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信息化解决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农业科技园;三网融合;云计算;SaaS模式
中图分类号: TP31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003-6970.2015.08.014
0 引言
农业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农业资源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农业基础设施装备、农业生产经营科技操作、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农业市场流通体系、农民文化科技素质等方面信息网络化工程。农业科技园集中体现了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信息化方面的特征,在面向“三农”信息化建设中,研究农业科技园的信息化建设有重要的代表意义和示范作用。综合化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涉及物联网技术,云计算及上层应用系统。
1 项目建设目标
温州农业科技园信息化管理平台是借助信息化技术,对科技园的业务进行数字化管理,以提升管理效率。通过电脑和手机终端可以实时了解科技园内大棚等各个场所的使用现状,并通过实时视频监控获取现场画面。管理人员通过平台提供的管理界面,可以直观方便地对大棚的使用现状进行监管。生产者通过平台提供的查询功能,可以随时随地掌握大棚的基本使用信息。平台中积累的历史使用信息,有助于科技园管理者更加合理地对大棚的使用规划进行科学调度。
温州农业科技园信息化管理平台在实现园区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也将作为智慧农业整体解决方案的接人平台,可以将示范系统融人到该平台进行整体展示。据调研,园区信息化互动管理平台在国内尚未有功能完善的同类产品,建设完成后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 系统主要功能
温州农业科技园具有都市农业的典型特征,对园区实现全面的信息感知和掌控,包括了园区生产自然资源的水体水质、光照、空气温湿度、微量元素、土壤湿度、电导率、温度、紧实度、土壤墒情、肥力状况、植被等;也包括了农资投人、农产品、机械装备等,通过RFID技术、各类传感器、卫星遥感系统等进行数据采集,传输到基础信息平台,经过信息加工与数据分析,整个园区的功能模型图如图1所示。
为用户提供以下主要功能。
(1)园区各场所的分配方案查询和展示;
(2)园区各场所的规划和分配;
(3)园区各场所的使用现状查询和展示(使用者、种植作物、使用期限、作物生长周期信息、棚内温湿度等基本环境信息);
(4)园区实时气相信息及天气预报信息查询;
(5)大棚的历史使用信息查询和统计;
(6)大棚内作物种植相关操作提醒(施肥、养护、采摘等);
(7)大棚内的实时视频监控;
(8)平台使用者的用户及权限管理。
3 系统架构设计
鉴于温州农业科技园信息化程度高、信息系统多、应用密集,三网融合发展和云计算技术的日臻成熟,本研究选择构建企业私有云,在顶层以软件即服务SaaS的模式部署信息系统。避免各系统相互独立,数据重复、分散.不一致性问题。改善各信息系统的弹性扩展、方便扩容,提高可复用性,以满足各园区的个性化需求。降低各园区信息化基础设施部署周期,提高各园区信息化投入产出比。
体系架构共分为物理资源层、基础设备服务层(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IaaS)、平台即服务层(Platformas a Service,PaaS)和软件即服务层(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这四层。硬件基础层主要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基础设施层主要包括虚拟化计算、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网络,可选择OpenStack作为IaaS层的后端软件,向平台层提供接口。平台即服务PaaS层的前端包括IaaS层的适配器,PaaS层之上的基础平台主要包括应用开发平台、数据库平台、服务集成平台、应用运行平台、应用中间件平台和流程服务平台。在PaaS的后端,通常还包括企业内公共服务和互联网公共服务组件。在软件层,即SaaS平台,主要是业务软件,SaaS架构如图2所示。
4 软件即服务SaaS层设计
4.1 温州农业科技园信息化平台设计
根据温州农业科技园信息化的基本需求,运用软件工程的思想方法,采用名词法和动宾法确定系统的需求,设计应用场景和用例图,进一步,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方法和Web程序的设计要求,抽象出实体和联系,本平台的主要实体有园区划分的功能区,租户,作物,作物生长要素,作物田间管理,功能区与租户之间形成多对多的联系功能区租赁信息,功能区与作物形成多对多的联系功能区作物种植信息,作物与作物生长要素之间是种一对多的关系,作物与作物田间管理是种一对多的关系,不需要独立设计出联系模式。
确定实体和联系的属性,得到主要的关系模式有:
(1)功能区基本表(功能区序号,功能区名称,功能区地图url,面积,类别,所属园区,备注);
(2)租户基本表(租户序号,租户法人名称,租户法人代表,组织机构码/身份证号,联系方式,住址,备注);
(3)功能区租赁信息表(功能区序号,租户序号,签订日期,租期,租赁合同,备注);
(4)作物基本表(作物序号,作物名称,生长周期,播种时间,收成时间,备注);
(5)功能区作物种植表(功能区作物种植序号,功能区序号,作物序号,种季,种植开始时间,种植结束时间,功能区状态,备注);
(6)作物生长要素基本表(序号,生长环境要素,要素保障开始时间,要素保障结束时间,要素保障实施要点,作物序号,备注);
(7)作物田间管理(作物田间管理序号,作物田间管理名称,建议开始时间,建议截止时间,田间管理要点,功能区作物种植序号,备注)。
以上实体和联系的关系模式,列举的是关键属性,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更加细粒度的需求,补充模式的属性。
4.2 信息平台的SaaS化设计
变速增长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滨州“工业兴市”战略的深入、全面实施,可以说,没有工业经济的大发展,就没有今天滨州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年位居山东全省前列的发展成就。但与此同时,滨州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结构调整作为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促进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把节能降耗作为促进结构调整的关键举措,全力推动产业优化、转型、升级。期间正逢我国“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的战略部署,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这与滨州的城市发展理念和途径不谋而合,因此滨州的两化融合工作显得水到渠成。
作为山东省的两化融合试验区,滨州的目标是到2015年,传统产业信息技术改造的深度和广度明显提高,作用效果明显增强;信息技术深度融入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营销、企业管理各个环节,企业生产经营实现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协同化;两化融合对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起到关键性作用,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倍增和助推作用显著,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成为滨州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支撑。
滨州市经信委副主任刘秀忠说,滨州希望借两化融合政策的推进使传统产业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率达到9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计数字化率达到8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60%,让信息技术真正成为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所在。根据他的介绍,滨州两化融合工作有重点工程。
行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围绕实施工业兴市战略,以纺织、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骨干行业为重点,以解决行业共性和基础性问题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在技术、产品、工艺、设备和业务战略等方面的融合。
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扎实推进省两化融合“四个一百”工程建设,以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高、自主创新能力强、信息系统集成好的企业为载体,培育认定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中心、数字化装备制造中心、智能化供应链管理中心和能源监测自动化控制中心35家以上,培育行业信息化标杆企业5家以上,推动企业生产过程智能化、生产装备数字化、经营管理网络化、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引导企业实施柔性制造、敏捷制造、绿色制造,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倍增和催化作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核心竞争力。
中小企业信息化推广工程。研究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的现状和需求,组织各通信公司和重点信息服务业企业,为中小企业进行信息化设计,开发综合性、针对性的通讯和信息产品,积极提供先进适用的信息化解决方案。积极促进中小企业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和示范,促进基础架构即服务、平台即服务和软件即服务等云服务类型和解决方案的推广应用。
物流信息化应用工程。推进物流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广泛应用条形码、智能标签、无线射频识别等自动识别标识技术以及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发展第三代数字通信技术、可视化技术、货物跟踪技术,加大对RFID和移动物流信息服务技术应用的支持力度,积极开发和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智能交通系统、仓储管理系统、运输调度优化系统等运输领域新技术,提高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建设区域性物流控制中心和公共物流信息平台。
农业信息化应用示范工程。建设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实施农业物联网关键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项目,研究农业物联网和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利用物联网技术探索高效生态产业发展新模式,建设高效生态农业高端研发与现代服务相连接的产业体系,努力打造中国农业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导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村经济组织和种养经营大户开展信息技术应用,加快农业龙头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和农产品电子商务系统、食品安全质量追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
企业电子商务推进工程。支持骨干行业的龙头企业和产业园区、密集区建设示范性行业电子商务平台,支持中小企业应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推动全市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加快推进制造业供应链管理示范工程建设,通过应用B2B、B2C等电子商务、远程技术服务等,连接企业内部物流与企业上、下游及社会物流,实现精益生产与精益物流。建立基于信息和网络技术的生产新业态信息化系统。
两化融合服务支撑工程。加快推进两化融合关键领域的企业自主创新,引进、消化和研发企业信息化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发展具有高度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信息技术产品和项目。建立两化融合促进中心,产学研结合,集成技术、人才、设备和研发优势,为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提供支持。组织建立“信息化助企联盟”,开展两化融合“助企服务行动”,组织信息化专家、通信公司和知名软硬件提供商面向企业开展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同时,优化提升信息传输服务业,继续加强电信和广播电视等基础信息网络建设,重点推进有线和无线宽带网建设。加快普及数字广播电视业务,推进三网融合试点。
苍穹数码总资产超过4亿元,拥有各类专业人才2200余人。公司在北京设有多处办公区,包括中关村、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兴、怀柔、通州等地,其中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司投资6000万元、总面积约1.4万平米的“苍穹数码大厦”已全面竣工。除此之外,苍穹数码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设立了分支机构,在北京、武汉、济南、合肥、成都、石家庄等地设有技术中心,市场及技术支持网络遍布全国,海外网点覆盖20个国家。
苍穹数码始终致力于遥感、地理信息、卫星导航等核心技术和产品研发,业务范围涉及数据采集与加工、GIS平台研发、遥感平台研发、卫星导航软硬件产品研制与生产、政企与国防信息化解决方案、大众应用与服务等。公司经过多年积累与沉淀,拥有了自己的一大批核心技术,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苍穹桌面GIS平台、苍穹服务GIS平台、苍穹移动GIS平台、基于多源遥感数据一体化处理系统、高精度多频多星RTK野外成图系统等多款基础软硬件平台产品,并以此为基础,开发了集门户、工作流、企业服务总线、统筹GIS服务、数据交换于一体的业务协同平台,形成了以空间信息为基础,涵盖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管理、专业应用等的近百种全面成熟的空间信息化解决方案,并广泛应用于政府、企业、国防、大众服务等领域。
近几年,苍穹数码软件业务发展迅速,综合产值还在逐年攀升。公司自成立以来,主持和参与了多项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国土资源部、总参测绘导航局、北京市等重大科研项目,承担了大量全国、全省性的涉及国土、林业、水利、农业、数字城市、国防、测绘、环保、电力等领域大型项目,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优秀工程等各类表彰超过50项。公司作为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具有高新技术企业、甲级测绘资质、双软认证、计算机系统集成、质量管理(ISO9001)、信息安全管理(ISO27001)、CMMI3级认证、国家二级保密等10余种资质。
目前苍穹数码已进入上市的最后阶段,预计2016年下半年登录新三板。
苍穹数码努力发展成为“3S”领域的国际一流企业,拥有自己的研究院以及跨国研发中心,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深入研究“3S”领域的前沿技术和产品,努力打造“3S”领域具有一流水平的技术团队,为行业和自身培养实战型人才,成为服务于全球的“3S”全面解决方案供应商,为我国“3S”领域的技术及产品走向世界做出贡献。
目前,苍穹数码基于KQ GIS平台进行二次开发的产品涉及国土、水利、林业、市政、农业、环保、税务、民政、测绘工程、电力通信、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拥有北京市科委颁发的自主创新产品证书,以及百余项著作权与专利。其中很多产品同时获得省级、国家级、行业协会的各种奖励,几乎每年在国家科技产品测评中心都获得了优秀产品奖。
在苍穹数码GIS领域首席科学家朱泉根带领和规划下,“CAD和GIS无缝对接创新技术”成为苍穹数码的核心优势,也是苍穹数码稳健发展的根本。苍穹数码一直以市场为依托,做到“强项更强,弱项不弱,新项求新”,在海量数据处理方面,做到技术精益求精,地形、影像的管理技术不断创新,领军地理信息产业。
苍穹数码近些年在业内创造了不少骄人的战绩,以“苍穹国土资源信息综合管理平台”项目为例,荣获了“2010年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这代表着苍穹数码产品在国土行业得到了较高的认可。
为了响应国家不动产登记项目的政策号召,苍穹数码在不动产登记项目开展中积极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公司旨在促进项目的顺利开展及服务覆盖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在技术难点、人才培养、项目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截至2016年4月底,苍穹数码在全国范围内承担不动产登记信息化建设项目110余项,有52个项目已经实现了上线运行和登记发证,涉及河北、山东、湖北、贵州、广东、青海、宁夏、甘肃、新疆、河南、山西、内蒙古、辽宁、黑龙江、吉林等。其中包括省会城市如贵阳市全市域,地级市如滁州市、随州市等,区县市如共青城、罗田、来安县等等不动产登记项目。于2015年11月全国首家一次性完成国土资源部数据上报,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滁州市不动产登记项目、共青城市不动产登记项目、来安县不动产登记项目分别受到国土部信息中心和国土局的表扬。在省级不动产项目建设方面,公司中标安徽省省级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建设项目、山西省不动产登记发证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项目,目前两项目已经进入实施阶段。苍穹数码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系统在江西省、云南省等不动产登记局组织的专家测评中均取得第一名,并在两省的全省发文中被首要推荐。
苍穹数码不仅具有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平台软件开发队伍,而且还承担了城镇地籍调查、集体土地调查、农村土地承包确权调查、房产测绘等外业调查、内业建库工作,具有内、外业一体化的数据服务能力,能够提供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检查、数据入库、数据管理、数据应用等完整解决方案。
另外,苍穹数码始终坚持创新理念,围绕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手段,实现了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突破,俗称现代农业或叫精细化农业。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与获取农业高产、优质和高效生产的技术体系,改变了传统农业粗放型、经验型生产方式,它主要依据土壤与环境状况信息来确定对农业生产过程的管理。
精细农业一般有农田GIS系统、GPS系统、农田信息采集系统、农业专家系统、智能农机具、环境监测系统组成。农业信息采集与智能农机控制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通过无线传感器实时的采集土壤水分、组成、肥力、温度、温度、病虫害等基础信息。为实现土壤水分与植物生长状态的分布式远程灌溉,根据植物生长的需求的变量施肥提供准确的依据。
物联网在农业上的应用目的,主要体现在水利灌溉、农机具管理、温室大棚管理、粮食仓储、和农产品溯源等方面。其中作为农业高产重要手段的温室大棚管理发展最为成熟。在温室大棚生产、管理过程中,通过空气温湿度传感器、光谱传感器、土壤水分传感器对等含量信息进行采集,然后通过传输网络传输到相应的数据库系统,再到数据分析系统、最后从而实现农作物高效、优质、低耗的工业化生产方式。
重点开展物联网技术在鲜活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和“电子商务平台”中的应用,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产品在生产、加工、检验、物流、销售全产业链上的全程监控,保障农产品在流通及消费中质量安全和全面追溯。从而协助政府和企业解决中国的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问题,推动农业“两高一优”发展,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大提升。
除此之外,苍穹数码还专业研发生产GNSS软硬件产品,集软硬件设计、系统研发于一体,主要从事GPS、GLONASS、北斗二代卫星定位芯片、接收机、相关终端设备和集成系统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培训和技术服务。
终端产品主要为测绘领域的GIS手持数据采集器,可应用于多行业资源调查及普查、资源监测、灾害预防、勘界、线路巡检、车辆及人员的监控、调度、指挥等工作。
另外,苍穹数码T80是一款专业型的北斗和GPS定位追踪器。它融合了GSM无线通信技术、北斗与GPS系统定位技术,搭配全球定位服务平台,便可实现车辆远程管理。
随着“科技强警”及“数字巡防”工作的不断推进,警方对日常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的作战效果,苍穹数码将警车、警摩、警员安装或佩戴T80定位系统,即:“三警合一”,为全面综合的可视化调度指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为警力合理分配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目前,苍穹数码司已在全国(港澳台除外)所有省会城市设立了技术服务机构,建立了完善的服务体系,可为用户提供高效、优质的技术服务。公司通过在当地设立研发中心、办事处,为各个项目的售前、实施、售后的本地化服务提供强大的人员保障。
关键词:信息资源规划 信息化应用 建设管理模式
一、前言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是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大力推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必须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注重实效,要与信息化应用密切结合起来。2005年以来,河北省针对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需求不清、标准不统一、信息共享困难、建设预算缺乏科学依据等问题,选择网上审批、公共卫生、农业信息与服务等6大跨部门应用系统,以及科技厅、人事厅、建设厅等12个省直部门和衡水市,开展了信息资源规划试点工作,对信息化应用如何建、如何管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实践,走在了全国前列。
河北的做法得到了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国信办”)的高度认可,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国信办正式发文,选择河北开展“基于信息资源规划的信息化应用建设与管理模式”国家试点,要求河北“深化成功经验,加强提炼典型成果,形成适合推广的工作模式”,力求为全国探索出可供推广应用的信息化应用建设与管理新模式。
河北省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经过两年不懈的努力,圆满完成了所承担的国家试点任务,于2007年9月21日,通过了国信办在廊坊组织的试点成果验收评审。由国家信息化专家委员会有关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试点工作及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河北省信息办在试点工作中,领导重视,协调有力,组织高效、有序,做到了目标、任务、组织、措施、计划、经费六落实,通过总结和提炼,形成了“基于信息资源规划的信息化应用模式”;该模式有四个方面创新属国内首创,具有统筹规划、推动有效、需求清晰、流程优化、标准统一、资源共享、建设规范、科学管理的特点。此外该模式既对河北信息化跨越式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又具有在全国推广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模式的定位
从1994年起,国家提出了一系列信息化建设原则,主要包括:统筹规划、资源共享;需求主导、务求实效;统一标准、深化应用等内容。各级各部门信息化工作机构,在实践中一直探索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和有效的组织管理,将国家提出的这些信息化建设原则落到实处。
一个地区的信息化工作机构主要关心的问题包括:①如何指导同级各部门应用系统和跨部门应用系统的建设并取得实效;②如何推进信息资源开发与共享,明确开发什么、怎么共享;③如何积累建立统一的信息化应用标准;④如何做好项目立项初审和投资把关;⑤如何实现信息资源管理,明确有什么、在哪里;⑥如何发现跨部门职能交叉,提出合理化管理建议,促进管理创新;⑦如何指导下级信息化工作机构有效组织和推动信息化应用。
一个部门信息化工作机构主要关心的问题包括:
①如何确定本部门的应用和信息需求,建设满足需求的应用系统;②如何确定重点开发的信息资源,解决跨处室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③怎样做到信息化项目的科学预算,做到心中有数,不受开发商的影响;④如何发现业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以信息化促进业务管理创新;⑤如何指导本系统下级部门搞好信息化应用。
针对以上问题,基于信息资源规划的信息化应用模式从区域性信息化工作机构的职责出发,力求达到:以促进和规范信息化应用、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为目标,以信息资源规划技术为手段,指导各部门对信息化应用进行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有效开展信息化应用,促进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基于各部门信息资源规划成果,通过加强管理,确保信息资源规划成果在应用系统建设中的应用;建立统一的信息化应用标准,形成区域性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推动跨部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合理共享,为各级信息化工作机构提供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信息化应用建设与管理模式。
三、模式的构成
信息化应用涉及应用系统、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交换体系以及标准体系等多个方面。该模式作为一个体系化的解决方案,概括起来讲由组织保障、技术保障、制度保障三部分构成(如图1所示)。组织保障解决了谁来干的问题,技术保障解决了应该怎么干的问题,制度保障着重解决信息化应用建设、运行、管理的长效机制问题;这三部分内容相互支撑、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⒈组织保障
组织保障就是要由信息化工作机构牵头成立信息资源规划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信息资源规划的指导、协调和组织工作;各部门成立信息资源规划工作组,具体承担本部门信息资源规划工作。有效的组织机构是实施该模式的组织保障。
⒉技术保障
技术保障主要由信息资源规划工具、信息共享标准管理系统和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组成。它们各自的技术保障功能如下:
⑴信息资源规划工具,引导各部门规划人员执行统一的规范,形成业务模型、功能模型和数据模型,以及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可动态支持应用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管理。
⑵信息共享标准管理系统,为各应用系统建设提供标准注册、查询和下载服务;为实现信息共享、规范应用系统建设提供标准支持。
⑶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为跨部门信息化应用集中提供信息交换、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安全保障等基础性支撑服务,并为各部门应用系统提供信息资源和服务资源的编目和注册功能;实现信息资源和服务资源的积累,为建立信息共享的长效机制提供技术支撑。
⒊制度保障
制度保障通过制定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管理规范,明确管理制度、建设步骤和技术规范,实现技术和管理的相互融合和相互支撑,以确保基于信息资源规划的信息化应用模式落到实处。制度保障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制度:
⑴把进行信息资源规划列为应用系统建设所必需的基础性工作,通过使用信息资源规划工具或技术规范,在各级各部门广泛推广使用。
⑵从应用系统的组织管理、立项审批、招投标管理、项目监理、系统建设、系统验收、运行维护、绩效评估等方面,提出规范化的实施步骤和技术要求,以指导和规范应用系统建设。
⑶在验收和绩效评估环节,提出了对系统的应用标准和公共资源进行注册的制约要求,通过向信息共享标准管理系统和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注册,实现对标准和公共资源的管理和服务;此外,还配套制定了《河北省信息资源规划技术应用规范》和《河北省应用系统标准化工作管理规范》,以指导和规范信息资源规划工作,促进应用标准建设,有效积累和共享公共资源。
四、模式的特色与创新
基于信息资源规划的信息化应用模式与传统的应用系统建设与管理方式相比,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与创新。
⒈以信息资源规划为切入点,确保信息化应用高水平建设
传统的信息化应用建设方式,一般是基于一个急迫、具体的业务应用需求而进行谋划和建设,通常来说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①没有统一的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即使隶属一个部门也存在不同业务系统的不互通、不共享问题;②业务系统的需求分析是由开发商负责,这往往造成业务系统建设不符合业务实际需求;③基于局部业务需求的系统是现有业务流程的电子化,它往往只顾眼前需要,不考虑信息资源的积累和未来的深度开发与应用。
目前,信息化应用已经发展到深化应用、全面发展的阶段,传统的信息化应用建设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业务协同、资源共享、一体化服务的需要。
该模式从信息资源规划入手,强调部门业务人员和信息技术人员一起,围绕本单位战略目标和全部职能,采取自顶向下的方法,对每项职能对应的所有业务、业务流程和信息需求进行全面梳理,将信息资源与业务流程相结合,从采集、处理、存储、传播到利用进行全面规划,形成本单位信息化应用的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包括全局的业务模型、功能模型和数据模型等),明确以规范化的数据模型支撑所有不同业务的办理。依据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进行具体的应用系统建设,既能保证系统符合实际业务需要,又能保证多个业务系统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同时,规范化的数据模型还能支持建设良好的数据环境,支持数据积累和挖掘。
信息资源规划,既摸清了信息资源底数,又形成了更加清晰的信息化应用顶层设计,便于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保证了当前建设与未来发展的协调一致;同时它分析建立了信息资源提供方与使用方的逻辑关系,形成信息资源共享整合方案,支持跨部门应用和目录与交换体系的快速搭建;此外,它规范和优化了业务流程,促进了集约化建设,不仅提高了本级信息化应用建设水平,而且还可极大地带动和促进下级信息化应用与发展。
⒉强调标准建设贯彻始终,建立标准化工作长效机制
标准化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实现业务协同、资源共享和一体化服务的重要保障。在传统的信息化应用建设中,开发商使用不同的开发工具和编码,甚至没有规范的文档,更谈不上统一的应用标准,根本不能支持跨系统的共享和协同。
该模式强调要在系统规划、建设、运行等整个生命周期内,都要注重标准的贯彻、制定、积累和完善;尤其强调在项目规划阶段,通过使用统一的信息资源规划工具,引导规划人员贯彻和落实相关标准规范,从业务梳理和信息分析开始,就要着手数据元素、信息分类编码、数据交换等标准的制定。
该模式创新建设了开放、统一的信息共享标准管理系统,以信息化的手段支持标准的注册、、更新、维护,使已有标准能够得到共享和推广,使新建标准能够进行注册、积累;同时,制定了标准化工作管理规范,为建设长效的标准化工作机制,形成完整、统一的标准体系提供了技术保障。
⒊创新需求分析的组织方式,推动信息化应用全面发展
需求分析是成功进行信息化应用建设的关键,但需求分析由于需要业务人员的全面配合和支持,做起来又是一件非常困难、难于高质量完成的工作。传统应用系统的需求分析通常是由开发商来做,由于得不到业务人员的支持和配合,致使所建系统不能满足业务实际需要,因此系统开发完成后还要反复予以修改,实在不能满足要求的系统只能丢弃,这在时间和经费方面造成了很大浪费。
该模式强调由一个地区的信息化工作机构统一组织协调,各业务部门组织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共同完成信息资源规划。由于在需求分析阶段是以业务人员为主,各处的业务梳理和信息分析都是由各处处长和业务骨干亲自负责,最终由单位领导进行审核把关。因此信息资源规划真实地反映了业务的实际需求,可以确保应用系统的成功建设。另外,信息资源规划的过程,又是单位领导、处长、业务骨干和信息技术人员确认业务、达成共识、加强理解和合作的过程。可见通过信息资源规划的过程,不仅非常有利于推动本部门信息化建设全面快速的发展,而且可以使本单位各级领导对自己的业务、业务流程、与其他部门的业务关系、各类信息资源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
⒋基于信息资源规划成果,创新信息化项目管理
在传统的信息化项目管理中,由于缺乏实实在在的信息支撑,项目管理部门对项目预算、项目效果很难把握,对各部门是否按照标准规范进行建设很难控制,对项目建成后应提交共享的信息资源、服务资源和标准资源很难明确,致使项目管理部门无法对项目建设实施有效的管理。另外,对于信息化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的项目单位,由于缺乏信息化知识和项目建设经验,迫切需要信息化工作机构给予规范化的指导。
该模式围绕信息化应用建设和项目管理的需要,配套制定了信息化应用建设与管理的系列规范:明确了信息资源规划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提出了规范化的实施步骤和技术要求,将信息资源规划成果贯穿、落实、应用到立项审批、招投标管理、项目监理、系统建设、系统验收、运行维护、绩效评估等各个环节。信息资源规划成果对信息化项目管理、建设、运行起到了重要的依据作用,使项目管理更加科学、有效,应用系统建设更加规范,信息资源的积累和共享更加制度化。
五、模式的实践与成效
两年来,河北省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围绕此模式做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形成了很多信息化应用建设和管理的思路。该模式的实践与成效主要包括:
⑴为充分发挥信息资源规划对应用系统建设的指导、控制和规范作用,在组织网上审批、农业信息与服务、公共卫生等系统完成信息资源规划工作的基础上,指导各系统对信息资源规划成果应用进行了具体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网上审批系统在国家信息系统项目评比中获一等奖,国家卫生部采用河北省公共卫生系统标准并将河北省卫生厅信息化列入国家试点,农业信息与服务系统的信息资源规划成果被国家农业部应用到金农工程。
⑵为进一步验证和推广基于信息资源规划的信息化应用模式,在组织完成人口与人力资源、劳动社会保障、宏观经济等系统信息资源规划基础上,从2006年10月起,河北省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又选择省建设厅、省国土厅、省科技厅等12个省直部门,开展部门信息资源规划试点工作。每个部门都对部门内部、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的所有业务流程和信息需求进行了全面梳理,对本部门信息化应用进行了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有利于部门信息化真正实现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资源共享。在信息资源规划的过程中,领导、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共同参与了业务和信息的梳理,既确认了业务和信息的真实需求、达成了共识,又加强了相互的理解和合作,起到了有效组织和推动信息化建设的作用。
⑶根据《河北省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建设方案》,完成了交换平台一期工程建设,能够为跨部门应用提供公共的信息交换与业务协同服务。该平台将率先为企业基础信息共享系统、人口与人力资源系统提供交换支撑。
⑷根据《河北省信息共享标准管理系统总体设计》,委托开发了信息共享标准管理系统,该系统运行后可以对已有应用系统的相关标准进行积累和管理,为各部门新建应用系统建设提供标准服务。
⑸针对河北省市级电子政务尚处起步阶段的实际,为全面推进市级电子政务集约化、一体化建设,选择衡水市作为试点,以开展市级信息资源规划;结合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对衡水市所有市直部门的业务进行梳理,初步形成了衡水市各政府部门的业务模型,建立了市级跨部门信息共享目录。该市47个政府部门共梳理2793项业务,形成跨部门信息共享目录共165类。目前正在根据各部门业务模型,分析设计市级电子政务总体业务模型和数据模型,力求为市级电子政务发展提供业务、技术和标准等基础性支撑。市级电子政务的总体模型对有效解决跨部门、跨领域信息交换、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促进市级电子政务应用的跨越式发展,尽快接近或实现电子政务第五阶段,即无缝阶段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者简介:
马蕴,河北省人民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推广应用处处长。
李斌,河北省经济信息中心副总工程师。
路源,河北省标准化研究院信息标准化研究中心主任。
刘春辉,河北省安全测评中心工程师。
关键词 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制约因素;优势;对策;安徽池州
农产品物流是指农产品从供应地向需求地实体流动中,将生产、收购、运输、储存、加工、包装、配送、分销、信息处理等相关功能有机结合,进行优化管理来满足用户需求,并实现农产品价值增值的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的重心已逐步由生产领域转向流通领域,因此,农产品物流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由于农产品具有易腐性、季节性和周期性特点[1],建立完善高效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可以加快农产品流通速度,缩短农产品流通周期,保证农产品的时鲜性,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稳定和活跃市场,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池州市是安徽省优质、特色农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中心城市之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业,对促进池州农村经济跨跃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池州市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1.1现状
池州市农产品物流业虽然近年来有所发展,但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物流模式以直销型和契约型为主。直销型的表现形式为“农户或加工企业+消费者”。农户(加工企业)直接将初级产品拿到市场销售,中间环节少,交易成本低,零售价格低,但流通范围与辐射面较小,不利于农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同时,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大,规避市场风险能力弱。契约型的表现形式为“合作社+市场”。农户与合作社订立契约,将产品提供给他们,由其负责产品进入市场。这种模式下,农产品有相对稳定的销售渠道,产品的质量能得到有效控制,但由于合作社面对的是分散的农户,再加上二者利益联结机制较为松散,往往会造成市场交易成本增加,违约现象时有发生。物流企业流通模式在池州虽有存在,但大多数为“个体物流企业(户)+农户或加工企业”形式,业务的重点是从事简单仓储与运输工作,还不能称为现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模式[2]。因此,就目前池州市农产品物流业整体状况而言,其特点是:以自营物流为主,模式单一,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低下。
1.2制约因素
1.2.1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薄弱,物流主体不成熟。与发达地区相比,池州市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农产品仓储、交通运输条件和工具等公共和准公共设施落后,缺乏大型的仓储与冷藏库;高效专用运输车辆少;装卸搬运机械化水平低。全市目前只有杏花村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官港香菇茶叶专业市场、石台茶叶市场等3座综合性农产品批发市场,但这3座市场的规模较小,只是简单的为交易双方提供场地,专业设备少,功能档次低,物流管理服务水平差。现有的农产品物流主体主要由农产品加工企业、各种类型的批发商、农民合作组织、农民经纪人、贩销大户和各类从事物流个体户组成,虽然主体绝对数量大,但从事的仍然是小规模、原始孤立的物流活动,主营业务仍停留在单一的运输和仓储集成上,缺乏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增值服务,特别是在物流一体化解决方案设计和管理等高端服务方面更是欠缺,整个物流体系标准化程度不高,效率低下,成本较大。
1.2.2农产品物流技术落后,信息化程度较低。农产品具有易腐性、周期性、季节性的特点,对运输、储藏、加工和装卸技术要求很高,但目前池州市整个物流技术体系较薄弱,仍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80%以上的生鲜食品采取常温保存。冷链物流技术、保鲜技术、包装技术、运输技术等新型物流技术尚未得到很好的应用,造成农产品损耗大,影响了农民的生产利益和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的利润实现。据统计测算,全市每年产销的水果、蔬菜、畜禽等鲜活农产品因仓储、冷藏库和运输造成的损失率达到3%~5%[3]。近年来,农业信息化建设虽然有所加强,大多数涉农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产销大户、农民经纪人都建有电子商务信息平台,但仅停留在供求信息、价格信息以及展示企业形象的基本功能上,信息平台数据更新缓慢,覆盖面窄,信息流量有限。物流重要环节仓储、运输、配送等仍以人工为主,没有自动化信息网络,不能优化调度、有效配置信息资源,不能为客户提供物流链查询、跟踪服务。
1.2.3组织化程度低,专业人才匮乏。由于农产品物流主体以企业自营和个体经纪人以及运输户为主,无上规模的物流企业,特别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缺乏,导致农产品物流过程组织化、标准化程度低,损耗较高,恶性竞争普遍[4]。农产品从农户或农民合作组织售出,经过产地批发商、销地批发商及其他各类中间商,到达零售终端,再经过零售商最后送达消费者手中,历经多道环节,使得农产品物流周期延长,农产品被多次装卸、仓储、运输,物流成本大增,同时也造成大量的损失和浪费。物流从业人员的素质决定物流业的发展,池州物流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基本不具备系统的物流知识,对操作原理、业务环节的衔接、作业流程、行业标准、服务规范、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等知识知之甚少,在很大程度上不能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要求。
2池州市农产品物流业发展的基础与优势
2.1区位交通优势明显
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东连铜陵,南接黄山,西邻江西,长江沿北缘横贯东西162 km,属国家一级航道。池州港是长江干线重点港口之一,属国家一类口岸,港口吞吐能力1 000万t以上。318国道和206国道纵横穿越全市;沪渝高速、京台高速、京广高速、铜九铁路相继通车;九华山机场、池州长江公路大桥、宁宜城际铁路正在建设之中,池州“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已全面构建,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皖南交通枢纽城市。
2.2特色农业资源丰富
全市国土面积8 272 km2,其中山场54万hm2,森林覆盖率65%,耕地8万hm2,水域面积8万hm2(其中可养水面4.8万hm2),呈“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自然格局[3]。盛产水稻、棉花、油料、茶叶、蚕茧、木竹、畜禽、水产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出口红茶、茧丝绸和速生丰产林基地。年种植、养殖业农产品逾百万吨。特色农产品有食用菌、精制茗茶、高山蔬菜、地藏黄精、焦枣、板栗、葛粉、猕猴桃、秋浦花鳜、珍珠、河蟹、甲鱼、青虾、木竹工艺品等,仅中药材就有1 300多种。丰富的农业资源培育了一大批特色农产品专业区,目前,全市有特色产业的专业乡镇20个,占全市乡镇总数的近40%;“一村一品”专业村已发展到238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30%,18个村被列为安徽省首批“特色专业示范村”。
2.3农业产业化水平逐步提升
近年来,池州市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以龙头企业、基地、品牌建设为抓手,推动优势产品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农业产业化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全市现有龙头企业180家,其中,农产品加工企业84家,这些龙头企业主要涉及粮油、茶叶、水产品、野菜、山芋、蔬菜、蚕丝、中药材等10个行业30类产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540余家,发展成员6万人(户)。现已建成优质粮油棉基地17万hm2,特色水产养殖面积2.1万hm2,无公害绿色有机茶园1.3万hm2,蔬菜基地1.8万hm2,中药材基地0.53万hm2,生猪养殖120万头、家禽3 000万只。池州市已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59个,绿色食品认证21个,有机食品认证23个,省名牌农产品20个,省名牌产品6个,省著名商标19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3]。
2.4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
“十一五”以来,全市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的,农村社会面貌大有改观。截至2009年,全市累计完成 “村村通”公路建设近1 800 km,99%以上的行政村已通了水泥(沥清)路,全市农村公路交通网基本形成。实现了村村通电话、通光缆、通宽带,有线电视和移动电话信号覆盖率均达100%;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全市农家店达690家,覆盖全市所有乡镇和60%以上的行政村。农村基础建设的夯实,不仅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改变了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提高了农民的素质。
2.5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带来大发展机遇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我国首个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和国外产业转移而专门制定的规划,使得皖江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池州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中心城市之一。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必然促使池州基础建设力度加大、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大公司大企业大项目落户本地增多、政策的倾斜度加大,由此,必然会带动池州市大物流的发展。
3发展池州市物流业的建议与对策
农产品物流业是连接农业生产与市场消费的关键环节,是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池州市发展农产品物流业的基础与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发展农产品物流业应以政府为主导,政府、企业、个人三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推动池州农产品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建立高效的物流平台。
3.1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农产品市场
物流基础建设是推动物流业发展的根本。当前应以池州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特别是要加强对市场、运输、仓储、加工、配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要加大旧农贸市场改造力度,使其上规模、上档次。要根据人口数量、消费结构和收入水平,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农产品市场,完善农产品市场功能。要积极建设物流园,政府可通过政策优惠、资金扶持、招商引资等手段,引导各类物流主体进入物流园,形成农产品物流产业集群化,发挥物流业的集聚效应。当前,应在池州主城区建立一座综合性、大型的农产品市场和上规模的物流园;在现有基础上通过改造,青阳、东至、石台3县可各建一座综合型、规模化农产品交易市场[5]。
3.2培育农产品物流主体,提高组织化程度
鉴于当前物流主体呈多元化的格局,政府要积极支持和鼓励这些主体参与农产品流通,同时,应出台政策,列出专项资金,重点扶持以市场为依托的农产品运销协会,农民经纪人、商、中间批发商等中介组织。大力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体系,使之主导社会化、专业化的农产品物流服务,成为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的示范者和中小物流组织及个体资源的整合者。当前池州市最切实可行的是积极引导筹建由商贸、交通、供销社、邮政等部门组成的第三方涉农物流企业。要积极采用“物流企业+农户”、“协会+农户”、“经纪人+农户”、“超市+农户”等形式,提高物流组织化程度,改变规模小、封闭运行、抵抗风险能力弱的现状,实现农产品运销规模化、系列化、集约化,减少农户进入市场的交易成本,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和效益。
3.3引进和开发农产品物流技术,培养物流人才
农产品物流涉及到农产品生产到流通全过程,不仅技术涵盖面广,且技术含量高,物流技术是物流业发展的支撑点。物流技术主要分为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2个方面,最重要的硬件技术是运输、仓储与包装技术;软件技术为信息与管理技术。当前,池州市急需引进和开发的是包装技术、保鲜技术以及物流信息技术。包装技术方面要注重其保护、定量、标识等功能;保鲜技术方面要着力引进开发农产品保鲜技术装备,条件成熟要积极发展冷链物流技术;信息技术方面要加强整个物流链信息整理与整合,以达到信息共享目的[6]。人才是促进经济发展和提升竞争力的核心因素,目前池州市农产品物流专业人才紧缺,因此,除积极引进先进地区物流企业和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人才外,政府和企业要加强对农产品物流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可通过参加物流管理专业进修,网络远程教育,阳光工程培训等多种形式,提升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业务水平。同时要建立物流行业职业终身教育体系,逐步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3.4建立完善农产品物流信息和标准化体系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加强和完善农产品物流信息化体系建设。成立由农业、贸易、气象、供销、交通、工商、统计等部门参与的农产品市场预测预报体系,对有关情况及时分析预测和;同时,建立全市统一的农产品市场供求、交易及价格等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制度。加强信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产品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以期达到整个产业链上资源共享、信息共用;通过网络和其它媒体让农产品信息真正进村入户,切实为农户和龙头企业提供前瞻性、引导性的市场信息。当前,应在几个较大的农贸市场建立信息公告牌以及农产品信息查询机,同时,建立农产品物流信息专业网站。建立农产品质量体系标准,在质量,规格、包装等方面加快实现标准化,逐步实现质量等级标准化、重量标准化、包装规格标准化。加大对农产品基地认证、质量认证、产地环境监测,严格推行农产品检验检疫和市场准入制度,规范农产品种养及食品加工、销售等环节。要通过科学化的物流设计、管理和实施,使农产品运输、包装和分销方案合理化、最优化,运输包装重复利用,销售包装无害、易处理,降低对农产品污染以及对环境的污染。
3.5发挥政府对农产品物流业的支持和引导作用
农产品物流业涉及面广,牵动性强,完全依靠市场规律,任其发展,缺少政府引导与推动,发展会较缓慢,甚至会步入畸型发展轨道。政府应积极发挥其应有的助推作用,引导和规范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一方面,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各类物流主体引进先进技术装备、改善物流设施,完善服务功能,提高物流绩效和物流服务水平;健全社会保障和就业机制,促进生产性和流通性等企业更多地使用社会化物流[7]。另一方面,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重大物流项目的扶持,农业物流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等。通过政府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双引擎,必将推进池州市农产品物流业健康、稳定、快速、有序发展。
4参考文献
[1] 李培敬.河南省农产品物流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乡镇经济,2009(11):58-60.
[2] 郑祖起.发展三明农产品物流业对农业产业化的促进[J].韶关学院学报,2009(11):76-79.
[3] 池州市统计局.2009年池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0-03-26].ahtjj.gov.cn/news/open.asp?id=32817.
[4] 凌中南.我国农产品物流产业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09(10):5-8.
[5] 钱廷仙.模式优化与农产品物流可持续发展[J].江苏调味副食品,20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