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媒介融合定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媒介融合概要
1.媒介融合定义类型。根据来自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普尔教授在充分研究新时期下媒介发展的未来提出了媒介融合这个崭新的概念。媒介融合的本意是指多种多样的媒介出现了功能传播方式逐渐一体化的趋势与特征,关于媒介融合的臆想更多是集中于报刊、电视等传统的传播媒介上。在媒介融合被提出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当时是网络信息技术与高新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这种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媒介传播方式、媒介载体、媒介内容等革新的重要推动力。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负责人安卓纳捝生重新完整的定义了媒介融合:音频的、印刷的、互动性数字、视频的媒体组织之间的操作的、战略的、文化的、实战的联盟与联系。他着重强调了关于媒介融合更多是各个媒介之间的联盟与合作。广义上的媒介融合是包括一切媒介以及相关要素之间的汇聚、结合甚至是融合,同时,媒介融合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产业发展过程。美国西北大学戈登教授在2003年根据媒介组织行为以及从业人员的的角度来划分出五种媒介融合。(1)所有融合。一般大型媒体企业集团拥有旗下不同类型的媒介,所以可以实现媒介之间的资源共享与内容的相互知晓与推销。就比如美国俄亥俄州的新闻电讯集团,美国默多克的新闻帝国、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媒介综合集团,这些集团都是将一各地区内的所有广播电台、报纸、网站、电视台等新闻媒介进行融合。(2)策略融合。策略融合是指在所有权不属于一家集团内的媒介之间关于内容的共享,就比如属于不同的媒介集团的电视台与报纸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相互间共享一些新闻资源与推介一些内容。(3)结构融合。结构融合与新闻的分配方式与采集方式有关,就比如美国的《每日邮报》决定聘请雇用一个新闻团队来做多媒体的新闻产品工作,使得能够将报纸新闻打包加工之后卖给电视台。在这种新闻合作模式中,报纸的记者编辑就可以去电视台做新闻解释与报道。(4)信息采集融合。信息采集融合主要是在新闻报道方面的新闻从业者需要采取新闻融合的技术手段进行新闻信息的采集。(5)新闻表达融合。新闻表达融合是指编辑与记者需要运用与公众互动的、多媒体的技能与工具来表达新闻事实。
2.媒介融合的特征与动力分析。研究媒介融合的特征与动力是研究如何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利用媒介融合进行企业传播影响力的构建的一个基础与关键。只有在充分知道媒介融合的特点以及媒介融合的原因,才能继续利用媒介融合来构建企业的传播影响力。媒介融合的特征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全能化与技术化。媒介融合的第一步是技术融合,媒介融合的直接原因与根本诱因是信息数字技术的发展与成熟,随着新一代的广播技术、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媒介也在处于积极融合的阶段,所以媒介融合体新出带有技术特征。在媒介融合的新时期,基于不同媒介之间的企业文化形态的融合与竞争,表现出了多元文化的全能性与技术性,它不仅仅表新出普遍文化的特征精神,还具备世俗文化、精英文化、娱乐文化、高雅文化的品质精髓,这就是全能文化的态势。第二,全民写作与集约化生产。媒介的融合改变着信息内容的传播方式与产生方式。媒介内容的集约化生产不仅仅呈现于各种传媒组织的沟通与合作,还呈现在媒介内容的全民化生产。这种方式的改变是打破了传统老牌媒介集团对于文化生产与新闻传播的垄断地位,为新闻媒体集团提供着资讯的主要是社会团体、政府机构、企业文化组织等等,承担着信息新闻的公布的主要是新闻通讯员与职业新闻工作者。第三,渠道的融合与内容的融合。媒介融合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渠道融合与内容的融合,这个在上文的融合类型已经详细阐述了,所以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促进媒介融合的动力有以下三点。首先是网络技术与数字的推进。数字信息技术带来了媒介的形态与传播方式的变革,为媒介信息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技术可能性。同时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使得这种新闻信息的资源能够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下被人们阅读获取。其次是人们的需求推动。随着普通大众对于快捷方便高满意度的媒介需求,正是这种没有底的欲望与需求推动着媒介融合的创新与发展。最后国家对于媒介融合的监管政策松动。我国媒介长期受着国家管理体制的监管,呈现着条块分割、无法通过市场的运作来融通媒介资源的弊病,这也是我国媒介资源缓慢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全球放松对于媒介管理的浪潮的兴起,我国也在积极的调整媒介产业的结构与监管的。
二、企业传播影响力的构建
1.通过媒介融合,传播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灵魂与血液,是一个企业内在的精神与气魄。企业文化具有凝聚力的作用企业文化可以紧紧地团结企业员工,形成威力无比的企业向心力与归属感,使员工步调一致、万众一心,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奋斗。企业文化具有导向作用 企业文化如同一个看不见的指挥棒,让员工能动的按照企业需求去做事,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企业文化具有鼓舞激励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在无声无息中对员工起着鼓舞与激励的作用,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企业员工可以享受到工作的愉悦,如果在一个勾心斗角、相互扯皮的企业里工作,员工自然就享受不到快乐与和谐,反而会产生消极逆反的心理。在构建优秀企业文化的同时,不仅仅应该让本企业的员工感受到,还应该通过媒介融合的趋势下积极传播本企业文化,构建企业的传播影响力。对于现在的企业来说,一个大的弊病就是不重视本企业的文化宣传工作,特别是对于小企业来说,认为这是大企业的营销手段,与本企业无关。企业没有大小之分,都应该重视与发展企业的传播工作。通过对企业文化的传播可以让公众了解与认可本企业以及本企业的产品,在公众的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良好印象。比如海尔集团不仅仅在电视上投放海尔产品广告,还通过拍摄动画片《海尔兄弟》,生动形象地向大众阐述海尔的企业价值观,通过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深海尔产品在公众心中的印象,从而为海尔带来了丰厚的公关营销收益。企业在进行广告营销的时候不仅要重视企业的产品宣传,还要蕴含着企业的文化价值。
2.继续加强与权威媒体的合作。虽然在新形势下由于网络信息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介的权威地位得到了削弱,但是作为媒介传播的主要途径与方式,权威媒介依然拥有无可比拟的新闻信息传播的快捷性与受听观众人群的数量优势。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应该重视与传统权威媒介的密切联系与配合,在具有高知名度与深受大众信赖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上进行企业传播影响力的构建。在央视等传统电视平台以及新浪、百度等网络资源平台上都是企业进行良好文化宣传与产品推广重要平台。企业在日常工作中要积极主动的与权威媒介机构交换意见建议,经常联络。媒介机构需要有价值的讯息新闻评论,同时企业机构也需要媒介平台进行传播影响力的构建,所以企业与媒介可以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企业也要丰富需要宣传报道的内容,使得报道内容与权威媒体的风格内容水平相一致相符合。企业传播影响力的构建不仅仅只局限于将企业所发生的事情报道出去,还需要将企业的营销管理文化等有价值有深度的软实力软文化宣传出去。从理论层面进行企业文化的宣传,积极彰显企业文化的内涵与活力,使得公众更加了解企业的核心文化。企业的日常活动只是企业的外在表现,而企业的文化与管理才是企业的内在反映,这也是在媒介融合趋势下公众需要的深层次分析与评论,特别是对于企业管理的高层商务人士来说。所以在积极适应多媒介融合的趋势下的号召下,企业要积极转变思维与姿态,提供企业管理文化的思考,加强与权威媒介的沟通与交流,构建属于自己企业的传播影响力。
3.丰富企业文化传播途径,密切与民众联系。媒介融合的特征就是多种传播方式的相互交替、相互配合,媒介传播的形式更加多样化,文化传播的内容呈现出爆炸性的增长,民众对于新闻讯息的获取与解读越来越麻木与迷茫。在这种大背景下,企业要想提升构建传播影响力,就应该运用报刊杂志、电视广播以及互联网这一重要平台等多种平台的宣传,还要想方设法积极与民众取得联系互动。每一种传播媒介就是一种企业宣传的途径,多一种途径就多一种方式。公众获取信息网新闻的手段方法也多样,所以应该紧紧跟着民众的步伐。比如北京西单买煎饼的小铺子就积极利用新浪微博等形式进行自己产品宣传,与民众构建互动方式,在自己的微博账号上推出几个购买煎饼的攻略,停车的攻略等等,这样不仅有趣味性,还能增加轰动效应。市一中通过媒介融合的方式密切与民众联系的成功案例,极大的构建了企业的传播影响力。所以企业应该立足于多种媒介,加深与民众的互动,构建传播影响力
三、总结
媒介融合是处于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的境遇上出现的一种趋势,具有全能化与技术化、全民写作与集约化生、渠道的融合与内容的融合等特征。所以媒介融合趋势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信息咨询的复杂丰富与获取的便捷高效这一大特征。在这样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企业要提高传播影响力的途径与渠道就是通过媒介融合,传播企业文化,继续加强与权威媒体的合作,丰富企业文化传播途径,密切与民众联系等方式进行传播影响力的构建。但是如何继续深入研究企业的传播影响力的构建是当今企业家以及媒体工作者仍然需要大力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参 考 文 献
[1]孟建.媒介融合——作为一种媒介社会发展理论的阐释[J].新闻传播.2007
[2]曲红,柯闻秀.媒介融合中传媒企业战略选择[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07
关键词:新闻传播教育;新媒体;转型趋势;
2006年,也就是Twitter诞生的那一年,美国《时代周刊》将“你”(YOU)列为年度人物。在数码文化方兴未艾的今天,那些曾经被称为受众的人们变身成为信息生产的积极参与者。正如Bradshaw(2007)所言,我们所处的世界已经从一个公众必须依赖专业媒体获取信息的社会,变成一个“人们可以自己获取并且生产信息的社会”。《时代周刊》预言,为数众多的用户生产内容平台,如YouTube、MySpace、Wikipedia以及Twitter,“不仅会改变世界,而且还会改变世界变化的方式”(Grossman, 2006)。迅速变迁的媒体环境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挑战。为了适应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将呈现四大转型趋势。这四大趋势概括起来就是:学科融合,媒体融合,科技创新和理解生态。在当前几近相同的技术环境里,这四个方面不仅是西方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的课题,也是中国新闻传播教育需要重点思考的发展方向。今天,我想围绕这四大趋势,立足于世界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前沿,并结合浙江大学的探索,谈谈想法。
一、学科融合
先说个案例。最近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似乎被推向了风口浪尖。他们也许是美国历史上第一家被校方“关闭”的新闻传播学院。当然,校方并不主张用“关闭”这个词,他们用的是“重组”。该校高层表示,现有的学院太小,太孤立,太受约束,以至于无法为学生提供他们所希望的新闻教育,也无法使教师从事他们所希望的教学和研究。在重组期间,新闻教育仍然以课程的形式继续,不过必须是双主修,或主修其他专业加辅修新闻专业。请注意,是辅修新闻专业。面对学院教师、学生和校友的质疑,校方强调此举将是提升该校新闻传播教育的一大契机,未来可能建立一所融合信息、传播、媒体和技术等多种相关学科和资源的新学院,并可望成为美国最好的。
科罗拉多大学或许只是个案,它有许多内因,如原来学院的内部管理比较混乱等等。但这一个案传递出一个重要的信号,就是面临每天都在改变的媒介环境,我们的新闻传播教育也需要改变。在这个媒介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而且人人都是媒介的时代,新闻(Journalism)和新闻工作者(Journalist)本身的概念受到挑战,需要大大拓展。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就是,新闻教育仅仅依靠新闻学院是否足够?科罗拉多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被重组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校方认为它没有很好地与其他学院合作,从而无法提供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因此,如何优化大学内部的所有资源,通过学科的融合推动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成为新闻传播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议题。
这一目标有不同的实现途径。科罗拉多大学是比较极端的一种。目前,浙江大学2+2的本科教育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新生进校都按人文或社科两大类划分,前两年打通培养,主要是通识教育,没有具体专业。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从第三年开始,学生进入自己确定的专业院系学习。用校方的话说,就是一种“宽专交”(拓宽基础、专业培养、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就弥补了原有单一化专业教育的不足。当然这一模式在新闻传播专业也面临一些问题。例如,大块的实习时间使得本来就被压缩的专业课程进一步压缩,导致学生感到在校受到的专业训练不足。进入专业较晚,也使学生难以找到专业感觉。头两年通识阶段选课太随性,有些课程感觉用处不大。总的来说,这种“宽专交”的培养理念是适合新环境下的新闻传播教育的,但具体模式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二、媒体融合
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政治学家普尔教授提出。他认为,媒体融合就是传统上需要依靠多种媒介技术来提供的内容和服务被整合在一种媒介之上,而这种媒介通常就是数字网络媒介(Pool, 1983)。同样来自MIT的媒介融合研究专家、比较媒介研究专业的创始人杰金斯教授对这一概念进行了展开。他将媒介融合定义为三方面的整合:跨越多个媒介平台的内容流动,多种媒介产业之间的合作,以及媒介受众的主动信息获取行为(Jenkins,2006)。从这个意义上讲,媒介融合并不单纯是一种技术现象,而是包括技术、产业、文化和社会变迁等多种因素的复杂过程。
媒体融合的大潮同样席卷中国。不论是中国政府大力推动的三网融合进程,还是每个媒体内部争先恐后规划的全媒体蓝图,都体现了这一趋势。一线的新闻工作者,则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媒体融合的压力。从前,报社记者只会写文字稿就行了。但现在,越来越多的记者被要求在新闻现场同时以文字、照片、音频、视频的形式通过微博等方式新闻。一些记者为新技术带来的新可能而欢欣鼓舞,还有一些记者则更多地感到不知所措、力不从心。如埃里克?牛顿所言,“如果一则新闻能够用30种不同的方式、以30种不同的技术形式来讲述,我们需要理解新闻的本质,并使用最适合的媒体。(Newton, 2010)”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挑战。
面对日趋融合的媒介环境,新闻传播教育如何培养未来的新闻工作者?传统新闻理论对于新闻现象的归纳和解释是否仍然准确?传统按媒体划分的采写编评课程是否还适应当前的融合新闻报道?如果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我们又该如何改变或重组现有的课程设置?目前,大多数高校选择的是增量改革的途径,即对现有课程进行修正的同时,增加一些新的课程。浙江大学也是如此。2011年上半年,浙大增设了《媒体融合》本科课程,我是主讲教师。在教师讲授相关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调研国内外融合新闻报道的前沿案例,最后独立完成一项融合新闻报道任务。同学们在学习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收获不少。但初次探索,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课时太少,未能与实验课结合,平
台不够完善等等。 三、科技创新 一直以来,新闻传播教育,包括研究,与业界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断层。理论研究保持独立性固然无可厚非,但如果应用研究也与业界脱离就值得反思了。在新闻传播学科,高校喊产学研一体化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但事实却是说的多,做的少。常见的情况是,业界在前面尝试,学界在后面观望。业界有了成绩,或出了问题,象征性地请学界来总结一下,仅此而已。结果就是,业界觉得无关痛痒,学界感到疲于应付。双方仍然未能找到一个有效的连接点。
要改变这种局面,高校应该成为新闻传播的创新引擎,而不是创新的跟随者。举两个例子。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刚刚建立了一个Reese Felts 数字新闻项目,旨在通过实验研究探索新闻传播的新形式。其中一个重要尝试是,建立一个由学生设计、开发、制作和运营的新闻网站(),然后利用这一平台试验各种不同的报道和叙事方式,通过对用户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测量不同方式的传播效果。一方面,网站为所有相关课程提供了实践基地,另一方面,网站实验研究的结果也可用于指导专业媒体的新闻实践。另一个例子是前面提到的科罗拉多大学,他们也建立了一个名为“数字媒体实验厨房”(Digital Media Test Kitchen)的实验室,从新闻技术、技巧和商业模式这三个方面进行创新研究。
中国大陆的新闻传播学院在这方面虽然整体上尚未起步,但也不乏开拓者。比如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新传媒系于2008年建成媒体融合未来实验室,并与多家媒体和IT企业开展了多种合作,初显“媒体硅谷”之势。浙江大学最近也利用学校投入巨资升级传媒学院实验室的契机,重点建设新媒体实验室,由认知研究实验室、数字影视与文化产业实验室、电子编辑与数字出版实验室组成。其中,认知研究实验室配备全球最先进的眼动仪和脑电仪,旨在利用认知科学的研究手段为新闻科技创新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
四、理解生态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秩序一直处于快速变化中,尤其是“9·11”事件和2007年末开始的“金融危机”,使美国对国际事务的干预能力和影响力明显下降,中国的发展则成为全球最为耀眼的现象,不仅让几亿人摆脱贫困,迅速提升了综合实力,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在发展中融入了世界,尤其是在金融危机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这让世界对“中国模式”有了重新认识,开始理解中国的政治制度。最为重要的是,“和为贵”的文化影响力和建立和谐世界的信念,正成为替换西方武力干预传统的新价值观。中国特色的和平发展实践不仅让“历史终结论”终结,也让“文明冲突论”失色,打破了全球化就是西化或美国化的迷雾。中国在进一步融入世界并积极构建和谐世界新秩序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无论是在突破“崛起”的追赶心态方面,还是需要世界认同方面,亦或在以大国大气度去影响世界的发展方向上,都需要以创造性的方式辐射文化软实力,所以,抓住新媒体发展机遇,通过构建国际传媒新秩序把和谐世界观潜移默化地向全球传播已是当务之急。
一、以国际一流媒体为核心的当前国际传媒秩序分析
(一)国际一流媒体的界定
关于国际一流媒体的评定标准,学界和业界说法较多,例如麦肯锡咨询公司的三标准论:1.能很好地履行引导社会舆论、提供教育服务等公益责任,并在这方面具有较高的观众满意度;2.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世界品牌;3.有很好的经济效益。世界知名的传媒杂志TBI则认为产业规模和经济实力是首要指标。而世界品牌实验室主要看重的是媒体的品牌价值。我国有些学者则认为,“国际媒体主要是指那些从事国际信息传播活动的主体或传播媒体”,主要有三个标准,即信息传播活动具有跨国性、信息传播的经营活动具有跨国性和影响力具有国际性。
本文认为,国际一流媒体应达到以下三个标准:第一,强大国际影响力,包括品牌影响力、话语权、舆论引导力等要素。例如《泰晤士报》被认为“是世界上影响最大的报纸”,美联社被誉为“天上的太阳”,CNN则曾被称为全球新闻的代名词。第二,强大的运营能力,指国际媒体的经济收入水平、创收能力以及产出效益等经济财务指标,反映媒体的经营发展与运营管理水平。第三,具备相当的规模。规模是国际传媒机构作为一个信息制播平台存在的基础性指标,包括媒体的整体规模水平、国际覆盖能力、制作播出能力等。
目前处于第一层次的十大媒体集团主要集中于美国和欧洲,这些公司控制着世界最大的和主要的传播媒体,如时代华纳公司控制着美国最大的有线电视网,同时拥有世界级的电视频道CNN、TNT等;贝塔斯曼公司控制着德国面向欧洲的4家主要电视台、100多家杂志;新闻集团公司控制着美国22个电视台、国内外的132家报纸和25家杂志等。
在第二层次的63家媒体集团当中,20家位于北美洲地区,4家在拉丁美洲,24家在欧洲,15家属于亚洲或太平洋地区。在北美洲的20家世界级的传媒巨人中,17家为美国的,3家为加拿大的。在欧洲24家世界传媒公司中,全部位于西欧。在亚澳的15家世界级传播媒体中,日本6家,韩国1家,澳大利亚1家,余下7家分布在中国(3家)、印度(2家)、菲律宾和泰国。可见,绝大多数(53家)次重量级的国际传播媒体集团皆属美、日、英、法、德等13个发达国家。即使在有些属于发展中国家的媒体进入了第二层次的国际媒体集团行列,其资本量和传播覆盖面也很小。
(二)国际一流媒体形成原因分析
首先,国家实力是国际一流媒体形成的基础条件。历史证明,凡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必产生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强的国家。例如英国在最强大时《泰晤士报》创刊(1785年);美国崛起时《纽约时报》创刊(1851年)……
其次,重大事件是国际媒体崛起的重要契机。例如,《泰晤士报》成就于对拿破仑战争的报道,美联社扬名于美国的南北战争,对海湾战争的报道使CNN一举成名,伊拉克战争使福克斯开始崛起……
第三,媒体的准确定位是成为国际媒体的关键。国际一流媒体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理念和定位。例如《纽约时报》的理念是刊载“适宜刊载”的新闻,注重事实而不加渲染,从而获得了“档案记录报”的美名。BBC的创始人里思坚持“教育大众和提升大众品位的理念”,被后人称为“里思主义”。CNN的要求是“新闻之上,人靠边站”,其创办人特纳的名言是,“即使到了世界末日,CNN也要现场转播那一刻”。半岛电视台的立台理念是“意见和异见”。
第四,新技术发展和应用是国际媒体发展的推进器。国际一流媒体必须拥有国际一流的传播技术。如路透社不仅是最早采用电报技术的媒体,也是最早采用计算机技术的媒体。CNN对于卫星电视技术的运用使之成了第一个所谓的“全球媒体”。
最后,多元化资本战略和广泛合作的投资战略是国际传媒集团强势扩张的基础。处于第一、二层次的国际媒体基本上都是以多元化资本经营为原则进行运作的。另外,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这些国际媒体巨头纷纷采取合作经营的方式,相互取长补短,降低投资的风险,尽快地开辟和占领新的市场,共同投资开发新的地区领域或技术领域。
当前国际传媒秩序现状充分说明了谁在主导着世界传媒秩序和新闻导向。这些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传媒集团基本上控制着世界传播的秩序,他们的新闻价值取向决定着世界新闻传播的流向,大量由他们生产的新闻、娱乐节目、书籍等纷纷从发达国家流入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展中国家日渐开放的市场,更加剧了这一趋势的发展。
二、从行业到产业:新媒体发展将引发媒介大融合
媒介融合是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从对立碰撞转向融合依存的背景下提出的,它反映着社会发展深层次的趋势和必然性,其提出必然对整个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化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以其为技术支撑的诸多行业之间的边界正在由清晰走向模糊。正是这一重大变化推进了信息、电信、文化、娱乐、传媒、出版、金融、证券等众多行业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在全球形成了大规模并购、重组的浪潮,多元化成为大公司的发展战略。与此同时,资源配置、整合方式也发生了结构性变化,许多新的业态应运而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并直接改变传统的产业结构,以顺应行业边界模糊的发展趋势。
1994年,《纽约财报》报道美国在线与《圣荷水星报》联合推出《水星中心新闻》的电子服务时,使用了“一次传媒聚合”的标题。同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举办了世界上第一次关于产业融合的学术论坛,即“冲突的世界:计算机、电信以及消费电子学”。参加者除了学术界以外,还包括康柏、英特尔等著名计算机整机或芯片生产公司以及软件、消费电子产品和信息服务等相关行业的人员。这标志着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个具有影响力的话题。
1996年,美国联邦政府制定了《1996年电信法》。该法案将电信和媒体统一立法管理,引发出一场电信、电子、媒体和文化企业的交叉兼并和产业重组。
1997年6月在加州伯克莱分校召开了题为“在数字技术与管制范式之间搭桥”的学术研讨会,在会上对产业融合与相关的管制政策进行了讨论。会议召开标志着媒介融合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关注。
1997年,欧洲委员会推出的绿皮书认为,产业融合是指“产业联盟与合并、技术网络平台和市场等三个角度的重合”,并把媒介产业融合视为新条件下促进就业与增长的一个强有力的发动机,这无疑将媒介产业融合扩展至整个信息市场,乃至催化今后世界经济的综合。 美国学者Greenstein和Khanna从产业变动的角度,针对计算机、通信和广播电视业的融合,提出媒介产业融合是为了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
同年,欧盟对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大胆预设,提出“电信业、广播电视业和出版业三大产业的融合不仅是一个技术性问题,更是涉及到服务以及商业模式乃至整个社会运作的一种新方式”。
2000年,托马斯·鲍德温、史蒂文森·麦克沃依、查尔斯?斯坦菲尔德等三位学者在其合著《大汇流——整合媒介信息与传播》提出:以前电信业、有线电视业、广播业和计算机业各自为政,现在宽带技术和政策的指引下汇流到一起,产生了“整合宽带系统”。因此,媒介融合有了更好的技术支持,并将在更宽泛的领域内进行。
2000年1月10日,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服务公司美国在线和世界上最大的传媒公司时代华纳宣布合并。合并后的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成为融媒体、娱乐和通讯为一体的世界巨头,公司市值为3500亿美元,年销售额为300亿美元,交易额达1840亿美元。这个“天作之合”代表着传统媒体产业和网络产业的融合,同时也成为国际媒介产业融合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并拉开了媒介产业融合与产业革命的序曲,这场革命将是全方位、跨行业、深层次、超国界的。
2001年,日本学者植草益在对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进行研究以后,从动因的角度,把媒介产业融合定义为通过技术革新和放宽限制来降低行业间壁垒、加强各行业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并认为媒介产业融合不仅出现在信息通讯业,金融业、能源业、运输业的产业融合也在加速进行之中。由于产业融合,企业间以及企业内部的组织形式发生相应变化,企业并购、流程重组、战略联盟和虚拟企业等逐渐成为现代企业组织形式的主流。正如他所预测,近年来媒介融合并不仅仅限于这4个产业领域,在制造业,产业融合也得到进一步发展,产业革命的浪潮在媒介融合推动下,一浪高过一浪。
媒介融合是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网络存储技术等传媒技术产生的基础上,以受众需求变化为导向,从整体上打破传统传媒业的边缘,彰显个性媒体的独特传播优势,实现立体式传播效果的演变过程,其终极目标是实现社会的媒介化。作为信息社会形成初期的热点问题,媒介融合的提出标志着传媒业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上面临一次前所未有的变革,一方面促使传媒业的内容与外延重新界定,另一方面也再一次提升了传媒业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力。而媒介融合的最终依托平台,就是新媒体。
三、发展新媒体:中国在国际传媒秩序重构中实现后发优势方略
(一)中国新媒体发展现状分析
2006年中国新媒体的两大组成板块移动媒体和网络媒体均实现较快增长。移动媒体总收入达到888亿元,包括手机电视、手机广播、手机短信、手机游戏等,同比增长41.3%;网络媒体总收入为252亿元,包括网络游戏、网络广告、网络视频、博客、各种下载业务等,其中网络游戏和网络广告收入增长较快,同比分别增长62.0%和48.2%。截止2007年初,国内在香港地区和境外上市的新媒体企业已经达到16家。中国广播影视系统已有5家上市公司,融资总额达80多亿元。
2007年,互联网和移动增值作为新媒体最重要的两个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2007年互联网市场规模超过400亿元,并保持超过40%的年均增长速度。2007年,新媒体产业快速发展,广阔的市场与日渐凸显的影响力,吸引资本大规模流入,营销价值加强,国际化竞争加剧,整体产业向纵深挺进。中国新媒体市场更是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航美传媒的上市,分众传媒通过对好耶、艾瑞、玺诚等的收购逐渐构建出户外数字媒体、网络广告和移动媒体相结合的多元业务体系。IPTV、数字电视的发展亦取得较大突破;手机电视、移动电视、3G网络的用户群体逐步增长。方正阿帕比等公司为传统报业、出版业利用新媒体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全面的数字出版解决方案……
2008年,新媒体首次作为奥运会独立传播机构与传统媒体一起被列入奥运会的传播体系。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被正式纳入赛事转播渠道,充分表明新媒体作为一种新传播渠道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奥运的巨大商机推动新媒体布局和发展,新媒体版权保护受到重视。
转贴于
2009年的新媒体产业虽然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但总体发展势头仍然乐观。到2009年初,全球新媒体产业平均增长率已超过25%,中国已经成为最具潜力的新媒体市场之一。随着IPTV、手机电视、宽带网络电视以及户外媒体的发展,全球媒介市场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新媒体更加深刻地影响着传统的阅读方式和传播方式,并以更主流的姿态示人,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也更进一步。
目前中国新媒体行业发展正迎来多个利好因素。2008年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为新媒体发展提供了政策及金融方面的支持。各省市大打文化产业振兴牌,新媒体成地方经济新引擎。新媒体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其产业链涵盖范围很广,产业规模和经济效益巨大,新媒体产业将成为城市和开发区下一轮发展新机遇。2010年1月,国务常务会议推进了三网融合总体方案,提出三网融合阶段性目标和明确时间表,标志着三网融合基于试点推进的新阶段。三网融合将促进新媒体实现单向传播向双向交互传播转变,从单一终端向多终端转变,走多媒体集中发展道路。同时新媒体可以开发增值电信业务,基于有线电视网络提供的互联网接入业务、互联网数据传送业务,为社会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经济的新业务服务。
我们可以确定,中国新媒体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尤其是2011~2015年,新媒体行业将保持高速平稳增长。
(二)新媒体发展对国际传媒秩序重构影响因素分析
1.由新媒体发展引领的异质化传播成为国际传媒秩序重构的产业因素。与同质化传播把相同或类似的信息毫无区别地传达给受众不同,新媒体在现代科技的支撑下,针对不断提升的个人差异化需求,尤其是对于信息内容产品的不同需求,传输高度个性化内容产品。所以说,新媒体出现,是我们进入异质化传播时代的标志。
传统媒体大众传播的高同质化结果就是媒介产业化,也就是追求商业利润最大化。西方四大通讯社之一的塔斯社每天提供着全球90%以上的新闻。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的并购使美国的电视内容产品占据了全球电视播出量的60%以上,而这一比例在电影市场上则更高。而以数字化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则是建立起了一种新的技术化人际互动传播结构,变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为双向互动传播,实现了“点对点”的信息传播与交流。这就意味着任何社会个体,只要拥有一台计算机、一台调制解调器和一根电话线,或拥有一部通过无线上网的手机、电脑等终端,就可以进入全球化的知识和信息系统,与网络上的任何一个信息终端进行实时交流。这一传播结构使得特定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每接触一次信息终端,都可以产生新的信息,并以更快的速度进入新一轮的传播。这种新的传播模式将人、信息和媒介合为一体。
2.新媒体技术对传统传播主体整合成为国际传媒秩序重构的技术因素。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传播技术上存在的巨大差距,使二者在信息采集、处理和传播方式上有着很大的区别。从传播技术角度来看,新媒体主要是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以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作为运作平台的媒体形态,使用有线、无线通道的传送方式,如互联网、手机媒体、移动电视、电子报纸等等。而新媒体传播的信息,主要是以声音、文字、图形、影像等复合形式呈现的,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可以进行跨媒体、跨时空的信息传播。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已经具有了系统的基本特征:(1)开放性。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消解了传统的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各种信息通过新媒体,就可以在瞬间传播到世界任何角落。(2)多元化。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只有新闻机构才能新闻的局面,新闻的来源、种类、内容都趋于多元化。也正是由于这种多元化,新媒体的信息内容变得更富层次性,分工变得更为精细,受众选择范围变得更为宽泛,完全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信息接收者对信息的不同需求。也就是说,新媒体的多层次性把信息的利用做到了最大化,用户也充分享受了多元服务的乐趣。(3)交互性。新媒体更加密切了传播者与接收者的关系。新媒体可以让受众在同一时空相同媒体同有关信息发送者进行交流,甚至他们的这种交流本身可以成为新媒体实时的新闻信息的一部分。在新媒体中,受众享有了前所未有的参与度,成为媒体的一部分。受众由被动变为主动,随心所欲地从媒体中“拉”出所需信息,还可以参与媒体的传播活动。这不仅做到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沟通,还实现了受众对受众的传播。(4)分众化。在数字加网络的新媒体时代,任何一个人通过互联网、手机等,就可以随时进行信息沟通,甚至成为传统媒体的重要信息来源,人际传播的性质得到凸显和强化。传统的,倾向于无差异的普遍的广大受众,开始分割为气味相投的或者利害相关的“小众”,如各种各样的网络游戏团体、户外旅游论坛、短信交友俱乐部等。在“小众”中,人们也许更容易找到声气相投的伙伴,以对抗大众传播所造成的“社会孤立的恐惧”,从而形成和坚持与大众舆论未必一致的意见。(5)全息性。全息性是指每种事物与其它一切事物之间都存在互动的、相关的影响。新媒体是指在数字化基础上的各种媒介形态。为了实现传播功能,通过有机联系和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结构或紧密或松散的网状传播系统。因此新媒体的传播行为具有全息性,即构成系统的各个部分可以具有不同的功能,但要实现系统的整体功能。因此,新媒体不是数字媒体、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的简单组合,而是有统一性和整体性的统一体。这种整体的特征确定了传播系统的性质和形态。
3.中华文化的世界传播和国家形象的塑造成为我国利用新媒体发展参与国际传媒秩序重构的内容因素。麦克卢汉在20世纪60年代就将社会定义为传播工艺所施展的对象,认为传播机器的功能可担保社会和谐,产生一种观察者和被观察对象之间的互动反应。由此,他得出传播具有实现世界大同的功能,传播技术的革新会将世界变为“地球村”。我们在不得不感叹这位预言家言论的同时,更感慨其对“地球村”之不和谐而做出的论述,“不管怎么说,世界上流通的百分之八十的文字和影像来源于美国。”而且,随着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传播的全球化进程加速,跨国媒介集团高度垄断,信息单向流动加剧。与此相伴生的是发达国家“凭借物质科技优势,以及由此构建的不平等的跨文化传播秩序,推销、宣扬和传播西方主流文化及其价值观念”“力图使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与历史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不是失语就是蜕色,或者被边缘化”,以完成对它们的“解构性构建”,祛除其“历史延续的谱系”,而且使民族情感失去着落点,“将为外来文化提供新的生长点”。
400年前,英国人弗朗西斯·培根就提出,信息就是权力。约瑟夫?奈教则用“软权力与硬的指挥权力同等重要”,但“软权力只有建立在硬权力的基础上才成为其权力”加以诠释。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今的国际传媒秩序是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紧密相关联的,而美国无疑以其强势主导着国际传媒秩序。无论是欧洲对“文化帝国主义”、“媒介帝国主义”呼声,还是加拿大等国,亦或正在崛起的中国,无不剑指当今国际传媒秩序。之所以这样,除了其必须与处于变化之中的国际经济秩序重构相一致,还有其深层次的文化因素,而传媒恰恰就是文化的“表达”。
从媒介的功能作用与社会影响的角度理解,媒介作为承载、传递社会信息的工具,一旦进入信息流程,便以其自身的特征与活力,对社会及其成员产生有力的影响。每一种新媒介的出现都是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飞跃,都会在文化领域产生革命性变革,极大地改变人类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给人类社会带来许多新的变化。新媒体发展对世界文化传播方式的改变和传播格局变革无疑是颠覆性的,其对众多媒体的融合和全信息平台的建立已经在不自觉中开始了国际传媒秩序的重构,尤其是在多文化传播方面,其势已远非旧秩序主导力量和因素可抵挡。
对于中国来讲,充分利用新媒体扩大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是一次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绝佳机遇。网络等新媒体提供了政治信息传播的新途径,并促使传统资本经济和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转变,同时极大地改变了人类信息传播的模式,影响着人类知识的组织、传递与获取,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而且随着这种新的生活方式被普遍接受,也必将对人类社会文化带来深远的影响。
四、结语: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构建国际和谐传媒新秩序
亨廷顿在《文明冲突论》中曾提到“全球通讯是西方权力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但这并不意味着“西方的消费模式和大众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正在创造一个普世文明”。他将现今传播秩序的产生归结为两个方面的因素“第一是人类对爱情、性、暴力、神秘事物、英雄主义和财富的普遍兴趣;第二是受着利益驱使的公司,主要是美国公司,利用这些兴趣来达到自身目的的能力”。他认为“历史上的文化时尚一直是从一个文明传到另一个文明”“然而,它们只是一些缺乏重要文化后果的技术或昙花一现的时尚,并没有改变文明接收者的基本文化。”
如今强势国家的传播垄断常常会让我们感觉某一种文化的大规模入侵,其实这也正是目前国际传媒秩序的诟病,真正健康的国际传媒秩序应该是一种和谐的,共荣共享的状态。岁月经久流逝,唯有文化却能历经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甚至意识形态的动荡而幸存下来。文化的这种传承性也体现出其自身的固守力。因此,我们可以断定的是,任何的传媒秩序重构,无论其推动力量是科技还是经济、政治,亦或国际格局动荡所致,文化永远是其内容因素。
秩序建设是任何一个大国外交必须面对的问题,更是新崛起大国必须严肃对待的重大议题。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如何看待现存的国际秩序,如何参与建构未来的国际秩序已经成为世界瞩目的重要问题,也成为世界各国看待中国崛起的一个标尺。当前的国际秩序是一个新与旧、消极与积极并存的混杂物。从实力角度看,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权力进一步出现分散化,国家之外的其他国际行为体有了更多参与国际秩序的能力和机遇。这种变化必然体现在利益诉求的多元化,全球利益也会得到更多的关注。与此相适应,构成国际秩序的基本观念也在变革之中,相互依赖观念、国际治理观念、国际合作理念、国际关系民主化理念等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从国际机制的角度看,尽管国际机制在趋向维护普遍性利益,但现有的国际机制体系是美国主导建立的,有着不公正、不平等、欠稳定等特点,这种局面形成的必然是局部全球化世界,而不是全球性秩序。
关键词:文化科技融合;文化创意产业;版权产业;世界城市
一、文化科技融合定义
当今世界,文化与科技融合趋势日益明显。以数字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已交融渗透到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的各个层面和关键环节,在改造传统文化产业的同时,催生一大批新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业态,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撑和重要引擎。
科技对于文化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发明和变革,都直接导致文化生产力和文化产品形态的革命性变化,从电影、电视,到今天网络文化产业的兴起,都是如此。每一次由科学技术引发的文化生产形态和文化产品形态的重大革命,都带来了国家文化管理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与体系的重大变革,进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步与变革。
文化发展为科技发展建立了重要基础。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互相促进的发展领域,没有社会文化水平的整体提升,科技也难以获得发展的土壤和应用的空间。文化的发展不但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条件,也影响着技术的选择与发展路径,进而对社会发展产生新的影响。
文化和科技融合是文化和科技一体化衍生创造力的过程,既包括科技在文化领域的广泛应用,也包括科技领域的文化建设;既作用于文化创新,也作用于科技创新,更作用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二、文化科技融合表现形式
1.文化科技融合创造文化产业新业态
网络媒体产业、网络游戏产业等都是现代科技与文化产业相融合的产物,文化科技的融合不断产生新的文化产业的形态和种类。互联网载体的出现,带来了网络文化产业,数字技术的出现推动了全球数字内容产业的兴起,计算机信息技术则促进了新媒体产业。
2.文化科技融合为传统文化产业注入活力
文化科技融合促进了传统文化产业升级,现代科技为传统文化产业加入了新的元素。纸质出版下在数字技术的指导下,逐步形成了数字化出版模式。文化科技融合为电影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数字电影逐渐取代了胶片制作的电影。同时基于科技元素的大量应用使文艺演出的场景布置美轮美奂,增强了观众的视觉冲击力,使艺术表演力更强。
三、世界城市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模式分析
1.伦敦文化科技融合,政府主导型模式
1998年英国政府旨在调整落后的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增长速度的前提下,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强国战略。文化创意产业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引擎,2007年文化创意产业占总附加值的6.2%,从1997年到2007年每年的增速为5%,远高于同期3%的经济增长速度。1997年至2008年间,文化创意产业提供的就业从的160万增长到200万,增速为2%,高于同期就业增速1%。2011年英国创意产业企业达到了10.67万家,占英国公司总数的5.13%。
英国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取得的成就与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密不可分的。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初期英国政府成立文化创意产业工作组,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进行跨部门协调,并确定发展战略。伦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以政府为导向,英国文化创意产业具有产业架构上最完整的产业政策。
重视科学技术发展,特别是数字化技术。2009年英国提出了纲领性的文件《数字英国》,推广全民数字应用,提供数字保护,从而将英国打造成世界的“数字之都”。该文件旨在打造良好的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环境,为英国的数字内容、应用和服务打造充满活力的投资环境,使英国的数字经济能够广泛吸引国内外的投资。为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政府在资金与技术上给予企业积极的指导。伦敦文化创意产业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发展初期往往会遇到缺失资金,研发投入不足等问题,伦敦政府针对有创意的企业提供资金扶持,并提供可供给创意产业者资金的机构联络方式,指导相关企业或个人如何从金融机构或政府部门获得投资援助。政府会通过专案研究和研讨会的形式为文化创意产业和投资机构搭建桥梁,投资机构可以充分了解文化创意产业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带来的高附加值,同时文化创意产业可以更好的选择投资机构,实现双赢的局面。
2.纽约——市场导向型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模式
美国文化产业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就与他完备的版权立法是分不开的,美国政府先后通过了《版权法》、《半导体芯片保护法》、《跨世纪数字版权法》、《电子盗版禁止法》、《伪造访问设备和计算机欺骗滥用法》等一系列版权保护法规,形成了全球保护范围最广、相关规定最为详尽的法律系统。美国近年来不断修改版权法,推出了包括数据库保护在内的众多立法议案,不断完善版权保护制度,为版权产业的繁荣提供法律保障。美国是数字化技术及应用方面全球领先的国家。美国完善的制度为文化产业繁荣的市场化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与土壤。也成就了美国国内文化创意产业过去十几年快速发展的事实。其中纽约的文化产业发展尤为典型。
纽约作为世界城市,同时是美国最具有活力的大都市之一,十分重视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发展,集聚了大量的文化科技方面的人才,走在了全球创意经济的前沿。美国在国家层面上对文化产业给予了高度的关注,美国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有其独特方面,在行政制度上没有文化部门,同时也没有明确的官方文化政策文件。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外部环境,美国的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是以市场为导向,政府提供优质管理服务为辅的发展模式。与英国不同,美国文化创意产业采用版权产业的分类方法,根据《美国版权产业报告》统计,美国2006年至2010年期间,美国版权产业增加值从14542.7亿美元增至16269亿美元,占当年GDP的比重从11.04%增至11.1%。产业增长率超过了美国经济整体增长率。其中,美国核心版权产业增加值从8372.8亿美元增至9318亿美元,占当年GDP的比重从6.35%增至6.36%。2010年美国核心版权产业解决了国内近510万人的就业问题,占美国劳动人口的3.93%。整个版权业解决了国家1060万就业人口,占整个国家就业人数的8.19%。
美国高度重视科技在文化产业中的作用,美国高新技术成功转化并有效利用于文化产业,对文化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大众传播媒介,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等高科技技术的应用,不仅拉动了国内的消费需求,同时广泛的传播到全世界各地,获得了更大的利润。美国在1998年就通过了《跨世纪数字版权法》,对数字版权实施保护。为今后数字化技术更广泛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比较有代表性的当属美国数字化电影,数字电影不仅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体验,同时为艺术家提供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新渠道,并通过防盗技术等手段为知识产权提高了更高的保护技术,是人类历史上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完美案例。
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在产业发展初期,资金往往成为限制企业发展的瓶颈。美国完善的融资体制,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主要有多元化的混合投资、通过金融制度创新筹措资金以及利用国际直接投资等多种渠道。
3.东京——产业带动型文化科技融合典范
日本在1995年确立了21世纪的文化立国方略,明确提出10年内把日本建成世界第一知识产权国。为了振兴日本的文化产业,日本政府制定了大量的扶持政策。制定长期规划,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提供综合援助。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联手举办全国规模的文化节。日本政府也制定了完善的法律政策,2002年7月制定了《知识产权战略大纲》,同年11月通过了《知识产权基本法》。2004年制定了《文化产品创造、保护及活用促进基本法》,该法律规定了国家和地方政府有义务推动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府和法律的保障推动日本文化产业迅速发展,日本成为亚洲创意产业最发达的地区。
日本文化创意产业中最成功、影响力最大的当属动漫产业。日本享有“动漫王国”的美誉,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漫王国和动漫输出国。向全世界输出日本文化,彰显了日本文化的影响力。在日本东京有著名的卡通产业集聚地杉井并区、练马区、武藏野、秋叶原等。产业集聚区有高档的数字设备,以租赁的形式为企业服务,实现产品的数字化,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动漫产业是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日本的动漫产业形成了合理完整的动漫产业链条,链条有四个环节包括漫画创造与出版、动画片的制作、动画片的播出、动漫关联产品和衍生品的开发。动漫产业的源头动漫形象设计成功后会派生出一系列的衍生品,提升动漫产品的附加值,加快投资资金的回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数字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动漫产业的面貌,动画制作艺术日新月异,日本动漫注重制作软件的升级与电脑数码科技制作水平的提高,尤其是3D制作方面。日本动漫产业很注重技术的开发,每年举行东京国际动画节,并且在会上举行学术和科研活动,共同探讨动漫产业未来的发展。
四、世界城市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对我国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发展的启示
文化科技融合促成了世界城市经济快速增长,为各个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世界各国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并把文化科技融合产业作为国家支柱性产业。世界城市文化科技融合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世界城市对文化科技融合产业高度重视,从政策制定到立法保障,为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发展提供优越的发展环境。制定有针对性的文化科技融合政策,发展战略规划,引导文化科技融合健康发展。提高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竞争力。
文化科技融合多为中小企业,发展初期往往受到资金限制。针对这个情况,国家通过政府引导,带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与文化科技相关领域产业化,建立以财政资金为引导、吸纳文化科技企业与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投融资平台。
文化产品在满足满足了国内文化消费的同时,积极进行海外文化传播,拓宽了国际市场,获得了更大的利润。
参考文献:
[1]王 晖:世界城市文化科技融合之研究,2012年城市国家化论坛.
[2]程丹艺:“英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对我国的启示”,金融发展评论,2012年第3期.
[3]陈名杰 孟景伟:《海淀区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
【关键词】位置服务 产业链 电子导航地图
中图分类号:TN9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10(2014)-15-0069-07
1 引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及用户对位置信息的强烈需求,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基于位置的服务)成为新一代备受关注的朝阳行业。国内位置服务的发展起点最早可追溯到签到(Check-In)模式,由于用户签到粘性低,各大位置服务厂家积极探索位置社交、位置营销、O2O(Online To Offline,即将线上下单和线下消费打通互联)等新型模式,力图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位置服务业中占据市场版图。不可忽略的是,位置服务不单单是定位厂家或地图数据厂家的竞争舞台,更是上下游产业共同演绎的合作舞台。事实上,位置服务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产业链各产业的支撑,各产业的科学持续快速成长是位置服务发展的强大助推力。文章试图从产业链的角度阐释位置服务的发展态势,探讨位置服务产业的发展趋势,为开展位置服务及相关应用服务做好战略决策准备和依据,共同推动位置服务发展得更稳更快更远。
2 位置服务产业链分析
如图1所示,位置服务产业链总体可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产业,其中上游产业包括定位芯片提供商、终端设备提供商、电子/导航地图提供商;中游产业包括GIS软件平台提供商;下游产业包括移动互联网平台提供商、内容服务提供商、第三方应用和用户,产业相辅相成,是位置服务稳健发展的基石。其中:
定位芯片提供商为终端设备提供定位芯片,定位芯片可搜索接收GPS、Galileo、GLONASS或北斗卫星信号解算用户当前位置,是位置服务定位能力的关键;
终端设备提供商是位置服务应用的媒介,用户通过智能终端享受位置服务相关应用;
电子/导航地图提供商提供基础地理数据和电子/导航地图,由于地理数据和地图关系到国家信息安全,只有少数具备测绘资质的单位才可以提供相关数据;
GIS软件平台提供商提供地理空间分析能力,地理空间分析能力是位置服务的底层基础能力,提供周边搜索和线路导航等基于空间位置的计算和分析;
移动互联网平台提供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而成长壮大,是传统测绘行业和新时代位置服务行业的重要连接桥梁,为用户和开发者提供基于地图和定位的服务,在产业链中扮演重要角色;
第三方应用即众多开发者或组织利用外部资源开发针对某项特定需求的应用软件,应用具有实用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的特点,是推动位置服务应用发展的强大动力;
内容服务提供商从不同渠道收集和整理大量基于位置的内容数据,包括照片、点评、视频等不同格式数据,打造庞大优质的内容数据库;
用户是位置服务产业链最关键的一环,既是服务的需求方,又是服务的使用者,更是服务的裁判员,用户体验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位置服务市场的发展趋势。
3 中国位置服务产
业现状
3.1 定位芯片产业成熟,
成为移动终端标配
目前市场上所有的智能手机均支持GPS定位芯片,GPS智能手机销量占整体销量的绝对份额。据易观智库的统计,2013年第3季度中国手机(不含水货和山寨机)整体销量为10 266万台,智能手机销量占整体市场份额上升至90.7%,占有绝对市场份额[1]。
除了主流的GPS定位芯片外,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定位芯片潜力不容忽视。2012年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具备区域服务能力,加上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国内的北斗及北斗兼容芯片市场基本成熟,国际厂商也推出多模或GPS加北斗双模的定位芯片,成熟量产的芯片为各类北斗终端产品和应用创造了条件,随着北斗及北斗兼容芯片的智能手机陆续面世,预计2014年北斗应用市场将迎来巨大发展。
3.2 智能手机普及率高,安卓和iOS成为主流操作
系统
据IDC的研究发现,201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占全球手机出货量的50.1%,与功能手机出货量相当,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智能手机出货量占全球手机出货量的比重逐年提高,预计到2017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占手机出货量68.5%,成为手机销量的龙头[2]。另一方面,2013年全球安卓系统成为智能手机系统领导者,占全球智能手机系统比重的48.8%,iOS紧跟其后,成为第二大智能手机系统,预计到2017年,安卓和iOS系统将成为智能手机主流系统,二者的市场占有率相当,而Windows、Windows RT和其它系统占智能手机系统份额仅有10%,无法与安卓和iOS系统相抗衡[3]。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手机操作系统的成熟,为位置服务产业的定位应用服务提供了良好的设备和系统支撑,是促进位置服务发展的前提条件。
3.3 高德、百度主导电子/导航地图市场
(1)高德、百度是手机地图市场主导者
如图2所示,据易观智库2013年第3季度的调查[4],高德地图占据2013年第3季度中国手机地图累计用户数市场份额第一,高德是国内传统的地图数据厂家,具有甲级测绘资质,拥有多年的技术和经验积累。在移动互联网巨大浪潮下,高德不满于现状,居安思危,积极向移动互联网转型,试图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圈地分市场蛋糕。去年4月,阿里巴巴入股高德,将自身业务的商家数据与高德的基础地理数据深度融合,共同开拓O2O业务市场,另一方面,高德也积极与其它移动互联网厂家合作,借此强化高德的品牌和地图产品服务,提高地图市场号召力和话语权,争取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图2 中国手机地图累计用户数市场份额
而市场份额第二的百度,在2012年就成立LBS事业部,随后明确提出LBS是百度未来的四大战略业务方向之一,可见百度对地图战略业务的重视。然而,百度本身并不具备地图测绘资质,基础地理数据来源于四维图新,数据源控制权被他人掌控,在这种形势下,百度地图接入大量的垂直生活应用服务,与多家数据合作伙伴建立深度合作以弥补数据源的不足。积极战略投资糯米团进入团购行业,绑定人人网社交链布局O2O。另一方面,百度将互联网搜索能力向移动互联网转移及扩展,百度地图已由简单的出行工具变成本地综合生活信息搜索服务平台,平台用户活跃度高。
(2)手机导航迈向免费,未来竞争更加激烈
如图3所示,据易观智库2013年第3季度的调查[5],高德导航占据2013年第3季度中国手机导航累计用户数市场份额第一,可见高德除了在手机地图发力外,在传统导航领域也稳健发展。高德在阿里巴巴的投资,主动改变导航产品和服务战略,瞄准用户出行基础上的O2O服务。去年10月,高德导航和百度导航宣布旗下手机导航免费使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在线导航是必然趋势和发展方向,高德移动互联网的转型并不顺利,遇到强大的竞争对手百度,产品的服务将是争夺导航市场龙头之位的关键。
图3 中国手机导航累计用户数市场份额
手机导航市场份额第二的凯立德,是传统的汽车导航厂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汽车导航的形态向手机导航转变,凯立德主动打破导航市场的发展瓶颈,凭借汽车导航市场的品牌效应,积极开发精准导航电子地图及新一代导航软件系列产品,进一步增强导航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同时发展售后升级服务平台,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品牌知名度,强化凯立德与终端消费者之间的直接联系。凯立德依靠一系列的转型改革,迎来崭新的手机导航市场发展机遇。
3.4 GIS软件平台提供地理空间分析能力
(1)GIS在位置服务中的主要应用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是位置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地理数据的空间分析。在专业领域内,GIS的空间分析功能非常强大,但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大家对GIS的功能应用不够重视,未能发挥GIS强大的空间分析潜力。根据分析,GIS在位置服务的主要应用在于:一是空间查询,即常用的周边搜索功能,利用缓冲区原理查询周边500m内的餐馆、银行等;二是路径分析,即公交线路查询、路线规划和实时导航等功能;三是地图制图,利用GIS制作美观简洁二维地图和卫星影像图,可根据业务需求自定义地图;四是地理编码,即定位地址或商家地址和地理坐标之间的转换;五是热点分析,分析某一时间或连续时间内,某一空间区域的聚集和离散程度。
(2)ESRI和超图软件是主流的GIS平台软件
中国2012年GIS行业应用平台软件市场份额如图4所示。2012年中国GIS行业应用平台软件市场份额前3位是ESRI、超图软件和中地数码[6]。美国的ESRI软件是全球最早的GIS应用软件,企业发展成熟、软件性能好、功能强大、产品系列丰富,可提供高精度的影像和权威地图数据,主力部署云GIS应用,让资源数据云端化、在线化和移动化。超图软件以平台开发为主要业务,主要面向政企行业。去年9月,超图软件以云GIS为核心,了云端一体化GIS平台软件,以云GIS、移动GIS、二三维一体化GIS为技术方向[7]。中地数码是国内GIS行业内发展较早的企业,主要负责开发与国土相关的专业平台,去年3月,中地数码了最新3D共享服务平台解决方案产品,构建面向各行业的三维GIS智慧解决方案[8]。
图4 中国GIS行业应用平台软件市场份额
3.5 百度、高德推出地图开放平台,成为移动互联
网定位平台运营商主流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地图和定位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本地生活服务市场;另一方面,地图作为移动互联网入口已成为行业的共识,为了占据入口优势,百度和高德纷纷推出地图开放平台,以开放的姿态加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百度地图开放平台致力于LBS云建设,提供数据存储、数据检索、地图展示等云功能,开发者只需聚焦于LBS应用本身的业务逻辑,节省了80%的开发时间,极大提高了LBS应用的开发效率;百度平台整合了多家垂直应用合作伙伴的数据和资源,开发者可共享部分数据资源;百度平台提供丰富的开发学习资料,聚集了大量开发高手,行业成功案例多,是开发者的知识宝库;百度平台系统稳定、定位精度高、信号覆盖广、响应时间快、定位耗费流量低。
而高德地图开放平台则提供从底层地图数据到引擎软件再到应用服务的一体化服务;高德平台具备多行业积累,涉及车载导航、政府智慧城市、企业应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行业;高德平台开放全平台的地图接口,包括地图展示、标注、出现规划等一切与地图位置相关的接口;高德平台积极与阿里巴巴、新浪联手共建战略平台,扩大高德平台的知名度。
事实上,Google Map开放平台是行业内最早的地图开发平台,其Google Map API是地图平台开放的标杆,但由于Google没有取得中国的测绘资质,在中国开展地图服务受阻,市场影响力逐步下降,市场份额被百度和高德蚕食。
4 影响位置服务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
4.1 混合定位是位置服务定位技术的发展趋势
位置服务是基于用户位置提供相应的服务,换句话说,用户位置信息是提供位置服务的先决条件,用户位置信息数据来源于各种不同的定位技术,如表1所示。不同的定位技术其定位精度和定位时间各不相同,定位的精确度和及时性直接影响着位置服务的用户体验。在位置服务发展初期,定位技术单一、不成熟,随着位置服务的发展、定位环境的复杂和用户对定位精准性、快速性、连续性和高效性的迫切需求,单一的定位技术已无法满足用户的全部需求,为提高用户体验、满足用户需求,技术人员研发出融合多种定位技术的混合定位,该技术可覆盖室内外复杂多变的环境,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切换不同定位技术,实现连续不间断、低功耗、高精度的定位,是位置服务定位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4.2 UGC的普及提高了POI信息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POI(Point of Interest,兴趣点)是具有位置属性的商家信息数据,是商家与用户接触的重要渠道,用户可通过POI了解商家的基本信息和地理位置,是位置服务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关键。传统的POI主要通过人手采集入库,生产工作量大、信息量少、更新周期慢,与用户对本地生活信息的有效性、正确性和及时性产生了巨大矛盾。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单单依靠POI信息提供商提供用户所需的全部信息数据,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通过手机和网络原创生成的信息)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的,通过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鼓励更多的用户参与到自主生成POI信息的活动中,大量用户主动生成的UGC信息大大提高了POI信息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在UGC市场发展前期,内容集中在POI的名称、地理位置、电话等基础信息,随着图片、视频等流媒体技术的发展,UGC内容向多样化转型,其中大众点评是在转型路上的佼佼者。
大众点评经过几年的发展,拥有庞大的UGC信息库,内容包括用户位置、照片、点评、推荐菜式等,并不断分析挖掘,最终生成对用户和企业都具有巨大商业价值的数据内容。同时,本地商家对大众点评积累的口碑和品牌效应搭建了大众点评与线下的商家紧密合作的桥梁,形成“用户―大众点评―商家”共同盈利的良性循环。近期,大众点评积极布局O2O,构建用户线上下单,线下支付的闭环,积极促进传统服务业转型。
4.3 第三方应用开创LBS创新应用新模式
第三方应用是众多开发者或组织开发针对用户特定需求的应用,应用目标清晰、应用场景明确、用户体验好。目前,基于位置信息的第三方应用遍地开花、百家争鸣,极大地推动了位置服务的应用发展模式。纵观第三方应用市场,LBS打车和LBS旅游最受用户欢迎。
目前,打车难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打车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有打车需求的用户,LBS打车软件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通过建立用户与出租车司机直接沟通的渠道,提高打车效率,缓解打车难的问题。然而,去年6月北京交通委出台相关细则,规定打车类应用需统一接入北京电召服务平台,取消所有增值服务费用,且不能擅自嵌入任何广告。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打车类应用的独立发展,另外,应用运营成本高、商业模式不明确等都是制约打车类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只要打车难的问题未解决,用户对预约打车的需要就客观存在,相信未来随着打车市场的进一步规范,LBS打车的应用市场将会越走越宽。
除了打车类应用外,LBS旅游的发展势头也不可忽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旅游的潜在需求持续增长,报团出行的旅游方式不再是唯一选择,旅游方式正向多元化、定制化发展。LBS旅游应用正为旅行者提供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通过垂直旅游应用定制旅行线路、记录旅游精彩瞬间、分享旅游攻略,将位置服务和旅游业深度融合,不仅为旅行者带来独特的个性化旅游体验,也为旅游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目前,LBS旅游应用几乎集中在去哪儿旅行和携程无线这2款应用上[8],应用范围主要是机场和酒店的预订,相信随着用户需求的多元化和市场的发展,景点预订、打车/租车等功能将不断融入LBS旅游应用中,将会为用户提供旅游一站式的优质服务。
4.4 用户需求多元化和个性化
用户在位置服务产业链中至关重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圈用户”是各大厂家目标一致的战略方向,能否把握用户需求、赢得用户信赖是位置服务发展成败的关键。据易观智库的调查,用户使用手机地图应用的常用功能是定位、搜索、路线查询和导航规划。在提供生活信息服务方面,用户最希望获取周边店铺深度信息、优惠券、店铺推荐、预约服务和团购。用户使用手机地图搜索的重点信息是餐饮、景点、酒店和公交站[9]。可见,用户对位置服务的需求趋向多元化和个性化,高质量满足用户需求是整个位置服务市场的发展核心。
5 位置服务产业发展趋势探讨
通过对各大位置服务产业链的分析,结合个人经验,得出位置服务未来的发展趋势:平台化、本地化和移动化。
平台化,即平台聚集位置、数据、应用和开发者,利用位置服务平台提供定位能力、地图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通过接入大量有价值的垂直应用,共享不同应用的数据和资源,吸引更多开发者选择开放平台开发位置服务应用,鼓励用户和商家推动UGC模式的数据演进,打造综合生活信息数据和应用平台。
本地化,即线上与线下本地传统商业融合,基于空间位置搭建线上用户和线下商家的桥梁,强化用户社交关系链,积累线下商家资源和口碑,为用户提供商家优惠或团购信息,提供安全、多元化的支付渠道,联手本地传统服务业和移动互联网,创造全新的O2O服务模式。
移动化,即服务和应用云端化,通过构建移动化云端服务,配合手机强大的传感器和外部设备,提高定位精度,缩短定位时间,涵盖室内外全方位复杂环境,利用全景图像模式还原真实世界,构建强大的移动化服务应用。
6 结束语
今年年底,由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遥感与GIS研究所及高德、阿里巴巴、新浪、携程、大众点评、UC、墨迹天气等企业共同成立了国内首个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位置服务(LBS)工作委员会”[10],标志着位置服务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获得国家和行业的认可,位置服务产业将迎来全新的挑战和机遇。文章分析了整个位置服务产业链的发展态势,运营商可借此吸取经验教训,把握新一轮的市场发展机遇,调整位置服务市场的宏观战略决策,走在位置服务的时代前沿,引领位置服务市场未来的发展走势。
参考文献:
[1] 易观智库. 行业数据:2013年第3季度中国手机销量突破1亿,TD-SCDMA占四成[EB/OL]. (2012-01-13).
.
[2] Richter F. smartphones will outship feature phones for the first time in 2013[EB/OL]. (2013-12-26).
.
[5] 易观智库. 行业数据:2013年第3季度中国手机导航市场渐成寡头游戏[EB/OL]. (2013-12-26).
.
[6] 3S新闻周刊. 看GIS软件市场格局 谈商业模式之“法”[EB/OL]. (2013-01-06).
.
[7] 超图软件. 云时代共赢“智慧”未来――云端一体化GIS平台软件 SuperMap GIS 7C[EB/OL].
(2013-12-26). .
[8] 中地数码. MapGIS IGSS 3D“视”界,智创未来――中地数码 MapGIS IGSS 3D产品[EB/OL]. (2013-12-26).
.
[10] 王帅.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成立LBS工委会[EB/OL]. (2013-01-06).
.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