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鼓励式教育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曾经有个著名的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把学生按智商分为三组:高智商组、普通智商组、智商较低组。然后再把每一小组分为两个小组:第一小组采用表扬式的教育方法,第二组采用批评式的教育方法。结果一段时间下来发现:高智商这一组都有进步,但几乎没有什么差距,而普通组和较低的这两组受表扬的明显进步得多,而受批评的几乎没有进步,甚至退步了。一般来说,高智商和低智商的人都比较少,而绝大多数是普通人,都需要别人的鼓励。虽然“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是对普通个体的教育必须要采取适当的方式、恰当的态度。特别是九十年代后的学生,敏感、孤傲,更渴望别人的关注、赞扬和鼓励。因此对他们采用鼓励式的教育方法,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班曾经有个学生学习成绩比较差,对周围的事情非常淡默。我经过了解知道,他来自于一个单亲家庭,母亲对他非常严厉,对他的学习要求尤其高。很多时候他达不到母亲的要求,就去撒谎,谎言揭穿之后是更严厉的责罚。因此,他逐渐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同时,我也了解到他的思维很活跃,也有较强的集体观念。于是,我就采用出其不意的方式在课堂上宣布让他做班长,然后马上问他:“对自己有信心吗?”他毫不犹豫地说:“没信心。”我马上非常肯定对说:“我相信你,你肯定行,你有这个能力。”
这件事情之后,我明显感觉到他有了很大的变化,青春的活力重新在他身上焕发出来。他开始自觉主动地学习,而且开始关心周围的同学,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班级的工作之中。虽然有时在处理事情时有欠缺,但在教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他一个月的任期。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再加上教师、同学们对他发自内心的关注,他终于摆脱了一贯沉闷的情绪,成为一个活泼开朗、自信、有进取心的朝气蓬勃的学生,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提高。
二、感动式教育
九十年代后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受到的关注很多,他们觉得别人对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应当的,他理所当然地要受到别人的宠爱、关注,他们似乎忘记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是他们也很孤独,缺少与父母、与同龄人的有效沟通。一次真诚的沟通会让他们感动,会带来他们的好感,会带来他们的信任。因此,对学生的教育,不要一味地感叹,一味地指责,要感动他们。
山东的一位家长教育孩子很有办法。他的儿子在读高中,他每天中午给儿子送饭,同时带上《体坛周报》等报纸。他说:“我知道孩子喜欢足球,所以就买报纸让他了解有关信息,不然他就会东打听西打听,反而影响了学习。”他还有意识地跟孩子聊足球,可谓“润物细无声,父情潜入心”。这样孩子真切体会到父亲对他的关爱,觉得父亲很理解他,十分感动,就努力地学习,报答父母。
我们教育学生也要像这位家长一样感动学生。感动学生的方式很多。在学生碰见难题,不知如何解决时,我们适时适度的关心,会让他们感动;在学生生病,孤独想家时,我们关心他们,会让他们感动;读到感人的文章时,我们带有感情地读给他们听,与他们共享,会感动他们;发现他们哪怕是很小的进步,我们及时表扬和鼓励,会让他们感动。多次的感动,多次的心灵碰撞,会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激情,挖掘他们的潜力,使他们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
三、细节式教育
一个人的一言一行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境界,思想面貌,而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也逐渐地影响着他的心态,他的生活观念。一个脏话连篇的学生,不会懂得文明举止的重要性,不会体会文明举止所带来的心情舒畅和人格的升华;一个刚愎自用的学生,不会真正懂得尊敬别人,不会真正得到别人发自内心的认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不会看到别人存在的价值,不会体会到协作中取胜的喜悦;一个生活奢侈的学生,不会懂得生活的艰辛,不会真正理解辛勤劳动的意义。看似微不足道的一言一行,却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一定要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关注学生的生活细节,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教学就是养成学生求知的习惯,教育就是养成学生求善的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细节教育可使学生意识到礼貌、尊敬、关心、节俭等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独立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自我反省的能力,使其在反省中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次吃午饭时,我碰见一个学生要将多半盆的米饭倒掉,忙上前阻止。学生觉得很不解,一碗并不好吃的米饭倒掉有什么了不起的。面对这种情况,我明白学生并没有认识到粮食的重要性和紧缺性。恰好前几天我看了一组关于尼日尔难民的图片,其中一幅是一个刚一岁的小孩放在他妈妈嘴上的小手,本应滑嫩柔软的小手看起来却像六、七十岁老人的手,看起来让人心疼。于是,我拿出图片让学生观看,并告诉她世界上每五秒钟就有一个儿童死于饥饿。然后,我再讲贫困山区的孩子,父母的辛苦,让其明白粮食的重要性和来之不易。
这些让她听得热泪涟涟。从此以后,她悄悄给自己定了一个计划:爱惜粮食,把节省的钱捐给贫困儿童。没想到一个月后,她竟然节省了三百块钱,通过教育局捐给了本地的一个失去父母的小女孩。小女孩接过钱时,非常感激,一再地说:“谢谢姐姐、谢谢姐姐。”看着缓缓离去的孤凉的背影,我的学生又一次流泪了。她说:“我不知道还有这么不幸的孩子。看着小妹妹无助的眼神,单薄的身材,我很难过。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更好地帮助他们。”
自此以后,这个学生不但很节俭,学习也比以前刻苦了许多,并且懂得了孝敬父母。她说父母挣钱很辛苦,她要珍惜父母的劳动,让父母的付出得到真诚的回报。
对糖尿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能提高其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有效促进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我们对105例住院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进行调查,分别对其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收到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自2007年3月~2008年3月我科收治的105例糖尿病患者,男58例,女47例。年龄32~84岁,平均58岁。高中以上学历48例,初中以下学历50例,文盲7例。城市人口75例,农村人口30例。
2 健康教育方法
由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24小时评估目前生活方式及糖尿病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包括吸烟、饮酒、饮食、运动、作息、心理状态。根据收集的信息和患者的学习能力,遵循个体化原则,制定出具体的符合患者需要的教育计划,采用单独指导,具体操作演示,回答提问,推荐和鼓励学习相关书籍的方法。糖尿病教育要伴随于患者治疗的全过程,学习方式和学习时间视情况随时调整。在教育过程中要不断地修改和完善教育计划,以适应患者不同阶段的教育需求。
3 实施健康教育干预
本组105例患者均知道自己有糖尿病,但对糖尿病相关知识了解较少,我们针对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学习能力,把教育内容分解为几种不同的形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发生发展、治疗目的、并发症的危害及预防护理重要性,降糖药的分类及服用方法、注意事项等,把健康教育内容贯穿于护理工作和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中,并随时解答患者的疑问。对一些具体操作如血糖仪的使用,胰岛素的储存及注射部位、时间、方法、剂量、注意事项要多次讲解演示。尤其对老年患者要耐心细致反复宣教,直至患者和家属熟练掌握。责任护士每日对教育内容进行评价,对欠缺部分和患者掌握不牢的地方及时补充,强化教育效果。
3.1 戒烟禁酒教育:105例患者中有63人吸烟,占60%,烟酒可引起大动脉病变,加速动脉硬化,被列为高血压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高血压和冠心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因此对于长期形成吸烟饮酒习惯的患者,要让他们懂得戒烟酒及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性,烟瘾较大患者,要在短期内戒除比较困难,可以劝其减少每日吸烟数量,直至戒除。这个过程需要有恒心和毅力,同时应取得家人之间配合,经常督导和鼓励患者。
3.2 饮食指导:饮食治疗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患者均缺乏规范科学的指导,认为只要按时按量服药,饮食上可以放松,有的老人甚至认为自己年岁己高,控制饮食治疗意义不大。因此,要充分了解这些对饮食治疗不正确的态度,在教育过程中采用多种形式,同患者一起制订食谱,介绍一些低糖无糖食物,讲解平衡膳食方法,进食与血糖的关系,要积极鼓励患者树立信心,尽快转变对饮食治疗的态度,同时取得营养师、配餐员工配合,家属的支持,共同达到饮食治疗控制血糖的目的。
3.3 运动疗法:运动疗法是糖尿病的一项治疗,肌肉运动可促使葡萄糖的摄取,降低血糖[1]。科学的运动还能够改善心肺功能,消除紧张情绪,调节机体免疫力。在教育过程是要让患者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不论采取何种运动,都应持之以恒。运动要以自己感觉无不适、疲劳为宜,运动量要由小到大,循序渐进,同时,在运动期间应严密监测血糖,根据血糖随时调整运动处方。
3.4 规律生活的养成:规律的生活,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是糖尿病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105例患者中有41例作息时间不规律,在职的患者工作紧张、压力大,部分退休老人因无事可做,打牌、打麻将消磨时间,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甚至一通宵,我们针对这些情况,耐心向他们讲解休息对糖尿病的重要性,住院期间注意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出院后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生活和休息。
3.5 心理疏导:由于患者对糖尿病终身治疗的认识不足,在治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异常心态:(1)焦虑和恐惧,部分患者由于病情长及病情持续进展所引起的并发症所致。表现为对病情及治疗过分关切敏感,继而导致高度紧张引起失眠。(2)轻视和无所谓心理,部分患者认为自己尚年轻体质好,不愿接受糖尿病患者的角色,对治疗不注重,仍照常工作生活,参加各种应酬,无所顾忌。部分高龄患者认为自己高龄,有生之年也不长了,对治疗满不在乎。(3)消极悲观情绪,糖尿病一经确诊,需终身治疗并难以治愈,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感到前途无望,对治疗采取消极态度。针对以上不良心态,我们对其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与之进行心理沟通,掌握其心态与之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满足患者的需求,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尊重、理解、鼓励患者,使之能够正视自己病情,正确对待工作、生活和疾病的关系,始终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
4 效果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进行评分分析。首先了解:患者一般情况,生活习惯,糖尿病有关知识,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和建议,附最近一次空腹血糖检查结果。要求填表者直接回答每一个问题。听课后1周内再填写同样一份调查表,1个月后测空腹血糖1次。
健康教育前后105例患者对糖尿病有关知识,如对所患糖尿病类型、饮食治疗与血糖控制的关系、饮食治疗的内容、运动与心理因素与血糖的关系、理想的体重范围、口服降糖药的使用与注意事项、注射胰岛素的方法、并发症的类型与观察等掌握的程度:健康教育前≥60分的30例,
5 讨论
5.1 健康教育对空腹血糖值的干预:健康教育前、后空腹血糖值的比较,可见1个月后的空腹血糖正常者较健康教育前明显增加,虽然这与药物治疗有一定的关系,但患者获得了糖尿病有关知识后,对饮食、运动、心理、用药等方面进行主动地自我调节,对不良生活习惯、行为等干预也起到了调控作用。达到了有效控制血糖的目的。
5.2 在患者中开展合理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指导患者的行为改变,而正确的行为改变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血糖、血脂并控制体重,从而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和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提高生活质量。行为改变在糖尿病代谢控制中日益受到重视,是衡量糖尿病教育项目成功与否的标志。护士在教育前应对患者的各项与血糖控制相关的行为进行评估,制定教育计划应以改变患者行为为目标,开展糖尿病教育后要定期随访,以了解并督促患者的行为改变,如多久测1次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运动,饮食情况并及时给予支持和鼓励。
5.3 调查中绝大部分患者体会到本次健康教育对自己帮助很大,对饮食调节、适宜的运动量、服药注意事项、自我注射胰岛素的方法、预防和延缓并发症发生等有了系统的认识,解除了部分心理压力,对今后治疗疾病有了信心。患者认为健康教育是他们治疗预防疾病及解决健康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他们懂得了自己应该怎样保健,何时应该求助于医护帮助。90%的患者要求今后多组织此类宣教,及时通知本人及其家属参加。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美术;必要性;策略
认为,社会的全面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人的全面发展。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不断得到社会的青睐。小学是一个人教育的初级阶段但也是最重要的阶段,而美术教育是培养人“美”的重要方式,因此,大力推进小学美术教育是必要的和切实可行的。
1小学美术教育的必要性
本节将从美术教育的重要性、素质教育要求、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探讨小学美术的必要性。
1.1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是美学教育的重要途径,注重培养学生的知美、审美、用美能力,通过美术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小学教育多从7岁开始,这个阶段的孩子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对美学具有强烈的认知和感知,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是开展美学教育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培养还真树立正确的美学观念的重要时期,有效的开展美术教育对于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开展小学美术教育具有较强的必要性。
1.2美术教育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小学美术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最具操作性和主要形式和最有效途径[1]。新课程在全国全面推广,对美术课程也有了全新的安排,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全面提高小学美术教育水平势在必行。
1.3美术教育有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通常表现出灵活、开放、好奇的个性,具有精力充沛、坚持不懈、注意力集中、想像力丰富以及富于冒险精神等特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该从小学生抓起,充分利用小学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小学美术课程是完成这项任务的有利载体。美术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在美的环境中,感知美、发现美、创造美,鼓励学生大胆的创新和想象,不断提升想象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为成为创新性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2小学美术教育的推进策略
小学美术教育具有现实的必要性,要采取有利的措施,扎实的推进小学美术教育顺利开展。
2.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在教育实践中,虽然素质教育提出了很多年,但学生的考核方式仍然以分数为主,学习内容以数学、语文、外语为主,美术教育往往被忽略。因此,各级教育部门,特别是学校应该转变观念,提高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充分认识到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意义。在提倡全民创新的背景下,素质教育特别是美术教育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是培育新时期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同时,创新美术教育的考核方式,不仅仅简单以分数论英雄,更加注重学生对美术、美学的思考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的考核,通过在实践中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才能使家长、学校、社会充分重视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2.2创新方法,多点教学:
美术教学不能仅仅依靠教材和大纲,美术能够给人无限的想象和发挥空间,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以及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能够带给学生更多创新的灵感。所以,要创新美术课堂的教学方式,提倡多点教学,充分调动学生思想的能动性。首先,引进互联网技术。在大力提倡互联网+的时代,要讲互联网引用美术教学的课堂中,通过互联网技术,将枯燥乏味的课堂转换成生动逼真的画面和声音,使学生在动态的教学中获得灵感;其次,将声音引入美术课堂。每个人对声音都具有天生的敏感性,通过将声音导入美术教学,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通过海浪声以及海鸥的歌声,可以使学生联想到身临大海的感觉,然后鼓励学生将想到的场景用美术的形式表达出来,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第三,通过实践丰富教学方式。纸上得来终觉浅,缘知此事需躬行。课堂教育可以传授知识,但知识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升华,美术教育更应该重视实践的作用,通过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美、感知美,并引导学生将发现和感知的美通过画笔进行表达和扩展,逐渐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2.3加大投入,更新设施:
教育部门应该建立美术教学专项资金,用来发展美术教学。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由于缺少美术教学设施,导致美术课教学过程中力不从心。通过加大投入力度,一方面,更新美术教学设施,提供充足的教学素材、工具、材料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高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加大对美术教师的培训力度,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了教学的质量,特别是美术教学,教师应该首先具备较高的美术素养以及美学素质,才能充分引导学生走进美术的世界;另外,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课外资料、杂质、画集等,使美术教学能够有的放矢。
3结论
小学美术教学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各级教育部门,特别是美术教师,要充分认识美术教学的必要性,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采取有利的措施,推进小学美术教学顺利开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充分引导学生发现美、感知美、创造美,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一、版画教学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现状
(一)缺乏对版画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在我国的高校美术教育中,美术课程的设置与教学方法没有得到有效地创新,自主创新意识比较薄弱,很多形式都是参照专业美术学院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进行的。版画教学在高校的美术教学中还没有得到高度的重视,美术教育一般将重点放在了国画以及油画的学习上,而忽略了版画的教学。在各个高等美术学校的教育中,通常将美术教育分为了综合材料、国画、水彩以及油画等几个专业,设立版画教学的学校非常少,即使一些高校拥有非常健全的版画教学的设施,也对版画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这使得版画教学不能够进行下去。版画教学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得不到重视,主要是因为高校领导没有充分地认识到版画教学的重要性。
(二)学生缺乏创造性思维
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版画教学中,开始的时候一般都是先进行色彩与素描等基础课程的学习,这些基础课程的内容主要是对高考学习的延伸。虽然版画教学中摹写对象发生了变化,并且对学生的技能水平有着更高的要求,但是版画教学的模式并没有发生改变,还是比较传统。学生在学习版画教学的理论内容时,一般都会感到非常枯燥,同时由于版画教学的教学方式非常单一,学生在进行版画的学习时就会缺少积极性,从而不积极主动地进行创新。学生创新思维得不到发展,就会导致版画教学不能够深入地进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够认识到版画教学的重要性,对与之相关的文学、民间艺术等没有一个充分地了解。如果学生不能够正确地认识写实性绘画,就会产生错误的思维,认为写生就是艺术的创作,这样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三)就业形势与浮躁泛文化潮流的负面影响
中国文化在“泛西方化”背景下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很多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这就使得学生不能够充分、深刻地认识到本国的优秀文化,从而过分地追逐西方文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的知识体系不能够得到完善,学生的审美局限于表面,不能够真正地认识到艺术作品表现出的美,也不利于学生自身艺术创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除此之外,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也对版画教学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严峻的就业形势冲击着学生的学习心理,并且模糊了学生的学习目的,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改变,影响版画教学的顺利进行。
(四)学生缺乏对版画的学习兴趣
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版画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就目前的版画教学现状而言,学生对版画的学习缺少兴趣。学生缺少学习兴趣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首先就是学生在刚刚学习版画内容时,没有明确版画的学习意义。学生不能够认识到版画学习的意义,就会在版画的学习过程中遇到很大的阻力,从而导致对学习失去信心,不愿意进行版画的学习。版画的创作非常复杂,并且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转换意识和创造性。学生在进行版画的学习时不能够紧跟教师的思维,使得思维出现断层,对版画失去兴趣。其次就是就业形式使得学生排斥版画学习。美术教育经过了很多次的改革,传统的美术教育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的版画教学需求,而在版画教学中却还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单一的教学方式和封闭的教学环境使得版画教学不能够适应现代化的发展,从而使得就业形势很不明朗。最后就是授课方式古板,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于美术教育体制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革,高校版画教学如果不能够打破传统的教学形式,适应发展的需求,就会使得版画教学方式变得非常单一,学习氛围非常枯燥,不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教师教学手段有待改善
高校美术教育中的版画教学非常重视教师的教学手段,然而,在目前的版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手段还有待改善。学生对版画教学不感兴趣也会影响教师的讲课,教师在讲课时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进行知识的讲解时,不能够对知识进行充分地剖析,师生之间不能够进行有效地沟通。由于版画教学没有一个统一的教材,教师在讲课时使用的教材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版画内容的教学没有一定的计划性和合理性,教师在讲课时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讲解,不能够清晰地讲解版画教学的重点,使得版画教学具有非常强烈的学术味。
二、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版画教学的改进对策
(一)树立对版画教育的正确认识
版画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版画教学中,只有正确地对版画教育进行认识,才能够在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版画所具有的性能非常得多,不仅包含了其他造型艺术的特征,还具备自身独特的版、印特点。版画的这些特点使其非常具有艺术教育价值,教师应该在版画教学中对学生的创造性和计划性进行重点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版画教育意识。正确地对版画教学进行认知,能够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通过先制版后印画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好版画绘制的特点与各种绘画工具的使用。版画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艺术,它将技法与内涵有效地融为了一体。教师在版画教学过程中,应该正确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因此,为了更好地进行版画教学,就需要对版画教学的重要性给予高度的重视。
(二)调整美术教育中版画的培养方案
在进行高校美术教育中的版画教学时,想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需要对美术教育中的版画培养方案进行合理的调整。对于传统的美术教学方案而言,在制定过程中给予的版画课程非常得少,在整体的课程结构中只占有很小的一部分比例,这不利于学生版画的学习。高校低年级版画的课时量应该适当地增加,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则可以将版画课作为选修课进行教学。这样的版画教学方案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并且对高校美术教育的模式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三)加大版画教学的投入,完善硬件教学设施
对于高校美术教育中的版画教学而言,想要适应社会就业的需求与西方文化的负面影响,就需要高校加强对版画教学的投入力度,不断健全版画教学的硬件设施。版画的制版和印刷都与版画教学中的硬件设施密切相关,只有具有健全的硬件设施,才能够提高版画教学的质量,并且提高版画作品的质量。因此,在版画教学中,只有不断地对相关的硬件教学设施进行完善,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才能够促进版画教学的开展,从而避免受到一些因素的负面影响。
(四)提高学生学习版画的兴趣
学生的版画学习兴趣对版画的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在进行高校美术教育中的版画教学时,学生对版画教学不感兴趣,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就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学生的版画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应该加强课前引导。教师可以加大版画的宣传力度,以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进行版画作品的欣赏,体会版画的美感。其次,强调版画的课堂趣味性。教师应该充分地发挥版画材料的趣味性、版画制作的趣味性以及版画示范的特色等。最后,体现版画学以致用的意义。版画的学习能够直接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作意识,让学生体会到版画的重要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版画的教学效果。
(五)鼓励教师积极探索版画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赏识教育;小学教育;应用探究
一、赏识教育的内涵与重要性
1.1赏识教育的内涵
赏识教育从根本来说,是依靠鼓励的方式对学生表达赞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尽快从家庭生活融入到校园生活中,使学生将学习作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小学生由于长期生活在家挺的保护之下,个人的心理素质脆弱,自理能力差,在面对很多同龄的,在某方面强于自己的人时,容易产生敏感、自卑的情况,同时面对挫折,没有独立面对和解决的能力。而相对自信的学生,往往能更好的解决遇到的困难,因此,小学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强化学生的自信心。小学教师是赏识教育的一线使用者,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与学生的相处方式提出除了更高的挑战,教师要精准抓住学生本身最出色的部分,使用更加委婉且明确的方式让学生对自身的缺点以积极的态度进行改善,帮助学生变得越来越优秀,具有更加强大的自信心。
1.2赏识教育的重要性
使用赏识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汉语利用赏识教育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用赏识教育的方法,为学生带来更强大的学习动力,为学生建立足够强大的自信心来面对学习时遇到的困难。而后,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主动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其能利用较少的精力,学到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需要学生和教师双方共同努力,教师良性的利用赏识教育的教学技巧,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长期的鼓励,推动学生成长和学习。最后,赏识教育并非是要教师对学生的所有表现一味的表现出鼓励的态度,适当的批评教育能够帮助学生认识真实的自己,通过教师这一类成年人的视角提出对学生的成长的建议,强调学生的有点和缺点所在,帮助学生改善自身的缺点,鼓励学生积极面对困难,锻炼强大的内心接受将来的挑战。
二、赏识教育在我国小学生教育中的现状和问题
2.1教育环境影响学生的性格养成
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受教育氛围,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而言,家挺和校园是创建学习氛围最好的场所。首先,家庭对小学生的影响远远大于学校,有些学生是处在父母离异、父母打工等特殊情况的家庭环境中,极易造成缺失家庭关爱的情况,难以给与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学生很容易产生自卑、焦躁等情绪。此时,学校要采取措施弥补学生的心里创伤,仅依靠教师的赏识教育并不能解决问题,学校方面也要通过举办各种活动的方式对学生的性格进行纠正和影响,例如经常举办手工膳食分享活动,为学生提供简单、安全的食材,通过抽签的方式将自己的成果分享给自己抽到的学生,加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情谊。其次有些家庭对学生的保护过于全面,导致学生自理能力差,不会系鞋带、不会使用饮水机、不会使用筷子,而在学校中学生会接触很多比自己优秀的同龄人,困难比其学习能力强、自理能力强、会唱歌跳舞等,此时学生也很容易产生自卑的情绪,学生的自信心受到很严重的打击,并且不能再短时间内建立起来。因此,学校和教师要关注学生在校园内的各种表现,采取多种措施帮助学生找到个人的闪光点,借助赏识教育为学生打造一个良性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建立自信面对学习和生活。
2.2学习成绩影响着学生自信心建立
应试教育对当下的教育环境又很严重的影响,多数学校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比其他所有事情都重要,学生的本职工作使学习,除了学习任何时间都是杂事。往往这些学校对学生的检测标准都是学生的成绩,这就导致一些成绩较差的同学难以建立学习信心,面对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采取逃避的态度,挤压的学习问题越多,学生提高成绩的难度也会越大,从而逐渐丧失学习兴趣。近些年来,教育改革的推进使学校逐渐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然而在实际操作方面,该百年教育模式和固有的评判标准还是任重道远。
2.3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了解不够完善
小学生活使小学生第一次系统的接触学校教育,在独立能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存在比较大的欠缺,首先使接触的人从亲戚家人变为较为陌生的教师和同学,如何与同学相处,如何与教师交流都是学生在人际方面面临的难题,也是培养学生责任感和道德感的机会。然而,处在小学年龄段的小学生心里上并不成熟,稳定性差,对学习并没有足够明确的认知,与玩乐相比,学习在学生心中的地位更低,如何让培养学生最学习的专注力,引导学生束力正确的学习观念,是教师和学校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自小学阶段为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鼓励学生向积极的反方向发展,能够使学生一生受益。
三、赏识教育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3.1丰富赏识教育的作用
赏识教育使鼓励为主,批评指正为辅的教育方法,主张为学生树立自信心,但并非是忽略学生的缺点,只单纯的对学生提出表扬。过分的表扬容易使学生产生自负心里,不利于学生与其他同学的相处,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这是由于学生本身并没有教师过分夸奖的那样优秀,长此以往学生无法面对真实的自己。因此,教师在肯定学生的优点之后,也要对不足之处做出批评,鼓励学生改正缺点,正确的指导学生成长。例如,当学生对一首古诗提出自己的看法,但并非是古诗所表达的意境,教师便可以首先对学生勇于表达自己意见进行表扬,再针对学生的看法与古诗的相悖之处进行讲解,不但能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还能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3.2关爱学生,用爱使赏识教育发挥作用
小学教育工作比较轻松,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将整个教学班作为教学的主体,而非某一个学生。教师要注意不能对某一个学生有较为特殊的对待,导致其他学生产生不平衡的心理。对于学习成绩不优秀的学生,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其他方面的优点进行探索,了解学生内心的的想法,用心为其解决困难,用朋友的相处方式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上的困难,身体力行的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给学生努力的目标,使用鼓励的方式帮助学生走出困境。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用爱鼓励学生努力提高个人能力,切实帮助学生感受校园生活的美好。
3.3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帮助学生重拾信心
来自教师的表扬与家长的表扬不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与学生和家长相比更为生疏,学生对教师有更强的自尊,当获得教师的表扬时,学生的自尊心得到强烈的满足。由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较大,教师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并非学习好的学生就是优秀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比如有些学生写字漂亮,有些学生画画好看,这些都是学生的闪光点。学生的成绩有优有差,教师往往对成绩好的学生有更多的夸赞,而对成绩差的学生是忽视的态度,这回严重打击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学习的信心,容易导致学生的成绩越来越差。赏识教育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对每个同学采取鼓励的教育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信心,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被教师注意的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帮相互学生祝步步提升学习成绩。
3.4打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我国素质教育发展至今,师生关系变得越来越平等、和谐,在传统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只有教师同学生和谐相处,学生才愿意将心里的难题告诉教师,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才能更加密切。最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朋友关系相处,无话不谈,学生相信教师并希望与教师分享自己的生活,教师以朋友的身份倾听并以长者的身份给出意见,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宝贵的经验。然而并非所有的教师都会与学生相处融洽,部分教师仍然以领导者的身份对待学生,者将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教师要采取正确的方法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定期与学生交流,打造评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摘 要:幼儿合作行为是一种亲社会行为,也是促进其社会性发展的主要手段,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幼儿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在现实教育中常被忽视的现实状况,本文针对促进幼儿合作行为的发生发展为幼儿家长和教师提出行之有效的教育建议。
关键词:幼儿合作;家长;教师;教育建议
一.对幼儿家长的建议
1.鼓励幼儿与同伴交往
幼儿社会化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与同伴的交往,多数容易合作的幼儿都有很强的交往能力。家长应该在思想上意识到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性,在行为上给幼儿创造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与同伴进行交往,并积极鼓励这种行为。具体做法:1.家长可以引导幼儿主动邀请小朋友来家里做客,让孩子以主人的身份出现,积极招待同伴并进行有好的交流,与同伴分享物品和美食,让同伴们走进自己的世界。此时,父母应该采取不干预政策,让孩子在独立的空间里自由活动。2.家长还要鼓励幼儿去别的小朋友家里做客,走进别人的世界。还应该告诉幼儿去别人家里应该有礼貌,对同伴的家人要尊重,对同伴的玩具要爱护等亲社会行为。在给幼儿创造同伴交往机会的同时,还要对孩子的各种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积极的要给予肯定和奖励,相反的消极的要进行否定与纠正,告诉幼儿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2.改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的方法
家庭是幼儿生活的重要场所,幼儿的各种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环境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父母爱孩子无可厚非,但爱有很多种。有的父母认为爱孩子就是对孩子严格要求,只要孩子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要求,就会斥责甚至动手打孩子,这不仅不利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反而为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埋下隐患。有的父母与之相反,对幼儿任何要求都无条件的满足,过分溺爱孩子,这样的教养方式容易使孩子形成自私自利、嚣张跋扈的性格,与同伴交往时喜欢命令,很难发生友好的合作行为。还有的父母崇尚挫折教育,可是却有误解,他们为了让孩子有较强的抗挫能力,对孩子提出的所有要求都不断的拒绝,又不向幼儿解释为什么拒绝,这会使孩子长时间处在不安全的心理环境下,容易决绝和他人交往甚至自闭,合作更是难上加难。这些都会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产生负面的影响。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采用民主型的教养方式,对奖励和惩罚合理使用,不随便打骂孩子,对孩子的合理要求给予满足,拒绝孩子要求是应该做出合理的解释,当孩子与人发生合作行为时,应该及时的表扬和强化。同时还要注意以身作则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拉什顿等人(1980)的研究表明,儿童多次观看利他行为的榜样有助于培养利他行为,多次看到别人把自己的东西分给别人的儿童,比只看到一次的儿童,更多地把自己的东西分给别人,在众多榜样中,父母的助人行为榜样能发挥更大的作用。”①
二.对幼儿教师的建议
1.对不同幼儿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幼儿虽然生活在同一班级里,可是因为他们有着不同的遗传因素和生长环境,所以不同必然存在个性上的差异。所以教师在要求幼儿发生合作行为的时候,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对不同幼儿要用不同的标准,并且使用不同教育方法去引导,也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对于那些飞扬跋扈,自我中心较严重的幼儿应该采用讲道理和说服的方式,必要的时候可以对他作出适当的补偿,使其与同伴发生合作行为,但不能对他作出强制性的要求,如果那样反而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然而对于那些性格内向懦弱不爱交际的幼儿应该使用鼓励的方法,让他们从接受同伴和关心同伴开始,培养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先学会怎样与人交流,再学习与人合作。
2.通过游戏教育,增强幼儿合作意识
喜欢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活动也是幼儿与同伴进行交往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和同伴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学会了与人交往,社会认知水平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研究结果显示,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合作行为大部分是在游戏活动中发生的,而且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之间必然要相互配合,如果不能与人合作,游戏就很难继续下去。因此,游戏是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最好方法。首先应该注意在选择游戏内容的时候应该以合作为目的,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情景,使幼儿产生合作意向。然后给游戏对游戏进行规范,创立游戏规则,使幼儿对合作产生浓厚的兴趣。最后充分利用游戏规则,加强幼儿之间交流和讨论,引导幼儿多听别人的意见,培养幼儿“去自我中心”的能力,引发幼儿与同伴之间发生合作行为。
3.强化幼儿的合作情感体验
幼儿与同伴间的首次合作可能是无意识的,但经过这次无意识行为后,很有可能从中感受到合作的乐趣,就会去寻找更多的机会与同伴进行合作。如果在这个时候教师能够及时的表扬幼儿,给予强化,就能够很好的培养和加强幼儿的合作意识。比如过渡活动,看到侯幼儿A在帮幼儿B穿鞋,就应该当着大家的面进行表扬,让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教师在幼儿心中具有权威性,教师的评价会给幼儿的思想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教师不仅要合作幼儿进行肯定,强化他们的合作情感体验,也要对冲突幼儿进行鼓励,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除了口头表扬外,还可以通过展示幼儿同伴间的合作成果,并邀请合作幼儿对他们的作品进行讲解,并说出合作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的办法以及对合作的结果是否满意等,加强幼儿对合作的进一步认识,便于以后更好地与同伴进行合作。
4.主动和家长交流,及时交换意见
幼儿教师和家长有着帮助幼儿健康成长的相同目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所以教师应该和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对孩子在与人合作表现方面进行及时的沟通,如果发现幼儿合作行为在家和在园的表现不一致是,教师应该主动询问原因,帮助幼儿更好的合作。还可以通创设和选择合适的场景,向幼儿家长介绍和演示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各种实用方法。
总之,希望通过上述可以应用到实践的教育建议,能够更新幼儿家长和教师的教育观念,改善他们对幼儿教育的方法,扩展他们的教育思路,从而促进幼儿社会性得以更好地发展。
梁启超作为一名教育家,他用自己特有的家庭教育思想和方式教育儿女,注重情感的表达,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根据儿女的个性和兴趣爱好,因材施教;对儿女进行挫折教育,磨炼意志;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言传身教。这对当代家庭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梁启超;家庭教育;当代家庭教育;启示
一、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
家庭是一个人出生后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是孩子进行基本社会化的最重要场所,因此,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对个人早期的社会化有很大的作用,甚至会对孩子今后的人生道路产生重大的影响。研究表明,一个人生活的早期阶段是成长的关键期和敏感期。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是对早期教育重要性的经典概括。梁氏子女均受到了良好的早期教育,直接奠定了他们成才的基础。[1]所以,当代的家庭教育要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当然,这里的早期教育不单单是指孩子的学习方面,还包括孩子的做人、做事等。在这些早期的教育里,始终贯穿的一个词就是务实,即踏踏实实的学习、做人和做事。在学习方面,在孩子学习会了基本的社会技能之后,如说话、走路、跑步、吃饭等,要对孩子进行早期的知识教育,教孩子数数、识字、背诵一些经典的词句,如三字经、弟子规、一些简单易背的儿歌等。这些可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为以后进入学校学习打下一些知识基础。在做人方面,早期的孩子肯定不会懂得什么是做人的道理,那么家长就应该用简单易懂的话给孩子讲解一些名人的典故,解释简单的事情,要孩子从小就懂得做人要踏踏实实的、诚实,不撒谎;在做事方面,家长也要教育孩子踏踏实实的做事。
二、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与鼓励
这里所说的关爱和鼓励可以说是情感支持,在各种社会环境中,家庭所可能给予个人的情感的交流和爱的体验是最多的,这样的情感可以使孩子既懂得接受别人的爱,也能给予别人爱,从小懂得关心别人、体谅别人的快乐与健康。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应该给孩子更多的关爱和鼓励,这关爱和鼓励可以是一句简单的话语,一件简单的小事,但这些简单的关爱和鼓励却可以让孩子时刻体会到父母的关怀,家庭的温馨,从而使他们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这种关爱和鼓励就是一种正能量,比如,孩子学习取得了好成绩,家长可以用一些赞扬的话语:“孩子你真棒,孩子加油”等,这些可以让孩子对学习更加有兴趣,可以学习进步的更快;孩子做对的事情,给予肯定,让孩子知道对错的区分,以后做事做得更好;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要给予孩子鼓励和支持,让孩子勇敢的面对困难,从而找到克服困难的方法。关爱和鼓励可以使孩子变得更加自信和自强。一方面,孩子自信起来之后,就会对很多事情充满信心;另一方面,这种自信的培养进而可以使孩子能够自强起来,独立面对生活和学习。所以说,家庭应该充分认识到对孩子进行关爱和鼓励的重要性,并且通过有形或者无形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关心和认可。
三、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和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
没有独立人格就没有责任感,就没有个性,也就培养不出富有创造力的人才。[2]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和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就要求家长应该以朋友的方式和孩子相处。我们知道,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是不同于其他人的,有不同于他人的优势、特点、兴趣和爱好。因此,家长应该因材施教,根据孩子的优势和兴趣爱好,和孩子一起探讨分析关于孩子的每一件事情,都尽可能地分析利弊,采用循循善诱的方法,引导子女们按照自己的个性特长与兴趣爱好去进行舍取,做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情。这样才能在一定的领域有所成就,成为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孩子总是要长大的,总有一天是要离开家庭和亲人自己去生活和学习的,因此,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家长要时刻鼓励孩子必须自主、自立、自尊、自强、不依附于他人。除了鼓励孩子应该独立去面对生活和学习,还要鼓励子女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四、培养孩子坚强的毅力并磨练孩子的人格
现代是一个处处充满竞争的社会,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优胜劣汰是普遍现象。残酷的竞争将使孩子面临极为严峻的考验,未经锻炼的翅膀难以搏击人生的风雨,难以在未来的竞争中取胜,所以挫折教育在家教中是十分必要的。我们知道,人的一生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困难和挫折在所难免。因此,在家庭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使其经历一些挫折,受到一些磨炼,以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品行,必然有利于其更好地适应社会。[3]作为父母,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放开手脚,让孩子去做自己能做的事。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不要过分溺爱。例如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了,我们应鼓励他自己去思考和解决。再次,鼓励孩子树立起克服困难与挫折的勇气。人的一生总会遇到许多困难,如果一直躲避困难,他永远不会获得成功。家长应该在孩子遇到困难时,鼓励他们端正态度,勇于面对困难,并想办法努力克服困难。最后,父母必须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生活体验,教育引导孩子,使他们认识到,经受挫折是人们现实生活的正常现象,是不可避免的。通过这样的挫折教育,培养了孩子坚强的毅力并磨练了孩子的人格,使他们能够经受生活中的一切困难,能够有所作为,成为一个对国家和社会都有用的人。
作者:董辉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15级社会学
参考文献:
[1]张红霞.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11.
一、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现状分析
(一)评价标准不合理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体制也在不断改革,全国各地都已经开始进行教育体制的改革。我国已经进入素质教育时代,这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的教学管理中,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被动的进行学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不高。除此之外,在教学评价过程中,考试成绩成为教师进行教学评价的唯一标准,未全面地对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评价标准不科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教师素质较低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很多学校也认识到了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但是,从学校现有人员结构来看,学校现有的教师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较低,而且缺乏教学实践经验。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师并不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实际情况,导致教学方案不合理,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家庭教育缺失
小学生的成长不仅受到学校教育的影响,也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因此,学校和家长必须认识到加强家庭教育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很多教师缺乏和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只有学生遇到的问题的时候教师才会和家长通话,告知家长学生的情况,其余时间很少沟通,家长根本不了解学生在学校的状况,教师也无法了解学生在家的状况。家庭环境对学生性格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率。部分学生属于留守儿童,家长长时间不在家,缺乏和学生以及教师的沟通交流,针对这类学生教师更要多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让学生可以理解家长的所作所为,不会产生怨恨的心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要多关心留守儿童,不要让留守儿童产生自卑的心理。
二、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建议分析
(一)更新教学管理观念
在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学校是为社会培养和输出人才的重要场所,学校要培养出高素质人才,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校必须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教师在制定教学管理方案之前,必须多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实际情况,并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地制定教学管理方案,实现有效管理。除此之外,教师还必须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教师绝不能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教师要全方位地对学生展开教学评价,注重教学过程和学生参与度的评价,而且教学评价不仅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包括学生之间的评价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发现自身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调整对策。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加强教师培训
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对教学管理水平有很大影响,要想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学校必须认识到教师培训的重要性,加大教师培训方面的资金投入。教师培训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派遣教师外出学习,丰富知识储备,另一种是邀请专业教师来学校举办座谈会,教师可以互相交流经验,开拓眼界。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完善教师奖罚机制,对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与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进而提高教学管理效益和水平。对于表现不佳的教师学校也应该给予相应的惩罚,规范教师行为。
(三)多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
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要想促进学生的成长,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生活和成长环境以及学生家长的教育方式,多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在了解学生家长想法的同时把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告知家长,明确教育方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去学生的家里进行走访,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教学管理方案。家长遇到问题也要及时和教师反映,实现教学的有效管理。
(四)采用分层管理模式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每位学生的基础不一致。教师要针对学生采用分层教学管理的模式,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教师要减少批评性的语言,多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缩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要把学生当成朋友,切实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教师不能歧视成绩不好的学生,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结语:
关键词:初中美术;师生合作;学习策略
在初中的学习科目中,美术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教育界的肯定,而为了满足新课改的需要,初中美术的教学方式也应该进行一定的改进和完善,其中,师生合作学习的方式就能够很好地满足课改要求,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感更强,还能够激发其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
一、初中美术教学中师生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美术在初中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尽管其在升学考试中占据的比重并不多,但是美术的学习,对青少年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提升和开发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益处和帮助。学习美术,带领学生感受艺术之美,走进艺术的殿堂,能够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同时能够帮助其发掘自身的兴趣爱好,使青少年时期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现阶段,初中美术课堂的教学大多还停留在鼓励和激发学生的模仿能力上,对学生的要求也仅仅是完成课堂作业,师生之间缺乏真正的交流,学生之间也没有实质性的交流。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只是停留在课堂上,这远远达不到初中美术设置的初衷和目的,甚至违背了其希望提升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意愿。学生不仅缺乏独立的审美能力,也缺乏合作的精神,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和课下对学生进行有意的引导,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合作、多交流。
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达到新课改的要求,违背了美术教学的初衷,所以,师生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可能的教学方式和策略,需要教师和相关学者对其进行分析、探讨和实践。一般来说,鼓励合作能够在课堂上获得很多益处,例如,能够提高授课的效率,加快学生接受知识的速度,同时能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美术这一门学科。
二、初中美术教学中师生合作学习的策略
1.教师创造良好的环境
教师想要达到师生合作学习的目标,首先需要创造良好的大环境,将氛围调节恰当合适,才有可能使学生愿意敞开心扉,接受教师提出的要求,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人进行沟通和合作。教师需要认识到的是,合作学习的宗旨在于互动和自我实现,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使用合作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有地方能够发表自己的言论,互相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
例如,教师可以在每节课开头的时候调节氛围,在一个相对轻松的氛围中开始授课,同时在授课的过程中,注意不时地与学生进行互动,鼓励学生之间进行讨论。
2.改变具体的设施
值得注意的是,改变教学方式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也不仅停留在教师和学生的语言表达层面。教师还可以对教学中的实物设施进行改进和完善,通过改进实际的设施来调整整个课堂的氛围,往往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可以与学生合作,将教室中的照明设施改造成色彩鲜明的灯饰,课堂气氛一下子就能够得到改善,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容易达到身心愉悦的效果;教师可以改变学生的坐椅位置,将传统整齐的座位改为穿插式座位,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还可以在教室的墙壁上添加挂饰,如壁画等,在教室显眼的地方摆放有趣的艺术品,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同时激起学生之间相互探讨的兴趣;摆放一些造型各异的艺术品等,可以就某一个艺术品与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就同一个艺术品表达每一个人不同的观点;为了避免长时间后学生对同一套设施失去兴趣,教师可以不定期做一些改动,改动可大可小,还可以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发现改动之处,并对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3.培养学生之间的信任
合作学习的基础是双方之间产生信任感,针对这一点,教师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促进学生之间信任感的培养。
例如,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4~5个学生一个小组,小组内相互帮助完成一些课堂和课下的任务,需要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并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小组之间定期进行竞赛等,这些方式能够激发每个学生的合作积极性,培养其相互之间的信任感。
总而言之,初中美术教学实施师生合作学习的策略,既能帮助学生对美术加深理解,在课堂上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对美术这门学科形成独特的观点和看法,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审美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此外,合作学习还能帮助学生培养合作的精神,这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也有非常大的益处。
参考文献:
[1]宁宁.浅析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师生合作学习的对策[J].美术教育研究,20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