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区环境整治范文

社区环境整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环境整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区环境整治

第1篇:社区环境整治范文

关键词:老城区;景观绿化;升级设计

1项目背景与社区简况

穗花新村位于海珠区中部,江南大道以东,广州美术学院以北,马涌以南,晓港公园以西。小区总面积为7.4hm2,有近3600户住户,约15000人,区内有54栋居民楼,有市政道路及多条小区道路。小区建筑多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建设,是海珠区最早的一批商品房。为改善人居环境,建设更加舒适、优美、安全的社区环境,广州市海珠区有关部门根据居民的意见和存在的问题,于2010年对穗花新村进行了雨污分流和环境综合整治升级改造。

2社区改造前情况分析

由于穗花新村建设时间早,又没有物业管理机构进行社区管理,致使社区内存在4个问题:(1)现有区内设施比较破旧,排水管是雨、污管合流,大多数的化粪池盖面破损严重,路面破损严重。(2)地面比较脏乱,有的地方泥土严重,有的地方杂草丛生,蛇鼠多、垃圾多。(3)区内设施破旧,活动场所严重缺乏。小区尽管面积大,但真正能用于居民活动的场所少之又少,荒废的中心花园成为了盲流、乞丐和垃圾收购者的乐园,树荫底下泥土地块成为了居民随意堆放杂物的场所,以上原因导致场地多、场所少。(4)交通极度混乱,影响了行人安全和住户出行。由于小区建造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的规划设计只考虑自行车的停放,不设机动车停车库,因而导致目前小区车位严重不足、道路系统结构紊乱、人车混行、区内道路狭窄。

穗花小区尽管存在以上一些问题,但仍具有以下优势:(1)具有黄金的区位优势。穗花社区东临海珠区的商业重地江南西商圈,离江南西地铁站只需步行2分钟,与海珠区最大的综合性公园晓港公园只有一墙之隔。(2)具有海珠区最佳的教育资源。小区内有广东省一级学校,即海珠区实验小学和穗花幼儿园,广州美术学院近在咫尺,教育氛围浓厚。(3)小区绿树成荫。经过20多年的种植,小区大树多,绿树成荫。

3景观设计的目标与原则

穗花社区景观绿化改造以营造和谐舒适的社区公共活动空间为目标。遵循“以民为本”的原则,将花园城市的情感引入小区,通过构建环状人车分流的交通体系,实施院落改造,做好绿化升级改造,提高社区的绿地率。

4社区综合整治景观设计

4.1总体设计

改善人居环境,构建更加舒适、优美的围院小区是综合整治的目的。穗花新村社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在穗花片区雨污分流工程道路升级的基础上,扩大公共休闲空间,美化社区环境,以达到整体协调美观的效果。其总体设计:(1)简化和优化机动车道体系,适当拓宽部分路面,增设人行道,增设人行道系统和路边停车位。(2)营造社区公共活动空间,增设硬地活动场所。(3)进行院落改造,通过不同的材质铺装和绿化限定道路与休闲空间。(4)对车行道和人行道进行改造升级。

4.2交通道路系统设计

将现有3m的车行道拓宽至4.5m,整个社区划分为5个组团,利用5个环路到达每一栋建筑,车行人行等级分明。同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增加人行道,增设人行道系统,实行人车分流。另外,将不适用的单车棚拆除,在部分地段设置路边停车位,增加了停车位。

4.3绿化景观规划设计

绿地系统由中心绿地、绿化走廊、组团绿地和住宅院落绿地组成。在空间上以“点、线、面”的设计手法,并与微坡地形相结合。(1)“点”状绿化:院落绿化、节点绿化,分散布置。(2)“线”状绿化:道路绿化,以及道路沿线灌木绿化所行成的带状绿化,将点状绿化串联,形成绿化网络,起了划分空间的作用,延续空间的作用。(3)“面”状绿化:广场景观绿化、院落以及道路两侧的绿化带所形成的片状绿化,将景观分成块状,并形成联系三大绿化空间的纽带,使整个绿化形成系统。

植物种类的选择力求乡土化,品种丰富,灌木、地被以适度耐阴或比较耐阴为主。灌木有鸡蛋花(Plumeda rubra L. cv.Acutifolia)、九里香(Murraya exotica)、桂花(Osmanthus fragrans)、狗牙花(Ervatamia divaricata (L.)Burk.cv.Gouyahua)、琴叶珊瑚(Jatropha integerdma)等,地被植物种类有鸭脚木(Schefflera oc-tophylla(Lour.)Harms)、冷水花(Pilea notata C.H.Wright)等,草类采用大叶油草(Axonopus oompmssus (Sw.)P.Beauv)。

4.4营造社区公共活动空间设计

重点打造中心花园公共活动空间,将无人踏足活动的中心花园通过硬质化铺装、增加休闲健身设施和景观绿化,改造成集娱乐、健身、休息于一体的公共场所。对原杂乱无章的绿化带,通过地形整理,进行堆坡和微地形改造,以线性绿化形成带状或块状绿化。将紧靠中心花园的露天垃圾吊装站进行改造,修建岭南园林式围院,垃圾停放和吊装都在院内,使垃圾吊装站对在中心花园活动居民的影响降至最低。同时将原有的亭、廊进行修复、翻新,方便居民休息。

4.5院落改造设计

大楼墙角2m范围内铺装广场砖,改变墙角藏污纳垢、脏乱差的状况。院落内的乔木基本保留,并进行适当修剪。(1)树距适当的高大浓密乔木及其区域内:砌树池,并配置光面石材压顶,方便居民休息,树池内种植耐阴地被。树池3m半径范围内进行硬质化铺装,3m半径范围外重新种植耐阴地被植物。(2)树距适当的较稀疏乔木及其区域内:乔木修剪后,地面以种植较耐阴的地被植物为主,较开阳的区域可适当种植大叶油草。(3)树距较近的组团式乔木的区域内:铺装透水性能好、生态环保的植草砖。

4.6道路改造升级设计

严格划分车行道和人行园道,增设人行道。其中车行道摊铺沥青,可有效地降低噪音和振动,减少粉尘,人行道铺装透水环保的彩色混凝土砖。

第2篇:社区环境整治范文

方法:把2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划分为研究组(A组)和观察组(B组),每组各120例,其中A组患者自愿进行社区康复护理干预,B组患者则因诸多原因不愿接受社区康复护理干预。半年之后再对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和比较。

结果:两组患者各项资料经过统计与比较之后,可以很明显的看出A组患者的各项情况要好于B组患者。

结论:由此可知,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社区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家庭态度与社会支持度有着积极的影响,其效果非常明显,应得到充分重视和广泛推广。

关键词:社区康复护理精神分裂症家庭态度社会支持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103-02

精神分裂症属于病因不明的一种精神类疾病,此病多发于青壮年,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情感、行为以及思维等方面互相不能协调,并且发病率、致残率以及复发率都比较高。我国受国外对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先进服务理念和经验的影响,也开始重视对出院后的精神患者进行社区康复护理。并且经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同社会环境与家庭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把相关的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街道辖区内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经过精神专科治愈的,且符合CCMD-Ⅲ这一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40例,包括男132例,女108例,年龄16~67岁,平均年龄41.7岁,病程2~31年,平均病程18.7年。所以患者都是经过治疗之后,达到好转或是痊愈出院标准的,并没有任何躯体合并症。本着患者自愿的原则,随机把患者分为愿意接受社区康复护理的A组,和不愿意接受社区康复护理的B组,每组各120人。同时,两组患者关于性别、年龄以及住院时间和文化程度等资料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具有可比性。

1.2方法。B组进行常规护理,A组由社区康复护理工作人员先进行病历资料的登记,以面谈或是家庭访问等形式寻找患者需要进行指导的问题,再针对患者的需要及时给予指导,并对指导后的效果进行评估,以此作为调整指导内容的参照。护理人员应保持亲切与热情来对待患者,真心爱护患者,适时还要与其家属进行沟通,寻找家庭成员在对待患者时是否存在着问题,然后再给予相应的指导措施,且指导效果要定期进行反馈。同时还要走访患者所属居委会,寻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有效干预,在半年之后再对两组患者的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和比较。

1.3观察指标以及判定标准。采用自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患者的相关资料、家庭成员态度进行调查和分析。此外,还运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主管支持、客观支持、以及社会支持利用度进行了调查。此调查表由12位经过相关培训的社区医护人员,通过走访调查整理之后完成的。

1.4数据处理。文章中的数据都是运用SPSS14.0这一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的,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使用t检验和X2检验处理,把P

2结果

A、B两组患者关于家庭态度的调查分析结果见表1。A、B两组患者关于社会支持情况的调查分析结果见表2。

3讨论

精神分裂症属于一种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的重型精神类疾病,由于该病具有较高的复发性,会给个人、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所以,大部分患者都需要长期甚至是终身进行治疗与支持。本次研究主要针对社区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态度、社会支持的影响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分析。社区康复护理能有效帮助患者恢复其因病受到损伤的社会功能,从而起到减轻病患家庭负担和稳定社会的作用。

家庭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来说,无疑是一个最佳的场所,然而大多数患者的家庭却属于亲密度较低、文化娱乐性较差,相反控制性和矛盾性却又偏高的情况,因此护理人员要对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指导,让患者家属能对精神分裂症有个正确的认识,然后营造出温馨、融洽的家庭氛围,在生活上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照顾,并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和定期进行复诊,切实发挥好家庭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

所谓社会支持,它指的是建立在社会网络结构之上的各种社会关系对个体的主观及客观方面的影响力。经过社区康复护理的干预,让公众对于精神分裂症和一般疾病的认同感有所提高的同时,还大幅度降低了社会各界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歧视与厌恶,营造出了有利于患者恢复的良好氛围,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对患者的康复以及恢复受损的社会功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还发现,对于医疗费用来源不同的患者,参与社区康复护理的情况也有所不同。特别是自费患者,大多数都害怕因为看病给家庭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因此这部分患者通常都不会加入到社区康复护理中来。所以,社会各界对于此类患者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优待,切实为他们提供更加广泛及可行性高的服务,帮助患者有效克服在求医和康复护理过程中的困难,尽量让更多的患者都能参与到我们的社区康复护理中来。同时,家庭成员对患者的态度和社会因素度等,对于患者的康复都是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的,因此,要让社会和家庭都改变以往排斥和歧视患者的情况,让患者的康复护理能在社区环境中自由展开,从根本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恢复其社会功能,让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徐银儿.社区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态度、社会支持的影响.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36)

[2]田素英,刘朝军,李绍敏.家庭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护理管理杂志,2008(11)

第3篇:社区环境整治范文

关键词: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市场失灵;政策驱动;市场培育

Abstract:There is market failure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rural payment environment,which needs strong policy driving. Through analyzing the process and measures of PBC Qingdao Branch in driv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rural payment environment,this article concludes the path of market fostering,namely,taking policy driving as the start point,then taking advantage of market force to design development scheme and confirm the clear order of entrance,so as to make clear the boundary of government and market and then make dynamic adjustment of policy,finally to form the market oper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government.

Key Words:establishment of rural payment environment,market failure,policy driving,market fostering

中图分类号: F832.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2)09—0010—05

支付环境由交易以及交易所形成的网络、平台和产品等构成,在金融发展中处于中枢位置,决定了金融服务的延伸和覆盖程度。没有良好的支付环境,就不会有高的交易效率。长期以来,农村金融市场被边缘化,各项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足,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停滞不前,严重制约着农村金融的发展。如何有效推动农村支付体系建设,成为当前需要重点关注和破解的问题。

一、研究综述及新视角的提出

农村金融发展滞后问题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提出了各种解决建议,主要集中在资金、机构及多元化发展、政策倾斜等方面。这些建议具有可行性,但也存在局限性。何志雄(2003)认为农村地区主要存在供给型金融抑制。张琴、赵丙奇(2006)根据农村资金需求者的情况,分析了目前农村各个需求主体之间的不一致性以及出现的替代关系,同时指出多层次的农村金融需求需要多样化的金融机构来满足。然而,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并没有起到多元化的作用。李应军、周鸿斌(2009)认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尚处于起步阶段,抵御风险能力较弱。吕世杰(2010)认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现实中没能很好地体现出“新”的特点。黄国妍(2012)指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着、服务对象冲突、目标冲突、监管冲突和竞争冲突等问题。关于财政资金支农问题,沈淑霞(2004)实证分析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财政支持农业的规模、方式和效率,针对支持行为和支持效率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陆文聪和朱志良(2008)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理论,对1990—2006年上海市的财政支农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上海市财政支农资金在现有财政支农项目中分配不甚合理。

纵观上述观点,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发展和支农资金的划拨都有其局限性。财政资金支农“救急不救贫”,无法改变农村金融的实际状况。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发展虽然表面上明确了政策支持的对象,但不利于从根本上促进农村金融资本的形成。因此,可尝试转变机构视角的政策支持观,从交易视角理解农村金融,进而把创造农村金融交易条件作为政策支持的切入点。

支付结算服务作为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是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加快社会资金流通速度、减少市场现金流量、提高社会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作用。

而农村支付环境作为一种准公共物品,具有普惠性质和较高的正外部性,存在较为明显的市场失灵,应当经由政府和政策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2009年以来,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以下简称“青岛中支”)按照总分行工作部署,遵循“一卡(银行卡)走城乡、一网(支付清算网络)通市场”的工作目标,全面部署、重点突破、齐抓共管、突出亮点,扎实推进农村支付环境建设,有效满足了农村地区多层次的支付服务需求,为加快农村支付环境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二、青岛市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的整体框架及运作效率

(一)青岛推动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的背景

第4篇:社区环境整治范文

一、工作目标

在全镇25个行政村全面达到一星级“康居乡村”、环境整洁村以上标准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巩固提升。力争全镇三星级“康居乡村”累计达3个以上,二星级“康居乡村”累计达12个以上。

二、推进措施

(一)夯实一星级“康居示范村”基础,大力创建二星级“康居乡村”。按照村庄环境整治的总体步骤,分类分层分步制定完善二星级“康居乡村”整治规划。实施建筑物出新,对村旁、宅旁、水旁、路旁以及村口、庭院等进行绿化。在村庄适宜位置至少配建1座三类水冲式公共厕所;村内主要道路实现硬质化,合理设置路灯照明;村级公共服务功能、公共活动场地和健身运动场地配套建设。

(二)打造优美康居环境,鼓励打造三星级“康居乡村”。各村(社区)创建三星级“康居乡村”时,要选择有150户左右相对集中的居住规模;具有相对完备的硬件基础设施;村级集体经济有配套资金;创建范围没有改厕、污水处理设施、村庄绿化率等未达标的一票否决项目;村民积极参与创建意愿强烈;村“两委”领导班子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号召力和执行力。按照村庄环境整治的总体步骤,科学制定整治规划。在整治之前要对照标准,制定一套完善的整治方案。加强对村口、重要节点的绿化景观、路灯设计安装、农民健身广场、小游园、水冲式公厕、生活污水处理、破旧房屋的拆除或整修、村庄建筑物的统一出新、村庄特色的塑造、历史文化的保护与挖掘等村庄风貌的整治。要坚持“绿、曲、土、小、新”五字原则,确保集约创建、节俭创建、科学创建,对不同自然环境、不同文化背景的村庄,要结合村庄的自然禀赋和文化传承特点,着力保护自然形态,弘扬历史文化,彰显建筑特色。

(三)不断创新长效管护工作机制。村庄环境整治巩固提升推进过程中会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要积极开展思路创新、工作创新和机制创新,不断提高整治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前瞻性。要积极探索和创新村庄环境整治投入方式,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引导各方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村庄环境建设,努力构建多元投入机制。先行推进村庄设施维护、河道管护、绿化养护、垃圾收运等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探索村庄环境管理引入市场机制,实现专业化、规范化、常态化,进一步提升村庄环境整治管理水平。加强对各村(社区)村庄环境的整治,保持镇容村貌整洁;积极开展居住小区合格、示范、样板居住小区创建活动,强化小区物业管理,不断提升小区管理水平。

(四)深入开展创建评选活动。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康居乡村”示范户评选授牌活动,由村(社区)根据年度农户庭院整治和参与村(社区)村庄环境整治的程度,向镇村庄环境整治办进行“康居乡村”示范户申报;在逐一核实的基础上向市村庄环境整治办申报验收;市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抽验,每年评选不超过总农户的5%,由镇进行授牌。

三、考核与奖惩

(一)二星级“康居乡村”的资金补助。对通过南通市验收和省级抽验的二星级“康居乡村”,市级补助5万元,镇级补助5万元。

(二)三星级“康居乡村”的资金补助。对通过省级验收的三星级“康居乡村”,每个行政村省级补助80万元,南通市级补助5万元。

(三)严格考核。各村(社区)要对照二星级“康居乡村”、三星级“康居乡村”创建标准,精心组织,不断提高村庄环境整治巩固提升质量和水平,强化特色风貌塑造。并将村庄环境整治巩固提升工作列入村级岗位责任制进行考核。市级所配套的村庄环境整治资金全部作为长效管护考核资金,同时,将市、镇“四位一体”抽查和考评结果,纳入对村(社区)村庄环境整治长效管护考核,村(社区)每抽查一次不合格扣除1万元配套村庄环境整治长效管护资金。

四、组织领导

进一步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强化统筹,确保村庄环境整治巩固提升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1.强化宣传引导。各村(社区)要认真筹划加大宣传力度的相关工作措施,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公益宣传,及时报道整治进展情况,生动展示整治实际成效,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整治工作的良好氛围。开展“康居乡村我的家、村庄整治我参加”、“小手牵大手”、“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活动,深入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宣传教育,强化农民群众环境卫生意识,提升文明素养,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自觉维护环境整治成果。要认真总结、大力宣传、积极推广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通过典型示范更好地推动各项整治任务的落实。

第5篇:社区环境整治范文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

我局成立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局党组书记、局长肖胜安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办公室主任负责具体工作,并从局里相关股室

抽派4人组成了环境整治办公室,专门负责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做到了环境整治工作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确保了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牵头联系,共抓共建

按照上级安排,我局为南外镇新南社区四小区环境整治牵头联系单位,我局与新南社区密切配合,共同抓好了四小区的环境整治工作,确保了该小区的清洁卫生,营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一是局环境整治办与新南社区及四小区的负责人一起,查看四小区的范围,落实环境整治方案;二是局里组织人员经常深入该小区,对门前三包不落实,房屋外面卫生较差的,督促门市业主及住户及时进行打扫,确保街道清洁卫生;三是督促辖区单位落实好清洁卫生制度,按时打扫清洁卫生,保持良好卫生秩序;四是对长城农贸市场后面以及该小区个别居民区的卫生死角,我局请人进行了彻底打扫,开支费用**1000多元,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

三、落实措施,加强整治

我局认真抓好局机关办公区域、院坝、家属院的环境治理工作,做到了办公区域清洁卫生、院坝整洁、楼道清洁卫生,并把此项工作落实到了机关各股室。近日,我局还邀请县爱卫办组织专业的消杀队对局机关办公区及家属院进行了消杀,确保了职工和住户的健康。对围墙外的花台由于杂草丛生,影响环境卫生,按照县城乡环境整治办的要求,开支3000余元进行了改建,保持了环境卫生;重新购置了垃圾车,保证了生活垃圾及时清运;对沿街门市外面的牛皮癣以及住户防护栏上的空中白色污染进行了彻底清除,保持了临街门市及家属院的清洁卫生。我局还按照上级的要求每周星期日安排人员到指定地点进行文明劝导活动,每周星期二派人对新南社区门市三包情况进行巡查。我局对下属企业的环境卫生整治也非常重视,召开了专题会议,要求各企业要按照当地党委、政府的要求,落实好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确保环境整治落到实处。通过局环境整治办的督查,各企业工作落实较好,当地党委、政府也比较满意。

四、建章立制,重拳整治

第6篇:社区环境整治范文

为了推动落实市、区开展“四抓四促”城乡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工作再上新水平,紧紧围绕“拆、治、清、修”工作目标,彻底改变城乡环境卫生“脏、乱、差”的面貌,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街道“四抓四促”聚焦环境抓整治,确保环境状况明显改观。

抓宣传,促意识。为强化辖区环境整治工作意识,营造齐抓共管、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各社区充分发挥各网格员作用,在排摸排查卫生盲点的同时,利用各类微信、QQ群、店铺滚动屏、各住宅小区喇叭等多种形式,不间断的宣传市区“四抓四促”环境专项整治行动的重要性。同时,社区在各住宅小区张贴通告、设立固定宣传牌,悬挂宣传横幅,使环境整治工作家喻户晓、卫生保洁意识深入人心,居民知晓率显著提高。

抓投入,促成效。街道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志愿者,雇佣出动挖掘机、铲车、拉运车等各类车辆和设备对辖区所有北街小巷、住宅小区、棚户区拆迁区域、沙河、排洪沟、废弃厂房、空地等进行大规模、全方位的集中整治,截止目3月9日,累计拆除临时彩钢房、铁皮房20处,拆除建筑物14处6457平方米,拆除旱厕4个;拆除广告牌匾59处1033.4平方米;归整架空线缆1处;清理生活垃圾33.27吨,清理建筑垃圾5806.7吨,清理店铺门前脏乱差158处,清理乱停乱放439处,清理占道经营57处,清理“牛皮癣”小广告5904处4879.11平方米;修缮坑洼路面1100平方米;出动64台次车辆和设备,参与整治3260余人次。

抓局部,促整体。在“四抓四促”环境专项行动整治工作中,把基础环境薄弱,但通过集中整治后能有显著成效的具有代表性的点位作为示范点,先行推进,以点带面,发挥示范点辐射带动作用,在全辖区范围内大力开“四抓四促”专项整治行动。如拆除的新建社区三区后门菜市场、社区棚改拆迁区域二期3600平方米的一栋老旧土地局家属楼和21间废旧储藏室、兴平社区平塘路1600余平米的原打井队及临街商铺;清理整治了育才社区五处家属楼、政府家属院、粮食局家属楼,社区廉租房、社区的排洪沟、原焦化厂院内及空地,社区物资局家属楼、家属楼等等,这些重点区域的整治效果明显,带动性强,极大的影响了辖区居民对“四抓四促”专项整治行动的认可、支持及参与。

抓督查,促落实。坚持督查考评常态化,采取街道主要领导明查暗访、包社区领导突击抽查和城管服务中心干部随机复查等方式,对各社区“四抓四促”环境专项行动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督查,及时查找和发现问题,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同时根据各社区自查上报问题点位清单及整改时限、整治工作信息稿件推送等情况对各社区按积分制进行考评排名,促使环境整治工作全面推进。

第7篇:社区环境整治范文

为进一步提高城乡环境综合管理水平,着力改善城乡居民居住环境,镇党委、政府集中时间组织开展了城乡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集中整治成果,建立村庄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不断推进“生态文明稻庄”建设进程,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提升城乡环境质量为目的,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把完善村庄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改善群众居住环境的根本性措施来抓,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城镇现代化、环境生态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努力营造整洁优美、规范有序、和谐文明的城乡环境,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管理目标

通过建立健全村庄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为居民营造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从根本上解决村庄环境“脏、乱、差”的问题,确保城乡环境集中整治成果得到巩固和发展。

三、管理内容和责任分工

村庄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内容主要包括进出村庄路段环境卫生管理、村内大街小巷卫生管理、村庄公用设施维护管理和村庄垃圾集中清运处理四部分内容。

(一)进出村庄路段环境卫生管理

加强对进出村庄路段环境卫生的管理,确保进出村庄路段路肩平整,两侧树木涂白,无杂草、无违规种植物、无暴露垃圾,道路两侧可视范围内无有碍观瞻的障碍物,绿化苗木无损毁现象。

责任单位:各农村社区、村

(二)村内大街小巷卫生管理

加强对村内大街小巷卫生的管理,做到主要街道路面全天保洁,确保大街小巷干净整洁,无杂物和抛散物,无“三堆”,无建筑物料,无违规种植物,无乱搭乱建、乱泼乱倒、乱扯乱挂等现象,可视范围内无白色树挂,无“野广告”,村内宣传展板、横幅标语维护良好。

责任单位:各农村社区、村

(三)村庄公用设施维护管理

加强对村内各类公用设施的维护管理,确保设施完好和功能正常发挥。疏挖村内排水沟,贯通环村沟渠,确保排水畅通。做好对村内硬化路面的维护和未硬化路面的整平工作。对群众文化广场、大院墙体进行粉刷,广场、大院内外无乱堆乱放现象。做好村内街道的绿化、亮化、美化工作,确保村内路灯正常工作,提高绿化覆盖率。加强对娱乐健身器材的维护管理,确保器材无破损,能正常发挥作用。

责任单位:各农村社区、村

(四)村庄垃圾集中清运处理

严格落实“户集、村收、镇运、集中处理”的农村垃圾集中清运处理模式,按照每千人配备3名卫生保洁员的标准,选好配强村卫生保洁员。按照“一日两扫,巡回拣拾、全天保洁”的要求,卫生保洁员要做好村内大街小巷的卫生保洁和环境卫生管理。重点加强对村内街巷杂草、柴草、垃圾的清理,消灭卫生死角。各村垃圾箱摆放和垃圾池选址建设要到位,确保生活垃圾入箱,建筑垃圾入池。

责任单位:镇城管办,各农村社区、村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镇党委、政府成立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的组织、指导、调度和督查工作。各农村社区、村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强化措施,确保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形成长效。

(二)提高认识,明确责任。一是在全镇范围内继续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大家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认识,激发他们参与整治的积极性,营造人人参与环境整治的浓厚氛围。二是镇政府、农村社区、村逐级签订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目标责任书,明确责任,层层分解,确保各项整治任务落到实处。各农村社区党总支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村“两委”主要负责人为具体责任人,责任人要加强协调沟通,各负其责,共同落实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任务。

(三)健全制度,加强督查。各农村社区、村要建立健全村卫生保洁员考核、门前“三包”等制度,对环境整治情况进行定期调度、检查,及时研究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推进工作扎实开展。镇城管办将加大督查力度,不定期对各单位环境整治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跟踪督办,限期整改,确保整治活动形成长效。

五、资金保障

镇财政承担镇域内村庄的垃圾清运费,村卫生保洁人员、垃圾清运车驾驶员及垃圾装卸工人的工资,垃圾箱配备及清运车辆维修维护费等费用。垃圾清运费用和村卫生保洁员的工资均按村人口10元/人·年执行,由镇财政承担,城管办根据对各村的考核结果,按季度拨付各村。

六、考核和奖惩办法

镇政府将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纳入对各农村社区和村的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并适当提高分值。采取奖优罚劣的办法,不断完善监督考核奖惩机制,保证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能够扎实有效的开展并保持长效。

(一)考核办法

对全镇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的考核采取不定期督查和定期考核相结合的办法,由镇城管办牵头,按照全镇村庄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工作要求,对我镇村庄环境整治情况进行督查、考核并现场评分。

1、不定期督查

由镇城管办负责,对各村庄的环境综合整治情况进行督查,督查情况以督查通知单的形式及时下发各相关单位。各农村社区、村在接到督查通知单后,对照通知单内容自查自纠,按照规定的整改期限迅速落实整改内容。对未按期限整改或整改不彻底的,在定期考核中扣除相应分值。

2、定期考核

(1)考核方式。对各农村社区和各村环境综合整治情况每月进行一次考核。每月下旬,由镇城管办牵头,组织相关人员组成考核小组,按照《稻庄镇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百分制考核评分表》的评分标准,逐村对村庄环境整治情况进行现场评分。

(2)考核成绩计算办法。各村每季度的考核得分为该季度三个月考核评分的平均值;各农村社区每月考核得分为参与考核村得分的平均值。凡在考核中出现低于75分的分数均按零分计。

每次考核情况于下月初由镇城管办以《通报》的形式下发各农村社区、村。

(3)考核结果的运用。镇城管办依据各村的考核结果,每季度向各村拨付本季度的卫生保洁员工资。工资拨付计算公式为:

季工资拨付=(村人口总数×10元/人·年÷4)×(每季度考核得分-不定期督查扣分)%

各农村社区的考核结果作为年终总评奖优罚劣的依据。年终对月考核成绩进行汇总,取各月成绩的均值,作为各农村社区环境综合整治的年度考核成绩。

第8篇:社区环境整治范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要求,全面对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平台,在全局范围内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志愿者服务活动,为区绿色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活动时间

2020年全年

三、活动主题

以防控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为重点,再通过环境卫生整治志愿服务活动,切实增强全局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

(一)开展环境卫生志愿服务

开展走进社区环境整治、绿化美化志愿服务活动。在工信局包保的社区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根据各社区不同的问题,力争做到社区内小区无杂物、无漂浮物、无卫生死角,基本消除城市“牛皮癣”小广告,小区环境整洁干净。同时,对社区居民进行精神文明宣传,在整治工作中,逐步养成依法律、守规律、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二)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

工信局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对不看路灯横穿马路的行人加以阻止和劝导;对路面上乱停乱放的共享单车进行合理摆放;拾捡路面上显眼的垃圾,为美化市容市貌做出贡献。

五、相关要求

1.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工信局全体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展开“精神文明环境整治”活动的意义,统一思想,高度重视。此项活动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行动,务必会出成果、出实效,深化认识。

第9篇:社区环境整治范文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及市委、市政府“城市提质,乡村振兴”总体部署,按照区委办、区政府办《关于印发〈重庆市**区城乡城乡容貌环境综合整治综合整治方案〉的通知》(**委办〔2017〕35号)要求,我乡深入推进城乡市容环境整治工作,全面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城乡市容环境整治情况总结如下:

一、2018年的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一)高度重视,深入发动,城乡容貌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有力有序

一是建立领导机构。2018年以来,我乡先后召开2次党委会,专题进行研究部署。成立乡长殷达奎任组长、分管副乡长王程任副组长的城乡容貌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于乡规环所,负责全乡综合整治工作的统筹和协调。二是落实工作责任。按照“辖区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明确了驻村领导牵头、支部书记具体负责的村居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责任体系。同时,建立城乡容貌环境综合整治专项督查组,由乡党委副书记牵头,明确2名工作人员,常态性巡查各村、社区工作落实情况,约谈工作不力、进度滞后的村(社区)主要负责人。三是制定科学方案。制定了《深化城乡容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印发各村、社区工作推进序时进度表。将工作任务分解到各科室和各村(社区),采取“周考核、月督查、年底综合考核”,将综合整治工作与驻村干部考核、村居干部考核挂钩,与综合整治专项经费挂钩。四是强化工作保障。在自身财力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乡财政已安排资金80多万元,用于各村、社区综合整治工作。

(二)广泛发动,强化宣传,城乡容貌环境综合整治社会氛围日益浓厚

一是注重发动群众。注重发动群众自身动力,引导群众以家庭为单位,做好家庭、院落的清扫保洁工作,进一步完善全乡范围内的“户保洁、村收集、乡清运、区处理”的垃圾清运体系,通过与清运公司合作,采用垃圾车直接从垃圾桶中清运,清运效率高,覆盖面广。二是层层召开会议。共召开干部职工大会3次,召开企业环境综合整治推进会2次,乡主要领导深入各村居开展现场办公会20余次。各村居开展多种形式的院坝会50余场。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制作大型广告牌6块,各村居制作了城乡容貌环境综合整治宣传专栏和农村垃圾收集保洁宣传栏;制作门前三包责任书和环境卫生自治公约并逐户张贴;制作并发放《**乡城乡容貌环境综合整治通告》、《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和《致居民朋友的一封信》等宣传单5000余份。

(三)团结协作,攻坚克难,深化城乡容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通过一年的艰辛工作,我乡的城乡容貌环境综合整治成效进一步显现,特别是对照去年,环境取得明显改善,基层干部和群众较为满意。

1.下场社区综合整治:完成**乡集镇整治项目,综合改造道路总长865米,改建公共厕所2座,配套建设人行道绿化、照明、环卫设施等,共投资200万元。

2.戴家岩社区综合整治:拆除黄家街十字路口存量违法建筑12个,共计700余平方米,拆除三峡监狱门前存量违法建筑1个,面积约400平方米;投入资金5万余元,实施了戴家岩社区黄家街十字路口节点景观提升工程。

3.农村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完成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任务,按照“五个一”要求和“五有”标准,进一步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联户保洁”体系,进一步完善“户保洁、村收集、乡清运、区处理”的生活垃圾清运体系,投入资金63万余元,落实教育引导、清扫保洁、垃圾收集、考核评比、长效管理等制度,强化农户“三包一监督”义务履行,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台账,顺利完成市级和国家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验收工作;强化农村河道环境卫生管理,全面清除河道沿线生活垃圾等废弃物,建立日常保洁及巡查机制。进一步强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加大对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行为的打击力度,开展地膜、农药瓶等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理。统一制作垃圾桶收集亭64个,投入资金19万余元;成功完成**区城市品质提升暨区政协“委员履职尽责实践活动”常委监督性视察工作。

(四)建章立制,强化考核,确保城乡容貌环境综合整治整治常态长效

一是做好城乡容貌环境综合整治整治的基层基础工作。引导村、组等集体组织,按照相关程序,修改完善《村规民约》,纳入环境整治等重要内容,发动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在全乡范围内推行“联户保洁”模式,各村、社区安排2至10名不等清扫保洁人员,常态化进行巡查、清理和保洁。二是加大城乡容貌环境综合整治整治的考核评比工作,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城乡容貌环境综合整治整治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年底对村(社区)、对机关科室的工作考核,并制定考核细则,确定了分值为30分的较高考核比重。同时,建立完善“乡考核村、村考核联户保洁片、片考核联户保洁户”三级考核机制,充分调动村(居)民小组、基层群众的积极性。三是高度重视违法建设等顽疾的查处治理。针对戴家岩片区违法建设存量多、形成原因复杂,我乡联合区查违办、规建支队等单位,对辖区违法建设进行摸底,按照“锁定目标、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分阶段有序推进违法建设拆除工作。截止目前,已对所有违法建(构)筑物发放限期拆除通知书,并已对影响观瞻及存在安全隐患的的违法建(构)筑物进行了清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一是我乡戴家岩社区2.1平方公里属城市建成区,但一直未纳入市政统一管理,导致社区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且无任何清扫保洁费用,乡财政已不堪重负。加之,多年征而不建等因素,乱搭乱建现象突出,严重影响我乡市容市貌。建议将戴家岩社区纳入市政统一管理并完善相应设施。二是我乡地处城郊结合部,城市餐厨垃圾和建筑垃圾转移倾倒现象突出,辖区居民苦不堪言,但是作为乡镇缺乏相应的治理手段和资金支持。建议相关部门强化餐厨垃圾和建筑垃圾源头管理。

三、2019年工作计划

1.进一步加大“联户保洁”推进力度,狠抓末端落实。

2.全面落实“户保洁、村收集、乡清运、区处理”的垃圾清运体系,加大考核力度。

3.积极做好新增污水管网项目申报及项目实施前期准备。

4.大力推进**乡金九路景观提升工程,确保如期完工。

城乡容貌环境综合整治需要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我们将在全区的统一部署下,以问题、结果为导向,进一步压实责任、细化措施,努力让群众参与成为自觉,让**干净整洁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