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共空间设计方法范文

公共空间设计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共空间设计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公共空间设计方法

第1篇:公共空间设计方法范文

能够得到各种空间的任意时间节点或时间段的准确环境信息。根据人的活动特征设计公共空间。居住区公共空间的布局直接影响居民的日常户外活动,而物理环境的好坏最终取决于人在活动时的感受,居住区的公共空间的设计既要满足人的需求,又不能与所处的光环境相悖。而这种公共空间设计的关键是,在方案生成之前,预测人们对特定建筑空间外部的公共空间的普遍使用特征,从而将不同功能与形态的公共空间,合理布置在用地中。以上两者的实时交互设计。

2、空间句法理论的引入

用数学模型来描述空间,并将结果以可视化的方式表达出来,用以预测和判断空间对人的行为的影响。Depthmap是英国UCL大学研究并设计的空间句法软件,目前在国内相关研究较少。Depthmap的研究范围很广,小到建筑室内空间的深度图,大到城市甚至国家的空间整合度,其在居住区公共空间所发挥的作用就是,通过空间的数字化表达,模拟其对人的行为影响的一般规律,从而部分代替长期的行为观察。

3、环境模拟技术的运用

城市空间的物理环境,充满了复杂性、可变性和不确定因素,居住空间亦是如此,不同的建筑布局,均能对物理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种复杂性已远远超出设计者经验或手动计算的范畴,物理环境数字模拟技术,为科学、准确的建筑与规划可持续设计提供了可能性。影响居住区公共空间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风、光、热、声。相关的模拟软件多种多样,最常用的有EcotectAnalysis和CFD流体动力学系列软件。

4、典型居住区冬季公共空间设计方法优化

以哈尔滨某居住区为例

4.1研究对象的选取

研究对象为哈尔滨市某居住小区的局部地段,建成时间为2012年。据寒地气候特征,将研究时间范围确定为11月1日至翌年3月31日。本例着重介绍物理环境中的日照环境与空间句法的结合,其他物理环境的运用过程类似,在此不做赘述。利用Depthmap研究公共空间属性对研究范围平面进行处理,仅保留建筑和边界,使用Depthmap中的AxialMap功能,小区户外空间被转译为轴线图,将得到的轴线图进一步计算,通过rungraphanalyses操作,得到体现空间整合度的Integrationmap,整合度表达了系统中某一空间与其它空间的离散程度,空间的整合度越高,空间可达性越强,整合度越低则相反。如图每条轴线都有自己的整合度属性值,轴线颜色反应了整合度的高低,偏向红色的值高,偏向蓝色的值低。通过ReducetoFewestLineMap命令得到概括性轴线图,使之与居住区现有的公共空间叠合。从公共空间的分布和交通流线来看,规划方案的空间结构与模拟结果大部分相符。选取不同整合度的轴线与方案中不同类型公共空间的交叉点作为分析点,通过对所选分析点的空间整合度和太阳辐射强度的模拟和数据比对,得到与公共空间使用情况相关的日照环境评价。为得到分析点的整合度值,需要对轴线图进行VisibilityGraph分析,得到可视整合度图,公共空间的每一个细分单元均计算了整合度值,分析点各项数据如表所示对居住区公共空间的日照辐射情况进行模拟,根据寒地居住区公共空间冬季使用时间分布特点,选取每日三个时间段进行研究:晨练时间8:00~10:00,午后活动时间12:00~14:00,傍晚活动时间14:00~16:00。采用的算法是特定时段的日均辐射量模拟计算,得到不同时段太阳辐射的等值线图利用Ecotect的数据分析功能,计算各分析点冬季每月逐时平均太阳辐射值,对数据进行处理,分别得出各点日均太阳辐射值的堆积面积图表。可以看出,分析点冬季日照辐射强度分布随时辰变化差异很大。

4.2模拟结果综合分析

利用已得到的分析点太阳辐射数据,计算三个时段的冬季日均辐射强度,结合Depthmap计算得出的分析点空间整合度,描述各分析点冬季环境特征。A点:整合度高,各个时段的太阳辐射都较强,适宜布置小区主要公共空间;B点:整合度较低,各时段太阳辐射都较弱,不适宜布置大的公共空间,可考虑布置绿化或停车;C点:整合度较高,傍晚的辐射强度较强,且紧邻学校,适合作为儿童活动场地;D点:整合度较高,午后的太阳辐射较强,结合道路适合布置小公共空间,供居民午后休闲散步、交谈等活动。E点:整合度低,午后和傍晚的太阳辐射强度相对较低,而晨间太阳辐射较强,适合布置开放性较弱的公共空间,供组团居民晨练健身。

4.3设计优化结合

冬季全天平均日照辐射图,空间整合度分布图及各时段的太阳辐射情况,对现有公共空间布局提出优化策略:A点核心公共空间可以向西扩展,以充分利用良好的日照环境;D点所在交通空间两侧应结合两侧开敞空间布置座椅等设施;E点代表的各北侧组团小广场应尽量靠向北侧建筑,且适合布置运动设施;B点代表的交叉口空间类型宜布置景观绿化或停车场。

5、结论

第2篇:公共空间设计方法范文

由国家投资的建设项目往往投资额大、工程复杂,并关系到国有资金投资、社会公益和公众安全。一般而言,建筑工程设计能决定整个建设工程70%的成本,但是,建筑工程设计也具有非常大的风险,应借鉴BIM技术在建设工程设计全生命周期的协同、信息传递作用和将工作量前移的思想,建立工程设计全生命周期的绿色法律体系,以推进工程设计法律风险防控。

本文着眼于建设工程设计全生命周期,分别从设计合同签订前期(风险防范权重占25%)、合同签订(风险防控权重占50%)和合同履行(风险防控权重占25%)三个阶段论述设计法律风险点,并提出各阶段建设工程设计法律风险防控措施。

2设计合同签订前期风险预控

2.1发包人主体资格风险预控

因发包人不具备主体资格,导致设计合同无效,会给设计人带来损失。为防范此风险,设计人应认真审查发包人的主体资格,一方而调研发包人的资信情况,包括到工商局打印发包人的《企业信用报告》,通过互联网检索及请咨询公司调研发包人的信用情况,以确认其合同履约能力;另一方而,检查设计合同是否加盖发包人单位公章及其法定代表人或被授权人(需要授权书)签字。

2.2设计人主体资格风险预控

因设计不具有符合承接项目的资质,导致设计合同无效,会给发包人和合理分包的主设计带来损失。为防范此风险,发包人和合理分包的主设计应认真审查设计的资质证书,包括设计人是否具备建筑设计资质、设计资质范围和设计等级是否符合承揽项目要求,具体设计员的资格证书是否符合要求。

2.3设计合规风险预控

设计项目合法性、合规性和可操作性不足也会给设计人带来损失。为防范此风险,设计人应认真审查项目的合法性、合规性。包括调研项目立项审批情况(发包人是否取得相应的行政许可等)、项目实际情况、项目用地性质、规划设计要点;审查发包方式是否合法合规 (依法应招标委托或直接委托)。

2.4项目设计投标风险预控

2.4.1招标信息正确性和响应风险预控

招标信息风险:因设计人获取设计招标信息不准确,导致投标文件不符合要求而失去中标机会。为防范此风险,设计投标人应通过正规渠道取得招标信息并准确解读。按照法律规定和招标投标惯例,招标人在发出设计招标公告和招标文件后,应按照招标文件的规定,安排时间召开标前会议,解答和澄清投标人提出的疑问,或者设计投标人在规定时间内将疑问以书而形式寄给招标人,招标人汇集并研究后,作出统一的书而解答和澄清,并将解释、答复和澄清的书而文件送至所有购买招标文件的投标人。如果此解释、答复和澄清与原招标文件冲突或不一致,应以此解释、答复和澄清为准。

投标文件响应风险:因设计人的投标文件和标价未按原招标文件编制或不响应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导致设计失去中标机会。为防范此风险,设计投标人应仔细研究招标文件,准确把握其中实质性要求和条件,认真制作投标文件,审查标书是否完整,主要内容是否符合要求。

2.4.2设计投标合作风险预控

联合体投标人资格风险:因联合体中的任何一方不具有承担招标项目的相应行为能力和资格条件,导致标书被宣布无效或合同被确认无效。为防范此风险,设计投标人在组成联合体前,应认真审查和筛选合作伙伴,着重审查合作方承担招标项目的相应行为能力。国家有相关规定或者招标文件对投标人资格条件有规定的,联合体各方均应具备规定的相应资格条件。由同一专业的单位组成的联合体,其设计资质等级按照就低不就高的原则确定。

共同投标协议签订风险:因联合体未按照规定的时间签订并报送共同投标协议,或共同投标协议约定的权利、义务不明确导致联合体的投标被宣布废标或者无效,联合体成员间就共同投标事务发生争议和纠纷。为防范此风险,联合体各方应签订详细具体的共同投标协议,协议应遵循相关法律规定,应明确约定共同投标的职责分工和有关权利、义务、责任,也可约定某一联合体成员具体负责共同投标合伙事务的执行。联合体应将共同投标协议连同投标文件一并提交招标人。

中标后联合体各方与招标人签署合同风险:因联合体不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以联合体名义与招标人签订的设计合同无效,设计人不能依法承接项目。为防范此风险,联合体中标的,必须由联合体各方共同与招标人签署合同,合同的履行应由联合体各方对招标人承担连带责任。各方若对招标人承担责任后,有权在联合体内部就超过自己份额部分的责任,按照共同投标协议的约定向其他联合体成员追偿。

2.4.3设计投标人中途退出竞标的法律风险预控

设计投标人在投标文件的有效期限内撤销投标,导致缴纳的投标保证金被没收;若因此给招标人造成的信赖利益损失大于投标保证金,招标人还有权要求投标人赔偿。因投标在法律上是一种要约,在投标截止时间之后,投标作为要约已经生效,在投标有效期内,该要约对投标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为防范此风险,投标人如决定撤回投标,必须在投标截止时间之前进行,即必须在要约生效之前。

3设计合同签订风险预控

3.1工程设计范围与内容约定不明确的风险预控

因工程设计范围与内容约定不明确、不具体,导致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争议,给设计人带来损失。为防范此风险,设计合同签订时应明确约定以下内容:1)项目名称、建设规模、用地性质、建筑功能等。2)工程设计范围与内容:民用建设工程设计范围包括建筑红线内的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总图专业的设计,而涉及的玻璃幕墙、精装修、智能化、声学、舞台机械、舞台灯光、煤气、泛光立而照明、景观等专项设计,娱乐工艺、厨房工艺设计等特殊工艺设计,均需双方另议。3)设计阶段: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阶段。4)发包人将同一项目委托多个设计人的,应明确各设计人的设计范围与内容之间的界限划分和接口。设计合同范本最好采用住建部制定的《建筑工程设计合同》。

3.2设计依据和提供依据责任约定不明确的风险预控

因设计依据不全而、不准确,或提供依据的责任不明确,给合同双方造成利益损害并带来民事、行政法律责任。为防范此风险,设计合同签订时应明确约定以下内容:l)设计依据的名称、版本、内容要求、份数。2)提供设计依据的责任人及相应责任。发包人应提供项目有关批文、设计基础资料并保证其合法性、完整性、正确性及有效性,如发包人要求设计人提供上述设计依据,则应明确约定相应费用。设计应提供工程适用的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如果工程要求采用国外标准、规范,则应由发包人负责提供资料原文和中文译本。此外,设计人应避免发包人将提供设计依据的责任或提供不准确、不完善的设计依据的责任与风险转移给设计。3)发包人提供设计依据的时限。对于部分不能及时提供的资料,应书而明确设计依据的条件如发生变化的责任及费用的承担,同时根据各地对非法设计的认定条件,明确部分资料发包人最迟提供时间,否则有可能而临非法设计(包括不出具正式文件、不提供后期服务、不提供咨询等)处罚。

3.3设计周期约定不明确或不合理的风险预控

因设计周期约定不明确或不合理,导致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争议。为防范此风险,设计合同签订时应明确约定以下内容:1)设计周期应为相对周期,在发包人所提供的设计资料及批文等能满足设计人进行各阶段设计的前提下,开始计算各阶段的设计周期,且不包括设计人提交阶段性设计成果后,发包人审核与反馈意见的时间以及相关部门的审批时间以及法定假期,避免约定提交设计成果的固定日期。2)约定合理的设计周期,并明确如发包人要求提前提交设计成果,需另行支付额外费用。

3.4工程设计质量要求约定不明确的风险预控

因工程设计质量要求约定不明确,导致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设计质量问题。为防范此风险,设计合同签订时应明确约定以下内容:设计文件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符合质量、安全、节能、环保等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符合设计任务书或合同中明确约定的所需功能和使用要求。工程设计服务质量要求应符合本专业服务标准规定和工程设计的标准和准则的规定。设计合同签订时,应避免约定设计人服务应达到最高标准要求或工程设计应获得某设计奖项。

3.5工程设计成果与交付约定不明确的风险预控

因工程设计成果与交付约定不明确,导致设计人承担违约责任。为防范此风险,合同签订时,应明确约定以下内容:设计成果的具体内容、深度(满足《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设计成果形式、提交时间(应以上一阶段成果批准或同意后的一定期限为准)、地点、接收人。成果交付时应办理书而交接手续。

3.6工程设计现场服务约定不明确的风险预控

因工程设计现场服务约定不明确,导致工程质量问题或设计利益受损。为防范此风险,设计合同签订时,应明确设计人现场服务的内容(解决施工中设计相关的技术问题、定期参加重要的工程例会、解答业主咨询的技术问题和协助业主办理与设计相关报批手续),现场服务设计员的资格、数量、服务时间与方式、费用 (外地工程要限定含在设计费内的出差次数、天数和人数)等。

3.7工程设计费数额与支付方式约定不明确的风险预控

因工程设计费相关内容约定不明确,直接导致设计人经济利益受损。为防范此风险,设计合同签订时应明确约定以下内容:1)工程设计费是固定价或可调价。如果是固定价,应明确是固定总价,还是固定单价;如果是可调价,应明确调整标准、方式、程序等。设计费未包干的应约定为估算设计费。设计费包含设计人员赴现场的旅差费标准、额度,超出约定标准、额度部分由发包人另行支付,不含长期驻现场的设计工地代表服务费。2)工程设计价款的支付进度、支付方式、各次付费百分比及时间节点,支付条件应合理。如第一笔支付款项约定为定金,定金的支付比例不得超过合同总价款的20 %,并明确合同履行后,定金才能抵作设计费;若发包人中途擅自终止合同,设计人除不退还定金外,发包人还应据实结算此外,各阶段设计费支付应约定为可控日期,避免约定审批通过后等支付条件;尾款原则上不超过合同总价款的巧%,且尽可能分解支付,最后一笔设计费应在竣工验收阶段收取,避免拖延到工程质量保修期结束。

3.8设计变更与索赔约定不明确的风险预控

因工程设计变更与索赔的标准、方法与程序约定不明确导致纠纷。为防范此风险,设计合同签订时应明确约定以下内容:1)发包人进行工程设计变更,应以书而形式通知设计。2)工程设计变更的依据和条件。3)设计变更产生的修改费用,通过洽商能解决的设计小修改,不再另行收费,但若发包人要求建筑功能性修改或同一处修改两次及以上,则经双方协商,设计人另行收取修改设计费。4)设计变更索赔标准、方法与程序。

3.9设计分包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风险预控

因工程设计分包约定不明确,导致设计人非法分包而产生纠纷。为防范此风险,设计合同签订时应明确约定以下内容:1)设计人不得将项目全部设计工作分包;2)设计人不得将建设工程主体部分的设计工作分包;3)设计进行工程设计分包须经发包人书而同意;4)工程设计的分包单位应具备相应资质、类似业绩;5)设计人应对分包设计成果的质量和进度负责,并由设计人向发包人提交分包设计成果;6)分包单位不得将其承包的设计业务再分包;7)设计人应就分包设计工作与分包单位向发包人承担连带责任;8)分包设计费的支付应当与发包人支付的相应工程设计费相协调;9)发包人要求指定分包单位的,应符合上述约定要求。

4设计合同履行风险预控

4.1设计依据欠缺风险预控

因设计依据提供不及时、不完整、不准确,导致设计周期拖后而产生纠纷。为防范此风险,发包人应严格按照设计合同约定的文件名称、份数、内容要求和提交时间提供设计依据。设计人向发包人收取重要设计依据,包括:设计任务书、地形图、建筑红线图钉桩图及电子文件、当地部门控制性规划要求、项目所在地市政条件、发包人确认并已经当地政府部门批准的文件、场地工程勘察报告以及能源供应、交通运输、使用要求等资料,发包人及当地政府部门对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的审查意见等,移交资料时双方应办理签字或盖章手续。

4.2工程设计进度风险预控

因设计迟延交付设计文件,导致设计人违约而产生纠纷。为防范此风险,设计人应保证人力、物力,严格按照设计合同约定时间、内容、质量,提交设计文件;在进行联合体设计或设计分包时,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防范设计进度风险。

4.3设计程序性文件欠缺风险预控

因设计过程重要文件欠缺导致设计程序不合规,引起合同双方纠纷,设计人无法主张合法权利。为防范此风险,设计应收集好签字文件,包括:项目立项报告和审批文件、设计任务书、方案图签收单(由发包人负责人签字或盖章签收)、方案专家评审会意见(会议纪要写明同意该方案通过)、当地规划局的规划意见书、发包人签字的《方案设计确认单》(须对方案认同并同意进入下一阶段设计)、扩初图签收单(由发包人负责人签字或盖章签收)、扩初专家咨询意见书、发包人签字的《初步设计确认单》(须对扩初认同并同意进入下一阶段设计)、规划条件通知书、施工图签收单(由发包人负责人签字或盖章签收)、桩基招标图和桩基施工图签收单(由发包人负责人签字或盖章签收)、审图机构的施工图审查合格文件、建委备案书,签订补充设计合同以明确补充的权利和义务,来往函件、会议纪要等。过程文件须签发、签收、存档。

4.4质量风险预控

4.4.1设计法定责任风险预控

因设计未尽法定责任导致设计质量问题,设计方承担民事、刑事责任,并受到处罚。为防范此风险,设计人应依据勘察文件和其他基础性技术文件,严格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标准、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技术规范以及合同的约定进行设计。要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全生命周期的设计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设计文件绘制、校对和审核制度;明确各专业责任人,并建立设计保险制度。

4.4.2施工图交底不清风险预控

因设计单位对施工图交底不清,导致设计质量问题。为防范此风险,设计人应将设计意图、特殊工艺要求,以及建筑、结构、设备等各专业在施工中的难点、疑点和容易产生的问题向施工单位作详细技术说明,并负责解释施工单位对设计文件的疑问。

第3篇:公共空间设计方法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6012(2015)12-0152-01

在社会经济的推动下,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较好发展,各类工程项目不断增多,满足了人民的工作和生活需求。建筑工程涉及的施工环节较多,由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并没有对工程各种环节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明确规定,而且建筑企业造价管理人员大都不具备较好素质,所以给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不利,影响了工程整体成本的准确性,最终对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较大影响。为了更好保障自身经济效益,建筑企业必须注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及时解决影响工程造价的各种问题,促进工程正常建设。

1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存在问题

1.1工程设计

工程设计主要对整体工程结构以及各环节操作情况进行规划,所以能够对整体工程造价进行较好估算,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中能起到重要作用。在实际工程设计工作中,由于设计内容包含整体工程中的各个环节,而设计过程极易遭受人为因素及自然因素的影响,所以工程设计过程存在许多问题。工程设计既包括结构设计、技术设计,也包括资金设计,由于各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没有较好配合,许多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大都只能对资金进行较好管理,并不具有较好的技术知识,而技术人员只是向造价管理人员提供工程量数据,所以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不能对各种造价影响因素进行全面考虑,最终难以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

1.2工程施工

工程施工环节包含多项内容,涉及到多种资金使用情况,所以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要求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必须重视工程施工中的各种资金情况。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许多建筑企业为了尽快得到经济效益,并没有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操作,也没有做好各种施工准备,一接手工程项目就开始施工,在这种情况下,工程造价存在极大不稳定性。有些施工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在取消工程或者变更工程施工时,依据按照原来的造价上报,而且在施工材料方面以次充好,从而对工程造价产生了极大影响,最终增加了建筑企业的整体施工成本,对建筑企业的正常发展造成极大影响。

1.3工程竣工

很多建筑企业在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时,容易忽视竣工管理,但在实际情况中,工程竣工阶段也会对工程造价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建筑企业不注重工程竣工管理,极易对自身经济效益造成损害。在工程竣工后,很多建筑企业不注重对竣工图进行核实与调整,也没有将工程变更情况算进竣工数据里,所以在对工程造价进行核算时,极易出现重复计算情况。很多施工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在对工程量进行计算时,一般套高定额进行计算,从而增加工程成本,最终对建筑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造成极大影响。

2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方法

2.1工程设计

工程设计主要对工程整体造价进行估算,从而明确工程造价范围,对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工程设计方案,并加强实际审查和管理,由于工程设计极易遭受人为因素及自然因素的影响,所以造价管理人员在设计相关限额时必须进行全面考虑,确保工程预算符合实际情况。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工程造价管理人员需制定多种方案,在实际应用时,造价管理人员须对工程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从而选择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方案。为了维持造价稳定性,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可以采用标准设计,对各项环节实施标准进行统一,对资金、设备等资源进行合理分配,这样才能更好降低工程整体成本,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2.2工程施工

工程施工环节是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的重点,对工程造价有着重要作用,所以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必须注重工程施工环节的造价管理。工程施工环节涉及到多种内容,每个环节都会涉及到一定的资金使用情况,一般在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已经有了较合理的资金预算,但是可能存在资源浪费或者工程变更现象,所以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可对预算情况进行合理分析,并结合实际变更情况,从而对工程预算进行合理调整,确保其符合实际施工情况。由于不同环节涉及到的资金情况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工程造价人员应要求施工企业根据工程进度定期上报工程量以及资金使用情况,并进行仔细核查,确保资金情况符合实际施工情况,这样才能更好促进实际造价与工程预算统一,更好保障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2.3工程竣工

工程竣工环节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中也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很多建筑企业容易忽视这一环节,从而对建筑企业自身经济效益造成较大影响,所以工程造价管理管理人员必须注重工程竣工中的造价管理。在竣工期间,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必须明确工程变更情况或者中间资金调拨情况,并将这些数据反应到竣工图纸中,明确各环节资金情况的重复现象,并对各子环节进行合理审查,从而将每个环节的资金情况落实到位。在对工程量进行计算时,须防止发生套高定额计算情况,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必须对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析,采用统一标准进行计算,并核实实际工程量,加强对隐性工程的审查,从而确保工程造价具有合理性和真实性。

3结束语

在工程建设中,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有着重要作用,决定着建筑工程的顺利建设。建筑工程涉及到多项环节,且极易遭受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所以工程造价存在着不稳定性,如果不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和管理,就可能增加建筑企业的整体工程成本,从而降低企业经济效益,所以加强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对建筑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永,黄雪山,唐钱龙等.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J].工程与建设,2010,24(2):269-271.

[2]罗葵明.浅析深职院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J].低碳世界,2013,(10):217-218.

第4篇:公共空间设计方法范文

【关键词】办公楼宇 安防监控系统 设计

1 安防监控系统的内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安全的需要越来越强烈。作为办公楼宇,安防监控系统已经成为一种常规的安全配备。为了维护办公楼宇的正常次序,有效处理和应对各种应急事件,办公楼宇物业部门都高度重视安防监控系统的建设工作。当然,安防监控系统的配置是根据具体的使用用途和投入预算来决定的。但是不管如何配置,一套优秀的安防监控系统都离不开持久的维护和建设。

安防监控系统是一套系统,有硬件和软件共同构成。该系统的关键是数据的收集和信息的处理,因此该系统是由众多子系统一同构成的。通过子系统的运行,能随时掌握所监控范围内的各类突发状况,从而提高我们处理安全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通过系统的前端设备、数据传输设备、数据处理设备以及数据保存设备,其实管控安防区域的各种安全状况,让物业管理者能第一时间获得第一手资料和指示,极大提高办公楼宇的安全工作。

2 安防监控系统的作用

2.1 安防监控系统为楼宇创造一个高度安全的环境

电视监控系统是安防监控系统中不可以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对监控现场进行不间断实时监视,还可以通过各种存储媒体将监视内容清晰地记录下来以备随时查证。因此,在办公楼等公共场所内建立一套完善的电视监控系统,可以完善管理、提供服务质量、加强安全保卫防范力度,既防外盗又防内盗,对内对外形成一定的震慑力量,实现安全现代化管理提升形象,上档次、上水平创造极有利的条件。

2.2 安防监控系统可以大大降低楼宇物业管理费用

现在很多地方想到安全就想到要雇用保安。每个保安每个月2000,每天3班倒,一班人员一年就需要将近6万元,相比电子安防设备成本并不便宜,而且使用电子安防设备几年内就不太需要更换。所以人防成本相对也很高,而安防监控系统的使用可以大大降低所需保安人员的数量,从而减低安防费用。

2.3 安防监控系统是楼宇品质的象征

随着国家智慧城市建设的启动,一场楼宇智能化革命也悄然兴起。智能楼宇是以楼宇为平台,兼建筑、网络通信、信息家电、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为一体的高效、舒适、安全、便利、环保的办公环境。是否拥有智能化的安防监控系统成为高档办公楼宇品质的象征,成为高品质工作环境的必配产品。

3 办公楼宇中安防监控系统的设计原则

3.1 覆盖全面性

安防监控系统要尽可能覆盖办公楼宇所有的公共空间。对办公楼宇内的进出口、大堂、各种通道、电梯以及重要场所进行全方位画面监控和数据保存。

3.2 隐蔽性

安防监控设备为了发挥最大的功效,同时避免对消费者的生活干扰,因此安防监控系统设备的安装需要注意隐蔽性原则,要让一般人感觉不到,才能程度上满足用户的真正需求。

3.3 持续安全保障

系统设计要考虑到全天候的实用效果。要达到24小时不间断的安全需要。主要出入口摄像机不但能支持白天监控,更能满足夜间监控,达到真正24小时全天候监控的目的,并可通过网络连接到局机关监控中心以便于远程监控。

3.4 简便性

系统的设计,要求在操作人员与设备之间建立起友好的界面,使操作者无论对系统的设置还是日常的运行,能通过键盘进行简单的操作即可完成。即使对没有接触过此类设备的操作者,只需稍加培训,即能掌握一般操作。

3.5 先进性

系统的设计,必须了解和预见到今后几年社会发展对闭路监控及报警系统方面提出的要求。因此,不仅要求设计严密、布局合理,能与新技术、新产品接轨,而且所选择的设备应在系统实施若干年后,亦能保持其功能完善、齐全,不至于落后。

4 办公楼宇中安防监控系统设计的几点建议

4.1 设计要注意实用性

尽管设计要考虑到未来的需求,但是这不影响我们在设计安防监控系统时,从实用效果出发,先期建设最为关键的部分,慢慢的一步一步的来完善我们的安防监控系统,不求一次性建成,追求的是持续的建设和维护。

4.2 设计要注意信息的安全保护问题

系统应具备保障信息安全的各项措施,包括身份认证、前端设备和监控中心的接入安全,移动监控系统的接入和传输安全,图像信息的防篡改等;一定要设计足够的防火墙,以免数据被盗或者监控系统被非法操控与使用。

4.3 设计要拥有强大的图像信息处理功能

系统要可以同时对多个摄象机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包括画面修改、编辑、调节、放大、缩小以及打印等等;也可以将图像保存为通用数据文件格式,用其他专业图像处理软件进行二次处理。

4.4 系统设计智能化

系统智能化需要表现在系统具有断电自动保护、来电自动恢复功能;同时,能够根据用户的级别设定相应的控制权限等;能够根据自我分析,对异常情况进行预警和初步的处理提示,因此安全监控系统的设计必须以人为本,考虑到使用者的方便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安防监控系统的使用必须专人负责,定期维护。

5 结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工作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办公楼宇安防监控系统的重要性,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智能化的办公楼宇安防监控系统集防盗、防劫、防火、防燃气泄漏等功能于一体,一遇不测即刻自动报警,防患于未然,成为工作安全的守护神。

参考文献

[1]陆思武.数字安防集成平台的创新与应用[J].中国安防,2011(Z1):65-69.

[2]王俊修.基于云计算架构的视频监控系统应用研究[J].中国安防,2011(8):93-96.

作者简介

顾锋(1976-),男,江苏省苏州市人。现为苏州工业园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工程师,主要从事办公楼宇智能化系统管理及设备管理。

第5篇:公共空间设计方法范文

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科学合理的控制并确定工程造价,将有助于降低工程成本、提升工程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能够提升对国家资产的利用率。现阶段,我国在积极加强工程造价控制的过程中,有效地应用了跟踪审计模式。该模式的设计是建立在国家法律规定基础之上,并综合应用相应的审计方法,能够有助于真实性、有效性在工程造价中充分体现出来。从而可以提升对工程建设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同时对工程项目管理工作质量也将有所提升。 

1、建设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主要内容 

1.1事前跟踪审计 

对于建设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而言,事前跟蹤审计是一项主要内容,具体包含如下:首先,审批文件,如建设规划和施工许可、建设用地批准和概算批复等;其次,审查招投标程序与结果;再次,条款和项目合同。但要保证审计结果和投标书以及招标文件具有一致性;最后,审计建设项目资金能否认真落实到位。 

1.2事中跟踪审计 

在事中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监督的内容包含以下:针对施工方履行合同的具情况加以检查,着重检查有关单位在履行合同期间是否存在分包转包工程行为,并且检查变更和合同等内容。同时,检查概算的执行状况。由于概算是成本控制的主要指标之一,若施工方购置的资产超出概算购置资产,甚至是虚列成本,都属于违法行为,需要对其进行跟踪审计。现场签证以及设计变更的合规性和合理性等都是检查的对象。此外,还包括对材料和设备的审核。 

1.3事后跟踪 

审计事后跟踪审计也是十分关键的环节,在事后跟踪审计过程中,需要跟踪审计人员要认真结算工程量,检查设计变更以及隐蔽工程记录的真实情况。 

2、新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出现的问题 

2.1全过程跟踪审计实施难度大 

工程项目的特点决定了工程项目审计的工作量十分庞大,从施工材料的购进到现场施工人员的管理等,建设单位大多采用的是承包式,这就给审计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时,还容易受到监理制度的影响,导致跟踪审计的工作难以执行。 

2.2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难以满足审计工作的需要 

工程造价的审计质量一部分取决于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在很多工程中,虽然施工单位会设立工程部,政府也会设置审计部门,但实际的审计水平并不高,最后的审计结果也不尽人意。工程项目的管理过程较为复杂,跟踪审计需要审计人员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综合性能力,审计人员不仅要充分掌握工程管理、造价和财务各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了解工程审计方面的法律法规。由于工程项目涉及到多方的利益,审计人员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际往来能力,目前,很多的审计人员大多还是将重点放在资料、数据的审核上,不能深入施工现场发现深入的问题,因此,审计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对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的应用价值有一定的制约。 

2.3各方利益主体对跟踪审计要求的多样性 

整个工程项目涉及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行政监管部门、监理和设计等等。各方想要达到的目的不同都会给跟踪审计带来一定的影响,建设单位要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整体建设水平;施工单位要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行政监管部门要求工程项目达到最好的社会效益,设计师和工程监理也有各自的要求,因此,与传统审计相比,跟踪审计在全过程中必然要面临更多的审计风险。 

2.4运行过程中的问题 

跟踪审计相对于比较传统的事后型审计,工作量明显是比较大的,审计不但所需资源量大,人力方面的需求量也较大,而且审计过程中还要面临复杂的环境,成本明显的增加。因此,资源分配合理化,清晰地认识分析审计环境,控制成本跟踪审计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在工程的建设项目中,一旦有虚假变更或者高估冒算的情况发生,事后审计比较传统,是无法对此进行补救的;而跟踪审计只要发现项目中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现象,就能够及时有效地改善工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使资金能够更充分的利用,加强工程内的廉政建设。 

3、建设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控制方法 

3.1在施工现场设置跟踪审计停审点 

为了促进建设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能够被全面控制,跟踪审计工作要在施工现场实施,因而有助于保证跟踪审计结果的正确性与客观性。因此,在对建设工程造价全过程的跟踪审计加以控制过程中,在施工现场设置跟踪审计停审点是控制的方法之一,为了提高现场审计的整体质量,需要在建设施工现场设置审计平台,审计人员在开展工作时一定要出现在施工现场,因为当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全面的监督与控制,进而有利于获取第一手材料,为对建设工程造价全过程的跟踪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施工现场设置跟踪审计停审点过程中,第一,审计人员必须掌握更为全面的工程计量的预算规则和方法,并且针对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加以筛选,因而明确了跟踪审计的重点内容。第二,重点对主要的施工管理活动加以审计。一般来讲,工程验收以及召开的建设会议等均是审计的内容,这些内容都应当被详细的记录下来。第三,在建设工程施工的两道工序间设立停审点。通过设置了停审点,能够对建设项目的监理以及管理等职能部门所履行的职责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因而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然后采取合理的措施解决问题,也为建设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控制提供借鉴。

    3.2全面评价跟踪审计的价值 

在竣工结算审计实践中,评价审计效益的标准只要是审减金额或审减率。跟踪审计不仅仅要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还要对监督的工程管理活动进行监督评价和咨询建议,使问题能在工程管理中及时纠正,避免在结算时带来纠纷;同时跟踪审计也增加了工程建设过程中参建各方的串谋成本,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廉政工作。故要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跟踪审计成果,绝不能用单一的成本和审减率来简单的评价。除了以审减金额和审减率評价外,还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跟踪审计的业绩:(1)是否发现并揭发参建各方的违法行为;(2)是否提出合适的建议以弥补工程管理中出现的问题;(3)是否通过改进方案达到更好的质量和使用效果,以提高工程效益;(4)是否能与委托方积极配合,响应是否及时;⑤是否及时准确地完成跟踪审计任务等。 

3.3完善工作方法 

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工作方法主要有三项:(1)跟踪审计人员必须要到施工现场考察,参加项目的各种会议,做好会议记录,及时了解项目的动态,掌握项目的相关情况。同时要做好审计的宣传工作,让被审计的项目单位能主动配合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让审计工作顺利地开展下去。(2)审计工作人员要对施工中的现场签证、设计地变更、材料用量和价格进行有效地确认。设计变更和施工现场签证确认的过程是一项比较简单的工作。对于工程量的核实变更方面,需要审计工作人员在隐蔽的工程覆盖以前就去现场考察,对其进行现场核实。对于材料的用量和价格方面,需要审计工作人员认真收集各个时段的市场价格,对于那些需要審计的特殊材料需要审计工作人员留好样本,以便工程结算时能很好地进行核对工作。(3)审计工作人员要收集和项目相关的资料。比如工程变更资料、材料样本和材料合格证、现场测量的照片等。收集好资料后并不是把他们丢在一旁不管不问,而是需要对它进行分类整理,对其进行编号存档,有必要的,还要对他们进行备份,避免涂改、添加现象的发生。还有,需要注意对原始资料的积累,这是能够很好地为以后处理可能发生的纠纷、索赔提供最原始的证据。除了这些,还要建立跟踪审计项目台账,及时地对审计的时间和工作纪实进行登记。这其间包含的主要内容有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审计事实、工作人员发现的问题和他们的审计意见、优化建议,审计的成果等。 

3.4把握运行基础 

工程项目建设和工程造价跟踪审计模式的同步实施,应将工程造价跟踪审计模式的运行作为基础。工程项目建设进度是运行工程造价跟踪审计的依据,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全程监控有效应用于全部建设项目的各个环节当中。而不同环节实施过程中,审计监督的措施也各具特点。另外,运用该模式的工作人员在开展日常工作的过程中,也应当对工程实施具体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提升审计监督工作的针对性。为了预防事后审计现象的产生,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进行明确的分工并相互配合,从而有针对性的对项目某一环节展开跟踪审计工作,促使同步现象在工程项目建设和工程造价跟踪审计中得以体现。 

3.5明确跟踪审计的职能定位 

跟踪审计主要有三方面的职能:造价签证、工程监督与评价以及提供咨询和建议。跟踪审计不仅要核实工程造价,作为承建方和建设方的结算依据,还应该对工程管理中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等各参建主体履责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并向建设方汇报,对整个监督、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和提供咨询意见,以便工程管理的效率和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在实施跟踪审计时,审计人员应根据跟踪审计委托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职责,严格遵守监督咨询的角色定位,根据实际需要通过建设方或监理单位去解决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能越俎代庖。 

3.6重点做好设计和施工阶段的跟踪审计 

(1)做好设计时的工程造价审计 

有研究表明,设计时的造价审计在项目决策正确的前提下,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高达75%以上,设计中影响造价的主要因素有很多,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影响的因素还不同,我们以民用建筑为例,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如:建筑物平面形状和周长系数、住宅的层高和净高、住宅的层数、住宅单元的组成及户型、住户面积、住宅建筑结构的选择等。作为我们审计人员,应该清楚这些影响因素,对接下来审核工作是有很大帮助的。比如:在审核设计方案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影响造价因素的内容对不同设计方案进行审核造价,从而选出最优的设计方案,既能满足造价要求又能满足业主要求。除此之外,审核设计阶段造价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设计概算是否满足批准的建设项目建议书或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另外,设计概算一经批准,将作为控制建设项目投资的最高限价,未经规定程序批准,都不能突破这一限额。所以,在日常审计工作中,一定要把握好在投资估算范围内的同时又能满足控制施工图预算的要求。 

(2)在施工阶段进行造价审计 

在施工阶段也要做好造价的审计工作,在施工时一般都会重视施工的进度,重视施工的质量,加大力度对施工进行管理,除此之外,相关责任人还应该意识到造价审计的作用,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审查,施工人员遵循设计要求,如果项目施工出现问题,需要进行返工,因此需要加强核实审计工作,特别是需要严格控制不必要支出,降低成本。此外,还要严格管理工程合同,并且工程施工阶段需要履行合同职责,按照合同要求进行,保证工程质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建筑行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做好建筑工程全过程控制的造价跟踪审计工作意义重大。跟踪审计模式在工程造价中的有效应用,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和知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模式的有效应用,不仅能够减少工程项目的成本,同时对遏制腐败和违法行为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工程项目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加大对跟踪审计模式的应用力度,并在实践中逐渐总结经验教训,有效解决该模式运行过程中的各种细节问题,从而为我国建筑领域的长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征.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探讨[J].经济师,2012,(11):168-170. 

[2]彭红涛,邱忠毅,姚新宇,等.建设项目工程造价跟踪审计运行模式研究[J].施工技术,2014,40(4):60-63. 

[3]张穗华.创新跟踪审计模式强化“免疫系统”功能为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保驾护航[J].财经界,2013,(23):239,245. 

[4]李红玲.基于咨询方的住宅项目工程造价跟踪审计方法研究[J].当代经济,2014,(19):40-42. 

第6篇:公共空间设计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校 基建项目 控制工程造价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a)-0149-01

随着我国高教事业蓬勃发展,高等学府扩招规模不断加大,高校的基本建设也随之加快,项目投资也越来越大。建设工程事关百年大计,因此保证质量控制造价,是高校基建管理人员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文结合实际工程,试就这一问题作如下探讨。旨在充分利用有限的基建资金,避免造成损失和浪费。下面分别从设计、施工、结算三阶段阐述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1 控制工程总造价,关键抓好设计阶段管理

由于长期以来对投资控制各阶段认知上有偏差,建设单位往往忽视工程建设项目前期阶段的投资控制,而把控制工程造价主要放在施工及竣工结算阶段上。实践证明,若要控制好工程总造价关键是抓好设计阶段的管理。重视工程建设前期的造价控制,建设单位必须贯彻事前控制的指导思想。应从以下三方面做好建设前期造价控制。

(1)设计阶段优化设计方案应运用价值工程。同一工程可以有多种设计方案,就会产生多种工程总造价,如何选择最优设计方案,既满足功能需要又保证工程造价不高?可运用价值工程原理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对工程进行充分分析,找出以最低的建筑产品寿命周期成本来实现其必要使用功能的设计方案。应注意一点,应用价值工程控制投资,要把项目功能和项目造价两者进行综合分析,绝不是工程造价越低越好,而是功能与造价的比值越高越好,寻求建筑项目的功能和造价的最优点,这样选择出来的设计方案才是质佳价廉的好方案。

(2)大力实行限额设计。在设计阶段应积极推行限额设计。限额设计是通过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确定的,这种设计方式不是只侧重如何节约投资,而是以科学为依据、尊重事实、确保科学设计。长期以来设计阶段往往忽视工程造价控制,而采用限额设计则会杜绝这一传统弊端。但若更好发挥限额设计的优势,则要求设计者不仅有过硬的设计经验,还应具备工程造价专业知识,将设计理念与造价控制策略结合起来,就达到了限额设计的目的,从而为工程造价控制展开良好开端。

(3)充分发挥工程合同控制造价的作用。建设单位应采用规范的标准设计合同,且严格审核设计合同各项条款,特别是经济条款,在其中必须具备关于设计变更及修改设计费额度的条款。例如,设计变更费超过施工合同价款的某一比值时,则条款规定应扣罚设计单位一定比例的设计费用。利用合同措施对设计单位进行约束,从而使得在设计标准、设计规范、概预算指标及工程量等多方面得到控制。此外,高校必须对设计变更严格控制,制定标准的设计变更程序。对需要变更的项目,首先进行造价和工程量的增减分析,经学校领导及相关部门批准,设计单位发出图纸和说明后,可发出变更通知,调整原合同的工程造价。

2 施工阶段造价控制是必要保证

(1)首先要制定出先进合理的工程造价控制目标,定期对工程造价实际值与目标值进行比较,找偏差,究原因,采取最佳控制措施,确保工程造价控制目标能够顺利完成。

(2)建筑材料价格高低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成本,因此控制造价的有力措施是材料价格的有效监管。在确保材料质量的前提下,对材料价格进行严格把关,努力将建材价格控制在质好价廉的标准上。

(3)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大前提下,对施工单位提出的各类施工方案在技术上、经济上进行对比分析,选择出最合理施工方案。好的施工方案,能够使各项资源达到最优配置,进而实现工程造价控制目标。

(4)加强造价控制要技术与经济并重。要实现最佳的造价控制,要从技术、组织、合同、经济等各方面均采取有效措施。建设单位要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现场管理人员的"经济"观念、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其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配合施工单位做好最佳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合理安排人、财、物,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速度。

3 严格进行结算,加强审核力度

(1)审计要严格实事求是。在进行工程竣工决算时,建设单位审核人员应坚持按合同办事,对工程预算外费用应严格控制,对于未按图纸要求完成的工作量及未按规定执行的施工签证一概核减费用,凡合同条款中明确包括的费用,若未按合同条款履行的违约行为应核减费用,严格把好审核关。要注意的是,对工程量清单招标工程的结算,投标人的综合单价一次包死不作调整。结算时,实际发生的工程量变更和因建设单位原因造成的工程量清单漏项或计算误差应给予调整。在工程量调整时的结算中,工程量清单中原有的项目,应按报价中的综合单价确定;工程量清单中有类似的项目,应参照类似工程项目报价中的综合单价商定;工程量清单中没有的项目,按现行预算定额及有关规定结算。

(2)实行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要把好开标前的审计,开标、评标审计,定标、合同审计,及决算审计关。开标、评标、定标、合同审计,主要是审查其合法性合理性,公正性及可操作性,竣工决算审计目的是促进建设单位强化管理意识、完善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方法等,使工程建设投资达到最佳的经济性、效率性,审计人员须秉公办事,坚持审核原则,从严把关;工作中应坚持深入施工现场,了解工程变更内容的具体做法,熟悉工程变更增减工程量情况,为决算审计打下基础,同时要建立严格的审计制度,审减率直接和岗位责任、评功评奖等挂钩。严格坚持项目全过程审计制度,对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必将发挥巨大作用。

综上所述,高校基本建设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作,它贯穿建设项目的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的全过程,具有极强的政策性、技术性、经济性和实践性。这就要求我们高校基建管理人员对工程造价的管理要始终应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时时要有控制投资的经济头脑,充分利用和认真分析建设周期中的重要信息,把握住市场经济的脉搏,减少或避免建设资金的流失,最大限度地提高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实现高校建设工程的造价控制目标。

参考文献

第7篇:公共空间设计方法范文

【关键词】 现代建设工程;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有效控制

前言

建设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应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主要包括项目决策、工程设计、工程施工三个主要阶段的造价控制。而国内外的研究资料表明,项目决策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为95%-100%,设计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为75%-95%,施工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仅为5%-10%。由此可见,项目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是重点,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是关键。

反观我国建设项目造价控制,令人遗憾的是,长期以来作为投资人的建设单位将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重点放在工程施工阶段,普遍忽视工程前期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管理缺少有效可行的方法和手段,这显然违背了建设项目造价控制的基本规律,因此,研究建设工程如何加强设计阶段造价有效控制和管理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一、加强现代建设工程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

要建设一个项目,首先要对项目进行全面规划,这就是设计阶段的任务。设计方案是进行施工的依据,也是控制造价的重要环节。一个项目的设计费用虽然只占到总费用的很小一部分,但一个好的设计方案对总造价的影响程度却是不可估量的。因此,要控制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必须先对该项目的设计阶段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进行合理有效控制。再者,设计阶段是对建设项目的一个全面的规划,还没有实施,有什么修改都比较容易,所以就更应该把设计阶段做好,这样才能减少后期不必要的损失,更好地控制项目的工程造价。

二、建设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存在的若干问题

1) 设计招投标不彻底。

我国现行的招投标只是把重点放在了项目的方案设计阶段,而没有单独进行项目施工图设计招标和项目技术设计招标。假设一个项目中标了,也就是方案设计中标,其他两项也就相应中标,所以项目施工图设计人员就没有多大的压力,竞争也不像施工方案设计人员那样激烈,从而造成缺乏积极性的结果。

2) 设计标准应用不好。

设计方面的专家经过多年来长期积累的工程建设实践经验和科研项目成果,最后生成了工程建设标准和工程设计规范,它是进行工程建设项目所必须遵守的规定和依据,对控制项目的造价意义深远。而现在的设计单位对设计标准和规范应用不理想,没有更深层地理解标准和规范的含义,没有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它的价值,所以自然不会在控制工程造价中收到好的效果。

3) 设计监督和风险制度不全面。

设计监理在我国也有一定时间,但在实际操作中设计监理不像想象中那样,真正能按照监理规范进行的很少。设计风险制度在国内也提到过,但设计单位虽在理论上对工程事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在实际工程中,只是退还设计单位部分设计费。

4) 工程技术与造价控制结合不够紧密。

当前,普遍认为设计阶段是设计人员的工作,而工程造价控制方面则是造价人员的职责。造价人员对工程的概况、现场情况了解很少,无法将各种实际中的影响因素考虑进去。大部分设计人员专业水平很高,但缺乏造价控制意识,设计思想比较保守,创新意识不高,在设计中很少进行多种方案的比较,即使进行多方案比较也只注重建筑物的造型效果、材料的定样和其使用功能,而忽视造价方面的比较,认为工程造价管理问题是造价人员的事;还有,设计人员与造价人员不能紧密相结合,沟通极少,造价人员也只是根据工程图纸和相关定额、文件、取费标准来编制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并不与设计人员研究造价控制的方法和本项目在不改变外观及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如何节约投资成本;建设单位对设计方案的审查,更注重施工安全性和技术性的考核,往往忽视项目投资的造价控制。

5) 勘察、设计、施工各主要环节之间存在脱节。

一般的模式是先设计,再招标,再施工。在这中间,勘察、设计、施工各主要环节之间连接的不紧密,存在脱节。由此带来了工程建设周期长、效率低、经济效益差等问题。勘察、设计和施工单位不能互相沟通,没有一个定性目标。施工单位主要想尽快完工,不会对有疏漏或错误的设计图纸负责; 设计单位只考虑建筑本身的因素,而忽略了建筑的成本和后期施工的具体问题,对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方案也不用负责。造成设计图与施工和实际联系不紧密,在施工过程中漏洞百出,甚至施工单位无法按图施工,必须由设计院进行补充、变更、修改设计,既造成重复工作又影响工程工期和施工质量,增加成本,使利润降低。同一个工程的承包商对设计图纸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同时在质量、安全、进度和现场管理以及衔接部位缺乏统一调度和协调。

三、建设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有效措施

项目造价控制的前提就是在前期设计阶段,只有设计阶段在造价控制方面有好的对策和措施,才能节约投资成本,加快工程速度,提高工程质量,从而有效地控制项目工程造价。

1) 设计方案要进行招投标。

设计成果的优劣直接受到设计单位的专业水平的影响,而设计成果的优劣又直接影响到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所以选择一个好的设计单位才能从源头上控制工程造价。方案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是工程设计的三个阶段。方案设计要进行招标,选择安全、技术、施工、经济各方面都比较合理可行的方案,才能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效果。方案设计中标以后,还要进行项目设计阶段的施工图招标、项目设计阶段的技术招标。要有整个项目的技术分析、成本分析,通过各方面的分析,最终选择出一个在经济、技术、效能等方面都比较合理的设计方案,以最少的成本创造出最高价值的产品。

2) 合理选择设计方案。

方案设计中标后,还要进行施工图设计。在设计中,规定的各项标准、施工流程和施工工艺、材料价格等一系列因素,都会影响到工程的造价。一定要邀请有关专家进行系统地分析和论证,把能够想到的因素都考虑到,将这些因素和分析都渗透到施工图设计方案中,将施工方案进行优选,从施工与经济结合的前提下进行充分论证,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工期和节约成本,控制造价,最终选出合理的设计方案。

3) 提倡用标准设计图集。

标准图集是设计方面的专家经过多年来长期积累的工程建设实践经验和科研项目成果。如果能很好的运用标准图集来设计,可以加快设计速度,从而加快工程的进度。还可以降低设计变更发生的频率,节约时间,减少出错的机会。采用标准图集还可以节约成本造价,提高工作效率,从而缩短工期,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4) 考虑限额设计。

设计阶段的依据是该项目已经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再融入该项目的投资估算指标这两项,土建和安装专业在设计前要依据提前分配好的投资额度进行设计,不但要确保工程质量,更重要的还是不能超额。

5)考虑用量指标。

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人员通过结构受力和荷载进行计算和分析,对钢筋和混凝土的使用量配比进行充分的可行性比较及分析,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节约钢筋和混凝土使用量,而不是盲目的加大安全系数,增加钢筋和砼用量,这是建设项目主体工程施工阶段造价在设计阶段控制经济合理与否的关键部分。

6)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综合素质。

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是一项综合性工作,设计人员、技术人员、造价人员都要具备比较好的职业素质。加强在前期设计阶段的从业人员的素质教育,使设计人员既懂工程设计又懂造价分析,从而提高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工程技术人员要熟悉概预算定额和材差信息;造价人员也应了解最新的设计理念及构造措施、施工工艺、施工规范等专业的知识,从根本上弥补各个专业之间缺乏协调、沟通的现状。

第8篇:公共空间设计方法范文

关键词:残余抗原模型 核电设备 项目风险监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能源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核电作为清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依然是我国解决当前能源问题的最佳选择。为提高我国核电设备企业在国内及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国家提出要不断深化核电设备的国产化进程[1]。鉴于核电设备普遍存在的安全性能要求高、供货周期紧张、项目投资额大等特点,核电设备供货项目作为一项规模庞大、环节复杂的工程,其执行风险愈来愈大。为此,本文对此类供货项目的风险进行深入研究,基于残余抗原模型对项目的进度、质量及费用风险进行全面监控,以期获得项目的成功。

1 供货项目的风险分析

核电设备供货项目管理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进度,即所供物项的按期交付;

二是费用,将供货项目的投资和收益处于受控状态;

三是质量,即确保交付物项达到工程设计要求。

由于核电设备在设计及制造需执行全过程的质量计划,因此可以将质量风险与进度风险结合起来考虑。例如,工程样机的实验中若发生了与不满足设备质保等级要求的技术指标,而必须进行大的设计变更,则会造成设计进度的极大延误;又如,设备或制造过程中出现了Ⅲ类不符合项,部件则必须通过报废处理,若该部件属于加工制造的关键路径,也会极大地影响项目的整体进度。综合考虑上述因素,本文在计算项目风险时主要考虑进度风险及成本风险两大因素。

2 基于残余抗原模型的风险监控方法

2004年Wilson提出基于残余抗原模型的人工免疫系统[2],采用统一的生命周期控制算法,通过抗原的反复刺激来完成淋巴细胞的记忆学习。其原理为:端粒是正常人体细胞中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随着细胞分裂而逐渐缩短,直至长度为0时细胞将死亡。当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后,端粒长度会延长,获得较多的子代序列,从而导致再次发生抗体反应的概率较高。

4 结果分析

结合项目成本/进度偏差表和项目成本/进度风险免疫力曲线对项目的成本和进度风险监控进行分析。

设计阶段:由成本/进度偏差表可以看到项目的成本偏差大于0,表明项目费用在预算范围内,但进度延后;但参考免疫力指标,可以发现此时费用风险免疫力较低,进度风险免疫力较高。上述两项指标说明设计阶段的进度虽然有所延误,但对项目的整体计划造成的风险较小,费用虽然在预算范围内,但是成本存在失控的风险。因此,在制造阶段应加强项目的成本监控。

制造阶段:项目的成本偏差和进度偏差均小于0,表明此时的项目费用超支且进度延后,但是参考免疫力指标可以看到,通过管理者的成本监控,费用风险免疫力得到了有效提升,但是进度风险免疫力有明显的下降。因此,管理者在下一阶段中应重点关注进度问题。

调试阶段:费用偏差大于0,及实际费用已控制在预算范围内;进度偏差有所减少,但较计划进度依然有所延误。鉴于此时的成本与进度风险的免疫力均有较好的数值,项目管理者可以考虑制订相应的调试赶工计划,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在不超过成本预算的前提下。

5 小结

本文参考免疫策略提出基于残余抗原模型的供货项目风险监控管理,重点关注项目的进度风险和成本风险,并定义项目在此两方面的免疫力,强调在项目风险监控中,应在分析进度偏差和成本偏差的基础上,根据进度和成本的风险免疫力大小调整相应的管理措施力度及侧重,进而实现对项目风险的有限控制。

参考文献:

[1]陈洪.中国核电设备材料国产化的前景及展望,特钢技术,2007年,第13卷第3期.

第9篇:公共空间设计方法范文

一、独立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公共空间设计》课程特点及定位

以南华大学船山学院环境设计专业课程建设为例,虽依托于母体高校“产、学、研”、“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模式,但有着自身的独立性与发展特点。其中,《公共空间设计》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适用对象为大三年级学生。该课程的先修课为《CAD装饰制图》《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室内设计原理》《居住空间设计》,目的是全面发展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并建立起学生对整个专业的全面、系统认识,同时也是公共空间设计课的知识基础。公共空间设计课程运用先修课程中所学到的各种艺术处理手法进行空间功能布局与设计项目训练,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艺术创作能力为前提,强调理论与实践技能的内在关联性与逻辑统一性。如何在课程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掌握公共空间设计的核心知识与设计技能,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这成为公共空间设计课不同于其他专业必修课的显著特点。

二、独立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公共空间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思路

如上所述,独立学院需要结合环境设计专业的特点及行业对于相关人才的需求构建一套完整的公共空间设计课程教学思路,采取“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的循序渐进的思路进行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1.课程目标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需要确切的目标。公共空间设计课程的总体目标包含两个层面,一个是知识目标,需要学生掌握概念、功能、设计的前提与思考、设计的表现手法;一个是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公共空间功能规划能力、施工图与效果图表现能力、设计实践与综合管理能力、项目协调与团队合作能力。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而言,能够学以致用才是关键。适用于独立学院的公共空间设计课程目标应具备发展性:第一,引导学生重视并掌握基本原理与基础知识;第二,引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在实践中验证理论;第三,引导学生自主的树立问题意识,能够结合实际能动地吸收知识。2.课程内容设计。公共空间设计涵盖的空间类型较广泛,在理论和实践跨度上具有交叉综合的特点,大量的知识点与有限的课时是首当其冲的矛盾问题。公共空间设计课程内容可以有的放矢,分为两大部分,其中设计1以办公空间、餐饮空间为核心;设计2以商业展示空间、娱乐空间为核心。除此之外,重难点不突出、内容不能适时更新也是一大现实问题。如今,在设计观念转变、建筑趋向一体化的形势下,仅仅讲授功能单一的公共空间无法顺应时展的需要。以建筑综合体设计内容为核心的公共空间设计课程包含居住、办公、餐饮、商业、展示、娱乐、观演空间等,将其概括为办公综合体与商业综合体两大模块,这对于独立学院学生来说更具有实践的指导意义。3.课程方法设计。公共空间设计课程的教学既有很强的理论性,也有很强的实用性。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让独立学院的学生获取充分的职业能力。针对该课程发展性目标的特点,可将课程教学方法设计为专题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专题教学法突破课程教学大纲的局限性,通过拟定若干个相互关联又各自独立的设计专题,经过系统的整合,让学生把握最前沿的行业动态和知识点。分组教学法是建立在专题教学的基础之上,将学生分组并围绕特定的专题展开教学,激发竞争意识并调动学习积极性。模拟教学法主要环节为创设情景,模拟项目实施全过程,通过多媒体或实物投影展示的方式,让学生更形象、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项目教学法将学生带入真实的项目环境中,以任务为导向进行教学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4.课程评价设计。公共空间设计课程的教学评价形式较为单一,仅以课堂平时表现和设计作业作为主要评判依据。多层次、综合性的评价体系才能将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因此宜采取校内外结合的评价形式,包括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一是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出发,通过调研报告、文案撰写、设计制图与表现、PPT答辩、考勤与课堂表现等几个方面来考核;二是从学生的实践能力出发,通过实习单位的专家评估,包括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建立起动态的评价系统,使教学更接近行业标准。

三、独立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公共空间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1.专题式教学策略。专题式教学主要是将教学内容以专题的形式分阶段进行,每个专题有着独立的教学主题,具有体系化与针对性的特点。在公共空间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根据先修课程与辅修课程的特点,设置办公综合体与商业综合体两大不同阶段的专题内容。从居住空间设计到公共空间设计1的学习,就是从家装思维向工装思维的转变过程。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具体设置“SOHO居家办公—商业办公间—办公综合体—餐饮”的专题衔接;公共空间设计2的专题教学思路为。“商业综合体—酒店综合空间”。每一个专题都包括理论与实训环节,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2.模块化教学策略模块化教学主要是将教学内容分为若干个单元模块,并采用讲授法、讨论法、调研法、实验法等多元综合化的教学方法进行针对性教学。模块化教学往往与专题教学有机融合,才能起到以点带面、系统化的教学效果。公共空间课程模块化教学的构建就是建立在专题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将其划分为若干个模块。例如:商业综合体专题划分为展示、卖场、餐饮几大模块,模块之间可自由组合,可以自主选择“展示+卖场”、“展示+餐饮”、“卖场+餐饮”等多种组合形式,将每个知识点与整个知识体系进行整合,提高专业学习质量。3.报告式教学策略。报告式教学的传统形式是聚焦某个特定的主题,采用讲座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对知识形成整体的意识。本文阐述的公共空间设计课程报告式教学与传统形式有很大出入,包括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面。其中,教学主体不是教师或者专家,而是学生,将室内设计竞标的方法理论与实训专题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上台汇报PPT,教师与部分学生组成答辩小组,全程模拟室内设计竞标阶段的全过程。报告式教学不仅能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能提高教学指导的效率。

作者:张颖 单位:南华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环境设计系

参考文献:

[1]周芬芬.南华大学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品牌(下半月),2014(1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