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活中的伦理学范文

生活中的伦理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活中的伦理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活中的伦理学

第1篇:生活中的伦理学范文

关键词:幼儿;生命科学;生活教育理论

本文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为主线研究幼儿生命科学教育,呼吁重视生命科学教育,用科学的方式来唤起幼儿热爱生活。

一、生命科学教育的内容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是指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生命科学教育是向幼儿介绍动物、植物、人体的形态和自然界的生命现象,使幼儿获取感性的有关动物、植物、人体的知识和经验,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兴趣,初步激发幼儿探索生命奥秘的欲望,理解生物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小班为例,人体方面开展的生命科学教育活动有“小鼻子真灵”“亮眼睛”“可爱的小脸”等;动物方面开展的生命科学教育活动有“燕子”“毛毛虫和蝴蝶”“泥土下的蚯蚓”“小鸡和小鸭”“我们的国宝熊猫”等;植物方面开展的生命科学教育活动有“报春的花”“秋天的”“种蚕豆”“竹子和竹制品”“一串红”等。

人体、动物、植物都来自于我们美丽的自然界、我们和谐的生活环境,即我们伸手即触的生活。在生命科学的教育中,幼儿感受生命的律动,了解生命的奥秘,认识生命的生存环境和对环境的影响。因此,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此外,在对幼儿进行生命科学教育时,还应包括科学的道德和责任教育,这样才能体现生命的宝贵,让幼儿感受到生命的价值。这方面也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求知态度。

二、生命科学教育的方法

幼儿生命科学教育的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实验法、种植与饲养法、分类法、测量法、信息交流法、科学游戏法、早期科学阅读法等。陶行知从“教学做合一”出发,认为幼儿生命科学教育的方法要“以做为中心”,以行求知,手脑并用。生命的伟大与珍贵更加需要教师踏踏实实地去教,去学,去感受。生命科学教育的方法离不开“教学做合一”。那么如何进行生命科学教育呢?

1.兴趣导入,发现问题

最生活的,也是最能引起兴趣的。人体、动物、植物都是幼儿周围的事物,教师通过提问设疑、图片观察、讨论交流等方法引起幼儿的兴趣,从兴趣导入学习生命,激发学习的欲望。

2.以做为中心,探索问题

科学不能有半点猜想、虚假。在进行生命科学教育中,要以做为中心。做,可以是观察、实验、测量等。比如,开展种植园饲养角,在幼儿照顾小动物和培育植物的过程中,教幼儿学会关心生命,学会创造美好生活,真真实实地做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又如,带领幼儿去大自然郊游,去植物园、动物园参观,这也是一种研究性学习。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生命,真真切切地了解自然,感受生命的和谐与生生不息。

3.解放头脑、手脚,解决问题

科学地看,科学地说,科学地听,科学地动,发现了科学的奥妙,科学的价值在于创造,将幼儿的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并解决问题。比如,人与动物的关系,人与植物的关系,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都可以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幼儿去想“怎样从我做起”,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这来源于生活的生命感叹,才是真正的生命科学教育,这也是教学做合一的真正目的!

三、生命科学教育的意义

陶行知认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生活决定教育,是教育的中心,教育来源于生活。生活的性质和内容决定教育对生活具有反作用,即能改造生活。教育既源于生活,便会对生活产生反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学习生命科学,有助于培养幼儿热爱生命、热爱科学的情感,形成客观求实的科学态度。

第2篇:生活中的伦理学范文

新课程强调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怎样利用物理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怎样教会学生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能力,是我们教师要研究的事情。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联系日常生活教会学生学习物理呢?

1.“生活中的物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面对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特别是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在教材上出现时,就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回忆,心里产生一种“原来是这样”的感觉。学生还会存在各种疑问:这种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能用我们所学知识来解释吗?用哪些知识来解释呢?从而增加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能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生活中的物理”起到了巩固课堂教学成果的作用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物理应用来引入所学知识点;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列举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物理应用来加深学生的印象,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物态变化现象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得很多的一类现象,人类生活中常接触到物态变化现象”。在学习物态变化之前,先让学生联想到生活中所接触到的雾、露、霜、雨,这些都涉及物态变化,对问题“物态变化对我们生活有什么作用”思考后,再分析教学内容,学生再次联系生活中的亲身体会,对物态变化这个相关内容就有了较深印象。联系实际生活中的物理,起到了巩固课堂教学成果的作用。

3. 教会学生科学思考生活中的物理

(1)教给学生用物理常识思考生活中的物理

例如,在下雪的路面上撒盐是利用降低熔点的方法来熔化冰雪,既有实用意义,又加深了学生对物态变化的了解;介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加深了学生对温度计原理的了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会使学生感到物理非常有用,学生愿意用所学物理知识来解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教会学生用生活中小实验思考生活中的物理

例如,农民常常将生姜、红薯等农作物放在地窖里或用细沙埋起来储藏,这是什么原因呢?我就让学生带着问题回家问自己父母,这样很容易得出答案。超市里常用保鲜袋包水果,目的之一是减少水果中的水分流失。高考期间有些地方由于天气炎热,常在考场里放些冰块,理由是干冰升华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这样可以使考生凉爽。通过这些例子,可让学生充分认识物态变化现象。家庭实验可以使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现象入手,让学生发现问题并展开探究,使学生自主获得有关知识和经验。

(3)开展探究性专题思考生活中的物理

第3篇:生活中的伦理学范文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教学方式;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1-0092-01

初中物理学习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正规的物理学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高质量的物理教学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物理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学生的理解能力很难满足学习的要求,因此教师有必要采用合适的方法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帮助学生轻松、高效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物理教学生活化,能够比较好地实现这一目标。

一、初中物理生活化的重要意义

物理生活化对于初中物理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都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这是现代教育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的要求,也是初中物理教学不断探索和进步必须要做出的选择。

(1)利用生活化教学促进教育的发展。物理教学的生活化对于教育的发展能够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传统的物理教学方法相对来说比较僵硬和呆板,学生只能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指导。这样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有一种被束缚的感觉,这种感觉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物理教学的生活化则可以解决好这个问题。通过生活化的物理教学,学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找到知识的实际运用形式,而且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可以自由地提问和发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探索,这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能够有很大的帮助。

(2)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物理教学的生活化,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同样能够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学生有机会将自己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完整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实践可以了解自身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找到自己知识体系的不足之处,然后及时地进行改进。而且教师需要明确认识到,学习的最终目的便是生活,生活和教育是离不开的。通过生活化的物理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真正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质量会得到明显提升。

(3)让学生真正投入到物理学习中去。物理教学的生活化,可以引导学生真正投入到生活中去。这是因为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物理教学生活化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让学生用更少的时间和精力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会更强,同时学生还会体验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物理知识的。这些,都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

二、如何做好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

(1)以更加生活化的方式进行课程导入。为了更好地进行物理教学生活化,在进行课程导入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选择更加生活化的导入方式,这对加深学生的接受程度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起到比较大的促进作用。例如,在学习有关电的内容的时候,进行课程导入的过程中教师要首先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生活中都有哪些活动是需要电的,通过这样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认识到电的重要性。其次,要通过科学的解释让学生了解到电以及电的主要作用,同时再给学生讲一些有关电的历史小故事。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得到明显提升,在这样的情境下进行课程教学往往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2)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实现物理教学的生活化。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能够对物理教学的生活化起到积极的帮助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单纯地进行知识的讲解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和无聊。并且因为实际教学内容往往难度比较大,学生可能会因为听不懂教师的教学内容而放弃物理学习。因此,教师需要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来辅助教学。比如在讲解摩擦力的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站起来在教室里面走动,以此来真切地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因为这个过程中学生都很放松地参与到互动中来,课堂整体气氛会比较轻松和谐,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比较高,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效率也会比较高。

(3)通过生活化的作业促进物理教学生活化。传统的物理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布置很多理论性很强的作业给学生,大量的作业会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会发现理论化的作业往往会让学生承受巨大的压力。因此,为了促进物理教学的生活化,教师可以尝试通过作业的生活化促进物理教学的生活化。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去阅读和所学内容有关的知识,并且要求学生在下一节课的时候分享给大家,或者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内容进行调查,了解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运用。这样的物理教学方式会让学生觉得耳目一新,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具体地运用到生活中去,这样的过程往往比教师强制性的理论教学更加有成效。

三、结束语

物理教学的生活化对于学生的能力发展和素质的提升能够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选择科学的方式推动物理教学的生活化,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真正地实现物理教学生活化。通过将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师可以拉近学生和知识的距离,让学生学得更加轻松,使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第4篇:生活中的伦理学范文

关键词:生活教育理论 高中物理 教学情境

一、生活教育理论的涵义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最早提出生活教育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思想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其一,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认为,生活具有教育的作用和意义,是教育的决定性因素,而教育要最终回归生活,为改造生活服务,也就是说生活与教育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二,社会即学校。学校要与社会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开展社会生活实践活动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该教育思想主张学校将教育范围扩大到社会生活中,将社会生活展现给学生,力求实现学校生活社会化,并引导学生运用知识改造社会生活;其三,教学做合一。是指教学本身就是教、学、做的统一,要加强三者的紧密联系,强调教法要适应学法、学法要适应做法,教学要以“做”为中心,即以实际生活为中心。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蕴含着终身教育思想、大众教育思想,是符合中国实际教育情况的教育理论,对明确教育发展方向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二、生活教育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核心思想符合高中物理新课标提出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育理念,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生活教育理论主张生活与教育要紧密联系。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设生活化的物理教学情境,将抽象的学科知识生活化、形象化、具体化,借助实际生活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充分发挥生活教育理论在指导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应具备问题性、真实性、生活性的特征,要使教学情境贴近现实生活,但不是照搬生活情境,而是要对生活情境进行加工和净化,使其符合物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产生认知冲突,建立起物理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以及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构当前学习的重要意义。例如,在学完力的合成与分解之后,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生活化情境:取一根绳子,在绳子中间系上一个重物,让两名学生分别拽着绳子的两端,要求学生将绳子拉直,并保持重物处于平衡状态。但是,无论这两名学生怎么努力都无法拉直绳子,这时教师再提出问题:为什么无法拉直绳子呢?谁能运用刚学习的知识解释这种现象?在引导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最后应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应用范围进行归纳和总结。

(二)激发学生探究实际生活问题的兴趣

物理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对物理规律的探究,如伽利略在斜面实验研究中证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奥斯特在大量实验中发现了电流磁效应的存在,法拉第经过十年研究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等。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将探究作为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活跃学生思维的最佳途径,通过引入生活教育理论,让学生在实际生活经历中探究生活物理问题,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能只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尤其要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感变化和探究体验,使学生在物理课堂上自主探究知识、获取知识,并能够将物理知识运用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去。例如,在教学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时,教师可在课堂导入环节让学生观察两个不同的手电筒,一个手电筒是生活中常见的装有电池的手电筒,另一个手电筒是手摇式、里面没有电池的手电筒。教师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手摇式手电筒没有电池也可以发光?学生的探究欲望被唤醒起来,这时教师打开手摇式手电筒的外壳让学生观察内部装置,发现手电筒里有磁铁和线圈,学生必然会想到手电筒发光与这样的装置有着某种联系。而后,教师再因势利导引入这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探究电磁感应规律。通过将生活问题与物理规律相结合,能够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成效。

(三)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生活教育理论强调教育要为生活服务。对于物理教学而言,就是要运用学习到的物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进而改变生活。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造成学生普遍存在高分低能的现象,只会运用知识解决书面上的习题,而不会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为此,物理教师必须转变这一教学现状,运用生活教育理论指导物理教学,将实际生活与物理教学紧密联系起来,放手让学生探索物理现象的本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物理,再用物理改变现有生活。例如,在讲授完牛顿第三定律之后,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释以下生活问题:在拔河比赛中,甲队战胜乙队的原因;人为什么能跳起;马为什么能够拉动车。如此一来,学生可以独立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发现并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增强学以致用的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获取成功的体验。

结论:

总而言之,将生活教育理论运用到高中物理教学中,其实质是利用实际生活与科学研究之间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能够活学活用物理知识,提高物理学习效率。所以,物理教师要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积极找寻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生活问题素材,通过加强生活与物理之间的联系不断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晶.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D].浙江师范大学.2010.

[2]吴凤英.浅谈生活教育理论在物理中的作用[J].青年文学家.2013(3).

[3]杜建萍.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学改革创新[J].才智.2012(4).

第5篇:生活中的伦理学范文

1 让学生从生活中感悟生物乐趣

理论知识,源于生活实践,是对生活实践的总结和升华,生物教学只有从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学生物,用生动的生物学教学去实践,能焕发出生命和活力。就初中生物知识,很多知识点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如果能将两者有机结合进行教学,毫无疑问会提高学生的能力。 每年腊月,家家户户都有腌渍鲜肉、鲜鱼的习惯。结合这一情况,根据学生学习的植物水分代谢的知识,我提出了问题:“腌渍的鱼、肉为什么不腐?”并由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总结出:“不腐是因为细菌在高浓度的盐溶液中会过度失水死亡,根本不可能在高浓度的盐溶液中生存。”学生通过学以致用、兴趣浓厚、记忆深刻。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理论知识实际有机结合起来,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消除学生对生物知识的陌生感,同时增强生物的应用意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学生物中的许多实验和探究,都是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因此实验探究性的教学也必须在生活实际中找到相应的实例,并引导学生从直观入手,从而抽象出来,逐步加深理解和运用。让生物回到生活,是学生感到生物就在身边,从此唤醒大家学习生物是有用的,有必要的,从而激发他们学好生物的愿望。

2 让生物知识回归生活

学习科学知识是为了应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生物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知识只有运用才能被学生真正掌握,也只有在实践与运用才能体现其价值。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掌握了某项生物知识后,可以有意识的创设一些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实际中的情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这样的口头禅,“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我讲授完“免疫”一节后,让学生对这一句话进行认真分析。学生中有的认为这句话是对的,也有的认为这句话是错的。这时我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让学生开放思维。学生通过充分讨论,我最后总结出:同学们的说法各有道理,前者强调了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被自身的免疫系统消灭,后者强调了人的免疫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病原体突破了人的“防线”,进入人体后大量繁殖就会使人致病。这样开放式的教学,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巩固了理论知识。学校有整洁的环境,对师生来说至关重要。我在讲授“生态系统”一节后,要求学生探讨:“如果你是学校的管理者、班主任,你如何使学校环境美?”并引导学生从下述问题讨论:①校园这个“生态系统”对外界“生态系统”有哪些依赖性和干扰性?②食堂每天学生进餐后的残羹如何处理?③教室里的废纸、塑料瓶如何废旧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学生根据我提出的问题畅所欲言,从用剩菜剩饭养猪到卖塑料瓶做班费,大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学生通过讨论,也使自己明白了,保护环境,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学习生物学意识。生物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生活中处处有生物。

家常操作,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用于实际的能力。我们经常看到由于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出现不符合客观生活实际的一些意识。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更要注重联系实际,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让学生学习“识时务”,拓宽教学空间

生物学教学必须是一个立体的、综合的、全方位的概念。事例引人注目,可以凭借它作为拓宽教学内容的有效手段。美国人工生态系统实验工程“生物圈Ⅱ号”的失败,1993年我国河南西峡发现恐龙蛋化石群,1996年克隆羊“多莉”的出世,2002年发生的引起人们恐慌的“非典”,这一桩桩、一件件事例莫不与生物学教学息息相关。

4 让学生具有多种思维能力

第6篇:生活中的伦理学范文

关键词:“生活教育”;小学;数学

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本着“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的原则和理念,要求把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善于从生活中发现事例,然后转换为生动的数学问题,这样既可以使数学变得生动有趣,也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需要我们从小就要打好基础;数学也是人类优秀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产、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因此,打好数学基础不仅有助于个人的实际生活,也有助于促进社会的进步。

生活是一切知识的来源,因此数学教学必须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以生活为中心,如果失去了生活这个依托,那么教学就失去了生机和活力,变得枯燥难懂。因此,数学教学要从书本中走出来,去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事例,这样不仅可以使数学知识活起来,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和数学思维能力。从生活出发,可以使学生学到多方面的知识,进而使学生各方面能力都能够得到提升。

所谓的“数学知识生活化”,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把数学同生活经验结合起来,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用生活中的思想来解决数学问题,这种生活与数学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有助于增强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并使他们意识到数学知识离不开生活,数学反过来也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使得他们以更大的热情和积极性来学习数学。那么如何实现“生活问题数学化”和“数学问题生活化”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数学源于生活

数学在生活中广泛存在着,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发现能力。这就要求在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数学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走出课堂,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开动脑筋思考,这种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很有帮助,数学课也会变得生动许多。另外,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多从生活中撷取生活实例,从中提炼出数学问题,让学生进入到设定的问题中,进而启发学生根据已有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予以解决。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将生活事例转变为数学模型,给学生讲授。这样的数学教学才会生动饱满,充满生活气息,不会显得过于枯燥。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处于学习的起步阶段,对各种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感,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个阶段的特点,引导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观察生活现象,收集资料,用数学的方法和逻辑去解释生活现象,让学生明白数学和生活的紧密关系。这样学生学习数学就不会是死记书本知识,而是真正地解决实际问题了,这样的数学学习无疑是有趣和高效的。比如,有个学生在一次购物中有这样的记录:今天和妈妈去超市买了20元钱的苹果和25元钱的鸡蛋,共花了多少钱?他很快得出这样的计算公式:20+20=45(元)。这样的数学事例就来源于生活,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和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的,从而使学生产生熟悉感,感觉数学和生活是一体的,从而达到了“生活教育”的目的。

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数学既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应用于生活,这正是数学的魅力所在。学生要学好数学必须要明白这一真谛,把生活当作数学学习的起点和归宿,得到学以致用。教师教授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把数学应用于实际,提高实际的操作和应用能力,使他们充分意识到数学是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中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能否学好数学,其中一个关键要素就是看其是否能够很好地理解数学的实质,运用数学的逻辑和思维去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和实际问题。如果学生不注意观察生活,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无动于衷,那么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适应考试,而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学生要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去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做好学以致用,这才是学习数学的目的所在。

学习一切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将其应用于实际。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相当紧密的,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因此可以说,数学与人类生产、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小学是打好数学基础的关键阶段,数学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逻辑和分析能力,但这前提必须是学生具有感知数学的能力。生活向我们提供的都是感性的材料,也是一切知识的最初来源和最终归宿。我们可以看见,数学课本中的题设多来源于生活实际,是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我们学习数学的目的也是为了能够顺利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因此,数学的归宿是生活,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能够将其应用于生活实际中,解决现实问题。

三、运用“生活教育”理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把数学和生活充分结合的基础之上,要善于启发学生开拓思维,积极创新,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勇于创新的理想环境。

首先,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消除课堂的紧张和抵触心理,使学生带着轻松、自由的心态去学习,这样对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十分有利。如何创造宽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自由学习,笔者认为关键步骤在于问题的设置,教师所设置的问题,最好是来源于生活中的实例,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使他们更好地发挥潜力。

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调动各种联觉思维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动手操作。如教材中涉及到口算乘法和除法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木棒,然后分木棒,把分木棒的方法说出来,这样就制造了轻松的学习氛围,课堂的效率也能提高很多。

四、结语

第7篇:生活中的伦理学范文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理论;现代经济生活;“三个不等于”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什么是行为经济学呢?行为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年轻分支,之所以能够成为主流经济学,我想它的吸引力就在于它能够有力地解释了传统经济学所无法解释的一些现象。也可以说行为经济学的出现充实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并使得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从商品现象扩大到了人类的行为。

一、行为经济学定义

1.从空间定义来看

行为经济学就是透过人们各种经济活动中的行为解释经济现象的本质的一门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它研究的核心领域也是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即生产力、生产关系、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及利益分配问题等。

2.从时间定位来看

行为经济学属于现代经济学。具体地说,行为经济学是一门与心理学有机结合,通过可控实验、调查等方式考察人们在不完全理性的市场中各种经济活动时的行为模式,分析影响行为的内外部因素,理解并解释经济现象,以检验并修正先验理论,并提出自己的理论的现代经济学科。

二、“三个不等于”于现代经济生活中解释

如何借助心理学分析方法还原人性中某些非理性本质和解释了哪些传统经济学所解释不了的一些现象。而且理解好这个问题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行为经济学。具体地说,就是“三个不等于”:

1.想的≠做的

我们去商场买东西的时候,有的时候我们已经想好了买哪样物品,但有的时候,遇到商品打折,结果是改变自己最初的想法,买了这些打折商品。实质上这种消费的行为并不是理性的,也就是本应是理性“经济人”变成了非理性“经济人”。就是说人并非完全理性自私,人的决策除受客观因素影响之外还受其心理因素影响。这就是行为经济学中人具有的是“有限理性”的观点。

但这种非理性的行为又是不可避免的。可以说大几乎每一个人都犯过这样的错误,所以说行为经济把我们从传统经济学中理性十足的“经济人”,还原为活生生的容易犯错误的普通的、偏好不一的消费者。因此说,我们多了解一点行为经济学的常识,有助于我们提高在消费过程中的幸福指数。

2.钱≠钱

钱不等于钱,我们说这个等式成立吗?这个等式在行为经济学中它就成立。比如我们说500元≠500元?

上大学的时候,学校发奖学金,那段时间会出现什么现象呢?就是大学附近不少小饭店生意会十分兴隆,比如你得出500元奖学金了,一般的人都经不起同寝室其他人的惦记,最终免不了请他们大吃一顿。同样这500元钱换个环境,假设它是你历时一周辛辛苦苦做家教得来的报酬,那么你会怎么做呢?想必再象这样请客就很困难了。我们看同样的500元钱,因为前者它是一笔意外之财,所以你会很轻易地把这钱花出去,那么,这个时候500元还等于500元吗?可能其他经济学理论很难解释,但行为经济学它有一个很好的解释。

这就涉及到了行为经济学中心理账户的概念。为了记录、总结、分析或者报告我们财务上的收入和支出,进而弄清楚我们每一笔钱最终都用到了什么地方,我们建立起各种财务账户,象生产成本账户、现金日记账、费用账户等等。而心理账户也和它有同样的目的,只是有时候人们会下意识的把每笔钱都归入某些账户,而由此导致经济行为结果发生变化。这些抽象的、存在于人们心里的账户,就是心理账户。也就是说,我们的奖学金在一个账户,从心理上讲这个账户里我们得到的钱的机会成本相对较低,所以这个账户的钱我们花的更加容易些;家教收入则在另一个账户中,这一账户中的钱我们主观上评价它们更加来之不易,机会成本比前一账户中的高,所以我们就不会轻易把它花出去。于是就有刚才我们提出的500元不等于500元之说了。也就是同样是500元钱,由于我们建立不同的心理账户,使得它们的预算、成本和支出便成了不同的概念。

那么,既然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心理账户,那么我们说如何来划分心理账户呢?行为经济学告诉我们一般应当划分为三种形式:最小账户、与当前有关的账户和综合账户。最小账户就是需要作出选择时,在两种选择中比较他们的不同点;与当前有关的账户就是根据当时当地的经济环境建立参照系和考虑经济行为的结果;综合性账户就是一般划分的账户,象每月固定支出、储蓄账户等等。

3.快乐≠幸福

近几年,我们经常讨论幸福指数话题。比如全国幸福指数的城市排名等等。那么我们说快乐为什么不等于幸福呢?比如这个月单位发给你5000元奖金,你一定非常高兴非常快乐。你一定是高高兴兴把钱拿回家了。但是第二天,你不慎丢了2000元,这个时候你的幸福指数怎么样呢,会明显下降一大截;第三天你爱人做美容又办个了年卡2000元,你的幸福指数又降了一大截;然后这个月又有一朋友结婚随礼200元;同事生小孩子200元;你开车不小心违章又罚款200元,一共4600元,尽管这个时候还剩400元,但这个时候你的幸福指数怎么样呢?基本上已经消失殆尽,已经为0了,没有了。我们说不还剩400吗。

行为经济学认为,“同样是一百块钱,失去一百块钱给我们带来的痛苦非常的高。而捡到一百块钱所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却相对比较少。”在行为经济学里,这叫做损失厌恶的一种倾向。人们对于获得和损失的敏感程度是不一样的。损失的痛苦要远远大于获得的快乐。你损失100元所带来的痛苦,是获得100元所带来快乐的两倍还要多。所以说如何在获得与失去中获得快乐呢?从这个方面来说,就要提高控制自己的厌恶失落情绪的能力,说白了就是要调整好心态,其实即便出现损失也没有自己认为的那么严重,无形之中就增加了自己的幸福感。

因此,快乐≠幸福。也就是在快乐的基础上,你的欲望越小,幸福指数就会越高。所以中国有句古话说的非常好:知足常乐。

三、小结

总之,行为经济学它是一门什么学问呢?它是一门教我们更加理性的做出正确的选择,做出快乐的选择的学问,是一门教我们管理好自己的心理账户,让消费的行为快乐和幸福起来的学问,是一门幸福的经济学。

参考文献:

[1]黄有光,著.经济与快乐[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2]吕保军.行为经济人的三个基本特征[J].经济学家,2006(05).

第8篇:生活中的伦理学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者;志愿服务活动;利己性

孔子曾经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大学生志愿者作为一种崇高的社会角色,有着与“君子”类似的社会期待,总是被要求付出,而缄口不谈收获,这种奇特的社会心理使得一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颇为尴尬。我们课题组,以黑龙江大学志愿服性社团及各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为对象,对志愿服务组织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以“黑龙江大学志愿服务性组织的工作现状”为主题进行调查,针对“如何看待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的利己性”问题展开了一系列访谈。

一、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谈“利己性”

社会心理学研究者M.Snyder和E.G.Clary曾经调查帮助艾滋病志愿者的动机,并对志愿者的持续工作时间进行了跟踪。他们发现,出于无私动机和原因的志愿者确实只能保持相对较短的志愿服务行为。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出于自私的动机和原因(比如想交朋友或真的得到奖励等)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者,却能保持更长久的志愿服务行为。

社会心理学家E.G.Clary等在调查研究中还发现,当人们通过帮助而能够获益时,他们会更倾向于帮助别人,从而导致志愿服务行为的发生,特别是针对具有较强思维能力的群体,比如说大学生群体。他们将依据自己的需求来权衡他人的需要,从而决定助人行为是否对他们来说付出过多。这种决定过程被称为“成本――收益分析”。这种权衡包括自己的所有潜在损失,包括个人伤害、情感伤害和任何由于被污名的群体的联系而带来的名誉损害。当志愿服务行为不会伤害到自己时,人们会提供帮助。不仅如此,如果志愿服务行为能给自己带来奖励,人们也会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这些奖励包括金钱、情绪的提高、技巧的提升、声望的增加和来自他人的认可、好名声的维持、个人满足,甚至于一句简单的“谢谢你”。从以上两个例子,我们不难发现:自利动机能导致助人行为的发生,那么利己性动机也能促进志愿服务行为的发生,这是社会心理学领域所提出的“自利模型”。这一理论的提出也说明:纯粹的利他行为是否存在还有待考证。

大学期间处于一个不断积累自身技能和提高学习能力的阶段,大学生在此期间通过参与各种各样的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志愿服务作为一个既面向校园内部,又有机会走向校园外界的社会实践载体成为大多数大学生首选的一个锻炼平台。从这样一个动机出发,课题组认为,有必要直面和正视大学生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时所带来益处和利处。

二、大学生志愿者志愿服务的心理动机现状

针对这个课题,我们前后进行了两轮访谈调查,调查范围覆盖了学校6个志愿服务性学生社团及学校29个学院的青年志愿者协会。在访谈过程中,课题组发现,82%的受访者都不愿意谈及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给志愿者带来的实际益处,而是更倾向于泛泛地谈参与志愿服务工作给自己心灵上带来的成长。相反,当课题组成员提出,假设学校要出台奖励政策大力鼓励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想法时,28位受访者持反对和保留意见。笔者针对此种复杂的心理状况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一)纯粹的利他动机:只为捍卫志愿服务的一方净土

所有学院的青年志愿者协会的负责人都强调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时的动机必须是纯粹利他动机,这样才能确保志愿服务活动的真正价值得以实现,认为提高能力等利己性动机则是志愿服务活动的附属品,居于次要的地位。他们如此强硬地要求纯粹利他动机,是因为意识到了高校校园里的利益驱使一部分大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趋之若鹜,这样容易造成志愿服务的环境混乱,人员混杂,降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水平和质量。因此,他们想要在高尚的志愿服务领域留一方净土,保持志愿服务活动的高品质性。

(二)矛盾的心理:是否将利己动机和利他动机置于同等地位

当前,学校的志愿服务活动尚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大部分学院的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志愿服务性社团都面临着招幕志愿者的重要问题。在宣传和纳新时,大家普遍处于一个纠结的心理状态:是否将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利己与利他动机置于一个同等重要的地位。

大部分志愿服务组织的负责人所担忧的问题是:假如承认了志愿服务活动的利己性,一方面的确是可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增加志愿者的数量,使志愿服务活动在短期内可以很好地进行;但是,另一方面,后期对于大学生志愿者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难以把握,志愿服务群体的稳定性无法得到保证。从长远角度来看,也并不利于志愿服务活动长期有效地运行。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目前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三)开放的心态:利己与利他动机并存

只有5位志愿服务性组织的负责人能够坦诚地认为,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利己动机和利他动机是可以并存的。他们在招募志愿者和与新志愿者进行交流时,很乐意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所能带来的益处,比如获得奖励、得到志愿证明,来吸引和留住新的志愿者。这个问题从某些方面来说,就像是大学生参与实习。实习工作确实让雇主免费受益了,不过也给实习生带来了好处,例如增加了技能和经验,得到了实习证明。

他们认为这样可以使志愿服务活动吸引到更多的大学生,一方面可以吸纳更多真正热爱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者;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使其通过大面积地招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成为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场所,达到“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大学生志愿者无法直面和正视志愿服务活动利己性的原因分析

(一)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自古以来都有“重义轻利”的传统,“义”指体现社会功利的道德标准,“利”则泛指个人利益、功效。在义与利的关系上,儒家主张“君子以义为上”(《论语・阳货》),号召人们努力去追求义,即社会功利,为社会多做贡献,用社会功利限制、约束个人私利。在这种思维模式的影响下,中国的志愿服务工作也以利他动机为主要态度导向。正是源于这种历史传统文化的压力,即使恰当地宣扬志愿服务活动所能带来的益处也显得不太适宜。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接班人,大学生一直被这种文化熏陶着,从而使志愿者们对于志愿服务活动的利己性闭口不谈。

(二)志愿服务精神的影响

志愿服务精神作为志愿服务的本质概括起来就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其中,“奉献”是指不求回报的付出。奉献精神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象征志愿者在不计报酬、不求名利、不要特权的情况下参与促进社会和人类进步的志愿服务活动。这是一个高尚的要求,要求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方面必须是纯粹的利他主义。

在学校团委的指导下,这种志愿服务精神在高校里得到了全面的贯彻。在志愿服务活动,提倡大学生志愿者们不求回报地奉献,这无形之中也增加了志愿者们不谈志愿服务活动可能带来益处的几率。

(三)大学生志愿者心理尚不成熟

对于刚步入校园的大学生群体,他们尚未具备准确分析行为处事原因的能力。参加志愿服务一方面或许是出于热爱,一方面或许是不假思索的跟风行为。面对新鲜而好奇的大学校园生活,他们也许嗅到了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能够增加自己在校园里更快发展的筹码,但是由于不成熟的心理和较少的经验,他们还无法正视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给自己带来的益处,而是将其埋在心底,直至被遗忘。

即使是有经验的大学生志愿者,由于受整体志愿服务环境的影响,他们在还未明白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真正动机前,也不会真正承认志愿服务活动能给自己带来益处,而总是习惯于从利他角度阐明自己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

(四)社会环境的影响

从陈光标先生高调晒慈善被广大人民群众斥责的事件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追求本心的社会。从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志愿服务精神,皆不主张志愿服务活动蒙上过多的“功利”色彩。人们所见到的志愿者都是高举着“无私、奉献”的旗帜,标榜着不求回报的处事动机。情况是否真是如此,我们不言而喻。

四、直面与正视“利己性”的策略

(一)营造义利统一的社会氛围

社会价值导向影响着社会氛围,不论是由于传统历史文化,还是当今社会主流的价值观,都应该做些调整来转变社会对志愿服务活动的看法和观点,不再把志愿服务只归因于利他动机,不再给志愿者太多的压力。当今嗅觉灵敏的舆论和媒体对大学生所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要求极其苛刻,不允许丝毫背离“奉献精神”的初衷。这让大学生志愿者有很大压力,面临着心理上的双重矛盾。

《论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子路拯溺而受牛以谢。孔子曰:“鲁国必好救人于患也。”子贡赎人而不受金于府。孔子曰:“鲁国不复赎人矣。”子路受而劝德,子贡让而止善。子路的行为好像有损孔子光辉的教育思想,并且也和社会上所宣扬的“热心助人、不求回报”的价值理念不太符合。但是,孔子知道后,非常赞许,并说:以后鲁国会争先恐后地救落水者;反而,孔子却认为子贡的行为不利于营造以助人为乐的社会氛围。中国传统思想主张义利统一观,虽然以义为先,重义轻利,但并不排斥对利的合理索求。子路救人受谢,义利两全,既合乎道德又合乎人性,行义获利对行善是一种鼓励,可推动助人之风。子贡重义让利,虽然合乎义,但也因行义而损害了自己的利益,会让许多想行善者望而却步。为了受而劝德,当今社会也理应努力营造义利统一的社会氛围。

(二)学校制定奖励与鼓励政策

目前,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并且及时表彰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表现优异的个人和集体。比如,学校每年度的“芙蓉学子”项目和12.9表彰晚会。但是,还未在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层面做更多的引导工作,而仅仅是在事务性上做一些简单的指导。笔者认为,校团委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响应“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和出台相应的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活动的政策。比如,参加志愿服务性活动达到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可申请学分;在评奖评优时,进行综合测评的加分;甚至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性活动作为毕业的必要条件。

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下,志愿者群体或许能够更加踏实地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同时也能够正视志愿服务活动给自己带来的益处,让志愿服务活动在阳光下进行。

(三)通过培训帮助志愿者转变心理

我们都知道,志愿者在上岗前会有针对志愿服务基本技能的培训,那么对于准志愿者的心理培训也显得尤为重要。学校通过开展“树立正确的志愿服务心理”等培训活动,帮助志愿者分析自身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使被压抑在心底的自利的心理浮出水面让,志愿者坦诚地面对志愿服务所能给自己带来的益处,诸如得到奖励和得到来自他人的认可,将这些视为非常自然的事情。

大学生志愿服务性活动是高校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和目的应该得到重视 调整。从利己性角度出发,让大学生志愿者直面和正视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从而使大学生志愿者真正体会到志愿服务活动给自身所带来的益处,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工作在阳光下开展,最终推动中国志愿服务工作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金伯莉・J・达夫:社会心理学:挑战你的成见.宋文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257-258.

[2]S.E.Taylar:社会心理学.谢晓非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理查德・克里斯普:社会心理学摘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第9篇:生活中的伦理学范文

【论文摘要】教师要善于在数学教学中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并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让大社会、大生活融于课堂,为学生的成长、教学服务。本文从新课改视角下对陶行知教育理论在小学数学生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学习应是学生自己的生活实践活动。因此,小学数学教育应真正地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能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 

一、让数学教学走进生活之源 

1.教学情境生活化。教学中,我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进而引出数学问题。 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卡通人物——丁当猫的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接着提问:“你们组在丁当猫的哪面?”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解决生活化的问题,使他们通过自主探索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这样,创造开放式、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更能使其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所在。 

2.数学问题生活化。数学教学应联系学生生活,注重现实体验,建立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师生教学相长的互动关系模式。 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一册“统计”后,我设计“到校园里统计”的开放式活动课:我把课堂搬到大自然中去,让学生在校园里任意地统计某种物体的数量,再把统计结果与同学交流、分享。 学生的眼界真是开阔,有的统计香樟树的棵数,有的统计石凳的数量,有的统计花坛的个数……同时,我及时给予他们评价鼓励,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这样,从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到熟悉、亲切、真实,拉近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同时,学生有了更多讲、练、议的机会,从而积极思考,全身心投入,兴趣盎然,发展了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 

3.练习设计生活化。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从而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如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一课,面对数字和计算,学生感到乏味、提不起精神。 于是,我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推出“我是小小设计师”活动:如果要在我们教室铺上地砖,(提供几种型号及价格)你能设计出一个装修方案吗? 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量出教室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米,算出教室的面积是多少。(2)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地砖的型号,算出所需材料的量和总的钱数。 

这样的练习,改变了单调而枯燥的计算,题型比较新颖有趣,并赋予数学以生命,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更主动地学习,而且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二、让数学教学走向生活之本 

陶行知先生强调说:“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因此,“生活化”数学教学之“源”应建立在丰富的生活背景之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生活画面,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机融合,创设开放性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主动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1.回归生活,赋数学以灵性。数学教学要为学生创设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能活学、活用知识,赋予数学知识以生命的灵性。如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节,我注重引导学生用生活经验来解决数学中的问题,并使其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体现出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学中,我创设“1元能买哪些东西”的活动,并在课前准备了许多价值不等的小物品,让学生分组模拟拿1元钱到商店中购物的情境,然后让学生介绍他们的购物情况。在这个模拟购物活动中,学生争先恐后地参与,真实地感受到人民币的价值和作用,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2.用于生活,显数学之价值。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归宿,也是数学的价值所在。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是有用的。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想想做做”第3题,教材展示出一个小小玩具店的场景,柜台上摆放了许多玩具,并标出了相应的价格。图中的3个小朋友分别要买两件不同的玩具,要求的是他们各应付多少钱?小朋友对玩具店很感兴趣,兴致很高。这时,我不急着让他们解决书上的问题,而是利用这个场景,问学生:“如果你去这家商店,你想买哪两件玩具? 要付多少钱?”问题一提出,学生顿时精神百倍,马上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并迅速地算出所需钱数。通过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让课堂教学过程富有生活气息,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亲自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运用数学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经常抓住求异思维的契机,设置创新氛围,以此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创设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环境,培养学生自信心,使学生敢于创新。 

1.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中,重视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在心情愉悦的氛围中,快快乐乐学习知识,在玩玩做做长才干,获得创新的成功经验,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十分重要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关键在于“学习问题”的设置,因为“学习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启示点,是抽象的数学教学能否转化为活的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重要制约因素。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教师可让学生听“猴王分桃”的故事:猴王把8个桃分给4个小猴子,小猴都说:太少了!太少了!猴王说:我这儿只有80个桃子,全部分给40个小猴吧。小猴一听,全都欢天喜地说好!教师紧接着提出问题,与学生讨论商不变的性质,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况下很快完成了新知识的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动手操作、动口说出自己的见解、积极动脑。如在第五册、第六册中学习“口算乘、除法”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分小棒,把分小棒的方法说给同方同学听,在分、说过程中探索口算方法,这样课堂气氛活跃了,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智慧的花朵开放在手指上。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们思维与活动的联系,在教学中,特别是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以及好动的心理特点,应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从中探索知识,进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最好教育,要想它有效,须是教学做合一”。 

2.数学教学要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动手摸一摸, 

做一做,试一试,练一练,再想一想,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比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时,让学生用山芋切取若干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很多同学是先切一个,其余的再一个一个对照着切;也有同学先切一个长方体,然后把较小的面以较短的棱为标准切成正方体,然后再通过实际操作,他们找到了长方体切割成若干小正方体的简便方法,既完成了任务,又探索出新知。这样的认识过程,远比老师的费力讲解深刻得多,久而久之,学生由操作兴趣培养出操作习惯,从而达到启迪思维的效果,这种效果将推动创新能力向深层次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从组织者、引导者、鼓励者的角色上,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气氛,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起学生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与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并放手让学生大胆质疑、大胆设想、大胆求异、大胆创新,这才能引导学生在探求数学知识的同时,发展好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焕凤.数学教学生活化 数学生活教学化[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