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临床护理教育的作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贯穿于病人进入整体护理的全过程,是医院由单纯治疗服务向预防、治疗、护理、康复一体化保健服务转变的重要手段,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使病人顺利接受治疗的同时,不断加深现代护理观的认识,改变了错误的陈旧观念,使其行为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作为一名在产科病区工作多年的护理人员感受颇多,现将自己在临床实施健康教育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1.1 提高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在工作中重要性的认识,使其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有效的健康教育对孕产妇一些近期及远期的影响,妇女对产科知识了解的越多,对我们护理工作帮助越大,可以帮助孕产妇及早预防并发症对自身及胎儿的危害。
1.2 每周组织一次业务学习,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及一些与孕产妇的交流技巧,提高护士业务素质及护理服务能力,只有加强各方面的学习才能在从事治疗中指导人们建立自我保健行为和良好的生活方式,也只有这样患者才能信任你、配合你,促进机体康复。
2. 健康教育的内容
2.1 增进门诊产前指导,包括产前检查时间、内容和必要性,孕期营养指导,合理用药、注意事项,自数胎动、临产前的教育。产前检查可以发现孕妇存在的的不利因素及各种病理现象及时发现、及的诊疗,消除不利因素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
2.2 临产后入院介绍
入院介绍内容包括病区环境介绍、主管医师及护士介绍,临产的先兆如见红、阴道流水、阵缩,态度热情及真诚话语拉近了护患距离,评估病人的病情及心理状况,满足病人的需求,使病人对医护产生信任和依赖,消除恐惧、紧张的心理,内心充满安全感。对合并产科并发症的患者及时为她们提供疾病健康教育和必要的心理支持。
2.3 术前、平产前身心准备。
包括临产后注意什么、怎么配合、指导有效呼吸,正确使用腹压,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等易消化的食物,分散注意力,增强定能顺产的自信,减轻恐惧心理。对手术病人进行心理疏导,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及安全可行性,麻醉后无痛苦及新生儿出生的安全保障,解除病人的后顾之忧,使其以平和心态面临手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2.4 术后及平产后的饮食及其它知识的宣教。
包括术后由流食一半流食的过渡,产后膳食应是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丰富的膳食,均衡的营养是机体恢复的保障,多进食汤类食物以促进下奶。产后注意事项,产褥期生理表现。督促及时排尿注意阴道流血,有无坠胀感等异常反应。如何护理新生儿及早下床活动对身体好处,指导家属对其心理关怀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
2.5 母乳喂养知识宣教,首先帮助正确树立母乳喂养的观念,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树立能够顺利进行母乳喂养的信心,指导正确的喂养姿势及有效吸吮的姿势及特点。
2.6 出院保健指导,提供促进产后恢复的方法,包括子宫复旧、产后活动、性生活、计划生育指导,新生儿护理,预防接种方法及科室电话助于咨询。 3. 健康教育的形式。
多种多样通俗易懂,易于接受。每位护士应熟悉掌握全面的产科特殊的健康教育知识,用真诚话语、精湛的护理技术,密切的护患关系获得孕妇及家属的信任,有利于知识的传授,情感的沟通。
3.1 针对性的个体化指导,根据病人的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生活背景,学习能力,缺乏哪些知识技能实施个体化指导,手把手的指导。
3.2 利用宣传图册、画报、有背景音乐的录间带,使其对健康知识反复加深、加强,提高教育效果。
4. 评价
4.1 医院健康教育是全民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的产物,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增强孕妇的认知水平,及时发现围产期的各种危除因素,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预防为主,把疾病消除在萌芽状态,保证母婴安全,提高了产科质量,并且使母乳喂养成功率提高,减轻了社会负担,减少了乳腺癌的发病率。
【关键词】 院校合作型教学;经验学习法;护理临床教学;应用效果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36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438-01
在护理临床教学中,利用院校合作型与经验学习教学方式,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护理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服务水平。本文通过院校合作型与经验学习教学方式在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估,以此提高护理临床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发展。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我校2011――2012级实习护士学生80名和两个普通病房作为试点教学。80名护士学生统一学年制,实习1年。护士皆为女生,年龄21岁左右,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随机将80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40名)和对照组(40名)。教学方式试验结束后,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实验组采用常规带教法,选择传统教学方式,进行讨论式教学、案例分析法和床边教学法。实验组学生由临床护士进行指导学习,学校教师不到临床,无法指导和培训学生和临床教师。对照组采用院校合作型教学与经验学习法,由临床带教教师一对一对学生进行教学和指导,主要指导和培训学生护理临床理论知识和学习技巧[1]。学校教师每周2-3次对临床教师和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教学方式主要包括:讨论教学、情景教学、案例分析、床边教学和重点导入经验学习法。
1.3 调查方法 选择试卷调查方式,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能力水平,如护理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观察分析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服务能力。每项考查评价水平是优、良和差。有着高度的信誉能力和实效能力。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对考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选择x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结 果
2.1 比较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考核成绩,P
2.2 比较分析两组学生对临床教师带教满意度。两组分析结果具有统计学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 调查分析两组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分析,除去两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项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在我国一些医学院校的临床护理教学中,没有制定统一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教学管理模式过于简单,没有较高的实践能力。教学方式没有相应的规范化和科学性。同时学生没有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学习过于死板,没有创新意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低,综合能力普遍不高。针对这些问题,在临床护理教学模式中引入院校合作型教学与经验学习法,以此提高临床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解决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水平。
在利用院校合作型教学与经验学习法时,首先要制定科学的临床教师的考核体系,提高教师考核标准,提高教师的素质水平和教学能力。其次建设完善的临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提高临床教学的水平和质量。最后在临床教学内容中,要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服务水平,以此构建服务型医疗模式[3]。
在采用院校合作型教学与经验学习法时,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护理临床理论知识。同时提升学生的服务能力,构建自主学习氛围,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另外,院校合作型教学与经验学习法能够将临床教师的教学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构建完善的教学知识体系。在应用经验教学法时,需要教师具备着较高的经验水平。这时教师就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积累相关经验学习法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同时要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临床教师在具备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后,能够灵活选择和运用学习方法,并可以开展各种促进学生能力水平的教学活动。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教学能力,满足护理临床教学需要,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促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玉琴,杨慧玲,吴春凤,何渝玲,祝水英,王月敏.院校合作型教学与经验学习法在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38(05):156-158.
【关键词】 脑梗塞;心理干预;健康教育;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218-01
脑梗塞作为脑血管病的常见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多发生在老年患者,老年患者的器官衰退等因素导致患者恢复较慢。脑梗塞常导致患者肢体瘫痪、口角歪斜以及语言障碍等情况,而这些脑梗塞的并发症必定会引起患者心理障碍,心理障碍又导致患者自身调节功能减弱以及免疫低下,因此脑梗塞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对疾病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我院住院的脑梗塞患者进行常规内科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以及健康教育,护理效果显著,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住院的16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其中观察组男58例,女22例,年龄区间为43~84岁,平均年龄(61±5.8)岁,病程3月~4年,平均病程为(2.1±0.6)年。对照组男62例,女18例,年龄区间为48~81岁,平均年龄(62±5.2)岁,病程2月~5年,平均病程为(2.8±0.6)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疾病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护理措施,具体措施有:心理干预措施。脑梗塞患者常常心理有障碍,情绪低下,因此针对不同心理状态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可以和患者交流,取得相互信任,了解患者家庭以及自身情况,适当给予安慰,鼓励患者听音乐或者适当运动来保持愉快的心情等。健康教育措施。给肢体运动障碍患者制定适当的身体恢复计划,开始进行小幅度的运动锻炼,时间由短时间到长时间锻炼,根据患者自身情况给予主动运动锻炼,也可以在病床上进行肢体活动,在肢体锻炼的同时给予语言练习,在锻炼过程中时刻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记录护理满意度。
1.3 疗效判断标准 身体基本康复:通过住院治疗,患者的功能缺损评分降低90%~100%,病残度为0级;治疗显效:经治疗患者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89%,病残程度1~3级;治疗有效:经治疗患者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治疗无效:经治疗患者功能缺损评分减少不到18%或者评分增高[1]。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标准差(±s)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
2. 结果 经过护理和治疗,两组患者均取得了一定的护理效果。观察组治愈32例,显效25例,有效18,无效5例,治疗有效率93.8%。对照组治愈20例,显效20例,有效11例,无效29例,治疗有效率63.8%。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结论
脑梗塞患者临床常表现为语言障碍、运动障碍等,这些会造成患者生活质量下降,长期住院治疗会导致心理抑郁[2]。有学者对60例脑梗死患者和40例正常人对比研究发现,老年脑梗塞患者的焦虑情绪发生率达到66.7%,抑郁情绪发生率达到56.7%,显著高于正常人[3]。据临床实践,脑梗塞患者心理因素对疾病的治疗预后密切相关,充分了解患者心理变化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和教育,有效的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本文对160例脑梗塞患者分组研究结果显示,脑梗塞患者给予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总而言之,对于脑梗塞患者给予心理干预以及健康教育措施能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Johnston SC ,Sidney S,Hills NK,et al.S tandardized discharge orders after stroke Results of Quality Improvement in S troke Prevention (Q UISP) Cluster Randomized T rial.Annals of Neurology .2010,21(17):147-148.
长春中医院大学附属医院 放射线科,吉林长春 136099
[摘要] 为了研究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的方式,加强规范临床护理教学的管理实践和护理人员的实践体会。组建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小组,完善临床护理教学的管理制度。通过规范的临床护理教学的管理,护理人员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和实践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所以加强规范临床护理教学的管理是护理人员提高护理能力、培养专业人士的一种重要方式。
[关健词] 临床教学;管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 R173 .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3(a)-0139-02
临床护理教学是目前护理教育的必经之路,是护理人员专业学习后的一种继续教育,同时是将所学的知识转化成实践的一种能力。但是目前存在了很多问题,在某些程度上给护理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提高护理教学管理的工作,必须要整体上培养带教教师的授课模式和思维创新方式,这样才可带动护理人员主动学习护理知识的能力和技能,护理科室根据医院中临床护理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先后制定并完善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的相关制度和文件,要求带教教师必须执行临床护理教师的培训制度,从而减少问题的发生,该院护理科从2005年开始建立了临床护理教学小组,实施初期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成绩,现做如下总结。
1 建立运行机制.规范临床护理教学管理
I.1 突出临床护理教学的目的
临床护理教学在实施中存在许多普遍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带教护士要求护理学生帮助他们自己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和目标,通常是以完成工作的前提来给护理人员打分或者来判断其能力,这样就评价护理学员技术能力的强弱,是缺少对护理教学真正的目的了解。如果长时间的用这种方式来教育护理人员,真是很难让护理人员在实习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也谈不上进步和真正的了解护理教育的专业知识。
为此,临床护理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公平的实在的实践机会,用所学的知识充分的和实践相结合;还有就是要求学生在实践中知道如何去学习今后护理的经验和知道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最后就是培养专业的护理人员,要培养他们的自信和心态。这样不仅仅使带教教师的教学目标得到明确,也使护理学生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1.2 建立临床护理教学的管理组织,健全的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制度
临床护理小组的组建,应该是由护理部的主管进行组织协调,首先要做好前期的组织架构,在由组织架构进行组建团队,由护理主管的助理与各科室中的人员组建成一个18人的护理教学管理团队,每名人员负责一个科室的教学管理工作。还要与科室中的前辈沟通制定出护理教学的计划,每天学习的内容和定期的考核一系列问题[2],帮助带教教师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等。
2 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的其体做法
2.1 规范临床护理教学的管理
2.1.1 加强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小组成员的自身管理和教学水平 要加强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小组成员的自身管理和教学水平必须首先从护理部抓起,临床护理教学管理首先是自身的管理和教学水平要高于护理学生,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能力。在教学之前多参加各类的培训班和辅导班,多学习老师的经验和多为自己充电,然后学习掌握后回去充分的利用,方便日后的管理教学内容和组织方面的改进与提高。
2.1.2 加强临床护理观察的培训 临床护理观察也是学习中的重要一项,它在护理质量中占有重要的分量。因此,该院对这项工作采取了教学,对这项工作补充教育,对护理学生进行岗位前培训,把近些年的事实案例举例讲解,把临床护理观察学基础作为授课教材,把书中的一些概念和规律方法一一讲解,依据书中的内容,结合院中事实的案例,让护理学生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认识和分析的能力,也可独自的解决,独自的制定解决方案,这种教学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2.2 注重临床护理教学的训练,从骨干抓起
该院要定期举办临床护理教师的培训工作,要求临床护士必须接受培训,还要在培训中进行考核,考核优秀者作为下一季度的带教教师[3]。在培训中不仅是为了要完成最终的考核,在培训期间要总结培训中的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案,最终综合大家的想法,制定完善的临床护理教育工作。通过制定的方案,使得参加培训的每一位成员都要具备和带教教师一样的能力和水平,防止带教教师突然发生问题无法授课,可以有其他人员对护理学生进行仔细的讲解授课。
3 效果
3.1 对临床护理教师培训的情况
临床护理教师培训之后,护理学生对临床护理教师培训的满意度是在逐步提高,院里评选出的优秀带教教师的名额越来越多,就是表明了培训制度的制定对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中占有很大比重,同样也是重中之重。
3.2 对护生进行临床护理的观察培训情况
培养护理学生护理观察是临床护理教学中的重点,所以对护生进行临床护理观察也要进行培训,而培训前和培训后通过分析案例的成绩比较来看:培训前护理学生分析案例的能力有限,有些问题分析的不全面,但是培训之后,护理学生的临床观察能力及分析思考力成绩都优于之前的成绩,这就说明了对护理学生进行临床护理观察的培训是有着不容小视的作用。
4 讨论
4.1 将临床护理教学纳入日程
该院护理部是临床护理教学的主导,同样护理部在为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工作中起到监督的作用,临床护理教学的工作要结合医院中的实际问题,做到有计划、有目的的学习和调控,发现问题及时找出办法进行解决,如果在监督中发现了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与院里领导各科室进行沟通协调,把院中的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工作做到最好、最规范。
4.2 充分发挥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的作用
带教水平和能力的提升,是引导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的重点,必须充分发挥管理小组的作用。在季度的全院全员大会中表彰优秀带教教师,在实习护士当中实行护士的考核制度等,这样可使带教教师和实习人员有章可遵,避免出现杂乱和没有章节性的问题发生。参加带教教师的授课,从根本上了解带教教师,然后选择优秀的带教教师进行重点培训,并且要在全院科室中收集大量信息,评选出优秀的实习生,作为带教教师,进行培训。每年中都会有一个季度的带教工作,在带教工作进行前期,护理教学管理小组要对带教教师进行带教工作的考核和评分,然后上报到护理部,有领导进行最终的审核,在确定最终带教教师的名单。带教工作需要考核的内容有:讲课时的互动性,能否把学生的积极性带动起来;专业技术能力,能否给学生带来真正的知识;实践操作技术,能否使学生真正意义的掌握,只有这些考核内容通过且成绩优秀者,直接进入带教教师队伍中。这种考核方式可以促进带教教师的积极性,同样这种方式也可作为一种模式运用到授课中去,可以引导护理学生更努力积极的进行学习,同时也给带教教师带来了责任和义务,会更珍惜这样的锻炼机会,也能提升自我的教学意义。每一季度的带教工作结束时,院里都会采用无记名调查,让学员和其他带教教师进行填卷,在试卷中可表现出每一位带教教师的分数,学员对带教教师的满意度,从而使护理学生根据自己真实的想法去给带教教师评论和打分。
现在很多医院都在采用这种带教方式进行培养医院中的栋梁,如果是想在隶属于部队医院中建立稳定的护理团队,培养训练出一个优秀的护理带教队伍,目前是护理工作中面对的一道难解决和待研究的问题。但是只要我们坚持这种护理教学模式和方法去规范护理教学的管理工作,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在学习中寻找新方向,在教学中寻找新思路,不断的发现新的带教模式和运作方式,可以有利于培养出大批量的优秀人才,培养出许多实用型人才,在今后的临床护理教学工作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把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作为主导去创新区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水平和创新能力,把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变成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从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虹,范植蓉.规范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提高带教质量[J].现代护理,2003(12):163-164.
[2]陈玉英,蔡金辉,梁丽军,等.新形势下加强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改革的探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1):269-271.
[3]陈美婵,吴艳媛.加强临床教学质量控制 提高护理临床教学质量[J].吉林医学,2004(3):124-125.
[4]谭坚玲,王思琛,柯彩霞,等.护理临床教学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02(2):335.
【关键词】循证护理;护理教学;循证教育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803―01
循证护理(Evigence-based nursing,EBN)是受循证医学(Evigence-based medicine,EBM)的影响而产生的护理理念。这一理念是在1991年由加拿大Dicenso教授率先提出,它指的是护士能够慎重、准确、明智地应用所能获得的一切研究证据,同时结合自身的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意愿,三者结合,制订出适合病人实际情况的护理程序,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1]。美国高级护理实践中心将循证护理程序归纳为4个连续性过程:循证问题―循证支持―循证观察―循证应用[2]。我们不难看出,该理念明确的提出临床经验、临床证据与病人三者之间的联系,它为临床护理提出了新的标准,同时也对传统的护理教育提出了挑战。
1 循证护理在护理教学中的作用
1.1 循证护理的临床特点 循证护理是针对每位患者的健康提出问题、收集证据、综合评价、采取措施,以及效果再评价。现在临床上倡导的整体护理是指针对每位患者制定与其相应的护理程序,而在护理程序的任何一个环节中所遇到的问题都可以视为循证问题,寻求循证支持,做到有据可循。整体护理顺利而准确的实施有赖于循证护理,而循证护理能够保证整体护理科学的进行。因此,我们说循证护理目前在临床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护理教育必须适应循证护理的发展,才能更好的为临床护理服务[3]。
1.2 循证护理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观念,从繁冗枯燥的理论知识中解脱出来,将学生置于不断地解决问题的情境中,鼓励学生主动质疑、收集资料、分析和归纳推理。首先,学生把通过课前预习遇到的问题,或教师给出相应的案例分析,统一记录下来,然后依靠学生自觉通过多种途径(例如上网、图书馆、书店等)去查找相关资料以解决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主观分析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又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查阅收集资料的能力;另外,教师应设法创造让学生好奇、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和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互动,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和讨论,这样有利于形成多样化的思维方法,不拘泥于一板一眼的教学中。教师选择的案例尽可能的普通易懂,甚至可以是发生在学生身边或是学生比较关心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一方法,我们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变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提高的学生对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由此可见,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引入循证护理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2 教师循证观念的培养
2.1 循证护理教育 循证教育(Evigence-based Education,EBE)是将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其所获得的最佳系统研究证据相结合的教育观[4]。目前较为有效地循证护理教育的教学方法有两种: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自我导向的学习(self-directed learning,SDL),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这两种方法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提高知识的保留度,促进新概念的传播及其与基础科学知识、临床问题的整合。
2.2 教师循证能力的提高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要提高学生循证护理的能力,首先要从教师做起,通过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循证教学能力,这样才能真正的将循证护理教育开展起来。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提高教师的循证教学能力,譬如继续教育、专题讲座、学术交流、出国留学等。教师本身也应该摒弃旧的教学观念,主动学习,尽可能地运用现代化的手段查找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和临床证据,运用循证护理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最新的知识。同时,应加强自身的临床实践能力,理论联系实际,以便更好地将循证护理观念融合到教学中去。
3 学生的循证意识和评判性思维能力
3.1 学生循证意识的培养 循证护理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护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设计者和主动参与者。首先,我们应让学生对循证护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使学生意识到在护理病人的过程中,不仅仅是用到课本上所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通过多种途径了解该病例的相关知识,从而得到最适合该病人的个体化护理程序。
3.2 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评判性思维就是以全面的观念来观察客观环境,以快速思维来判断事物形成决策的过程[5]。护理相关学科均有着较强的实践性,循证护理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但是学生在接受这种教育方式的程度上差异较大,很多学生已经习惯了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太会去主动思考,人云亦云,这就要求教师应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收集和分析资料,提高学生的求知欲,要求学生主动查找资料,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渐形成以评判性思维为基础的思考模式,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教育是教学相长的,一方面要求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知识,另一方面要求教师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变重视知识的传授为重视能力的培养。循证护理教育缩短了课堂与临床的距离,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完成任务的能力,使其成为适应社会及护理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Mulhavl A,Nursing,research and evidence [J].Evidence Based Nursing,1998,10(1):4-6.
[2] 李红.循证护理的发展与展望[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20(11):495-497.
[3] 张晓英.浅析循证护理与我国护理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10(12):74-75.
[4] Davies,Philip.What is evidence-based education?[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1999,147(2):108.
[5] 曹力.评判性思维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4):162.
关键词:护士;继续护理教育;职业素养
继续教育对于保持护理职业专业性,使护士紧跟医疗技术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970年,美国护理协会对护理继续教育就有了明确的定义:“有计划,有组织地为提高注册护士在护理实践、教育、管理、科研等方面的能力,增进他们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工作方法而安排的学习过程,最终的目的是为改善公众健康”[1]。此后,随着护理继续教育的发展,一系列针对这一名词的定义也随之出现[2]。本文引用杨顺秋[3]等人的定义“继续护理教育(ContinuingNursingEduca-tion)是继规范化专业培训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身教育。目前,同我国一样,在很多国家,继续教育是以强制性的形式在所有注册护士中推广[4-6],注册护士每年必须按规定累计继续教育学分。1997年,原卫生部颁布了《继续护理教育暂行办法》,对继续教育的目的,方法,形式,学分数等内容进行了明确的规定。继续护理教育对于临床护理实践的促进作用是不容质疑的[7-9]。早在1991年,Waddell等人[10]就对继续教育与护理服务质量的关系运用系统综述的形式予以阐述。同时,研究学者也提出了一系列制约护理教育发展的因素,比如:护士缺乏继续教育项目开展的信息;由于医疗资源分配的不合理,使得护士缺少参加继续教育项目的机会,此外,在职学习不能得到来自医院管理者的支持,教育内容陈旧,不符合临床工作实际等等都是阻碍护理继续教育开展的因素[11]。本文针对继续教育发展的问题展开调研,了解护士对于继续教育的态度及认知程度,分析促进及制约继续教育发展的因素,为科学、系统地开展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提供依据。
1资料和方法
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探讨临床护理人员对继续教育的态度及感受,对促进剂制约继续教育的相关因素给予分析。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针对北京地区的各级医院从事临床工作的护理人员。从北京八个城区中,各随机抽取1~2个作为研究医院。最后共有10家医院被选中。在2012年7—8月间,在所选中医院,在根据每家医院所包含的科室进行抽样。结构是有四个内科病房,四个外科病房,一个妇产科病房,一个中医病房被选中。纳入标准:①持有护士资格证书;②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年以上;排除标准:①由于身体或工作原因不再工作岗位;②虽然是注册护士,但是长期从事非护理工作。
1.2研究方法
1.2.1研究工具根据北京地区针对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相关规定并检索继续教育相关文献,对于以往问卷中出现语义模糊的条目给予改进,并最终确定问卷内容。最终的问卷经过由6人组成的专家团队(包含临床护理及护理教学)进行审阅,对有分歧的问题给予改进。问卷设计完成后,在一个包含30名注册护士的群体中进行预实验,计算内容效度为:0.83,Gronbach系数为0.96。并且在预实验的基础上,对问卷内容又进行了微调。调查问卷共包含30个问题,5个组成部分:①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工作年限,学历;②护士对继续教育效果的感受;③护士对继续教育课程内容的感觉;④护士对健康教育促进剂制约因素的想法;⑤护士对于继续教育的期望。1.2.2调查方法调查由所在医院经过培训的护士统一讲解说明,问卷当场发放并回收,共发放问卷155份,回收150份,有效回收率96.8%。1.2.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描述。
1.3伦理问题
每一位被访者充分了解研究目的方法,及研究结果的公布形式,在征得研究对象同意的基础上,发放调查问卷。整个研究过程及调查问卷内容经过各医院伦理委员会或护理部审核。
2结果
2.1一般资料
见表1,研究对象主要的年龄分布为31~40岁之间,主要为已婚的女性,主要的工作年限是10~25年。
2.2继续教育的认知(见表2)
被访者普遍认为继续教育对于指导临床工作具有一定的益处,也有16.7%的被访者(主要是工作年限在9年以下的)认为他们已经掌握了足够的临床护理知识,因此,继续教育的效果不明显。95%的被访者认为继续教育对于降低护士离职具有重要作用。
2.3护士对于继续教育内容的评价
表3是被访者对于继续教育课程内容设置的评价,其中在护理理论、循证护理理论、护患关系及护理教育、科研方面,绝大多数护士认为内容不够全面。特别是患者安全问题,有75%的被访者认为所接收的继续教育课程不包含有关患者安全的问题。
2.4护士对于继续教育制约及促进因素的分析
表4可知,对于继续教育主要的促进因素是提升护理知识及护理操作技能的需要,而主要的制约因素是时间的限制及缺少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
2.5护士对于继续教育的期望
表5列举了被访者理想的健康教育项目,36%以上的被访者选出了最受欢迎的五种健康教育形式(短息培训、专题讲座、护理查房、座谈及个案分析)。大多数被访者希望继续教育持续时间少于五天,并且每次持续时间1~2h。简言之,相比较全日制的继续教育课程,护士更倾向于短时的,时间跨度少于5天的课程安排。而不是每次集中授课,但授课的时间间隔较长的形式。在教学效果评价方面,有45.3%以上的被访者认为,最好的评价形式是个案讨论分析,或者由主管部门(如护理部)统一测评。
3讨论
3.1护士对继续教育态度积极
早在1996年,我国将强制性继续教育引入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并以《办法》的形式将继续教育的内容,范围,时间进行严格的规定。从那时起,强制性继续教育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意义就倍受关注。有观点称强制性继续教育可能导致护理人员为了学分而学习[12]。但是,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相比较学分,更多的参与者(66%)注重继续教育对于专业知识的拓展及临床工作技能的提高。分析其原因,可能由于继续教育在我国开展已经有一段时间,所以,越来越多的参加者开始意识到教育内容本身对于自身工作的效果,因此,以往研究[13,14]中出现的为了学分而学习的现象在逐渐减少。同时,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于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其中包括对护理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的要求。在很多时候,护理队伍僵化的知识结构及对新技术的不了解严重制约了医院管理的进程[15]。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大多数的被访者都认可继续教育的重要意义。89%的被访者能够按照规定完成相应的继续教育学分。因此,护理继续教育在护士队伍中已经取得了较高的认可度。
3.2继续教育推广的促进及制约因素
本次研究提示了对于继续护理教育最重要的五个促进因素,分别是:增进护理专业知识,提高护理操作技能,维持护理职业资质,提高学术及科研水平。在本次研究中,有如此高比例的护理人员重视护理专业知识及科研学术水平的提高,有可能是因为被访者的职称偏低,87.3%以上为初级职称,并且绝大多数(82.7%)的初始学历为大专以下,因此,他们对于专业知识有更高的需求。这一结果也得到了文献的证实,虽然,护理人员的教育背景在近年来有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仍然有大量的护理从业者对于学历水平的提高有迫切的需求[16]。2011年开展的一项研究中显示,我国临床护士的初始学历仍然以中专学历为主[17].综上,从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拓展继续护理教育应该是目前护理教育者及管理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本次研究中,学习时间缺乏被认为是制约继续护理教育的重要因素,这与以往的很多研究结果一致[18,19].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反映了我国护理人力资源配备不足的现状[20],由于人力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导致了护士工作时间的僵化,同时,护理管理者对于继续教育不够支持,本次研究,有12.6%的被访者明确表示,医院管理者的不支持是不能参加继续教育的重要原因。因此,除了社会需求等外因的作用,管理者及家属的支持也是促成继续护理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3.3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
尽管目前的继续教育课程对于提高护士的工作能力具有明确的促进作用。但是有学者指出,以获得继续教育学分为目的的课程设置会使学习内容局限[21],例如,在本次研究中多数(78%)的被访者认为只有临床护理技术这一项教学内容比较全面,而其他的与临床工作密切相关的知识,如护患沟通、护理教育,特别是患者安全问题在继续教育中涉及的内容非常少。更加弹性的、按照临床护理工作需要、以提升护理综合工作能力为目的的继续教育课程应该是今后护理继续教育的重点内容。此外,很多继续教育授课方式沿袭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使学习者成为教学的被动接受者,不能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有时,护理人员还需要为继续教育支付培训费用[22],这些都导致了护士对于继续教育存在消极情绪。因此,更灵活性的教学形式,如:护理查房、个案分析等等,可以填补现阶段教育形式的单一性,护理管理者也应该通过与培训机构合作探索高效的、价格低廉的继续教育项目。另一方面,很多参与者反应继续教育的内容缺乏连贯性,并且很多内容是重复的,不能满足学习者个性化的需求。这主要是由于目前继续教育项目是由各医院自行组织,或者各教学,培训单位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进行,并同时面向各种工作背景的护理工作者。由于参与护士工作年限的不同,所在科室的不同,同样的教学内容当然无法满足每一位学习者的需求。
3.4继续教育项目今后的发展方向
当问及最理想的继续教育形式时,大多数的被访者认为短期培训(60%)、专题讲座(56.6%)是两种最理想的授课形式。学习时间最好安排在5天之内,并且以每天1~2h为最佳。同时,在本次研究中,有30%的被访者提到了在线学习作为继续教育的教学形式之一。以往的研究提示远程教育可以为护理继续教育提供一条可发展的道路[23],特别是针对偏远地区的护理人员,远程教育往往具有独到的优势。对于处于信息不发达地区的护理人员,他们不太可能在满负荷的工作时间之余抽出相对独立的时间进行继续教育的学习,尤其是考虑到大量、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在来回的路程上。在这种情况下,远程教育提供了优质的备选条件。Karaman等人的研究就指出[24],远程护理教育有时可以起到和面对面教学同样的教学效果。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远程教育,特别是远程教育建立之初,需要很多用于网络及基础设置的建设,及网络管理人员的培训。
3.5对今后研究的提示
[Abstract] Objective: to further explore the important role of nursing education intervention on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patients. Methods: detailed study collected in 2012 June -2013 year in June in our hospital clinical data of 5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26 cases in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 patients in study group 26 cases based on the treatment of control group received nursing intervention education. Results: the study group patients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92.3%)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61.5%), P < 0.05,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nclu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patients, patient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prognosis and quality of life.
[关键词]护理教育干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较为常见的临床并发症,其发病率高达60%-90%左右[1]。主要临床表现为感觉减退、对称肢体疼痛、凉感、热感甚至颅神经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为了进一步探究护理教育干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重要作用,笔者收集了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5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现将研究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收集了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5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其中,20例男,32例女,患者年龄在34-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5±3.1岁)。26例患者轻度,19例中度,7例重度。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6例对照组,26例研究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性。
1.2方法
2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26例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护理教育干预:1.2.1制定教育计划
全面评估患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育计划:指导患者选择合理,尽量降低不适感,进行腹部呼吸训练。加强患者面部肌肉放松训练,指导患者做提眉皱眉练习,每动作持续10秒。加强动眼练习,眼睛看向四周,然后进行眼球顺时针、逆时针运动并放松。定期进行头部运动,指导患者进行低头、抬头、转头等顺时针、逆时针练习,每动作持续10秒。加强患者肩部练习,做提肩运动,并向前后方向环绕练习。加强患者腿部联系,双叉抬高30度,并放松,每组动作持续30秒。
1.2.2心理护理
长期在疾病困扰下,患者很容易产生悲观、焦躁等心理障碍。护理人员需要加强患者心理干预,及时帮助患者消除紧张、焦躁等不良心理障碍,鼓励患者保持积极、乐观心态,这对于疾病治疗非常重要。加强患者心理干预的同时,能全面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加强与患者家属交流,共同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全方面帮助患者解决心理焦虑程度,提高治疗依从性。
1.2.3健康教育
开展积极、生动、活泼的健康教育活动,发放周围神经病变相关宣传资料,加强患者对疾病发病原因、危害、临床表现、预防对策等知识的了解,通过教育督促、有奖竞答等方式,提高患者参与的积极性。
1.3评价标准
显效:患者自觉症状消失,肢体灼烧、麻木、疼痛感显著降低,夜间睡眠良好。有效:患者肢体灼烧、麻木、疼痛感有所降低,夜间睡眠有一定改善。无效:患者自觉症状与夜间睡眠均无变化甚至恶化。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综合处理,计数资料以(x±s)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
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2.3%)显著高于对照组(61.5%),p
表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26
10
6
10
16/61.5%
研究组
26
18
6
2
24/92.3%*
注:*:p
3讨论
目前来说,医学界尚缺乏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治疗方式,正确的护理与积极的控制血糖是预防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重要方式[2]。护理教育干预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糖尿病知识及其并发症的相关专业知识,同时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护理教育干预并不断强化再教育,能够促使患者真正完成从接受、认知、参与、自觉行为的变化过程,进一步降低并发症几率与症状,改善患者预后。通过本文研究证实,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2.3%)显著高于对照组(61.5%),提示护理教育干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护理教育干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具有重要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参考文献:
关键词:护理技能大赛;护理教学;促进作用
护理技能大赛为护理教学提供了有效动力。作为护理职业教育的风向标,护理技能大赛明确了临床对护理工作的具体要求,为护理教学提供了具体标准,提升了护理教学的整体水平。护理技能大赛通过校赛、市赛、省赛直至国赛,经过层层选拔,发挥了学生的各自特点,让护理教学得到全面提升。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及全国的护理技能大赛进行分析,探讨了护理技能大赛在护理教学中的具体作用。
一、护理技能大赛介绍
前教育部长周济同志曾指出,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建立层层选拔、校校比赛、国家大赛的职业技能竞赛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是培养和选拔我国高素质、高技能水平的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是为社会提供现代有效劳动力的重要方式。护理教学为临床护理提供重要保障,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举办护理技能大赛推动了护理教学的改革,使护理教学更具发展前景,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
江苏省教育厅专门了《关于在全省职业学校建立和完善技能大赛制度的意见》,明确指出技能大赛覆盖到所有职业学校、所有专业、所有专业教师及所有学生。2009年以来,江苏省每年都举办职业学校护理技能大赛,并选出优秀选手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并都取得了较好的名次,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护理技能大赛均邀请医院一线临床专家作为评委,以一线护理操作标准作为大赛评分标准。参加护理技能大赛的选手在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还需要具有一定的临床思维和判断能力,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现代医疗行业对护理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
二、护理技能大赛的作用
1.完善学生评定体系
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导致职业院校实训室配置存在很大差异,教育水平参差不齐。举办护理技能大赛,能明确规范护理教学标准,完善学生评定体系。在护理专业的学生评定体系中,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都作出了相应的考核,考核兼顾结果和过程,既是对学生专业水准的考核,也是对学生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的考核,优秀的护理专业人才,是现代化护理教学的楷模。同时,考核还十分注重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在人性化服务成为护理行业主流的今天,具有优秀的人文关怀能力对于护理专业人才来说至关重要。
2.培养专业人才
我国现有的高职校体系在理论研究方面还存在不足的地方,与基础教育和本科教育还有很大的差距,在专业人才的培养上,依旧无法摆脱学科体系,依旧延续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状况。对此,参加护理技能大赛能够全方面地了解全国各地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实践水平和现状,相互借鉴,学习专业的职业院校发展方案,培养更具实践能力的护理专业人才。
3.改善教学条件
作为职业学校培养专业化人才的基础,实践教学条件在教学的实施及发展上至关重要。学生参加护理技能大赛,能够促进参赛学校改善教学条件,激发学校实践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护理技能大赛一向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学校可通过护理技能大赛的举办为学校实验室增添全新的设备,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随着承办学校的教学条件得到改善,使得相同学校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全面提升了职业学校的教学条件。
4.促进教学改革
在护理教学中,模块化教学模式得到了广泛应用,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实用为核心,根据职业教育的目标和行业发展需求,对相关课程进行整合,以加强对学生素质、技能和能力的培养。护理技能大赛将比赛项目分为不同的模块,让参赛选手能够有选择性地按照模块进行比赛。这种模块化教学深入护理教学,使护理教学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更加符合就业标准。
5.丰富教学资源
参加比赛的选手来自各个学校的护理专业优秀学生,比赛录像可以作为实践教学的示范及参考,供广大护理专业学生借鉴学习;比赛结束后的评委点评为改进教学方法提供重要的参考标准,教师在指导学生参加护理技能大赛后也从中学到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这对学校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资源。
6.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参加护理技能大赛,不仅是对学生的评比和考核,更是对指导教师的考验。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参加比赛的同时,也是自我学习和提升的过程,各地区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共同研讨教学方案,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护理技能大赛通过对学生的层层筛选,角逐出更优秀的专业性人才,这些专业人才不仅拥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同时也具有优秀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更能适应现代化社会对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为职业学校培养护理专业人才提供榜样。护理技能大赛不仅是学生之间的考核与较量,更能直接反映了一个地区、一个学校的护理教学水平。通过省级乃至全国的护理技能大赛的举办,可以让更多护理院校之间产生交流和比拼,全面提高了护理教学水平,为护理专业学生就业提供有效助力。
参考文献:
[1]潘献梅.探讨全国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与基础护理教学的有机融合[J].科技创新导报,2014(31):161-161.
1护理技能教学的现状分析
1.1护理技能教学的实验设备落后和管理不恰当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对护理的要求也在不断增长。为了满足社会对护理需求的意愿,大部分高等护理学院都做出了扩大招生规模的决定,而医学院校办学条件的提升跟不上扩招速度,尤其是实验室的条件更为落后。实验室在护理技能教学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其是护生进行临床护理模拟惟一的途径。实验室设备落后,操作繁琐,示教用物跟不上临床,情景布置不合理,使护生们难以融入护士的角色当中。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临床护理模拟教学不到位,和真正的临床护理不一致,会增加学生们进入临床实习中的困难,大部分都得在实习中重新学习。除此之外,实验室的管理不恰当,学生不能有效参与实验用物的准备与整理,就不能全面认识各种物品的性质、功能,因此在临床上面对操作时会无所适从。
1.2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教学理念陈旧、单一在我国各护理高校担当护理技能教学的老师虽然都是理论知识丰富的护理专职老师,但由于与临床护理长期脱节,缺乏实践经验,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对临床上的新进展、新技术缺乏相应的认识与了解,因此在师资力量方面显得相对薄弱。而且教师普遍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做学生看,或者学生做老师看,或者学生和老师一起做,这样老师注重的只是操作技能本身,讲的就会相对较少,不能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联系起来。导致学生只会被动接受,缺乏主动操作观念,培养出来的学生评估能力、沟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相对较弱。而恰恰在临床实践中的护理是要主动服务的,是与学生在校期间的理论学习相互背离的,学生在进入实习期时需要摒弃在校期间形成的被动接受的理念,再重新接纳服务主动性的理念,问接地增加了学生实习时期的困难。综上可以看出教学老师在教学方面存在着理论与临床实践衔接不密切,内容与临床实践相比相对滞后,老师在操作上与临床护理操作不一致的问题。
1.3护生护理技能教学中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灵活掌握运用护理技能护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理念是以技术操作为中心的,因此只是单纯地注重对老师操作上的模仿,而忽略了思考在实际操作中怎么样更快更好地为患者解决问题。而且在技术操作应用上表现出死板、单一,缺乏灵活性的问题,面对临床实践中多方面的干扰时,不能将学习内容很好地运用到实际当中去。总之,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当中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存在以技术操作为中心的观念误区。
2护理技能教学的建议
2.1护理高校应该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做好管理由于护理教学的大部分时问都是在实验室里完成的,因此实验室在护理教学技能培养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校应该筹备相关资金(若是资金不足,应该向相关部门申请,或与相关医院合作融资建立一个既可以作为护理教学的实验室又可以作为医院护士的再培训、再教育的场所),注重对实验室设备进一步完善的同时,要做到尽量将实验室模拟成病房,缩短护理技能教学和临床护理实践中操作情景、设备仪器的差距。
2.2提高老师护理教学技能实际操作能力,更新教学理念,同时提倡合作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的先进仪器、设备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但高校护理老师大多数都是全职,缺乏与实际操作的联系。高校应该加强与医院的联系,规定老师定期到医院实地学习实践知识,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同时丰富有关实践教学方面的理论知识。或者学校可以聘用一部分临床兼职老师进行教学,加强与全职老师的交流与合作,以保证全职老师的实践教学知识的与临床实践保持同步更新;同时有利于院校老师在护理教学中发挥各自的优势,以保证护理技能教学与临床护理的一致性,最终达到缩短护理技能教学与临床实践之间的差距。
2.3改革陈旧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注重学生在创造性、灵活性、主动性等综合素质方面的提高以传统的老师做学生看、学生做老师看或者学生和老师一起做的教学模式进行护理技能知识传授,容易导致学生形成被动接受的思想理念。学生的发展方向、行为准则及将来提供护理的方法都被老师制造的所谓的行为准则所约束,而创造性、灵活性、主动性的培养就会相对缺乏,结果学生只会纯粹、机械地进行重复操作。所以我们需要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理念运用到护理技能教学中去,锤炼抽象思维,激发创造思维,促进学生更多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灵活性及主动性,将护理技能教学与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便在未来既能很好地适应医院护理工作,又能实现个人价值和创造力的完美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