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闻传播的要求范文

新闻传播的要求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闻传播的要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闻传播的要求

第1篇:新闻传播的要求范文

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媒体传播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传统的新闻传播工作主要依赖于纸质传播、电视、电台等传播,但在新媒体环境下,对于新闻传播、记者专业素质等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因而在新形势下,推动记者做好新闻传播工作对于传媒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工作的变更入手,探讨记者为应对改革变化所具有的素质能力,从而提高记者在新闻传播工作中的作用,实现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工作的优化升级。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记者;新闻传播工作;对策

新闻传播工作的基础在于新闻消息的有效性、即时性,而新闻传播工作的消息则主要依赖于新闻记者的收集、构建产生。因而,记者在新闻传播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新闻传播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不仅仅要求新闻传播工作能够在新媒体环境下实现渠道创新,还要求记者能够创新新闻传播的内容,把握人们对新闻消息的主要需求;另一方面,在新媒体环境中,各个新闻传播行业的竞争日益加强,提高竞争优势的重点在于人才,即在于记者的素质和技能。因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实现记者工作的优化升级对于新闻传播工作、社会和谐稳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1新媒体环境下对记者工作的新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体环境的更改,记者在新闻传播中的工作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为记者工作带来良好机遇的同时也带来的较大挑战和新要求。一方面,要求提高记者的自身素质;另一方面,要求提高新闻传播工作的整体性,而新闻传播工作的整体性发展要求主要是依赖于记者这一职位而实现的。

1.1新媒体环境下对记者自身发展的要求

新媒体环境下指媒体行业进入了利用互联网传播信息的时代,因而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媒体对于记者自身提出了不一样的要求。事实上,传播中记者编辑能力强、新闻报告观点新颖等优点,渐渐的不再满足新媒体环境下人们对于记者工作的要求,当前记者工作的新要求主要如下:一是,要求记者拥有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主要是由于新媒体对于新闻传播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技术,因而要求记者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能力,能够有效处理和发展新闻网站等工作;二是,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发展的主要方向在于人们的需求,要求记者能够有效预测评估出人们的关注重点,站在人们的前方进行新闻的采编播报[1]。

1.2新媒体环境下对新闻传播工作的要求

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们对于新闻播报行业的发展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一是,要求媒体传播行业实现播报渠道的多样性,即充分利用新媒体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新闻播报渠道,在新媒体环境下,大的新闻传播媒体已经实现了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开展新闻播报;二是,当前经济环境中,人们对于信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由此带动越来越多新闻传播行业出现在市场中,增加了各个新闻传播行业的竞争,因而要求新闻传播行业对内加强内控管理,提高记者专业能力,对外提高新闻宣传的有效性;三是,当前的环境中,同样要求新闻媒体能够正确定位自身的发展方向,制定战略定位,从而带动整个企业的人力资源、资金等朝着同一方向发展,实现新闻传播工作的整体性和有效性[2]。

2新媒体环境下记者做好新闻传播工作的对策分析

新媒体环境下记者做好新闻传播工作要求应从当前新闻传播行业所遭遇的挑战入手,从而有效解决相关问题,提高记者完成新闻传播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1记者解决新媒体环境下记者自身发展问题的对策

1)要通过提高记者的新闻从业素质,从而达到提高新闻传播工作有效性。主要是由于新闻工作内容与情感表达是密不可分的,但同时两者之间要把握一个度,避免因情感而丧失新闻原本的教育职能。所以在新媒体环境下,首先,记者应该秉承真实性的原则对新闻事情进行客观、准确的播报;其次,记者用清晰的头脑武装自己,具有清晰的工作思维,由于当前的新闻传播主要是实现“网络+”的形式,记者具有清晰的工作思路,在把握新闻传播规律的基础上,对网络思维进行创新发展,抓住新闻中人们愿意关注的新闻点进行深入播报。例如:2016年年初的朋友圈中的“两头鹅”在新闻中走红,某报社记者通过设置关于两只鹅的最终下场,使该新闻一度登上各大新闻网站的热搜榜。这主要取决于记者对新闻热点的把握,因而完善了记者的新闻传播工作。

2)提高记者的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意识来满足记者应对新媒体环境中对记者素质的挑战。在新媒体环境中,新闻传播工作的受众面更加广泛,信息处理量较大,信息资讯更新快。因而记者工作应该具有正确的职业道路和社会道德,不会为了增加新闻传播的影响力而罔顾社会道德,对一些消极信息进行大肆宣传。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好的记者能够推动自身发展,如:学习参考其他记者的新闻稿,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还可以通过百变人生,领悟到社会的真理[3]。

2.2解决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工作发展问题的对策

新闻传播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一方面,记者能够发挥作用,有效的处理。另一方面,问题只有新闻传播方面才能彻底处理。一是,通过拓宽记者的综合业务能力来解决当前新闻传播竞争大的问题。在日益复杂的竞争环境中,记者势必要不断的拓宽综合业务能力,实现同其他传媒企业的合作发展,同时加强网络信息技术,推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的运营和采编,从而加强新闻传播的互动性。例如:某企业的新闻记者,在2015年为企业构建了在线网站,通过构建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提高了企业的新闻信息宣传的效率,当地对于该企业的了解同比增长了12%,扩大了企业影响力,推动企业发展。二是,新闻传播行业通过加强对记者的专业培训,即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行业为记者提供免费的学习和培训机会,从而提高记者的专业性,增加记者对新媒体的认知和掌握。最终发挥自身优势带动新闻传播发展[4]。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环境下主要是指新闻传媒实现网络化发展,而记者在新的形势下呈现出专业素质缺少、对网络媒体认识不够、在网络媒体中不能坚持自我等问题。与此同时,传统的新闻传播行业面临着内部管理不够、记者资源的优化配置较差等问题。因而,加强记者的新闻传播工作必须要从记者和新闻传播行业两方面入手,通过记者专业素质的培养、职业素质的提高来解决新媒体下记者的发展问题,另外,对于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问题也必须通过加强记者的综合业务能力,完善相关培训体系等方式来处理,最终实现记者在新闻传播中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拉拉.当前我国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2]周昊.新闻记者在采访中的人际关系平衡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4.

[3]钱晶.浅议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记者如何做好新闻传播工作[J].新闻研究导刊,2015(21):109.

第2篇:新闻传播的要求范文

关键词: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现状

英国作为主要的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之一,是现代高等教育发源地之一,新闻学起步较早,在新闻传播学教育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值得我们进行学习、研究与借鉴。

一、中国新闻传播学发展趋势

随着新闻装备、人们思想观念、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新闻传播学得以飞速发展,并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与特点。

(一)、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交叉融合。传统的新闻学研究突出实用性质,淡化理论性。传播学被引入新闻学界以后,新闻学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研究领域,它包括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多种传播媒体或形态,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的内容。这种融合不仅是原来两个学科的融合,而且与传媒活动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这就要求必须创新现有的课程设置以及教材内容的划分方式,重新构建一种适合新的环境条件的新闻传播理论。

(二)、新闻传播学的研究领域正在不断扩张。近年来,中国的传媒处于大整合的时期,传播业急速膨胀,传媒每日每时与社会发生互动,矛盾冲突的频率上升,新闻官司增加,社会对传媒职业道德不规范的指责增多。因此,传媒业自身的法治建设和职业行为的规范化,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传媒经营、新闻法治与职业道德成为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新领域。

(三)、新闻传播学的内涵不断拓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空前。从行政、综合市场、专业市场三个角度看中国电视产业的市场格局,中国电视产业呈现三大发展趋势:政府导向让位于市场导向;民营电视业将成为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电视资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同时进行,形成区域性传播中心。

二、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历史渊源

英国作为主要的西方发达国家之一,在近现代新闻传媒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新闻传播学教育源远流长。

(一)、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起步较早。

英国最早的日报《每日新闻》创办于1702年,是世界上较早采用双面印刷并分栏、较早形成近代日报形式的报纸;1851年出现在伦敦的路透社,是世界上首批诞生的新闻通讯社之一;1922年以民营形式组建的英国广播公司于1927年改组为公立(BBC)以来,已成为西方最大的公共广播电视机构;1936英国广播公司(BBC)建立的电视台是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英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也伴随着新闻媒介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英国人的观念中,掌握实际本领的最好办法就是实践,从实际接触中学习其中的技巧,新闻传播教育也不例外。这种理念影响着早期的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奠定了英国新闻传播学的地位。

(二)、传播学发展先于新闻学。英国的传播学出现在新闻学之前。早在上世纪30年代,一些社会科学家便开始对媒体效果研究产生兴趣,传播研究与传媒研究院系应运而生。西方新闻学的研究领域很早就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传播学,范围更加宽泛,设计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内容,以及广告研究,公共关系研究,媒体经营研究等。在英国传媒教育领域颇具盛名的城市大学新闻系被规划入该校的艺术学院,而另一所著名的维斯敏斯特大学新闻和大众传播却在同一个学院,还有一些院校的传播学被划入英语学院和商学院。

(三)、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起始较晚。在新闻与传播学教育方面,伦敦大学曾率先开设新闻学专业本科教育(非学位教育);最早开设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是卡迪夫(Cardiff)大学,于1971年开始进行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伦敦城市大学于1976年开始辨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但本科学位教育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英国的新闻与(大众)传播学教育、媒介教育起始较晚,但英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具有自己特色的大学教育传统和发达的传媒业等基础,在新闻与传播教育/媒介教育与研究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

三、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现状

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研究生层面的教育,新闻学教育与传播学教育区别较明显,而且整个学科领域的教育总体上也形成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学位点,而各校又自有其特色。

(一)、新闻传播学强调专业实践性。从新闻学与传播学教育的区别角度来讲,英国新闻学教育领域的学位点,虽然提供宽厚的理论框架,但更加突出的是强化专业新闻实践。无论是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媒介与传播系研究生教育中按媒介及其实务细分的专业方向设置,还是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介、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教育中划分较宽的专业方向设置,均要求学生深入某种媒介领域进行大量练习。而传播学领域的研究生课程设置,则侧重于传播学、文化学和相关学科的理论视角、争议点、研究方法等,以便为研究生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奠定宽广的理论基础。

(二)、新闻传播学教学要求严格。关于整个学科领域形成不同类型的学位点,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科的研究生教育,不仅有欧美较为常见的研究型、课程(教学)型之分,而且还有研究与课程(教学)型,而且对课程学习的数量要求非常高。就“ResearchDegrees”来说,不但该专业的博士学位点在时间分配上以研究为主,并对开题报告、研究项目和博士学位论文有严格的要求,要求博士论文达到8~10万,并强调博士论文对于专业的独创性贡献,而且该专业的哲学硕士点(A型)也要求学生聚焦于选定的研究领域并撰写4万词的学位论文。而该专业属于教学型(“TaughtProgrammes”)的硕士学位点,则要求研究生修满4门课,撰写1万词的学位论文。

(三)、社会科学特征明显。英国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研究新闻和传播活动的规律,表现出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从理论课授课内容也可以看出其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比如《新闻理论》,涉及战争与新闻、新闻业市场结构与新闻实践、新闻从业者为谁而工作、新闻与政治、国际新闻流与通讯社等专题。与英国相比,中国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新闻学教育表现出较强的人文学科特点,新闻学更多地“体现出政治与文学杂揉的特点”,“更具人文学科的特点”。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种新闻学教育视角与社会对新闻人才的需要基本合拍。

但是,“当新闻活动越来越表现为一种文化消费活动时,以社会科学的态度对待新闻学已是一种必然选择。”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把握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律,可以让新闻学教育更贴近现实操作。

(四)、学校教育国际化特色突出。此类学校师资构成较为国际化,不少教师来自国外;其学生结构更呈现出国际化特征,约50%的研究生是外国留学生。这种师、生构成的国际化特点带来的文化间的相互融合,一方面增加了彼此间了解不同文化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以及对于新闻与传播学领域的重要概念的多元文化理解;但同时也因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带着其对一些重要概念的不同理解在一起学习而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社会传播现象和传播学科的跨学科性质,在当今时代传媒的传播活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这种跨学科、个性特色突出的专业方向,有利于培养宽口径、复合型的传媒人才,也有利于对于传媒实践的深刻理解。

第3篇:新闻传播的要求范文

关键词 科技新闻;读者群;扩大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8-0003-02

当前,我国科技新闻处于弱势地位。由于科技新闻内容的专业性,对受众的知识文化水平有相当高要求,使得科技新闻的受众范围也比较狭小。科技新闻传播承担着科普教育功能,但我国目前公民的科学素质整体水平不高,还没有树立比较强的科学意识,整体的科技创新能力也不足,这就对科技新闻传播提出更高要求。本文旨在通过探讨科技新闻读者群扩大必要性与可靠性、存在难度的分析,阐述扩大读者群的相关措施。

1 科技新闻读者群扩大的必要性

1.1科技新闻科普教育功能的内在要求

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普及社会教育,是新闻事业重要的社会功能。而科技新闻的传播,也决定了科普教育功能必然成为其重要功能。它以新闻采编人员为传播主体、以社会大众为传播对象,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介,以报道科技事件为特色的新闻宣传活动,向受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受众的科学素养,同时弘扬一种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近年来,我国科学素养的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同发达国家尚有差距。科技新闻的传播,对我国未来国民综合素质的培养、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及国家民族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必然承担着普及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兴趣与科学素养的重任。

1.2科教兴国战略的题中之义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要真正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必须要转变思想,努力提高全民对科教兴国战略的认识,同时需要努力培养具有高水平素质的科技人员。而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还需要全社会各种社会力量的参与和努力。要真正做好这一点,必须做好全民的基础性教育工作,而实施义务教育、努力办好教育事业,则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最主要途径。在基础性教育阶段,通过加强科技的宣传与普及工作,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兴趣,让青少年掌握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最基本的科学素养,这样才能为他们以后的培养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 科技新闻读者群扩大的可能性

2.1兴趣与求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的基石

由于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人们对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便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产生一种极强的猎奇心理,凡事都想问一个为什么,迫切地想知道事情的本来面貌,以及事情为什么会是这样。有了这种兴趣,他们便会化被动获取为主动地探索,并在探索过程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效果也会事半功倍。有了兴趣,便会产生一种求知欲。而求知是人的本能,这种本能不仅是生存的需要,更是一种心理满足感所需求的产物。而人类的求知通常有两种途径:一是生产和生活实践;二是知识的交流与传播;由于自身的有限性,满足这种求知欲望,我们更多的就要依靠现代传媒,这为科技新闻的传播提供可能。

2.2求新与求实

了解新事物,获取新信息,增加新知识,这样人们就能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中不断进步,并努力改善自身,获得自身的发展。而科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科技事实的报道,这就决定了科技新闻的传播能够带给受众对新事物、新知识的了解,这些新的内容便会不同程度地吸引受众的眼光,特别是当他们的关注点与报道内容相一致的时候,就会促进他们对这部分内容的持续关注,从而培养稳定的受众群。

在信息社会的当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便捷,信息量也越来越大。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单纯地追求信息的表层,更多的强调信息对人们的有用性、实用性。科技新闻的传播不仅向人们提供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同时也让人们掌握和利用先进科技,促进自身和社会的发展。如杂交水稻的育种成功,对于提高单位亩产,改进人们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磁悬浮技术则关系着人们现在和未来的出行状况等等。这些都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成为吸引受众关注的诱因。

3 科技新闻读者群构建的难度

3.1科技新闻的专业性

科技新闻是科技信息的载体,它向人们传递的是科学技术领域里最新的发展动态和最新发现。而科技信息因其专业性比较强,涉及某些科技前沿信息,专业术语、专业名词与各种各样的理论公式繁多,内容比较深奥与枯燥,这就决定了只有掌握了一定相关基础知识的专业的技术人员才能更好地理解,从而导致了关注它的人也局限在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科技工作者。由于科技新闻所传播的内容距人们的普通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再加上其内容的晦涩难懂,这就让普通受众很难对其产生兴趣,从而使科技新闻的传播范围的深度与广度大受影响,进而影响科技新闻的传播效果。

3.2科技新闻的传播惯性

当前,我国科技新闻处于弱势地位。其主要表现在科技新闻传播失重、失真、失效。由于我国传媒资源里专门的科技新闻传播很少,加上科技新闻信息传播总量比较少,导致其传播“失重”;科技新闻报道中大量出现虚假新闻报道,其传播也追求娱乐性,再加上其传播问题的不足,产生其信息整体上的不真实,从而导致其传播“失真”;而科技新闻传播“失重”、“失效”又必然会导致科技报道的“失效”,其最突出表现是新闻接受的缺位和新闻受众的缺席。而科技新闻之所以处于弱势地位,与传播惯性原因密不可分。当前,“传播新闻框架结构和新闻媒体类型的基本格局是:时速新闻占鳌头,经济新闻是重头,社会新闻有看头,娱乐新闻有‘户头’。”科技新闻因其内容的专业性,得不到传播者与受众的重视,从而产生了对科技新闻信息传播的不足。

3.3受众自身条件的限制

由于当前科技新闻信息的传播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使得对它的读者的文化程度有一定的要求。由于人们的受教育程度不一样,对科技新闻传播内容的理解力也会存在差别,而那些知识文化水平低的由于存在理解上的困难,他们的注意力更多的局限在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各个方面,对于与日常生活关系不是很紧密且难以理解的科技信息,自然不会进入他们关注视线,同时由于专业性的限制,隔行如隔山,对非专业领域的受众也会存在困难,这就决定了想要扩大读者群就必须很好解决科技新闻信息的可读性。

4 科技新闻读者群扩大措施的探讨

4.1观念的转变

要实现科技新闻读者群的扩大,首先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加强对科技新闻传播意义的再认识。只有真正的观念的转变,才能更好地推动行动方针的转变,实现读者群这一目标。我们的现状是全民的科技知识不丰富,整体水平不高,科技新闻的传播承担着科普教育的功能。这样才能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精神科学理性,用批判怀疑态度来思考观察社会现象,更好地认识和改造社会。

4.2国家政策的扶持

我国科技新闻处于弱势地位的改变,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与帮助。针对专门的科技新闻媒体的不足,建立一批优秀的科技新闻媒体,并通过国家政策的支持,使其不断发展壮大;同时,需要建立适合不同文化群体阅读的有针对性的科技新闻刊物,在不同文化群体中传播科技新闻,推动更多的人去关注科技;另外,由于科技新闻类的发行,很难与都市类报纸和学报同台竞争,难以获得足以维持他们生存发展和不断壮大的发行量与广告收入,这就离不开国家经济上的支持,通过优惠的政策鼓励科技新闻的发展。建立对科技新闻传播的支持与帮助,并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达到效果的,这就需要建立一种长效机制,来更好地推动科技新闻的传播与发展。

4.3媒体的转变

要扩大科技新闻的读者群,关键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科技新闻的接近性,即其内容与读者生活息息相关;二是科技新闻的易读性,即解决科技新闻深奥枯燥的问题。要做到这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第4篇:新闻传播的要求范文

第一,地方性原则。地方新闻传播中的地方性指的是生活习俗特色、语言特色、文化特色、经济特色、环境特色和地域特色等方面与其他新闻类型存在的差异,所以,地方新闻传播过程应符合地方性的基本原则,这就要求新闻采编人员要保证其所制作的新闻更加符合地方观众的需要,更具有亲切感,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和地方特色。第二,新鲜性原则。对于地方新闻的传播过程来说,因其距离新闻发生的现场更近,因而地方新闻具有得天独厚的新鲜性优势,然而,也有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为下述几个方面:第一是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足,若新闻采编过程遇到较大的困难,则采编人员会畏首畏尾,导致新闻信息的流失;第二是缺乏求新意识,缺乏提炼和挖掘新闻的能力,不愿抢新闻;第三是新闻的传播条件受到限制;第四是新闻传播版面有限,导致新鲜性流失。因此,地方新闻采编人员应主动提高其提炼和挖掘新闻的能力,抓住新闻的新鲜性,提高地方新闻的传播质量。第三,客观性原则。新闻的客观性是一种十分先进的现代新闻传播理念,其与新闻信息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的,脱离了客观性的新闻就失去了真实性。地方新闻传播过程的客观性原则,需要从下述两个方面加以把握:一方面是在客观性报道中融入指导性新闻,尤其是地市级报纸通常为机关把,因而其基本功能为新闻的指导性,而要避免盲目强调新闻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对客观性原则的基本应用方法进行准确把握,也就是应保证地方新闻传播过程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具体性。第四,真实性原则。真实性是所有新闻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这也是新闻传播权威性提高的基础,因而真实性原则对于新闻工作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意义。地方新闻传播也应遵循真实性的基本原则,其主要原因在于,地方新闻的传播影响力较小,且传播范围有限,因而读者的层次较低,新闻批评能力较差,所以,地方新闻传播中的真实性观众也通常不会进行认真思考。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这也是地方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常见误区。地方新闻的传播范围越小,其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也就越小,接近性也是观众对新闻价值进行客观衡量的基本标准。不论新闻传播媒体是怎样的级别,都应符合真实性原则,否则就会失去观众的信任。

2地方新闻传播的基本特征

第一,批评更加困难。由理论方面来看,舆论监督、批评和正面宣传三者之间并非相互对立的,然而,在实际进行批评报道时通常会面临较大的阻力与障碍,与省级和中央新闻媒体相比,地方新闻的传播存在更大的困难,因而所需的勇气也更大。由于地方新闻的传播范围有限,并需要与新闻当事人直接联系。部分批评新闻稿件刚刚出现,便会招致相关当事人的反对,有些当事人甚至会直接动用相关的社会力量对报纸、电视台和电台施加压力。一般情况下,与基层越接近的媒体,其传播批评稿件的难度也会越大,这也是地方媒体较少出现批评性报道的主要原因[1]。第二,参与性更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改革开放步伐的逐渐深入,群众参与新闻传播的观念也在逐渐加强,且很多的观众都希望通过屏幕或是报纸看到与自己相关的新闻。大量地方报纸、电视台和电台的出现,都为群众参与新闻传播过程提供了可能。乡镇企业目前也逐渐成为了地方新闻的主要关注对象。群众也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参与广播电视所发起的各类活动,主要包括卡拉OK、体育比赛和知识竞赛等。第三,服务更直接。地方新闻传播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为日常生活和生产提供服务,由地方新闻传播媒体的角度来看,其会对当地人民的生活和生产产生直接的影响,主要涉及商品供应、文化教育、科技知识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内容。在县级以下的广播台站中,气象报道是一项基础性且十分重要的服务项目。天气预报也成为了大部分农民收听收看新闻节目的首要关注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水旱灾害信息、病虫害防治及发展情况、技术指导等也都是农民的主要关注点。第四,宣传更有力。在舆论导向和思想宣传方面,地方新闻与观众距离更加接近,因此,只要其符合新闻事实、观点积极争取,则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力,树立更强的权威性。由电视广播的角度来看,由于其可以通过声音和图像向受众传播新闻信息,因而更加易于被人所接受、相信和关注,所产生的教育和引导作用更加明显。在报道人均收入、交通治安、市场物价、经济形势等新闻时,相关的数据和事例越贴近当地实际,其说服力和影响力也就越大。第五,要求更严格。在地方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信息对于真实性的要求越高,所受到的检验也更加严格。由于地方性新闻更加接近受众,甚至是很多受众亲眼目睹或是亲身经历的,因而也要求新闻具有更加严谨的真实性,一旦出现新闻信息失实的现象,则会立即被受众所发现甚至批评。第六,受众最关心。因为地方新闻更加贴近受众的真实生活,甚至是受众所亲身经历的,因而其新闻内容更加受到受众的关注。全省性或是全国性的普通性新闻对于受众的影响力,远低于本县或是本地区社会法制或治安、违法违纪查处案件、伪劣商品曝光、市场供应以及市政建设等方面的新闻;人们对于本地区劳模的关注程度明显高于其他省市的劳模;当地受众对于文化和经济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方面新闻的关注也明显优于其他地区的相同事件。

3总结

第5篇:新闻传播的要求范文

【关键词】媒介融合 全能型记者 核心能力

无论是在大众传播领域还是大众传播教育界,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当下一个热门话题。业态的发展需要相应的人才去支撑。随着媒介融合的深入,传播业界渴望两类人才,“一类是能在多媒体集团中整合传播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二是能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①我国的新闻传播院系只有少数几家设有媒介经营与管理专业,绝大部分只开设了几门相关的课程。教学内容和目标与实践相比都显得滞后,再加上媒介融合在业界也兴起不久,其发展规律和对人才的需求,都还没有在专业教育中得到体现。本文主要结合新闻采编人员展开。

全能型记者(有的叫全媒体记者)不仅要会采、会写,还会拍摄照片、制作视频、音频,会编辑整合各种信息,将一条新闻作多样化处理,为不同形态的媒体提供信息产品。多媒体整合传播策划与管理人才,必须精通各类媒介的特性,知道技术发展为传播提供的可能性,知道如何运用各种技术使传播内容得到更好的表现和获取最大收益。

我国的新闻传播院系通常是按照传播学、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有的把广告专业放在传播学名下)、编辑出版学设置专业。除了广告学,其它专业都主要以培养采编人员为主。而且专业的疆域分明,如新闻学的培养目标是为报刊培养记者和编辑,与此相应,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评论、报刊编辑等,不开设数字音频技术、广播节目编辑与制作、电视编辑与制作这些课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也一样不开设报刊编辑之类的课程。媒介融合所要求的全媒体记者如果按照传统的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显而易见是培养不出来的。可行的办法是改革――根据传播业界的发展对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进行改革。这就是“变”。死守传统的新闻人才培养体系无法适应变化了的媒介融合现实,不能培养出符合传播实践需要的新闻教育不能算是成功的教育。所以,“变”是必须的,关键是在哪些方面“变”。我认为以下两个方面迫切需要改革。

首先,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课程的设置是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设置什么样的课程决定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既然媒介融合要求全能记者和编辑,那么,课程的设置就必须体现“全能”性。如新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除了传统的采写编评外,还应该设置手机媒体、网页制作、广播节目制作、电视编辑与制作、网络传播基础等课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也需要增加新闻学方面的课程,比如特别需要增加各类消息、通讯、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的写作课程,这是由于广播电视新闻运用声音和画面进行表达,学生在思维习惯上往往具有直观性、浅显化的特点,在思维的抽象性、深刻性上需要向以文字为表达符号的报刊新闻学习,否则让他们以文字为符号,遵循文字的线性思维方式,写作以深刻见长的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时,会显得别扭。由于媒介融合大多以数字技术为平台(如平面媒体的网络化),因此,跟大众传播密切相关的数字技术和网络新技术课程要多开设。

其次,要对实践教学(主要是实习)和实验室进行改革。

以往由于专业的界限比较分明,导致课程体系和教学要求也因为专业的不同而有差异,比如,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多选择去报纸和期刊等媒体实习,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多选择去电台和电视台实习。而媒介融合的现实却要求记者和编辑掌握多媒体,具备多种能力。要做到这些,在实习时,就必须要求学生分阶段在不同类型的媒体进行,比如二年级在报社,三年级在电台和电视台,四年级在网站和具有融合媒体平台的媒介集团。总之,在教学计划里,要体现这个要求。为了满足这个要求,新闻院系必须有意识地建立不同媒介类型的实习基地。另外,由于大多数新闻院系还没有媒介融合方面的课程,在实验教学上就没有这样的教学项目,实验室也就没有媒介融合方面的设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南京大学金陵学院等少数院系有这样的实验室和媒介融合实验教学项目)。没有的,就要尽快建立(或与有融合媒体平台的媒体建立共建),设立多媒体传播的实验教学项目,只有这样,才能使媒介融合的理念和知识不仅仅停留在意识中,而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动手能力。

需要明确的是,在业界,真正的全能记者和编辑是非常少的,一个融合媒体记者(或叫全能记者)在新闻现场既要文字采访、记录、写作,又要摄影、摄像、录音,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很多新闻信息稍纵即逝,容不得记者一个一个的换采访工具和采访方式。对于文字记者来说,他在采访时还能够兼顾的大致是录音和拍一些照片,再要去摄像就比较困难了。教学方面也是一样,在四年的时间里,其实无法把学生培养成样样精通的全能记者或编辑,而只能以一专为主,尽量多能。如果要求全能,处理不当的话,很可能造成什么都是浅尝辄止,没有一门深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结果最多只能成为一名新闻技工。我国的全日制新闻本科院系并不以培养这样的新闻人才为目标,技术和学术兼备仍然是本科新闻教育的追求。无论媒介生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新闻教育对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始终不变的,这就是面对媒介融合新闻教育的“不变”。有的研究者已经认识到了这种“不变”――李建伟认为,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如何把握“融”这个度,是我们应该考虑的。不管怎么融,学生应该有一种专业精神。金月成提出,在全媒体时代,如何从万变中找到不变以应万变?大融合媒体时代,是不是代表学生什么都要学?他认为这个不变就是“采”和“专”,采是广义的采写,专是专业性。刘笑盈表示,在当前实践热的教育背景下,我们应当有一种清醒。实践这东西很简单,三个月就会了,学不会的是知识,是理论。他认为,媒介的融合只是一种战略形势而不是本质,如何在变化的形势中挖掘并发展一种不变的本质,才是新闻教育者们要做的。②

那么,哪些是不变的呢?

这应该是新闻职业不同于其它职业的知识结构和技能,也就是从事新闻业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它包括对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将新闻信息进行编码制作成一个个由不同符号组成的新闻文本的能力、将这些文本传播到特定的对象以达到效果的最大化的能力,等等。这些能力在任何媒介生态中都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对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要求不变。

这种能力就是新闻敏感,是从事新闻采编必须具备的一种特殊的的能力。西方学者布伦特认为,新闻毕竟与法律、物理、历史有很大的不同,知识体系并非新闻的全部内容,判断能力才是新闻教育的核心所在。对新闻价值的判断是整个新闻传播活动的起点,没有对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以及这种价值大小的判断,就没有后面的采写和传播。无论传播环境如何改变,只要是新闻传播,这都是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因此对这种能力的培养无疑是新闻教育的重中之重,是不变的主题。

其次,新闻传播的基本要求不会改变,保障这些要求的技能教育也不会改变。

新闻报道要真实、公正、平衡,这些要求在媒介融合时代也不会改变。需要注意在媒介融合中,不能让技术的进步冲击新闻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比如,在任何条件下,扎实深入的采写作风都不能丢。“新技术与‘三贴近’本来并不矛盾,但是现在很多记者依赖电话和互联网采访,有的甚至养成网上来、网上去的惰性,靠粘贴、拼凑、剪辑来完成报道任务。新闻报道必须落实‘三贴近’,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却对三贴近形成挑战。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我们要顺应时代潮流,不可不变。但还有不可变的,就是坚持‘三深入’,落实‘三贴近’。”③

新技术并不必然影响“三贴近”,也不必然冲击新闻的真实、公正等,关键还是要扎实进行新闻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的教育。这种教育对作为准记者和编辑的新闻专业大学生来说,就显得更加重要。当然,仅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理想还不够,还必须具备实践它的能力和技巧。比如,平衡报道就有一些特定的技巧,这些技巧在报刊新闻中可以用,在网络新闻中也可以用。把特定的素材写成符合传播要求的特定的文本,也是一项不变的任务,“无论技术如何改进,媒介如何融合,编辑和新闻专业人士无不认为,如何撰写好故事仍然是排在技能学习的首要位置,而且写作是新闻专业人士需要学习的最基本技能。”④因此,对新闻业务中的基本技能的教育也不因媒介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总之,保证新闻真实、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以新闻为社会公众服务的职业理想,以及为实现这些理想和道德的采写编评所必备的知识和能力,都是媒介融合时代新闻教育不变的任务。这基本上是新闻专业主义的内容。此外,尽量使学生丰富人文、自然各学科的知识素养,特别是通过哲学、逻辑学等学科的学习,形成扎实、深邃的思维能力,也是新闻教育不变的目标。

【本文是2011年度广州大学教研项目《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和教育部“2+2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①蔡雯,《新闻传播的变化融合了什么?――从美国新闻传播的变化谈起》,《新闻战线》,2005(9)

②杨成杰、严功军,《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对策思考――2010年全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年会会议综述》,《新闻研究导刊》,2011(1)

③陈芳,《复杂环境下端正新闻观的意义与方法――专访中国记协党组书记、专项教育活动负责人翟惠生》,《中国记者》,2011(3)

④徐沁,《泛媒体时代的生存法则――论媒介融合》,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8:134

第6篇:新闻传播的要求范文

每日甘肃网是国务院新闻办批准的甘肃省第一家新闻网站,也是甘肃最大的新闻站点,1999年9月28日正式运行。浙江在线是浙江省委宣传部对外传播部主管的全省重点新闻宣传网站,1999年1月1日开通。通过比较这两大新闻网站半个月(2005年5月15日至5月31日)的头条新闻,探讨地方新闻网络的制作和传播。选择头条新闻为样本,因为头条新闻具有醒目性、重要性,是新闻的“议题”所在,能体现网站的传播意图,这有利于研究网站的新闻制作和选择。

一、新闻时效性

统计显示,每日甘肃新闻滞后,浙江在线新闻时效性强。每日甘肃昨日新闻34.38%,一周之内新闻28.13%,当天的新闻仅为6.25%,昨日新闻多,刷新慢,新闻报道严重滞后,时效上差不多是日报的翻版。浙江在线主要是当天新闻68.75%,网页刷新快,可以做到实时(见表一)。

“宁可出早报,也不出好报”,常被业界引用来形容时效的重要性。新闻是易碎品,报卖的好不好,时效很关键。新闻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新闻本身也在塑造媒体。网络媒体在伊拉克战争中全方位的表现让新闻界震惊,一个原因是网络媒介刷新快,全程跟踪、动态反映。某一网站的受众大小与对某一新闻事件的反映速度有很大的关系,速度塑造网络媒介的影响力。

网民在主动的寻找信息源的时候,传播者及时、主动的站在受众的角度提供自己拥有的材料和信息,为受众选择提供方便,这样才会取得好的传播效果。否则,受众将会选择其他渠道或者自己的“刻板”印象。

二、新闻组合方式

每日甘肃配照片最多56.25%,其次为配文字资料9.38%,配言论6.25%。浙江在线也是配照片最多46.88%,其次为配言论21.88%(见表二),这表明浙江在线重视言论,其言论主要有如下方式:1)新闻配发评论,2)专门论坛。言论是一个媒体新闻精神的表现,媒介除了是专业的信息采集者、传播者,还应该是独立的解释者。后者反映媒体的良知和操守,是新闻的灵魂,是判断好新闻与坏新闻的标准。

网络媒体文字、图像、表格、视频、flash等多元化表达方式可以立体的表现生活和事件。海量的信息突破了传统媒体报道版面的限制,网络集装箱式的报道样式使网络能做到原生态、动态的反映事件过程,同时也带来信息粗糙,缺乏“把关”,干扰视听。所以,网络新闻一方面要突出网络的“立体化”吸引受众的眼球,贴近网络受众的阅读习惯,如多发图片、视觉材料,另一方面更要加强舆论的引导,筛选消息来源,甄别报道的成见和倾向。

三、新闻消息来源

消息来源影响媒体公信力。在当前全球一体化的过程中,遥远的地方发生的事件能影响本地事务。这种新的传播环境对事实来源提出更高的要求。多元化的事实来源,可以从视野上保证新闻全面、准确的反映事物之间的关系。表三中,每日甘肃基本上是采用本地官方媒体的新闻90.63%,来源单一,差不多是对传统媒介的翻版。浙江在线消息来源则相当广泛,全国性媒体46.88%,原创15.63%,本地官方3.13%(见表三)。网络新闻的选择既要有接近性,也要有必要的宽视野,这样才能全面的反映事件,为受众所认同。

四、新闻性质

从表四可以看出两个网站在新闻选择上都是以正面新闻为主,正面新闻高于负面新闻,其舆论导向是正确的。每日甘肃政治、经济领域、文化领域新闻负面报道比浙江低,反映浙江对媒介的管理更为宽松、民主;在社会新闻方面每日甘肃负面新闻77.78%,高于浙江在线33.33%(见表四),这与媒介自身的竞争有很大的关系,甘肃第三产业值远小于浙江,蛋糕小而媒体的相对数量多,同城媒体的竞争更为激烈和残酷,社会报道负面新闻多是媒介竞争格局决定的。

媒介既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也要注意新闻的客观公正,这样才更具有公信力。网络新闻的信息海量、快速便捷为人们了解某一地区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氛围提供了便利,也对网络新闻的制作和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新闻必须客观、全面、公正,才能有效发挥窗口的作用,这是地方门户网的新闻值得注意的问题。

若干启示

根据样本分析,结合具体图表,可以看出在新闻的制作和传播效果上,浙江在线好于每日甘肃,为受众了解浙江提供了一个窗口,而每日甘肃的新闻影响则相对有限。地方门户网新闻的制作和传播须把握网络传播的特点:

1、交互性。在网络传播中,反馈是主体,传播活动取决受众的接触行为,传播者的地位弱势。这要求网络新闻更主动的融入传播流中,把握“议题”,弥补传播中的地位的弱势。这些要求包括了解新媒介,聚集原来的受众,研究网络的特点和受众阅读习惯等新闻规律,塑造更好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第7篇:新闻传播的要求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电视;新闻;编辑

由于电视媒体本身的责任属性问题,电视对待一些敏感话题,不能像新媒体一样,敢创先例,大胆发言,并且也因为电视节目制作和审核的流程导致不能保证信息的即时性,从而严重影响了自身的发展与地位。相比之下,新媒体的快捷、便利、准确、犀利完全成为了大众追捧的平台。并且新媒体互动的方式不仅丰富了信息的内容,也引起大家的共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受众的关注度。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电视新闻编辑必须寻求改变,从内容和方式上进行创新,从而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关注度。

一、采编流程和组织机制的创新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于新闻媒体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对传播关系与数据的管理与维护。但这种新的要求,对于传统媒体下固有的新闻制作和传播机制而言,现有的条件很难达到这样的要求。以地方电视台现有的新闻制作机制和流程为例,新闻节目的播出包含了前期的新闻选题,中期的新闻采编和后期的新闻审查,最后才是新闻的对外播出。因此,在新媒体时代到来的强烈冲击下,对传统电视新闻生产流程的速度和开放度提出了挑战,应对传统新闻采编流程进行调整和创新,如此才能够建立起符合数字传播技术、文化和规律的新流程。

此外,相对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也是关键区别,在于其互动性。但这种互动性却很难在传统媒体中看到,纵观传统媒体新闻制作的整个流程,可以发现,除了采访过程中会跟采访对象产生互动外,其他几个环节几乎不产生任何互动。新媒体则截然不同,在新媒体平台的新闻制作中,从新闻素材的采集到新闻的传播,再到后续的评论与反馈等等,每个环节都与受众有着充分的互动,全程掌握着受众的关注与目光。因此,在新媒体的这一优势做法下,以电视台为主的主流传统媒体需要考虑作出一些创新,在新闻的制作流程和固有的机构机制上作出创新和调整。

笔者认为,对于地方电视台而言,可以尝试将新媒体引入到工作流程的新闻编辑部门中,让电视新闻制作的每一位参与编辑,都成为新媒体工作者,以“全媒体”的思维去做新闻。所谓“全媒体思维”,指的是编辑在进行电视新闻制作的过程中,要用全媒体的思想来满足受众在新媒体下环境下的新闻需求。同时加强电视新闻编辑跟受众之间的联系,不仅仅是节目前获取新闻线索,同时也包括后期的受众反馈等等,整个过程都需要加强跟受众之间的联系。

以笔者所在的地方电视台为例,可以在新闻制作中心组建全媒体记者编辑团队,让这批人成为整个新闻生产和的中心,其生成的新闻内容流向所有空间,而与此互动最多的部分即为各新媒体形态,包括微博和视频分享网站,及时更新将消息向受众分发,在占据时效性的同时,具有一定的详细报道内容,同时还可以进行后续的追踪、评论、深度分析等,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受众的关注度。

在当今社会,社会朝着多元化发展,人们越来越期待多元化的观点,期待听见不同的声音,来对事物产生更加公正的评价,而不是一个来自于主流媒体,所谓的统一的精英话语。并且大众信息的获取途径变得越来越广泛,不再局限于过去单一的形式,主流媒体简单的信息功能并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在信息传播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冲击。此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受众不仅仅需要获取新闻,同时也要表达自己的观点,传统媒体简单的信息功能并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

而新媒体的这种信息的互动性既丰富了信息的内容,也会引起大家的共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受众的关注度,并且新媒体也能满足受众的传播需求。因此,在这一背景下,电视新闻编辑首先需要转变自身的思维,要具有创新性的采编和传播思路。

过去,传统媒体的新闻制作流程中,通常是记者和编辑两个独立的主体,各自具有不同的职责分工与任务,但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传统媒体走上媒介融合和转型之路后,记者与编辑之间已经没有太大的职责分工了,编辑不再像以往一样居于幕后,而是将工作职责向前移,参与到新闻素材采集和制作的全过程中来,既是编辑,也是记者,两个工作岗位趋于合一。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是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的获取不再跟以前一样需要记者亲身扫街发现新闻和线索,编辑完全可以从浩瀚的互联网数据中找到一些具有新闻点的素材进行编辑制作,从而将信息传播出去。另外,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新闻即时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样的背景下,也只有减少记者和编辑之间对接的时间差,才能快速地实现新闻制作流程到播出的快速与即时性,从而快速信息,占领传播高地。否则,一旦过了信息的有效传播时间,再有新闻价值的信息,也只能被淹没在互联网信息的大海中。

因此,在新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创新的重要方向,是对新闻信息的提炼整合。经过对传播内容的选取,结合不同平台优势和受众特点,对新闻要素进行重新组织排列并加以提炼包装。

三、电视新闻采编内容的创新

(1)创新内容来源

受众利用社交类的新媒体和移动终端,日益成为新闻生产和传播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正对新闻生产和传播流程产生重大的影响。皮尤中心最新调查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用户在使用社交平台的时候会关注新闻信息,并且会分享、转发和评论新闻事件,其中不乏很多用户将自己拍摄到的新闻事件进行发表或提供给新闻网站。

以如今的微信平台为例,今年第一季度末,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5.49亿,所有公众号加起来每天的阅读量都超30亿万次了。而这其中超过55%的用户会关注媒体微信公众号,媒体信息的传播阅读量每天可达到将近20亿万次。在近期的洪灾和台风灾害、以及南海事件中都得到了应证,事件一出,就迅速在微博和微信上得到龙卷风式的传播,引发全民议论。

因此,电视新闻制作需要充分利用这一丰富的新闻素材和线索资源

将互联网作为重要的消息来源,进行不间断的信息收集、验证审核和播报。

(2)信息整合传播

新媒体时代,在对媒体平台上的信息进行归纳整合后,要结合电视新闻传播的优势,树立自身独一无二的品牌,在增强传播效果的同时建立品牌效应。确保信息传播的规范性,提高信息传播的可控性。与此同时,还要对信息传播渠道进行优化重组,根据不同传播渠道的特色采用有针对性的传播方式,达到提高信息传播的有效性的目的。此外,电视新闻编辑还应注重运用不同传播的传播渠道,以扩大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例如,在微信公众平台和微博(电视台要通过认证)中推送信息,扩大信息传播方式的途径,使信息传播平台受到更多的关注,增加信息传播品牌的知名度,使信息传播在新媒体下有更广泛的发展空间。

第8篇:新闻传播的要求范文

【关键词】智媒时代;新闻传播教育;跨媒介融合;跨专业培养;跨学科合作

一、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

虚拟现实、云计算、无人机等新媒介技术,正逐渐改变着人们对世界的感知,以及信息传播的结构和模式。尤其当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进入智能互联阶段,媒体的开放性也日益深化,并在未来呈现出“万物皆媒、人机共生、自我进化”的特征。①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向新闻行业渗透,在深刻影响新闻业未来发展方向的同时,也为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提出了新挑战。2018年10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该文件提出“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后备人才”,并提出“建设24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新闻传播专业点,打造500门国家级一流线上线下新闻传播专业课程,增设20个国家级新闻传播融媒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50个新闻传播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②的具体目标。“全媒化”“复合型”“实验教学”等概念,蕴含着智媒时代传媒教育发展的走向。“全媒化”要求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深度融合,通过全媒体的报道形态,满足受众多层次的需要;“复合型”强调跨界联动,跨界意味着边界的模糊,需要整合不同领域的知识和经验,形成综合的知识结构;“实验教学”不再是理工科的专属,新闻传播教育也需要借助先进的硬件设备,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其综合技能。新的时代语境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为应对变化,海外新闻传播教育进行的改革,以期为推进国内新闻传播教育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二、海外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

海外新闻传播院系的发展之路各具特色,人才培养的路径也有所差别,从而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下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满足自我诉求。

(一)跨媒介融合:实验教学

亨利詹金斯指出:“不管我们是否准备好了,我们已经身处融合文化之中。”③新闻传播教育要从专业的新闻传播转向融合的跨界传播,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万物皆媒体,万事皆媒源”的意识,提升科学思维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开阔综合视野。

1.社交媒体实验室

社交媒体研究已受到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的关注,为了让学生掌握挖掘和解析社交媒体中大数据的技能,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UniversityofSouthCarolina)信息与传播学院建立了“卡罗来纳中心”实验室,聘请来自图书与信息科学领域、擅长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教师,向学生传授获取社交媒体上的经济、金融、健康等数据的技能,为新闻传播专业学生运用社交媒体大数据进行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AR、VR实验室

随着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技术广泛地应用,“VR+新闻”赋予了传统新闻“沉浸互动”的体验。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University)艺术、媒体与设计学院建设“体验技术实验室”,将由AR和VR设备捕捉的用户数据,应用于游戏传播、健康传播、数字媒体交互叙事和场景传播的研究当中,丰富学生在沉浸感、交互性、想象力方面的体验,在掌握虚拟现实技术的同时,加强VR技术和传媒业跨界相融的能力。

3.认知与行为实验室

受众在行为过程中的心理因素往往会影响新闻传播的效果,认知与行为研究技术可以为洞察人们的心理与行为提供技术支撑。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TechnologicalUniversity)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的认知研究实验室侧重与行为科学相关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综合的多感官测试研究实验室聚焦基于场景的人类感官研究,计算传播实验室研究计算机传播媒介对人的影响。

4.融媒体实验室

新闻传播学院依托数字与融媒体技术,建立新闻素材融合共享平台,有利于培养学生采编融合的业务能力。美国密苏里大学(UniversityofMissouri)新闻学院是全球最早开设媒介融合专业的新闻院校,独创的“密苏里模式”将课堂教育与新闻实践相结合。学生可以在学院自有的涵盖报纸、电视、网络的九大媒体实践基地实习,获得新闻采编和媒体经营方面的一手经验。

(二)跨专业培养:侧重选

“人机合一”的智能媒介具备自我进化能力,相应地,运用媒介技术、传播媒介信息从而服务社会的传媒人才也要“自我进化”:不仅熟悉传统的新闻采编业务,也要具备现代新闻传播观念;不仅了解丰富的学科综合知识,还要能够熟练操作现代传播设备。可以说,不论是社会还是学校都对传媒专业学生寄予了“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期待。但事实上,即便是对浸润新闻传播领域多年、具备深厚专业功底的教师而言,精通以上技能、快速转型发展尚存在诸多挑战,于学生而言更加不易。因此,新闻传播院系应立足自身优势和学科特色,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有所侧重;同时考虑学生个人能力与精力,尊重学生意愿,合理引导,打造既能适应学科发展,又能发挥学校专业优势、发挥学生个人特长的培养体系。学院除教授采、写、编、评等传统新闻专业技能外,还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1.贴近技术,培养学生采集挖掘数据呈现新闻的能力

如今,可视化新闻、数据新闻成为新闻报道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拥有文理交叉背景、技术团队支持和师资优势的学院,可增设数据处理和数据展现课程,如统计学、基础编程、新闻制图、数据挖掘、可视化设计等④,培养学生判断描述各类新闻信息、用数据清晰地向公众解释复杂问题的技能。例如,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University)计算新闻实验室获得了学校计算机科学、数字人文、虚拟现实技术、新闻等领域研究人员的关注、支持。该实验室以数据为中心制订新闻教学计划,聚焦公共事件报道,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以及通过数据报告和技术工具呈现新闻故事的能力。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传播学系(UniversityofCaliforniaDavis)也践行了该种理念,要求每位学生需选修一门与计算机科学相关的课程,培养学生成为信息收集、处理、分析的专家。

2.课程融合多学科专业理论,丰富学生知识储备

新闻传播学在发展中融汇了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能够对新闻传播现象进行更加专业、深入的理解。现在,智媒时代的新现象催生了新概念,故而需要运用不同学科、做出新的阐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University)新闻学院要求学生选修除新闻专业以外的其他课程,并且与商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国际公共事务学院、法学院等共同开设双硕士学位专业,帮助学生提升理论高度。此外,新闻传播院系还可以让学生进行线上线下的跨平台学习,构建开放课堂⑤。

(三)跨学科合作:模糊边界

面对日益多元复杂的学术工作环境,如何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不断取得优质的学术成果,成为科研工作者需要面对乃至焦虑的问题。一般而言,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数理思维能力相对薄弱,培养具备文理工多学科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也实属不易。在这种情况下,新闻传播教育实践应当鼓励跨学科合作,打破学科壁垒。例如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善于从生活实际中发现和提出问题,但对技术操作和建模分析所知有限,与理工科学生的合作不仅能实现优势知识互补、共同推进科研工作,还能在相互学习中培养多元化思维。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和计算机学院就合作开设“大数据与媒介传播”本科课程、“人工智能和数码媒体”硕士课程,这个班级由理工科生和文科生组成,在科研的不同阶段,先由不同专业方向的老师进行引导,在推进具体科研工作时,学生再采用分工合作模式共同完成⑥。

第9篇:新闻传播的要求范文

内容提要:手机报、手机电视的出现成为2005年传媒发展的一大亮点。新渠道的畅通、新市场的出现,以及同行业的激烈竞争,各报团、电视台将手机媒体的发展视为突围的路子,固然不错。但是手机媒体这个新兴的产物,它真正运行起来所需要的认识就值得我们探讨。本文就试着从手机媒体传播的特性、实际操作中的要求等方面作出探询。

关键字:传播特性新闻选择新闻体裁

就在通讯技术不断发展,手机用户在我国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手机媒体的出现似乎成为一种必然。手机报、手机电视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成为2005年中国传媒发展的一大亮点。新闻渠道的畅通,新市场的出现,以及同行业竞争压力的促使,各报团、各电视台对手媒体的青睐就不难想象。但是,在欣喜与兴奋之余,对手机媒体这样一个新鲜事物需要的是更多的冷静。毕竟,手机报、手机电视等手机媒体的出现,仅仅是个开头,并不意味着真正底的成功。要让这种新兴传播渠道下的传播行为,得到受众的认可并良性的运转起来,需要我们对有正确的认识。

一、手机媒体传播的两个特性

(一)、手机媒体传播的运行特性:我们知道,大众传播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的运行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综合起来。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政治制度;二是社会各利益团体;三是受众监督。在新闻媒介逐步市场化运营的今天,社会各利益团体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广告商的影响。因为广告收入是新闻媒介运行发展的“粮草”。所以,无论是传统的三大媒介,还是新兴的网络媒介,都得腾出大量的版面与空间为广告商摇旗呐喊。而手机媒体传播在这方面可能要成为完全的另例。手机报、手机电视的运行中,不可能像报纸、电视那样大量刊登广告,甚至广告将在手机媒体中消失。这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

1、手机的物理特性决定了它不适合广告的传播。手机的最大优势在于传播的方便性、快捷性与有效性。然而,正是这些优点决定了它的物理缺陷——显示屏固定偏小。这不符合广告商通过大版面、有冲击性的画面、图片、镜头以及有穿透性的语言来打动受众的初衷。另外,手机的基础功能依然是完成人际间的通讯。

2、手机媒体传播的“微妙身份”不容许广告出现:我们知道手机传播(手机报、手机电视)是新闻媒介和通讯运营商合作的结果。虽然,手机媒体与受众之间存在着传播者与接受者的关系。但我们更为清楚的看到:手机报或手机电视实际上是通讯运营商开辟的新业务。只有手机用户选择了次业务,才能建立新闻媒介与受众之间传播与接受的关系。而通讯商与手机用户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纯属商业行为。两者的行动都要受到事先签定合同的制约。如果手机报与手机电视中出现了广告,都属违反合同的举动,不会被受众接受。

(二)、手机媒体播内容、传播媒介甚至传播者本身的发展前途。所以,了解与研究手机媒体传播的受众特性,对于手机媒体的运行与发展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在受众确立的过程中,主要考虑四方面的因素:一是传播的受众特性:受众是传播行为的接受者,是传播活动中信息流通的目的地。他们决定传受众区域;二是受众职业和身份;三是受众的年龄;四是受众的文化教育程度。就手机媒体传播而言,主要是后三者。通过手机渠道获取新闻信息,是手机在新形势的附带功能。而且与其他媒介相比,画面不及电视,声音不及广播,报道深度不及报纸,综合性、丰富性不及网络。这种情况下,使用手机媒体就是“迫不得已”的结果,是非常手段。我们也就不难总结出手机媒体传播的受众特性来:生活节奏快、文化教育程度高、年龄基本上趋于中青年的高收入者。

二、对手机媒体传播两个特性的认识:手机媒体传播没有广告,以及受众的窄化。引出这样一个问题:手机媒体传播将靠什么来维持生计?这可能是许多人的疑问。但如果我们把手机媒体传播的两个特性联系起来分析,就会发现,问题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而是别有洞天:

1、手机媒体它不是独立的媒介,是报纸等传统媒介在新情况下的延伸。它将以内生性收入为主,即靠自己的新闻产品的出售为主。我们知道,与内生性收入相对的是外生性收入。这会随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出现大幅度动荡。最为关键的是,内生性收入在总收入中占去的比例越大,媒介的经营自就越大。所以,手机媒体一方面开拓了本媒介的经营范围,另一方面对于媒介收入内外平衡和提高媒介自主经营有积极意义。

2、受众明确,对新闻产品提出更高要求:前面提到手机媒体的运行中不会出现广告,以及分析了受众集中,窄化等特点,再加之手机本身传播的有效性,从而对手机媒体传播的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真正做到以手众为本位,向他们提供真新闻好新闻。

三、手机媒体的实际操作要求:

上面分析了手机媒体传播的特性及对特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分析手机媒体在实际操作中的一些问题:

(一)、手机媒体对新闻选择的需求:新闻选择是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实加以鉴别,选出新闻媒介值得传播的事实。这对传播媒是普遍适用的。而这里我们所说的手机媒体是传统媒体的衍生物,适用新闻选择自不必说。我们要做的是,根据手机媒体的特性,在新闻选择四大标准——新闻定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新闻法规的基础上,总结出适用手机媒体新闻选择的标准:

1、强调新闻真实性,新鲜性,真实性新鲜性是显示的生命,手机媒体要传播新闻,必须这一原则,强调向受众提供新闻的真实性和新鲜性。

2、突出新闻的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服务性,趣味性

时新性:即时间性,内容新;

重要性:即势必引起人们关心的事实;

接近性:这里强调和受众心理的接近;

服务性:手机媒体的受众集中、相近、提供服务性信息势在必然;

趣味性:富有高尚的生活情趣,能引起他们的感情共鸣。

3、符合新闻法规:即选择新闻法规允许的新闻想受众提供。

(二)手机媒体传播对新闻体裁的要求

新闻体裁是新闻媒体所传播的新闻作品的各类载体形式,是新闻内容与表现形式相统一的的报道样式的统称。有消息和通讯两种体裁。选择什么样的体裁来报道新闻,既取决于新闻本身,也取决于不同媒介的特征。就是同一体裁、同一新闻在不同媒介下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所以,分析适与手机传播的新闻体裁,对于手机传播也至关重要。前面提到手机的主要功能是完成人际间的通讯,传播新闻只是手机在新形式下的附加功能,而且受众集中、窄化,这些也就决定了手机传播中所提供的新闻信息要新鲜、明了、简练。消息就是用最快的速度、最间接的方式、最凝练的语言向受众传播最大信息量的一种常用体裁。可见手机传播的要求与消息的特征是吻合的。而通讯要在叙述与描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议论、抒情等,则不适合手机传播。

(三)手机传播对新闻写作的要求:

1动态消息:“迅速简洁的报道最新发生的新闻事实。”这既是它的定义,也是它的写作要求——要迅速、简洁。手机报、手机电视中更需要强调这一点。

2综合消息:即对某事物或同类事物就一个主题进行分析综合。当然,这里的综合有别于报纸、电视等。在手机报与手机电视中的综合要强调围绕新闻点去综合。即根据受众关心的核心综合。比如,对于西甲的报道,你的受众市是皇马的球迷,那么这个消息的综合就得围绕皇马展开;再比如报道一场比赛,手机媒体中不能按照比赛的进程报道,而应围绕比赛结果进行。当然现场直播除外,另外这样的综合需要建立在对自己受众深入了解的基础上。

四、手机媒体传媒带来的其他问题

1、手机本身的问题:伴随着手机报、手机电视的推出,在手机行业必然要掀起一股风暴。什么样的手机既能够完成通讯的基本功能,又能适合手机传播新闻消息,将是风暴的核心。这也就必然带来一次手机换代的浪潮。

2、新闻媒介内部的问题:手机媒体要发展下去,与通讯公司的合作势在必行。虽然两者存在着共同的利益,办好了将是双赢的结果。但两者之间依然存在着理念融合、利益如何分配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处理也将对手机媒体的长远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需要新闻媒介研究。

参考文献:《新闻学导论》李良荣1999年10月高教版

《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刘海贵复旦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