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老年教育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全程式健康教育;骨质疏松;遵医依从性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以骨量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疾病,以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最常见[1]。现今对绝经后女性研究较多,而对老年男性疏于研究,我们在入院休养人员查体中发现,老年男性OP病例较多,骨质密度下降患者的比例日益增加,而患者普遍对OP的严重性认识不足,此前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对诊疗建议的依从性较低。我院对2010—2011年度查体后确诊的部分老年男性OP患者通过健康教育进行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取得较好效果,现综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0—2011年本院老年男性OP休养患者100人作为观察对象,年龄在69—92岁之间,随机分为两组,健康教育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健康教育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程式健康教育。
1.2健康教育
1.2.1 建立OP患者的个人档案,主要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生活饮食习惯、治疗方式、家庭成员配合情况等,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对本病的知晓程度,制定健康教育计划,确定最适于患者的教育方式。
1.2.2 健康教育方式 健康指导由专科护士进行循环教育,采取连续、循环、追踪的全程教育方式做健康指导。在院期间按制定的健康教育计划,紧密结合老年人听力、理解力、知识程度落后于中青年的特点,采取集体授课、个体教育、发放健康教育手册、板报等多种形式。对已接受健康指导而仍未掌握OP知识的患者、对疾病潜存危害不够重视的患者、遵医行为差的患者重复进行循环教育,反复强化,保证在院期间行为干预贯穿全过程;出院后每个月对健康教育组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强化健康教育内容,而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
1.2.3 健康教育内容 要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饮食、用药、运动等的宣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2.3.1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OP的病因、发病机制、危险因素与治疗护理、用药等相关知识[2]。
1.2.3.2 做好饮食指导,改善营养状况。专科人员重视营养宣教,责任心强,详细指导患者改变导致男性钙代谢异常、钙流失的饮食习惯,如抽烟酗酒、过量鱼肉或蛋白质不足、饱和脂肪酸摄入过高、蔬菜摄入量少等。指导病人科学合理膳食,口味清淡,少油少盐少甜,避免长期饮用浓咖啡、浓茶及碳酸饮料,维持正常体质指数 [3]。
1.2.3.3 指导患者保证充分的钙摄入,1000—1500mg/d。现代医学尚不能安全有效的恢复骨骼原状,在治疗预防OP的措施中补钙是最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70岁以上的患者除保证1500mg/d的钙摄入外,还应补充VitD 400-600IU/d,促进钙吸收。在用药同时建立终身平衡饮食结构,多摄取食物中的钙,如多选择奶及奶制品、豆及豆制品、虾蟹、深绿色蔬菜、麻汁、蛋黄、海带、紫菜、花生仁等含钙较高的食物。并且适当提高钙磷乘积,因饮食中磷过多对健康成年人钙平衡可能无影响,但老年人可能加速与年龄相关骨丢失[4],所以结合中国人植物性食物为主的饮食结构,科学烹饪,多采取去除磷的方法,如面食发酵、蒸米饭前适当温水浸泡、绿叶菜焯烫、肉类沸水煮后滤水烹调、减少含磷高的内脏肝脏摄入等措施。
1.2.3.4.适当户外活动和负重锻炼。指导适于老年人的运动项目,如中速行走、太极、门球、游泳、爬楼梯等。避免剧烈运动,以免骨骼负担过大导致骨折等损伤,同时增加日光照射加强钙吸收[5]。
1.2.3.5.定期体检,检测骨密度、血钙和血磷的变化。教育患者及家属重视检测指标的重要性,以及时进行饮食、药物调整。
1.2.3.6.安全防范指导,防患者跌倒、坠床;改变宜慢;保证环境安全,如改善照明、避免地面湿滑、不穿滑底鞋等;下肢肌力差者备拐杖辅助 [6]。
2 遵医行为评定方法
2.1住院期间由专科护士对患者坚持服药、合理饮食、适当锻炼、定期复查对患者充分解释,患者能理解并按要求执行。休养结束出院后1年内,要求患者遵从以上宣教内容。1年后对100例患者发放自行设计的OP相关知识问卷及电话随访,对比两组患者饮食、体育锻炼、服药、定期复查情况。
2.2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对比情况
本调查发现,通过全程式健康教育,一年后健康教育组患者坚持服药等四项明显好于对照组,说明全程式健康教育对OP患者确实有正性影响效果,健康宣教明显提高了患者的药物治疗、饮食治疗依从性,延缓了骨质疏松发展进程,提高老年OP患者生活质量。
3 讨论
3.1提高老年OP患者遵医行为的重要性 老年OP轻则影响生活质量,重则致残致死,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而OP是与生理规律、饮食生活习惯、行为意识密切相关的疾病,调查中发现,多数男性患者生活上粗枝大叶,加上老年人认知力和记忆的减退,造成遵医依从性显著减退。部分患者认为该病为因年龄增长导致的自然退行性变而放任疾病发展[7],多数患者缺乏相应的疾病知识,特别是农村老年人群,生活水平相对低,营养保健知识缺乏,饮食结构不均衡,发病率偏高。所以护理人员要发挥专业特长,做好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OP的认知水平,调动其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加强病人自我管理能力,提高遵医依从性。
3.2健康教育在提高老年OP患者遵医行为中的作用 OP呈阴袭性发生发展,多数早期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不能引起注意,短期内看不到疾病的严重后果,但不及时采取治疗防御措施,待发生骨折等严重并发症时,患者已失去最佳治疗时机。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可帮助患者了解平衡膳食、合理运动等科学生活方式对疾病预后的重要性,加强对长期预防必要性的认知,在思想上引起重视并身体力行,避免导致OP加剧的因素,从根本上控制骨折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
OP发病率近年来在老年男性中有升高趋势,成为一大健康隐患,应引起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的重视。医务人员全面早期有效的健康教育,让患者及家属充分认识到坚持用药、平衡饮食、适度运动等对疾病的影响,为患者传授自我管理知识和技能,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家属的支持作用,降低OP及其并发症的危害,在以预防为主要模式的现代社会,健康教育的作用将日益重要。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35-838.
[2] 张芬燕,闫慧明.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效果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1):315.
[3] 于康.临床营养治疗学.2版.[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291-292.
[4] 蔡东联.实用营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62-465.
[5] 陈立英,史丽丽.骨质疏松患者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8):1784-1785
关键词:健康教育;老年;高血压;依从性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心脑血管疾病之一,其诱因较复杂,且该症可诱发多种心脑血管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然而大部分老年高血压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致使用药依从性较差,不能有效控制血压[1]。由此可见,加强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尤为重要。本文将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5年4月期间辖区内的5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开展健康教育,并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1月~2015年4月期间我分管辖区60~84岁人群有高血压无糖尿病患者579人(均经二甲以上医院诊断),随机选择我分管辖区5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32例,女23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71.3±2.4)岁;另选择同症患者55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0例,女25例,年龄61~84岁,平均年龄(70.2±2.1)岁。所有患者均符合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即血压值持续或非同日3次以上收缩压超过160mmhg和或舒张压超过95mmhg,排除甲亢、冠心病等影响脉压疾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高血压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具体方法如下:
1.2.1健康教育前评估
于健康教育前全面评估患者情况,包括患者基础血压、血压控制情况、生活饮食习惯等,并对资料进行整理,最后制定健康宣教方案。
1.2.2健康教育方法
采用集体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方式,其中(1)集体教育中,定期组织患者参加集体讲座,指导患者了解高血压发病机制、危害及常用药物作用特点;(2)个性化教育。根据患者年龄、文化程度、言语理解能力等具体情况,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患者开展一对一的个性化教育,可采用健康教育手册、图文、视频等宣教方式,让患者更深入了解自身病情和用药治疗的必要性。
1.2.3健康教育内容
(1)疾病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高血压发病机制、病因、临床症状、可能诱发的并发症及血压控制方法、预后情况等相关知识,使患者及家属了解认识疾病,以此提高患者积极配合控制血压的主观能动性。(2)用药护理指导。需向患者讲解长期坚持用药的必要性和按时、按剂量服药的重要性,使患者了解药物降压作用机制、服药剂量、用法及不良反应,与此同时,因本组研究对象均为老年患者,患者常因记忆力减退等原因,常出现漏服、多服、误服,为此可指导患者采用记事本的方式,记录每日服药情况,以免因服药不当造成血压波动较大。(3)心理疏导。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目前心理状态,耐心解答患者疑虑,消除患者顾虑,良好心态;同时指导患者利用深呼吸、转移注意力等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避免情绪紧张或激动。(4)自我保健。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定期检查的必要性,教会患者及家属测量血压的方法;指导患者高纤维、高钙、高维生素、低脂、低盐低胆固醇饮食;鼓励患者练太极拳、散步等等缓慢锻炼项目,并根据心率及血压调整运动量。
1.2.4随访及指导
我社区医生及护士定期上门随访,予以血压监测,并根据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日常生活习惯,给予个体化健康指导。指导患者掌握自测血压的能力,并由家属监督用药,同时叮嘱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以保障用药效果,若血压控制不佳,需两周内对其随访,或者预约到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复查。
1.3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2]
经不同方式干预3个月后,观察对比两组用药依从率,并观察记录两组血压控制情况。其中,完全依从:患者完全遵从医师、药师的用药指导而正确服药;部分依从:部分患者根据医嘱用药,但有超剂量或剂量不足,及擅自增减服药次数现象发生;完全不依从:患者未按照医师、药师的用药指导用药。(用药依从率=完全依从率+部分依从率)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系统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用药依从性观察
观察组用药依从性为9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依从性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
2.2两组血压控制效果
观察组血压控制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血压控制情况比较(x±s,mmHg)
注:与干预前比较,P
3讨论
高血压是典型的老年慢性疾病,老年人发病率约占60%~70%,高血压易引起脑出血、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偏瘫或死亡,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3]。由于老年人年龄大、健忘、行动不便、文化程度及对疾病认识不足等因素,常导致老年人服药、生活习惯及自我保健等依从性较差,从而血压不能得到较好的控制,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据国内外相关研究证实[4],健康教育对控制高血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研究中,于健康教育干预前对患者病情予以评估,并据此制定健康教育方案,以此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开展教育活动,使患者主动规避影响血压的风险因素,提高用药依从性;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以满足老年患者不同需求,以达到强化教育的目的;通过对患者普及高血压知识,可以强化患者及家属对高血压疾病及危害性的认知度,使患者主动、积极配合治疗;讲解长期坚持用药的必要性,并予以用药指导,纠正患者错误用药观念、提高服药依从性,进而有效控制血压,预防相关并发症发生;心理干预可使患者保持积极良好心态、树立坚强意志、有利于稳定病情;自我保健,合理膳食,加强锻炼,改正生活不良习惯,有利于治疗或控制血压,提高生活质量;上门随访能提醒老年人出院后按时服药,并合理调整生活习惯和心态,以利于血压的控制[5]。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用药依从性为9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9%;经不同方式干预后,观察组血压控制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提示,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依从性,对合理控制血压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及应用。
参考文献:
[1]袁育红.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探讨[J].吉林医学,2013,34(7):1288-1289.
[2]黄锦屏,王丽姿,曹雪群,等.应用跨理论模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2,19(9):72-75.
[3]姚亮,刘申,胡敏,等.个体化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的效果分析[J].上海医药,2013,5(20):35-37.
[关键词]系统性健康教育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医疗费用
糖尿病已成为当前严重的世界卫生保健问题,全世界已明确诊断的糖尿病患者约1.35亿,到2025年将突破3亿。2007年我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糖尿病发病率11.6%,其中60岁以上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病率高达11.3%~15%,大大超过发达国家水平。糖尿病是一个需要经费较多的疾病,治疗费用的多少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疾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 2002年美国一个糖尿病患者的年平均治疗费用是13243美元,非糖尿病则为2560美元,用于糖尿病的直、间接医疗费用占全美年度医疗费用的0.61%[1]。因此如何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医疗费用是值得关注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而系统性健康教育是以有针对性的传播、教育、干预为手段,以帮助患者改变不健康行为和建立健康行为为目标,以促进健康为目的所进行的系列活动及其过程[2]。本研究对2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性糖尿病教育后,观察系统性健康教育对患者治疗费用的影响。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从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到我院内分泌科门诊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出小学文化程度以上,糖代谢控制不理想(空腹血糖7.8mmol/L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用口服降糖药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其中60~69岁者62例,占57.4%,70岁以上46例,占42.6%。病程7±1.2年(3~16年),伴糖尿病性眼病13例、周围神经病变6例、微量蛋白尿7例、三者同时存在5例、伴高血压1 5例、冠心病12例。医生根据血糖水平给予口服降糖药,分别于入组时,入组后一年进行糖尿病知识及代谢控制水平和医疗费用支出情况的对比分析。
1.2方法
1.2.1健康教育方式。通过问卷的方式对108例门诊老年糖尿病患者在自愿接受系统性健康教育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糖尿病基本知识问卷答题合格率,不良生活行为改变率,血糖、血压、血脂控制良好率,年平均门诊医疗费用(包括检查费、治疗费、间接费)支出等。糖尿病调查问卷题型为选择、填空、是非题,满分100分,60分为合格。由调查者发放问卷调查表,充分讲解调查表中各项内容,患者在完全理解的基础上自愿填写,不能填写者由调查者填写,当场发放120份。2009年2月又以同样的问卷做随访调查。
1.2.2系统性健康教育形式。通过糖尿病教育专员给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以讲课形式并结合患者情况进行系统性、一对一的指导,糖尿病相关知识采取集体培训、专题讲座每周2次,每次1~2小时;每期8次为1周期,同时举办糖尿病知识讲座病友交流会,请血糖控制好的病友作经验介绍,有奖问答竞赛活动,开通电话咨询服务。
1.2.3系统性健康教育内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讲解、包括饮食治疗教育、运动治疗教育、心理治疗教育、药物治疗教育、低血糖及并发症防治教育、基本技能培训(如何自我监测血糖),自我监测方法,足部运动护理知识等。给以适当的个人运动处方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3]。
1.3 观察指标及测定方法
糖尿病知识积分(DKN)通过糖尿病知识测定表[4]。以患者自评方式进行测量,每次测量均采用量表。空腹血糖(FBG),采用雅培血糖仪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采用DCA2000+分析仪检测、体重指数(BMI),通过公式[体重(KG)/身高(cm2)]计算,口服降糖药为格列奇特和/或二甲双胍和/或∝糖苷酶抑制剂,糖尿病的控制目标参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2007年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结果
糖尿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教育前糖尿病知识答题合格率35%,教育后合格率86%。糖尿病教育前后各项代谢指标比较见表1。糖尿病教育前后自我管理能力比较见表2。
表1糖尿病健康教育前后各项代谢指标比较 (n=108)
分组 例数 空腹血糖 血压 血脂 糖化血红蛋白
理想 良好 差 理想 良好 差 理想 良好 差 理想 良好 差
教育前 108 19 54 35 27 47 34 25 50 33 23 42 43
教育后 108 47 50 11 51 41 16 65 33 10 62 23 23
X2 15.9 8.4 15.4 8.7
P
表2糖尿病教育前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情况 (n=108)
分组 例数 主动监测血糖 饮食控制好 合理运动 自我足部护理 门诊复诊 体重指数(BMI≤24kg/m2)
教育前 108 34(31) 23(21) 32(30) 20(18) 46(43) 42
教育后 108 92(85) 79(73) 94(87) 88(81) 102(94) 62
X2 64 58 73 85 67 74
P
健康教育前,患者平均医疗费用支出为4188.08±2852元,接受教育1年后平均医疗费用支出为3458.97±2074元,比教育前人均年医疗费用减少了21%。教育前后医疗费用比较采用t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系统性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的管理与治疗中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不仅保证了科学治疗,而且还直接关系到医疗费用是否合理经济。美国1997年用于糖尿病的直接费用为441亿美元,历史上首次出现糖尿病的医疗费用较1992年下降了11亿美元[5],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美国这些年开展糖尿病教育以来的积极效果[6]。糖尿病与卫生经济学有密切关系,运用系统性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水平,使之坚持科学的治疗,是病情尽早得到良好控制,直接减少疾病的治疗花费,减轻社会负担。
3.1 降低医疗费用支出。从本组资料看,经过健康教育1年,医疗费用人均减少了729.11元减少了21%的医疗费用,也说明了这一点。目前我国糖尿病教育缺乏系统性、连续性、客观效果评价和成本效益分析,对患者个体化教育目标不明确,而且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因年龄偏大、大部分受教育程度较低、生活方式难以改变、对疾病的态度及其治疗经过认识不足,导致长期自我血糖控制不良,引起多种并发症,甚至致残和过早死亡,给患者的健康及家庭负担造成很大影响,同时也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而系统性健康教育可充分调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疾病控制达标,降低医疗费用。
3.2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老年2型糖尿病病程长、易反复、易发生并发症。本组通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系统性健康教育后,增进其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及掌握疾病防治知识,促进健康行为的改变,进行合理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通过定期随访及系统性健康教育,按时就诊、治疗依从性好,能够做到自我监测病情和合理用药,从而更好地控制血糖、血压、糖化血红蛋白,教育前后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减少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3.3 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通过系统性健康教育,增加医患沟通,消除了思想顾虑,取得家属的支持,增加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减少对糖尿病治疗的误解,主动和自觉地改变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控制了糖尿病病情发展,提高了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钱荣立.加强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3,(11):23
[2] 田本淳.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实用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
[3] 杨华,袁芳.早期强化式健康教育在空腹血糖异常老年患者护理中的作用[J].医学信息,2009,22(3):865-866.
[4] Dunn SM,Bryson JM,Koslin PL,et al.Development of the diabetes knowledge(DKN) scales: forms DKNA,DKNB and DKNC. Diabetes Care,1984,7:36.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 抑郁症; 百忧解;康复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老年人脑血管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抑郁不仅是脑卒中后的一种心理反应,二者之间还可以相互影响[1]。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增加了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并且给患者的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及精神压力[2]。如何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情绪进行干预,是广大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2009年9月至2012年12月上海市崇明县城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的老年脑卒中伴有抑郁症状者,共7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百忧解联合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治疗组和百忧解对照组2组。治疗组39例,男22例,女17例,年龄60~87岁,平均(75.6±19.7)岁;对照组39例,男21例,女18例,年龄60~85岁,平均(74.9±20.8)岁。2组患者年龄及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诊断标准:符合脑卒中的诊断标准;颅脑CT/MRI影像学诊断证实;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量表评分≥20分。排除标准:(1)药物过敏者;(2)有精神障碍史;(3)严重心、肺、肝、肾病变者;(4)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危重、有意识障碍或者智能障碍。
1.3方法
1.3.1治疗: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均给予常规脑血管病治疗和神经营养药物及康复治疗。①健康教育。提供医学相关信息支持,讲解疾病、用药、注意事项、治疗效果等相关知识,满足患者对自身相关疾病诊疗信息的需要。②心理疏导。和患者交谈,采取积极向上的良好情绪,调节和改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
1.3.2疗效判定: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8、12周及6、12个月进行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评定。①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按照HAMD抑郁量表24项版本评分对患者抑郁的严重程度进行评判。②运动功能评定:采用简式Fugl-Meye运动评分(FMA)。③生活能力的评定:采用改良巴氏指数进行评定(MBI)。所有评定量表在临床研究前集中由研究人员进行量表的一致性测验(Kappa= 0.79)。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t检验及x2检验。
2 结 果
治疗前,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HAMD评分、FMA评分及MBI评分在2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2.1HAMD评分比较
两组各时间段HAMD评分比较见表1。第2周后治疗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 0.05)。
表1两组HAMD评分结果(分,±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1周 2周 4周 8周 12周 6个月 12个月
治疗组 39 30.2±5.9 26.1±6.2 21.3±6.0* 17.5±4.2* 15.1±6.1* 12.8±5.3* 11.4±4.2* 10.9±5.1*
对照组 39 29.8±5.1 29.2±5.2 27.2±4.9 23.7±4.7 20.8±4.0 19.4±5.1 17.9±6.0 18.6±4.8
*表示治疗组与治疗前和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 0.05
2.2运动功能FMA评分比较
运动功能评分结果:治疗12周后其运动障碍情况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已有明显改善(P< 0.05);而对照组运动障碍改善延迟,至6个月后才有改善(P< 0.05),但与治疗组比较仍有较大差距(P< 0.05)。
2.3生活能力(ADL)的MBI评分比较
治疗后ADL能力在治疗组12周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较明显提高(P< 0.05) 。
3 讨 论
PSD是常见的脑血管病并发症之一,国内报道卒中后3个月时PSD发生率为37.0%,大部分为轻至中度抑郁,脑卒中后第1年PSD发生率为20%~50%[3],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目前认为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4]:包括(1)神经生物学因素,卒中早期大脑的病损尚未完全恢复,愉快中枢活性下降的状态仍存在;(2)躯体神经功能缺损所致的心理压力;(3)社会因素,如社会支持和家庭关系等。临床研究已证明:卒中后抑郁如不加以治疗,可持续更长时间,不但导致躯体症状加重,而且加重患者的精神痛苦,同时增加了家庭和社会负担,甚至可增加脑血管病的并发症以及使病死率上升[5]。随着生理-心理-社会整体化医学模式的转变,PSD的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PSD患者早期在应用抗抑郁药物的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等措施,不但提高了治疗效果,而且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杨放如.心身放松疗法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刊,2005,40(4):49-50.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根据立意抽样的方法选择16名受访者,其中l3名均来自重庆地区的医疗机构的管理岗位,包括卫生局局长3名,医院院长6名,人事处处长4名,在本职工作岗位上任职时间0.5~18.0(6.50±5.94)年。另外3名是副主任护师以上的护理教育专家,他们来自四川地区医学院的附属医院,教龄24~39(29.33±8.39)年。均为自愿参与。受访者的一般资料:性别:男5例(31.25%),女11例(68.75%);年龄:31~40岁4例(25.00%),41~5O岁6例(37.50%),51—6O岁5例(31.25%),≥61岁1例(6.25%);学历:中专1例(6.25%),大专3例(18.75%),本科11例(68.75%),硕士0例(0.00%),博士1例(6.25%);工作年限:11—20年4例(25.O0%),21~30年4例(25.00%),31~40年7例(43.75%),I>41年1例(6.25%);访谈过程是否录音:是9例(56.25%),否7例(43.75%)。
1.2资料搜集
本研究采用深度访谈法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提纲进行资料收集,与受访者联络,讨论并选择适当的访谈时间和地点,包括专家的办公室、家、教室、宾馆。研究者向受访谈者介绍自己及研究目的,每例个案访谈45—150min,征求受访者同意后用录音笔录音,由记录员忠实记录访谈内容。访谈中仔细观察访谈对象表情变化及行为动作。同时将研究对象表达的内心体验用文字记录下来,以便更好地帮助研究者理解其想法。访谈结束后及时将录音资料转化为文字。
1.3资料整理分析
数据分析利用了接近Colaizzi提出的方法及Sandelowski的策略,尝试融入受访者的经验,而不跟随既定的研究规则。通过多次聆听录音,同时阅读访问记录,在多次阅读访谈记录当中进行编码、分类、归纳,最后阶段是取得受访者确切见解及对症所找出的意义。对于16名受访者的访谈内容经过一系列的分析程序后分成两种意见。一方面让高年资护士留在临床一线上,另一方面建议其从事其他的工作。为了概述访谈资料,将16名受访者从护理教育专家、卫生局局长、医院院长到医院人事处处长依次排序,具体排序按照访谈时间进行,序号分别为1~16号。
2结果
2.1留在临床一线4名受访者均提出减少上夜班的时间、留在本职岗位上;4名受访者均建议老年护士在临床一线,协助病区护士长做好临床管理工作,其中包括7、10、13、15号;5、12号认为可以“传帮带”一业务指导年轻护士;6号认为老年护士(高年资护士)可以转变为医生。
2.2离开临床、从事其他工作4、9号认为可以从事辅助工作,即转岗到助产士、办公室甚至是环保工作;1、14、15号认为可以从事其他护理相关工作,即从事一些健康教育、保健咨询、医疗交流、护理健康教育、社会医疗护理等工作。
2.3老年护士的资源开发①老年护士的开发势在必行:我国护理人员的年龄结构说明我国的护理队伍存在很大的资源浪费,进一步的开发老年护士有利于我们进行护理人力资源的开发,1、6号指出护理人员的运行机制存在问题,如老年护士的待遇问题,老年护士的去向问题。②老年护士开发的影响因素:老年护士的开发需要一定的保障措施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国家以及医院方面而言,要从宏观上给予保障。5号认为,国家要有足够的资金保障整个卫生事业的发展,医院要给护士提供一定的空间、环境,进行能级管理。13号提出,关键是解决待遇问题,提高待遇。16号也指出,国家应该倡导建立和谐的医疗工作环境,改善一线医务人员的待遇,倡导尊重医务人员。对于老年护士本人而言,需要她有种奉献精神,正如5号认为从事护理工作的人要有一种奉献精神,应加强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
3讨论
谈到老年护士,我们首先要明确对于“老年护士”的界定。许多资料将其进行分类:较年轻的老年人(45~54岁)、中等老年人(55~64岁)、较老的老年人(>65岁)。在这里我们将老年护士确定为年龄45~64岁具有护理职业的人群。
相对于年轻护士来说,老年护士对一个医院、患者及其家庭,甚至对年轻的护士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一家医院来说,老年护士更可靠、更忠诚、更有职业道德;对患者及其家属来说,老年护士不仅有更多的临床经验,而且丰富的生活经验使她更能体会与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心情;对年轻护士来说,老年护士不仅是启蒙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更是领导者,可在教育、监督、指导方面起着角色模范的作用。在《从初学者到专家》一书中也讲到,一名有经验的老年护士具有出色的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具有操纵不断变化的健康系统的能力,能理解患者,提供特别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具有非常的职业权威,因为经验而有敏感直觉。
护理人员的短缺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无论是我国高年资护士的大量流失,还是国外护士的老龄化,都已使我们意识到保留老年护士是阻挡护士短缺的一个重要战略。如何保留老年护士,是护理人力资源开发中非常棘手的问题。国外的研究曾指出,影响老年护士决定继续工作的因素有四个,包括健康状态、经济状况、对退休的态度和对目前工作的满意度。Laura在他的“减少保留老年工作者的障碍”一文中指出,专家建议可以通过简单询问(simplyask)一名员工:我们需要做什么才可以留住他们。
【关键词】增权理论;老年群体;信息技术教育
一增权理论简介
增权理论是从变通而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主张在宏观的社会变革未发生之前,社会工作者应协助服务对象,为了他们的利益向现存社会结构争取权力,促使现存的社会结构做出一些有利于服务对象的制度或政策安排。增权的视角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潜能,强调个人有能力、有机会为自己的生活做出决定,并采取行动。同时,增权的核心就是通过资源的提供、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使个人能够从生活的被动弱者,变成主动的强者,采取积极乐观的态度去改变自身的“弱权”地位,这样他们控制自己生活的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二老年群体在信息技术教育领域的“弱权”现状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历年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数据可知,截至2006年6月我国网民总数为1.23亿,其中60岁以上老年网民占0.8%,这意味着老年网民人数约有98万。到2011年6月,我国网民总数达4.8亿,其中60岁以上老年网民首次超过1000万人。而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总数已经超过7.1亿,其中60岁以上年龄段的网民占3.7%,约有2627万人。虽然老年网民的数量在过去十年间有了一定幅度的增长,但与我国老年人口总数的增长量相比,这数字令人感到担忧。1.老年群体生理机能衰退。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群体会出现新陈代谢缓慢、抵抗力下降、生理机能下降等衰老现象,这成为老年群体无法或较少参与信息技术教育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太原电大多年开展网络教育和社区教育工作,积累了硬件设施、师资、社区联系等多方面优势,在老年群体教育需求旺盛的大背景之下,校领导和工作人员多次走访市老年大学和主城区成熟社区,在多方调研座谈之后,老年学院决定于2016年3月正式开班,并开设初级电脑班和智能手机班。在上课过程中,学员时常反映“坐时间长了腰疼”“眼睛累”“看不清”“手指反应慢,跟不上老师的操作”等,这些原因不可避免地导致上课进度非常缓慢,影响了老年学员对以电脑、智能手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2.老年群体心理障碍不容忽视。老年人在离开工作岗位后,社会角色发生了转变,家庭生活、社会活动、经济状况均随之发生变化,造成老年人一时难以适应,加之部分老年人思想僵化,很容易出现自信心下降、焦虑情绪严重、沟通困难等心理障碍。虽然老年人不愿被社会淘汰,他们的学习动力和热情很高,然而他们面临的心理障碍又决定了他们不能学得太快、太多,这使得老年群体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处于更加复杂的情境。3.老年群体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匮乏。不少老年学员反映,自己想增长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但苦于找不到相应的资源。目前,市面上几乎没有针对老年群体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教材销售。太原电大老年学院的代课教师上课时没有指定的教材,依据的是结合老年学员的特点和自身教学经验来设计的讲义。另一方面,和老年群体信息技术教育相关的网上教学资源也比较缺乏。太原电大自创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产品与服务。因此,太原电大老年学院成立之初,就创建了“太原老年开放学院”的网站,初设“学校新闻”“学校通知”“师生风采”“学习资源”等栏目,经过将近一年的试运行,“学校新闻”“学校通知”“师生风采”板块有较高的点击率,“学习资源”板块依然空白。同时,由该校运营的“太原终身学习网”作为为市民开展终身学习提供在线资源的网站,涉及老年教育的内容也较少。
三提高老年群体信息技术教育水平的必要性
1.国家政策支持。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在总则中明确提出:“国家和社会应当采取措施,健全保障老年人权益的各项制度,逐步改善保障老年人生活、健康、安全以及参与社会发展的条件,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通过开展面向老年群体的信息技术教育,提高老年群体的信息技术教育水平,对于实现“老有所学”的目标具有直接作用和重要意义。同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老年教育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重视老年教育发展。在此大背景下,太原电大成立老年学院是顺应时代潮流的重要措施,也是为广大老年朋友谋福利的得力之举,必将利用信息技术为老年学员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产品和个性化的学习服务。2.老年群体自身需求。上文提到,虽然老年人面临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但他们有着高涨的学习热情也是不容忽视的事实。老年人由于心理和生理方面发生的变化,与儿童、青少年、中年人在对信息技术教育方面有着不同的需求。根据美国优待退休人员基金会(TheUsBasedSpry)的研究,老年群体的需求主要包括四个互相联系的主题:财产安全、身体健康、精神愉悦和良好的社会氛围以及参加智力活动。笔者通过对太原电大老年学院的学员进行访谈,发现老年群体在信息技术教育领域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一些老年学员希望通过接受信息技术教育来获取各方面的信息以锻炼思维,延缓脑力衰退;部分老年学员认为自己离开工作岗位之后交际圈子变小,来老年学院上学可以认识更多的人,同时学会上网还可以结交网上的朋友,并且不分年龄、性别、地域、职业、爱好,这样可以扩大自己的交往范围,消解老年人内心的孤独、隔离感;还有一部分老年学员希望在参与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之后,可以学会网上购物、网上交水电煤气费用甚至网上炒股、理财等。
四基于增权理论的对策建议
第一部分指出,增权的核心就是资源的提供、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与之对应,本部分的对策建议也分为提供资源、培养能力、增加知识三个方面。1.加强老年群体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开发。从线上线下两方面进行老年群体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开发:在开发线上资源时,要考虑到老年人的学习需求,提供为老年群体“量身定制”的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在设计网站时,应结合老年人的操作习惯,使老年人参加线上学习时简单操作、容易识别,同时,可以借鉴目前已经比较成熟的终身学习网站的做法,采用每天登陆、发表评论、参加考试等获取积分的方法调动老年人学习的积极性。在线下资源方面主要是开发适合老年人的学习教材,打破编写传统教材的思维方式,注重实用性、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等。2.提升老年群体的学习能力。提升老年群体自身学习能力是提高老年群体的信息技术教育水平的核心,学习动机是推动人们参与学习活动的内驱力,借鉴传统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措施,如创设问题情境、指导积极归因、有效进行奖惩等方法,逐步激发老年学员的学习动机,进而提升其学习能力。3.加强服务,丰富老年人的知识。老年学员普遍存在知识基础不均等、年龄跨度大、学习速度慢、操作不熟练等情况,即使有优质的教育资源,也无法保证取得优质的教学效果。因此,加强对老年学员的服务,帮助其吸收所学知识,是提高老年群体信息技术教育水平的有效保障。目前,太原电大老年学院采用主讲与助教相辅相成的教学模式,一名主讲教师授课,两名助教随课辅导,及时回答学生的提问,使大班教学与小班辅导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同时保障了教学进度。
五结语
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和老年群体自身需求旺盛的背景之下,提高老年群体的信息技术教育水平势在必行,但由于老年群体生理机能衰退、心理障碍、资源匮乏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老年群体在信息技术教育领域的“弱权”现状不容忽视。对此,笔者从“增权理论”的角度,提出一些提高老年群体信息技术教育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作者:岳君 单位:太原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顾凤佳.国外老年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及启示——基于澳大利亚、美国和英国的经验[J].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5(2)
[2]苏春晖.信息技术在老年教育中的应用探索[J].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15(7)
[3]陈文沛.老年大学课程设置与建设初探[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5(2)
(一)本应安详晚年现实却是辛劳每一天
(二)生活寂寞最盼过年团聚
(三)精神压力大教育子孙伤脑筋
教育孩子,这本是年轻父母的事,可是,由于子女大多在外务工维持生活,孙子辈的读书、教育这项任务全部落到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身上。建新村的尹朝平老人无奈的告诉笔者:“我两个儿子都出去打工,放下两个孙子在家读小学,要管吃、管住、管监护,教育孙子不但责任大,而且极为操心,今天不是孙子生病,明天就是孙女闹别扭,又是隔代教育,加之性格孤避,不听话,又不争气,时不时还给你惹祸上身,再加上我们没文化,无法辅导读书,怕影响娃娃终身。教育不好又怕儿女埋怨,真是心烦”。
二、农村空巢老人的心声
(一)孤独寂寞
人老了怕孤独,农村老人过惯了苦日子,物质要求并不高,在能满足温饱的条件下,老人渴望的往往是子女的亲情而不在乎子女的钱物。尤其是子女外出务工将小孩接去一同生活后,连最后一点精神寄托也化为“肥皂泡”。特别是独居老人,有话没处说,有苦没处诉,精神抑郁。过着“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寂廖生活。
(二)生活无照料
由于子女不在身边,最怕的就是生病,在家中生了病,没有年轻人替请医生,卧病在床,身边无子女照顾,端茶送水的人都没有,生活极为不便和困难,孤独无靠。
(三)安全隐患多容易受到伤害
随着空巢老年人身体肌能减退,有的记忆力下降,行动不便,甚至身患疾病(残疾),常因日常生活行为导致安全隐患;加之农村空巢老年人文化,生活环境因素,专门针对老年人的犯罪,包括人身伤害、抢劫、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如:某些保健品到农村的推销,导致不少老年人上当受骗事件时有发生。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老龄工作”的要求,针对我县农村老龄工作的实际,为搞好农村老龄工作,笔者有以下几点对策和建议:
三、农村空巢老人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大对农村《老年法》的宣传
为了更好地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让全社会形成尊老、助老、敬老的良好氛围。加大对《老年法》和涉及老年人的优待政策的宣传落实,让更多的老年人在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医药保健以及维护权益等方面享有实惠,宏扬中华民族敬老、助老、养老的美德,形成全社会树立尊重、关心、帮助老年人的社会风尚。
(二)基层政府应实施及时补位养老服务
农村外出务工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工程,务工时限没有固定性,基层政府应实施动态补位养老服务。“好钢用到刀刃上”真正做到“对症下药”。把贫困老年人救助纳入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既解决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又解决了空巢老人的生活问题,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拓宽集中供养范围,建立有偿服务机制
如今农村集中供养仅限于五保老人,孤儿。空巢老人无法进入此行列,应适度拓宽集中供养范围,特别是对农村高龄空巢老人实行集中供养制度,建立有偿服务机制,其子女向供养机构提供生活补贴,让高龄空巢老人受到妥善的照顾。
(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鼓励外出人员回乡创业
外出务工人数多的地区,绝大部分是贫困落后地区,由于经济基础差,无致富门路。基层政府应因地制宜,为村民找准致富门路,发展农村经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特别要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鼓励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减少空巢老人数量。
(五)建立农村公共医疗上门服务制度
农村地区大多数房屋散居,特别是空巢老人重病后无力上医院,甚至无人知晓。应建立农村公共医疗上门服务制度,实行区域管理,与村医生、乡镇卫生院签定责任书,定时为空巢老人免费体检,重病时减免一定的费用。解决其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六)建立党员、干部义务监护、帮护制度
各村党支部、村委会要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对辖区内的高龄空巢老人做好登记造册,实行“一帮一”的义务监护和帮扶制度,不仅在物质上给予帮助,而且要给予精神安慰,解决老人的孤独寂寞之苦,又防止受到犯罪分子的伤害。
农村空巢老人的大量出现是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必然现象,他们是社会中相对脆弱的群体。这决定了她们很难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养老问题,需要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才有可能实现她们安享晚年的愿望。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为老年农民营造一个好的赡养环境,农村“空巢老人”就不再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毕竟,构建和谐社会的春天已经来临!
[关键词]老年消费者;决策风格;价格意识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4180
1引言
据全国老龄委2006年对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的预测,21世纪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老年人口将在2025年增长到28亿人,2051年达到437亿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显示,2010年辽宁省老年人口比例为1543%,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位居第四,辽宁与全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一致,辽宁“银色市场”蕴含巨大的商机。Sporles和Kendall(1986)认为消费者决策风格是指消费者购物时表现出的心智导向或习惯性思维模式,类似于人格特质,具有认知和情感特性,支配着消费者的决策行为。本文通过分析影响辽宁老年消费者决策风格的因素,为辽宁老龄化产业的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2研究方法
本文的决策风格量表来自Sporles和Kendall(1986)的决策风格量表。量表包括8个维度:质量意识、品牌意识、时尚意识、娱乐意识、价格意识、冲动或慎重、选择困惑和品牌忠诚度。量表翻译成中文后,通过小组讨论删去了不适合中国老年消费者的题项,形成了预测试的量表。量表为李克特量表,包括33个题项。
量表预测试共发放问卷50份,收回48份。数据录入SPSS 170后,本文开展了量表项目妥善性分析和因子分析,删除了达不到要求的题项,最终形成了正式调查的量表。正式量表包括6个维度,质量意识、品牌意识、时尚意识、价格意识、冲动购物和品牌忠诚,共17个题项。大样本的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56份,其中男性65人,女性91人。60~65岁的样本最多有50人,80~85岁最少有4人。教育程度上,小学和初中的人数最多有76人,学历为本科及以上为9人。职业上,企业职工最多有32人,专业技术人员最少有10人。月收入水平上,1500~2000元最多有34人,3000~3500元和4000元以上最少,各为15人。
3结果与分析
31老年消费者决策风格现状
老年消费者决策风格各维度平均值大小的比较见下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辽宁老年消费者在决策时最看重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品牌和质量,并具有一定水平的时尚意识。辽宁老年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相对较低,冲动性购物较少。
老年消费者决策风格现状图
32量表的信度分析
决策风格总量表的Cronbachs α值为0607,大于05的最低标准。质量意识、品牌意识、时尚意识、价格仪式、购物冲动和品牌忠诚度的Cronbachs α值分别为0523、0559、0708、0505、0711、0531,都达到要求。
33量表的效度分析
本研究对决策风格量表进行因子分析来检验量表的建构效度。决策风格量表的KMO值为0677,大于06的最低标准,说明各题项之间有共同因素,适合做因子分析。
决策风格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显示:质量意识的三个题项的因子载荷为0667、0529和0514,时尚意识的因子载荷为0798、0791和0715,购物冲动的因子载荷为0801和0762,价格意识的因子载荷为0533、0644、0608,品牌意识的因子载荷为0695、0645和0566,购物冲动的因子载荷为0606和0538。决策风格量表的效度达到要求。
34影响老年消费者决策风格的因素
本文以老年消费者的人口统计变量为分组标志,研究人口统计变量对老年消费者决策风格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老年消费者年龄与决策风格的关系。消费者的年龄与品牌忠诚、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和购物冲动无关;与时尚意识和价格意识有关。年龄与时尚意识显著相关,本文以5为组距,55岁为起点,85岁为顶点,将调查对象分为6组。
运用Tukey HSD方法分析数据,发现低年龄组的时尚意识显著高于高年龄组,如55~60岁年龄组的时尚意识平均值比60~65岁多140667。与此类似,研究发现年龄与价格意识正相关。
第二,老年消费者性别与决策风格与的关系。消费者的性别与品牌忠诚度、质量意识、品牌意识、价格意识和购物冲动无关;与时尚意识有关,女性的时尚敏感程度大于男性。
第三,老年消费者学历与决策风格的关系。消M者的学历与质量意识和购物冲动无关;与品牌忠诚、品牌意识、时尚意识和价格意识正相关。消费者的受教育程度与价格意识呈负相关,小学教育水平的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程度比初中的高,而初中教育水平的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程度比高中的高,受教育程度越低,价格意识越强。
第四,老年消费者职业与决策风格的关系。消费者的职业与品牌忠诚、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和购物冲动无关;与时尚意识和价格意识有关。研究结果表明,机关干部的时尚意识显著高于事业单位职员,企业管理干部的时尚意识显著高于企业职工,教授或医生的时尚意识显著高于专业技术人员。
第五,老年消费者的收入与品牌忠诚、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和购物冲动无关,消费者的收入与时尚意识呈正相关,与价格意识呈负相关。
4建议
针对分析得出的结论,对辽宁老年消费者市场的开发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一方面,辽宁老年消费者最看重产品的价格,另外是质量和品牌,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时尚意识,有一定的品牌忠诚度,冲动性购物水平较低。所以,企业应该推出性价比较高的产品,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同时把握产品的流行趋势,推出适合老年消费者的时尚产品。另一方面,辽宁老年消费者的人口统计变量影响着消费者的决策风格,人口统计特征属性不同的老年消费者表现出不同的消费决策风格。企业不应该对老年消费者市场采用无差别的营销策略,而应该深入研究老年消费者的细分市场,针对不同细分市场运用不同的营销策略。对于看重价格,追求物品价廉的消费者,企业应该提供经济实惠的产品。对于品牌意识和时尚意识较强的老年消费者,企业应该弥补现有产品线的缺失,开发专属于“银发市场”的品牌。
参考文献:
[1]Sproles G B,Kendall E LMethodology for Profiling Consumers Decision Making Style[J].The Journal of Consumer Affairs,1986,20(2)
[2]胡佳消费者购物决策风格的研究述评与展望[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99(3)
[3]杨庆芳,张航空老年人个人消费和家庭消费及其影响因素[J].西北人口,2014,35(2)
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老年大学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老年大学的办学宗旨是“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属于非学历性教育,有其独特的办学模式,不同于全日制学校的教育,因此没有一支相对固定的在职教师队伍。如何管理好教师队伍,是学校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以__老年大学为例,就教师队伍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提出一些粗浅的想法。
一、教师队伍的现状
__老年大学成立于1994年9月,至今已满20年。本校现有兼职教师40名,男女各半,在职教师1名,共担任52个教学班的面授工作。
1.教师来源
目前__老年大学的教师主要来自教育系统、卫生系统、艺术学校和团体、党政机关、各类协会、企业、自由职业者,其中在职10人,退休和自由职业者31人,大多数是由学校根据对各行业人才了解的情况而物色聘用的,也有教师相互推荐或学员推荐的。根据学校开设课程的需要临时物色,或根据已了解的人才资源信息而开设相关课程,偶然性很大。
2.教师待遇
老年大学不同于一般的学校,聘请的都是兼职教师,在薪酬上无章可循,又难以按职称、学历等来给付报酬。从2006年的每学期700元、800元、900元不等,到2011年的每学期每人1200元、1300元,逐年增加,并按班级人数、教师职称等大致分档。从2012年开始,每学期每人增加50元并逐渐拉平。目前每学期1500元,按16个半天计算为93.75元/半天,非本市区教师适当补贴公交车车费。这个数字大部分教师还是满意的,特别是有退休工资、生活条件较好的老师。但与社会上开办各式各样的培训班、讲座等上课报酬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另外,我们在夏、冬两季以及教师节等为教师发一份劳保用品,折合人民币500多元。2012年给任教10年以上教师颁发了奉献奖;2013年年底组织了教师、学员、工作人员的联欢活动,发一份纪念品。平时教师生病、住院,学校能带着慰问品前去探望。对被聘用的教师颁发聘书,增强他们在老年大学任教的荣誉感,提高积极性、激发责任心。总之,以各种形式感谢教师的积极支持,努力增进与教师的感情,使他们乐于为老年大学服务。
3.交流培训
老年大学非全日制学校,每个班级每周上课时间只有半天,2个小时。教师除了上课时间一般不在学校,相互之间很少见面,缺乏交流与沟通,而专业不同,更让许多教师缺少了共同语言,也给培训工作带来了困难。以前,都是大家各上各的课,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地修正、改进教学方法。因此有的教师,特别是没有接触过课堂教学的人,缺乏一定的组织教学的能力,教师的基本功也不够。如交谊舞班2004年曾聘请过一位男教师,自己跳得非常好,对舞伴的引带能力也很强,但面对几十人的班级,不整队伍,不讲分解动作,自顾在人堆里边说边跳,一遍又一遍地示范整支曲子,谁也看不懂,谁也跟不上。近几年,随着老年大学的发展,教学管理也越来越规范,去年以来,嘉兴老年大学开展了教研活动,书画、瑜伽等专业开设了公开课,我们组织了相关老师去听课,让老师们更新教育方式、提升教学水平,普遍表示学到了课堂教学的好办法、好经验。去年下半年,我们自己也首次组织了公开课,有着几十年教学经验的原__师范国画专业老师魏老师执教花鸟画,课后组织了说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教师队伍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教师队伍的管理上, 2011年我们制订了相关规定,如《教师聘用和管理考核办法》、《教师工作职责》、《教师会议制度》等,但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仍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和问题。
1.人员流动大,队伍不稳定。__老年大学目前的41位教师中,除1人由本校在职工作人员兼任外,其余全部为外聘教 师。2011秋至今离职的20位教师中,由教师主动提出不愿再教的有15人,其中2人于今年春季又重新回来任教;由于学员人数不足,学校停止开班而离职的有3人;因病离职的有2人。外聘教师队伍经常因各种原因离职,有的因年龄大,身体差,不能继续任教;有的退休人员需要照顾子女的生活,而中途停止任教;有的在职教师因与本单位管理制度有冲突,担心影响人际关系,影响评职称而不愿来任教。遇到这类情况,我们必须尽快物色到合适的教师,才能解决眼前的困难,工作较被动。
2.教研活动少,质量难提高。老年大学的教学形式不同于单一的教学活动,开设的专业种类多,平行班少,任课教师相互间联系很少,大量的教学又仅限于每周半天的面授活动,教师备课、查阅资料等均在校外完成,相互间缺乏交流讨论,更不用说集中的教研活动了。教师习惯了各行其道,对教研活动也不是很热心。如去年的教研活动,要求书画4个班的教师参加花鸟画班的公开课,其他教师自愿参加,结果书画只有2位,其他专业只有1位老师去听了课。再者,教师来自各个行业,部分人连最基本的课堂教学结构也不是很清楚,重点、难点很难把握,对老年人的身心规律也缺乏了解。学校也无法组织全体教师一起学习、研讨,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一学期下来,各班总有部分“流生”。
3.素质差距大,评价无标准。外聘教师各方面素质差异很大。就__老年大 学来看,论学历,最高的研究生,最低的初小;论职称,最高的高级职称,最低的无职称;论年龄,目前最大的77.5岁,最小的23岁。有的教师在专业技术、技能上有过人之处,但缺乏教学经验;有的教师为在岗人员,年龄尚轻,但不理解老年人的身心特点,教学方法难以适应;有的退休人员与学员思想观念有相通之处,但脾气固执,难以接受他人意见。还有,所教班级差异也很大,如学员数量最少20人,最多100人左右;动态班、静态班的备课方式、备课量不一样,等等,所有这些,都使我们很难用同一尺度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成果,评价教学质量。
4.教学要求高,待遇尚偏低。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剧,老年大学的发展越来越成熟,对老年大学的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的人群,不仅要在教学上因材施教,要求得当,还要掌握一定的老年人的心理,给予个别的辅导和照顾。不仅教学难度大,而且工作任务也更重了。自从2011年省里进行了老年大学教学管理先进单位的评创后,一些具体的要求也非常明朗化了,单就教师这一块,要制订教学大纲、定学制,订学期教学计划,课前要备课,有的专业课后有作业要批改。热心从事这项工作的人一般都是付出的多,得到的少,相比之下,目前的待遇还是偏低的。
三、对策建议
教师队伍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老年大学的办学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也是老年大学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针对以上困难与问题,提出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1.访才纳贤,建立教师人才库。老年大学在教师的聘用上,根据专业丰富、教学内容多样这一特点,应遵循“能者为师”的理念,热心老年教育事业、思想政治素质较好、某一学科或专业有一技之长的人才都可以成为老年大学的教师。平时需要广泛了解师资信息,要充分挖掘、利用教育资源,了解各专业师资情况,如有合适人选,哪怕目前未开设此专业班级,也应把人员基本信息登记下来,建立起教师人才库,变“按岗求师”为“按需择师”,增加选聘余地,满足专业发>文秘站:
2.搭建平台,注重教研提质量。老年大学的老师因为是外聘的,他们在老年大学需要有归属感,因此要求我们努力地为他们在教学上创造各种条件:一、要为教师提供教学必需的资料、用具,如挂图、教学用乐器、多媒体等;二、要为教师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我们认为:老年大学的专业划分宜粗不宜细;研讨课题的共性应大于个性,重点放在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上;开展教研活动事先要有布置,安排好时间、讨论的中心议题等;活动后要有总结,好的经验要加以推广。此外,还可以通过召开教师会议来布置一些共性的要求,听取教师的意见、建议;组织联欢活动来相互认识,展示特长,增加彼此间的感情;按专业定期组织小型的研讨活动交流教学经验;聘请名师作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讲座;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培训活动。三、要提供备课的场所,如电子阅览室、教师办公室,避免来去匆匆的状态,增强他们的老年大学主人翁的感觉。
3.情感投入,温馨评价促发展。老年大学的教师,大部分都有为老年教育事业作贡献的精神,但课时酬金比较低,要想留住优秀的教师,除了酬金外,最重要的就是感情投资,实行人性化管理:一是学校工作人员要提高服务意识,与教师真诚相待。教师到校热情相迎问好,教师离校殷殷相送道谢。教师生病、住院应及时问候、探望,尽力解决任课老师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学校领导、工作人员要经常听取教师意见、建议。二是在学员中倡导尊师重教的风气,教育学员上课认真听讲,下课鼓掌致谢。遇到学员有意见时,不提倡在课堂上直接向教师提出,应在课后与工作人员交换意见,由学校根据情况与教师交流、沟通。给教师营造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三是学员评教设计的题目相对婉转。如可设计此类问题:你认为××老师在教学中对你帮助最大的是什么?××教师在教学中哪方面还需改进?均为多选题,既能让评价内容灵活、广泛些,又避免不着边际。对教师的评价应以挖掘优点、放大亮点为主,有效地调动起教师的积极性,并以温馨灵活的方式将问题反馈给教师,以便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员需求,掌握教学方法,丰富教学经验,促进老年大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