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植树造林的含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营林工作;林业;可持续发展建设
中图分类号:S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2)042-0210-02
林业是关系着国家环境、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营林是林业的基础工作,基于此,笔者就如何做好林业可持续发展建设中的营林工作与同行共同探讨。
1营林工作的重要意义
1)造林育林是营造林工作的中心任务。营建可持续丰产林有利于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假如缺乏足够的森林,一旦遇到大雨,就会出现大量的水土流失。不仅会对田地土壤层造成毁坏,大量泥沙会使河床升高。通过植树造林,就能提高森林覆盖面积,让林冠截留雨水,减少暴雨对土壤的直接侵蚀。森林发达的根系对表层土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同时,土壤中的水分存储起来,给植被根系提供必要的水分,使其长得更好。
2)加强植树造林。有利于抵御风沙灾害。对于风沙而言,它能够填没美丽的田园,破坏美好的家园,让繁华的都市成为荒芜的废墟。因此,为了有效地抵御风沙,就必须加强防护林的种植工作,使风的力量尽可能地降低。当风被防护林阻挡时,其速度会下降70%~80%。一般在防护林构建时,注意其防护林带之间的间隔距离,进行林带的并行排列,同时,进行种草,使沙砾被风刮起的几率大大减少,从而达到了抵御风沙的根本目的。
3)营林工作更能够给人类创造很多有价值的东西。例如:各种果树林、药材林等。此外,还有造纸、橡胶、木材等必须依托于植树造林。
4)植树造林不仅能提高林木蓄积量而且有利于环境污染的防治。从一亩树林来看,其一年的灰尘吸收量可达2万千克-6万千克,每月能吸收的二氧化碳多达2 000多千克,能够释放出的氧气达1 300多千克,能够吸收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等。此外,有利于降低或减少噪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营造安静舒适的宜居环境。
2营林工作建设的主要内容探析
营林涉及良种状苗、植树造林、幼林抚育、抚育间伐、封山育林等工程项目。营林工作包括编制营造林生产计划,组织实施营造林项目,开展营造林项目、技项服务和申报营造林重点工程项目。
1)重视植树造林质量,加强对植树造林工作的质量检查,坚持“质量第一”理念,做好造林质量的回顾和整改,确保造林质量。在重视植树造林的同时,切实做好树林木苗的管理抚育工作。应该避免出现重造轻管的问题。在进行抚育管理过程中,不仅重视相关项目的造林工作,还应加大对幼林抚育的经费
投入。
2)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构建迹地更新长效运作机制。对于各个迹地,应加大调查力度。特别是对于由于采伐1公顷面积以上的迹地,应该进行全面地调查,确保迹地底子清楚,并做好相关登记,做好迹地档案的建设工作。
3)加强争资立项及补偿金发放工作。为了确保获得项目资金,应该尽早做好项目的规划,安排好植树造林工作,做好早规划、早申报、早准备、早落实。另外,加快对相关护林育林补偿资金的发放,树立林业部门的良好的形象,提高政府的社会信誉,人大、政协等应该切实发挥监督作用,确保经费及时足够发放到位。
3营林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林业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建立的法律问题。生态补偿机制是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自然资源作为资源性资产.具有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使用权人向其所有权人支付一定的费用.这是所有权人实现其经济利益的方式:二是对生态环境保护做出努力并付出代价者理应得到相应的经济补偿。而生态受益人也不能免费使用被改善的生态环境,应当对其进行补偿。
2)林业保护管理的监督力度不够。从近年来开,我国林业工作得到了较好地发展。林业主管部门加大了对违法征用林地、退耕还林工程和毁林开垦等实施情况的监督,当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从林业监督管理部门来看,其监督力度还远远不够。对于林地用途、占用林地审核等方面的监督不到位,尤其是对于一些破坏林地违法犯罪案件,没有真正的落实到位。
4关于如何做好林业可持续发展建设中营林工作的相关策略
1)实施科技营林,提高林业竞争实力。随着全球气候不断的变暖,我国积极响应联合国气候大会的号召,大力发展林业,加大林业营林造林的投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全球气候变暖的进程。我国作为发展中的世界大国,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前提下确保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摈弃传统的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经济模式,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完美蜕变和升级,是当前我国林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因而我们必须坚持这样的理念,即任何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的行为是不可取的。为提高林业营林工作效率,提高我国林业的竞争实力,必须在林业营林过程中加大科学技术的应用,实施科技营林,这不仅是做好林业可持续发展建设中营林工作的根本保障,也是提高我国林业竞争实力的必经之路。
2)坚持林业营林的基本原则,助推我国林业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本世纪初,我国林业营林模式正基于“封山育林”的模式向“退耕还林”的过度和延展。尤其是近年来,我国林业取得了全所未有的变化,国家的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但与“十二五”的发展目标还具有一定的距离,为促进我国林业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十二五”的宏伟目标,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是以“双增”(2020年我国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 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增加13亿立方米)目标为“十二五”期间的林业发展目标;二是以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我国林业的发展,助推我国林业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3)不断优化林业产业结构,为营林工作保驾护航。林业产业结构能否得到优化,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给营林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为实现发展经济的同时保住林业资源与环境,应紧跟市场的需求,针对性的开展营林工作,例如速生丰产林、经济林、竹林等,既能满足市场的需要,提升了营林工作的经济效益,又最大化的减少了林业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此外,还可通过大力发展花卉业、森林业,通过不断转变营林发展方式,优化林业长夜结构,在为营林工作提供经济基础、确保经济效益的同时将营林工作的社会效益最大化。
4)加大防火防灾力度,确保林业营林工作效率。当前,我国林业正面临着巨大的火灾隐患,给林业营林工作产生了极大的负面效应。仅2012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国有报告的森林火灾就高达18起,这给我们的营林工作又一次敲响了警钟,目前仍面临着各种自然或人为灾害的严峻考验。因而为确保林业营林工作效率,应在营林过程中注重林区的防火防灾,加大防火防灾力度,加大林区巡查频率,尽可能的将火灾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在确保林业营林工作效率的同时提高我国林业的核心竞争力。此外,还应加大监督力度,进一步提高林业营林工作效率。尤其林业管理部门应以营林工作为核心,重点监督并打击有关违法占林、毁林的恶劣行径,坚决执行国家相关护林政策的规定,完善相关护林法律法规,最大化的确保营林工作的效率,为实现“双增”目标而不懈努力。
5)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机制。应重新确立林业立法思路。我国的林业立法,没有全面反映生态的要求,没有真正贯彻生态优先、保护资源的立法思想,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立法的先进经验,实行环境保护优先原则。在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及其他利益发生冲突时,优先考虑生态利益。
在执法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改进:一是必须实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控制森林资源过量消耗,健全管理机制,加大管理力度;二是必须加强林地管理,防止有林地逆转,实行林地用途管制和总量控制制度,严惩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违法犯罪行为;三是必须认真执行凭证运输木材制度,严格对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的监督管理。
总之,林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营林工作,充分认识到营林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对营林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探析,切实创新营林工作方法,实施科技营林,提高林业竞争实力,不断优化林业产业结构,为营林工作保驾护航,以促使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蓝林忠,付芬芳.营林工作对林业可持续发展重要性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7.
[2]郭明春.浅析林业可持续发展建设中的营林工作[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5.
[3]刁继彬,崔学臣.试论营林工作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8.
[4]雷洪玉,刘伶利.谈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J].现代农业科技,2010,01.
[5]周政.改善生态环境 实现林业可持续经营[J].中国林业,2010,11.
[6]王宛江.营林造林基础建设的探讨[J].中国城市经济,2011,18.
关键词:林木资源 营林工作 可持续发展 建设
0 引言
1987年在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的领导之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提交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在报告里提出了我们应致力一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并且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明确的定义:既满足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谓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指社会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而自然条件的优劣往往又会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
进入新世纪以来,林业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日益显示出来,国家开始从政策上和资金上给予林业以较大的倾斜和扶持,林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但仅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森林资源分布不均,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国家又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成效显著。当前林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正在由主要是一项产业转向主要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由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转向既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更是生态建设的主体;造林方式和结构正在由基本以人工造林、造乔木为主转向按经营目的而采取不同的作业方式和植被组合。可以说,林业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传统林业的影子正在日趋淡化,现代林业的轮廓正在逐步显现。
1 营林工作建设要素及内容
1.1 建设要素包括林业生态体系建设;林业产业体系建设;林业安全体系建设;林业基础建设。
1.2 营林工作的内容
1.2.1 严把质量关,加强造林检查验收工作,加大迹地更新工作的力度,在以“质为先”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中,组织造林质量“回头看”。
1.2.2 克服重造轻管思想,加强抚育管理当前造林工作存在重造轻管,抚育管理中存在重项目造林轻一般造林的现象,幼林抚育的投入不足,检查督促的力度不够。
1.2.3 搞好调查,建立迹地更新长效机制。各地要集中力量,对因采伐、火烧和病虫害形成的连片1公顷以上的迹地,进行全面调查,彻底摸清底数,建立迹地档案。
1.2.4 早动手,认真做好造林的规划和准备工作,造林的重点项目、迹地更新造林工作的规划要早作安排、早落实,同时,要积极向上争取项目。
1.2.5 充分发挥绿委作用,加强城镇周围山体绿化工作城镇山体绿化是提高城镇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各地要充分发挥绿委的作用,把城镇周围山体绿化与全民义务植树工作结合起来,加快城镇绿化的步伐。
1.2.6 加快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发放工作,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发放工作,事关林业部门和政府的信誉,社会的关注度很高,人大、政协已多次督查。
1.2.7 切实采取措施,全面完成绿色通道工程建设任务。
1.2.8 使林政管理进一步规范有序。
1.2.9 切实增强保护森林资源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1.2.10 继续严格执行采伐限额制度一要抓好采伐限额管理。
1.2.11 不断改进木材流通和经营加工管理木材流通管理,重点是加强对木材检查站的执法管理。
1.2.12 切实把握林地征占用管理的要求。
1.2.13 高度重视山林纠纷调处。
2 营林工作需要完善
2.1 加强营林、造林基础。营林造林是补充森林资源、保持森林资源永续利用、保证林产工业原料供给的基础。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植树造林,多次发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并取得了可喜的业绩。但我国林业的高税赋却从根本上动摇了这一基础,长期以来过多依赖精神鼓励促进植树造林,忽视物质利益刺激。林业基础的加强,营造林积极性的调动离不开物质利益。
2.2 实施林区综合开发与多产业协调发展,提升林业系统发展功能。系统思考林业的发展,把发展林业同森林绿色食品、花卉园艺、特色加工业、森林旅游等有机结合起来。
2.3 全面提高林业科学技术水平。我国林业竞争力低的一个关键原因是技术水平低。在今后的林业建设与发展中,必须把提高林业生产技术水平放到突出地位。
3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森林是有用的资源,森林给当今和未来世代带来了多种好处,同时它们也是可更新资源,因此所有的世代都有可能享用——但前提是它们必须得到持续的维护。如果这些资源得不到持续地维护,当今世代就会在享用他们的同时把未来世代排除在外,所以,我们要通过森林的可持续发展,改善人类福利,这也符合粮农组织林业战略计划,也就是所谓的林业可持续发展。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和林业建设,先后修改了《森林法》并制定了许多相关的林业政策,投入了大量林业资金,取得了一定的治理效果,但同时也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法律问题,制约和妨碍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3.1 林权结构模式受约束 我国森林资源绝大部分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但是这种产权结构完全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基本经济制度在林业产权设置上的具体体现。其所体现的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公有制经济)和政治意愿(社会主义制度)而非林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林业;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及其涵义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系统地阐述了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并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这一定义因具有最概括意义而被广泛接受,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得到认可。可持续发展是对传统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挑战与变革。其内涵反映在以下5个方面:①可持续发展强调生态与经济的整体性。②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的综合性。③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利用的高效性。④可持续发展强调体制与法制建设的必要性。⑤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的公平性。
二、林业的定义及主要特点
林业的定义可概括为林业是人类对森林资源的全面保护、全面利用、全面发展的经营活动,是以森林的多功能来满足经济、社会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和基础产业。
为了正确地理解林业,还需要进一步了解林业的特点,以掌握林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林业的主要特点有如下几点:生产周期的复杂性;劳动过程的特殊性;初期培育森林的经济依赖性;生产经营活动的风险性;生产经营成果的多样性;林业效益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三、可持续林业的含义及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可持续林业的含义
综合国内外研究者已有研究成果,可持续林业的概念可归纳为:可持续林业是对森林生态系统在确保其生产力和可更新能力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和生态多样性不受损害前提下的林业实践活动。它是通过综合开发、培育和利用森林,以发挥其多种功能,从而保护土壤、空气和水的质量,以及森林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既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木质、非木质林产品和良好生态环境服务功能的需要,又不损害未来社会满足其需要的林业。
2.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依靠科技发展林业。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林业发展上,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证。要采取“以二促一带三”的策略,调整生产力布局,淘汰落后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重组,解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调整林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展优势产品,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解决林产品结构不合理和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调整企业布局和资产结构,实施大集团、大公司发展战略,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和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3)注重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林业的生态效益是指林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生态方面的正面影响。人们普遍认识到,森林兼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等三种效益,且经济效益往往最先受到关注,但我们可以看到,在目前的情况下,生态价值远远大于其经济价值。而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联系,林业的生态效益可以创造经济效益。这些年来,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各地在实践中采取了很大的成效。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①林农结合式;②造林规模化;③造林多样化。
四、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机制
关键词:森林培育;生态环境建设;重要性
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它要求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即遵循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达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实现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而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由于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层出不穷,因此加强森林培育,建设生态环境刻不容缓。
1森林培育
森林是人类必不可缺的自然资源,森林培育是保护利用森林资源的重要方式,从科学的含义来讲,森林培育是通过种植大量树木,形成规模效应,借助树木和森林能够将太阳能和其它物质进行生物能量转化,从而为人类生产大量所需的食物、工业原料、生物能源等资源的过程,与此同时能够创造并保护人类和各类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在森林培育过程中,能够给人类带来木材、林副产品,从而产生经济效益,同时改善生态环境带来生态效益,还能够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更多就业岗位产生社会效益。
2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环境是人类与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共同基础条件,也是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协调发展的基础。目前,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的基本方针。因此这要求我们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治理,倡导生态农业建设,致力于将我国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生态和谐的社会。目前我国正面临着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耕地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水旱灾害频发、雾霾、沙尘暴等各种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它们已经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居民的各类生产生活活动,极大地降低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3森林培育在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
生态环境建设总是离不开植树造林,通过森林培育实现生态环境友好发展。森林中的各类植物、动物在生态环境中的物质生产、能量储备以及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就是森林的价值体现。森林具有复杂的结构、广阔的分布和空间占有量大的特点,因此它能够深刻影响生态环境建设。
3.1森林是天然的空气净化器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对煤矿、石油等矿产资源的使用量剧增,由于缺乏有效的环保措施,或矿物燃料的使用不当,使得空气造成巨大污染。空气中夹杂的烟灰、粉尘、有害气体若是被人体吸入,将严重危害人类呼吸系统,严重的可能致癌甚至威胁生命安全。近年来的雾霾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工业污染形成的废气、微小颗粒造成的。森林中的生物就能够有效的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比如植物的叶子叶片面积大,利用叶片上的褶皱和绒毛即分泌的粘性油脂和汁液能够拦截微小颗粒的移动,对其有明显的过滤和附着作用。同时森林中的各种树木也能够利用旺盛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能够有效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3.2森林能够调节气候,减缓温室效应
森林可谓是一个天然的氧气制造厂。氧气是人类维持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人们在一呼一吸之中需要大量的氧气同时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并且在人类各类工业活动中大量使用煤炭、石油天热气,这些物质在燃烧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一旦大气中蕴含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超出自然可承受范围就会导致温室效应的形成。温室效应会带来全球气温升高,进而产生暴雨、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等问题,对人类威胁极大。森林中的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就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并且这种吸收能力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强得多。全球气温得到良好控制,减缓温室效应的同时也增加空气湿度,调节了气候。
3.3森林有助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目前我国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且分布区域广,受灾面积大,尤其是地形复杂的山岭山丘地区。森林培育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一项重要措施。森林植物的树枝树叶在枯萎落地之后经过微生物的分解会在土壤中形成一层较厚的腐质层,就像是一块海绵,拥有强大的吸水作用,能够吸收雨水、减缓水流速度,起到削弱洪峰的作用。同时繁茂的植物又能够截留雨水,减缓雨水对地表的冲击力,保持水土。另外,处于地底下的植物庞大根系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它们能够紧紧地抓住土壤,减少土壤随雨水的流失。因此,植树造林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保持水土的重要措施。
3.4森林能够防风固沙,抑制土地荒漠化,提高土地利用率
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是我国沙尘暴、土地沙漠化十分严重的地区。沙尘暴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土地沙漠化则侵占我国大量耕地,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森林在遏制沙尘暴过程中起着一道屏障的作用。森林作为一条天然的防护带,能够降低风速、改变风向,其根系可以加固土壤,进而可以缓解沙尘暴肆虐。沙尘暴得到控制一定程度上也缓解土地沙漠化,减少我国耕地、草地、林地的损失。
3.5森林是一个庞大的生物系统,有助于保护生态多样性
生态环境建设离不开整个生物群体的参与。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世界上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但也有不少物种正濒临灭绝。森林培育能够为这些濒临灭绝的珍惜动植物建立一个适合它们的栖息地,这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白成斌.浅析森林培育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J].农林科研,2016(6).
头顶的天空不再那么蓝了,脚下也不再是一方净土了。人类究竟是聪明还是愚蠢?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水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环境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
够了!够了!我们人类是该好好反思一下了!地球与自然母亲太慷慨啦!一切都奉献给我们,我们却回报了什么?1998年,他们终于恼羞成怒,用特大洪灾给人类敲响了一次警钟。如果我们仍然执迷不悟,长此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
对于人类的这些行为,自然和地球母亲给我们留下了一句话:“谁无过,而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人们仿佛已经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开始在享受环境的同时保护环境,希望与自然和谐相处。
说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打个比方,我们看一棵树要栽一棵树,要尽我们一切力量来补偿以前的过失,善待一草一木,保护动物……
当“低碳生活”这个新名词悄悄来到我们身边的时候,我也逐渐开始明白了它的含义。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南极冰川开始消融,海平面慢慢抬升,地球开始“发热”……这些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变化正在威胁着人们未来的生活。而要改变这些现象,“低碳生活”则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什么是“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的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轻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
以前的我们,可能总是很浪费。洗澡时,把水开到最大,水也不关,觉得这样冲澡舒服,等换好睡衣才慢条斯理地把水关上。到了夏天只要一回到家,就跑去打开空调,根本就没有考虑要去关开关……现在我们终于后悔了,这些坏习惯造成了多少水、电、气资源的流失,增加多少碳的排放呀!
走进低碳生活,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轻松做到。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做呢?洗脸的水我们可以用来洗脚,洗衣服的水我们可以洗抹布,擦地板,然后把这些废水用一个大桶盛起来,平时可以用来冲厕所。爸爸妈妈做饭时,我们帮他们淘米、洗菜用的水我们可以浇阳台上的花。在家的时候,我们等天黑了我们才开灯,晚上睡觉的时候不要开着灯睡觉,出门时随手关闭电源开关。平时我们要到哪儿去,能不坐车去我们尽量不坐,我们可以步行或骑自行车,有车的家庭,我们要经常提醒大人们开车时尽量不要加大油门。这样我们不正是既节约了水电,又锻炼了身体,还减低碳的排放了吗?我们平时尽量不用一次性筷子杯子,上街买东西时别忘带个布袋或环保袋来装东西,不使用塑料袋,这样既环保又卫生。我们还要积极参加社会和学校组织植树造林活动,管好自己的小手,不去折树枝,不乱采摘花草,精心爱护好一草一木,让它们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更多的氧气。
其实,走进“低碳生活”我们随手可做的还有很多很多,因为“低碳生活”它就是我们平时生活的一种态度,是我们养成勤俭节约的一种好习惯。因此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一起节水、节电,植树,进行废物利用……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最大限度的减少一切可能的消耗,减低碳的排放。
让我们在生活中牢固树立低碳意识并养成环保、节约、健康的生活习惯,珍惜资源,降低能耗,从现在做起,为我们未来美好生活的生态环境而努力吧!
一、前言
就从我国现状来看,大概情况是国内农业环境污染的很严重而且生态环境也看遭到严重的破坏胃痛可以说不容小觑,应该引起足够重视了,这只凭宣传是不够的,我国法律有必要明文规定若造成环境污要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这样才可能有效的保护我国的农业环境。
二、农业环保的含义
农业通常人们都会认为是与种植有关的,像种植水稻、小麦、大豆和土豆等等。这些为人们提供食品的农作物被普遍理解为农业。其实深层次讲农业不仅仅是为人们提供食品,农业与环境相互协调,在维护国家的吐资源环境方面更是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技术可以的话完全可以很好的利用自然物质的循环功能,尽量减少使用化肥农药这些化学物质。这样做有明显的两大好处。第一,不用担心食品不安全,这样种出来的农作物是纯绿色食品,可以放心大胆的使用;第二、时代在发展,经济在发展农业也要跟上步伐要利用科学的技术来种植,种出的作物要达到高效率、高产量、高营养的要求。
三、农业环保的主要内容及措施
1.绿色种植
河南省根据各自情况,不断尝试探索适合自己的农业发展形式。尽可能的将农业发展与自然生态结合起来,相辅相生。具体的表现有不单单靠农药来防虫害,如果仅有的防治就是农药的话,那种出来的食物好环保吗?还是绿色食品吗?所以河南省的防虫害的方式可以说做到了做的很有成绩,除了农药外还有物理防虫和生物防虫等等为绿色环保农药做出了贡献。这种生产业模式也被叫做绿色生产。
2.使用有机肥料
在选肥方面不允许使用转基因技术,类似的农药、化学肥料等等应为人为因素使农作物生长的东西一律不能用,完全是遵循自然规律,天生天长,还采用有机技术以保证农药的持续发展。采用的有机技术主要包括将动物的粪便加工后当做还有农秸秆粉碎后也可做肥料,防害虫的方法也主要采用的是物理方法。
3.资源再利用
河南很多农村地区都可以看到在稻田里晒着的秸秆。不要看到秸秆就想着来生火,秸秆可是有很大用途的。可以当做肥料,这样算得上是循环利用了。当再生环利用的不仅仅是秸秆,还有将动物粪便当做肥料,用过的水经过处理再来灌溉等等都是再利用的例子。再利用不仅为农田提供了肥料和水等等,同时,资源得到循环利用,产生了更多的经济效益,还保护了环境,真是一举数得。
4.改良土质
改良土质就是对将已被污染的土地采取一些措施,让它可以再被使用。一般情况下,工厂周围和居民聚集地区附近的农田都采用这种办法来改良土质,使得田地能再次利用。
5.改良生态环境
近几年国家一直提倡植树造林,其对于山体滑坡、水土流失等灾害的预防是很有用的。在山区和没有被利用的地方植树有利于改善林业结构,植树也需要技术。采用先进的植树方法来改良生态环境,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四、河南农业环保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
从主要因素生态环境可风为以下几类,第一是大气,随着科技的发展,经济的增长,工厂越来越多,私家车越来越,尾气排放是已成为影响大气的重要因素,大气污染不仅应影响着我们的人身安全,也会影响农作物的,直接影响到食品的安全问题,这一严重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特别关注。第二是土壤,在城市化建设的潮流中,不少的土地被用作楼盘,农田面积下将严重,楼盘周围的土地会缺少光照,而且居民的生活污水野影响到土质。使得土质变坏,不能耕作。第三就是水质了,水资源要是污染了,不仅是影响饮用水,农田灌溉用的水受到污染同样是不行的。
五、针对农业环保做出的对策
1.土地要节约利用,在有限的土地内提高产量。在具体的生产种植过程中用自然界的物质替代了了农药和化肥这些化学肥料,这样农业的发展就不会影响环境。改革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将以前按行政区域开展推广农业技术的模式转变为按产业发展布局来推广农业技术,使河南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更加完善。
2.政府要支持农业向环保方向发展。政府可适当的进行补贴以利于农业环保的发展,可考虑补贴重点由所有农户改为对专业农户,由对农业投入改为对生产的直接补助。这样可以更大程度上区分专业农户与兼职农户,推动兼职农户向专业农户转让出租土地,这样有很多空闲的土地就又会被利用了。同时对生产的直接补助也提高了生产水平。另外,政府可以支持对农业灾害实施经济政策性保险。具体方式:增加保险品种,提高补偿水准;不断改进灾害损失的科学评算方法;组织对农户风险管理的帮助活动。
【春分的含义】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大约为3月20日左右,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点)时。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春分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新年,有着3000年的历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春分也是节日和祭祀庆典,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周礼天子日坛祭日。
《礼记》:“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民间活动上,一般算做踏青的正式开始。活动有:(一)放风筝,妇女小孩放风筝。并在风筝上写祝福 希望天上神看到。(二)簪花喝酒:无论男女老少都簪花。(三)野外挑野菜:朱淑真《春日杂书十首》:写字弹琴无意绪 踏青挑菜没心情。饮食方面,则有春菜,春汤,春酒等
【春分时节农业谚语】
种棉不用问,多上草灰和羊粪。
拆墙土,草木灰,多往棉花地里推。
大粪长瓜鸡粪辣(椒),羊粪长得好棉花。
骨灰上棉花,狗粪上菜瓜。
农业要增产,种子是关键。
统一供种是方向,省得买假上了当。
种子部门卖良种,种子质量有保证。
种子正不正,首先看“三证”。
“三证”齐全,购种大胆。
“三证”齐全,购种坦然。
种地选好种,等于多两垄。
种地不选种,一年退二成。
种子年年选,产量节节高。
母壮子肥,种好苗旺。
龙生龙,凤生凤,好种才有好收成。
种不正,苗不正,结个葫芦歪歪腚。
有钱买种,无钱买苗。
种子买得贱,空地一大片。
买种省了钱,减产后悔晚。
纺好线,用好棉,好种壮苗长满田。
好种出好苗,好苗多结桃。
好种出好苗,早发早结桃。
要想出好苗,棉籽粒粒挑。
晒棉种,很重要:发芽势,明显好;发芽率,能提高。
两头去,中间留,玉米苗子黑油油。
良种良法要配套,配套才能产量高。
好种没好法,结果也白搭。
小麦棉花常规种,去杂去劣还能用。
杂交种,用一年,二年再用大减产。
玉米种,只一年,二年再用大减产。
玉米种,种一辈,接着再种坏了事。
玉米种,种一辈,继续再种少长粒。
良种更换一遍,每亩多收一担。
留好种子田,年年夺丰产。
宁愿饿断肠,不能吃种粮。
丰收之年,不收无苗之田。
有苗七成收,无苗没盼头。
发现缺苗抓紧补,偏心施肥快点促。
缺苗虽补全,高低不一般。
大苗欺小苗,小苗少长桃。
点补虽然长够高,结得桃子小又少。
大棒欺小棒,小棒成甜棒。
地瓜要长好,必须育苗早。
春分节到不能让,地瓜母子快上炕。
春分不上炕,谷雨插不上。
春天地瓜如蜜甜。
以北的地区外,全国各地日平均气温均稳定升达0℃以上,气温回升较快。华北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而华南地区则已是一派暮春景象。从气候规律上,江南的降水迅速增多,进入春季“桃花汛”期;而在“春雨贵如油”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广大地区降水依然很少,抗御春旱的威胁是农业生产上的主要问题。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北方春季少雨就要抓紧春灌,浇好拔节水,施好拔节肥,注意防御晚霜冻害;南方则需要搞好排涝防渍工作。早春天气冷暖变化频繁,也要注意在冷空气来临时浸种催芽,冷空气结束时抢晴播种。群众经验说:“冷尾暖头,下秧不愁。”春分最大的物候变化便是柳叶完全舒展开了。
“二月惊蛰又春分,种树施肥耕地深。”春分也是植树造林的极好时机,古诗就有“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之句,因此3月12日才会定为植树节。
小满节气的到来,意味着进入了大幅降水的雨季,雨水开始增多,往往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小满节气的由来与含义,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小满节气由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
南方地区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
小满的含义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 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径60°时为小满。
太阳到达黄径60°时为小满节气开始。
小满的含意是指此时自然界的植物都比较丰满和茂盛了。麦类的籽粒逐渐饱满,但尚未达到最饱满的时候。小满时节,江淮地区的平均气温一般都高于22℃,一派夏日景象。农事活动也即将进入大忙季节,夏收作物已经成熟,或接近成熟;春播作物生长旺盛;秋收作物播种在即。
二十四节气大多可以顾名思义,但是小满却有些令人费解。原来,小满是指麦类等夏熟作物灌浆乳熟,籽粒开始饱满。南方地区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思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因为“立夏小满正栽秧”,“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华南的夏旱严重与否,和水稻栽插面积的多少,有直接的关系;而栽插的迟早,又与水稻单产的高低密切相关。华南中部和西部,常有冬干春旱,大雨来临又较迟,有些年份要到6月大雨才姗姗而来,最晚甚至可迟至7月。加之常年小满节气雨量不多,平均仅40毫米左右,自然降雨量不能满足栽秧需水量,使得水源缺乏的华南中部夏旱更为严重。俗话说:“蓄水如蓄粮”,“保水如保粮”。为了抗御干旱,除了改进耕作栽培措施和加快植树造林外,特别需要注意抓好头年的蓄水保水工作。但是,也要注意可能出现的连续阴雨天气,对小春作物收晒的影响。西北高原山地区,这时多已进入雨季,作物生长旺盛,欣欣向荣。
小满节气习俗祭车神
祭车神是一些农村地区古老的小满习俗。在相关的传说里二车神,是一条白龙在小满时节,人们在水车蓦上放上鱼肉、香烛等物品祭拜,最有趣的地方是,在祭品中会有一杯白水,祭拜时将白水泼入田中,有祝福水砚涌旺的意思。
祭蚕
相传小满为蚕神诞辰,因此江浙一带在小满节气期间有一个祈蚕节。我国农耕文化以“男耕女织”为典型。女织的原料北方以棉花为主,南方以蚕理为主。蚕丝需靠养蚕结茧抽丝而得,所以我国南方农村养蚕极为兴盛,尤其是江浙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