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低碳生活的看法范文

对低碳生活的看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低碳生活的看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低碳生活的看法

第1篇:对低碳生活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 政治教学 开卷考试 提高水平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3(b)-0003-01

每年中考复习,政治资料可谓铺天盖地,像其它学科一样,学生也沉入茫茫题海,苦不堪言;考试时,学生又大袋小包地将大量的教材和资料带入考场,考试开始后更是忙于翻资料、找速查,时间紧紧张张;可是考试结束后,很多学生茫然“也不知道做对了没有”;考试结果出来,还是有学生感叹“政治太难,考高分更难”!也常听教师抱怨:现在哪里是考学生的水平?简直就是考谁准备的资料多、考题准!没法教!

的确,开卷考试给我们老师和学生提出了新的课题,怎样面对复习和考试?虽然开卷考试也经历了十年之久,但这个课题还困扰着广大师生。本人在实践中尝试着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愿意与同行们分享交流,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先说历年全国各地中招考题的共同模式,基本符合“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部曲,三个方面往往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知其一必知二、其三。

如:(2010年广东)材料一:哥本哈根会议被世人喻为“拯救地球的最后机会”,“低碳生活”已成为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能量、低消费、低开支的“低碳生活”方式已成为人们生活的时尚。据统计,夏季空调调高2度,每年可减排900千克的二氧化碳;每少用一个塑料袋,可减排0.1克的二氧化碳。

材料二:某校九年级(2)班举行了以“低碳生活,离我们有多远”为主题的班会课,同学们畅所欲言,争论不休。第一种观点认为,如果人人都做“减碳志愿者”,人们的生活就会更健康、更和谐;第二种观点认为,实现“低碳生活”,是国家的大事,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还很遥远。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体现了《思想品德》课中的哪些观点?(2分)

(2)你是否同意材料二中的两种观点,请说说你的理由。(6分)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做到低碳生活?并能列举2-3例说明。(3分)

问题模式很简单,(1)问符合“是什么”回答是什么观点即可;(2)问符合“为什么”,回答为什么同意或不同意的理由;(3)问符合“怎么做”,回答中学生的具体行动即可。有了这样清晰的思路,结合背景材料中核心词“低碳生活”,再联系三个问题内在联系,(1)问与“低碳生活”相关的答案很容易就出来了:“节约资源;落实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结合第(3)问“中学生应该如何做到低碳生活?”,就很好判断第(2)问中第一种观点是对的,第二种观点不对,理由就是低碳生活的意义,然后从多角度总结答案:“①我同意第一种观点。因为低碳生活能减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保护和节约人类的有限资源,保护环境,使我们能呼吸更新鲜的空气,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净化,有利于生命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做减碳志愿者,为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尽自己的一份责任。②我不同意第二种观点。因为低碳生活与每个人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低碳生活有利于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青少年是未来生活的主人,更应该积极倡导和参与低碳生活,成为我们生活的时尚和习惯。等”,然后分层次作答。至于第(3)问中学生怎么做,能围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各举一、二个具体例子即可:“低碳生活应该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开始,从我做起,从身边的生活做起,并能积极向家人、朋友和社会宣传低碳生活的方式和意义。如,①不过分讲究衣着打扮,少买衣服;②节约粮食,不铺张浪费粮食;③随手关灯,节约用电;④出行时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步行;⑤环保购物,不使用塑料袋;绿色消费,不使用一次性筷子、饭盒等。”

类似于这样“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部曲的政治题目很普遍,选择题、辨析题也不例外,问题的答案参考看多了之后,几乎都可以总结出答题规律的,说白了,这类问题不难,但是为什么开卷考试还是困扰着广大师生呢?其实关键还在于复习指导方向。

接下来,我们说说复习指导。既然中招考题的共同模式基本符合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部曲,也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而且三个方面往往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那么,面对众多的考点,包括时政热点和专题考点,我们就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为主轴将它们归类梳理,并加以理解、记忆、拓展和运用。具体来说,“是什么”主要包含:含义、现象、成就、内容、立场、原则、看法等,如“我国启动新一轮大规模对口援疆说明了什么?”就可以用我国的民族关系和的原则来说明。“为什么”主要包含:意义、作用、好处、危害、原因、必要性等,如“对口援疆、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有何重大意义?”。“怎么做”主要包含:做法、解决、应对、措施、注意、要求、途径、建议、打算、行动、给力、方案、倡议等等,如“我们青少年应当以怎样的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不难看出,知识呈现方式灵活多样而复杂,但经过归类梳理,复杂的问题就简单多了,复习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学会将每一个知识点归类,做题时适时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查阅资料,而不是盲目翻资料(想想中招考试资料上哪有原题啊),结合问题本身要求,运用核心知识,再借题发挥,多角度、多层次组织答案,训练一段时间就会有不错的效果。实践证明,这样做减轻了学生过重的心理和身体负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可谓教学相长,相得益彰。

第2篇:对低碳生活的看法范文

1 通过课堂教学,充分挖掘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是学生学校生活的最主要部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对于学生出现对环保与低碳生活的知行不一的现象,无论是哪门学科的教师,都有责任从育人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

对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对于思想品德课教师来说,其责任自不必说,首当其冲,且责任重大。其他学科的教师也不例外。

如,七年级生物学下册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给学生分析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等;九年级数学下册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设例题“为了绿化荒山,某地打算从位于山脚下的机井房沿着山坡铺设水管,在山坡上修建一座扬水站,对坡面的绿地进行喷灌。现测得斜坡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是30°,为使出水口的高度为35m,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阅读《脚踏一方土》一文后,查找有关资料,了解国家现有土地资源状况和每年耕地面积减少的数据,同时调查家乡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诸如此类,不甚枚举。

这充分说明对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应该说是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当中的。从数学学科的角度看,学会解题最重要;从语文学科的角度看,选好材,组织好语言,学会写作最重要。事实上,“教好书”和“育好人”同等重要。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利用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也是主阵地,充分挖掘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资源,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观、科学的教学质量观、科学的人才观,特别要树立人人都是环保与低碳生活知识传播者之观念,树立以“培养学生环保与低碳生活理念”为己任的大教育观,不失时机对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这应该是最主要也是最有有效的途径之一。

2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宣传环保与低碳生活有关知识,对学生进行教育。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可以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通过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来宣传环保与低碳生活有关知识,对学生的品格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的作用,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学校要利用少先队、共青团等组织,结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让每一堵墙都会说话,让每一块黑板都有感情”,利用诸如黑板报、墙报、校园广播、宣传橱窗等载体宣传环保与低碳生活有关知识;组织开展以宣传环保与低碳生活有关知识为主题的作文竞赛、演讲比赛、专题讲座;组织开展以“建设节能环保型校园”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低碳进校园”公益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将生态文明意识融入学校教育活动中,让对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的教育常态化、长期化,使全体学生均能系统地接受生态文明教育理念。特别要利用好每年3月12日植树节和每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集中开展以宣传环保与低碳生活有关知识为主题的义务植树、义务宣传等活动,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倡导环保意识,节能意识,低碳经济意识。

3 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直观感受,对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

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具有集成性、形象性、直观性、可控性以及信息量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既实用又高效。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包括部分农村学校也已经得到很大的普及和应用。

就环保与低碳生活有关话题而言,这不仅仅是学生应该关注的问题,这更是新闻媒体、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中央电视台有很多公益广告就是关于环保与低碳生活方面的,有很多新闻、图片、视频也是关于环保与低碳生活方面的,其他新闻传播途径也不例外。教师在组织开展以宣传环保与低碳生活有关知识为主题的作文竞赛、演讲比赛、专题讲座;组织开展以“建设节能环保型校园”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低碳进校园”等公益活动时,要充分利用好自己学校现有的教学设施、设备,特别是要利用好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让学生更直观、更近距离的感受,最终深刻认识到,环保与低碳生活离我们并不遥远,环保与低碳生活必须得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

4 家校结合,多渠道对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子女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子女最亲的人,也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

从家庭的角度来说,父母在对子女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时,不应该看理论是否精辟,而应该在勤俭节约等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上下功夫。比如前面提到的,81%的学生没有为减少碳排放采取行动,62%的学生购物时没有自带包具或循环使用塑料袋的习惯,50.5%的学生在外面就餐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有59.5%的学生用完的电池随便扔掉……这些其实是习惯问题,需要父母以身作则,从小开始培养。当然,这更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从学校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时,既应该注重理论学习和培养,也应该在环保实践和行为习惯养成上下功夫。作为教师,从信息来源上看通常来讲比家长来得快,对现象的分析要更科学、全面,这是对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的理论优势。从教师职业特点看,教师首先应该做到为人师表,这又为对学生进行环保与低碳生活教育提供了现实优势。在这个问题上,教师要以身作则,做环保与低碳生活的践行者,争取学生的信任、尊重,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更快地进步。

第3篇:对低碳生活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 家具设计 低碳设计

随着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以“低碳”为核心的生态理念已成为各行各业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低碳时代已经到来,作为我国“高碳消耗”产业的家具业,近几年,已将“低碳”作为一股新鲜势力融入了生态环保的设计理念当中,而且越来越多的人热切地呼唤对人类无害、对环境友善的家具产品。低碳家具设计作为家具设计领域一个新的方向已经起步。低碳、环保、节能成为了家具产品设计的主流方向。

1 低碳设计概述

低碳,英文为Low-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也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主张人们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或消费习惯进行简单易行的改变,减少全球温室气体(主要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是2009年的热门词汇,也是两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围绕“低碳”主题,低碳、环保的理念体现在各国世博场馆的设计之中,形成了巨大的引导效力。

低碳设计是综合地、立体地协调人、自然、社会的关系。具体表现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设计模式,其基本思想是在设计阶段就将环境因素、节约能源、污染预防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措施纳入设计全过程,将环境性能作为设计目标和出发点,力求使设计结果对环境的影响达到最小。把低碳概念融入设计,推广低碳设计的设计原理、理念、方法、手段;把低碳设计作为环境艺术设计的起点,在设计中运用新科技、新材料、新能源来协调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达到节能、节材、节水的环保目的;做“低碳生活”的先行者,所有这些应该成为我们设计师的共识。

2 室内低碳家具设计的内涵

室内家具的低碳化设计是用生态学思想规划家具设计系统的全过程,在注重产品设计、制造、使用、再循环利用全过程的生态功能与环境效应中,最大限度的节约木材等自然资源,使对人类和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程度,实现人——家具系统——生态环境三者的和谐统一,设计出节约自然资源和保护地球环境,有利于人类生理及心理愉悦的低碳家具,形成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赢的局面。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文化、新的设计思想观念和思维理念给设计注入了新的内涵,追求低碳设计成为了当前家具设计的主流设计。

目前很多人对低碳家具的认知仅仅停留在材质是一种环保材料,具有不污染环境、不危害人体健康和循环再利用的特点。其实家具产品的环保与否,只是解决了家具产品的品质问题,不等于产业本身的低碳。低碳设计更多得体现在材料来源、生产过程、加工工艺、物流、营销等各个环节,这才是低碳家具设计的高级阶段。但就目前对我国乃至全世界的家具业来讲,“低碳”仍然停留在一个新兴、待开发的局面,在一段时期内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问题仍然会存在,产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3 低碳家具设计的实现途径

实现室内家具的低碳设计,除了首先满足设计中的使用功能与精神功能等基本功能和符合标准规定的检测指标外,还要从注入低碳设计理念、生产用料的低碳设计和包装、营销、回收处理、物流等配套过程的低碳设计等途径来综合实现。

3.1 追求简朴生活的理念。将简朴的生活方式融入到低碳家具设计的理念中,用低碳的生活理念来实现低碳的设计。其表现形式就是简略化设计和少量化设计,但低碳并不意味着就要刻意去节俭,刻意放弃一些生活的享受,而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简略化设计的家具并没有简化实用性,放弃对舒适性的要求,而是更多地通过高质量的低碳设计,减少对资源和能源过多的消耗,减少产品繁复和不切实际的功能,更能突出兼容性和美观度以及浓厚的人文关怀,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回归。比如,北欧风格的家具就是简朴生活理念的集中反映。

3.2 生产和用料的低碳设计。家具产业使用低碳材料进行生产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基础。低碳家具的内涵是自身具有碳汇能力,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低,碳排放量低,产品品质好,使用寿命比较长,废弃后易于回收利用等。所以,从用料规划开始,家具产业通过优化原材料选用、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可以节省大量的自然资源,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2.1 材料选择和利用。木质家具生产在我国传统的家具制造业所占比重极大,每年都消耗大量的木材。相关研究表明,每增加1%的森林覆盖率,便可以从大气中吸收固定0.6亿~7.1亿t碳,所以家具原材料的选择对家具产业走低碳的发展道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目前对家具材料的选择应该依据国家相应的材料认证体系(FSC、LCA等),对材料的环境属性进行分析,对材料加工过程产生的废弃物对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进行评价,按照标准进行选择。

在消费者心中木材具有可再生、无毒、性质优良等优点一直以来都作为家具的首选材料,认为全实木家具才是环保的,但事实上,只要采用合格的环保板材,封边、油漆等工艺符合要求,板式家具应该不存在环保方面的担忧。在当前世界可采森林资源日益短缺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林业“剩余物”、“次小薪材”和人工速生商品林等资源发展人造板来生产家具,将直接降低对木材的消耗,可见板式家具更具环保价值,更低碳。其他材料,如,改性的木塑复合材料、生物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以及天然材料如,竹材、藤、麻、水草、玉米皮、秸秆等,都可以作为木材的替代品通过艺术设计和技术处理应用到家具上。

3.2.2 生产过程的低碳设计。生产低碳是低碳家具整个生命周期全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根据制造系统的实际情况,规划和选取物料与能源消耗小、废弃物少、对环境污染小的工艺方案、工艺路线和制造设备,尽量实现材料利用率最大化、同等时间产出效率最大化、垃圾污染及有害排放最小化,创造出一个清洁、低耗、高效和优美的生产工作环境。

3.3 推行低碳家具的配套设计。对于配套设计来讲,低碳的环保家具必须拥有优良的环境性能,才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能源,并且整个生产过程必须体现绿色的生命周期。低碳家具从生产、包装、营销、物流到使用乃至废弃、回收、处理的各个环节都应推行低碳的设计原则:对环境危害最小;采用清洁的原料、清洁的工艺过程,生产出清洁的产品;消费者在使用产品时,不会产生环境污染并不对使用者造成危害;强化废弃包装和报废产品的回收管理和循环利用,在回收处理中很少产生废弃物,且可将废弃物改造、降解、分离、再提取,形成生产或包装家具的新型环保材料。

4 结语

低碳家具设计区别于一般家具产品设计的重要特征,是将“低碳设计”体现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它是一个由设计、制造、包装、物流、营销、使用、回收等众多环节组成的设计系统,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不能称其为真正意义上的低碳设计。用“低碳”的设计思维去指导和引领家具设计,既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家具消费需求,又可以获得人与自然的双赢,对提升我国家具设计制造水平和改造传统高碳产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未来的家具产品设计必然与低碳息息相关,只有低碳设计才能让我们的家具产业可持续地发展。(2011年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1E068)

参考文献

1 刘显成.从绿色设计走向低碳设计[J].艺术教育,2011(3):128

2 鲁明.浅析室内低碳设计理念[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1(2):

141

第4篇:对低碳生活的看法范文

成中英先生是美籍华人、国际著名学者与哲学家,也是“第三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1964年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哲学专业,长年致力于中西方哲学与文化的整合与融通研究,促进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与世界化,在西方世界中树立了中国哲学的主流思考,为中国哲学走向世界,为世界开拓中国哲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美国夏威夷大学的哲学教授、全球著名一流大学如牛津大学、柏林大学、耶鲁大学等的客座教授、美国国际中国哲学会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成中英教授用易懂、独特、令人启发的语言,娓娓解读“自然有为”、“创造和谐”的中国低碳哲学!

“低碳哲学”是个非常庞大的话题,本次对成中英教授的专访,仅作为低碳哲学系列报道的开篇文章。

全球关注低碳经济的根本原因

能源是人类最根本的生存需求,近几百年来工业发展和人口激增,把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转变成了全世界关注的“能源危机”。能源危机说明了人类过去未管理好能源,在国际间增加了不稳定的因素。为了谋求新的能源,人们通过各种手段开发新能源。据国际太空能源研究界估计,月球上有至少1000万吨氦―3。为增加能源储备,2006年俄罗斯一家大型能源公司打算在地球之外的星球开采有“超黄金”之称的太空能源氦―3。

我国环保部有关专家曾指出,我国能否在未来几十年走在世界发展前列,很大程度取决于应对低碳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的能力。简而言之,谁在能源方面领先一步,谁将是最大赢家。人类下一步将如何改进生活方式?如何利用既有能源来换取更高、更好的生活价值?如何更好的利用我们已有的知识提升和保障后工业时代的生活质量,就是本篇专访的初始目的。

中西方的低碳经济融合问题

成中英教授多年执教各国名校,对海内外的情况都非常了解,谈到对低碳经济的看法时,成中英教授说:“低碳是一个新的经济和能源看点。我们需要怎么去节制能源、开发能源、运用能源?如何用最少的能源产生最大的效果?最少的投入产生最大的收益?这就是人类要首先解决的问题。不论是生产方式还是生活方式,或者是转化能源的方式,东西方都需要新的思考方式。从我国而言,我们需要西方的技术和科学,尤其在企业发展、生产方面需要思想转变。但是,在社会分配、生活方式、文化生活中,是否需要放弃传统完全接受西化?西化里追求个人主义享受,显然是高能源消费。在我们的生活方式中,能否找到比以往更自然的生活方式?西方对中国文化中勤俭节约的容纳,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中的思想转变。中国文明和传统强调的是很好的家庭关系、人际关系、和谐关系,重视伦理、重视道德,这对中国人的经济发展是很需要的。”

分享低碳哲学的实践优势

作为学者,成中英教授尤其重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推进人类和谐发展的进程。低碳本身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低碳哲学的概念中,他既关注工业企业的低碳,也关注长远之计的低碳教育。

从企业角度而言,他认为工业低碳有很多减排技术值得探讨,但是低碳管理中的中西结合的模式,能更好的激活各领域的低碳管理模式,有利于社会更具活力得创新发展。他说:“经济发展需要能源提供动力,人类发展、物质生活需要各种奢侈型的生活方式,城市建设需要高度和大量的能源消耗,能源问题是人类无法回避的主要问题。除了最基本的能源,煤、石油,其他的能源,例如水力发电、太阳能、风力的发展和开采,看似与煤没有关系,但是能源转变过程中的基础建设都需要碳作为基础能源。墨西哥的石油污染将用几十年改善,污染在一定的时间内才能消除。人类要继续发展下去,就必须改变新的生产方式,新的能源方式、新的生活方式、新的思维模式”。

成中英教授将毕生的哲学与管理研究与低碳经济结合,关注以人为本。他强调天人和谐,关注环境对生活质量的提升,关注如何把低碳教育与我们的国学传统相结合且古为今用,减少能源浪费,提升人民精神面貌,弱化社会矛盾。他说:“中国传统文化有5000年的历史,有很多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沿用下来可以与其他国家共享。我们关注国民教育应该如何指导、突破我们的生活?我们需要追求成功,但是我们的成功是要以长期利益做基础、有保障性的持续性的成长。政策、舆论不要误导社会追求片面的经济利益而牺牲了长期利益。尤其是在目前开放的经济发展体制下,会面临权力腐化(corruption)和权利滥用等问题,以权谋利,以公谋私浪费了大量资源,这本身也是一种能源的污染行为。这是我们的管理、策略存在的问题。我们要成为一个对世界有影响力的国家,首先要重视如何管理权力与权利,建立一套权力管理思想体制与权利管理教育体系。从世界眼光来看,由于各种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今天已经是一个多元化、全球化的时代。各种价值和各种传统都有它的历史发展背景,都有它自己肯定的价值。怎么样来建立他们的关系?怎么使他们避免冲突?能够找到一个彼此的定位?能够彼此善待彼此?回答这些问题才能保障人类和平繁荣长期发展。中国到现在已经过了不同阶段的发展,走过不少曲折之路,最后回到“以人为本”对人关怀这个文化的基本价值,显然不是偶然的。 我们了解到天地之道,亦即生态气候大环境与地理人物的中环境,是与我们自身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核心价值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中国文化价值的高度的自觉。因之我的哲学信念、以及我对知识与科学技术的认识,让我能看到低碳经济需要一套低碳哲学,而一个社会的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低碳哲学的实践基础上面!”

低碳管理要从周易的源头出发

对于如何理解低碳哲学的新的思维模式,成中英教授回答记者:“我一直从事哲学研究,首先说明一下中国哲学对低碳经济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到道家哲学对自然的理解与认同,遵循自然无为的生活与行动方式,对欲望的合理的控制。现在我们的工业社会已经成熟,就是要讲究自然无为的正面含义,可名为――“自然而有为”。儒家哲学关注人际协调,是人与人、社会与社会的平衡及充分发展的问题。也是人自身的道德修持与精神修养的问题,更是国民教育与生活教育的发展问题。我认为,现在的社会需要动静协调配合。周易哲学的阴阳配合思想,一方面追求科学知识的系统化增进与推广,一方面却不能不精化知识,以简御繁、推陈出新的创造价值,要为自身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成熟的发展价值理念,也为一个国家甚至全球人类提供了一个和平发展之道。只有在和平与和谐的环境下,我们才能解除环境的恶化问题。就中国的发展而言,想有更好的发展,就要成为一个具有全球生活典范价值的新的文明,成为低碳国家显然是一个有力的标志。中国资源管理要从周易的源头出发,把低碳管理、低碳生活、低碳经济链接在一起发展,固定一个长期成长的目标,与时俱进的新目标将把我们带到一个美善的佳境。”

用简易的思想、有效的组织带领团队

对低碳哲学、低碳管理方式的思考过程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被关注到?成中英教授说“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形式和生产方式已经到了一定的程度,能够掌握新的能源,有更好的原始能源的渠道或科技来转化能源,从科学的基础发展而言,我们要开发新能源、节省能源,产生绿色经济、绿色能源,减少污染。我们能否使用小能源,开采更多、更好、低污染的能源?能否更好的协调人们的生活,人民的思想,人民的管理,帮助低碳技术和生产方式、节约方式、节能方式的发展?能否得当使用时间,精细且机动的组织工作?面对大的决策时,管理者能否通过所掌握的知识,能力、领导力、决策力、资源占用力、规划力、改革力、创新力、服务规范,避免错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如何截获人才、唯才是用、振奋士气、再教育、再反馈,改善决策层内部活力和企业本身,用简易的思想管理带领团队,不减少他的功能甚至增加功能?简易本色就是提高效率的一种方式。这就是管理问题,也就是我的C理论中所提到的内容。用简易有效的方式推动企业的改造、创新、这是一个持久不断的工作。”

C理论――和谐管理思想的发展

中国正处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时期,低碳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将会怎样?低碳哲学如何服务中国发展?成中英教授对这个问题的态度是:“1979年台湾联合报的记者采访我,询问我‘在当下台湾经济最发展的时候,如何改善和转移劳力密集的出口加工的产业结构变资本密集产业结构’?我给他的回答是,转变产业结构不能一味的学习西方的管理模式,因为产业结构的转变不仅是单纯的资本密集的问题,还需要技术管理、思想管理的改善。中国《易经》中的‘太和’概念,意指人和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自身身心的和谐。2006年总书记也曾提出‘共同享有和谐社会’。怎样运用好低碳管理解决问题?回答是必须要部署平衡各种关系,将这些环节结合起来,产生一种简捷、有效、与时俱进的流程,这是和谐化的管理思想。1985年,我在北大讲课时提出‘和谐化’的概念。我观察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东西方社会组织的差异、东西方哲学思维方式、价值体现和历史经验、历史经验的差异,并从《易经》哲学的研究成果,提出足以容纳古今中外一切有价值的管理思想和哲学思想的‘C’理论。并在1999年出书《C理论:中国管理哲学》,意指中国(China)、《易经》(Change)和创造性(Creativity)。我把管理哲学与现代化的中国管理模式结合在一起,这个模式不仅是要维持现状,更要开创新世界,解决问题以达到目标。这需要懂得智慧,对宇宙和生命意义有所认识和了解,清楚宇宙运转规律。全球经济化就是大家寻求一个相互协调、相互和谐的平衡发展”。

成中英教授把C理论定义为管理行为的系统化和简易化,对于最初怎么会考虑到C理论的定义,他回答记者:“人群是整体的、系统的、网络的。生活的丰富必然取自于环境,取自于他人。在公共管理和企业管理中,把复杂的事物条理化,代表一个社会领导者、一个企业或者一个机构,是不是具有整合、创新能力,以及企业领导对环境和自我的认识。海尔重视中国传统道家哲学的灵活度改进企业。华为很重视创新,结合西方的技术发展自己的技术,乃是当前重视整合与创新的管理成功之例。C理论在整体决策上,产生一种领导动力,在组织上的作用,在不断改善组织,给予组织产生一种权威的领导力,选拔人才、训练人才、配置一个团队、发展一套产品政策,强调产品的低碳性。 这就不能不有思想的深度,不能不有实践精神,用示范性的行为与效果来带动与促进社会的和谐,达到人民追求进步和繁荣的生活愿望,当然也就产生更多的社会福利。东西方管理哲学虽然性质有异,方式不同,但是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和一个企业的发展,同样重视目标,重视价值。西方强调共识,东方强调协调;西方强调行政利益,经济发展,重视结果;东方重视过程,社会生活、经济生活,还是要有道德的价值在里面。希望更多的企业和机构发展前进时,谈到的是企业或机构的社会责任问题,而不仅仅是短期利益的追求。我希望大家对C理论的基本管理方式有所了解,把C理论落实到管理上,让大家走向一个节流开源的管理方式。包括如何把管理系统化、精致化、怎么能够不断的改革,不断的创新。

低碳哲学的生活方式

不管是低碳经济还是低碳管理,亦或是低碳生活,都需要将低碳哲学作为研究和发展基础。怎么创新、改造、探索、管理和生产的方式,使他符合低投入高收获的生活方式,再或者是转化污染源为可回收物质?成中英教授介绍低碳哲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时说:“低碳生活中,什么需要维护?国民健康、衣食住行的开源节流。从饮食的角度而言,怎样使人们生活健康,食品餐饮安全,养生保健防病于未然。子女饮食教育,如何避免滥用药品,如何让企业具有社会责任感。低碳管理尤其要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严格控制毒牛奶、毒饺子现象给社会增加的负担和支出。结合经济与教育的发展为一体,强调对社会民众的生命健康维护的行为,做出有利的管理环节尤其对饮食产品安全要防患于未然。还有加强水资源、菜类资源、肉类资源等方面以改进民生健康的管理,也是杜绝不良的社会发展与能源的浪费的基本措施。从居住的环节而言,我们居住的建筑是否高碳,什么尺度可以界定建筑的碳排放?什么样的住宅和环境更适宜居住?什么方法是建筑能源消耗的最佳方法?若高能耗产生高效能,还可以理解。若是高能耗产生低效能,我们如何减少碳排放?谁在真正关注和思考建筑的低碳问题?从交通的环节而言。以北京为例,城市进入和行驶的车辆每天递增,什么是可以深入解决交通堵塞和汽车污染问题的最佳方法?新加坡在交通管理方面非常严格,道路不能有任何的损伤,部分路段不允许大型汽车进入,甚至有些区域不允许汽车驶入。重金罚款对路边的花草采摘,维护城市景观,减少了能源消耗,达到了两方面的效果。我们对环境美的理解应该不仅仅停留在繁琐的装饰,而要关注环境美学,关注自然美和山水的再生能力的保护”。

人的生命价值不能因为低碳而有所折扣

中国传统的易学哲学,强调天人相通、天人合一,这说明人的生存要符合大自然的规律。不符合自然规律、不重视人类生存空间的发展方式,导至近年各种癌症或重症的比例不断增加,这就是对生命价值打了折扣的直接体现。

首先,政府要提倡和组织社会与企业的力量来改革我们的社会陋习与腐败风气,自觉与自发的发挥人的伦理力量与道德德性。更好的推动知识经济,用知识减少错误,改进生活方式,做知识型企业、学习型组织。全社会增加知识的学习,减少资源浪费。认识自然,知人知天;重视变化性,能够与时俱进,能够对生活方式有所变化,更好的解决问题。

第二 要掌握交易互动的精神,全球同舟共济,可以减少时间浪费、能源浪费。美国为了维持自己国家的经济高度发展和生产结构的状态,强迫中国人民币升值,只顾一方经济发展的本位主义,完全不顾他方面的利益,当然无法很好的去平衡世界的经济发展。”

第三,要掌握“简易”原则。发挥简易的直接功效,简单不一定比复杂好。但简捷在形式表达上紧凑,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

第四,我们已经到了用太空能源的时代,善用后工业时代的信息减少对工业时代传统能耗方式的依赖。发挥创新的能力,用人文的知识与智慧来简化、精化、及净化我们的生活。

第5篇:对低碳生活的看法范文

专栏:毕家妈妈育儿经 ―― 家有男孩

虽说男女平等,但在养育男孩和女孩的过程中,父母需要关注的问题却不尽相同,因为有些问题会专门出在男孩身上,或者在男孩身上出现的比例更高,抑或在男孩身上更容易引起关注。从2009年第8期起,本刊特别开设专栏――《家有男孩》,集中关注养育男孩的诸多问题。专栏作者具有丰富的育儿知识,并自身养育着两个男孩,她以理性、自然、人性的育儿精神,参照国际教育界的研究和看法,对养育男孩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毫无保留地与年轻父母们分享一些好的做法。

上期回顾:怎样巧妙地把玩具玩出新花样?哪些玩具可以百玩不厌?如何引导宝宝将玩具翻新利用……上一期的《家有男孩》专栏,毕家妈妈立夏与我们一起寻找百玩不厌的好玩具。

作者简介:毕家妈妈立夏,全职母亲+职业撰稿人。育有二子。曾周游列国,学习、工作和生活,对国际上各种先进育儿观念和方式十分了解,目前在《为了孩子》、《时尚育儿》、《幼儿教育》等杂志开办亲子专栏,主张以理性、自然、现代的理念和方式来养育下一代。著有《跟着直觉做妈妈》、《毕家妈妈育儿经》等育儿专著。

培养一个绿色的小朋友,就是培养地球的绿色未来。这话听起来很大,但一点不假。我们现在在家庭中所做的一点点改变,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的一点点努力,可能影响深远。

低碳环保的生活意味着一种求简的生活方式,追求的是生态平衡,并不是要剥夺我们的生活乐趣,我们要做的,只是不要过度消费和消耗。在2010年世博会上,苏黎世市重点展示一个被称做“2000瓦秤”的项目。这把秤像一个跷跷板,前面是一个大屏幕,上面漫游着各种各样美丽的海洋动物。当跷跷板平衡在能耗2000瓦上时,小动物们悠闲自在地享受生态平衡带来的稳定;当跷跷板一端高翘,显示能耗12000瓦(美国人的消费水准)时,动物们开始互相攻击,因为资源开始变得有限,他们需要争夺能源来生存;当跷跷板显示能耗500瓦时,屏幕变黑,鱼儿们情绪低落,生态圈死气沉沉,因为能耗太低,影响了生活质量。

低碳从“吃”开始

低碳生活的“简”,往往更有益于健康。在家中培养绿色宝宝,不妨从饮食上的“减法”开始。

不要多次加工食物,深度油炸耗油又增加胆固醇。让孩子养成习惯吃天然味道的食物。所谓“有盐有味”都是后天养成的饮食品尝习惯,如果你给孩子从小就吃清水煮的西蓝花、不放盐干煸的四季豆、完全清炖只添加姜或八角的肉骨头,那么长大后他自然不会觉得味精、鸡精等添加剂是必需品。

还可以从孩子的食谱中“减”去各种垃圾食品。碳酸饮料可以以白水代替,果汁可以自己鲜榨,真正保证你的孩子摄入维生素而非仅仅糖水。当你的食物越贴近自然的时候,中间环节越少越环保,孩子的饮食往往越健康。

不要让孩子养成无止境地吃东西的习惯。科学家早就发现吃的八成饱的老鼠活得更长、更聪明。对我们身边的大多数人来说,现在的问题不是不够吃,而是吃得太多。不要跟在孩子身后去喂那最后一口饭,孩子不要吃的时候,就当他吃饱了。他自己吃当然没有你跟着他喂吃得多,但孩子没必要每次都吃得过饱。可以有较多主动权决定自己吃多少的孩子,往往瘦一些、健康一些、日后体重问题少一些。环保、健康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可以节省大人现在和今后少操很多心。

每周选一个日子来吃吃素也是一种积极的低碳方式。培育牲畜来产肉消耗的能源远比种蔬菜高。有研究说:每生产一斤牛肉需要消耗12斤谷物。一斤牛肉大概够人一餐,12斤谷物可以吃几顿?不用担心孩子一天里只吃了蔬菜就会营养不良。高蛋白质的饮食习惯其实并不利于钙的吸收。奶、大豆、黄豆、核桃、花生照样可以提供高质量的蛋白质。而且,作为一个中国人,对豆腐豆浆的热爱都是流在我们的基因里的,为什么不好好利用一下?

出行也低碳

出行上面,试试多骑车少开车,借助公共交通工具,比如地铁等,廉价、方便、快捷、不堵车。如果你有一个爱骑车的习惯,孩子自然也会爱上自行车。周末的时候,全家人一起骑车出游是件很能增进亲子感情的事,也是别人眼中一道新奇美好的风景线。环保要求的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生活态度,房子不在豪华,舒适温馨功能齐全就好,车子不在多昂贵新潮,安全耐用维修方便就好,当然如果你的公司可以像谷歌的老板那样补贴你的话,你也可以去买一辆电动汽车。

低碳也能满足孩子

目前,绝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几乎没有人会舍不得为孩子花钱,孩子们正得到空前的关注和关怀,这一代孩子的智力和体格的成长跟父母相比,拥有很大的优势。低碳生活下,照样可以花钱,照样可以尽量去满足孩子的心智发展需要,只要你不是在求奢求侈。奢侈的本意是过分的、多余的东西,正与低碳理念相违背。

玩具拿到手上,不管多么昂贵,大多数只有几天的“保鲜期”,之后往往就置之高阁了。而给孩子不断更新玩具,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孩子的欲望超出了你的希望,往往演变成行为问题,比如在商场看到什么就一定要买,不买就不挪步甚至大哭大闹等等。试试看,告诉孩子只有生日和节假日的时候才会有礼物,平时看到什么可以记下来,妈妈到时候一起买;对于稍大的孩子,每周给他一些零花钱,告诉他如果想买什么的话,可以自己存钱。这些方式,可以帮助控制孩子的物欲,减少浪费和无谓的消耗。

妈妈自己也可以把孩子的旧衣物、玩具等攒起来,送给有小小朋友的家庭。不要觉得难为情,因为现在人们都知道,穿过的衣服、用过的玩具甲醛含量少,更健康。

环保有三个基本概念:再生利用、重复利用、减少使用。重复利用在很多环保达人看来最为环保,因为不涉及再次制造,将商品的原有价值通过人际之间的周转增值,环保性价比最高。这本是我们的一个传统文化,但现在很多人却害怕去实践。

低碳时的“加法”

第6篇:对低碳生活的看法范文

一、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人们认识事物、探究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

向,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习写作的基本条件。学生有兴趣,就会有有目标地、积极主动地学习作文,提高写作效率。教师创设一个活跃的学习氛围对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具有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为了激活学生思维,调动写作兴趣,我经常选取报刊上的短文和电视上的一些热点新闻作为作文材料。这些材料大多数短小精悍,情节性强,贴近生活。

如:中国的“”问题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我在教学中就此问题让学生谈论自己的看法,他们兴趣浓厚,热情高涨,结合自己的阅历和掌握的史实资料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的文字功底让我欣慰,他们独特的见解让我折服,他们深沉的爱国情怀感染着我。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写作情景,就等于给写作加入了催化剂。它可以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学生的写作灵感,让学生有东西可写,真正做到了用我的自然之笔,写我的自得之见,抒我的自然之情,显我的自在之趣。

二、活学语文教材,优化写作方法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语文教师就是想方设法凭着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熟练运用教材中的实例为写作服务。教材不同,文本有别,写作方法亦不尽相同。教师要认真备课,从教材中挖掘写作训练资源;并积极整合,适时总结作文指导方法;让学生细心读书,认真思考,从教材中挖掘作文写作内容,在课本中发现可写的材料。同时从教材中挖掘语言训练范例,我们知道训练语言的最佳途径还是抓住阅读材料,让学生充分把握教材,从文本中学,从文本中悟,从文本中练,使书本的知识产生新知,形成能力。

如:讲解《师说》一课,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是本课的学习重点之一,我带领学生重点解读第二段,让学生感知正反对比的好处,作者用多种句式表达一个意思,结语都是批判土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讽刺语气,感情强烈。事实表明:学生认真分析,仔细琢磨,深刻领会,学活学透教材,学中思,思中悟,就可优化写作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三、丰富课外阅读,拓宽写作视野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得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课内阅读是有限的,课外阅读是无限的,课外阅读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启迪思想、熏陶情感的主要渠道。学生与外面世界接触不多,课外阅读能填补这个缺憾,使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获取信息和知识,拓展写作视野。作为语文老师,要强化课外阅读意识,养成学生课外积极阅读的良好习惯,有计划地、有层次地推荐名家作品,学生主动积累名篇佳作,丰富词汇,借鉴手法,提升语文素养。让语文学习真正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如:在讲解《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课时,我向学生推荐张晓风的《敬畏生命》,蒙田的《热爱生命》,诵读并积累有哲理的句子,学生就会懂得热爱生活,将会知道珍惜生命、关爱人生。在“珍爱生命”的作文训练中,学生很自然地将积累到的词语运用到写作中,使作文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四、洞察多彩生活,注重写作积累

“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可见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学生只有积极投身于五彩斑斓的社会生活,用一双慧眼观察多彩生活,放眼社会大事,留心身边小事,积累各方面素材。

1.洞察生活,感有所悟

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学生写作永不枯竭的源泉。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着不可计数的新鲜事。每个人都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鼓励学生认识生活、洞察生活、思考生活,引导学生做生活的主人。我经常布置学生利用假日进行一个社会调查(医疗卫生看病贵、跟踪调查奶粉事件、通信收费乱象、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等等社会问题),学习撰写调查报告,让学生真实地走进生活,走进社会,为写作积累真实的素材。

如:针对呼吁全球发展低碳经济,营造低碳生活问题,而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或许要牺牲一些眼前利益、局部利益。针对这个似乎矛盾的问题引发思考,很多学生会情不自禁地写下意见或建议,部分学生阐述:任何事情都是有舍才有得,不舍则难得,关键是我们要权衡利害得失,趋大利而避大害,兼顾眼前与长远利益、局部与整体利益。深刻地阐述了从低碳生活中得到了什么,而不是付出了什么,学生这种情怀、这种责任感以及其中闪耀的智慧之光,令人感动也让人敬佩。久而久之,同学们学有所动,动有所感,感有所悟。

2.捕捉契机,诱发写作动力

一件细微的小事、一抹灵动的感觉、一次小小的风波,都可成为写作的契机和内容。我紧紧抓住这些写作契机,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体验,以我笔写我心,用心感悟,深入思考,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体验和真切感受,写出感受独特、内容充实、思想深刻的文章来。只要师生共同努力,牢牢抓住“观察生活”这一切入点,引诱学生徜徉其间,捕捉写作契机,全身心投入其中,积累素材,编织写作素材,一定能写出富有生活气息的作文。

如:2013年1月4日发生在河南兰考的一把大火,吞噬了7条可怜的小生命。兰考妈妈袁厉害多年来收养了超过百名孤儿和弃婴,自己含辛茹苦抚养这群孤儿,袁厉害的“难”与孩子们的“苦”,常人无法想象。由于袁妈妈“没有收养登记手续”“不具备收养条件”,这场意外的大火把袁厉害几十年的辛苦付出全部抹去。引来社会沸沸扬扬的争议:有人想办法推卸责任,有人想对袁妈妈泼脏水……坚持了25年的袁妈妈此刻倒下了,躺在病床上的她神志不清,滴米不进,甚至连水都不肯喝一口。针对这些问题,我给学生布置作文:《谁来承担责任》《袁妈妈错了吗》等等。只要教师适时地捕捉写作契机,积极地创设条件让学生彰显自己的独特见解,宣泄内心的情感,就会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7篇:对低碳生活的看法范文

2012年9月24日,在2012全球新媒体与社会公益峰会上,以乐施大使的身份受邀演讲的海清紧跟着李连杰上台发言。海清悠然走上演讲台,向着台下1000多位观众,不好意思地说:“我一演讲就紧张,所以我准备了一份发言稿,念得不好请大家包涵啊。”大家都笑了。

10分钟的发言,没有即兴的发挥,海清一字一字地把稿子念完,发言中,将自己的公益行动80%的贡献归结于与她合作的公益组织“乐施会”,而她“只是一名志愿者”。

2011年6月,海清继好莱坞女星斯嘉丽·约翰逊、英国影帝科林·菲尔斯、奥斯卡影后海伦·米伦之后、受邀担任乐施大使的艺人。海清是乐施会在中国内地委任的首位大使。

熟悉中国电视剧的观众,都会知道海清,从2007年《玉观音》出道,《蜗居》的热播再到《媳妇的美好时代》,海清在电视剧中塑造的每一个形象都深入人心,个性鲜明。2010年,海清凭借《媳妇的美好时代》中的出色表现,几乎成了当年的电视剧女王,获得多项奖项。

海清红了,要拍的戏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她参加的公益活动也越来越多,从剧组请假出席公益活动被当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情。出任乐施大使;倡导低碳减排;为关爱女性健康拍摄红丝带系列;亲赴非洲关爱当地贫困儿童,出席二十多个公益活动的。海清曾在同时拍摄三部电视剧的档期作为“亲善大使”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亮相非洲,花几个小时从片场请假只为接受媒体对她传播公益的采访,她说 :“我做的能帮助到人就好。”

公益“大使”

海清本名黄怡,有一个7岁的儿子。

不签经纪公司、没有经纪人、入行以来很少拍过广告、不谈个人感情和八卦……海清的生活成名前和成名后,都过得简单又坚定,陪伴在她身边最多的是工作以及公益活动。海清说她做公益没有特别的计划,唯一的标准是:身边能帮到的事情。

成为“乐施大使”之前,2010年1月,海清获得了江苏卫视、百度2010年网络沸点的“年度亲善大使”称号。这位“大使”便开始频频出现在需要她的地方。

5月6日,玉树震后21天,她在玉树,是玉树地震时第一名到达4000米高原的女艺人。“亲善大使”海清与医护人员和卫生部的工作人员,一起去探望在玉树地震中失去亲人的孤儿和受伤的儿童。在那次的探访中,海清成为孩子们的支教老师,帮助他们渡过灾后的心理难关。

10月,海清出镜在杂志封面上。受红丝带计划邀请,海清与众多影视明星一同拍摄了一组倡导关爱女性健康、拯救癌患者的照片,铜版纸上背景暗色的墙面,海清位于照片的正中,红丝带围成的线条从身前绕过。

“我更能理解女性疾病带来的痛苦。”海清坦言曾经因为工作压力而患上乳腺增生。

2011年6月,海清正式成为乐施会首位在内地的公益形象大使。“我信任他们是因为他们小气。”签约会当天,海清用一句抠门来形容乐施会给自己的待遇。“你们听说过吗?做公益还得自己搭钱的。”海清笑着说。她接受了一张2011年乐施会为她排出的公益行程表。乐施会传播官员李艾说,乐施会在内地只有她这个乐施大使,所有内地需要大使出席的活动都要找海清。

2011年6月21日,海清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邀请,前往非洲参与“明月行动,关爱非洲”,驰马在草原上、看碧蓝的天,低矮的云朵,和内罗毕的孩子们一起跳舞的时刻,成为海清记忆中最幸福的时刻。路过被称作“上帝的宝殿”乞力马扎罗山的时候,海清在博客上写道,“这里的景色仿若来到天堂,残忍的工业请不要破坏它”。

2011年底,海清从南非气候变化峰会归来,在记者见面会上,海清给记者们上了一课。“对比在重污染下生活的赛特勒小学的孩子们,我们已经很幸福了。”

海清承担了一个明星的社会责任,无报酬地化身为模特、记者、演讲家参与公益,其中涉及环保、女性健康、扶贫、助学等纷繁复杂的公益项目,持续不断的公益之旅,也带来了她见证自我的改变,她说“公益改变了我对世界的看法”。

做好我自己

今天的明星都有微博,海清的微博更拥有着500万的庞大粉丝群。乐施会工作人员坦言,通过海清的微博可引发几千条的转发,节省不少宣传的人力成本。海清相信微博传递正能量的能力,也顾忌它的反作用力。“微博是不够的。”

海清的博客开设至今,从2009年每天写一两行一百字左右的拍戏小感受,到现在每篇博文都在写对生活的感悟。“怀旧是最好的反省方式。”海清在博客上写道。

海清在博客上喜欢写风景,写评论。也喜欢发感慨,写段子。当一路走红、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海清暗示自己要HOLD住,要在荧屏继续给观众带来新的角色。

第8篇:对低碳生活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汉中循环经济资源生态环境对策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本文就循环经济的内涵和汉中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及措施等问题谈几点看法。

1循环经济的含义与特征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20世纪60年代。“循环经济”一词,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提出,它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整个大的系统环境内,在资源的投入、产品的生产、产品的消费及其废弃物的排放一系列的过程中,把传统的纯粹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他认为地球就像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要靠不断消耗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如果不合理开发资源、破坏环境,就会像宇宙飞船那样走向毁灭。所以必须要以新的发展观发展经济:必须改变过去的“增长型”经济为“储备型”经济;要改变传统的“消耗型经济”,实行休养生息的经济;实行福利量的经济,摒弃只着重与生产量的经济;建立既不会使资源枯竭,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能循环使用各种物资的“循环式”经济,以代替过去的“单程式”经济。“循环经济”这一术语在中国出现于90年代中期,1998年我国引入德国循环经济概念,确立了循环经济的“3R”原则的中心地位:即减量化(Reduce)即在生产的投入端尽可能少地输入自然资源,再利用(Ruse)即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并在多种场合使用,再循环(Recycle)即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力争做到排放的无害化,实现资源再循环。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这一定义不仅指出了循环经济的核心、原则、特征,同时也指出了循环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对解决中国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传统经济是“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直线过程,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和产生的废弃物就越多,对环境资源的负面影响也就越大。循环经济则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因此,循环经济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模式的根本变革。其基本特征是:在资源开采环节,更重视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在资源消耗环节,更重视资源利用效率;在废弃物产生环节,更重视展资源综合利用;在再生资源产生环节,更重视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循,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在生产过程中,循环经济观要求遵循“3R”原则:同时,在生产中还要求尽可能地利用可循环再生的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如利用太阳能、风能和农家肥等,使生产合理地依托在自然生态循环之上;尽可能地利用高科技,尽可能地以知识投入来替代物质投入,以达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和谐统一;在社会消费环节,更重视绿色消费循环经济观要求走出传统工业经济“拼命生产、拼命消费”的误区,提倡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在消费的同时就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

2汉中发展循环经济的重意义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态环境事实上已经从单纯自然意义上的人类生存要素转变为社会意义上的经济要素。这里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由于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导致已经非常短缺,拥有这样的环境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目标。第二,生态环境本身对生产生活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天然的生态环境对生产排放废弃物的吸纳能力已经饱和,甚至超载,要继续利用它进行生产必须再生产出新的环境容量,需要人类投入资源进行生态恢复和污染治理。这说明,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具有明显的二重性特征:即从生活的角度看它是目标,从生产的角度看,它已经变成生产的一个重要的要素。

从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十分短缺的生活要素和生产要素。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受到破坏。据世界银行测算,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每年仅空气和水污染带来的损失占GDP比重的8%以上,这说明,我国的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当天然的生态环境资本用尽以后,继续按照原来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经济,将会使人类健康受到威胁,使我们的经济增长与生活目标相背离。国内外的实践已经表明,当经济增长达到一定阶段时,对生态环境的免费使用必然达到极限,这是自然循环过程极限和作为自然组成部分的人类生理极限所决定的。人类要继续发展,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用新的模式发展经济;要求我们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并对被过度使用的生态环境进行补偿和修复。

汉中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秦巴生物多样性、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使其逐步成为区域性乃至全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汉中最大的优势资源是生态条件比较好。生物资源南北兼有,极为丰富,林业资源居陕西省之首,森林覆盖率为西部第二,是阻挡风沙南下和西南酸雨北上的重要屏障,被专家称为调节西部空气、气候的重要“肺叶”。汉中是陕西乃至西北的水资源富集区,水资源总量219.8亿立方米,主要河流水质达到二类标准,汉江是国家南水北调工程重要水源地。传统的高消耗低效率经济发展模式不仅带来环境的破坏也带来资源的枯竭,所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的“两低一高”的循环经济增长模式就成为汉中经济增长的突破口。工业经济是汉中市强市富民的重要支撑,既要发展工业又要进行环境保护,他们的结合点应该是走绿色的低碳循环经济之路。

3汉中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措施

3.1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法规政策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完善经济发展评价体系;积极推进重点行业、重点产业园的试点工作。一方面政府要出台政策和法规鼓励企业、公民和社会组织实行低碳消费,如制定奖励措施,对于开发低碳产品,综合利用自然能源,投资低碳生产流程的企业,给予支持和鼓励,并在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另一方面抑制消费主体的高碳消费方式。

3.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的。钢铁、有色建材、化工、轻工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在这些行业中存在着许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有些新建项目污染治理设备放在那不用,等到检查时才使用。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降低高碳产业的发展速度,优化产业结构,淘汰和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设备及企业,用清洁生产改造能耗高污染大的传统产业,大力发展节能降耗污染少的新兴产业、新能源工业。目前,汉中市共实施重点节能和循环经济项目38个,总投资30亿元。先后申报实施了汉钢集团高炉煤气回收利用、中材汉江水泥7.5兆瓦低温余热发电、汉川机床大型数控机床制造基地、汉中燎原航空机电系统节能工程、洋县盛华硅钙电炉改造、陕西胜隆能源甲醇汽油等重大项目;在农业生产中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积极建设以“绿色粮油”和“猪、药、茶、菜”为特色的有机农业基地及生态观光农业基地。

3.3以绿色消费推动循环经济绿色消费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满足物质、精神文化需要,消费各种低碳、绿色消费资料和劳务的活动方式的总和。要发展循环经济就必须引导我国居民逐步形成低碳消费的习惯,减少日常“便利消费”,比如目前一次性筷子仍大量使用,所以尤其是要减少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同时要淡化“面子消费”意识,根据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对面子工程、面子应酬等进行约束和限制。还要逐步戒除“奢侈消费”的偏好,如出行方面尽量少用私家车,饮食方面多食用低碳食品等等。绿色消费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在动力,通过广泛的宣传活动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与绿色消费意识;各级政府部门要积极引导绿色消费,鼓励节约和重复使用办公用品,政府机构应从自身入手,带头节能减排。政府部门和单位通过早期采用、购买最新先进技术与产品等措施,为其他部门树立榜样。如率先使用节能减排型设备和办公用品,尽可能将办公大楼建设或改造成节能型建筑,制定和实施政府机构能耗使用定额标准和用能支出标准,实施政府内部日常管理的节能细则。

3.4大力发展旅游业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具有很大活力和巨大潜力的新兴产业,被称为“无烟产业”、“朝阳产业”。旅游产业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一次投入多次重复使用,旅游产业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极大提高,人们基本的物质消费满足以后,就会渴望到外面的世界看看,这给全世界的旅游市场带来了很大的活力。汉中作为国内比较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也必然迎来旅游的大发展。汉中发展旅游业又得天独厚的优势:自然生态环境比较好,人文景观也较丰富,这为打造以生态和两汉三国文化为主的循环经济型旅游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加之交通的快速发展给汉中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西汉高速的开通为西安、成都等大都市人们来汉中旅游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未来宝中高速公路、十堰天水高速公路及西安成都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开通为汉中旅游业的大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所以加快汉中旅游业发展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有条件的。

参考文献:

[1]桂丽.构建和发展循环经济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17.

[2]何晓斌,芦雪花.低碳经济发展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17.

第9篇:对低碳生活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绿色建筑材料;现状;发展应用

绿色建筑材料是环保健康的,对于人民的生活和居住是安全的,无污染的,观众居住环境的科学环保,在近年来的生活质量提高的背景下,绿色建筑材料的运用受到更多关注。怎样理解绿色建筑材料的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要注意哪些问题,都是是值得研究和讨论的。

1 绿色建筑材料的概念及特点

1.1 绿色建筑材料的含义

“绿色”成为21世纪人们生活的主题。绿色建筑材料从原料的使用,生产过程的污染程度小,和对环境的保护方面来看,绿色建筑材料都是回收利用生活和生产废弃物的好方法的表现,绿色建筑物无污染、科学合理关注健康,对于人类居住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很重要的,有益于人们的健康、几乎无污染用能够重复利用废弃物的绿色环保的绿色建筑材料。这种健康又环保的建筑材料,被冠以“绿色”的含义,这种绿色建筑材料的生产技术是高科技的清洁生产,在国外,早已经应用于建筑和装饰施工方面;在我国还没有实质性的应用,只是停留在概念中而已。

1.2 绿色建筑材料具有的独特性

1.2.1 绿色家装材料的生产用料大多数是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

1.2.2 绿色建筑材料生产工艺和技术选取上,高科技的投入,新技术的应用。加上环保低碳的新工艺用于生产领域。

1.2.3 绿色建筑材料的生产配方的制作和生产整个流程中,不得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比如:甲醛、芳香烃类化学品;另外,产品不得含有某些有毒重金属,比如汞、镉、铅等。

1.2.4 绿色建筑材料的整体设计是有利于生产和生活环境的,以关怀人文居住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最高要求,关注居住环境的改善,有益人民的身体健康。

2 绿色建筑材料发展现状

2.1 国内发展现状。随着人们开始更多关注居住环境的科学化和重视绿色环境的意识增强,建筑行业也开始使用一些污染少,节能减排的环保材料,重视应用绿色建筑材料的观念在增强。很多绿色建筑材料的研究还只是处于理论状态,没有付诸实践应用。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建筑应用绿色材料是必然,只是时间的问题。本着环保节约的生活态度,朝着健康节能的目标而奋进,相信我国的绿色建筑材料必然会得到广泛的应用。

2.2 国外绿色建筑材料的发展应用现状。绿色建筑材料在国外的发展应用由来已久,西方国家随着生活水平和国民素质的提高,对于建筑材料应用方面的环保要求更高,很多国家的建筑用上了绿色建筑材料,相比中国来看,国外的绿色建筑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很系统、理论化的。对于绿色建材的检测和用料方面,都有科学的方法和理论指导,近年来,国外开发应用了绿色建筑材料的质量认证标准,国际化的质量认证标准可以保证率材料的生产质量。绿色环保材料的环保节能发展,对于国际化的原材料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很必要的,也是很重要的。

关注绿色建筑用材,重视居住环境质量,这是国际化的一个课题,在研究和应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的是德国,德国的政府和人民都是非常关注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倡导绿色环保,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对于居住质量的要求当然也是非常高的,几乎在德国的各大城市,都有专售“绿色建材”的特殊商店。美国设立专门研究空气污染的空气部,并且制定了建筑物所含化学物质检测标准,并且就建筑材料的室内空气污染进行构建数学模型的推算预测。英国提出建筑材料所含有机物散发标准的测定等方法检测空气污染程度,观众建筑材料的环保等级。

3 绿色建筑材料发展前景

3.1 重视环保绿色的建材应用。从思想上引起重视环保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在媒体宣传和政府政策方面,都要重视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开展宣传绿色理念的活动,转变人民对于绿色建筑材料的认识,推动绿色建筑材料走进千家万户的宣传活动。

3.2 在建筑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突出,关注绿色环保的建材使用,是关系到居民身体健康和生活安居乐业的保障,要保障生活的绿色环保、无污染,就必须推动建筑业使用绿色建材,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可以预见到,绿色建筑材料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很有发展价值。

3.3 拓展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领域,强化综合利用。建筑材料的应用领域可以拓展,不能仅限于建筑领域,要向更多领域拓展应用。扩大绿色建筑材料的使用。强化对绿色建筑材料的综合利用。

4 绿色建筑材料的可持续应用发展。

4.1 环保建材的绿色发展前景与可持续发展应用的内涵。可持续发展在绿色建筑材料应用方面可以这样理解:应用绿色的建材不仅仅是为了子孙后代能够有能源的持续利用,还包括在建筑材料的生产过程中要注意资料的合理再生利用,增强大众的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的应用意识,保持原材料和人文环境的可持续利用的发展。

4.2 绿色建材的生产和应用过程要格外重视,保持环保发展具有可持续特点。绿色建筑材料的生产过程要严格把关,从用料,和原料的比例配方,要科学合理,保证无污染和绿色环保。从环境保护的发展角度来看,绿色建材的生产所用原料也要尽量使用生活垃圾和生产的废弃物来加工使用。要生产绿色的建筑材料,就必须重视使用混凝土的可持续性,采用现代混凝土的科学配方,采取使用达标的水泥、水等。绿色建筑材料的添加剂注重污染检测,选取质量达标的原材料,这样能够保障混凝土的环保绿色发展,

4.3 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发展可持续的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我国发展绿色建筑材料的经验不多,几乎空白,要发展绿色建筑材料就要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能盲目的一刀切,反对照搬照抄的做法,在绿色材料应用过程中,要明确具体问题的情况,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来应用绿色建筑材料,从实际情况出发,应用建筑材料是非常必要的,才能保障建筑材料应用的科学合理。针对我国绿色建筑材料的研究不足的情况,实施探索性的研究,从技术和研发理论上,分析我国绿色建筑材料的运用情况;从理论上上健全我国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要客观、良好的灵活性,能够了解我国绿色建筑材料的评价体系、理论,达成自己质量评价体系。

5 结语

关注绿色环保,关注生命健康的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成为必然,绿色建筑材料收到重视和研发,本文就绿色建筑材料的含义和特点展开分析,对于建筑材料的绿色特点的发展现状进行论述,在当前的社会和谐发展中,发展可持续与绿色建筑材料的关系处理提出看法。最后,就绿色建筑材料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进行归纳总结。绿色建材的发展是提高生活居住环境标准的需要,我们要关注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问题,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绿色建筑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从造福子孙后代,造福人类的角度来推动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万锋.对绿色节能建材的探讨[J].中国建材科技,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