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学实践的意义范文

教学实践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学实践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学实践的意义

第1篇:教学实践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认知―发现说有意义接受说大学教学实践

1.问题的提出

目前中国的大学里主要的授课方式是教师传授式,即教师在上面教,学生在下面听,教师处于课堂教学绝对的中心,学生属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不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那么如何解决传统的传授式教学带来的弊端呢?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提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学习理论。布鲁纳提出了“认知―发现说”,阐明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基本方法是发现学习法。奥苏伯尔提出了“有意义接受说”,阐明了接受学习并不等同于机械学习,学生可以进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基于以上的思考,笔者期望从理论的比较中探寻它们给当今中国大学的教学实践带来哪些启示。

2.认知―发现说

2.1认知学习观。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起知识体系。那么什么是认知结构?布鲁纳认为认知结构是编码系统,其主要成分是“一套感知的类目”。学习就是类目及其编码系统的形成。一切知识都是按编码系统排列和组织的。而这种各部分存在联系的知识,使人能够超越给定的信息,举一反三。此外,布鲁纳将学习活动划分为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即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评价。

2.2结构教学观。

布鲁纳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当学生掌握和理解一门学科的结构,就会把该学科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就会容易掌握整个学科的具体内容。学生就容易记忆,促进学习迁移,提高学习兴趣。因此,布鲁纳把学科的基本结构放在设计课程和编写教材的中心地位,成为教学的中心。

为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布鲁纳提出了四条基本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所谓动机原则,布鲁纳认为内部动机是学习的基本动力,具有持久性,内部动机包括好奇内驱力、胜任内驱力、互惠内驱力三种。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使学生持久地保持较高的学习积极性。所谓结构原则,布鲁纳认为,为了使学习者容易理解教材的一般结构,教师必须采取最佳知识结构进行传授,并提出了知识结构的三种呈现形式:动作、图像、符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究竟采取哪种形式好,视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所谓程序原则,布鲁纳认为教学要引导学习者按某种程序陈述一个问题或大量知识的结构,每一学科有不同的程序,针对不同的学习者有不同的程序。所谓强化原则,就是给予学生反馈,至于何时给予反馈,布鲁纳认为,教师给予学生的反馈应恰好在学生评估自己作业的那个时刻。

2.3发现学习法。

布鲁纳提出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是发现法。布鲁纳对于发现的界定是不限于探寻未知事物,包括用自己头脑获取知识的一切形式。

布鲁纳指出在教学中运用发现法的一般步骤:

①提出和明确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②使学生对问题体验到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从而激发探究的欲望。

③提供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

④协助学生搜集和组织可用于作结论的资料。

⑤组织学生审查有关资料,得出应有的结论。

⑥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思维去验证结论。

那么在发现学习过程中教师起什么样的作用?布鲁纳认为因为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积极的探究者,因此,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帮助学生创设一种能独立探究的情景,从而促进学生自己思考并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

3.有意义接受说

奥苏伯尔按照学习进行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根据学习材料和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3.1意义学习。

奥苏伯尔认为,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认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所谓实质性的联系,即非字面的联系,是指表达的语词虽然不同,但却是等值的。所谓非认为的联系,即内在联系,是指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的观念建立在某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的联系。

意义学习的条件有三个,一是学习者必须具有将新知识和原有认知结构加以联系的倾向性;二是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知识;三是学习者将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发生联系,使原有认知结构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心理意义。

3.2接受学习。

奥苏伯尔指出,接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它是概念同化过程,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同时奥苏伯尔又给我们呈现了接受学习的过程,即:

①在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找到能同化新知识的有关观念。

②找到新知识与其固着点作用的观念的相同点。

③找到二者的不同点。

④新知识同化到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经融会贯通,达到知识系统化。

3.3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先行组织者是指限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从而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习者学习新的学习任务前,先让学习者学习“先行组织者”。

4.二者的理论比较

5.对大学教学实践的启示

通过上面的分析和优缺点的比较,我们认为,发现学习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费时费力,且不能保证所学知识的系统性和严谨性。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恰恰相反。那么能否寻找一种能够包含二者优点而避免二者缺点的学习模式或教学模式呢?或者能否在一种课堂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在另外一种课堂进行发现学习?

5.1在同一节课中,将两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发现学习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有很大不同,但二者也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重视认知结构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的作用。在同一节课中,教师可以“有意义的传授”,学生可以有意义的学习,从而使学生了解事物之间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教师也可以在某一环节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引导学生去发现一些迹象或规律,从而自己得出某个结论。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结论给予纠正,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可能性,让学生在课下查阅相关资料。

5.2大班授课和小班讨论相结合。

认知―发现说认为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而老师在这个过程起到辅助、引导、启发的作用。由于我国的教育特点,具有严格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教师需在某次课上完成一定量的教学任务。此外,由于大班人数的限制,发现式学习的课堂运行不好掌控,教师需要在满足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和保证教学有序进行之间平衡,并且也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因此,采取大班授课和小班讨论的相结合的模式是个不错的选择。

5.3课上讲授与课下做实验、科学研究、实习、社会实践相结合。

我们可将教师课上讲授和课下指导学生做实验、科学研究、实习、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系统的专业知识、扎实的基础,还锻炼了科研能力、创新意识及批判思维。

5.4鼓励和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教师通过各种课题或项目设计、作品设计、竞赛等学习载体,培养学生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科学研究方法,获得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和科学文化知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品质。

参考文献:

[1]陈华峰.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2).

[2]刘振岩.基于认知发现学习论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计算机教育,2009,(5).

[3]苏海健,张晓晓.有意义接受学习论与《外国法制史》教学技巧[J].考试周刊,2008,(7).

第2篇:教学实践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大学数学;分层次教学;教学目标

大学数学是高校中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学会数学思维,提高数学素养,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的迅速发展,对大学生数学素质的要求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的趋势,这也同时对大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近年来连续的高校扩招,使得许多高等院校面临着同一个专业,甚至同一个班级的学生程度差距较大的局面,而大学数学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学目标并没有因为学生现状而改变,在这种情形下,如果我们还像以前一样,统一课程,统一要求,统一进度的进行教学,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教学质量也就很难提高。在这种情形下,我们提出了在高等院校数学课程的教学中进行分层次教学模式改革的设想,并已付诸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

分层次教学本着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成长的基本理念,采用分层次教学的方法促使每个个体都能按其特有的方式发展,实现个人的最大价值。其基本的指导思想,就是在承认学生有差异的前提下,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分别制定教学目标、教学要求,设计教学内容,调整教学进度,变换教学方式,创立评估体系,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需要,依据学生的专业结构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建立具有不同层次的课程体系。在确保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数学基础和学习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并辅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保证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分层次教学的主要实践

如何分层,是分层教学的核心问题,为了保证分层教学目标及其效果的实现,我们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层。

(一)按专业分层次

根据不同专业对数学课程的要求,我们将《高等数学》分为了A,B,C,D四类,《工程数学》主要分为A,B两类,对各类分别制订了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在保证同一专业的教学大纲一致的前提下,对于同一专业的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了不同的教学方案,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措施。这种对专业的分层次既有利于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又有利于发挥学生个体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二)按学生分层次

根据学生的基础以及本校的实际情况,我们把同一专业的学生分成了两类,介于两类之间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对于基础较好的一类,我们在完成本科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适当的对内容进行拓展和加深,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更深入地掌握一定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维,在此类教学中多注重启迪教学,开发思维;对于基础较差的一类,我们在教学中尤其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为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由易到难”“精讲多练”的方法,保证了所学知识在后续课程学习中的应用。

(三)按教材分层次

根据各专业对数学知识要求的不同,对数学要求程度较高的一类(工科),我们分别选用了同济大学主编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等数学》,浙江大学主编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及同济大学主编的《线性代数》,而另一类(经济、医药等)我们则选用了适合本类学生使用的由我们自己学校教师主编或参编的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全套教材,该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四)考核形式上分层次

根据专业、教材、学生层次的划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所以在考核时也要分层次进行考核,以检验其是否达到规定要求,即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试卷进行考核,实行教考分离,实行统一阅卷,客观公正的评分。

三、分层次教学的意义

正确运用分层次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数学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更明确,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使数学教学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增强了教学工作的针对性,使学生各取所需,学必有得,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通过数学教育,不但为本专业的学习奠定数学基础,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接受数学思想,学会用数学思维和数学手段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适应了科技进步、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能力的要求。

四、对分层次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在分层次教学中,尤其是在对基础较差的学生的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免个别学生出现掉队的现象。

(二)在优化分层次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依据教学大纲,制订授课方案,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应用的教学方法,注意将实际问题模型化,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3篇:教学实践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教育学 教学问题 建构主义 改进措施

教育学是当前师范类教育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师范性质学科的核心课程。对于教育学专业化发展来说,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教育规格及质量,更对学生的教育素养提出新的要求。为此,本文将从建构主义理论入手,从教育学的课程教学困境来分析教育学的教学地位,并从教学改革视角来探讨如何促进教育学的课堂效率,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如何将学生对教育学知识的获得作为教育工作的首位。

一、当前教育学在课程实施中面临的困境及问题

教育学的开设与实施在改善教师职业素养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对于教师专业化趋势更加明显,教育学在教学中的困境及不足也相继显现,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学科日趋多样化的今天,教育学的课时相对受到压缩。从教育科学的发展及研究的深入,教育学的成果不断涌现,一方面丰富了教育学学科教学领域的知识体系,使得教育学更具教育价值。然而在课程规划上,随着大学阶段教育类专业课程的日趋复杂,教育学自身的课时已经受到影响,课时压缩是当前教育学教学的首要难题。也由此提出了一系列的疑问:教育学应该如何定位?教育学的知识如何表现?什么是最有价值的教育学知识?等等。二是教育学在学科地位的构建上始终处于从属地位。教师职业是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教育人才,而对于现实教育情境中的管理者、教师及学生来说,如何从专业学科的地位上来确立教育学的正式性,一直是当前学科发展面临的困境。有人认为教师应该具有一专之能,只要拥有某方面的知识就可以了;更有人认为用其他学科知识来取得教育学课程。如上种种都给教育学的学科专业性带来冲击。三是教育学在教学内容上过于脱离教育现实实际。教育学是对当前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总结,在教材建设上,主要从学科理论及实践领域上凸显教育成果,而在教育现实中,由于不能触及现实具体的教育问题,往往存在“隔着靴子瘙痒”的脱离感,也给学生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四是在教学方法上,重教不重学。教学方法是课程讲授的关键,也是提升学科教学效率的关键。在传统的教育学课程教学中,教学方法显得单一,即便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只是对粉笔的替换,未能从教育理论的深入浅出中增强学生的好奇心。由此带来的教学困境,不仅限制了教育学的发展,也使得教育学陷入更大的教学窠臼。

二、建构主义理论及在课程教学中的典型作用

建构主义是课程构建的重要理论,也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在知识的认识上,建构主义更加强调现实假设与解释,知识并非是现实的客观反映,更多的是对问题的归结与整理。在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对于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说,知识不是简单的工具,而是通过对具体的情境来对知识进行加工和再创造。同时,在建构主义学习观上,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完全传递给学生的,而是由学生自己通过对学习环境的构建来形成知识的过程。学习过程更加关注学习者自身的思维和认知结构,并强调学习者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解释与理解。在知识的接受面前,每个个体都是积极的,每个个体都应该从知识的自身体验中来养成。另外对于建构主义的学习者来说,学生是课程环境的必要参与者,学生不能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更是对知识的主动建构,需要从学习者自身的经验积累和对外部信息的理解和加工上,逐步形成自身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构建其知识的意义。教师只不过是教学过程的呈现者,在引导学生参与学习中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掌握。

三、建构主义理论对教育学的教学改革创新

由建构主义理论来认识教育学教学问题,并从建构主义中来改进课程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深入开展教学评价,以真正发挥教育学对学生的影响及触动。

(一)建构主义强调教育学应该教什么

教育学作为对教育理论的总结与应用,多年来在实施中一直难以科学定位。从教学内容上,教育学在教授中应该传授那些基本理论,应该培养学生的那些教学技能。事实上,对于在较短的课时范围内,如何平衡好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的关系,笔者认为,教育学应该从学生对相关教育理念及理论知识的掌握上,形成对教育学最起码的获得能力。在探讨教育工作的职业素能上,一是需要学科知识,教师所应具备的特定学科的专业知识;二是条件下知识,对教学中所用的心理学知识;三是实践性知识,能够从教学过程中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改进教学成绩的相关知识,如教师的外在智慧,学识及能力等。学科知识与条件性知识是显性的,形式化的,而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则是内隐的,难以从表象来判断的。对于条件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都是教师岗位所必需的基本知识,也是构建教师职业的基本素能,这些知识的习得和养成都需要从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中来全面的调控,以便于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在现实教学中,对于教育学教育素养的培养通常是渐进的,尤其是职前的师范教育,多从教师岗位特征及岗位要求上来锻炼学生的职业素能。这就给教育学的教学创新带来了新的问题,无法从教育学所涵盖的知识、理论、方法等方面来反映教育活动,也无法揭示教育活动的本质及规律,缺乏对师范学生的有效教育和理论指导。建构主义理论从知识的养成上,体现了人类对智慧的追求和培育过程,也从对个体的精神、人格建树上获得了新的促进作用。正是基于此,建构主义要求:任何知识都是相对的、不确定的,是时刻处于不断的变化和生成中的。因此,从知识的教学与实践中,应该首先明确知识的内容及解决现实问题的作用,帮助学生认识教育学知识的变革与发展,教育学的教学内容要从研究成果中体现时代特色,并能够从时代中不断调整、更新和完善。可见,对于教育学课程设置来说,一方面要体现学生的知识、经验和兴趣,还要与时展相适应,能够从个体对知识的理解上加深对教育情境的认识,使其能够转换为实践性知识。

(二)建构主义强调教学应该如何落实

学习的过程不单是教师对知识的传递过程,更多是学生从自身的经验上来重新认识和编码知识,以重新构建对知识的理解。也就是说,对于知识是需要从学习者自身的理解上来形成,离开了学生的自主性,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其真正意义。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的自身经验,也从对个体的知识建构中来强化经验在认知中的积极作用。建构主义理论将个体的学习与对知识的理解,与个体的经验为基础,并逐步推进学生从知识的记录中获得对认知的更新与完善。不同的人因自身经验的差异性而表现出不同的理解力,这也是在课堂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特定情况,尊重学生的经验差异,能够实现因材施教。其次,在课堂教学方式的引入上,可以从情境教学中来营造学习氛围,如案例教学法的引入,可以围绕特定的事件来展开探讨,鼓励学生从案例教学中寻找问题解决的思路。案例教学法的引入能够拉近学生对现实的理解,能够从学生的知识经验中获得能力上的训练,增强学生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具体本领。需要强调的是,在案例教学法中,应该注意:一是对案例的编制上要结合现实,不能凭空杜撰;二是要把握事件的典型性,能够从事件中引导教师、学生从思想上、知识点的学习上,反映相应的问题,给予积极的启示;三是体现事件的具体性,能够从事件的静态描述和展示上,既要增强趣味性又要融入事件的发展规律;四是表现出时代特征,能够结合当前教育现状,从反映现实的场景中来展示教学实践,增强学生的临场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改进课堂教学操作性。

(三)建构主义强调对学生学习共同体的促进

建构主义在学习中一方面强调学习情境的构建,另一方面从个体与个体的交流中,注重对学习共同体的促进。学习的本质是基于特定的场景来进行知识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学习具有社会性。个体在对世界的认识上,需要从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中来建构知识体系。课堂教学是学生营造共同体的良好载体,也是帮助学生从交流中增进才干的有效途径。在教学实施中,将学生进行分组并组建相应的学习共同体,让学生从中能够相互学习、相互交往,实现不同个体的学习目标。在相互协作中切磋与探讨,在相互影响中探究与互补,逐步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系统化构建。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学习共同体具有如下特点:艺术各成员都能得到尊重和理解;二是教师并非权威,而是理性的参与者、引导者;三是各成员在思想上、见解上保持开放性与独立性。

四、结语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认知的科学性,对于教育学在教学实践及改革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建构主义尊重学习者的主动性,并从教师的自身定位和功能发挥上,对学习者在知识建构中应该主动的学习,能够结合自身的知识经验来实现对知识结构的同化、使其赋予特定的意义,并成为教学过程的中心,而教师则是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引导学生从知识建构中促进学生能力的养成。

参考文献:

[1]王沛,康廷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述评[J].教师教育研究, 2004,(05).

第4篇:教学实践的意义范文

论文摘要:为探讨教育学的有效教学,提高师范生的教育理论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主要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出发,提出在教育学实践教学中运用情境、协作与会话、意义建构的策略,使学生不仅知道怎么做,更知道为什么做,从而克服在教育学实践教学中低水平重复的机械训练的方式,提高学生在教学中有效运用教育理论知识的水平和能力。

论文关键词:教育学;实践教学策略;建构主义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伴随着人类的繁衍生息,教育在传承社会文化、经验,促进人类的发展进步的作用可谓功不可没。教育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作为以这一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问——教育学,本应在实际场景中发挥更大的效用,但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教育学作为导引人们教育实践活动的作用远未发挥出来,而作为培养和提高教师素养的专业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则更是屡受责难和拷问。

正是由于这样一种现实场景,当下对教育学进行教学改革的探讨日益增多。其中一个方向就是强调实践教学。而在实践教学的实施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策略的问题,也就是怎样做才是有效的实践教学,才能真正体现教育学的实践属性。目前比较多见的是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进行实践改革,但从实际的效果来看,单纯地强调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手段,所收到的效果并不理想,尽管学生通过训练后在某种程度上掌握了一些方法的操作要领,但是在实际运用时,我们得到的很多反馈却是和愿景不一致的,这些方法并没有得到有效地使用。究其原因,就是这些方法、手段只是在一个低水平的层面上不断地进行简单机械的重复。表里不一,很多学生只知其表,而不知其“理”。这些方法什么时候用,用在哪里,怎么用,都不是很清楚。所以,我们需要从道理人手,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把教学策略和教育学的内涵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能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从而达到在实际教学中,灵活有效地运用教学策略,达成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果。在这方面,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育学的教学进行有效结合,使学生能由表及“理”,提高在实践中运用教育学知识的能力,应该是一种有效的实践教学策略。

二、建构主义对学习的认识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生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做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

“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三、情境、协作与会话、意义建构在教育学实践教学中的运用

1.创设情境,有效实施案例教学

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情境是开展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有效避免教育学课堂上抽象的概念、理论充斥的现象发生,有效创设情境,为学生展现教育的鲜活场景,使学生能从感性逐渐地上升到理性,案例教学应该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在教育学的教学中,要有效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首先要做好案例的选择。一般认为,一个好的案例应包括三大要素:(1)案例必须是真实的;(2)案例总是基于仔细而认真的研究;(3)案例应该能够培养案例使用者形成观点多元化的能力。基于这样的一种认识,作为教育学教学中的案例应该是:教育学案例就是对在真实的、复杂的教育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件的完整叙述。在叙述中阐明了具有针对性的教育问题及其解决,并隐含着问题解决的多元化方案。用理查特(Riehen.A.E)的话来说,“教育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综上所述,高师教育学的案例教学应该是教师在教育学的教学过程中,撷取典型、真实、两难、可供争辩并富有启发性的教育案例,指导学生进行透彻的观察和深入的剖析,以阐释、验证和运用教育学的基本概念、规律、原理、原则和方法,使学生逐步形成教育教学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技能,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应通过创设情境、分析讨论、理论升华、应用评价环节的设计,提升学生对教育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协作与会话,开展合作学习

建构主义强调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会话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

在教育学的实践教学中,帮助学生组建学习共同体,鼓励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是进行有效协作与会话的重要方式。通常一个好的学习共同体应具备如下特点: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真理的标准既非教师,也非权威,而是理性;全体成员应保持思想的开放性,即应提倡不同思想、不同见解的充分交流,乐于进行自我批评,善于接受各种合理的新思想。

学习是一种个体现象,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建构必然发生在个体的内部并最终由个体来完成。但学习就其本质而言是在一定的社会场景中进行的社会对话过程,因而学习也具有社会性。个人对世界的认知和建构离不开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在教育学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组建学习共同体,开展合作学习非常必要。在学习共同体中,不同认知特点、不同个性、不同状态的成员可以就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中的典型问题进行研讨,成员可以各抒己见,相互启发,进行思维碰撞,激发教育热情,触动教育灵感,塑造教育教学的正确理念,深刻领悟教育的实质。

3.意义建构,学思践结合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在教育学的学习过程中,达到对教育的本质、规律以及教育与其他事物的内在联系的正确理解,并能用这种理解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这也正是教育学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实践证明,在达成教育学“意义建构”的终极目标的过程中,学思践相结合,是进行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

首先是学,指学生的学习过程。这里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学习、建构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可以结合上面的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学生合作学习的开展,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协作、对话,充分交流思想、观点,提升对教育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教师应注意设计和提出典型、生动、具体的教育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并且要注意对学生的适时的正确引导。

其次是思,指对教学与学习的反思。这里既包括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反思,也包括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反思。教学反思的能力是教师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在教育学的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在反省自己知识建构的过程中,能更理性、客观地理解教育理论知识,并能主动寻找差距和不足,举一反三,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及时调整教学设计。

第5篇:教学实践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中职教育 商务英语 翻译教学

在对外经贸经济活动中,企事业单位对于各层次职业翻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广泛,为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和增强其英语学习的应用能力,在中等职业学校商务英语专业开设各类应用文体的实用翻译课程已成为必需。为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中职学生构建开放的整体学习环境,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和获得良好的语言翻译能力。

一、从科目要求出发,浅谈中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职学校商务英语专业在课程设置、教学目标、课时安排和教材使用等方面都亟待完善,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系统性。中职学校商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开设较晚,为便于学生参加相关的商务英语等级证书的考试,课程一般设在二年级的下学期,课堂授课课时较少(一般为 60学时或80学时),学生对商务英语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的掌握仅为皮毛;另外,在学习翻译课之前,尽管中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已经学过商务英语听说、商务英语阅读及商务英语写作等课程,但是因为学生的基础较差、在校学习的时间较短,再加上学校未曾开设英汉对比、修辞、词汇学等相关课程,因此,翻译课教师的授课难度较大。2.教材内容过时、教学模式陈旧,与社会需求相脱节。教材虽然注重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编写原则,但所选用的实例不够新颖,内容仍保留一些传统教学色彩,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听说能力的重视也不够;教材虽然注重实践与形式多样化的结合,但教师对现代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不够,课堂教学依旧以传统的授课方法为主,容易导致教学和实践的脱节,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满足行业的需求。3.以考试为指挥棒,课堂教学与职业教育相脱节。目前,各种形式的外语测试直接充当着指挥棒的角色,中职学校的商务英语教学也同样沿袭着这样的趋势:即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测试哪方面的能力,学生就集中学习哪方面的内容。4.中等职业学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翻译课教学的要求高、难度大,它不仅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双语基本功,懂得语言学、教学法、翻译理论、商务贸易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还要有口译、笔译的实践能力;同时,由于翻译课程的备课量大、作业批改难度大、教学任务繁重等因素,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根据目前现状,浅议中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实践的重点

在中职商务英语翻译课堂,如何摆脱传统教学的弊端, 确实是翻译教学改革的重点所在。针对目前翻译教学的现状,笔者认为,中职商务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进行教学实践:1.以理论研究作为教学实践重点: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探索中职学校翻译教学的整体语言教学模式,进一步完善翻译教材和教法。2.以师资培养为重点:建设一支能实施翻译教学与整体语言教学实践的师资队伍。3.以学生培养为重点:实现由传统单一“知识型”人才培养向“复合型”、“实用型”、“创造型”人才培养的转变;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课堂上应通过整体语言教学的方式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在帮助中职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应更好地使学生了解语言学习过程,从而使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形成独立获取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三、结合专业性质,试论中职商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实践的合理规划

针对我国翻译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中职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性质、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中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必须进行科学系统的学科探索与规划。

首先,进行系统的课程设置。翻译教学要贯穿于中职教育的全过程,体现其特有的教育思路,课程设置必须注重系统性、科学性、多样性,即课程如何科学合理的设置,才能使各门相关学科从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中进行科学合理的衔接。在低年级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双语语言基本功、普及人文社科等基本知识,为高年级各种应用文体的翻译打好扎实的基础。同时,针对商务、文秘、旅游、国商等不同专业方向,组织编写富有时效性和实用性的校本教材,注重翻译知识与翻译技巧的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

其次,完善新的教学理念。要使翻译教学从传统的弊端中走出来,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必须树立新的教学理念。笔者认为全新的教学理念应包括:科学的教学方法、新型的师生关系、多样的教学模式、优化的语言输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综合的测试手段。翻译教学要从传统的“满堂灌”、“一言堂”改变成为精讲多练的师生互动型课堂;在语言实践教学环节,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兴趣、动机、需求、目的、意志及学习策略等个人因素,从而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全方位地参与教学全过程,强化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课堂教学可以采取模拟现场、演示报告、翻译评论、项目协作等多种多样的任务型活动,例如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情景翻译练习;教师利用教学课件选择具有实际意义的翻译项目,指导学生上机练习;或者利用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合作完成一些翻译项目……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教师既能培养学生的动口能力和工作责任心,同时又能使学生在整体语言环境中获得学以致用的成就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给予充分的信任、鼓励,将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和考试成绩结合起来进行评测。

最后,建立强大的师资阵容。学校必须不断充实师资队伍,满足当前中职学校外语教学实践发展和翻译教学改革的需要。在师资队伍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现状,借鉴现代语言学、符号学、传播学等各个学科的发展,在教师翻译教学实践的基 础上加强翻译理论研究;注重师资的培训与交流,学校可通过加强校内外翻译教学经验的交流与合作,邀请翻译人员来校授课,派教师到校外、国外学习进修等方式拓宽教师的知识面;作为教师本人还要自觉加强自身业务修养与理论学习,认真总结教学经验,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为使自己具备“双师型”教师的素质,取得相关证书和相关行业的从业经验也理应成为教师自我提升的必需。

总之,随着社会对高技能复合型、实用型、创造型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中职商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在中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应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方向,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时效性,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为培养符合社会实际需要的人才,不断开拓出符合中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参考文献:

第6篇:教学实践的意义范文

“问题教学法”,就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高一学生学情分析

教学现象一:课堂上问题讨论的情况

课堂上,教师在高一历史第6课《雅典的民主政治》讲完后,抛出问题:“通过这两个单元的学习,你认为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和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哪个更好,理由是什么?”以下是四个班级的反应:

11班:一个同学站起来认为雅典的民主制更好,然后阐述了雅典民主制的意义;马上有同学站起来反驳,接下来形成两个各执己见的阵营互相辩驳,且都理由充分。教师在学生充分讨论后引导学生理解并得出比较统一的认识,即两种制度都是符合当时两个国家的国情的,既有积极的作用,也存在弊端。

12班:沉默很久,老师点名提问后有人回答,但只能答出哪个制度更好,说不出理由。由于时间关系,教师无法进一步引导学生继续讨论,只能匆匆给出答案。

13班:各执己见,但没有人主动站起来回答,只是在下面大声嚷嚷,甚至个别同学开始偏离主题互相攻击。老师立即喊停,进一步提问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14班:沉默,但点名个别回答时能够很好地答出观点并阐述理由。

教学现象二:学生主动提问的情况

11班:平时有较多同学会主动问问题,但多数提问历史知识性问题,如“这到题目为什么错了”。在两次阶段考后,都有学生主动拿考卷上来与老师分析自己的失误,探讨如何学习历史的方法问题。

12班:无人提问。

13班:提问较多的集中在几个同学身上,与11班相似,也是一些知识性问题。在两次阶段考后,只有一个同学上来就试卷上的问题提问。

14班:个别人提问,主要涉及学科学法、解题方法等问题,如主观题怎么做才能少失分等。

班级情况分析:

以上为笔者今年所教高一年四个班级在课堂内外对问题的反应及提问情况。笔者发现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特点:

11班:班风严谨,学习氛围浓厚,有几个学生较活跃,每堂课师生互动、配合得很好。

12班:比较沉闷,学习好的同学比较内向,课堂反应较慢。

13班:班级活跃,有的学生对问题的反应很快,但也有同学反映说这些同学回答太快,其他同学没有思考的空间,还有个别学生会起哄。

14班:实验班,大部分学生对文科不感兴趣,但综合素质较高。

面对不同班级、性格各异的学生,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历史课堂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同时更好地提高课堂有效性,笔者尝试用问题教学法。

三、探索与实践

关于教师课堂提问学生的反映,以前有个很形象的说法:小学生抢着答、中学生没人答。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以便于教学实践的开展,笔者对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问题见表一)。该问卷的设计意图是:第1~3题是调查学生的问题意识,第4、5题是考查学生方法的掌握情况,第6题是希望由此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通过调查,笔者欣喜地发现学生整体上回答问题的意愿较高,也就是说采用问题教学法的基础是好的。但是存在的问题是学生不懂得提问和讨论问题。

针对教学中和调查中发现的这些问题,笔者进行了一些调整:

11班:继续之前的教学和提问方式,同时课堂上及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不同提问的关键词应该如何回答、答题规范等,目前此班班风学风很好,三次阶段考均居年段同类班级第一。

12班:调整提问方式,更多采用群答的方式,使学生慢慢适应这种教学模式。

13班:在原来基础上对课堂进行微调,如学生反映的有同学回答过快的个别学生在私底下告诉他们先思考再回答,对课堂上起哄的个别同学教师严肃地指出:回答问题,老师很欢迎,但是捣乱坚决制止。

14班:首先找准位置,其次明确目标,最后激发兴趣。通过多提问一些趣味性和有挑战性的问题,多联系现实和身边的社会现象等方法,让学生愿意参与到课堂中。

通过一个学期的探索、实践和反思,笔者认为高一历史实施问题教学是很有优势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大部分学生愿意配合。但是实施过程中应当注意几个问题:

1.注意学情分析,针对不同的班级、不同个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即孔子所谓“有教无类”。对愿意主动回答问题的班级和同学多一些个别提问,但是也要给那些相对较被动的同学机会,让他们感受到讨论的乐趣。

2.设问的层次性:教师所设置的问题应当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不能一下子就提出很艰深的问题,容易吓到学生;同时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同学也要注意问题的深浅,让他们感受到思辨的乐趣。

3.提问方式的多样化:单一的群问或个别提问都会让课堂乏味,因此教师应当将两者结合,既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又让个别同学得到锻炼的机会,同时个别回答还可以结合及时点评使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

4.与学生多沟通,调查显示有部分学生认为,老师提问有很大的主观性,甚至有学生认为老师是为了惩罚自己才提问。因此需要向学生明确提问的目的:有的是为了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有些是带有提醒警示意义的,但绝对不会是为了让你出丑,这样的沟通有利于消除部分同学的抵触情绪。

第7篇:教学实践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商务礼仪 实践 教学

一、商务礼仪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商务礼仪是多数高校的一门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它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道德修养、得体的言谈举止、良好的待人接物行为等,对于学生就业后以良好的个人形象迅速立足于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商务礼仪的运用不但体现了个人的自身素质,也折射出所在企业的企业文化水平和企业的管理境界。因此,商务礼仪的学习在现代社会已显得尤为重要。

商务礼仪是一门应用性的社会科学,它学习的落脚点在于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能够熟练的运用,而不仅仅是知道商务礼仪的理论知识。因此对商务礼仪的实践教学非常重要。

二、目前商务礼仪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陈旧。虽然我们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总体而言,培养模式仍然较单一,严重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另外,单一化、灌输性教学方式,仍然是主要的教学方式,师生之间较少交流,在课堂上的礼仪知识的实战性演练不够。

2.对实践教学的困难性理解和重视不够。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实践教学较理论教学难度大而减少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不但需要教材,而且需要实物;不但需要与校内各部门打交道,而且还要协调校外有关单位。实践教学的组织工作较复杂,特别是在校外的实践教学,除去实习项目的选择、学生方面难于管理的因素外,其衣食住行、安全保障及实纲的检查指导都要详细安排,同时还要协调好与实习单位的关系。所以在实施实践教学时困难重重,教师实习指导时要承担着比理论教学更多的心理压力和责任。

3.教师资源紧张。近年来由于扩大招生,教师教学工作量增加,以致许多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完成学校交给的教学任务,没有用大量精力去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方法。

三、加强商务礼仪实践教学的对策与建议

1.结合商务礼仪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校企合作,让学生融入社会,在实践中掌握礼仪理论知识。

结合教学内容,创造一切条件、利用一切机会协调好各方关系,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比如在讲授一段时间的礼仪理论知识以后,让学生参加社会上的比如展览展销活动、庆典活动、新闻会等企业或者当地政府的大型活动的实践,让学生顶岗实习,参与这些活动的对领导、嘉宾、媒体、参展商等人员的接待工作,如从车站、机场、码头的接待到宴会、会议等等接待工作,让学会通过亲身参与一次次大型活动,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礼仪综合素质,在实践中提高了待人接物的礼仪技巧。

2.培养、引进、提高相结合,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一方面,在现有师资力量的基础上引进几个具有丰富的礼仪实践经验的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另一方面,通过有计划地安排中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大型礼仪接待任务或者大型活动等多种形式,培养中青年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同时,聘请富有丰富礼仪实践经验的校外有关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还可聘请有多年实践经验的企业有关人员比如公关公司总经理、星级酒店接待人员、办公室主任等到学校来做报告和讲座,把企业实际遇到商务礼仪问题及解决方法传授给学生和教师。

3.课内、课外培养相结合。除了课内时间以外,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如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的礼仪知识大赛、大学生形象设计大赛等与礼仪有关的活动,在活动中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礼仪素质。此外在平时的校园宣传栏中,开设礼仪形象正反教育栏,将在校园中不符合礼仪规范的行为进行暴光。将在校园中符合礼仪规范的行为予以表扬,让学生得到鞭笞和激励,从而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4.模拟礼仪活动――强化与检测学生礼仪实践能力的一条捷径。参与社会实践是提高商务礼仪课堂教学效果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有种种困难。因此我们可以选择模拟礼仪活动的操作来强化学生礼仪实践能力。模拟活动在操作中可以将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模拟操作,有时可安排小组间的比赛。我们在进行模拟活动时应把握这样两个环节:第一,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没有机会参与实践的专题进行模拟操作,如新闻会、签字仪式等的接待工作。可以将学生分配成不同的角色进行演练。第二,模拟操作课堂组织教学方面,注意学生的广泛参与性。在商务礼仪模拟训练中,课堂情景训练是一种常用的教学形式,学生是其主角,教师在旁边予以观察和指导,让学生大胆进入角色进行情景演练,如交接名片、引路、握手、介绍、根据不同的交际对象和场合选择服饰等等。在模拟训练中让学生按学号,逐个演练。

5.全面规划,分步实施,努力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扩大校内礼仪实训室,购买相关礼仪用具和设备。同时将社会作为我们教学实践的大舞台,以校外如公关公司、酒店、旅行社等企业作为我们实习的固定场所,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通过为校外实习单位主动输送优秀毕业生,或免费利用学校的师资为其进行相关专业培训和其他技术咨询服务等工作,增进学校与校外实习基地的联系,保证学生能够在实习时得到有关指导,提高实习质量。

四、结束语

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商务礼仪实践教学环境必将得到有效改善,形成良好的礼仪实践氛围,提高商务礼仪教学质量,为培养适宜社会的高素质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第8篇:教学实践的意义范文

耿国华,工学博士,1978年西北大学计算机专业学习、任教,1989年~1994年任西北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副主任,现任西北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计算机教育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989年、2007年获陕西省优秀教师,2006年获陕西省教学名师,带领的计算机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荣获2007年陕西省教学团队。

多年来从事智能信息处理、数据库与知识库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承担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多项省自然科学基金、横向项目的研究,在核心期刊、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专著2部,9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在信息处理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已形成智能检索处理的研究特色。

耿国华教授教书育人,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主讲8门本科生与研究生课程,主持2门国家精品课程;主持获得国家级教学奖1项和省级教学奖3项;主编出版教材13部,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4部;共指导博士生15名,硕士研究生76名,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百余篇。教学效果得到学生的好评。

第9篇:教学实践的意义范文

一、 “本土化”教学实践的方式

在近年来高等艺术院校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结合教学实践传承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举措来进行,立足当地的文化特色,重点突出“本土化”的特色。所以,本文提出了高等音乐艺术教学的“本土化”教学实践方式,也就是立足于非物质文化发源地的丰富人文资源,在此基础上,选择非物质文化所在地民族艺术特色最突出音乐艺术价值比较高却濒临传承危机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品种,通过将其熟练掌握的传承人请入课堂实施教学的方式,使学生近距离观察到少数民族“本土化”的音乐形态与表演技能,并建立良好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学习机制。通过艺术教育与传统音乐保护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逐渐养成对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习惯,促进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二、 “本土化”教学实践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意义

(一)保护精神家园的现实意义

一直以来,我国对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大多是师傅带徒弟式的口传心授,大多没有相应的文字记录等传承方式,这样做的结果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流失消失,没有真正起到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作用,而通过“本土化”教学实践,让学生近距离观察以及学习的前提下,通过文字记录等方式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地实现保护和传承,有着保护精神家园的现实意义。

(二)有利于保护优秀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

通过“本土化”教学实践的运用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有利于让长期忽视的优秀民族文化进入主流教育的范围,进而使优秀古老的民族艺术文化得到延续与传承,在保护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实现了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维护。

(三)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中华儿女的辛勤劳动和创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可以增强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息,而就当前来说,“本土化”教育传承是最佳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形式,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近距离接受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切身感受非物质文化的魅力,从而加深对祖国以及非物质文化所在地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使非物质文化所传达的民族精神世代相传。

(四)继承的前提下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开发

对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的继承不应在继承后就草草了事,而是应该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传承机制,通过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编制代表作、授予称号以及资助扶持等等方式,进行相关的继承人传习活动,在尊重民间文化艺术本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开放性与共融性的创新与发展, 完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三、 “本土化”教学实践的具体实施办法

(一)在高等艺术院校创建民族音乐传承的“文化空间”

所谓的“文化空间”就是具有文化意义或性质的物理空间、场所等,以云南少数民族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为例,云南的民间音乐与其定期开展的文化、宗教以及民俗活动等息息相关,在“本土化”的教学实施中,就要进行相应的背景性教学,比如讲述演奏的音乐在形成过程中的运用场所、形式、如何表演学习以及音乐样式的存在状态、是否有资料记录、乐谱记录、特定限制等等,让学生在了解上述信息的情况下,创建艺术高校课堂的“文化空间”,丰富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在未来的教育发展中,也可以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让学生亲临少数民族的音乐艺术式样的生存环境,让学生亲身以“局内人”的身份去体验和认知这种音乐形式背后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在了解学习中更好地进行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二)在创建“文化空间”的基础上促进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对一个群体或文化的身份认同,在艺术高校“本土化”教学实践的实施过程中,基于高校封闭环境的现状,学生更容易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表现手法上,可以进行音乐样式以及艺术思维的渗透,通过和音乐艺术传承人接触,构成一种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交流的“文化空间”,促进学生对所学音乐文化的文化认同感,进而较为全面地进行对非物质文化的了解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