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养结合的建议范文

医养结合的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养结合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养结合的建议

第1篇:医养结合的建议范文

1、每到重阳节来临之际,子女回家陪爹妈“唠唠”、帮父母“买买”;相关部门组织开展多样化活动,给老年群体送温暖、送欢乐;志愿者给需要帮助的老人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关怀。现代文明社会的一幕幕温馨风景,总让人受到由衷的感染和鼓舞。尊老、爱老、孝老终究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而须要持之以恒的行动,因而重阳节的仪式感固然可以有也应该有,但其意义显然更在于常态性尽孝的“友情提醒”。

2、农历九月,不仅金秋景色迷人,而且适逢收获时节,被大家普遍视为一年中的最美月份。收获之际当思回馈、感恩,九月重阳提倡敬老,这样的“应景”可谓既恰如其分又用心良苦,凸显出知恩图报的朴素品德。“子欲养而亲不待”,古人的这一感叹不少人都感同身受,更提醒大家尽孝当趁早,真正将敬老孝心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注重平时的尽力而为和一贯表现,而不能止于某个节日或者偶尔想到时才行动,以免留下难以弥补的缺憾。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医养结合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畜牧兽医类专业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是指高职院校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在校理论学习和在企业生产实践交替进行,达到学生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学习―实习―再学习―再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结合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对高职畜牧兽医类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一、高职畜牧兽医类专业“231三阶段,三层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在我们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和薄弱环节的解析,通过畜牧兽医行业对高素质职业人才的迫切需求,针对三年制畜牧兽医类专业,我们重新建立人才培养目标,“畜牧兽医类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畜牧兽医类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基本技能,适应畜牧业生产、建设、经营管理和推广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的要求,突破学科教育的束缚,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提高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知识和能力结构变,建立一套符合畜牧兽医类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231三阶段,三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二、高职畜牧兽医类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效果分析

1.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质,一次性就业率稳步提高

“231三阶段,三层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符合高职畜牧兽医类专业的教学规律,我院在大力实施,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实践教学活动之中,不仅学到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更提高了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体验式”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真正的与企业“零距离”接触,在求知于实践、服务于社会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点和吃苦耐劳精神,加深了对我国当前畜牧业生产的进一步了解,增强了发展我国畜牧业经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表现突出的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就被企业提前录用,转为正式员工。有的被送出去进一步深造,有的被企业安排到班组的重要岗位。学生通过顶岗实习,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转变,对自己的认识更加实际,就业能力明显加强。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我院的畜牧兽医类专业的毕业生能吃苦,工作认真,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强,适应工作快。

2.教学团队建设得到发展,“双师型”教师比例明显提高

畜牧兽医类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个专业,对教师的生产实践能力要求很高,而中青年教师往往缺乏实践锻炼的机会,在推行新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后,教师必须在生产实践一线指导学生的实习,这就使中青年教师有了在实践中锻炼的机会,极大的丰富了实践经验,同时,在生产实践中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也是一个发现问题,激发科研灵感的过程,这也就增强了中青年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每位教师都在系里做公开课,专业带头人亲自做观摩课,引领大家上好课,鼓励大家共同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听课交流、公开课选拔、打造精品课、制作教学课件、科研课题研究等行之有效的办法,使年轻教师教学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企业不仅是学生的实践教学基地, 同时也是教师提高实践技能的主要途径。我系先后派出了8位教师到大成种鸡场、韩伟集团、禾丰集团等单位参加顶岗实践,有效提高了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现均已成为我系的专业骨干教师。系内已有4位中青年教师被企业聘为总经理,所在的企业又为学生提供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双师型”教师比例明显提高。

3.发展了实践教学基地,培养人才效果明显

宏观上,对畜牧兽医类专业构建了一套完善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适应社会生产发展和市场经济需要,经过实践,校内外实习基地平均每年根据教学计划安排接受学生实习。通过校内实训、校外实习和就业顶岗实习使学生的职业能力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很好地适应了企业环境,一大批表现突出的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就被企业提前录用,转为正式员工。有的被送出去进一步深造,有的被企业安排到班组的重要岗位。学生通过顶岗实习,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转变,对自己的认识更加实际,就业能力明显加强。真正使我们的毕业生到企业后“上手快,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达到校企资源共享、双赢共进的目的。

4.构建了与“231 三阶段,三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相配套的教学管理体系

第一,校、企共建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培养方案,共建覆盖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体系,侧重建立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体系。

第二,校、企共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学院选派优秀教师在企业中组织学生实践学习并参加企业生产,实现校企双方师资互兼互聘,根据畜牧企业绩效考核目标,校企共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记入学生档案。

第三,与企业签订《学生安全管理协议》,加强师生在畜禽养殖生产岗位上的教学全程监控。

第3篇:医养结合的建议范文

我想,在人的一生当中,难免会遇到磕磕碰碰,比如我们在家庭中,夫妻之间的吵架,甚至闹到各奔东西,我走我的阳关道,你走你的独木桥,还有婆媳之间的矛盾,有时会吵的无法开交,无法忍耐时,这时你甚至心里会产生一种愤怒的现象,还有你在公司里工作,有时难免也会与你的上司会为了某些事情而产生口舌时,但你也会想到这样去对付他,无法承受,火冒三丈,还有好朋友之间,特别是两肋插刀的朋友,有时难免也会有口舌,但对我而言,人生很短,我们活着不是为了整天想着跟别人吵架,跟自己的老公还是老婆,或者朋友,何必呢?你们想一想,人的一生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到最后都是一场空,有意思吗?

所以说,朋友们,不管别人这样对你,这样的讽刺,这样的话语去辱骂你,让你无法承受这时,只要你记住一句话,那就是我们这样以和为贵,以善为本的方式去解决每一件事,那么你的人生会是更加的精彩,你的天空会是更加的晴朗,更加的无比灿烂。

初三:活泼的凤儿

第4篇:医养结合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高校 艺术人才 培养 非遗传承 实践

一、高校艺术人才培养与“非遗”传承相结合的必要性

1.提升我国民族文化创造力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战略举措

目前,我国整个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千百年的民族传统遭到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日趋危亡。作为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的艺术类高校,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等方式,使高校艺术教育与“非遗”传播有机结合,进而推动“非遗”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为学校师生提供艺术创作源泉和社会实践平台,实现“非遗”保护与高校教育资源彼此共享、相互促进,对提升我国民族文化创造力和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2.高校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艺术类专业人才的必然途径

在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下,“非遗”正在被逐步地推向市场。而“非遗”保护教育及相关人才培养体系的缺乏和不完善,成为阻碍“非遗”适应现代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作为守护精神家园、展示和传播“非遗”的重要载体,必须要将高校的艺术人才培养与“非遗”传承有机结合。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等举措,实现“非遗”传承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共同发展,只有这样,高校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我国市场需求的创新创业型艺术类专门人才。

3.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随着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及节日缺乏了解。同时,高校艺术类学生还存在着人文知识匮乏、知识结构单一等实际情况。而我国“非遗”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和巨大感召力,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方式。通过高校艺术教育与“非遗”传承的有机结合,不仅对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的提高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高校艺术人才培养与“非遗”传承相结合的途径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高校建设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优化校园成才环境、促进校园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非遗”传承的有关活动创新地融入到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建设中,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1.良好的、富有传统风格的物质文化建设,能够起到培养民族精神、提升民众综合素质的作用。包括房屋建设等校园布局、标志性的建筑和雕塑、校园绿化美化、环境卫生和宣传栏、广告牌以及图书馆、实验室实训室等各种学校活动设施的建设。

2.富有传统文化教育的制度建设,对艺术类高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包括学校的管理体制、组织机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等。校园制度文化具有规范性、组织性、秩序性的特点。对于规范学校成员的言行、维持学校良好的教学秩序、确立良好的校风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3.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包括大学的传统文化精神,如群体思想意识、舆论风气、心理素质、人生态度、行为模式、价值取向等。具体通过校训、校歌、校徽的制定以及校史的完整编撰来展现。具有传统风格的高校精神文化建设,对于形成良好的民族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4.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如组织“非遗”进高校系列讲座活动,成立学生“非遗”科技小组,开展大学生“非遗”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传统文化活动之中,使师生的专业能力得到提高、团队精神得到培养、道德境界得到升华。更好地突出了高校艺术教育的应用价值。

(二)创新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思想指导下,高校按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包括培养目标和规格、整个教育过程、管理和评估制度、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四个方面。

1.以“非遗”项目市场为导向,设定培养目标和规格。如培养目标中,要求掌握“非遗”基本理论知识,熟悉“非遗”项目研发过程,懂得“非遗”项目管理知识等。培养规格中,要熟悉“非遗”领域基本法规、政策,掌握“非遗”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非遗”前沿信息的基本方法。

2.建立科学的管理和评估制度。在制度建设过程,必须保证管理和评估制度的完整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公正性。管理和评估制度的规范性、组织性和秩序性,对于实现特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教育过程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3.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艺术类高校可在通识教育基础课群中的必修课或者选修课中加入非遗类基础课程,在专业基础课群的必修和选修课中加入非遗类专业课程和拓展课程等。教学方法要以学生为主,灵活调整,如根据非遗课程特点,采用聘请非遗传承人集中授课,教师分解指导的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非遗项目的理解,掌握要点,同时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5篇:医养结合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太阳能;现代建筑;结合;一体化;措施

一直以来,我们在实际中大量应用各种常规能源,例如天然气、石油、煤等,其中大部分是不可再生和不可循环利用的能源。可是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的能源,当前已经开始应用于各个方面,同时我国已经启动了太阳能和建筑一体化的市场。城市的主要示范项目是光伏屋顶和光伏幕墙,农村的主要光热项目是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房。

1 太阳能应用于建筑系统的意义

太阳能具有较大的储存量,并且属于可再生资源。同时在所有的生态自然资源中是清洁能源。所以在建筑设计中,对太阳能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例如光电玻璃、光电屋顶、电力强等,可以将接收到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和热能,供建筑物使用。加强开发和推广太阳能建筑一体化不仅降低了其他能源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缓解紧张的用电。

2 技术情况

当前,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并且出现了能源危机,有效开发环保节能住宅配套产品是一个重要问题。太阳能是一种免费和清洁的能源,已经应用在住宅建筑中,对促进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开发,太阳能已经可以转化为生产力。我国已经有上千家涉足太阳能热水器的企业,并且仍然在不断扩大应用范围。住宅建筑中将太阳能和建筑结合是一个新的研究问题。

同时,太阳能建筑系统符合绿色能源和新建筑理念,太阳能是将来最安全和理想的替代能源。太阳能的利用转化率是10%到20%,所以开发太阳能的利用还有待开发。太阳能和建筑一体化有自身的特点:在环境的总体设计中纳入太阳能的利用,融合了建筑、技术、美学,促使太阳能设施融合在建筑设计中,促使两者有机结合,消除传统太阳能结构带来的影响;在设计中使用太阳能设施部分或者完全代替屋顶覆盖层,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建筑一般分为平屋顶和斜屋顶,通常覆盖式应用于平屋顶、镶嵌式应用于斜屋顶;此项技术综合了太阳能利用、建筑以及流体分布等技术。

3 同步设计和施工太阳能热水系统和建筑

太阳能同建筑一体化指在不破坏和影响建筑外观以及结构的情况下,结合已有的建筑条件,在建筑中安装太阳能光热系统,并且促使两者融为一体,不仅节约了资源,也满足了建筑的使用需求。

具体设计太阳能热水系统时,如果将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于高层建筑时,要结合建筑外观整体,设计美观的外观。此外,集热器的安装形式要符合建筑物屋面形式。如果将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于别墅,在安装时要采用嵌入式,促使其成为屋面的一部分。此外,如果建筑此时处于水电安装阶段,就要同步安装建筑水电和太阳能热水系统,提高太阳能热水系统和建筑的一体化程度。

4 太阳能同现代建筑一体化的措施

4.1 加强经济激励

政府要加大投入资金,制定鼓励应用太阳能的优惠政策,不断拓展经济激励的范围,促使资金引导作用进一步扩大。因为太阳能建筑一体化项目前期管理工作具有较广的范围和较强的政策性,所以,可以以政府为主导,主动引导和支持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在此基础上,太阳能现代建筑一体化可以有效克服困难,获得较好的效果。因此,政府支持可以有效推动此项工作的进行。

4.2 加强建设标准化的体系和规范

首先,在实际生活中要加强建设标准化的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体系和标准,也要结合实际对此项工作的具体要求,进而加强研究有关方面的生产以及研究,并且和有关的配套标准结合,不断推动和应用太阳能。目前,需要对相关规范进行修订,例如太阳能热水工程和建筑一体化的验收标准等,通过对标准不断修订,有效建设技术标准体系,形成一套完善的太阳能和建筑一体化标准体系。

4.3 加强太阳能和现代建筑一体化的相关技术研究

国家和有关政府部门要加强研究和发展太阳能光热以及光伏技术,进而升级产品以及技术,有效提高太阳能和建筑一体化。以当前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国当前的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建设重视引进技术,缺乏自主创新。最限制太阳能建筑的是无法安全的结合电池和建筑,并且促使其结合之后具有较好的散热性。面对这个问题,我国应该将光伏产业机电设备制造产业组织起来,促使这些产业的企业相互配合,不断创新技术。

4.4 加强建设人才

我国有关政府以及部门加强创新和开发太阳能建筑产品的技术,也要对有关的建筑设计人才进行培养,持续提高专业人才的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从根本上推动太阳能和现代建筑一体化产业的发展。

5 结束语

太阳能具有丰富的蕴藏量,不断开发太阳能,增加应用可再生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在能源利用中的比例,对能源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此外,市场增加了对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需求,此项技术也日趋成熟,开始扩大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应用。同时,随着人们不断提高对环境的要求,更多的人将会选择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节约更多的能源,创造更好的环境,创造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柴陆修,张旬.建筑节能对建筑设计发展的影响分析[J].门窗,2007(12).

[2]王兰.建筑材料在建筑设计实践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0(23).

[3]张松.浅谈我国建筑设计中节能材料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0(12).

[4]靳开岩.建筑节能设计的理念与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8).

[5]李佩璇.浅谈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在福建的应用[J].福建建设科技,2009(03).

[6]肖雯.浅谈太阳能与建筑的一体化设计[J].广东建材,2009(08).

[7]庄剑英.建筑节能与节能建筑材料[J].建筑节能,2010(5).

[8]赵岩,张洪臣.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的研究[J].科技资讯,2010(8).

第6篇:医养结合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区域;产业;软件人才;培养

1 前言

宁波大红鹰学院软件学院是国家首批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自2004年9月开始,至今已有五年的高职软件技术人才培养经验。2008年,软件技术专业成功申报浙江省新世纪教改项目,主要进行基于区域产业发展细分软件专业方向的研究工作。项目组分别对浙江省的产业发展及软件应用情况、软件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作了调查,本文是基于产业及行业软件应用情况的调查结果,提出了在软件人才培养过程中,应适当地加入相关行业知识的观点。

2 浙江省区域产业发展概况

浙江产业集群涉及的产业分布在浙江工业中的110多个大小行业和经营性农业中的30多个农副产品方面,主要以传统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为主,如纺织、服装、鞋业、普通机械制造、塑料等。据2006年12月国家统计局调查,在全国532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浙江产量居前10位的有336种,占63%。根据统计,浙江省工业产值居前十位的行业有纺织、机械制造等,具体如表1所示。

3 软件在各大产业中的应用

基于同业竞争与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各大产业都在进行全方位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以企业信息化为重点,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渗透和改造。据统计,80%以上的企业实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80%的连续工艺过程实行计算机网络化控制;大中型企业装备的信息化程度达到20%,重点骨干企业达到50%,100%的重点骨干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电子商务发展特色明显,专业市场与电子商务互动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优势行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浙江省产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组成部份,信息化建设离不开各种硬件环境的搭建和软件的使用。通过调查,我们获得了产值居前10位的行业中主要企业的软件使用情况,具体情况见表2所示。在表中,分别对管理软件和专业软件进行划分;考虑到不同行业的企业数量不同,调查过程中着重考虑总产值排名在前企业的软件使用情况。

通过统计发现,使用较为广泛的管理软件有:财务软件、ERP软件、考勤管理系统、OA办公软件、客户关系管理软件、生产管理软件、销售管理软件、进货管理软件、企业管理软件;而专业软件则根据行业的需要品种繁多。

4 依托产业发展,培养软件人才

浙江及长三角地区传统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中非常巨大的应用需求和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给浙江的软件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且使浙江的软件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自2000年以来,浙江省软件产业规模逐年增大,收入逐年提高,2008年软件产业的收入超过了300亿元。

在浙江,许多软件公司把主要精力放在行业软件上,因此浙江在行业软件上拥有很多成功的经验,行业应用类软件在全国领先。软件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不同层次的软件人才。因此具备相关行业专业知识的软件人才往往更受欢迎,而只具备计算机软件知识的人员往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行业实习后才能进入。

当前,在各高校软件技术专业的培养计划里,与计算机技术无关的其他行业知识,如纺织、机械等浙江省优势产业的知识几乎没有。同时,“无缝连接”一直是各高校进行人才培养所追求的境界和用人单位的要求,但真正能做到的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如为某一确定的单位进行岗前培训或专门开设班级,但只有少数企业才有能力与教学单位进行合作,更多的单位是要到“人才市场”上去寻找自己所需的人才。所以在软件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加入我省优势产业的相关课程,使学生走上社会后能更快地适应岗位的需要。

因此,我们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就要为更多的软件公司提供他们所急需的人才,让人才在市场上能找到更合适的买家;在软件业主要是对本省的各产业行业进行量身定制的大环境下,软件技术人才的培养自然就不能离开产业发展而只追求软件设计技术的掌握。

考虑到软件技术与其他行业在专业上的关联性不是很大,以及学生就业的可选性和行业的多样性,我们建议在软件专业的培养计划中以选修课的形式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适当的单项或多项选择。表3 就是根据浙江省的优势产业给出的相关选修课。

5 结论

在学习行业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会觉得自己的专业知识有了一定的着陆点,学习过程就是一个接触、了解真实软件运行环境的过程。我们相信,既掌握软件设计技术又了解相关行业知识的人才,走出校门时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走上社会后能更快地回馈社会。

我们也希望,本论文能给各高校的软件人才培养提供积极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第7篇:医养结合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工学结合 园艺 实践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法最早出现在英国,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现代创始人是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工学院院长赫尔曼・施奈德。赫尔曼・施奈德在学习和工作中发现:工作岗位上的实践性较强的知识,学生是很难在课堂上和学校的实验室里学到的,而最好最有效的办法是到车间里、到工厂里去亲身实践。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他设想出了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即组织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了一定的实践认知后再回到课堂学习相关知识。这正是赫尔曼・施奈德后来萌发以工学结合的形式培养人才的基础。

一、“工学结合”的理念

美国职业协会1946年发表的《合作教育宣言》(Cooperative Education: A Manifesto),对“工学结合”首次给予的解释是:“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与之相关的、为真实的雇主效力且通常能获取报酬的工作实际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增长的见识带回课堂,帮助他们在学习中的进一步分析与思考。”这种办学形式以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突破口,以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缩短学校教育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差距、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根本原则。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职业教育理念,是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产物,也是我国职教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领域。而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题更为宽泛,工与学的结合不仅仅是在某一段时间学生参加工作的“阶段式”结合,而应该是和专业建设尤其是课程改革相联系的“全程式”结合。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本能力和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将职业行为规范细化,具有很强的组织纪律性。

二、工学结合模式下中职学校园艺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策略

根据工学结合的理念,并结合中职园艺专业的特点,以及我们学校自身的状况,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专业实践教学策略:

(一)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校内实训

根据蔬菜、果树、花卉等园艺作物从春季到冬季生长的季节周期性和管理要求,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在老师指导下完成专业技术的认知实践。校内园艺专业实训基地相对完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几种作物的生产管理,根据学生选择情况确定实训指导老师。学生和老师与基地管理部门签订“承包合同”,作物周期管理结束后,学生写出实训总结;管理部门、老师和学生对实训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探讨,不断加强实训的内涵建设。这一模式的开展可以提高学生掌握技能的积极性,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对作物生产进行管理,进行技能训练的同时还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最主要是了解了园艺作物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增强学生对专业了解,提高他们学习积极性,为以后就业打下基础。

(二)就业需求为依据,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通过企业调研,了解企业需求,经过专业建设委员会论证,确定园艺技术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主要就业岗位,比如园艺作物种子种苗繁育、园艺植物造景等。根据岗位包含的实际工作任务,进而了解专业的学习任务,要求每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课时比例要大于1∶1,提倡和激励实践和理论融合的 “一体化”教学模式。

(三)以“双证制”为导向,制定教学计划

基础课按园艺专业学习要求,兼顾未来发展的需要;专业教学内容突出实用性;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职业能力培养,将技能训练课程列入教学计划,贯彻产学结合的思想;使实践教学环节与技能鉴定紧密结合,培养既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又掌握熟练的现代职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学生通过学习,既拿到毕业证,又可取得相应专业的职业资格证,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达到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四)以作物生产过程为导向,结合园艺作物生长特点进行实践教学

以作物、生产任务、项目为载体,设计学习领域的学习情境,进行课程实施方案的设计开发。将农艺工、果树工、花卉工等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中,按季节分模块组织教学。注重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以生产过程为导向进行学习领域的课程开发。将职业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达到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的目的。

(五)以校企合作为途径,推进工学结合

目前,很多职业学校的做法是通过各种关系积极寻求企业合作,选择一批与专业对接、技术先进的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学校借助企业的生产设备、技术优势等来满足学生掌握技能的需要。学生通过在企业的综合实训和实习,达到掌握企业生产第一线的新技术。中职学校应当加强校企合作的内涵建设,利用自身科研和技术优势,积极组织师生面向企业和生产一线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和创新,提高学校为企业服务的能力。可以与相应企业共建园艺专业实训基地,在农产品投入品信息采集与分析、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管理、农产品生产过程智能控制、精准农业、测土配方施肥、质量溯源、农产品营销管理等方面,进行合作,使教学、生产示范、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服务融为一体。

三、结语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一方面要进一步深化教学模式、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要适应企业需要,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确定培养目标。要做到市场和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注重培养学生具备适应企业工作岗位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和严谨求实作风,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Z] 教高[2006]l6 号

[2]陈继红 《“工学结合”的实训教学模式在中职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 [J] 科技信息 2007(21) 232-233

[3]龚雪梅等 《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园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4) 87-89

第8篇:医养结合的建议范文

中医药文化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 中医药人才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医药人才培养重点与难点分析

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的需要,决定了不能满足这种需要的小生产式的传统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而西方医学生院校教育制度所取得的成效,则加快了我国移植西方培养模式和方法的进程。但更加侧重人文修养,感受体悟,长期临床,大器晚成的中医药学,对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模式要求较之西医学又有着更为复杂的内在诉求。笔者认为,理想信念教育实为人才教育的根本,加之现行社会体制下,院校教育将会长期成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流教育,这必将进一步凸显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只有思想占领高地,行动才会势如破竹,也更会为培养模式的创新创造条件。

王小云等认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具有以下规律:“早期培养、大器晚成的规律;师承为本、博采众长的规律;文化底蕴、通晓人文的规律;熟读经典,指导临床的规律;长期临床,坚持不懈的规律。笔者赞同此观点,并认为其每一种规律的背后,都有坚定信念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作为精神支持,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是坚定中医学子理想信念,磨练中医学子意志品质,进而培养优秀中医人才的重要方法。

二、中医药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刘彦晶认为,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就要从培养思想道德素质,加强创新教育的培养和深化教学改革三方面入手,其认为思想道德素质具有导向、动力作用,是人的灵魂,是培养中医药人才的首要条件。作为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医药文化,其不仅具有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的专业特点,亦具有“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育人功效。概括而言,中医药文化建设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隐性内化需要,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则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显性外在表达,而二者的有机结合则为满足现阶段社会需求的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一)中医药文化建设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隐性内化需要

笔者认为,中医药文化通过以下几方面对中医学子产生隐性内化的影响:第一,中医药文化所包含的天文地理,医案掌故,人情风土等知识不仅能够引起学者的兴趣,进而激发其研究的欲望,而且更容易使学者产生联想和顿悟,更有利于中医的创新。第二,中医药文化中所蕴藏的德育、励志的内容,如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等,对于形成中医学子高尚的医德,坚定其持之以恒学医的信念具有鼓励和促进作用。第三,中医药文化中的一些修身养生的观念,如“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等,能够引导中医学子对简约生活的追求,从而自觉抵制各种诱惑,专研学术,学究天人。

所以,进行循序渐进的中医药文化建设,不仅对学子能否坚定信仰、坚持勤奋产生影响,而且还深刻影响着中医学子的精神内涵和中医素养。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显性外在表达

西班牙马德里大学哲学教授加塞特在《大学的使命》一书中提出,大学应走出“象牙之塔”,主动关注社会、服务社会、改良社会。作为救死扶伤的中医学子,社会实践能力、需求判断能力、统筹兼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服务奉献能力等等,都会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医疗效果,所以,中医学子在注重身心修养,独善其身的同时,还要以马列主义的光辉思想武装自己,主动走进社会,深入社会,弘扬道义,惩治歪风。思想政治教育则通过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总结和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人类活动的分析,有利于引导广大中医学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医学子把握学好中医药学的本质规律,拓宽其发展创新中医药事业的视野和渠道。总之,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医学子将中医药技能顺利正确输出的思想保证,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显性外在表达。

(三)中医药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众所周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并不乐观,多数大学生并未对其引起足够的兴趣和重视。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张耀灿、郑永廷等教授对其定义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指发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的接受活动,它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接受主体出于自身需要,在环境作用影响下通过某些中介对接受客体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外化等多环节构成的、连接的、完整的活动过程,通过有效的接受,社会和社会群体的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就可以被内化为接受主体品德思想并外化为品德行为。可见,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与接受主体的自身需要、接受环境以及内在价值取向等有关,而中医药文化建设通过其隐性内化作用,形成学者救死扶伤的内在需要,兼容并蓄的学术环境,天人合一的终极目标,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创造条件。而单纯的中医药文化建设,虽然加强了中医学子个人修养,但其服务输出形式若无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外在表达,其服务的范围和被理解程度将大打折扣。

总之,将中医药文化建设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能够弥补二者单纯实施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中的不足,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渗透,其实效又大于二者单纯实施效果总和。

三、中医药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中的应用举例

笔者对自己所管理的学生进行以下改进措施:

1.党员帮扶活动,以成绩优异,思想先进的学生党员为基础,与成绩较差学生形成帮扶小组。

2.将各班级中的2~4名优秀同学组合到一起,形成一个近30人的精英团队。该团队在相关同学的带领下,开展晨读中医经典、国学经典、中医药文化知识的活动,以此来形成良好的中医文化氛围,并进行学习经验的交流以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3.组织大家抄写论文摘要,学习综述、论文撰写技巧,借此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4.策划组织了寝室、班级、学院等不同层次的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学生各个活动层面的健康向上的和谐氛围等。

经过半年上述尝试,整个本硕结合系平均成绩上升,学生挂科率同期相比下降13.6%;半年的时间,晨读团队也由30人发展到过100人。这个团队的成员占了我系国家、省、市、校、院、系等各层次荣誉奖励的全部名额。

总之,将中医药文化建设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二者结合途径和方法的探索以及如何建立二者结合的长效机制的研究,成为所有中医教育者应承担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王小云,许英,秦莉花.师承教育――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J].中医药导报,2010,16(4):126-127.

第9篇:医养结合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慢性铅暴露;大鼠;海马;脑发育

[中图分类号]R99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9(c)-095-02

Effects of chronic lead exposure at brain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stages and different time on NO and NOS in rat hippocampus in vivo

LIN Yu-shan

(Zhanjiang Chinese Medical College,Zhanjiang 524092,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hronic lead exposure at brain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stages on NO and NOS in rat hippocampus in vivo.Methods: Concentration of lead in blood,concentration of NO and activity of NOS in rat hippocampus were detected at the 21,42 or 63 days after the young rat were born.Results: The concentration of lead in blood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t different time between the control and the three Pb-exposed groups.The activity of NOS and concentration of NO in rat hippocampus between lead-expoesd depart from latex group,lead-expoesd continousl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Conclusion: Chronic lead exposure in any braindevelopmental stage may have effects on the concentratioy of NO and the activity of NOS in rat hippocampus.The immature hippocampus might be higher vulnerable as compared with the mature one to lead neurotoxicity.

[Key words]Chronic lead exposure;Rat;Hippocampus;Brain development

铅是环境中广泛存在的重金属污染物,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一氧化氮(NO)作为一种典型的逆行信使分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在不同种群的系统发育中参与信号转导过程[1,2],参与神经发育及海马等部位神经元突触可塑性和神经网络的构建,在学习、记忆和行为形成中起重要作用[3]。近年研究发现,基础水平的NO对神经元起保护作用,如果其生成量不足或过量,则可引起神经毒作用[4]。而一氧化氮合酶(NOS)是催化NO生物合成的关键酶,NO的生物合成主要受NOS的调节。为此本实验进行了此方面的观察,探讨并比较了脑发育不同阶段低浓度慢性铅暴露对大鼠在体海马一氧化氮含量及合酶活性及其差异,为预防和治疗铅中毒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

3月龄SD大鼠,雌性,24只,由广东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号2004A029。

1.2 试剂与仪器

醋酸铅(分析纯),购自温州市化学用料厂;一氧化氮试剂盒、一氧化氮合酶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生产;DY89-1电动玻璃匀浆机,江苏宁波生产;752型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厂生产;T-500型电子天平,常熟双杰测试仪器厂生产;低温高速离心机Hanau D-37520,德国生产。

1.3 动物分组及染铅

将24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分为对照组和铅暴露组,从其妊娠始至子代断乳止,在饲料相同条件下,分别饮用蒸馏水和0.02%醋酸铅蒸馏水溶液。当其子代鼠断乳(生后16 d)后,每窝取出4~5只雄鼠用于实验。共84只仔鼠,将其分成4组:第1组为对照组,为饮蒸馏水母鼠的子代鼠,断乳后继续饮用蒸馏水;第2组是断乳后铅暴露组,为饮蒸馏水母鼠的子代鼠,断乳后改饮0.02%醋酸铅溶液;第3组是母体期铅暴露组,为饮铅溶液母鼠的子代鼠,断乳后改饮蒸馏水;第四组是持续铅暴露组,为饮铅溶液母鼠的子代鼠,断乳后继续饮用0.02%醋酸铅溶液。持续饮水21 d、42 d、63 d后进行相关指标的测定。

1.4 检测指标及方法

在仔鼠出生21 d、42 d、63 d时,以微量注射器经眼眶采静脉血0.5~1.0 ml,加0.1 mol/L的稀硝酸2 500 μl,混匀放置过夜,加体积分数为10%的三氯醋酸300 μl,3 0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清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标准曲线法);将仔鼠处死,冰浴取仔鼠海马组织,匀浆离心取上清液,根据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NO含量和NOS活性测定试剂盒要求进行操作。

1.5 统计分析

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处理用方差分析,结果以(x±s)表示。

2 实验结果

2.1 不同时间各组仔鼠血铅浓度测定结果(表1)

由表1可见,仔鼠出生21 d、42 d、63 d时各暴露组与对照组比较,血铅浓度明显增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

2.2 不同组别各时间点仔鼠海马NOS活性测定结果(表2)

由表2可见,仔鼠出生21 d时,各暴露组NOS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

2.3 不同组别各时间点仔鼠海马NO含量测定结果(表3)

由表3可见,在仔鼠出生21 d、42 d、63 d时,断乳后铅暴露组和持续铅暴露组海马NO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3 讨论

铅是强有力的神经毒物,可引起人和动物的神经损害和行为障碍。铅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主要是对血脑屏障、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发育及信息传递等几方面的影响[5];发育中的个体特别容易受到影响[6]:在儿童期,铅的毒性作用易危及其智能、行为,并影响学习、记忆的功能。NO是一种信使分子,神经细胞合成的NO能迅速向各个方向传递,并激活附近所有的细胞。NO作为逆行信使,在神经发育及神经元突触可塑性和神经网络的构建等起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NO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中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基础水平的NO对神经元起保护作用,如果生成过量,则可引起神经毒性作用[4]。已知NO是L-精氨酸在NOS催化下生成,NOS是其生物合成的关键酶。根据NOS的功能和特性将其分为神经元型NOS(nNOS)、诱导型NOS(iNOS)和内皮型NOS(eNOS)三类。nNOS和eNOS属于Ca2+依赖型,iNOS为非依赖型。铅对三类NOS具有不同的作用。Carcia等研究发现,铅中毒时,中枢神经系统nNOS和eNOS活性被抑制,而iNOS活性则增强。

海马是铅毒性作用的主要靶组织。本文观察了母体期、断乳后及出生前后持续性慢性铅暴露的子代鼠海马NO含量和NOS活性的影响,发现在不同脑发育阶段染铅的子代鼠的反应有一定的区别。本实验结果显示,生长发育早期,断乳后铅暴露组和持续铅暴露组海马部位NO含量略有升高,母体期铅暴露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而生长发育晚期、接近成年期断乳后铅暴露组的仔鼠海马NO含量较对照组并没有明显差异,但持续铅暴露组的仔鼠海马NO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可能是由于铅中毒早期,NOS应急性活性增强而促进NO含量略有升高,而随着铅中毒时间的推移,NOS活性降低后,NO含量减少。实验结果显示,断乳后铅暴露组和持续铅暴露组NO含量明显高于母体暴露组,而出生42 d时断乳后铅暴露组和持续铅暴露组NOS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母体暴露期;结果提示仔鼠出生后尽早脱离铅暴露环境,可能有助于减轻损害或使已发生的损害有所改善。有研究显示铅可抑制NOS活性及其表达从而扰乱NO代谢,本研究结果与其结果一致[7,8]。

[参考文献]

[1]Cheng A,Wang S,Cai J,et al.Nitric oxide acts in a positive feed-back loop with BDNF to regulate neural progenitor cell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in the mammalian brain[J].Dev Biol,2003,258(2):319-333.

[2]Vacher CM,Hardin-Pouzet H,Steinbusch HW,et al.The effects of nitric oxide on magnocellular neurons could involve multiple indirect cyclic GMP-dependent pathways[J].Eur J Neurosci,2003,17(3):455-466.

[3]Garthwaite J,Charles SL,Chess-Williams R.Endothelium-derived relaxing factor release on activation of NMDA receptors suggests role as intercellular messenger in the brain[J].Nature,1988,336(6197):385-388.

[4]王韵,韩济生.一氧化氮在医学中的现在和将来[J].生理科学进展,1999,30(1):94-95.

[5]Buchmüller-Rouiller Y,Corrandin SB,Smith J,et al.Role of glutathione in marcrophage activation:effect of cellular glutathione depletion on nitrite production and leishmanicidal activity[J].Cellular Immunology,1995,164(1):73-80.

[6]Alfano DP,Petit TL, LeBoutillier JC.Development and plasticity of the hippocampal choliergic system in normal and early lead-exposed rats[J]. Brain Res,1983,312(1):117-124.

[7]王静,李积胜,张进,等.铅对大鼠海马一氧化氮合酶活力及表达的影响[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0,18(4):204-206.

[8]Quinn MR,Harris CL.Lead inhabits Ca2+ stimulated nitric oxide synthase activity from rat cerebrellum[J].Neurosci Lett,1995,196(1-2):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