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防止沉迷网络游戏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数日前,某网瘾防治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春良在新闻会上宣布:他将代表张潇艺父母游戏《魔兽争霸》的开发商――美国暴雪娱乐有限公司,请求法院确认该公司开发的该款游戏具有致人成瘾的内容,与受害人的死亡有一定因果关系,这是国内首例以“网游致人成瘾”为名状告网游运营商的公益诉讼。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最近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约有2000万网游少年,其中260万有网瘾。“网瘾少年”已成为一个相当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对于国内的网游市场而言,眼下这个季节,确实已成为一个多事之秋,冬天也许马上会到来。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我国关于网络游戏的法律法规基本阙如,关于网络游戏的规范只有几个政府文件。事关上百万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现实在呼唤规范网络游戏的法律法规尽快出台。
网游立法迫在眉睫
人们普遍认为网络游戏是造成青少年沉溺网络甚至抢劫斗殴、跳楼自杀等悲剧的主要原因,而网络游戏还在继续繁荣,这就不能不引起了各方面的焦虑和关注了。不管是对防沉迷的争议,还是张潇艺事件的诉讼,透过这种纷乱得出的,只是一个结论:对网络游戏的立法已是迫在眉睫。
2005年8月23日,新闻出版署出台了《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标准》(试行),这个文件尽管可能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还有待于修改完善,但重要的是,管理部门为建立一个网游行业良性运行的新体系而‘开天’,这才是这个首创文件的意义所在。
权力之手伸到哪里,法律的制约就跟到哪儿。而目前规范我国网游市场的,仅有2004年下发的《关于加强网络游戏产品内容审查工作的通知》、2005年7月颁布的《关于网络游戏发展和管理的若干意见》、《关于净化网络游戏工作的通知》等仅有的几个文件。相关法律的不明确甚至欠缺,再加上网游管理法规的位阶过低,给网游带来了许多不确定甚至消极的因素,这也是引发青少年网络沉溺社会问题的原因之一,而一个行业发展成熟的标志往往是相关法律制度的健全,因此为了规范和发展网络游戏,有必要加快进行相关的立法。
规范网游文件引发争论
今年10月20日起开始实施的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测试――限时游戏。这是国内对规范网游的首创文件,尽管仅仅出台3周,但专家、玩家、家长,各派阵营各执一辞,不同的意见被置于许多游戏论坛的头条。而企业则谨慎地控制着自己的对外口径。一向都不冷清的网络世界,近期更是由于网络游戏频频成为关注热点而喧闹非凡。不仅在虚拟世界激起巨大的波澜,在现实中也引起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8月23日,为防止青少年对网络游戏“成瘾”, 盛大、网易、金山、光通、搜狐、新浪、九城等七家网络游戏运营商签署了《北京宣言》对网络游戏实行时间管制:每日累计游戏3小时以内为“健康游戏时间”;累计3-5小时为“疲劳时间”,玩家的游戏角色收益将减半;5小时以上为“不健康游戏时间”,收益为0;下线5小时之后重新累计在线时间。但是在上述几家第三季度的财报上又显示,网易股价下跌近22%。盛大股价下跌了10.52%。于是,华尔街随即传来了“中国网络游戏环境已出现恶化趋势”的论调,认为股价下跌缘于中国的网游监管政策越来越严;而公众则认为这个文件并没有真正触及网游成瘾的痛处,是治标不治本。这个限制仅仅是对网游玩家单方面的,对制造开发网游的营运商的社会责任却没有从根本上加以限制,一方面依然“制毒、贩毒”,另一方面有怎能有效地“限制”毒瘾的蔓延呢?
这次对美国暴雪公司的诉讼,其实也是善意提醒国内网游运营商:必须得具备应有的责任理念,明白对青少年而言自己肩负着什么样的担子。虽然政府、社会都号召企业自律,要求其肩负起社会责任,但自律是一种道德义务所以很难落实。网游运营商的经营界面,充其量在一些很不起眼的地方标了“十八岁以下未成年人玩此游戏要适度”之类的话,所以说,产业界一开始就没有以成熟的心态来面对网游带来的直接危害,那么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立法先行,用法律来给网游产业的天平上加个“责任”的砝码。
玩家绕道而行
11月6日,在防沉迷系统测试半个月之后,记者在北京多个网吧调查发现,由于这一系统的实施范围有限,网吧生意并未受到影响。
在北京朝阳区的一家网吧内,记者看到约60%的用户在玩网络游戏,游戏种类上述7厂商的11款游戏都有涉及,不过人数最多的仍是《传奇》、《传奇世界》、《大话西游2》、《梦幻西游》、《剑侠情缘》和《魔兽世界》。
也有玩家对此系统不屑一顾,一位正在玩《魔兽世界》的玩家对记者表示:“如果《魔兽》里面也全部加装了防沉迷系统的话,我一个账号玩了3个小时之后,我再用我的另一个号玩3个小时。”也就是说,他将在一个游戏上花费多一倍的时间和金钱。
有趣的是,防沉迷系统上线不久,很多网站的游戏论坛就出现了破解沉迷系统的“攻略”和外挂。“攻略”中有一条颇为引人注目:即玩家在一天的晚上7时开始玩游戏,到凌晨0时,正好5小时;而从0时开始,新的一天又开始计时,玩家可以重新再玩5小时。外挂则更加明目张胆,宣称“防沉迷系统就像泥墙”。
采访中,一位已经连续玩《传奇》游戏5小时的玩家告诉记者,如果国内的服务器被限制时间,他将会登陆韩国的服务器,“可能速度会慢一点”。
实际上,玩家普遍抱怨的是防沉迷系统并未将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区分开来,这样成年玩家所希望的长时间在线的愿望就不能实现。也有玩家表示,一款游戏被限制了时间,他可以选择玩其他游戏,这并不能限制其选择的自由。由此可见,仅仅用限时的方法显然不是万全之策。
网游实名与分级制
国外一些游戏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都有科学严密的游戏分级制,根据游戏中暴力指数、成人指数、不良话语指数、反价值取向指数等标准,把游戏分为不同年龄阶段适用的级别。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防范那些年龄段不适应某种游戏的玩家沉迷、成瘾。据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宋奇慧透露,我国对于MMORPG(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类型的网络游戏将实行实名制,对于以PK(玩家之间在游戏中的杀伤性比武)为升级条件的游戏,要对青少年说“不”,这是政府对于网络游戏监管的最新消息。
网络游戏实名制的具体含义是:游戏运营商要采用可靠方法保证注册信息真实,并根据注册资料对玩家进行区分对待(如对特定年龄段的用户群架设特定游戏专区、进行适当的时间限制等)。网游实名制,是一系列立法的根本。简要地说,实名制后,许多网络游戏将限制未成年人登陆,其次,因为用户名称和身份证绑定,玩家将在一款游戏内随意换号等现象将不复存在。
业内专家一致认为,要想保证实名制的切实有效,还必须配套出台相关的措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科学的游戏分级标准。国内一些行业协会早已开始研究探索网络游戏分级制度,如中国消费者协会消费指导工作委员会、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游戏软件分会出台的《游戏软件分级标准》,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游戏专业委员会出台的《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绿色游戏推荐标准》。这些分级制度由于制定部门本身的局限,都还仅仅是建议性和推荐性的,不具备强制力,目前还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所以急需政府部门牵头,制定适合我国国情、切实可行的分级标准,才能给网络立法以坚实保障。
新营收模式尝试
对于网络游戏运营商来说,以出售游戏时间为唯一收入的模式将不得不变革。一旦限制了玩家的在线时间,如何让玩家享受到除去在线游戏之外的乐趣和黏着度,是今后游戏公司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在今后要出品的网络游戏中,就可能包含有非PC终端的交易,以及非纯以在线PK或杀怪获取经验从而获得级别提高等等模式。此外,网络游戏公司还必须适应时间限制所带来的玩家感受,从而对游戏的某些情节设计进行修改。比如说一些需要长时间才能够完成的剧情任务,就需要重新改短,让玩家对游戏继续保持兴趣。一位网络游戏开发商透露:“目前许多开发商都在观望防沉迷系统实施的效果,一些已经设计好的游戏,在正式推出的日期上也作了相应的调整。”
目前,各运营商正将测试过程向国家新闻出版署汇报。有消息称,新闻出版署将对《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标准》(试行)进行修改,具体的修改内容目前仍未确定。
最新的政府对于网络游戏监管的消息是,在11月1日至3日在成都举行的第四届中韩日文化产业论坛上,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宋奇慧透露,我国对于MMORPG类型的网络游戏将实行实名制,对于以PK为升级条件的游戏,要对青少年说不。实际上,这也是文化部和信息产业部于7月12日联合下发的《关于网络游戏发展和管理的若干意见》中的部分内容。
关键词:北京市;网络出版;发展状况;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1-0186-03
综合专家学者和新闻出版总署的划分方法,网络出版业包括网络学术出版、网络图书(电子书)、网络杂志、网络报纸、网络原创文学、网络音像、网络教育出版物、数据库出版物、网络动漫、网络游戏和手机出版物等业态。网络出版以海量存储、搜索便捷、传输快速、成本低廉、互动性强、环保低碳等新型出版特点,在中国迅速发展开来,超过了传统出版业的发展水平。北京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网络出版产业发展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本文分析了北京市网络出版业的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北京市网络出版业发展状况
1.网络出版机构和产品占全国总量比例很高,总产值连年增长。截至2009年底,北京地区网络出版单位55家,占全国的25%,涉足数字出版的经营机构4 630家左右,占全国(22 270家)的21%;全国10家游戏上市公司中有4家在北京。网络出版产品中,北京市在全国占有绝对优势的出版领域为互联网社会科学出版和科学技术出版,占到全国相应互联网出版产值的90%;互联网教育出版和文学出版产值占到全国的50%;互联网音像出版和艺术出版,占全国的比例也超过20%。电子出版物近5 000种,占全国的69%。
2003年,北京市互联网出版产业规模达到7.1亿元占全国网络出版产值的28.7%,2004年产值达10.6亿元,2006年总产值19.1亿元,2007年总产值65亿元,2008年164亿元,增长率达到152%,占到全国总产值的31%。
2.手机出版和网络游戏总产值居产业结构主导地位。2008年,网络出版总产值164亿元,从高到低排名:手机出版(71.74亿元)、网络游戏(45亿元)、网络音像(23.6亿元)、网络教育(15亿元)、数字期刊(5.2亿元)、电子书(3亿元)、数字报纸(5 070万元)和网络原创文学(770万元)。
3.建立了两基地、两园区的发展模式,形成了产业集群。(1)在石景山区建立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2005年,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复同意北京组建“国家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同时,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同意在北京建立“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石景山区的“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是以上两大国家级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地分为研发孵育、人才培养、体验娱乐、产品交易四个功能区,下辖网络游戏、移动游戏、动漫制作、人才培训、测试推广、娱乐体验、交易展示、产业信息等中心,并配套有服务和技术两个支撑体系。(2)在丰台区建立“文化产业总部基地”。2009年,丰台区和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建立“文化产业总部基地” (占地574.56亩)。基地将联合国内其他出版集团,形成中国出版业对外交流的“航空母舰”。基地建成后,将集出版发行、动漫画设计、影视制作、教育培训、传统技艺改造、工业设计等相关多媒体文化产业于一体,具备研发、投资、孵化、制作、培训、交易等各种功能,是中国首个多功能、创新型、国际化的文化产业总部基地,将成为国际出版传媒企业驻华业务代表总部、国内文化出版集团驻京事业发展总部、其他文化出版机构运营管理总部以及文化出版产业在京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并将成为中国出版集团和地方出版集团协作走向世界的平台。(3)在西城区建立中国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区。2010年5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建立紧密型战略合作关系,在京正式签署《关于共同推进首都新闻出版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同时,中国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区揭牌成立。有6家数字网络出版企业和26家以传统出版为主的民营文化企业签订了入住园区协议。产业园区将为入驻企业在出版体制改革、出版资源配置、新媒体发展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在资金、税收、人才等方面给予政策保障,并提供优质服务;努力打造成集原创策划、出版发行、网络与数字出版、版权交易、出版设计等链条为一体的出版体制改革试验区与示范区。(4)在东城区建立国际版权交易园。2009年,东城区建立“北京东方雍和国际版权交易中心”,设在雍和园内(论者称之为国际版权交易园)。仅一年时间,国际版权交易中心在动漫、影视、图书、音乐等领域的挂牌项目已达近1 000个,实现交易额超过2亿元。雍和园区积极引进版权类重点企业:卡拉OK版权运营中心、中华版权总公司等20多家重点版权贸易和版权服务类企业入驻,园区初步形成了版权类企业的重要集聚地。
北京市依靠首都文化中心和科技资源丰厚的优势,在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大力建设两基地、两园区,形成了网络出版和传统出版业相互融合的产业集群,奠定了全国网络出版中心的地位。
4.构成独特的产业链形式与多元化的赢利模式。北京市网络出版产业形成了独特的新型产业链形式:“作者―内容提供商(出版社)―数字技术提供商(数字发行平台)―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的支付系统)―终端商(计算机、手机、电子阅读器、电视)”。形成了多元化的赢利模式:在线销售、广告收入、版权收入、付费下载以及增值服务、合作分成、在线检索和会员费用等模式。
2010年5月由北京出版集团公司牵头,40余家国内出版单位、民营出版商、技术服务商等共同作为发起单位,成立了数字出版联盟。包括内容与版权、技术两个分联盟,是开放的、非赢利性的行业联盟组织,旨在广泛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开拓和创新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有效赢利模式,保护成员单位及著作权人在数字版权方面的合法权益,促进国内数字出版内容的生产、销售以及版权交易等。联盟搭建了数字出版转型服务平台,除主要完成出版流程数字化和资源管理数字化外,将与联盟成员单位之间在协议分成的基础上互相共享产品销售渠道、丰富产品种类,开展版权交易,联合打击盗版行为,探索数字出版内容的新型表现形式和版权交易的新模式,维护出版单位及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二、北京市网络出版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与分析
1.政府统计管理工作不规范。论者在研究北京市网络出版产业工作时,政府的网络出版统计工作非常不完善、不规范。没有网络出版的统计规范数据、统计公报。不同版本的数据相互矛盾,没有可比性,需要多渠道、多种途径相互印证数据。造成这种矛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网络出版业形势发展很快,很多新业态有一个发展过程,需要深入了解才能掌握。其次按照“中编办”的三定方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08年下半年,才新设立了“科技与数字出版司”。其下设置了“数字出版(综合)处”、“网络出版管理处”。网络出版的正式管理工作走上正轨还需要有一个过程。
2.网络出版产业结构很不合理。从2008年的统计数据看出,手机出版产值占总产值的43.74%,网络游戏产值占总产值的27.44%,两者相加占总产值71.18%。就手机出版而言,其中包括(音像、游戏、报纸、文学、动漫、图书、杂志)等内容,网络游戏也占了一定的比重。
手机出版和网络游戏出版之所以得以迅速发展,除了产业链清晰、收益高、回收现金流速度快以外,还与政府扶持有关。北京市有关方面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发展网络游戏出版业,是北京市网络游戏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可是,我们看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却忽视了了可观的、负面的社会效益。
目前,中国玩网络游戏最大的群体是青少年。他们长期玩网络游戏导致“网络游戏成瘾症”。这些症状包括对网络游戏有不可遏制的渴望、对网络游戏有强烈的情绪依赖、对网络游戏的耐受性增强、矛盾心理、网络游戏戒断的反复性、生理上的症状。
尽管早在2005年6月,总署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就制定了《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和《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实名认证方案》;自2007年7月16日起,国家8部委要求所有网络游戏必须增加防沉迷系统,否则不许运营,强制实施。但是,这一措施执行得并不理想。一方面系统很容易破解,防止未成年人的措施如同穿皇帝的新衣;另一方面禁止未成年人去网吧上网的一系列政策法规无法全面有效执行,屡见不鲜的未成年人群体依然到网吧玩网络游戏。
《中国网吧、网络游戏调查报告》指出:青少年是网络游戏成瘾的易发、高发群体,网络游戏是网络成瘾的一个重要原因。2007年的网瘾调查包括北京市未成年人在内的全国10个省、直辖市的近10万青少年。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总筛查率为3.9%。其中小学生中网络游戏成瘾的比例最低(1.9%),初中生和高中生中网络有些成瘾的比例居中(分别为3.7%和2.6%),大学生中网络游戏成瘾的比例最高(3.7%)。
这次调查青少年群体中网络游戏成瘾的比例在4%左右,较已有的调查结果要低。原因是取样差异,既往的调查研究是从经常上网的青少年当中选取的。2008年1月,北京市统计局对外公布,截至2007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为1 633万人(户籍人口为1 213.3万,外来人口为419.7万)。2005年,北京市1%抽样人口调查,推算出18周岁以下常住人口的比例为14.02%,我们以此数据为依据,推算出北京市2007年的常住人口未成年人为229万。按照3.9%的比例计算,北京市未成年人有“网络游戏成瘾症”者为8.9万人。网络游戏有很大的负面效益,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身边未成年人因网瘾导致犯罪和家庭破裂的例子比比皆是。
3.网络出版业全市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的布局。北京市各区根据自己区的实际情况发展网络出版业,从局部看是合理的。比如,石景山区在首钢搬迁后决定发展动漫产业以使全区的经济有新的生长点,这是合理的。但是,从全局看,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看,就有商榷的地方。如果没有全市一盘棋的大局观,各区各自为战,就有可能发生重复建设、产业趋同的现象。而我们现在缺失网络出版全局统一布局发展筹划的方案、计划和规划。从本质上说,我们没有一个协调发展的产业政策。北京市网络出版业的真实状况是发展速度很快、态势良好;但是发展思路并不明确。网络出版业在北京市有十几年的发展史,在“十二五”规划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做好网络出版业的整体发展战略规划。
4.地方性法规立法滞后。一是已出台的法规滞后。目前,北京市地方法规与网络出版有关的有《北京市图书报刊电子出版物管理条例》(1997年颁布);《北京市音像制品管理条例》(1997年颁布)。这两个法规与已修改的上位法不一致,也落后网络出版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例如:《北京市图书报刊电子出版物管理条例》第15条规定“出版单位未经批准不得设立分支机构”和第22条规定“个人申请从事图书、报刊零售和出租业务的,应当有本市常住户口”,已经被上位法废止。二是没有出台新的地方性法规范。网络出版新业态出现后,多元化的出版主体出现,包括技术服务商、运营商、文化传媒公司都可以作为网络出版主体出现。我们没有制定一个约束其行为的法律规范,没有建立市场进入和退出的长效机制。
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国家《出版管理条例》、《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也已经落后,我们还没有参照系。二是网络出版涉及到多个领域、多个部门,涉及到知识产权管理等多个难解的课题。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有诸多的难题,就停止了探索的步伐。
三、对策建议
1.加强和规范网络出版业的统计管理工作。在国家没有出台网络出版的统计规范前,建议北京市统计局、市新闻出版局,会商发改委、市互联网管理办公室等部门,参照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的通知(国统字[2004]24),把网络出版业态纳入国民经济行业代码和统计工作中,科学准确细分下属的小类别(各个出版业态),尽快统一行业统计标准,建设统计台账和平台,这样才能总揽全局把握全行业的发展规模、趋势和发展状况。
2.制定“十二五”北京市网络出版业发展战略规划。制定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确定调整和优化网络出版业结构,突出发展社会效益好的出版业态。在整个网络出版业态中,有些是有重大的社会效益的和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如数据库出版和数字图书馆建设、网络学术期刊和电子书等网络出版业态,对于这些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的网络出版业态,我们应制定鼓励发展的政策。而对于有负面社会效益的网络游戏出版业,我们应该采取“不鼓励、不提倡、不禁止、不限制”的产业政策。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网络出版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下去。
制定网络出版区域发展规划。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整体思想。争取在中央有关单位的支持下,加强宏观调控,做好区域统一产业规划,优化产业布局,明确各区域的产业发展重点,发展目标,制定相关配套措施与政策,避免恶性竞争的局面出现。
3.开展立法调研工作,为地方性法规出台做积极准备。国务院2004年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规定,“涉及全国或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性事项以及专业性较强的决策事项,应当事先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按照《实施纲要》的规定,与网络出版有关的法规修订应通过行政听证会的形式来修改,就网络出版的产业发展战略、网络出版的市场进入和市场退出等重大问题的修订,要经过一个由“非民主化―民主自决化”、“经验化―科学化”、“简单化―系统化”、“非理性化―理性效益化”的修改过程。地方性法规既要促进产业发展,又要发挥有效监督机制,使得网络出版企业遵守法律、守法经营。
参考文献:
[1]黄孝章,张志林.北京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态势研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0,(1).
[2]袁方.北京市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研究报告[EB/OL].bjpopss.省略/bjpssweb/n32894c29.aspx.
[3]中国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区揭牌[EB/OL].省略/ArticleInfo--view--3ynxx--1670fbb1-dcc4-4928-aaa9-bbe5255aea40.shtml,2010-05-24.
[4]路艳霞.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区首批32家入驻企业签约[N].北京日报,2010-06-12.
[5]孙颖.中国出版航母落户南城[N].北京晚报,2009-11-22 .
[6]我市将建国家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EB/OL].beijing.省略,2005-08-25.
[7]庞薇.北京互联网出版产业政策变局[J].新经济导刊,2005,(14).
[8]雍和国际版权交易中心交易过2亿[EB/OL].bjci.省略/.
[9]朱文杰.北京市出版立法研究[EB/OL].npc.省略/npc/xinwen/rdlt/fzjs/2010-05/14/content_1572858.htm.
[10]文化部,财政部.中国网吧、网络游戏调查报告[R],2008:4.
关键词:网络使用;网络文化;媒介素养;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250.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5-0223-04
一、计算机网络在浙江纺织服装学院发展的现状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生源大多来自职高学校。学生专业成绩比较突出,有较好的专业基础,在大学里学习增加了学生上网的可能性和经常性。在电脑上,女生购物成为时尚,还有刷微博、看电影,在学习上主要是做PPT、画时装图、制版、做各种项目作业等等。由于学校女生比较多,看电影和电视的时间、人数多于打游戏。浏览网页查看QQ空间、微博,还有各种时尚时装图片展、各种走秀视屏,以及服装配饰的收集、欣赏,关注时尚类的人物和新闻。学生中团干部利用电脑工作的时间也很长。例如,写新闻稿、活动策划、各种计划总结等等,还有利用QQ群讨论活动。同学也都有QQ群,方便了大家交换信息和了解各种通知、招聘启事、校园动态。各班组织的社团都申请了社团,这样网络成了大学生的必需品,增加了网瘾形成的几率。
1.网络对大学生的身心影响
从调查的结果看,大学生对网络是喜爱的。调研对象均表示有过上网的经历,说明网络已经被大学生普遍接受利用,而且大部分的同学能控制自己,使自己不至于过分地沉迷网络而不能自拔。有的同学曾受到过网络不良信息的伤害,心理有阴影。现在学习和平时生活中网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越来越多的活动需要通过网络平台来完成和实现,网络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转变观念,保持心态,把握适度,学会正确利用互联网,对大学生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2.大学生上网的目的
从调研的结果看,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以获取信息、交友聊天、休闲娱乐为主,男女生使用网络目的基本一致。学生们对于网络的利用很大程度上局限在娱乐、交友方面,也会将网络上丰富的科技和学术信息资源为我所用。针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特点,要加大对学生网络使用的辅助工作并正确的引导。
3.大学生上网的状态
从表4的数据说明,学生单次的上网时间在2-3小时左右,基本呈正态分布取向属于正常范畴。来自城市的学生上网时间要长些,来自农村的学生上网时间稍短一些。纵向来分析部分学生的上网时间集中在周末或假期,正是空余时间段;选择在其他时间的仅占1/4,有少部分学生经常长时间甚至通宵上网,显示出上网络时间过度。给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都会带来不良后果,学校要加强教育引导和监控,防止学生上网过度。
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有85.41%的大学生上网的费用每月50元以下,上网费用的开支在学生的月生活费中的比例控制在10%以下,上网花费比较合理。很多同学表示是50元左右的上网费是可以接受的。由于校内外网吧收费之间的差异和学生自身经济能力的差异,有近80%的学生认为上网的消费水平一般,有近10%的同学认为消费较大。同时调查也显示,大学生上网的费用大部分是从家庭提供的生活费中支出的,有的学生是通过打工赚钱支付自己上网的消费,学校也提供能够免费使用学校公共上网资源机会。
4.大学生的网络法律知识
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学生对网络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太了解,占61.98%,只有5.37%的学生表示完全理解。学生的网络法规意识淡薄、观念不强,是学生在网上做出违法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很多的学生表示应该加强对网络行为管理,完善网络运行的管理建立健全网络法规制度,加大对网络犯罪的惩治力度。
5.大学生的网络心理需求
心理需求是起自内心的一种需求,包括自尊心、责任感、归属感和成就欲等,具有多层次并存的鲜明个体差异。在积极心理需求中,有56.31%学生选择了情感交流这一项。现实生活中社会的复杂性和大学生心理的单纯性,使学生常常遭受挫折,在交往中出现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使情感交流得不到满足,因而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学生通过聊天方式与外界联系和交流基于动机,有28.64%的学生选择求知欲,学生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求欲望;有15.05%学生选择自由平等的参与,学生崇尚民主、自由的交流方式。在消极的心理需求中,有52.76%学生基于逃避现实的心理,由于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大,试图借助网络逃避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在性别方面,男女大学生在网络心理需求上也存在差异,男学生的自我价值感远远高于女生,男生喜欢争强好胜和强烈的表现欲,而女生的自卑心理却远远高于男生。
6.大学生的网络人际关系
从调查的结果中可以看出,44.89%学生在网上交往的主要目的是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其次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因为大学生的年龄范围都在18—24岁之间,正值青春期,随着生活空间的扩展和阅历的不断增加,他们渴求交往的愿望及长大成人的感觉日益强烈,期望通过网络来摆脱现实生活中的烦恼,在网络世界重新树立自信心,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7.大学生对网恋的态度
态度的认可随着年级增高逐渐降低,低年级的学生对网恋的态度积极乐观,而高年级的学生有43.46%对网恋持否定的观点,有32.97%的同学对网恋持观望的态度,支持网恋的同学占23.57%。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丰富、心理的逐渐成熟及就业等现实问题的压力,使高年级大学生的恋爱观更加成熟,对事业和爱情看法更为现实。而低年级的学生对网恋怀有一种神秘的色彩,觉得网恋更浪漫。在男女性别上男生对恋爱比较现实一些,认为网恋缺少诚信。
8.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
1997年,在美国召开的心理学年会上,经过众多学者们的讨论,最终形成了一个比较一致的网络成瘾诊断标准,认为判断网络成瘾的几种主要症状有:耐受性增强;戒断症状:上网频率总比事先计划的高;缩短上网时间;花费大量时间在互联网;上网使成瘾者的社交、职业等受到严重影响;虽然能够意识到上网带来的严重问题但仍一如既往。如果网络使用者在一年中出现其中3种或3种以上的症状,就可以被初步诊断为网络成瘾。
依据自编的《大学生网络成瘾量表》,当被试学生的总得分等于或大于85分以上,就可诊断是网络成瘾,所以在所调研的学生中网络成瘾人数为238人,占调研人数的16.23%。
据调查,每周上网的时间、网络聊天、网络游戏和成瘾总分、强迫性、戒断性、耐受性、时间管理、人际健康存在与亚健康相关;而网龄和其他与成瘾总分、强迫性、戒断性、耐受性、时间管理问题、人际与健康问题无显著相关。学生每次上网时间越长,产生网瘾现象的几率越大;学生运用网络进行网上聊天、娱乐越频繁,网络成瘾现象越严重;单纯的网龄长短不能说明网络成瘾可能性的大小。
二、大学生上网存在问题的原因
1.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大学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学生成人感和独立性特别强烈,好奇心和好胜心强,精力旺盛,世界观和人生观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学生在大学前把大学的生活想得过于理想化、神秘化,入学后觉得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大,内心感到失望,精神空虚,有些学生就到网络中寻求精神寄托。有的学生对网上污染抵制能力差,经不住网络游戏的诱惑和吸引,靠打网络游戏、聊天和看电影等寻求“刺激”来放松自己。在大学,由于学习方法和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学生不能积极地适应大学的自觉、自主、创造性学习的特点,不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等等,从而把网络当成伙伴,走进网络世界寻求解脱。
2.互联网的原因
互联网具有全球性、互动性、表现形式的丰富性和使用的便捷性等特点,给以盈利为目的业提供了便利和施展的舞台。一些非法组织和个人在网上扰乱政治经济的黑色信息,蛊惑大学生,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意识,误导青少年行为;有些网站为吸引顾客,在网络上,使在网上冲浪的都能有意无意地看到。在大学生的心灵和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尚未完全成熟时接触这些不健康信息,会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不良影响。
3.学校和家庭的原因
我国基础教育只重视智力教育,以应试为目的,忽视了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进入大学以后,家长主要提供经济上的支持,将大量的时间放在了工作上。学生在外求学,家长对学生上网监督不够,监管不力,对子女心理上的成长关心较少,很多学生只能在网络世界中去倾诉心中的苦闷。学校作为大学生接受教育的场所,是学生成长中的最重要一环,学校忽视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回避青春期问题的教育,学生缺乏正确的引导和网络道德意识培养。当前很多高校还主要依靠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忽视对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开展心理咨询的渠道单一,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三、建议
1.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网络态度
大学生应志存高远、奋斗不息,理想和信念应是其人生的精神支柱。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并没有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因而对现实生活中的东西不感兴趣,精神空虚,缺乏人生追求。个别大学生胸无大志,缺乏对生存问题的理性思考。知识经济时代到来对学生的要求更高。大学生应志存高远,奋斗不息,努力创造辉煌的人生,对社会多做贡献。有了这样人生追求的大学生,自然就没有那么多网络问题了。
2.大力加强网络管理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针对大学生网络问题普遍而严峻,学校要加强学生公寓个人入网电脑的管理,有效地限制学生的上网时间,加强对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经常化、制度化管理,以防止大学生无节制上网。这样,就把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建立一支思想品质过硬、技术精湛的高校“网上警察”队伍,及时堵截、删除、查找制造垃圾信息的人,做好校园网络管理工作。
3.加强校园网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进一步加强学校网络设施的硬件建设。面向学生,丰富学校网站服务项目,扩大学校网站服务内容。通过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的拓展扩大影响力,要把学校的教育教学、教育科研、校本管理等方面资料通过校园网站充分上网交流,让有兴趣的学生利用学校网站制作个人网页,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以及个人才能。利用校园网络把广播、电视和图书等通过移植到网络上,实现大众传播媒体和思想教育的互补,建立和完善学工信息系统网站,积极为学生提供学生的管理信息、招生和就业信息、日常教学管理等信息,并用大量科学而翔实的信息建构生态绿色网络工程,增强校园网的吸引力、感染力。提供一个自由宽松的网络空间,满足大学生对文化生活的多样需求,用正确、积极和健康的思想文化建构和占领网络阵地,推进校园网络信息文化现代化建设的步伐。重视学生社团的建设,要以学生社团为中心点,带动学生在活动中体会现实交往的快乐,经常开展对广大同学有吸引力的校园文体活动,最大限度地丰富学生的文化娱乐生活,使他们摆脱机器的束缚,不再沉迷网络中。
4.加强心理辅导
学生作为上网的主力军,网络在给大学生带来无限乐趣同时,对他们的心理也产生着强大的冲击,因此对学生网络心理辅导不可忽视。高校的心理咨询室的咨询师,要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咨询与辅导,配合学生工作部门在大学生中进行广泛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对过度上网带来的身心问题有较多的了解,自觉地调整自己的行为。
5.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解铃还须系铃人”。专家们提出,对待网络成瘾,应利用好网络平台来治愈它。据了解,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已成立了心理咨询网站。通过借鉴多种方法,如在网络中利用聊天室的功能开展团体咨询,还可参照朋辈心理咨询的原理,让部分治愈者成为志愿者,互相促进,帮助解决。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已开始着手进行青少年网络成瘾症的预防与矫治研究工作。我国高校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不断探索更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一)背景
教育关系着一个国家的未来,教育是培养社会栋梁之才、促进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但是,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的一个调查显示:全国当年仍有480万7-14岁学龄儿童不能入学。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失学儿童,目前没有准确的数据,根据“安康计划西部行”的调查表明,失学儿童在四川省达13.5万名。
根据笔者前期调研情况,小学阶段失学情况鲜少,多数失学情况存在于农村地区且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因此,本文拟从农村初中阶段失学情况入手,了解其失学原因以及四川省目前对失学儿童的相关政策,从而思考有关农村初中及诶段失学学生社会救助政策的一个新方向,以降低失学率,保障失学学生合法权益。
(二)当前有关失学儿童的政策
通过对《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以及对四川省教育厅有关义务教育政策的梳理发现:对于失学儿童的社会救助政策鲜少。目前失学儿童政策重点偏向在第一类。例如,四川省从2013年开始彻底实现免费义务教育,2014年初实现义务教育阶段作业本费免除等。为了拉小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差距,2013年四川省开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从目前四川省有关失学的政策发现几个问题:第一,对失学学生缺乏操作化的干预政策,即没有明确的条文规定对失学后的学生的政策;第二,对预防失学型政策导向仅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重点预防贫困家庭学生失学。这些政策中的缺漏造成的问题是,预防失学效果不佳,失学儿童返学概率低。
访谈001:
目前关于失学儿童返学问题,需要咨询失学儿童当地教育局,有关这一方面的政策由各地教育局自行制定和执行。如何当地教育局不愿意受理,再来找我们。
访谈002:
中途没有读书也没有任何手续的学生要重新读书的问题,我们是没有任何意见的。只要家长能够找到一个学校接收,学校愿意接收就可以。但是,不可能让我们去勒令学校接收。
以上两个访谈,分别是对省级教育厅及县级教育厅咨询失学儿童返学的答复。从访谈中我们得知,有关失学儿童返学情况没有统一的明文规定;区县一级的教育局自行制定和执行失学儿童的有关政策。这一个现象导致的问题就是:有关失学儿童的政策“落空”。
二、失学原因及影响
(一)失学原因
农村中学生失学的原因是多重的,并非单独的原因造成,通常是多个原因的交织的。从实地调查和访谈中看,目前儿童失学的关键因素有以下几个:失学儿童自身、家长、学校和老师。
1. 学校环境氛围差。从笔者调查的学校中发现,近年农村中学的学生急剧减少。有钱、有教育意识的家长通常花“高价”将孩子放在城市中学读书;农村中学留下的学生几乎都是家庭贫困、留守在家的学生。农村学校从十年前的十多个班级锐减到3个班级,通常全校学生人数不超过100人。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学校也开始招收转学生。这些转学生的特点是,因成绩差、调皮而被城市学校“抛弃”的学生。因此,通常农村中学的生源构成状况为:本地农村户籍学生和非农户籍转学生。由这些生源构成的农村中学中,学校学习环境氛围差。
2. 教师处于尴尬境地。面对学生学习“底子差”、课堂纪律不好,使得教师工作处于尴尬状态。初中阶段各个学校都非常重视学生升学率,但是农村学校学生排名都是远远落后于城市学校学生。“付出而没有收获”使得教师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访谈003:
现在教书很没有劲,不像以前,现在的学生又少成绩又差。我们还会管下学生,其他学校老师下午都是打牌了。
访谈004:
这种教书的生活很没有意思,当初还有点激情,现在没有了。学生又少,成绩也差。现在上完课我就是爬山,天天爬山,感觉这样过人生都没有意思了。
在上述两个访谈中,两位教师都提到学生成绩差。面对学生成绩差,不好管理,教师的态度就分为两种,一种是消极倦怠, “例行公事”;另一种是“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在调查中,发现的另一个问题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状态的教师,对待学生,通常是硬性要求的“抄书、背书”。这中简单、粗暴的管理模式,成效也并不高。
访谈005:
今天还有十多个学生还没有报名呢,作业没有写。我们给他报名吧,他就不会做作业了,不给他报名吧,他就不来了,就流失了。其实,我们要求已经很低的了。有时候我们学校也很尴尬,很为难。
上述访谈来自某农村中学校长,该学校寒假作业通常是根据成绩划等级,成绩差的学生完成的作业更多。从观察中发现,平均完成约3本作业本的寒假作业量。但是,新学期报名很多学生都不会完成完作业。最终,乡村教师都陷入一个尴尬的境地。
3. 学生厌学情绪高。调查中发现,普遍学生存在懒惰思想,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和激情,通常采用消极状态对待学习和老师安排的“任务”。此外,一个学生的情绪会迅速感染到其他学生,造成影响较大。
案例001:
某农村中学初二女同学,因期末考试成绩差,寒假作业没有完成,不想继续报名读中学,因此转向读职业高中。这个事情在班级中传开,班上约十余个未完成作业的女同学都意向跟随同学读职高,逃避寒假作业。因不符合义务教育规定,被学校禁止。
除了懒惰、作业不按时完成以外,这些学生上课纪律差,沉迷网络游戏的较多。通常是一个带动多个同学,打游戏。普遍学生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对学习的期望低,厌学情绪严重。
4. 家长疏于管理、存纵容心理。上述提及农村学校生源构成,这些家长因自身的局限,属于管理也存在对孩子的纵容心理。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家长忙于奔波和打工,缺少时间和精力陪伴和管理孩子;第二,家长自身素质有限,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对孩子进行辅导和教育;第三,家长对孩子的溺爱,进而心存纵容心理,放松对孩子的监管。
学生基础不牢靠,加之学校学习氛围的影响,学生厌学情绪加重;同时学校教师、家长缺乏有效的干预措施,一方面使得学生对学习更无期望;另一方面,在此过程中家长、教师也失去对学生的耐心和期望。这些原因交织,恶性循环,在某一导火索下,最终学生失学。通常,这些学生失学以后,返学几率非常小。
(二)影响
农村地区初中阶段学生流失造成的影响深远。首先,对失学学生来说,他们丧失了一条向上流动的道路,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等方面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其次,失学学生对他们所在班级的其他同学造成一定的影响,形成一种连环效应,影响其他学生学习情绪;再次,农村中学失学情况严重,对农村教育形成一种挑战;最后,失学学生从学校中流失,因缺乏管理,很有可能成为社会“闲散”青年,加之这个阶段学生处于青春期,对社会稳定也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我们有必要建议一套农村地区初中阶段失学学生社会救助政策,降低农村失学率,一方面,保障失学学生自身权益;另一方面,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使之回到正规的轨道。
三、对农村地区初中阶段失学学生的社会救助政策探索
(一)预防型社会救助政策
首先,对每个农村初中学校配备一名专业心理辅导教师,开放一个心理辅导室,鼓励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或其他问题咨询;其次,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包括教学技能培训和心理课程培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与学生沟通能力;最后,对农村初中学校进行教育援助,每学期开设不少于三次以上的主题心理课程。
应当对农村学校的教师、学生进行精神援助,通过心理辅导、心理课程、心理干预活动等,一方面,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沟通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对学生的心理辅导、疏通和开展心理活动,引导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和自律心,同时,开展干预活动,培养学生正确地学习和生活习惯。
(二)干预型社会救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