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经济体系的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思路;问题
在我国当前经济体系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社会生产发展开始逐渐和国际化水平接轨,在全球化经济发展的影响下,企业的运作面临了更大的压力,尤其是企业自身的内部管理方式,甚至已经成为了决定企业市场地位的一项关键所在。下文主要针对构建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究。
一、构建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的思路
(一)实现知识管理。
企业在当前管理体系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开始逐渐朝着知识化的方向发展。并且知识管理体系也从以往的有型,也就是通过流水作业、机械设备等执行方式,转向知识资源的发展方向。并且在该管理模式的应用之后,促使企业的的生产获得更高、更快、更好的收益。同时,企业也需要大量的知识来对于自身的信誉进行强化,因为只有通过这方面的措施,才能够促使社会、群众更加的相信企业,达到提升企业市场名声的目的,并且还能够达到强化企业内涵的效果。因此,我国企业在未来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应当要把知识资源作为重点,进一步的对于内部文化水平加以提高,让员工和企业的文化素养能够共同增强,如此才能够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更强。
(二)实现信息化管理。
由于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的管理也必然实现全面网络化,只用通过网络的形式才能把企业的各个机构组织联系起来,更加方便、直观、系统地进行企业管理运作。各个岗位和各个地方的员工,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和管理者进行随时随地的交流,企业可以及时的更新实时运作信息,最短的时间内,消耗最少的人力和物力,不仅降低了企业成本,同时还提高了工作效率,使企业利益最大化,而且还实现企业利益的最优化。
(三)实现创新型管理。
一个成功的企业,就必须在外接变化时迅速的阵地变化做出改变,这就需要企业不断的创新。社会的要求、市场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是企业创新的基础,应根据基础对企业管理方式、管理理念、组织结果做出及时的调整。我国企业管理想要适应未来不断变化的形势,在随时吸收新的管理观念的同时,进行自主的创新,并通过不断实践来发展进步,进而提出新的管理方法。企业的管理者需要建立全新的管理体制,提升员工的创新能力。企业应重点塑造员工的创新精神,开展发明活动提倡员工创新,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效益。未来的企业管理应该不断创新,更加科学、合理。
(四)实现柔性管理。
我国企业在未来将会实行把一部分管理权发放到员工手中,让员工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中,真正实现企业柔性管理。同时,在关注企业效益的同时,更加重视员工的精神面貌和心理健康状态。柔性管理的核心思想在于“爱人”,即尊重和爱护员工,只有注重员工自身价值的实现,不断挖掘员工的潜力,提高员工的素质,才能让他们更好地服务生产,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同时,柔性管理要以满足员工诉求为切入点,要想方设法让员工得到收入、情感、精神等的满足。要采用灵活的管理方式,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而不能一味地用制度去压迫员工,要真正地以员工为本。
(五)实现全球化管理
经济全球化影响了我国企业,使国有企业实现网络化、系统化管理,并结合世界上各个国家的资源和技术形成多层次管理,并将一切可利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是国有企业得到发展。我国未来的企业在不断发展和壮大之后,将不再局限于本国市场,必定会出现更多的跨国企业。
二、构建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转变观念,把管理创新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战略思想。
管理观念滞后,是当前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发展过程中遭遇的一大阻碍,也同时也是导致相当一部分企业都没有良好建立起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关键所在。依据相应的调查数据来看,通过创新来作为企业内部精神核心的企业家至少有50%左右;但是认为创新期间的观念创新问题是最为困难的调查项目,有40%的企业家都认同。因此,企业在当前发展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应当要深刻的认识到当前市场的激烈性、紧迫性,在这一基础之上来对于管理创新作用加以重视,达到逐渐转变经营理念的目的,最大响度的针对集约化经营意识进行提升,以此来做到从战略高度推动企业发展管理创新的目的。
(二)注重制度创新,构建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
制度创新、管理创新这两个不同的部分之间,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紧密关系。针对企业所进行制度创新,实际上能够对于企业自身的企业资源市场配置问题加以解决,这其中所表现出的就是对于制度创新措施加以利用,促使企业运转更加具有活力。而管理创新则是对于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加以解决的问题,保证企业的生产效率、效益能够得到大幅度提升。制度创新在执行之后,帮助管理创新工作的执行奠定了基础,为管理创新带来了推动力。
(三)健全现代化的流程管理体系。
企业管理工作体系之中应当要构建起响应的流程管理措施,流程管理可以说是现代企业管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对于企业本身的流程管理实际上有着极为成熟的研究,这部分人群在企业管理工作的实际时间过程中,起到了对于流程管理论进一步丰富的目的。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越来越多的企业确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流程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企业管理创新也成为我国企业管理的追求。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针对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进行构建的过程中,务必要将创新作为其中的切入点,把知识作为主要资源,通过员工中心以及网络技术的支撑,才能够促使企业在当前全球经济体系发展过程中,能够真正的走上创新管理、全球化管理模式,让企业能够在市场上具有更大的竞争力。此外,还必须要针对企业文化、制度、体系等方面加以重视和完善,避免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忽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厉呈伟.构建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体系[J].现代经济信息. 2013(10)
摘 要 构建循环经济是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循环经济体系的定义,阐述了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循环经济体系的必要性和优势,并且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资源和环境现状的分析,提出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循环经济体系的对策。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循环经济体系 可持续发展
一、循环经济体系的内涵
循环经济是以循环利用物质为基础,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从而使得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的一种经济增长模式。循环经济的“循环”,是相对于传统工业经济的“线性”而言的。循环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模式,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过程。而传统的工业经济则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和污染排放”的线性经济,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一次性的[1]。所以,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是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目前,循环经济体系尚无明确定义,本文认为循环经济体系是循环经济的实现形式,体现循环经济的特点。循环经济体系由横向三层次与纵向三条块综合构成。横向三层次是指:在企业层面形成循环经济小循环,在工业园区形成循环经济中循环,在区域层面形成循环经济大循环。纵向三条块是指三次产业各自形成循环经济增长模式,重点在农业、工业、服务业形成循环经济增长模式。一个区域构建起循环经济体系,即是在整个区域实现空间上、地域上的循环经济增长模式。
二、少数民族资源与环境现状
(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资源的利用
少数民族地区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种资源呈现出日益减少的趋势,生态环境也随之恶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水资源。我国少数少数民族地区水资源分布很不均匀,一些少数少数民族地区如广西水源丰富、年降雨量较大,一些少数少数民族地区水资源并不丰富,有些地方还处于干旱地带。内蒙古、宁夏的人均水资源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少数少数民族地区大型支撑性灌溉工程非常少,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低,城市污水处理率、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都比全国平均水平低。
第二,矿产资源。无疑是少数民族地区引以为豪的“长项”,尤其青海、等地,矿产种类及储藏量,都要大大高于中东部地区。但是,由于科技力量不足,少数民族地区对矿产资源的勘探并不充分。而且这些地区是生态脆弱区,在一些进行了矿产开发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科研水平的掣肘,无序和低水平开采现象严重,已经导致了资源的大量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第三,土地资源。少数少数民族地区山地、丘陵和山间平坝分布较广,普遍存在着耕地资源不足的问题,并且受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的综合影响,可利用土地资源损耗浪费严重,使得土地侵蚀与退化日益加剧,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洪涝灾害、地质灾害、土地荒漠化等问题。
草原、森林资源。近年来由于过度追求高产出,高收入使生产能力超出生态承载能力,致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新疆、内蒙古、草场都由于超载放牧和使用不当而严重退化,并出现沙漠化的迹象,并且已经直接影响到农牧民增收[2]。少数少数民族地区长期形成的对本地区的森林资源过度依赖,以及不法商家高额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每年有大量的森林被猎伐。草原过度放牧和森林过度开采都造成了资源的过度浪费,严重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工业污染现状
根据《中国统计年签2007》的统计数据,可从下述三个方面分析少数民族地区工业污染现状。
第一,工业废水排放及处理情况。全国工业废水达标率平均为90.7%,而少数民族地区的内蒙古、、宁夏和新疆工业废水达标率分别为77.0%、28.2%、64.8%和61.1%,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第二,工业废气排放及处理情况。从工业废气各组成成分去除量和排放比例来看,全国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烟尘和工业粉尘去除量与排放量的比例分别为0.64、27.27和9.0。内蒙古的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烟尘和工业粉尘去除量与排放量比例为0.32、30.25和5.9;广西的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烟尘和工业粉尘去除量与排放量比例为0.51、10.3和4.1;宁夏的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烟尘和工业粉尘去除量与排放量比例为0.10、12.1和4.1;新疆的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烟尘和工业粉尘去除量与排放量比例分别为0.04、9.53、3.3。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废气排放和去除量比例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除了内蒙古以外,工业烟尘去除量与排放量比例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粉尘去除量与排放量比例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第三,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及处理情况。新疆地区固体废弃物处置情况较突出,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与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之比为0.00007,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00329。广西与宁夏的这一数据分别为0.00390、0.00376,仅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循环经济体系的优势
(一)国家的政策支持力度及投资力度不断加大
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及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为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循环经济体系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国家先后在少数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了一批循环型工业企业;近年来优先在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中西部地区安排水利、电力、交通、环境和资源开发项目,并实行投资倾斜,引导国内外资金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区,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注入更多的资源;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农田基本建设和草原基本建设,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对土地贫瘠进行治理,扶持少数民族农村经济的发展;支持和帮助少数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科技教育,加强少数民族师资队伍建设,举办民族院校和民族班。
(二)应用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
目前,在各少数民族地区内,基本存在已建成及在建的循环经济型企业、循环型生态工业园区,各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实践及研究,可总结并借鉴已有应用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从而将循环经济模式扩大到全区,建立起少数民族地区循环经济体系。
(三)独特的后发优势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三个层次上的九大优势:首先,与东部地区相比,少数民族地区在资源富集、市场潜力巨大、劳动力成本低廉三个方面有潜在优势;其次,与西部其他地区相比,少数民族地区在沿边开放的区位、丰富多彩的文化、优惠倾斜的政策三个方面具有相对优势;最后,少数民族地区还有能源战略接替区、生态安全的屏障、巩固国防的保障三个绝对优势。与发达地区相比,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业化、信息化和教育水平都比较低,少数民族地区能够利用后发优势,少走弯路,把跟随战略转变为赶超战略,能更快更好的构建起循环经济体系。
四、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循环经济体系的对策
(一)建立资源节约机制
为了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循环经济体系,必须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建立自然资源节约机制。自然资源的节约主要表现在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上。节约资源,降低自然资源,从而原材料的消耗,是自然资源的节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即将工业废弃物及生活废弃物加以循环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也是自然资源的节约。因此,节能降耗,污染减排,统称自然资源的节约。自然资源节约机制,包括建立目标机制、价格机制等。
(二)建立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的联动机制
为了保证环境质量的“生产和再生产”,必须建立资源耗费和环境治理的联动机制,将环境的保护与治理结合起来[3]。应由政府和国家组织制度环保法,建立法律机制,用国际和国内的环保法规规范环保行为,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建立税收机制,根据污染物排放量的大小和相应税率收取环保税,以此收入作为治理环境的投入;建立行政审批机制,限制严重污染的企业的开办;建立行政监督机制,对于环保不合格企业,实行关闭、停产整顿和高额罚款的处罚,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社会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运用经济手段推荐污染治理的市场化进程。
(三)建立生产活动影响的评估机制
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循环经济体系,还必须建立生产活动对自然和社会影响的评估机制,以便有可能去支配和调节这种影响。首先,对每一项生产活动,特别是像水电、火电、核电建设、化工企业的开办等生产活动,对自然生态所产生的近期和远期的影响,要组织相关自然科学专家进行评估,依靠专家进行决策,以使生产活动对自然生态的改变为人类的目标服务。其次,对每一项生产活动,特别是像电子计算机的生产等生产活动,对社会生态所产生的近期和远期的影响,要组织相关社会科学家进行评估,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发挥它们对社会生态的积极影响,限制他们对社会生态的消极影响。
(四)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利益导向机制
首先,结合投资体制改革,调整和落实投资政策,加大对构建循环经济体系的资金支持。把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循环经济体系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对一些重大项目利用国债投资或进行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的支持,并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鼓励民间资本对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进行投资。其次,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健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和收费政策,积极调整资源性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同时,进一步完善财税政策,通过财税杠杆的调节,促进循环经济快速发展。建立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五、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措施
(一)创新观念,奠定发展循环经济的思想基础
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必须更新发展观念,理清发展思路,辩证地认识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转变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必须辩证地认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转变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必须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变单纯利用和征服自然的观念。
第一,树立循环经济的生产观。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在生产过程中,企业内部要减少物料的使用,达到少排放甚至“零排放”的目标;建立生态工业网络,把不同的工厂联结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在生产过程中实现资源的减量化和再利用。
第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4]。彻底转变单纯追求GDP增长的狭隘观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对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逐步建立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树立新的经济增长观。要积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鼓励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二)科学评价,引导循环经济健康发展
第一,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机制的基本思路。一是理论评价与具体操作相结合。建立评价机制包含两种类型:理论评价主要从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原理入手,从各个方面较为全面地反映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潜力、资源利用的节约程度及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水平。操作型评价偏重于研究区域的实用性,从更为宏观的角度评价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状况。二是经济和资源环境指标相结合。循环经济更加强调资源的节约和高效率利用。因此,从“3r”准则出发,设定三个类指标,建立评价机制:减量投入指标、污染减量排放指标和资源再循环利用指标,旨在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效率和减量化投入水平,改善环境质量。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旨在评价经济和社会效益,在经济总量上实现高速度增长的同时,提高就业率,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和科学文化水平。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则是利用各项环境质量指数,从侧面反映出当地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
第二,构建循环经济评价机制。构建循环经济评价机制应考虑五个方面的指标。一是经济社会发展指标[5]。应包括人均GDP(绿色GDP),低能耗、高产出行业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以工业废弃物和垃圾为生产原料的循环类型企业产值,循环经济增加值。这一评价体系主要反映经济发展的质量状况。二是资源减量投入指标。应包括单位GDP能耗,单位GDP能耗降低率,单位GDP耗水量、耗电量等。用以表明单位能源利用率。三是污染减量排放指标。主要包括废气排放率,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工业烟尘达标排放率等。主要说明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四是资源再循环利用指标。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处理率、回用率,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利用率,城市垃圾回收和综合利用率等,这一指标体系主要反映资源回收利用水平。
(三)完善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第一,坚持制度创新。发展循环经济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将生态环境纳入到经济循环过程中参与定价和分配,改变外部不经济这一长期困扰的问题,使企业自觉“循环起来”,构建资源再利用和再生的生产环节的赢利模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其关键在于建立一个有效的激励政策、合理的费用机制。如政府投入机制、生态补偿机制、收费和税收机制等。只有通过制度安排,通过市场机制,企业才会去追求经济的循环。
第二,构筑政策法规和技术支撑体系。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除国家制订法律外,地方政府要依照法律法规制订政策法规性文件,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发展循环经济还必须有强大的科技支撑体系。尽管个别企业、个别产业、个别领域与循环经济发展相关的技术得到了应用和推广,但整个技术支撑体系是零碎的,不全面的和薄弱的,其深度和广度远不能满足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多数企业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比较落后,资源利用率和废物处理率都比较低。在电厂烟气脱硫、化工厂废液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等对发展循环经济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直接影响到循环经济的推进。建立强大的技术支撑体系,对关键性技术进行攻关势在必行。
第三,依靠科技,建立绿色技术设计、开发与应用体系,形成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实施系统[6]。发展循环经济、转变增长方式是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治本之策。开发和应用节能降耗的新技术,能加快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应着眼于积极开发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替代材料,加快对新材料的替代和开发研究,实施产品“前端”研发、“中端”控制和产品“末端”治理的研究,加快研究开发低成本的、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绿色再制造技术等,大力推动传统产业向循环型可持续发展产业的转型,开发和建立包括环境工程技术、废物资源化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在内的“绿色技术”体系。
六、小结
从资源流程和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影响的角度考察,循环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是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有效载体,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严行方.循环经济.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8(09):67-69.
[2]西闻.广西贵糖创新发展循环经济.消费日报.2008(09):161-164.
[3]王来喜."后发优势"论及其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启示.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7-10.
[4]张小兰.少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开发应走循环经济之路.贵州民族研究.2006(2):38-41.
【关键词】市民社会;市场经济;文化;意识形态;农村
中图分类号:D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7-079-01
一个民族独立自主地存在于世界民族之中,依照自己的轨道,朝自己的目标发展,离不开国民。1902年2月,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发表《教育当定宗旨》,指出:“使其民备有人格(谓成为人之资格也;品性、智识、体力皆包于是),享有人权”“为本国之民,而非他国之民,为现今之民,而非陈古之民,为世界之民,而非陬谷之民”,只有“人”,才是改变自己时代的最根本力量,要完善所处的社会,不能不从完善人自身开始。所以培育中国的市民社会,最根本的要求是“立人”,具体说来就是培养有利于建设中国市民社会的“人”。
一、培育中国的市民社会该如何进行“人”的培养
1.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为“人”的培养提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空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既包括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更包括与之相适应的道德建设,法制建设。
首先,现代市民社会区别于传统市民社会的关键之处就在于市场经济体制,市民社会与市场经济是“相机互通、直逆互动、内在统一的辩证同构关系”;市民社会和市场经济同样具有二重性,而市场经济构成了满足这样二重性的空间。就市民社会的本质来说,它经过了古典形态、近代形态,跨入了现代,而且其现代性就在于市场经济体系。
其次,市民社会的人首先是“自由的人”,而“市民的自由的一项主要因素,就是从事经济活动的自由,而其中关键的就是拥有财产的自由。”如果主体获准从事某项行为或者活动,但是却没有相应的秩序保障,也就是说在脱离法律保障的条件下,这种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只有法律确定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因此,要加强法制建设。
2.强化和加快与市民社会相合的意识形态体系建设,宣扬以“科学精神、公民意识和权利意识”为核心的市民理性文化;科学合理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首先,市民社会状态下的人,应当是有自由意识、权利意识、平等意识、公平意识、协作意识和富有公益精神的人,这是区别于封建堡人的特征。然而,“人一出生便装备有武器,既可以服务于人和德行和善行,但也可以用作相反的目的。”但是,一般而言,人是可以改造的,是可以被教化的,植根与不同的文化背景,接受不同的意识形态,就会有不同的素质养成。因此,我们要培养自身的市民即市民社会下的“人”,不能不重视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建设。
其次,社会的前进离不开人的行为,人的行为受控于人的意识,因而社会要的进步首先是人之认识的进步,思想的进步,文化的进步。哈贝马斯做过这样的论述:“1500年前后发生的三件大事,即新大陆的发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则构成了现代与中世纪之间的时代分水岭”。这三件大事中,除了新大陆发现外,其他两件事都是发生在人的认知领域,对上帝的认知,对人自身的认知。因此,我们可以说,“新时代”的开端,最重要的是人的认知和思想的开端。从理论上来说,市民社会是一种先进的社会形态,担负着形成社会权力,消除国家压力,培育文化的职能,构建中国的市民社会,也是开创我们“新时代”的行为。因此,我们也要从“人”的意识形态,从文化层面着力。
二、培育中国市民社会,要重视农村
[关键词] 北京奥运 体育消费 科学 观念
现代奥运早已不单纯是体育行为,北京奥运更是赋予其更加丰富的内涵,北京奥运的三大理念“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自2001年,中国政府在北京奥运会的申办报告中提出后,随着奥远会的筹办深入人心,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亦深刻影响着中国体育消费的现在和未来。本文试就北京奥运在培育科学的体育消费观念和行为中的作用与影响方面给予探讨。
一、北京奥运三大新理念蕴含和引导了多重体育消费因素的发展
1.奥运理念倡导着多重因素的体育消费观念和行为
在奥林匹克宗旨下,北京提出了具有创新意义的“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三大奥运会举办理念。“绿色奥运”的含义既指生态绿色,也从更深层次上的物质绿色和意识绿色两大方面来阐释北京奥运,北京2008奥运将以绿色清新的面貌出现,为世界环保运动注入新的动力。“科技奥运”将反映中国科技的最新进展,集成全国科技创新成果,推出一届高科技含量的体育盛典。“人文奥运”的含义是北京奥运会也是普及奥林匹克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全面构建人文关怀理念的奥运盛会。
在北京奥运三大新理念的倡导下,以及我国的全民健身计划的深入推广,中国的体育健身观念和体育的消费结构近年有了较大的改善和提高。如北京体育局这几年利用五一黄金周期间,为丰富节日群众文化生活,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实践人文奥运理念,组织了经营性体育场馆开展优惠活动,并利用朝阳区体育资源优势,在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健身场所推出趣味竞赛活动,使体育消费市场成为“五一”黄金周的新热点。体育消费逐渐进入传统消费领域中,得以普及和高调发展。
与体育消费相关的体育设施、体育器材、体育服装、体育信息、消费体育食品、饮料、体育彩票等消费市场和行业,近年开拓愈来愈广阔的体育消费市场,成为新世纪我国产业链条中的朝阳产业。1998年中国的体育消费总额为1400亿人民币(其中城市人消费总额1040亿元),尽管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但增长的速度极快,近几年来,平均每年以30%左右的速度递增,有60.7%的城市居民到过经营性体育场所参加体育消费,估计到2010年,体育消费将为国民经济贡献300多亿美元。甚至更高些。
2.奥运理念倡导着多重因素的体育消费观念和行为
“绿色奥运”不仅带来了资源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的宣传、观念和行动,促进了北京和中国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生态环境的改善,还由于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从而使国民的体育消费开始崇尚绿色、健康色和科学色。户外体育活动人们更注意保护活动周边的环境了,活动过后尽量清除影响和污染;户内体育活动人们更注意举止言谈的礼节。在进行体育活动和消费时,人们往往较以往会多思考这样的行为是否会影响环境、影响他人、影响自己的健康等等,国民体育消费观念和行为染上了浓浓的绿色。
“科技奥运”令国人认识和接触了有着紧密结合国内外科技最新进展,集成全国科技创新成果的体育产品,人们在惊叹和欣赏新技术与体育的优美结合的同时,也在接受和消费新的体育产品和体育思想。国民体育活动不再限于简单个体无器械化锻炼,而是开始大范围地普及和接受新技术体育产品,在“科技奥运”的指引下,国民体育消费有了科技色彩。
“人文奥运”理念完美地融合和传播着现代奥林匹克思想,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展现着北京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和市民的良好精神风貌,促进着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人的精神与体魄之间的和谐发展。
二、北京奥运经济体系与体育消费的互动推进和发展
1.奥运经济的概念
奥运经济是指为举办奥运会和利用奥运会创造商机而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通过举办奥运会,可以给举办城市乃至举办国家的经济持续发展注入强大活力,令城市功能得以大幅度提升,使城市生态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并带来长期和深远的全方面积极影响。
2.奥运经济与体育消费的繁荣发展是互动的
2008年北京奥运会带动了北京及全国的全民健身热潮。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国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我国的体育事业也蒸蒸日上。北京奥运与经济发展已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北京奥运经济体系,它带来的是经济、体育、体育消费等的双向互动发展与促进。
北京奥运催生了北京奥运经济或者说中国奥运经济体系的形成。如北京政府2006年多项政策出台,抓住奥运商机,全面推进北京体育消费市场的发展,加快建立以社会资金投入为主,经营方式多元化,与首都经济相适应的体育消费市场发展格局。北京体育消费市场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从2000年至2007年末,在全市GDP的比例逐年上升。
从范畴上,体育消费是属于经济活动的一部分的,奥运经济与体育消费却并非是相等的同一事务,而是在北京奥运经济体系逐步确立后,交叉发展、交叉影响的有不同有交叉的两个事务。奥运经济与体育消费这二者的繁荣发展是互动的。近年来,体育消费在中国大中城市和部分富裕农村地区相继成为消费热点,正是社会消费结构合乎规律的变化给体育产业发展提供越来越大助力的体现。
三、结束语
北京奥运既是一个体育盛典,也是一个经济助推力,同时也在国民工作、生活、学习领域,在思想观念和行为上积极引导着大众消费,北京奥运开启的体育文化市场,提高了体育市场服务的质量和层次,正在也将以高质量高水准的体育服务引领体育消费时尚和潮流,满足国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北京奥运在培育科学的体育消费观念和行为中的作用与影响是巨大的和深远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外贸制度;wto
1 我国现行外贸现状
我国的外贸制度历经二十多年的历史演变,在摸索中不断吸取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两大法系制度的精华,在坎坷发展中不断充实。八十年代以前,我国对外贸易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经营、统负盈亏的高度集中的对外贸易体制。这种外贸体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有利于避免贸易逆差,有利于将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中各种不稳定因素隔离,起到保护国内尚处于幼稚的民族工业。我国的外贸制度与我国外贸改革实践密切相关而颇具中国特色,其不同于大陆法系或英美法系任何一种法系的制度,但同时又体现了两大法系相互融合的趋势。
2 我国现行外贸制度的缺陷
(1)政策法规的滞后严重阻碍了外贸制的推广。我国外贸是以外贸经营权的审批制为基础而制定的,长期形成的对外贸易经营权的垄断以及不透明的贸易政策,与国际上贸易的一般要求有较大差距,不利于推行制。同时我国也缺乏推行外贸所要求的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有关规范外贸制的法律、法规、规章相互之间缺乏统一和协调,甚至发生矛盾和冲突。在外贸实践中就表现为行为很不规范,国内纠纷频繁,对外则难以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造成索赔困难。
(2)市场体系不够完善影响外贸制的推行。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系还不够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还未普遍建立起来,部门、行业垄断还未有效清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不够理想,推行制的配套服务(信贷、税收、结汇、商检等)也不完善,使外贸机制难以真正建立起来。
(3)外贸企业和生产企业对推行的意义认识不够。外贸企业普遍认为进行外贸自己利少责大,只是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出口指标,有的还把推行看成是在目前资金紧张、退税滞后、出口下降、亏损严重局面之下的一种摆脱困境的权宜之计。这种偏差认识实质上是工贸双方对权利义务设定失衡的反映。
(4)外贸企业本身实力不强直接阻碍了外贸制的推行。由于我国外贸企业都是外贸垄断下的产物,计划经济色彩浓厚,存在不少问题:自有资金比例较小,企业基础薄弱;业务范围狭小,经营模式单一;企业管理者素质不高,管理水平低,人浮于事,工作效率不高;经营成本大,效益差;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差;再加上长期以来的政策性亏损及经营上的盲目性,相当多的外贸企业的经营已非常困难,有的已经资不抵债。
(5)外贸中的行政干预性强。实践中表现为:外贸企业与生产企业之间的合作大都不是自主选择。外贸企业尚未普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政企未完全分离,产权不清,企业无经营自主权;行政部门严格限定的收费标准,违背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地方政府不顾外贸企业经济效益,对其规定硬性出口创汇指标,使其经营的非理性化现象更加突出。
3 改善我国外贸制度的建议
3.1 统一外贸法律法规
虽然目前调整外贸制的法律法规、规章有《民法通则》、《对外贸易法》、《合同法》及《暂行规定》,但在规范方面它们存在冲突,这严重影响了外贸制的推行。具体可作如下处理:
(1)先制定《民法典》。针对《民法通则》立法滞后的实际情况,首先,应扩大民法的法律概念,立法时要有前瞻性,针对种类越来越多,的特征越来越复杂,须为给出一个更广的定义,并对其基本特征加以明确界定。其次,要实现外贸制度和其它制度的统一。
(2)废止《暂行规定》并删去《对外贸易法》中的条款。目前《暂行规定》从其内容来看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从其效力来看,层次太低,也不能适应推行制的要求,应予废止。而《对外贸易法》为行政法,外贸属民商法效力范围,按照西方国家法律体制,《对外贸易法》是贸易管制法,不涉及私法条款,而且其规定不仅简单,甚至连“”字样都未出现,没有民商方面实质规范作用。
(3)制定《合同法》实施细则。《合同法》的制定,借鉴了大陆法系国家的行纪制度和英美法的隐名、身份不公开的规定,也吸收了《公约》的合理成分。相对《民法通则》而言,其对制度方面的规定有了较大的完善,不仅弥补了原外贸制法律效力的不足、拓宽了的内涵同时也平衡了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3.2 扩大内涵,引入新的制度
我国《民法通则》借鉴了大陆法中的直接制度,但因为没有引入行纪制度,因此概念太窄,无法适应实践的需要。鉴于我国法的现状,扩大我国的内涵确有必要,只有扩大的内涵,才能为制度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与扩大内涵相适应,我国应重新调整法律体系,并引入新的制度,比如可以直接采用大陆法的直接制、引入行纪制度(间接)、吸收英美法中委托人身份不公开的合理部分等。
3.3 增强外贸企业自身实力,促进制的健全和推广
我国外贸公司应以国际上通行意义上的以合理分工为原则、以追求效益为动因的工贸双方长期的稳定的外贸为依据,不断提高创新技术,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3.4 减少政府干预,完善市场体系
(1)逐步取消外贸审批制。
目前我国的出口仍以审批制为基础,外贸经营权的取得,是由政府主管部门根据政策需要及考虑各方面因素进行审批的,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来确定有权经营外贸的公司,无形中保证了其业务,确立了外贸企业的垄断地位,这与市场经济要求公平竞争环境不一致,这样也会使行为不是从经济角度来运作,仍然笼罩着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但是根据我国国情应随着时机的成熟逐步取消外贸审批制。
(2)进一步强化政企分开,排除行政干预。
目前我国很多国有企业仍是产权不清、权责不明,没有建立起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仍是政府的附属物。很多地方对出口企业和外贸企业下达了出口创汇的硬性指标,这使企业不能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选择经营方式。造成有外贸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在经营方式的非理性选择,不惜成本和不讲效益的盲目追求自营出口。政府不合时宜、不切实际地对费的限制性规定,也影响了外贸企业出口的积极性。因此政府应加快外贸企业的改制,以法律、税收为主要手段加强宏观管理,排除政策性干预。
(3)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加强政府的服务功能,塑造统一市场。
①完善市场经济体系。政府应在逐步放开外贸经营权的基础上,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为企业发展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
②加强政府的服务功能。如政府应利用已有的贸易促进机构、贸易中心、驻外经贸处,建立有效的国际商业信息网络和国内商业网络,为企业提供服务;利用政府的影响力和地位与企业联合开发国际市场;尽快落实出口退税政策,提高出口退税率;在税收、信贷、外汇等方面对企业进行扶持,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鼓励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业务,除传统佣金形式外,允许开展商标、保险、抵押等形式。
参考文献
[1]陈立虎.对外贸易的行政法制度[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0.
[2]李由义.民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关键词]旅游循环经济;循环系统;潜在效益
旅游循环经济是一种可持续的旅游发展模式,是在资源和环境承载力条件下进行旅游开发和开展旅游活动的新途径,它要求把旅游活动构建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式链条,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来促进旅游经济增长、结构优化,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普者黑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区,云南省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和旅游循环经济示范区。2009年接待游客103万人次,综合收入35000万元。过去,旅游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普者黑旅游经济发展,但发展过程中在资源开发、生态保护、消费方式上仍存在很多问题,造成了普者黑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基地出现了水体污染、生活垃圾增多、湖滨人工设施泛滥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景观质量。构建旅游循环经济体系是解决普者黑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是激发普者黑旅游业增长潜力、塑造普者黑旅游新形象的重要基础,也是建设普者黑和谐旅游休闲度假地的最佳途径。
一、旅游循环经济系统的构建
将循环经济理念运用到普者黑休闲度假基地的旅游开发与保护中,就是把旅游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使整个旅游系统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最少的废弃物,促进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普者黑度假基地旅游循环经济的运行存在三个层面:旅游小循环――度假基地内部各个开发项目内部的资源循环利用;旅游中循环――旅游业与其他产业部门之间的循环,利用组织生态工业链,把不同的经济组织联结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组合,实现“三废”与原料、能源在各产业间的相互转换;旅游大循环――整个社会的循环,在丘北全县范围,完成“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再生资源”的闭合环路。
(1)旅游小循环运行系统。在基地内各个项目的开发过程中,根据“3R”原则,通过资源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方式减少各种废弃物排放,在各个旅游开发项目的内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如:通过整合客房、餐厅、洗衣房、锅炉等酒店各部门的水系统,实现酒店水资源的循环利用。(2)旅游中循环运行系统。旅游业是消费驱动型产业,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和依托性,不仅直接需要旅游资源,也需要农业、工业及其他产业的支持。在中观的产业层面,普者黑度假基地的旅游中循环经济运行模式如下:其中,农业内部循环经济模式主要是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通过生物转换技术,利用农户庭院或田园等,将沼气池、畜禽舍、厕所、日光温室连结在一起,组成“四位一体”能源生态综合利用体系,实现产气、积肥同步,种植、养殖并举,运用生物技术、沼气技术,使基地内的农业尽量少产生污染废弃物。这种模式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技术措施,也是融合养殖、种植、沼气、加工等资源循环利用、综合开发的发展途径。同时,根据丘北县工业经济发展规划,分析与普者黑旅游业、农业关联度较大的是农特产品加工业及旅游商品业,将这些产业积极发展成为生态工业。生态工业注重优势农业资源的深度加工及利用,追求资源利用率的提高。通过发展生态工业,不仅可以促进普者黑农业资源及旅游资源的充分利用,促进农产品的纵向延伸,还可以实现以加工业为主的二产业与一、三产业间产品及废物的横向利用,提高废物的循环利用率,减少污染负荷,保护普者黑的自然生态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发展。(3)旅游大循环运行系统。建立循环型社会是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循环社会遵循自然规律,模拟自然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用生态学理念对社会生产、生活进行整体规划,从而达到物质、能量利用效率最大化,环境影响最小化,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证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损耗,保护和恢复环境,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旅游基地应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重点,全面推进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的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增长模式;以基础设施体系的生态化为基础,以政策法规、科学技术、公众参与为保障,构建包括旅游业在内的现代服务业、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的产业循环体系;构建高效率的流转系统,形成较为完成的旅游循环经济系统;完善政策法规体系、科技研发体系、生态教育体系、绿色核算体系、绿色消费体系、生态管理体系,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旅游循环经济系统建立的潜在效益
(1)环境效益。旅游循环经济要求投入的资源和能源最小化,要求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最大化,要求废弃物的排放最小化,这可确保普者黑地区资源和能源的可持续利用,还可缓解基地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矛盾。通过循环经济的运行,将旅游业与农业、工业等耦合,提高水、能源、土地等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农田面源污染以及生活污水、垃圾污染,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和当地农村人居环境。旅游循环经济的运行,能使湿地、喀斯特、民族文化资源避免在开发利用中被破坏,能更好地保持山清水秀的高原喀斯特湿地风光。基地通过将过去旅游经济单向索取生态资产的模式,转变为旅游经济适当反馈景观生态系统和当地社区,可实现生态资产的增值和良性循环,可实现旅游经济增长与旅游资源培育双赢,还可实现旅游资源规格和品质的提升。(2)经济效益。通过旅游循环经济的运行,基地可以扭转过去仅依赖季节性观光发展旅游业的情况,通过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丰富产品类型,加深旅游产品开发层次,使之从单纯的观光型旅游地向观光度假地转变;改变过去传统旅游业的外延型增长方式,通过调整和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延长旅游产业链,促进旅游消费,实现旅游收入渠道的多元化,提高旅游经济效益。通过旅游循环经济运行,基地可把区域内的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发展现代农业观光休闲旅游,在丰富游客体验的同时,加快优势农产品的规模化,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发展。而旅游循环经济带来的更大经济效益是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使得基地区域内的其他产业,尤其是旅游产业的发展获得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机会,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和观赏性,提升旅游资源的内涵和层次,从而提升普者黑旅游产业的价值和效益。(3)社会效益。通过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可以提高该基地的吸引力和知名度,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可以加速基地内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普者黑农村地区的二、三产业发展,改善当地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吸引当地剩余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可以促进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保障当地社区和少数民族的利益,使当地居民从旅游发展中获益,带动普者黑及丘北县的脱贫致富。旅游循环经济的运行还可为普者黑的农村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使其走上生态化的发展道路;还有利于增强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人口综合素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丽敏,陈兴鹏.循环型旅游经济发展的新思路[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4)
[2]明庆忠,舒小林.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与运行体系研究[J].人文地理.2007(3)
[3]李庆雷,明庆忠.旅游循环经济运行的基本模式[J].社会科学家.2007(5)
[4]付启敏,蒲勇健.循环经济理论在旅游项目开发中的应用[J].经济论坛.2007(5)
[5]邓燕萍.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旅游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J].求实.2008(9)
【关 键 词】城市可持续发展 生态民主 生态法治
生态环境压力严重威胁着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对此,相对于科学技术的应用,民主与法治两条对于解决城市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具有更加基础性的意义。
一、实施生态民主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准则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与城市化重叠加速的发展阶段,土地、资源、环境、人口、社会服务供给等多方面变量交错累加,极大地增加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不确定性。生态民主能有效规避城市发展风险的利益调节机制,对城市发展秩序的形成起着塑造作用。
(一)生态民主的基本内涵
绿色理论认为,生态环境的破坏与经济活动和政治决策缺乏民主有直接关系。生态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因于人类民主发展过程出现了问题。生态民主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成果,它并非一种新的民主形态,不否定现行的民主形式与基本原则。它的根本特点在于,生态民主所强调的基层民主发展并非要求取消现行的代议民主体制,而是要加强公民的直接参与性,为现有代议民主注入更多的直接民主的因素,以实现政治自决。[1]它的整体结构是一种人类社会内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分散化与整体化相结合、区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新型民主框架。
生态民主实践主体具有多层面性:既包括公民个体、社会组织、企业等,又包括一国国内不同地方、区域的各级地方政府部门、中央政府、全国性社会团体、跨区域大型经济体。这决定了与生态民主政治要求相适应的政治权力结构以政治权利的分散为主要特征,以实现社会各界对社会发展风险的共担。
(二)生态民主能够有效降低城市发展风险
一个城市的发展受到经济、政治、资源、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的影响,而这些因素是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些不确定因素就构成了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不确定性。[2]当前,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的是一个各种风险可能叠加爆发的复杂局面,而其中最大风险的在于社会不公。因为,首先,不同利益主体对认为应该规避的风险的选择和判断是不同的。城乡二元发展模式的存在以及社会发展结构的不完备,使我国社会公正出现结构性缺失。[3]其次,风险的降低需要风险的分担,而缺乏公正的社会是无法建立起有效的风险分担体系的。再次,没有受到公正对待的社会成员不可能服从规避风险所要求的秩序。
实行生态民主可以从风险选择、风险分担、风险规避三个环节有效降低城市发展风险。通过生态民主的协商与平衡机制,可以建立起城市发展风险的分担和治理结构,从而将风险规避提上具体日程。通过生态民主形成社会成员对城市风险的共同预期,进而促成风险预防与规避的具体方案,形成城市风险规避秩序。
二、生态法治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手段
城市生态建设中,公众有权参与生态决策,并不代表公众具有足够的知识和理性参与生态决策;公众根据自身意愿做出的选择,并不一定总是真的符合其根本利益。[4]要克服民主固有的缺陷,防止因生态民主的滥用和不当使用而带来更为严重的生态后果,就必须依靠生态法治的手段。
(一)生态法治的内涵
生态法治是国家借助法制手段调节人们之间的生态利益、生态关系,以及人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法治过程。其本质是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主人的我国全体人民从维护自身根本利益出发,通过法定程序,将生态保护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并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过程。
在制度层面,生态法治意味着建立一个体例完备、结构严谨、层级合理、内部和谐的生态保护法律体系,对生态保护和建设所涉及到的各种法律关系、法律责任、法定义务、法律规范等作出明确规定,为生态法治的实行提供可靠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制框架。
在实践层面,生态法治要求法律运行的各个环节――从立法活动、执法活动、司法活动到守法活动、法律监督活动――都体现生态发展的要求。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的有关生态行为必须以生态法治的规定为底线。
(二)生态法治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理
一则,生态法治为人们的生态建设参与行为提供行为规范。要将民主发展滞后所造成的生态破坏程度降到最小,就必须通过法制的完善,引导生态民主的发展。不同的民主技术和民主操作过程有时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不同利益群体对民主做法的期待和要求是存在差别的,如果不通过法律的手段对民利、民主方式、民主程序进行规范,就无法对民主质量实现过程控制,就会导致民主的无序参与和社会混乱。其他方面亦是同理。法治通过法律的权威性及其执行的强制性,对人们的生态行为进行有效规范,维护正常的生态秩序。
二则,生态法治对城市建设中的政府行为实施约束。社会自身复杂程度的提升以及生态问题解决机制的多元化特性决定了,社会公权力在解决生态危机中的功能和作用都在不断加强。只有通过生态法治从实体到程序对政府行为实行约束、监督,才能保证政府行政权在生态实践中不无限扩张,才能证当政府行使公权力失当而有悖于生态保护宗旨时,能够对此进行有效调整和纠正
三、务实推进
以生态民主与生态法治推动城市生态建设,不仅需要“务虚”,更需要“务实”。当前,应以生态小区建设和建立循环经济体系为重要抓手,在三个环节加强建设。
(一)抓好生态社区建设。一方面要加强硬件方面的规划和建设,通过相关立法,务必保证新建小区能从绿地系统、环境生态系统、废物处理、能源节约等四方面进行设计建设;对于老城区的小区建筑,出台综合或专项政策,对其进行整体绿色化改造。另一方面,加强生态小区的软件建设。以小区居委会为组织主体,以业主民主活动为基本载体,以生态公益活动为主要形式,倡导垃圾分类、绿色消费、低碳生活方式,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态道德水平,营造和谐社区。
(二)加速建立循环经济体系。应通过产业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政策组合,以及相关城市管理法规、条例等复合手段,以构建城市产业循环体系、城市垃圾循环利用体系、水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为重点,加速城市循环经济体系的建设。
(三)三个重要环节:一是严格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广泛采用清洁生产技术、环境无害化技术、污染治理技术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提高产业生态效益;二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动城市产业优化升级;三是以公共交通为重点,建立科学合理的交通系统,以可持续交通系统引导城市高效节能运转。
参考文献:
[1]金纬亘.代议民主与直接民主相结合的新民主诉求――西方生态主义基层民主观探析[J].社会科学家,2006(3).
[2]史宝娟.城市可持续发展风险的实证分析[J].现代财经,2006(4).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回顾
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产业和发展经济、吸纳就业人口最重要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本质上属于资源型产业,其存在和发展依赖良好的环境质量,有赖于自然的馈赠和社会遗产。但在经历了持续快速增长后,旅游业对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负面性逐渐显现出来。受全球可持续发展浪潮的影响,以“不断保持环境资源和文化的完整性,给旅游区的居民公平地分配旅游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宗旨的“可持续旅游”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方向,其内涵已得到普遍认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顺应全球可持续发展浪潮的社会必然,需要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环境效应和经济效应的理解,强化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要立足于促进旅游业的公平发展,改善旅游接待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生活,保护未来社会旅游资源或产业开发赖以存在的生态环境质量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
但从全球范围考察,由于发达程度、实践主体、利益导向等方面的差异,各国(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迥然不同。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基础、技术条件、物质环境比较优越,在获得可替代资源、发展清洁能源、提高规划水平以及公共管理方面更容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想。而且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凭借资本力量将市场范围拓展到全球,在事实上实现了较大程度的环境公害输出,获得了局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胜利。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贫困地区,由于基础薄弱,国家经济政策的优先权、公共管理的结构、环境问题、过度商业化和国际旅游系统的结构等因素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形成了挑战。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决策必须基于当地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平衡,必须在各方利益中不断博弈。贫困是可持续发展最大的障碍,减贫是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任务。但在减贫的现实目标之下,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更容易在决策中倾向于现实利益、经济利益,即在寻求发展、缩短与发达国家差距的名义下,旅游业的决策会更加强调经济利益,保护环境或遗产屈从于经济发展。同时由于旅游资源的公地悲剧问题,旅游发展中会出现经济下滑、资源破坏、环境恶化、旅游满意度下降等问题,进而形成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障碍。
解释各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进程差异的一个重要理论工具是路径依赖理论。路径依赖源自于生物学,原指物种进化时,偶然性随机因素启动序列控制机制,使物种进化产生各种各样的路径,这些路径互不重合、互不干扰。在经济学界,路径依赖最早用于对技术变迁的分析,随后引入经济学的研究范畴,成为现代经济学中发展最快、应用价值最高的学说之一。有关路径依赖的研究涵盖了从个体组织到整个社会制度体系的各个范畴。在新制度经济学领域,诺斯指出一旦发展路线沿着一条具体进程进行时,系统的外部性、组织的学习过程以及历史上关于这些问题所派生的主观主义就会增强这一进程。这种自我强化机制使得一项制度一旦形成便会沿着既定的轨迹呈惯性式的演化并不断强化,从而使制度被锁定在某种状态中,形成路径依赖。路径依赖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过程。就过程而言,路径依赖是一个非遍历性的随机动态过程,它严格地取决于历史小事件(small historical matters);就状态而言,路径依赖是一种“锁定(lock―in)”,它可能是有效率的,也可能是无效或低效的。制度变迁是制度的替代、转换和交替过程,是一种效率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任何制度变迁都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之下发生的,一定的制度环境和利益主体的目标追求构成了制度变迁的路径约束。制度变迁取决于制度的供给和需求,而制度的供给和需求取决于制度变迁的收益一成本分析以及新制度安排所带来的预期收益L,~S J。我国目前的改革是一个重大的制度变迁过程,具有鲜明的路径依赖特征:第一,初始的体制选择会提供强化现存体制的刺激和惯性,因为沿着原有的体制变化路径和既定的方向往前走,总比另辟蹊径要来得方便一些;第二,一种体制形成以后,会形成某种在现存体制中的既得利益的压力集团,他们要求巩固现有制度,阻碍进一步的改革,即使新的体制较之现存的体制更有效率。旅游业是改革的重要领域,也是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领域。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立足于我国旅游业发展制度环境的变迁,以路径依赖理论为分析工具,解读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路径依赖,并从中寻求制度创新的方向与思路。
二、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路径依赖:对可持续性的挑战
(一)旅游业发展制度变迁的轨迹
建国以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呈现出鲜明的历史特点。第一阶段是计划管制期(1949年-1978年)。此时由于特殊的社会背景,旧的旅游业运营的社会政治与经济基础不复存在,新的旅游事业开始萌芽,成为外事工作的组成部分,接待规模有限,政治色彩浓烈,不谈经济、文化意义。这一阶段先后出现了厦门华侨服务社、中国国际旅行社等事业单位,出台了《外国侨民旅行暂行办法》等管理制度,在1964年明确了发展旅游的方针任务:宣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扩大对外政治影响,增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在经济上为国家吸收自由外汇。历经30年发展,旅游始终从属于外交事业,旅游业内的组织体系和业务运营是按照国家外交和宣传的需要来设计和开展的,没有独立的产业地位,增长和发展空间与同时期国际旅游业的飞速发展相比微不足道。第二阶段是体制转型期(1978年~2001年)。在改革开放的影响下,旅游业走出了外事接待的影子,成为独立发展的产业,经济功能得到极大的重视,初具产业规模,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此时旅游业的主要任务是为经济发展做贡献,中央集中控制有所弱化,旅游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政府的管理由前期的集中控制转为政府主导,旅游业发展全面启动。第三阶段是初步市场体制时期(2002年)。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旅游市场逐渐开放,旅游政策逐渐向市场体制要求靠近,旅游业作为综合性社会现象的综合效应开始显现,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具备较强的供应能力,旅游业发展进入成长期。
总体上看,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经历了从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多元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化的历史时期。当前经济体制转轨、政府职能转型、社会发展多元化以及公民旅游需要普遍化为旅游业发展的制度变迁创造了必需的环境,也提出了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要求。
(二)旅游业发展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
1.经济目标导向。尽管旅游业是关联性极强的综合产业,但在我国旅游业发展进程中经济功能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无论是改革初期强调的“旅游创汇”,还是1998年、2008年两次金融危机中强调的“旅游扩大内需”,宏观的发展方针都侧重于旅游业的经济功能,无形中弱化,甚至忽略了旅游在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综合效益。现阶段旅游业综合衡量指标依然以经济指标为主,如国家旅游局对旅游业统计的主要口径是旅游接待人次数、旅游外汇收入、旅游总收入等,对于旅游发展的生态、文化、社会效应没有涉及,旅游业发展的外部效应也无从衡量。在这一目标导向下,关于旅游业经济功能的社会认知十分普遍,形成了社会共识,决策者的价值趋向十分明显,对旅游业性质和功能的认知局限在了“经济产业”之上。
但单一地或过度地强调旅游业经济功能,以及经济利益至上的旅游发展评价体系客观上将人们对旅游业的关注局限在经济利益上,旅游的综合效益仅停留在观念层面,对具体实践没有明确的指导和约束作用,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
第一,旅游资源的价值理解狭义化。资源是资财的来源,经济目标的定位将这一认知推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对旅游资源在促进文化传承、保障环境的完整性、多样性、原真性等方面的价值有所忽视,旅游业发展的意义被局限在经济增长上。在实践中导致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破坏和浪费现象,甚至走进“先污染,后治理”的误区。
第二,旅游综合效益被弱化、淡化。旅游发展侧重经济评价促使国家、地方在制定旅游发展的方针、政策时特别强调旅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进而导致对环境问题的疏忽、对社区居民人文关怀的缺失、对旅游发展外部不经济性的漠视,难以构筑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2.政府主导发展战略。政府与市场的制度安排在我国旅游业发展进程中至关重要。国际上旅游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显示,当处于启动阶段时,旅游业通常选择政府主导战略,由政府充任旅游发展的“催化剂”,并以行政力量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我国旅游业在改革开放初期选择了政府主导发展战略,并一直延续使用。该战略通过运用行政体制力量,快速动用政府所掌握的经济资源,加快旅游开发和建设,迅速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和供给能力,促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这一战略选择在我国具有历史必然性。旅游业发展之初,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尚未建立,市场机制尚未发育成熟,市场失灵的领域广、程度深,亟需政府“有形之手”的介入,以弥补市场主体的缺位或弱化。同时,由于当时旅游产业基础极其薄弱,必须依靠政府的主导力量才能促进众多部门与行业的协调,营造和改善旅游大环境。
但政府的干预要和经济发展、市场发育程度相结合,不管政府职能如何扩张,经济运行都应以不损害市场竞争为基本原则,只有这样市场才能发挥基础性、持续性的作用,政府与市场的功能才能相互补充。目前我国旅游业已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具备了相当的产业供给能力,旅游业发展进入成长期,既有的政府主导战略在转型时期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两个方面的阻滞:第一,不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导致资源配置低效或无效,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第二,政府居于市场之中,以参与者的角度去设租寻租,容易导致旅游市场行为中行政粘连过多,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屈从于政绩导向、现实利益导向,影响了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运行效率和效果。
3.逆向发展模式。在国民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依赖旅游扩大外汇储备的约束之下,我国旅游业选择了逆向发展模式与路径,即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以最大限度赚取外汇,扩大旅游经济收益,以及以最快速度追赶国际旅游业的发展步伐。实践中逆向发展模式的运行主要依靠以旅游景区为依托、主打团体观光旅游的“点线旅游”经济体系。进入1990年代后,国内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城镇居民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和可自由支配时间大为增加,加之旅游交通网络和交通设施的完善,国内旅游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渐发展出境旅游,形成三大旅游业务支撑的旅游产业规模。
逆向发展模式与“点线”旅游经济体系是以旅游资源为基础的。我国是旅游资源大国,尤其是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发展初期以团体观光旅游的形式开发旅游产品基础良好、市场广大、立竿见影。但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流于肤浅,资源内涵挖掘不够,同时旅游业内在经营素质的挖掘和培养也极其缺乏,导致旅游业内产品结构单一、旅游经济体系单薄、旅游发展后续乏力,旅游经济效益的提升主要依靠旅游接待规模的增长,旅游景区、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容量形同虚设。旅游是环境友好型产业,但一旦超过旅游环境的承载力,加之急功近利的规划和建设,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接踵而至。而且在现实利益驱动之下,叫停过渡开发与接待十分困难,旅游目的地将陷入旅游发展的恶性循环,造成长期的“不可持续”。同时由于不少旅游资源分布于边远地区,综合发展水平较低,治理污染、修复环境的难度更大。实际上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增长是通过粗放式的经营方式来实现的,旅游业的集约化程度较低,旅游资源的破坏、浪费现象严重,有违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原则。
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创新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路径对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变迁形成了路径约束,其深层次的原因乃是原有发展路径中锁定的利益分配机制。霍沃斯(Howarth)把可持续性定义为代际间的机会公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也需要保障旅游发展的利益和权利在代内和代际之间的公平分配。尽管路径依赖在制度变迁中的阻滞作用是客观存在,但处于转型发展时期的旅游业必须针对路径依赖中的各种因素进行有意识地创新,以减少路径依赖对制度变迁产生的负面影响,缩短制度变迁的周期,尽早实现有利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安排。
(一)产业定位:战略支柱产业
产业定位是明确产业在经济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对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换有着重要的作用。旅游业是世界公认关联性很强的部门,据统计关联到29个部门108个行业。针对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方面的巨大作用及其良好的发展预期,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定位目标,将旅游业的发展纳入国家战略体系,为旅游业发挥其先导作用、连锁效应和扩大社会就业指明方向、奠定基础。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定位使旅游业所彰显的产业效益和市场前景进一步得到全社会的确认,产业地位空前提升,为旅游业深化改革、挖掘产业发展潜力、扩大产业规模、促进集约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新的产业定位优化了产业政策的价值取向,有利于突破旅游业传统经济定位目标的路径约束,使旅游业自主发展的需求得以实现,着眼于产业发展潜力、产业规模效应、产业带动能力等关键领域培育产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战略性支柱产业定位的落实需要从三个方面人手。第一,深化旅游企业改革,促进国有旅游企业改组改制,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依法投资旅游业。第二,规划旅游产业布局,围绕旅游核心 吸引物组建由具有竞合关系的旅游企业、相关企业和支撑机构组成的价值链群,构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发展模式,发挥集群作用,实现规模扩张和资本扩张的统一。第三,通过业态拓展,强化旅游业水平拓展、横向拓展、纵深拓展的能力,增强旅游业带动能力。
(二)政府职能:有限政府主导
战略性支柱产业定位目标实施的原动力是市场作用,但政府的宏观调控必不可少,可以调节“市场失灵”问题。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旅游业进入发展阶段,政府职能面临转型的需要,南“全能政府’转为“有限政府”,推行“有限政府主导模式”,实现政府与市场的最优功能组合。这一模式在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及旅游业自主发展综合需求的客观条件下应运而生,追求政府主导的有限性旨在利用政府的能力,以低成本来满足社会对公共物品的需要,实现“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的发展方向,最终保障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限政府主导模式有利于突破完全政府主导的旧体制,通过制定相应制度来规定和理顺私营部门之间、私营部门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得以回归,市场运作效率得以提升。
有限政府主导模式的实施要求包括:第一,规范性要求,即政府作为具有强制力的组织在旅游业发展中加强自律,规范自身行为,尊重市场规律,实现政府干预的理性退让;第二,间接性要求,即政府间接调控管理,提供公共服务产品,推动区域平衡发展;第三,服务性要求,即政府着重建立和完善旅游法律体系,规范是市场竞争秩序,加强市场监管,促进部门协调等方面发挥作用,实现政府对旅游企业的服务和支持。
(三)法律保障:健全旅游法律体系
《牛津英语辞典参考》中将法律定义为“一个社会中制定的规则或约定俗成的条款,是对某些行为的准许或禁止,通过强加惩罚来执行”。法律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同时法律建设与改革也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我国旅游业法律建设旨在通过专门法制来确定市场经济的人本主义、平等和尊严、等价交换、诚实信用等核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进而规范旅游业中复杂而综合的社会关系,解决暴露出来的矛盾、纠纷和问题。因此旅游法律体系建设的目标是:建立以消费者为核心的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正当权利保护机制,建立保障当代公民参与旅游、分享利益的机会和权利的公平机制;建立旅游资源适度利用与有效保护的约束机制、建立经营行为和消费行为的约束机制、建立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的约束机制、建立保障代际公民参与旅游、发展旅游、分享效益的机会和权利的公平机制;建立旅游法律体系内部的协调机制、建立旅游法律体系与相邻部门法律的协调机制、建立我国旅游业与国际旅游业的协调发展的法律机制、建立旅游发展相关的法律体系与社会伦理道德、文化习俗、宗教习惯等柔性制度的协调机制。新的旅游法律体系有利于增强新制度和现有制度的能力建设,进一步摆脱传统发展路径对制度变迁的约束,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旅游法律体系建设的具体内容包括:处理好改革创新和规范立法的关系,加快制定旅游基本法,完善旅游单行法和现有管理条例;解决好单项立法和综合立法的关系,妥善处理旅游法律与其他法律的关系衔接;明确旅游法律规范的执法主体问题、明晰立法条文和可操作性;全面整合旅游行政资源和执法资源,强化宏观调控,统一协调旅游社会关系。
[关键词]和谐金融;内涵金融发展;内生机制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8-0113-01
1 金融体系自身和谐发展
金融发展意味着金融功能的完善和提高。金融体系的和谐发展指金融组织体系不断完善,金融运行机制能够得到持续优化,金融风险得到有效化解,高素质金融人才储备丰富。
1.1 合理的金融深度
金融深度反映了金融总量的发展水平,是金融体系发展阶段的表现。它主要反映在金融资产总量的快速增长和规模的急剧扩大。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处于现代经济核心地位的金融产业为实现其促进经济发展、配置市场资源的功能也要随之快速发展。
1.2 和谐的金融结构
总量的增长如果不伴随着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不行的。金融结构是金融业自身能否稳健发展并充分发挥积极作用的决定性因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工具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支付体系和金融监管体系构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结构。和谐的金融结构包括五个方面:
①多元化的金融组织体系;②金融工具价格形成的市场化和平稳化也可以作为金融结构合理性的一种表现;③多样化与多层化的金融市场体系也是和谐金融结构的表现;④有效而适用的支付系统的建立也是和谐金融结构所必需的;⑤高效有力的监管体系。
2 金融体系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仅是金融体系良性健康的持续发展是不够的,金融系统作为一国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经济的发展和配置市场资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金融体系如果不能服务于经济那也称不上是和谐的金融。一个和谐金融体系表现为金融和经济的协调促进,即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处于一种动态的均衡中。一方面,金融发展应很好地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金融应充分发挥“货币第一推动力”作用,使资金流有效的引导实物流,优化资源配置。因此,将金融体系与经济的相关关系或者说金融效率纳入和谐金融的考察范围也就合情合理了。
笔者认为,金融与经济的和谐发展可以从金融贡献和金融效率两方面来体现。一方面,除了资本劳动土地之外金融作为又一因素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即金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日益凸显;另一方面,金融效率是一国金融整体在国民经济运行中所发挥的效率。金融效率的提高可以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将有限的金融资源进行最优配置以实现其最有效利用。我国对金融效率问题的研究理论有很多。总之,金融效率最终还是要落实到金融机构的效率和金融市场效率上来。金融机构的营利性、流动性、安全性是效率高低的表现。而金融市场对经济的作用能力则表现在市场对融资需求的满足能力和融资的方便程度这两个方面。
3 金融体系与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