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历史遗迹的价值范文

历史遗迹的价值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历史遗迹的价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历史遗迹的价值

第1篇:历史遗迹的价值范文

业绩评价,是指运用数理统计和运筹学的方法,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照相应的评价标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以及经营增长等经营业绩和努力程度等各方面进行的综合评判。业绩评价作为一种管理工具,是评价主体对评价客体运用一定的方法、程序、指标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有效的激励或约束机制来实现决策有用性信息的获取或对管理的改善,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各评价主体的利益最大化。

从公司治理的产生和发展来看,公司治理可以分为狭义的公司治理和广义的公司治理两个层次。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合理地界定和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公司治理的目标是保证股东利益的最大化,防止经营者与所有者利益的背离。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理层所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治理。

广义的公司治理是指通过一整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的或外部的制度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股东、债权人、职工、潜在的投资者等)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

二、业绩评价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首先,业绩评价是公司治理的一个有机构成内容,公司治理理论的不断演进将推动业绩评价模式与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在股东财富导向的公司治理下,其业绩评价模式是传统的财务评价模式、EVA模式及平衡计分卡模式;在企业价值最大化导向的公司治理,其业绩评价模式是利益相关者模式(业绩三棱柱)。

其次,公司治理模式决定着业绩评价系统要素的构建。在市场治理模式下,业绩评价主体是市场(各种市场中介机构和投资者),评价内容主要是市场基础指标(市盈率、市净率、托宾Q值等),评价标准主要是行业标准和历史标准,评价的方法主要是比较分析法。而在内部治理模式下,业绩评价主体是股东,评价内容主要是财务基础指标,评价标准主要是目标及预算标准。

第三,业绩评价是衡量公司治理效率,进而判断公司治理模式选择合理与否的重要途径。公司治理评价与经营业绩评价在逻辑上存在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经营业绩是公司治理追求的目标,通过对经营业绩的评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公司治理的状况。如果业绩评价结果不好,则说明公司治理的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第四,构建科学、系统的业绩评价内容和方法体系,是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的客观要求。科学系统的业绩评价体系是完善公司治理的基础,只有在建立科学、系统的业绩评价体系之后才可能实现良好的公司治理。从总体上看,公司治理效果和经营业绩有着直接对应、相互依存的关系,经营业绩的提升有赖于公司治理的改进和完善,公司治理的螺旋式上升也最终指向经营业绩。

三、业绩评价对公司治理的现实意义

公司治理制度是以产权结构为基础,基本模式是委托制。由于委托者和受托者的目标不同,有时两者的利益是相冲突的。因此,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出现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的情况,使企业的利益受到损失。而解决委托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对受托者进行监督与激励,以降低成本,保护受托者利益。从这个角度来看,规范公司治理主要解决的是在建立、健全公司的内外监控机制的同时激励受托者的行为,使之与公司的战略目标相一致。由于监控机制的运作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只有业绩评价贯穿始终才能使其具有指向性和成效,而激励机制是以业绩评价为前提和基础。正因为如此,业绩评价对于完善公司监控机制和激励机制的作用不容忽视,是公司治理结构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篇:历史遗迹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劳动的二重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来源

(一)威廉・配第是劳动价值论的最早研究者

威廉・配第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命题是由被马克思称为“最有天才的和最有创见的经济研究家”的威廉・配第第一次提出来的。

威廉・配第指出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的理论。他说:“自然价格的高低,决定于生产自然必需品所需要人手的多少。谷物的价格,在一个人能生产十人所需的谷物的时候,要比一个人只能生产六人所需的谷物的时候,来的低廉。”这就是说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一倍,谷物的价值量就降低了一半。威廉・配第又说,“一百个农民所能作的工作,如果由二百农民来作的话,谷物就会涨价一倍。”当然,威廉・配第劳动价值论研究的重点是“自然价格”,但他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只是就个别问题提出来,然而他的个别观点最后用劳动价值论把彼此联系到一起。因此,恩格斯称他为“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

(二)亚当・斯密的价值论

马克思指出:“在亚当・斯密那里,政治经济学已发展成为某种整体,它所包括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1776年,以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为标志的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创立,建立起完备的劳动价值论体系。他的理论有重大成就也存在缺陷,具体体现在关于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方面:

斯密说:“价值一词有两个不同的意义。它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又表示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前者可叫做使用价值,后者可叫做交换价值。” 通过以上的论断,斯密 认为交换价值的大小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使用价值不是交换价值的源泉。显然,在探寻商品价值由什么决定的问题上,把使用价值排除在外,这是斯密的理论成就。但是,他没有认识到商品的本质、没有深刻理解价值和交换价值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的理论不足,致使他抛开使用价值而集中探讨交换价值。

(三)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

19世纪初,英国的大卫・李嘉图对经历了一个半世纪发展的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做了最后的结论。李嘉图以反对和消除一切阻碍资本利润提高和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为宗旨,以分配论为中心,以价值论贯穿其全部理论体系。

李嘉图继承和发展斯密的劳动价值论来论述自己的劳动价值论观。李嘉图坚持了斯密关于使用价值不是交换价值尺度的正确观点,纠正了斯密关于没有使用价值的商品也有交换价值的错误认识,进一步提出了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原理。李嘉图认为,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是社会必要劳动;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劳动生产率成与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在于量方面,这一差别的存在不影响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商品价值除了包含着生产资料价值转移部分,价值是第一因素,收入是派生因素,商品价值分解为三种收入不改变价值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事实。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意义

(一)充分挖掘劳动者潜能

社会生产力包括三个基本的要素,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劳动价值论认为,在生产要素中,首先应该突出劳动和劳动者的作用,因为“劳动是生产的真正灵魂”因此,重视生产力,应该首先重视劳动和劳动者;解放生产力,应当首先解放劳动和劳动者;发展生产力,首先应当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效率。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属于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 激发劳动者的创造潜能,创造社会财富。

(二)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社会正常劳动生产力为准,同时承认不同生产主体劳动生产力水平差别。由于主客观条件的不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承认这种差别,这就迫使每个生产者为了争得各自的利益而展开激烈的竞争,不断地改变自己的生产条件,提高劳动生产力,从而推动了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能缩短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使较小量的劳动获得生产较大的量使用价值的能力;劳动生产力的降低,能延长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使较大量的劳动获得生产较少量的使用价值。正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科学含义,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71.

[2] 赵庆元.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及其当代阐释[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3] 威廉.配第.赋税论、献给英明人士、货币略论[M].商务印书馆,1978.

[4] 马克思,恩斯格.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 1973年,第二卷,第181页.

第3篇:历史遗迹的价值范文

1、国际上评价期刊影响力的一个指标是影响因子。

2、影响因子介绍如下: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的一项数据。 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JCR year)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影响因子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历史遗迹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 控制环境;利益相关者;评价

根据我国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上市公司应当评价自身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会计师事务所也要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形成评价意见。此外,虽然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要素,但目前有关研究较多地集中在控制活动的评价中(如授权控制、岗位分离),对控制环境如何评价涉及较少。本文从利益相关者角度来探讨控制环境的评价。

一、控制环境与利益相关者

作为其他内部控制要素的基础,控制环境反映了管理高层对内部控制的意识和承诺,包括管理层的诚信,道德价值观以及经营理念等。控制环境确定了一个组织高层的声音(Tone at the Top),它会影响公司的文化、道德意识和控制意识,影响管理高层如何对环境压力作出反应,如达到内部预算或财务分析师的盈利预期压力。

目前,相关指南在评价控制环境时也涉及评价管理层是否有诚信的道德观(如公司文化、公司治理等方面),但在具体评价时往往仅考虑公司内部因素(如管理层的价值观、公司治理机构等),对其他受控制环境影响的利益相关者考虑不足。这种评价方法存在以下缺陷,一是未能完整反映出管理层的道德观。公司管理层是否具有诚信的道德观,这不仅取决于他如何对待公司内部事务、如何对待员工,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是否对社会负责任(公司公民),公司如何对待消费者(客户)、供应商、社区、政府相关部门等外部利益相关者。二是没有充分考虑内部控制的最终目标。例如,企业经营管理的合法合规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如何,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情况,发展战略的实现等。这些目标的实现,要求企业必须正确处理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考虑投资者、消费者、审计师、监管部门等外部利益相关者角度的指标。三是对公司治理的评价也不够深入。

考虑到上述缺陷,可以通过评价企业对其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义务履行情况,来评价公司控制环境的好坏。表1提供了受到控制环境影响的主要利益相关者。

在传统的控制环境评价中,人们更倾向于评价内部的利益相关者。现在需要将其扩展到更广的利益相关者。广义利益相关者可以分成四个维度。传统的管理层、员工被确定为“内部直接利益相关者”;公司高层次的公司治理机构则纳入“内部间接利益相关者”类,包括董事会及其下属委员会(如审计委员会);顾客和投资者、供应商一起被纳入 “外部直接利益相关者”类中;“间接外部利益相关者”则包括证监会和其他政府机构、竞争对手、环境方面的积极分子联盟等,这些集团可以通过管制或政治行动,会给企业带来一些绩效方面的影响。

二、各个维度的评价指标

“外部直接利益相关者”中的“股东和债权人”类应当包括传统的盈利能力、流动性、杠杆风险以及成长性等财务报表分析指标,并与行业标准进行横向比较。这些分析,尤其是与财务困境、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相关的分析,不仅有助于分析未来股东的回报,而且也有助于分析导致出现不道德行为(包括盈余管理行为)的财务环境风险。不佳的财务环境和经营模式可能为盈余操纵埋下了种子,从而出现不道德的财务报告。“外部直接利益相关者”中的“顾客和供应商”的相应指标则包括销售退回、售后保障服务工作、调查数据等。

“外部间接利益相关者”在各个组织中各不相同。例如,炼油企业将“环境联盟”排得比金融服务公司高。一旦找出了重要的各方当事人,就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去收集与这些集团的看法有关的经验指标,包括媒体负面报道的数量、证券监管部门的控诉、未决诉讼以及其他调查。

“内部直接利益相关者”指标包括传统的内部流程指标,如产量、制造效率、产品质量指标、正式的360度评估方法等。

“内部间接利益相关者”则可以包括正式的问卷调查、360度评估等方法。

三、控制环境评价举例

以下评价举例特别融入了可据以评价控制环境的领域,包括高层的声音。这些领域包括道德规范、员工的内部环境、财务报告的内部环境、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报告、公司治理(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的责任)。表2提供了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控制环境的总体报告结果。四个维度根据公司战略等因素分别赋予相应的权重。

附表3阐述了评价系统中可以使用的指标。这些指标运用到各单位的评价要素及其权重要根据具体公司情况而定,并受公司战略的驱动。如果实际加权后的分值与预期分值存在差异,那么表明组织战略目标没有达到,因而需要改变它们,或者改变管理层的行为。

附表4提供了一个结构化的问卷去评价高层的声音以及公司治理方面。它强调内部控制环境中的道德,包括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报告,以及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的责任。

【主要参考文献】

[1]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审计[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2]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S].

第5篇:历史遗迹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利益分配机制;加工贸易

作者简介:叶华光(1972―),男,湖北英山人,现为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武汉大学经济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中图分类号:F1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9)05-0024-05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中期,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首次提出“价值链”(Value Chain)的概念。波特(Porter,1985)在分析企业行为和企业的竞争优势时认为,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主要由基本活动(生产、营销、运输和售后服务等)和支持性活动(原材料供应、技术、人力资源和财务等)两部分完成,这些活动在企业创造价值过程中相互联系,由此,构成了企业创造价值的链条,这一链条被称为价值链。事实上,随着分工的进一步深化,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价值链也是相互联结的,任何企业的价值链都是存在于由许多价值链与其他企业的价值链组成的价值体系(Value System)中,而且该价值体系中各价值创造行为之间的联系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大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跨国公司的兴起和国际分工新格局的出现,这种价值体系已经成为一个跨越国家界限的全球价值链。

全球价值链是指为商品或服务价值的实现,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它涉及从原料采集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它包括所有参与者和生产销售等活动的组织及其价值、利润分配。当前,分布于全球的、处于全球价值链上的企业进行着从设计、产品开发、生产制造、营销、出售、消费、售后服务到最后循环利用等各种增值活动。

全球价值链理论之所以成为分析加工贸易的有力工具,是因为加工贸易是全球价值链中的重要纽带,也是连结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价值链的重要组织形式。加工贸易是指境内企业全部或部分进口(包括深加工结转进口)境外原材料、 零部件,经加工增值后再出口境外(包括将成品或半成品深加工结转到下游加工企业)的一种贸易方式,其加工增值的过程就是全球价值链的增值过程。因此,加工贸易的一切经济行为特征均被抽象成全球价值链的分析框架之中。

随着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全球价值链得以形成并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全球价值链不仅仅反映了世界各国之间的分工格局与复杂的经济联系,而且揭示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利益分配的不均衡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讲,全球价值链是促使世界经济两极分化的传导机制。作为发达国家,在资本和技术上存在着绝对优势,它着眼于世界终端市场的需求及其变化趋势,利用掌控的资本和技术,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和设计,并不断地将其他生产环节外包或对外投资的方式向海外转移,以谋求优质的生产要素和更加低廉的生产成本,从而在终端市场上获取超额的销售利润。而发展中国家由于自身的实力所限以及全球价值链的封锁,则只能根据本国的相对优势积极主动地低端嵌入全球价值链,参与到低附加值的环节,如简单零部件的生产和加工装配等环节,只能获得极少的加工组装费用。全球价值链不同附加值的价值环节可以用“微笑曲线”清楚地表现出来,高附加值的价值环节分别位于价值链的两端,而中间位于底部的则是低附加值环节。当然,从定性的角度分析,“微笑曲线”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战略价值环节往往具有很高的进入门槛,并且其产品替代性弱,因此,居于该价值环节的企业通常具有某种程度的垄断性质。嵌入具有某种垄断程度的战略价值环节,就意味着控制了全球价值链,在利益分配中获得了强的话语权和市场势力,进而能够获得相对高的利益份额。

我国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以其自身的要素禀赋低端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低端环节进入的门槛较低,产品的技术含量不高,而且产品的替代性强,同时,进入本环节的企业数量众多,竞争激烈,利润空间小。多年来,我国主要以加工贸易的方式参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发展十分迅猛。据有关统计,1981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4.84亿美元,占当年进出口总值的5.6%;到1998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已增加到17307亿美元,占当年进出口总值的53.4%;到2006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达8319亿美元,增长了333倍;2007年上半年,加工贸易进出口4409亿美元,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比重为45%。但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这种浅加工低收益的贸易方式缺乏可持续性。那么,全球价值链各环节的利益是如何形成和进行分配的呢?弄清楚这个问题,对于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十分必要。本文试图对全球价值链各环节的利益形成和根本机制进行理论分析。

二、生产者驱动型全球价值链的分析模型

(一)基本假设

按照“微笑曲线”的思路,将全球价值链分为6个环节,即由产品研发、高技术零部件生产、简单零部件生产、加工组装、市场营销和生产等环节组成。为了讨论的方便,假设全球价值链只包含高端环节和低端环节两大部分,即在U型曲线的上端部分为高端环节部分,即大致包含产品研发、高技术零部件的生产、市场营销和生产4个环节。其中,产品研发、高技术零部件的生产两个环节为前向高端环节,而市场营销与生产环节为后向高端环节。而在底部的环节统一称为低端环节,一般包含简单零部件的生产和加工组装两个环节。现将高端环节与低端环节依次用C1、C2表示。

(二)高端环节的利润函数的推导

高端环节处于研发和高技术零部件的生产,因而存在一定的垄断性,假设高端环节只存在一家企业,而且在生产过程中投入资本(K)和劳动(L)两种要素,那么一种简单的工业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

(1)

高端环节企业的成本主要是资本的使用而形成的,如果不考虑企业的固定成本,则企业的成本函数可以表示为C1=rK(K是高端环节资本的投入量,r是利息率) (2)

高端环节的利润函数可以表示为R1=p1Q1-rK(p1是高端环节向低端环节供应的价格,r是利息率)

将(1)式代入利润函数可得

(三)低端环节利润函数的推导

假设低端环节每单位产品使用高端环节一个单位的高级零部件,所以Q1=Q2(4)

由于低端环节以劳动密集型为特点,其产品的替代性强,市场准入的门槛较低,所以市场竞争激烈,假设低端环节的企业数量为n家,每家企业按照市场需求数量的平均值进行生产,所以低端环节每家企业的生产数量为

由于低端环节投入劳动较多,故低端环节的成本函数表示为C2=wL2,式中的L2为本环节的劳动投入量,w为劳动的价格,因而,推导出企业利润函数表示如下:

的竞争市场,受市场供求的影响,本环节的产品价格p2是一个外生变量,假设是一个常数。

(四)模型分析

生产驱动型全球价值链下C1和C2环节的利益形成情况。在生产驱动型全球价值链中,核心企业控制着研发及高技术零部件生产,因此,本环节的价格p1具有垄断价格的特征。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为了保证最大限度利润,依靠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规定和控制的市场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垄断高价是垄断资本家集团在高于商品生产价格甚至价值以上出售商品时的市场价格。高端环节所规定的垄断价格p1最终转嫁到低端环节的价格p2中去,即p2=p1+p,p为低端环节所创造的价值,也就是说对于低端环节的企业而言,高端环节的价格作为低端环节的成本形式加以转化。在低端环节中,某一个企业的利润函数又可以表示为R2=(p1+p)AL1?琢K?茁/n-wL2-p1AL?琢K?茁/n=pAL1?琢K?茁/n-wL2,从低端环节的利润函数可以清楚地看出,其利润是由4个参数共同作用的结果:①低端环节所创造的价值;②高端环节对高技术零部件的供应量;③参与低端环节的厂商的数量;④位于低端环节企业所投入的劳动量。其中,参与低端环节的厂商数量对本行业的企业影响最大,其次是前向高端环节的供应量。

由于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中,以投入劳动为主,技术含量不高,市场的进入门槛低,发展中国家为了推动本土企业的发展,一般都鼓励其嵌入全球价值链,所以进入本环节的企业数量有逐步增加的趋势,以企业利润为0为临界点,而保持一种动态平衡,此时,在临界点附近形成了本产业的均衡状态。

而前向高端环节的供应量要受到后向高端环节需求量的制约,最终由终端市场的需求量所决定。后向高端环节由于控制了本土终端市场的品牌和销售渠道,因而竞争的激烈程度远不如低端环节。这些后向高端环节的企业为了扩大其销量,向低端环节采购商品时,压低采购价格,为p的上升构成了严重的压制。所以,低端环节创造的价值被前向和后向高端环节向中间“挤压”,使利润空间锁定在微利区域。

三、购买者驱动型的全球价值链的分析模型

购买者驱动型全球价值链是指拥有强大品牌优势和国际营销渠道的跨国公司通过全球采购组织起来的跨国界的商品流通网络。其高附加值的战略环节在于研发、品牌和营销等价值环节。相应地,该驱动模式价值链中的大部分价值增值部分都流向高附加值的研发、品牌和营销等战略价值环节。发展中国家企业鉴于自身要素禀赋的限制,只能通过吸引外包和贴牌加工(OEM)从低附加值的中低端价值环节着手嵌入全球价值链。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玩具、鞋类、农产品等都属于购买者驱动型全球价值链。

(一)基本假设

同样按照“微笑曲线”的思路,将全球价值链位于“微笑曲线”上部的为高端环节,位于底部的环节统一称为低端环节,生产者驱动型全球价值链是由技术创造需求而形成的,而购买者驱动型全球价值链是由需求拉动生产而形成的。假设大型采购企业面向的终端市场的反需求函数为:p1=a-bQ1,式中的Q1既是终端市场的需求量,又是大型采购商的采购量,p1是采购价格。

如果在生产加工环节有n家企业参与生产,每个企业平均完成采购量,即Q2=Q1/n,式中的Q2表示低端环节某个企业的生产量。

由于企业以投入劳动要素为主,如果不考虑固定成本的情况下,企业的成本函数为C2=wL2,式中w 为劳动要素的价格,L2为低端环节劳动的投入量。

那么低端环节的利润函数R2=p2Q2-C2=p1Q1/n-w L2,p2是外生变量,由采购商给定,因而可以看作是一个常数。

(二)模型分析

从低端环节企业的利润函数分析,低端环节参与企业的利润也是由3个参数共同作用的结果:高端环节总收益;参与低端环节生产加工的厂商数量;劳动投入成本。其中,参与低端环节厂商的数量与高端环节的总收益对利润的影响最大,参与低端环节的厂商数量越大,其利润越小。高端环节的总收益越大,企业的利润越大。其次是低端环节投入的劳动成本。市场达到均衡的情况下,市场对某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是保持相对不变的,而高端环节的总收益是个常数。这说明了在购买者驱动型全球价值链中,低端环节的企业利润因竞争加剧而下降;而大型采购企业处于终端市场的控制,它们为了在总收益中获得更大的利润份额,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中,通过压低采购价格,使企业的利润进一步下降。因此,在购买者驱动型全球价值链中,最终产品的价格P 和产量Q完全取决于战略价值环节的市场结构,即垄断企业势力的强弱。随着战略价值环节垄断程度的降低,其产量趋于增加,价格趋于降低。自然,处于战略价值环节的企业为获取更大利益,必然不断强化其产品的差异性和品牌的影响力,不断强化其对营销渠道的控制和经营。

四、基本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基本结论

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微笑曲线”既是一条联系曲线,又是一条增值曲线。在曲线的上端部分控制着价值链的主要增值部分,而曲线底部的低端环节则是一个微利区域,其主要原因归结如下:

1、 在生产者驱动型全球价值链中,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环节由于把持着研发、设计、高技术零部件的生产以及销售渠道,在低端环节的前向与后向两个区域形成垄断地位。前向的研发、高技术零部件生产环节的主导企业,通过制定垄断价格和限制供应的数量,从而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润,并将其转化为劳动密集型环节的成本负担。而后向的高端环节由于垄断终端市场的销售渠道,凭借其市场的控制力,压制采购价格,以攫取更高的商业利润。而处在低端环节的劳动密集型生产加工企业,在担负着高成本的情况下,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从中只能获得微薄的生产加工收入。因此,生产者驱动型全球价值链是前后挤压、内部竞争的分配格局,对发展中国家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

2、 在购买者驱动型全球价值链中,国际大型的采购商凭借其雄厚的商业资本和产品的设计能力,吸引各国的生产厂商为其供应采购品。采购价格既可以是事先给定的,也可以是竞价的方式产生的。无论是哪种价格的形成方式,对于供应厂商而言,面临外部的激烈竞争。由于劳动要素的投入在一定生产规模内具有较小的弹性,企业为了争取更大的供应量,都不惜接受低价的供应条件,从而只能从中得到微薄的加工利润。

(二)对中国加工贸易的几点建议

中国企业主要是以加工贸易的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国的加工贸易发展迅猛,但对国民经济贡献率并不高。一方面,国内的加工企业的半成品和原材料大部分从国外进口,再通过生产加工低价出口到国外,典型的两头在外的贸易活动未能拉动上游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企业的利润空间在高端环节的挤压下,利润率很低。企业只能依赖加工数量的扩张与压低产业工人的工资水平来维持生存,中国加工企业面临着“谷贱伤农”效应的严重影响。其结果是国外的贸易纠纷连绵不断,国内的产业工人叫苦连天,形成了内外夹击之势,加工贸易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实现中国加工贸易的战略调整和转型升级,必须分步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1、培育国内的高端市场。在生产者驱动型的全球价值链中,我国加工企业低端嵌入全球价值链,之所以受到两面受敌的挑战,其原因是加工生产的产品严重依赖国外市场。如果本土市场存在高端需求,那么后向的高端环节就留在国内,为更多的企业创造发展的机会,也让企业创造更多的利益。企业的效益提高了,又促进了就业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最终又拉动了高端市场的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因此,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来看,培育和发展国内的高端市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延伸国内价值链。延伸国内价值链就是要以已经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加工企业为依托,带动国内其他企业的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将加工企业的半成品、零部件和原材料的供应由国外厂家提供转向国内企业。从实际情况看,国内加工企业的大部分零部件和原材料之所以从国外进口,主要有3方面的原因:一是国内企业供应的半成品和零部件有相当一部分质量不过关,不符合进口商的要求;二是全球价值链的高端企业对加工企业的采购进行限制,指定由国外的厂家进行供应;三是国内加工企业对采购国内产品方面缺乏内在的动力。但从根本上看,国内上游企业供应的产品质量问题和加工企业的主观意愿是制约延伸国内价值链的关键因素。从国家的激励措施上看,要对国内加工企业的加工品的本土化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按照国内采购的金额给予税收上优惠,以增强国内加工企业本土化采购的动力。同时,要全面推动企业的质量认证体系,强化企业的质量管理,鼓励企业通过ISO国际认证体系。通过提高中国企业认证的通过比例,使更多的企业生产的产品获得国际市场的通行证,解除国内加工企业采购本土化的后顾之忧。

3、优化加工贸易企业结构。目前,中国的加工贸易中有80%为外商投资企业,而且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贸易,基本上由外商投资企业承担,这说明了中国国内企业参与加工贸易的比重很小,尤其是国有企业的参与比例更低。大部分的国内企业从事着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加工活动。反映了国内企业参与全球化经营的能力仍很薄弱。要在加工贸易的主体上实现转变,就是要打破以外资企业为主体的发展方式,鼓励更多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参与到加工贸易中来,最终实现国内企业主导加工贸易。这也是延伸国内价值链的需要,是中国加工贸易长远发展战略的需要。因为外商投资企业随时都有向海外转移的可能,如果加工贸易不能及时进行主体升级,我国加工贸易就形成了“无根”产业,难以实现国内产业升级的整体目标。从政策上要鼓励国有企业通过国际认证体系,获取通往国际市场的资格。

4、优化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中国的加工贸易应该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和环保型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吸引跨国公司将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国。当前,我国的纺织、服装、家用电器和轻工业品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定的优势,但汽车、IT产业、电信等高新技术领域,缺乏竞争优势,为此,必须加快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扶持配套产业的优先发展,尽快培育和完善要素市场,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形成尊重知识、尊重创新、尊重成果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快推进技术向劳动成果转化的步伐。

5、加快人力资本的积累。有关研究表明,人力资本比较丰裕的国家才能在产业链中从事高端环节的增值活动,之所以中国的企业大部分只能开展低端环节的生产活动,其原因是中国的人力资本严重短缺。由于我国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普及率还很低,人力资本供给十分缺乏。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种人力资本供应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中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从当前劳动要素的供给情况看,能够大量供给的主要是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简单熟练劳动力。因此,知识资本的存量和供应量的短缺,制约了加工贸易企业由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的跃升。

6、推进企业价值链的重构。企业的竞争优势理论经历了竞争优势内生理论、竞争优势外生理论、知识基础理论和企业动态能力理论发展。现代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产业环境、制度规范、竞争能力和战略资源,它涵盖了企业的生产属性和规制属性,扩展并结合了竞争优势基于规制与生产两个属性的内生论和外生论。4种要素共同创造企业的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一旦形成就会促进这4个要素的发展,使企业的竞争优势得以持续和进一步增强,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企业价值链重构的过程是对企业战略环节重新定位的过程,通过构造一种有别于竞争对手新的盈利模式,使企业的生产函数更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重构企业内部的价值链,就是要分析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分布结构和相对优势,根据企业的内部条件,找准优势战略资源,通过制度规范,培养企业内部的核心竞争优势,提高战略资源的利用效率,优化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将企业所拥有的独特竞争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张杰、刘志彪.需求因素与全球价值链形成[J].财贸研究,2007,(06).

[2] 周晓艳、黄永明.全球价值链下产业升级的微观机理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02).

[3] 章爱民.全球价值链下产业竞争力的成因与评价[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

第6篇:历史遗迹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公允价值 历史成本 比较 博弈

我国于2006年2月15日颁发的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会计核算规定了五种计量属性,即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价值、现值和公允价值,在已颁布实施的38项具体会计准则中涉及会计要素计量的有30项,而在这30项涉及会计要素计量的准则中有21项程度不同地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可见,涉及范围之大之广。这也是在建立全球高质量的统一的会计准则的趋势下我国的反应。可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人们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却褒贬不一,美国证监会甚至迫于压力暂停了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那么在后危机时代,应该怎么取舍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呢?

一、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比较

(一)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发展历程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遭受质疑的背景环境中孕育出来的。“公允价值”最早出现在佩顿1946年发表的“会计中的成本和价值”一文中。在该文中,他指出“购入资产的成本应按所转出财产的公允价值确定”。此后,作为一种会计计量属性,公允价值在会计规范上被正式提出是在CAP于1953年的第43号会计研究公报中。该公报第7章资本账户中指出:“当某项资产发生减值时,可按其公允价值重新表述”。不过此时,关于公允价值的定义以及相关处理程序仍未被规范。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真正发展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迅速,经济业务变得越来越复杂,金融工具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当时的会计界也在着手将公允价值引入会计准则体系。1970年,美国APB公布的第四报告第181段论及非货币性资产的取得时要用公允价值计量。但直至1980年至1984年,美国发生了储蓄以及贷款机构危机,然而,在这些金融机构陷入财务危机之前,建立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基础上的财务报告往往还显示“良好”的经营业绩和“健康”的财务状况,这给外界传递了相反的信息,因此导致美国会计界和金融界对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及披露等问题的激烈争论,这个时候加上受公允价值较历史成本具有更相关的稳固优势的影响,公允价值由此顺势被推上历史舞台。FASB也于20世纪90年代颁布了一系列财务会计准则以推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发展。然而在公允价值发展史上最具里程碑意义的当属FASB于2000年2月的第7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在会计计量中应用现金流量信息与现值》中首次从概念框架的层次把公允价值作为主要的计量基础。在此之后,2006年9月15日,FASB最终了第157号准则《公允价值计量》对公允价值给出了规范的定义。可以说,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能够登上会计计量属性的舞台起因于20世纪80年代的金融危机。然而此次2008年新一轮的金融危机又引起了“公允价值危机”。美国国会2008年初通过了紧急经济稳定法案,该法案的第132节中“有权中止调到市价会计”的规定,其实就是针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随后,欧盟也决定自2008年第三季度起,欧盟金融机构将停止按市价计算的会计准则,而改用成本估值计算。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也于2008年10月13日投票通过放宽公允价值使用要求,以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然而这些都只是应对危机的权宜之计。

(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与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涵义的深层理解 首先,对公允价值,IASB给出的定义是“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FASB定义为“在计量日当天,市场交易者在有序交易中,销售资产收到的或转移负债支付的价格”。我国则将公允价值规定为“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显然,我国的公允价值概念主要是借鉴了IASB的定义,基本与IASB概念趋同。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从定义上进行四个方面的分析:首先,“公允价值”中的“公允”一词是公平、允当的意思,从字面理解就是为大多数人允许的价值,在市场有序时,这个价值通常就是消费者和供应商博弈之后的均衡价格;其次,FASB的定义中强调了是在有序交易中,也就是说价值必须是市场在活跃的、稳定的情况下的价值,IASB以及我国的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中没有这点叙述却用了公平交易来代替,实际同为一个意思。所以公允价值是在市场活跃、稳定时的价值,动荡的市场中的价值往往不是公允的;再次,“公允价值”对市场参与者是有要求的。市场参与者必须是自愿的而不是被强迫的,并且他们不是关联交易方没有厉害关系;最后,“公允价值”是以“假想的交易”作为基础的。比如说一项资产或者一项负债的公允价值是指假设这项资产仍为企业所持有或者这项负债仍为企业所承担,发生交易时根据市场估计的价格。显然这些都是基于假想之上,假想发生了交易,现实却并未发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公允价值是一种虚拟的价格。综合而言,公允价值是在活跃的、稳定的市场中,假设那些不存在关联交易关系的市场参与者自愿地、不受强迫地进行交易,并对交易的价格进行博弈之后所形成的最终价格。其次,对于历史成本我国所给出的定义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支付的现金或者其他等价物”。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其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其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历史成本是基于“真实交易”的计量属性,它以实际发生的交易作为计量的基础。而从其定义来看,当前环境下某项资产或负债的历史成本可能是过去环境下该项资产或者负债的公允价值,而当前环境下的某项资产或者负债的公允价值也许就是未来环境下该项资产或者负债的历史成本。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从某种程度上看,有重合的部分,但是公允价值具有动态性,它需要后续计量,并且相对于历史成本而言公允价值具有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三)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与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比较 本文从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两方面对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进行比较。

(1)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初始计量比较。我国将公允价值应用分为三个级次:存在活跃市场的资产或负债,活跃市场中的报价应用于确定其公允价值;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参考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中使用的价格或者参照实质上相同的其他资产或负债的当前公允价值;不存在活跃市场,且不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等确定资产或者负债的公允价值。而历史成本的计量是以实际发生的交易为依据,计量的形成是交易双方认可的市场价格或交换价格的取得。若市场活跃,那么它是与公允价值应用的第一个级次重合的,或者说公允价值是对历史成本的一种复合。当然这种复合并不是完全的复合而是存在前提条件的,公允价值相比于历史成本对市场以及市场参与者都是有要求的。在初始计量上,可以说,公允价值相比于历史成本多两个级次。

(2)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后续计量比较。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与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最大的不同在后续计量中。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后续计量中的主要特点是:既能减值也能增值,完整地体现了资产负债观,使得资产负债表得到净化,利润表得到完善,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了更为相关的信息;一般不计提减值准备,不用设置备抵科目。从这个层面上来看,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也省去了计提减值准备这个环节所需要的人为估计,某种意义上提高了会计计量的准确性。它的主要类型概括为:增减值计入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资产处置时转入投资收益,其他业务成本,比如说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增减值计入权益(资本公积),在资产处置时应转入损益,比如说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后续计量中的主要特点是:只能减值不能增值,符合谨慎性要求,部分体现资产负债观而不是全部否认资产负债观,从这个层面看,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部分资产要折旧要摊销,由此涉及折旧年限、净残值、折旧方法的人为估计,从而给会计计量的准确性带来影响;一般要计提减值准备,设置备抵科目。如:坏账准备是应收账款科目的备抵科目;存货跌价准备是存货的备抵科目;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折旧是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累计摊销是无形资产的备抵科目;未确认融资费用是长期应付款的备抵科目等等。它的主要类型概括为:可以计提减值准备可以转回,主要针对的是流动资产与货币性资产,比如有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等;可以计提减值准备但不能转回,主要针对的是长期资产,比如说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等。

(四)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相对于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优势与劣势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相对于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优势在于:第一,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过多地注重购入成本、投资成本,是相对于收入费用观所采取的一种计量模式;而公允价值注重的是现行或者未来的成本收益,是符合当下的资产负债观的,它基于资产和负债的变动来计量收益,使得会计信息更加真实。第二,在可靠性和相关性上,国内外会计学界总是争论不休。外国大多更加注重相关性,而我国会计学界则更加注重可靠性。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可靠性是有很大的保证,但是可以知道,经济环境总是变化不断的,彼时的可靠放在此时就变得不相关了。尤其是金融资产、金融负债等对象波动性比较大,倘若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则会严重影响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了,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则可以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第三,在经济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的背景下,许多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就成了问题,比如说:衍生金融工具中有些金融工具只产生了合约的权利或者义务,而并没有交易或者说交易尚未发生。这样,如果没有历史成本,那么传统的会计计量无法使用,而公允价值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第四,公允价值对我国市场经济国家的定位以及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公允价值的运用比欧美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发展不完善。在很长的时间里,欧美国家利用这个作为反倾销攻击我国的借口,认为我国提供的很多成本资料都不够公允,不能反映产品的正常价值。公允价值的运用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并且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相对于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劣势在于:第一,定义产生的缺陷。它是在市场活跃和稳定时的价格,那么当市场处于无序状态或者动荡较大的时候公允价值的确定就成了问题。目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都没有一个准绳来判定什么样的市场才叫活跃的稳定的市场而什么样的市场才叫无序的市场、动荡的市场。这个评判标准的不确定就给公允价值的确定带来了困难。第二,《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了公允价值应用的三个级次。其中第三个级次讲到在不存在活跃市场且不存在可观察的参考市价时就要用到数学模型估算确定其公允价值。那么什么情况下采用什么样的估值模型,这些具体指南在《企业会计准则》中也没有具体列示,而需要会计人员根据自身的经验去判断,这使得公允价值的可操作性加大、可信度降低。第三,公允价值具有“亲经济周期效应”,在恶劣的市场条件下会变成市场泡沫的催化剂。当市场高涨的时候,由于交易价格较高,容易造成相关金融产品价格的高估;当市场低迷时,由于交易价格较低又会造成相关产品价值的低估。第四,公允价值的确定很多时候依赖会计人员对未来现金流的金额、折现率之类的做出估计,倘若会计人员本身素质不高,知识体系不够,又或者是人为的,在做出主观判断的时候就大大增加了不确定性,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可操作的空间,尤其是利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这一科目来粉饰其会计报表,欺骗会计信息使用者。第五,公允价值需要进行后续计量,也就是说运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时不能像历史成本那样一次计量就完成的。在企业的持续经营期间,每次经历一个报告日,只要资产或者负债没有交易或者出售就必须对其进行重新计量。不仅如此,还要对确认前后两期发生的变动进行确认和处理。这就对会计职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有较高的要求,而我国目前会计职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的空间还很大。

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与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博弈分析

(一)不同企业之间运用公允价值的博弈 假定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有企业A与企业B都运用公允价值计价模式进行计量,且2个企业都处于无外部监管的情况中,企业A与B都不用考虑运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将受到的惩罚,即行为只源于对效用的追求,对于以上假设可以用下列矩阵表示如(表1)。根据传统的财务学理论基础,假设企业A与B都是理性的博弈者,即双方都会以自身的效用最大化为目标。下面进行博弈分析:给定企业A不进行盈余管理的条件下,企业B的最优策略是进行盈余管理,可获得最大效用10;给定企业A进行盈余管理的条件下,企业B的最优策略是也进行盈余管理,可获得最大效用4;同理,给定企业B不进行盈余管理的条件下,企业A的最优策略是进行盈余管理,可获得最大效用10,给定企业B进行盈余管理的情况下,企业A的最优策略是也进行盈余管理,可获得最大效用4。这样就达到了纳什均衡:双方都进行盈余管理。这显然不是帕累托最优。所以,在没有外部监管的情况下,运用公允价值计价模式,市场中的企业都会进行盈余管理以获得自身的效用最大化,最终市场将进入一个恶性循环;此外,即使有外部监管也不免有些企业存在机会主义倾向进行盈余管理。

(二)不同企业之间运用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的博弈同样假定完全竞争的市场中有企业A与企业B,他们可能运用公允价值计价模式进行计量并进行盈余管理,也可能运用历史成本模式进行计量而无法进行盈余管理,同样假设他们处于无外部监管的条件下没有任何因违规行为带来的惩罚,并且他们都是理性的经济人,只为只身的效用最大化而努力。对以上假设可以有下面的矩阵(见表2)。可见,给定企业A运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并进行盈余管理的条件下,企业B的最优策略是也运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并进行盈余管理,可获得最大效用10;给定企业A运用历史成本模式计量的条件下,企业B的最优策略是运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并进行盈余管理,可获得最大效用8(由于有企业A运用历史成本模式作为对比,使得企业B利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更易于被揭发从而减低其效用,下同理);给定企业B运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并进行盈余管理的条件下,企业A的最优策略是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并进行盈余管理,可获得最大效用10,给定企业B运用历史成本计量无法进行盈余管理的条件下,企业A的最优策略是运用公允价值计量进行盈余管理,可获得最大效用8。这样也达到了纳什均衡:企业A与B都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并进行盈余管理。这显然也不是帕累托最优。综上所述,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在外部监管缺失的情况下,他们更倾向于选择运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而在有外部监管的情况下,他们也会有机会主义倾向而选择公允价值计量进行盈余管理。公允价值本身的缺陷使得市场更易走向泡沫经济,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虽然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不是其最为根本的原因,但是也要承担一部分的责任。而历史成本计价模式虽然存在相关性较差等缺陷,却能在可靠性上提供保障,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三、结论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有其优点的,但是缺点却不容忽视,可以说公允价值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在运用时应当注重考虑本国的实际经济情况,具体应该考虑因素如下:第一,市场环境因素。市场是否成熟是运用公允价值首要考虑的因素;第二,模型参数因素。模型参数的难以确定加大了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和相关性;第三,会计人才素质因素。中国会计高级人才培养算是初步阶段,目前注册会计师仅有15.4万人,尚有庞大工程需要跟进;第四,计量成本因素。会计的确认、计量原则中有一项重要的原则就是重要性原则,强调重要性原则一方面可以提高核算的效益,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可以使会计信息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可见计量成本是任何计量属性都必须考虑的因素。根据以上4点因素,在我国公允价值的选择与运用则更应该慎重考虑。笔者认为公允价值要想有效的运用要分成以下几个层次:首先,在市场有序稳定时对公允价值计量对象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出现市场无序动荡时,如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这个时候就需要财政部与银监会的有效合作,保证信息供给的及时性,利于会计人员做出正确的判断;其次,财政部应该结合经济实务制定具体指南编制相应的数学模型、参数模型以指导会计人员在市场无序动荡时公允价值的判定;再其次,制定严格的监督规范体制来加强有序市场的建设,包括政府部门的监管体制的完善以及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职能的规范,应该双管齐下。最后,综合考虑计量成本因素以及当下盛行的决策有用观,应该在市场严重无序时,加大对历史成本信息的考虑程度。

参考文献:

[1]葛家澍、窦家春、陈朝琳:《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双重计量》,《会计研究》2010年第2期。

[2]朱磊:《公允价值会计的负面影响及改进》,《证券市场导报》2009年第9期。

[3]周春明、刘西红:《金融危机引发的对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的思考》,《会计研究》2009年第9期。

[4]于永生:《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公允价值会计问题研究》,《会计研究》2009年第9期。

第7篇:历史遗迹的价值范文

摘要:马克思 社会有机体理论 《德意志意识形态》 和谐社会

“有机体”原本是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概念,用来泛指那些可以自我生存和复制的生命个体。自我生存与发展的事物。这些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互为目的与手段,从而形成了一个高度分化而又紧密联系的统一的“有机体”。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社会有机体理论框架的形成标志着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成熟。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框架内容

1、现实的人及其现实的活动:社会有机体形成的前提。

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1人类存在于自然界中,进行生活资料的生产实践活动,现实的个人从事物质生产实践,个人就处于社会关系中,人就成为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认为只有从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出发才能把握社会历史的本质和一般规律,也只有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才是考察社会有机体的出发点。

2、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有机体存在的基础。

人们在实践的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中产生一定的生产方式,它是社会有机体存在的基础。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通过劳动将自然界转化为“为我之物”,人们在从事物质生产、改造自然的同时又形成了自己的社会关系。因此,人类的生产实践是以彼此之间的交往为前提,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这里,马克思道出了社会有机体是通过生产方式进行规范的,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交往决定了精神生产交往,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生产实践使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与其他有机体理论从根本上区别开来。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规律:社会有机体运行机制

社会是在人的实践活动基础上自我更新的过程中就有遵循一定的社会发展规律,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运动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是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状况。马克思指出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所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发展的不同水平和程度决定的。第二、生产关系在适应生产力的同时对生产力还有着能动的反作用。马克思阐述,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生产力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已成为桎梏的旧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方式的新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会成为桎梏,然后又为别的交往形式所代替。而这些条件在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是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2正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构成社会有机体运行的内在动力,促使人类社会历史向前发展。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是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用市民社会揭示国家与法对生产关系的依赖关系, “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所制约、同时也制约着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3“市民社会这一名称始终标出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4而经济基础的性质也决定着意识形态的性质。马克思写道:“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5第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因为国家和法为了保障资产阶级自己的利益而成为私有财产的工具。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的两大规律的运行机制,形成了社会五大形态学说。

4、个体与共同体的统一:社会有机体的归宿

社会有机体的发展有自身的内在价值,是合规律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过程,是以人的生存与发展为主线的。当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关系就是交往形式与个人的行动或活动的关系”6 时,就已经表证着社会有机体的发展是合规律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过程。现实的人“没有共同体,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7“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 8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国家是统治阶级反对被统治阶级的工具,对处于无产阶级地位的人而言,是虚假的共同体。马克思指出,消灭分工,消除私有制,异化才能消除,阶级对立消失,个体才能成为自由人的联合体。这时,社会有机体从虚幻走向真实,个体与真实的共同体形成统一。

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特征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彰显了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特征。

1、实践性

这是马克思有机体理论的最基本观点。一切社会关系的构成都来自人们的实践活动。人们的整个社会生活实践中,物质生产实践具有基础和决定作用。在实践中,人能动的改造自然,人与自然之间形成关系,即生产力。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形成的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有机体运动的内在动力,它是人们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及其相互作用。社会有机体就是在社会实践中进行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2 、整体性

人类社会这个社会有机体, 一经产生就具有一定的有机性,它不是一个简单、机械的系统,也不是各要素和因子的简单叠加,相对于组成其机体的各种要素来说,它就是一个整体。“这种有机体制本身作为一个总体有自己的各种前提,而它向总体的发展过程就在于:使社会的一切要素从属于自己。有机体制在历史上就是这样向总体发展的,它变成这种总体是它的过程。”9这表明了社会有机体的整体性,社会的一切要素都要服从与整体,在这个过程中按照一定的组织规律,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统一成一个有机整体。

3、 协调性

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性高度发达的机体,它具有自我意识、自我组织、自我调节的功能。社会有机体中各种社会制度,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是人们在实际的交往活动中社会主体自觉建立起来的社会规范,用以约束、协调个体的运动,从而使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和运行着。在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中,每一个社会因素都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它们对于社会有机体来说都同等重要,只有彼此之间相互协调,社会有机体才能是在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为基础上逐层整合而成的总体协调的体系。

4 、发展性。社会有机体作为一个不断更新的机体,就是把人类社会历史理解为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其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合乎规律的客观过程。具体来说,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每一个社会的生产方式都是社会经济形态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它是以往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是历史上各种社会形态灭亡的产物。它也必然被未来新的生产方式所取代。社会有机体自我更新的能力是由于它具有开放性,任何社会机体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必须要通过生产和生活与自然界和外部社会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从而使自身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因此,社会有机体是一个运动着的,具有不断再生能力的发展中的有机整体。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当代价值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社会有机体理论蕴涵着丰富的和谐社会思想,我国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科学继承。

首先,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出发点。人是社会实践中的主体,人是社会人,一切社会关系都是由人的自主活动创造出来的。这种由现实的人及其现实的活动形成的社会有机体,和谐发展的主线是人,以人为本也正是和谐社会的出发点。

其次,关注民生: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有机体存在的基础,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反映了人民生活的社会状况。关注民生就要大大发展生产力,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基础,又要不断完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使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同时,和谐社会的运行机制:遵循两大规律,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运动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产生就是社会有机体运行的内在动力,《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道:“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10社会有机体在这两大规律的运行机制下,不断用于满足人的需要以及整个社会的需要。和谐社会也将遵循这两大规律进行运行。

最后,人的全面发展:和谐社会的最终归宿。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私有制的终结就是联合起来的个人对全部生产力的占有,劳动向自主活动的转化,各个人向完全个人的发展。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终将是人类社会的最终归宿。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社会有机体理论蕴涵的和谐社会思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3、124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7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1页。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8页。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3页。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9页。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9页。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人民出版社1979 年版,第 236 页。

第8篇:历史遗迹的价值范文

一、医院内部控制的重要价值

( 一) 对各项政策规定的全面落实有推动作用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通过新闻或报纸等看到有关于医院医疗事故的内容,针对这一问题我国各地政府部门加大了对医院发展的重视。目前,政府针对医疗机构制定了相应的政策规定,其中一项主要针对于规范市场医疗机构财务管理的政策,需要在新形势下加大对医院才物成本费用的计算与分析。医院内部控制不断强化过程中使各项政策得到了深化落实,有效对医院的职能起到了约束和加强的效果。

( 二) 更有力的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与有效性

会计信息都是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结合实际进行记录和存档而形成的,保证医院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能够为医院进行财务预算和控制时提供可靠的依据。通过对医院内部控制进行强化可以起到约束工作人员行为的作用,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性,有效规避了各种会计造假或作弊行为的发生。

( 三) 对提升服务质量有促进作用

为了确保医院内部各项活动及工作能够在有序的状态下开展,需要在不断强化医院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规章制度,让各项财务业务及工作的开展有章可依,从而保证医院财务管理水平得到提升。此外,还应创建公平合理的考核机制,对医院工作人员的行为及态度进行约束,提升整体的服务质量。

( 四) 能够让医院实现最大化经济利益

医院运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多,想要让各部门之间通畅沟通,联合协同运作,各司其职,需要对内部控制不断完善对医院内部实施有效管理,让整个医院的工作处于高效的状态运作,从而推动自身的发展,为获取最大化经济利益奠定基础保障。

二、医院财务管理视角下内部控制的完善模式

( 一) 为内部控制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环境

虽说是财务管理基础上实施内部控制,其实整个控制过程中所包含的内容及事项几乎覆盖到整个医院,因为医院每个科室之间都有着相应的联系,所形成的会计行为也都相互关联,结合成一个整体后记录到财务部门中。目前,医院管理人员已经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了解到只有通过不断规范和坚强才能够保证医院更好的发展。所以,医院管理人员应针对内部控制积极营造良好的环境,以此监督工作人员的内控行为,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提高。

( 二) 对内部控制体系不断规范和健全

实际工作中医院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进行:首先在医院内部形成科学的监管机制。监督管理人员不仅要对医院财务部门的会计信息进行控制,同时还要强化与财务工作有紧密关系的活动业务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其次要对工作人员内部控制意识不断提升,更新其管理观念。工作人员是保证医院管理工作实施的基础,医院应让财务内控人员与设计部门协同合作,对医院管理制度进行规范和健全,确保医院工作顺利开展。

( 三) 对医院内部稽核制度深入优化

实际上内部稽核制度主要是针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所形成的,能够将内部控制的职能充分体现出来。医院内部稽核制度必须要做到有章可依,对各项工作的责任及权利清楚规划,保证既可以促进内控管理,又可以制衡内控工作。另外,医院还应针对资金形成高效的管理制度,对资金的使用、支出和收入都有一个准确的管理和记录。不仅如此,对内部稽核制度深入优化还可以保证工作热源素质得到提升,在工作时以最佳的状态面对。

( 四) 利用互联网加大对信息化系统的创建力度

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带动了我国科技的发展,当前社会已经离不开对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医院发展中也是如此。作为系统性很强的医疗机构需要借助现代化科技实现长远发展,所以医院可以利用互联网创建信息化系统,并结合实际的发展情况将信息化系统运用到各项工作监督与管理中。医院财务部门通过先进技术的运用形成了会计管理系统、成本核算系统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工作效率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计算机技术也是通过人进行操作的,所以医院要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

第9篇:历史遗迹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教师评价制度;比较;连续统一体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2010602

教师评价,是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系统描述,评价教师的素质水平和教育教学效果,是对教师的工作成绩一个综合的评价。目前,高校教师评价制度主要有奖惩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两种。在教育理论界和高校工作实践中,对两种教师评价制度的争论一直在持续。本文依据统一连续体理论,通过对两种教师评价制度比较分析,构建两种评价制度的统一连续体模型,为高校教师评价制度选择提供借鉴。

1发展性教师评价和奖惩性教师评价的差异

1.1评价目的的差异

奖惩性教师评价是根据教师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的工作行为、已经获得的素质条件以及工作绩效为依据,是注重结果,以结果为评判标准的评价,是以奖励和惩处为主要目的。奖惩性教师评价的核心部分在于甄别与选拔,设置相关规则来核查教师的工作表现,确定他们的工作绩效水平,为教师的解聘、晋升、调动、降级等处理提供依据。发展性教师评价立足于未来,关心注重教师的长期未来发展。

1.2评价主体的差异

奖惩性教师评价在评价主体的选择上更多的是考虑学校的立场,将学校的领导和管理部门放在主要的位置。评价过程容易缺乏民主性和人性化,评价主体有限的主观经验也经常造成评价结论缺乏客观公正性。而评价对象是教师,他们只能接受评价的过程和结果,不好进行自我评价。对于这种评价制度,有些心理不认同的教师很容易有抵触和厌倦感。发展性教师评价在评价主体上选择较全面,往往由学校领导,同事,学生,校外专家和评价对象共同组成的评价委员会担任。这种评价制度强调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教师不仅是评价对象,而且也是评价者,让教师能够对整个的评价制度进行更好的了解和把握,教师可以对自己进行评价和改进,激发教师内在发展动力。

1.3评价标准的差异

奖惩性教师评价标准和发展性教师评价标准是完全不一样的。奖惩性教师评价标准一般由上级领导确定,让领导及同事或专家组进行评判,不同教师之间的评判尺度及标准是一样的,所以这种评判标准往往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偏见性。发展性教师评价是选取多维度的评价标准,让自我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评判参与者,不同教师之间的评判尺度及标准往往是动态的,不一样的,所以这种评判标准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奖惩性教师评价标准和发展性教师评价,一个是单维的,一个是多维的,一个从同一个尺度来把握评判的公平性,一个从个体差异上来充分对教师的尊重和未来的发展性。

1.4评价方法的差异

奖惩性教师评价标准和发展性教师评价方法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前者的评价方法主要是以量化指标为主,量化指标的好处在于能够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结果进行更好的比较排列,得出教师的业绩和水平优劣的考核结果,对不同的结果进行不同的处理对待。这种评价得到的结果与教师的名誉和各种利益有很大关联。后者的评价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目的在于通过此种评价,让教师可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发展方向,为未来的成长和能力的培养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这种评价方法评价得出的结论主要用来进行纵向比较。

1.5评价过程的差异

奖惩性教师评价是终结性评价,是每学期或每学年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对教师进行评价,为学校各级管理者提供评判的依据,也是监控教师教育教学效果的手段;而发展性教师评价是动态及循坏评价,在评价过程中会及时发现问题并反馈问题,让教师可以及时了解评价过程,并且能很好的进行自我评价,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奖惩性教师评价主要是为区分教师优劣,特别注重教师评价的结果,较少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收集信息、评价定论相对时间较短;而发展性教师评价要将教师的在教学过程中的一切都教学有关的项目进行同步评价,周期较长,不仅关注评价结果,更关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

1.6评价结果的差异

奖惩性教师评价结果和发展性教师评价结果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是直接对应奖励或惩罚的决定。由于该评价制度的评价主体主要由领导担任,评价标准是由上而下制定、提前预设的,因此,评价对象不能对评价结论进行介入和干涉,也不能和评价主体之间进行过多的沟通和协商。即使评价对象对评价结论可以有异议,但更多的时候只能是被动接受,缺乏更多的沟通和反馈机制,评价结果带来的结果会让考评对象有极大的不满和抗拒性,造成后续的反馈不太好。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目的在于评价过程对教师的成长的促进作用,让教师能够接受并认同。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强调过程,在过程中教师能接受认同评价的内容和结果,并对此进行探讨和改正,这样能使评价结果和教师的发展紧密结合,激发教师的内在发展动力。

2发展性教师评价和奖惩性教师评价的关系

通过对比我国的教师评价制度,可以发现很多高校是以奖惩性评价为主的,取不到很好的评价效果,但是要提倡发展性评价制度是不太容易的。

为了更好的将两种评价制度结合起来,本文借鉴连续统一体理论的思想,构建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和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关系模式这样一种权变的教师评价制度。连续统一体的概念来自于坦南鲍姆和沃伦・施密特提出的领导方式连续统一体理论。这种理论实际是管理学中的代表性理论。在这个理论当中,根据七种不同的领导方式对应七种不同的领导模式,不同的领导模式中领导的权威和对应的下属的自由度存在着反向关系。领导者应在不同的情景下,适当选择连续体中的某种领导风格。

2.1教师评价模式

无论采取何种教师评价制度,归根结底都要选择一定的评价模式运用到教师评价实践中去。有学者把评价制度进行了分类,不同他的评价制度划分到不同的评价模式中。这种完全区别开来的独立分类是有失偏颇的。现实中并不存在绝对的单一的教师评价模式。不管是何种评价模式,都可以在教师奖惩和发展上有所影响和促进。其实,评价模式的选择,只是代表一种教师评价制度的倾向,不能绝对归于某种评价制度。

2.2教师队伍发展阶段

高校教师队伍的发展阶段大致可分为初创期、快速成长期,稳定发展期和成熟期。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队伍对评价制度的选择较大差异。初创期的教师队伍,教师数量较少,质量亟待提高,仅仅能维持日常的教学工作,大力引进人才是其当务之急。通过奖惩性教师评价的短期利益刺激,可以为高校引进大批紧缺的人才。快速成长期的教师队伍,教师数量和质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奖惩性教师评价仍然是其主导评价制度。新建院校的教师队伍大多停留在初创期和快速发展期,普遍存在教师数量和质量问题,采取奖惩性教师评价的制度会更加贴近现实需求。稳定发展期的教师队伍,教师数量、质量和结构等趋于合理,要注重教师个性发展,促进教师队伍的全面发展。在这个发展阶段,应该要考虑奖惩性教师评价和发展性教师评价的融合,构建“外有压力,内有动力”的评价机制。我国大多数高校教师队伍处在稳定发展期,要在传统的奖惩性评价方法基础上,引入发展性评价。成熟期的教师队伍,教师的素养,能力和自我发展意识都很强,此时,高校应当建立起发展性教师评价为主导的制度,引导教师积极参与评价过程中去,与学校同发展。

2.3教师职业成熟度

教师的职业成熟度是指教师在工作的过程中,个人的特质和情感和教师工作的融合程度。关于教师职业成熟度的标准很多,从心理学、学生培养目标、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职业素养来进行细化的衡量。教师职业成熟度是在具体教育教学实践过程形成和发展的,从两种教师评价制度的界定和关系的角度考虑,以教师专业发展角度衡量职业成熟度更加结合实际。

通过以上三种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构建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和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连续统一体的关系模型,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和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并不是像有些西方学者所认为的是完全割裂,不相容的。其实,可以把教师评价制度看作是一个连续统一体,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是这个连续统一体的两个极端。在图1所示的关系模型中,教师评价制度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教师评价模式、教师队伍发展阶段和教师职业成熟度三种因素。由于在高校教师评价实践中不存在绝对的奖惩性教师评价模式或发展性教师评价模式,我们可以根据教师评价制度连续统一体关系模型把评价制度分为奖惩性评价为主型,奖惩性和发展性并重型和发展性评价为主型,这样的分类代表对评价制度选择倾向。因此,在高校选择教师评价制度时,根据连续统一体模型的教师评价制度,确立适合学校发展战略的教师评价制度。

参考文献

[1]王斌华.奖惩性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比较[J].上海教育科研,2007,(12):3941.

[2]张志恒,陈旭,叶梅.以发展为导向的高校教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3):159160.

[3]史晓燕,张世贤.奖惩性与发展性教师评价关系探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7,(5):1214.

[4]郑志辉,赵风雨.发展性教师评价实施的阻力分析及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2):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