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学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生态学专业就业方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学专业就业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学专业就业方向

第1篇:生态学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生态学;课程改革;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0-0051-02

生态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的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各种关系,通过生态学研究可以了解生态系统在人类活动的干预下的各种运行机制与变化规律。现代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内容是如何解决如今全球所面临的各种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众多生态问题。在如今这个十分强调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下,生态学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近年来,国家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生态建设越来越重视,这表明了社会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急迫渴求,生态学专业的发展将会具有美好的前景。农林业是与生态环境建设关系最为密切的行业,农林高校在培养高素质的生态学专业人才方面既担负着重要责任,也拥有一些特殊的优势和便利条件。本文对农林生态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并就其改革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生态学专业教学改革需求分析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了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的战略地位上。建设生态文明,不仅仅完全符合经济发展阶段的需要,同时也符合人民群众的长远根本利益。生态学专业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对生态学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也要求我们去对生态学专业的教学进行改革。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到,如今全球范围的生态危机已经让环境问题国际化,想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将众多的国际环境焦点问题进行还原以及传递国际重要会议的精神,就需要为学生们提供更加原始的教学资源,而这对学生的英语识读或者听说能力的要求都较高。例如在为学生讲解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时播放一个13岁女孩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讲话,在讲解生物与环境时为学生播放美国黄石公园的相关视频时基本都是使用的英文版的内容,而且在生态专业的后续课程设置还拥有相关的专业英语学习,如果在相关的课程中使用双语教学,那么就能够为后续的专业英语的学习减轻压力,并且还能够有效地拓宽学生的视野。

当前生态学专业中存在的名词概念较多、学科较多、内容也相互影响、理解和记忆非常困难等特征,对老师的教学以及高校生的学习形成了许多的难题;多年来,老师满堂灌输的传统教学方式和不能发挥真正优势的“多媒体”应用,高校生仍然是被动地学习,没有参加到教学本身中,根本不能增加对学习的兴趣,整个教学效果都会受到干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创造能力更是空谈;生态学课程优化方面研究不够,且生态学理论的课时相对较多,实践的机会过少,一样干扰着生态学教学成果和降低高校生理论同现实联系的才能。

当前的生态学专业除去学校开设的公共课程外,生态学专业还开设有多门基础课程,其中包括有土壤学、植物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学、资源学等多门课程。但是在这些课程设置中却存在很多的问题:

1.课程以及课程内容上存在较多的重叠。在对课程的设立上需要考虑到专业的综合性与应用性,虽然需要一定的数量,但是却不能够忽视了各个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叠。例如生态规划与生态工程、生态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之间就有着较大的交叉关系,重复的内容会让学生感到厌烦,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2.没有明确的专题方向。生态学专业有着非常强的理论性,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专题方向,那么就难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激发学生的心情,也很容易让学生因为在知识结构上的趋同而导致他们的竞争优势不强,也难以实现就业分流,在这方面的探索需要进一步加强。

3.重复使用实习基地。通过实习的方式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相当重要,但是当前学校中能够满足要求的实习基地相当少,并且专业所能够获得的实习经费也相当有限,这就使得很多课程的实习需要在同一个地方开展,不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

二、生态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

1.参考书的选择。挑选适宜的参考书,优化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专业,将相应专业的前沿发展情况、最近的研究产品与当前热点等加入到授课中,能使高校生得以接触更广的知识面。授课内容的及时更新是生态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授课内容不仅要突出专业性,而且要对身边的实际情况加以关注,增强高校生使用理论研究现实的环境状况,并从中归纳出生态学原理,能够使高校生对所学习的内容加以巩固。

2.优化课程设计。在对生态学专业的课程进行优化时,可以考虑使用专题的模式来对课程进行优化。主要可以分为基础专业课程设计与专题方向课程设计两大模块。在进行优化的过程中需要对专业课程中的知识点进行详细的统计,以了解课程中知识点的重叠之处,这样才能够更加有效地对专业课程进行优化整合。在设计专题时可以根据当地区域的实际情况与社会需求来设计专题方向,例如可以分为生态规划、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生态工程设计等多个专题方向。在每一个专题中,所设置的课程都必须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操作性,同时还需要根据设计的专题的方向来选择和设计实习基地,这样才能让实习基地具有较为明确的功能分类。通过专业的专题方向的设计,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去对相关的课程进行选择,同时还能够根据学生所在的专题的方向来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高,帮助学生为未来毕业时的就业分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3.改进考评方式。在传统的专业课程设置中,因为不是以专题来设置的,缺少针对性,很容易让学生对课程的设置感到茫然。通过专题改革之后,课程设置具有更强的针对性,这能够让学生清楚课程设置的目的。与此同时,在对学生进行考评时不能像以前那样一把抓,这样对学生的成长不利。例如在生态环境监测与效益评价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如果能够让学生熟悉各种生态环境效益的评价方法,那么就是这门课程教学的成功。同时在每一门课程的教学中都要能够看到学生的细微进步,都需要对学生进行肯定,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加坚定自己的前进步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教学也是如此,评价考核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的一种肯定,是一种必要的手段。为此需要根据具体的专题方向来为学生设定出合理的评价内容,不仅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考核,同时也可以增加竞赛考核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考核。

4.加强对实践基地的建设。实践基地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相当重要,特别是专业课程通过专题方向的整合之后,就需要对实践基地进行改善以满足不同方向的具体需要。对于实践基地不能够仅仅是依靠学校对实践基地的建设,同时还需要通过多种渠道为学生建设不同的校外实习基地,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专题学习与社会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可以让学生对社会的需求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更早地适应社会。

三、结语

生态专业属于一门新兴专业,即使是对于农林高校来说其在课程设置上也有很多是处于探索的阶段,而对于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就业等都存在许多不够合理的地方。农林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顺应社会需求,适时开展生态学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培养质量,为生态环境建设输送合适的毕业生。

参考文献:

[1]杨洪晓,潘艳霞.农林院校生态学教育的任务、问题与改进[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

[2]王智红.生态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7,(20).

[3]王光军,田大伦,闫文德,朱凡.生态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

第2篇:生态学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切勿盲目否定小众专业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在上表中看到一些熟悉的面孔。在之前本刊2013年第2期中,我们为大家介绍了就业率排名前二十名的专业,航海技术、飞行技术、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均在其中,并且航海技术、飞行技术专业名列前茅;而在本刊2013年第3期中,我们为大家介绍了就业率排名后二十名的专业,科学教育、雕塑、草业科学专业也名在其中。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小众专业并不都是大家认知中的“就业困难户”,但也不代表这些专业都是就业的热门。纵观上表,这二十个专业门类众多,平均就业率也有高有低,再一次验证了上一结论。因此,大家在看待这类小众专业时切勿盲目否定,要多角度、深层次了解。

毕业人数与社会总需求之间永远有一个微妙的关系,不能说它们之间必定有一个正反比的关系,但是毕业人数的高低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下的国家经济发展的宏观需求,以及某一行业的发展态势。总体而言,上表中这二十个专业的毕业人数之所以少,与这些行业的整体就业环境有关。社会对于专业的需求量较小,必然影响学生人数。

除了社会需求这一大环境,影响各个专业毕业人数的因素还有很多。

专业设置高门槛,招生人数有限

国家根据自身发展的需求会依托某些高校设立一些保留的特色专业,还有一些专业由于办学要求、师资力量与硬件要求较高,因此开设的院校较少,本身招生人数就非常有限。比如贸易经济专业,提到这一专业,很多人会想到现在比较热门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都带有贸易、经济的字眼,但其实二者有所区别,贸易经济专业是教育部保留的特色专业,截至目前在全国仅有十几所高校设置有该专业。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办的院校众多,并且学习的课程内容与贸易经济专业比较相似。并且,与经济学大类中的其他专业如经济学、金融学相比,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更加偏向于应用层面,因此很多学生更愿意选择就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又如大气科学专业,全国开设该专业的院校更是少之又少,这就为大气科学专业设立了一道高门槛,控制了专业人数。

另外一类高门槛则体现在专业招生时的特殊要求。如航海技术、飞行技术专业,在2013年第2期中我们已经为大家介绍了这两个专业的就业面较窄,并且对于报考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均有严格要求。考生即使高考成绩达标,也可能在之后的层层体检中铩羽而归。

专业自身就业困难,专业、行业均待规范

就业率一直是考生与家长选择专业的重要参考因素,它直接影响着某一专业的冷热程度。前面我们已经了解到草业科学、科学教育、雕塑等专业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这对于专业人数的影响非常明显。另一方面,我们通过上表可以看出传播学专业在近几年的就业情况一路看涨,从2009年的85%,到2010年的90%,再到2011年的90%。随着信息革命席卷全球,传媒业成为一个新兴产业。据《2007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中国传媒产业2006年的总产值约为4236.56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32.1%,已成为我国第四大支柱产业,大众媒体的蓬勃发展为传播学专业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平台。但大家仍需注意的是,随着媒介产业属性的日渐突出,媒体招聘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传播学、新闻学岗位,对管理、法律、会计和计算机等方面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对应聘者数字化技术的操作能力要求也提高了。其他专业人才的加入使传播学专业学生的竞争加大,机遇与挑战并存。

另外,近几年国家乃至全世界对于生态保护越来越重视,生态学专业理应顺势变得炙手可热,那为何它的毕业人数仍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呢?这是因为,生态保护被炒得沸沸扬扬,并不代表生态学专业就大受欢迎。据生态学专业学生普遍反映,生态学专业在本科时期的学习内容非常宽泛,但每一方面都只是浅尝辄止,所学内容很难支撑本专业学生去从事林业、海洋生物等方面的具体工作,公务员报考时对于生态学专业的要求也至少是硕士学历。这就迫使很多生态学专业的学生选择继续读研深造,而对于那些本身对该专业没有多大兴趣的学生来说更是陷入两难境地。

行业就业环境特殊,考生认知偏差

收入、福利、工作环境、人际关系、晋升发展空间是应届毕业生在找工作时最看重的几个方面。其中,工作环境的好坏是毕业生十分关注的一个方面。我们再来看看这二十个专业,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飞行技术、航海技术、矿物加工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农业水利工程等专业的就业环境不是偏远之地,就是条件艰苦之地。即使有些专业的薪酬待遇抓住了大家的眼球,但艰苦的工作环境使它们依然无法吸引到更多的注目。

另一方面,由于有很多考生对专业了解甚浅,往往望文生义,将很多专业狭隘化。如档案学、国际政治等专业,很多学生会认为档案学就是在档案馆工作,可哪来的那么多档案馆让他们就业?国际政治就是搞外交工作,可又有多少人能成为外交官?其实不然,现在政府部门、各类企事业单位都非常重视档案管理,档案学专业的学生除了从事本专业工作外,也可以应聘文秘工作,档案学的背景也可能使他比中文的学生更有竞争力。而国际政治专业的学生除少数出身名校、外语优秀的进入外交系统外,大多数学生选择了从事新闻报刊编辑出版工作,也有人去了国家部委、党政机关。当然也有一些外语水平较好的同学选择了去外企工作。因此,这些专业的就业面并不窄,关键在于自身努力。

由此看来,这二十个专业之所以成为小众专业,都有其各自不同的原因。其实,某些小众专业在毕业后也有自己的优势,如总体毕业人数少,对于岗位的竞争压力就小一些。而且只要能够用心钻研、坚持本行,更容易成为某一行业的翘楚。当然,这些专业中确实存在就业困难、市场需求饱和的专业,但也不乏具有发展潜力的“精英专业”。各位考生在选择那些为人熟知的大众专业的同时,也可以将注意力移向这些小众专业。说不定,你将在其中寻找到一个新的未来。

第3篇:生态学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农林院校的城市规划专业属弱势专业,学习借鉴强校培养模式固然需要,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凝炼特色、另辟蹊径”,才是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的出路。

农林院校地缘分布广,因自然气候和自然资源的差异性,各地农林院校的研究特色较为鲜明,这正是城市规划专业所需要的;因此,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应借助这种多样性,探索城市规划专业的特色培养模式。

结合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的地域及教学资源特点,文章探索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特色培养模式,以期抛砖引玉。

二、整合资源,优势交叉

(一)特色课程设置

园林专业是农林院校的传统专业,是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与城市规划专业交叉,可以弥补城市规划专业的盲区。园林专业的植物学、园林树木学、花卉学等可作为一门综合课程纳入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模块,学生在完成城市设计方案时,可在这方面发挥特长。农林院校在非主流的传统材料研究上也有自身特色,如木材、竹材、农作物纤维类材料等。结合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的创新实验项目,可将低碳理念、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内容融入城市规划教学,有针对性地解决城市规划实践中的问题,使规划从文本到图纸具备可操作性。

生态学也是农林院校的专门学科,通过引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概念和方法,促进生态学理论发展。城市规划专业可适当开设生态学的相关课程,在低年级通过专业基础课程掌握生态理论,进而学习城市生态学专业选修课程,在高年级参加设计实践,融入生态规划理念,使规划设计更具前瞻性。城市生态学是在生态学基础上,面向与城市规划相关的工科专业开设的城市学类课程,是专业领域知识拓展的特色专业选修课程。通过理论学习,学生理解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过程,理解城市化过程及其主要问题,理解有关城市社会结构,理解城市人口、社会、生态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从而掌握城市社会学研究方法[2-3],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解决城市发展实践中的问题。

12高等建筑教育2012年第21卷第6期

郑玮锋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培养模式探索

农林院校的校级公共选修课程有许多与农林直接相关,城市规划专业在这方面课程上有一定的选修空间,适当选修这方面课程,建立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特色知识体系,为学生就业打开新局面。

(二)就业点的选择

与城市规划专业强校相比,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的弱势不言而喻,毕业生在高资质规划设计单位就业的可能性低,因此,创新培养模式,另辟蹊径,找到强校毕业生就业盲区,发挥自身特长至关重要,而这一特色只能借助农林院校自身的学科特点建立。福建是林业大省,与林业结合的规划设计院有一定数量,如各地的林业勘察设计院,对具有林业背景的规划人才需求量较大。这些就业点往往不是强校城市规划专业毕业生的选择,至少不是首选,农林院校的城市规划专业可在这些用人单位寻找空间。

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一)在实践教学中交流

农林院校的强势学科是农林,在城市规划专业教学及科研资源的投入上比其他综合性大学及规划专业强校肯定要少,为弥补这一不足,需要“高位嫁接”“借船出海”。

在实践教学方面,通过区域性或全国性设计竞赛的方式走出去,扩大与强校的校际交流;通过聘请资深教授、专家、设计师开设讲座,指导学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扩大与强校的校际交流及与设计单位的交流。

充分利用寒暑假及综合设计实习时间,加大学生设计院实习力度。学生在设计院内与强校城市规划专业的实习生直接交流,与毕业于强校的设计院规划设计师交流,取长补短。这是农林类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特色培养模式的重要环节。

(二)“宽口径”培养

城乡规划学已设置为一级学科,但从大建筑的角度看,建筑与规划不可截然分开[4]。城市规划专业、建筑学专业的强校,其培养模式的专门化程度高,学生就业对口性强,而农林类院校的城市规划专业,应注重培养模式的宽口径,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即多方借鉴建筑学专业强校的培养模式,结合自身特点消化吸收,形成独特的“宽口径”培养模式。适当加强建筑设计能力培养,并结合农林院校特色,融入前述非主流的传统材料应用,使学生在中、低端建筑设计院也能适应工作需要,找到就业岗位。

四、知行结合,创新技能

校内特色实践环节实训,农林院校特色规划设计实训,使学生在农林类专项规划项目方面得到独到的培养。

(一)特色教学环节

新农村规划、森林旅游规划、农产品物流园区规划、 农业生态园区规划、设施农业生产区规划、林产品加工区规划、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规划、林业生产区规划等,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福建农林大学作为一所位于海峡两岸经济区的农林类高校,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对台学术交流也是特色培养模式之一,通过选送本科生到台湾培养,实现学术交流与互补,培养特色专业技能。

(二) “大设计”主线

城市规划专业学制5年,作为非农林专业,自2004年以来,其专业培养计划经过6次修订。近几年,结合社会宽口径、高水平人才需求,根据2004级到2010级城市规划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实习情况,发现城市规划专业培养计划中设计实践课程尚存在结构体系不尽合理的问题,具体表现为:设计题目概念化,真题少;规划与建筑的设计基础不扎实,互不联系;专业理论课程与设计课程脱节,学生不能学以致用;设计课程没有形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完整体系;设计课程的主导地位不明确,学生介入设计课程时间晚。

设计实践是城市规划专业学生与社会接轨,体现专业技能的重要课程[5]。为彰显设计实践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用人单位人才需求调查的基础上,完善设计实践课程的结构体系,打通规划与建筑的设计基础类课程,以各种形式的设计实践类课程为主线,与专业理论课程有机结合,注重设计真题,做设计院的实际项目,建立设计院高级技术人员对教案的评价机制,形成贯穿城市规划专业5年教学全过程的“大设计”特色培养模式,从而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

实践证明:农林院校城市规划本科设计类课程形成有机的“大设计”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并以此为主线引领整个专业课程教学,为城市规划本科专业特色型培养计划的修订提供了依据。

五、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宋代叶适《水心别集·十五·终论》:“论立于此,若射之有的也,或百步之外,或五十步之外,的必先立,然后挟弓注矢以从之。”

对《论语·为政》中“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一) 重点培养

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一部分学生有一定的发展潜力,想通过自身努力在本科毕业后考研,而且目标院校多为城市规划专业中、高端院校。对这类学生,在培养计划的制定上应体现“拔高”原则,通过公共选修课程、专家教授学术报告、课外设计小组、校际设计竞赛等形式,发挥学生长处,激发学习兴趣,有针对性指导,帮助学生实现梦想。

(二) 创新项目

通过大学生创新项目研究平台,结合地区特点,组织学有余力的城市规划高年级学生尝试特色研究。城市规划专业已在福州城市滨水区规划建设方面展开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特色探索。

福州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闽江下游冲击平原,闽江入海口在城市东部,城内分布较多内河、湖泊,从而形成了福州独特的“江—河—湖—海”四位一体的城市水文化。

根据中国传统的文化取向,阴阳五行是人们认识自然的基础,金、木、水、火、土是构成自然的基本要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指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风水理论体系,对中国城市的建筑空间环境产生了深刻影响。福州城市建筑空间环境以水为主脉形成城市空间结构,体现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原生态理念。当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原生态的城市生活空间日渐消失,对城市生存环境构成了威胁。如何让城市回归自然,如何以科技塑造生态型城市空间成为突出问题。

大学生创新项目研究平台拟理清水文化对福州城市建筑空间环境形成的效应,从中整理福州城市建筑空间环境的脉络结构,总结其中的原生态理念,得出福州城市建筑空间环境脉络结构图,为福州城市建筑空间环境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学生在此方向与指导教师沟通,形成具体的研究子项目,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完成规划与建筑设计创新性探索。

六、凝炼特色,水到渠成

苏轼《答秦太虚书》:“至时别作经画,水到渠成,不须预虑。”释道原《景德传灯录》:“问:‘如何是妙用一句?’师曰:‘水到渠成’”[6]。

实践证明: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办学模式应在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培养模式基础上,借鉴强校的培养模式,高位嫁接,明确专业培养方向,但不能脱离实际照搬照抄。

凝炼特色是找准自身培养模式的重要前提,特色定位正确,个性化的培养模式才能水到渠成。因而,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培养模式的确立应着重以下4个方面。

第一,充分利用现有办学资源,最大化发挥资源优势。

第二,强校的优秀培养模式为我所用,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寻求个性化发展。

第4篇:生态学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控制论;生物学科;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0-0104-02

党的“十”报告首次单篇论述了生态文明,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以期解决当前国家面临的严重生态环境问题[1]。国家、社会对生态文明的高度重视,使得生态产业成为了新兴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人才市场需求。目前,很多地方高校开办了生物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希望能为地方培养能真正扎根基层工作的专业人才。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在范围和规模上的发展,本科生的培养质量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如何真正落实针对地方的生物学科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是当前地方高校相关专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根据控制论的基本思想,遵循地方高校专业培养规律,立足地方,以学科为龙头,优化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达到整体提升专业培养质量的良好效果。

一、控制论基本思想

美国数学家维纳首先提出了系统控制论[2],其核心思想在于,系统和外界环境进行充分的信息交流,在此过程中根据系统的反馈机制来实现系统的最优控制,从而保证系统达到并持续保持在最佳状态。在维纳的控制论中,可总结出三个最为基本的概念:控制、反馈和调节。生物学科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受到内路和外路两条回路信号的控制,各种节点相互关联。内路(由学校、院系和学生组成)进行系统输出的超前控制,根据教学效果的反馈进行及时调节。外路(由用人单位、学生和学校院系组成),将系统输出的状况(即培养学生的质量)实时反馈给学校院系,学校院系通过反馈机制进行内涵建设的调节,不断完善优化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时调整师资和教学内容,从而实现最优控制。

二、地方高校生物学科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系统构建

根据控制论的基本思路,将地方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看成具有反馈调节机制的复杂系统。学校的招生是系统的输入,毕业生的质量是系统的输出,学校和相关院系作为系统的控制和调节节点,教学质量的信息回馈作为系统的内路反馈节点,社会用人单位作为系统的外路反馈节点,将教学中的“质量管理―过程监督―效果反馈”与控制论中的“信息输入―控制调节―反馈修正”进行比对,构建其共同的构式。

1.内路系统模式。内路系统模式是学校进行人才培养的核心构架。当学生取得学籍进入学习后,本科生管理单位从过程管理、教学执行、教学质量监督与反馈、教学质量考核与改革四个方面开展人才培养。

2.外路系统模式。外路系统模式是学校人才培养得到社会认可的反馈控制过程。这包含两个层面的机制:(1)学校紧密跟踪用人单位,根据调查回馈信息重新调整前馈保障体系,进而更好的保障本科生的培养质量。(2)促进有关教师与社会用人单位之间的交流合作,以便及时掌握市场行业的发展动态,更好的调整教学内容。

三、吉首大学生物学科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吉首大学位于偏僻闭塞、经济落后的武陵山连片特困区,拥有生态学省级重点学科以及生命科学(含师范)、生物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药学、植物科学与技术等本科专业。为体现落实吉首大学“立足地方,依靠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根据多年来对与地区相关企业的交流和对湘西地区生态环保市场的了解,确定吉首大学生物学科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能适应地区生产、建设和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高级工程技术专门人才”。

根据前述控制论的思路,吉首大学生物学科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内路系统模式方面做了如下重大修订:(1)首先明确办学的特色培养方向。从控制论的视角来看,作为系统的输出,吉首大学所培养的生物学科相关专业人才是为地方生态环保市场服务的。因此,为了能让所培养的学生更好的被社会认可,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时,首先重点明确了吉首大学生命科学(含师范)、生物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药学、植物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特色方向。例如,环境科学专业以“环境影响评价”作为特色培养方向,环境工程专业以“水污染控制技术”作为特色培养方向。(2)对课程体系设置进行重大调整和修订。在课程体系上,改变过去课程设置过程中“大而全”的课程设置思路,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专业分别将“环境影响评价”和“水污染控制工程”这两门课程作为专业课程群的核心,而其余课程围绕这两门核心课程进行构架。

另外,吉首大学生物学科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外路系统模式方面也做了如下重大修订:(1)优质师资队伍的调整和建设。吉首大学与湖南省、四川省多家具有行业工程咨询资质、工程设计资质的企业单位进行合作,一方面聘请了企业部分具有丰富设计经验的工程师担任部分课程的讲座教师,使学生理解当前企业对大学生能力的要求和企业用人需求等信息;另一方面,结合相关教师的科学研究,积极开展与地方企业的科研项目合作。(2)经常根据反馈信息开展入学教育和专业教育。根据用人单位、毕业学生等反馈的就业信息和生态环保行业的发展信息,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校内外专家、政府官员、已毕业学生等,适时经常开展入学教育和专业教育,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四、结语

为了更好的培养适合地方需求的生物学科相关专业人才,在其人才培养模式修订上,基于双路控制系统的控制论原理,将人才培养质量模式过程与控制论中规划控制、信息反馈和效果调节三个要素契合,建立人才培养质量的教育反馈控制机制。吉首大学生物学科相关专业近年来以生态学省级重点学科为龙头,在明确办学的特色培养方向、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校企联合办学等诸多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探索和改革。实践结果表明,相关模式得到了用人单位与社会的认可,生物学科相关专业的学生多年来就业率均在95%以上。

参考文献:

第5篇:生态学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育生态学;优化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281-02

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对化学教学的目的做了明确规定:“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基本技能;初步了解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教育生态学是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一门新兴学科[1],也是当下教育学研究中的热点。研究教育生态学的意义是把生态意识融入教育的全过程中去。运用生态学的原理解决中学化学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

一、中学化学教学课程现状

(一)教学过程缺乏人文素养教育

有研究指出,多数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只是将化学中出现的客观概念和知识作为必学的内容,而对化学的科学历史或者发展史则提的少,缺乏通史教育,他们普遍认为化学史教育提高不了学生的考分[2],中学教学中没有设置专题的化学史课程,对化学家的介绍也仅局限于生平的简介,没有系统性、完整性,没有突出其与化学学科的联系以及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的过程。

(二)教学客体思想能动意识淡薄

教学过程中的客体指的是学生,而学生面临高考的压力,且应试心理过重,导致接受知识的主动性不足,存在被动灌输的思想。化学的思想主要是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反应这三个理论体系组成。例如在介绍氧气能燃烧这一知识点时,学生很容易被铁在燃烧时产生的光和火焰所吸引,但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从分子反应的实质来揭示燃烧现象的原理,学生一般只会注重表象,看热闹,缺乏思考。

(三)教学内容模式设计单一

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多数沿用的是单纯的照本宣科方式,讲授式教学法,即一人讲,众人听,纯粹的灌输理论,不分轻重缓急,平铺直述的单项传授,且在新课改的环境中,课程教学中内容广泛,课时紧张,学生缺乏时间为思考留有余地。

(四)教学过程中缺乏德育教育

德育决定着人的政治方向,是教育目的的灵魂。中学阶段是青少年从幼稚到成熟急剧变化发展的过渡时期,在此期间他们模仿性强,可塑性最大,有着奋发向上的积极进取精神,容易接受教育影响,此时的德育对他们的一生起着定向和奠基的决定性作用。而当前社会处于一个历史发展新时期,许多新思想、新问题不断出现。一些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发生倾斜,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抬头。受教育体制影响,应试教育中重知识教育,轻思想品德教育,造成学生价值观淡薄,忽视了教育中先成人后成才的教育主导思想。

二、教育生态学的含义与课程生态学体系构成

(一)教育生态学

教育生态学是门新兴的交叉研究领域,其研究内容既可以是微观的课堂教学,也可以是教学和文化等宏观的教育生态研究。教育生态学的主要特点是应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探索教育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3]。

(二)中学化学课程生态学体系构成

《中学化学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的情操;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教育生态学角度来看,教师、学生构成中学化学生态教学的两大生态主体,而与教学相关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构成两大教学生态环境,与生态主体共同构成的有机统一体。物质环境包括教学设施、教学时间、空间,精神环境包括师生情感、教学制度、教学内容等元素。上述各元素之间存在信息流、物质流、能力流的持续动态交换,进而为课程教学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环境等因子共同构成微生态系统,各种因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在平衡-失衡-调整-再平衡的矛盾运动中形成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学生通过教师传授知识获得所需,学校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环境,即教学环境是由此两部分相互作用而组成。中学化学教学作为这一有机整体的组成部分,通过信息的流动以及能量的传播所形成的网状关系联系起来,发挥其所特有的优势来提高和完善课程教学。以生态学的观点来说,人和环境是统一结合的,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所以,中学化学教学在这一方面是借鉴和应用了生态学的观点。

三、教育生态学视角下提升中学化学课程教学实效性

当前形势下,中学化学教学需要改变固有模式,通过生态学中人本化的教育思想,创建新的教学理念,提升中学化学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一)以生态多样性理论丰富教育主体的资源建设

中学化学课程的教与学是在一个大的生态环境中进行的,其教学团队是作为生态群落出现,首先要提高化学教师人文素养,丰富生态主体的层次和结构,目的可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学校或者地方教育部门通过举办相应的专题培训班,不断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就业指导课程的培训工作,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参加各类校内外培训、研讨、参观、交流等活动;其次,地方教育局可以聘请社会中化工研究所、优秀化工企业等单位部门的技术专家作为指导教师,定期或者不定期地举办相关技能、知识的讲授和培训,拓展专业教师的视野,丰富教师的知识储备;再次,教师培训机构可以鼓励中学教师申请教育学、心理学相应学历的继续再教育,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做到“一专多能”。

(二)以个体生态学理论指导教育客体的培养

个体生态学是以个体生物为研究对象,研究个体生物与环境之关系,特别是生物体对环境的适应。学生作为中学化学教学环境中的个体而存在,容易受到外界环境中各种影响因子的作用[4]。教育工作者应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性格状况的学生,依据不同个体生态的特点,调节教学环境中的影响因子作用,建立新的教学方式来改善教学效果,使其满足学生的需求。在发展教学理念的同时,教学中把握社会对中学毕业生参加高考要求这一主导因子,建立相应咨询工作室、网站聊天室等,并结合心理健康辅导咨询,利用限制因子定律,耐度定律,调节学生心理、情绪等影响因素,满足学生对精神方面的建设需求,帮助学生改变自己的不足,避免教育过程中出现所谓的花盆效应,帮助学生适应社会需求,提升自我的知识水平和技能,从而能够全面发展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才会使得学生乐于接受,才会有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三)以族群认同理论协调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之间生态平衡

在生态学中,族群认同则是指族群身份的确立,它表示族群成员对所属族群的认知和信赖。在中学化学指导教学中,通过利用生态学中的族群认同理论,使得中学生对教师有认同感,并通过其在知识上的更新,了解中学生的需求来发展化学教学。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只有彼此之间建立良好的互相信赖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发展中学化学教学。第一,在教育之前,为使学生充分理解,先要做好准备工作,即理解和把握学生的需要,以此研究教育发展方向;第二,紧跟社会发展需求,将一些热点或者学生所关注的社会动态加入到教学内容中,吸引学生眼球,从而使学生主动配合教学,或者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三,增加教师和学生的合作机会,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以及合作来完成任务,并从中获得感想或问题,通过学生的反馈,有老师帮助解决,以实现教育目的。

(四)以最适度法则完善化学教学课程生态体系

中学化学课程教学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随着自身发展,教育生态环境的各种生态因子对于教育生态的个体、群体、系统都有自己适应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在此范围内,主体和客体都能很好发展,这就是教育、教学中应该遵守的最适度原则[5]。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其不同成绩阶段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于化学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熟悉程度都不一致,教育者应通过分析不同阶段的中学生在化学知识学习方面上的需求,改变教学单一化,机械化的模式,针对各个阶段学生群体的需求特点来精选教学的内容,以此实现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2]邱秀华.教育生态学视角下医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08).

[3]王凤产.试探教育生态规律[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4):14-16.

第6篇:生态学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1、主干学科:作物学.开设的主要课程: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应用概率统计,遗传学,田间试验设计,农业生态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育种学,种子学,农业经济管理,农业推广学。

2、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以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他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

(来源:文章屋网 )

第7篇:生态学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 高校 发展路径 生态视域

1 以生态位理论为基础探索高校发展途径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的教育结构当中,高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就当前来讲我国的高校不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都发展得较为良好,这位我国的高素质、高能力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对于我国未来的建设与发展来说具有战略性的作用。所以,为高校的发展探索一条更加健康、更为协调、更为全面的道路,就成为了我国教育领域乃至整个社会领域所关注的问题。要想使高校在未来的发展道路更加良好,更加积极有效,就必须从生态学方面的研究着手进行,为高校探索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长远可持续发展道路。当前,人们在认识这个世界,改造这个世界的时候,生态学是一个最为重要的基本视角,并形成了人类生态学以及社会生态学等专门性的领域,在现代的生态学中,“生态位理论”的应用范围非常之广,同时它也能帮助高校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 生态视域下高校的发展道路

2.1 减少高校之间的教师生态因子争夺

生态视域下的高校发展道路,首先应当减少高校之间的教师生态因子争夺,降低由此导致的教师生态因子过度重叠。以往,高校方面对教师的管理,是一种纯粹的直线管理模式,在生态视域下这是应当得到改变的,要使教师能够有机会参与高校经营决策,进一步增强他们对于学校的责任感以及归属感。为了解决师资方面的缺乏,可以聘请一些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社会人士、专家学者作为客座教授。另外,在当前“一次性教育”已经成为了过去,难以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节奏,作为高校的老师,也就应当认清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缺陷,加强自我学习与自我知识能力结构调整。校方也要对教师的特长有明确的了解,以在课程安排的时候做到特长互补,在减少教师资源重叠与浪费的同时,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2.2 突出毕业生生态因子的差异化

如果将高校比作是一间工厂与企业,那么毕业生就是企业工厂的产品,企业的生产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其自身的产品,所以高校应当突出毕业生生态因子的差异化,以赢得更多的关注与信任。要突出差异化,其主要的措施是对高校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的方法进行改革,一方面要基于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进行考虑,尤其是要在专业与岗位的组合上多下心思进行研究,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高校自身的实际条件,不能盲目的拓展与变动。对于大多数高校都拥有的专业,应当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多花功夫,以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强”。

2.3 提高高校科研生态因子水平

高校的发展,必须要联系到自身的创新能力,而高效的创新能力,又有很大一部分的支持力度来源于科研生态因子水平,所以提高高校科研生态因子水平,是提高高校创新能力的一个关键性途径。要达到这样的目的,不仅要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方法进行改革,还要对老师的教育培训方法进行改革。一方面,老师要对课程学科的发展动态进行动态性的掌握,另一方面还要在教学生中向学生进行最新理论成果普及与补充,增强教学过程当中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性,增强学生的课程专业学习的兴趣,通过增强老师与学生两方的知识能力,来提高学校科研生态因子水平。最后,要尽量的避免科研生态因子重叠,在同一种研究领域上不能重复的做同样的工作,可以将同一个领域划作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或是整体研究与局部深入研究,提高科研效率与质量。

2.4 减少高校生源生态因子竞争

客观来讲,我国当前的高校数量虽然较多,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数量却较少,仅有一部分的重点大学能够达到“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标准。很多的地方高校或是独立院校,就还根本满足不了这样的标准,这就使他们在招生的时候,会面临诸多的竞争。为了减少源生态因子竞争,高校方面必须要明确这身的能力定位与特色定位,以地方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为基本方向,培养人才,让学生能够在选择学校的时候看见未来在社会中的自身作用地位,增强学校对生源的吸引力。总之,不论是地方高校、独立院校,还是真正意义上的重点大学,都应当找准自身的定位,对生源生态因子分层次利用, 减小其竞争压力。

2.5 进行有效的教育生态因子互动

高校要想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发挥出潜力,表现出强劲的持续发展力,就应当与社会各界进行合作互动,以对社会资源进行调配与优化。一方面,高校应当与当地的企业以及政府进行交流沟通,构建起直接联系、互动合作的双向关系尽量的向政府争取政策支持,从社会人才培养、科学技术研发等角度出发,与社会企业共建研究、教学、生产一体化平台,提高学校科研成果到产品的转换率。对于定位与特色较为相同的地方高校,虽然存在一种竞争关系,但是却也可以是良好的合作对象,最简单的就是可以取对方之所长,建立适合的战略联盟。联盟下的高校,不仅要具有相互竞争的思想意识,更要有共同发展的思想意识,使整个联盟高校的竞争力都能够得到提升,提高自身的发展保障,这对于高校的长远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意义。

参考文献:

[1]易大方,李经天.我国民办高校发展路径的探索与展望[J].教育与职业,2010.11.

[2]王海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高校学科建设新路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

第8篇:生态学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景观设计师的职业定义是运用专业知识及技能,从事景观规划设计、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和室外空间环境创造等方面工作的专业设计人员。他们从事的主要工作包括:景观规划设计;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室外空间环境创造;景观资源保护。它的专业及核心是景观与风景园林规划及设计,其相关专业及知识包括城市规划、生态学、环境艺术、建筑学、园林工程学、植物学等等。其实在国外,景观建设已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观设计已成为人居环境科学的一部分,形成了教育、注册、培训、执业和继续教育等一系列完整的职业制度,也聚合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和优秀的领军人才。而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城市建设方兴未艾,而物质生活日渐富足的普通老百姓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极大地促进了景观建设的蓬勃发展。

我国的基本建设工作程序,明确了景观设计的企业资质核准制度,有力地保障了景观建设的健康发展。我国的大部分景观建设项目的设计也由相应的设计单位完成。由于设计单位的人力资源需要,促使我国的大专院校纷纷成立了景观设计专业,而该专业又长期包含在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及园林设计诸专业设计之中。好话不多说,既然有这么好的就业平台,那么现在我国大学里的景观专业是否能为我们提供足够的专业技能呢?那就让我们走进两所大学,去看看他们特色的景观设计专业吧。

同济大学 景观学系

同济大学是国内最早开设风景园林课程、创办风景园林专业的高校之一,该系隶属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前身为风景园林系,1990年代曾更名为风景科学与旅游系,2005年正式命名为景观学系。现设有景观学本科专业及景观规划设计专业硕士点和博士点。

景观学系具有48年办学积累,与建筑学、城市规划构成三位一体的学科优势,形成以国际现代景观学为办学核心导向,融合建筑工程、农科、管理的独树一帜的景观学教育体系。2005年,在国际景观规划设计师联盟(IFLA)等学会组织的协助下,景观学系主办了有99所院校机构参加的首届国际景观教育大会。

为了培养中国景观规划设计人才,为培养面向整个国土、城乡生态保护与人居环境建设,培养掌握生态与环境保护建设、景观环境规划设计、景观生态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景观建筑设计、景观资源保护、旅游开发管理等方面知识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该系已形成围绕景观资源、规划设计、工程技术三大领域的课程体系,主要课程包括景观规划设计理论、景观规划设计、景观资源学、景观生态学、风景区规划原理、建筑设计、中外园林史、园林植物应用、城市绿地规划、种植设计、城市规划、景观建筑与园林工程学等。

景观系在课程设置方面,形成了围绕景观资源规划设计、工程技术三大领域的课程体系,主要课程包括景观规划设计理论、景观规划设计、景观资源学、景观生态学、风景区规划原理、建筑设计、中外园林史、园林植物应用、城市绿地规划、种植设计、城市规划、景观建筑与园林工程学等。

南京林业大学 风景园林学院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前身可追溯到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造园研究室。创始人陈植教授是我国杰出的造园学家和现代造园学的奠基人,1956年城市居民区绿化专业创建,1980年园林专业恢复招生, 1999年4月,风景园林学院正式成立,是我国南方地区第一所风景园林学院。

风景园林学院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本土行动、现代思维”的规划设计人才为办学理念。目标定位为建成以风景园林为优势,景观建筑设计、城市规划为特色,国内领先、国际有一定影响力的学院。目前学院设有风景园林系、城市规划设计系、景观建筑学系等三系及五个研究所和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办公室。其中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为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学院现有园林、城市规划、城市设计、景观建筑设计、景观工程五个本科专业和方向,园林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据《2010中国大学评价》,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在全国110所开设园林本科专业大学中名列第二。景观建筑设计专业为江苏省高校首设专业,景观工程专业方向为全国首设专业方向。

风景园林学院的办学特色是以园林专业为基础,重点培养学生从事景观建筑设计、景观工程设计以及相关管理和研究工作,并具有城市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场地规划与设计、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等工作的基本能力。景观建筑设计专业将对全国的城市和环境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为可持续发展的城乡环境建设做出贡献。

本科阶段重在培养掌握景观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设计方法,获得景观设计师基本训练,具备基本的设计能力和初步的研究开发能力,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高级景观工程技术人才,也是进一步深造的基础型人才。以景观建筑设计系列课为专业主干课程。其中包括:美术、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景观设计初步、建筑学概论、景观生态学、建筑技术概论、城市规划原理、中外建筑史、中外园林史、景观设计初步、景观规划与设计、景观艺术及设计原理、景观规划设计I、II、III、IV等。

看到这里,或许是第一次听说景观设计专业的同学,是不是也略懂一二了呢?最后,还是找个业内人土聊一聊吧,欢迎笔者的神秘嘉宾张同学:

笔者:毕业院校?学历?是否有美术功底?

张同学:2007年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园林专业,2011年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园林设计硕士专业,上大学前没有学习过美术,上大学后课程设计中有美术课程。

笔者:本科期间的课程让你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如何?

张同学:本科期间课程学习主要围绕风景园林理论与技术和园林植物展开。并且由于学校地处东北,所以我们学校的园林专业还特别注重寒地城市环境特点及植被特点,注重多学科理论与技术的交叉融合。但是这些课程都以基础知识为准,培养专业基本素质还是足够的,但若要学到更专业更前沿的知识,我认为研究生的阶段的教育很重要。

笔者:毕业后就业情况如何?你对目前的工作满意吗?觉得未来发展潜力如何?

张同学:本科毕业的时候我们班就业率有80%以上,另外选择出国深造或读研,本科生大多去房地产企业,研究生毕业以设计院居多,我现在就职于深圳一个甲级设计院,外企。现在每天的工作很充实,压力也很大,主要是不断地学习国外的新思路新设计,因为毕竟这个行业在国内还是较新,国外有很多可以参考的东西。当然这份工作收入尚可,在深圳硕士毕业的话一般设计院底薪都有6000以上,目前来看发展前景不错。

第9篇:生态学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一)教育生态学

由美国学者劳伦斯•克雷明提出的“教育生态学”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兴起的一门交叉边缘学科,是生态学原理与方法在教育学中渗透与应用的产物。它依据生态系统、自然平衡、协调进化等生态学原理,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揭示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生态机制,进而掌握并指导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该理论为后来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种重新审视教育的思维模式,它促使教育者们在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时重视各教育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及整体性,从而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率,在宏观和微观层次上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是美国教育家杰克逊于1968年在其《课堂中的生活》一书中正式提出的。根据现代西方课程理论,“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的一个学术概念,是对学校课程的拓展与延伸,是“课程内外间接的、内隐的,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影响因素”。如果说显性课程是以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形式明确陈述的课程,那么隐性课程则是以教育的物质环境、精神氛围等方式存在的、未明确陈述的课程,两者在教学过程、教学结果,以及教学环境三个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具体说来,隐性课程具有以下特点:1.内容的多样性;2.影响方式的弥散性、间接性和持久性;3.影响效果的双重性;4.功能的潜隐性。就学校而言,隐性课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面:1.制度层面:主要是指学校的成文或不成文的制度对学生产生的间接内隐的影响;2.物质层面:主要指校内建筑、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对学生产生的影响;3.精神层面:主要指思想观念、人际关系、校风、教师的行为作风等。

(三)教育生态学与隐性课程的关系

从隐性课程的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以教育的物质环境、精神氛围等间接而内隐方式存在的隐性课程,其建设实质就是教育环境与教育氛围的建设,构建良好的隐性课程其实就是对教学生态系统环境的优化,具体到学校,就是对学校内部生态环境的优化,即学校物质环境、组织环境和规范环境的优化。由此可见,隐性课程与教育生态学在研究视角、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上一脉相承、不谋而合,而教育生态学所强调的联系共生,动态平衡、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等原则都能被有效的借鉴并运用到隐形课程的构建中,从而使隐形课程的建设更具科学性与有效性。可以说,离开生态学所揭示的三大环境系统,即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隐性课程研究也就失去了它所要探索的对象。

二、高职院校英语隐性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始终存在以下困境:1.学生学习习惯与自觉性差,缺乏学习动力与热情、自卑厌学情绪严重;2.学生知识结构不够完善,综合素质相对薄弱;3.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教学资源不足,教学模式单一。与此同时,英语学习强调重复记忆,枯燥乏味,需要较强的毅力、耐力、学习内动力、良好的学习氛围与精神鼓舞。而所有这些困境与问题,单纯依靠显性课程的力量是难以解决的。依据现代课程理论,课程是一个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体系,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虽然各有特点,但两者在很多情况下相互依存、互为补充。显性课程展示明确的教学目标与任务,隐性课程则为目标的实现趋利避害,营造有利的环境与条件。只有两者相辅相成、协调发展,才能更好的实现英语教育和教学的目标。可以说,高职英语教学面临的困境,更需要隐性课程的有效配合与支持。

三、教育生态学理论指导下的高职英语隐性课程构建策略

为了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进行有效融合,笔者从目前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以“教育生态学”所倡导的整体性、联系性及平衡性等原理与机制为原则,从教育生态环境的优化入手,从制度、物质和精神三个层面提出构建英语隐性课程的策略,以期能对高职英语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高有所帮助。

(一)制度层面

1.学校制度层面制度层面是隐性课程建设的保障体系。制度实际上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它对教师和学生价值取向和角色抉择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在我国目前的教育管理体制下,学校管理层在外语教学上的观念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校英语课程的走向和实际执行情况。在有的职业院校,尤其以理工专业为主的学校,大学英语和专业英语经常被视为费时低效,甚至无用的课程,此观念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大量删减甚至取消大学英语课程或专业英语课程。同时对外语教师的培养和发展也相应降低。由此,英语隐性课程能否在高职院校顺利展开,管理层对英语教学的态度和观念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2.系部制度层面除了学校全局性的规定,各专业系部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来促进英语隐性课程的开展。例如:外语专业可实行早读制度并将之纳入期末考核评定;外语专业学生必须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或达到某个分数才能毕业或才能参加优秀毕业生的评选。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则根据专业特色和未来就业与外语运用的关联程度,采取适度的规定,例如外贸、报关、酒店等专业,要求学生必须通过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或B级才能毕业。

(二)物质层面

1.校园布局、教学设施、课外活动美国学者德伯里认为,校园各种物质景观积淀着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的价值,蕴含着巨大的潜在教育意义。由此,我们应努力创设有利于语言学习的校园环境和教学设施。例如,在图书馆、体育馆、食堂等公共场所,悬挂中英文对照的名言、警句、小常识或温馨提示;学校的各类课室、各部门办公室、各类公共和专门设施可采用中英对照的方式来标明。学生置于这样的环境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学会一些英语词汇或表达方式。同时,学校或系部应积极搭建英语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免费的网络学习室,不断丰富学生的英语学习资源。图书馆也应不断丰富更新英语图书的收藏,多引进英文原版图书、报刊和杂志。学校和系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邀请外国专家开设英语讲座,组织全校性质的英语竞赛,开设英语选修课,开办英语广播台,建立英语角,开展英语板报宣传栏,从而构建一个全方位、多维度的英语教学环境。2.教室布置、班级规模、座位编排教室是学生外语学习活动的主要地方,也是物质形态的隐性课程的主要载体。良好的英语课室环境包括三个方面:(1)教室布置:应尽力营造和突出外语氛围,例如在课室粘贴英文的名言警句,让学生定期轮流制作英文板报。(2)班级规模:根据格拉斯———史密斯曲线分析,人数少的班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师生关系更融洽。由于英语教学更强调实操与师生互动,所以在英语班级规模上,不应超过30人。(3)座位编排:大量的研究结果证明,课堂座位编排方式对学生的人际关系以及整个学习活动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我国学校教室多采取传统的‘秧田式’座位模式,这不太利于师生以及学生之间的语言交流,并造成师生间非平等的关系。由此,外语课堂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灵活采用圆形排列法、小组排列法、马蹄形排列法等不同的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三)精神层面

1.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风气作为隐性课程的深层结构,精神层面具体表现为校风、教学观念、价值取向、人际关系等。校风、班风是学校的一种集体行为风尚和无形的环境因素,这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以一种潜在的方式支配着集体成员的行为和生活。由此,营造积极向上、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氛围非常重要。2.营造良好的英语课堂心理环境轻松、愉快、上进的课堂教学环境是隐性课程精神层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并创建和谐健康的课堂环境,才能确保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提高。首先,我们要优化课堂环境,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针对高职学生英语学科基础薄弱的特点,尊重学生不同需求以及个性化特征,平等的对待每个学生,多给与他们肯定性评价,让他们在课堂上充满自信。其次,教师要经常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与创新,积极创造民主的课堂氛围,对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进行分析,采取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勤于思考、乐于实践,使他们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厌学变成乐学。3.提高英语教师综合素质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教师的个人修养和教学行为被认为对学生学习和行为培养具有最直接的影响。除了知识水平、教学方式以外,教师的仪表气质,思维方式,个性特征,言谈举止及师生间关系等均会以潜在方式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下,英语教师应不断增强责任意识、情感意识和创新意识,在英语教学中突破教材,积极挖掘教材内隐含的内容,在英语课程实施中增加人文关怀和文化取向,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