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众传媒的主要形式范文

大众传媒的主要形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众传媒的主要形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众传媒的主要形式

第1篇:大众传媒的主要形式范文

【关键词】公共政策 大众传媒 对策建议

一、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制定

21世纪是信息膨胀的时代,人们每天都是通过大众传媒了解信息,在繁复瞬变的信息中筛选和过滤对个人发展与生存有利的价值观念、信息内容。大众传媒对民众具有的影响日渐壮大。

(一)大众传媒概述

“大众传媒,即当消息来源(通常是某个组织)使用一项技术作为媒介与大规模的受众进行沟通”。从过去的报纸、书刊、广播、电视到现阶段的网络、手机等,每一次变革都会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公共政策制定过程

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拉斯威尔和特纳提出政策科学这一概念,标志着公共政策的正式出现。从公共问题的输入,政府主体经过考虑转化为政策议题,再到公共政策的形成,最后到公共政策的输出执行及贯穿整个过程的监督,完成了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的使命。

(三)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大众传媒本质的公共性和公共政策天生的公共性使二者紧密的联系到了一起。在公共领域中国家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公共政策的制定,并通过公共政策管理社会、服务民众。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过程的合理性、公共性和有效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影响

(一)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制定的积极影响

(1)扩大公众参与。“在政治生活中社会公众的政治参与包括直接参与和政党参与理论参与及通过大众传媒的舆论参与等形式”。可见,人们通过大众传媒表达意见形成舆论进而对国家政治生活产生影响的舆论参与在现代社会中是一种普遍的形式。

(2)提升决策的民主性。大众传媒通过提供各种途径和手段吸引公众参与政治决策,使分散的潜在的公众意愿和要求转化为明确集中的决策要求,再将政府的决策信息公开透明地传达给公众,并把公众意见反馈给决策者,使决策层可以充分了解公众的意见,能够不断对决策进行调整。

(3)监督政策制定权力。大众传媒监督是对政府构成监督的重要因素,它运用群众舆论力量来纠正偏离正常轨道的决策行为,是现代民主政治中权力制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于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不具有强制性。

(二)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制定的负面影响

(1)对经济过分追求可能损害受众利益。大众传媒的功能之一是监测让人们及时了解社会的真实情况,但是在传媒实现产业运作后资源消耗主要依靠广告收入得到补偿,这使得传媒内容和方式容易受到广告活动的影响和制约,也直接影响到传媒的这一功能。

(2)可能导致信息失真。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对公众生活的渗透,使得公众依赖于从中获取信息根据新闻媒体确立自己的看法,大众传媒就通过报道或不报道某个议题突出报道某些议题和按照一定的优先顺序来对议题进行不同程度的报道,从而影响公众的判断出于利益需求或其他动机。

(3)可能影响正常的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大众传媒承担着公众与政策制定者之间信息沟通的作用,因此,任何不实的报道或者任何有倾向性的报道评论都有可能给公众与政策制定者造成先入为主的偏见,从而影响正常的政策过程的进行。

三、大众传媒影响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大众传媒是一种工具,本身没有好坏的属性。大众传媒的主体由于其各自的利益追求,在利用大众传媒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特别的社会现象,这对于公共政策的科学制定、有效执行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一)媒体缺乏独立性

大众传媒作为公益性媒体,政府本着“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方针推进改革,但现实情况是政府对大众传媒管制过于严重,媒体对政府依赖性大。

(二)过分迎合受众,媒体公信力受到质疑

媒体市场化以来竞争日趋激烈,广告收入成为补偿成本和资源消耗的主要方式。为了提高广告收入,迎合受众,媒体高举文化消费主义的大旗,娱乐、社会新闻泛滥成灾,甚至传统的严肃新闻也走上了娱乐化的道路。

(三)缺乏完善的法律规范及行业自律

大众传媒是社会规范的重要传播载体,社会成员正是通过大众传媒等信息传播载体实现对社会规范的认知与服从的。然而,由于我国媒体产业刚刚发展起来,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自律,使大众媒体在新闻传播中极易产生寻租行为。

四、大众传媒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建议

我国现在进入社会整体的转型时期,这对我国的大众传媒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一)推动我国传媒体制改革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原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市场对传媒产业发展的时代要求。因此,2003年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文化产业改革,其中作为文化产业核心的大众传媒也开始了新的变革。公益性的传媒将由国家主办,实行新的事业单位体制进行规划和管理。而盈利性的传媒进行去“事业化”的体制变革。

(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中国在宪法、刑法和民事诉讼法中还缺乏专门的法律条款来保障这种自由,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主观随意性,一些干部在运用权力时随意践踏了这种自由,而一般的公民也难以通过法律保障自己的权利。

(三)加强大众传媒的行业自律

构建大众传媒的伦理体系,首先要明确大众传媒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人的生存量,其核心价值及意义是发挥传媒告知、引导、宣传、监督、教育、娱乐和服务的正面价值,其所追求的伦理原则是真实性、正义性、适度性。只有基于这些,才能解决大众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和传播受众的伦理道德建设问题。

第2篇:大众传媒的主要形式范文

现代大众传媒对现代文学的强势介入要通过大众传媒的观念对中国现代文学观念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表现出来。这种影响首先表现在国民的启蒙性上,无论是新文学的文化启蒙还是市民文学的道德启蒙,中国现代文学有别于古代文学的重要特征就是强烈的社会批评和国民教育的价值观念。文学创作是启蒙国民的启蒙书,作为社会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现代文学的文学观念与主流媒体的舆论导向是一致的。现代文学创作的基本思维是眼前的现实社会,这与大众传媒记载实施、传播信息的核心一脉相承,这也就决定了大众传媒的写实性、新闻性的问题特色。作家们的思维可能完全是将文学创作看作是大众传媒,其创作思维都带有明显的借鉴大众传媒的痕迹。中国现代文学以其平民性为重要特征,突出地表现在平民生活的描写和白话文体的运用。平民性为大众传媒的生存提供了重要的群众基础。

2、现代大众传媒对文学创作的传播形式的影响。

文学创作早已形成产业,既然如此,就必然与作家产生契约关系。于是,专门以创作文学为生的职业作家应运而生。职业作家的出现对无疑对文学创作传播方式构成了深远影响,现代传媒代表着相对独立的公共舆论,它给作家们相对独立的人格空间。在传媒手段完全市场化的前提下,作家完全可以根据自身对社会和人生的看法尽情表达态度。中国现代文学作家们能够从各自的文化立场和做人的标准对主流意识形态进行批评,没有相对独立的现代大众传媒根本不可能。现代职业作家把文学创作当作生存和发展的手段,就必然让创作适应于市场的需求,其中所产生的强烈的创作动力是不言而喻的。

在市场的逼迫下,作家们为了能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拼命提高个人写作的质量,以求让自己的文学作品占据更大的同行市场,市场直接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格局。另外,职业作家作为自由写作者,有着较为独立的思想个性和文学表达方式,但又离不开大众媒体的存在,大众媒体所形成的风格又反过来制约着它周围作家们的思想观念。大众传媒有如此重要之地位,中国现代文学作家对其重视程度也是相当的,没有它,作品就无法传播,何以谈起创造经济效益。

3、现代大众传媒对文学创作的表现形态的影响。

大众传媒给现代文学增添了很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实质上就是新闻化了的文学变体。如通讯报告、杂文和报告文学都是典型的社会新闻的文学化文体。除此之外,书评、影评等也成了现代文学散文门类新的品种。这些新文体随着现代大众传媒一起诞生,一些作家以其优秀的作品为这些新文体增添了更多的文学因素,当作家们要借助大众媒体表现自己的文学作品时,就必然要对大众传媒的一些形式进行文学化的变革。

第3篇:大众传媒的主要形式范文

关键词:大众传媒; 价值形塑; 思潮引领

当下我国正处于特殊的历史阶段,面临着体制大转变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任务。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为社会思潮的活跃、社会价值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可能。大众媒体作为社会价值形塑与思潮引领的重要载体,必须要面对时代提出的新挑战,明确自己的目标,不断突出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力、提高理论透析,不断扩大大众媒体的辐射力、强化预见力,积极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1 大众传媒对价值形塑与思潮引领中的控制功能与作用机制分析

1.1 大众传媒通过舆论导向实现对社会的价值形塑与思潮引领

大众传媒舆论导向机制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对价值形塑与思潮引领最主要的载体和工具,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主要通过导向与监督的途径来完成。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主要通过向公众传播和宣传一系列约定俗成的社会道德规范、价值规范、行为规范来促进社会价值的塑造与思潮引领;通过宣传法律、政令来呼吁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社会规范。另一方面,通过向社会宣传国家提倡的价值体系、认识信仰的方式来实现在价值形塑造中引导社会选择正确的价值观念与方式。大众传媒通过自身优势的媒体传播路径,号召全社会模范遵守社会秩序。

1.2 大众传媒通过舆论监督实现对社会的价值形塑与思潮引领

舆论监督对价值形塑造与思潮引领的途径主要是向社会曝光一些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违法、违纪行为,引起社会的重视与关注;另一方面是对一些不法、不良行为施加舆论压力。通过以上两种途径增强价值形塑与思想引领的功能。

1.3 舆论导向与舆论监督对价值形塑与思潮引领的作用机制

作为大众传媒的重要手段,舆论导向与舆论监督主要依靠两种机制对社会形形塑造与思潮引领发挥作用。一是:通过舆论导向与监督在社会公众自发形成导向监督机制,这种舆论机制体现为社会中的自我控制与自我组织、自我调节。具有社会成员认可程度较高、控制成本较低的优势,同时存在控制范围较小、方式手段单一的劣势。二是在社会组织体系中形成一种有意识、有针对性的舆论导向与舆论监督机制,也就是大众传媒舆论机制。这种机制是通过大众传媒发挥对社会成员与社会运行的导向功能,具有主动把握社会成员、主题明确的优势。

2 大众传媒在社会价值形塑与思想引领中的特征分析

大众传媒对社会形塑与思潮引领表现出以下几点特征。首先,大众传媒重点从舆论学、传媒学的角度来强化传媒的宣传作用与价值导向功能;其次,大众传媒注重在价值形塑与思潮引领中注重研究信息获取方式、途径、以及传输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伦理价值取向。再次,注重从大众媒体的文化特征入手,加强文化研究,对大众传媒在构建表达社会价值与思潮引领中的文化观念与意识形态取向。最后,大众传媒紧跟时展,紧扣社会特点,通过关注政治、经济、社会领域中最新动向实现对社会价值和思潮引领的控制。

3 大众传媒对价值塑形与思潮引领的路径分析

3.1 不断突出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力、提高理论透析

大众传媒对社会价值形塑与思潮引领的过程中,要重点突出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力和理论透析度。做为思潮引领的重要载体,大众传媒必然会体现出强烈的阶级性。因此大众传媒必须要坚持正确的舆论方向,在舆论导向中坚持对全社会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导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导向、进行科学发展观与促进社会和谐导向的力度,发挥大众传媒在促进社会价值形塑与思潮引领中的积极作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就是要大众媒体能够准确的运用合法途径,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进行宣传,全面反映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主流意识和价值观念,引导社会形成积极、健康的思潮环境。

理论透析力,就是要大众媒体能够准确分析我国处在的特殊历史时期,仅仅握住社会思潮极为活跃的时代脉搏,在各种思想文化大碰撞的国际国内背景下坚持提高认识的主动性,运用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指导思想来研究社会价值塑造中问题,运用的立场和方法来解决思潮引领中的问题,积极寻找因对社会价值形塑与思潮引领中的对策。

3.2 不断扩大大众媒体的辐射力、强化预见力

大众媒体一定要不断强化自身的洞察预见能力。因为社会思潮在社会变革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社会变革的思想先导;一切社会变革都是由前期隐形或非主流的思潮逐步引发的。作为社会思潮的重要载体,大众媒体必须要强化预见能力,要强化社会思潮的各种细微变化,坚持用敏锐的眼光、发展的眼光提升洞察社会思潮的演化趋势,对一些前期的、隐形的社会思潮要向国家相关部门及时通报。扩大大众传媒的辐射力度,就是要求大众媒体在社会价值形塑与思潮引领的过程中提高目标锁定的能力;在媒体辐射中坚持媒体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原则,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结合,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到传播到人民群众心中。在辐射过程中,大众媒体要不断提升辐射的风格、提升辐射的水平,坚持用独特的触角仅仅站在社会发展的最前沿,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及时搜集社会思潮的源头与动向。只有坚持大众媒体在社会价形塑与思潮引领中的预见力与辐射力,才能重发发挥大众媒体的强大作用力。

参考文献

[1] 罗志勇,潘鸣. 论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168-170.

第4篇:大众传媒的主要形式范文

【关键词】哲学;大众传媒;政治文明

随着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全球传媒时代和大众传媒社会已经到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大众传媒相关联,政治领域也不例外。大众媒介从上层建筑的角度常常被人们看做是政府控制和管制民众的舆论工具,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众传媒的价值性。对于大众传媒对民主社会构建的作用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论研究,但是不论是从历史根源、基本概念还是价值拓展方向等方面都仅仅是初级阶段,还需拓展更大的学术空间。

一、大众传媒简述

人类历史中,发展和传播是一直存在的范畴,但是发现这个范畴却是在现代社会,从此时起,大众传媒成为了介于私人领域与国家之间的公共领域,从事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播,通过这些方式来影响有关公众利益的政策形成[1]。大众媒介活动成为了社会实践的一部分,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对大众传媒在哲学视角下的规律性研究

在当今时代,大众传媒的发展日趋多元化,对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等各个方面的积极作用越来越显著,但在此同时,传媒手段的多元化给大众传媒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大。我国的大众传媒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应该遵守哲学的原则,保证其健康长久的发展。

2.1将唯物主义作为大众传媒相关活动的出发点。哲学中提到“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也就是说,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于客观存在事物的主观反映[2]。

2.1.1客观性是大众传媒活动中必须坚持的原则。《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曾指出:“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报道)在后,这是唯物论者的观点。”事实作为大众传媒的客体,存在于大众传媒活动之外,不依赖与人的感觉而存在,并不能说明这个事实不存在。大众传媒坚持客观性原则也就是说基于事实存在的客观性要求,大众传媒活动要杜绝杜撰。人是大众传媒的主体,对客观的事实会通过人脑进行一定的加工,对新闻的筛选和鉴定,通过采访、写作、修改和润色的各项工作完成对新闻的创作。在这个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守客观规律性。辩证法中指出,要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但是在这个发挥的过程中要尊重客观事实,依据客观规律办事。

2.1.2报道的时空性是大众传媒的重点。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就是时间和空间,由新闻的客观性原则决定,新闻的基本属性就是时间性和空间性。“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更加强调“新近发生”,“新”字不仅是指事实所发生的时间,也是新闻报道的时间。空间性是新闻的另一个存在形式,曾经评论过地方小报刊登新闻的顺序,一般都是从乡、区、县、省、国内、国际这样一个距离上从近到远的顺序,这就是新闻价值根据距离上的轻重缓急安排,反映了新闻事实的空间性。

2.2大众传媒活动要坚持唯物辩证法。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就是对立和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实质。矛盾具有两方面:同一性和斗争性,概况这种对立统一为“一分为二”,也就是说对任何一个新闻报道,都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采用一分为二的态度,避免新闻的浅薄,甚至脱离事实。

2.2.1新闻报道要做到主客观的统一。新闻报道要对所发生的事件进行选择性报道,这一选择的过程就是新闻传播者带着自己的主观因素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新闻传播客观事实的同时,是在表达传播者的主观意识;新闻陈述的是客观事实,但是在稿件的传播过程中一些技术处理渗透着传播者的主观意识。

2.2.2大众传媒要实现现实、历史统一。物质世界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发展当中,任何事物都会发展,历史是现实的过去,事实是以后的历史,大众媒体报道客观世界的方方面面,留下了历史的记录,实现了现实与历史的统一。

2.2.3大众传媒要实现本质、现象的统一。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就是本质与现象的哲学范畴,人的认识在反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也反映着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

三、大众传媒在哲学中国化角度下的功能

政治、经济、文化是构成人类社会这个有机体的主干部分,大众传媒则当之无愧的成为了有机体的血液循环。大众传媒用自己的方式促进了社会信息的沟通,让社会这个有机体能够协调。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也是现代社会所必须的[3]。大众传媒通过架起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理性桥梁而进入大众政治领域,因此大众传媒就具有了政治哲学方面的价值。一方面,国家通过大众媒体得到公民的政治见地,得到人们对国家的支持;另一方面,大众媒体也是公民采用政治和意见的途径,实现了公民的权利,捍卫大众的利益。这在深层次上就进一步的对实现民主政治理想、坚信平等自由观念、深化人权保障意识、实现公平正义起到了促进作用,这就是大众媒体的政治哲学功能。

四、大众传媒与中国政治文明建设在哲学角度下的关系

4.1大众传媒对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作用。人类文明的主要标志就是政治文明,而政治文明又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保证,是物质文明发展的社会条件和政治保证,是精神文明发展的决定因素,三个文明共同发展才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发展。大众传媒是一种大众领域,是一种强大的体制外的社会力量,能够发挥出体制内不能发挥的作用,大众传媒可以通过广泛的方式宣传自由、平等、民主的精神,推动政治文明的发展,为中国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体制外的强大思想支持;大众媒介提供了平台,让群众可以通过自由言论和理性论证来参与到国家事务中,对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拓宽了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途径。

4.2大众传媒在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中的责任。由大众传媒的性质决定,在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中大众传媒担当着自己的责任。人民真正做到当家做主必须全部参与到各种国家事务的管理中,除了体制的保障外,还需要更为广阔的参与平台。在保障人们民利方面,大众传媒担当代言人的责任,即是可行的更是必然的。

总 结

大众传媒的形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日趋多样化,更多更深层次的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的领域。用哲学视角对大众媒体在中国的发展的剖析非常重要。我国现在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本文总的分析了大众媒体在哲学思想下的价值和遵循的原则,结合国情分析了大众传媒对于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贾风.视野・论域・方法――哲学中国化问题研究的三个方法论问题[J].哲学研究,2012,03(09):19-24.

第5篇:大众传媒的主要形式范文

一、相关概念概述

1.教师权威

教师权威是教师教育权威的简称,概括而言,教师权威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使学生信从的力量或者影响力[2]。由于研究者所处角度、所持标准的不同,教师权威有不同的分类。如,沃勒将其分为“制度指导”与“个人指导”两个概念;克里夫顿和罗伯兹将教师的权威划分为四个层面,分别是法定的权威、传统的权威、感召的权威和专业的权威四个层面[3]。众所周知,教师具有多种角色,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主要扮演着“教书者”和“育人者”的角色,但同时在学生面前,教师也是一名成人。笔者以教师所扮演角色为依据对教师权威进行分类,将教师权威分为:作为教书者的权威、作为育人者的权威以及作为成人的权威。

2.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渠道,使用各种信息传播方式向社会成员广泛传播消息所形成的社会信息网络[4]。大众传媒包括多种渠道,如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网络等,这些媒介在信息传播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电视与网络。大众传媒因其传播媒介的差异而呈现不同的特点。总体而言,当前大众传媒的特点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易触及性,即大众传媒触手可及;二是广泛性,大众传媒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三是开放性,大众传媒对大众保持着一种开放的态势,人人可及。

二、大众传媒与教师权威的消解

教师权威来源于教师的知识、社会的认知等方面。大众传媒影响着信息传播的形式以及人们的社交过程。大众传媒对于教师权威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教师权威的消解而言,大众传媒对教师权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教书者权威的消逝

教书者是指教师扮演着知识分子的角色,在这个意义上而言,教师是一名知识分子,其权威主要来自于知识,更进一步说,是来自于知识的稀缺性。在中国历史上,无论官学还是私学,人们对教师的要求首先是拥有较为丰富的知识。如令人称道的孔子,学问广泛,知识渊博[5]。汉代太学要求博士要有丰厚的知识。虽然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知识有所传播,但整体而言,囿于社会经济、政治条件的限制,并非每个人都能轻易地获得知识。因此,知识成为知识分子的专利,教师能在一定程度上垄断知识。与此同时,学生向学的主要目的是学量的知识。这是因为雄厚的知识基础对于其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加之社会发展缓慢,知识具有较强的延续性,因此,教师掌握的知识就成为人们渴求的对象,学生也会为教师的知识所折服。这些就在无形中增强了教师的知识权威。

但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大众传媒承载了极其丰富的信息量,而且对学生而言,大众传媒触手可及,大量的知识可以从网上获知,知识不再是封闭的。因此,教师不再是知识来源的唯一渠道,甚至也不是知识来源的主要渠道。其次,大众传媒中的一些传播媒介因生动有趣而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如知识可以通过电视或者计算机的动画图像、生动的视频等形式进行传播,相对而言,比教师的传递方式更生动、更活泼。这就进一步消解了教师由知识构建起来的权威,教师“知识上位者”的角色进而也就逐渐消失。

2.育人者权威的瓦解

众所周知,教师是社会的代言人[6],其承担着促进学生社会化的任务。教师按照社会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教育,社会也因此赋予了教师相应的权利,并对教师的这种权利进行保障。一般认为,社会以制度的形式赋予了教师权威,即制度权威,包括社会传统文化观念和法律制度[7]。笔者认为,除了这两个方面,社会还通过人们当时对教师的认识为教师赋权,而且,这种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权威。从传统文化观念上讲,我国是一个尊师重教的国家,“天地君亲师”的地位排序生动地证实了这一点。除特殊历史时期之外,这种观念一直存在于人们的脑海之中。在法律制度方面,为了保证教师教育学生行为的正当性,我国政府制订了专门的法律条文。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在学生教育方面,教师拥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以“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的权利。这些法律条文在规定教师权利的同时也给予了教师作为教育者的权威。人们对教师的当时认知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如“”时期受整个社会潮流的影响,人们就将教师视为“臭老九”,教师基本上没有来自于社会的权威。

当下大众媒介对于人们如何看待教师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电视以及网络这两种传播媒介。观众在观看这些媒介所呈现的事件时,由于这些媒介的特性及其娱乐化追求,“观众们并没有什么机会分出几秒钟进行一些思考”[8],在无法思考的前提下,观众往往在无形中接受了这些事件。近段时间以来,教师殴打、辱骂学生的事件屡见报端。就笔者的经历而言,这些事件并非近期才有,但是这些事件近期才被不断报道。由于大众传媒的广泛性特征,这些报道让人们逐渐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些负面的教师形象。这并不是说相关事件不能被报道,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即很少有观众意识到这些事件只是教师队伍里的个别现象。在这些报道中,有一部分甚至是歪曲捏造的报道(在笔者的一次田野调查中,一位教师就举例说明了歪曲报道的事例)。在这种传媒的影响下,人们对教师的评价较低,进而教师获得的社会支持也会相对减少,其作为教育者的权威处于不断瓦解的状态。

3.成人权威的消弭

成人权威,主要是指教师作为一名成人,面对儿童时所具有的权威。这种权威来源于成人身份,成人身份产生于成人与儿童之间的距离。尼尔・波兹曼认为,这种距离往往是由成人所拥有的秘密造成的。在印刷时代,成人的秘密主要体现在印刷品中。一方面,学生无法轻易地获得这些印刷品,由此,成人能相对地保持一种较高的权威;另一方面,为了获得这些秘密,儿童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如识字、认真地阅读等。“儿童既要有识字的能力,又要懂得举止得体才能赢得成年”[9],因此,这就增加了成人的权威感。

但是,当前的大众传媒将信息的接受变得简单化,电视、计算机以及一些图片报道媒介往往是通过“视觉形象的形式而不是语言”[10]来传递信息,这种传播方式不需要太多的理解能力,因此儿童就能够很轻易地接受到其所传达的信息。其带来的结果是:对于儿童而言,成人基本上没有什么秘密,因为只要儿童想知道,他们总能有方法得到这方面的信息。而且通过大众传媒,儿童也认识到,成人世界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美好,成人有时也会很软弱,成人世界也有肮脏的一面。信息的开放性使成人与儿童慢慢地趋于一致,成人身份逐渐丧失,进而教师作为成人者的权威也日益消弭。

三、重构教师权威

良好的教师权威对于教育教学的开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面对大众传媒所带来的教师权威消解,笔者试图通过一定的探讨,找出较为可行的方式,重构教师权威。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重构教师权威不是教师或者社会某个机构的责任,而是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参与。

1.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

目前,知识较为普及,学生随手可得。即使教师加强自己的知识学习,也未必能在知识上超越学生。通过占有大量的知识来树立教师的权威已经成为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因此,教师应该意识到自己无法做一个“知识上位人”,进而需要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重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引导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如苏格拉底一样,帮助学生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知识。正如下面一段话所言:“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表现在传递知识上了,而是越来越多地表现在激励思考上,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11]此外,教师应该在知识的创新及应用方面做出努力。学生虽然习得了知识,但他们在知识的应用方面往往有所欠缺。这是当前大众传媒无法完成的一项任务。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应是启发性的、引导性的、建设性的,而非传授性的。

2.大众传媒从业者的报道应客观真实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大众传媒将会越来越广泛,它们对人们的影响也会进一步扩大。因此,大众传媒在报道时应该注意全面客观。一方面,大众传媒可以就一些教育上的恶性事件进行报道,引起相关方面或者社会的重视,促进事情的解决;另一方面,大众传媒应该宣传一些行为良好的教师,引导人们学习仿效。大众传媒应该充分挖掘先进教师的先进事迹,为大家提供学习的榜样。同时,这也能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更重要的是,这有利于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第一种报道方式只能让教师注意底线,而第二种方式却为教师树立了楷模,形成一种相对较高的标准。这两类方式并用不仅能防止教师权威的瓦解,同时也有助于整个教师群体的良性发展。因此大众媒体的报道要全面。此外,对一些恶性事件进行报道时,大众媒体应该站在客观中立的角度上呈现事实,而不能为了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而随意捏造,歪曲报道。当然,客观报道需要每一个传媒者的道德自律。

3.社会应该保护成人的“秘密”

作为一个成人者的权威是教师权威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重构教师权威,我们应该适当地保护成人的秘密,这也有益于儿童的良好发展。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对大众传媒进行管理,保证信息的适当性,以免对儿童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对信息进行分类,对不适合儿童观看的信息进行细致的标示,同时对儿童家长进行教育,让他们了解分类的内涵以及预防措施等。其次,大众传媒从业者应该恪守职业规范,对于节目中可能出现的后果予以充分的考虑,尽量防止不良影响的产生;在具体实施上,这有赖于家长及相关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家长以及社会相关成员应该对儿童接受的信息进行审核,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在儿童面前保持一个成人的形象,防止自己的言谈举止传递秘密,更不可向儿童提供一些类似的工具或者渠道,尤其是一些盈利机构。

面对大众传媒所带来的教师权威消解,我们不能持过激的态度,如盲目地否定一切大众传媒或者采取躲避的态度。相反,我们应该进行充分分析,在顺应时展方面积极地进行转变,同时,有效地利用大众传媒的积极方面,促进教师权威的重构。

参考文献:

[1][6]爱弥尔・涂尔干.教育及其性质与作用[A].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1-23.

[2]张良才,李润洲.论教师权威的现代转型[J].教育研究,2003(11):69-74.

[3]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207-210.

[4]夏义.试论大众传媒的德育功能[J].探索,2000(5):78-80.

[5]黄济.雪泥鸿爪:黄济教育文选[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27.

[7]陈艳,林清华.中小学教师权威的弱化与重构[J].当代教育科学,2003(18):7-10.

[8][9][10]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M].章艳,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89、245、245.

第6篇:大众传媒的主要形式范文

基于津鲁新鄂豫四省一市的大众传媒与民俗体育关系度调查

每个城市、地域在其形成和发展当中都积累了其特有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包括了政治、历史、经济、文化、宗教、风俗等形态。民俗体育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展现着他独有的魅力。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不同地区民俗体育发展传播过程中,大众传播媒介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并运用逻辑分析法对所取得的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此外我们还就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和调查结果的结论性论证,专门对上海体院的肖奂禹教授,北京体育大学的张玉田教授,南开大学的赵航教授,天津师范大学的刘卫东教授进行了访谈。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针对天津市、山东、新疆、湖北、河南五个地区,综合5000名受访者的调查结果。调查时间为2011年2月-3月间,调查过程中,我们将各地区民俗体育参加者作为主要调查对象,同时,为了检验民俗体育受大众传媒的影响程度,我们也对部分普通“体育人口”进行了调查走访。调查采取访谈方式进行,按照事先设计的问卷,围绕我们关心的问题采取问答方式进行。由于时间、经费、人力所限,我们只在每个地区采样1000个,虽然不能反映所有常住人口的全貌,但由于我们有意识地在年龄、性别、职业进行平均分配,所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调查结果的可靠性。由于我们是利用寒假进行的调查,而且采取的是集中调查的方式,因此受访者中学生的比例偏大,这当中主要是大学本科生和高中生,但是从学历结构上看除本科占比较大外,初、高中学历亦占有较大比例。从年龄角度来看,30-50岁的比例达到50%以上,较为集中。籍贯分布除天津的人员分布较为分散外(这与天津作为大型城市流动性人口较多有关),其余四省籍贯基本均衡。因此,我们认为本次调查的对象选择基本符合民俗体育参加者的情况,尤其是符合各地区体育人口分布的基本情况,应为有效调查。

2调查内容

2.1民俗体育参与度调查

根据表2,我们不难看出,参加过民俗体育的人数还是占大多数,只有18.8%的人从来没有参加过民俗体育。但是经常参加民俗体育活动的人所占的比例并不乐观,只有20%的人经常性的参加,剩余的人都是不经常或偶尔参加。从传播学的观点来看,民俗体育的传播范围相对比较广泛(从不参加的人口比例不足20%),但是传播的效度不够,这从偶尔参加和不参加民俗体育活动的对象超过50%中可以得出结论。

从表3可以看出,跳绳、放风筝,踢毽子这三种民俗体育是在这五个地区比较流行的项目。跳绳、放风筝和踢毽子这三个个项目参加比较容易,对活动器械的要求也比较低,是民众比较喜爱的民俗体育项目;太极、武术和气功是比较受男性欢迎的项目;龙舟由于条件限制,参加的人数并不多,在河南和湖北,参加龙舟的人比较多,这大多是由于南方河流相对较多和纪念屈原的习俗,使得这项民俗体育项目得以广泛流传,但是在北方,例如山东,天津这些地方龙舟活动相对较少,这也是民俗体育地域性特点的表现;踩高跷是参人数与最少的民俗体育项目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是踩高跷的技术难度比较大;其他民俗项目就根据各地民俗文化的不同,形成不同的特色:山东有扭秧歌,天津有舞狮、杠箱、中幡、高跷、旱船、舞龙、摔跤、抖空竹等,因地而异。综上,民俗体育参加者在我国体育人口中比例偏低,项目参与度随项目的专业性、地域分布变化体现出明显差异,这在充分体现民俗体育的草根属性的同时,也表明其传播的局限性。

2.2民俗体育传播途径分析

在了解了民俗体育参与对象的基本情况后,我们对其中主要参与者的信息获取途径进行了调查,从中探究大众传播媒介对民俗体育的影响力度。(1)大众传播在民俗体育的传播活动影响力偏低。这可以从大多数人都是通过社区体育和人际传播的过程中获取民俗体育信息中得出结论。(2)大众传媒在影响民俗体育的形式上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报道内容单调,形式简单是各种媒体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表5中各种报道形式的统计中“新闻报道”和“知识性信息”占信息形式的比例达到55.6%,而其它形式则占比较低。从媒介传播的一般规律上看,信息传播形式、角度对于信息的有效到达率有着直接影响。(3)报道数量上明显不足,信息到达率明显偏低。表7说明在众多的媒体形式当中,50.8%的受调查对象偶尔能够看到的关于民俗体育的信息。因此证明了我们的媒体对民俗体育的关注度和报道量还不够。这也从一个方面表明,民俗体育参与度较低,与大众传媒对于民俗体育报道的重视程度密切相关。

2.3受访者对大众传媒相关报道和民俗体育开展情况的评价分析

既然我们已经掌握了公众对民俗体育信息获取的途径和关注程度,那么如果加大大众传媒对民俗体育的宣传报道力度,是否会对民俗体育的推广与传播产生直接的影响呢。通过对表8、9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大众传媒对民俗体育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力。有33.8%受访对象会因媒体报道而去尝试某种民俗体育形式。这说明有部分受调查者认同媒介的引导作用。

(2)大众传媒在对民俗体育宣传方面还很欠缺。“不知道”的比例高达44.2%,表明至少2个结论,一是受访对象从媒体获取民俗体育信息的几率较小,因此无法作出判断;另一方面,受访对象对从媒体获取相关信息有一定的期待度,大家有一定的尝试意识,希望感知自己是否会因大众媒体对民俗体育的关注而受之影响。

(3)表9是对被调查对象关于媒体影响力的感知性调查。由高到低的排序依次为:电视、网络、报纸、杂志、广播、手机。除电视和网络以外,其余媒体的受众占有率接近。这表明影响受众的媒介形式中既有传统媒体,也有新兴媒体,导致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接触动机和渠道方便性。电视的娱乐属性是种受众群体都认可的,因此追求娱乐的原始动机会有效促进电视媒体的媒介接触。而网络媒体虽然受到一定条件限制,但是其媒介整合的多用途性使得它成为受众的重要选择。表10是综合四省一市的受调查对象对民俗体育开斋状况的认知统计,54.8%的人认为民俗体育开展的一般,而认为开展较差的达到了26.8%。虽然被调查对象在此仅仅提供的是主体印象,但是“很好”和“较好”的认知率不足13%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广大民众对民俗体育的陌生和距离。这一方面表明我国民俗体育面临的困境:信息危机、形式危机、传承危机、传播危机并存;同时也表明民俗体育的发扬光大还有着很大提升空间。

四省一市的数据比较分析

媒介的发展与影响力与社会经济水平,受教育程度,社会开放程度有着密切关系。下表中将受调查对象在同一调查项目下,使用数理统计方法按照地区分布进行了横向比较,以期得出统计因子的量度区分,并对不同地区的相关数据差异进行分析。上述统计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从纵向角度,各调查问题的数据内涵已经在前文中进行了分析、解读,再此主要从横向角度对不同地区的同一统计因子进行差异比较。

1受调查对象对民俗体育的认知度较高

综合四省一市的调查,民众对民俗体育的认识和参与处于较高水平。综合我国关于体育人口的统计数据:我国体育人口占常住居民人口的比例为31.2%,而我们所调查的体育人口中参与民俗体育活动的比例为“经常”20%,如果加上“不经常”和“偶尔”的选项这个比例可以达到81%,按照这个比例测算,中国国内有约四分之一的人口对民俗体育有接触经历,有超过十六分之一的人口经常参与各种形式的民俗体育项目。四省一市中新疆的参与度相对较高,其中“跳绳”和“踢毽子”的参与率又处于相对高位,这与项目的易参与性和对环境要求简单有很大关系。

2大众传媒对民俗体育传播的力度不够

受调查对象中只有14.8%的是从大众媒介获得关于民俗体育相关信息的,而社区体育和人际传播所占比重高达64.8%。这一方面反映出民俗体育在传播过程中仍然较多依照传统文化传播的途径与手段,同时也说明大众传媒对民俗体育关注的力度还很不足。这可以从受调查对象的到达感知上得到反映,感觉媒介传播民俗体育信息的数量为“偶尔”和“基本没有”的比例合计为90.8%。这当中大众传媒影响较大的是天津,这与天津作为直辖市媒体资源相对发达有关,而新疆地区的占比最低,这也与边疆地区信息传递欠缺有一定关系。

3电视和网络在民俗体育的媒介传播中占据主导地位

受调查对象中50%以上的人认为电视和网络的影响力较大,相对于其它媒介形式而言这两种媒介因其传播形式和特点而占据了信息传递中的较大“带宽”。究其原因,电视的图文并茂,老少皆宜使得它成为受众群体最广阔的媒介形式;而互联网则是作为新兴媒体,因其互动性、参与性强,表现形式多样化而紧随电视之后。天津山东的电视影响程度最高,达到14.4%,而网络的受众认知度出了湖北以外都超过10%。这表明,适应社会发展潮流,技术先进、受众接受度高的媒介形式应该是我们传播民俗体育的首要选择。

从横向的角度对津鲁新鄂豫五地的民俗体育发展情况,大众传媒影响力、影响方式和效果进行比较。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天津与其它地区相比,大众传媒对民俗体育的传播力度较大,这从第5、6、7、8、9项统计项目中可以得到体现。这表明,天津作为沿海城市,体育信息的传播相对发达,大众传媒对于体育文化的深度解读也领先于其它被调查省份。这既让我们对天津的体育信息传播的合理性感到欣慰,也让我们意识到多数省份对于体育信息的传播还局限于赛事、明星的热点上,还缺乏对体育文化的深入挖掘。当然,天津的领先优势也并不明显,这也表明我国大众传媒对于体育信息的报道整体上还处于欠发达阶段,追求眼球效应的急功近利仍然左右着我们的媒体。

前景与展望

1大众传播媒介对民俗体育的关注亟待加强

在计划经济环境下,媒体的宣传或者报道的根基植根于国家行政机关的政策指导,遵循“举国体制”。不可否认,这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在新时期的市场经济下,体育运动尤其是民俗体育运动更多的是走市场化的道路。民俗体育要发展,就要符合市场化运营的规律。以往的经验证明,大众传播媒体利用转播体育赛事插播的商品广告及在现场放置的广告牌不仅为媒体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回报,还带动了整个媒体产业以及体育产业的共同发展。

毋庸置疑,民俗体育必须依靠大众传播媒体的宣传才能使其传播的更快、更广、更具有品牌效应。而媒体也赖于体育运动尤其是民俗体育运动提供的新颖素材吸引更多的赞助商的资金赞助,获取利益。只有努力实现民俗体育与大众媒体的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协同发展,才能发挥大众传播媒体促进民俗体育发展的最佳效果。因此必须建立媒体与民俗体育的两性互动机制,通过做大做强民俗体育相关的文化产业,使得大众传媒对于民俗体育由被动宣传向主动关注转变。

2民俗体育应借助文化大发展的有利时代背景

加快与大众传媒的融合民俗体育本身也应该积极寻求与大众传媒的融合,借助传统文化的舞台,通过积极的媒介营销,尽快打造出独特的文化品牌,譬如龙舟活动,尽管是我国南方民俗体育的经典,但是近年来已经随着文化品牌推广到全国各地,现在的龙舟运动已经不再是某个民族文化独享的形式,而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代表运动。这也说明,积极的媒介营销可以为民俗体育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而媒介本身亦可从中受益。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传播的时代,任何事物的发展借助媒体则会尽快走上快车道,民俗体育也不例外。作为传统文化的民俗体育应该努力实现“有效传播”,通过用现代化传播理念对本身的文化符号进行挖掘、提炼,同时构建良性的媒介关系,突破传统文化中的封闭劣势,实现开放性发展。

3无论是大众传媒还是民俗体育学家都应有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和使命感

社会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社会活动都是在社会环境影响下,通过对示范行为的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learning)而得以形成、提高或加以改变的”。这说明如果大众传媒通过强化关于民俗体育的议程设置,就可以是的受众对民俗体育的关注度有效提高。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是媒介应努力实现自身利益与社会责任的平衡,将传播传统文化,与打造文化强国作为自己的使命。而民俗体育组织,如果有意识地加强与传媒的接触,形成广泛的舆论氛围,按照“沉默的螺旋”理论,形成以民俗体育为核心的社会焦点,兴起关注、参与、支持民俗体育的社会气象也是指日可待的。

第7篇:大众传媒的主要形式范文

[论文摘要]媒体批评是大众传媒和文学批评相结合的产物。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学批评形态,媒体批评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必须加强对媒体批评的建设,以促使它在今后更健康地发展。

媒体批评指发表在大众传媒上的,并且从大众的角度考察文艺现象,以当下的作家作品为主要批评对象的文学批评。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大众传媒的繁荣发展,中国媒体批评蓬勃兴起。在传媒与大众的共同策划下,中国的文学批评进入了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潮,一个个专业化或非专业化的批评话题进入大众视野,评论文章层出不穷,争鸣之声此伏彼起。如今,不少报刊都开设有媒体批评的栏目,如《文学报》的“新阅读”、“新书坊”,《南方周末》的“每月新作观止”,《中国青年报》的“新书报道”、“新作快说”等等。而互联网更像巴赫金所说的“狂欢广场”,其开放性和民主性使大众有了充分的“话语权”。在网络上,我们就经常看到网民对当下的各种文学现象展开热烈的交流。媒体批评借助大众传媒的广泛性、时效性和现代时尚的观念迅速向受众传播,对受众影响极大,几乎占据了文学批评的主流地位,成为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

媒体批评是大众传媒和文学批评相结合的产物,只要有大众传媒存在,就会有媒体批评的存在空间和存在意义。而且随着大众传媒的日益兴盛,媒体批评还有不断拓展的可能。正如本雅明所说的:“随着新闻出版业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读者——起初只是偶然为之——加入了写作者的行列……这样,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区别就变得模糊不清了……读者随时都可能成为作者……从事文学的基础不再是专业化的培训,而是综合技术的培训,这样,文学就成了公共财富。”对文学批评来说,同样也是如此。所以,媒体批评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媒体批评还不够成熟,存在不少缺点和不足,如批评话题的错位、批评方式的二元对立、批评的短期性和短视性、批评的媚俗化倾向等等。我们必须加强对媒体批评的建设,以促使它在今后更健康地发展。具体说来,我们应在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媒体批评自身应加强规范意识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媒体批评的兴盛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我们也应看到,现在我们的市场经济还不够完善,还存在不健全的地方,这给文学批评转型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媒体批评要有序、合理地发展,就必须加强自身的规范意识。

第一,媒体批评应规范批评的权利范围。大众传播是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它的内容极为庞杂,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大众传播的内容定位使它在面对作家作品时,往往没有传统文学批评的“规范意识”,而是“很自然”地溢出文学批评的正常轨道。如今,“媒体批评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这造成了批评的无序,这种现状必须改变。我们应明确,作为一种新型的批评形态,媒体批评尽管在批评主体、批评对象和批评接受等方面都与传统批评有很大的差别,但其本质上还是文学批评,因此应遵循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阿伯拉姆在《简明外国文学词典》中将文学批评界定为是给文学作品下定义、分类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门学科。由此可见,真正的文学批评,其批评对象应该是文学,批评话题的选择应有文学意义,应以探求文学自身的规律和文学价值为主要动机和目的。也就是说,文学批评的基本权利是在文学领域的范围内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评价,而不是对文学以外的人和事品头论足。当然,在文学研究中,也强调“知人论世”,因此对作家的人格讨论是有必要的,但必须为研究作家的作品服务,以有益于文学的发展为目的。总之,媒体批评是关于文学的批评,它不仅要将文学视为批评对象,而且要将文学视为批评的根本。

第二,媒体批评应规范批评的话语方式。大众传媒的宽松氛围以及商业利益的驱使,导致媒体批评常常是“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表现出二极对立的批评方式。对其中的“酷评”,曾有学者戏言“十年寒窗无人问,一席狂言天下闻”。这对作家的发展和文学的发展都极为不利。哈贝马斯在研究沟通理论时曾提出具有普遍有效性的三条原则:(1)真实性,陈述的内容必须是真实的;(2)真诚性,说话者不想有意欺骗听众;(3)正当性,话语必须适合特定语境定的规范。媒体批评作为一种关于文学的话语行为,实际上也是一种信息交流,因此也应当遵循这三条基本的原则。真正的文学批评应做到公正无私,“好处说好,坏处说坏”,而不应以“文学论争”的幌子来掩盖其主观随意性,以致“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蒂博代曾指出:“‘争论是文学的灵魂’,‘没有批评的批评,批评本身就会死亡’。当然,争论可以率真、尖锐、激烈,但不能沦为恶意的诬蔑和恣肆的攻击,而是服从理性原则和批评规范的内在制约。真正的批评之所以争论,是因为它有明确的目标感,相信真理是存在的;它为真理而争论。而不是为了争论而争论。”需要指出的是,媒体批评有大量直感式、印象式的批评文字,但这不能成为主观随意性的理由。在我国古代的文学批评中,不少文论、诗文、词话都是批评家对作家作品的直感和印象之谈,但它们往往能一语中的,抓住文学现象的要害所在。因此,媒体批评的“直感式”“印象式”的背后也应该有客观性和真实性在支撑。

第三,媒体批评应增强批评意识和发挥监督功能。在现代信息时代,对信息的把握和追寻,成为大众传媒在激烈竞争中立足的基础。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资源。很自然地也被纳入了大众传媒的运行轨道。这使媒体批评具有较强的新闻性,它以“紧跟创作潮流”的姿态对当下的作家作品进行评介,具有捕捉现实的敏锐性和针对性,并侧重于对文学的功效性和传播性的推动,成为文学生产和消费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不少媒体批评具有一定的商品性。但“商品性”不等于“商品化”,批评在任何时候都不应失却自身的品格而沦为商业的附庸。鲁迅曾说过:“但我以为一切文艺固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并非全是文艺,这正如一切花皆有色(我将白的也算作色),而凡颜色并非都是花一样。革命之所以于口号、标语、布告、电报、教科书……之外,要用文艺者,就因为它是文艺。”套用鲁迅的话,我们也可以说,批评之所以是批评,就因为它有批评自身的独立性和规律性,而不是纯粹的商品广告。我们必须认识到,文学不仅仅是大众传媒的信息资源。更是文化领域中的艺术,对它的批评应注重挖掘其内在的审美性和艺术性。另外,在大众传媒语境下,媒体批评应注意发挥监督功能。拉斯韦尔将人类社会比喻为一个生物有机体,认为必须时刻监视周围的环境才能确保生存的需要。在现代信息社会,大众传媒具有敏锐性和及时性,这使它义不容辞地承担了监视环境的任务。以大众传媒为载体的媒体批评,也应起到“社会雷达”的作用。因此,批评者必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捍卫文学的独立性和纯洁性。也就是说,媒体批评应增强批评意识和批评精神,以人文性、批判性、超越性对当下的文学现象做出科学的评价。媒体批评作为先进文化构成应自觉对文化市场进行监督、批判和匡正,正确引导文艺的生产和消费,为文化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媒体批评应与大众传媒实现良性互动

媒体批评是大众传媒与文学批评的联姻,两者应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一方面,大众传媒要加强对媒体批评的管理引导。媒体批评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具有狂欢化的色彩。巴赫金曾说过,狂欢化打造的是一种“广场文化”——广场不像哥特式建筑那样尖顶直逼云霄,气势咄咄逼人,也不像中国古代庙堂那样层次分明,等级森严;相反,广场广阔平坦,有很强的亲和力,不管男女老少、尊卑贵贱都可以在这里休憩、聊天、狂欢。但自由、宽松并不意味着绝对的无限制,大众传媒在给大众自由的同时,也有责任对大众的行为进行必要的限制,不能任一些低级庸俗的东西大行其道。大众传媒贴近大众,但不等于“媚俗”。马克思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真正的艺术,应对欣赏者具有认识、教育和审美作用,使欣赏者在欣赏艺术的过程中,自我素质得到提高。大众传媒在强调经济效益的时候,也应考虑社会职责、社会效果、社会价值等问题,更多地发表一些有艺术价值的媒体批评,引导大众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大众传媒应有计划地推出优秀的媒体批评专集,这既是对作者创造性劳动的肯定,也能使这些批评发挥“榜样”的积极作用,可谓是一举两得。另外,大众传媒应加强媒体批评栏目的策划。现在,不少大众传媒都有媒体批评的专栏,有的已形成一定的特色,如《羊城晚报》的“花地论坛”等。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媒体批评栏目的形式和内容相似,缺乏鲜明的个性。大众传媒应在市场调研和结合自身优势的基础上精心策划,争取形成“品牌栏目”,以扩大媒体批评的影响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加强媒体批评的选题策划。所谓选题策划,也就是传播学里的议程设置或议题设置,即事先由编辑人员精心挑选若干问题,邀约专家学者或权威人士研究论证、发表意见;或事先由编辑部在刊物上抛出具有典型意义的议题,呼吁读者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展开争论。《读者文摘》的编辑部在选题时会认真思考如下问题:“它可以被引述吗?是读者会记得、思索和讨论的东西吗?它实用吗?是大多数人的兴趣和谈话的题目吗?它有永恒的趣味吗?”这可以成为我们媒体批评选题策划的参考。需要注意的是,现在不少媒体批评的选题还处于“哗众取宠”的层次,缺乏对文学的真正关注。今后大众传媒应对媒体批评的选题进行严格把关,严格论证,以使选题具有真正的现实性和针对性,从而更好地发挥媒体批评的社会效应,为当下的文学发展服务。 转贴于

另一方面,媒体批评应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传播效力扩大批评的传播和影响。汤普森说过,大众传播的技术媒介的发展,进一步加强社会互动的空间和时间构成的结果;大众传播媒介扩展了符号形式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有效性,但它是以一种特定的方式来实现的,即它容许生产者和接受者之间存在着某种特别的中介性互动。在大众传媒时代,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文化传播的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大众传媒作为影响力最大的传播媒介,已居于社会生活的中心,成为了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因此,媒体批评应正确运用大众传媒的运作理念,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传播效力,以扩大批评的传播和影响,使文学批评更顺畅地“飞入寻常百姓家”。另外,在现代信息时代,大众传媒不仅延伸了人们的各种感官,而且还控制着社会的话语权,具有强大的社会舆论导向功能。如今,人们几乎无法不受大众传媒的影响,由此出现了传播学中所说的“从众效应”。所谓从众效应,是指作为受众群体中的个体在接受信息时所采取的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心理和行为的对策倾向。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得太快”成为人们的共同感受。内心的孤独和焦虑使人们急切地需要了解外界的信息,以跟上时代的发展和得到他人的认可。于是,我们看到,人们就像一个个容器一样,忙于接收大众传媒的信息。过去的悠闲自在不见了,代之以对层出不穷的信息的追寻。表面上,大众社会的个人非常有个性,但是作为集合体来说,他们是同质化的大众,非常容易受大众传媒的感染。也就是说,在大众传媒时代,个体往往因为害怕被孤立而被迫或潜移默化地服从多数意见,与群体达成一致。因此,大众传媒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品位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品位。提升大众传媒的品位,也就意味着引领大众向高品位发展。在这种情形下,媒体批评作为文化领域中的活跃分子,应义不容辞地以思想性和文化性提升大众传媒的文化品位,以使其制造出高品位的“时尚潮流”,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

三、媒体批评作为应用批评应与理论批评实现优势互补

文学批评一般分为理论批评和应用批评两大类型。传统的文学批评主要是理论批评,它属于精英文化的范畴,具有“阳春白雪”的特性;而媒体批评则主要是应用批评,不强调理论的建构,它具有“下里巴人”的亲和力,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两者的截然不同使人们往往把它们看成是二元对立、“水火不容”的东西。但实际上,它们都以文学为研究对象,都属文学批评的范畴,因此它们具有先天的同质性,应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首先,理论批评的创作主体——专业批评家应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积极参与撰写媒体批评。如今,撰写媒体批评的主要是一般的大众和报刊的记者编辑,由于缺乏专业的文学知识,或受传媒的经济利益所驱使,他们写的媒体批评往往存在一些不足。当然,有的专业批评家也积极进入媒体批评领域,但更多的批评家,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媒体批评是“小道”,不能登大雅之堂。他们一方面不屑参与媒体批评,另一方面又对其进行猛烈的抨击。现在媒体批评对读者大众的影响远远大于传统的理论批评,正视这一点,或许对很多学者来说是痛苦的。这种痛苦,一是源于传统批评“中心地位”丧失,二是因为媒体批评中存在的“恶俗”。但我们前面说过,在大众传媒兴盛的时代,媒体批评的存在和繁荣是必然的。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中指出,机械复制时代由于艺术韵味的凋零,相应地在艺术的功能上,就由展示价值代替了膜拜价值。本雅明分析了“灵韵”艺术衰落和后“灵韵”艺术兴起的社会基础:群众在当代社会中的影响增大。他对大众艺术持肯定态度。把以现代机械复制技术为前提的现代大众艺术的出现与发展视为社会进步的表现。所以,对媒体批评,我们明智的做法应是积极面对,而不是消极逃避。一味地横加指责也于事无补。鲁迅说过:“辱骂和恐吓绝不是战斗。”“毁灭终究不是出路。”媒体批评存在不足,但这不应成为批评家对其进行“封杀”的理由,相反,正因为它的稚嫩和不成熟,它才更需要批评家的关注和参与。批评家应积极参与撰写媒体批评,作大众的“良师益友”,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文学价值观。

其次,媒体批评应从理论批评中汲取营养,增强精英意识和人文意识。萨特说过,知识分子有两种功能,一是介入社会,在情感上和大众达成互补关系,做公众知识分子;二是守护灵魂,从个人体验的独特性出发,为大众提供新的思考角度和方式。就文学批评来说,批评的类型不同,它们各自的功能也会有所不同。现在的理论批评主要是起到“守护灵魂”的作用,而媒体批评则属于“介入社会”的类型。但这两者并不是泾渭分明的。实际上,媒体批评很需要理论批评的帮扶。在大众传媒语境下,媒体批评往往有媚俗化的倾向,正如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所说的:“大众传播媒介的美学意识到必须讨人高兴和赢得最大多数人的注意,它不可避免地成为媚俗的美学。随着大众传播媒介对我们整个生活的包围与渗入,媚俗成为我们的日常生活的美学观与道德。”媒体批评作为大众文化,以通俗性、生动性和形象性赢得了大众的青睐,但通俗不等于庸俗,生动和形象也不应流于肤浅。我们应提倡媒体批评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从精英形态的理论批评中吸收营养,使其具有精英意识和高雅品位,以人文理想作为终极价值。只有这样,才能使媒体批评走出媚俗的误区,自觉地承担起提升大众审美品位的责任,使大众在媒体批评中既得到娱乐,也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而要做到这一点,同样需要专业批评家的积极引导。

再次,媒体批评需要专业批评家加强理论研究。媒体批评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就迅速崛起,但学术界对它的研究起步较晚。2000年3月18日,《文汇报》登载了艾春的《传媒批评,一种新的批评话语》和洪兵的《期待健全的媒体批评》,这是学术界首次使用“传媒批评”、“媒体批评”的概念,它标志着社会开始了对媒体批评的关注。洪兵认为,要建立健全的媒体批评,必须要有一种审视媒体的目光,而对于公众而言,他们可能并不具备这样的判断基础。艾春则更明确地指出。传媒批评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翼,有着自身的运动方式与运动规律,而如何正面发挥它的社会批判能量,取决于知识分子在多大程度上参与其中的工作。此后,陆陆续续有学者、专家对媒体批评发表评论,一些报刊杂志及研究机构也举办了相关的研讨会。如2001年北京文联研究部举办“网络批评、媒体批评与主流批评”研讨会;2002年《南方文坛》杂志社召开“今日批评家”研讨会,《文艺报》召集中德批评家共同讨论媒体批评等等。但总的来说,目前学术界对媒体批评的研究是不够的,专门研究媒体批评的理论性文章很少。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媒体批评需要专业批评家加强理论研究,为它的健康发展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促使它由“自发”状态进入“自觉”状态。

第8篇:大众传媒的主要形式范文

[关键词]大众传媒;体育消费;大学生

1.研究目的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大众传媒得到了快速发展。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现有各级电视台总数已超过3000套,并有多套专业性的体育频道;全国拥有专业体育类报刊95种,《新体育》和《中国体育报》的最高发行量已达到百万份以上,居全国榜首。《足球报》(广州日报社主办)每期发行量达180万份,《体坛周报》(湖南省体委主办)发行量达140万份。同时,《中国青年报》、《北京晚报》等也都设有体育类专刊;各大门户网站也都设有体育专栏,《雅虎体育专栏》、《搜狐体育专栏》等更新速度已经达到同步更新。

作为信息的载体,大众传媒正从各个方面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大众传媒对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影响尤其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着重探讨大众传媒对大学生体育消费方面的影响,揭示大学生体育消费与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

2.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为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的300名在校大学生。其中男生114人,女生186人。

3.研究方法

3.1问卷调查法

本次调查时间是2011年11月。调查采用随机抽样,在南广学院大一和大二学生中按照学生名册随机抽取300名学生,样本发放共300份,回收样本286份,有效样本265份。

3.2文献资料法

通过图书馆和相关网站,获得与研究相关的各种资料。

3.3 访谈法

在调查过程中随机选择大学生和专职体育教师进行访谈,以此了解大众传媒对于大学生体育消费产生影响的原因和程度。

4.结果与分析

4.1大学生通过大众传媒获得体育资讯的途径

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对大学生了解体育项目、欣赏体育比赛以及参与体育运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别是对大学生体育参与的影响,归功于大众传媒的宣传。大众传媒使大学生们从运动参与中得到娱乐,激发了参加体育运动的热情,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表1 大学生通过大众传媒获得体育资讯的途径

在被调查的265张有效问卷中,有68%的男生和45%的女生观看电视体育新闻,认为体育是他们(她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34%的男生和17%的女生收听体育新闻广播节目;有72%的男生和67%的女生通过网络浏览体育新闻;有45%的男生和21%的女生阅读报纸了解体育资讯;有29%的男生和11%的女生通过杂志阅读体育新闻。

从表1可以看出,体育资讯已经融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之中。大学生往往通过多种传播媒介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体育资讯,其中又以网络最盛。大众传媒促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有了参与体育运动的可能。

4.2大众传媒对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影响

表2 大众传媒对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影响

所谓“体育消费”是指用于与体育活动相关的各种消费,其不仅包括各种直接参与型的健身训练、运动保健和各类形式的体育活动等,而且还包括购买运动服装、运动器材等支出。

从表2可以看出网络和电视是影响当前大学生参加体育健身和参与体育比赛主要的传播媒介,其中又以网络为最。这是因为大学生接受新事物较快,而网络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因素。在问卷中有79%的大学生选择电视作为观看各种职业赛事,说明电视仍然是大学生观看视频类体育讯息传播的工具。在影响大学生购买运动服装和运动器械这样的间接体育消费中,电视对大学生的影响最为突出,有86%和73%的大学生是受电视传媒影响完成运动服装和器械消费的,这主要是电视广告在大众传媒中有着巨大的引导和推广消费的作用。

从问卷调查和国外相关研究表明,大众传媒在宣传、推广体育消费,特别是体育运动产品消费上有着巨大的作用。2005年,耐克公司通过大众传媒花费的广告费就高达16 亿美元,耐克公司通过巨额广告投入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体育用品供应商。这充分说明大众传媒对大学生体育消费,特别是体育用品类的消费有着强烈的诱导作用,正确利用大众传媒的影响力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促进其在体育运动中的各项消费投入。

4.3大众传媒对大学生体育消费观念的影响

大学生的体育消费习惯与体育消费方式受到消费观念支配。大众传媒通过社会舆论影响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观念,进而引导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决策。大众传媒需要做大量的引导工作,使大学生在特定消费观念的支配下,养成了一定的消费习惯,从而使他们认识、接受新的体育消费观念,从别人请你锻炼转变为自己要花钱锻炼。

4.4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的行为方式的影响

研究表明,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的行为方式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对大学生了解体育资讯、欣赏体育运动、参与体育活动,直到爱好体育运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大学生的体育价值的认识、体育锻炼方法的掌握、体育健身观念的形成,都归功于大众传媒对体育的宣传。久而久之,使大学生能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并从体育运动中体验乐趣,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结论

人的消费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它分为消费需求阶段、消费动机阶段、信息了解阶段、完成消费阶段。从形成消费需求开始到完成消费活动,这四个阶段具有很强的关联性。消费过程的四个环节不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消费过程就无法顺利的进行。这就是为什么具有大量体育消费愿望的大学生未能真正实现消费过程的原因。并且只有当大学生满足较低层次的体育消费需求后,才能追求更高层次的体育消费,因此,大众传媒必须把握住体育消费的每个阶段,根据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特点发挥舆论的正确导向作用,根据大学生对体育消费的需要和兴趣设置自身的传播内容。

参考文献:

[1]易剑东.大型赛事报道与媒体运行[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2]张明飞,蔡陵江.影响福建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因素分析[J].福建体育科技,2002(4):53-56.

[3]俞世军.试论大学生体育消费特征及其消费动机[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5):222-225.

[4]张骏德.我国体育新闻传播的误区与对策[J].新闻前哨, 2003,(7):10-11.

[5]罗璇.我国大众媒介体育传播的现状及其价值体现[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6).

[6]曹宣广,任广耀.做大做强体育传媒 推进体育文化消费[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1):20.

[7]王慧琳,闫伟.大众传媒体育信息介入我国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实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1).

第9篇:大众传媒的主要形式范文

关键词:文化工业;流行语;操纵;从众心理

一、文化工业与大众传媒

文化工业即大众文化产品的标准化、程式化、齐一化。文化工业一词出自于阿多诺与霍克海默合著的《启蒙的辩证法》。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阿多诺在此书中对资本主义文化理论做了猛烈的抨击,强烈不满资本主义社会中大众文化的商品化和标准化。阿多诺说:“文化工业的产品到处被使用, 甚至在娱乐消遣的情况下, 也会被灵活的消费,文化工业的每一个产品, 都是经济上巨大机器的一个标本。[1]”艺术不再是艺术,它只是按照标准批量生产的物品,丢失了内在的含义与独特的风格。

大众传媒是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大众传媒是文化工业的主要载体。资本家利用大众传媒大肆宣扬资本主义思想,借表象的自由、幸福掩盖实质的操控与痛苦,引导大众,骗取大众,使大众臣服于资本主义统治。因此阿多诺对大众传媒的否定,实质上是对工业文化的否定,对资本主义的反抗。

现代的文化工业可谓“青出于蓝胜于蓝”。打印复制的绘画作品。电子屏幕上缺乏情感、形式雷同、夸张虚假的广告;形形的图片;庸俗的文学作品;乏味的影视……这些都是文化工业的产品。大众传媒使其成为十足的商品,而不是具备创意的艺术品。

二、大众传媒引导的流行语

“语言的相似性是大众传媒对于人类的又一重大影响”,凭借大众传媒工具,人与人的交流越来越快速、频繁。而流行语正是在这些交流中产生的。流行语的主要来源有三个方面:网络、社会焦点、焦点娱乐。

借助网络流行的话语被称为“网络流行语”或者“网络囧语”。网络包罗万象,便捷、经济,广告、图片、视频、书籍、音乐等应有尽有。网络歌曲正是在这样的温室中成长的。“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这句就出自于网络歌曲《哥只是个传说》。很多流行语是谐音词汇。所谓的谐音,实际是人们交流过程中,智能却无感情的网络所犯的错误而已。“神马”是“什么”的意思。

流行语的来源之二是社会时事。蒜价飞涨时出现了“蒜你狠”。政治上也是提炼流行语的地方,“我爸是李刚”,网络上频繁的转载,媒体的报道,这句话便迅速“人人得而诛之”了。王鹏事件发生后,网友们又感慨到“恨爹不成刚”。

流行语的来源之三是焦点娱乐。春晚,作为中国本土每年一次最重要最盛大的庆典,它是中国民俗风情的体现。而央视,作为中国最权威最有力的传媒体系,它成为流行语辈出的舞台。2013年央视春晚:“恶心他妈给恶心开门——恶心到家了”语出小品《想跳就跳》。

收视率较高的娱乐综艺节目亦是如此。《壹周立波秀》、江苏卫视《非常勿扰》,可谓“鹤立鸡群”、“出类拔萃”。由于电视媒体的发展,人们才能对此节目“津津乐道”。但这不单是因为电视媒体、节目目的的缘故,也是因为借着电视媒体而传进千家万户的对话。

三、对大众操控的实现

大众传媒是绵里针,它以柔美的姿态展现给大众,却在大众不知不觉中刺中大众的头部,操纵着大众的三观,操控着大众。文化工业就是最终的幕后黑手。大众传媒所呈现的大众文化,呈现的特点是内容的模式化, 语言的相似性。它剥夺了文化及艺术的独创性、独一性、创造性、精神特质与活力。以流行语为例,流行语之所以流行,就是因为它反映了社会现实,透射的是社会的大众意识形态:大众对于婚姻、人、事的态度。而这种社会现实、意识形态都是被文化工业扭曲了的美好,被雾化的海市蜃楼。而只有媒体才能引导这样的波澜。人是社会中的一个小小的部分,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不可能孤立存在;人的个性也有“共鸣”的时候,大众传媒正是以人的这种归属感为支撑点,为文化工业服务。生活在这样氛围中的人,无法选择,只能顺从,于是文化工业就取得了“胜利”。

“给力”一词,是加油的意思。说一句“给力”,就真的可以“给力”?眼前的困境就能解除?无疑,说“给力”只是一种自我安慰。但“给力”还是流行了起来。

“钻石恒久远,一颗就破产”就算破产,也必须买。因为大众的思维被“永流传”左右,“永流传”告诉大众,它才是真爱的见证者,是真爱的守护者。少数人信以为真,多数人便“三人成虎”了。或许有那么几个,不以为然,可是虚荣心驱使他们,为了显摆,为了跟风,最终还是成了降将。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被扭曲了,爱情的价值也只不过是一颗钻石罢了。

“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屌丝”、“宅男”没了主见,为了装点自己,变把自己变成了“传说”。看到的只是爱情的美好,却忽略了爱的过程中那些纠结和没完没了。恋爱的美好,无限扩大,遮住了单身的无忧无虑,以及还未到来的更美好的爱情人生。看待事情如此狭隘,如此片面,“传说”便形成了。此后,不论单身还是名草有主,都成了“传说”。有人为了幽默搞笑,有人不知所为的跟风,因为“传说”已经成了“时尚”。三观在无形中改变,跟风、从众便占据了意识的主导地位。

四、文化工业与从众心理

“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从众行为有两种不同的性质: 一种是对规范压力的自觉遵从, 即不丧失个性的合理从众, 另一种是盲目的、去个性的不合理从众。”对流行语的“偏爱”及追随,只是从众心理的表现之一。拉斐尔·卡诺加尔说:“工业社会把城市变成了奴隶社会,也把人的本质变成了单纯维护人的最基本的共同生活和友邻职能的容器。”社会不可能倒退到奴隶社会,可是大多数人的思想与思维却回到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奴隶社会。大众传媒使得大众的追求日益国际化、统一化。民族特色,风俗习惯等已经不具备以往的感彩与精神风貌。阿多诺说:“文化之所以能够成其为统治者的手段, 主要是他们利用了大众传媒这个文化传播工具, 大众传媒造就了大众, 刺激了大众观念上的一种虚假的需要, 把社会统治阶级的规则内化为自我的典范”。在社会主义的中国,也正遭受着文化工业的侵蚀。到处林立着方盒子式的高楼,对于时尚奢侈品的盲目追求,对于金钱的无休止攀比,对赞美、夸耀、被羡慕的享受……“模式化对文化的负面效应是显而易见的: 它抹杀文化的创新精神, 抑制人们的想象力, 使文化成为维持现状, 甘于平庸生活的保守力量。”缺乏人性思考就如同行尸走肉。

但大众传媒与文化工业,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工业的发展,带给人类的是获取信息的数量、速度都实现了质的变化。艺术不在只为贵族、精英服务。艺术来源于大众,文化工业与大众传媒,把艺术、高雅、美好带给普通民众。

然而,“当一个人长期受到虚假意识形态的影响的时候,其反抗意识将愈加的弱化。而人身自己的意识,甚至于智力等等都将会被压制。”阿多诺看到的是文化工业的负面影响,并把它扩大,阻碍了他对于文化工业积极的思考。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从众是不可避免的,文化工业的发展更是不可阻碍的,但从众要把握一个度,对文化工业的发展也要有所引导。追随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动的追随。正视文化工业与大众传媒,做到既尊重个体的社会性,又保持个体的主观性,确保艺术的自律性,保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

参考文献:

[1][德]狄奥多·阿多诺、马克斯·霍克海默著,洪佩郁、蔺月峰译.启蒙的辩证发[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2]岛子,后现代主义艺术系谱[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3]金虹谷.浅析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J].文学界(理论版),2012,(6):30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