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从众心理的作用范文

从众心理的作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从众心理的作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从众心理的作用

第1篇:从众心理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全面从严治党 管理 干部 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7-0280-01

2014年12月,在江苏调研时强调,“从严治党的重点,在于从严管理干部,要做到管理全面、标准严格、环节衔接、措施配套、责任分明”。党要管党,关键是要管好干部;全面从严治党,重点是要严格管理干部。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向基层延伸,从严管理干部成为一项重要工作。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让互联网成为组织工作的新阵地,新媒体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力量。加强新媒体技术在干部管理的应用,成为当前一项重要课题。

一、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从严管理党员干部面临的新挑战

1.Υ统干部教育管理培训方式的挑战。当前,随着“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的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很多高校都非常重视干部教育管理培训,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实效。看到成果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存在的个别问题。如在个别高职院校中,还存在干部教育培训方式单一,教学手段陈旧、内容缺乏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干部培训方式主要以邀请专家、领导作报告的形式,缺乏实践性课程。授课过程一般会采用满堂灌的形式,培训的内容注重理论、文件解读,存在理论性与实践性不同步,形式相对单一。对教育培训对象缺乏从年龄、工作经验等方面分层次、差异化培训。有些教育培训广而浅,缺乏专而深。教育培训载体缺乏创新,教育手段简单化,对网络、移动终端等新媒体技术运用较少,教育培训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2.对传统干部监督管理机制的挑战。传统的干部监督管理机制在建章立制、规范细则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果。在实际干部监督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有些干部监督意识不强,不愿意被上级、同级和群众监督;监督制度执行上,还存在落实不到位,手段相对单一,措施执行效果不佳等问题。如“八小时外监督”的问题,传统的监督管理措施对工作之外的情况存在“管理空白”,就容易产生“朋友圈”“生活圈”不健康的问题。管理监督的手段在利用新媒体技术上还相对滞后,尚未形成党内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和家庭监督等机制体系。

3.对新媒体技术应用重视不足的挑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微博、微信、QQ群、微信平台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已经得到普遍应用。新媒体技术信息传播,具有的信息内容简洁、便于操作、共享信息、个性突出、互动交流等特点,已逐渐成为人们分享经历、表达意见、关注社会发展现状的交流大平台。虽然很多高职院校都在新媒体技术应用上做了大量工作,利用一些APP软件、微信等来实现考勤等工作。但在个别高校中,还存在对新媒体技术应用重视不足,在利用新媒体技术加强干部管理教育等工作应用相对滞后,尚未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监督管理体系。

4.与时俱进和创新意识不足的挑战。在新媒体时代,传播内容涵盖政治、经济、生活、时事各个方面,思想观点、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理论学派等五花八门,对错、正反、美丑、善恶、真假交织,反复裂变循环,这些信息通过互联网、微信群、QQ群、微信平台等传播,多元的价值观意味着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健康文化和腐朽文化并存,这就为新时期从严管理干部,加强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更多的不可确定性和不可控性。所以我们要立足工作实际,将传统教育方式与新媒体时代环境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创新工作方法,从严从实加强干部教育管理,牢固树立理想信念,提升履职尽责的能力。

二、新媒体技术融入高职院校干部管理工作的原则

1.思想引领与内容多元相结合。全面从严治党下的高职院校干部管理工作,强调政治素质,突出思想武装头脑,把握好思想引领作用和内容多元的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传播的内容丰富、多元的优势,在全体干部中营造学习先进思想、理念,向先进看齐,争做践行“20字”标准的好干部。

2.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在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要探索新方法,创造新做法,让干部管理更加务实、管用、高效。要将传统干部管理制度与新媒体技术相融合,提升高职院校干部管理工作影响力。积极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在继承传统干部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做好内容与传播有效结合,用传统党课培训提供历史和现实内容,利用新媒体网络和渠道,让干部通过新媒体通道寻找、学习党课培训视频等资料,形成新的传播方式、新的教育模式。

3.人文关怀与新媒体技术平台相结合。依托新媒体技术,搭建网络平台,加强干部信息收集和管理,定期进行数据信息研判,在此基础上加强完善沟通谈话制度,对存在问题的干部进行预警,“温馨提示”,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三、新媒体技术在高职院校从管理干部工作中实践探索

第2篇:从众心理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从众心理 积极因素 组织文化

从众是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行为的心理状态,也就是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表现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现象,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从众是人类具有的一种普遍的、客观的社会心理现象,在大学里消费从众、学习从众、择业从众、恋爱与性观念的从众例子屡见不鲜,因此长期以来,从众心理一直受到批判。事实上,从众除了具有抑制个性发展、束缚思想、使人变得无主见、盲从等消极影响外,[1]它还有很多积极因素,如可以使个人的认知和行为合乎社会规范,有利于活动效率的提高和目标的实现,有助于个体借鉴他人的智慧经验,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等。所以,在培养未来国家栋梁的大学里,管理者应该把握大学生心理,巧妙利用从众心理的积极影响,建构积极向上的精神与行为文化,营造良好的学习与生活氛围。

一、从众心理在高校学生组织文化建构中所起的作用

高校学生组织文化是高校学生在长期的组织实践与各种环境要素的互动过程中创造和积淀下来并为其他学生认同和共同遵循的信念、价值、群体意识、制度和行为规范的综合反映。[2]在建构高校组织文化的过程中,大学生的从众心里可以起到正向功能。

1、导向作用

从众心理对组织文化建构的影响从新生踏进大学校门便已开始。十八九岁的大学生开始背井离乡,去异地求学。在陌生的环境里,他们急于希望周边的同学和老师们从情感上接受自己,所以此时他们在举止行为时,会很依赖周围的人,尽量和其他人做的一样。高年级学生的行为举止是新生了解已有高校文化的第一批教材,所以,新生的从众心理对于学生组织文化建构具有积极的导向功能。这种导向功能可能就是一个学校的组织文化为何得以传承的原因,也是和某大学生长聊后会从其言行举止判断其是北大还是清华的学生的原因。

2、凝聚作用

从众是个体对群体或组织的政策、法律、规章、条例和愿景的“从”,也是个人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尽量“随大流”的“从”。这种“从”恰好可以使大到一个学校,小到一个班级的成员建立共同的愿景,齐心协力为同一个目标奋斗,甚至提高课堂效率和课外活动效率。例如一个班级为了获得优秀班集体的称号,大家都会团结一致,哪怕是集体荣誉感不强烈的同学,也会在群体压力或影响下出自己的一份力。正由于人之为人的从众心理,一个班级甚至一个学校可以在关键时刻凝成一股绳,而不至于成为一盘散沙。由于从众而引起的团结和向心力在新生集体中尤为容易建立,表现也很突出。如果新团体的成员能够建立积极向上的共同愿景,团体的整体素质和团结力会很高。

3、约束与规范作用

任何组织都有规章制度、纪律和行为准则。高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机构,更是不例外。一个组织的规章制度和价值体系会熏陶身在其中的成员,使其向组织预期的目标接近。如果学校某个成员的行为诡异,与大家的不一样,不仅会受到学校基于规章制度的处罚,更多的是要受到周围人群的言语嘲讽和行为举止的蔑视。学生可能不在乎学校的隐性惩罚,但最怕在全校学生大会上作检讨,就是害怕当自己与别人与众不同而遭到群体舆论。正是由于担心自己与别人不一样会产生心灵惩罚,每个人都尽量使自己的认知和行为合乎学校规范。另外,一个组织之所以规范,不只是因为制定出了几十条的行为规则,主要是因为学校依据规章制度,把没有从众的同学过滤出来,让大多数人群的力量去震慑这些个别同学,最后使其从众。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群体的相互约束力量才是强大的。学校和班级在大家的从众心理的相互制约下,才成为一个有纪律、有规矩的组织。

二、利用从众心理构建和谐的学生组织文化

俗话说,吃螃蟹看大家。每个人都有不自觉的从众心理,别人的某些动作或言语往往会对他人产生一些暗示,有的人就会不自觉地学,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普遍现象。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和学生心理健康的陶冶者,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合理利用从众心理的积极作用,通过营造积极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大学生规划大学生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构建和谐的学生组织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1、积极营造和谐的群体校园文化氛围

事实证明,一个学校已有的学校文化氛围对每一年进入的新一届大学生群体的文化建构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比如很多刚进来的新生把信得过的老生和老乡作为他们学习的楷模,在学习和校规校纪遵守方面向他们看齐,容易导致“从良则良,从莠则莠”,所以积极向上文化氛围的建设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工程。首先,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对学生行为的科学管理,在新生入学之前,对大学的老生进行组织文化的灌输,让他们起模范的作用。对已出现的阻碍优秀文化建设的因素进行校正,使老生把学校的优良文化内化为自己的价值体系,明确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鼓励和引导他们做新生的良好楷模。其次,积极发挥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正向激励功能,对非正式群体自发形成的良好舆论、行为规范应加以鼓励和引导。对不好的从众现象通过“角色期待”、“兴趣诱变”等积极的心理暗示法予以制止,使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3]再次,倡导民主和谐校园氛围,使新生在适应大学校园的新环境过程中有归属感,在情感上认同并依赖这个团体,增强团体凝聚力。

2、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

从唯物辨证法的角度分析,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起决定因素是内因而不是外因。社会舆论和集体气氛可以成为影响个体从众行为的外部因素,但从众行为的最终产生,还是大学生个体内部心理矛盾运动的结果。作为教育工作者,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的同时,在工作方法上应更多地采用启发教育,使他们自觉自愿地融入主流。[4]例如新生入学后,对其进行入学思想教育,给精神文化的建设注入思想之源。另外,我们要关注学生群体思想动态,准确了解和掌握个体心理差异,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道德体系和价值体系。同时,对部分学生的盲从要运用策略加以引导,使消极化为积极。

3、积极帮助大学生规划学习生涯

大学新生一入校,就应该对大学生进行学业规划教育。大学生目标不明确,他们很容易产生负面从众心理。我们应重视学生第一时间的校园文化感触,通过表扬和宣传大批优秀学生、班干部、杰出创业青年和学校取得的成就,让大学生为自己选择该校而自豪和骄傲,并建立自己的大学生涯目标。辅导员和班主任等主动深入到学生中,细致开展教育工作,积极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和人生规划的指导。在该工作中,教育工作者尤其要利用从众心理,先帮助一大批人规划大学生活,并通过开展大学规划交流活动,同学之间相互沟通,营造气氛,迫使个别人也规划自己的未来。

三、结语

在大学校园里,学生的从众心理的负面影响表现更显性一些,常常引起非议,有时甚至忽略了从众心理在学生组织文化建构中的积极作用,因为它们是隐性的,我们不易察觉。所以,对于利用积极利用从众心理建构组织文化的研究很少。然而,学校之所以规范、集体凝聚力强,以及学生在生活和学业上有进取精神,都与大学生的从众心理有关。大学生思想的可塑性很强,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探索,发挥从众心理对大学生组织文化建设的正面作用,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杜艳.当代大学生从众心理的成因与调节[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8(5)

[2]郑立.组织文化理论视角下高校组织文化建设的意义和途径[J].教育与职业,2008(30)

第3篇:从众心理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 大众心理;展示空间;上海自然博物馆;照明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 [文献标识码]A

一、大众心理概念解读及主要特性

大众心理是指一段特定的时间内社会及其群体所呈现出来的统一化的、规律化的心理状态,可基本表现大多群众的情绪基调、共识和价值取向。[1]大众心理的概念不仅仅可以通过这样系统的一句话概括,还可以通过其字面的含义进行解读。首先,大是指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主体人群,同时是能够接受任何传媒途径所传达的信息的人群。其次,心理是人们在精神方面意识形态的体现,是以个体的形式存在于人们内心或大脑中、他人无法体会的心灵感受。而大众心理的产生需要一定的传播媒介来刺激和激发,它是立体化的,是人们思想和情绪达到变化的过程,从而使人们有所感所思。因此,大众心理是指具有意识的社会群体通过传播媒介而达到的心理特点与心理状态。严格来说,大众心理并不属于心理学的知识范畴,但也存在于心理学之中,同样具有心理学中社会心理、知觉心理等心理学的特性,是一种与人类情感更贴近的表达方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大众心理是将心理学与普罗大众生活中的一些个性心理活动和感受相结合的一种情感表达。当人们处于一种新的环境时,其感官与心理联合产生的体验就是大众心理的一部分,而这些不同的心理体验也同样对应着大众心理中的部分心理特性。

1.知觉心理

知觉心理是人们在接受外界事物刺激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感受,通过直接作用于感官来达到促使人们观察、了解事物的目的,利用受众的直接知觉来接受信息,间接知觉来总结经验,是人们认知活动的开端。知觉心理受到人们直观感受的影响,其中空间秩序和人的通感与联觉(即人们通过外界事物的刺激能够产生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视觉的统一)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2.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或多数人期待的行为方式。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说,从众心理是带有一定贬义性质的,多指社会中“随大流”“跟风”等现象。但同时,从众心理具有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观的功能,一个社会需要有共同的语言、共同价值观与行为方式。[2]而对于接触新鲜事物的大众来说,从众心理更偏向于一种求知心理和猎奇心理,即从众心理中的求知性与新奇性。人们通过对事物的所观所听从而形成心理上的所感所思,受之于众而感知于心,这种体会既是普遍的,同时也是个性的。

3.色彩心理

英国著名的学者约翰・拉斯金曾经说过:“当你在绘画时,你在画布上添加的每一块颜色都会因为你在其它部位添加的别的颜色而有所不同。”[3]色彩心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意识反映,不同波长的光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产生不同的色感,使人产生某种带有情感的心理活动。人们的年龄、情感、和情绪等因素影响着对色彩的心理感受,例如看到红色时想到热情,看到黄色时想到温馨等。色彩心理也是人们接触设计作品与空间时最为直观的心理特性。

二、大众心理在展示空间照明设计中的应用

如果说照明是展示空间的灵魂,那灯光就仿佛是灵魂的指引,既照亮了展陈,也为人们营造了赏心悦目的欣赏氛围。通过对大众心理的了解进行展示空间的照明设计,站在大众的视觉角度,进一步体会大众的心理感受,也是一种营造空间照明环境的方法。笔者将以上海自然博物馆为例,分析大众心理中部分心理特性在其照明设计中的应用和影响。

(一)利用知觉心理营造空间真实感

在展示空间的照明设计中,知觉心理的应用多体现在其空间性与通感性上,从而呈现出展示范围的空间感和内容的真实感。

首先,展示空间中人们的知觉心理来源于对空间环境的直观感受,因此利用灯光营造空间秩序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人们按照地面上、或墙壁上具有指示性质的光斑行走,这样的灯光可以通过射程较远、色温较为舒适的筒灯或射灯达到空间导向的效果;自然光的结合也使人们能够在出入主题展厅时与外界得到某种关联,上海自然博物馆通过建筑物的外形来确定窗户方向与形态,采用自然采光的两种基本模式――侧向采光和顶部采光,达到空间与空间、人与空间之间的连接[4](图1);在“生命长河”展厅,悬挂在半空中的海洋动物模型灯光设置根据人流走向、人的视觉习惯进行布置,调整射灯的照射角度,避免眩光的产生(图2)。

其次,知觉心理强调人的通感与联觉,即人们通过外界事物的刺激能够产生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视觉的统一,从而得到更具体的心理体会。在展示空间中,通觉与联觉需要让人们参与到展示的内容中,结合灯光营造出的真实氛围来体会。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中,动植物演化区域的展柜里运用了软包天花的灯光处理方式,结合设置在角落的两盏LED窄光灯进行局部照明,同时展柜下面设有一个可以排放气体的小孔,参观者走到展柜前不仅可以看到柜子中的动物模型,还能够闻到相应的气味,对所营造的场景有更深入的体会(图3);鸟类展馆中某一展示区域,眩目流动的灯带起到了指示性的作用,让人们对所看到的知识一目了然的同时也能够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沟通(图4)。

(二)利用从众心理萌生新奇感求知欲

在展示空间中,人们根据个人喜好观赏展陈区域,并带着一定的好奇心进行研究和探讨,形成自己独有的思想意识。因而在展示空间的照明设计中,更多的是利用从众心理的求知性与新奇性进行灯光布置。

首先,求知性心理具体表现为:对国家大事和国际形势的求知欲望、对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社会科学知识领域的探索、对自己专业兴趣所在的求知欲望等。[5]而展示空间中人们的求知性心理一般体现在展示板和展柜的陈设区域。上海自然博物馆中展示板周围采用可以单独调光的导轨射灯,并且根据展示板的形状和大小进行布置,同时为了保持天花板的整洁,选用尺寸、系列相同的灯具,并且为了防止直接和间接眩光,灯具上都配有挡板等防眩光的配件,使人们能够舒适阅读展板上的文字(图5)。展柜的灯光布置除了上文中提到的软包灯光形式之外,还在大型展柜周围设置面凹槽,安装线性荧光灯带,产生柔和漫射的均匀灯光,同时展柜内采用小型LED灯珠与防红外线的保护膜相结合,使展品暴露在红外线照射下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既使人们感受到了展示内容的知识性,又对展品进行了保护,一举两得(图6)。

其次,从众心理的新奇性促使人们对展示空间产生新奇心理,因此需要借助一定的视觉刺激和感官体验应用在展示当中,空间面积上要相对大而空旷,借助舞台灯光的照明形式对空间进行照明,凸显身临其境的展示氛围。上海自然博物馆中的“走进非洲”展厅运用了多种营造舞台效果的灯具,例如景幻灯、天幕效果灯、追光灯和电脑灯等,控制灯光照度和照射角度,避免直射动物模型防止曝光,结合可以收起、放下的幕布播放动画,使人仿佛真的置身于非洲辽阔的草原之上(图7);动物标本展示区采用重点照明的方法,利用电脑远程控制的成组LED射灯及筒灯对标本进行照射,对毛发、头部进行重点照明,对局部具有特色的皮毛、脉络进行均匀照明,突出纹理细节,增加光影效果,展现标本的生动性和真实性(图8)。

(三)利用色彩心理促进情感体会

在展示空间中,人们会根据肉眼看到的色彩对空间环境产生进一步的心理感受,融合灯光与色彩,营造出该空间独有的主题氛围。上海自然博物馆中“宇宙起源”展厅,整体采用蓝色的环形荧光灯带与导轨灯相结合,在蓝色荧幕和展板的背景衬托之下凸显宇宙的神秘感。同时因为空间环境光较暗,而出口处与下一个空间的连接较明,为了避免明暗空间交界处灯光对人们眼睛产生的刺激,设计师们在这个区域设置了一些照度相对低的展柜和展板,使人们能够适应明暗光线的变化(图9)。

三、结语

光可以是我们探究室内空间,建立视觉层次的强大媒介。[6]展示空间中的照明系统是以具体而精准的形式传播光源,通过灯光的设置和应用使人们由认识到产生情感和意志,从而形成不同的心理感受。大众心理是存在于人们内心的、并非直观的一种意识形态,有时它能够通过人们的语言表达出来,而有时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此,照明是具有心理价值的,大众心理与照明的结合是一种新的尝试和突破,也是展示空间独有的一种空间特性。如何在进行照明设计的过程中将大众心理的特性融入其中,探索新的灯光布置和照明方式,使人产生更多的心理变化,是我们今后仍要继续研究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徐奉彬.大众心理在广告中的应用[J].中国市场,2015(1).

[2]侯桂红.从众心理现象分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1).

[3]王子健,马振庆.色彩心理作用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大舞台,2013(2).

[4]姜萌.博物馆自然采光的设计与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0.

[5]王悦.受众心理对大众传媒的影响――受众选择心理在大众传媒中的定位[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1).

第4篇:从众心理的作用范文

人的心理有非常明显的特性。从自身的角度来说,有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不确定性是说人的心理变化莫测;不可控性是说有时候自身无法理解和克服自己的心理状态。从对人的角度来说有不可知性和恶意揣测性,不可知性是说明心理状态的隐蔽,让人无法知晓;恶意揣测性是说揣测对方心理的原假设是建立在恶意的角度上的。当然,上述的情况都是建立在一个组织群体之中。先看组织中利己和利人之间的关系,一共有以下几种:自己利己,别人也利己;自己利己,别人利他;自己利他,别人利己;自己利他,别人利他。毫无疑问从自身利益的角度来说,自己利己,别人利他,那么自身效益最大化;而自己利他,别人利己却恰好相反;而从组织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利他的效益最大,其他所有的效益都不会高。假定一个人会以为其他所有人从他们自身的角度来看必然会选择利己,那么自己利他达到的效益的最小的,因此那个人也会选择利己。每个人的想法趋同,于是恶心循环产生了,个人的利益不大,组织的效益却最小化了。然而正是由于人的心理这些特性,造成了组织利益的受损。我们迫切需要一门科学,能克服这样的心理,于是管理心理学应运而生。由于这样对人对己的特性,使得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存在的很多不确定性,一念之差就能产生千差万别的结果。

人是一个社会化的群体,每个人都有基本的意识行为,包括知觉、归因、学习、能力、人格态度、价值观、伦理道德等。组织中的个体同样有多种心理与行为,包括心理契约、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组织公平感、组织支持感、组织社会化等。个体有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偏好,组织有不同的文化和气氛,所以处于组织中的每个人都面临着组织环境这样一个外部环境,于是,行为就成为自身意识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各种各样的外部环境成为了组织中一个与众不同的竞争因素,其中有一种环境我们称之为群体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组织中的个体将会产生不同意义的群体行为。

二、组织群体心理现象

群体的行为起于施加于群体的外部条件,经过群体成员资源和群体结构,产生群体行为过程,

产生绩效和满意度。组织群体心理现象特征有:社会堕化作用、社会助长作用、从众行为和去个性化。

1.社会堕化作用

当群体中个人的贡献可以互相累加而增加群体的工作产出时(即人们从事可叠加性工作任务),随着群体规模的扩大,个体的贡献趋向下降的现象成为社会堕化作用。心理学家谢达尔做过这样一个实验,选择特定人数进行拉物体的试验,一个人时平均拉力为63千克,8个人时仅有31千克。当人成为群体一员时,堕化效应立竿见影。因为扩散到群体个人的责任已经相当微不足道,较低的责任产生较低的焦虑感,效益自然就低了。

2.社会助长作用

由于别人在场或者同别人一起活动而带来工作效率与绩效提高的现象叫社会助长作用。美国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做过一个试验,个人在单独骑行自行车的时速为24英里,一人伴跑时为31英里,与人竞赛时为32.5英里。当群体能够为个人带来紧张和兴奋感时,顿时成为了效益的催化剂。

3.从众行为

第二是行为参照,群体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将是正确的。情景的确定性程度、个体公开自从众行为是指个体在群体的引导或压力之下,观念或行为向着同多数人保持一致的方向变化。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是为了偏离焦虑,服从一个群体的决策分散责任总强于自己决策;己意见的情况、个性特征和群体结构特征是影响从众行为程度的很重要因素。

4.去个性化

去个性化是指个体在群体中失去个性。因为群体中的责任分散和模糊,从众的压力很大。

在这四个方面的群体心理特征中,社会助长作用要充分利用。其余的力争避免。组织可以从个人贡献的可识别化、分工责任的明确化以及工作任务的重要性和价值性这三个点来加强和控制组织中的群体心理现象。

控制和利用组织心理的另外几类方式主要有激励和沟通。激励的目的在于满足个人成就感,提升个人价值。美国哈佛大学詹姆斯教授做过这方面研究,如果没有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发挥只不过是20-30%;如果实行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可以发挥到80-90%。沟通能够为群体和组织成员提供交流感情、宣泄情绪、缓解工作压力的机制,优化人们的心理状态,改善人际关系,从而切实了解个体的想法和需要,满足个人需要。通过这些有效的调节手段,才能充分发挥个人心理的积极因素,避免组织中个人消极的心理因素,从而提升组织效益。管理在于管人,管人在于管心。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才能获得更加明显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吴晓义,杜今锋.管理心理学.中山大学出版.

第5篇:从众心理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违章 心理 安全 对策

随着勘探作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生产安全设施不断完善,标准化操作已成为潮流与趋势。事故发生率越来越低。可是纵观钻井平台所发生的发生事故,违章操作逐渐成为事故的主要原因。国家安全局安全管理专家从170万宗事故研究和分析中,总结出由于人为因素或缺乏效率导致的不安全动作与行为,占事故总数的85%,中国石化历年所上报安全事故,主要也是因为违章作业、违章指挥造成的。 因此,分析违章操作现象产生的心理特征,制定相应的消除对策,对石油勘探工作十分重要。

1 违章操作的类型

违章操作就是指不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的动作或行为。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违章操作主要分为两大类,即有意违章和无意违章。无意违章是指在无意的情况下所造成的违背安全操作规程的动作或行为。无意违章也可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当行为人或操作者在意识不清的状态时发生的违章行为。例如,突发性癫痫患者、精神病人、夜游症患者在发病期间,其意识混乱,在这种状态下发生的操作行为。其二是虽然操作者或行为人处在意识清醒状态下,但由于某种生理、心理缺陷或无知造成的违章。例如:一个患有红绿色盲症的人闯红灯,对他本人来说无意的违章。有意违章。又称故意违章。所谓的有意违章是指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或有章不循,坚持、固守不良作业方式和工作习惯的行为。例如,石油钻井队司钻不按规定下压下钻,导致卡钻,就是一种有意违章行为。

2 违章操作者的心理状态

根据安全心理学原理及安全工作的实际经验分析,违章操作人员一般存在以下几种心理状态。

2.1侥幸心理。侥幸心理是许多违章作业人员行动前的一种重要心态。他们不是不懂安全操作规程和缺乏安全知识,多数是“明知故犯”。他们认为“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伤我”。他们把事故的偶然性绝对化,尽管事故的发生常带有偶然性,但偶然性里包含改变方必然性的因素。一次违章不一定就发生事故,但多次违章显然就增加了产生事故的概率,而且违章侥幸没出事故,会给人的违章行为带来强化作用,容易使这种行为发展成为一种习惯。

2.2惰性心理。惰性心理又称“节能心理”,它是指在作业中尽量减少能量支出,能省力便省力,能将就凑合就将就凑合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懒惰行为的心理依据。惰性心理对安全的影响很大,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存在这种心理。惰性心理和侥幸心理密切关联着,认为省点事不至于出问题,孰知恰恰是这种心理,常常成为致祸的根苗。

2.3麻痹心理。麻痹大意是造成违章的主要心理因素之一。麻痹大意者在行为上多表现为马马虎虎,大大咧咧,操作时缺乏认真严肃的精神,嘴上讲安全,心里却觉得无所谓,缺乏应有的警惕性。造成麻痹心理因素的产生源于操作自负、经验主义、精神疲劳,个性突出、思想松懈和缺乏创新意识。

2.4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一种无视社会规范或管理制度的对抗性心理状态。它受好奇心、好胜心、思想偏见、虚荣心、对抗情绪等心理活动所驱使,造成行为对抗。表现为:“你让我这样,我偏那样”,“越不充许,我越要干”等特征。具有逆反心理的人往往故意不遵守规章制度、不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逆反心理造成的对抗行为通常表现为两种方式:一是显性对抗,例如当安全检查人员指出他违章操作时,他不但不加以改正,反而会大脾气,甚至骂骂咧咧,当面顶撞,并继续违章;二是隐性对抗,例如,当受到领导批评后,表面上表示要立即改正,但当领导一走,仍旧我行我素,“阳奉阴违”。逆反心理很强的人,往往缺乏理智,不辩是非,对自己“讨厌”的人和事盲目地加以拒绝或否定,容易导致事故。

2.5逞能心理。逞能心理是争强好胜和个性炫耀综合作用的结果。在逞能(或逞强)心理的支配下,为了显示自己的能耐,往往会头脑发热,干出一些冒险的愚蠢的事情来。如一钻井平台井架工为受逞能心理的支配,操作钻铤柱下钻,不带安全带由于惯性作用,从二层平台摔至钻台致死。

2.6凑趣心理。凑趣心理是指社会群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融洽而在个体心理上的反映。个体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温暖,同时也为了表示友爱或激励,常与其他同伴开玩笑、说笑话话、交换马路新闻等,如果掌握适度,可融洽团体气氛,松弛紧张情绪,增强团体成员间情感。如果掌握不适度会伤害同伴感情,产生误会、导致无理智行为的发生。如职工凑在一起互相取笑,常会引发愤懑、过急情绪和行为,影响团结、造成心理伤害、而不利于安全工作。

2.7冒险心理。冒险心理源于员工激情驱使,或强烈的虚荣心而产生的非理性的心理需求。例如有的人本来比较胆小,害怕登高,但为了不使自己在众人面前“露怯”,硬充大胆,做出一些非理智的行为。冒险常是惹祸的根苗。

2.8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在群体中由于实际存在的或头脑中想象到的社会压力与群体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念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现象。从众心理是从众行为内在驱动力和根据。

2.9无所谓心理。无所谓心理常表现为满不在乎。在这类群体中,他们没有危险意识,认为制度、操作规程是领导用来卡人,安全和制度章程缺乏正确的认识,心里根本没有安全这根弦。因此在行为上常表现为频繁违章,有这种心理的人常是事故多发者。

2.10好奇心理。好奇心理人皆有之,它是对人对外界新异刺激的一种反应。有的人违章,由于好奇心理驱使,什么事都想尝试、非岗位操作也照干,由于没有工作经验和技能,往往其一出手就违章,从而产生不良操作结果、造成安全隐患或事故。

3消除违章操作心理的对策

3.1加强员工安全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钻井平台要时刻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注意培养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增加员工的安全知识,提高员工的安全技能。要通过违章案例剖析从中深刻吸取经验和教训;

3.2加强检查和监督。钻井平台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做好事故预案并经常开展演练,作业前要制定好各项安全措施、作业中要勤检查多指导、及时纠正违章行为。同时,还可以运用先进的科学手段进行监控。防范违章操作导致事故的发生。

第6篇:从众心理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考试作弊 社会心理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5-0022-03

近年来,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象愈演愈烈,作弊的心理亦愈趋复杂。考试作弊虽发生在校园内部,但却深深打上了社会现实的烙印,折射出当代大学生社会认知与社会态度的偏常态发展,同时,也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笔者在CNKI期刊网上以“主题”为检索项、“大学生考试作弊”为检索词,对1979~2011年的文章进行检索,共检索到616篇相关文章。但是,在结果中以“题名”为检索项、“社会心理”为检索词,仅搜索到3篇相关文章。可见,直接从社会心理的视角对大学生考试作弊进行深入探讨的文章并不多。因此,本文拟从社会心理的视角探析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动机,并在此基础上力求提出积极主动的应对策略,变被动消极地惩罚治理为积极主动地疏导预防。

一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状

考试作弊古而有之。不同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考试作弊也在“与时俱进”。作弊手段从偷偷摸摸的小纸小抄发展到计划周详的无线电传送;作弊范围从个别越轨辐射到集体越轨;作弊信息从遮遮掩掩演变到肆无忌惮,布告栏上、厕所墙边,各类考试的“考前考中答案”伴随考试的临近“如约而至”,更有大学生从事着所谓的“兼职”工作,为提供答案的机构与学生之间达成作弊合约;作弊动机复杂化,由过去的求及格到求高分、求公平等。而考场上,宽松的考风考纪亦让人唏嘘叹惋。监考老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干脆视而不见,考生之间的挤眉弄眼、互塞纸条或索性比对手势交流答案等,各种情况层出不穷。国外学者(Moffaft,M)指出:“在大学,作弊似乎像呼吸一样自然;作弊像阅读、写作、数学技能那样,是大学生的一种重要学术技能。”可见,考试作弊正抽离于道德底线的束缚,“自然而然”地内化为大学生技能的一部分。但是,并非所有的大学生都认为考试作弊自然而然、不羞不耻。根据马跃的调查,62.9%的大学生反对考试作弊,认为作弊行为是不诚实、自欺欺人的表现;50%的大学生对考试作弊感到羞愧、内疚,甚至认为这是一种可耻的行为;31.7%的大学生在考试作弊后又会陷入后悔、矛盾之中。可见,超过半数的大学生对考试作弊持否定态度,并绝大多数在考试作弊后会产生内疚与矛盾的心理。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态度与其行为存在严重的一致性。

二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社会心理解析

社会心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它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心理,包括个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如人的社会化和自我意识、社会动机、社会认知、社会态度等)、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如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社会影响等)以及群体心理(如集体心理、民族心理等)。考试作弊虽然是发生在校园内部的现象,但是却深深打上了社会现实的烙印,折射出当代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社会认知与社会态度的偏常态发展。根据曹汉斌等人对兰州市五所高校师生的问卷调查发现,65.3%的人认为爱慕虚荣、急功近利的心理会导致作弊;82.8%的人认为唯分数论的社会评价体系导致学生作弊;75.7%的人认为“你抄我也抄”的从众心理会导致作弊;60.2%的人认为怕吃亏、求公平的心理会诱发作弊。笔者认为,唯分数论的评价体系是引起大学生考试作弊急功近利心理的重要因素;而怕吃亏、求公平是诱发大学生考试作弊从众的主要心理。因此,笔者选取功利心理与从众心理这两大方面对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社会心理进行深入解析。

1.功利心理

第7篇:从众心理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 流行音乐;接受心理;特殊性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

流行音乐是当今国内外音乐舞台上最活跃的一种音乐样式。岁月成长,青春飞扬,流行歌曲在年轻人的世界里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是美声和民族歌曲无法比拟的。它品种丰富、风格多样、感情真挚、表达亲切;它朴实无华、平易自然、节奏鲜明、轻松活泼;它更以富于创造、个性鲜明等自身特性引起了无数年轻人强烈的共鸣,使他们趋之若鹜,沉醉其中。流行音乐接受心理的特殊性来源于流行音乐本身的特殊性,它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流行音乐的新奇性与大众接受心理的好奇性

流行音乐的新奇性即流行音乐的流行性或时尚性。新奇是一切流行事物的显著特征,好奇心是人类心理的一个特征。流行音乐从作词、作曲、音乐制作开始,便着力打造富有特点的音乐,再加上歌手富有特点的演唱、演出时时尚的包装、演出环境声光电的离奇效果无不给观众带来新鲜刺激的吸引效果。这种风格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扩展蔓延,就逐步形成了不同程度的社会风靡与社会群体性狂热。

流行性和时尚性是流行音乐的基础,而好奇心是人类社会得以持续发展的一种基本心理活动。当好奇心遇上以新奇、流行、时尚为特征的流行音乐时,流行音乐自然会受到大众的关注,从而变得“流行”起来。

二、流行音乐的娱乐性与大众接受心理的焦虑性

当代社会中,娱乐至上、娱乐至死等话语甚嚣尘上,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也都经常打上娱乐的标签。在这种社会心理下,流行音乐也不能例外。流行音乐的的通俗性决定了它拥有大众的基础,没有音乐基础的人们也可以主动参与表演,增加了能动的空间和乐趣,人们从中能得到放松与享受。因此“娱乐性”成为流行音乐的重要特征与功能。

随着现代社会工作、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越来越难以有大把的时间,越来越难以像古代文人墨客那样徜徉于山水之间,欣赏把玩“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意蕴。戏曲的节奏是慢的,因为它起源于农耕文明时期大量农闲时间的消遣,于是它跟不上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而趋于没落。虽然流行音乐也是起源于黑奴田间地头的吟唱,但由于它形式短小灵活,题材丰富多样,特别是它自始自终紧跟着时代的呼吸,并毫无保留地反映出每个时期社会底层民众的心声,因而自19世纪以来便一直是音乐艺术范畴社会大众的宠儿。

但社会的进步对大众审美心理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工作越来越忙,导致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应接不暇的生活与工作使大脑得不到应有的休息和复原,精神压力过大,心理上也往往产生紧张、沉重、不安和焦虑感。这种焦虑感使大众审美心理与传统审美的神圣感、崇高感产生抵触,继而寻找能够毫不费力、不需要任何欣赏经验积累就可以直接宣泄情感的流行音乐,因此,流行音乐的娱乐功能完全迎合了大众只能是片段式的接受心理,从而使大众心理的焦虑得以平复。

三、流行音乐的商品性与大众接受心理的从众性

流行音乐的传播载体是以作为大众文化消费品的各类录音磁带唱片为主的,当然现在的网络传播与销售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在市场经济下,由于生产者面对的是一个巨大的商品市场,他们必然会以赚取利润作为他的最终目标,因而制作者会根据市场的需要,选题、制作、包装、上市、大行其道或默默无闻、赢利或亏本。因此,流行音乐就是一种能够满足市场需要,或者说满足大众心理的文化商品。

既然流行音乐作为一种商品,那么消费者在购买前必然产生消费动机。根据现代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消费者的购买动机一般有优越欲、同步欲、换购欲三种。

优越欲即从炫耀购买商品上显示出比别人优越的欲望;同步欲即保持与身边大众的同调性,也即心理学上的“从众心理”;换购欲即对已持有商品更新的欲望。

从流行音乐的角度说,当一首歌曲能够流行或风靡,首先是它必须契合时代的步调,反映民众的心声,唤起大家的共鸣,也就是迎合了市场需要,然后刺激大家的购买动机即消费心理,在以从众心理为主的消费动机作用下,产生了购买行为。在这里市场需要其实就是大众的心态与潜意识,一曲《心太软》正暗合了国人于得失无序、进退皆难的商品大潮中漫生的某种顾影自怜状,所以窜红;《快乐老家》、《祝你平安》、《春天里》一类歌曲则抚慰了不知多少离乡背景的心。

四、流行音乐的更替性与大众接受心理的期待性

流行音乐的有商业性出身决定了它也和其他商品一样,存在着大批量生产的特性。产品快速的推陈出新,是为了满足消费者不断更新的文化消费的需求。在几十年前,60后音乐、70后音乐被称作是流行音乐,但随着大众文化需求的不断变化,使得流行音乐的变更周期越来越短,之后立即被更为时尚新颖的21世纪(80后音乐、90后)形式迅速所取代。正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一个个新星迅速崛起又迅速陨落,当年的周杰伦、李宇春、林俊杰等各领,如今的中国好声音等等选秀栏目又不知制造出多少明星。

黑格尔认为:“艺术与宗教、科学一样,都起源于人类原始时期的‘惊奇感’,惊奇感使人与自然对立起来,从蒙昧状态解放出来。”(1)因此,审美意识的产生,其根源很可能就是求新探奇。如果说古典音乐像一杯陈年老酒,那么流行音乐就像一杯冰镇可乐,是有时效性的,需要现在就喝下去。生活每天在变化,人们对生活的感受也是每天在变化,这个土壤上生长的流行音乐自然也是每天在变化。

大众对于流行音乐的期待体现在渴望出现新的歌星、渴望自己喜欢的歌手推出新作品、渴望演出会现场出现的新奇场面等等。这种期待是一种心底深层的意识,它永不满足,永远把目光放在未来,放在从未接触过的东西方面。它是内心深处一种永不安宁的骚动的因子。它时时活跃着、希冀着、喧嚣着,伺机冲决习惯思维的包裹,以主宰的身份指挥欣赏体验的扩展。它是大众对流行音乐的审美经验得以改变和提高的心理根源,也是流行音乐得以不断前行的动力机制。

五、流行音乐的参与性与大众接受心理的丰富性

流行音乐强调个人情感诉求,强调自我,且旋律易记易唱,没有音乐基础的人往往也能随意哼唱,达到自我宣泄的情感满足,这就使得流行音乐的可参与性大大增强。而流行音乐的受众正是这样一个庞大、复杂的群体,每个个体心理的不稳定性和群体心理的无序性导致群体心理变得异常丰富和复杂,而多彩多姿的流行音乐则为每个人提供了参与的可能性。总的来说,60后、70后群体受港台流行歌曲、台湾校园歌曲、西北风歌曲、大陆早期摇滚影响比较多,他们的审美趣味和选择是深受那个时代影响的,像邓丽君、罗大佑、张雨生、崔健、费翔、齐秦、谭咏麟等歌手都深深印入他们的脑海;80后开始接受流行歌曲的时候,内地歌坛已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出大批流行歌手,如老狼、艾敬、田震、毛宁、屠红刚、朱哲琴、李娜、蔡国庆、江涛、张迈等等;而90后则有沙宝亮、“刀郎”、 雪村、杨臣刚、庞龙、谢军、凤凰传奇、周杰伦、李宇春等;至于00后,他们接受流行歌曲的主要来源是网络,一批网络歌手如许嵩、小贱、乔洋、金娃娃、徐良、星弟等深受他们喜爱。

但是这些歌手每个人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和风格,有高亢的,有低沉的,有阳光的,有忧郁的,这正好对应了每个接受者的个性、生理、心理、阅历、环境等方面情况的不尽相同。每个接受个体都会选择接近自己情况的歌手来模仿,而流行音乐易于模仿的可参与性又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空间,因此他们陶醉在替代感的模仿之中,获得了一种创造性的满足,并于无形中推动了流行音乐的发展。

六、结语

流行文化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作为流行文化的流行音乐见证了潮流的推进,植根在各阶层人群的生活,投影在社会各类文化的发展上。流行音乐本身的特性与听众的接受心理是相对应的,他们共同的根源是社会生活。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产业化进程来源于社会变革,同时造就了大众对于流行音乐的接受心理。

注释:

(1)参见黑格尔《美学》(第2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2页。

参考文献:

[1]姚宗华.我国普通高校流行音乐的教育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8(19) .

第8篇:从众心理的作用范文

据专家分析,从目前到2020年期间,大学生就业仍面临最严峻的考验,大学生就业市场寒流暗涌,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而近年来,在各类人才招聘会上以及各网站上挂着的招聘信息里,近80%的职位要求有经验者,求职者中却有60%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有的用人单位旗帜鲜明地打出“应届毕业生免谈!”应届大学毕业生多数不理解这是为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对于目前就业难问题,大学生应该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然后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方可以胜出。择业的过程是一个选择的过程,有选择就会存在着竞争,竞争就是追逐、对抗争胜,因而是无情的。传统的就业观点希望所选择稳定的工作单位,并且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报酬也比较高。在这样的传统观点影响下,一些同学忽略了自己的主观愿望、个性特点及能力专长。家长和子女思想得不到统一,或者家长有一部分家长的要求和学校教育相矛盾,所以长此以往,学生的心理压力就比较大。这些心理压力如果长期得不到缓解,势必就会影响大学生的就业效果。

二、择业心理问题表现

1、自卑心理

自卑是一种缺乏自信心的表现。有些毕业生,过于夸大自身的弱点,从而看不到自己的长处。他们面对新的工作环境和生疏的人际关系,缺乏应有的自信,在工作中放不开手脚,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如别人、能力不如别人等,就自愧无能,自叹弗如,从而在现实环境中胆怯畏惧,踯躅不前。有的同学虽然大学四年顺利地走过来了,也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和优势,但或因学校名气不大,或因性格内向,或因生理有缺陷而行动退缩不前,羞于表现,面对激烈的竞争,觉得自己不行,走进就业市场就心理发怵,参加招聘面试,心里忐忑不安。

2、患得患失心理

从学校到社会,这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职业的选择往往也是对机遇的一种把握,错过机遇,你将会与成功失之交臂。当断不断、患得患失,这山望着那山高,这也是导致许多毕业生陷入择业误区的一种心理障碍。克服了这种患得患失的心理状态,以一种平常的心态投入到职业选择中去,就能在职业竞争中胜出。

3、盲目攀比心理

这种心理的主要特征是把别人的优势视为自己追求的职业目标,别人拥有的东西自己也要有,看到别人某些方面求职条件好,或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时,产生羡慕,转而痛苦,又不甘心的心态。他人成功了则说风凉话、讽刺挖苦、造谣中伤以发泄自己的恼怒。学成从业、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是每一位大学毕业生的美好愿望。如果拥有这种心态,到头来,只求得一时的心理平衡,却不利于自身价值的实现和长远发展。

4、从众心理

毕业生处在择业洪流中,期望水平会受到其它择业者期望水平的影响,从而改变自己职业选择的初衷,这种心态称为从众心理。在职业选择中,有的同学表现在愿意去大城市、事业单位工作,不愿意去偏远的地区或基层工作就属于一种职业选择的从众心理。大学生应该努力克服从众心理的影响,从社会需要、自身条件和今后发展等方面考虑自己职业,不为世俗偏见所左右,正确地选择属于自己的职业。

5、依赖心理

依赖心理表现为缺乏独立意识、极度依赖他人、缺乏自信和判断力,行为不果断,择业时难以独立参与竞争,需要父母和朋友的帮助,把希望寄托在各种社会关系上。有的同学甚至由家长出面,所谓的“就业拼的是家长的能力”,孰不知,长期以往这样的方法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个人成长及职业发展。

第9篇:从众心理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群体心理 思想政治教育 应用

中图分类号:D412.6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往往受到他人和环境的影响,马克思说过:“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的交流的所有的人的发展。”人人都是社会的人,每个人都在该约束的影响下,逐渐成长起来的。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该学习和讨论的群体心理,群体心理,充分考虑群体的影响,以获得良好的教育。

群体心理的内容

1群体心理的意义和特点

集团心理是相对于个人的心理方面,是在一个组的成员小组活动,社会历史条件不同于其他的研究小组的有倾向性的态度和行为的总和。思想政治治教育面临的不仅是一个学生,而是各种大小群体。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群体心理的基本特征。首先,个人的认同心理。因为组成员有共同或相似的利益形成群体,他们不得不同意集体心理功能。并自愿服从此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约束力。当面对一些重大事件或事项的原则,从个人一般自觉保持与小组的意见和感受一致。其实,社区意识不一定符合个人的利益,而个人倾向于服从多数。其次归属心理。无论是组的正式成员或非正式成员,在一般情况下,该组的成员,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特征,所有人应归属于同一集体,接受群体规范和群体常见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自觉维护本集团的利益。当归属感很强的学生加入一个群体,将有强烈的动机,自觉遵守群体规范,保障的群体的利益,促进自我发展。第三,连动心理。 随波逐流以及人云亦云即使此心理现象的表现,通用体现链接的心理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指个体与个体或群体,相互作用,心理链反应。群体连动心理实质上是一种情感的影响。连动心理分为心理和互激心理两种。

2本集团心理和个体心理的关系

首先,个人的心理是群体心理的基础。个体心理是一个人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组织和行为规则的心理现象。不同心理的个体在社会群体中发挥不同的作用,社会不是在同一环境中发挥独特的作用。群体心理学群体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具有典型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倾向群体成员在集团活动中表现出的历史条件下是不同于其他群体的价值观和倾向,态度和行为的总和。群体从心理学总结成员的心理状态,必须立足于个体心理,没有个体心理,也就没有群体心理。其次,个体心理对群体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群体能够为了满足个性化的心理需求,对个人的心理具有归属同意可支持和塑造功能。当一个人属于同一个群体,可以感受家庭的温暖,归属感,特别是当涉及到的群体的利益时更导致个人产生更强的归属感,并尊重个人努力保持群体的荣誉和利益。群体的身份本身的功能是由于个人自愿接受该群体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对成员的吸引力和它的集成形式的整体心理倾向的影响。如果该个人的思想,观点,行动符合群体需要的方式,他们将获得该组的支持支持和帮助,支持,反过来,也可加强个人的想法,意见和行动促进个人的进步。团体塑造各个功能要求评估个人的行为,规范个体成员的行为在团体中实现个人的力量做不了的事情,正确的塑造个体行为风格。

第三,个体心理受群体心理负面影响。群体之中的个体会有非常显著的从众心理,是由心理学的去个性化现象和法律不责众造成的。当一个人与人口多数的意见分歧,会有群体压力,列文提到“压力。社会心理学群体施加压力的背景下,个人,感性判断的行为,和群体多数人一致倾向被称为从众群众。及群体的压力是非常大会迫使个人对他们会产生完全相反的行为,表现出明显的从众心理”。个体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异常,盲从心理使个体不能完全证明个人的自身特质,在人群中失去自己。由于只要一个以上的人,个人的混合在群体中,个体的行为不会被追究责任,形成了“法律不责众”心理学。这种恶劣的群体心理是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辅导,一旦有发生条件,就会出现这种法不责众心理。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群体心理的优点

思想政治教育,不只是灌输的理论知识,但也要借鉴和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以更好地揭示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用群体心理,可增强其有效性。

1群体规范力

一般人群制定一定的规范,准则或常规纪律法律法规,以组的成员团结起来,形成合力,同时约束个人。因此,群体规范对个人有一定的制约作用,这制约作用可以使个人有一定的心理压力,从而自觉调整自己的行为。群体规范的作用,可以形成一个强大的团队凝聚力。集团凝聚力强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的心理环境,相比之下,团体凝聚力弱会冲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特别是大学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心理倾向和思想问题,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因此,增强组凝聚力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措施之一。

2群体感染力

由于受到群体的约束和规范,个人在压力中会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其实这就体现了感染的一种表现,个人受团体气氛感染,自觉地调整自己的行为。这群体气氛的影响下,大多是在细微的感染,个体在不知不觉中被感染,逐渐使自己的行为与一个小组的成员保持一致。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感染了群体的气氛和情绪状态。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人的心灵的改造,组成单个的意志群体。感染团体心理,个人的心理和行为在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样有利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3群体积极促进作用

心理学家奥尔波特通过研究发现,从事简单,容易的工作,几个人共同工作比一个人单独做事更有效。在团体中,当个人从事活动,如果有他人的存在,将会感受到竞争的压力,使活动更有效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先进集体的影响力改变着人们的行为,并促进个人行为朝着积极的方面转化,从而达到统一的高效行为。一种良好的社会行为,在群体的促进作用下,将提高执行的效率。使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先进的思想和道德行为,促进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群体心理的具体应用

1对于个人的个性心理问题,利用群体拥有一种强大的心理凝聚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要加强理想信念的指导。教育工作者要坚持将国家的最先进的理论知识武装教育学生,通过不断的灌输个人有效知识的理想和信念,只有建立与群体一致,群体才会对个体

提供强大的心理支持。二,注重先进的例子的引导。要求教育者要好好利用先进典型,特别是大学生,就是一个例子成为指导,个人个性化的心理行为在群体强大的压力下,保持与群体的一致性,从而促进个人的个性发展,并产生强烈的归属感。第三,强调集体活动指南。教育者要善于在课堂教育活动发挥小团体的作用,开展多不同种类的团体活动,培养个人团体意识。例如:在课堂上小组讨论发言,既为个人和逐步摆脱自我意识,调动个人对教育的兴趣,增强思想思想政治教育。

2对于个体逆反心理问题,利用群体连动心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首先,发挥群体心理蔓延的作用。大学生个人心理连动的特征有:快速的信息沟通,核心人物的影响,多元化的影响等。教育工作者要善于调动核心员工组的影响,需要思想群体迅速蔓延到该组的所有成员。其次,专注互激作用。教育要把握好大学生个人思想活跃,参与意识强等特征,开展辩论赛,小组讨论和其他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个人在激烈的对抗中提高教学教育效率,减少叛逆,遵守的规范要求。

结语

心理学在当今社会越来越被需要和重视,群体心理做为心理学之中一分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很好的帮助作用,善用心理学,将在教育工作中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参考文献】:

[1] 张月霞.群体心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0(05)

[2] 陈丽萍.论大学生群体心理及其功能[J]. 高等农业教育. 2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