保持和自我更新。
2、文化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1 先进的旅游文化引领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
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用先进文化引领旅游可持续发展。现代旅游是旅游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要而实施的一种高级消费,旅游者最大的收获就是精神的愉悦和一段回味无穷的美好记忆,所以没有文化就没有旅游,旅游产品和旅游产业的经济性、文化性是统一的。只有充分重视旅游产品的文化性,挖掘其文化内涵,展示文化特色,提高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才能吸引旅游者,才能带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2.2 文化是旅游经济竞争的核心
旅游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因素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级的需求,易于满足;但是其最终目标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属于高级而复杂的需求,较难于满足。由于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往往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所独有,很难模仿和复制,可比性较低,易于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形成发展旅游强有力的竞争能力,文化中所带有的民族和地域的独特信息,往往是不可再生也是不可替代的,突出旅游文化特色形成区域间文化特质,是培植旅游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随着旅游开发逐渐向深度发展,文化象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旅游经济活动,只有通过文化创新才能保持旅游经济基业长青。
2.3 文化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
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经济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重视文化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世界性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强调:实现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存在于文化之中,文化是发展的摇篮。国际旅游发展的经验显示,旅游业的收益越来越不依靠人数的增加,而来自于多元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服务,旅游与文化交流结合程度愈高、旅游文化因素越多,旅游经济越发达。在旅游资源走过普遍开发阶段之后,文化成为将旅游业发展引向深入的重要驱动力。
2.4 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
我国旅游业在近年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国悠久深厚的文化资源。2002年,海外游客对中国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调查中,五种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文化类型就占了四种,其中对华侨的调查,文物古迹名列第一位。这体现了旅游对文化的依附性以及它本身具有的文化属性,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延续性、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繁多的文化资源种类,有利于开发结构完善、选择适应面广的旅游产品,形成优质品牌。
2.5 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
旅游者通过旅行活动,学习了解到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同时也将自己本地区的文化带给了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传播和交流了两地的文化。同时,为了吸引旅游者,旅游目的地也日益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这对于文化的发展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众多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的有关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旅游者大规模持续来访,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影响更多的是消极部分,最明显的是使当地文化不正常的商品化,这类变化对于那些原本以独具特色的文化和地方社会风情民俗为基本的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来访的目的地是致命的,它将使这些目的地失去原有吸引力,失去旅游产业持续发展乃至维持其基本生存的基础。
3、结语
旅游产业是兼有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四大功能的产业,但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文化及其他功能的现象在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旅游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永续利用要求提升产业素质,整合文化要素,进行品牌运作。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研究精神文化,开发物质文化,打造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推进教育文化,由政府以及与旅游产业有关各方参与,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积极实践,促使旅游产业走向成熟,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春山.旅游文化——中国旅游业参与国际竞争成败的关键[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
【关键词】旅游学概论;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作为国家教育部指定的旅游管理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旅游学概论课程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通过对人类旅游活动以及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资源;旅游介体—旅游业)的研究,全面系统地介绍旅游活动的发展历史和规律。同时,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通过掌握旅游基础知识、熟悉旅游业发展现状,具备用旅游专业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养成旅游职业综合素质三个学习层次,从而达到专业基础知识的获得、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专业基础素养的初步提高,为培养旅游企业一线服务和基层管理人员提供专业基础知识、能力和素质保障。如何构建有效的课程教学模式是高职教育一直探索的重要课题。在此教学模式中,教学重点是如何从注重知识的传授转为注重技术能力的培养,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在长期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探索实践中,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项目完成为载体开发课程,建立课程体系,全方面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将是目前及未来高职教学的主要发展方向。由于课程特点,旅游学概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还是侧重于理论的学术研究,在课程改革方面还存在很大不足,如课程理论内容冗余,缺乏设计与整合,理论内容枯燥;教学方式主要依赖理论讲授,跟学生的互动很少,以致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职业能力缺乏训练载体,实践教学效果很不好。学校的传统理论知识教学缺乏对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不能真正实现工学结合的开放式教学,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综上,从高职教育要切实培养旅游人才角度看,旅游学概论的教学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尤其是课程理念的改革和课程内容设计的改革。课程教学应围绕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来展开,要在对旅游行业职业岗位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在实践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以典型的课程实践任务为载体,引导学生“做中学,学中做”,通过完成项目任务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课程设计的思路
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在高职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中之重。按照“以职业能力本位,以实践行动为导向,以工作项目为先导”的原则,结合长期的教学经验积累,旅游学概论课程积极探索并打破传统的照本宣科的理论教学体系,构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工学结合、任务驱动的课程体系。具体来说就是,将课程的理论内容首先进行整合,并针对性地设计具体实践任务,引导学生完成这些实践任务,在此过程中,始终强调“教、学、做”合一,力求达到“学中做,做中学”的效果。课程以工作项目为中心展开教学,打破固有的课程理论框架,结合旅游行业需求、职业岗位能力、注重培养技能和培养学习兴趣四个方面,本课程具体设计了“1个原点、3个模块、5大项目”的“135”学习体系。1个原点就是旅游活动的分析;3个模块分别是旅游活动基础知识、现代旅游三要素、旅游相关问题;5大项目包括走进旅游世界、成为一名旅游者、介绍家乡旅游资源、为父母安排一次旅游活动、我的旅游我做主。教学模块与项目的设计充分将实践任务与理论内容完美融合起来(见图1)。课程突破传统教学中注重概念轻视实践的误区,更侧重于学生的学习体验和积极参与过程,对课程多元化的教学目标的实现有重要作用。
二、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
课程培养目标的设置是学校办学目标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结合。旅游学概论课程总目标是培养具备三个基础的高素质的导游人员、计调、景区景点讲解人员、旅行社从业人员。课程注重旅游基础知识的掌握和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要达到以下三方面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旅游学的基本规律,了解旅游学科体系的结构;(2)掌握旅游活动的三要素(主体—旅游者;客体—旅游资源;媒介—旅游业)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3)系统了解中外旅游活动的产生和发展;(4)理解旅游业的构成及旅游业的影响。2.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旅游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旅游实践问题;(2)能够进行简单行业调研并总结归纳;(3)能用所学的专业术语表达对某些问题的分析及见解;(4)能够为今后从事旅游工作奠定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5)培养独立学习能力。3.素质目标:(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学习的积极性;(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3)初步奠定诚信敬业、有激情、会创新的专业素养。
三、课程教学的组织实施
1.课程内容的整合
结合课程设计思路,联系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具体教学内容安排上将学习项目进一步进行任务分解,从而确定理论学习内容结构,每一个学习项目都设计有对应的实训活动,且合理安排了32个理论学时和16个实践学时。具体来说,本课程将内容整合为五大项目,分别为:走进旅游世界、如何成为一名旅游者、介绍家乡旅游资源、为父母安排一次旅游活动、我的旅游我做主。每一个项目又进行了学习任务分解,项目1“走进旅游世界”分解为两个任务,即追溯旅游发展历程、旅游活动分析;项目2“如何成为一名旅游者”分解为两个任务,即旅游者的界定、旅游者类型分析;项目3“介绍家乡旅游资源”分解为3个任务,即旅游资源分类、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旅游资源保护;项目4“为父母安排一次旅游活动”分解为5个学习任务,即旅游业认知、旅行社分析、认识旅游交通、走进旅游饭店、认识旅游商品;项目5“我的旅游我做主”分解为4个任务,即旅游市场分析、认识旅游组织、把握旅游影响、推动旅游可持续发展。
2.教学方法的选择
通过家庭背景、文化基础、行为习惯、个性心理等几方面的学情分析,确定了教学形式上首先要多方式多途径让学生了解旅游业,第二就是要让内容直观生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最后要活跃课堂气氛给予学生表现机会。所以,课程教学上选择了五种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分别是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情境教学法、调查研究法、课堂讨论法。讲授法:该课程理论性较强,一些重点内容还需要详细阐述,对各类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讲解,教学中既强调对教学内容的传递,又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案例分析法:通过大量典型旅游行业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境教学法:通过问题、影像等多种途径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相关情境中,通过提供直观、生动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调查研究法:利用课后调研作业设计,加强学生调研分析能力和对旅游行业企业的了解;课堂讨论法:将学生分组,教师向各小组布置讨论任务,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共同进行讨论得出结论。
3.教学模式实施
本课程实施问题引领主题式6步教学法,以问题为引领,分为展示评价,分析问题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互动讲授,探究问题拓展训练,解决问题交流总结,反思问题布置任务,关注问题等6个教学环节,每一问题环节对应相应的教学活动和具体教学方法的使用。以项目3“介绍家乡旅游资源”中的旅游资源分类任务为例,在明确了学习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的前提下,按照问题引领主题式6步教学法来开展教学活动。具体如下:首先,展示评价,分析问题环节,教师组织小组对提前选择好的热点问题进行汇报展示,教师点评;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环节中,教师播放南京旅游资源介绍视频,导入讨论情境,提出关于旅游资源分类的引导性问题;互动讲授,探究问题环节中,教师组织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进行代表发言,教师将各组观点进行记录,进行比较和总结讲评,并讲授旅游资源主要分类及其分类标准;拓展训练,解决问题环节中,教师设置课堂小思考和小测验,考查知识点掌握情况;交流总结,反思问题环节中,教师组织两位同学谈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哪些知识和能力方面的收获,并进行知识总结;布置任务,关注问题环节中,教师布置课后任务即对家乡旅游资源进行分类调查,按照国标法简单分类,并撰写简易调查报告,用ppt汇报展示。该教学模式力求突破传统理论课授课模式,融“教学做评”为一体;注重以生为主,师生互动,进行课堂上的合作探究教学;同时开拓第二延伸课堂,注重能力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课堂气氛热烈,师生互动良好,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课程评价体系设计
打破以考试成绩为学习质量的传统评价标准,重视考查学生的职业能力,实施过程考核重视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试卷内容开放化的三维考核方式。
1.过程考核重视化。课程的考核不再是将期末的闭卷理论考试作为重点,而是更注重学生一个学期的学习过程表现。其中,过程性评价比重占50%,考核内容包括实训任务40%、出勤情况5%、自评综合表现5%等几个方面。
2.评价主体多元化。在考核评价主体上,适当削弱主讲教师的考核分量,将学生个体、学生小组、旅游企业等纳入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中来,共同构成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其中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和企业(社会)评价分别占30%、50%、20%。
3.试卷内容开放化。在闭卷考试中,试题将考核要点放在考查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应用能力等开放试题上,不禁锢学生思维,同时答案也不是唯一的,而是开放的、多元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应实施教育观念和教学观念的转变,才能适应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适应旅游人才培养的需要。旅游学概论课程的建设与改革仍处于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下一步课程改革的方向是进一步精心设计与行业、企业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与任务,提高教学参与性与实践性。同时,针对目前教材普遍理论化、缺乏实践性的问题,尝试编写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为特色的课改新体系教材。
【参考文献】
[1]邓梅.高职“旅游概论”课程设计与课堂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3(23):134-135.
[2]朱中原,朱景平.高职院校“概论”课项目化教学改革探析[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3):273-275.
[3]孟秋莉.提高“旅游学概论”教学有效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05):170-172.
[4]臧传芹,王慧元,赵美微,郐凯.高职《旅游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1(04):74-76.
【论文摘要】文章首先从中西方文化的概念和核心入手,追溯旅游的历史发展,分析文化和旅游的关系;然后探讨旅游文化的发展内涵和功能;最后以西安成阳旅游一体化(旅游同线)为例,回顾所取得的成果,并提出西成旅游文化发展的主要对策。
旅游文化是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它是环绕旅游活动有机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更多浸透了旅游客体的客观历史文化和旅游主体的主观文化以及在旅游过程中与旅游媒介相互作用,决定着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和兴衰成败。
一、中西方文化与旅游
(一)中西方“文化”的概念及核心
1西方文化。西方“文化”一词是从拉丁语Cultura转化而来的。据英国文化史学家威廉斯(Raymmond Williams)考证,在18世纪之前,culture一词主要指“自然成长的倾向以及人的培养过程”。到了19世纪,culture指“各类艺术的总体”和“一种物质上、知识上和精神上的整体生活方式”。};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马文·哈里斯(Marvin Harris)将其定义为“特定的生活方式的整体,包括观念形态和行为方式”。著名人类学学者泰勒(Ed-ward Burnctt Tylor)给文化的定义在西方基本达成共识:“文化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合体。’,la]西方文化是一种宗教文化,其特征是主体与客体对立,宗教与科学两元。西方文化的源头是希伯莱文化、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体现为理性精神、人文精神、宗教精神的统一。
2.中国文化。在汉语中,文化的意识至少应当推至东周。孔子的《论语·八情》中有“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这里“文”已经有文化的意味。《易经))中说:“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词源而言,汉语“文化”一词最早出现于刘向《说苑·指武篇》:“圣人之治天下,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由此可见,中国最早“文化”的概念是“文治和教化”的意思。比较流行的看法认为,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偏重精神方面,其精神基础是儒家伦理。进一步的引申认为中国文化天人合一:“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于鬼神合其吉凶。”其特征是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宗教与伦理的结合,讲究的是人文主义。从渊源上讲,中国文化是一种巫史传统的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流,道、法等为补充。
(二)文化和旅游的关系
1旅游和文化密不可分。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例如,北京的胡同文化,广东的汉奸别墅,湖南的清代妓院遗址,长安古乐等。综观旅游发展史,虽然各个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但在本质上却有许多共同之处,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所追求的文化享受。文化有很强的民族性和轰展性,地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必然相互联系、相互交流,而人类的旅游活动,就是各种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结合的运动。因此,组织旅游和参与旅游的一切活动,必然与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
2.文化是旅游竞争的核心。旅游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易于满足,但其最终目标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由于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往往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所独有,文化中所带有的民族和地域的独特信息,往往是不可再生也是不可替代的,形成发展旅游强有力的竞争能力,西安、洛阳两城市争夺丝绸之路的起点就是典型的例子,因为丝绸之路已成为驰名世界的旅游品牌。
3.文化是旅游的驱动力。国际旅游发展的经验显示,旅游业的收益越来越不依靠人数的增加,而来自多元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服务。在旅游资源走过普遍开发阶段之后,文化成为将旅游业发展引向深人的重要驱动力。以北京大观园为例,从160万元《红楼梦》电视连续剧的制景费起家,按小说中的菜谱开发红楼宴、红楼宴舞,靠挖掘文化内涵成为国内旅游的知名品牌。西双版纳的傣族泼水节、杨丽萍的原生态大型歌舞“云南印象”等,都是对民族文化充分运用的典型。
4.文化是旅游发展的方向。我国旅游业在近年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国悠久深厚的文化资源。据统计,2008年海外游客对中国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调查中,五种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中,文化占了四种,其中对华侨的调查,文物古迹名列第一,体现了旅游对文化的依附性以及它本身具有的文化属性。我国独有的历史文化延续性、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繁多的文化资源种类,有利于开发结构完善、适应面广的旅游产品,形成优质品牌。推进文化旅游的发展,才能使我国由旅游大国成为旅游强国。
二、旅游文化的发展
(一)旅游文化的内涵
旅游文化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是由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资源或旅游目的地)、旅游媒介(直接、间接服务的旅游企业)在旅游中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总和。它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为依据,以行、吃、住、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依托,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中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始终作用于旅游活动整个过程之中。首先,旅游文化包括人们对旅游的理论研究成果,如旅游经济学、旅游管理学、旅游心理学、旅游美学、旅游文学、旅游影视艺术等,具有为旅游业奠基和定向的作用。其次,旅游文化是在与多学科的结合、碰撞、融会过程中形成的学科,它主旨鲜明、内容丰富、研究内容独具特色。此外,它还肩负着为旅游业服务,提高旅游品位和格调的任务。最后,与旅游有关的文化载体,如机场、车站、餐馆、市场、导游人员等,都能通过不同的角度和多种方式给游客以文化的熏陶和启迪。
(二)旅游文化的功能
1旅游文化的人文教化与审美功能。旅游活动的重要目的就是感受美,获得美感,而美就蕴藏在旅游文化的客体之中。旅游者通过游览秀丽的自然景色、凭吊历史文物古迹、领略异域的风土人情、品味他乡的饮食文化,提高审美水平。在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中,许多自然景观中包含了伦理道德意义,自然景观的美丑同人的道德情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比如在游览长江三峡的神女峰时,会被神女对待爱情婚姻至死不渝的态度所感动;畅游黄河,除了感受其浊浪滔天的壮阔水势外,更主要的是被黄河的象征意义—华夏文明的摇篮和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所感染和激励,由此提升了思想境界,增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2.旅游文化的商业价值与经济功能。旅游文化的商业价值与经济功能具体表现在促进消费和增加外汇收人两方面。旅游文化对于消费的促进作用,首先体现在旅游媒介中。旅游业经营者、从业者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职业道德、服务观念及经营思想等文化素质越优秀,旅游者的文化需求和审美情趣就越会得到满足,精神上的享受、心理上愉悦必然会强化消费欲望,从而实现消费行为。另外,旅游资源中文化含量与价值的开发,同样会促使旅游消费的增加。外国游客人境旅游,既要进行商品消费,又要求提供劳务服务,开发旅游文化资源、发展跨国旅游是给国家增加外汇收人的重要途径。
3.旅游文化的文化交流功能。旅游文化具有文化交流功能。文化交流可以增强旅游地国家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加强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友好往来。中国是一个旅游大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山河壮丽,古迹众多,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都非常丰富。旅游者登临泰山,会产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豪情;漫游故宫,会发出中华民族建筑艺术举世无双之惊叹。旅游文化还可以帮助旅游者交流思想感情,消除偏见和误解,有力地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三、旅游文化发展的主要对策—以西安咸阳旅游一体化为例
(一)西咸旅游同线的提出
西安作为我国重要的旅游热点城市和西部核心旅游集散地,年游客接待量占陕西省的90%以上;咸阳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以文物为主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而且是陕西北线、西线旅游的重要节点。西安的客源优势和咸阳的资源优势为两市的旅游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沈抚同城化”、“广佛同城化”、“京津同城化”和“西咸经济一体化”的提出,2003年元月,西安、咸阳两市旅游局在西安共同签订了“旅游同线”协议,提出了“一接四同”的具体思路(即旅游规划相衔接、旅游市场同开发、旅游产品同体系、旅游环境同整治、旅游服务同网络),标志着西咸旅游一体化的正式启动。
(二)西咸旅游同线取得的成果
六年来,两市的旅游合作取得了很大成果。比如,建立两市旅游协商机制,即两市旅游局和旅游协会间共同研究、确定一定时期内“旅游同线”工作;实现两市旅游规划对接.邀请对方参与规划的研讨,为编制西咸旅游总体规划奠定了基础;建立联合促销机制,如联合赴客源市场进行促销、联合举办了“观《贞观长歌》、游盛唐美景”、“持奥运门票到西、咸半价游”等活动;建立了重大旅游项目协商机制,避免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建立了两市旅游行业单位联系机制,通过信息互通、培训同搞、市场共作等措施,使两市行业单位的经营管理、服务水平有了新的提高等。
(三)西咸旅游文化发展的主要对策
1.打造西咸旅游统一形象。共同协商确定两市共用的旅游形象、旅游标识、旅游口号等,共同对外宣传,使西安与咸阳成为一个统一的旅游目的地,使西咸旅游成为游客普遍认可的统一体,而不仅仅是两市旅游部门内部的认同。
2.构建两市统一的旅游宣传咨询与服务平台。由两市共同建立旅游基金,用于西咸同线旅游宣传咨询与服务平台的构建。如建立两市同台同号的旅游声讯服务平台、旅游网络咨询平台、在两市广电网络中开设共同的旅游栏目、在两市建立统一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在整合两市旅游六要素的基础上推出统一的、两市通用的城市旅游卡等等使西咸旅游合作向深层化、具体化、实用化方向发展。
3.发掘文化内涵,提高旅游文化品位。大力加强对旅游历史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使蕴含在旅游资源中的文化潜能得以充分释放;通过举办一系列的旅游节庆活动或者建设一批主题文化公园来显示博大精深的唐、秦文化内涵;重视旅游文化策划工作,解决现存的整体旅游形象不清晰、旅游产品文化档次不高、旅游市场文化营销策略不高明的问题,真正把旅游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4.了解旅游消费者的文化需求。旅游经营者必须了解旅游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和文化精神特征。比如,外国旅游者来中国,除了欣赏我国秀美的山川名胜、体会灿烂的历史文化和品尝中国的美味佳肴外,更希望能够了解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了解中华民族的生产、生活、信仰、娱乐等方面的习俗。这就要研究不同的旅游消费群体,把握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心理。
【关键词】森林公园 森林旅游 改造 WTO
1.森林公园的概念和作用
关于“森林公园”的概念,在1999年的《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国家标准,对“森林公园”作了科学的定义,“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森林风景资源和环境条件,可以开展森林旅游,并按法定程序申报批准的森林地域”。随着当代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由此而兴起的“回归大自然”、“绿色觉醒”、“森林旅游”、“森林浴”等活动迅速发展起来。
1.1森林的杀菌功能。森林能分泌杀菌素如菇烯、酒精、有机酸、醚、醛、酮等。这些物质能杀死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据测定:南京市各公共场所空气含菌量为每立方米49700个,公园内为1372-6980个,郊区植物园为1046个,相差12-25倍。张家界森林公园的夫妻岩人工杉木林内含菌量仅244个。林道附近因游人影响为524个,而同时在公园内游人食宿中心测定为13918个。
1.2森林降低噪音。噪音低,是森林环境的又一特征,林木的存在能消除自然环境中的一些有碍人类健康的噪音。据研究:绿色植物通过吸收、反射和散射可降低1/4的音量,一般人体能够忍受
1.3森林的绿色心理效应。绿色的基调,结构复杂的森林,舒适的环境等对人的心理作用更是为人们所重视。据测定:游客在森林公园中游览,人体皮肤温度可降低1一2℃,脉搏恢复率可提高2一7倍,脉搏次数要明显减少4一8次,呼吸慢而均匀,血流减慢,心脏负担减轻。森林的绿色视觉环境,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多种效应,带来许多积极的影响,“绿视率”理论认为,在人的视野中,绿色达到25%时,就能消除眼睛和心理的疲劳。
2. 我国开发森林旅游资源的现状
2.1资源丰富。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旅游资源特别是森林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森林本身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且为其他自然、人文和社会旅游资源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
2.2类型多样。我国森林公园除了以森林作为基调景观外,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山岳型森林公园:以奇峰异石等山体景观为主的森林公园,如张家界、泰山等;
水域型森林公园:以江河湖泊等水面景观为主的森林公园,如千岛湖、南湾等;
海滨型森林公园:以海滨风光为主的森林公园,如秦皇岛海滨国家森林公园等;
城郊型森林公园: 地处城市郊区、以满足城镇市民游览休息为主的森林公园,如武汉市郊的青龙山森林公园、长春市郊的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等。
庙宇型森林公园: 以寺庙观庵等古建筑和宗教文化为主的森林公园,如篙山、楼观台森林公园等。
除上述之外的其他类型的森林公园,如敦煌沙漠国家森林公园、火山口国家森林公园、陨石山国家森林公园等。
2.3分布不均。我国森林公园的分布明显存在着东南多、西北少的特点,若从甘肃兰州划一东北一西南走向的45度斜线,斜线西北只有20个森林公园,约占8%;而斜线东南却有230多个,占92%。
2.4人才缺乏。一是缺乏专业人才,二是现有人员素质过低。资源是开发建设森林公园的基础,反之利用开发建设取得经济效益而用于各种动植物资源、生态平衡、环境的保护和发展。科学地建立生产和旅游区域,进行有机的统一经营管理,处理好开发与保护关系,同时森林公园的开发与林区群众的关系.森林公园在开发建设中,难免要同当地群众的切身利益发生冲突。加强同林区群众的联系,促进林区市场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加快外部信息向山区的传递,促进当地林副产品的畅销。
3.关于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和改造
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在总体规划设计中,要注意:
(1)现有自然与人工景物的整饰;(2)人工造景,(3)旅游线路,(4)服务设施;(5)景观资源保护;(6)组织机构与人员编制;(7)投资概算;(8)效益预估。
总体规划设计通常分景区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工作层次。总体规划完成后,其基本成果应符合下列要求:简称:“一书、六图、九表”。即:
一书: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说明书。
六图:风景资源现状图;风景区划图,总体及重点景区规划图;旅游线路图;景观和环境保护规划图; 红(道路)、绿(风景林和植物景观)、蓝(河湖水系)、紫(景点和景物)、黑(洪电),压走廊)五线规划图。
九表:森林资源统计表,风景资源调查表,公园人员编制表,公园投资概算汇总表,公园分期工程投资概算表,旅游收入结算表等。
森林公园改造要以乔木树种为主体、兼含灌木、草本植物,创造起伏不平的地形地貌、林分的层次结构、色彩的随季节变化、光线的明暗,构成多种多样的景观要素为原则。在设计上要求做到:要大量种植树木,品种要多样化,要突出一个“绿”字。在格调上要既有高山、大川、瀑布的壮观美,也要有小桥、流水、人家的秀丽美,造成一个深邃幽静的环境。要充分利用森林公园区域的名胜古迹纪念圣地,以对游人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要设置景观小品,如:亭、榭、台、池等,以备游人观赏休息。在森林公园的主景区,可播放一些格调高雅,旋律优美的音乐,不仅可以舒缓游人的紧张情绪,降低血压,还能促进树木生长,花卉竞放。
4.创造森林公园的植物景观
植物景观是森林公园的主要景观之一,也是森林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形成绚丽多采的垂节性景观。林下结合景区主题,创造植物景观衬托景区意境。森林公园不同的景区有着不同的主题,有以植物景观为主题的,也有自然景观或人景观为主题的。在以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为主题的景区中,利用植物景观R托主题,不仅是公园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同时在景观效果上也会起到一个意想不到的寓境。在对森林公园植物景观在树种选择上首先要重视利用考虑乡土树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树种。这不仅可以很好地保证规划设计效果(乡土树一种适应性强),而且还可更好地发挥森林公园的特色。如福建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进行总体规划设计时,在植物景观规划方面,利用可反映福建东南沿海特色树种的榕树作基调树种。森林是陆地最大最完整的生态体系,是人类生命的摇篮。森林环境与城市环境相比,形成了鲜明巨大的反差,具有环境幽静、空气清新、风景优美等特点,具有消除疲劳、清心明目、调节身心、延年益寿等多种功能。以森林公园为大自然代表开展的森林旅游极大地迎合和满足了人们“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强烈愿望。这是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旅游业持续发展的最根本动力。
5.森林公园道路类型和等级的确定要求
森林公园的交通运输包括三种:对外交通、入内交通和内部交通。外部道路主要靠交通部门,车行道路分为干线和支线,是森林公园道路网的骨干,解决游客运输和物资供应运输。
5.1干线森林公园与国家或地方公路之间的连接道路。作为森林公园道路,要把路线两侧设计成带状的绿化带。以种植花草为主,并以两旁的自然风景为背景,显示出万绿丝中一点红的景观。
5.2支线森林公园通往经营区、各功能分区、景区的道路。考虑客运、货运、护林防火需要,简易公路的改建或新建的公路,按林区二级公路或按交通部山岭重丘四级公路标准规划,但路面为水泥混凝土,平整无尘。
5.3步行道森林公园连接景点、景物,供游人步行游览的道路,包括步行小径与登山石级。步行道顺山形地势,曲直自然,一般按1-3m进行规划设计。
6.森林公园营建中存在的问题
6.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限制.森林公园的建设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社会经济的各发展阶段对森林公园建设有着巨大的影响,决定了我国森林公园建设的多层次与多样化。
6.2忽视自然,未与自然相融合对自然不够重视,在建设过程中,对自然的原生本底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变,改变山川地貌的形状,旅游带来的垃圾以及接待区域产生的污染水未得到较好的处理等等。
6.3 生物生境破坏严重.生物生存环境被破坏,人为的设施改变了栖息地的景观格局,使栖息地破碎化,面积减少,数量增多,总体上降低了生物多样性。
7.我国森林公园建设的策略
7.1 明确森林公园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森林公园的建设方向应该是“生态园”。不要把森林公园当作城市公园和人工庭园来建。
7.2 科学地确定森林公园建设的核心与内容森林公园作为国家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7.3 健全森林公园支持保障体系.特别是以法律的形式明确森林公园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进一步促进和规范森林公园建设与管理。
参考资料:
[1]李沁. 张剑英. 谈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及其完善问题 。山西林业科技。1994年03期(网络检索-清华同方,途经-主题检索)
[2]陈戈. 夏正楷. 俞晖. 森林公园的概念、类型与功能 林业资源管理2001年03期(同上)
997年05期(同上)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旅游文化;可持续旅游发展
近20多年,我国旅游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经过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人们意识到经济增长只是手段,经济发展才是目的,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普遍关注的中心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为旅游业的未来发展指出了一条光明之路。旅游产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从而构筑旅游业发展的新优势,实现旅游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文化内涵的阐释
现代旅游是在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主动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方式而出现的一种综合性大众活动,文化要素对旅游活动影响很大。
文化的内涵,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笔者结合众多学者的观点和理解,总体上对文化的内涵得出以下认识:
1.文化的广泛性。文化是一个大的范畴,包括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们对文化多角度、多侧面的研究也正说明文化内容丰富,外延宽广。从不同视角可以把文化进行细分,旅游文化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2.文化的层次性。文化具备特有的层次结构,包括表层的物质文化、核心层的精神文化、中间层的制度文化和中介层的教育文化。所以“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互为表里地对立统一于整个旅游活动中。而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则是由物态到心态的中间性过渡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度文化是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旅游层次,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具有保证方向和指南的意义”。因此,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应当多方位、多层次思考。
3.文化的模糊性。由于文化涵盖面广泛,有学者提出文化天然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其内容既具体又抽象,“模糊的文化和文化的模糊,使得我们在理解、研究文化时,有时不得不不求甚解”。理解和掌握旅游文化内涵必须分门别类,层层递进。
4.文化的差异性和发展性。文化是历史发展中各地区各民族实践中创造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文化作为一个不断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的动态开放系统,在稳定与发展的对立中不断实现自我保持和自我更新。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进程中,人居于中心地位。要以人为本,客观地看待由旅游人群流动带来的文化交流,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文化差异并不能说明两地文化孰优孰劣。
结合旅游产业理解文化,旅游文化不是旅游与文化的简单叠加,它不仅仅局限在民族传统文化的领域,也不是仅仅关注文化旅游这类文化表征比较明显的旅游形式,而是要将旅游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一步揭示其内在的固有规律,以利于其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和一般文化形式相同,也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多层次结构体系,“既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饮食服务、园林建筑、民俗娱乐与自然景观等旅游客体文化领域;又涉及旅游者自身文化素质、兴趣爱好、行为方式、思想信仰等文化主体领域;更涉及旅游业的服务文化、商品文化、管理文化、导游文化、政策法规等旅游介体文化”。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旅游的文化内涵,将使旅游文化建设更具目的性、针对性和实际可操作性。
二、文化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先进的旅游文化引领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用先进文化引领旅游可持续发展。现代旅游是旅游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要而实施的一种高级消费,旅游者最大的收获就是精神的愉悦和一段回味无穷的美好记忆,所以没有文化就没有旅游,旅游产品和旅游产业的经济性、文化性是统一的。只有充分重视旅游产品的文化性,挖掘其文化内涵,展示文化特色,提高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才能吸引旅游者,才能带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2.文化是旅游经济竞争的核心。旅游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因素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级的需求,易于满足;但是其最终目标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属于高级而复杂的需求,较难于满足。由于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往往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所独有,很难模仿和复制,可比性较低,易于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形成发展旅游强有力的竞争能力,文化中所带有的民族和地域的独特信息,往往是不可再生也是不可替代的,突出旅游文化特色形成区域间文化特质,是培植旅游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随着旅游开发逐渐向深度发展,文化象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旅游经济活动,只有通过文化创新才能保持旅游经济基业长青。
3.文化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经济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重视文化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世界性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强调:实现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存在于文化之中,文化是发展的摇篮。国际旅游发展的经验显示,旅游业的收益越来越不依靠人数的增加,而来自于多元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服务,旅游与文化交流结合程度愈高、旅游文化因素越多,旅游经济越发达。以北京大观园为例,从160万元《红楼梦》电视连续剧的制景费起家,不断发掘红楼文化,按《红楼梦》小说中的菜谱开发红楼宴、红楼宴舞,靠挖掘文化内涵使得企业发展成为国内旅游企业的知名品牌。在旅游资源走过普遍开发阶段之后,文化成为将旅游业发展引向深入的重要驱动力。
4.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我国旅游业在近年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国悠久深厚的文化资源。2002年,海外游客对中国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调查中,五种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文化类型就占了四种,其中对华侨的调查,文物古迹名列第一位。这体现了旅游对文化的依附性以及它本身具有的文化属性,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延续性、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繁多的文化资源种类,有利于开发结构完善、选择适应面广的旅游产品,形成优质品牌。目前,文化旅游市场开发方兴未艾,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开发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旅游活动内容,可以满足游客的高层次文化需求,是中国旅游面向国际市场和竞争的必然选择,推进文化旅游的发展,才能使我国由旅游大国成为旅游强国。
5.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旅游者通过旅行活动,学习了解到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同时也将自己本地区的文化带给了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传播和交流了两地的文化。同时,为了吸引旅游者,旅游目的地也日益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这对于文化的发展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众多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的有关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旅游者大规模持续来访,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影响更多的是消极部分,最明显的是使当地文化不正常的商品化,这类变化对于那些原本以独具特色的文化和地方社会风情民俗为基本的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来访的目的地是致命的,它将使这些目的地失去原有吸引力,失去旅游产业持续发展乃至维持其基本生存的基础。
三、旅游文化内涵建设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
实现旅游产业利益最大化和不断发展,关键在于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需求,在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过程中,建立产业良性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发展关系,从而提升产业素质,获得可持续发展。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旅游发展观念。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提出“以旅游养旅游”、“五个一齐上”等发展思路,曾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人们对旅游从外事接待到事业再到产业的认识逐渐明晰,一些项目在一定时期内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这种外延式扩张的粗放型发展,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造成的破坏难以用经济数字来计量。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产业发展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和效益型,通过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提升产品附加价值,向深度发展。2.坚持政府主导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条件下,形成了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并由此形成的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企业运作、全民参与的产业发展态势,在旅游目的地,旅游投资经营者、游客、当地居民三者之间的利益交织在一起,只有政府才能协调好他们之间的现实矛盾,追求并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文化效益的统一,因此,政府管理部门要提高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摒弃短期行为,做先进文化的代表,引导当地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并由此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
3.构建旅游企业文化营造和谐旅游环境。随着我国旅游法制建设的逐步健全,促进了旅游市场环境的规范,但是旅游行业恶性竞争、虚假广告、合同欺诈等各种短期行为仍然在侵蚀着旅游经济本不健壮的肌体,严重威胁着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营造诚信公平的经营环境,改善旅游行业形象,是旅游经营企业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依法治旅完善旅游法律法规建设,可以一定程度地规范市场秩序,更重要的是依靠旅游经营企业的自律,通过构建旅游经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倡导诚信守法经营。
4.深度开发旅游资源以品牌促发展。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文化内涵开发是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是文化创意,在分析地方文脉的基础上确定文化的开发方向和主题格调,明确定位围绕主题进行内容组织,进而通过旅游产品加以体现,并不断丰富文化内涵,进行创造性的升级改造。其中,对旅游资源文化主题的感知和把握并经由旅游产品外显是关键,其本质在于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概括、发掘、升华最终凝聚区域特色的个性化精神,然后通过物化、创新,实现更深层次的整合,将文化内涵渗透、表现在旅游产品的各个层面,形成特色品牌,强化旅游吸引力。
5.重视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做好前瞻性研究。我国旅游产业起步较晚,旅游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缺乏市场的纵深拓展能力;另一方面,羽翼尚未丰满,恰逢中国加入WTO的巨大变革,刚刚蹒跚学步就面临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挑战,客观上使得中国旅游产业不可能亦步亦趋照搬照抄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同时,正是由于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历史很短,旅游产业发展的焦点集中在经济领域,加上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不如它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那么直接和易于察觉,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其结果才逐渐显现出来,可一旦结果显现,其后果也就无可挽回,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远远落后于旅游对经济和环境影响的问题研究。我们必须重视这个现象并做好前瞻性研究,现阶段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旅游接待地区社会文化商品化问题、传统文化衰退问题、民族文化异化问题以及游客带来的文化示范对旅游接待地的文化影响问题等等,从事这些研究的不仅包括旅游工作者,还包括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所以还应当重视做好成果共享和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推广。
6.加快人才培养夯实旅游产业发展基础。旅游产业链较长,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专业教育是置于经济学范畴内的,旅游文化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对旅游人才文化素质的提高重视不够。而实际上旅游产品设计、资源开发和规划、旅游服务都是基于文化基础上的,但旅游从业人员文化层次偏低,对文化的认知度不够,旅游文化内涵的“白化”环节缺失,无法做到帮助不同文化背景旅游者感悟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旅游活动只能停留观光的浅显层面,不能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要求。因此,要加快旅游人才培养,逐步从单纯的生产性投资转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旅游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他们对所处环境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了解程度,既要做好服务员,又要做好讲解员,通过每一位旅游工作者的一言一行给与游客全方位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旅游产业是兼有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四大功能的产业,但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文化及其他功能的现象在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旅游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永续利用要求提升产业素质,整合文化要素,进行品牌运作。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研究精神文化,开发物质文化,打造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推进教育文化,由政府以及与旅游产业有关各方参与,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积极实践,促使旅游产业走向成熟,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春山.旅游文化——中国旅游业参与国际竞争成败的关键[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
[2]安宇,沈山.和谐社会的区域文化战略:江苏建设文化大省与发展文化产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