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学实践方案范文

教学实践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学实践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学实践方案

第1篇:教学实践方案范文

关键词: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创新;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但是,近年来。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率并不高,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人才需求存在一定差距。作为企业,不仅要求毕业生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扎实的专业功底,更重要的是要求毕业生必须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娴熟的岗位技能、希望自己的员工上岗后就能独当一面。为了使学生获得实践经验,许多高校电子商务专业都开展了教学实践周活动,以达到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巩固和消化课堂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等目的。

目前,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各不相同,有的偏重技术,有的偏重商务。本文以技术型人才培养为例,探讨教学实践周内容的设置。

对于技术型的人才的培养,通常要求学生具有管理学和信息科学的理论基础,掌握信息技术和商务原理的基本知识,熟悉网络技术及应用、商务运作过程,了解电子商务应用的相关知识、方法与技术,能够有效地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等。教学实践周活动内容的确定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同时要与教学计划有机集合,还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根据上述原则,教学实践周的内容设计如下:

第二学期安排两周。在此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程序设计基础和数据库技术基础,为了帮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以让学生结合这两门课程做课程设计;同时,安排专业调研,让学生接触社会、提高对专业的认识,学会社会调查基本方法。具体安排如下:

1 专业调研,时间一周。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等手段,了解某个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现状、运作流程、存在问题。由指导老师提出调查的内容、方法,由学生具体实施调查,写出调查报告。

2 课程设计,二选一,时间一周。

(1)程序设计:结合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小型实用程序。由指导老师提出程序设计要求,由学生完成代码编写。

(2)小型数据库系统开发:结合VisualFoxPro开发小型管理信息系统。由指导老师提出系统要求,由学生完成前台界面和后台数据库设计。

第四学期安排两周。在此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公共基础课和大部分学科基础课以及部分专业基础课,即将学习专业课,通过教学实践周应该使学生对电子商务专业流程有深刻认识,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也要结合理论教学,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实践内容具体安排如下:

1 电子商务认知实习,时间一周。

(1)由指导老师演示介绍不同电子商务模式的运作流程,使学生对电子商务前台、后台工作流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参观企业,请企业技术人员介绍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情况,参观电子商务设施。

(3)参观电子商务网站,了解电子商务网站内部运作过程,包括后台管理、订单处理、各种服务器及其之间的关系,了解网络服务模式,

(4)参观物流中心,了解物流配送过程,特别是了解电子商务在物流中的运用。

2 课程设计,二选一,时间一周。

(1)计算机网络设计。根据企业需求设计一个网络,要求画出网络拓扑结构,选择主要设备并提出具体实施方案。由指导老师提出虚拟企业环境和设计要求,由学生进行网络拓扑结构设计,设备选型,布线实施方案设计。

(2)网站服务器建设与管理。根据企业需求,建设一个网站,并说明网站服务器建设、管理的过程。由指导老师提出网站环境要求,由学生设计实施方案、实施过程。

第六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通过教学实践周应该让学生解决专业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应该培养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开展创业、创新活动。具体内容如下:

1 创新性实践活动,多选一,时间一周。

(1)建设一个小型电子商务网站,实现电子商务网站简单功能。由指导老师提出网站要求,由学生进行网站功能模块设计和代码设计。

(2)组织电子商务竞赛,由指导教师拟定竞赛题目,学生自愿参赛。

(3)电子商务实践活动。由学生在C2C网站开设店铺卖东西,申请和使用数字证书,在B2B、B2C网站进行交易活动等。

(4)网络营销策划。由指导教师提出营销目标,由学生进行营销策划。

(5)由学生提出的、经指导老师认可的内容。

2 实习基地职业培训,时间一周。到实习基地从事电子商务前后台管理工作。

第2篇:教学实践方案范文

关键词:动力设备拆装;实践教学;教学方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7-0180-03

一、引言

目前航运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与海运安全形势的变化对海船船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船员出现了结构性的短缺,专业化的高级船员紧缺情况日益严重。轮机工程专业作为航海类院校的一大主干专业,应结合21世纪航海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认真研究航海类专业的特点,加大改革力度,培养出适应现代航海事业发展的新一代轮机管理人才。学生要成为管理级的轮机人才,必须要考取海船轮机适任证书才能上船任职,海船动力设备拆装实践是轮机工程专业考取海船三管轮适任证书重要的、必须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本方案设计目的是:研究一套有效的、实用的实践教学方案为学生考取适任证书创造良好的平台,通过拆装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分析故障、处理故障的能力以及提高实际管理与维修技术的综合能力。为此我们设计了动力设备拆装实践教学的改革方案。

二、实践教学方案设计

1.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兼容操作级与管理级的要求,具体规划如表1所示。

2.设备与人员配置。将柴油机零部件拆装检验测量中的主轴承拆装、曲轴拐档差测量、喷油泵拆装、喷油器拆装、空气分配器拆装单独出来,与增压器拆装、分油机拆装、辅助锅炉拆装一起统称为单项拆装,其余项目合在一起称为柴油机拆装。按每班40人将每班学生分成8小组,每组5人。将专业课程教师与实验室人员组成实践性教学实体,共同完成学生的综合训练,动力设备拆装需配备指导教师4名12人次。设备与人员配置见表2。

3.拆装操作流程。动力设备拆装操作流程可参见表3。

(1)柴油机拆装由2名教师指导,每个教师负责1个项目(2小组),每小组至少拆装1个缸。

(2)其他单项由2名教师轮换指导,保证每天有4名教师进行指导,每个教师负责1个项目(2小组)。

(3)喷油设备、泵浦设备每个学生1套,其他设备每5个学生1~2套。

三、方案评估与分析

实践教学方案充分考虑了国际公约和国家要求,同时考虑了专科教育的特点与连续性,强化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强实践教学内容,能够满足新规则要求和未来船舶轮机管理的需求。采用集中训练的方式操作,能够让学生对动力设备结构组成与拆装检修等有深入的理解并掌握基本技能。但该方案项目过多,又采用集中训练方式,需要配备至少4名指导教师进行轮换,特别是学生班数多时,教师工作量大,易于造成工作疲劳;学生分组较细,实践教学场地要求较大,易耗品消耗较多,因此要求保证易耗品的连续供应。

四、教学实践情况

该方案与评估先后在我院航海类轮机工程专业轮机091、092班和轮机101、102班专科共四个班,进行动力设备拆装三管轮评估项目教学实施。结果表明:采用集中拆装操作方式能在学生评估完理论项目之后给予必要的实际技能综合训练,方便于教学的计划和安排,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动力设备拆装三管轮评估项目的通过率,其中09级通过率为83.5%,10级轮机通过率为97.7%。表明该方案在实施中的可行性和持续性较好。随着指导教师对方案实施的熟悉性增加,相信学生的评估通过率会稳定在一定的高度。本课题组认为既要满足未来发展需要又要立足于我院实情,采用本方案,可以增加和强化理论教学时的现场教学,同时结合新编《动力设备拆装》指导教材,保证动力设备拆装实践性教学的严谨性和有效性,有利于拆装过程的控制和指导教师的教学。

五、结束语

我国航海教育的特点之一是:船员短缺导致船员培养的周期缩短,实际与理论存在一定脱节,不利于船员素质的提高,因此新的规则更加注重实践教学的条件。现行培养海船船员的国际新标准《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于2012年1月1日生效,我国在此基础上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规则条例第十条明确了适任考试是取得适任证书的条件,适任考试涵盖理论考试和评估两部分内容。我们应该改变过去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性教学的思想,将航海教育的重点从传播知识转移到实际技能的培养上来,即更注重实践性教学的投入、研究、改革,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满足21世纪对航海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公约(经1995年缔约国大会通过修正的)[Z].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局,译.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89-294,501-5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局.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评估大纲[Z].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8:218-221.

[3]黄加亮.陈景锋.动力设备拆装实践性教学改革方案比较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2001,(3):76-82.

第3篇:教学实践方案范文

推进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增强与社会企业的紧密联系,是高职院校金融保险专业走出办学困境的重要途径。本文在了解我国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利用概念图的分析方法建立了适合高职院校特色的金融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并对典型课程进行案例分析。

[关键词]

高职;金融保险;概念图;实践教学体系

一、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为更真实、深入了解我国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情况,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地域方面选取15个省市自治区,分别找出10所高职院校,作为抽选样本。由于该调查涉及的地域范围广,为节约成本,本次问卷调查以网上调查的形式展开。

1.现状根据收回的调查问卷信息,我们发现目前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如下:(1)教师的金融保险业务实践能力不高。在收回的117份问卷中,60%的院校专业团队人数超过5人,且有43%的院校副教授以上的教师占教师团队的40%以上,但“双师型”教师占比不足35%,高职院校强调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因此教师团队中应注重对具有实践能力教师的引进。(2)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突破。调查结果显示,37%的院校仅仅依靠理论授课来完成教学任务,53%的院校在理论教学中嵌入了案例教学的实践教学方式,但案例分析本质上也是一种教师讲授、学生吸收的传统教学方式,只不过是通过案例背景将理论知识丰富化、具体化、形象化,这仍然不能达到实践教学的真正目的。(3)缺少金融保险专业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的场所和条件。统计结果表明,68%的院校拥有校内实训基地,仅33%的院校拥有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基地基本上以计算机硬件设备与相关软件相结合为主,这种模拟操作虽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实践操作的目的,但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仍不能与校外实训基地相媲美。校外实习基地才是缩短学生与社会距离的最佳途径,是学生认知社会、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的最佳场所。

2.存在原因探究本文将导致我国目前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实践教学问题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点:(1)国家对高职院校的投入不足。这使得院校开展实践教学的基本条件难以得到满足。(2)高职引入师资的渠道太窄。教师虽然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但缺乏实践岗位的经历,故其实践能力有很大的局限性,在教学过程中也就难以正确指导学生完成实训任务。(3)金融保险专业由于其从业行业的特殊性,使得学生一般难以获取在金融机构实习的机会,学校也无法安排相关的实习岗位,这就使得实训极为重要。(4)学生实践教学中岗位定位模糊。

二、金融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基于对我国高职院校金融保险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原因的分析,对国内外经典实践教学模式的借鉴,以及对教学体系的一般模型的参照,本研究以概念图为分析目标,构建的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体系、培养模式和保障制度。其具体构成如图1所示:其中,教学目标是根据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出的总体以及各个具体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的综合,用于体现专业建设的理念和人才的定位,在整个教学体系中起引导作用。教学内容体系旨在解决用什么学习任务来达成教学目标的问题,在实践教学体系中起手动作用。培养模式是教学体系得以进行的载体,旨在解决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来达成教学目标。保障制度由实践教学条件和环境共同组成,确保实践教学的有效运转,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贯穿于前三者之间。这种教学体系中各部分的逻辑关系可以用概念图表示为图2:下面将重点对这个框架做概念图分析下的具体阐述。

1.教学目标结合金融保险专业自身的特殊性,以及企业和社会对该领域人才的需求特征,将金融保险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设定为:以培养应用型服务技能为主体,以职业素质提升和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教学目标。高职院校旨在为企业和社会培养基层一线工作人员,对于金融保险专业来说,毕业生基本从事银行、证券、保险、期货等相关基层工作,特别是各种产品的营销工作,因此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需要注重对该专业学生营销技能、服务能力以及服务礼仪等的培养。此外,这些金融保险类行业对于从业人员的资格也有一定的要求,它需要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为此我们必须将证书的获取提升到教学目标之中。

2.教学内容体系我校金融保险专业应按职业素质教育、专业技能教育、课外实践教育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在职业素质教育方面,应当注重职业理念、道德、创新素质等教育,加强学生的职业认识、职业适应性、团队意识等。具体来说,在学生刚入学阶段,学校应对相关专业的背景、就业方向做一定的介绍,也可以邀请从业人员对相关岗位予以介绍,使学生在大体上对专业和就业有一个宏观的把握。随着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对职业认识的加深,学校可以适当加入职业生涯的规划教育和创业教育,使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就业方向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到第四学期应当适当安排模拟职场、顶岗实习,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对相关职业有个全方位的认识,进而为毕业就业选择提供一定的指导方向。在专业技能教育方面,学校应当从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两个方面展开。对于专业技能教育,要能够使理论与实践并行,既强调自然科学特征,又注重社会科学特点。需要注意的是,理论应以“够用”为适度性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的重新选取与编排,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实践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理论知识方面,主要以经济学、管理学为基本理论,以市场调查和统计分析为工具手段,以营销知识及计算机和外语为应用能力等进行教学;在技能方面,以银行、证券、保险等为主要基本领域,使学生获取业务处理、投资理财和产品设计、营销等相关技能。在课外实践教育方面,按照“一专多能”的要求,为学生争取多方渠道以获取多方面的技能,支持以赛促学,鼓励考取职业技能证书,并开设社会交际等课程,顺应时代和社会的需求,培养复合型人才。

3.培养模式首先,教师首先应向学生讲明实地操作基本概念、原理等。教师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边学边练、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法和手段,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为学生实习打下夯实的实践基础。其次,金融保险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设立模拟实验室,通过相应的金融软件,实现教师操作、学生观察讨论并模仿与实践的过程,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银行、证券、保险等具体业务的操作方式。再次,为了使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贴近职业岗位,学校也可以建立校内职场,通过高度仿真的校内银行、证券、保险等“营业厅”,使学生更好的融入企业运营环境中,并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和互换,满足学生的实践诉求。最后,利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对更进一步了解今后的工作环境。学校通过与当地金融相关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高度仿真的实践环境,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岗位上开展职业技能训练,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拓宽其认知远见,提高其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对工作流程的理解,也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掌握的知识与实际工作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为其后续学习指明方向。

4.保障制度(1)雄厚的师资队伍。该团队的教师不仅需具备夯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而且还需具备丰富的专业实践技能和经验。(2)领导与资金的大力支持。金融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借助模拟实验室和校园职场展开,各种基地的建设离不开计算机硬件设备的配置和相关软件的支撑,而这些必备要素的配备需要有雄厚的资金予以保障。(3)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平台,同时也能为毕业生就业和金融机构选拔优秀人才奠定基础。

三、实践教学体系推广思路

1.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完善金融保险专业课程体系高职教育的特色之一就是要突出实践教学和就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为此,我们需要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完善金融保险专业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教学在其中的重要性,提高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以培养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置针对基本技能实训、专业技能实训和综合技能实训的相关课程,在强调理论教学实践属性的前提下,通过技能训练,增强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通过岗位实习培养学生实际工作的业务能力。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我们还需将职业资格技能证书学习加入到课程体系之中,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仅能够获得工作上的技能,还能够在毕业之际直接获取相关领域的就业资格,为学生将来的更好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我们还需开设相关课程注重学生适应能力、整合能力和社交能力等的锻炼和培养。

2.启动“人才工程”,引进高水平的师资力量金融保险专业教师大都能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缺乏相关从业经验,因此他们对于实践课程的教学存在一定的挑战,难以按要求进行实践教学设定,不能科学安排实践内容,也不能很好的指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练习,这种现状给实践课程的开设带来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应邀请企业高管人员、专业骨干做兼职教师和技术指导,参与实践教学、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完成实践教学计划书与任务指导书的制定,并粼选骨干教师,派往合作企业实地学习。

3.建立完备的校内实习基地,制定科学可行的教学指导大纲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模拟仿真的职场氛围,学院应建立模拟实验室与校园职场,通过计算机硬件设备的配置和保险、银行、证券等模拟实践教学软件的引入,为学生在校内实践提供良好的环境。为了使学生能更贴近职场、融入职场,学校还应设立相关“营业厅”,使学生在其中通过角色扮演与互换,真实体验金融保险专业相关行业的工作流程,进而对未来就业方向有个明确的思考。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校内实训时,为了切实培养学生的能力,应为各个实践部分制定实践指导大纲,针对实践的目的、任务要求、具体实践内容等做明确的量化要求,把能力培养落实到实践学习之中。

4.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成立校外实践基地校外实习基地模块是校企合作的实践性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学校应加强同金融保险单位合作,建立实务基地,在各企业聘请相关教师具体指导实际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在实习基地中,针对各个实习基地的优势和特点,还可以设置不同的岗位技能培训模块,如财产保险公司核保核赔实习、财务核算实习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就业意向针对性地选择实习单元和技能模块,使实习培训与就业岗位的能力要求有机的结合。学校也可以与企业签订“订单式”培养计划将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数量以书面的形式固定下来,或签发双方共同研发的资格考试证书,据此签订定向就业协议,以使学生对即将从事的工作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也便于金融企业从中发现和选拔人才,实现在校学生职业技能与用人单位岗位要求的“无缝”对接。

5.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建立新的考核模式将笔试、大作业、小论文、模拟操作等方式相结合,并按照课程教学大纲完善命题大纲,编制标准化试卷进行课程考核;对于实践教学部分将过程考核与结果检验相结合,侧重考核学生能做什么、做出的业绩如何等,主要以问题分析报告和解决方案设计思路作为评定成绩的主要依据,通过实习日记、报告,实习单位的鉴定、实习指导教师评语等综合评价学生的实训情况。

[参考文献]

[1]A.Autbteen,Darabi,ApplicationofcognitiveAppren-ticeshipModeltoaGraduateCourseinPerformanceSystemA-nalysis:ACaseStudy.[J].ETR&D.Vol.53.No.1,2005.

[2]LeighChiarelott.情境中的课程与教学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34-47.

[3]R.M.加涅(RobertM.Gagne),等.教学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35.

[4]陈永芳.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教学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77-104.

第4篇:教学实践方案范文

关键词: 实践性教学方案 专业见习 综合实训 毕业实习 毕业作业(论文)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3973 (2010) 04-176-02

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实践性教学是整体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专业教师更多侧重对课程理论教学的探索上,对于实践教学的探索,不论在广度与深度上都明显逊色于前者。因此,努力探索实践教学方案,对于完整地构建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显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对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方案的设计

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现代物业管理理论知识、实操技能与方法的适应物业管理行业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在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本专业要求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掌握从事物业管理职业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相当的组织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具有承担物业管理岗位工作的技能。

据此,我们设计的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方案把实践内容分解成五项任务,要求该专业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专业见习、课程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作业(论文)。

1.1 专业见习

从感性上对物业及物业管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旨在做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生既掌握物业管理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熟悉物业管理企业各主要工作部门实际操作的标准程序与技能,真正成为应用型、技能型的专业人才。结合《物业管理概论》的学习与实践进行专业见习。

专业见习的主要内容:物业公司的类型;物业管理公司组织结构;业务内容;物业管理工作流程;物业管理工作的现场控制与服务礼仪等管理服务技能的展示;物业管理制度建设情况;物业管理公司质量管理文件、管理资料等管理方面的文件;其他实习内容。

具体实习要求: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专业见习完毕后,学生要撰写专业见习报告。文字量不少于2000字。专业见习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等级,计入学生档案。

1.2 课程实习

课程实习主要是结合所学专业课程对各岗位管理技能进行实际的训练。目的是对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全面的了解、理解、掌握,并能灵活应用。既可安排学生到条件较好的物业管理公司进行实习;也可在学校综合实训室里进行一部分项目实训,以增强学生从事物业管理工作的实际操作能力。

实习课程及其内容如下:

课程实习名称实习内容实习要求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识图与构造实训房屋构造与施工图;水、暖、电施工的识读;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图的综合识读在专业教师和实习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学生在实习期间每天必须进行实习记录和写实习体会,最后撰写实习报告。文字量在2000字左右。同时附有实习单位的通过物业课程实习的证明。市场调查与预测物业市场调查调查当今物业管理市场的现状,准确把握物业市场的发展趋势,撰写市场调查报告房地产开发经营房地产开发经营实训房地产企业运作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实训招标文件的编制、投标文件的编制;招投标程序;招标标底和投标报价的计算物业管理智能化系统智能化系统实训智能建筑物业管理的目标、公司职责、接管验收和档案管理、资金的使用与管理物业企业财务管理物业企业财务管理实训物业企业的筹资管理,物业企业的流动资金管理,成本管理;物业企业经营收入和利润管理;物业企业财务分析与评标方法房地产估价房地产估价实训房地产估价的原则和估价程序,房地产估价的主要方法和房地产估价报告的结构和内容,撰写一般的房地产估价报告房屋维修管理房屋维修实操房屋维修的有关规定和标准;房屋常见损坏情况及原因分析;掌握有关房屋的检查与鉴定方法,房屋维修工程的施工程序、施工方法等有关技术措施,房屋修缮预算定额及编制方法,维修工程结算方法设备维修管理设备维修实操相关设备的性能、系统的结构,操作各种设备,增强对设备、管网的设计、安装、管理的综合能力。

1.3 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指学生根据学校教学计划的要求,在规定的教学时限内,按照学校实习教学计划的安排,在企事业单位相关实践岗位上进行的实践学习活动,包括实习、预就业和已签定就业协议的提前就业等。学生顶岗学习是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活动的继续,是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专业能力的重要教学方式。

实习内容:培养、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作风;培养、锻炼学生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实现学生由学校向社会的转变。

实习要求:实习期间学生必须遵循实习单位的劳动纪律和厂规厂纪、由实习单位考核,指导教师及其班主任及时了解学生实习动态情况,学生应在实习小结中对遵守纪律情况进行自我鉴定。

1.4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学校实践性教学的基本环节,也是全部教学活动的最后阶段。毕业实习的目的在于全面验证课堂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通过毕业实习,使学生了解企业,认识社会,完善自我,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毕业实习的任务是通过参与物业管理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状况,提高自身职业素质,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具体实习的主要内容如下:物业管理机构;住宅、商务、工业、特种物业的管理;物业接管验收与撤管;物业管理档案的建立与管理;物业常用文书;物业管理费用管理;房屋构造与维护管理;房屋附属设备维护与管理;安全管理;环境管理;文化娱乐场所与活动的管理;物业管理方案的制订;物业管理制度;物业管理资金的管理;房屋修缮的预算;综合经营服务等。

毕业实习要求:毕业实习必须在专业教师和实践基地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成立实习小组。以实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散式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每天应进行实习资料记载和写作实习体会,实习小组应开展学习、研讨等活动记载,实习完毕后,学生要撰写毕业实习报告。

1.5 毕业作业(论文)

毕业作业要以做毕业论文的形式完成。毕业论文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理论的系统理解,全面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毕业实习积累的经验进行物业管理方面的论文写作,使学生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为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作业(论文)的写作不仅在时间格式上要作出要求,而且在选题与内容也要作出要求。既可根据教师给定的题目协作完成,也可由学生在实践中自行选题。

2 对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方案的几点思考

2.1 实践性教学方案的设置要特别注意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物业管理专业具有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当适度加大实践性教学的分量。但是,如果片面强调实践教学的比重,理论教学势必要受到影响,而一味强调理论教学的系统性,学生的实践技能又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因此,如何搞好理论性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的连接与协调,将是我们今后教学实践中,重点探索的课题之一。

2.2 实践性教学方案的设置要特别注意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如何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贯彻到实践性教学方案的设置中,使我们一直在探索的一个问题。我们在方案设置中是这样体现的:(1)在专业见习和课程实习过程中,突出教师组织教学的主导角色,兼顾学生的主体作用。(2)在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兼顾教师的主导作用。(3)在毕业作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教师除在选题上要发挥引导作用外,更多的是要引导学生如何调研收集有价值的信息,其中尽量尊重学生的学习偏好,及时而细致地提出修改建议。

2.3 实践性教学方案的设置要特别注意处理好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的关

由于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办学时间短,办学规模小,一般认为投巨额资金去建实验室没有经济效益,因此导致校内实训设备设施普遍缺乏,实践性教学主要还是通过到校外实习基地来完成。实际上,物业管理专业校内实践教学可以主要通过采用现代媒体技术,通过制作录象片、VCD课件等进行模拟实习方式进行。由于投资小,方式灵活,更新速度快,这种方式非常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教学效果也很好。

参考文献:

[1] 陈海英.物业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第5篇:教学实践方案范文

一、课题研究的三大优势

课题将充分利用新作文杂志社广泛联系各个层次的作者,联系一线老师及一线中小学、高校作文教育教学专家的作者资源与专家资源优势,为课题提供精到实用的学术信息支持;将发挥杂志发表推广的媒体优势,为课题研究的新鲜思想观点、新鲜经验做法提供第一时间推广传播支持;将依托新作文杂志社隶属山西出版传媒集团的出版平台与课题研究同步开启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性出版计划,动态出版生成课题研究专著等课题成果。

二、课题研究的三对关键词与三大基本方向

第一对关键词是:梳理与总结。与之对应的一大方向是全面梳理活跃在当下中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的方法与内容、思想与流派,为宏观上把脉中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提供切实的依据。第二对关键词是:研究与推广。相应的方向是选择写作学界、作文教学界前沿的理论与体系,研发先进理论,与教学一线实践对接并推广可行方法与途径,实现科研理论向教学实践的产业化转变。第三对关键词是:创新与发展。与之对应的方向是集大家智慧,百花齐放,催生更为新鲜的作文教学新理念、新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范畴

1.作文教学目的、原则研究

新课标所制定的作文教学目标与作文教学实践距离研究,微观课时、单元、学期、学年作文教学目标的设定及结构研究,以“自悟”为目标的作文教学目的研究。

动力学原则、先放后收原则、自悟原则、大量读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因地制宜原则、个性化原则等,从这些原则中查找最根本、最普适的规律,并进行概念的准确界定。

2.作文教学内容与过程研究

兴趣、主题、结构、语言、语感、思维、文体、技法训练与方法研究,作文过程中思维外化与内化对比研究,作文基本功构成及提高研究。

作文步骤研究,作文教学阶段整体目标、知识结构及序列安排研究。

3.作文课堂组织研究

课堂实施过程研究,不同地域、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经济发展环境下作文教学的因材施教问题研究。课堂结构、课堂组织形式类别、个别辅导、小课堂、大课堂等。

4.作文教学教材研究

各类(含社会培训)作文教学教材特点及各自适用情况分析研究,作文教材编写与使用的应用原则研究,不同作文教材应用策略对比研究。

小学、初中、高中作文教材内容编排序列研究,小学、初中、高中各类相关训练的衔接研究,教材的结构、内容、容量、呈现形式研究。

5.作文教学教师研究

作文教师素养的构成研究,作文教师素养的提高途径研究,专职与非专职作文教师教学效果对比研究,不同教学风格与方法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研究。

6.作文教学资源研究

家长、学校教学资源,作家、教研机构等社会智力资源,作文教辅图书资源,作文专业报纸、杂志资源等诸多作文教学资源的优势与不足,开发与利用研究。

7.作文教学评价研究

作文评价的方法与途径研究,作文评价中的道德因素介入研究,作文评价的结果使用研究。作文升格的标准、方法研究。

8.现作学前沿理论与实践推广研究

言语生命动力学理论与实践推广,非构思写作学理论与实践推广,题型写作理论与实践推广。

9.传统写作及写作教学理论批判与借鉴研究

叶圣陶、张志公、吕淑湘、梁启超、朱自清、张中行等作文教学理论研究

10.现代心理学、脑科学、思维科学与写作教学关系研究

作文教学中的左右脑协同思维的策略研究,中国人独特语言区对于作文教学的影响研究,学生语言发展心理进程对写作能力的影响研究,写作思维学研究。

11.作文教学新媒体教学手段研究

作文教学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网络时代作文教学的新特点与新方式研究,作文报刊对学生作文水平的影响研究。

12.作文考试与日常作文训练研究

小学作文考试与学生作文心态能力发展影响研究,中考作文研究,高考作文研究,中、高考作文与日常作文训练的关系研究。

13.各级各类作文培训专项研究

培训的规模、教材、方法、时间、效果、影响等研究。

14.作文教学流派梳理

建国以来形成的各种作文教学与实践研究。

15.国外及港台作文教学研究

美国、日本、韩国、英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作文教学研究。

16.读写直通策略与方法研究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学法的指导研究,以作文教学为主体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的对比研究。

17.作文教学跨门类借鉴研究

其他学科对作文的影响与借鉴研究,音乐、美术、戏曲、电影、电视等艺术门类对作文教学的借鉴研究。

18.涵养、自悟、自修、自审、自改、内生作文动力培植研究

对学生内在文化修养、道德修养、非智力因素养成的研究,自悟、自修、自审、自改能力养成研究,写作动力内在的自生长形成机制研究。

四、子课题申报条件

1.本着双向选择、自愿参加、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原则,履行必要的审批手续,申报子课题,成立课题组。

2.子课题组负责人要有较强的作文教育教学和一定的教科研能力。原则上要求具有小教高级、中教高级、大学副教授以上职称,具备较高的科研组织指导能力。子课题组负责人必须是子课题研究的实际主持者和指导者,并在实验研究中承担实质性任务。

3.子课题组负责人所在的单位,必须领导重视,建立相应的组织系统,有完成子课题组研究任务的相应专业力量。

4.具备相对稳定的作文科研教改队伍和组织机构,并设置固定专员和总课题组定期联络,沟通、汇报工作。

5.除执行本方案的各项规定之外,还要遵照总课题组的相关要求,履行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五、子课题的申报立项、开题、培训

1.各学校在总课题研究的框架内,自主选择子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内容,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子课题选题指南见附件一)。

2.填写《中小学作文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申报表,一式四份加盖公章后交总课题组秘书处。子课题申报截止日期至_______月底(子课题申报表见附件二)。

3.由总课题组组织专家完成对参加子课题学校的资格立项审定。

4.陆续审定合格的学校统一参加总课题组召开的课题立项开题培训会议(时间及地点另外通知),届时统一颁发“十二五”科研课题立项证书及课题学习资料。

六、课题的组织管理

为了认真抓好课题研究,落实总课题与子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分会秘书处《中小学作文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总课题组负责课题的管理工作:负责制定总课题研究方案,负责对子课题研究方案进行审定,对研究成果进行审核;组织对子课题的研究进行指导、培训、评估、检查;由总课题组秘书处承办课题的学术交流、研讨活动和成果推广等活动。

本课题管理采取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集中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总课题组依据课题进展情况组织相关的研讨、培训、交流、考察;各地区的子课题学校也可以自行组织相关活动,邀请总课题组给予指导与支持。

总课题采用公开申报、审批,分子课题研究方式,鼓励各子课题承担学校和个人以校为本,切实优化研究过程。希望研究者树立成果意识,注重课题研究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效果。一般情况下,承担子课题研究时间为2~4年。

希望参与单位自愿给予总课题一定的研究经费支持,额度由双方协商决定。

七、《中小学作文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秘书处联系方式:

曹 韧:0351-5256554 15535812691

聂艳宏:0351-4195579 13203419770

曹晓花:0351-5256564 15034062154

张东萍:0351-5256564 13754818519

附件一:《中小学作文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申报指南

附件二:《中小学作文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申报表(附表二略,该表可登陆新作文网站省略下载)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

附件一:

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

中小学作文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申报指南

一、作文教学目的、原则研究

1.新课标所制定的作文教学目标与作文教学实践距离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2.微观课时/单元/学期/学年作文教学目标的设定及结构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3.以自悟为目标的作文教学目的研究。

4.作文教学原则研究。

二、作文教学内容与过程研究

5.兴趣、主题、结构、语言、语感、思维、文体、技法等作文内容分类训练方法研究。(小学、中学)

6.学生作文基本功构成及提高研究。

7.作文教学阶段整体目标、知识结构及序列安排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三、作文课堂组织研究

8.不同地域、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经济发展环境下作文教学的因材施教问题研究。

9.作文课堂结构、课堂组织形式类别、个别辅导、小课堂、大课堂等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四、作文教学教材研究

10.社会作文培训教学教材特点及各自适用情况分析研究。

11.人教版语文教材中作文教学教材特点及适用情况分析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12.苏教版语文教材中作文教学教材特点及适用情况分析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13.语文版语文教材中作文教学教材特点及适用情况分析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14.作文教材编写与使用的应用原则研究,不同作文教材应用策略对比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15.作文教材内容编排序列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16.小学、初中、高中各类作文相关训练的衔接研究。

17.作文教材的结构、内容、容量、呈现形式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五、作文教学教师研究

18.作文教师素养的构成研究,作文教师素养的提高途径研究。(小学、中学)

19.专职与非专职作文教师教学效果对比研究。(小学、中学)

20.不同教学风格与方法的教师对学生作文写作影响研究。(小学、中学)

六、作文教学资源研究

21.家长作文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方法、效果研究。

22.学校非语文教师作文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方法、效果研究。

23.作家、团体、教研机构等社会作文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方法、效果研究。

24.作文教辅图书资源作文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方法、效果研究。

25.作文专业报纸、杂志资源等诸多作文教学资源的优势与不足、开发与利用研究。

七、作文教学评价研究

26.作文评价的方法与途径研究,作文评价中的道德因素介入研究,作文评价的结果使用研究。

27.作文升格的标准、方法研究。

八、现作学前沿理论与实践推广研究

28.言语生命动力学作文理论与作文教学实践推广运用研究。

29.非构思写作学理论与作文教学实践推广运用研究。

30.题型写作理论与作文教学实践推广运用研究。

31. ______写作理论与作文教学实践推广运用研究。

九、传统写作及写作教学理论批判与借鉴研究

32.叶圣陶作文及作文教学思想的批判与借鉴研究。

33.张志公作文及作文教学思想的批判与借鉴研究。

34.吕叔湘作文及作文教学思想的批判与借鉴研究。

35.梁启超作文及作文教学思想的批判与借鉴研究。

36.朱自清作文及作文教学思想的批判与借鉴研究。

37.张中行作文及作文教学思想的批判与借鉴研究。

38.______作文及作文教学思想的批判与借鉴研究。

十、现代心理学、脑科学、思维科学与写作教学关系研究

39.作文教学中的左右脑协同思维的策略研究,中国人独特语言区对于作文教学的影响研究。

40.现代脑图研究成果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41.学生语言发展心理进程对写作能力的影响及教学策略研究。

42.写作思维学研究。

十一、作文教学新媒体教学手段研究

43.作文教学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44.网络时代作文教学的新特点与新方式研究。

45.各类作文报刊的优势、特点以及对学生作文水平的影响研究。

十二、作文考试与日常作文训练研究

46.小学作文考试与学生作文心态能力发展影响研究。

47.中考作文研究。

48.高考作文研究。

49.中、高考作文与日常作文训练的关系研究。

十三、各级各类作文培训专项研究

50.小学作文民间培训的内容、方法、教材、规模、时间、效果、影响等研究。

51.中学作文民间培训的内容、方法、教材、规模、时间、效果、影响等研究。

十四、作文教学流派梳理

52. ______作文(法)专题研究。

十五、国外及港台作文教学研究

53.美国作文教学研究。

54.日本作文教学研究。

55.韩国作文教学研究。

56.英国作文教学研究。

57.台湾作文教学研究。

58.香港作文教学研究。

十六、读写直通策略与方法研究

59.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学法的指导研究。

60.以作文教学为主体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的对比研究。

十七、作文教学跨门类借鉴研究

61.学科作文研究。

62.不同艺术门类对作文教学的借鉴研究。

十八、涵养、自悟、自修、自审、自改、内生作文动力培植研究

63.学生内在文化修养、道德修养、非智力因素养成与作文关系的研究。

64.学生作文自悟、自修、自审、自改能力养成研究。

65.写作动力、动机内在自生长形成机制研究。

申报者可以某一地区教科研部门为单位申报区域性课题,也可以学校为单位申报学校课题,还可以个人单独申报个人课题。

上述课题供申报者参考,申报者可以结合本单位或个人的实际情况,在总课题总的研究方向的前提下,自行拟定课题进行申报。

上述课题从18个大的研究方向分解出60多个子课题,申报者可以结合自己的研究条件,将子课题进行合并,选择大的研究方向为研究范畴进行申报。

第6篇:教学实践方案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生源;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方案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2.189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2-0-01

1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的新形势

1.1 生源质量的下降

近年来,高职生源质量下降,部分高职院校的平均成绩在200分以下,从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学习主动极差,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也在逐年下降。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已有的教学方法,教师施教困难,学生接受困难,因此基于生源特点的教学方案势在必行。

1.2 信息化水平提高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大数据时代初步形成,学生的认知方式也充满“微特征”,出现了“碎片化学习”。在教学中要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融合现代教育理论,重构教学内容。微课程、翻转课堂重新定义课堂教学,为现代教学提出了新目标,指明了新方向,提供了新方法,拓展了新思路。

2 基于生源特点的信息化教学实施方案

2.1 更新教学理念

课堂教学已采用CAI多媒体课件,但只是将书本中的教学内容重现,没有重构教学内容,也没有提升教学效果,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主角,而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通过微课程和翻转课堂,教师由施教者变为指导者,由课堂的主角变成课堂导演。学生在课堂中分组协作,自主学习,积极探讨,有效锻炼其职业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高职学生的实操能力远高于理论学习能力,要强化实践教学。部分高职院校的实验设备不足,实践教学课时不多,且缺乏连续性和创新性,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要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验证理论。

2.2 优化教学计划

目前高职院校的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基本分为“两段式”:60~80学时的理论教学,衔接集中的1~2教学周的课程设计实践教学,部分院校穿插6~10学时的验证性试验。从学时比例分析,实践教学学时仅占10%(课程设计学时不包括在内),远不能达到高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要求。要将课程总学时调整为64学时,包含32学时的理论学时,28学时的实践学时,4学时的机动学时。

2.3 革新教学内容

对专业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该课程的主要内容选取把握4点原则:(1)以实际应用选取知识点;(2)围绕实际项目选取知识点;(3)以产品设计选取知识点;(4)以创新能力培养及软件的应用选取知识点。

解构和重构课程的学科体系,首先将课程划分为机械设计概论、运动机构、传动件、联接件、轴系零件5个模块;其次以对象、现象、机构、零部件为载体,设计30个学习情境,将知识点的学习融入到学习情境中;最后采用任务驱动将每一个教学情境具体化,设置不同的教学情景,例如将课程设计的设计计算内容划分为5次大作业。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从局部到总体,从简单到复杂,有序安排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教学内容和项目。

2.4 创新教学方法

为更好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应采用多元化的现代教育技术方法与手段。(1)采用模块划分,以任务驱动为载体的项目教学法;(2)采用CATIA和ADAMS(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软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法;(3)采用微课程和翻转课堂。

在教学中充分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形成课件、动画视频、微课程视频、实物模型、计算机辅助仿真、教学挂图及机械陈列室参观等多种手段科学组合的立体教学模式,使教学形象、生动、高效,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教学的信息量和整体质量。

2.5 开发教学资源库

为更好的辅助教学,要根据生源特点和信息化教学条件开发教学资源库,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模式,建设和开发教学资源库,主要包括:(1)开发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教学实施方案等教学文件;(2)采用Adobe Captivate 开发交互式课件,包括视频、测验等;(3)将课程设计的设计计算内容开发为5次大作业;(4)编写包括ADAMS、DIY、机械创新设计等在内的实验指导书1册,包含14实验项目;(5)开发理实一体化的项目任务书16个;(6)开发典型机构的教学挂图10幅;(7)制作微课程视频44个。

2.6 拓展评价方式

采用多元化的学生考核评价方式,主要分为3种考核方式:(1)考试考核:考核成绩采用实验成绩30%+项目任务书考核成绩30%+理论成绩40%。(2)技能竞赛:参加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或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中的“高端设备安装与制造―CAD-CAE-CAM”,获奖后可替代本课程学分。(3)免试考核:学生正常参加上课,通过申请免试课题,相关的创新性设计和课题研究通过答辩,即可替代修的本课程学分。

第7篇:教学实践方案范文

为了确保疫情期间我校停课不停学,停课不降教学质量。并以此为契机,提高学校线上辅导水平,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提出如下方案。

一、组织领导

成立小学“停课不停学”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细化分工。

组  长:张  淼(负责全校停课不停学工作)

副组长:李 强

职  责:负责全校“停课不停学”业务指导工作,全面检查督导,了解各班各学科实施和落实情况,及时修改和调整工作方案。

成  员:各班主任、各任课教师。

各班主任职责:负责本班“停课不停学”工作的全面工作,了解本班学生和家长的实施落实情况,协调安排各科老师线上辅导,上报数据材料。任课教师负责线上教学辅导计划制定和教学落实,收集本学科教学相关信息。

二、具体措施

1、、作息时间

依据市教育局网上上课时间。

2、各级课程表

依市教育局线上学习课程表。

晨读由语文或英语老师布置10分钟左右的晨读任务,让学生自修完成。使学生养成早起的习惯,不耽误上午上课,不迟到,不早退。

3、线上教学方式

各年级各班建立辅导微信群,在群内通过文件、语音、链接、视频、文字、图片,师生互动,在微信群内实现辅导、布置作业、检查作业、答疑、等教学功能

4、及时与乡镇网络技术指导员联系,对网络的开通提供技术指导工作。

网络指导员:支海建(镇电信局网络员)

第8篇:教学实践方案范文

关键词:茶文化;普通高校;教育管理;创新实践;应用机制

作者:郭文康(西安财经学院,陕西西安,710000)

在当前普通高校大学生培养过程中,完善的文化理念,乃至合理的实践机制,实际上都是现阶段我们做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活动的关键所在。如果我们对传统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的实施状况进行细致化分析,不难看出,其中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缺乏人文管理理念,乃至内涵化元素的集中融入,这实际上都制约了现阶段高校学生培养活动的有效实施。

1当前普通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活动的不足认知

如果我们对普通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活动的时代特征进行成熟分析,不难看出,由于我们所实施的教学思维缺乏持续创新和必要完善,从而影响了高校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和合理培养。当然,创新具体的教育管理活动,也是整个时代人才需要背景下提出的重要诉求。在传统的普通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活动实施过程中,其中存在诸多欠缺:

首先,整个管理实践活动中,缺乏必要的文化内涵,尤其是对于教育管理活动本身来说,其核心就是学生,而在学生具体培养时,我们所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心态的合理引导,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心态。但是,在传统的高等教育管理机制中,由于缺乏合理的文化融入思维,从而限制和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不仅如此,对于具体的管理活动而言,文化元素的融入,也使得整个教育管理过程,更具有引导价值和人本特色。因此,在当前整个时展背景下,如果想要培养出满足时展过程中所需要的人才,就必须充分注重文化理念的合理融入与诠释。

其次,在整个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实践机制,只有让学生切实参与其中,尤其是融入学生自身的关注点,乃至激发学生自身的参与积极性,从而实现,大学生培养与管理的最佳效果。在传统的大学生管理时,其首要关注的则是,学生自身的成绩,未能构建学生积极参与的管理模式,所以,并没有形成学生自身积极参与的教学机制。事实上,衡量任何一种教学方案效果的主要标准,在于学生自身的参与状况,只有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才能实现大学生教育管理活动创新发展的理想效果。

最后,整个教育管理活动实施过程中,缺乏必要创新与系统化完善,实际上,教育管理实践活动,在整体推进时,其本身就是一项基于学生特点的活动,所以,无论是具体的教育内容,还是其中所应用的方案,都应该在教学实践不断丰富的基础前提下,予以丰富和完善,所以,只有具体完善,才有可能实现学生培养的理想效果。但是一直以来,我们所实施的教育管理实践方案中,缺乏必要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思维,所以,只有创新教学思维,才能真正有效做好高校大学生的培养。

2茶文化机制的具体内涵分析

茶文化是什么?是一种基于日常生活应用习惯的重要机制。茶文化绝对不是一种普通的文化元素,乃至具体的文化理念,其中所具体融入、包含的精神理念,更多体现为一种大众普遍认知,所以,更好应用茶文化就极具价值。通过对茶文化与我国文化机制中的本质关联进行细致化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茶文化所向我们具体传达的是一种精神,乃至思维机制。因此,应用茶文化,恰恰是当前我们传承整个文化体系的关键所在。

文化是一种引导,更是一种稳定且成熟的状态,而在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茶文化元素,不仅是其文化的内涵所在,同时也是一种心态和价值理念,因此,在当前大学生教育管理与创新推进时,必须从文化元素切入视角出发,尤其是茶文化元素的合理融入,从而在丰富学生管理与培养基础的同时,融入完善的理念思维,进而实现高校大学生管理与培养的最佳效果。

客观地看,如果想要做好普通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创新与实践活动的理想实施,就必须立足学生视角,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元素,进而构建整个教育管理,创新实践的理想效果。在具体制定普通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创新实践的方案内容时,要充分注重文化内涵的合理诠释,并且通过融入学生的实践性理念,从而满足当前学生培养活动的最佳效果。

当然,对于现在社会大众的具体诉求来说,文化认知与交流,文化应用与传递,正是整个文化体系应用价值的本质呈现。如果我们想要真正做到对传统茶文化的成熟认知,就必须在立足该文化内涵的重要前提下,优化文化思维,深化文化应用。事实上,传统茶文化在当前背景下,也应该不断深化,尤其是要具体结合文化应用的时代环境,创新实践形式,丰富具体的实践内容,结合学生主导这一基础诉求,从而更好满足高校学生培养的全面要求。

如果我们对茶文化的特性进行成熟界定,不难看到,茶文化在当前仍然极具应用价值。根据茶文化的层次性价值看,文化的多样性和机制化,甚至是茶文化的时代特点,都是当前我们更好应用该文化的关键所在。

事实上,我们在对传统文化认识与应用时,应该从提升该文化时代应用价值角度出发,特别是尝试去分析传统茶文化发挥时代价值的切入点。当然,结合当前学生培养的整体要求,以及具体内涵看,学生所关注的,更多在于学习兴趣的合理引导,以及学习内容的具体丰富。在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文化内涵,从而影响了学生诉求的合理释放。

3融入茶文化构建普通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创新实践方案的具体思路

客观地看,如今时代背景下,对学生培养的要求,也有着明显性变化,特别是,其更需要学生具备足够创新意识和人文思维,因此,如果我们想要实现大学生教育管理活动的最佳效果,就必须注重通过选择合适的元素内容,结合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科学化和内涵化构造,从而实现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活动的创新发展。当然,以具体的实践视角切入,更是能够为我们丰富优化教学机制提供重要支撑和本质化传递。

在高校学生管理与培养时,需要注重融入人文理念和科学的思路方式,当然茶文化所融入的内容,不仅是一种文化机制,同时更是价值传递的重要诠释,如果我们想要满足最佳教学效果,就必须将学生培养纳入规范化的机制之中。事实上,我们不能用普通的“管理思维”来具体看待学生的培养活动,尤其是对于学生来说,创造性、创新意识恰恰是当前我们进行学生教育的关键与本质。

如今,我们在认知学生培养时,高校所能承担的责任更多是一种服务、承担,尤其是服务意识的诠释与表达,更需要我们从服务视角出发,通过合理融入茶文化的具体内涵,进而实现整个高校学生的最佳培养。凸显服务意识,诠释服务理念,才是现阶段我们更好实现高校学生教育实践活动的本质切入点。

实际上,对于当前我们所具有开展的高等教育活动来说,其中所需要融入的内容中,不仅是相关文化理念的融入,更是具体管理思维的合理表达,尤其是对于目前高校学生培养来说,其需要结合当前用人环境的具体变化,通过创新管理思维,进而让大学生管理活动,能够更好匹配用人机制的整体诉求。客观地看,融入茶文化元素,对普通高校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机制,乃至实践方案进行必要创新,其恰恰是现阶段我们调整高校管理活动的关键,如果我们能够从文化的理念融入出发,并探究高校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才能实现学生培养的最佳效果。

第9篇:教学实践方案范文

关键词:广告学;实践教学;方案设计 

我校广告学专业主要为国内大中型企业和经营策划类广告公司培养应用型高级策划人才 ,根据这个定位,结合我校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性质,八年来完成了三版培养方案,一 次比一次完善,为广告学专业教学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依据。在广告本科教育实践中,我们十 分重视广告实践教学,每一版教学培养方案都设计了若干实践环节,并在执行中取得了较好 的成绩,有必要列专项进行研究。因此列出本文题目并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探讨。



一、广告学实践环节设计的思路

广告学综合了新闻传播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文学、艺术设计、工学等多种学科, 形成了知识理论系统比较完善的应用性强的新学科。应用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广告学专业的教 学在加强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和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的同时,还要更加注重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 能力的塑造,因此要设计研究出科学合理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满足教学目标的 需求。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中主要体现为实践环节的设计安排,它是理论教学的验证、实践 和创造,是对理论教学的丰富和发展。广告学不是纯粹的文科专业,从业务看,它属于知识 技术智慧密集行业,科技含量较高,操作性较强。这种亦文亦理非文非理的属性给实践教学 环节的设计带来了难度。

我们的思路是:从培养高素质广告学人才的目标出发,根据广告科学和行业发展的现状 与趋势,以强化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加强广告职业素质教育为重点,以调整设计实践 课程类型和课程内容及教学过程为手段,对广告学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整体优化和改革创新, 建立新的广告学实践教学体系。提出设计出亦文亦理非文非理的实践教学内容和过程模式的 改革思路。传统的实验实践教学是单纯以消化吸收所学理论为目的、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导的 单科实验教学内容体系,本研究欲将其转化为以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为目的,以设 计性、综合性、创造性实践课程为主导的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的实践教学内容新体系,彻底 改变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的补充、依赖和附属的地位,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能 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因此,在实践环节的设计中应把握以下三个原则。第一,广告学是文、理、工、艺、经 、管兼容的专业,实践教学要体现知识手段的综合化。广告学属于应用学科,实践教学环节 和内容要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第二,广告学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要与业界发展结合,体 现业界发展的先进性,体现职业化和技能化特点。第三,将各实践环节的设计置于整体课程 体系中来统筹考虑,既要互相独立,不重复交差,又要彼此连贯,逐层递进。使每个实践环 节既具有不可替代性,又被整合到统一的实践目标体系链条中,并做到四年不间断。



二、实践环节方案及类别

1、认识实践类

认识实践的安排主要是让学生对广告行业和业务有一定的接触,观察了解所学专业的用 途,增加专业的感性认识。该类别设置三个环节:广告见习、读书报告、广告市场调查。

广告见习是广告学专业学生实习的第一步,安排在大学一年级比较合适。该实习一般做 法是通过参观各级各类广告公司,请公司专职人员作专门讲座、学生在公司做短暂停留观察 ,认识并了解广告公司及业务情况,了解项目的策划与广告推广工作流程,使学生对广告业 务形成初步的认识和感受,为陆续学习的专业课积累专业认知经验。 

读书报告是大学一年级结束时的读书实践活动。通过修养类和专业类图书的阅读,开阔 视野,加强低年级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专业素质积累,为以后的其他实践环节打下文化基调。 读书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然后在全年级召开大型读书报告会,最后每人上交一份读书报 告。

广告市场调查是对全部商业活动的资料、情报和数据进行系统、客观、广泛且持续的收 集、记录、分析、评价,并做出结论与建议,供企业经营决策者参考的一种活动。在广告学 专业中,广告市场调查既是手段又是目的,它为广告策划提供第一手资料,为广告决策者提 供可靠的数据和信息;也可以是一项独立的工作技能,专门从事各种信息调查与研究。由此 可见,广告市场调查是训练学生掌握调查知识与技能的重要环节。该项目安排在第三学期, 是在学习了市场营销和广告调查及相关调查软件等课程之后进行的实践活动。

2、课程设计类

课程设计走的是工科路线,就是在某一门课程学习结束时,利用课程的基本原理或核心技 术设计一个项目。在广告学专业课程中,部分策划、制作类课程可以设计此环节。如广告策 划与创意、公共关系与实务、影视广告摄制、企业形象策划等课程。

广告策划与创意的课程设计实际就是做一个项目的策划,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

基本 功训练。教师给出选题或学生自拟项目,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广告策划方法和创意技巧, 作模拟策划,要求在策划程序规范上与市场接轨,要有操作性。学生分组开展活动,教师作 相关细节要求,然后在一定范围内展示。

公共关系与实务课程设计主要是做一个公关策划。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立足于某一 企业的形象传播和公众关系的建立与维护,挖掘机会,形成公共关系活动项目,然后对项目 所涉及的各项影响因素进行深入调研与分析,形成公共关系活动框架,并对其进行合理性、 可行性和创新性的分析论证。之后指导学生进行具体的公共关系活动的策划,形成公 共关系活动策划书及活动项目计划书。最后通过一定的评价程序,选择质量高、可行性强的 项目进行模拟实施。整个过程在老师指导下由项目组长组织控制,活动结束后集体讨论项目 的可行性、创新性等,发现问题并作弥补。 影视广告摄制课程设计主要进行影视广告的策划、创意、制作技巧训练,将理论与实践 结合起来,进行影视广告的摄制和简单的影视广告的编辑。该项目通过实践操作,应使学 生了解影视画面的含义、影视摄像的造型元素及影视广告的基本原理,了解影视画面编辑的 艺术与技巧,掌握影视广告的策划与创意、影视广告拍摄、制作技术的基本技能,掌握并能 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影视广告拍摄和基本的影视广告编辑与制作。一般分组进行,必须实地 拍摄,编辑制作方面规定应用具体技术或艺术技巧,最后拿出一个15或30秒的广告作品及 工作脚本。

企业形象策划课程设计通过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等的全案策划 训练,培养学生熟练进行企业形象策划与形象传播的能力。在操作中可以灵活设计或选择项 目,可以选择现实中形象传播不佳或没有形象传播的企业或事业单位立项,也可以自己考察 合适的创业项目,成立一个模拟公司并为公司进行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视觉识别 系统的策划及其内外传播策划,形成企业识别系统手册和企业识别系统传播策划书。最后组 织成果讨论、评选、展示。

3、创作实践类

创作实践类设计了一个项目即广告创作。广告创作包括广播广告创作、电视广告创作( 含拍摄与制作)、平面广告创作,每一个品种都含文案,是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该项目是 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广告制作的研究性实践,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训练项目。通过该环节 的教学,使学生在具体的单项创作中对策划、创意、制作理论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应用能 力和创新能力。广告创作的内容: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对特定的产品进行分析,以产品或品 牌定位为核心,确定产品卖点,选择最佳创意角度,通过平面广告、影视广告、广播广告进 行品牌传播;从广告传播的角度对广播广告、影视广告、报纸杂志广告的传播方式进行研究 ,制作相应的广告作品。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作说明会或展示。

4、研究类 

研究类项目设计了科研训练两项,一项是文案研究,一项是模拟课题训练。

文案研究是在第五学期进行的一项应用研究必修训练科目。通过对广告作品与案例的研 究训练,旨在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进行综合运用,提高整合能力,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精 神和创新素质,训练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广告作品与案例的研究训练,学生基 本获得以下几方面应用能力:广告文案的文字部分鉴赏与分析能力;影视广告作品鉴赏与分 析能力;平面广告作品的鉴赏与分析能力;各类广告案例的分析、研究能力;写作分析评论 文章的能力。要求学生严格按照作品鉴赏与案例分析的方法和程序进行,搜集相关资料,整 理数据,撰写评论和报告。

模拟课题训练是在第七学期进行的一项应用研究必修训练科目。通过科研课题的申报程 序训练,旨在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进行综合运用,提高整合能力,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精 神和创新素质,训练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科研课题的申报程序训练,学生基本 获得以下几方面应用能力:科研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运用能力;专业论文选题能力; 科研项目的基本申报能力(含申报程序、撰写课题论证报告、填写课题申请书、实施课题研 究等);答辩能力;学术道德修养自控能力。要求学生严格按照科研课题的申报要求与规范 进行选题、搜集资料、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论证课题、撰写报告、结论研讨、答辩等环节 ,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锻炼科学研究能力。

5、综合类

综合类项目设计了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任选一个)、毕业实习。

学年论文是在二、三学年课程结束后进行的综合项目,安排学生结合该学年专业课程, 练习撰写学术性论文。这是全面提高本科生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广告领域某一课题 的调查研究和对比分析,使学生了解广告业的实际情况,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去巩固、充 实和深化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各种调查研究和搜集资料的方法和手段,熟悉学术论文 的基本规范和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已学各门课程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广告实践 中某一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在大学阶段全部学习成果的总结性作业,是衡量毕业生 能否授予学士学位的重要依据。在这个意义上,大学毕业论文也是学士学位论文。应届毕业 生在导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来分析和解决本学科或行业 的某些问题。写作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掌握正确地提出问题、深入地分析问题、科学地解决问 题的方法,培养科研能力、从事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和写作 能力,提高思考和创造力,为毕 业后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专门技术工作打下良好基础的一次综合训练。

毕业设计长期以来是针对理、工、艺术等学科专业安排的综合实践环节,相当于文科的 毕业论文。该项目应用于广告学专业,主要与我们培养目标定位有直接关系。我们主要培养 策划类人才,策划是学生必备的基本功。学生毕业时可以选择作策划方案,要求策划的产品 或服务必须结合当前市场,作实地调查和战略分析,制定可执行的营销、传播策略,并作效 果预测。作出一个完整的策划方案,请相关企业代表与学校指导教师共同审查。这个成果与 毕业论文同样是衡量学生毕业能否授予学士学位的重要依据。

毕业实习是专业教学设计的最后一个科目,是实践教学的。该科目的进行,是对学 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检验,是对学生整个专业知识结构和学科能力结构的总考察;是 教师对教学成果的验收,是学生对广告职业生活的全面熟悉、适应和演习过程。此项实习, 拟达到以下目的:让学生深入广告行业,参与具体业务,熟悉工作流程,锻炼操作能力,为 毕业后进入广告行业作心理准备;使学生将所学的广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培养锻炼学 生在广告策划、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检验广告学专业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检验 教学质量,反馈人才培养规格,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毕业实习设计了广告策划、 广告管理、广告设计制作、广告教育等内容,要求在双方的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承担或参与实 质性的业务,回交工作方案和对方案的分析、相关工作调查分析、可视性实习成果、实习 报告等。

以上实践环节安排见下表:

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bg(!〗〖bhdfg6mm,fk20mm,k25mm,k35mm,k15mm,k15mm,k30mm,k20mmf〗

三、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方案的特点及诸环节之间的关系

1、实践教学方案的内容与理论课程紧密相连

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拓展和提升,在方案中体现出了与理论教学内容的紧密相连。 实践项目大多为理论课程的延伸。因为广告学的应用学科性质,理论教学要有与之相配套的 实践教学环节,使实践课与理论课相辅相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学 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

2、实践教学方案中的项目设计体现了较完整的结构性特点

作为一个专业实践教学方案,一定要注意从人的认识规律和专业技能整体构成出发去构 建。本方案的设计从认识实习到社会调查,从策划与创意、公关、cis、影视到广告案例研 究、广告课题模拟,适合人的认识规律和学习规律,并且科学地阐释了广告业务的各构成部 分。

3、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体现内容上的逻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