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支持;心理健康
0 前言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一个值得社会关注的问题。他们进入大学以后,除了面对汉族学生要面临的一般适应问题之外,还要应对文化的不同所带来的困难。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对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开始增多,大部分研究者采用的研究工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人格量表(EPQ、16PF)等[1],研究结果并未形成一致的结论。刘瑶等[2]研究发现,贵州省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比汉族学生差;高云鹏[3]等研究了北京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后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但是也有研究认为,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比中国大学生常模略高[4]。
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言,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支持可以使他们尽快的适应陌生的大学校园。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有一定的作用,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社会支持有益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5-7]。近些年对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逐渐增多,但相比于普通大学生,研究数量仍然偏少,研究结果也有争议,因而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来澄清疑问。本研究以内地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为被试,探讨社会支持对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期为有效地开展其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思路。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向滨州医学院、烟台大学、山东工商学院等3所本科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共发放27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54份,有效回收率为94%。其中男生120人,女生134人;大一87人,大二68人,大三69人,大四30人;城镇户口学生109人,农村学生145人。
1.2 研究工具
1.2.1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
由肖水源等编制,共有10个条目,测量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总分为10个条目的得分相加,分值越高,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
1.2.2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该量表共有90 个项目,每一个项目均采取5级评分制,即“没有”、“很轻”、“中等”、“偏重”、“严重”。统计指标主要为两项,即总分和因子分,总分即90个项目单项分相加之和,能反映其病情严重程度,因子分为各分量表对应题目得分总和除以该因子的项目数。
1.3 统计分析
数据全部采用SPSSl7.0进行统计分析,具体包括描述性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
以总分≥160,或单一因子分≥3作为检出标准,阳性检出率为22.4%,单一因子分阳性检出率分别是强迫(4.3%)、其他(3.9%)、抑郁(2.8%)、焦](2.8%)、敌对(2.4%)、偏执(2.4%)、人际关系敏感(2.0%)、精神病性(2.0%)、恐怖(1.2%)、躯体化(0.7%)。
2.2 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得分的性别和年级差异
经独立样本t检验,心理健康总分及各因子分在性别上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方差分析,发现除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其他三个因子无显著的年级差异,其余各因子和总分均有显著的年级差异。对心理健康总分进行事后检验,发现少数民族大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最差,一年级、三年级和四年级之间无显著差异。
表1 不同年级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得分比较
2.3 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关系
相关分析发现,主观支持与心理健康的所有因子和总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客观支持与躯体化、抑郁、焦虑和心理健康总分之间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表2 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相关
3 讨论
3.1 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分析
本研究在内地高校调查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阳性检出率为22.4%,约为1/4左右,和国内其他同类研究结果相似[8-9],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
3.2 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性别和年级差异分析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分上均无显著的性别差异,这与前人[3,8,9]的研究结果一致。少数民族男女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上无明显差异,可能是因为他们的生活环境一致,面临的压力和要适应的问题相似,影响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无明显不同,导致他们的心理健康从总体上相当。
从心理健康的总体上来看,大二学生的心理问题突出,与其他三个年级相比,心理健康程度较差,三年级的得分也稍高于其他两个年级。以往的研究有与本研究结果一致的[10],也有不同[8-9]。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汉族学生一样,进入新的环境都要有一个初步的适应期,很多心理问题是日积月累的,如宿舍人际关系、爱情、学业等,到了二年级可能是一个时间节点,经过一年的调整,进入大三后,心理健康状况有所提高,到了大四,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适应高校的学习和生活节奏,因而心理健康状况是较好的。辛自强等[11]对1986―2010 年间使用SCL-90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调查报告进行了横断历史的元分析,从大学二年级到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逐渐上升,我们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研究结果也符合这一发展变化趋势。这提示教育者们要多多关注大二、大三学生的心理问题。
3.3 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分析
研究显示,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少,心理健康水平越低。这说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得到的客观支持和主观感受到的社会支持越少,其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当拥有较多的社会支持,尤其是主观感受到的支持多时,能够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人是社会性动物,时刻与社会发生着紧密的接触,人的心理发展、心理健康状况离不开社会支持,经常感受到来自亲人、周围的同学、朋友和老师的关爱,能够让大学生们肯定自身的价值,也能够缓冲各方面压力和情绪带给个体的不良影响。这也相应地对家庭、学校甚至社会提出了要求。父母应多关心子女在学校中的一切状况,了解他们的学习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学校也应多关注学生的需要,了解他们的心理困扰,以便适时地给以支持和帮助,共同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王粲,刘大伟.心理量表在民族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中的应用现状[J].民族学刊,2015(5):89-92.
[2]刘瑶,张永雷,乔瑜,等.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3):283-285.
[3]高云鹏,艾克热木・艾尔肯,王雪.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以北京邮电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为例[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3):92-98.
[4]罗鸣春,黄希庭,严进洪,等.中国少得褡宕笱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元分析[J].心理科学,2010,33(4):779-784.
[5]欧阳丹.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青年研究,2003(3):29-33.
[6]程素萍,张潮,贾建荣.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1):35-37
[7]陈素云.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伦理学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5,28(6):990-992.
[8]常永才.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SCL-90测量与分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8(5):72-79.
[9]苟萍,卢勤.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华文化论坛,2010(2):144-148.
1 引言近二三十年来,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这些研究的结果促使人们以积极的视角看待压力、逆境中人的发展。在我国,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农村大学生走入大学后,可能面临更多物质、精神等方面的冲撞,心理健康水平受到一定影响。国内外学者针对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做了大量研究,例如社会学家Becker(2000)发现来自父母、老师、同学、社区等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的关系密切。李志凯(2009)研究结果表明:留守儿童社会支持及各个维度与心理弹性均显著正相关,并且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对心理弹性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对心理弹性的影响作用很大。宋广文(2013)等研究结果发现,有留守经历的中学生其心理弹性、主观幸福感及心理健康水平都显著低于无留守经历的中学生,并且心理弹性能显著影响并预测主观幸福感。综合以上研究表明,大部分的研究对象较为单一,两者与三者之间的综合性实证研究还相对较少。本文将探索农村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三个变量间的关系,试图构建以社会支持度为前因变量,心理弹性为中介变量,主观幸福感为结果变量的模型。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在高水平的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下,大学生即使遇到压力和逆境也能够表现出高水平的主观幸福感。
2 研究方法2.1 研究对象和施测过程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法,从河南中医学院在校大学生中随机选取700名学生进行调查,收回的调查问卷677份,有效问卷即农村户口为521份,有效率为74.43%。其中男生133人,女生388人。2.2 研究工具本研究运用肖水源(1986)等编写的社会支持量,共17个条目,包含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等三个维度,该量表重测信度R=0.92,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89±0.94之间。心理弹性量表运用2007年于肖南和张建新根据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编制,共25个条目,中文版包含坚韧、自强和乐观3个维度,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1。总体幸福感表(GWB),由国内学者段建华在Diner的基础上进行修订,量表单个项目得分与总分相关在0.48~0.78,分量表与总表的相关为0.56~0.88,聚敛效度为0.27~0.47。
3 统计分析本研究对社会支持度、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三个变量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如下表3-1:〖TP朱平生1.tif,BP〗从表3-1中可以看出,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之间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50,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01,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09。三个变量间两两呈正相关。3.1 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中介作用的检验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成正相关,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弹性也成正相关,心理弹性可能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为继续验证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我们首先假设,心理弹性能够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参照Baron和Kenny的中介作用检验方法,分别作主观幸福感、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度之间回归分析,结果如下:表3-2中的第一步检验了社会支持度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从表中的结果数据可以看出,社会支持度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显著,其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309(p
4 结果与讨论通过上述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4.1农村大学生社会支持度、心理弹性间及主观幸福感两两呈现正相关这一结论与国内外部分学者的研究结论相一致,例如Pinquart 和Nahum-Shani,吴丹伟等人,其研究结果均发现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社会支持度获得越高,主观幸福感水平也越高。因此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论增强三者中的任何一个变量的水平,都对其它两个变量有积极的影响作用。4.2 心理弹性在农村大学生社会支持度和主观幸福感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之前的部分研究也表明,心理弹性在两个变量之间起到中介作用,例如衡书鹏(2012)以大学生为被试研究了人格特质、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得出心理弹性对人格特质和主观幸福感有中介作用。因此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水平的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下,大学生即使遇到压力和逆境也能够表现出高水平的主观幸福感。同时在社会支持度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可能还存在其他中介和调节变量,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总之,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三个变量之间两两正相关,并且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为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方向,在今后的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提高社会支持度,增加对农村大学生的社会关心和支持,可以有效地增强心理弹性水平,最终实现提升农村大学生提高主观幸福感的目的。
摘 要: 为了解高职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社会支持与校园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文章运用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生活满意度量表对508名高职学生进行调查,发现积极心理资本、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乐观、希望、自我效能、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校园生活满意度有显著预测作用。
关键词: 高职学生 积极心理资本 社会支持 校园生活满意度
在日渐“高大上”的校园生活条件下,高职学生校园生活满意度如何?有哪些心理因素影响他们对生活质量的评价?是怎样影响的?国内外研究认为影响个体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包括收入、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健康状况、人格、归因、应对方式等[1][2]。探析高职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社会支持与校园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为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升高职学生校园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我们联系湖南三所高职院校,采用张兴贵、何立国编制的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3],叶悦妹、戴晓阳等人编制的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4],张阔等人编制的积极心理资本问卷[5],通过网络问卷星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08份,其中男生150人,女生358人;独生子女113人,非独生子女395人;农村学生391人,城市学生117人;大一182人,大二121人,大三205人。采用五点评分法计分,用SPSS17.0做统计分析,有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
2.结果分析
2.1总体描述性统计分析
总体显示,被试高职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社会支持、校园生活满意度总分及单个样本均值都处于中等水平,三者排序依次为:社会支持、积极心理资本、生活满意度。
2.2高职学生社会支持与积极心理资本的关系
相关分析显示,积极心理资本的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三个维度与社会支持各维度相关极显著。韧性维度与主观支持不相关,与客观支持、利用度及总支持呈低度正相关。
2.3高职学生校园生活满意度与积极心理资本的关系
除韧性维度外,积极心理资本与校园生活满意度各维度之间也存在显著相关(P
2.4高职学生校园生活满意度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高职学生校园生活满意度与社会支持各个维度之间相关显著(P
2.5高职学生社会支持、积极心理资本对校园生活满意度的回归分析
运用逐步回归的方法,以生活满意度为因变量,考察社会支持、积极心理资本各维度的回归效应(见表5)。结果发现,七个预测变量中的乐观、希望、自我效能、主观支持、客观支持五个变量对校园生活满意度有较好的预测效应,可解释总变异量的53.5%,其中乐观是高职学生校园生活满意度最好的预测变量,能单独解释35.4%的变异量;然后依次是希望、自我效能、主观支持、客观支持,能单独解释变异量分别为32.9%、30.9%、29.6%和21.8%。
非俗蓟回归方程:校园生活满意度=33.282+2.303×自我效能+2.960×希望+2.722×乐观+2.301×主观支持+1.664×客观支持。
标准化回归方程:校园生活满意度=0.556×自我效能感+0.573×希望+0.595×乐观+0.544×主观支持+0.467×客观支持。
3.讨论
从总体看,高职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社会支持、校园生活满意度都处于中等水平,整体情况良好,但个别学生心理资本、社会支持、校园生活满意度水平较低。
积极心理资本六维度与社会支持三维度之间相关显著,但韧性维度与主观支持不相关。这与国内外以往相关研究的部分结果存在差异,区别主要在于韧性因子对社会支持的影响。从相关矩阵看,越是自我效能感强、越有希望、越会乐观的高职学生,其知觉到的社会支持水平越高;而感受社会支持越多的学生,往往其拥有的积极心理资本越丰富。
积极心理资本除韧性维度外与校园生活满意度各维度间相关显著,表明高职学生的心理状态表现越健康、积极、阳光,他们越能激发自身的活力和热情,对自身校园生活各个方面的满意度就越高;相应的,对自身校园生活满意度高的学生,越能从逆境、冲突、失败、责任和压力中迅速恢复的心理能力,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
相关分析结果验证了以往研究的结论,学生拥有的、领悟到的社会支持与其校园生活满意度的评价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表明领悟到更多更深社会支持的高职学生对自身校园生活满意度越高,评价越正面积极,而对生活满意度越高、感到幸福的学生越能领悟到家庭、学校、老师、同学的理解和关怀。
回归分析表明,乐观、希望、自我效能、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校园生活满意度具有良好的正向预测作用,乐观、希望、自我效能、主观支持、客观支持能单独解释的变异量分别35.4%、32.9%、30.9%、29.6%、21.8%。
最后强调的是积极心理资本的乐观因子是影响高职学生校园生活满意度的总体状况的重要预测指标,其单独解释变异量达到35.4%。乐观因子得分较高的高职学生可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积极地规划未来,即使遭遇生活事件,乐观的学生也能坚定信心,面对困难,不轻易怀疑自己的能力,积极地解决问题,对生活的满意度相对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拥有更多的幸福感。所以,高职院校管理者和教育者应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养高职学生的乐观精神及健全人格,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引导学生以健康的心态投入未来生活。
参考文献:
[1]Shin Sh,Sok SR.A comparison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life satisfaction between Korean older people living with family and living alone[J].Int Nurs Rev,2012,59(2):252-258.
[2]程红.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相关因素研究[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13.
[3]张阔,张赛,董颖红.积极心理资本:测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8(1):58-64.
音乐心理学是一门揭示人类音乐活动、分析具体音乐功能、促进音乐发展的科学,在不断的深入发展及探究中,音乐学树立以人为主的理念,这是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一点。研究音乐心理学的作用对促进音乐成果在研究领域的扩大,起到一定帮助,掌握音乐心理学与音乐学之间的纽带作用,能够帮助我们挖掘出音乐心理学和音乐学等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
一、音乐心理学与历史音乐学
在历史音乐学的研究中加入一些心理学的研究模式,能促进音乐研究领域出现一个暂新的局面。国际上的音乐学家从心理学的角度入手开展史学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以心理学的视角观看音乐流派和风格的形成;根据音乐家的不同人生经历和性格特点分析其创作特点和表演形式;按照音乐家的心理学思想对音乐题材和音乐发展以及对文化和社会的变化密切关注。
著名研究学者王洪生曾强调过心理学对史学研究的重要性,并提出应该站在心理学研究角度分析音乐史不同特点。在何乾三的代表作《从贝多芬到肖斯塔科维奇――作曲心理过程》中谈到音乐是想象的根源,借助潜意识的理论阐述了贝多芬创作“第九交响曲”的缘由,从史学家的角度剖析了这部作品的另一个视野。
二、音乐心理学与体系音乐学的关系研究
音乐心理学与体系音乐学中的音乐美学以及音乐社会学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1.音乐心理学和音乐美学的关系。大百科全书音乐卷的撰写者于润洋特别提出,研究音乐美学赢从多个角度入手,如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方面展开进行。在心理学层面分析音乐创作的风格和形式,人们将自身情感运用到音乐作品当中去欣赏和体会。心理学的发展是音乐学研究的奠基。张前被问及这个观点时将哲学中的传统形而上学与实验科学成果相结合,促进美学研究成为音乐实践的指导标准。《音乐学概论》中指出,音乐美学的论证,在音乐心理学的实验和经验中加以证明,能使得实践具有更强的指导作用。以上几个观点论述了音乐心理学在美学研究中的地位。
2.音乐心理学和音乐社会学的关系。音乐社会学主要关注音乐和社会的互动以及音乐在人类社会中的进步,社会对音乐的形成与发展有重要影响,社会这个大背景是以人的心理结构来对音乐进行审美的。所以,研究音乐的社会心理,必须在人的音乐活动中才得以彰显,进而分析出社会心理与音乐家审美心理的问题解释,并对音乐社会学加以补充和丰富。因此,很容易发现,音乐心理学和音乐社会学之间的交融已经逐渐形成了音乐社会心理学,这一学科的形成直接影响了音乐社会学的研究性。
三、音乐心理学与音乐研究学
音乐教育学和音乐心理学有了实际意义,两者互相支撑,互相扶持,都在音乐学研究的运作困难中找到了合适的解决办法,为音乐教育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音乐心理学的成果大规模在音乐教育学中得到运用,并推动了音乐教育学在音乐学研究领域的发展,这一点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了,音乐心理学有关音乐才能、音乐教学和音乐心理的研究都和音乐教育学紧密联系。甚至,研究音乐教育心理涉及方面广,学科之间的互相交融,不但产生音乐教育心理学这一新兴学科的出现,也进一步推动了彼此的繁荣和昌盛。在《音乐才能心理学》中提出了“音乐才能的含义记评估”“决定音乐才能形成的因素”“音乐才能和人脑的联系”等观点,作者根据综合比较,提出能力和成就之间的关系,借助音乐才能测评问卷分析其中的遗传和环境因素,并认真从事音乐认知心理学的具体研究。音乐教育工作者在掌握相关文献资料之后,认识到构造主义和行为主义在音乐教育中的影响与利弊,也让音乐教育人员对心理学理论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怎样才能在教师精心涉及的教学活动中,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敏捷性和灵活性的发展,让学生在音乐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上不断进步,发挥学生独有的创新能力。
一、重新回归人本身:人本主义哲学的兴起
以理性主义为代表的“世界图式”学说关注世界的本源,探究自然界和社会发展中的理性原则,热衷于对终极世界的猜想,这是一种有关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宏观学说,它基本上外在于人,尤其是外在于人的丰富内心世界。尽管文艺复兴时期提出了发现人、尊重人等口号,但这场运动主要朝向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自由这样的人道主义方向发展,而并未回到作为更为本体的人的内心世界。然而,十八世纪以来,叔本华、尼采、柏格森、克尔凯郭尔、弗洛伊德、海德格尔、萨特等人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状况,他们对理性提出了大胆的质疑,开始以直觉、情感、意志、本能、潜意识这些与个人联系更为密切的心理元素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放弃了有关世界本源以及客观规律的宏大叙事和终极探索,以非理性取性,开启了一个被称之为非理性主义或称人本主义的哲学时代。在西方哲学史上,这种以非理性为主要特征的人本主义哲学第一次真正启动了哲学研究向心理学研究的转向,使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直接推动了现代心理学的产生。人本主义哲学与心理学的内在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人本主义哲学将研究的主体对象从外部世界转移到人本身,从对外部理性的关注转移到对人内心非理性世界的关注,具体研究人的情感、直觉、意志、潜意识等心理元素及其社会意义,这一研究范式的转移以及它所开辟的新领域为现代心理学的产生做好了准备,并提供了借鉴和启示。人本主义哲学的根本出发点是非理性的人,非理性的人以情感、直觉、意志、本能、欲望、潜意识为表征,人本主义哲学不仅将个人的这些心理内容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而且把这些心理内容看作世界万物的本源和本质。在唯意志论代表人物叔本华那里世界的本质是“生存意志”;在尼采那里世界的本质是“权力意志”;在柏格森那里世界的本质是生命直觉和生命冲动;在海德格尔和萨特那里世界的本质是生、死、烦、忧、畏等情绪体验。他们的哲学研究为人们推开了一扇人类意识世界的三棱镜和万花筒,他们以个人的非理性世界去对抗传统哲学的理性世界,他们把表象世界还原成人的意识和心理世界(这种论说基本上就是后来兴起的心理还原主义的哲学版),正是在这一点上,非理性主义哲学家们打通了一条通往心理学的通道。其二,人本主义哲学不是将客观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本源,而将情感、直觉、意志、本能、欲望、潜意识等非理性元素视作世界的本源和人的真实存在,把整个世界看作是自我的产物和体现。他们否认通过理性能够认识真理,相反,他们认为只有通过体验和直觉才能认识真理,这实际上就是将人们认识的对象归于人本身,将认识的手段归于人的精神和心理直觉。生命原本是鲜活而充满灵性的个体,让这样的个体服从于冰冷的理性逻辑,或者服从于自然科学的实证逻辑,而罔顾自身的存在,这是人本主义哲学家所坚决反对的。生命具备如此丰富而惊人的潜能,让个体放弃自己的潜能,而仅仅依靠理性去认识世界和真理,这同样是人本主义哲学家所不愿的。历史上的泛神论追求的是“神我不二”的境界,人本主义哲学在个人存在,个人认识问题上追求的“物我不二”的境界,或者这一境界也可称之为泛意志主义、泛直觉主义和泛心理主义。其三,人本主义哲学家不仅仅将非理性视作世界的本源,意识到只有靠直觉等非理性的东西才可以把握世界、认识真理、彰显人性。一些重要的人本主义哲学家还从非理性的角度出发去探寻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从而把人以及人的精神心理世界推向了一个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度。尼采对人类非理性世界的探索从他的第一部著作《悲剧的诞生》(1872年)即已开始,在这部著作中,他比较了代表古希腊文化的两种不同的审美风格,或曰精神信仰,一种是以平静、和谐、平衡为表征的日神(阿波罗)文化,它代表的是古希腊理性主义传统;另一种是以热情、张扬、癫狂等为表征的酒神(迪奥尼索斯)文化,它代表的是古希腊文化中的非理性主义传统。
尼采敏锐地意识到此后西方基督教文明就是日神文化的延续,而在历史长河中酒神文化却遭到基督文明的压制,人类被基督教所信奉的理性所摧残和毁灭,真正的自我在历史上消亡。正是由此出发,尼采宣称“上帝死了。永远死了,是我们杀死了他”。在尼采看来,上帝死了之后,人们的首要任务就是重建信仰,再造一个新上帝,而这个新上帝就是权力意志和所谓的超人。这种思路不可思议地被另一位思想家弗洛伊德接了过去。弗洛伊德或许是人本主义哲学家中唯一一位具有医学学术背景和医学临床背景的学者,他关于人类潜意识领域的发现震动了整个西方世界,由于他的学术及临床背景,也由于他更多地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他的学说引起了人们普遍重视。弗洛伊德的全部学说与“压抑”这一核心概念紧密相关,在弗洛伊德看来,所谓压抑主要是指现实施加诸于人的诸多限制。潜意识是弗洛伊德最为重要的发现,他认为所谓潜意识就是指被现实压抑的欲望、本能以及其它替代物。弗洛伊德对梦及其表征进行了深入分析,他认为梦就是被现实压抑的愿望的实现。他提出了自成一体的人格结构理论,这个包括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结构实际上是一个动态力学结构,其基本运行动力仍然是压抑的本能:本我体现的是一切被压抑的本能,自我把守在本我和超我之间,以确保在二者之间取得某种压力的平衡,超我的形成则得之于经过内化而形成的良知和道德的压力,三者之间取得平衡的关键是压抑机制。不仅如此,压抑这一概念还被弗洛伊德天才地用于对整个文明进程的历史考察,他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故事,证明外婚制起源于儿子们联合起来杀死父亲并娶母亲为妻之后所带来的负罪感以及恐惧,正是由于他们害怕自己将来遭受父亲那样的命运结局,他们开始以图腾祭奉父亲并宣布“放弃那些促使他们和父亲发生冲突的女性”。在《文明及其缺憾》等著作中他更分析了人类精神疾病可能的重要起因就是习俗、制度和文化对人的压抑,他断言,每一个体就其本质而言都是文明之敌,文明的发展就是以压制每一个体为代价的①。尼采对弗洛伊德的影响是一个事实,尽管后者宣称自己不想读尼采的作品,因为觉得尼采的思想会侵蚀他自己的研究②。吊诡的是,弗洛伊德最终还是接过了尼采历史研究的文化学和心理学思路。从人的欲望、本能与文明之间的冲突与平衡这一角度去探讨社会历史以及文明的发展在尼采那里已经开始显山露水,到弗洛伊德这里可以说已是蔚为大观,这一思想区别于哲学史上的神意决定论、理性决定论、技术决定论、生物决定论以及经济决定论,它不仅仅为哲学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场所,同时也为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打开了一条新的通道。本文来自于《广东社会科学》杂志。广东社会科学杂志简介详见
二、心理主义范式的兴起及其危机
十九世纪后期现代心理学的诞生以及人本主义哲学的持续发展不仅进一步推动了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而且二者还推波助澜,开辟了一个心理主义社会学的时代。心理主义试图把一切社会现象还原为心理现象,并将心理变量作为最重要的因素去解释一切社会事实,这一理论试图提出人类心理意义上的另外一种“世界图式理论”。心理主义在美国最初是以进化论的面貌出现。美国心理进化论代表人物莱斯特•沃德(1855—1915)认为:社会力量也就是人的群体状态中发生作用的心理力量,支配社会运动的根本力量是心理力量。沃德于1892年出版《文明的心理因素》一书,提出了社会意识、社会意志、社会智力、社会统治等一系列重要概念,是社会心理学的雏形。另一位美国社会学家弗兰克林•吉丁斯(1855—1931)认为:我们确信,社会学是一门心理科学,那种认为用生物学术语对社会的描述是一种错误,对此我尽量注意到社会现象的心理方面。他在《社会学原理》(1896年)中写道:社会就其语词原意来说,是指同伴关系,交谈和交往,一切真正的社会事实就其本质而言,都是心理事实。吉丁斯提出了“类意识”理论,所谓“类意识”理论是指“在生命的尺度上,无论是低等的还是高等的任何生命,将另一种有意识的生命视为己类的意识状态。”据此,他不是以阶级来划分人群,他将人群划分为四大类:(1)社会阶级,即社会的精英阶级;(2)非社会阶级,指那些胸无大志的群众;(3)伪社会阶级,指那些依赖他人的人组成的阶级社会;(4)阶级,即由犯罪组成的阶级。吉丁斯的阶级划分理论体现了贵族立场。索罗金(PitirimSorokin)对心理主义的解释是:将个体的心理特征作为研究变量,并试图将社会现象解释为心理特征的衍生物或具体表现。换言之,心理主义就是将社会现象还原到个体水平或心理与行为水平加以研究,从本质上说心理主义就是还原主义③。在人本主义哲学以及心理主义滥觞的大背景下,在美国,不但心理学发展迅猛,社会心理学也很快破土而出。一般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及文化人类学这些母体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它得以形成的标志性事件一是1908年在美国两本同名著作《社会心理学引论》出版,作者分别是罗斯(EARoss)和麦独孤(WMcDougall),它们分别代表着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以及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另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是1924年奥尔波特(FHAllport)出版《社会心理学》,它代表着实验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更多的人将这本著作的出版看作是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社会心理学的发展首先是以心理学为先导和基础。但是,明确区分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并非易事,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对于区分二者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从研究对象来看,一般心理学将个人视为独立于社会关系的个体,研究的重点是个体心理活动产生的基础及一般规律,如心理形成的生理机制,个体的感觉、知觉、思维、记忆、情绪、情感、意志、性格以及能力等;社会心理学更多地将人看作一种社会存在,侧重在社会关系维度中去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如社会认知、社会感情、社会态度、社会角色、群体与互动、文化与人格以及社会变迁等。从研究方法来看,心理学研究既包括过去那种哲学思辨性的心理学研究,也包括冯特以来那些借助于科学实验手段来进行的现代心理学研究,社会心理学则几乎全部采用科学实证方法,这些方法包括观察实验法、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实地研究法等。但是,上述区分又不是绝对的。首先,正如弗洛伊德所说:“是有在极少数、十分例外的情况下,个体心理学才可以忽视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在个体的心理生活中始终有他人的参与。这个让人或者作为楷模,或者作为对象,或者作为协助者,或者作为敌人。因此,从一开始起,个体心理学的该词语义就被扩充了的。然而,从完全合理的意义上来说,同时也就是社会心理学。”
一、专业宗旨优势
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宗旨将案主视为积极能动的“主体”,而不只是被动消极的“客体”。在个案工作看来,社工不把案主视为心理有疾病的人,而是认为他们由于暂时遇到困难,引发的内心焦虑,从而导致心理状况的异常;而在心理治疗看来,心理治疗者与被治疗者是一种治疗关系,就像医生对待病人一样,心理治疗者通过专门的技术和方法来消除被治疗者存在的病症。
心理学上将疗治者即“案主”看成是有病在身的“患者”,将“案主”定义为自身缺乏解决问题的人,因此在对“案主”的心理介入过程中,注重“案主”偏差行为和不良心理的消失,从而忽视了案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升及自身功能的恢复。由于流浪儿童的潜能未得到发掘,“自助”能力未得到有效的培养与提高,流浪儿童的在回归家庭后很难融入正常的生活中,遭遇强烈的挫败感,从而重新走上外出流浪的道路。与之相反,社会工作个案工作中不把流浪儿童当成是被动的“接受者”,而将案主当成主动接受并有能力恢复自身功能的“使能者”,旨在通过对案主社工介入实现案主自助。在介入过程中,社工把对案主的介入看成一个社会互动系统,通过与案主的沟通与交流,让案主了解到自身所存在如撒谎、小偷小摸等偏差行为以及离家出走、报复心理不良信念,并通过对偏差行为的矫治和心理健康恢复,激发案主自身解决问题的信心,从源头上解决案主适应不良的情况,断绝离家出走等的不良信念,从而提升案主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本上回归并适应主流社会,恢复自身的正常生活的能力,实现流浪儿童从由人助转向自助。
二、专业理论优势
社会工作理论来源主要是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学和人类学等其他学科,其中以微观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比较突出,因此社会工作在助人方法上体现整合其他学科的综合优势。在对流浪儿童的介入中,社工可采用心理学科上的“心理――社会模式”、“认知――行为模式”、“支持性心理治疗法”、“非理性情绪治疗”、“系统脱敏法”及社会学科上“社会学习理论”、“结构家庭治疗法”等其他学科专业知识,在具体的个案工作的实施中,社会工作者依据案主的具体情况使用适当的理论模式。在个案工作中,社工不仅关注流浪儿童案主的本身的介入还关注流浪儿童的所处的外部环境的介入,有机整合“结构家庭治疗法”等社会学科其他专业知识,注重流浪儿童所处的周围环境,从个人、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出发,解决流浪儿童的问题,恢复其心理健康。社工依据案主的不同情况,整合其他各个学科的优势解决流浪儿童问题,从而弥补其他学科在单一救助流浪儿童上的不足,更有利于流浪儿童心理健康行为及良好行为的巩固。
三、专业方法优势
社会工作专业不仅整合了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同时还注重与具体实践的相结合,采用多理论、多视角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了一套专业系统的助人方法。
一、艺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有关艺术与社会的关系,有人认为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有人认为艺术是上层建筑的意识,艺术与政治不可分割,如马列主义就持此观点。豪泽尔认为这夸大了艺术自身的因素而否定了艺术的社会因素。豪泽尔运用辩证法,指出艺术与社会影响的同时性和相互性。艺术创造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既包括相对静止的自然因素,又有不断变化的社会因素,两者还可相互转化。艺术作为社会产物受到世代、文化、艺术家倾向的影响,社会作为艺术的产物表现在艺术的社会批评价值上,在此,豪泽尔反对“为艺术而艺术”,认为是对社会生活的逃避,真正的艺术品会把形式和内容融合成整体来反映生活、改变生活,原始图腾画及现代装饰艺术都可以证明这点。豪泽尔把艺术看作社会现象,研究艺术发生规律。艺术遵从固有的习惯和风俗才能被受众理解,如果它们开始消磨艺术的创新成分就会被抛弃,艺术便由表达现实转变成干预现实,例如中世纪宗教画盛行时,圣母头顶的光圈代表对其贵族气派和全知全能的赞颂,但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为了世俗功能而去掉圣母的光环,给人亲切认同感,这就创造了新习俗。艺术的发展来自传统与习俗的斗争,艺术只有敢于反抗习俗,才能拥有发展可能。
二、艺术和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的关系
对艺术史的探讨不应忽视社会学、美学、心理学的共同作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就忽略了这种共同作用而只关注艺术家自身特质,最终陷入个人主义危机――人们过分追求艺术家的能力以至忽视作品真正价值。美学、社会学、心理学都只关注艺术品个别方面:美学强调带来美感的形式;社会学强调社会动机,如艺术家期冀艺术品收到的社会效果;心理学强调个人动机和需要,不仅包括艺术家想达到的无功利的社会功利性,也包括读者的心理期待。豪泽尔为文艺学发展提供了新方法论,认为只有社会学、心理学和美学三者相互联系和补充才会实现艺术的整体性、体现生活的统一性,这和韦勒克《文学理论》中提到的“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异曲同工。
三、美学辩证法和社会辩证法
艺术产生离不开辩证法作用,艺术品体现主客观辩证关系,正如萨特所言“外在物的精神化”,艺术家与作品材料、技术、市场和理论批评的斗争或显或隐地表现在艺术品中。艺术品意义的传播会受到客观条件限制如市场和大众的限制,涉及需要与满足、经验的内容与形式、表达的意愿与效果的辩证过程。艺术品内部结构也存在辩证法,正是各部分相互对立为艺术品增添色彩,使艺术品价值处于不断失衡与平衡的调节中。优秀艺术作品往往能让各种辩证法联合发挥作用,在满足受众同时实现自身存在价值。
四、艺术创造者和接受者的共存――社会学领域
艺术创造者和接受者可通过中介者、中介体制、艺术市场等实现沟通,艺术作品在创造者和消费者沟通过程中进行“二律背反”运动。在艺术品接受过程中,理解和误解、成功和失败是不可避免的。有关艺术作品的失败,我认为由看待艺术品的方式造成,艺术家自己认为没有达到理想的作品也许在外人看来是成功的,而且社会环境也会影响到艺术品,如一些非主流文化作品很难在社会上得到公众的认可,所以是失败的作品,但它们在艺术家眼里却有独特价值。艺术创造者和接受者共存于社会领域中,艺术接受者要在社会批评或社会环境变动下品味艺术作品;艺术创造者尽管拥有较大流动性的身份,作品也可否定社会存在,但他绝对不能脱离社会而创作,空中花园是不存在的。
五、社会学范畴下的艺术
豪泽尔用社会学范畴分析艺术,如艺术的分类可建立在文化阶层基础上:民间艺术面向村民;通俗艺术面向没受过很好教育的居民;社会精英艺术则为占统治地位的阶层服务。当然现代社会中艺术界限很模糊,不同受众可在艺术解说帮助下欣赏同种艺术。艺术家受到的限制也很少,他们可改变阶级依附关系去创作。精英艺术的特点是高雅,在遵从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以保持艺术水准,而通俗艺术和民间艺术大多脱离传统束缚而追求新异性。后来精英艺术受到波普艺术的反叛――波普艺术的受众可拥有不同文化背景、教育程度,代表新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 社会测量法 心理学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2-063-02
近年来,社会网络分析法在许多学科领域越来越被广泛使用,尤其在社会学、管理学和心理学中。下文将对社会网络分析做出简要的介绍并讨论其在心理学中的应用。
1 社会网络分析的定义
有些学者认为社会网络指的是社会行动者(social actor)及其间的关系的集合。意思是社会是由多个点(社会行动者)和各点之间的连线(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组成的。这里的行动者可以是个人、组织或家庭等,行动者之间的关系(ties)常代表一些具体的内容或者实质性的现实发生的关系(刘军,2004)。
此外,社会网络分析(socialnetwork analysis)也是研究的一种工具,是将社会网络作为研究对象的一种特殊工具,它可以对人与人之间、群体之间、组织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并对其价值进行估量。
2 从社会测量法到社会网络分析法
一般认为社会网络分析起源于莫雷诺创立的社会测量法,但也有人认为它发端于二三十年代英国人类学。但英国人并没有利用好数学工具,而美国的莫雷诺却用数学的方法将社会网络量化计量,所以莫雷诺的社会测量法才是社会网络分析的起源。斗转星移,今天的学者看莫雷诺的社会计量法也存在着严重的丧失信息的问题:它无法区分两种得分一样的被试的关系的真实面目。(庞丽娟,1994;方晓义,2000)举个例子,表1是应用社会计量方法呈现的被试互相选择的结果。
可以看出在总计栏中有三个人被1个人选中,有两个人被2个人选中,有两个人被6个人选中,有两个人被O个人选中。在社会计量法中,有2个人被群体所接纳水平的数量指标最高,意味着他们最受欢迎。(金盛华,]995年)但是我们却不知道这两个人在群体中是否处于相同的重要地位,他们是否处于同一个小团体中。即使我们用社会测量法的图形法将其图示化,也不能明确的了解这个群体到底是什么结构,有几个小团体,最受欢迎的两个人是团体中的领导还是什么其他的人物。但社会网络分析法就能回答上述的问题,见图1。
这是一些行动者的社会网络分析图,显然图中显示Dia-ne是被别人选择最多者,社会测量法会指明他是最受欢迎的人。但实际他却不是整个群体中最重要的人。Fernando,Garth虽然被选择人数不如Diane,但他们在整个群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为他们比任何人都拥有更短的路径接触到其他人,他们的优势地位能监控整个网络的信息流,他们能最快地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2008)。所以社会网络分析法在发展中不断的弥补了社会测量法的缺陷,成为了人际关系研究的主流方法。60年代至今,随着新的矩阵分析等数学方法的兴起和众多学者的努力,社会网络分析从一种研究方法拓展为一种理论框架。(肖鸿,1999;张其仔,2001)。
我国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比美国晚,80年代,大部分学者还只是停留在莫雷诺社会测量法的应用上。如张志光等人(1982)运用社交测量法研究小学生办集体人际关系状况,黄希庭,时勘等(1984)应用社交测量法研究大学班集体人际关系。而我国把社会网络作为一种系统理论应用在心理学上是个世纪90年代。如,方晓义(1995)对不同年级青少年的友伴网络结构的研究,方晓义(1997)青少年最亲密同性友伴的相似性。
3 社会网络分析在心理学中的使用
社会网络分析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范式。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关注社会网络分析的不同取向,在这里我们只探讨心理学中常用的方法一整体网络分析方法。如同其他心理学研究方法,第一步是收集资料。整体网络分析法使用提名选择法、参数选择法、循环选择法等种种选择方法,采用你最愿意让谁跟你一起做游戏或者你愿意让谁坐在你的旁边这类问题。第二步,数据整理。网络分析法主要有两种形式来呈现数据,社会矩阵和社会图示。社会矩阵是一个N*N的(0,1)矩阵。N代表总体的人数,横行代表选择者,纵行代表被选择者,在选择者和被选择者交叉的地方标出选择结果,最后就可以得到该群体的整体网络矩阵。社会图示法则在一张图上标出所有的群体成员,然后使用点和线表示群体成员的相互选择情况,第三步是数据分析,主要采用矩阵分析、社会图分析以及使用相关的结构分析,如中心性,凝聚子群,结构对等性,核心边缘结构分析。
传统的社会计量法由于计算工具的限制,一般社会图列出的矩阵计算比较繁琐,达到30人以上就很难计算了。而社会网络分析是在矩阵方法,数学模型和计算机的引入下产生出来的新方法,被试人数再多也不成问题。目前,在研究中主要使用的网络分析软件有Ucinet,NEGOPY,Blanch,Pajek,SocioMetricaLinkAlyzer,SociometryPlus。(阳志平,时勘,2002)
4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心理学的意义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作为一种评价两人际关系和团体机构的有效方法不仅在社会心理学方面表现出色,而且还广泛的应用在心理学的各个分支上。
4.1 在教育心理学上的应用
由于最初社会网络分析的开拓者(Moreno,Jennings,North-way)的影响,社会网络分析在教育上的应用最为广泛。在我国的情况也是如此,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较早的是研究青少年友伴网络结构和友伴相似性(方晓义,1994)。在教育心理学上,社会网络分析可以解决非常具体的问题,例如分组、诊断、评价。
4.2 在管理心理学上的应用
有人曾以后补军官学校的学员为研究对象,将社会网络分析的地位与学员学习成绩及战场实际领导能力相比较,研究前者与后二者的相关性。他们也同时将其他领导能力指标(包括自我评定、长官评分、人格测验、能力测验等)与后二者相比较。结果发现在各项领导能力指标中,社会网络分析的结果与后者的相关最高。换言之社会网络分析法比其他方法更能正确的评定领导能力。(杨国枢,2006)看来社会网络分析还可以成为某些测量的很好效标。
其实,社会网络分析也在其他的心理学分支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军事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和社区服务上。所以可以预计社会网络分析法将在心理学这块领地发挥更大的作用与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军,社会网络分析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庞丽娟,同伴提名法与幼儿同伴交往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1)
[3]郑宇,方晓义,青少年吸烟行为研究中同伴团体界定方法的发展[J],心理学动态,2000(1)
[3]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4]肖鸿,试析当代社会网研究的若干进展[J],社会学研究。1999(3)
[5]张其仔,新经济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6]张志光,王光才,季慎英,个人在班集体中的地位及其对品德影响的心理分析[J],心理学报,1982(2)
[7]黄希庭,时勘,大学班集体人际关系的心理学研究[J],心理学报,1984(4)
[8]方晓义,不同年级青少年的友伴网络结构[J],心理学报,1995(4)
[9]方晓义,青少年最亲密同性友伴的相似性[J],心理学报,1997(3),
[10]阳志平,时勘,社会网络分析在社会心理学中的应用[J],社会心理研究,2002(3)
关键词:社会科学; 科学化; 实证研究; 社会技术; 循证实践; 循证医学
中图分类号:C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2)08-0107-10
一、引 言
理论与实践并非自古以来就是分裂的。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理论与实践更多是统一的,理论就是最高的实践。到了后来,理论与实践逐渐分离开来,普适的理论与具体的实践两者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文艺复兴后,各门自然科学纷纷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将理论研究分成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以工程的形式将理论付诸实践,使实践成为了“理论的直接应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为统一理论与实践、缩短两者的距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但是,这种弱化实践智慧,将实践转换为理论应用的途径,只是在自然科学领域内,暂时地将理论与实践关联起来。自然科学主要与物打交道,理论与实践均具有更多的客观性与规律性。理论研究者生产知识与技术,实践者应用知识与技术,两者并行不悖,易于统一。在其他非自然科学领域(尤其是人文学科领域),理论并没有那么容易转化为实践。如果将整个人类的学科体系主要划分为三大科学门类,即自然科学(主要包括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社会科学(主要包括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律学、军事学等)与人文学科(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并按其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时间顺序形成一个学科序列,我们就不难发现一个大致的规律,越是接近自然科学一端,理论(或研究)与实践越容易统一、实践越容易转化为理论的应用;越是接近人文学科一端,决定实践的不可控因素越多,理论(或研究)与实践的距离越远。
但是,在自然科学一统天下、科学精神成为主流的时代精神之后,所有学科均被成熟的自然科学(如物理学)所吸引,呈现出一定的“物理学崇拜”情结。它们开始向成熟的自然科学靠拢,试图使自己更为“科学化”,以享受成为一门真正“科学”所带来的光明前途与荣誉、地位。这一“科学化”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讲,本质上就是一个“自然科学化”的过程。它的实现主要划分为三个步骤(见图1):(1)基础研究领域的“科学化”。各门学科(包括自然科学中独立得较晚的科学,如生物学、医学等)效仿成熟的自然科学,在基础研究领域进行实证研究,以观察、调查、测量、实验等实证方法来检验自己的理论。这一轮“科学化”的结果是,很多的“学科”从哲学母体中独立出来,成为了世所公认的“科学”。(2)应用研究领域的“科学化”。各门学科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按照其在基础研究领域“科学化”的顺序,逐渐实现应用研究领域的“技术化”,形成了所谓的“自然技术”或“社会技术”。(3)实践领域的“科学化”。将主要以常识、经验为指导的实践,转化为主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实践,最终形成了自然科学的“工程”与社会科学的“循证实践”。
二、社会科学的“科学化”进路
(一)实证研究:基础研究的“科学化”
在物理学、化学等取得巨大成功后,它们成为了最早的效仿对象。比较早在基础研究领域开始“科学化”进程的学科是生物学(以至于它很快成为了自然科学的一部分)。生物学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以观察法、分类法、比较法等展开研究,基本上无法运用成熟自然科学标志性的实验法、数字量化等方法。直至17世纪左右,生物学才逐渐引入实验方法。比如,哈维进行了血液循环的实验,黑尔蒙特进行了桶插柳树实验。但那时的实验法仍然非常简单,没有成为主流的研究方法。直至19世纪后,物理学、化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已经非常成熟,生物学才开始真正大批量地引进并使用实验法。利用层析、电泳、同位素示踪、X 射线衍射分析、示波器、激光、电子计算机等工具,在生理学、细菌学、生物化学、胚胎学、细胞学和遗传学等领域相继展开实验研究,并先后将这些分支学科转变为自然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