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政治发展的内涵范文

政治发展的内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政治发展的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政治发展的内涵

第1篇:政治发展的内涵范文

基金项目: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及推进机制研究”(编号:14XJA880004),主持人:王资。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6-0074-07

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质量评价的研究与实践,是对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到一定程度所作出的必然选择。高职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达到一定规模,就需要借助一些隐性或显性指标来判断其发展的层次和水平。纵观那些发展较为突出的高职院校,相互之间必然存在许多共同的特征和一致性。发掘这些共性特征,厘清有关概念、重新审视内涵发展有关的价值取向问题,能够增强高职院校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而,相对于现有的评估制度和体系,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是一项开创性的工程,在适度借鉴实践经验和现有评价体系的同时,还要对现阶段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从而制定出符合内涵建设导向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标准,而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要素正是构建该评价标准的主要依据。

一、对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研究的探索分析

对于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关键要素的把握和归纳,我们主要考虑从影响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素和体现内涵式发展的要素入手,通过对内涵建设的概念审视、质量标准制定、推进路径选择等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和高职教育领域专家的一些比较权威的描述,获得更多关于内涵发展的理论佐证。内涵式发展的关键要素到底有哪些呢?众多学者有不同的观点。

董刚、杨理连(2011)提出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作为发展结构模式的一种类型, 其核心构成包括具有明确职业价值取向的围绕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所有活动和要素的集合。其中,人才培养规格、培养模式创新和人才培养制度改革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三者相互联动,构成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完整体系[1]。董刚、杨理连、张强(2013)在对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进行深入探讨的基础上提出进行高职内涵式发展质量评价应采取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全面考察影响或体现内涵式发展水平的各个要素以及要素相互之间的关系,以便有效控制与评价。并认为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评价应从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提升、综合实力提升、服务能力提升三个维度展开评价[2]。张洪春、温中梅(2014)认为在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多维结构中,资源整合、人才培养和制度建设是三个最基本的发展维度[3]。鲁武霞、马建富(2012)面对创新型经济的发展、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新一轮推进,提出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核心任务是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能力、资源整合运作能力、服务区域经济能力以及院校管理能力[4]。乔万敏、邢亮(2009)通过对大学内涵式发展的内涵进行深入探讨的基础上提出内涵发展要在宏观上要搞好顶层设计,明确发展方略和发展路径;在微观上要把提升质量、凸显特色、服务社会、协调发展作为重点,在服务地方的过程中探索个性化发展的新路[5]。徐伟、王德清提出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总体要求要从厘清办学理念,准确定位发展,合理布局专业及专业群,形成特色育人模式,融入区域规划,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等几个方面入手[6]。

目前,高职教育评价倾向于对“硬”实力,比如办学条件、办学成果、教学投入等方面的评价,而对学校内部的精神品质、制度文化以及外部社会声誉等“软”实力重视不够。随着内涵式发展的不断推进,软实力被不断提及。实际上,“硬”实力和“软”实力在促进学校的内涵式发展方面的影响力是缺一不可、互为支撑的[7]。我国高等教育在基本实现大众化之后,既然选择了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的发展模式,就应该从关注硬指标的显性增长转向致力于软实力的内在提升。高职院校应从弘扬大学精神,繁荣校园文化;明确办学定位,完善发展规划;坚持以人为本,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升自身软实力,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8]。

归根结底,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是以满足市场需求程度作为主要标准的,培育高素质的具有专业技能的合格学生才是评价高职教育质量的主要方面,高职院校中的所有活动都是围绕人才培养展开的,办学模式、专业建设、校园文化、师资队伍、办学特色、高校管理等基本要素都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外在体现[9]。在高职院校的运营发展过程中,正是这些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要素持续运行,构成了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力量,形成了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运行模式。

在内涵建设的背景下,作为高职院校在制定评价标准的过程中,应该重点纳入那些能体现内涵式发展要求的要素,这些要素不仅是制定评价指标的依据,也是对各高职院校实施内涵建设的一种导向和引导各院校明确内涵发展需要重点突破的方向。

二、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实质的解读

高职教育经过一个阶段的跨越发展后,内涵发展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提升自身办学吸引力的核心任务。从概念上来看,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一定要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在发展动力上,由主要依靠国家经费投入和政策推动,向依靠学校的内在发展需求转变;二是在办学要素的配置上,由主要依靠物质条件的改善,向主要依靠校园文化建设、教师素质和能力提升以及教育管理的改革创新等“软实力”要素转变。三是在发展方向上,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强调的不是某个局部的发展,而是调动整个高职教育的全面发展。

通过对高职教育内涵发展概念和实质的进一步解读,所谓内涵式发展,不同于传统的外延式发展,主要着眼于一种精神力量即学校软实力的提升,具体包括形成独特的办学理念、明确发展战略和发展路径、优化资源配置和教育结构、改革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形成良好的学校传统和学习氛围以及打造名校声誉和品牌等[10]。软实力是大学的价值理念和内在品质,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能聚集和吸纳更多优秀的人才,是大学办学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11]。从专家对于软实力的权威描述来看,它与内涵式发展有着极为相似的价值取向,可以说内涵式发展就是以软实力提升为核心的发展模式。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并不仅仅意味着一个扩张时代的到来,它更意味着在教育改革方面要进行多方面的积极探索。要在正确深入理解高职内涵式发展本质的基础上,大力打造内涵式发展着力点,创新内涵式发展机制与策略。遵循社会经济基本发展规律和高职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回归教育的本质与本真,坚持“以人为本”,文化立校,坚持不断创新发展和特色办学,就一定能使高职院校真正实现内涵式发展。

三、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的前提条件

(一)树立以“能力为本”的高职教育质量观

高职教育由外延式发展模式向内涵式发展模式转变,首先应该树立以能力为本的高职教育质量观,不同类型的院校,承担着不同规格的人才培育任务,在办学过程中要坚持自身的人才培养质量观。教学型大学则倾向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积累。而研究型大学秉持的质量观是鼓励师生对科学的追求探索,高等职业教育就不应该再偏向学科理论的创新和继承,更不能盲目参照精英型高等教育的学术取向与标准。然而,很多高职院校在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等方面没有体现出高职特色。高职教育质量观必须由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只有秉持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和价值理念,才能提供更多满足和适应市场需求的优秀人才。

(二)明确高职教育内涵发展评价的内容――条件、过程和结果

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离不开必要的发展条件,办学条件和资源是衡量一所院校的最基本的标准,这些基本要素是保障高职教育内涵建设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根据质量是“产品、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能力”这一定义,教育质量不仅仅要衡量学校的办学条件,还应包括办学过程质量和办学结果质量。其中,过程质量涉及学校的各项工作,这些要素对于促成良好结果出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结果质量主要体现在学校、师生的发展上。对评定一所大学的社会地位,其核心是培养的人才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做的贡献和取得的成就。从整体来看,高职教育内涵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高职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必须明确在内涵建设背景下高职教育的价值取向,坚持全面的质量观,从办学条件、办学过程和办学结果三个方面综合评估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三)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应该进行阶段性评估

高职院校的内涵式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高职院校全面、深入、持久地为之努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有一部分优秀的院校作为标杆作用,带动一些发展相对滞后的院校,内涵式发展评价的对象应该是针对部分高职院校而非全部,作为评价的标准应该作为引领高职院校发展的一个方向标。

内涵式发展的过程实际上通过突破学校内部的阶段性束缚而逐步适应并有机融入外在社会环境变化和满足社会需求的过程。所以这个过程应该分成几个阶段逐步完成,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发展层次设定不同的目标,通过阶段性评估来实现升级、创新和完善,使得学校能够客观的审视自己的发展轨迹和发展水平。同时,核心要素当中的具体评价指标的筛选可以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发展,应该有更高层次的要求。

(四)实现外延式发展与内涵式发展的协调发展

内涵式发展一定是外延式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才要进行的战略选择。当一所学校的办学条件没有达到相应的实力,根本没有能力去推进内涵建设。高职教育作为一种“产业”经营模式,在经营运作时会涉及到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资源,只有合理地利用和配置资源才能实现协调有序的发展。

内涵式发展并不意味着规模增长的停滞,而是需要适度的相对稳定的规模扩张。在保障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充分考虑学校承受能力的前提下,要使得办学规模与办学条件、办学目标相适应,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资源的效益。实现高等教育外延式和内涵式的协调发展,这是高职教育发展应追求的理想状态,也是内涵式发展模式的突出特点。

四、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的关键要素及特征分析

一所实施内涵建设的高职院校自然有其自成一体的内涵特征和要素结构。那些在内涵建设上表现优秀的高职院校,虽然他们外在的显性指标各有特色,但内在运作模式上必然存在着较高的相似度。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和高职院校发展关键要素的探索分析,将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构成要素列为十项,从其他视角看,也许这些构成要素并非衡量高职教育活动有效性的关键成分,但在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视角下,这些要素的位置与作用需要重点强调。

(一)利用率高的办学条件和资源

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是考核内涵发展水平的基础性指标,也是评价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最基本的条件。内涵式发展是学校在硬件改进的基础上进行相关制度创新与教学改革,使学校的质量、效益以及办学传统、校园文化等软实力得以改进,其实质是追求“质”的飞跃。硬件资源是高职院校运行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对硬件存量和硬件利用率的严格考核,能够推动高职院校加大专业硬件设施方面的投入力度,提高学校对硬件设施的运营能力,营造出能够保证应用性技能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环境。这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质量的基本保证,离开了这些最基本的要素,内涵建设也就成了空中楼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质量就无从谈起。对于硬件的要求,随着高职教育发展所处不同的节点,也应该有更高层次的要求。在今后的评估中,应该更多地鼓励构建相邻院校间以及校企间的资源共享平台,有效的弥合资源闲置与投入不足之间的矛盾。

(二)具有持久竞争力的办学特色

办学特色反应的是一所学校独特的个性风貌,特色立校、特色兴校、特色强校是各层次、各类型大学的发展共识和追求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职院校要想获得稳定的、持久的、可持续发展的话,就必须在影响办学质量的某些方面办出特色,一所没有特色的高职院校在激烈的竞争中是很难生存的,也就不可能实现所谓的内涵式发展。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发展方式转变首先要转变理念和思维。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决定着其经营思维和办学模式,引导其特色形成和持续发展。高职院校独特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学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多个方面都有其特殊的要求。经营理念的前瞻性、引导性和办学定位的准确性是能够反映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是否突出的核心标准。

(三)基于职业性特征的专业建设

专业是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志性要素,一所高校的专业建设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类型与品质,是考生和家长及社会选择的重要依据,同时反映了与产业结构和岗位需求的对接程度,是决定学校能否满足市场需求的关键性环节。专业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基本平台,在内涵发展中承担着先导和关键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提升品质,增强吸引力,以此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深入。

2006年,教育部的相关文件中明确提出,“高职院校应该理性地、科学地进行专业布局,在为市场提供人才技术支持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全面的动态的满足区域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这将成为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12]。”

专业设置的合理性可以考虑通过专业的招生和就业情况以及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融合度来进行考核。一定数量的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水平和地位,所以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的数量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四)以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为内核的校园文化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开始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问题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以高职教育理念为导向,包括高职教育在执行各项职能过程中而开展的各种社团及文化活动、学校的传统风俗以及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物质载体与职业道德教育等的有机融合。高职校园文化作为学校“软实力”的载体,承担着传承与创新的重任。

众所周知,高职教育以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和立足点,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体现在专业技能方面,用人单位更注重员工是否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健全的心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长期以来,为了应对人才市场竞争,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偏重于“专才教育”,使得高职教育越来越偏重于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熟练程度,却忽视了对学生未来发展影响极大的人文素质教育及职业道德培养。

一项关于全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调查报告显示,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得分相对较低。社会责任感的缺乏已经成为了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当中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在整个道德规范体系中,责任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中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群体,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他们表现出较高的社会责任感。但与此同时,由于一些大学生自我认知结构失衡,出现认知偏差同时受到外部社会环境价值多元化、利益关系复杂化的影响,导致他们在利益取舍和价值取向上,缺乏内在理性支撑,呈现出明显的个人倾向,甚至有部分学生显现出逃避或放弃社会责任的趋势,这势必会给整个社会造成消极的引领。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成为教育改革新的关注点。

(五)强调制度创新和执行力的高效管理

内涵建设的核心是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对于这两个目标的实现必然要依靠科学规范和独具特色的管理方式。管理特色是一所大学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和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个性的管理思想、管理技能、管理作风的稳定性表现,是大学自身优势的体现和特色发展的保证。维系一所高校生存与发展的要素包括人力、物力资源,校园精神和管理制度,这三者是互相支撑的关系,是缺一不可的。在实施内涵式发展战略过程中,秉承现代大学制度理念,积极推动制度创新,建设有利于教学、科研和专业发展,有利于师生的切身利益,有利于高职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大学制度,从而为内涵式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通过近几年比较集中的规范化运作和发展,办学思路、教育目标、办学模式等观念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注。实际上,目前高职院校已经涌现出很多新的理念和提法,高职院校真正缺乏的不是意识而是执行能力,即缺乏一种将办学思路、教育目标等落实到专业学科建设、课程开发等教学过程中去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内涵建设真正需要加强和重点培育的。

(六)富于激情的师资队伍

尊重教师和教学,是现阶段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首要力量,将师资力量作为内涵式发展的关键维度,符合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规律,体现着“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

教师是高等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资源,是学校中最为珍贵也最值得开发的资源,能够影响学校各项工作的成效以及学校的持续发展能力。教育部颁布的一些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将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等纳入规划范围。因此,以高等职业院校师资力量作为内涵式发展评价的一个关键要素,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高职院校师资力量评价重点考虑教师的职业能力、道德素养、创新意识以及教师的激励有效性,而且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还应该强调在企业实践锻炼的经验熟练和指导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的能力。

当然,随着时代变迁,社会对高职院校的教师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规定以及教师自身对职业角色的认同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良好的道德素养是衡量教师是否称职的重要指标。现阶段,高职院校教师不仅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更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影响着和引导者,要在教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和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成长,使学生真正获得情操陶冶和素质养成方面的提升,形成良好健全的人格。

这一切都要依靠学校设立有效的激励政策,只有有效的激励政策,才能真正启动教师们的职业责任感和工作积极主动性,激发高职教师的工作热情,凝聚推动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共识和正能量。所以,高职教师激励手段的有效性也将成为师资建设的一个考核指标。

(七)追求校企双赢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体现了高职院校办学的本质与根本目标,也是内涵建设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一些发达国家的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研究,并形成特色鲜明的符合本国实际需要的经验模式,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加拿大CBE人才培养模式、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澳大利TAFE人才培养模式等。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规律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走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式办学之路,这种模式能够有效地整合学校和企业的办学资源,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训等环节进行深度合作,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与企业标准完美契合。但目前校企合作还没有从原来校企双方的失衡结合转变为深度融合。很多高职院校在推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遭遇的最棘手的问题,就是难以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缺乏相应的具有吸引力的激励政策,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企业的实际利益诉求没有获得有效实现,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是实践中缺乏对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创新。校企之间的合作不仅追求合作的意向,还要追求合作的持久性以及能否实现双方利益的双赢。

(八)关注过程的学生参与度

从高职教育质量观的发展趋势和研究范式的转变来看,“学习参与度”应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过程控制的新焦点,它提倡将教育质量评价的关注点转移到学生个体成长与发展的主体性建构上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大学影响下的实际收获将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方向。

国外学者还进行了大量的有关学生参与度的实证研究,验证学生参与度对高校教育质量的影响程度。尽管研究结论并不完全一致,但获得一个有共识的结论:只有全面地参与到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只有当学生的参与行为获得鼓励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果才能最大化(Rosenshine,1982),学生才有可能在不同维度最大限度地成长和发展[13]。

新的质量观提倡教育评价不仅应该关注硬件投入更应该关注师生互动、学生参与等教育过程质量的评价和学生技能提升、价值观形成等产出结果质量评价。学生参与度作为衡量标准已经成为高校进行教育过程评估的新依据,也成为高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参照系数。目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应该构建符合高职院校实际的学习参与度评价指标,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参与度现状,并创造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九)以区域经济为依托的社会服务能力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高职教育的逻辑起点和发展动因,高职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其存在意义和经营主旨在于主动并有效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培养、科技研发与推广、文化传承、咨询等方面的服务。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区域经济发展是高职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高职教育实施内涵建设的具体依据。

基于以上分析,从高职教育的本质出发,将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作为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的专项内容,体现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评价改革的发展趋势。当前的高职教育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能力评价制度,可以考虑从区域资源利用能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绩效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作为整个高职教育内涵发展评价系统中的分支,着重衡量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功能的实现程度,更好地引导高职教育科学发展。

(十)契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的学生

相对而言,衡量高等教育质量最重要的最直接的指标应该是培养的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发展水平,教学资源投入和办学条件只是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基础条件。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质量评价是一种结果质量评价,主要是对高职教育对象接受教育服务后所取得的收获和发展的评价,依据培养目标和职业发展来对人才确定具体的评价标准。对学生质量进行综合性反映和评估,是检验与提高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杨德广认为,“只要是能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就是高质量人才”,有的高校重在培养科研人才,而有的高校却善于培养实用操作型人才,所以不能依照分工不同,来判断学生人才的质量优劣。针对高职学生的评价一定要着力突出对职业岗位最需要、最常用、最根本的能力和素质评价,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2篇:政治发展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中学;政治教师;专业

我国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学政治课程的改革,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而且要改变教学方式、教学行为。这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尽快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全面提升素质,实现专业发展。本文结合新课程的要求,明确了新形势下中学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提出了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实现途径。

一、中学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首先,中学政治教师作为教师群体中的一部分,其发展必须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其次,中学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内涵是由思想政治课自身的学科特性所规定的。《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作为新课程改革理念在政治学科的具体体现,全面地规定了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理念、性质、地位、功能、目标和内容。新课标的颁布不仅为中学政治课教学提供了纲领性文件,而且也从学科的角度赋予了广大中学政治教师专业发展以全新的内涵。本人认为包括四个方面:(1)政治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2)政治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3)政治教师应不断丰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4)政治教师必须不断提高专业技能。

二、中学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

1.积极参加在职学习与培训

教师培训应该以在职学习与培训为主,这是教师更新、补充知识、技巧和能力的有效途径,可以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机会。尤其是近年来兴起的“校本培训模式”是一种效率高、操作性强的在职培训方式。它基于教师个体成长和学校整体发展的需要,由专家协作指导,教师主动参与,以问题为导向,以反思为中介,把培训与教育教学实践和教师研究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以学校实际问题的解决来直接推动教师专业的自主发展。在职学习与培训应让教师养成一种持续学习的习惯,成为自己专业发展的主人。

2.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它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反思不单单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和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它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另外,这里所说的反思与通常所说的静坐冥想式的反思不同,它往往不是一个人独处放松和回忆漫想,而是一种需要认真思索乃至极大努力的过程,而且常常需要与其他教师进行专业合作。

3.参与课程开发

教师专业发展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支撑,而课程改革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机会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首先,课程改革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它激发了教师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强烈动机,并通过课程“范式转换”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教师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各种专业发展,进而提升自身专业形象和专业素养。其次,课程改革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途径。尤其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增进教师对学校课程的归属感,提高教师的工作满足感和责任感,使教师对教学工作有更多的投入,并促进教师各方面的专业发展。

4.加强合作交流

中学政治教师要充分发掘、利用各种可利用的有助于自我专业发展的资源,要突破目前普遍存在的教师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学会与同事、同行进行专业合作与交流。首先,教师要加强学科内部同行之间的交流。大多数中学的教研组、备课组集体备课研讨的制度就是教师同行合作的基本形式。其次,教师要开展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师进行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如参加研讨会和观摩活动等。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在网络环境优化的条件下,通过局域网或因特网开展的交流合作活动明显具有高效便捷的优势。

总之,中学政治教师应该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课程改革的大潮。要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崇高的职业理想与追求,不断更新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教师专业化”的误区及其批判[J].教育参考,2003(2).

[2]刘定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九个命题[J].全球教育展望,2004(3).

第3篇:政治发展的内涵范文

【关键字】:思想 政治教育 社会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是思想政治教育今后发展的趋势,但是它不是一个孤立的命题,它与人的社会存在以及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密切相关的。对人及其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化的认识是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理论前提。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的社会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本质内涵,它决定着社会化的方向和内在运行机制,制约着社会化的效益。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指导思想应从传统的服务于权力这个基点,转变到以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基点上来。教育途径和方法的立体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方法论内涵。通过这一方法论的媒介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转化为人的素质。

一、人及其社会实践活动的社会化

对人的社会化的定义目前比较流行的是社会学中的社会化的定义,即指人不断适应社会,获得社会性的过程,这种定义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综合”,也就是说,人不是抽象的个人,而是在一定社会交往关系中实践着的具体的人,即具有社会性的人。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但是,人的社会性并不像人的自然属性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它是通过人后天的生活历程逐步获得的,这种逐步建立社会性的过程就是社会学所定义的人的社会化过程。社会学的这种定义有其合理性,但还不十分完善。因为,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不仅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的转变需要进行社会化,而且当社会发生变动,从原有的社会性向新的社会性转变同样也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人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并不能全面概括人的社会化的内涵。社会人并不是一个故步自封的概念,它需要在时间和空间上随着社会发展变化做出相应的变化与反应。因此,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人的社会性不断与社会的变化相调适的过程。人的社会化的内涵在于不断与现实社会相协调,而并非单纯地成为社会人。

人的社会化过程不是孤立进行的,单独的个人是无法进行社会化的,也就是说。社会化必须依靠他人(现实的他人或潜在的他人)来完成,同时,主体本身也作为他人的他人帮助其他他人完成社会化过程,因此,社会化是一个共同参与的过程,这种共同参与体现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社会实践活动也需要进行社会化,其社会化的必要性在于,社会实践活动并不与社会现实发展保持完全一致,通常在社会实践活动与现实社会之间会存在一定差距,而弥合这个差距的过程就是社会实践活动的社会化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社会实践活动适应社会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实践活动及其参与主体影响社会,改变与发展社会的过程。因此,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化的内涵可以界定为:社会实践活动及其共同参与主体不断协调与现实社会的差距,并与现实社会趋于一致的过程。总起来说,人极其社会实践活动的社会化可以界定为:人及其实践活动不断适应社会,同时不断改造与发展社会的过程。

二、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对权力的高度依附,本应该对人民群众负责的思想政治教育,现在异化为对上级行政部门负责,本应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人民群众,现在被政府职能部门异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只要能动员群众完成上级布置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就算是合格的行政职能部门了。传统的指导思想的这一悖论,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重过程轻结果,重形式轻内容,陷人空谈,流于形式。作为工具的人民群众也终于意识到自己的被动位置,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只不过是为干部服务,自己的参与只不过是帮助干部去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因此,人们往往从主动参与渐渐变为被动应付,乃至一部份人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反感。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就必须变革传统的以权力为基点,将基点奠基在人民群众这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上,使内部因素的科学综合和运行服务于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观念。这一基点的变革是由社会主义制度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必须服务于人民,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得服务于人民,当然,它的服务是以它自己的特色,是以塑造人的思想政治素质来体现它的价值。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提高人的社会主义政治素质为核心。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采摘,必须充分考虑到市场经济对人的教育影响,这就需要通过内容的多样化、策略化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的有利因素,扬弃不利因素,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所谓多样化是指在坚持政治教育为核心的同时,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问题,针对新问题进行相关的思想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多样化,首先是采摘的观念形态多样化,它不仅包括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教育,而且还应该进行和现代化政治观念、市场经济观念和文化观念相关的教育,如民主政治观、公平观、竞争观、效益观教育、以及全球意识、环境意识、创新意识、发展意识、改革意识等教育。其次,是采摘范围的多样化,采摘的范围既要包括社会宏观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总体观念教育,又要包括微观的社区文化观念教育;既要包括人的总体素质的提高,又要考虑解决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阶层的实际思想政治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社会化的第二个内涵是它的策略化,策略化是一个立体概念,它是要求在考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必须以提高社会效益为基点,即选择的课题和内容能使教育主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时,简化决策过程,降低运行费用,节约决策和运行的成本;它要求在考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能否使教育主体与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的前进步伐一致,避免因超前和滞后,带来的改革成本的增加;它要求在考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能否使教育主体在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之间利益问题时,能作出正确的选择,以降低执行法律条文和规章制度的成本,有效地防止搭错车现象;它要求在考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能否使教育主体在处理自身的经验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悖时,能及时更新,以有助于降低更新意识形态的成本。

三、结束语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正是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根本性变革,只有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内涵,才能完成这一革命性的变革,使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无论从目标、内容、途径和方式方法的选择上,更适合现代化环境和人们行为方式需要。正确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内涵有助于树立科学的指导思想,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成败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保证,在进行社会主义的改革和调整过程中,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碰撞,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碰撞,改革中的风险因素和既得利益的碰撞,这些碰撞都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功能作正确引导,用以凝聚人心、化解矛盾、稳定社会,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功能能否正确发挥,取决它的指导思想是否科学,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正确理解内涵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生命线。正确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内涵有助于运用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解决我国当前政治信仰危机、价值危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人民出版社,1995.60

第4篇:政治发展的内涵范文

一、指导思想的科学化

1.指导思想科学化概述

就“科学”内涵而言,并不局限于知识体系的某个层面,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更不能局限于学科建设的某一方面,而要以科学的态度和精神灵活运用相关的科学知识、方法,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必须实现指导思想的科学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但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发展,这就需要党正确解读,准确把握方针、路线等。

2.注重“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思想道德氛围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为指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方向做好铺垫。在此过程中,要综合分析当下我国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合理划分实现人全面发展的目标,注重从细节中培育人的修养,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要把尊重、关爱等内容融入相关的目标体系中,不断丰富目标体系内容,以量求质,为营造良好的思想道德氛围做好铺垫,社会大众也能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等。

二、基本理论的科学化

1.基本理论科学化概述

如果相关的理论可以说服人,便能得到大众的认可,但理论必须彻底。对于科学化的理论体系来说,总会根据一些概念,构建相关的原理,进而,使构建的科学理论系统具有其说服力、解释力。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存在分歧,需要凝练重要的概念,优化基本原理工作,促进学科建设。科学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必须具备鲜明的层次性,要有不同的对象、内容、要求。

2.借助“中国梦”理论研究,推动技工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从某种角度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源于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与发展,并指导、推动实践工作。就“中国梦”而言,其包含丰富的内涵、历史的经验总结,还包含时展的时间要求。为此,需要借助“中国梦”理论研究,各技工院校要注重“中国梦”的学术研究,多鼓励教师参与市级、省级等和“中国梦”相关的课题申请中,立项校级课题,动态关注学术前沿发展,利用科研促进教学发展。此外,还要把“中国梦”理论研究融入技工院校学生生活中,解决他们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等问题,利用他们可以理解的语言,可以接受的社会实践形式传递给他们,推动技工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三、实施方法的科学化

1.实施方法科学化概述

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不利于把理论成果向实践方面转化,影响相关理论的推广应用,不能更好地展现自身价值。就思想政治教育史来说,革命导师创立了不同类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其科学性有着深远的意义。在新时代下,这些方法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关键方法,必须结合当下发展情况,优化利用这些方法,更好地指导实践。

2.借助“中国梦”宣传教学科学化,推动技工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第5篇:政治发展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民主 价值内涵 现代性 底线

民主是人不断追求符合人性存在和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人类文明的成果。近代以来,民主逐渐演化为现代社会的普世性话语,同时,民主化获得了与政治现代性几乎同一的内涵。然而,民主在今天意味着什么,民主到底体现为哪些基本价值或精神,仍然是政治现代化过程中的主观自省无法回避的问题。因此,厘清民主的基本价值内涵,揭示现代民主展开的价值原点,可以更加理性地认识民主在现代社会中的担当,并且为民主制度建设提供基本思路。另外,在全球化、市场化背景下,基于民主基本内涵构建民主话语体系,客观上为不同文化背景下政治民主建设的相互借鉴提供了另一角度的合法性依据。

民主的本质:一种政治哲学视角

民主是一个历史范畴,其内涵和价值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迁。“民主”概念最早是由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提出,用来表述希腊城邦的一种政治实践,即公民通过公民大会形式直接讨论和投票表决来最终决定城邦事务,其含义是“人民的统治或权力”。在古代和中世纪的西方历史中,民主延续了古希腊思想家们所倡导的直接民主模式或“政体”之意。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唤醒了对人性和理性权威的尊重和推崇,民主真正成为近代以来普遍的政治价值诉求;随着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民主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头等重要的政治目标”。19世纪以来的代议制、自由民主时代充斥着人类在不同历史和文化背景下的民主实践,以及纷至沓来的民主思想。而促使人类对民主不懈追求的根本动因,构成纷繁复杂的民主成果的共同内核的是民主的价值内蕴,即符合人的类本质需要的价值诉求。

哲学意义上,民主源于人的主体性的生成和发展需要,是作为主体的人对自身的自主性、自由的类本质的价值诉求和积极确认。人是“普遍利用自然属性和人的属性的体系”。人通过对象化的实践活动,占有自然界和社会关系,实现自身的发展,从而获得了主体性认知,“成为一个人,并尊敬他人为人。”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主体的人不受任何外力强制,按照自己的理性和良心安排自己的生活,再现了自主、自立、自由的特点。这种自我作主、自由选择体现了人格独立和人之为人的价值,是民主在个体类本质存在意义上的原初内涵。由此可见,民主是主体性的派生物,是对自主、自由的类本质的积极确证,体现了人的基本属性。

人民精神

古希腊思想家关于民主的论述已经表达了民主是人民的权力的思想。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指出,平民政体首要观念在于“属于多数”,民主政体的基本特征便是政权属于全体公民。近代以来,资产阶级民主理论家们,格劳修斯、霍布斯、洛克、斯宾诺莎、孟德斯鸠、卢梭等,在自然法学说、天赋人权论、社会契约论基础上逐步完善了人民思想。马克思在强调民主阶级性和历史性的前提下,对民主这一基本内涵做了更一般意义的阐述。他认为民主作为一个类概念,其一般意义即“人民的自我规定”,“民主制是一切形式的国家制度的已经解开的谜。在这里,国家制度自在地,不仅就其本质来说,而且就其存在、就其现实性来说,也在不断地被引回到自己的现实的基础、现实的人、现实的人民,并被设定为人民自己的作品。国家制度在这里表现出它的本来面目,即人的自由产物。”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认识的逐渐成熟和深化,人民精神的内涵和外延获得了丰富和拓展。国家与公民社会之间权力与权利交换关系的深化发展及其外化的现代政治制度,确保和实现了人民作为现代民主的根本内核。人民精神不仅对于现代民主具有了更加广泛的概括力,而且无可避免地渗透到民主实践中。理论界普遍认同人民以全体公民或推动社会发展的多数人为应然内涵。

平等自由原则

自由和平等是人的类本质的内在规定,是民主追寻的基本价值目标和赖以实现的前提。平等以人性的平等为前提,即承认“每个人的价值内在地与别人是平等的”,每个人都享有平等地进入社会的机会,每个人都有自我选择的自由、平等权利。作为民主的基本价值,平等体现为人人都有平等的权利决定与己相关的事务,任何人都平等地享有“不经其同意的统治”的拒绝权,公民在公共事务上机会均等。

而自由与平等密切相关,“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人首先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地支配自己的身体和精神,自由地决定自己的事务,才能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独立自主地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真正的民主即自由和平等。”“如果要将民主制度的特征以最简单的话来概括,可以这样说,民主制度就是尽可能使其人民同时获得更多的自由和最多的平等的政治制度。”从古希腊民主到现代民主,自由和平等始终是民主的逻辑出发点和价值追求。

不可否认,“人类在道德上对优良社会生活的追求,在理念形态上对自由、平等的认同,是民主政治所以昌盛的先决条件。”然而,“真正的理性和正义至今还没有统治世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具体、现实的,处于一定的具体的社会关系之中。脱离了现实物质关系的人的自由和平等是不存在的。因此,民主所内涵的平等、自由是历史的、相对的。

宽容精神

宽容精神作为价值视野,实质上是与现代多元共存社会相契合的基本道德要求,以承认民主的其他基本价值而获得合法性和必要性的价值理念或道德合力。它至少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内涵。首先,它承认世界本质是多元而非单一;人的有限性和差异性以及价值的多元主义。自由主义认为理性据以产生的基础—感觉经验具有变异性、差异性和不确定性,因此理性也经常处于谬误和不确定之中。其次,它承认和尊重自由、个人权利,追求道德内涵上的人格平等和相互尊重。人性的平等、自由、权利是民主政治逻辑起点和归宿。宽容精神也是基于这样的道德正义,“它并不奢求‘爱无等差’,而只要求承认并尊重每一个人都是与我一样的人,只要求接受并践行‘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而我所具有的他人也应该具有’”。哈贝马斯指出:“民主的自决具有一种包容意义,要把一切民众都平等包容到自我立法过程当中。包容意味着这样一种政治秩序对于一切受到歧视的人都敞开大门,并且容纳一切边缘人,而不把他们纳入一种单调而同质的人民共同体当中。”宽容不仅意味着“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而且更为根本意义上是通过制度、机制保障个人的自由、权利,尤其尊重、保护少数权利。

民主价值的特点:普适性与特殊性

“民主既是普遍的—所有人(准确地说是几乎所有人)都希望得到它,而且它还具有某些特定的核心要求,使其可以适用于全球;民主又是特殊的—所有国家和文化地区都以各自的方式实践民主。”民主的基本价值内涵主要是对民主共性、本质的概括,它证明了民主的普遍性、理想性、目标性、框架性的一面,而民主的实现方式则展现了民主的特殊性、多样性、具体性和实践性。民主价值观的现代转型及民主价值的实现是具体、有条件和复杂的。

现代民主所张扬的理性、自由、平等、权利、包容等价值精神具有普适性,但只有与具体的历史文化传统结合,才会显示其真实性、稳定性,才会内化为民众的自觉认知和行为习惯而具备真正的先导性价值。在民主与文化二者之间,“主要是文化影响民主,而不是相反”,民主价值内蕴的认同在深层和真正意味上是文化的重塑。如果说现代民主价值内蕴是具有西方文化源流的,那么后发国家和地区在民主化的过程中价值观的现代转型会与传统文化发生碰撞。传统文化的自我张扬和惯性影响可能使现代民主价值在本土化过程中遭遇拒斥、挑战。现代民主价值体系的构建需要较长时段的文化消化、分解、融合与吸纳,这是个循序渐进、多元复杂的过程。

“民主”既是一种理想,又是一种现实。民主制的确立是价值压力的产物,所以民主是什么与民主应该是什么分不开的,民主只能在其理想与价值允许它存在的范围内存在。民主的价值与其外化的制度是不可分割的两面。民主的价值理念是关于政治、社会善的目标预想,具有空洞性、抽象性,只有将这些价值外化为具体的政治制度,才会实现民主的本意。

第6篇:政治发展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新时期;企业文化;宣传工作;重要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体现在产品与服务之间的竞争,更体现在产品与服务背后的技术竞争与管理竞争。而对于技术和管理能够产生重要影响的就是企业文化。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必须做好企业文化的宣传工作。通过对于很多优秀企业的研究来看,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非常的重要。可以说,对于企业文化宣传的工作不仅能够进一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而且还能够共同的谋求企业生存与发展,进一步拓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渠道,从而将思想政治作为企业发展的主旋律。

一、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宣传工作的关系

(一)二者服务对象相同

无论是文化还是思想,最终的对象都是人,所以企业文化宣传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也都是人。所以通过进一步将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鼓励人作为企业文化宣传的基本格调,从而进一步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保证人际之间的关系协调发展。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为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与立场观点,企业文化能够为人的价值取向与集体意识的催化剂,从而加强员工的敬业精神。所以说,无论是思想政治还是企业文化对于人的影响都是非常的重要。

(二)二者宣传途径一致

企业文化的宣传途径主要集中于目前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艰巨任务,思想政治宣传途径主要为党和国家的时政方针,包括市场经济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法制教育、企业发展的教育任务等。从这两方面来看,思想政治的宣传途径完全适用于企业文化的宣传途径。

(三)二者宣传环境相似

思想政治的宣传环境与企业文化的宣传环境都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而且企业文化宣传的环境包括了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两种,所以对于企业文化宣传工作的开展必须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来进行宣传。

二、企业文化宣传工作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必要条件

通过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之间的关联性,能够进一步厘清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之间的辩证关系,通过企业文化的宣传工作,能够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经营管理,也能够进一步促进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深入、持续的开展,从而保证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更加具有时代性、针对性等特征。

(一)通过企业文化的宣传工作能够保证企业经营生产与思想政治相融合

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包括了企业目标、企业使命、企业宗旨、企业理念等。这些核心内涵基本上能够全面的反映出企业的基本价值取向以及目标追求,从而进一步保证企业发展的正确性。企业文化宣传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企业发展的顺利实现,所以进一步通过企业文化宣传工作来提高企业经营生产,使得企业员工同过企业文化来形成更加主动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实现自身价值与企业价值的相统一。所以说,通过企业文化宣传工作,能够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落实到企业工作之中,从而保证企业的顺利发展。

(二)通过企业文化的宣传工作能够保证企业符合时展趋势

企业文化的宣传工作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可以说一个企业的文化宣传工作代表着这个企业最先进的企业精神、经营理念。而且还会引导全体员工形成一定的群体意识,进一步激发员工的自觉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从而全面促进企业发展,形成强大的合力与无尽的资源。

(三)通过企业文化的宣传工作能够保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与外延得到扩展

企业文化的宣传工作能够进一步促进企业精神、企业目标的不断完善,从而保证企业员工在积极的企业文化氛围中能够看到企业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从而进一步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活力,更加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而且,企业文化的宣传工作通过对于群体意识、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宣传引导,进一步规范了员工的行为,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V阔的外延条件。

三、新时期做好企业文化宣传工作的主要方面

在社会主义新时期,企业文化宣传工作更应该加强对于思想政治文化的宣传,进一步增强员工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刻认识与理解,从而共同营造和谐、发展的企业文化氛围。

(一)在企业文化宣传工作中要重点突出社会主义党建特色

社会主义党建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在干部管理方面为企业提供了非常多的骨干和精英,进一步在企业文化宣传工作中起到了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通过企业文化宣传工作,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形成了以党建特色为战斗堡垒的统一阵线,从而为企业的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二)在企业文化宣传工作中要着眼于整体队伍的素质提升

任何的企业文化宣传工作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企业的整体队伍素质提升所服务的,只有在企业文化宣传工作中将重点对象放眼于整体素质,才能够全方位、多角度的促进企业文化宣传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结束语

企业文化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主要途径,也是代表着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所以在新时期做好企业文化宣传工作不仅能够全面提升企业发展水平,而且更能够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企业文化宣传工作,能够实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渠道的不断拓宽,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打下坚持的文化思想政治基础。

参考文献:

[1] 蒙秋丽.关于做好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的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2).

第7篇:政治发展的内涵范文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和方法已难以满足工作需要。优秀的企业文化具有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作用,将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互融合创新,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可进一步推动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

关键词 企业文化 思想政治 管理 创新 融合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促进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和形式的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的特点不是灌输,而是通过以文载道,以文化心,使员工自觉自愿地去追求一种价值观念,去共同遵守一种行为规范。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平等交流的机制,达到良好的效果。同时,通过开展行为文化,可以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身边的文化,使员工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将本企业的先进理念和先进行为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员工思想和行动中去。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术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而思想道德素质是员工最重要的素质。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的都是提高员工的思想素质,使之更好地服务企业、造福社会。通过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可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丰富思想工作内涵。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含量。文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包括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在内的物质文化形态;二是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在内的精神文化形态。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可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个人文化素质,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含量,这样,才容易把思想政治工作做细、做深、做透,才容易使大家入耳、入脑、入心,才会取得实效。

二、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为依托,为思想政治工作注入新鲜活力

(一)通过视觉文化建设,为员工创造舒适温馨的工作环境和人性化的管理氛围。规范整洁的工作场所,人性化的管理氛围,可以使员工在相互关爱、相互理解、相互促进的环境中达到员工与员工的和谐,员工与企业的共赢,使企业的意志和理念在人文关爱中得到潜移默化的灌输。

(二)通过行为文化建设,可以将企业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员工行为的高度统一、员工与企业的高度统一。在实现严格管理制度的同时,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通过统一员工思想、规范人员行为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吸引力。同时,要结合创建学习型企业,把学习当作企业的核心力量,不断提高全员整体素质,才能激励更多的员工勇于竞争,善于竞争,最终把企业建成一个人人都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优秀团队。

(三)通过理念文化建设,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提高员工的团队精神和整体素质,提高企业管理的整体效应。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理念内涵。建立一种与企业所处的行业和环境相适应的、与企业的发展方向相吻合的的企业理念,可以不断充实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使员工产生崇高使命感,提高团队精神,从而达到外塑形象、内强素质的目标。

三、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为思想政治工作注重新内涵

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培育企业精神,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为思想政治工作注重新内涵,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动力。

(一)加大企业文化宣传力度,让企业文化入脑入心。企业文化是以无形的方式,营造员工认可的文化氛围来激励员工,如何让广大员工认同企业文化,让企业文化深植人心?加大宣传力度是重中之重。我们要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制作版面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员工的宣传教育,强化企业知识宣传,从而潜移默化地教育员工、引导员工。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让企业管理透明化。对于员工来说,与企业共同发展,首先要让员工充分了解企业发展现状,让企业管理透明化,将企业的发展规划置于员工的理解过程中。只有这样,员工才能认同企业,从而进一步坚定企业发展的信心。员工只有了解企业发展现状,才能培养对企业的感情,从而与企业荣辱与共,达到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员工思想统一的效果。

第8篇:政治发展的内涵范文

贯彻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被广泛认为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发展理论。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也是发展理论的核心内容,涉及到发展的目标、价值、代价、主体、动力、条件、模式、战略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科学发展观则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基本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对从不同角度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的分析和阐述,应抱兼收并蓄的态度去解读、领会和掌握:《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第1期所载《树立科学发展观要实现十个转向》一文认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包括如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民本发展,即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坚持以民为本,这是发展的根本要求;(2)全面发展,即新世纪中国的发展必须涵盖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这是发展的多元内容;(3)协调发展,即新世纪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要保持发展的不同领域、不同方面、不同要素、不同要求的相互适应、有机配合、优势互补与彼此促进,这是发展的基本原则;(4)可持续发展,即新世纪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同人口、生态、环境与资源相互适应,这是发展的重要体现;(5)统筹发展,即新世纪中国的发展必须遵循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是发展的战略指导。

《领导科学》2004年第6期所载庞元正:《当代中国的发展实践与科学发展观》一文,则提出科学发展观主要解决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对于“什么是发展”做出了科学的回答;(2)对于“为什么要发展”做出了科学分析;(3)对于“怎样才能发展”做出了科学的探索;(4)对于“怎样评价发展”做出了科学判断。还有《理论学刊》2004年第4期所载吴振坤:《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文章认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发展的本质和目的、发展的中心、基本内容和根本要求等。科学发展观要回答的问题有:要不要发展,为谁发展,发展什么,怎样发展,往哪里发展等问题。具体来说就是:(1)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目的,是回答“为谁发展”的问题;(2)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回答:“要不要发展”的问题;(3)科学发展观还要回答:“发展什么”的问题,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所要达到的目标、完成的任务;(4)科学发展观要回答:“怎样发展”的问题,这就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基本内容主要是坚持“五个统筹”;(5)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回答“怎样发展才能保持永续性”的问题。:

还有些学者从哲学的高度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他们认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三句话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内涵,是用反思传统发展观的结晶,体现了学说的精髓;这三句话还构成科学发展观的完整内容:第一句话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或哲学指南,是它的灵魂,第二句话的三项要点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第三句话是科学发展观的终极价值目标——人的全面发展。由上述三句话组成的科学发展观正是的哲学、探讨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精髓在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波澜壮阔实践中的展开,因此而精彩。(注:《当代思潮》编辑部:《时代的哲学行动的指南——就“以人为本”有关问题答读者问》,载《当代思潮》2004年第6期。)

总结起来说,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离不开发展;解决国内各种经济社会问题,保持社会稳定,离不开发展;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和平统一祖国,离不开发展;维护国家及,离不开发展。历史与现实使中国人民认识到,中国的出路在于发展,中国的希望在于发展,中华民族的命运和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皆系于发展。正如同志所指出的:“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一个战略思想。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发展。”(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载《经济日报》2004年3月1日。)

第9篇:政治发展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园文化 建设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一个在教育理论上有着重要研究价值的命题,而且是在办学实践上有着重要意义的新方向。如何结合高职院校深化内涵建设,凝练办学特色,把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推向深入,找准切入点是关键。要解决好这一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

一、体现中国特色是关键

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具有的特定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环境文化),包括学校传统、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精神文化)及学校各种规章制度(制度文化)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行为文化)。校园文化的产生与“校园”形成是同步的,它的早期形式是“学园”文化。具有真正意义的校园文化产生于上个世纪的1920~1930年的西方社会,经过几十年发展,到1980年才以独立的文化形态跻身于众多文化建设之林。而“校园文化”概念的正式提出却是中国文化界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完成的。又经过三十年的实践,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校园文化。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虽然起步较晚,但校园文化同样具有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价值引领。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第二,开放包容。把自己融入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大潮中;第三,制度自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第四,坚持改革,体现时代精神。特别是进入本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我国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开始从处延扩张转入到内涵建设、凝练办学特色阶段;第五,职业定位。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既要面对自身校园文化现实进行认真反思和传承,又要融入中国高校校园文化中,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是前提

提高认识,第一,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不仅是学生文化,学生文化较多的以自发性、趋附性、变异性、波浪式地与主导文化相结合的方式发展的,因此有相似的轮回性,加之高职院校学生总体文化素质较普通本科院校学生要低,如果缺少整合,在某些方面会出现盲目性。第二,校园文化要重视潜移默化,除了物化形态内容,更重视精神层面内容的熏陶,如校园精神、校园传统讲座、唱校歌、诵校风、学风等。第三,校园文化要重视教师文化。在校园文化构成中,教师文化的导向十分强烈,管教管导,教书育人,如果忽略教师这一因素,那么校园文化必然重复单一学生文化呈现出的弊病。第四,校园文化不能仅理解为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是一种文化形态,而校园文化活动则指校园文化具体内容的操作过程和具体表现形式,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第五,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有全方位的思考和整体构架,并作为学校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配套工程,在传承、创新的基础上有顶层设计,使之达到效益最大化。

更新观念,一是模糊专业教育和文化工作的界线,专业教育和文化建设有机融合。二是确立一个观点,即大文化观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内涵丰富,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等都是校园文化。三是转变一个看法,即只有职能部门管文化的看法,要把校园文化建设渗透到学校全部工作中,努力拓展校园文化的外延。

三、与思想政治工作接轨是根本

思想政治工作是解决师生思想、观念、立场问题,提高师生思想觉悟,校园文化建设是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使师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最终目的都是人的培养。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开展必将给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引入新的内容和形式。诚然,校园文化不能代替思想政治工作,但是思想政治工作要走出传统单一的说教模式,两者之间应该是互补的关系,这种互补关系可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思想政治理论指导与文化熏陶相结合;第二,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实践体验相结合;第三,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与文化环境创造相结合。完成以上三个结合,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接轨就比较成功和有效了。如学生宿舍内部的环境卫生、人与人的关系常常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着眼点,通过开展文明宿舍创建(这是很多高职院校宿舍文化建设中的一个子项目),既改变学生宿舍卫生状况,使宿舍得以美化,环境更宜人,又使学生通过自身参与,在习惯养成、互助学习、适应能力、人际交往、集体意识和人格塑造等方面发生向好的变化,从中受到教育、启发、感悟和提高。实际上,这样的活动使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有了真正的“载体”,落到了实处。由此可见,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之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提高与完善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