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从众心理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个人是否易于从众,主要取决于情境因素与个体心理特征。(1)情境因素。如:身处个人认同的群体和凝聚力强的群体中、群体内多数人意见与当前社会意见一致、个人的能力与地位低于群体其他人员等,在此情况下,个体易于从众。(2)个性心理特征。如:智力低、情绪不稳定和焦虑、自信心差、独立性差的个体,易于从众。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个体的某些非智力因素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其他群体的影响,诸如入境随俗、随行就市、赶时髦、随大流等,都是如此。而这种心理现象在中学生中表现更为突出。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娇生惯养、任性、自私、不合群、好胜心较强,在体育活动中常出现难教、难管、难组织的局面。在体育教学中很好地运用“从众心理”这一心理规律,能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从众心理行为。这对增强学生体质和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笔者就“从众心理”教学法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1.在体育教学中利用集体竞赛项目,教育学生个人服从集体,努力争取集体荣誉。体育竞赛这种特殊的交往形式,对人的心理活动有很好的调节作用,每个人都愿意发挥自己最高水平,同时也期望同伴齐心协力。比如:教学中的各项竞赛评比都以班级、组为单位进行,从而使每个学生由过去的个体意识逐渐增多为集体意识,自觉约束不合群的个人行为。练习中,大多数学生都在主动参与、相互鼓励、相互督促,以争取评比优胜,个别学生“形单影只”,由于形势所迫,也只得“从众”了。
2.在进行跳远等技术要求高的教学时,可将学困生分在自由组合的友伴性小组中。这种小群体有一定的感情基础,有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目标,更容易造成心灵上的接近。在练习时应一个接一个地进行,让这些学困生在同组学生的影响下,努力完成所学动作。这样,就能使他们的学习热情得到激发,兴趣得到培养,意志得到磨练,为上好体育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创造了良好条件。
【关键词】中职生 “无所谓”现象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5-0181-01
“大家对这次的考试成绩有何感想?”“无所谓!”
“你这种行为会损害整个班集体的形象!”“无所谓!”
“如果你还这样,我要和你家长交流一下了。”“无所谓!”
诸如此类的“无所谓”情境是教师在教育与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的现象,甚至学生亲昵地赋予了它一个专业化的名词“无所谓主义”。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的敏感阶段,教师或家长任何一个错误的判断和决策都可能会诱发学生的偏激行为。因此,为了正确对待当下中职生中盛行的“无所谓”现象,我们首先应了解其产生的心理学原因。
一 “无所谓”现象产生的心理学原因分析
1.从众心理的影响与吸引注意的需求
例如,教师在提问“同学们,对这次的考试成绩有何感想?”后,如果得到“无所谓”的回答,其原因可能有:(1)由于从众心理作祟,即只是人云亦云地和教师开个玩笑,并不是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2)全班在教师提问后,个别学生发出“无所谓”的声音,以引起全班的哄堂大笑,这仅仅是为了吸引教师以及同学的注意而已。
2.恃强性人格特质与情绪的隐秘性特征
卡特尔的“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其中恃强性人格因素的低分者的主要特征是谦逊顺从,具备这种特质的学生,在面临外界压力的多重选择时,往往不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会选择一种折中的方式,即采取“无所谓”态度。另外,处于青春期阶段的中职生,情绪表现的最大特征是情绪的隐秘性,即中职生在情绪表现上已逐渐失去了那种毫无掩饰的单纯和率真,在某些场合,可将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隐藏于心中不予表现。这种情绪的隐秘性使他们倾向于保留自己的真实想法,因此,“无所谓”成了他们最轻松的表达方式。
3.追求“无所谓文化”的社会心理
除了中职生本身具备的特殊心理特征外,“无所谓文化”也成了整个社会的流行元素。有学者对青年群体的“无所谓文化”做过相关研究,认为“无所谓”体现了特定的生活方式:既包含了对现实的调侃,也包含了对时代的参与。值得提及的是中职生正处于向成人的过渡阶段,对成人世界充满向往,很容易毫无选择地追崇成人世界里的一切。尤其是“无所谓文化”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的新潮流,琳琅满目的渗透着“无所谓文化”的流行歌曲、诗歌作品、影视节目等,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中职生心理,使他们的生活中弥散着所谓流行元素的“无所谓主义”。
二 针对中职生“无所谓”现象的应对措施
1.宽容大度,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如上所述,中职生中的“无所谓现象”往往是他们为了吸引他人注意及从众心理的引导,因此,对于此类学生,教师应该既有宽容的心态,又有大度的风范,可以通过幽默或真诚的言辞解除此类尴尬的局面。此外,学生有时表现出反抗的语言和情绪,并不一定是说明他们不尊重教师,有研究表明,学生对于自己喜欢亲密的教师,更容易出现反抗的心理,“出头鸟”们爱出风头,一定程度上暴露了他们内心需要得到更多关爱。因此,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既可以赢得学生的信任,也有利于改变学生爱出风头、博取他人更多关注的不正确观念。
2.身心结合,合理帮助学生消除情绪困扰
中国的教育一直推崇儒家“尊师重道”的理念,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教师“专制”,学生“顺从”的结果。这种模式长期忽视学生的心理意愿,以至于有些学生懒于甚至放弃自我探索。因此,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果敢的决策能力。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情绪呈现隐秘性的特点,从某种角度上说明其正逐步地成人化,符合此阶段心理发展的规律。但部分学生会惊慌失措,觉得自己很虚伪,对这种情况,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让学生了解处于青春期的他们的情绪特点,正确地审视自己的情绪问题,帮助学生摆脱此类心理困扰。另一方面,教师应深入了解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征,即他们急于寻求属于自己的独立性,强烈抵制对其过多的干涉。教师应该理解学生处于青春叛逆期的事实,主动平等地与之进行沟通,帮助他们了解自身的心理特征,也可以借助一些社会渠道,引导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其“准成人”的责任意识。
3.潜移默化,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隐性环境的改善也显得尤为重要,隐性环境的改善主要涉及家庭环境、学校班级以及社会文化物质氛围等。重点强调的是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学生,主流应是健康文化,因此,学校应当有组织地鼓励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科技创新等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使学生在无形中提高自己的修养,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关键词】手机依赖;从众;自我控制;心理诉求
所谓“手机依赖症”,是指个体因为使用手机行为失控,导致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的痴迷状态。这是一种新型心理疾病,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对大学生的危害更不容小觑。对手机的过分沉迷与依赖,已成为大学生的新危机。
首先是心理危害。大学生过分依赖手机和短信,导致长期远离真实的情感与生活。在手机上聊天、微博、交友,而忽视了现实中的同学间情感的交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淡漠了。因为在手机上交流,看不到对方的表情,说什么也不怕不好意思,满足了自我发泄的欲望,却忽略了对方的感受。长此以往,面对面地与他人沟通反而不适应了,造成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害怕与人交往。而过度依赖手机上网、手机词典等获取知识,又导致大学生缺乏积极主动的思维意识,对培养创造性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索精神极为不利。
另外,长时间使用手机也对人的身体造成危害。手机辐射对经常玩手机的人的视力和健康有很大影响;长期依赖手机,心里就会过分焦虑紧张,出现手脚发麻、头晕、心悸、等病症。况且,每天无时无刻的刷空间和微信、微博,也浪费了宝贵的青春时光。
第三,严重影响学业。无节制的使用手机,使大学生注意力不能集中,造成学习效率降低,学习成绩下滑。
大学生之所以对手机如此依赖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呢?研究发现,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是外界存在着客观因素,二是学生主观的心理特征。
1 客观因素
首先手机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成为大学生们的新宠。手机普及率在大学生群体中是100%。手机功能极为丰富,涵盖词典、图书、音乐、图像(或图片)、视频、游戏等,可称是“浓缩的图书馆”, 用户可以根据其需要尽情发挥。再有,手机沟通具有隐密性特点。相比于面对面交流,手机可以匿名,尤其是手机QQ、微信、微博等,大学生非常喜欢、认同。
其次,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交往模式与以往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周围的同学都在使用手机微信等进行沟通时,自己如果不能适应就有被孤立、被边缘化的危险,所以,往往会由被动适应到积极主动的参与,进而成瘾。再加上大学生活自由空间比较大,纪律约束不像中学时那样整齐划一,更倾向于学生的自我管理,又没有了家长的管束,也给滥用手机成瘾提供了时间上、空间上的可能性。尤其在不恰当的家庭教育模式下成长的学生,当面对新环境时,容易出现各种适应障碍,往往采取逃避现实的方式,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更容易导致手机成瘾。
2 主观心理因素
1)年龄特点:大学生的年龄处于18至23岁之间,正是青春期生理、心理上不断发育、成熟的阶段,其求知欲、学习能力非常强。对手机这种新媒介,有浓厚的兴趣,使用起来往往缺乏节制。同时,这个时期正是人生的“第二次断乳期”,其内心充满了成长过程中的冲突与不安,又缺乏生活的磨砺,心理尚不成熟,性格比较脆弱。当发现自我追求的人生理想与现实差距甚远时,就痛苦、迷惘,情绪的波动性就很大,就要通过手机、上网来与外界沟通,排遣内心的郁闷,发泄一些负面情绪。而平时性格内向、孤独感强的学生就更容易沉迷网络。
2)从众心理的影响: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甚至违背自己的意愿去“随大流”。现代大学生大多生活安逸,部分学生没有树立远大目标,往往盲目从众。他们生活在校园里,其群体内部有足够的吸引力;个体本身往往独立性相对较弱,生怕被同学孤立,对群体就有了很强的依赖性和归属感。 “别人怎样,我就怎样”,对手机及其各种功能的使用,往往是学生间交流的话题,如果你不懂、不用,就会被边缘化。为了不被边缘化,增加自己在群体中的安全感,就要随大家使用手机的各种新功能。别人刷微博,我就刷微博,别人用苹果,我就不能用杂牌子,手机攀比、手机依赖成风。
3)对自我缺乏控制能力:人类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特征之一,就是人有非常强的自我意识,对自身以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有明确的意识。而这种自我意识体现在行为上,就是人的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控制是个体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当个体树立了人生的奋斗目标或认识到社会的要求后,就会激发起自我控制的动机,并付诸行动。比如一个学生意识到学习对于自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时,就会激发他努力学习的动力,在行为上表现为刻苦学习、不怕困难、积极进取,适时对自己进行自我监督、自我激励、自我教育。某些学生沉溺于使用手机的快乐,而不能自拔,正是缺乏这种自我控制能力的表现。不少学生进入大学后,精神松弛下来,没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没有养成自我监督、自我教育的习惯,进而产生厌学心理,就会去手机中找满足感,通过玩手机来发泄自己对于课堂约束的不满,“手机依赖”只是其中一个表现而已。
4)各种心理诉求的需要:首先,手机是信息交流的工具,满足了沟通、交往、获取社会资信的需要。尤其是虚拟世界的交往,更是大学生的偏爱,因此导致手机依赖也就更深。其次是成就感的需求。智能手机可以下载大量游戏,玩手机游戏得高分,会带来强烈的成就感和自尊感。再次,追求时尚的需求。青年人喜欢走在时尚的前列,更多的大学生追求功能更全、版本款式更新的手机,而这些手机在满足大学生虚荣心的同时,也导致了更严重的手机依赖。
总之,对于“手机依赖症”的重症群体――大学生而言,克服这种“手机依赖”刻不容缓。这个问题也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当下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师建国.手机依赖综合症[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9,19(2).
[2]徐成芳,顾林.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心理原因及防治对策[J].学理论,2011,32.
人的心理有非常明显的特性。从自身的角度来说,有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不确定性是说人的心理变化莫测;不可控性是说有时候自身无法理解和克服自己的心理状态。从对人的角度来说有不可知性和恶意揣测性,不可知性是说明心理状态的隐蔽,让人无法知晓;恶意揣测性是说揣测对方心理的原假设是建立在恶意的角度上的。当然,上述的情况都是建立在一个组织群体之中。先看组织中利己和利人之间的关系,一共有以下几种:自己利己,别人也利己;自己利己,别人利他;自己利他,别人利己;自己利他,别人利他。毫无疑问从自身利益的角度来说,自己利己,别人利他,那么自身效益最大化;而自己利他,别人利己却恰好相反;而从组织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利他的效益最大,其他所有的效益都不会高。假定一个人会以为其他所有人从他们自身的角度来看必然会选择利己,那么自己利他达到的效益的最小的,因此那个人也会选择利己。每个人的想法趋同,于是恶心循环产生了,个人的利益不大,组织的效益却最小化了。然而正是由于人的心理这些特性,造成了组织利益的受损。我们迫切需要一门科学,能克服这样的心理,于是管理心理学应运而生。由于这样对人对己的特性,使得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存在的很多不确定性,一念之差就能产生千差万别的结果。
人是一个社会化的群体,每个人都有基本的意识行为,包括知觉、归因、学习、能力、人格态度、价值观、伦理道德等。组织中的个体同样有多种心理与行为,包括心理契约、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组织公平感、组织支持感、组织社会化等。个体有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偏好,组织有不同的文化和气氛,所以处于组织中的每个人都面临着组织环境这样一个外部环境,于是,行为就成为自身意识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各种各样的外部环境成为了组织中一个与众不同的竞争因素,其中有一种环境我们称之为群体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组织中的个体将会产生不同意义的群体行为。
二、组织群体心理现象
群体的行为起于施加于群体的外部条件,经过群体成员资源和群体结构,产生群体行为过程,
产生绩效和满意度。组织群体心理现象特征有:社会堕化作用、社会助长作用、从众行为和去个性化。
1.社会堕化作用
当群体中个人的贡献可以互相累加而增加群体的工作产出时(即人们从事可叠加性工作任务),随着群体规模的扩大,个体的贡献趋向下降的现象成为社会堕化作用。心理学家谢达尔做过这样一个实验,选择特定人数进行拉物体的试验,一个人时平均拉力为63千克,8个人时仅有31千克。当人成为群体一员时,堕化效应立竿见影。因为扩散到群体个人的责任已经相当微不足道,较低的责任产生较低的焦虑感,效益自然就低了。
2.社会助长作用
由于别人在场或者同别人一起活动而带来工作效率与绩效提高的现象叫社会助长作用。美国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做过一个试验,个人在单独骑行自行车的时速为24英里,一人伴跑时为31英里,与人竞赛时为32.5英里。当群体能够为个人带来紧张和兴奋感时,顿时成为了效益的催化剂。
3.从众行为
第二是行为参照,群体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将是正确的。情景的确定性程度、个体公开自从众行为是指个体在群体的引导或压力之下,观念或行为向着同多数人保持一致的方向变化。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是为了偏离焦虑,服从一个群体的决策分散责任总强于自己决策;己意见的情况、个性特征和群体结构特征是影响从众行为程度的很重要因素。
4.去个性化
去个性化是指个体在群体中失去个性。因为群体中的责任分散和模糊,从众的压力很大。
在这四个方面的群体心理特征中,社会助长作用要充分利用。其余的力争避免。组织可以从个人贡献的可识别化、分工责任的明确化以及工作任务的重要性和价值性这三个点来加强和控制组织中的群体心理现象。
控制和利用组织心理的另外几类方式主要有激励和沟通。激励的目的在于满足个人成就感,提升个人价值。美国哈佛大学詹姆斯教授做过这方面研究,如果没有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发挥只不过是20-30%;如果实行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可以发挥到80-90%。沟通能够为群体和组织成员提供交流感情、宣泄情绪、缓解工作压力的机制,优化人们的心理状态,改善人际关系,从而切实了解个体的想法和需要,满足个人需要。通过这些有效的调节手段,才能充分发挥个人心理的积极因素,避免组织中个人消极的心理因素,从而提升组织效益。管理在于管人,管人在于管心。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才能获得更加明显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吴晓义,杜今锋.管理心理学.中山大学出版.
[关键词]女性 服装 购买心理 营销策略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女性群体更显示出巨大的消费能力。尤其是对于服装的消费占有比较多的比例。研究女性的服装购买心理对于女装企业如何满足消费者需求、制定营销策略、使企业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提供了理论依据。
俗话说“女为悦己者容”,服装作为人类的第二层皮肤,也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和认识的改变而不断的发展。现代的女性经济上更加独立,消费上追求新颖别致、个性品位、美丽时尚。而服装是最直接也最容易把这三个目标融为一体的表达。女性可以很容易的通过购买的服装来展示自我的个性、品位和美丽,这也是女性为何如此狂热的追求服装的原因之一,正是居于上述的原因,女性对服装的需求是很旺盛的,但也是很挑剔的。
一、女性服装购买的心理特点
“女人永远少一件衣服”就算拥有的再多,都会不满足。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尤其是对服装的追求更是疯狂。所以说“女人的钱最好赚”,这是与女性特殊的消费心理密不可分的。其心理特点主要有:
1.对自尊的需求:马斯洛需求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在第四个层次也是较高的一个层次就是对尊重的需求。现代女性有着独立的生活,独立的经济能力,能满足自己各种需求,不再受人束缚。拥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自我意识,渴望别人的尊重。在购物时,她们喜欢独立自主地选购商品,希望引领时尚,把别人仿效自己看成是一种内心的满足,特别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有时尚感,很懂商品,了解行情,善于挑选等。女性十分注重自己的外表,注重自己穿着服装的质地、品味、整体的和谐,这更是体现了对自尊的需求。她们在购买服装时会选择款式、颜色、设计,使自己看上去光彩夺目的服装,希望赢得大家的赞赏。对自尊的另一种体现则是炫耀攀比心理:在生活中有些中青年女性喜欢与人攀比,总希望比自己的亲友、同事过得更好,显得更幸福、富有。她们在消费活动中,除了要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消费需求,要求更美、更时尚外,还可能通过追求高质量、高档次、高价格的品牌服装来显示自己的档次,让别人产生羡慕与崇拜。有时甚至不是实际需求的服装,只是为了买高档次的服装来炫耀。有些女性就是喜欢消费品牌服装,只为拥有一件带有某品牌logo的服装,从而产生消费行为。
2.丰富的情感:女性消费者具有较强的情感性特征,是典型的“感性动物”。女人是水做的,既温柔又多情。感情既丰富、细腻,又变化多端、富于幻想与联想。这种特征反映在消费活动中,就特别容易在各种情感的支配和影响下,临时产生购买欲望或形成对某种商品的偏爱,尤其是在为父母、丈夫、子女等亲人购买物品时这种心理特征表现得更为突出。冲动性和从众性消费是女性时常发生的,这与女性丰富多变的情感分不开的。对于服装的购买,有时本不是需求,但经过销售员的诱导,卖场拥挤的大量人群,打折或促销的大卖场,这些情境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女性消费者的行为,从心理上认为自己有某种需求,从而产生购买行为。从众和扎堆正是女性控制不了情感的一种体现。认为人多的地方东西好,激发了购买欲望。女性心情好的时候,逛街购物是一种消遣、放松;心情不愉快的时候,逛街购物能排遣抑郁、舒缓不好的情绪。
3.求廉心理:由于中国勤俭节约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女性()对价格都十分敏感,即使是挥金如土的女性,也都喜欢讨价还价,这似乎是女人的天性。这种消费心理最典型的可能是家庭主妇。在购买商品时,通常会货比三家,如果自己所购买到比他人更物美价廉的物品时,女性们通常就会有一定的成就感,就会为自己所体现出来的理财能力而感到欣喜。因此,女性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往往会不厌其烦的挑选,全面的衡量其贵贱好坏。女性在购买服装的时候,尤其存在求廉心理,在价格上与卖家博弈,花同样的钱买更多量的东西,追求能够买到便宜的服装,也是女性消费时的一个很大的特点。
4.自我概念的影响:自我概念是指个体把自己作为客体时对自己的整体看法和感觉。消费者的自我概念拥有多种类型。即:实际的自我概念;理想的自我概念;社会的自我概念;理想的社会自我概念;期待的自我概念。罗杰斯认为,人类行为的目的,都是为了保持“自我概念”或自我形象与行为的一致性。如果理想自我、实际自我和自我形象不一致,就会产生紧张与焦虑。消费者的很多决定,实际上都会受自我形象的引导。尤其是购买服装时,会想到要适合自己的身份。女性消费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要满足自己的需要,在满足需要的时候,消费的产品的效果是要由消费者本人的体验和评价来实现的,自我概念正是在这些心理和行为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消费者的自我概念不同,其表现在购买服装行为上的特点也不同。现代女性更加自信,更加有魅力,所以,女性通常会购买与自己自我概念保持一致的服装来满足自己。女性再选择与自己自我概念保持一致的服装的同时,还追求服装的个性化,个性是指决定和折射个体如何对环境作出反应的内在心理特征。“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每个人的个性都是由其独特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所组成。现代女性对于服装总是追求自己独有的个性。服装设计的新颖、款式特别、面料的舒适度都会使女性对此产生爱好的情感,许多女性在选购服装方面,力求表现自己的个性特点、性格气质。恨不得拥有自己的专属设计师为自己量身打造独一无二的衣服来展示自我的个性。
二、企业应对女性顾客服装购买时的营销策略
充分了解女性购买服装的购买心理特点,对于服装企业做好营销有很重要的意义和启示,企业据此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是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1.制定“女性至上”的市场定位
现代社会,女性希望拥有自己的事业,在经济上独立,渴望成功。有自己的主见,希望摆脱传统观念和思想的束缚。希望脱离传统,按自己的心意生活。现代社会描述女性的主题就是自强自立。表现女性自强自立,强调自我意识的服装就更能取得她们的欢心。因此,深刻了解女性的自强自立动向的发展,就能更好的把握当代女性的消费心理。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的市场定位策略,要有“女性至上”的理念,以女性的各种需求为根本原则,根据女性的职业、年龄、收入等,确定目标顾客群体,细分市场,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迎合现代女性的消费需求。
2.体验营销,情感促销,激发女性的购买欲望,形成购买行为
体验营销是注重顾客的体验,考虑消费者情境,将消费者看成有理智的情感动物,为消费者建立一个休闲的环境,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消费者情境是指消费者或购买活动发生时个体所面临的短暂的环境因素,如购物时的气候、购物场所的拥挤程度、消费者的心情等等。女性通常被认为是感性动物,由于女性的特殊心理特点,在消费中通常是非理性消费,不在预期打算中,经常产生购买行为。商家可以在服装的广告中加入一些带有感彩的内容,动之以情;还可以利用如“母亲节”“妇女节”等等一系列的特殊节日来对服装做宣传;打折、POP广告等现场促销手段,注重销售员的服务和购物氛围,购物环境应该优雅、温馨。以此来激发消费欲望,迎合女性“富有情感性”的心理,使女性产生非理性消费。这样同时赢得了女性的信赖和忠诚。
3.制定适当的价格策略增强对顾客的吸引力
价格不仅是产品价值的体现,它还包含着社会心理价值。在购买过程中,消费者喜欢通过联想和想象,把产品价格的高低同个人的意愿、情感、个性心理特征等联系起来,通过自我意识比拟,满足心理上的需求或欲望。一方面价格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自己的社会地位、个性品味,而女性具有强烈的攀比和炫耀心理。服装企业应制定能体现这种社会特征的价格;另一方面根据女性求廉的心理特性,又必须在价格策略的制定中满足其心理需求。如使用尾数定价、折扣定价等价格策略,使消费者既能通过购买表现自我又能接受售价,从而毫不犹豫地进行购买。显然,对于高档的服装应实行高价策略,对于名牌商品打折销售,很多女性也会趋之若鹜。因此,针对女性需根据多方面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定价。
4.服装的设计紧跟时尚,突出自我概念与个性
服装的设计要注重颜色、款式及各个细节以体现当下流行时尚,以最大限度吸引女性消费者。同时,服装一定要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品牌的命名要富于有意义的联想,激发购买欲望。当然,质量是最基本的保障。显然,在服装市场上,企业必须树立创新意识, 把创新作为市场上克敌致胜、吸引需求和挖掘潜在需求的有力武器, 不断满足女性消费者追求新颖、时尚的心理需求。在对女性服装的购买行为中, 服装的色彩、款式、品质、以及品牌和购买场所都是女性消费者强化自我概念的工具, 她们在购买、消费服装的过程中, 除获得物质性满足之外, 更追求精神和心理上的愉悦和舒适,追求通过服装消费与自我概念达成一致。
5.根据女性消费者的心理特征进行服装市场的细分与定位
对于商家来说,应根据女性消费者的心理特点,就其不同的自我概念对女性服装目标市场进行细分并作出相应的市场定位,这比利用目标消费者的其他人口特征进行市场细分更加有效。从对外的推广策略、购买场所的装饰设计(包括色彩、灯光效果、香味等) , 到服装产品本身(包括品质、款式设计等) ,以及直接面对顾客的售货员, 都应当制定具有针对目标消费者心理的特定的营销策略,努力诱发女性的想象力, 使其体现出由女性的自我概念而引发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个人情趣、品位、个性、修养等, 而不应仅仅局限于最原始、最基本的功能效用。
总之,研究女性的购买心理对女装企业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有着重要的意义。女性群体是目前市场上最大的消费群体,也是有购买力、巨大潜力的消费群体,企业只有在充分了解女性的购买心理特征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不断满足女性消费的需求,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Tai,Susan H.C,Tam,Jackie L.M. .A Lifestyle Analysis of Female Consumers in Gr eater China,Psychology & Marketing:New York;May 1997.
[2]杨晓燕,解读女性消费者行为学的理论范式[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4,(4):63—66.
[3]符国群 消费者行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梁凤仪.女性的消费观[M].北京:中信出版社,1996.
[5]邓文艳.浅谈中青年女性消费特点与营销策略[J]. 消费经济,2007(2): 43—46.
[6]傅春林.当前女性市场的特征及营销策略[J]. 江苏商论,2010(11):136—138.
作者简介:
一、学习困难生的一般心理特征
1.自尊心与自卑感交织在一起
学习困难生与一般学生相比,具有更强烈的自尊心, 希望别人能理解、尊重他们,、表现为爱面子、爱虚荣、爱逞能。但是由于基础差,意志力薄弱,学习目标往往会以失败告终。想得到别人尊重,又常常不能如愿,这样自尊心很容易丢失,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认为自己各方面都不如别人,严重者会对自己失去信心。这时强烈的自尊心往往表现为:漠视一切,孤芳自赏。
2.好胜心与失败感交织在一起
学习困难生也有一定的求知欲、好奇心、好胜心,他们同样渴望成功带来的喜悦,力图摆脱学习上的困境,想获取知识财富,希望增长自己的能力。但有的由于注意品质差,理解能力不强,加之学习习惯不良;有的虽然智力发展水平好,但由于老师在教学上往往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他们的这些愿望得不到实现,导致失败的体验太多,心头蒙上沮丧、气馁、羞愧的阴影。
3.注意力差和意志薄弱双重不利因素同存
学习困难生注意力差常常表现出容易分心、抗干扰能力比较低等现象。学习时,周围一些细微的异常声音都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上课45分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强度较弱。学习困难生意志薄弱主要是指为实现学习目标和克服学习困难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性差。譬如:某次考试之后,某学生得分很低,他羞愧难当,决心发奋学习,迎头赶上,下一次一定要考多少分。可是过不多长时间,又一如既往,整天优哉游哉起来。
4.情感复杂多变
学习困难生渴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关爱帮助,以及公正平等的待遇和重视,渴望与同学、老师友好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渴望对仟个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可是往往由于学校、家庭、社会对学习困难生的偏见和批评太多,学习困难生自身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以及兴趣水平低下、不专一等,原因,这些愿望常常都难以达到,反而造成他们经常处于多疑、恐惧、悲观的消极情绪之中不能自拔。严重的继而发生情感扭曲,走向两个极端:一是表现为对现实态度冷漠,事不关己,无所谓,自我封闭,拒绝一切的沟通;二是表现为逆反对立的变态心理,处处与老师作对,时时与同学为难。
二、学习困难生心理疏导的五种策略
1.改变单纯以分数定好坏的考核评价方法,用言语淡化分数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当学习困难生在作业本或试卷上看到不理想的分数时,
沮丧的心情自不待言。教师对他们的评价不要仅仅给他们一个冷冰冰的分数,不做全方位、整体性的评价,只做单项的、局部评价,这样就能给学习困难生在错误的海洋中找到一个成功的小岛。例如:教师可以在作业本上写:“书写较清楚”,“X题做得好”,“第一步做对了,这一点很重要,再仔细考虑一下第二步如何做?”等等。帮助分析试卷时可以说:“你的思路是对的,你考虑到这句要用一般过去时,你再想想如果有助动词的情况是怎样的?”如果学生不懂,他可能会再提问,这样,他既没有产生完全成功的错觉,也没有感到完全失败。
2.从众多缺点中选择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加以解决
学习困难生往往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些教师平时不加强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不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如上课做小动作,作业脏乱差,抄袭作业等等,等到学生得了低分,便新账旧账一起算:“你上课总是东张西望,从不做笔记,作业这么差,考试从不复习……”实践表明,诸如此类的数落收效甚微。因此,教师此时应以冷静的态度去分析学生的缺点,进而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
学习困难生的缺点往往较多,很多缺点又都是相互依存。比如:小学基础差,对学习没兴趣,作业错误多,知识上漏洞大,注意力不集中,纪律性比较差……一环套一环。此时,教师应耐心地找他们谈心,让他们开口说话,听取他们的意见,从众多缺点中选择一个最重要、最不能原谅的问题加以解决,其余问题以后再说,做到不同的阶段有所侧重。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急于求成,可能最终一个问题也解决不了。
3.鼓励和表扬是学习困难生与困难搏斗的立足点
鼓励和表扬是对学习困难生正面教育的重要手段。当学生在面对一个个学习上的“堡垒”时,他们想退缩,想逃避,这时需要教师及时伸出援助之手,用热情的语言、生动的事例鼓励他们去战胜困难。在对学习困难生进行评价时,用表扬代替批评,对他们更有特殊的意义。学生每取得一点进步,都要克服许多困难,而学习困难生要付出的劳动更多。因此对他们的点滴进步,教师应感到高兴,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这种表扬不一定是一种多么高的评价,在人们看来无足轻重,但它却能给学习困难生莫大的鞭策,使他们能重整旗鼓,继续向无知和无能发起进攻。
4.慎重使用“批评”手段,就事论事,将人和事分开
批评是一种“否定”的评价形式,使用不当,容易损伤学习困难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学习困难生得了一个低分,教师如果要采取批评的方式,首先要消除他们心中的误解。他们往往会认为教师对他们的个人评价是:你的分数低,代表你无能,老师不喜欢你。基于这种误解,他们会疏远老师,在心里筑起一道防范的篱笆。因此,教师在批评学习困难生时,要就事论事,不应该说一些侮辱人格的话,如:“你太笨了”,“真没用”,“你差得没治了”等,而只要指出他们读、写、算、思路中的具体错误就足够厂,使他们明白学习的评价和人格的评价是两码事。批评得当有助于学习困难生改正缺点,端正学习态度,树立上进心。
关键词:高职 服装设计专业 毕业生 就业 心理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和就业竞争的激烈,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应届毕业生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学校不是名牌大学、自身的学习能力不高、就业形势空前严峻、与同学、恋人、家人的人际关系相处不够融洽……等等一系列的社会现实问题.高职毕业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直接关系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就业发展,面对即将到来的就业与择业,许多学生从心理上甚至感到恐慌,绝大多数学生对自己将来能否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信心不足;此外高校扩招,使本无优势可言的高职毕业生,在求职择业的道路上更是困难重重,倍感个人前途渺茫,信心丧失。为了正确引导我效服装专业毕业生就业,缓解他们的就业压力,本文对我院历届服装设计毕业生跟踪调查后进行了总结,得出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卑沮丧的就业心理
高职服装专业类毕业生就业的自卑沮丧心理首先表现在对自己的学历和学校的牌子上,相对于普通的大学毕业生,高职类院校的毕业生自卑感更强。他们觉得自己上的不是“正规”的大学,感觉自己总是低人一等。再加上招聘会企业对高学历、高层次人才的追求,更加加重了高职类学生的自卑感。
其次表现在对自己的专业能力上,有些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当问及对其对专业能力如何时,大都说“好像什么都学了,好像又什么都不会”,以至于他们对自己未来能否找到满意的工作信心不足。
这种自卑灰心的择业心理除了有个人性格因素之外,与社会环境因素也有很大的关系,目前主要行业、部门的职业准入制度尚未形成,企业用人缺乏职业资格标准和对劳动者不同学历实行不同报酬的基本规定,致使一些企业用工无标准。用人单位为降低生产成本,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大量雇佣廉价劳动力,使大量的非专业技术人员进入相关行业,造成大量的高职人才不能按培养目标就业,并受到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的压力,因而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更容易产生自卑灰心的心理。
2、盲目浮躁的就业心理
在求职择业过程中, 高职毕业生面对求职择业过程中千头万绪的事情, 心情浮躁不安,是升本科还是就业, 是暂时找个单位上班以后再调整还是找不到合适单位就不就业, 是选择专业对口单位还是挑选单位的地理位置等等问题使他们难以应付。这类毕业生没有主见, 盲目从众, 心态浮躁, 最终耽误升学或就业的最佳时机。
盲目浮躁的情绪使得学生就业时不切实际、好高骛远。他们过分强调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过分注重经济利益,不原意从基层做起。部分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对用人单位实际情况的了解,对岗位没有明确的定位,不了解自己的优劣势,在择业过程中缺乏主见,人云亦云,盲目从众,招聘会上一窝蜂地投放简历,忽略了个人条件和可能性,当遭到用人单位拒绝时心灰意冷,而当有单位有意向录用时又彷徨不定,给求职带来困难;这些毕业生往往陷入一种自设的困境,很容易脱离现实,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失落感。
3、矛盾失落的就业心理
服装专业是艺术类专业,因此,服装专业的学生像大多数艺术类学生一样,与其他学生相比较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学习过程中的高投入。这种高投入一般而言势必希望有一个高的回收。但鉴于整个社会的用人成本的大环境的影响,这种希望往往是很难实现的。于是可以想见这种矛盾所产生的失落的心情。
此外,高职服装专业学生大都怀着一个设计师的梦想,他们希望能够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希望社会给予他实现这种价值的空间和杠杆,然而社会现实中服装行业职业结构使得多数毕业生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因而当他们看不见理想、看不见未来,特别是当公平、完善的就业机制还没有形成,社会上还存在就业阴暗面的时候,更容易在毕业生此时脆弱、敏感的心里造成很大的消极影响,必定会对毕业生的个体心理产生强烈的冲击,这个时候毕业生们容易变得消极懈怠,否定现实,否定自身,否定竞争。
4、从众与相互攀比的就业心理
服装行业与其它行业不同,企业的规模一般不大,甚至有些设计公司还很小,在这种境况下,规模小工作环境不够体面的企业就成为了毕业生择业时放弃的对象,即使这些企业的效益很好,非常适合自身的发展,但他们认为自己应该找到比别人更好的单位,至少不应该比别人差,也有部分毕业生,过于向往大城市特别是沿海发达城市的生活,择业理想化色彩浓厚,对大城市、大企业和收入高、福利好、地位高的企业情有独钟,一心只想往沿海发达城市跑,这种浓厚的虚荣心态,与大众化社会需求实际发生错位,往往导致“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的局面。“这山望着那山高”,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别人的就业取向上。
5、逃避与依赖的就业心理
一部分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害怕承担社会责任, 不愿意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他们选择了逃避。许多学生把读本作为自己的一种选择,想先逃避几年再说,这种懈怠逃避心理不仅影响了毕业生的择业过程, 而且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危害。
另外一些毕业生虽然知道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但根本不予关心,每天生活在梦想之中,无论是家人的督促还是老师的帮助对于他们毫无作用,始终逃避将来必须面临就业或创业的现实。
还有部分学生是在“关爱”中长大的独生子女们,外出找工作总喜欢父母、同学相伴,或一帮学友共同应聘同一单位,希望日后相互照应,自身缺乏独立自主性和计划性,对求职择业意识淡漠,表现出消极依赖的心态,就业主动性差,择业目标游离不定,虽然接受了三、四年大学教育,但在很多事情上还是缺乏应有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决策能力。依赖家人通融社会关系,试图通过关系就业;依赖老师、学校送工作上门,总念着“车到山前必有路”;即便有就业岗位选择的机会,也要向千里之外的家长寻求决策帮助、对职业左顾右盼,拿不定主意,这种心理往往会贻误择业时机。
以上的择业心理在高职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中普遍存在,他直接影响了择业行为,以及影响了低年级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和择业的态度。因此,学校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应重视就业指导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向学生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高职毕业生应根据就业市场的要求,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健康心理保持心理平衡,从容地面对就业。
参考文献:
[1]谭宇斌.高职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择业心理特征分析[J].广西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2]秦菊英.高校艺术类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分析.
[关键词]青少年群体 消费心理 消费行为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009-01
青少年是指满13周岁但不到20周岁,即少年与青年相重合的年龄段,处于这个时期的人群的生理或者是心理都慢慢地从儿童转变为成人,他们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消费观念要比父辈们更为超前。但是,消费过程是一把双刃剑,一边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激发人们的竞争、生存、自由与开放意识,另一边也使人们产生金钱至上,对物质迷恋,怨恨贫富差距等一系列的叛逆心理,而正处于人生成长阶段的青少年的消费观念不正确,容易形成扭曲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应该研究分析青少年群体的消费心理与行为特征,为其制定正确、合理的消费观念极其重要。
一、分析青少年群体的消费心理与行为特点
消费心理即消费者在进行消费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心理特征与心理活动的过程,消费行为即消费者为获得所需求商品或劳务时的物色、寻找、购买、使用而表现的心理活动。青少年的消费心理与行为特点完全不同于其他年龄段的消费者群体,主要表现为:
(一)炫耀——符号象征性
较多青少年为了追求自己心理的满足感,常常在不考虑自身实际需求及经济承受能力的情况下进行非理性的消费,即炫耀心理。其主要表现在多数的青少年在消费时考虑的第一要素就是产品的品牌,非品牌的产品基本不会进行购买。根据2005年4月的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调查表明[1],共1150青少年参与调查,其中有77.8%的青少年进行消费时注重品牌,仅有1.8%的青少年在消费时可以无视产品的品牌。符号象征性是炫耀心理在消费过程中的表现行为,一件商品的符号价值就是它所具有的进行社会区别与彰显社会等级的功能。商品与品牌已然成为人们体现个性与自我表现的道具,成为人与人交往时的标识,也成为了一个社会群体的符号象征,这种重视商品传达的个人与社会信息的消费行为即为符号消费。
(二)趋同——消费从众性
青少年由于社会环境与自身所处的环境的影响,在消费过程中往往呈现趋同心理。趋同心理即为了使自己与社会群体保持一致性,看到其他人购买某一商品后,即使明确自己并无相关需求,也要进行与其他人相同的消费行为。有研究表明,有51.3%的青少年的消费意愿容易被统领群体的大多数人的意见影响。[2]因此,消费已然不仅仅是解决人们最基本的物质需要的行为,也是社会交流与表现的过程。
(三)猎奇——消费个性化
猎奇心理就是人们的好奇心理,对新兴事物极为敏感,对任何新知识新事物都会感到新奇,有冒险精神,敢于尝试新鲜事物,这些都是青少年典型的心理特征。在消费行为上表现出了充分的个性化,表现为他们追求时尚关注流行,又崇尚独特的风格,喜欢特立独行,他们用独立的思考方式追求彰显个性、与众不同的消费行为。
(四)广泛——消费多元化
青少年群体进行购买的商品种类繁多,因其对新产品、新技术非常敏感,接受新事物速度非常迅速,而且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购买力也不断增强,以前许多的“奢侈品”变成现在的必备品。近年来,青少年的消费方向也呈多元化发展,他们的基本物质需求已经完全得到了满足,便开始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在休闲、娱乐、旅游、知识文化等方面都将成为消费的主力军。
二、影响青少年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
(一)家庭因素
我国现在独生子女的家庭日益增多,在这些家庭中都以孩子为中心,无论是从日常饮食、作息时间、活动项目等都由孩子的需要做决定。这样就使孩子养成了不考虑家庭承担能力,不考虑价格问题,想买就买的习惯。
(二)社会因素
青少年有着相对强烈的成人意识,而且他们已经有很广泛的生活层面,使他们能不断地接受着来自不同生活层面的各种信息,这些信息较大程度地影响着他们的消费理念。大多数青少年处在初、高中的学校环境,有着同学、朋友等作为有形的参照群体,所以,学校这一因素是最为重要的社会因素。[3]为了满足同学、朋友之间的交往需要,被集体所认可,他们喜欢穿着相同的衣着,进行相同的活动;他们也有着明星、偶像等作为无形的参照群体,刻意模仿偶像的衣着打扮,产生了模仿性消费,而事实上,在青少年时间,模仿也是重要的消费特征之一。这些有形的、无形的参照群体都直接影响了青少年的消费动机及消费方式。
【参考文献】
[1]成梅.校园消费主义:名牌的压力[N].中国青年报,2005
-4-25(A2).
一、领域性与人际距离
人在不同活动中有其必须的生理和心理范围与领域。当人处在室内环境中时,总是力求其活动不被外界干扰或妨碍,这就是人的领域性。例如,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中,当人们感到其个人领域空间受到严重的侵犯时,人们往往通过向窗外看以避免目光的接触来维持心理上的个人领域空间。所以,领域行为是个人或团体,针对一个明确的空间所作的一种标志性的或保护性的行为或态度模式,包括预防动作及反应动作。然而,在室内环境中个人常需进行人际交流、接触。所以,就需要我们在做设计时对个人在人际接触时所需的距离进行考虑。赫尔以动物的环境和行为的研究经验为基础,提出了人际距离的概念,根据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行为特征确定人际距离,即分为:密切距离、人体距离、社会距离、公众距离。实际上根据不同的接触对象和不同的场合,在距离上也会各有差异。
二、依托的安全感
从心理感受来说,人总是希望有一个能受到保护的空间。所以,通常在大型室内空间中时,人们往往会有一种易于迷失的不安全感,而更愿意找寻有所“依托”的物体。例如,通常在餐厅、酒吧和图书馆等地方,只要存在着一个与人共有的大空间,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先选择靠墙、窗、或是有隔断的地方。再如,在火车站和地铁车站的候车厅或站台上,人们并不较多地停留在最容易上车的地方,而是愿意待在柱子边,人群相对散落地汇集在厅内、站台上的柱子附近,适当地与人流通道保持距离。原因就在于人的心理上需要这样的安全感,需要被保护的空间氛围。所以,现在的室内越来越多的融入了穿插空间和子母空间的设计,目的就是为人提供一个稳定安全的空间。
三、私密性与尽端趋向
私密性在室内空间中要求更为突出。私密性作为人对空间最起码的要求,表达了人对生活的一种心理的概念,是作为个体的人被尊重的基本表现。私密性空间是通过一系列外界物质环境所限定、巩固心理环境个性的独立的室内空间,如果说领域性主要在于空间范围,则私密性更涉及在相应空间范围内包括视线、声音等方面的隔绝要求。例如,日常生活中人们会非常明显地发现到,集体宿舍里先进入宿舍的人,(如果允许自己挑选床位)他们总愿意挑选在房间尽端的床铺,可能是由于生活、就寝时相对地较少受干扰。再如,就餐人对餐厅中餐桌座位的挑选,通常人们最不愿意选择近门处或人流频繁通过处的座位,而餐厅中靠墙卡座的设置,由于在室内空间中形成更多的“尽端”,也就更符合散客就餐时“尽端趋向”的心理要求。
四、从众与趋光心理
当一些公共场所内发生了非常事故或紧急情况时,人们往往会无心注视标志及文字的内容,盲目跟从人群中领头几个急速跑动的人的去向,不管其去向是否是安全疏散口,以致成为整个人群的流向。这种情况就是从众心理。同时,人们在室内空间中流动时,常常也具有从暗处往较明亮处流动的趋向。从上述心理和行为现象来看,虽然标志与文字的引导也很重要,但从紧急情况时的心理与行为来看,对空间、照明、音响等需予以高度重视。所以,提示我们设计者在创造公共场所室内环境时,首先应注意空间与照明等的导向。
五、空间形状的心理感受
不同的室内空间形状特征常会使活动于其中的人们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例如,著名建筑师贝聿铭先生曾对他的作品——具有三角形斜向空间的华盛顿艺术馆新馆——有很好的论述,他认为三角形、多面点的斜向空间常给人以动态和富有变化的心理感受。所以,空间形状在我们设计中也要注意。除此之外,色彩、材料、灯光等因素,通过视觉最直观的给人以心理感受。
首先,在一个固定的环境中,最先闯入人们视觉的是色彩,因此,色彩处理的好坏不仅影响着视觉美感,而且影响着人的情绪及工作生活效率。例如,研究发现,人置身于绿色的环境中,皮肤温度可降低1至2度,脉搏每分钟减少4至8次,呼吸减慢、血压降低,心脏负担减轻,表现出一副安静自若的神态,促使人更加冷静地对待现实。再如,单纯而鲜明的颜色对培养儿童乐观进取、奋发的心理素质,和坦诚纯洁、活泼的性格都是有益的。同时,欢快的色彩,会有助于人松弛紧张的神经,等等。这些告诉我们,只有深刻地认识到了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才能够大胆的运用色彩来调节空间的环境气氛,烘托室内的气质,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以利于身心状态的调节。
其次,不同的材料以其不同的质感和肌理表现,渲染和强化了的室内环境气氛也影响人的心理。例如,通过材料的表层的原始肌理,可以创造具有冷静的、光滑的视觉表层性的空间效果,它牵动人们的情思,使生活在其中的人具有潜在的怀旧与联想,回归自然的情绪得到补偿。再如,利用带有古朴色彩的材料及浓郁地方色彩的装饰细部与线脚来使人们对环境唤起一种“熟悉”的感觉,触景生情,寻找认同感。所以,在造型纯净化、抽象化的过程中,创造新的肌理效果,以及人们对这些肌理效果的心理效应已成为现代室内环境设计中刻意追求的部分。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灯光不仅起照明的作用,而且还是界定空间、分割空间、营造室内空间氛围的重要手段。作为现代室内环境装饰中,营造室内气氛与创造意境的“特殊材料”,它能给静止的空间增加动感,给无机的墙面以色彩,能赋予材料的质感更动人的表情。同时,光和影衬托下的环境气氛、情调给人们提供了愉悦的视觉刺激。通过光线的合理运用,划分并营造出一个优雅的环境氛围,使人对空间产生无限的遐想。那么,了解环境中人的行为与心理,对我们的室内设计有何指导意义呢?
1、认知环境和心理行为模式对组织室内空间的提示作用从环境中接受初始的刺激的是感觉器官,评价环境或作出相应行为反应的判断是大脑,因此,“可以说对环境的认知是由感觉器官和大脑一起进行工作的”。认知环境结合上述心理行为模式的种种表现,设计者能够比通常单纯从使用功能、人体尺度等起始的设计依据,有了组织空间、确定其尺度范围和形状、选择其光照和色调等更为深刻的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