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暴力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盲从性等特点,一些网民在网上缺乏自律性、敬畏心和责任感,在所谓“网上更自由”“法不责众”等错误思想驱使下,肆意发泄自己的情绪,有的还越来越放纵自己,不仅攻击、辱骂别人,还通过人肉搜索等非法手段实施更激烈的网络暴力,甚至从网络暴力走向了现实犯罪。
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网络暴力和网下暴力绝非两种相互孤立的现象,在网上动辄对别人实施网络暴力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也往往是自私、狂躁、极端甚至凶残的人。网络暴力不仅是和现实社会密切相关的,而且常常是现实社会在网络空间里的折射。如果我们不能及时、有效地发现、制止网络暴力,网络暴力就很可能向现实社会延伸。
从“文登事件”的整个过程可以看出,“言论争议―网络辱骂―人肉搜索―网上威吓―组织串联―线下暴力”的路线图是比较明晰的。并且,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围殴侯聚森的4名外地青年在策划、实施暴力行动的过程中,极有可能有人向他们提供了侯聚森的真实个人身份信息,使其可以对侯聚森的家庭地址、学校地址等信息非常熟悉,保证了暴力行动得以顺利实施。究竟是谁、通过什么渠道查到了侯聚森的真实个人身份信息,又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把信息给了准备在现实生活中对侯聚森施暴的人,这是不少网民在“文登事件”发生后一再提出质疑的焦点问题。
类似的遭遇不仅仅出现在侯聚森身上。因为在网上发表不同意见而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打击的事情此前已多次发生,只是受害者受伤的程度没有侯聚森这么严重,因而被媒体忽略罢了。
意识形态斗争中的暴力行为
“文登事件”发生后,当地警方比较快地介入调查,但却忽视了案件中的意识形态斗争等因素,简单地对外公告称当事双方因意见不合相约见面“理论”而发生暴力冲突,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当事双方都处以行政拘留处分。这个处理结果被网民称为“约架”。
@文登警方在线 相关内容后,很快遭到众多爱国网民和 @山东共青团 、@ 、@思想火炬 等一些官微的质疑。更怪异的是,“约架”的定性竟然得到众多的“公知”大V的一致力挺,纷纷为文登警方叫好。就在一场被网民戏称为“拿错了剧本”的正能量、负能量阵营的对峙中,“文登事件”迅速演变成为一场全国关注的热点事件。
近几年来,随着中央大力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一些“公知”大V虽然在网络上没有以往那么猖狂,但却一直在寻找机会发动进攻,采取网络暴力和现实社会攻击相结合的方式,围攻在意识形态斗争尤其是网络意识形态斗争中的正能量人士。他们和私营企业主相勾结,与境内外敌对势力密切配合,加强联手,有计划、有目的地在网络上下发起一轮轮进攻,使得对敢于亮剑者的围攻呈现出组织化、集团化、暴力化、政治化的趋势。
随着网上暴力向网下暴力延伸,网上网下的意识形态斗争更加密切联系起来。对此,有关部门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其巨大的危害性。
网络暴力挑战依法治国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无论网上网下,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应该是被法治遗忘的角落,任何一位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无论在网上有怎样的言论争端、观点分歧,都不能成为对他人进行人身伤害的理由。网络暴力向现实社会延伸的事件一再发生,不仅引发了人们深深的担忧,更在挑战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无论是在网上还是网下,任何暴力行为都是不允许的,都应该受到依法严惩。如果放纵一些人在网上采用非法手段去攻击、伤害别人,尤其是听任网络暴力向现实社会延伸,不仅文明、健康、和谐的网络空间会受到严峻挑战,依法治国也很可能会成为空谈。
因此,我们必须明确,任何地方都不是“法外之地”,无论是对网络暴力还是网下暴力,我们都必须坚持露头就打、严打严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沿着正确道路,有序、有力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尤其是在意识形态斗争中,我们必须明白,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就必须落实好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要真正站在党和国家的利益上考虑、处理问题,使社会主义法治成为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强大武器。
面对越来越凸显的网络暴力问题以及网络暴力向现实社会的延伸,我们必须多管齐下彻底整治:
第一,有关主管部门应该督促网络平台提供方加强对宣扬网络暴力的贴吧、论坛、QQ群、微信群、微博等平台的监管,要求其尽快限期进行自查自纠,有问题的坚决整改,整改不彻底的则坚决关停;
第二,公开举报方式,欢迎包括青年网络志愿者在内的广大网民举报网络暴力问题,一旦查实,严厉追究网络平台提供方的责任;
第三,对于那些问题众多且屡教不改的网络平台提供方,要在全国范围内公开曝光,并坚决予以严惩;
1 对当下传媒制造新闻现象的反映与批判
《搜索》中的记者陈若兮认为这条新闻有巨大的价值,因此围绕叶蓝秋事件刻意制造新闻,引起公众舆论,制造网络暴力。但是她这样的做法让我开始担忧记者的职业道德素养,让我开始质疑记者报道新闻的根本出发点。新闻与生俱来的基本特点是真实和新鲜,在现代社会,新闻真实,迅速的要求决定了新闻工作的方向,塑造了新闻媒介以及新闻工作者的品格。①作为受众,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接触各种各样的新闻,现在的新闻更新速度不再像以往以天的单位更新,尤其是现在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我们的新闻更新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在这些新闻报道中,我们的新闻工作者一直工作在第一线,他们为获得新闻线索和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在努力的寻找和挖掘新闻线索,这让我不禁想问一个问题:当今新闻可以忽略客观真实性吗?物极必反,同样道理,我们的记者在新闻采访中,如果一味的追求新闻线索和新闻的新奇、吸引眼球性,弃被采访者的个人隐私和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于不顾,这种情况下,不仅新闻的真实性值得质疑,记者的个人品性和职业道德也值得我们质疑。就像影片《搜索》中,陈若兮把不让座事件的主人公叶蓝秋很多私人隐私都挖了出来,并且晒到了自家媒体的网上,只是为了换取网民们的点击率,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陈若兮在影片中,为了自己的事业,为了所谓的收视率,把一件“公交不让座”的事情,大肆渲染,利用网民的“愤青”心理,制作新闻热点。原本叶蓝秋的道歉本应该是不让座事件后续真实的报道,记者应播出道歉视频帮助叶蓝秋澄清事实。然而陈若兮对事实的掩盖便是变向的制造新闻。她已经背离了新闻工作者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我们的记者和网民又一次成为了悲剧事件的最终罪魁祸首,为最后叶蓝秋自杀埋下了伏笔。
2 网络暴力事件中受众的心理分析
《搜索》中的被搜索者叶蓝秋从独自扛着自己身患癌症的事实,到最后结尾的“被自杀”又让很多人震惊。叶蓝秋的死,可以说也是死于我们的网友的口诛笔伐,也可以说死于我们的记者的纠缠和无底线的“人肉搜索”。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网络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近年来,出现大量网络暴力事件,从“虐猫”事件,到“艳照门”事件,再到“范跑跑”事件,先是在网络上引起大众关注,接着继而发起排山倒海的“正义”讨伐,给当事人现实生活带来了困扰,给受众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像这些“人肉搜索”不断在网上爆料别人隐私,实际上就是不断给被搜索者施加压力,也就是一种网络冷暴力。那么产生网络暴力现象原因有哪些呢?
2.1 娱乐时代话语权的改变
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过渡后,群众话语权在娱乐时生了重大改变,人们的认知能力逐渐弱化,甚至模糊了身处媒介环境下的我们言论职责。由于网络这样的新媒体出现,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是平民增加了话语权。近年来,媒体出现的新闻娱乐化现象越来越突出,而且在网络这个平台上表现的更是淋漓尽致。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受众可以充分发泄自己的欲望,对他人隐私的窥视和好奇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在《搜索》中,当叶蓝秋不让座视频被放到网上,引来了网民们互动评论,各种各样的评论铺天盖地。以至于后来网友们把叶蓝秋的工作单位,小学母校等隐私的东西全给暴露出来,甚至网上爆料叶蓝秋是小三,这些都让网上受众满足了自己的娱乐和狂欢诉求,并且获得了自我实现的成就感。
2.2 网络中的群体极化倾向很严重
网络中的群体极化倾向具体表现在网络中,网民们一开始就有某些偏向,在网上通过交流,人们便往这种偏向的方向移动,最后行成了极端的观点。正如凯斯桑斯坦言所说:“毫无疑问,群体极化正发生在网络上。讲到这里,网络对许多人而言,正在极端主义的温床,因为志同道合的人可以在网上轻易频繁地沟通,但听不到不同的看法。持续暴露于极端的立场中,听取这些人的意见,会让人逐渐相信这个立场。”②网民这个群体中易激动,非理性的特征导致了群体认同。《搜索》中网友们对于叶蓝秋不让座这样的行为大加谴责,他们认为让座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去给老人让座,在这场网络暴力中,网民们对叶蓝秋的行为已经听不到不同的看法了。从这件已经发生的“不让座”的事件中,大部分网络受众自以为站在所谓正义的立场上,已经形成一边倒的趋势,对于叶蓝秋进行谴责谩骂,给予叶蓝秋巨大的社会压力。
2.3 大众的从众心理
法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勒庞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中也写到“在既定的条件下,并且只有在这种条件下,一群人会表现新的特点。聚集成群的人,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都会转到另一个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种群体心理。”③勒庞还认为,群体中的个人会表现出明显的从众心理,“这种从众心理让群体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提供给他们各种意见,想法和信念,他们或者全盘接受或者一概拒绝,将其视为绝对真理和绝对谬误。”③影片《搜索》网民表现出了从众心理,当媒体信息传播者提供给他们叶蓝秋不让座信息,让网友一边倒的谴责,被媒体给操纵。由此可见,从众心理也是导致网络暴力发生的原因。
搜索,表面上搜索到的是叶蓝秋,实际上搜索的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态度,它展现了人性的善与恶,也让从事新闻行业的人能够学会自我反省,应该如何引导社会舆论,如何用新闻工作者客观的平等的视角去对待社会上的人。不容置疑,《搜索》是当代社会不可多得的一部作品,它唤起人们的,是最深刻的思考,最触碰心灵的共鸣。
注释:①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25.
②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50.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言语;道德失范;规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1-0209-02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手机等可移动终端的普及,网络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群体是网络时代的主力军。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42.1%。其中,20―29岁网民占30.4%,从职业结构来看,学生所占比重最大,占整体网民的25.1%[1]。网络为大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信息来源和更为便捷的沟通方式,同时也为其道德成长环境带来了新的挑战。加强大学生网络言语道德建设,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水准,是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亟须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网络言语道德失范的定义
言语道德,顾名思义就是“关于人类言语交际行为的道德”[2]。网络言语行为与现实的言语行为最大的区别是交际主体所处的时间和空间是分离的,交际主体具有更强的自主性。但是,网络言语行为同现实言语行为有着共通性,它们都应该自觉遵守社会公共道德,互相尊重、公平诚信、平等互助,这些普遍的道德规范,同样适用于“网络社会”。李一将网络行为失范界定为:网络行为主体违背了一定的社会规范和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要求,而在“虚拟的电子赛博空间”里出现行为偏差,以及因为不适当地接触和使用互联网络而导致行为偏差的情况[3]。那么,网络言语道德失范就可以定义为:网络行为主体违反了一定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在网络中所出现的一些违公共道德言语行为及其表现,如网络谣言、言语低俗和言语暴力等。
二、大学生网络言语道德失范的突出表现
当前大学生网络言语道德状况整体比较乐观,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散播谣言
网络为信息的快速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条件和宽松环境。但是,由于信息者和传播者缺乏责任意识和过于关注时效性,信息的真实性往往被放到了次要位置,极易为虚假信息的制造和传播打开后门。以讹传讹,利用网络散播谣言的情况在大学生中也比较常见。很多学生对于一些信息不加辨别就进行评论和转载,对自己所说的话完全不负责任,所折射出的网络道德责任意识的缺失令人担忧。
(二)言语暴力
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热点和敏感问题,往往都会在网络上引起一场又一场口水大战。很多学生表示自己在网上聊天或发表看法时,曾经使用或遭受过言语暴力。这些言论攻击甚至还会延伸到现实生活中,通过“人肉搜索”,将受害人的真实姓名、身份、照片等个人隐私公之于众。这不但会干扰当事人的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严重的还会引发暴力冲突。
(三)言语低俗
大学生已进入性发育的成熟期,关注性知识和渴望了解异性是这一年龄段学生的共同特点。网络的出现,为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广大青少年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渠道。但是,由于缺少引导和规范,学生接触到的信息良莠不齐,、音频、视频、污言秽语充斥着各大小网站。这些不良信息,不但不能代替正规的性教育,久而久之还会造成学生的道德意识模糊,影响学生的婚恋观。
三、大学生网络言语道德失范的原因
大学生网络言语行为失范问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大学生日常言语失范问题在网络环境中的延伸和凸显。
(一)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是主观原因
大学生网络言语失范问题与当前大学生的身心特点直接相关。当前的在校大学生群体以80后和90后为主,这一代人对电脑相关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较高,个性也更加多元化,做事充满激情,但是多以自我为中心,容易冲动,缺乏理性。一旦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与人在交流过程中产生矛盾,他们往往缺乏冷静思考,容易感情用事。在缺少约束力的网络环境中,直接导致问题愈演愈烈。
(二)网络自身的特点是客观原因
与传统话语环境相比,网络赋予了人更大的言论空间和自由。通过网络,人们可以更加自由、透明、平等、便捷地发表见解和言论,而不用担心身份被“曝光”。网络发表言论具有低成本、传播速度快、低风险的特点,成为大学生的首选。但是网络是把双刃剑,网络赋予了每个人平等的话语权,提高了言论自由同时,也降低了言论的道德成本,极易导致言语行为失范。
(三)传统道德教育的弊端是重要原因
传统以服从为主的道德教育模式,对公民道德意识培养不够重视,忽视了学生道德观念的培养,使大学生在德育的过程中难以形成尊重他人和与人诚信的道德意识。网络社会对人的道德自律提出了更高要求,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建立新型的网络道德体系,任重而道远。
(四)缺乏网络监管是制度因素
很多网络谣言和网络暴力事件都与网络传媒的责任意识缺失具有直接关系,缺乏网络监管是诱发大学生言语失范的制度因素。目前,我国很多大型网站一般采取的是商业化运营模式,注重利益和时效性,忽视了信息的真实性,为不实信息的和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建设一个权责明晰、可操作性强的一套法制体系,是确保网络健康文明发展的当务之急。
(五)当前我国的道德和民主环境是社会因素
网络是基于现实的虚拟,大学生网络言语行为失范是大学生群体日常言语失范问题在网络上的延伸。当前社会问题比较复杂,大学生生活压力大,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都会不同程度折射到网络上。现实生活中传统道德规范的约束能力比较强,公民自由表达言论渠道则相对比较封闭和单一,当舆论越来越开放而不能畅所欲言的时候,人们就找到了网络作为情绪疏导和表达意见的渠道。
四、多管齐下加强大学生网络言语道德建设
大学生网络言语道德失范不仅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不良影响,还会间接地侵蚀社会基本道德标准,成为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多管齐下,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提高大学生的言语道德水平刻不容缓。
(一)加强自律教育
人在网络上的言语行为主要取决于其个人的价值选择。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言语行为,治本之道就是加强道德规范教育,提高学生的自律和自控能力。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担负着大学生德育体系构建的重要职责。学校要高度重视网络道德教育,掌握网上育人的主动权,把管理与教育、他律与自律结合起来,通过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和法制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判断能力、选择能力和创造能力,自觉构建抵御不良网络信息的防火墙。
(二)推进网络法制建设
遏制网络言语道德失范,还应该完善法律体制,为网络言语行为画一个道德底线。道德和法律二者相辅相成,网络社会的治理也必须通过这两种手段来进行。自1994年我国颁布第一部有关网络信息安全的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以来,我国逐渐建立起了包括网络监管、保护、促进和行业自治规范在内的法制体系,近期针对网络谣言、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等新型网络犯罪现象,我国已经进行了立法。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网络法律建设仍然相对滞后。从我国的网络实际情况出发,进一步理清网络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社会责任和权责关系,突出抓好网络治理的重点环节,切实保护网络信息安全,形成网络文化管理的新格局,继续推进网络法制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三)发展网络监控和隐私保护技术
技术手段是连接网络主题的中介,可以采取一定的手段阻断有害信息在公众之间的传播。网络监管技术有很多种,网络实名制是指网民在公开发表言论和进行网络活动时必须以个人的真实信息进行登录,才允许用户在网络空间发表言论和进行其他活动。把实名制作为网络基本的管理方式,可以有效防止匿名在网上散布谣言、制造恐慌和恶意侵害他人名誉等网络犯罪行为。目前,我国的网络实名制正在酝酿中,计划在2014年6月出台并实施后台实名制和公民隐私保护相配套的法律制度[4]。后台实名制是指在后台进行个人信息登记,在前台用户不必使用真实名字的一种信息方式。加强网络监管,采用后台实名制,还要兼顾公民的言论自由,加强公民个人隐私的保护,如果大规模出现隐私泄露的现象,后果将不堪设想;同时,监管部门要控制监管的尺度,避免侵犯公民的言论自由权。
(四)确保信息公开渠道透明畅通,营造民主文明舆论环境
网络是社会舆论表达的重要窗口,赋予了人们平等参与政治和社会活动的话语权,也是政府掌握社会情况和民意的便捷平台。政府部门和各大网络媒体要确保信息公开的渠道透明、畅通,与网络信息传播机制相匹配,对热点类事件及时回应,铲除网络谣言滋生的土壤,营造民主文明的舆论环境。
五、结语
大学生网络言语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规范网络言语行为,构建理性、和谐有序的网络环境,需要政府、网络传媒和公众多方共同努力。加快形成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道德教育相结合的可操作的网络管理体系,对于保障和促进我国网络文化健康发展具有长远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2013-01-15.
[2]陈汝东.论言语道德[J].北京大学学报, 1998,(1):120.
【关键词】网络战;伦理问题;性质
网络战具有发动突然、行事隐蔽、跨越地域、代价低廉、实力不对称等特点。因而受到全世界军事力量的广泛关注。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不少国家都先后组建了“网络部队”,研制新型网络战武器装备,准备抢占网络战争的制高点。据2012年9月18日美国《防务新闻》周刊网站报道:“美国政府认为,网络袭击可能等同于武装袭击……这就意味着,如果一国受到网络武器的袭击,它可以使用常规军事力量或网络武器进行反击。”表明美国已将网络袭击与武力袭击划上等号。本文拟着重分析网络攻击能否算是战争行为,怎样的网络攻击才算是战争行为等问题。
一、网络攻击是否等同于武力袭击
网络攻击,就是指利用敌方信息系统存在的软件漏洞和其硬件设备的易损性,通过使用网络命令和专用黑客软件,进入敌方的网络系统之内,或者使用电磁脉冲武器摧毁、破坏其硬件的攻击手段。网络攻击可以说是网络战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现代战争中使用武力的一种体现。但是,很多时候网络攻击呈现出的表象异于传统的火力攻击。传统火力攻击偏重于对敌武装人员和军事设施的武力摧毁,在特定时候也对高价值的非军事目标实施火力摧毁。而网络攻击手段则着重对军、民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破坏,主要目标是计算机网络和各种终端,而非作战人员。
然而衡量一种网络攻击是不是武力袭击,关键就要看使用网络攻击手段的目的以及所产生的后果究竟如何。
一方面,由于网络攻击手段的隐蔽性质,将会导致某些国家和集团广泛地采用以达成其非正义的政治、经济目的。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使得计算机正在影响和改变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军事机构也早已运用计算机网络提升部队的作战能力。网络攻击的目的在于破坏对方的网络系统,破坏的有可能是民用网络、也有可能是军用网络。攻击者可以利用网络攻击技术“兵不血刃”地攻击、破坏与摧毁敌方的信息设备和设施,而受攻击的一方却没有任何有效地防御与反击的能力。
另一方面,遭受网络攻击所造成的后果却可以和遭受火力摧毁一样严重。虽然网络攻击并不是直接作用于武装人员,但由网络攻击引起的网络瘫痪却一样可以影响到战争进程。
二、网络攻击的性质究竟如何界定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计算机网络攻防行为都是战争行为?当然不是。我们认为,要深刻地理解哪些网络攻击行为称得上是战争行为,就必须首先理解什么才是战争:在总结人类社会战争史时给战争下的定义是:“……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战争,都必须满足政治性、暴力性和集团性这三个基本特性……”而网络战无疑是符合这些特性的。
政治性。对敌方采取的网络攻击就是为了取得明确的政治目的。战争与一般武力冲突的主要区别在于,战争是一种迫使对方服从我方意志的武装暴力冲突。即战争的目的是迫使对方服从我方的意志。而实现战争目的的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通过占领对方领土、杀戮对方军民,也可以通过摧毁对方的经济基础等等来实现。网络攻击作为战争手段的一种样式,也具有明确的战争目的,只不过这种手段和传统手段比起来更加 “温和”和隐蔽罢了。
暴力性。网络战中呈现出的暴力性与传统战争大相径庭,传统战争的暴力性表现为对人员的杀伤和设施的大规模破坏,常常带来巨大的伤亡和财产损失。而网络攻击却并不会直接作用于人员,所以网络战争与传统战争的暴力性是不相同的。网络攻击一般都是针对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攻击和破坏,包括盗取高价值的情报、篡改重要数据、阻塞通信信道以致网络瘫痪等等;这些虽然不会导致人员伤亡和设施破坏,但是带来的高阶效应同样具有破坏性。由于网络攻击造成的通信中断、网路崩溃、甚至基础设施如水电系统的瘫痪等,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比之常规武器的狂轰滥炸有过之而无不及。
集团性。网络空间中的个体行为不能够视为战争行为。例如极个别人为了显示自己的“技术高超”,传播几个计算机病毒,进入军方或政府部门网站“恶作剧”的行为充其量也只能算是网络犯罪行为,不属于战争的范畴。未来网络战中的中坚力量是那些由国家或地区组织的具有集团性质的“网络部队”,也是网络攻击的实践者。一旦战争发起,他们就会有组织的攻击敌方计算机网络、保证己方的网络安全畅通。这些 “网络部队”具备集团性质的网络攻击,由于其组织性,就能够与个人行为区别开来。
三、网络作战让战争伦理发生质变
时至今日,虽然大规模的网络战还没有出现,但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和网络攻击技术的日趋成熟,终将有一天网络战将会登上战争舞台,并将彻底改变裸的血与火的传统对抗。正是这些特点,在战争伦理质变的过程中,使网络战成为了推动力量。
首先,网络战攻击涉及范围广,在对攻击目标的区分上将会难上加难。一方面,使用网络攻击可以忽略地理空间上的限制。在传统战争中,火力打击的范围有限,且往往受地理条件的制约,对火力延伸的范围之外杀伤较小;但在网络空间当中却并没有地理条件的制约,只要是网络能够延伸的地方,不管是陆地、海洋、空中还是太空的目标,都有可能成为网络攻击的目标。另一方面,由于军、民网络系统原理一致、结构相同,对军用网络的攻击必然会通过军、民网络之间的部分接口而殃及国际互联网。一旦互联网当中主控水、电等基础设施的计算机遭到攻击,后果将是一场灾难。
其次,网络战的手段隐蔽而多样,战争的合法性、正义性将会更难分辨。在传统战争中,侵犯别国和的战争会被认定为侵略战争,而捍卫国家的行为则是正义战争。但是在网络空间当中,国家之间却没有明确的界线,难以判定侵犯自己国家的行为。通过网络攻击对他国采取的行动,不仅取证存在难度,而且很难辨别谁是谁非。在未来的网络战争中,传统战争中所形成的正义性原则将会更加难以把握。
最后,网络战的作战目的是在增强己方控制网络权的同时削弱对方,而不是在于究竟消灭了多少对方的有生力量。如果说传统战争是以大规模的杀伤、消灭敌方作战人员为战果的话,那么网络战则是以破坏、摧毁敌方网络来论英雄;前者侧重的是对人的杀伤,而后者却是对网络的破坏与摧毁。因为在以“网络中心战”理论为基础的现代战争中,各种作战数据的传输、指令的下达就是依靠着各种网络进行的。而对涉及民用计算机网络的打击,则意味着不仅会给互联网巨大破坏,还会带来后果严重的附带损失。网络战的战场由现实世界转入虚拟世界,这不仅代表了作战对象的转变,也体现了作战理念的转变。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传统战争伦理已经不能完全适用于网络战这一新兴形式。这就需要我们转换视角,在另一个高度和角度对网络战的伦理问题进行分析。
四、结语
在当今世界,单纯的网络战并不能达成战争的目的,只有与其它的作战手段相结合才能打赢整场战争。在海湾战争当中,虽然有着一定规模的网络战,但是最终美军取得胜利还是靠大规模的空袭作战和100个小时的地面作战。而在科索沃战争当中,无论南联盟的“黑客”如何努力攻击美军的军事网络,都不能制止北约对南联盟的大规模轰炸。就连网络战能力领先全世界的美国人也认为,尽管美国每年遭受着大规模的网络攻击,但对手不可能仅靠网络战就能够完全摧毁美国。因而,不管用“网络武器”如何打击对方,真正实现战争目的的还是传统意义上的火力摧毁和军事占领。由此可见,在传统战争伦理的基础上重新认识网络战中的伦理关系,可以避免在不远的未来网络战带给人类深重的灾难。
【参考文献】
[1]辛华.网络战渐露峥嵘[N].北京日报,2009-07-05.
【关键词】新闻语言 人文性 缺失 对策
语言能力作为人类特有的技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无论是对知识的接触、记忆,还是思考问题,或是建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需要用语言。语言的人文性是指语言结构体能通过自身的存在状态、范围、活动单位、变化方式等各个方面表现出它所赖以生存的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中种种因素的属性,是语言使用者群体的文化、习俗、情趣等的反映。①
媒体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形式,对大众的影响广泛而深远,甚至直接引领着人们日常生活语言的潮流,所以对新闻语言进行规范是十分必要的。当今媒体中,媒体语言缺乏人文关怀是语言运用失当的表现,应该引起我们重视。
媒体语言缺乏人文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媒体语言的化。如今各媒体为了生存,各种格调不高的广告语冲击着人们的眼球,像“你今天有没有吃‘’”、“想拥有我吗?那就上吧”,把买房子的事情说成“”,把装修说成我们跟房子“有一腿”。②特别是网络媒体上这类语言更是无孔不入,已引起广大受众的强烈不满,也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诸多尴尬和不便,特别是对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了伤害。
其次是媒体语言的暴力化。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我们总能发现语言的暴力现象存在。③在网络媒体出现之后,暴力化的语言越来越大行其道。犯罪大多与暴力相关,犯罪新闻已经成为一些报纸增加发行量的法宝,众多研究显示:不但犯罪新闻在传媒的全部新闻中所占的比例大大超出其在实际生活中发生率,而且当实际犯罪率下降时,犯罪报道反而在上升。④娱乐新闻能给人们带来休闲和愉悦,于是一些媒体在娱乐新闻上大做文章,在提供娱乐信息之外,强化暴力色彩,一方面是为吸引人们的眼球,另一方面能满足某些人的发泄心理,但是这类新闻充斥媒体,容易对人们的心理造成伤害,也可能诱导青少年犯罪。如对明星们的生活进行许多暴力化的渲染,今天是抑郁跳楼,被打毁容,明天是车祸身亡等等,不仅有失媒体的公信力,而且对当事人本身的生活和身心也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
语言的暴力化倾向还表现在语言歧视。如语言中的人格歧视、等级歧视、性别歧视、健康歧视、户籍歧视等等,这些歧视性语言日积月累,形成了语言暴力,既对被歧视对象带来伤害,也容易导致社会偏见、习惯性歧视。⑤像“小矮人”、“女”、“乡下妹”、“劳改犯”等称呼,充满了歧视味,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团结。
第三是语言的低俗化。娱乐节目通俗而不能低俗,不应突破公众道德的底线,超越大众的接受心理。一些低俗化甚至的恶俗化的语言,如“凶案源于一夜风流”、“今天带你去沾点血”、“重庆少女仅着三角裤彩绘醉山城”等等,这些标题实在是让人难以忍受的恶俗之语。
网络流行语的滥用,也是低俗化的一种表现。网络上流行语有时被我们在生活中应用,会觉得格外诙谐或者亲切,但是作为大众媒体的媒体语言是否适合采用这类的语言呢?网络语言拓宽了传统媒体在语言表达上的自由度,使传统媒体在话语的选择上有了更大的空间。但传统媒体对网络语言有一个甄选、规范、保留的过程。⑥一些都市报或娱乐报,采用一些不伤大雅的网络语言也未尝不可,但是作为风格严谨的媒体却不适宜采用一些网络流行语,否则就会显得低俗化。同时,“史上最……”、“都是××惹的祸”、“××并快乐着”等模式化的语句,在新闻标题中频频出现,使媒体语言缺乏生机。
除了以上三点之外,媒体语言缺乏人文性还表现在缺乏文明性。交往中使用文明的礼貌用语是对人的尊重,新闻传播中使用恰当的语言是对受众的尊重。现在有些媒体为了迎合某些人的阅读趣味,刻意制造具有性的字眼来吸引受众,像把城市绿化说成给城市戴上“绿帽子”,把有了孩子说成出现了“第三者”等等,这种不文明的称呼有损媒体形象。另外还有缺乏亲和力,媒体的语言该用正式的规范的用语时就不能用类似娱乐搞笑性质的用语,如果用得不恰当,会给人当成笑柄,直接影响媒体的公众形象和信任感,像某地发生车祸,火车和卡车相撞,媒体在报道时说成是火车和卡车“亲密接触”,像对已经受了很大挫折的受害者用语十分生硬,甚至带有嘲讽,没有丝毫的怜悯之情,表现出了一种非人道的倾向。⑦
当今媒体语言表现出的这些不人文现象,究其原因在于:首先是媒体从业人员自身的媒介素养不高。既包括业务方面的素养,也包括精神方面的素养,主要表现在缺乏人文关怀、责任心不强,知识面狭窄。⑧其次是媒介环境的变化。一些媒体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故意降低格调和品位,以迎合读者的趣味,大量使用化、暴力化、低俗化的语言。第三,与大众的文化意识有关。当今社会人们的压力过大,需要寻找排解的渠道,也给这些缺乏人文性的语言提供了一定的生存空间。
媒体语言缺乏人文性会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危害,规范使用语言,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相关新闻管理部门要加大管理和监督力度,加强对媒体从业人员素质的培养。媒体要加大对其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提高他们的素质,特别是文化素养,使他们能够站在受众的大立场上考虑问题,不要仅为了少数人的欲望而丢失了自己的职业道德。要强调媒体职业精神,增强媒体自身素质,加强媒体的公信力建设。⑨其次要采取合适的方式加强对公民道德观的宣传,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要加强舆论引导,增强人们对暴力语言的抵制心理,从根本上减少这种语言生存的土壤。
总之,媒体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接受的信息大部分是由媒体提供的,因此信息的传播也就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媒体语言的影响。⑩由于媒体语言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影响力强等特点,因此其人文性才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参考文献
①王华杰,《论汉语言的人文性》,《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79页
②半岛新闻网,2006年6月4日
③康秀平,《新闻报道中的语言暴力》,《青年记者》,2007年12月上,55页
④《警惕新闻低俗化:报纸销量非要“建立在女人大腿上”么?》,2004-06-30,13:25,
⑧杨豪,《新闻报道如何避免语言歧视》,人民网,2007年06月26日17:03,media.省略
⑨张浩,《娱乐新闻低俗化现象探析》,《青年记者》,2008年5月中,58页
⑩李颖,《论媒体语言》,《枣庄学院报》,2006年12月23卷第6期,86页
一、应对大学校园暴力的安全教育机制的构建原则
(一)可操作性原则
从西方国家应对校园暴力所制定的政策和措施来看,处处体现了可操作性原则。例如,美国制定了—系列较为完善的安全计划来保障校园安全,这些计划包含了上至教育部,下至学校的全套内容。《保护我们的孩子:行动指南》(SafeguardingOurChildren:AnActionGuide,2000)为学校制定和完善本校园的安全计划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依据,从而降低校园暴力,为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二)全方位强化原则
应对大学校园暴力的安全教育机制要体现在全员、全面、全过程。在此教育中,力求全员参与,而不仅仅是高校部分管理人员的参与。要加强对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校园暴力的认识度和应对校园暴力的方式方法,将此部分内容纳入全校安全教育机制中,完善高校安全教育机制和体系,从而营造出良好的安全氛围;校园安全教育应从新生入学到毕业持续开展,要始终贯穿于学生生活学习的全过程中,且应做到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三)动态开放原则
应对校园暴力的安全教育机制的各构成部分处在不断的变化中,同时由于各构成部分作用的关系,使高校的安全教育机制始终处在不断的变化状态中。因此,机制需要不断创新以顺应时代要求。学校在先前的公共安全保卫工作中形成的“铁桶式”办法,确实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的作用。但在新形势下,学校公共安全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要解决好这些新问题就要解放思想,求新求变,努力将安全教育机制由“静态式”转为“动态式”由“封闭式”转为“开放式”。H因此,应对校园暴力的安全教育机制也应把握动态开放的原则。
二、应对大学校园暴力的安全教育机制体系的构建
(一)校园安全预警机制
1.引入风险评估,预防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事件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但这不意味着校园暴力事件发生之前无任何征兆,了解和掌握这些征兆可以预防校园暴力,从而降低校园暴力发生的概率。学校还可以通过对那些有暴力倾向或暴力特质的学生给予行为或情感上的帮助来降低校园暴力事件。2002年美国教育部提出学校可以引入风险评估体系以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降低校园暴力带来的危害。事实证明,风险评估(ThreatAssessment)作为一种有效预防校园暴力的新方法,它可以大大降低校园暴力的发生率。因此,我国可以借鉴此方法预防校园暴力:
(1)学生的暴力行为是可预测的。风险评估过程中需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构建信息报送机制;家庭、班级、同辈群体、特殊事件等因素是可能导致暴力行为产生的因素,因此需要特别关注。
(2)收集证据的来源应该多样化、合理化。学校可以对有暴力倾向的学生进行积极关注以加强监督与引导,但对这些学生的怀疑必须是有理有据的,否则对该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因此,这就要求学校充分利用资源,如学院班级、学生工作、保卫部门、心理咨询部门和社会服务部门等多渠道多方面收集证据和提出处理意见。
(3)风险评估需要重点关注哪些学生会有暴力行为和造成的危害有多大,可以采用什么措施进行风险规避和解除风险。
2.重视对全体教师和管理者的培训活动,提升教师和管理者技能
学校的部分教师和管理者因缺乏对校园暴力行为及危害的正确认识,常常容易导致低估校园暴力的发生和造成严重后果的程度。因此,学校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学校全体教师和管理者对校园暴力行为及危害的认识,教会相关人员早期预警和干预技术。
(1)在学校应大力宣传“安全教育,人人有责”的理念,强调学校所有人员都负有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并通过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会议宣讲、自主研修等形式,对学校领导、学生工作管理者(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宿舍管理员等后勤服务人员进行分层次分类别的相关培训,使学校全体人员明确暴力行为的范围;了解校园暴力行为的表现形式;认识到校园暴力存在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2)辅导员、班主任需要了解观察学生的言行得失,重点关注过往有攻击性行为或言语的学生,了解这类学生以往攻击行为的出现情形。如这类学生对上学容易产生焦虑;身体常常有莫名伤痕;情绪容易不稳定等情况,教师如能及早发现苗头,及早关心关爱学生,平复学生的焦躁情绪和引导他们采用合适的方式处理问题,其实是可以很好地逼止这类学生暴力行为的产生。
(3)教师可以在平时注重引导学生用理性、积极的方式来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研究发现,不良生活方式与校园暴力有显著相关。119教师需要教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纠正偏差行为和改正不良生活方式,让学生了解暴力行为的表现及其危害,明白暴力冲突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4)专业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留意学生夜不归宿、旷课、缺课情况。研究发现,那些喜欢旷、缺课和晚归、漏宿的学生参与校园暴力的可能性比普通学生更高。因此,教师需从缺席学生的行踪、学生是否有暴力前科和最近暴力违规事件的内容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和沟通,这样可以有效预防校园暴力。
(二)校园安全保障机制
1.制定有效的校园暴力预防制度,营造安全氛围
借鉴美国学校安全防暴管理经验,学校应有相应的机构或部门进行系统的暴力防治的教育与辅导工作,并制定全套的校园暴力预防处理制度,从早期预警、综合治理和程序化处理三方面出发,对校园暴力进行专门防治:
(1)在未发生校园暴力事件之前,学校需建立校园暴力预警、综合治理机制。做好日常观察和了解学生工作;对容易引发校园暴力的较严重区域进行巡查;提供并告知全体师生在紧急状况或被暴力威胁时的求助途径,使学校能够快速处理暴力。
(2)校园暴力事件发生之时,暴力处理系统应立即启动。学校相关部门需快速采取行动,妥善地处理暴力事件。学校相关管理人员应积极掌控和及时处理,必要时需要请求支援以确保危机的消除。
(3)在暴力事件发生之后,善后处理系统立即启动。善后处理系统主要应围绕恢复校园秩序、安抚师生心理和吸取经验教训等方面。事件快速处理结束期,学校应该对该事件作出详细说明,并通过曰常教育与训练告知全校师生学校在该事件中的暴力处理程序,增强全校师生对学校安全管理的信心。
2.进行文化防控,加强大众媒体的教育功能
不良影视作品、网络暴力信息和游戏对大学生的行为养成和思想观念会带来巨大影响,导致许多学生产生暴力倾向,甚至认同了暴力文化。研究表明,文化防控是对暴力行为进行约束的有效手段之一,它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和亲和力强的特点。
(1)学校应大力倡导主流文化,使社会所提倡的评价标准和社会准则深入人心,从而减少暴力冲突。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修生养性、礼仪道德、待人接物等内容融入到大学生的品德教育中,让大学生能够正确的区分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的利弊。
(2)高校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适宜的文化氛围,使暴力文化的消极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例如,高校网络控制中心对暴力信息进行等级划分和屏蔽调控。鼓励学生举报暴力文化宣传网站,让大学生认识到暴力文化对人的身心伤害。
(3)呼吁大众传媒对其所传播的信息内容和采取传播方式的选择需慎之又慎,共同营造有利于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
(三)校园安全教学活动机制
1.品格教育
品格教育又称品德教育或品质教育,是给学生明确地、直接地教授一套价值和美德(valueandvir-tues),以形成学生良好品格的教育形态,其目的是塑造一个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在方法上强调榜样示范、明确区分正误、阅读文献、说服教育等方法的运用。H28美国是较早针对青少年进行的品格教育的国家,通过目的品格教育以减少校园中出现的少女怀孕、青少年吸毒、校园暴力等行为,大量研究显示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829我国一直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但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存在缺憾,大学生的品德教育更是不为大学生所关注和运用,从而引发了许多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更甚至许多学生不清楚自己的行为或言语伤害了别人,也有些学生不清楚自己正遭受着校园暴力的侵扰。因此,高校的品德教育中,可以将校园暴力事件的类型、行为表现、易发生的时间与地点等内容纳入其中,提高学校老师、学生对校园暴力表现的认识度。将信赖、尊重、责任、公平、关怀和公德等内容纳入其中,提高学生的内在修为,增强学生悦纳自己、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客观地看待自己和周围事物,并有强烈的公德心去服务社会等内容,可以丰富高校品德教育内容和提升教育的实效性,从而降低乃至消除校园暴力的发生。
2.冲突教育
冲突教育是教育学生如何正确认识和建设性地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冲突问题。美国为预防校园暴力在中小学推行详细的冲突教育,结果显示,接受过冲突教育的中小学生更倾向于通过“商量”来降低冲突水平或解决冲突,愿意帮助同伴化解冲突,而且嘲笑同伴、绰号侮辱同伴等行为明显减少。目前在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等许多国家普及推广的针对校园暴力干预的情感认知计划(SEAL、PATHSSecondStep:AViolencePreventionCurriculum),跟踪显示这些计划明显提高了学生社交和情感认知的技巧。学生发生暴力行为的频率减少了32%,学生展现自我控制的频率增加36%。因此,我国也可以在高校推行冲突教育,通过对冲突观教育、冲突解决策略教育、情感认知教育等内容,来帮助学生学会认识冲突及其影响,形成关于冲突的正确的观念和看法,教会学生如何采用策略处理冲突发生,并引导学生通过理论指导和实际训练,来合理整理自己的情绪,从而消除或降低暴力事件的发生。
3.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教育是通过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的习惯和思辨能力,把消极、被动使用媒体的观念和行为转变为自主、自觉的观念和行为;鼓励学生接近并合理使用媒介,并积极参与信息的加工和传播,培养有社会理想的公民。08有研究显示,媒介对个体的需要、信念、价值观、智力、技能、理性和情感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9]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公众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受大众文化潜移默化影响和改变,新媒体的出现和广泛使用使原本复杂多变的媒介环境更加复杂,BBS、博客、播客、网络电视、网络电影、网络游戏、网络交友和网络购物等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和消费观念等,许多因受媒介不良影响产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在许多媒体频频曝光。因此,高校非常有必要通过对大学生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来降低和消除因不良媒介产生的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率,以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媒体和辨认媒体信息。英国莱恩马斯特曼提出了媒介素养教育的18条原则和实施建议,他认为媒介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8目前,许多国家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科目纳入学校课程内。
4.生活技能教育
生活技能教育是培养个体采取适应和积极的行为,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要和挑战的能力。1016国际酒精研究中心(ICAP)对南非和伯兹瓦纳的中小学生进行生活技能教育,经过4年(1996-1999)的追踪研究发现,与之前相比,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倾听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学生表现得更加自信,师生关系有了极大的改善,而恃强凌弱、辱骂他人以及打架斗殴等暴力行为明显减少。ua17生活技能教育可以有效地降低学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并能够较好地指导学生学会自我情绪管理。
先讨论“人肉搜索”的反腐作用问题。腐败行为有两大特点:一是和暴力类犯罪不同,具有强隐蔽特性;二是通常和公权力有关,以至于传统的腐败定义都倾向于是“滥用公共权力以谋取私利”。
第一个特点,决定了反腐败和腐败两个阵营在腐败行为信息上的不对称性。这种信息不对称决定了打击腐败是一件成本很高的事情。为了降低这种成本(主要是信息成本),反腐败就需要群众的广泛参与,使“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的效应能发挥出来。
腐败行为的第二个特点,决定了反腐败要遇到来自公权力的巨大阻力。对于参与反腐败的普通群众来说,这种阻力不仅意味着时间和财务成本,更可能成为巨大的风险。
了解了腐败行为的这两个基本特点,就容易理解“人肉搜索”在反腐败上确实有着普遍的威力。首先,网民是群众中的一部分,人数众多;其次,透过网络平台参与对腐败行为信息的搜索,具有一定的隐秘性。不容易暴露自己,也就不容易受到腐败势力的打击报复。在具备了这两个先天优势的条件下,加之网络平台在搜索找人的信息上的惊人的效率和效果优势,其反腐败的威力就显而易见了。当然,“人肉搜索”所形成的强大舆论监督效应,对于反腐败机构也形成了一定的督促作用。
那么,“人肉搜索”反腐有没有什么局限性以及潜在的问题呢?当然也是有的。这就是网络上讨论的可能侵犯个人隐私、甚至出现严重网络暴力的问题。
论文关键词:青少年;网络游戏;原因;危害;防治策略
网络游戏(On line Game)即“在线游戏”或“网游”。网络游戏以互联网为媒介,以游戏运营商服务器和用户计算机为处理终端,以游戏客户端软件为信息交互窗口,目的在于实现娱乐、休闲、交流和取得虚拟成就,网络游戏具有可持续性,同时也可以有多个个体参与。网络新兴媒体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新的东西。作为当代青少年,他们利用网络获取了大量资源和信息,开阔了视野。但也有一些青少年经不住网络的诱惑,对网络游戏过度沉迷以致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学习。青少年上网成瘾,给社会造成很大的隐患和危害,社会各界也早已对此引起高度关注。
一、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原因
(一)网络游戏的特征与青少年的性格特征相契合。网络游戏具有新奇性、互动性、娱乐性、开放性,网络游戏的这些特征符合青少年好奇、猎奇、玩性的特征和需求。网络为人们的沟通与交流提供了载体,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如网上购物、学习、交流等等。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网络游戏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成为许多人消遣娱乐的主要途径,青少年善于接受新生事物,也积极地参与进来,很快成为网络游戏的主力军。网络游戏中,有许多体现性格特征的角色,比如在魔兽世界中有多个游戏角色,每个角色都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智慧的、温顺的、愚钝的、暴力的,这些性格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与当代青少年性格特征相一致。所以,他们玩游戏的时候,能把自己定格为某一个角色,在游戏中和对手进行挑战,通过在游戏中的胜利而获得满足。这样,为了不断满足自己的成就感,他们会不断地在游戏中升级,对游戏越来越爱不释手,继而就会沉迷于游戏而不能自拔。
(二)青少年心理具有不成熟性、叛逆性。青少年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渴望友谊和交流。这些特点使他们产生了多方面的需求。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各种条件和各种因素的制约,他们的各种需求就难以在现实中完全得到满足。这种需求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极易使青少年的心境处于压抑状态。在现实处境与构想之间出现偏差的时候,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地去寻求别的补偿途径,而网络以它独特的方式和丰富的内容,展示出了一种全新的虚拟社会环境,这无疑为青少年提供了发泄和实现自身需求的平台。网络游戏中,他们利用选定的角色取胜的方法找到自我、实现自我,网上聊天也使他们有了倾诉的空间和对象。但是青少年自制力相对较弱,在这个神奇的虚拟世界里当他们第一次获得快乐与满足时,便会希望重复获得。当这种重复行为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以至于失控时,他们就会最终沉迷于网络。
(三)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管理的不到位。现在,许多家庭是独生子女,很多父母亲对孩子非常宠爱而事事顺着他们,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会千方百计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甚至是无理要求,这就造成了父母对孩子的过分溺爱。为了让孩子紧跟时展的要求,条件较好的家庭大都主动给孩子配备了电脑,以满足其需要。有的孩子生活零用钱比较多,就经常去网吧上网,由于家长对网络知识的缺乏,或者无暇顾及等原因,往往忽视了孩子的这种行为。这样,久而久之,孩子便迷失于网络当中了。另一方面,在学校学生繁重的学习任务给他们造成了心理压力,他们容易滋生厌学情绪;教师则由于过分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的心理变化没有给予足够关注,学生在学校找不到缓解压力的地方,就会把目光转移到网络游戏上。而青少年的识别能力和意志力相对较差,一旦上网接触到不良的内容,很容易被腐蚀并且沉迷网络游戏。
二、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
(一)网络游戏成瘾对青少年身体造成极大的危害。2008年出台的《网络成瘾诊断标准》公布,每天上网时间超过6小时即为网络游戏成瘾。长时间的网络游戏可引起视力下降;在肢体方面,简单重复的按键,手指和手腕极易受伤。据了解,有些学生喜欢游戏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为了玩游戏而逃学,白天在网吧打游戏,晚上夜不归宿,夜以继日地玩游戏。这样不仅影响了学习,而且严重地影响了身心健康。曾经有报道称,一位少年因玩游戏入迷,从高桥上跳下去,在游戏当中,他可以飞檐走壁而不受伤,而当时他还以为自己在游戏中,无所不能。因为上网时间过长而猝死的案例也屡见不鲜。
(二)网络游戏成瘾会造成青少年的人格畸形。现在的网络游戏大都以暴力为主,很多青少年为了寻求在生活中无法得到的刺激及优越感迷恋上了网络游戏,长期迷恋网络游戏导致他们性格的畸形。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到类似网络暴力的情感和环境时,往往容易丧失理智,会毫不犹豫地把游戏中的行为运用于现实的人际冲突,从而导致一些悲剧的发生。案例一,青少年胡某在网吧里玩一种用刀捅人的暴力游戏时,由于游戏技术欠佳,胡某每次都被别人“捅”倒。坐在邻座的一名少年也在玩同一种游戏,他忍不住对胡某冷嘲热讽。在网络上“杀”红了眼的胡某当即火冒三丈,抽出大半尺长的防身刀具,捅向邻座少年的胸口,导致其当场死亡,而胡某继续玩游戏,依旧沉浸在暴力游戏中。直到警方赶到现场,胡某才惊醒:“我是不是杀死了人,会不会坐牢?”案例二,由于网游成瘾需要钱上网,一个12岁的青少年抢劫正抚养自己的姑姑一家,抢走了2000元钱和手机,杀死了自己的姑姑和表弟表妹。当被警方带走时,这位少年面无悔意,还固执的认为自己没有过错。这样的例子不止一个。
(三)网络游戏成瘾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随着网络游戏的繁荣和产业化发展,它的一些负面影响也日益凸现,因为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网络游戏是以刺激、暴力和打斗为主要内容的,而且越“刺激”的游戏上网参与的青少年人数就越多。很多玩家尤其是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更有甚者,有一些青少年因为网络游戏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案例:郑州某高校一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由于孤独开始到网吧上网,玩游戏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并在网吧里结识了一些所谓的“朋友”。最终,该学生由于缺钱上网玩游戏而走上了抢劫的道路,断送了自己的前程。这样的实例也屡见不鲜。
三、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防治措施
(一)网络游戏行业要加强自律,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随着电脑的普及使用,国内青少年小网民数量日益增多,而青少年的自控能力又不足,往往会陷入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青少年的网瘾问题也成为父母和教师的巨大隐忧,而且早已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所以,网络游戏行业要适时地采取措施,开发一些防治青少年沉迷网络的系统,以有效监控和管理青少年的上网活动。这里即有一个防治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实例:开学前一晚,当许多小网民忍不住又一次登录被称为“儿童版开心网”的摩尔庄园聊天、打怪时,意外地收到了一份开学“收心”倡议书,而在登录其他的网络游戏和社区时,系统会自动限制他们上网的时间,并减少游戏中的任务数量。这样,小网民们即使想在开学前一晚再疯狂一次,也会受到电脑本身的限制。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网络成瘾 危害性 成因 对策
一、前言
自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通向世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因特网的序幕以来,因特网很快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1997年中国网民仅63万人,到1998年底就达到了210万,1999年又迅速上升到890万,2000年则为2650万,2001年为3370万;2008年1月17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第21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12月,中国网民总数已经达到2.1亿人,位于世界第2位,其中,从年龄来看,总体网民中31.8%都在18-24岁间,可见学生网民占重要地位[1]。
网络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给我们困惑,由于青少年成长与网络息息相关,加上青少年的个性特点,导致部分青少年沉迷网络不能自拔,影响了身心健康,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2005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内地网络青少年占青少年总数的绝大部分,人数超过1100万。
那么何为会网络成瘾呢?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少年危险行为问卷,依我国国情,可修改为10项指标:“(1)过去7天内平均每天上网大于4小时;(2)不上网时仍想网络内容;(3)不能上网时感到无聊和焦虑;(4)希望上网时间长于目前;(5)上网时间经常超出预期;(6)想不上网但无法自控;(7)因上网不能完成作业或逃学;(8)向家长、老师和同学隐瞒上网事实;(9)因上网与家长冲突;(10)上网的目的是为了摆脱困境、抑郁、无助或焦虑,符合其中至少5项指标的定为上瘾。”[2]
二、网瘾的危害性分析
1.身体上的危害
由于长期上网,眼睛极度疲劳,加上受激烈的电脑游戏刺激,缺少应有的体育运动,严重危害眼睛和心脏,特别是经常通宵达旦地上网,为了节省时间,一日三餐就靠快速面充饥,导致猝死的悲剧发生。
2.心理上的危害
一方面由于长时间玩暴力电脑游戏或看,严重扭曲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等,另一方面上网需要钱,而自己的零花钱远远满足不了上网的需求,导致偷盗、抢劫、打架斗殴等犯罪行为发生。
3.学业及人际关系上的危害
长期上网,不仅荒废学业,而且由于缺少与同学的接触沟通,长期生活在虚拟的网络空间,模糊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差距,导致性格内向、偏激。
三、网瘾成因分析
1.家庭的影响
家庭是人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家庭的构成形式、和睦情况及父母的教育方式都会对子女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权利控制理论认为,“父母对子女的支持与青少年越轨行为有密切的关系。行为正常的青少年更多地受到父母的监督,容易与父母讨论自己遇到的问题;相比之下,有越轨行为的青少年却很少能得到父母妥当的管教,父母的管教不是过严就是过松”[3]。
从家庭的构成形式及和睦情况来分析,以下两类孩子比较容易网络沉迷:第一种是离异家庭的孩子,他们从小缺少母爱或父爱,从而性格相对比较孤僻、敏感,原本就不擅长与人交往,进入大学后,陌生的社会环境,使他们特别容易在网络中寻找精神上的依托,特别容易迷上网络交际;第二种是父母不和睦的家庭,由于小孩子长期生活在父母吵闹中,在家里找不到安全感、温馨感,甚至由于父母之间的家庭暴力行为导致他也有暴力倾向,而作为一名大学生,深知暴力在现实生活中是违法的,但心灵深处的郁闷及暴力冲动又无法克服,于是就在网络中发泄自己。
从家长对子女管教方式来分析:管教方式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引发大学生上网成瘾的是前两种类型”[4]。大学生虽然大部分远离家庭,出外求学,但不同的家庭管理模式还是对学生的网络沉迷产生一定的影响。专制型的家长往往独断专行,不允许孩子有跟其相左的观点,不倾听孩子的心声,当孩子在学业、情感、交际方面出现困难,希望从家长那得到一点安慰和帮助时,专制型的家长往往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骂他们没本事等,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愿意跟家长沟通,家对他们来说也不是避风港,从而容易沉迷于网恋;放任型的家长对孩子则溺爱,把孩子当皇帝,要啥给啥,说啥是啥,缺少对孩子日常生活的监督和引导,等到发现孩子已经沉迷网络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2.学校的影响
学校教育是学生接受社会化的一个主要方式,在人的一生中差不多占了三分之一的时间,因此它对一个人的健康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部分大学生沉迷网络与学校的不当教育也有一定关系。
大学生沉迷网络从学校的层面上来说主要是:(1)初高中教师思想的误导。初高中的老师为了鼓励学生努力念书,常把大学描绘得像人间天堂:在那里成绩是六十分万岁,一般是早上有课下午没课,晚上也不用晚自修,你想干嘛就干嘛,没有人会说你;你可以天天跳舞、唱歌、看电影、谈恋爱、玩游戏等。殊不知大学四年才是真正学技能的时候,关系到以后一辈子的饭碗问题,学业压力与就业压力远远比高考大,这就导致了学生的一种心理落差。(2)大学的老师,特别是任课老师,大多数认为大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还认为学生大都已经成人了,因此他们在教学中大都只教书,却不育人,甚至还认为教导学生,特别是学生的思想工作那是辅导员的任务,不关他们的事。而辅导员由于没给学生上课,一个人要带两百多号学生,加之部分学生本身对辅导员就有排斥的心态,总认为辅导员就是约束学生的,因此与学生的感情相对不密切,导致学生有困惑也不会跟老师探讨,而是通过电脑来排除内心的空虚。
3.社会的影响
其一,当前的社会是个功利性的社会,是个社会公德滑坡的社会,为了钱,人们什么事都敢做。按国家规定,为了不影响学生的正常教育学习,在学校周围两百米范围内不得开网吧等娱乐场所,但为了钱,各种各样的黑吧到处都是;同时,为了吸引学生上网,各种各样的网络游戏及黄色影片在电脑上随处可下,各种关于电脑游戏的广告到处都是,如“今天你上网了吗”成了同学间打招呼的一种方式及显耀自己的一种途径。
其二,是朋辈群体的影响。差异交往理论认为,“青少年的越轨行为,与他们的其他行为一样,都是在与他人交往中发生的。由于青少年的社会活动具有群体性的特点,青少年个体容易结成小群体,个体容易受到所处群体的影响,这种群体影响力甚至超过社会规范的影响力”[5]。出于朋辈群体的引诱或出于与朋辈群体的攀比,大学生容易跟随所谓的潮流而沉迷网络。
四、辅导员的对策分析
1.辅导员应该了解各种电脑游戏
除了部分刚毕业不久的年轻教师外,部分教师对电脑游戏了解不多,视网络游戏为洪水猛兽,认为学生上网玩游戏是不求上进、堕落的表现,因此一旦知道哪个学生上网就大声指责批评他,要求他必须无条件地远离电脑,这不但对学生没有帮助反而会激发学生的叛逆心。辅导员在思想上必须认识到网络上瘾也是一种病,仅仅靠指责批评是不起作用的,应该在对各种网络游戏有所了解的情况下对学生做思想工作,甚至可以找时间跟学生一起上网玩游戏,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消除对自己的排斥心理,从而通过与学生探讨网络游戏而引导学生合理地上网及玩电脑游戏。这样对学生的教育就不会陷入无的放矢的境地,从而引导学生认识网络的实质,养成良好的网络生活习惯,逐步达到戒除网瘾的目的。
2.善于转移学生的兴趣点
心理学研究认为,网瘾形成机理同烟瘾、毒瘾一样,都是操作条件反射形成、巩固和强化的结果,其实质是一种基于心理障碍的行为异常。从理论上说,要戒除网瘾,就必须阻断上网操作(刺激物)和网络(强化物)之间的联系。而从实践中看,采用适当方法改变学生的兴趣点,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对于帮助他们摆脱网瘾的束缚具有实际作用。因此,辅导员应该关注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大力开展各种类型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现自我,实现价值,学会人际交往,养成沟通习惯,减少对网络的依赖;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网上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开展网络问题的大讨论等,通过讨论,强化学生对网络功能的认识,自觉抵制诱惑,远离网瘾;健全各级学校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机制,要及时发现有网瘾倾向的未成年人,及早干预,跟踪治疗,最大限度地降低学生网络成瘾的可能性。
3.省略nic.省略.
[2]宋桂德等.天津市学生网络成瘾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4,VOL16,(2).
[3]朱力.社会问题概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第3版: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