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口普查存在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最新优选人口普查阶段工作总结范文 国务院决定,11月1日零时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人口普查前的户口整顿工作是人口普查的基础性必须工程,因此户口整顿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人口普查的成效。
自今年4月下旬省公安厅将我县镇确定为全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户口整顿试点乡镇起,市公安局党委和县委、县政府和县公安局党委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在县政府人口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配合下,4月28日至5月5日,在规定时间内抓紧抓实,全面完成了入户核对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机构,组建专门班子,制定工作方案。
省公安厅厅会议后,市公安局刘俊副局长率市局相关部门到我县召开了户口整顿试点工作安排部署会和试点所的现场办公会。县公安局党委在向县委、政府汇报的同时,及时召开了专项工作筹备会,积极协调县人口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开展相关工作。成立了由县政府副县长、公安局局长范晓斌任组长,县统计局、县财政局、县民政局、镇党委、政府等单位和部门的领导及公安局分管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设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和试点工作综合办公室;组建了后勤保障、业务指导、宣传报道、入户核对、检查督导等五个工作专门班子,明确了工作任务;依据实情,从方法步骤、政策原则、工作要求等方面的制定了详细工作方案。保证了我县镇户口整顿试点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
二、主要做法及工作成效
在户口整顿试点的准备阶段工作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五个积极”,“三个强化”,扎扎实实开展工作。
“五个积极”:
(一)召开专门会议,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为保证各项工作的每个环节得以落实和顺利进行,及时召开相关会议,早研究,早部署,早工作。一是召开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会议3次;二是召开工作专门班子的筹备会6次;三是指导人员、业务人员和村、社干部工作动员会4次;四是由全县10个派出所抽调的民警和镇街道办事处、串丝村、冷水村的村(居)委会干部的培训会1次。
(二)多措施,广宣传,积极发动和组织群众。为在试点区域全面宣传发动,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户口整顿工作的目的、意义、内容深入民心。采取有效措施,开展电视讲话1次、电视公告1次、办户口整顿宣传专刊黑板报3块、拉横幅10条、书写标语50条、召开群众宣讲动员会16次、发放“致群众的一封公开信”份,组织治安积极分子和热心群众为入户调查带路63人次。
(三)实地踏勘、全面摸底,积极找准试点区域。市、县公安局和镇政府、派出所为在镇选择能充分体现农村人口分布结构的试点区域,在对日常掌握情况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踏勘,摸底排查,确定在镇的集镇大河社区、冷水村、串丝村的3个居民小组和27个村民小组共1856户、5903人开展户口整顿试点工作。在选定试点的基础上,借助镇、村、社干部力量,切实开展摸底排查,核对清理门牌,进一步全面掌握试点区人口居住地的基本情况,并对三个区域分别规范绘作了工作平面图。
(四)调集购买工具,设制印刷资料表册,积极做好物资保障。物资保障是开展工作的前提条件,在有限的条件下,全局本着“集中物力办大事”的原则共调集各部门手提电脑6台、照相机9台、打印机2台和警车6辆等设备集中使用;对涉及户口整顿业务工作所须的台帐表册、工作手册、胸牌、笔、笔记本、便笺、工作袋、订书机、别针等物品落实制作、采购和配置,先期投入资金20余万元。
(五)落实便民服务措施,积极推进“三项建设”。户口整顿的目的是为公安机关严密人口管理,是为人口普查提供翔实的数据。在入户调查工作中,核对人员将《公民落户申请表》、《公民基本信息项目变更、更正申请表》和相关户政业务办理事项须知随身携带,针对不同情况、不同问题在群众家中据实处理户口问题,入户调查以来共处理户籍业务184户、583人;帮助群众运送物品2次;调解纠纷2起;大走访40户,收集到治安信息2条;采集指纹39人。
“三个强化”:
(一)选调骨干,强化业务培训。为保证达到户口整顿试点工作找准问题、总结经验的目的,为下步全县全面实施户口整顿工作培养骨干和业务能手,局党委和业务部门通过认真研究,从全县十个乡镇派出所抽调30名民警作为试点实战人员,明确划分了各自负责区域范围,于5月3日下午和晚间召开了安排部署、表册填写、政策界定、问题解答等为内容的业务培训会议;5月4日在各村、社干部的引领下各业务小组到各自的“耕作区”开展线路踏勘、细化任务工作。
(二)入户核对,强化实战检验。业务指导组根据试点各区域的住户情况将入户调查核对分为9个工作小组,每组确定一名组长,于5月4日、5日,采用预约、错时的入户方法,以口头宣传、问询、走访的调查方式,按照“先易后难、先远后近、先散后集和户口整顿与公安其他业务工作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开展了逐户入户以派出所人口信息登记表为 基础与农户户口簿、身份证核对的逐户、逐人、逐项目的调查核对登记工作。共调查核对登记702户、2570人(其中外出人员1121人,占核对人数的43.61%)。在调查核对小组开展工作的同时,业务指导组随即跟踪开展复查核对,进行了实地的检查和检验。
(三)针对存在问题,强化解决更新。通过入户调查核对,针对政策性和有条件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及时的更正和变更,共纠错副项信息519条,对采集的信息开展了新信息录入和纸制、电子文档的建设。
三、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一是各业务小组工作进展不平衡。二是部分民警对户口待定、非婚生育落户、人户分离等情况存在界限不够清楚。三是入户方式上不统一。由于在摸索阶段,各入户调查核对小组在入户的方式上不统一,没有按照先易后难的方式将入户调查核对作为一项逐渐熟悉的过程来把握,存在一定的质量和效率问题。四是设备设施还需加强。户口整顿试点的综合工作办公室规模较小,不能满足几十人同时办公;计算机未能达到人手一台,使电子文档建设滞后,非主项信息纠错不及时。
(二)户口管理方面的问题。一是在人户分离(有户无人)的统计中,存在部分群众举家外出,无法有效收集查实流出的祥细地址。二是部分群众存在拥有两处或多处房屋,其中有的房屋空置,导致入户核对时难度大。三是由于我县为农村县区,流出人口多,流出在外所生子女的落户及其人口基本信息很难全面收集。四是农村事实婚姻较多,由于岁数达不到结婚年龄,无法办理结婚证,婚姻关系为未婚,但与户主关系就存在与现实不符和逻辑错误。五是农村地区出生未落户小孩大多数是在家中出生,没有出生医学证明,根据省厅要求需其出具亲子鉴定方能落户,费用昂贵,群众无法承担,落户手续又不能简化。
四、下步工作安排
针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我们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进一步统一思想,完善工作方式,改进工作方法,发挥主观能动,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心,争取为全县、全市、全省农村地区的户口整顿工作探索出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最新优选人口普查阶段工作总结范文 人口普查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查询,关心人口普查就是关心咱们自己的日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于20xx年x月x日零时正式开端,这次普查涉及3亿多户家庭、13亿多人口,国人重视,举世瞩目。而我作为一名普查员,能够有机会参与这种利国利民的大型活动,亲身经历这份崇高的作业,使我感到无比骄傲与骄傲。同时也感触到了作为一名普查员肩负的重大责任。此时人口普查作业现已接近尾声,回顾整个人口普查作业过程,那里边咱们有苦,有累,有说不出的冤枉,有道不尽的挫折。但更多的是骄傲,是骄傲,是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能为国家出一份力的崇高感,归属感。
在咱们的作业中,咱们时时间刻继续着脚踏实地地作业。留心地处理每一份表单、数据。古话说,国事无小事,咱们决不允许由于咱们的任何一个小小失误给国家形成损害。每填一份数据都是由咱们几名普查员每人查看一遍才能够正式录入。即便疲倦,即便光线不足,即便被许多许多的客观环境所限制,咱们都时间继续着精神的高度集中,做到对每一份数据负责。
在入户查询期间,咱们也曾遇到许多的诉苦,不了解,不合作,或情绪剧烈的抵挡。可是这并不能使咱们畏缩,咱们总是耐性的讲解人口普查的好处,尽量进步作业效率,尽量的少占用居民时间。依据上班族和白叟、自由职业者的不同日子作息时间特性,拟定不同的入户时间,尽量不搅扰住户的正常日子。虽然这样会给咱们普查员的日子带来不便,有的普查员家里有白叟,小孩需要照料,可是咱们只能尽量克服,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以被查询人的方便时间为主,充沛使用午后和晚上的闲暇时间,这样既能进步作业效率,也能减少诉苦。并且在入户查询之前,咱们都会做好充沛的准备作业,《致全国人口普查住户的一封信》、入户宣传品、普查员证件、普查员手册、《户主名字底册》、普查表、笔、垫板、笔记本、留言条甚至鞋套,相同都不能少。敲门的时间,声音的大小,敲门时合作的语言,以及来意阐明,好心的赞美都是事先排练好的,争夺做到让每一个被普查的人了解人口普查,了解人口普查,赞同人口普查。由于科技城的建设,造
成村里外来活动人口数量大幅添加。地域差异,文化差异,语言不通更是给人口普查作业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在查询前,咱们都会事先向工地领导了解工人的概略,摸清是否有少数民族,语言、礼节上的忌讳,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或是语言不通的,咱们只能边说、边写、边比划。尽咱们最大努力让咱们了解人口普查的重要性。调集咱们的用心性,用心合作普查员作业。许多普查员连续吃了十几次闭门羹,嗓子都说哑了,依然坚持着作业。
数据录入期间,时间紧,使命重。全村被查询人将近1700人,1700份表单10天内必须录入完成。这给普查员带来了史无前例的紧张感,户主名字底册、普查区内户口挂号表、人在户不在人员挂号表、暂住人员挂号表、汇总表表格如雪花般多样,详尽。由于是机读表,对于普查员的字体,笔的颜色、粗细都有精确的要求。“这两笔就应是分隔的”、“那里不就应有勾,是直的”、“你看看我这字是不是又连笔了”表格填写期间,这种评论不绝于耳,每个人对自己的字体都开端产生了不信赖,对多年书写的习气感觉到了置疑。报纸边角、废弃表格、商标反面,每一个能够写字的地方都被普查员充沛的使用起来,练字,练字,练字!这俨然成了这个期间每一个普查员的首要使命。字典、老花镜、0.5毫米的笔芯,是每个普查员桌上必备的工具。几位上了年岁的普查员,拿着放大镜研讨字典上的笔画,硬是生生改了自己大半辈子的写字习气。起早查询,熬夜录入,有苦,有累,有汗水,还有家人的不了解,腿跑细了不说,还经常遭到居民的拒绝。这些在人口普查期间变得是那么的普通,可是这并不能影响咱们的用心性。咱们仍是用心总结经验,拿出十二分的精力去对待这件崇高的事。
当然,在昌平区使用《昌平周刊》、昌平电视台、宣传栏、海报、横幅、以及区人普办刻录了650张人口普查宣传光盘,下发至每一个村(居)委会,透过村(居)委会的广播系统进行播放,每一天早、中、晚各播放一次的“点、线、面”结合的宣传攻势下,大多数居民仍是很合作人口普查作业的。这其中也不乏有许多温馨的时间让咱们感动。有时咱们入户查询便是一天来不及喝水、吃饭。在挨家挨户敲门询问过程中,许多好心的居民会递上一杯温水,一句关心的话,
在这个冰冷的季节,疲倦的深夜,这不只是仅驱散了咱们的寒意,更是温暖了咱们的心。
作为一名人口普查员,我的收获许多,曾经或许我对国家的方针并不怎样关心,可是此时,我明白了国家的方针都是为了国民,是联系这咱们每一个人的。透过参与这次人口普查,我了解了什么是人口普查、人口普查的好处,以及作为一名普查员的责任。咱们实在做到认真参与培训,把握人口普查的作业方法,熟知每个普查项目。严厉按操作规程就事,我漏登一个人,不重登一个人,准确无误地填写每个普查项目,保证普查挂号的质量。咱们为每一个家庭大众保密,签订了保密协议、承诺书。并严厉履行《全国人口普查法令》,依法进行普查。正确的履行国家拟定的有关方针,取得查询目标的了解、信赖和支撑。
虽然在人口普查这项大工程里我能参与的只是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可是带给我的体会是远远不能用语言描述的。在这段期间,有苦,有乐,点点滴滴,每一份滋味都令我那么的充分。我与咱们普查小组的每一位普查员都建立了深沉的友情,透过这次活动,拉近了咱们的间隔,尽管咱们的普查作业完毕了,可是咱们仍是像一家人相同。在这几十个紧张而繁忙的日日夜夜里,我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普查员,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这一艰巨而荣耀的使命贡献了一份自己的力量,这使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骄傲。
最新优选人口普查阶段工作总结范文 今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接近尾声,在过去的工作中我居委会领导对人普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为保障普查工作按质按量的完成我居曾于10月12日在会议室对各普查员进行集中培训,共有25名人员到会参加。培训当天由居委会王玉兰书记主持,会上强调各普查员要做好上门工作,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根据市人普办的统一安排,我居委会制定了相应的工作安排,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并由王玉兰书记统筹下定时追踪进度完成情况,安排如下:
1、10月27日要求指导员完成各自普查小区户主底册的核对工作。我居委会在23日已完成摸底76.8%,最后按时完成任务
2、10月28日完成底册的编号工作并统一报送街道办。
一、基本情况
按照《第六次人口普查**省户籍外出人口试点调查方案》要求,**省于2009年7月17日至30日在安康市岚皋县进行了为期14天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省户籍外出人口专项试点工作。来自全省十市及杨凌示范区统计局、安康市辖区10个县和岚皋县蔺河乡的业务骨干、光明村和中坝村的普查指导员、普查员共70余人参加了这次试点。
岚皋县蔺河乡光明村和中坝村试点登记家庭户和集体户473户,户籍人口1862人,其中户籍人口外出半年以上549人,占户籍人口的29.49%。常住人口1382人;公安部门户籍资料显示,两村共523户1882人,比试点清查登记多出50户20人。
各市及杨凌示范区以及安康辖区县的会议代表共调查家庭户和集体户100户,户籍人口386人。户籍人口外出半年以上87人,其中:外省74人、省内外市1人、市内县外1人、县内乡外11人。常住人口343人,其中:户口登记地在本乡镇街道299人、外省4人、市内县外6人、县内乡外27人、户口待定7人。
整个试点工作经历了准备、实施和分析总结三个阶段,全面完成了调查点的确定、调查物资及调查表发放、调查员培训、绘制小区地图、摸底、入户登记、与户籍人口进行比较、入户复查登记、核实、过录、汇总、与初次登记情况进行比较、试点总结等正式普查的全过程(除数据处理外)。
二、试点特点
本次试点是**省针对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一次实战演习。在整个专项试点工作进程中,各级工作人员事前都做了充分准备,省局对培训工作非常重视,派出骨干同志在试点工作布置会上认真细致地向与会代表讲解了调查工作重点、难点、填报方法等,与会代表通过全面系统地学习、理解,掌握了普查方案,熟悉了调查表的指标解释和填报方法,掌握入户调查的方法和技巧,并深入住户摸底、现场登记、手工过录汇总、对比讨论等一系列实践环节达到了理想的效果,最后的总结会议为此次综合试点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总的概括起来,这次外出人口试点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支持
在**省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省局召开局长办公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局长王莉霞、总统计师杨天祥对试点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由省统计局人口就业处制定好试点方案,并组织领导好外出人口普专项试点,由安康市统计局、岚皋县统计局实施。在2009年7月24日至30日在岚皋举办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省户籍外出人口试点现场会上,省人口就业处负责同志指导并检查全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准备情况时,明确提出搞好全省户籍外出人口普查试点的各项要求。在试点工作动员会上,岚皋县常务副县长卢峙兵向与会代表致欢迎辞,市统计局局长张晓明、副调研员马效文均到会并分别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全省人口普查试点工作在安康进行表示全力支持和配合。岚皋县县长周康成及县人大、政协主要领导到会看望了与会代表,试点乡镇领导、村组干部参加了会议,全程陪同、协调试点入户工作。
(二)准备工作充分,组织实施过程规范严密,措施得力
为了保证人口普查试点的顺利实施,省局人口就业处多次召开全体人员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全省外出人口普查专项试点工作,制定了详细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省户籍外出人口试点调查方案》,设计了符合外出人口调查试点的调查表,对试点的每个阶段、环节及工作流程都认真安排部署。
省局、安康市、岚皋县、蔺河乡落实了试点基层工作人员,选调了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完成了普查小区的划分和示意图的绘制、相关资料的搜集等前期准备工作。
安康市统计局、岚皋县统计局做了许多艰苦细致的筹备工作。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严格遵循试点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日程安排合理,组织制度严密,程序操作规范。在确定在岚皋开展试点调查之后,岚皋县统计局及时向县委、县政府作了专题汇报,得到了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要求县统计局和抽中乡镇要积极配合,全力以赴,高质量圆满完成此项工作;县统计局全员参与,由局主要领导亲自负责全面指挥和协调工作,并成立业务和后勤保障两个临时工作组。
(三)确定试点村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所在乡镇给予了大力支持与配合
为了探索在人口普查登记过程中如何查准户籍外出人口,寻找查准户籍外出人口的方法和措施,积累经验,提前掌握第六次人口普查外出人口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按照试点对象选择的要求,在试点乡镇、村的选定问题上省、市、县局非常慎重,在充分考虑试点村人口构成代表性的基础上,还考虑了乡镇、村干部的配合程度及入户调查的交通条件等综合因素,最终确定在安康市岚皋县蔺河乡中外出人口较多的光明村和中坝村进行试点,并多次深入蔺河乡就普查小区划分、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配备、技术质量把关等问题进行了座谈、研究并逐项落实。
试点村确定后,得到了乡党委、政府的全力支持和积极配合,在该乡工作千头万绪的情况下,专门安排乡人大主席单福林同志专门负责人员抽调和组织实施工作,并抽调有基层工作经验、文化水平较高、工作责任心强的19名业务骨干放弃周末休息,7月17日一早就赶到岚皋大酒店参加省统计局对调查员和调查指导员的培训,并加班开展摸底工作。在试点标准时间7月18日天气炎热的情况下,全体普查人员准时奔赴各普查小区开展入户登记工作,并按方案的时间要求完成了审核复查、手工过录汇总等各项工作。按时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四)宣传工作扎实到位
虽然是普查试点,范围小,但对试点的宣传报道、培训预案和后勤保障也作了周密安排,为全省户籍外出人口普查试点工作做好了舆论和物资准备,试点动员大会上,省人口处负责同志、市统计局长张晓明和岚皋县常务副县长卢峙兵均亲临会场并作了动员讲话。岚皋县电视台派记者进行全面的跟踪宣传报道。试点乡镇、村以及村民小组,采取了张贴标语、横挂条幅、给调查户的一封信等宣传形式,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使试点村村民了解人口普查的意义和要求,积极配合入户登记工作,使试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五)各市及安康所辖县代表认真负责
根据试点的目的和要求,各市及安康所辖县的代表必须参加培训和实际入户登记、过录、汇总,并在登记后与调查员的登记表比对过程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培训后,会议代表分为10个小组,由村干部带路,每组3人进行了入户登记,并以小组为单位集中进行过录、汇总、讨论。最后形成了包括试点组织、试点方案的合理性、表式指标的设计、登记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建议等多方面的试点小结。通过组织认真讨论,共收集试点登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建议20多条。
(六)锻炼了普查队伍
参加此次试点工作的有省、各市(区)及安康市所辖县(区)以及岚皋县蔺河乡抽调的业务骨干,还有试点村的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与会人员多、层次不一。通过这次试点工作,这些普查业务人员对第六次人口普查**省户籍外出人口试点调查方案有了基本的认识,形成了基本概念,为进行第六次人口普查积累了经验;熟悉、掌握了人口普查工作的全过程,对第六次人口普查所要反映的被调查户的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等指标含义的理解和如何登记有了系统地了解,进一步增强了对方案学习的重要性认识,学习的重点将更加明确,更具针对性。在即将正式开展的全省人口普查中,他们必将成为中坚力量。
三、主要经验
(一)强化政府行为,形成合力是试点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人口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省情省力调查。在2010年即将开展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是党的十七大后国务院、省政府部署的一项重大国情国力、省情省力调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举措。通过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将查清自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十年来**省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作为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人口普查必须在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才能成功。我们这次普查试点的成功,关键是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由上自下形成合力。省、市、县、乡四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为综合试点顺利开展和高质量完成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工作条件。
(二)精心选调普查员,强化技能培训是搞好试点的重要环节
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是普查工作任务的具体承担者,是普查方案的直接执行人。他们肩负着入户调查的重要任务,其责任心的强弱、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普查表的填报质量,决定人口普查工作的成败。这次试点省上把安康市精心选调的19位调查员进行专题培训。从小区的划分、示意图的绘制、调查摸底、入户登记、指标解释、询问技巧等人口普查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以幻灯投影方式进行详细讲解,并结合以往人口普查和抽查过程中的实例进行重点说明。培训会上,安康市统计局马效文调研员对此项试点调查工作做了周密部署。实践证明,这次试点中的普查指导员、普查员都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能很快接受业务知识,工作认真,保证了试点工作的质量。另外,本次试点在培训中着重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讲授理论时采取深入浅出的模式,便于学员的理解消化。上午培训授课,下午就直接进村入户调查,省人口就业处业务人员则全程进行指导,随时解疑纠错,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规范工作流程,细化工作要求是搞好试点工作的重要手段
专项试点是人口普查的一个缩影,每个环节都相当重要。从调查点的选取、小区划分、宣传动员、“两员”选调培训,摸底、入户登记到过录、汇总、讨论、总结等每一项都有具体时间安排和目标要求。使全部试点过程各个环节的工作规程都很明确,更深层次地完善方案、推动工作,为下一步全面普查的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四、发现的主要问题
在试点方案、调查表的项目设置过程中进行了多次的讨论和修改,尽管对代表和调查员的培训尽可能的扎实、细致,但实际调查过程中还是发现一些难以掌握、容易漏登以及容易发生错填的项目。
1.容易漏登的问题
(1)常住人口:造成漏登的原因是对常住人口的判断不够准确;
(2)外出半年以上人口:主要是对外出时间的判断和计算有出入;
(3)应该登记的人口:主要是对调查对象把握不准;
(4)集体户口外来人口漏登;
(5)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两个子女间隔不到四年,很可能造成相关信息不准确;
(6)外出人口居住地县(市区)不易掌握。
2.容易发生差错的项目
(1)户口登记地状况;
(2)离开户口登记地的时间。
3.难以掌握的问题
(1)高中生住校,在住户中如何登记;
(2)离开户口登记地的时间判断;
(3)一人双户的问题:既农村户口未注销,又在城镇购买了非农户口;
(4)事实婚姻,未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又外出务工经商的人员;
(5)登记过程中实际居住情况与公安户籍登记的关系。
五、对今后试点的建议
(1)普查员应该由熟悉小区情况,工作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
(2)对普查员的培训除了指标解释以外,要更加注意实际调查中的实际讲解以及容易发生错登、漏登和难以把握问题的培训和询问技巧上,注重培训效果;
(3)调查表的填写应该先填写人记录,再填写户记录;
(4)指标解释应更加细化,如走亲串友、出差登人员的登记应该明确;
(5)宣传动员要扎实到位,以提高被调查户的配合程度;
(8)下发出生年月对照表,以便调查员能够更准确地填报出生年月;
一个学期转眼就过去了,正值岁末,我来对本学期本部门的工作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
一、迎新与招新
这学期我们学校迎来了10届新生。在新生到校之际,正、副部长将女生宿舍按班级分配好。新生到来之日,女生部成员积极配合老师工作,将新生带到各自的宿舍,并向其介绍了学校的大体情况。新生报道结束当天晚上,正、副部长到各个宿舍为其解决各种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在进行这些工作的同时,我们发现了一些做事负责、有责任心的同学,并将其招入女生部。
二、日常工作
(一) 寝室卫生
本学期,女生部干事在正、副部长的带领下,对女生宿舍卫生进行每周两次抽查、一次普查。卫生情况抽查的主要对象是10级新生宿舍。根据每次卫生检查的情况来看,10级五年制新生的宿舍卫生较差,经过几次整改后,情况有些好转,但是人有待提高。
(二) 寝室纪律
这学期还是同以往一样,每周分发周末请假单给各班填写并负责收回;每天晚上女生部干事对女生宿舍人数及就寝纪律进行检查。本学期女生宿舍晚就寝纪律整体情况良好,但有个别五年制新生寝室在熄灯后较为吵闹。我们将这些情况告诉了xx老师,在颜老师的帮助下这些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
三、其他活动
(一) 配合老师完成人口普查工作。
(二)宿舍文化节活动的筹备工作
本学期女生部打算举办宿舍文化节活动,但是后来由于人口普查,没能举办起来,为此我们感到非常遗憾。本学期已临近期末,已经没有时间举办这个活动,因此我们计划这学期针对住宿生做一些兴趣爱好调查,为下学期的宿舍文化节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团建进寝室
根据学校下发的文件要求,女生部组织1b二层女生举办了寝室团支部委员选举大会,并在会后将选出的三维委员信息上墙;营造女生宿舍整洁卫生;户外宣传活动等一系列活动。
在这一个学期的工作中,成绩是有的,但同时也存在着问题。在日常工作中,对干事的管理比较松散,不够严格。所以纪律存在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会严格要求她们,抓好纪律问题。以上是女生部xx-xx学年上学期工作总结。
养老保障是对社会中所有老年人的生活起保护作用的“安全网”。然而我国目前城乡二元结构下,许多农村老年人却被隔离在这张网之外,尤其是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由此产生很多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有增无减。据国际公认的标准,我国己步入老龄化社会,目前我国城镇人口中65岁以上老人比例为6.24%而在农村这一比例己达7.5%以上。随着农村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以及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到城市务工,农村老龄化人口的比重和数量还将不断增加,老龄人口负担系数不断提高,这些都对我国农村传统的养老保障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人口老龄化及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概况
(一)人口老龄化及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概况
人口老龄化的静态含义指某个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已经达到既定的数量标准;动态含义指某个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不断增加的趋势。川这种界定源于人口学者对总体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的划分即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见表1)。
按照联合国人口委员会定义,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体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的趋势和过程,它是由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人口寿命不断延长等人口自然变动因素所促成;按照联合国人口组织(WPO)公布的标准,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达到7%,就表明这一人口总体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这一国家和地区就属于老年型国家和地区。
我国社会步入老龄化的速度非常快。图1,描述了我国从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到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具体清况,可以看到,我国己基本达到国际公认的老龄化标准。根据联合国预算,我国将在2040年以后逐步达到老龄化高峰。
(二)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1.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己超过城镇。其原因除生育率和死亡率下降外,还有人口迁移。人口迁移流动导致家庭规模小型化,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留守老人”,加快了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步伐。进城务工的老年农村人口和退休的城里老年人口的回流也加快了农村社会老龄化的进程。
关键词: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对策
一、我国城镇社区养老的必要性分析
1.老龄化问题严峻。自2000年,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有很大程度的增加。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从1982年的4.91%上升至1990年的5.58%。在2000年普查时,60岁以上人口总数达到1亿2998万人,占总人口的10.36%。由于老龄化发展速度非常快,但目前我国总体经济实力还比较有限,规模巨大的老年人口数量对未富先老的中国来讲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2.传统养老方式面临危机。随着社会的发展、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中国社会的家庭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首先体现在家庭人口数量逐渐减少,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平均每个家庭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年轻一代承担着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压力和生活压力,养老已成为家庭的沉重负担。同时,家庭日益小型化、核心化,使子女不再像以前一样与父母一同生活,难以给他们足够的关心和照料,这种家庭结构使传统的家庭养老难以继续维持。之前由家庭承担的养老功能就转移到了社会上,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势必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二、我国城镇社区养老发展现状
所谓社区养老服务,是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满足社区内居家老人日常生活、精神生活、医疗护理、心理保健、文化教育、文体娱乐和法律咨询等方面的需求由社区提供的服务。社区养老服务在我国是从1980 年起步,并在2000 年逐步开始发展起来的,从社区养老服务的建设到完善的整个过程来看,发展情况较好,已初步取得巨大进步,满足了相当一部分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尤其对于城镇老年人来说,他们对于养老服务的需求内容更为丰富,社区养老恰好可以满足老年人不同的需求,弥补机构养老与家庭养老的缺陷,深受子女们以及老年人的欢迎。
国家颁布《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关于认真抓好2011 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加大社区建设方面投资,推动社区发展,
让老年人的社区养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2010 年,全国共有各类社区服务中心17.5 万个,城市便民、利民网点69.3 万个,总体上提升了社区养老服务水平。目前,我国一些大中型城市已初步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养老服务模式。同时逐步加大对社区财政的投入,为社区养老服务的全面开展做好资金保证,从而进一步解决我国养老问题。但是总体来看,我国社区养老服务水平还是不够高的,发展不均衡,与我们的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
三、我国城镇社区养老服务存在问题
1.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现阶段,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缺乏相应的扶持政策法规。目前我国关于城市社区养老的相关政策法规仍停留在建设层面上,而对于具体运作过程和扶持非营利组织、吸收民间资本投入的相关政策法规依据仍然缺失,阻碍了社区养老的发展。
2.社区养老资金缺乏。社区养老服务的资金来源以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拨款为主,社会资助和收费服务为辅。然而政府的财政资金有限,很难支撑社区养老建设发展;社区养老是一个长期的发展项目,庞大的资金数目也是社会公益组织不能长期支付的。资金上的短缺使社区养老的硬件设备和服务水平不能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制约了社区养老的发展。
3.社区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缺乏。目前,社区提供的老年服务需要相当数量的专职服务人员和社会工作者。但是由于这一行业社会地位和经济收益都不高,对就业人群并不具有太大的吸引,尤其是专业人员。人员不足是社区老年服务领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专业的医护人员很少在社区从事老年医疗服务,他们大多集中于医院这样的专业机构中。社区中从事老年照顾的大多是缺乏专业知识的已婚妇女,极度缺乏专业人士,社区养老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
四、完善我国城镇社区养老发展对策分析
1.发挥政府作用,健全法律政策体系。社区养老能够有效解决我国养老问题,政府应该充分认识到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要性,并给予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政府要立法规范养老服务行业,维护老年人的权益,同时加大对社区养老服务的监管和管理力度,制定合理规章制度对其进行监管,保证社区养老服务的健康发展;同时需进一步完善老年人保护法,把一些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使社区养老服务有法可依。
2.建立多渠道资金筹措方式。构建社区养老模式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资金,资金是社区养老保障制度运行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首先,以财政补贴为基础。一是继续发挥政府在建设社区养老的主导作用,加大政府的财政拨款,为养老服务提供资金支持。确保对社区养老服务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能够为社区养老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其次,以资金募集为辅助。应设立专门的社区建设与发展基金,接受社会慈善捐助,积极争取来自国内外的慈善机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与个人的捐赠,鼓励社会闲散资金参与到社区养老的建设和发展中来。
3.建立管理和服务人员的培养机制。做好社区养老工作需要有一支能够提供全方位高质量服务的专业化的社区服务队伍,而我国目前的社区养老服务恰好缺乏这样的专业队伍。所以政府应当建立完善社区养老管理以及服务人员的培养机制。首先应该加大专业队伍人员的招募,目前中国养老服务人员缺口高达1000万,人员招聘数量可根据老人的数量按一定比例配置。其次,应该在各大高校开设相应的专业,培养养老服务方面的高级服务与管理人才,为我国社区养老服务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张良礼.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及规划[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7 月第一版.
[2] 韩俊江,刘迟.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多元体系建构. 社会保障研究[J].2012 年第06 期 .
[3]毛满长,李胜平.社区居家养老:中国城镇养老模式探索[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o):119―123.
一、概况
进一步加强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今年我局结合统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强化制度建设。局依照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要求,依照部门工作职能,切实做好了各项报表工作及统计调查工作,全力抓好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和县第六次人口普查,网页信息做到随时更新及时,信息时效性加强。全年信息公开工作运行正常。
二、政务信息主动公开情况
主动公开政务信息56条。其中现场咨询27人次,局主要通过县统计局门户网站向社会主动公开政务信息。信息公开方面:年度。电话咨询42人次。
1机构信息。公开了县统计局机构名称、内部股室和工作职责、联系电话、领导姓名、职务等信息。
2法规公文。公开了江西省统计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等统计法律法规。
3政府决策。公开了政府开展各项普查的文件通知。
4行政许可。公开了统计人员从业资格认证的有关规定。
5工作信息。公开了全县统计工作进展情况、统计工作动态、全县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等。
三、政务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
年度我局没有收到政务信息公开申请。
四、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也未发生针对本部门有关政务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诉讼案、申诉案。年度我局未收到针对本部门有关政务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申请。
五政务支出与收费情况
(一)工作人员情况信息公开工作制定专职人员总数2人。
(二)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经费支出情况年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经费0.4万元。
(三)与诉讼(行政复议、行政申诉)有关的费用支出情况年度没有发生针对本部门有关政务信息公开事务的诉讼(行政复议、行政申诉)没有发生相关的费用支出。
六、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关键词: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流动人口;现状;特征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一、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流动人口的现状
(一)总体规模
截至2009年统计,乌鲁木齐市总人口2411938人,其中汉族人口1749351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2.5%;维吾尔族人口309853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2.8%;回族人口243213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0%。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共计637079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7.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从事各种职业。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2000年乌鲁木齐市外来流动人口为77.4万,其中来自新疆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约22万,占流动总人口的28%。近年来,这个比例逐年增加,2009年达到35.4%。
(二)分布格局
乌鲁木齐市下辖七个区一个县,居住着汉、维吾尔、回、哈萨克、蒙古等49个民族。维吾尔族流动人口多分布于天山区和沙依巴克区,例如,仅天山区与沙依巴克区的维吾尔族人口就占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总人口的64.4%。这里较为繁华的瓜果批发市场、二道桥维吾尔族传统商住区以及牛羊屠宰加工批发市场等条件有利于他们从事各种商业活动,同时这里的许多城乡结合部,又能够为其提供便利低廉的房源。这些地区原为汉、回、维等多个民族杂居的区域,随着近年来维吾尔族的不断迁入,汉、回等民族逐渐的迁出,才形成了目前维吾尔族相对集中的聚居区。总体来看,乌鲁木齐市的维吾尔族流动人口主要位于乌鲁木齐市南部的城乡结合部,并形成了雅玛里克山管委会、黑甲山管委会、大湾管委会和延安路管委会(这四个管委会均为“7.5”事件后由街道办事处升格成立)和团结路办事处等区域。
(三)流出地分析
从地域分布上看,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阿克苏、喀什、和田三地区的维吾尔族人口占全疆维吾尔族人口的74.35%。而其中有85.24%的维吾尔族人口生活在农村。因此,乌鲁木齐市的维吾尔族流动人口主要来自南疆的阿克苏、喀什、和田地区。受到语言、文化、宗教等人文环境因素的影响,南疆三地州与外界尤其是与内陆发达地区的交流和交往相对较少,与此同时,南疆三地州长期以农业为主,而二三产业发展缓慢,随着南疆三地州人口不断的快速增长,人多地少矛盾不断加剧,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的问题也十分突出,据有关部门统计计算,南疆三地州剩余劳动力数量多达近百万。
二、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流动人口的特征
通过分析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流动人口的现状,我们可以看出流入乌鲁木齐市的维吾尔族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
(一)从来源地看,大多数来自南疆的农村地区,经济不发达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维吾尔族人口的80%从事第一产业。尤其是南疆的和田、喀什、克孜勒苏、阿克苏四地州的维吾尔族农牧民占农牧民人口总数的95%以上。因此也就有学者指出“新一轮的新疆发展,关键在南疆;南疆的发展,又关键在南疆三地州。只有南疆社会发展进步了,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才能谈得上新疆整体发展战略的实现”。以2008年数据为例,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构成的南疆三地州,占全疆人口比重的30%,但GDP比重和投资比重分别只有9%和12%。
(二)从职业特征来看,维吾尔族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从业特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并形成了以维吾尔族传统的工商业为主的从业领域
主要是从事一些清真屠宰业、旧货买卖、干果批发零售、皮毛销售、牛羊杂碎加工、打馕等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职业;还有一部分是从事一些流动式、小规模的个体经营,主要以坐商、餐饮业、流动商贩和旧货买卖等为主;另外一些则是在建筑工地、餐厅、商场、等行业打零工。总的来说,维吾尔族流动人口所从事的职业以服务业为主,工作稳定性较差,技术含量较低。调查中也发现,维吾尔族流动人口主要从事服务业和小商贸等非技术类工作,餐饮业是其主要就业渠道。
(三)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
受教育程度作为衡量劳动者个人素质高低的重要方面,不仅决定着劳动者适应城市管理方式和城市现代文明的能力,也与他们能否在城市中具备市场竞争力、顺利实现就业密切相关。从乌鲁木齐市来看,外来维吾尔族流动人口总体文化素质构成明显偏低,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大多数,文盲半文盲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而且其自身专业技术缺乏,在市场竞争中中明显处于劣势。例如,有关学者的调查就显示,乌鲁木齐和西安两市维吾尔族农民工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初中和初中以下占到了总体的77.5%,其中还有2.5%的文盲。而高中及以上学历所占的比例仅为22.5%。另外,流入乌市的维吾尔族汉语沟通能力普遍低下,一般只能够在日常交易和生活中进行简单交流,一部分人甚至基本不具备与其他民族交流的能力。
(四)具有较为浓厚的宗教意识
宗教在维吾尔族流动人口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受宗教的影响很大。据2009年1月,乌鲁木齐市委常委、统战部长阿不都热依木・阿不力孜在提交给自治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提交的报告中指出在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新市区和水磨沟区等四个中心城区沿街的宗教活动场所,以每周五主麻日为例,参加宗教活动的信教群众中流动信教群众占75%左右。
尤其是维吾尔族流动人口集中聚居区,宗教氛围更是浓厚,在城市强烈的贫富对比环境中以及“”的蛊惑下,有可能使其情绪强烈,很容易将自身生活上的贫困、精神上的苦闷归咎为民族和宗教问题。在乌鲁木齐市历年查处的非法宗教活动场所中,有许多都是位于这种聚居区。
(五)在城市适应中面临较大压力
维吾尔族流动人口大多数来自贫困的农村地区,进入城市后,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使该群体城市适应的问题逐渐凸显,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现实问题。例如,较低的文化素质和汉语交际能力使他们在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很自然地处在十分不利的地位;长期形成的传统文化心理,使他们融入城市现代生活的步伐更加缓慢一点;在子女教育、自身权益的保障、与城市居民的相处等等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困难。总之,维吾尔族流动人口在知识技能、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民族心理等方面具有的相对滞后性,阻碍了他们顺利实现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使其无法很快适应都市现代生活与社会主流文化,在城市中遇到了经济、社会、心理等不同层面的各种困境。
参考文献:
[1]阿布都外力・依米提,胡宏伟.维吾尔族流动人口特点、存在问题及对策――基于乌鲁木齐市和西安市的调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1).
[2]王希恩.中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的少数民族人口流迁及应对原则[J].民族研究,2005,(03).
[3]汤夺先.西北大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若干特点论析――以甘肃省兰州市为例[J].民族研究,2006,(1).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1.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
人口老龄化( population aging) 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加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国际上通用将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的人口的比例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1]。
2000年,我国农村与城市人口老龄化程度分别为10.9%和 9.7%,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比城市高出1.2个百分点。到2005年本文由收集整理,全国1%人口抽查数据表明,我国城乡人口老龄化水平差距进一步扩大。[2]从总体上看,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城乡差异也很大,农村老年人口不管是数量还是比重都大于城市。据统计,2008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3%。按城乡分,2008年我国城市、镇和乡村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 9.66%、8.77%和9.79%。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77648705人,占总人口的13.26%。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93个百分点[3]。
2.人口老龄化的城乡差异
曾毅(1991)认为,城市中由于人口生育率快速下降,引起人口老化,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则不仅有利于城市化的进展,更对城市年轻人口的补充有一定作用。陈桓(2002)指出农村人口迁入城市的不仅仅是年轻男性,许多年轻男性都是带着妻子和孩子离开家乡,进入城市生活。杜鹏、王武林(2010)认为人口老龄化受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影响,即生育、死亡和迁移。但是由于中国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迁移,使得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城市与农村的老龄化差异加大。杜鹏(2011)指出,农村青年人口向城市迁移使得农村老龄问题要高于城市。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农村地区的老龄问题要比城市地区的老龄问题更加严峻。李本公(2011)农村老龄问题逐渐得到学术界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目前快速老龄化已成为影响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而农村人口的过快老龄化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典型特征,国际社会并没有应对超过1亿人口的农村老年人老龄化问题的经验和理论模型。
二、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险制度存在问题
1.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缓慢,制度出现“碎片化”
张翠翠(2010)认为我国城乡之间、城市内部均存在两元分化。养老制度出现碎片化。党俊武(2011)指出,老龄人口比重增加、适龄劳动人口减少,农村人口年龄结构提前进入重度老龄化的平台期。我国农村出现未富先老的状况,不能承受快速老龄化所带来的各种问题。虽然农村已经开展新农保和新医疗,但是和城镇相比,农村的保障制度起步晚,制度建设不完全,存在很大问题。徐晓(2012)我国目前实行的养老保险制度缺乏公平与统一性,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不同户籍的人口的养老保险存在很大差异,尤其是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的养老制度,难以实现公平与统一。
2.社会养老资源总量不足,出现结构性困难[4]
李辉等(2012)指出,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越来越快,老年人口越来越多,超过了养老资源的储备,我国社会养老资源的总量严重不足。冯月菊(2011)在甘肃省的一项调查中指出,甘肃省严重缺乏机构养老,床位不足,有需求的老人入住困难等问题重重。阎青春(2011)指出应深入研究和掌握农村老年人养老面临的现实问题和迫切需要,根据调查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
3.养老金增值保值争议不断
郑秉文教授于2010年7月披露研究结果:我国养老金缺口大约为1.3万亿人民币。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以及随着物价提升,养老金的提高会进一步加大养老金缺口。徐晓(2012)在我国当前情况下,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和管理存在着诸如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投资环境不良、投资渠道狭窄等问题,养老保险基金由于监管不严、管理不善,甚至被一些政府机构非法挪用,这些问题都会导致我国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困难,不利于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压力。
4.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困难重重
李辉等(2011)指出二元结构下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差异很大,城市的养老保险制度已经趋于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则刚刚起步,这为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带来很大困难。何平(2009)认为,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的难点在于“利益难以平衡”,城乡统筹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现实利益的调整问题,涉及地方财政的责任担当问题和一个省之内各个统筹地区之间的利益调整问题。
三、学界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策略
1.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郑功成(2004)倡导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老龄化下的养老保障体系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同时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能够确保制度的高效率,稳运作,欠公平的社会保障只能适得其反。张翠翠(2010)认为应该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才能养老保险制度真正解决老龄化问题。邬沧萍等(2011)指出应与时俱进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城乡养老保障体系,这样才能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各种问题。
2.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必要时延迟退休年龄
徐晓(2012)认为应该根据现实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推迟法定退休年龄,严格控制提前退休并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对于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基金的增收减支有重要意义。严志钦(2011)提倡延迟退休他认为,此举有利于养老基金的平衡,延长退休年龄可以增加养老金积累年限,并减少养老金的支出年份。
3.推行居家养老服务,强化社会化养老服务
王顺东(2007)认为政府应当加强其主导作用,加大对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财力和人力的投入力度。冯月菊(2011)“鼓励居家养老方式,开展老龄研究与监测居家养老还将是我国农村今后养老的主要形式”。赵宝华(2011)认为养老应从两点出发:一是关注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不仅仅关注老年人的物质层面,更应该让老年人有一个安乐晚年。二是健全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居家养老模式,增强老年人自身抵抗风险的能力。
四、文献述评
笔者对老龄化背景下出现的养老问题及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策略进行梳理后发现,以往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多定性分析,少定量分析
虽然我国关于人口老龄化的研究也运用了数理模型,但仍缺乏必要的理论深度,而使得对人口老龄化下城乡养老困境应对策略的研究多停留在描述性分析与现象解释的层面上。我国对人口老龄化的研究,应该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使得研究更加具有理论深度。
2.多宏观层面的规划,缺少应对老龄化的微观层面的计划
在对各类文献进行分析后发现,学者们多从宏观层面规划人口老龄化的应对策略,很少深入社区去研究老年人的确切需要。延迟退休年龄、推行居家养老等措施不能适用全国所有地区。应该因地制宜,根据老年人的不同需求,通过深入调研来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
去年开始,东北经济明显下行。今年一季度,辽宁经济增速仅为1.9%,黑龙江和吉林分别为4.8%和5.8%,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去甚远的数据也让感到“揪心”,他要求年底东北三省确保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顺利完成。
刘世锦对中国经济网记者分析称,东北面临着两个方面的困境,首先就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困境。东北地区重化工业比较集中,而中国经济近5年的回落过程中回落幅度最大的就是石油、煤炭、钢铁等重化工业。由于产业结构上的这个特点,东北在这一轮经济调整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压力。
另外一个是体制上的困境。刘世锦指出,不仅仅是东北,全国其他地区资源开发型或者重化工业集中地区都面临着这样的压力。这些地区产能严重过剩,面临着很大的去产能压力,企业的效益大幅度下降,财政收入也遇到很大的困难。他说,越是这种时候越能看出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如果东北在产业结构调整大环境下面临的困难更多的话,说明企业竞争力存在问题。
“一些不属于重化工业,从全国来讲增长还可以的行业,比如说汽车行业,在东北也表现得比较差,原因就在于体制机制改革不到位。”刘世锦指出。
改变人口净流出关键要增强企业活力
在结构调整和体制转型一再被呼吁的同时,东北人口流出问题同样引发了广泛关注。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东北三省人口每年净流出180万。同时,东北三省的老年人口占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儿童和青壮年人口占比又都低于全国。
对此,刘世锦分析称,东北人口流出问题最重要的就是经济活力问题,“有活力才会对人口具有吸引力,没有吸引力人口流出就很正常。”
不过刘世锦指出,尽管东北这两年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但就业和民生改善还是基本稳定的。
他认为,东北要改变人口净流出的状况,就要把经济振兴起来,才能有更大的吸引力,才能把人留住,把人吸引过来。
在吉林调研时指出,东北地区要把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民营经济。刘世锦表示,服务业很大程度上是为制造业服务的,发展服务业也主要是在大城市,但还是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
国有企业改革应有一个实质性推进
面对不容乐观的东北经济形势,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做出部署,国家要加大支持力度,东北地区要增强内生发展活力和动力,精准发力,扎实工作,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
在增强企业内在活力方面,特别提到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企业治理模式和经营机制,真正确立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刘世锦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改革应该有一个实质性的推进。“东北地区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在国有经济布局调整、产权制度改革、内部治理结构改革、企业负担化解、严重过剩产能淘汰等方面有一些实质性的举措。”
东北地区作为中国地理大区和经济大区之一,如何通过区域的推进,以点带面,使局面有所突破和改观备受关注。刘世锦认为,东北地区也可以通过成立特区或改革试验区进行体制转型,“虽然以前东北地区也做过一些尝试,但效果不太好。”刘世锦认为,这一轮可以更大力度把内外开放结合起来。对内,对民营经济、对东南沿海地区开放;对外,对国外投资者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