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阅读教学方法范文

阅读教学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阅读教学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阅读教学方法

第1篇:阅读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小学阅读;方法探究

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始终不放心、不放手,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满堂灌”,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这是完全错误的。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为达到上述目的,教师要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法很多,诸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电教手段的使用等等。但是,学生的兴趣往往是不持久的,还需要教师注意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一是当学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理解得差不多,没有什么可想的时候,就追问一个可以加深理解的问题。二是当学生思考遇到困难时,就提出有点拨作用,能使学生豁然开朗的问题。三是当学生的思维处于抑制状态,不愿意思考问题时,就提出可能引起争论的问题,以激发他们探讨的兴趣。四是当学生满足于自己能从一个角度提出问题时,就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他们没有想到的问题,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阅读,既在主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又能在遇到问题时,排除困难,坚持达到阅读的目标。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用。

在小学阶段,就要下气力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主动克服阅读困难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及勤于阅读的习惯等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自己去读书并有所获。教师要十分重视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三、培养质疑解疑的能力

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可以清楚地知道学生有那些地方不明白,难点在什么地方,便于有针对性地教学,减少无效劳动。对于学生来说,能够起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激活学生思维及养成求知兴趣的作用等等。

教师要教给学生在何处质疑。一般来说,应在难点处、困惑处、关键处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学生提出问题,谁来解疑呢?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去思考,想办法解决。同时要注意发动学生互助解疑,着力培养学生解疑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四、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

由于家庭环境不同、经历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在认知、情感、思维等方面存在差异。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教学目标要适度灵活,课堂提问要分出层次,练习设计要难易有别,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反馈评价等等。

五、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上的精神负担,使学生在教师的热爱、尊重和期待中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地学,主动地去探索。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应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研究、争论。教师应是一名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并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学生也正是在互相问答、互相讨论的相互作用的共同活动中,成为能动的学习主体。教师在教学还要注意倾听同学们的意见,使学生在课上敢说爱说,甚至提出不同想法。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积极地参与。

在这种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同时也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

六、重视朗读,读出“其义”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知道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语文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时注意力稳定性大多较差,而大声朗读能使他们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思维、理解和记忆。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即说明了这个道理。此外,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无论哪种表达,都要求做到用词准确、生动,语句通顺、连贯,句式灵活、多样,内容具体、清楚等。朗读可以使学生对读过的文字印象深刻。另外,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可以积累语言材料,把握各种句式,学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将会促进说话、作文能力的提高。

七、读写结合,培养学生阅读与写作的能力

读写结合,这是语文教学的一大规律。读可丰富词汇、积累语言,为写奠定基础;反之,写对读又有促进作用,能提高读的自觉性、积极性,能提高读的质量。为此,每学期,我都要求学生做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摘录课外阅读中自己喜欢的词、句、断,甚至篇。同时指导学生出黑板报、写随笔,要求主题突出,内容丰富,这就势必让学生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广泛地收集所需要的材料。

总之,对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非常重要,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等都有很大的帮助,对提高小学生的思维和丰富学生视野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学时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黄金时期,小学生能在此期间养成独立、自主的阅读习惯,将会对其终身有益。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进行阅读,多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要从多角度启发学生进行阅读等都是很有必要的。

第2篇:阅读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方法

一、影响学生阅读的因素

在教学中我们需要了解促进或影响阅读的各种因素,从而在教学中合理利用有利因素,控制不利因素。

(一)句法结构

英语的句式结构与中文的句式结构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会给学生的理解造成障碍。

(二)背景知识

初中学生背景知识(包括目的语文化背景、相关阅读材料的理论知识)的缺乏是造成阅读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词汇

词汇一直是影响二语学习者阅读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对初中学生来说,他们词汇量的大小就直接预示着他们阅读水平的高低。

二、阅读教学方法

(一)合作型阅读策略

合作型阅读策略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扩充词汇、促进学生间合作的教学手段。实验证明被试者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词汇量增加,合作技巧得到发展,大大丰富了内容学习。

1.同伴指导

该策略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知道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感。操作中可将不同程度的学生编在一起,其中一位学生充当教师,就其阅读进行方法上和理解上的指导,回答阅读者的各种问题,帮助解决所遇到的各种困难。

2.同伴读前准备

教师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使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了解与所要阅读材料相关的信息;激活有关话题的背景知识;预测文中将要涉及的内容。在课堂上让学生互相交流,做到资源共享。

(二)内容型教学策略

1.提高阅读速度

(1)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先文后题。即先把全文读懂,然后做题。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在读懂全文的同时,容易降低读速。另外,由于阅读的目的性不明确,记住的细节内容未必有用,有用的内容未必记住。答题时仍需到短文中去寻找,实际上等于降低了读速,降低了效率。先题后文。即先读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读文章。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目的明确,在阅读时有所侧重,能节省时间。缺点在于没有读过短文,不了解文章的主题、细节分布情况,因而不可能很快找到所需信息,但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类似广告性质的阅读理解题。文――题――文阅读。即先快速通读全文,对文章形成总体印象,然后读问题,再将全文认真读一遍,最后回答问题,这个过程列表如下:顺 序:通读阅读材料 速度(快速/略读/览读)掌握主旨大意,内容:粗读思考题 速度 明确考点,以便排除干扰项,阅读方法:复读阅读材料 通篇跳读(寻读)局部精读理解全篇,初选答案,目的:解答思考题 精读(细读)确定答案。该种方法避免了前两种方法的缺点,使同学们在快速阅读的过程中了解全文的}材、主要结构、中心思想、主题段、主题句。在跳读时,一目十行,目光自上而下寻视与答题内容有关的词句,无关的内容掠过,使回答有关who,what,when,where等文章细节问题时,能很快找到答案,这样既提高了做题的准确性,又能有效地利用时间。因此,文――题――文阅读理解方法是多数人采用的,可提高阅读速度的有效方法。

2.扩大知识面

增加一些题材广泛的泛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多掌握一些文化背景知识,了解当今英语国家历史文化、人物等方面的社会知识对提高阅读速度是极其重要的,即便是增加非英语阅读也有助于英语阅读速度的提高。因此,除了教材外,我们还应该重视泛读教学,要选定一种内容广泛、话题时兴、难度适当的国内外优秀英语教材,(如New Concept English,Oxford English等)作为泛读课本,鼓励学生多读英语报刊、杂志,切勿将英语教学局限在有限的课文教学之内,否则,想要大幅度提高阅读速度就是不现实的。

3.加强计时和限时阅读训练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和阅读训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的阅读方法,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计时和限时阅读训练,在平时的训练中有意识地计算自己的阅读速度。事实上,英语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因此,加强听说、写的训练也有助于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

三、阅读材料的选择

要使所选择材料在题材、体裁、难度等方面适合初中英语教学的实际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日益丰富的阅读中丰富阅读体验,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历史传说、民间事故、寓言、幽默小品、新闻报道等,还有身边唾手可得的、在校园里随处可见的、孩子们喜闻乐见的阅读内容。

(一)初中高年级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1.为学生选择恰当的书

为孩子选择恰当的书。不要为你的孩子选择太难的书,特别是用作阅读训练的书。确保书中至少有90%的字词他都可以轻松地识得。如果阅读过程中为了搞清楚字词的意思而多次停顿,他就很难集中注意力去了解故事整体的意思。

2.增加词汇量

在通读全文后看第二遍,遇到生词尽可能根据上下文来猜,仍猜不出意思的,就把这些生字查好词典,然后抄写在一本可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每天有空时,就拿出这小本子背诵记忆,这样做不费时,效果却很好,因不时接触,反复记忆,词汇量增加得很快。

第3篇:阅读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学生;阅读方法;有效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080-02

笔者所任教的职业高中学生,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是不被看好的一个群体。因为他们初中的基础差,中考成绩相对靠后,至于读书的习惯和方法更是不值一提。因此笔者的阅读教学的设想在他们身上屡遭挫折,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笔者的期望值太高造成了失望越大。朱熹曾云:“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这段话说明读书必须心、眼、口结合,才能达到满意效果,也说明了读书必须掌握良好的方法,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一、不计划,不读书

一艘没有航行目标的船,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阅读计划就相当于船的航行目标,我们在阅读中不能成为迷失了航程的舵手。所以,教师应帮助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大多数职业高中学生,做事往往没有计划性,这也是他们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业不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教师应该帮助他们在每一阶段的阅读之前做好计划。而一份完整的阅读计划则应包括阅读目标、阅读进度安排、阅读内容、阅读方式等具体内容。学生首先应该明确阅读目标,清楚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阅读,通过阅读可以获得什么,这是制定计划并付诸实施的重要前提。其次就是详细安排阅读的进度和内容,这是阅读计划的主体。最后,计划中还应包括阅读方式。不同的书籍应有不同的阅读方式,重要的书要精读,一般书籍泛读,娱乐消遣书籍快速翻阅即可。同时,在各个不同的时间段,还要考虑阅读效率的高低,分别阅读难易程度不同的书籍。精力最旺盛,思维最为活跃的时候阅读最难理解的书籍,反之,昏昏欲睡时可以看看轻松点的娱乐书籍。这样我们的阅读航程就有了指路的明灯。

二、不动笔,不读书

古人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一代伟人同志博览群书,他记忆力惊人,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读书必动笔墨。所以,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指导学生撰写课外阅读笔记。读书笔记可保证学生经常练笔,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记忆,并引发学生思考与激发学生情感,可以极大的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但很多职高学生并没有这样的习惯,也不知道以何种方式撰写。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读书笔记的几种写法。曾经有一个学生习惯把平时读到的描写春、夏、秋、冬的精彩的句子摘录下来。这是用了摘抄式笔记。即将书中深刻独到的观点,精妙华丽的语言,细致入微的描写摘抄下来集结成篇;也可在阅读时,将整篇优秀文章直接抄录下来。偏偏有一次考试考到的小作文就是描写“校园的冬天”。他的这篇文章全文绘形、绘声、绘色,并且运用到了成语和修辞,因此也成了当之无愧的最高分。而在读到鲁迅的作品等语言含义较为深刻、隐晦的文章时,采用标记符号的阅读方法就尤其能够提高阅读效率,否则碰到一两句艰难晦涩的句子就止步不前,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又达不到阅读的最终目的。标记符号的阅读方法就是在阅读文本上用各种符号划出重点、难点以及精彩之处或疑惑之处。这种方法主要运用于需要精读的书籍,标记符号可以标明文本的主要内容,为以后再次阅读提供导向与指引。还有体会式笔记。即在阅读完文本之后,读者对文本的感想、体会或心得。它的形式多样,既可以用简练的语言对主要内容进行概括,也可以谈及自己的思考与看法,也可以是二者结合,先概括内容,再谈体会。例如,在课文《项链》的最后,作者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想象的空间:女主人公玛蒂尔德辛苦十年终于还清了买项链的债务之后,得知她所借到的那串项链是假的。学生看到这里自然会产生热烈的讨论,于是笔者布置了为小说续写结局的任务。学生的文章很精彩,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并且把对课文的理解体会融入其中,达到了良好的教学目的。

三、无技巧,不成书

做任何事情,掌握了一定的技巧,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阅读技巧有很多种类,对于职高学生而言,教师应重点教会以下几类。

1.注意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学生精力有限,时间有限,不可能没有选择的随意阅读。除了寻找合理的书目之外,对不同书还要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对于文学名著、教学辅助、名人传记类重要且有难度的书籍,应采用精读方式,放慢速度,细致阅读。对于武侠言情、青春偶像等轻松容易的书籍,则采取泛读,加快速度,掌握其主要内容即可。

2.注意略读的重要性。在读每一本书之前,我们都要进行略读,以审视该书是否值得阅读,采取何种方式阅读。具体来说,就是阅读书籍的主要内容之前,要仔细研究书的序言、目录、序跋等附件。通过阅读这些附件,我们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该书的类型、框架以及主要内容做大致的了解,判断该书的重要性,从而决定是否继续阅读或如何开展阅读。

3.要具有问题意识。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要针对文本,敢于思考,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譬如,该书的主题是什么,作者的意图是什么,作者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他的意图,这个主题是否合理,对我有何启发等等。学生应具有问题意识,勤于提问,并通过符号式笔记或体会式笔记的撰写,将解决问题的方式表达出来,从而把阅读、思考与写作有机的结合起来。

四、有交流,读好书

阅读交流与评价是整个阅读过程的最后环节,通过多方的沟通互动,可以对阅读过程做出总结与反馈,从而强化阅读效果。

1.教师应注重开展课外阅读交流。教师可以通过阅读课、读书角或阅读报告会的形式,开展阅读交流。在阅读课上,应确立一个主题或某几本书籍,以学生为主导,进行分组讨论,然后教师再分别进行总结。也可以每次先行确定几个主讲人及评议人,其他人均可发表意见,教师最后对发言做出总结归纳。通过踊跃发言,相互交流,学生可以分享彼此的体验与认识,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的阅读状况,对学生做有针对性的点拨,从而深化文本理解,激发学生兴趣。教师还可以在班级内设置读书角,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捐出部分书籍,组成一个小型的班级图书馆。由专人负责管理,供班级内部借阅。同时,还可以以墙报的形式设置读书墙,把推荐书目、优秀的阅读笔记和心得体会写在墙报上,供大家学习与交流。有条件的学校,教师还可举办读书报告会,请校外知名人士来为学生举办演讲,宣传读书的意义,分享读书的体会。总之,这些阅读交流应在教师的协助下,以学生为主导,吸纳学生充分参与,可以极大调动其阅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4篇:阅读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方法;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081-01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展多种阅读途径、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是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随着现代社会资源的丰富,信息渠道增多,我们的阅读教学课堂逐步从一个课本为主的封闭教学走向一个以课本为纲,多种信息辅助的开放式的教学。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现代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探讨。

1.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但是,长期以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经常占据的主导地位,用自己的理解取代了学生的理解和思考。直接根据教参,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分段分层,概括段落大意和主题思想,分析作品的写作特色,老师讲的风风火火,学生最后却还是对作品一知半解。

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老师对作品的解读,而不是学生对作品的自主阅读。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如学生学会拼音这个识字工具后,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借助课文注音把书读通读顺。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应该是点拨、启发、激励学生,重点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理解、品味、感悟。因此,教师应该放开手脚,让学生积极去理解文旨。

2.阅读教学中适当拓宽文本

阅读教学中,我们适当的将作品文本拓宽,给学生补充材料中,让学生全面准确的理解文章主旨。例如《临时前的严监生》该课,首先出示一段《儒林外史》中关于严监生家产的描述,让学生了解严监生家产丰厚,为临死前却为两根灯芯斤斤计较。从而,反衬出严监生的吝啬。

在本课在最后可以适当出示《儒林外史》中,严监生为妻花钱治病那段,让学生了解一个更全面的严监生,从而鼓励学生去课外阅读,让他们感悟人物性格中,进行思考。文本的补充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当然,这种文本的补充可以由教师进行,也可以让学生在提前预习中进行寻找,课堂相互交流,从而提取出有益于阅读教学的资料。

3.重视阅读教学中精彩文本的朗读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一种最常用的阅读教学方式,也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朗读既有利于让学生感悟文中主旨,使学生获得思想的熏陶,又有助于学生情感的传递,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因此,中学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对精彩文本的朗读,有助于阅读教学目标的实现。比如《去年的树》,在教学这课时,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去带着感情朗读小鸟和树的对话,小鸟和树根、门、小女孩的对话。教师适当引导,让学生在读中就感受到了小鸟对树的依依不舍,从而明白了小鸟和树之间的深厚友谊。

4.适当采用多媒体技术促进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文本中,很多文章都比较抽象,有些事物是偏远地区学生难以理解,甚至都没听说的。现代多媒体技术给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资源。我们恰当的利用多媒体设备,有利于我们阅读教学。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如《草原》一课教学中,教师课前可播放赞美草原的歌曲,播放描绘草原景色的课件,创设情景,让学生入情入境,从而激起学习课文的兴趣。教师在引导学生细读第一段时,抓住景物品词句,先读出感受再读出情感,从而体会作者老舍先生是如何触景生情的,然后把作者的感悟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感悟。后面描写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厚情谊时,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观潮》一课中,没有去过海边的同学难理解潮水的气势和惊心动魄的场面。我们通过多媒体技术,通过观看钱塘江大潮的视屏,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了潮水的波澜壮阔。从而也就更能理解课文中"浩浩荡荡""风号浪吼"这些词语。感受钱塘江大潮为什么让人那么的激动。这样,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感悟作品,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

5.让学生在阅读中发挥想象填白

有些课文作者并没有写的面面俱到,这时候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课文进行续写、改写、填补。如在教学《白杨》一课时,结尾写到:"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了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爸爸在沉思什么?为什么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我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情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于是,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同学们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发展了自我,在想象中获得真切的体验,感受到在现实生活中所没有的经历,激发学生的高尚情操。

再如《穷人》一课中,当桑娜拉开帐子之后,这对穷人夫妇又会发生什么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像,合理延伸,在自己对原文本的理解上,写出自己对穷人夫妇今后生活的猜想。这锻炼了学生想象力理解力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及课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新时期的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体验、感悟的内容,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体验的环境,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阅读教学不是在一朝一夕,只有善于恰当的利用教学手段,才能够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第5篇:阅读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教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1.056

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科,初中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语言能力,而英语语言能力主要表现在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这四者在当前初中的英语学习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随着初中英语教学的不断深入,我们不难发现,在英语的听、说、读、写四项能力中,最为基本的就是阅读能力,而且阅读也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渠道,因此教师要在英语教学中对阅读教学尤为注意。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从本质上来看,其实就是学生与英语阅读材料及构成英语阅读材料的语言文字之间的交互,是英语语言文字的相关知识向学生进行缓慢渗透的过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其实很简单,就是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来完成对英语语言的学习;同时,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又很复杂,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个性心理出发,充分的对学生的基本认知能力进行考虑,然后再使用相应的教学手段,来培养起学生对于阅读的浓厚兴趣,并学生同时掌握阅读的相关技巧和方法,从而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本文接下来的谈论就初中英语教学的方法进行展开。

一、更新英语阅读教学的理念

教师要搞好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先就要让自己的阅读教学理念能够跟上教育发展的形式,这样才能在全新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采用丰富多样且有效的教学方法。在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可谓是极为消极的,大多数教师都对词汇的讲解、句型的分析、语法的罗列及结构的深度剖析等,有着不可理喻的执著,并且还将各种词汇、句式的搭配教学贯穿了整个阅读教学,这使得原本丰富多彩的英语语言变得枯燥无味起来,学生大多在学习中对英语进行机械性的记忆学习,根本无法体会到英语学习原本应有的乐趣。长期在这样的一种英语阅读教学氛围之下,学生不光无法培养起对阅读的兴趣,还会将原本的热情消耗殆尽。也正是如此,初中英语教学需要在阅读教学中更新自己的阅读教学理念,本着“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样一种双主体的基本原则,切实落实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引导作用,让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和技能的传授,使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独角戏”的错误教学方法得以改变;让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够锲合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让教师能够在阅读教学中将“自主、合作、探索、研究”等科学的多元化学习方法进行运用;让学生能够培养起对阅读的兴趣;让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得以有效的提高。

二、掌握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

在英语阅读的教学方法上,很多英语教师都没有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完整教学体系,还是直接进行阅读材料的词汇、句型、语法等知识解读,根本不去将心静下来进行更为深入的教学方法研究。当然,这是长期以来的传统教学模式影响的缘故,使得大部分教师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时根本不去对阅读材料进行深入的理解,不去对阅读材料进行全面的翻译,从而无法从阅读材料中得到关于教学的启发,也就只能就着阅读材料对学生进行简单粗暴的“填鸭式”教育了。同时,大多数英语教师还喜欢在阅读教学是就让学生翻英语字典,根本不去管阅读材料中词汇的意义需要放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理解,从而让学生无法真正的读懂阅读材料,也无法将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充分的发挥。这样一来,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时,会感到疲于应付,而学生也是盲目的在围着教师打转,整个阅读学习的过程显得极为消极、被动,英语语言的独有魅力完全没有得到突显,学生的阅读技能培养就更不用提了。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精读,逐字逐句的对阅读材料进行全方位的阅读,并对阅读材料的每一段都进行深入细致的阅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泛读,概括性的去了解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略读,通过阅读材料的标题、加粗字体部分或有别于正常字体的部分,来对关键的信息进行把握,再对阅读材料关键段落进行粗略的阅读,以求掌握阅读材料的基本大意。通过教师这样的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采用多种的阅读方法进行组合阅读,从而使得阅读能够达到最佳的效果。

三、实施关键的语篇教学

语篇教学可以说是整个英语阅读教学的核心,其能够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特定的语境中对英语语言进行体验,并在体验后对英语语言进行合理的运用。这是一种将篇段进行结合的语言体系,其内容表达是极为连贯的,具有极强的拓展新和课延伸性,能够让英语阅读教学变得更为高效。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对阅读材料中的某个段落或某个句子进行阅读理解,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这些段落或句子的理解进行扩展,借此来达到对整篇文章进行全面深入的正确理解,这就是俗话说的“以管窥豹,见一斑,可知全豹”。其次,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在特定的情景中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借助上下文来推测某一个词、词组的具体含义,或者是某一个句子的具体意思,进而促使学生对整篇阅读材料有较为全面的理解。最后,教师要能够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大胆导入,让学生能够充分融入到阅读的材料之中,去对阅读材料中的关键词、句等信息进行有效的提取,进而让学生能够顺利的对阅读材料进行深入理解。重要的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成功的引导,可以让学生迅速沉浸到阅读材料之中,使得阅读教学的效果发挥到极致。

第6篇:阅读教学方法范文

一.教师启发阅读,改变“杰克现象”

国外一个叫杰克的学生在校缺乏阅读兴趣,觉得听课没味道,但对课外阅读却过分迷恋。阅读学家卡罗尔把这“杰克现象”形象地概括为“课内的海明威没有课外的海明威精彩”。看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实施阅读教学的首要一步。

教师在启发阅读过程中,就要适当地充当“营销员”的角色,在课堂上做做“广告宣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讲到《守财奴》,尽可能要求学生读原著,并开出一条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展示“金钱社会生死搏杀”的书单,再绘声绘色地介绍“四大吝啬鬼”,引导学生由19世纪读到17世纪,读到文艺复兴时期,由小说读到戏剧文学。只要教师声情并茂地“推销”,不遗余力地指导,学生定会课内“心动”,课外“行动”。通过教师的启发阅读,学生会积极参与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兴趣再反作用于课内阅读兴趣,形成良性循环,“课内海明威”可望与“课外海明威”一样精彩。

教师的启发阅读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①教师要拟出阅读目标,使学生对“读什么,学什么,怎样读,怎样学”心中有数,并按目标努力去实现。②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给予他们求异的机会,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③教师要启迪学生品词析句,体会所表达的特定含意,理解语言文字的“言外之意”。

教师启发阅读的核心,是引导学生积极地读书,主动地领悟体会。在重点难点处,以巧妙的导语,提问以及点拨,使教与学契合。

二.学生自主阅读,张扬“鉴赏个性”

阅读教学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了作品的再创造,就包含了本身的价值,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有教学个性的张扬,才有学生鉴赏个性的张扬。

例如阅读课文《项链》,评析作品的主旨,传统的定论是“讽刺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但换个角度阅读,若玛蒂尔德不安于清贫,想过好日子就是“追求享乐”,去跳舞想借项链就是“虚荣心”作怪,那么是否见到“炖肉”就心满意足地赞叹不已的丈夫才应是肯定的对象?还不是在肯定“安守本分”的价值观吗?所以有人认为文中感叹人生的变幻无常,“极细小的一件事可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是点睛之笔。这两种评价哪种更“合理”?是否还有更令人信服的评价?教师大可不必越俎代庖,急于下结论,何不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阅读,让他们自己去“说长道短”呢?其实,结论本身并不一定重要,重要的是这种张扬学生鉴赏个性的阅读教学方法是“附加值”很高的艺术。

学生自立阅读,主要是教师根据学生个体认识的差异性,让学生独立地读书,独立地思考,独立地做练习,让学生通过自己读一读,想一想,进入自觉、自动的学习状态,从而展开想象、联想,活跃思维。教师通过对阅读目标的启发,使学生有目的地自主阅读,自己沉思,自己感悟习得。

学生的自主阅读教学方法的核心,不仅仅在于读懂课文,更重要的是在自读自悟的过程中引发想象力,激发思维、诱发创造力。

三.学生群体互动阅读,相互“启迪感染”

在《关雎》这篇文章中,可以采取学生群体互动阅读的教学方法。教师先让学生朗读课文,接着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这位女子为什么值得君子“寤寐求之”?学生通过群体互动阅读,经过充分的切磋,分析找出答案:如“窈窕可见身材苗条”,“淑女”说明气质美丽而高雅,“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体现了女子的勤劳与动作美。讨论中,学生的思维更活跃了;学生通过群体互动阅读,感知了爱情的痛苦是深切的痛苦,很快找出了“君子”采取的措施:“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教师适时要求学生讨论出这个爱情故事的结局,学生会设想出三个:第一,君子淑女终成眷属,进入了美满的婚姻生活;第二,爱情故事并未有圆满结局,只是在追求之中;第三,“君子”相思成狂,幻想与“淑女”最终结婚的喜乐场面。这时学生们的理解又深入了一步:向往幸福的生活,肯定健康的爱情。情感的相互感染使小组学习更具和谐民主的氛围,让每个学生都乐于参与、敢于发表意见,谁也不愿落后;讨论的相互启迪使学生进入良好的思维状态,同学间的思维碰撞促使了创新火花的迸发,课堂上多了“我有不同意见”,“我有补充”的学习热情。

第7篇:阅读教学方法范文

(一)音乐激情法

运用音乐创设情境,可以帮助幼儿通过音乐的节奏、旋律感受阅读材料所表现的情感,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例如,在学习《两只小象》 (《字宝宝乐园——幼儿听读游戏识字》,同心出版社2002;以下阅读材料同)时,首先播放儿童歌曲《两只小象》,让幼儿充分体会一对小象像朋友一样在河边玩耍的情景,并尽情想像小象扬鼻子、 “握手”等动作。幼儿在优美的旋律里学习汉字和词语,进行阅读,妙趣横生且阅读效果良好。

(二)亲身体验法

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创设阅读的相关环境,让幼儿亲身体验阅读的内容和方式,从而获得有关的信息。例如,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多页图书的制作,让幼儿通过实践活动知道按顺序翻书和仔细阅读的道理,从而避免幼儿飞快“浏览”、频繁换书的现象。教师还可以先讲故事或朗读阅读材料中的部分篇目,然后让幼儿把这些内容从材料中找出来,最终指导幼儿根据材料内容有顺序地阅读。

(三)画面展示法

画面展示法是指利用媒体,化抽象为形象,化模糊为直观,把事物展现在幼儿面前。目前可以利用的媒体有挂图、投影、录像等。画面展示法可以给幼儿直观的视觉感受,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习《讲卫生》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小鸭、小鸡、小狗等形象的幻灯片,组织小朋友看“小电影”,通过投影展示,把小鸭子摇摇摆摆地走路、小鸡捉虫、小狗摇尾巴的样子展现在幼儿面前。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幼儿学习课文,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环境布置法

在幼儿的阅读课当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布置教学环境,使幼儿身临其境,常常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下雨的时候》一文时,教师在教室布置了课文场景,张贴一些小动物的对话,摆上一些小朋友收集的小花、小草、小动物的图片,教师可扮演小白兔顶着一片大树叶,边讲故事边请小朋友扮成小动物进行表演。幼儿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课文,阅读课文,其乐融融。

(五)动静表现法

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通过自己的动作、表情、言语等引导幼儿理解阅读材料,将静态画与动态体验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具体地说,就是为幼儿创设图画故事的情景,让幼儿在动态的情景中理解故事内容,讲述故事,表演故事,然后将接受到语言信息再现到相应的动态情景中去。例如学习《拔萝卜》一文时,在学习词语、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分别让幼儿扮演“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狗”等人物及动物,将静态的画面与动态的画面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巩固阅读的成果、了解故事内容的目的。

(六)经验迁移法

经验迁移法是教师创设或利用各种环境为幼儿提供条件,让幼儿将已经获得的阅读经验运用于新的情景之中。例如,在学习《秋天》一文后,可组织幼儿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果园、稻田、树林,让幼儿根据在阅读中获得的已有经验,用规范、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感受。教师还可组织幼儿开展“小小诗人颂秋天”活动,给幼儿一块表现创造才华的园地,以达到经验迁移的目的,培养幼儿的迁移能力。

第8篇:阅读教学方法范文

    (一)不同时期分别按技能和话题选择不同教学内容,进行一对一的训练,逐一攻破

    1、前期学习策略和技巧的指导以及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学习策略和技巧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指导和培训,把英语阅读策略和技巧教学的内容融入到商务阅读材料中去非常重要。因此在商务阅读开始阶段,可以以阅读为侧重点,选取内容较容易、篇幅较短的商务材料让学生进行阅读,主要培养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具体做法可以如下:

    阅读技巧的训练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按照由不知到知之,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步骤,对相应的阅读策略进行演示,在演示中让学生体会该阅读策略运用的好处,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进一步地实践。

    学习习惯也同样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要求学生做到无声阅读、按意群阅读(read between the lines),而不是逐字逐句地阅读;要求做到不回视、不在心里做任何翻译,尽量用英语的思维来阅读和理解文章。同时培养他们在课堂阅读中做笔记的习惯。通过给学生一定的时间阅读和做笔记,请学生按笔记用自己的话表达对所阅读文章的理解,来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2、科学地选择商务阅读教学内容。在熟练各种阅读技巧和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基础上,在商务阅读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商务话题选择教学内容,做到教学内容的连贯性,专业知识由难到易地流畅导入对于无相关职业经验者或者相关职业经验不足的学生,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笔者认为应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从最基础的内容出发,如McDonald’s、Money、Job等话题,在学生对最简单的商务英语有了一定适应后进而介绍Marketing、Business Meeting、economic graph and table reading、human resources等专业方面的知识。

    另外,在商务英语阅读教学中,围绕主题,精心安排与主体密切相关的课外知识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只有在了解一定商务话题的相关知识、发展历程、最新进展以及未来趋势的前提下才能就所阅读的内容开展与作者之间的思想交流,才能达到真正地理解和掌握。 超级秘书网

    (二)引导学生对商务词汇的科学学习

第9篇:阅读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语文课堂;情境;方法;实效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基础。《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重视方法的指导,以帮助学生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我们要深入研读文本,扎实有效地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活动。

那么,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焕发活力,使之成为有效甚至高效的语文课堂呢?我觉得,一节能让人回味的扎实有效的语文课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

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由于小学生的阅读经历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直接将抽象的学习方法硬塞给学生,更不能以让学生学会读书为借口而让其“暗自摸索”。我认为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抓住训练时机,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让学生主动而又生动地学习,积极发挥其主体作用,使“教本”变成学生的“学本”,在师生共同实践探索中使学生领悟学习方法。

教学中可以将课堂与学生的生活链接,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生活情境、游戏情境融为一体,把教育过程还原为学生生活和成长的过程,用生活来教育。在《画杨桃》一课教学中,为了迁移课文中“不像……而像……”这一表达形式,让学生回放平时生活中、游戏中、学习中的场景,在对话中促成学生体验。

师:刚才课间玩游戏“狼抓羊”时,小红同学不像“狼”。

生:而像一只温柔的小羊羔。

师:小斌不像他妈妈。

生:而像他爸爸。

生,:小梅今天打扮得特漂亮,不像平时的小梅。

生:而像一个美丽的公主。

每个学生都在“亲临现场”、不由自主地进入到主动学习状态之中,这不正是我们新课程所提倡的学习吗?

例如学习《燕子专列》一课,在理解“燕子遇到什么麻烦”时,渗透“圈划”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①政府和人们为了帮助燕子做了些什么?②圈划出有关词语,谈谈体会。这样引导学生加以思考,指导学生读书要翻前看后,读后想前,上下联系,整体感知,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逐步掌握这样一种重要又十分有效的阅读方法。

学生的发展,无论是智慧生成还是人格塑造,都不仅仅是外部力量所能完成的。课堂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产生实实在在的智慧感悟,让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探究、自我感悟,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从而实现思维的自由放飞。在教学《燕子专列》一课时,为了进一步唤醒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萌动的爱心,升华学生的情感品质,实现从感悟、积累到运用的语言训练,体会到送别的感人场面,我是这样做的:

师:这些冰天雪地中饥寒交迫的燕子,等待它们的似乎只有死亡,但人们没有将燕子作为动物来看待,而是将它们当作了富有人性的“客人”,由于政府的决定,居民的爱心,贝蒂的真情,它们走进了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在人们送别与祝福的目光中,车厢里的燕子会说些什么呢?同学们,假如你就是车厢中的一只曾经被居民或贝蒂救护的燕子,在你即将告别他们的时候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想好了,请写下来。

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沉浸在思考的兴奋之中,在这里学生不仅能高效地获取知识,还能充分展示“个体”的价值,发挥“集体”的潜能,实实在在地领悟到学习方法,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二、深入研读文本,注重学练结合

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学生并不是一教就会的,真正理解和掌握阅读方法,形成学习能力,要有一个逐步领悟和吸收的过程。因此,在学生初步掌握方法之时,就要给学生创造学习迁移的机会,使其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领悟阅读方法的真谛。

例如学生学习了查字典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及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等方法之后,就可以在以后的阅读中指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去理解新词。又如语段的学法迁移:以《太阳》一课为例,课文中写太阳特点的文字结构相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先形成对“太阳很大”一段写作顺序的概括――先写有什么特点,再加以具体说明。把握了这个写作顺序后,学生就能顺利地自学“太阳很热”、“太阳和我们关系密切”这些写法类似的段落。这样的训练是有效的,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概括能力也是有效的。

这样持之以恒地教学,使学生做到读写结合,周周有练笔。久而久之,他们自己找素材、捕捉信息的能力强了,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也会稳步上升。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实效

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舞台,我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势,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授课,进行情境创设,阅读指导,课堂讨论,课堂表演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主动探究、勇于创新,让他们敢于说,乐于说,达到自主、合作、探究三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让课堂充满笑声,充满活力,既增强了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和可信性,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还能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在教学《燕子专列》一课中,我借用多媒体引入世界地图来帮助学生感悟燕子面临的“麻烦”。

师: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成千上万只燕子从南方飞往北方。然而,它们在瑞士境内却遇到了麻烦。究竟是什么麻烦呢?请同学们在课文第二自然段中划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生1:遇到大风雪,回不了家。

生2:没有食物,被冻僵了。

生3: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随机理解重点词语“骤降、长途跋涉、饥寒交迫、濒临死亡”等。在理解“长途跋涉”时引入世界地图来帮助学生体会“长途跋涉”的意思。

在教学步入尾声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音乐《爱的奉献》,学生在真情而悠扬的背景音乐中很自然地道出了燕子的心声。

生1:真是太谢谢你们啦,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们将冻死在雪地。

生2:我们永远也忘不了你们的大恩大德。

生3:你们太有爱心了,我会告诉我们的动物朋友,人类是我们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