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风险应急预案范文

风险应急预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风险应急预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风险应急预案

第1篇:风险应急预案范文

关键词:医院网络及信息安全;现存风险应急预案

自进入21世纪以来,在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医院信息网络系统建设技术水平已取得一定进步及发展,社会对于医院信息网络风险应对,提出全新的要求及标准。与此同时,为了顺应时展潮流,满足日益严格的风险应对要求,医院信息网络技术重心逐步向分析现存安全风险及提出应急处理预案转变。我国多数医疗机构信息网络系统较为健全,以内外网核心交换设备及天融信网闸为基础,逐一构建涉及放射科、急诊、病房及门诊在内网络系统。其中,信息网络指电子信息传输通道,不止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及应用信息技术的基础,更是共享信息、交换信息及传输信息的有力手段。鉴于此,本文针对医院网络及信息安全现存风险及应急处理预案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医院信息网络现存安全风险

按风险来源,医院信息网络安全风险可分为网络病毒、黑客攻击、软件漏洞及操作风险。其中,网络病毒可细分为无害型、无危险型、危险型及破坏型,具有传播性、隐蔽性、感染性、潜伏性、可激发性、外在表现性及破坏性等鲜明特点,复制力强且迅速蔓延于信息网络中难以彻底根除,直接威胁信息网络中传输安全性,一旦医疗机构杀毒软件过于落后或更新管理重视程度不足加剧安全风险;黑客攻击可分为破坏性攻击及非破坏性攻击,轻者非法扰乱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重者非法入侵信息网络系统盗取重要信息破坏系统内数据,造成不可预估性损失。

一旦医疗机构所使用的信息网络系统最初编程设计科学性不足或缺乏全面综合考量,存在产生软件漏洞的可能性成为黑客等不法分子的利用工具,造成破坏系统及盗取信息等問题,甚至设置木马程序及网络病毒入侵信息网络系统,导致系统瘫痪或稳定性下降等问题,大大影响医疗机构服务质量及服务效率。同时,IP协议中非法分子通过预测序列号等方法,可入侵信息网络系统内部完成信息盗取及破坏系统等任务。此外,操作风险属于人为因素风险范畴,其产生原因与操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存在着密切联系,一旦操作人员操作流程不正确或操作经验不足极易造成操作失误客观上加剧管理难度,甚至存在引入网络病毒的可能性。

2医院信息网络安全风险应急处理预案

2.1重视网络隔离

一般说来,医疗机构网络病毒、黑客攻击及木马程序均来源于信息网络外部,而为了保证医院信息网络安全性,以内网及外网为切入点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因此在实际处理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遵循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积极转变传统工作理念,利用网线接口切换内网及外网,通过设置内网及外网闸等方法,以达到有效隔离内外网切断外网木马程序、黑客供给及网络病毒,进入途径的目标充分发挥保护作用,并且不断扩大成本投入,增设非法入侵监测环节,每日定时检查医疗机构信息网络内多台计算机,排除疑似入侵风险,一旦发现入侵问题立刻采取隔离措施,避免非法入侵威胁数据安全。

2.2完善网络协议

在实际处理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工作原则,积极转变传统工作理念,定期清理信息网络系统设置相同IP地址或相同口令,将IP地址及口令与医疗机构信息网络系统中计算机MAC相绑定,避免不法分子冒领IP地址,进入医疗机构信息网络系统盗取相关信息破坏系统安全性,甚至不法分子冒领IP地址或口令受缺少计算机MAC绑定,无法顺利进入医疗机构信息网络系统内部。同时,利用静态及动态相结合防护技术纳入授权限制访问等机制保护静态信息安全性,以达到限制不法分子随意查阅及盗取相关信息的目标。此外,通过数据加密等方法或借助RSA加密技术能实现动态加密。

总而言之,医疗机构内部构建行之有效的信息安全风险,应急处理系统及健全统一领导协调配合管理机制,对于实现医疗机构信息网络有力协调、明确分工及统一领导具有不可比拟的积极作用,并且纳入重大安全事故报告机制能及时有效处理修复相关重大安全问题。

3结语

通过本文探究,认识到伴随社会不断进步及经济不断发展,未来信息化技术以无线网络为主流发展趋势,而如何保证信息网络安全性已成为每一位无线信息网络用户的要求。因此,相关技术人员积极转变传统工作理念,立足于医疗机构管理机制及实际情况,以现存安全风险为出发点,控制不法分子非法入侵系统行为,确保医院信息网络处于稳定运行状态,为广大医疗机构提供便捷、优质及快速的网络服务,进一步提高医疗机构服务质量,赢得社会及患者支持。

参考文献 

[1]李飞.医院网络与信息安全存在的风险及应急预案处理[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08):224. 

[2]李畅淼.医院网络与信息安全存在的风险及应急预案处理[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6(11):145-146. 

[3]刘锋,吴东东,姬晓波.医疗网络与外部网络信息安全交互方案设计[J].中国数字医学,2015(10):96-98. 

[4]姚力,冯娟,蒋昆.医院网络与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J].中国数字医学,2013(02):58-61. 

第2篇:风险应急预案范文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5.05.008

城市是现代经济社会活动中最集中、最活跃的核心地带,是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和生产的主要场所。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人口大幅度增加,城市规模快速增长,城市公共安全面临空前的挑战。城市公共安全问题涉及范围广泛,从2001年“9・11”世贸中心恐怖事件、2003年全球“非典”肆虐、2008年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大地震,到2014年“马航370失联事件”、2015年元旦前夕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公共安全问题不断升级,造成了大量生命、财产损失以及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各类事故的升级对城市预防公共安全事件及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对于大型公共建筑,如城市的交通枢纽、商业中心、人群高度聚集的场所、特大型建筑物、建筑群等,在公共安全的内涵、管理上所表现出来的复杂程度往往明显高于城市的其他区域,城市复杂建筑物、复杂区域一旦出现公共安全问题,后果和影响往往难以弥补。本文聚焦城市管理的热门话题,谈谈对城市大型建筑安全运营问题的几点思考。

一、城市大型建筑的运营现状

我国建筑业长期存在重建设、轻运营维护的弊端,城市建筑物在长期运营过程中累积了诸多安全隐患,致使其安全运营事故频发,引起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其中尤以受地下工程施工影响、围护结构高空坠落最为常见,已严重危害到广大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从“九五”期间,我国开始重视建设工程安全问题,以城乡居民住宅工程、特种工程、城乡建设为重点,解决建筑设计、产品开发、工程施工和管理中的关键技术难题,研究超高、大跨度建筑、城市地下空间和水下工程、隧洞工程等特种工程的设计方法、结构和施工技术。随着各类城市公共安全事故的升级,国务院以及上海市政府都将城市公共安全作为重点发展领域予以关注,对城市预防公共安全事件及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十一五”期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不断加大对公共安全领域的支持力度,重点开展重大工程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及诱变灾害的机理、预测和防治研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就公共安全领域确定“国家公共安全应急技术保障工程”为重点项目,提出研究城市灾害和工程事故类别及其应急救援措施和快速反应的指挥与装备,提高城市生命线工程和地下空间的抗灾能力。“十二五”期间制订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围绕社会安全等多个领域的重大科技需求,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攻关,力争实现突发事件预防控制、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等关键技术的持续创新,形成公共安全核心技术与装备的自主研发与工程技术能力,大幅度提升公共安全科技支撑突发事件的预防、准备和应对的能力。此外,《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提出了防灾减灾工作的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是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制定防灾减灾政策、安排防灾减灾工作的依据,指导公共安全领域基础研究、技术研发、集成示范、成果转化和产业培育,重点解决公共安全领域的共性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形成公共安全综合保障与应急处置关键环节的核心技术,构建多学科交叉的公共安全信息共享平台。

综上所述,“九五”期间国家将建设工程提到重点发展领域,“十五”以来逐步开展了工程安全的机理、预测、防治、应急等各个方面的研究,工程安全首次作为战略任务被列入发展规划;“十一五”将公共安全提升到新的高度,建设行业针对城市生命线、地下空间等重点工程的安全防灾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十二五”更是聚焦公共安全等多个领域的关键问题,强调突发事件预防控制、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等关键技术的持续创新,提升公共安全科技支撑突发事件的预防、准备和应对的能力。

虽然城市建筑运营阶段的安全风险已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但重大安全运营事故仍频繁发生,折射出我国城市建筑的安全运营保障技术落后、安全运营控制与预警响应方法和手段欠缺,不利于现代化城市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城市大型建筑运营安全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是十分困难和复杂的课题,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我国近几年来的高速发展对城市大型建筑安全运营公共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如何提升城市建筑安全运营风险的评估、监测、预警、应急响应及安全保障水平显得越来越重要,只有通过高效的信息化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风险管理体系,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大型建筑安全运营风险,减少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切实降低社会负面影响。

二、城市大型建筑安全运营问题原因分析

城市大型建筑运营安全问题与人民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它以大型公共建筑为载体,涉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牵涉因素之多、突发能力之大,任何其它社会经济问题均无法与之相比。

(一)城市大型建筑运营安全问题的特点

第一、大型建筑安全运营事故往往损失巨大、修复难度高、恢复期长,可能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与经济次序的破坏以及生产系统紊乱等后果。大型建筑空间的集中性、人口密度的集中性和经济的密集性决定了运营突发事件损失巨大的特点。一般城市建筑发生突发事件时,影响范围小,其功能的基本恢复需要一个月以上,而对于大型公共建筑,一次突发灾害可能影响整座城市的正常运行,恢复难度高,代价巨大。

第二、大型建筑安全运营风险种类多样,原因复杂,包括建筑自身因素、外界环境干扰、人为因素等等。其中,由于城市灾害的多样性,使得城市大型建筑所受灾害复杂,包括受地震、风灾、海啸、洪灾、地质灾害的威胁等。多种原因共同作用导致的运营风险往往难以控制。

(二)完善城市监测预警和应急管理体制,明确风险主动控制措施

应急管理是指对于已经发生的灾害或突发事件,根据事先制定的应急预案,采取应急行动,控制或者消灭正在发生的灾害或突发事件,减轻灾害危害,保障系统的运营,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一般包括灾前的减灾、防备、预报、预警和应急,灾后的应急、恢复与重建。应急预案的具体组成包括准备程序、基本应急程序和特殊应急程序等内容,具体体现在如下若干方面:(1)对灾害或突发事件、事故的辨识与评价,确定响应的应急启动机制及应急管理等级;(2)对人力、物质和工具等资源的管理、确认和准备;(3)指导建立现场内外合理、科学、高效的应急组织实施体系;(4)涉及应急行动开展的程序及战术;(5)制定训练及演习计划;(6)针对特殊灾害制定的专项应急计划;(7)制定灾后的现场评估、整理与恢复措施等。

以数据监测预警为基础的主动控制措施是改善城市大型建筑运营安全问题的关键技术之一。建立监测预警和应急管理体制需要考虑多灾种可能性及紧急事件的复杂性(风灾、水灾、火灾、地震灾害、恐怖袭击),以及报警层次多(紧急事件报警、灾害发生报警、小中大灾报警)等原因,须对各种报警信息进行分类与分级,以便准确地启动各种联动模式(火灾联动、区段联动、灾间联动等)与各级应急预案。由于建筑通常有多个运营管理主体的客观存在,预案启动须考虑到灾害的影响面,即集中救灾力量至灾害发生面,同时兼顾可能的蔓延面或影响面。

健全的应急管理体制能够最大程度弱化突发事件带来的后果。一旦发生风险预警后,由监控信息管理机构首先接受报警信息,立即通知应急管理中心和灾害现场监测指挥机构在最短事件内确定灾情,并赶往灾害现场,应急中心根据反馈信息启动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指挥与调度,并保持与现场应急救援联系,对现场实施必要的管制,同时将相关信息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人员,从支持保障机构调动应急所需的人员、技术支持和物质投入到灾害现场救援工作,信息管理机构则同步为其它各机构提供信息服务,实现统一管理,分工协作,确保应急救援的快速、高效和有序。

(三)探索BIM技术和数字化管控技术应用,构建公共安全信息平台

BIM技术应用的意义是使建筑信息在规划、设计、建造和运营、维护各阶段各参与方中充分共享和无损传递,为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借助BIM技术和数字化管控技术构建基于数字技术的公共建筑安全运营管理系统,与大数据、物联网相结合,形成公共安全信息平台,从而实现对大型公共建筑的智慧运维和管理,包括设施空间实时状态管理、实时构件健康监测信息反馈以及智能化运维预警。目前,有效的公共安全信息平台应包括以下几点功能:

1.公共安全信息平台必须实现各类灾害报警事件集中处理,历史事件管理及查询;预先设定各类事件联动接口,并记录所有枢纽运行紧急事件及处理过程。

2.通过公共安全信息平台实现对事件进行联动处理,用户可定义报警事件的级别、报警联动流程、报警事件处理流程、报警显示与提示信息等;当重要报警发生时,实现集中显示、报警定位、报警统一处理。

第3篇:风险应急预案范文

【关键词】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窗口期;应对策略

一、研究背景

安然事件、萨班斯法案的颁布、“9.11”恐怖袭击……现代社会不断出现的种种经济风险和意外无一例外地警示我们:风险无处不在,一个以风险为特征的新型社会形态正在来临!

为了更好地把握现代社会的本质,以德国社会学家贝克(Ulrich Beck)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提出了“风险社会”(risk society)的概念。他们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扩展,人类社会已经开始进入一个“风险社会”时代。与传统风险相比,现代风险在本质、表现形式和影响范围上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他们更难预测、更难捉摸,并且影响的范围更加宽广,带来的破坏性更为严重。更为重要的是,风险社会的到来导致了社会理念基础和人们行为方式的改变;对增长盲目乐观必将被更加审慎和全面的发展所取代;过去的经验已不足以成为当前行为的依据和理由,人们当前的行为选择同时还受到对未来预期的影响。可以说,现代风险已经从制度上和文化上改变了传统现代社会的运行逻辑。

二、影响风险偏好的因素

在不同的环境中,不同的人对风险的评估各不相同,从而导致他们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以及风险的偏好各不相同;在经济学中,通常都有“理性人假设”,该理论假设人们在做出不同选择时都是理性的,做出的每个选择都是最优选择;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选择往往受到个人的知识、生活环境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很难做到“理性人”假设。通过对不同状况下人们行为的分析,找出影响不同的风险偏好主要因素。通过分析将影响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的因素以及最终如何影响风险应对策略的结构图绘制如图1:

(一)归属性偏见

人们一直以来就是“直觉毒物学家”,依靠自己的视觉、味觉与嗅觉来检测有害的或不安全的食物、水、空气。随着科技的进步,化学物品充斥着我们社会的各个角落;但是化学品的使用是否有危害或危害到底有多大,对于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那些为企业工作的专家们比起那些在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工作的专家们更可能认为化学品是无危险的。在加拿大和美国进行的一些研究得出这样的相似结论:与其他专家相比,在企业工作的专家们对动物实验的一般性效度更有信心——除非这些实验证明化学品确实更可能致癌,只是,在企业工作的专家们会转而认为实验效度未必很高。总之,这些研究清楚地显示了个人的和组织的价值对于风险评估的影响。由于人们所属的环境不同,受到自己的职业、性别、种族等的影响,从而导致他们有不同的风险评价。

(二)事件发生的概率、损失以及政府干预

人们为什么不情愿为自己的财产上自然灾害保险,汽车驾驶员们为什么不愿意系安全带等,这类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发生意外的概率很小。自然灾害并不是经常发生,一般很多年都不会发生一次,导致很多人认为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基本不会发生自然灾害,所以人们往往就会认为买这样的保险没有什么必要;对于汽车驾驶员来说,一般都会认为我自己的驾驶技术很好不会发生意外,或者,每天发生的交通事故只有那么多,能够发生到自己身上的概率就更小,所以他们一般会倾向于忽略这种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然而,对于这种小概率事件,有时候一旦发生其后果也将会难以估量。然而,人们却很乐意去为那些发生概率大的事件购买保险,即使这些事件发生后带来的损失很低;这些与经济学上的“理性人”假设相矛盾,所以我们在此考虑的行为都是反应了人们大都是“有限理性”的。

当人们预知某些事件发生后将会产生灭顶之灾时,他们将会通过购买保险的手段来转移风险;例如,在金融危机时,由于市场千变万化,很多企业可能会面临破产的风险,所以,他们纷纷购买保险或者停产、多元化经营等手段以达到风险转移、风险规避或风险降低的目的。一般情况下,当人们面临高损失的风险时,他们往往会采取措施减少风险,此时,他们的风险偏好降低。

政治因素也是影响人们行为的重要方面,如果政治干预的多、法规健全、法律执行好,那么人们就会考虑到政治风险,人们的行为方式可能因政治风险的影响而改变。例如,人们不愿意系安全带的另一原因是:政府的干预力度不够。很多系安全带的人见到别人没有系安全带,但却未受到惩罚,而自己虽然系了安全带,但却未受到任何奖赏;又或,虽然有的人受到惩罚,但是那些惩罚是微不足道的,那么,人们对风险的偏好将会增加。

(三)事件的“窗口期”

一般情况下,人们在面对风险的时候往往被事件的“窗口期”所迷惑;由于某些事件在短时间范围内不会发生;例如,对于健康强壮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就很少会购买意外死亡保险,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足够良好,不会发生什么意外,购买保险可能是一种浪费行为;但是,他们忽略了疾病都有一段时间的“窗口期”,在短时间内可能没事,时间一旦延长就会发生。又如,在股票市场上,人们往往只看到眼前的得与失,很少会从长远打算,从而导致在股票市场上,投资者短视现象非常严重。对于是否系安全带来说,某一次不系发生意外的危险的概率很小,但是当我们一年、两年甚至十年、二十年一直都不系安全带,我们发生意外的概率将大大增加。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往往对于“窗口期”较长的事件不采取任何措施,而是风险保留。

第4篇:风险应急预案范文

【关键词】 风电场 备件管理 安卓应用系统

引言

为确保风电场正常运行发电,要求现场拥有一定的备品备件,以便风机出现故障时及时进行更换,确保现场一定的有效发电时间,提高电场经济效益。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为了实现现场,采用安卓智能手机、平板等设备对备品备件进行管理,特提出本项目建设。

一、系统主要目标和意义

本系统的主要目标是实现风电场备件的基础信息维护、出入库、盘点的信息快速录入,提高现场备件科学管理水平。通过制作标签,对需要管理的备件,只需通过智能手机靠近该标签即可浏览该备件的名称、规格、用途、照片、注意事项、出入库情况等。

本系统对备件有效的管理对于快速的现场维护,提高风机发电可利用率,提高维护效率有很大意义。目前很多现场多使用一些通用的物资管理软件进行管理,采用人工电脑录入的方式进行管理。这样的系统一般具有以下缺点:容易出现失误操作、查找较慢、管理人员要求较高、操作较复杂等。

二、系统主要功能构成

本系统为提升现场对备品备件的管理,结合条码技术等,基于智能手机常用的安卓平台,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安卓应用的风电场备品备件管理信息系统,它主要由无线AP、手持安卓设备、电子标签、安卓应用程序、服务端系统等构成。

本系统软件由系统Web应用服务端、扫描枪客户端、webservice接口等构成。功能有入库、出库、盘点、物资备件管理、统计分析、基础数据管理、系统管理等功能。系统支持一维条码、二维条码扫描枪操作,支持智能安卓平板、手机客户端应用,采用MVC框架。其性能稳定、功能强大、应用范围广。

系统中涉及入库单、出库单、盘点单等几种单据。这几种单据在系统中存在新增、保存、出库、入库、盘点等多种状态。

本系统主要功能有:

1)备件信息维护。主要负责备件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等信息的录入和管理。

2)入库。负责入库单的生成,入库备件的选择录入等,可通过扫描枪进行操作。

3)出库。负责出库单的生成,出库备件的选择录入等,可通过扫描枪进行操作。

4)盘点。对库房内的物品备件信息进行逐一核对盘点,最后得出盘盈盘亏结论,并据此结论进行库房信息的重新维护管理。

5)统计。对库房中的备件的数量、类别、出入库数量、时间分布、类别分布等信息进行综合统计。

6)系统基础数据维护。为了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进行系统数据的管理和维护,如系统账号管理,角色管理,权限管理等。

本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可扩展性强。本系统可以扩展到风电场现场的运营维护管理信息化建设上,可以对现场机组故障处理、维护任务分配和接收、风机设备管理等工作进行技术支持。经过简单修改,更可以实现对企业一般化的物资物品管理。

2)部署安装方便。本系统可直接部署在工作人员的智能手机上,服务端可直接部署在系统使用者单位。整个部署工作十分快捷方便,费用低廉,也丝毫不影响现场发电工作。

三、系统设计及实现

系统采用B/S的开发方式,MVC三层体系结构设计,WEB页面基于Div+Css+Ajax技术,采用Jquery脚本库 ,有良好的用户体验。后台代码遵循编码规范标准,坚持可复用性、可理解性、稳定性、易维护性、可扩展性的统一。

第5篇:风险应急预案范文

关键词:高锰酸钾氧化+砂滤;高锰、高氨氮应急处理;去除效果

中图分类号:TG3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很多城市地下水源水厂采用单一的消毒处理工艺,该工艺对细菌类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对氨氮、有机物等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是对铁、锰等污染物的去除效率较低,不能满足高氨氮、高铁锰条件下净水的需要,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很多城市尚未制定完善的地下水源地管井水质监测制度,缺乏完整的管井水质监测资料,对管井水质的污染特征、污染强度的调查研究较少,无法为地下水污染的控制、管理提供足够的依据。

1某市水质基本特征

2006年、2011年分别对M市的E厂、F厂水源地管井水质状况进行了监测分析,取样数超过可利用管井总数的80%,检测指标包括铁、锰、浊度等21项主要水质指标,结果显示,两厂水源地管井水质状况具有较强的相似性。

两厂管井不同水质指标含量差别较大。根据水质指标的超标率、超标倍数以及对水厂工艺的影响,可将主要水质指标分为超标因子、临界因子和微量因子三类。其中,超标因子主要包括锰、铁、氨氮、亚硝氮,尤其以锰污染最为严重,超标率在60%以上;临界因子主要包括浊度、pH值、色度、溶解性固体和氟化物,超标倍数较小;微量因子包括氰化物、六价铬、锌、汞等,此类因子含量低,且多数处于未检出水平,常规状况下不存在安全隐患。

2高锰、高氨氮污染风险分析

从对2006-2011年E,F厂进厂原水水质监测结果的统计来看,锰、亚硝酸盐是水厂原水主要超标因子,但超标率低(低于10%),超标倍数小(低于国家标准2倍),水厂现行工艺可基本满足出水安全的需要;但从E 厂和F厂地下水源地管井水质检测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地下水源地管井存在严重的锰、铁、氨氮超标的现象,水厂采用的管井优化取用方案使得水厂原水水质得到“改善”,从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潜在的安全隐患。

因此,为进一步查明水源地主要超标因子的污染特征,确定地下水源水厂原水风险特征,对两厂水源地管井中氨氮、亚硝氮、铁、锰及有机物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连续监测,结果如表1所示。表中括号内为管井全开时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预测,由可利用管井产水能力及污染因子最大检测值推算所得。

表1 E 厂、F 厂地下水源地管井主要污染指标统计(mg/L)

综上所述,由于水厂采取了优化管井组合的取水方式,使得进厂原水水质安全性有所提高;但是,从对地下水源地管井主要超标污染物的检测、分析结果来看,地下水源地管井水质存在锰、氨氮及铁、亚硝氮超标现象,尤其以锰、氨氮污染最为严重,地下水源水厂原水存在高锰、高氨氮污染风险,出水安全隐患较高。

3 高锰、高氨氮污染的应急处理技术

3.1 试验系统设计

根据M城市地下水低浊度的的水质特点,试验系统省去沉淀单元,高锰酸钾与原水混合后,经管式反应器微絮凝后直接进入滤池,系统主要包括配水管路、加药系统、管式反应器、滤柱和反冲洗系。试验原水由管井和集水干管出水配置,以 Mn2+为控制指标,在进水锰平均浓度为 0.4mg/L 和 0.7mg/L 条件下,研究高锰酸钾氧化+砂滤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3.2试验效果分析

(1)进水 Mn=0.4mg/L 条件下的试验

在进水 Mn=0.4mg/L 的条件下,考察高锰酸钾氧化+砂滤工艺对铁、锰、氨氮、有机物的综合去除能力,主要污染物出水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 1所示。

图 1Mn=0.4mg/L 时高锰酸钾氧化+砂滤工艺净水效果

从图中可以看出,高锰酸钾氧化+砂滤工艺对铁、锰、氨氮的去除效果较好,但对有机物的去除能力有限。

(2)进水 Mn=0.7mg/L 条件下的试验

高锰酸钾氧化+砂滤工艺可满足低污染负荷下净水安全的需要,这里进一步提高进水负荷,重点考察高锰酸钾氧化+砂滤工艺对铁、锰和氨氮的去除能力。主要污染物出水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 2所示。

图 2Mn=0.7mg/L 时出水效果

结果显示高锰酸钾氧化+砂滤工艺对铁的去除效果较好,在高锰酸钾投加量充足的条件下,出水铁浓度低于 0.05mg/L,且变化稳定;高锰酸钾氧化+砂滤工艺可应对最高进水锰负荷为 0.7mg/L,当负荷继续增大时,出水安全风险也随之升高;高锰酸钾氧化+砂滤工艺对氨氮去除能力有限,约为 0.5-0.6mg/L,当进水负荷大于 1.1mg/L,存在出水安全隐患。

(3)工艺处理能力分析

从上述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高锰酸钾氧化+砂滤工艺可应对的锰、氨氮最大负荷分别为 0.7mg/L 和 1.1mg/L,且该工艺投资小、启动快、运行简单、管理维护方便,满足应急处理对快速响应的要求,可作为M城市地下水源水厂应对高锰、高氨氮风险的应急处理技术。

4结束语

本文针对案例城市地下水源水厂原水存在的高锰、高氨氮污染风险和消毒工艺对污染物去除能力有限的问题,提出了高锰酸钾氧化+砂滤的应急处理工艺,考察了工艺对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文中提出的高锰酸钾氧化+砂滤工艺启动快,运行、维护方便,满足现阶段案例城市地下水高锰、高氨氮风险应急处理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丁桑岚.环境评价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第6篇:风险应急预案范文

【关键词】 安卓系统; 心脏康复风险评估; 应用前景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vided the basi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evaluation software,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Android system,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ardiac rehabilitation risk assessment software was evaluated.Method:The Android-based cardiac rehabilitation risk assessment software consisting a cardiac rehabilitation risk model, which was built upon multiple parameters such as past medical history, family medical history, habits,basic physical monitoring index,cardiovascular behavior rating scale,and medication history were used for the study.A self-adjustable item pool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such model.The cardiac risks then was assessed by utilizing computer’s adaptive principle. From January to June 2015,a survey was distributed to 300 patients from departments of cardiology in several general hospitals and community clinics in Guangzhou,their satisfaction of using assessment software,knowledge of cardiac rehabilitation and the need for evaluation of Android systems software were observed.Result:The patients had higher satisfactions of using Android-based cardiac rehabilitation risk assessment app in regards to its assessing time and accuracy.Meanwhile,the survey indicated that the majority of the patients had inadequate knowledge about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were in great need of personalized management on cardiac rehabilitation.Conclusion:Patients have higher satisfactions toward using Android-based cardiac rehabilitation risk assessment software. Such application has broader applicable prospect and practical value of intervening risk factor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and realizing personalized management on cardiac rehabilitation.

【Key words】 Android system; Cardiac rehabilitation risk assessment; Application prospect

First-author’s address:Guangzhou Dongsheng Hospital,Guangzhou 51012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19.037

心脏康复是一个多赢的健康体系,对患者而言,可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对医院而言可控制医疗成本,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及社会满意度;对国家而言可节约医疗资源。而心脏康复是一个缓慢的、系统的、长期的康复过程,仅在大、中型医院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而且长期住院康复的方法在我国现行的医疗体制下并不可行。因此,大力建设和发展社区心脏康复体系,对满足多层次心血管疾病人群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1]。现在针对心脏康复,已经有多种运行、心理、对症等措施,但是由于患者通常在院外,无法进行医疗的精确评估和治疗,因此对于各种康复手段的效果研究等工作,我国仍处于一个定性和粗略的阶段,正在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心脏康复及防预模式[2]。近年来文献[3-6]显示,美国、澳大利亚、荷兰等国家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MI患者的心脏康复程序,并应用相关软件收集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健康信息,通过互联网方式实时反馈给医护人员。通过对心脏康复成果的宣传,引起整个社会的重视,增强公众对于疾病预防及自我管理的意识,使预防、医疗、康复和保健更加完善地融为一体,造福广大的心脏病患者。所以本研究基于安卓系统开发心脏康复风险评估软件,通过问卷得到心脏康复风险评估软件的应用效果评价,同时调查患者对心脏康复知识的认知需求情况,为进一步推进评估软件的开发使用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1-6月对广州市多家综合医院心内科和社区门诊有需要心脏康复患者300例进行调查,年龄45~65岁,平均(52±6.8)岁;男163例,女137例;文化程度均初中以上。由于心脏康复的概念较广,因此笔者重点调查心血管疾病的低危人群(无需ECG检测)。具体来说是符合如下指标的人群:(1)单纯冠状动脉再通后;(2)>7.5 METs(缺血发作3周后);(3)无心肌缺血;(4)无左心功能不全;(5)无严重心律失常。

1.2 调查工具 参照中国心血管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问卷,在咨询专家和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自制患者对心脏康复知识的认知和应用安卓软件对心脏康复风险评估的满意度调查表。

1.3 方法

1.3.1 建立心血管疾病风险模型 采用既往史、家族史、生活习惯、基本生理检测指标、心血管医学行为量表与临床评分和用药史的方式结合进行。既往史/家族史包括如下内容: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缺少活动、精神紧张等;生活习惯包括如下因素:吸烟、饮酒、地域、饮食习惯等;基本生理测试指标包括:心率、心电图、体检结果等;行为量表和临床评分等包括:心血管疾病临床量表、Borg分级表、运动三原则量表(时长、频率、强度)。风险模型高度自定义,方便根据研究情况随时进行调整,心血管风险模型基于笔者改良的层次分析法(AHP)进行各种危险因素的全自动科学建模。

1.3.2 计算机自适应测评 每次风险评估除了填写相应的内容之外,通过计算机自适应测评的方式来进行。系统会根据患者所填写的资料,自动从内置的2000多个题库中抽取题目(都没有统一标准答案)。根据患者回答的情况,计算机测评自适应的原理,自动精简题库。最终回答题目一般不超过200个,不超过20 min。自适应题库将采用效度、信度和敏感度三个维度进行建设,采用SQLite数据库进行存储。在此基础上使用Android SDK的成熟开发方案创造应用程序,可用于支持安卓系统的移动终端如安卓智能手机、PDA等。

1.3.3 对上述自制安卓评估软件宣传实施环节 充分利用当前广州市比较成熟的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医联体政策下的公共卫生服务团队(全科医师、全科护士、健康管理师、心里咨询员、康复护士、社区志愿者),心脏康复模型在安卓系统的应用可通过社区网格化服务的各个环节、社区门诊、综合性医院心脏专科门诊寻求到更大限度需要心脏康复的患者,认识到心脏康复模型在安卓系统的应用的好处―使得患者康复与便捷双赢。

1.3.4 调查问卷 调查患者使用上述手机安卓系统对心脏康复评估软件的满意度以及对心脏康复知识的认知情况问卷,收集结果并评分。前者按“非常满意”5分,“满意”4分,“一般”3分,“不满意”2分,“非常不满意”1分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表明满意度越高;后者以“是”或“否”作答。

2 结果

30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90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96.7%。结果显示,患者利用手机安卓系统对心脏康复动态评估软件各方面满意度评分分别为:操作方便(4.16±0.42)分、评估时间短(3.91±0.51)分、评估准确度高(4.21±0.53)分、操作程序好用(4.30±0.33)分、

健康宣教内容全面(4.51±0.66)分、信息反馈医护人员及时(4.31±0.54)分、掌握心脏康复知识提高(3.61±0.23)分,但对无线网络信号满意度低为(2.51±0.83)分。同时调查显示128例(44.13%)认识到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并预防其发生,87例(30.00%)了解出院后的心脏康复方式,63例(21.72%)认为心脏康复运动对身体有明显的益处,表明患者对心血管疾病和康复相关知识认知不足;276例(95.17%)愿意参与心脏康复,264例(91.03%)愿意参加心脏康复的知识讲座,270例(93.10%)希望得到更多关于心脏康复的专业指导,278例(95.86%)希望通过安卓系统软件评估对心脏康复个性化管理,表明患者非常需要心脏康复知识及希望通过安卓平台对心脏康复过程的动态评估和分析;110例(37.93%)了解什么饮食习惯对心脏疾病有好处,282例(97.24%)能主动戒烟或不抽烟,237例(81.72%)能坚持长期有规律的服药,275例(94.82%)能严格遵守医嘱。

3 讨论

心脏康复是一个综合的治疗过程,旨在帮助心脏病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得到更好的康复,帮助患者了解与自己疾病相关的知识,个体化的饮食及生活方式改变的指导,心理调节,早发现早治疗等[7]。相关研究显示合理的心脏康复可使心血管疾病患者总死亡率降低20%,可减少患者再住院率,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使他们回归到社会家庭和工作岗位[8-9]。等[10]设计了社区医疗服务系统,基于互联网技术和现在医学信息技术,用户可在家中进行多项生理参数的检测,并通过网络将数据传输至社区医院进行后续诊断。这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基于安卓系统对心脏康复风险评估软件应用调查的结果,提示患者利用手机安卓系统对心脏康复动态评估软件满意度高,95.86%患者希望通过安卓系统软件评估对心脏康复个性化管理,应用前景广泛。

3.1 推动心脏康复管理 面对日益增长的亟待进行心脏康复的广大患者,由于缺乏根据我国实际国情建立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模型,无法准确用于各种心脏康复手段(例如锻炼、心理等)的效果评估、动态分析和科学研究。为建立改善心血管疾病的慢性管理方式,探讨应用适宜技术支持,基于安卓的医疗信息系统在医疗领域已得到了广泛应用,能够为医疗信息系统的发展提供保证[11-12]。本研究利用手机平台这一普及率极高的工具,将慢性病管理随时在患者身边,以方便心脏康复管理。

3.2 推动医疗模式改革,向心脏康复模式转变 各大医院目前实施临床路径的医疗模式,以治疗疾病为中心的模式已经转为心理-生理-社会的预防康复模式,将改善预后作为关键的措施,传统模式并未形成慢性病管理方法。因此将心脏风险模式纳入到慢性病院外管理中,将营养、运动、心理、教育等内容延伸到家庭慢性病管理中,使心脏康复真正地融入患者的全程医疗[13]。康复过程中,医护人员可以通过信息管理指导帮助社区与家庭患者院外康复而保证心脏康复的延续性和系统性,本研究利用手机安卓平台能更细化管理院外心脏康复[14-16]。

3.3 突出以患者为主导的慢性病管理 慢性病患者自我防预意识不强,为持续改进和科学用药,倡导自身健康责任,调动心脏康复患者的慢性病管理主动性,保证医疗科技持续发展[9]。本研究显示多数患者对心血管疾病相关知识认知不足,通过心脏康复的风险模型建立,利用手机安卓系统软件对心脏康复风险评估,将心脏康复转归到自我责任,可引导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基于安卓平台的网络进行心脏康复自我管理。

3.4 创新心脏康复管理模式 创新心脏康复平台,利用手机互联网建立一个没有围墙的心脏康复管理联盟,指导患者对慢性病的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可实时地将患者血压、血糖、血脂等检测结果反馈给医生,再通过网络达到对患者康复过程动态评估和调整患者心脏康复中的最佳靶心率与最佳运动时间等。根据运动时患者的生理指标、主观症状和自感疲劳程度,判断运动强度是否适宜等,本文研究安卓系统对心脏康复风险评估软件的开发,可有效提高连贯性。

3.5 社会效益 心脏康复可以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运动能力,促进其社会心理的健康,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冠心病患者的再入院率,从而降低住院费用等[17-18]。我国目前传统医疗模式仅注重心脏疾病治疗,缺乏对出院后的防治及管理[19]。本研究使用安卓系统心脏康复风险评估软件可对院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进行康复干预,以提高院外康复质量。

综上所述,基于安卓系统对心脏康复风险评估软件的开发和使用,患者使用需求和满意度高,通过使用手机安卓评估软件可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进行康复干预,并能实现心脏康复个性化的管理,创新心脏康复管理模式,具有及其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磊,刘跃飞.建立我国城市社区心脏康复体系的构想[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3,19(2):127-128.

[2] Hillsdon K M,Kersten P,Kirk H J.A qualitative study exploring patients' experiences of standard care or cardiac rehabilitation post minor stroke and transient ischaemic attack[J].Clin Rehabil,2013,27(9):845-853.

[3] Snoek J A,Cramer M J,Backx F J,Cardiao rehabilitationg:how much pain for the optimai gain[J].Neth Heart J,2013,21(3):135-137.

[4] Pfaeffli L,Maddison R,Jiang Y,et al.Measuning pysical activity in a cardiac rehabilitation population using a smartphonebased questionaire[J].J Med Internet Res,2013,15(3):61.

[5] Lee Y H,Hur S H,Sohn J,et al.Impact of home based exercise. training with wireless monitoring o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Korean Med Sci,2013,28(4):564-568.

[6] Piotrowicz E,Piotrowicz R,Backx F J.Cardiac telerehabilitation:current sitiuation and future challenges[J].Eur J PRER Cardiol,2013,20(Suppl2):12-16.

[7]曹小翠.广东省25家医院I期心脏康复开展状况调查分析[J].护理学报,2012,19(3B):28-30.

[8] Lawler P R,Filion K B,Eisenberg M J,et al.Efficacy of exercise-based cardiac rehabilitation post-myocardial infarction: a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trials[J].Am Hean J,2011,162(4):571-584.

[9] Lewin R,Doherty P.Cardiac rehabilitation and mortality reduction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the emperor’s new clothes[J].Hert,2013,99(13):909-911.

[10]吴昭,刘雷红.基于健康物联网的社区卫生服务系统设计[J].中国医药导报,2012,22(9):166-168.

[11] Jolly K,Taylor R,Lip G Y,et al.The Birmingham Rehabilitation Uptake Maximisation Study (BRUM).Home-based compared with hospital-based cardiac rehabilitation in a multi-ethnic population:cost-effectiveness and patient adherence[J].Health Technology Assess,2007,11(35):116-118.

[12]祁晓煜,郑卫娟.基于安卓的医疗信息系统[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5,33(6):105.

[13] van Het Reve E,Silveira P, Daniel F,et al.Tablet-based strength-balance training to motivate and improve adherence to exercise in independently living older people: part 2 of a phase II preclinical exploratory trial[J].Med Internet Res,2014,16(6):e159.

[14]胡大一,马长生.心脏病学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5.

[15]康晓凤,李峥.冠心病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6):444.

[16]杨永祥,胡大一.心血管热点荟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0.

[17]张宝慧.心脏康复研究的最新进展[J].中国临床康复,2003,7(1):4-5.

第7篇:风险应急预案范文

一、2020年上半年应急中心的主要工作

应急中心主要职责是按照局领导要求完成全县企事业单位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包括指导应备案应急预案的企事业单位编制、修订突发环境时间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的通报、协调工作;负责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和环境应急物资、设备的维护管理等。

1、2020年上半年共备案《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6份,其中一家为较大风险,其余均为一般风险等级。所有备案的《应急预案》均已在县政府网进行了公开。

2、检点企业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演练情况,对储备不足和演练中的问题提出意见,要求整改。

3、按照局领导安排,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4、按照省厅文件要求,督促帮助企业完成应急预案网上备案工作,目前这项工作还在进行中。

二、2020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我县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将以“防范环境风险、保障环境安全”为主要目标,切实做好环境风险事故的应急处理处置与企业风险事故日常监管工作。具体内容如下:

1、指导企业《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的编制、备案工作。按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法规,规范指导企业完成《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的编制、备案工作。同时采取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做好环境风险防范工作开展情况、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演练情况、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及处置情况以及落实整改要求情况等信息的公开。

2、完善我县应急物资库信息的录入。按照2019年国家应急物资库的建立和填报手册,继续完善我县各有关部门、重点企业等企事业单位的应急物资储备数量、种类、调用、存放期限等重要信息的统计和录入,补充完善已录入信息的变更、修改和增删内容。

第8篇:风险应急预案范文

(1.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和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2.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

摘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在装备管理中安全管理尤为重要。现根据从业经验,结合装备管理理论知识,深入阐述装备安全管理的工作重点,然后总结出装备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的规范和完善办法。

关键词 :安全管理;风险评估;应急预案

0引言

安全工作作为“保底工程”,不是中心工作,但能影响全局[1]。各种装备设施动用频繁,装备安全管理形势十分严峻。装备安全管理与装备日常管理一样,是装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把握装备安全管理的特点规律,对指导装备管理工作,提高整体保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装备安全管理的工作重点

装备安全管理虽然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复杂的工作,但只要坚持科学管理,就会取得一定的效果[2]。装备安全管理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我们对预防装备管理事故有个积极、科学的态度,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装备安全管理是有保障的。

1.1装备技术安全管理

装备技术安全管理就是从技术的角度,在装备使用、维修与保管过程中,加强安全工作的组织管理,消除隐患,重点避免因技术知识缺乏、没有技术规程而引发操作不当、蛮干、乱干,或者因技术设备不完善以及技术环境条件恶劣等原因引发各类装备事故[3]。

装备技术安全管理是装备安全管理最主要的环节。在装备管理实际工作中,因技术原因而造成的事故所占比例,远远大于其他因素引发的事故。因此,一方面,我们应下大力气提高各级装备管理人员自身技术技能,按照各种技术层面的操作规程和使用规定办事;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和完善各种装备的安全技术防护措施,提高装备自身的安全性。

1.2装备制度安全管理

装备制度安全管理是通过建立健全装备安全管理制度,对装备安全工作实施有效的指导、督促与监控,保证各项管理制度落到实处,从而确保装备管理的安全。装备制度安全管理是保证装备安全管理扎实有效的重要手段。只有认识到位、组织到位、领导到位、教育到位,才能保证各项制度落实,才能有效避免装备管理中人为事故的发生。

装备技术安全管理重点在于装备技术规程与技术设备的完善,侧重于装备方面;装备制度安全管理重点在于人员重视与制度完善、落实,侧重于装备管理人员方面。二者相辅相成,技术安全管理是基础,制度安全管理是手段,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实施,全面管理,才能达到装备安全管理的目的。

2如何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各种应急预案

安全工作以预防为主,但隐患存在,就有发生事故的几率。事故发生后,各种处置程序及手段都要靠应急预案予以明确。要制定实际管用的应急预案,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风险辨识

主要通过试验分析、测试检测、日常使用等手段,根据专家评估或经验总结,判断和发现装备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故障隐患及潜在威胁。即风险辨识主要是判断会遇到什么风险以及风险发生后会产生什么后果。风险辨识是制定应急预案的出发点和依据,如果我们对风险的种类和后果都判断不清,那么制定的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就值得商榷了。因此,只有风险辨识清晰,才能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目前,此项工作已引起大家高度关注,特别是依据使用经验及常识发现各种故障隐患已在工作中广泛开展,但是由于对部分装备设施了解不足以及受专业理论水平限制,许多潜在风险无法发现。今后工作重点应是协同科研院所、设计生产厂家,对装备设施进行梳理分析,提高风险辨识能力,同时系统、有效地登记、统计各种风险,建立相关档案,为应急预案的制定明确方向。

2.2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目前安全工作的时髦用语,许多文件中都要求重大任务之前需进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应是制定应急预案的基本依据。目前,各级对风险评估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我们进行风险评估大都还停留在风险辨识的层次上,只是简单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其实真正的风险评估最重要的内容是对风险的量化,对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后果严重性做出估计,即判断风险具体有多大。举例说明,风险大小可以简单地用公式表示为:

R=P×C

式中,R为风险大小;P为发生风险的可能性;C为发生后果的严重性。

风险大小取决于风险可能性与严重性的乘积,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P可能性、C严重性两者都不小,导致乘积R风险比较大,则表示为较为常见的重大事故,这是我们应急预案重点准备的项目。

(2)P可能性很小但C严重性非常大,导致乘积R风险比较大,则表示为小概率极端事故,也就是我们目前常说的极端情况下的特大灾害,由于事故后果具有颠覆性或特别巨大,因此也是我们应急预案主要考虑的项目。

(3)P可能性很大但C严重性非常小,导致乘积R风险比较大,则表示为几乎经常发生的小事故。由于其发生几乎属于常态化,也就失去了应急的意义,因此不是应急预案考虑的范围。

(4)P可能性很小C严重性也很小,导致乘积R风险比较小,应急预案不予考虑。

由于许多数据统计不足或者统计的案例过少,用概率定量估计风险大小十分困难,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采用定性估计方法确定风险大小是比较可行的。今后可以在此方面投入部分人力,进一步深入研究,为应急预案制定确定范围,为领导决策制定依据。

2.3风险处理

风险处理是实际行动的环节,我们制定的各种应急预案都是侧重此方面的。

真正行之有效的、全面的应急预案应包括5方面内容:风险避免、风险控制、风险接受、风险转移和事后调查研究。

(1)风险避免,即如何避免事故发生。一般针对可预见的、后果非常严重的事故,我们都要立足防范,目前的各种应急预案大都包含此方面内容,无需赘述。

(2)风险控制,即事故发生后如何控制影响范围,防止次生事故的发生。例如发生电气火灾后应立即断电,防止人员触电及火势蔓延,灭火过程中防止窒息、中毒等,都属于风险控制。但我们现有的应急预案此方面内容都过于简单,大都只针对某些特定事故就事论事、进行处置,很少涉及事故引发的进一步的次生事故的响应及处理,这也与风险辨识不深不细有关。

(3)风险接受,即明确哪些低概率、后果轻的事故是可以接受的。在事故发生过程中,许多情况是出乎意料的,而且发展蔓延迅速,应急处置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突出重点进行处置。因此,应急预案还应明确处置的先后次序及优先等级,明确紧急情况下哪些事项不需处置,哪些损失是可以接受的。只有这样,应急处置才能主次分明,现场指挥员才能思路清晰。

(4)风险转移,即事故发生后,由于无法控制,危及重大要害部位或目标的安全,需要果断采取必要措施转移危害结果,也就我们常说的“丢卒保车”。何时开始“丢卒”,如何“丢卒”以及多个“卒”的丢弃次序都需要明确。例如长江中上游发生洪水,危及武汉等重要城市的安全,国家必然在上游设立多个泄洪区,什么水位开始疏散人口,什么时候开始泄洪,多个泄洪区的泄洪次序必然都有明确规定。风险转移是“两者权衡择其轻”的结果,事故发生突然,且情况复杂,现场处置往往考虑不周,无法正确选择处置手段。临机处置只能是现场情况下较优的结果,很难是最优结果。而在制定应急预案时,可以详细斟酌,仔细衡量,做出的决定肯定要比临机处置做出的决定更周全,因此在应急预案中明确风险转移的详细处理过程,是非常必要的。

(5)事后调查研究。虽然不是风险处置的过程,但它可以积累资料,为今后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事故概率和后果严重性提供支撑。因此,有的应急预案当中还应涉及事故现场保护、事故调查处理程序等相关内容。

3结语

本文从技术管理和制度管理入手对装备安全管理进行重点分析,结合分析评估理论公式,提出了应急预案的5个方面,并介绍了风险避免、风险控制、风险接受、风险转移和事后调查研究的方法,对装备安全管理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能够解决装备安全管理、使用中出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靳白雨.安全工作要重点抓好“五防”[J].政工学刊,2012(11):60?61.

[2]临之.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门科学[J].化工管理,2011(9):1.

[3]谭蔚.压力容器安全管理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第9篇:风险应急预案范文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完整版全文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迅速有效处置生产安全事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20xx〕101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公布、备案、宣传、教育、培训、演练、评估、修订及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应急预案的管理实行属地为主、分级负责、分类指导、综合协调、动态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全国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行业、领域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并对应急预案的真实性和实用性负责;各分管负责人应当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应急预案规定的职责。

第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各种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综合性工作方案,是本单位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总体工作程序、措施和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

专项应急预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某一种或者多种类型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针对重要生产设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防止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专项性工作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根据不同生产安全事故类型,针对具体场所、装置或者设施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第二章 应急预案的编制

第七条 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遵循以人为本、依法依规、符合实际、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应急处置为核心,明确应急职责、规范应急程序、细化保障措施。

第八条 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一)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二)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

(三)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

(四)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五)有明确、具体的应急程序和处置措施,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

(六)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满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工作需要;

(七)应急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应急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

(八)应急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第九条 编制应急预案应当成立编制工作小组,由本单位有关负责人任组长,吸收与应急预案有关的职能部门和单位的人员,以及有现场处置经验的人员参加。

第十条 编制应急预案前,编制单位应当进行事故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

事故风险评估,是指针对不同事故种类及特点,识别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分析事故可能产生的直接后果以及次生、衍生后果,评估各种后果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防范和控制事故风险措施的过程。

应急资源调查,是指全面调查本地区、本单位第一时间可以调用的应急资源状况和合作区域内可以请求援助的应急资源状况,并结合事故风险评估结论制定应急措施的过程。

第十一条 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和同级人民政府以及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应急预案,结合工作实际,组织编制相应的部门应急预案。

部门应急预案应当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明确信息报告、响应分级、指挥权移交、警戒疏散等内容。

第十二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标准,结合本单位组织管理体系、生产规模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确立本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并体现自救互救和先期处置等特点。

第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风险种类多、可能发生多种类型事故的,应当组织编制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应当规定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应急预案体系、事故风险描述、预警及信息报告、应急响应、保障措施、应急预案管理等内容。

第十四条 对于某一种或者多种类型的事故风险,生产经营单位可以编制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或将专项应急预案并入综合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应当规定应急指挥机构与职责、处置程序和措施等内容。

第十五条 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场所、装置或者设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编制现场处置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应当规定应急工作职责、应急处置措施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事故风险单一、危险性小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只编制现场处置方案。

第十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向上级应急管理机构报告的内容、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应急物资储备清单等附件信息。附件信息发生变化时,应当及时更新,确保准确有效。

第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当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或者实际需要,征求相关应急救援队伍、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意见。

第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的各类应急预案之间应当相互衔接,并与相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急救援队伍和涉及的其他单位的应急预案相衔接。

第十九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编制应急预案的基础上,针对工作场所、岗位的特点,编制简明、实用、有效的应急处置卡。

应急处置卡应当规定重点岗位、人员的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以及相关联络人员和联系方式,便于从业人员携带。

第三章 应急预案的评审、公布和备案

第二十条 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组织有关专家对本部门编制的部门应急预案进行审定;必要时,可以召开听证会,听取社会有关方面的意见。

第二十一条 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企业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带储存设施的,下同)、储存企业,以及使用危险化学品达到国家规定数量的化工企业、烟花爆竹生产、批发经营企业和中型规模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并形成书面评审纪要。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论证。

第二十二条 参加应急预案评审的人员应当包括有关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方面的专家。

评审人员与所评审应急预案的生产经营单位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二十三条 应急预案的评审或者论证应当注重基本要素的完整性、组织体系的合理性、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的针对性、应急保障措施的可行性、应急预案的衔接性等内容。

第二十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经评审或者论证后,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公布,并及时发放到本单位有关部门、岗位和相关应急救援队伍。

事故风险可能影响周边其他单位、人员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有关事故风险的性质、影响范围和应急防范措施告知周边的其他单位和人员。

第二十五条 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应急预案,应当报同级人民政府备案,并抄送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应急预案,应当抄送同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第二十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应急预案公布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按照分级属地原则,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进行告知性备案。

中央企业总部(上市公司)的应急预案,报国务院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备案,并抄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其所属单位的应急预案报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备案,并抄送同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前款规定以外的非煤矿山、金属冶炼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企业,以及使用危险化学品达到国家规定数量的化工企业、烟花爆竹生产、批发经营企业的应急预案,按照隶属关系报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的备案,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确定。

油气输送管道运营单位的应急预案,除按照本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备案外,还应当抄送所跨行政区域的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煤矿企业的应急预案除按照本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备案外,还应当抄送所在地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第二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申报应急预案备案,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应急预案备案申报表;

(二)应急预案评审或者论证意见;

(三)应急预案文本及电子文档;

(四)风险评估结果和应急资源调查清单。

第二十八条 受理备案登记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对应急预案材料进行核对,材料齐全的,应当予以备案并出具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材料不齐全的,不予备案并一次性告知需要补齐的材料。逾期不予备案又不说明理由的,视为已经备案。

对于实行安全生产许可的生产经营单位,已经进行应急预案备案的,在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时,可以不提供相应的应急预案,仅提供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

第二十九条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应急预案备案登记建档制度,指导、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做好应急预案的备案登记工作。

第四章 应急预案的实施

第三十条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普及生产安全事故避险、自救和互救知识,提高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置技能。

第三十一条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将本部门应急预案的培训纳入安全生产培训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重点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培训工作。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开展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应急知识、自救互救和避险逃生技能的培训活动,使有关人员了解应急预案内容,熟悉应急职责、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

应急培训的时间、地点、内容、师资、参加人员和考核结果等情况应当如实记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

第三十二条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本部门、本地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第三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风险特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第三十四条 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应急预案演练组织单位应当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

第三十五条 应急预案编制单位应当建立应急预案定期评估制度,对预案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进行分析,并对应急预案是否需要修订作出结论。

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企业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企业、使用危险化学品达到国家规定数量的化工企业、烟花爆竹生产、批发经营企业和中型规模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三年进行一次应急预案评估。

应急预案评估可以邀请相关专业机构或者有关专家、有实际应急救援工作经验的人员参加,必要时可以委托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机构实施。

第三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并归档:

(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上位预案中的有关规定发生重大变化的;

(二)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发生调整的;

(三)面临的事故风险发生重大变化的;

(四)重要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的;

(五)预案中的其他重要信息发生变化的;

(六)在应急演练和事故应急救援中发现问题需要修订的;

(七)编制单位认为应当修订的其他情况。

第三十七条 应急预案修订涉及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应急处置程序、主要处置措施、应急响应分级等内容变更的,修订工作应当参照本办法规定的应急预案编制程序进行,并按照有关应急预案报备程序重新备案。

第三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落实应急指挥体系、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资及装备,建立应急物资、装备配备及其使用档案,并对应急物资、装备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使其处于适用状态。

第三十九条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事故时,应当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组织有关力量进行救援,并按照规定将事故信息及应急响应启动情况报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第四十条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结束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当对应急预案实施情况进行总结评估。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一条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当将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工作纳入年度监督检查计划,明确检查的重点内容和标准,并严格按照计划开展执法检查。

第四十二条 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每年对应急预案的监督管理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并报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第四十三条 对于在应急预案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人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生产经营单位可以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四条的规定,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5万元以下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照规定编制应急预案的;

(二)未按照规定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的。

第四十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一)在应急预案编制前未按照规定开展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的;

(二)未按照规定开展应急预案评审或者论证的;

(三)未按照规定进行应急预案备案的;

(四)事故风险可能影响周边单位、人员的,未将事故风险的性质、影响范围和应急防范措施告知周边单位和人员的;

(五)未按照规定开展应急预案评估的;

(六)未按照规定进行应急预案修订并重新备案的;

(七)未落实应急预案规定的应急物资及装备的。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备案申报表》和《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由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统一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