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当今大学生消费现状范文

当今大学生消费现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当今大学生消费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当今大学生消费现状

第1篇:当今大学生消费现状范文

【关键词】精神文化消费 现状分析 结构特点 对策

一、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的涵义

大学生消费一系列的精神文化产品来满足自身的需要即为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根据这一定义,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还含有学习知识文化,课外学习以及参与各式各样的课外,校外活动等。高校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的作用和目标,从大学生的自身角度出发,是其为了满足自身成才的需要而发生的相应消费行为;从学校以及社会方面出发,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方位人才;从教育意义角度出发,就是为了培养和塑造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高校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的现状分析

(一)高校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的积极现状

1. 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内容较丰富。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一般包括基本生活,学习开销以及扩展交际圈等费用等。随着大学生精神文化的消费,也促进了市场的发展,以学习,娱乐,网络等机构已成为大学生的一个焦点。

2.高校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引领时尚潮流。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敏感自信,追求自我展现,个性独立,追求时尚,好奇新颖,他们追求新事物,新知识,能够快速接受新事物,表现出时代性,引领时尚潮流。

3.当代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还具有很强的社会推动力和鼓励性。针对大学生,不管是社会市场所推出的产品,项目,还是网络媒体推出的影视作品及综艺节目,还有少部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项目,这些推动了经济和文明的发展,给予社会各界传递正能量,起到相当大的影响。

(二)高校大学生精神文化多带来的消极现状

1.高校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侧重于享乐,消遣,忽视才智发展。当代大学生大多是家中独生子女,享受宠爱于一身,他们追求自我享受,再加上随着各种精神文化产品的不断发展,容易造成他们选择低趣味,低层次,不健康的精神文化产品。

2.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中隐含着消费不理性,不健康的问题。当今高校大学生大多数是90后青年男女们,身心发展还不健全,易受周边环境影响,尤其是他们成长在一个多元化的思想观念时代,所以在精神文化消费方面比较容易做出不合理性消费。

3.学生过于消极的精神文化消费给社会带来弊端。不少非法犯子利用大学生这些非理性的消费心理制造非法市场的机会,比如大学生追求名牌心理,那些奸商就开始仿造名牌,进入市场,所以山寨产品开始在市场叱咤风云,呼风唤雨。

三、高校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的结构和特点

(一)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的结构主要包括

1.教育消费。比如在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深造等各方面的消费。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日益更新的知识,快速变化的知识,让让我们觉得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跟上并且适应这个时代,同时,人们也接受了继续学习,继续深造的思想观念。

2.文化消费。一般含有书籍报纸,广播电视,计算机等方面的消费。近些年来,微博的热门,各地城市的博物馆、图书馆的崛起。

3.娱乐消费。如观看演出,外出旅游,欣赏戏剧等娱乐消费。对于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中的娱乐消费,我们主要是花在旅游,人际交往中,比如KTV,聚餐,社团等等。

(二)高校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的特点

1.消费内容的丰富性和对象的多样性。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的费对象和形式种类日趋多样化,除了用于基本的生活消费之外,其他的包括学习,恋爱,娱乐,交际,通信,网络等各个方面的费用增加。学习方面各种证件会考盲目参加,恋爱的浪漫招式更是日新月异,另外,娱乐节目也频频更新,交际方式也变得花样十足,而网络业从当初的QQ聊天,电话联系,邮件等方式,增加微博,YY等。

2.消费呈现出很强的层次感。人们将不同的精神文化产品用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精神文化产品也适应于不同的需求,他们既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也有健康与不健康之别,所以,精神文化消费也表现出不同的层次感。

四、针对高校大学生的精神文化消费观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自我消费观及道德观

大学生应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非理性精神文化消费,知道自己错在哪里,知道自己的消费观偏离正轨多远,知道更多的自己。必须正视自己的现状以及身份,加强自身修养, 提高自身素质, 要增强辨别良莠能力和抵御能力, 建立既体现传统美德又符合时代要求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 反对超前消费和不健康的消费;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吧主要精力放在学习和工作上,拒绝盲目跟从,乐于享受,应该提高自身自制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二)家庭必须严格把关,引导孩子们的消费观

家庭必须严格把关,引导孩子们正确的科学文化消费观。积极和孩子沟通,合理正确培养孩子的消费观。父母可以找个适合且适当的时机,跟孩子们聊聊家里的经济情况,只要孩子们的心里有“一把刻度尺”,相信在进行消费的情况下,就会去衡量与把握。只要父母担起责任,不过分溺爱孩子,积极的去引导孩子走向正确的精神消费观,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张立彬,杨湄祥.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05,(19).

[2]张永胜.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现状及对策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第2篇:当今大学生消费现状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信贷;信贷风险防范;防范办法

互联网已经变得家喻户晓,尤其在大学校园里,几乎每一名学生都人手一台电脑,他们利用互联网来学习和购物,而大学生又是消费群体比较高的一类人群,很多学生都存在攀比心理,追求名牌的心理。针对大学生这样的现状,很多网络平台开始为学生专门开设信贷专款,通过诱导消费,引诱学生进行高额贷款,利用这样不良的方式去让学生沉迷其中,无法自拔,最终自毁前程。这样的案例不占少数,教师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对学生反复的进行思想教育,不能为一己私欲,做出后悔终生的决定,告诫学生,没有免费的午餐,一定要提高警惕。

一、关注大学生网络信贷、剖析网络信贷现状

当今,网络信贷已经演变的五花八门,种类繁多,而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网络信贷更是层出不穷,据调查显示,很大一部分学生认可信贷,认为分期付款等贷款模式符合自身的消费需求;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信贷可以帮助自己完成很多高端消费,从而满足自身的欲望。现今,校园网络信贷已经成为大学生消费的主流方式,这样一种现状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一方面,由于互联网贷款所需要的手续简单易得,不需要一些复杂的证明文件,这就为学生贷款带来便捷;另一方面,学生对互联网信贷的信任度非常高,他们缺少考究信贷公司真伪的能力,不懂得辨别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不合法的,这样的漏洞也为学生贷款创造了方便。再加上,大学生喜欢消费高端商品,例如电子用品、旅游、聚餐、化妆品等,大多数的高端商品都是学生自身无法承担的,所以他们需要信贷公司来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这又是为学生信贷创设了诱因。由以上的现状分析,我们得知,网络信贷风险极高,学生缺少辨识度,从而造成信贷越来越容易,学生越来越上当,形成恶性循环,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

二、合理规避信贷风险、加强学生信贷警惕性

1.树立合理消费理念、敦促学生正面认知信贷。大学生的消费理念一直是备受争议和追捧的,鉴于这样的问题,学校和教师必须要为学生树立典范,教育学生消费要理性且符合自身可承受能力,不能盲目的追求名牌,更加不要因为可以贷款,就肆无忌惮的消费,最后只会酿成苦果,自食恶果。大学生的本质就是要学习,要通过学习来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为毕业后的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而纵观当下的大学生,他们都以消费作为衡量的标准,追求享乐,缺少学习耐心,再加上网络信贷愈加疯狂,学生就会不由自主的犯错误,这个时候,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学会抵制诱惑,要清醒的认识到网络信贷只是表面的解决办法,而非让自己真正的可以随意消费。信贷并非是施舍,而是需要偿还本金和利息,教师要让学生了解金融知识,通晓信贷的风险,真正的让学生做到,用自己的钱,学好自己的知识,切不可贪图一时享乐,而荒废了学业,大学生一定要懂得避开信贷风险,确保自己可以顺利的完成学业,有一个好的未来。2.提高校方监管力度、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学校在网络信贷方面要做好监管工作,对于一些不合法的信贷应该做好网络规避,尽量减少学生接触信贷的机会,做好网络监控工作。同时,学校也可以为学生开设一些类似的课程,让学生可以更为真切的感受信贷的风险和危险,多宣传信贷的利害问题,让学生可以在校园内随处可见相关的资料,时刻让学生保持警惕。此外,学校还要做好信贷风险防范的机制,对于一些不良信贷信息,要尽力拦截在外,以保证学生接触的信息是安全可靠的,以降低学生受骗的概率。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信贷公司会越来越正规,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的信贷公司仍是处于低谷区,缺少有效的监管措施,使得学生缺少辨识度,从而造成他们误入歧途。针对这样的状况,学校一定要建立相应的防范机制,完善网络安全,加强对网络信贷的可信度的监管,通过相应的措施和办法来激励学生积极防范信贷,教育学生理性消费,正确认识网络信贷,以确保学生可以利用专业的眼光看待问题,保障自身的权益不受侵害。

综上所述,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网络已经可以完成很多事情,而大学生更是离不开互联网的一类群体。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互联网有优势也有劣势,存在很多风险,这些风险可以让学生自身受到较为严重的侵害。很多信贷表面上是为了满足学生消费的要求,其隐含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欠下更多的债款。网络信贷已经被国家要求禁止向大学生群体消费,也就是说,教师要告诫学生,不可盲目信贷,不可轻信信贷,懂得规避风险,躲避不良风险,真正的让学生身处于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涂庆皓.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消费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2]陈海懿.从大学生网购中分析高校学生的消费特征与问题[J].改革与开放,2011(06).

第3篇:当今大学生消费现状范文

一、研究大学生消费现状的意义

消费,是在所有人身边无时无刻存在的行为方式,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行为、消费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大学生目前的生活情况和价值取向。站在企业的角度,高校大学生的购买力也是极其可观的。高校大学生已经成为一支不可小觑的消费大军,大学生将成就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通过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研究,可以为各大商家制定出营销规划、产品设计方案、市场细分、营销策划提供意见和依据。同时,可以使企业所提供的产品质量、样式、包装、价格水平以及产品的宣传活动更加符合大学生消费群体,把握消费市场情况,受到大学生的青睐,满足大学生的消费需要,这对企业进一步开拓大学生消费市场,增加企业自身的地位和产品的竞争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消费现状

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存在许多问题,如他们的攀比心理很强,强烈的消费欲望与理性消费的矛盾,从而形成了消费不均衡、两极分化的现象。这样就使一些大学生消费行为出现一些偏颇,容易盲目冲动,缺乏理性。因而可知,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将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细微而严谨的考查分析。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受个人消费心理的影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在现在的大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已经能够根据自己的家庭条件以及实际情况做到理性消费。但是,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往往很难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与日俱增,无论是大学生的年龄段还是他们在社会中的独特角色以及他们如今的心理变化特征,这些种种因素都决定着他们的消费行为与消费观。笔者总结起来,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应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理性消费是主流。在校大学生属于经济未独立群体,他们的生活来源绝大部分是父母的供给,并且主要用来支付日常的饮食和生活必需品。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的大学生消费都十分谨慎,他们在购买商品时,主要考虑的方面是价格与品质,最重要的购买因素是产品的实际使用价值,考虑商品的安全耐用、外观美好、经济合算。在消费行为中体现出较为理性的消费特点。大学生在购买像手机这种价格较为高的产品时,会思考再三,呈现理性消费。他们面对新鲜事物产生的购买欲望会因为资金的不足而选择可承受范围内价格的商品。总而言之,大学生经济能力较低,自己做兼职赚的钱越来越少,每月可支配收入是有限的。由此可见,大学生理性消费是主流。

(二)消费层次比较分明。由于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条件与消费领域各有不同,所以大学生的消费还有一定的层次性。

1、在男女比例均衡的院校来说,女生所占的比重较大。虽然在生活、学习和饮食费用上男女的比例差不多,但调查显示,女生对于服饰、休闲娱乐方面所需的花费更大一些。由于消费心理的不同,消费的自觉性存在差异,女生对外在和满足其心理的需求更加强烈。

2、大学生经济实力存在差异。根据现实情况,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来自父母,于是家庭的经济状况成为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家庭较为富裕的大学生的日常开销和消费层次相对普通条件大学生高一些。与此同时,父母教育理念的差异也是大学生消费受限的一部分因素,很多父母对于自己孩子的溺爱往往是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范围,也有一部分父母从小就教育孩子简朴务实的生活习惯。

3、个人的专业与爱好导致消费层次分明。大家都会把钱花在自己喜欢的事物上,专注于理论文化的大学生更注重书籍材料、书本笔记上,而艺术院校的大学生更关注于乐器、颜料、服装等消费领域。

(三)大学生消费追求时尚、品牌与享受。当代大学生都是受到过高水平教育的社会群体,与社会的一般人士还是不同的,他们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不仅想得到认可,更强烈地想要得到自身被尊重。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学生对于娱乐、休闲方面的需求处于旺盛阶段,社会发展越快,这种消费需求越高,他们的消费价值观也会产生改变,具有多元化趋势。大学生通过网络了解世界发生的最新、最时尚的信息,手机消费与网络消费已经占据了大学生消费的大部分。对于受到高教育水平的大学生而言,未来的收入将会达到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在以后将会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大学时代消费行为与观念的影响,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市场存在。大学生消费的潮流趋势也受到社会的重视,一项新研发的产品在大学校园的推广,不但能够影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也能相对影响到社会群体消费。

(四)消费行为多元化,已进入网络时代。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大环境生活方式多样化,消费结构也呈现多样化。当今大学生渐渐演变成了刷卡一族,学校图书馆图书卡、缴纳学费和宿舍费的银联卡,还有很多大学生没有收入就有可透支的信用卡。网络消费也越来越多的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现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要消费方式。中国人口众多,使用手机的消费群也成为了一个巨大市场,然而大学生就是最主要的手机消费群之一,早已成为手机

第4篇:当今大学生消费现状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育 消费

一、体育消费力的内涵

体育消费力是一个全新的社会经济范畴。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著作对一般消费力的具体论述,以及大学生体育消费本身的特点,体育消费力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含义。首先,体育消费力是消费者与体育消费资料之间的一种关系。体育消费是以闲暇时间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或消费过程。其次,体育消费需要有体育消费的能力,是指消费者为满足体育消费需要而参与体育与观赏体育的能力。

二、大学生体育消费的行为模式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行为是大脑对刺激物的反应,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支配着人的行为。即刺激物大脑思维活动活动脑产生体育消费行为活动。例如,学校体育专选要开设跆拳道,但需要学生自己买道服等。此时,学生在选项时就会考虑体育的消费,自己的体育支付能力,如果感到既能满足自己需求,又感到经济上可以承受,就会选择跆拳道。这时,体育课选项前后“刺激-大脑思维-行为”的过程结束了。

三、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现状

第一,体育价值观排序。健身、考试、休闲娱乐、社交。

第二,喜欢的体育项目排序。球类、交谊舞、健美操。

第三,体育消费的观点。花钱买健康已被大部分同学所接受,但学生的观念和实际行动有一定的差距。

第四,体育消费方式。买运动衣、买健身器械、参加健身辅导班、买体育书刊、观看体育比赛等。

四、当代大学生消费存在的主要误区

(一)非理性消费明显

大学生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同时,由于所处年龄段的特殊性,大学生往往自尊心、好胜心强,经验不足,消费目的不明确,不能理性地衡量消费价值与成本。强烈的消费欲望和前卫的消费观念同脆弱的承受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造成大学生的非理性消费倾向。攀比消费、浪费消费、随机消费、冲动消费便是其中的表现,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马太效应”的结果。据调查,穿运动品牌在大学生中已司空见惯,耐克、阿迪达斯、美津浓、背靠背等世界品牌在大学生中也相当普遍。但是60%以上的大学生的运动服饰是与做体育运动无关的,只是为了追求时尚和品牌。

(二)消费结构不合理

由于大学生消费的非理性,使得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不尽合理。作为大学生,其消费理应以满足基本生活及学习为主。但是据统计,在大学生中满足生活安全需求所投入的费用并不是太高。在这一点上,女生更为突出。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个方面是共同的,即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饮食消费;有的为了补充其他消费的支出,而选择廉价的饭菜;而男生中也有很多营养结构不均衡。

(三)消费差距拉大,出现两极分化

一个是月消费8000元不以为然,一个是月消费200元却已超支。有人说这是当今大学生消费的绝对写真。一份来自西安的大学生消费调查显示,等级化和两极化的鲜明特征正成为目前大学生心理问题丛生的主要诱因之一。针对目前大学生消费的情况,经济学家认为,目前一些大学生的消费意识陷入了误区,许多消费行为都体现了他们不成熟的消费心理。很多学生是进入大学后才开始自主消费的,对于支配手中的钱还存在一定盲目性。学生们花钱大多没有计划性,很可能出现家长给多少就花多少、看到别人买什么自己也买的情况。而且,由于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要努力适应社会,消费的模仿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例如,学着社会人一样去酒吧、茶馆参加社交活动,学习白领穿着等。随之而来的就是攀比心理,家境好的与家境差的可能消费差距越来越大,两极分化严重。在大学生中不乏这样的“新新人类”,他们身上穿着阿迪达斯的T恤,脚蹬耐克运动鞋,胸前挂着新款苹果、小米、华为等高科技手机产品,出入高级的娱乐场所,一个月消费几千元是常事。

五、如何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

加强高校学生体育意识的教育。学校要通过各种不同形式和途径强化体育意识的教育与宣传,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终生体育观,并运用其指导健身行为,使体育人口的数量不断地增加。建议在现有开展高校体育活动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出能适应21世纪大学生健身需求的有关措施、制度,以开发高校学生潜在的体育意识。

引导高校学生体育消费及其结构的调整。由于高校学生80%来自农村和普通工人家庭,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学生的体育消费,应以经济和实惠性为主,使高校体育多元化。并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可以建立单项体育俱乐部的模式,如建立学生比较喜欢的项目篮球、足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体育舞蹈、桥牌、健美操、跆拳道、太极拳、瑜伽等形式的俱乐部,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经济条件的学生向着自己喜欢的项目进行健康投资,从而达到真正意义的全民健身。

目前,大部分学生仍然趋向球类运动场馆,应正确引导现代大学生⒓佣嘀侄嘌的体育活动,提倡健康方式多元化。因此,校方应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投入,修建体育场馆、体育活动中心等,丰富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场所与资源。要以长远、整体、创新的观念,导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来建设品位高雅、风格鲜明、科技含量高的现代化的体育基础设施,使其在为大学生提供体育产品之时,以现代化的服务提高效率。同时,使其成为展示当代大学生体育与时代风貌,体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趋向的标志性文化设施,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消费的学生,以便吸引更多的学生来参加体育活动,从而营造一个当代大学生能够耳濡目染的体育气息浓厚的生活环境。

(作者单位为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于振峰.对我国体育消费现状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9(3).

[2] 刘勇.体育市场营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第5篇:当今大学生消费现状范文

【论文摘要】 随着经济地迅猛发展和社会地不断进步,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也在不断更新。而作为社会消费中重要群体的大学生,尤其是处于民族地区的大学生有其特有的消费理念。本文将通过对右江民族医学院大学生恋爱消费心理与行为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探讨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恋爱消费状况与行为特征,以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处理好恋爱与消费之间的关系。

我院(右江民族医学院)地处“老、少、边、山、穷”的广西百色,在校大学生大多来自较不发达地区,家庭经济状况普遍较差,其恋爱消费的行为与心理合乎自身条件的同时又有一定的区域性特点。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方式对我校医学生的恋爱消费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分析研究了其恋爱消费心理与行为的特征,以期得出我校大学生恋爱消费现状存在的弊病和非理性因素,探讨出相应措施和对策,希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处理好恋爱与消费之间的关系。

1 基本数据分析

这次我们以问卷形式对位于民族地区的右江民族医学院的

部分本专大学生进行了恋爱消费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65份。其中男生112人,女生153人。有恋爱经历的占总数的65%。

1.1 月生活费 400元以下占54%;400~600元占39%;600~800元占5%;800元以上占2%。

1.2 经济来源 家庭给予占86%;课余打工占10%;勤工俭学占3%;奖、助学金占1%;其他则是0。

1.3 问卷调查

1.3.1 问题一:你的恋爱消费主要用于 饮食(38%);服装、日用品(15%);礼物(11%);通讯(23%);游玩(12%);其他(1%)。

1.3.2 问题二:如果你是男生(女生),在你看来恋爱消费的目的 取悦对方,巩固感情(25%);显示自己潇洒大方(必须的,没什么目的)(29%);其他(46%)。

1.3.3 问题三:你认为自己的恋爱消费合理吗 量入为出,合理(68%);不合理,但有能力接受(30%);难以接受,是在超前消费(2%)。

1.3.4 问题四:如果你是男生(女生),你怎样看待恋爱消费中的aa制 理所当然(58%);很没面子(认为是男生穷酸了一些)(28%);根本不能接受(14%)。

2 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恋爱消费行为特征

2.1 消费形式多样化,总体消费结构趋同 当今的大学生恋爱方式不再只局限于花前月下,往返图书馆。总体来讲,学生恋爱消费主要在饮食和日常通讯方面。服装、日用品、礼物、游玩这四种消费基本均分比率,分别占到总数的15%、11%、12%。他们对自己的恋爱消费各有“偏好”,但是总的消费结构并无大的分别。

2.2 消费水平不高,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 本次调查对象位于老区,当地的经济发展落后,故而消费水平不高。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人月均恋爱消费在50元以下的占48%,50~100元的为30%,100~150元的为10%,150元以上的仅占6%。大学生恋爱消费主要从月生活费中支出,扣除每月必须其实所剩并不多。民族地区大学生家庭经济大都不富裕,家庭所供给的生活费并不宽绰。在调查中月生活费在400元以下的占54%,即使在民族地区,四百元的生活费支出也会稍显紧张。我们通过学生访谈了解到,每年都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因家庭经济拮据而申请国家助学贷款,这个比例在各个班级中大约占到了50%。经济制约成为恋爱消费直接的“关卡”。所以民族地区大学生恋爱消费就比一般大学生多了一份克制。

2.3 理性消费为主,但仍存在不合理因素 尽管在调查中68%的大学生自我评估恋爱消费是量入为出,合理,然30%的大学生也坦言在处理恋爱消费存在“不太合理,但有能力缓解”,2%的大学生感到“难以接受,是在超前消费”。由于大部分大学生独立掌管自己的生活费多在上大学后才开始,他们中间很少有人会刻意培养和加强“财商”。部分同学经常没到月底生活费就已经用光了。情侣在一起消费的增加让两个人都感到有压力。可见大学生恋爱消费存在弊病。

3 民族地区大学生恋爱消费心理

恋爱消费一直是大学生日常消费的主战场。但对于民族地区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处于追求与现实相矛盾的这样一个特殊阶段,有其独特的恋爱心理。

3.1 家庭经济跟不上恋爱消费步伐,产生心理误区 今天的大学生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受到社会上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影响[1]时,如果自己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老师、家长的指导帮助,很容易出现相同的心理趋向,自卑、虚荣、把感情等同利益化等,正因为这些思想的作怪,他们在恋爱的过程中就很容易用金钱来衡量感情的好坏,然而我院大学生家庭状况普遍一般,这样就很容易出现“为爱缩紧裤带”的现象,甚至出现一些家庭比较困难的同学因为跟不上高消费恋爱的步伐而做出一些损人利己的事情来。从表面上看,恋爱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的意义上说,这种消费现状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了当今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这种心理和意向同时也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大学生对爱情浪漫的追求高,这就很容易造成大学生爱情高消费和低收入的矛盾。

3.2 大学生恋爱心理各异,消费易受群体影响 由于对自己的把持力不足,大学生的恋爱行为易在群体引力下走入误区。例如:(1)从众心理。进入大学,来到一个新的、陌生的环境,由于种种原因很容易导致大学生不自觉地希望寻求异性知己。尤其是看到身边双双对对的景象,“跟大流”心理也就无可厚非;(2)虚荣心理。有的大学生只顾追求物质追求,贪图一时享受,为搏红颜一笑出手阔绰、费尽心机。尤其是看到周围的恋爱轰轰烈烈的时候自己也想让制造点希奇的事情来炫耀一下,这样消费开支也就大大超支。(3)忧患心理。学生情侣在消费分担上存在着隐患。性别角色在恋爱中会得到强化。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在认为aa制很没有面子或根本不能接受的人当中,很大一部分是男生。也许受传统思维观念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只要有男生在,就不会让女生买单,在恋爱中由男方买单更是人之常情,如果由女方买单,男生会被看不起。因此,虚荣心作崇,在外出消费时,男方就很容易成为买单者。此外,当和对方闹别扭的时候,许多同学通常通过买礼物来为自己弥补错误,从而使开支又 大大提高。

4 思考和建议

加强大学生包括恋爱在内的消费心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事业观,处理好爱情和学业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大学教育重要内容,同时也一直是社会关注的敏感话题。民族地区的大学生是同龄青年中的佼佼者,肩负民族地区发展的重任,均衡恋爱与学业的关系对他们来说尤其不能疏忽。作为大学生,加强对爱情的认识,理解爱情的本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消费观、理财观是提高修养的“必修课”。引导健康的恋爱消费理念,需要集合学校,社会,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

4.1 普及高校开展对民族大学生恋爱消费的教育和引导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他们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推动作用。但我们了解到,目前针对大学生恋爱消费引导的课程相对缺少,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对于恋爱消费没有明确理解。开展校园互动交流活动,开设理财的讲座,增设学生勤工俭学岗位,这些都将为大学生提供一个更理智的消费环境。

4.2 积极融入社会角色,加强大学生自我定位和理解 长期以来,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在于学习。由于长时间厚此薄彼,养成了大学生缺少对社会的认知与适应。绝大部分大学生的生活支出来自于家庭供给,所以他们在支配经济的能力上尚欠缺,在恋爱消费的掌控上尤显薄弱,恋爱消费的目的和具体安排对于大部分大学生而言都是模糊的。身为一名大学生同时也是一名普通的社会成员,在消费上应当遵循量入为出,统筹规划的原则。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既能促进大学生合理消费,又能使大学生对于爱情有正确的理解。恋爱消费并不是大学爱情的“新衣”,它只是正常生活的一部分。真正做到科学消费,关键在于大学生始终不忘自身角色,加强个人修养的提高,提高约束力和判断力。

第6篇:当今大学生消费现状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 健康消费心理 消费行为

消费心理是指消费者在购买行为全过程中发生的系列心理活动,它是消费者对客观消费对象与其自身主观消费需求的综合反应。心理学家按照它发生的先后将其概括为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也要经历上述三种过程。由于大学生所受教育经历和所处的特殊环境,使得他们成为社会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产生了与其他消费者不同的消费需求,具有比较特殊的消费心理,并表现为不同的消费行为。同时,大学生是大众文化及消费的排头兵,研究和分析他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有助于认识青年一代乃至整个社会的消费趋势。

一、大学生的消费现状评述

由于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对整个社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吸引了众多的研究者的研究目光。大学生的消费,主要分为基本生活消费、学习消费、休闲及娱乐消费、人际交往消费等几个方面,从这些消费当中透露的数据可以大致看出当今大学生消费的基本情况。调查显示:大学生的理性消费占据了主流,健康的、合理的消费观念、消费心理正在形成,但在大众消费的影响下,由于受到一些不良社会影响,一些消极的、畸形的消费观念、消费心理也露出了苗头,并有逐步上升的趋势。

1.大学生的生活消费

由于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加之大学生个人家庭情况、个人因素等情况,大学生的生活消费出现分层次现象。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大学生每月生活费在100元~300元的占3.87%,300元~500元的占44.41%,在500元~700元的占34.17%.在700元以上的占9.33%。大部分大学生消费额度分布在300到700元之间,这一区间段的人数比例达到78.58%。可以明确地说,大学生的消费已经呈现出高、中、低等三个不同的层次,消费的分布呈现正态分布,但消费的总额却在逐年增加。

2.大学生的学习消费

大学生的学习消费占据了大学生消费当中的很大一个比例。学习消费主要包括学费、书杂费、考证消费和各种学习辅助设备(包括电脑、文曲星、复读机等)的购置费用。大学生学费因学校所处的地域、类别、专业等的不同有所区别,纵观整个中国高等教育的收费,基本在2500元~10000元之间,这笔费用是大学生消费的一个主要内容,且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除学费以外,考证费用和电脑费用在大学生消费中也占据了比较大的比例。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学生为了自身成长的需要经常参加各种等级考试和专业技能考试,以增加职场竞争中的筹码。名目繁多的考试相应的报名费、资料费、培训费的价格也水涨船高,考试费用逐年增加。电脑也成为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资料之一,无论是家庭经济条件好的还是家庭经济条件差的,都想方设法为拥有一台电脑而努力。

3.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消费

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消费中,最重要的包括两个层次,一个是源于同学感情的消费,另外一个是恋爱消费。调查数据显示,大学期间曾举行过生日宴会的占70.1%,宴会费用花费在200元以下的占65.7%。恋爱消费是人际交往消费中的大项支出之一,调查数据表明,有65.0%的学生曾经有过此方面的投资,有35.0%的大学生曾拿出过其生活费中的15%以上的钱进行此消费。另外,现代的通讯工具也被运用到人际交往中,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的手机拥有率达70.6%,而对大学生购买手机的原因的调查中,有62.1%的学生选择了“联系方便”,而25.4%的学生选择了“显示身份”。

4.大学生休闲及娱乐消费

大学生的娱乐休闲消费包括了在大学生活闲暇时间内所从事的一些活动,如上网、读消遣杂志、书法音乐绘画、旅游、迪厅、打台球、遛旱冰等,这些消费也是大学生消费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单就旅游一项,有70.4%的大学生在假期参加过旅游,有40.4%的被访学生平均每次旅游花费在800元以上,其中花费在1500元以上的占34.9%。

二、大学生的畸形的消费观念有众多表现

1.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消费“前卫”,存在攀比心理

大学生消费“前卫”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追求品牌、崇尚权威;追求新颖、时尚,体现个性以及理性、成熟三个方面。通过个别调查和访谈得知:有的学生对品牌的追求达到了一种狂热的地步,名牌衣服、鞋帽,高档手机,成了一些学生的时尚追求。受虚荣心的驱使有部分学生产生了无休止的攀比心理,有的学生甚至通过借贷等方式超前消费。

2.模仿性的消费情结日趋明显

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化,今天的大学生消费深受社会的影响,有着强烈的模仿性特征,有着很深的“白领情结”。大学生不断追求一种既有物质享受,又讲求精神生活的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他们虽然不能拥有很多高档物品,却能对许多时尚品牌如数家珍。与此同时,他们更有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对消费的选择,他们注重讲求生活的品味和质量,宁缺勿滥,宁高勿低。

3.人际交往消费成本昂贵,通讯支出和恋爱支出比重逐渐加大

据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通讯开支大,拥有手机的同学占被调查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强,月消费高于80元的占40.3%,将近被调查人数的一半。说明学生手机消费不理性、高开销的情况存在而且颇为严重。16.2%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元~200元左右,他们大多承认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

4.经济独立意识较弱,储蓄观念淡薄

从大学生的消费来源来看,有87%的学生全部由家庭供给,由勤工助学获得生活费的学生仅占9%,与同龄的欧美学生相比较,我国的大学生的独立意识比较薄弱。另外,由于没有储蓄观念,有些大学生回家的路费都要通过借贷的方式来筹凑。

三、大学生健康消费心理的塑造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心理将会给社会带来重要的影响,引导大学生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反对奢华浪费、盲目攀比等不良社会风气,加强对大学生健康消费观念和消费心理的培养与塑造,使大学生养成健康良好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要从社会和个人两个方面着手。

1.高校要切实承当起对大学生健康消费心理培养的重任

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是个人问题,但从另外的角度来看,它也是高校教育当中的一个问题,高校要在大学生健康消费心理塑造中承担起引导者和教育者的责任。

(1)高校要教育学生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的消费意识。高校要在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培养中加强光荣传统、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要引导他们在进行个人消费时不忘光荣传统,科学规划安排,充分考虑到个人消费与家庭经济状况的关系,不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费模式。

(2)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的引导。当今的大学生有强烈的从众心理和白领情结,相当一些大学生崇尚品牌、讲究品位。部分学生面对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奢侈消费,难以把握消费时的心理平衡,消费仍处于无序、盲目乃至从众状态。高校和教师要通过心理咨询、课外沟通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以遏制部分学生膨胀的攀比心理和近乎失控的超前消费。

(3)高校要进行适当的消费和理财培训。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追求的不再是温饱,而是如何实现理性消费、如何提高消费品位。从消费内容上看,大学生用于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费用会大大降低,而用于改善学习条件及自身精神文化需求的费用会提高。因此,适当的理财知识应纳入高校的辅导或选修课程,通过灵活的形式和鲜活的内容对大学生消费和理财行为进行培训,以培养大学生健康向上的理财及消费习惯。

(4)高校要将大学生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校风建设应该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则,重视大学生为人处世每个环节的教育,重视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以促进大学生学业的成功追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塑造节约型的校园理念,利用校园环境影响大学生理性健康的消费习惯的养成,形成良好的生活作风,向社会输出具有健康理性消费习惯的社会成员。

2.大学生个体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财能力和消费心理水平,规范自己的消费行为

(1)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财商。所谓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财商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我们应该围绕这两方面的内容,在思想政治课和德育课的教学活动中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达到教育目的。

(2)大学生要学会记账和编制预算。这是控制消费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保留所有的收支单据,做一个简单的记账簿,抽空整理一下,就可以掌握自己的收支情况,看看哪些是不必要的支出,哪些是可以控制的支出,哪些是可有可无的支出,对症下药,对今后的开支作出必要的修改,达到控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一祥等:大学生经济差异现象及其对策[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5)

[2]王永杰等:大学生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6)

[3]唐沙等:当代大学生消费文化的探讨与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4(156)

第7篇:当今大学生消费现状范文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贫困生的教育与培养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从大学生消费现状出发,指导他们培养科学的消费意识,养成良好消费习惯,建立合理的消费结构,树立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 贫困大学 消费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对河海大学、常州大学、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常州工学院等学校的1000名贫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与访谈。收回有效问卷952份。

(二)研究方法

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据分析法等,对贫困生发放了调查问卷,并运用统计软件进行了数据分析。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高校贫困大学生基本特征

调查结果显示,贫困大学生中82.5%来自农村或者小城镇;非独生子女占到78.6%;其中男生的数量略高于女生占到55.7%;理工科专业高于其他专业;75%的家庭年收入低于1万元,22%的家庭年收入低于2千元;72%的贫困生认为无法承担读大学的沉重支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贫困大学生的经济状况不容乐观,给他们的学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应给予这个群体更广泛的关注与引导。

(二)高校贫困大学生消费来源

调查结果显示,接近76%多的贫困大学生还是需要父母的支持,其中,高校对学生奖助力度已经加大,接近9%的同学的消费主要来源为奖助学金,同时学生勤工助学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但是还有24%的同学消费支出需要社会力量或者学生自己的勤工俭学获得。这就需要社会和学校给予贫困大学生更多的帮助,同时也要鼓励贫困生自强、自信。

表1:贫困大学生消费来源

(三)高校贫困大学生消费水平

调查结果显示,月消费在300元以下的占到21%,300~500元的占到67%,500~800元的占到6%,800元以上的占到5%。从结果可以看出,贫困大学生的消费还是比较合理的,在消费水平比较高的当今社会,仍然有21%的同学月消费仍然不足300元,但是也有5%的同学消费超过800元,可能与奢侈消费有关系。因此,月消费在300元以下和超过800元的贫困生更加值得我们关注,应该保证贫困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同时要引导他们正确面对社会的诱惑,减少奢侈品等不良消费。

(四)高校贫困大学生消费结构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大部分用在基本生活消费上,52.42%的同学基本生活消费要消费250元以上;68.80%的同学学习消费在50元以下;78.36%的同学没有旅游娱乐消费;78.78%的同学的电话网络消费在50元以下,另外有18.59%的同学消费在50~100元;65.97%的同学感情消费在50元以下,另外有23.11%的同学消费在50~100元。从整体上看,贫困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是比较合理的,主要消费用在基本生活消费上,但是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大学生用在学习上的消费大部分在50元以下偏少,用在电话网络上的消费有接近20的同学在50~100元,也有有23.11%的同学在感情上的消费在50~100元。这说明贫困大学生很大一部分同学把精力投入到了电话、网络消费上,对感情的消费也占相当大的比例,反而在学习的消费投入显得不足。因此要引导大学生正确合理的进行网络消费,降低攀比和享乐主义带来的影响,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表2:贫困大学生消费结构统计表(%)

(五)高校贫困大学生消费行为

调查结果显示,52%的贫困大学生有消费计划,而48%的同学没有消费计划,会随机消费,这说明相当一部分的同学消费行为是不理性的,没有稳定的消费观念,容易受环境的影响随机消费。

调查发现,45%的贫困大学生有冲动购物的经历,这说明,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容易冲动消费。另外调查还发现,有52%的同学会经常有消费后悔的经历,这说明学生的消费行为还不是很合理,容易盲从,容易从众。

(六)高校贫困大学生消费观念

调查结果显示,贫困大学生比较倾向穿名牌、会想尽办法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和比较喜欢潮流时尚的东西,但是他们绝大部分还是认为要有勤俭节约的喜欢、花父母的钱并不是天经地义的,也有一半以上的同学有良好的消费计划。不难发现,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比较前沿、潮流,消费观念不是合理,但是还是比较崇尚勤俭节约,也会通过自己的双手去赚取生活费,从而减轻家庭负担。

表3:贫困大学生消费观念统计表

三、结论与建议

1.高校贫困大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或者小城镇,非独生子女占有较高的比例,男生所占比例略高于女生,理工科专业高于其他专业,而且大部分贫困生家庭的收入比较低。因此,贫困大学生顺利的完成学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应给予这个群体更多的关心与帮助。

2.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消费来源主要来自于父母支持,随着高校奖、助学金力度的加大,能较好的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一部分学生也会通过勤工助学为家庭减轻负担。因此,社会和学校应给与贫困生更多的生活帮助,多给他们提供社会锻炼的机会,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的良好品质。

3.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消费水平较低,绝大多数贫困生能科学合理的进行消费,但是仍有一部分同学消费支出较高,主要是不能正确的面对社会诱惑和对自己喜欢的奢侈品的消费较高。因此,要关注消费水平较低的贫困大学生,保证他们学业的顺利进行,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更要关心消费水平非常高的贫困大学生,以免他们走上违纪、违法的道路。

4.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消费结构较为合理,消费主要用于基本的生活消费,但是贫困大学生的电话、网络消费和感情消费占据消费支出的重要部分,学习消费的投入反而不足。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贫困大学生把大部分精力用在了网络上,反而影响了学业,应该引导他们合理使用网络资源。同时,受攀比虚荣心和享乐主义的影响,贫困大学生娱乐和感情消费较高,应该引导他们正确面对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加大学习消费的投入。

5.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较为盲从,没有消费计划,消费比较容易冲动,而且容易对消费行为后悔。因此,要引导他们有计划的科学消费。

6.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观念比较倾向于节俭消费和理性消费,但是他们也比较追求时尚、潮流消费,他们也比较赞同勤俭节约,能够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赚取生活费。因此,要引导他们合理的处理好时尚与潮流用品的消费,鼓励他们自立自强,形成健康的消费心理。

[参考文献]

[1]桂富强.高校贫困生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1)

[2]欧定余.贫困大学生消费问题研究[J].消费经济,2007(4)

[3]余耀森.西部地市高校大学生消费的调查分析[J].经济师,2009(4)

第8篇:当今大学生消费现状范文

随着社会网络经济的发展,一些过度消费大学生的不良P2P网络借贷平台,逐渐在高校当中不断扩展业务。大学生在即时消费满足的诱导下,随时都可能在“高利贷”的陷阱中越陷越深。因此,强化网络安全意识与提升思想道德教育水平在大学生网贷这一问题上,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网贷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状

虚拟性作为互联网的核心性质,使得当今的网络使用过程明显具有自由性和隐秘性特点,以至于部分畅游虚拟网络中的高职大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即时享乐,追求新鲜刺激在网上人身攻击、互相谩骂、虚荣拜金、过度消费,以及推崇享乐主义等等。这一系列的现象不仅让当今的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上摒弃了自己的社会身份和时代责任,降低了自己的道德底线,扭曲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削弱了自己人身安全的防范意识,还导致了网络犯罪几率增长,让原本混杂纷乱的互联网环境更加恶化。

二、大学生网贷行为的社会心理分析

1.追求即时满足。大学生追求的物质生活,希望今天可以透支明天的收入,来提前享受,这一心理是如何落实到过度消费的网络借贷,以致于借贷金额已远远超出了自身的偿付能力呢?下面举例说明。李某作为一个每月只有800元生活费的农村大学生来说,在一个节俭朴素的传统家庭环境中,很多物质需求并不能即时满足,本身就具有物质匮乏的心理的李某,在大学这个群体环境中具有可以对比的对象时,这种无法满足的物质欲望愈演愈烈。当李某面对网贷可以为他支付他目前想要的苹果手机,但是负债可能超越他自身的偿付能力,李某没有被理性叫醒,并幻想在未来也许自己会有一个好的赚钱的方式,并补上这个“窟窿”,从而得到了梦寐以求的诸多商品。借贷消费最大的特点就是鼓励消费,并超出目前消费能力的范围,被认为现在所享受的金钱,在未来的几月或几年的时间内,平均受到的支付金额与目前金额相比,被打了很大的折扣,出现了偿还总额翻倍,但是分期偿还金额大打折扣,从而给了借贷者一种被优惠的感觉。这种即时就能拥有商品的满足感可以解释为,人们情愿支付贷款的利息,却不愿意在久远的以后为了需要的商品而存款。

2.互相盲目攀比。由于大学生们的出身、家庭背景以及地域的不同,消费能力的高低不等也在所难免。处于社会价值观与人生价值观尚未完全稳定时期的大学生,很容易产生盲目攀比的心理现象。大学生这一没有固定社会经济来源的群体,大多数还在受父母供应消费,他们的消费能力也在一定的范围受到限制。一旦在他们眼前出现“零首付”“无手续费分期”“款项秒到”等噱头的网贷服务项目,他们就很容易被诱惑而贷款,从此看似满足的攀比心反而进入了一个周而复始的漩涡,享受其中却无法自拔。

3.高估自己的偿还能力。在社会市场经济环境中,虚荣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散发着奢靡华丽的光环,一些追求物质和崇拜金钱的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很容易冲动,这也给了网贷一个广阔的市场契机,因为网贷的便捷性而深受大学生群体青睐。大学生并不觉得自己没有偿付的能力,但事实他们并没有真正稳定的经济来源,为了“花未来的钱,圆当下的梦”,对未来的收入也是充满幻想而不切实际的。

三、如何解决大学生网贷出现的问题

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面对网贷对大学生带来的盲目攀比,冲动消费,无力偿付这些负面作用以外,网贷的出现对大学生创业,助学助贫也有一定的正面作用,这一作用可以减少贫困家庭的经济负担,顺利毕业,还可以鼓励没有经济来源的学生进行自主创业,不仅有利于培养社会经济型人才,培养大学生独立自强的意志,还能让大学生有计划的去理财偿付贷款,提升大学生的责任感和诚信感。基于此,笔者认为,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桥梁,很多大学生的是非观价值观并不完善稳定,需要校方呼吁改善社会不良风气,加强社会价值观与人生价值观的深入教育,需要家长们对孩子们悉心教导,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使命感。因此,校方和家长们应进行教育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与孩子们热心交流,倾听孩子们的心理需求,防止恶行的发生。

2.加强对网贷服务的规范与监管。网贷在社会中的业务扩展,缺乏法律规范与监管。作为市场经济近年来的新生事物,法律的制度无法实时规定,因此,网贷公司的存在与经营,所受到的法律约束不够完善。当然,利用法律边缘空隙来隐秘经营,混淆网络公司和网贷的性质,在工商监管部门允许的经营范围之内,网贷公司在没有“借贷”这一许可经营范围之外,仍然借助电子商务的形式继续推广贷款业务。假使网贷公司意识到了经营范围受到法律限制,仍然采取规避的方式,法律必须对网贷公司的经营资质进行规制。如果不对网贷进行规范和监管,制定条规,必将导致市场经济秩序的错乱。

3.对学生网贷进行管制。为了保护大学生的安全权益,减小大学生网贷所承担的风险,校方应把控网贷事件,严格审核网贷款项目的用途,力求款项明细,对学生的借贷要控制金额范围和用途范围,征求父母同意并提供父母同意证明的前提下,由贷款公司经由学校审核再将款项打给学生,杜绝个别学生借助网贷进行过度消费或冲动消费,以防止学生因无法偿付巨额贷款而导致的种种悲剧事件。

4.限制大学生可贷款额度。网贷存在风险是显而易见的,数额越大,风险也就越大。由于网贷市场现在缺少金融市场的监管和制约,没有统一管理的信息平台,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多种渠道贷款,其额度无法限制。倘若大学生无法承担过高的偿还额度,便会出现诸多意想不到的继发恶性事件。因此,必须限制大学生借贷的额度。

四、高职院校开展网络安全教育的时代价值

1.高职学校承担着建设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职责。学校是国家寄托未来社会新接班人的枢纽,作为社会新接班人理应具有高度的国家安全意识及网络安全意识。网络安全意识包括对互联网技术技能的认可,学习并参与到互联网活动中,并在活动中维护良好互联网环境的义务与责任相互辅助等等。在教育大学生行使权利与义务的同时,也在引导着大学生的道德观念,社会价值观和人生价值观,这是当今学校培养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和能力的必要性和使命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新生代力量,积极自觉维护网络安全,认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拥有时代的使命感、民族自豪感与社会的责任感,是更好地建设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法制环境和网络环境的必要前提。国家需要的不仅是技术型人才为经济建设添砖加瓦,更需要素质型人才为社会建设奠定基石。因此,高职院校承担着推广并加深网络安全意识教育的职责

2.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数年来的思政教育活动的发展,以培养素质人才为首要任务,这一教育工作成为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教育。但是,由于学生素质存在着差异,办学模式的多样化,课程更加重视操作实践,即使高职院校在不同程度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意识的教育,但是由于对网络安全意识的不同认识,使得部分学生并没有深刻认识到学习的必要性,导致在实际当中,学生对个人主观的想法过于偏激,把个人利益放在了重要的位置,而没有将个人的价值观与网络安全联系在一起,在这种现状下,确保网络安全意识深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当中,不仅关系着学生个人在社会中的追求与发展,还关系整个国家与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也是强化社会发展稳定的坚实基础。

作者:钱伟 张诺 白其安 单位: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顾娟;高鸣.“人本”哲学视域的高校网络安全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2):79-82.

[2]张超.针对高校学生P2P网贷分期消费模式的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7):124-126.

[3]刘懿.“校园网贷”对高校学生管理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46):131-135.

第9篇:当今大学生消费现状范文

摘 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丽得体的妆容在突出女性美好容貌的同时,也彰显了女性的知性内涵。本文从齐美尔的时尚视角出发,运用抽样调查方法探讨了女大学生化妆品使用现状、品牌喜好及倾向的购买和售后方式。基于调查调查结果,并结合齐美尔的时尚理论,研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市场建议。

关键词:齐美尔时尚视角;女大学生;化妆品消费现状;调查;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女为悦己者容”。花样年华的女大学生,自然希望能以靓丽形象示人。从齐美尔的时尚视角来看,女大学生的化妆表明了该群体在展示美丽容貌同时也展示自己对社会文化的理解。但是,不容忽视的是:作为连接校园、社会、家庭三者的纽带,大学生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女大学生因其年龄、教育经历的原因,自然也有独特的群体消费特点。因此她们对化妆品的选择也必然不同于其他年龄阶段的女性。因此,对女大学生化妆品消费现状进行深入调查是具有较强的理论及市场意义的。首先,在理论方面,齐美尔对时尚的观点为市场调查问卷的设计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基于齐美尔的时尚视角,有两个问题值得深入探讨:(1)女大学生是否将化妆作为社会交往的一种,是维系日常的社会关系的方式之一?(2)女大学生的化妆选择是否具有模仿性,她们在模仿谁?

从市场意义角度出发,研究女大学生的化妆品消费也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女大学生消费能力逐年上涨,她们俨然成为化妆品商家无法小阙的重要消费群体。其次,由于女大学生易接受新事物,有足够时间和精力进行化妆品尝试,体验新品牌,因此她们也成为厂商新品牌推广时重点突破的对象。所以,从探索市场的角度出发,有必要了解女大学生化妆品的消费现状几个重要问题。

(1)女大学生化妆品使用现状是怎样的?她们使用化妆品的频率和原因是怎样的?(2)影响女大学生化妆品购买的因素有哪些?(3)女大学生化妆品购买习惯是怎样的?其喜爱的品牌排名是怎样的?她们乐于接受的化妆促销和售后方式是怎样的?

为了能清晰地了解沈阳市在校大学生的化妆品消费情况,研究在沈阳市5所大学调查了500名女大学生,回收有效问卷48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0%。接受调查的480名女大学生中,学科分布依次为:理工科为207人,占43.13%;文科为273人56.87%。年级分布依次为:大一为125人,占43.13;大二为120人,占25%;大三为130,占27.08%;大三为105人,占21.88%。户籍分布为:城市户籍为308人,占64.17%;农村户籍为172人,占35.83%。每月生活费平均为824.21元。在数据处理方面,使用SPSS for Windows20.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二、女大学生化妆品消费的现状调查

1.女大学生化妆品使用的现状。调查结果表明,累计超过70%的女大学生表示自己每天会使用两次化妆品。在访谈中,女大学生也谈到了自己之所以会一天两次甚至多次使用化妆品的原因在于“早晚都要化妆”、“有的时候中午也是需要补妆的”。调查到女大学生选择化妆的原因时候,其中“化妆让自己更加自信”、“受周围同学影响”、“社会交往的需要”三项被选择的比例较高,所占百分比依次为:30.21%、26.04%、22.92%。按照齐美尔的时尚理论可知,女大学生化妆背后确有模仿因素左右。首先,依据上表可知,“受周围同学影响”和“社会交往的需要”这两项累计所占比例达到了48.96%。这体现了外在环境对个体化妆的影响。但是,和齐美尔假设不同的是,女大学生并没有盲目的模仿女明星的妆容。在调查中“平如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妆容”这一问题中,“模仿自己喜欢的女明星的妆容”这一选项所占比例仅2.92%。而选择“采取能展现自己的个性的妆容”占13.54%,这说明女大学生妆扮自己的方面是有自我主见,她们化的妆或张扬或内敛,都是她们对自己个性的诠释与战士。同时,需要注意,“社会交往的需要”这一选项所占比例为22.92%。显然这表明女性化妆确有出于对自己社会关系维护的考虑。毕竟作为社会人,单独个体难以脱离群体而生存。

2.女大学生化妆品的品牌及类型喜好。调查结果表明,女大学生更倾向购买亚洲生产的以护理为主的化妆品,其中亚洲护理为主的画中品喜好累计百分比为87.86%。在调查中,女大学生表示:亚洲品牌的化妆品更加适合中国人肤质,用起来效果更好。同时,在访谈中女大学生还表示自己更愿意选择成分是中草药的产品,则是由于中草药为自然的产物,对人体的皮肤刺激更少。这样的化妆品兼具了修饰女性外貌和保健功能。同事,调查中的39.58%的女大学生表示自己在选择品牌时更多地是关注是化妆品否适合个人肌肤,其次是价位是否适中,占29.17%。这可以说明学生在选择品牌时受品牌误导较少,攀比现象较少。显然,这也为针对女大学生化妆品的市场定位提供了依据――突出功效和质量的前提下,兼顾价格才是赢得女大学生群体的关键所在。由此可知,女大学生在化妆品选择上是相对理性的。在访谈中,女大学生也表示自己选择化妆品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总是要经历过几次失败之后,才能亲身地感受到那些化妆品适合自己那些化妆品不适合自己。显然,女大学生群体购买化妆品是产品导向的。因此化妆品厂商在执行化妆品市场策略的时候,更多应该以“产品质量和功效”为出发点。

此外,访谈中还发现女大学生选择化妆品时具有“群体性”――同寝室的姐妹们倾向使用品牌相同的化妆品。显然,女大学生在化妆品的选择上再次验证了齐美尔对时尚的看法――化妆是女生用来维持其在小群体中社会交往的形式之一。女大学生们也倾向通过相互推荐化妆品来维系彼此间的沟通和情感。除去寝室姐妹的推荐外,女大学生选择化妆品时,主要看得还是功效。虽然大多数女大学生没有经济收入,但是价格因素却并没有成为她们购买化妆品的拦路虎。

3.女大学生倾向的化妆品购买及售后方式。在购买化妆品的购买渠道上,有41.67%的女大学生在专卖店购买化妆品。她们表示自己之所以愿意在专卖店购买化妆品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希望得到指导。但是不容忽视,随着“互联网+”概念的兴起,新的营销方式,如校园、网购、微商等越来越受大学生的青睐,这三个选项的累计百分比占到了35.41%。但是,从微商仅占4.17%的比例来看,现在的互联网销售方式还不成熟。而在售后方面,有50.77%的大学生对美容讲座兴趣浓厚。她们表示对化妆方法和技巧还有欠缺,希望可以多学习,让化妆品发挥最大和最佳的效用。还有很多女大学生提出了希望可以成为钟爱产品的会员,以便了解最新信息和享受更大程度上优惠。针对以上问题,商家应尽快开始对售后服务网络的建设。解决顾客购买产品后的问题,保留客源。

三、建议

从调查结果中可知,女大学生虽然每个月的生活费用有限,但她们还是会在化妆品预算上面有一定的支出。而且这种支出在某种程度上来看,是经过理性的规划的。相比较而言,她们更加注重选择物美价廉的化妆品。同时,女大学生也表示自己对于在化妆品在促销中的折扣和现金返还两种方式非常喜欢。基于此,化妆品商家有必要在如下几方面多下功夫,进而满足女大学生的需要提高商品的销量。

1.突出产品质量,强化特点及功效。从结论中,可知女大学生对化妆品的一个重要评价标准便是其功效。因此,化妆品公司在产品定位和宣传上有必要突出重点和特点,言简意赅地将产品定位直接有效地传递给消费者。

2.强化专卖店的宣传功能。虽然,在当今的化妆品销售中,传统的专卖店依然占据着半壁江山。就专卖店而言,依靠优良的口碑,自然有许多忠实粉丝和路人进店选购,但想要达到以点带面的形式将专卖店的效应发挥到最大。那么商家就应该多做定位宣传,进而达到购买即宣传的双重手段。

3.构建多元化的销售渠道。目前一些新兴的售卖平台,如淘宝、天猫等网络销售新贵已经逐渐成为了女大学生购买化妆品的主要地点。对于经济能力有限的女大学生,诸如代购和优分期等新的售货方式更能够引起她们的注意力。因此,在如今的“互联网+”的热潮下,商家有必要构建以网络销售平台为中心的全新销售模式。例如,商家可以在淘宝、京东、聚美优品等网络销售平台筹建官方旗舰店,将最新产品通过网络以最快的方式传递出去。此外,商家还可以使用运用SNS类软件,通过小群体的发散特点由点及面地宣传和影响消费者购买。

参考文献:

[1]陈功焕,刘小珍,王雪莲.上海地区女大学生化妆品消费行为的调查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30:163-164.

[2]刘丹.女大学生化妆品消费行为分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2,05:6-9.

[3]吴孟云,汪筱兰.女大学生化妆品绿色营销策略――基于杭州滨江高校的调查[J].东方企业文化,2012,19:72+28.

[4]范金凤.武汉市女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

[5]李相旭.中韩青年女性的消费价值观与化妆品消费行为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13.

[6]石晓燕.重庆女大学生化妆品消费行为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12: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