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比较政治学分析范文

比较政治学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比较政治学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比较政治学分析

第1篇:比较政治学分析范文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工作

一、自闭症儿童与社会学习理论

(一)自闭症儿童的界定

1943年美国儿童精神医学之父肯纳提出“早期幼儿自闭症”这样一个病名,归类于精神分裂症的一种。直到1980年,医学界才将自闭症定义为“广泛性的发展障碍”。在中国,1982年南京脑科医院儿童精神健康研究所中心陶国泰医生在专业文献上报道了4例自闭症,首次在中国引进了这个观念。

自闭症(Autism)又称孤独症,被归类为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不能进行正常的语言表达和社交活动,常做一些刻板和重复性的动作和行为。对自闭症儿童的界定,基于社会交往损伤,语言能力不足和刻板行为三方面,且限定出现上述症状的年龄为三岁前。

自2005年开始,自闭症患者被列入中国残疾人目录。《中国残疾儿童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中的数据显示自闭症在儿童中的发病率是千分之一左右。自闭症不再是罕见疾病,正成为严重影响儿童健康最常见的疾病。患自闭症的孩子,智力异常,其中70%左右的孤独症儿童智力落后,但这些儿童可能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强能力,20%智力在正常范围,约10%智力超常。

(二)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其应用于自闭症儿童矫治的可行性讨论

社会学习理论也称模仿学习理论,最早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他认为儿童的社会行为是在观察学习或模仿中获得的,学习的基础就是人与环境的互动,儿童通过互动来学习各种行为模式。具体来说,儿童与其周围的人产生互动,模仿他人的行为方式,学习与他人交往和应对压力,经过长时间的互动,儿童可能变得对特定的人或情境产生特定的反应,但这种反应有可能是恰当的,也有可能是不恰当的。要让儿童与各种不同的情境产生互动,并在此过程中让儿童学习恰当的反应。最后通过刺激强化来巩固儿童即成的恰当行为。

社会学习理论对于自闭症儿童矫治的可行性在于:儿童的行为是与环境互动产生的结果,自闭症儿童不恰当的行为是其与环境互动过程中做出的不恰当的反应。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改变自闭症儿童周围的环境,使儿童模仿恰当的行为与反正模式,正确与他人互动。

二、自闭症儿童的集体课活动分析

(一)Y儿童发展中心中班自闭症儿童的基本情况

Y儿童发展中心中班共有6名自闭症儿童,平均年龄为6岁。全托有3人,日托3人。儿童A,8岁,自机构成立以来就在此学习,模仿能力较强,数字识记多,精细动作课表现优秀。儿童B,3岁,刚来机构不久,站立行走能力弱,总喜欢爬在地上,伴随语言障碍。儿童C,4岁,是试管婴儿,父母曾带他去北京矫治,稍微好转之后送往机构,不爱大运动,喜欢音乐课,伴随语言障碍。儿童D,5岁,画画能力稍好,伴随语言障碍且有轻微暴力倾向。儿童E,6岁,从不开口说话,上课没有秩序,什么都往嘴里塞,但跳蹦床最棒。儿童F,10岁,班里年龄最大,自闭程度最严重,不会说话,没有参与活动的意识,突出表现为爱撕纸,撕衣服,伴随严重智力发育迟缓。

(二)Y儿童发展中心的集体课活动方法

在助教过程中,大多采用结构化教学和感觉统合训练方法。结构化教学法主要分三个方面:(1)环境的组织。机构一楼分为烹饪区和个训课区,二楼分有小组活动区、教室一、教室二、洗漱区、游戏器具储藏区。老师根据课程内容来安排功能区的使用。音乐课、游戏课在小组活动区。精细课在教室一等。(2)可预测的活动顺序。机构中班儿童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弱,难以统筹规划自己的活动,当他们不知道接下来的活动内容时,这种不确定性和意外的变动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焦虑和恐惧感。因此有必要在日常活动中有意识得把各种活动安排的有规律。比如从进教室,收拾衣物书包,上课,游戏,喝水,吃饭等都有固定的顺序。(3)视觉提示。中班儿童视觉信息接收的能力比处理听觉信息的能力强,所以一般喜欢看颜色鲜艳的卡片,老师在上水果认知课时会用水果卡片来吸引孩子注意力,答对的小朋友给予零食奖励,教课过程也顺利得多。

感觉统合训练是每日中班儿童的必修课。每节课40分钟,分为个训课和集体课两种形式。个训课就是一名专业老师一对一辅导一名儿童,弥补在集体课中儿童缺失的方面。集体课就是中班儿童集体上课,由一名专业老师授课和几名志愿者辅课。欣雨星机构在感统训练上针对中班儿童的前庭功能失调、感知觉障碍、本体感觉异常,以游戏的方式,运用多种器材辅助教学,协调心理、大脑、躯体三者的关系。器械包括滑板、旋转抱筒、平衡木、蹦床、滑梯、弹力球、篮球、跑步机、呼啦圈等等。每个儿童的每样器材的运动时间以十分钟左右为宜,每节课三到四种器材辅助。游戏课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吹泡泡、向上够天空、丢沙包、两人三足、保龄球、抓尾巴、打地鼠等等,既增强了与老师、小伙伴之间的互动,对于协调自身动作也有提升作用。

三、社会学习理论的应用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是观察学习,强调观察学习在人的行为获得中的作用,重视榜样的力量。这6名自闭症儿童的在机构的学习过程贯穿了观察学习的四个阶段:第一,注意过程。自闭儿童的心理特征、老师榜样的活动特征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都决定了观察学习的程度。尤其是机构里儿童和老师的亲密关系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但是,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由于忙碌的工作,无暇参与课程互动,把孩子康复的希望全都寄托于机构,反而不利于孩子回家之后的强化训练。第二,保持过程。第三,复制过程。保持和复制过程一气呵成,儿童模仿老师的榜样行为,并转化成动作展现出来。第四,动机过程。榜样有替代性的强化作用,当老师表扬肯定了某个儿童的正确行为,别的小朋友也会下意识地去模仿正确的行为。

四、反思

(一)矫治效果分析

这6名中班自闭症儿童的自我意识(上课点名的反应)、上课秩序(尽量保持良好站姿、坐姿)、自理能力(课间喝水、入厕、洗手、吃饭)、运动课(锻炼肢体协调能力)等强化巩固的效果较好。而社会交往、发声表达取得效果比较困难。

(二)矫治中发现的问题

第一,这6名中班自闭症儿童中绝大部分的精细动作模仿能力差,精细课只有儿童A能顺利完成。第二,这6名中班自闭症儿童在进行感觉统合训练时,由于自闭严重程度不同,在进行游戏课时面对着众多游戏设施,在活动中大部分是自己完成一项任务,缺乏与他人的互动。第三,训练难以兼顾各个程度的儿童,有的儿童平衡感好,能很轻松地跨越滑板,玩旋转抱筒;有的协调能力差,不敢上平衡木,不愿跳蹦床。过一段时间就会对器材产生厌倦情绪,根据自己的喜好只玩一种或某几种器材。第四,虽然机构开展单独的家长课和家长培训,但是并没有使家长真正和儿童能共同参与某节课的活动。

(三)建议

第一,建议延长一对一授课的时间,针对性的训练儿童的精细动作,教师反复演示,儿童反复模仿,用零食奖励来强化儿童的动作。第二,在进行小组活动的时候,要多进行一些有助于增加儿童之间互动的游戏环节,比如两人三足,皮球互传等等,通过小组比赛的形式让他们感受到小组协作的成就感。第三,感觉统合的训练过程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就是游戏,在训练的过程中伴随着游戏的欢乐体验,他们的积极参与是课程成功的关键,所以要首先关注他们的兴趣点。通过对环境的改变和安排活动项目给予儿童适当的回应和刺激,形成良性循环。第四,机构与家长之间的合作要更加细化,家长应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儿童的课程中来,把家长培训课和家长会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互动的实践中,和孩子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 文军.社会工作模式:理论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 谢明.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

[3] 侯冬梅.孤独症儿童感觉统合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特殊教育,2008(2).

[4] 杨晓菡.自闭症儿童矫治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以沈阳市某康复机构为例[D].辽宁大学,2013.

[5] 王梅,张俊芝.孤独症儿童的教育与康复训练[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第2篇:比较政治学分析范文

一、研究设计

1.研究问题

本研究主要对比分析中学英语教师和和学生对于以下几个问题的态度和认识:1)针对学习者英语作文中的表层错误,教师是否应当提供修正性反馈?2)如需纠正,应何时纠正?3)就全面性而言,何种程度的纠正较为恰当?4)一般而言,教师对错误的反馈应明晰到何种程度?

2.调查对象和方法

考虑到调查的可行性,本研究采用了便利抽样(Convenience sampling)的方法,选取了笔者所在城区3所中学高中二年级的英语教师和相对应的学生作为取样对象。三所中学均为一般中学,学生入学成绩相当。调查问卷借鉴了具有良好信度的Amrhein & Nassaji研究中所使用的问卷设计,并根据本研究的问题和受试对象进行了调整和修改。问卷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封闭型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在莱克特量表(Likert Scale)中做出选择;第二部分为两个开放式问题,主要了解被调查者对本研究问题3)与4)所做选择的原因。在正式调查前,对问卷初稿进行了预试(pilot study),并根据预试反馈对问卷的内容和措辞做了进一步修改。最终,共有16名高二英语教师和217名高二学生参与了问卷调查。学生问卷中,9份问卷无效,有效问卷为208份。另外,笔者还对参与问卷调查的6名教师和12名学生进行了一对一访谈。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对于中学生英语作文中的表层错误教师是否予以纠正

统计显示所有16位教师(100%)和192名学生(92.3%)赞同或强烈赞同教师应当为学生作文中的语言错误提供书面修正性反馈;整体而言,在需不需要由教师纠正作文中的语言错误上,教师和学生都强调教师修正性反馈的重要性。这一结果与某些国外学者,如Truscott的观点相左。Truscott认为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当完全摈弃纠错尤其是对语言错误的纠错。他认为教师纠错不但不能减少二语学习者作文中的语言错误,而且会促使学习者为了避免犯错而尽量使用简单的语句和缩减作文的篇幅。在访谈中,受访教师和学生普遍认为受语言水平的限制,中学生在自我识错和纠错上能力有限,如教师不对学生语言错误进行反馈,学生便会重复犯错,有些错误可能固化而无法改正。另外,和许多外语学习者的类似,中学生缺乏充分的、真实的英语学习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单纯依赖外部环境而改错的条件十分有限。

2.中学生作文中的错误应何时纠正

对于教师应何时(初稿、修改稿、终稿或每一稿)纠正学生作文中的语言错误这一问题上,教师与学生的观念似乎并不一致。统计显示,62.5%(10名教师)的教师选择只在学生终稿时修改学生语言错误,25%(4名教师)的教师选择在每一稿中都提供修正性反馈,12.5%(2名教师)的教师选择只在修改稿中修改语言错误。与教师观点不同,79.3%的学生(165名)希望教师对学生每一稿作文中的语言错误都予以反馈,只有17.8%的学生(37名)希望教师只在终稿时修改语言错误。在访谈中教师表示选择在终稿时才修改学生的语言错误主要由于在初稿和修改稿中希望学生重点关注作文的思想和内容,到定稿时再转向语言错误。这种先内容后形式的反馈模式有利于学生提高作文的整体水平。

3.教师是否应对学生作文中的全部语言错误予以反馈

就反馈的全面性而言,反馈可分为全面反馈和选择性反馈。前者指教师对学生所有语言错误予以提示和/或纠正,后者按程度可细分为对所有主要错误、对多数主要错误和对少量主要错误提示和/或纠正。根据统计,师生就反馈的全面性上存在感知差异。调查中,56.2%的教师(9名)偏向于有选择性的纠正学生的语言错误,认为反馈的重点是学生作文中的多数主要错误。与教师观点不同,85.4%的学生(176名)希望教师对作文中的所有语言错误予以反馈。根据对问卷中开放性问题和访谈结果的整理,笔者发现教师偏向选择性地反馈学生作文中的语言错误主要是由于:1)如反馈学生的全部语言错误,学生往往无法区分反馈中哪些是严重错误哪些是一般错误,从而影响反馈的有效性。2)担心反馈学生的全部语言错误,会影响学生特别是语言基础较差学生的写作积极性。3)有些错误超出了正在讲授的语法内容的范畴,反馈后学生很难理解。因此,教师倾向于对学生文中的主要错误,特别是重复错误和影响读者阅读的语言错误予以反馈。而在访谈中,学生认为自身的辨错能力有限,希望教师对文中的错误做的反馈越多越好。

4.对于错误,教师的反馈应明晰到何种程度

根据明晰度,反馈可分为直接反馈和间接反馈。直接反馈指教师不仅明确指出错误,而且提供正确形式。间接反馈中教师不提供正确形式,可细分为错误标注(教师提示错误的位置及类型)、无错误标注(只标出错误位置,不提示错误性质)和错误总数提示(只提示错误总数,无位置及类型提示)。统计显示绝大多数教师(87.5%,14名教师)倾向使用间接反馈作为主要的反馈策略,其中50%的教师(8名)偏爱无错误标注的间接反馈模式,37.5%的教师(6名)偏爱错误标注的反馈模式。而学生的问卷回应显示大多数(74.3%,153名)学生希望教师评改时提供直接反馈。可见在反馈的明晰度上教师与学生有不同的偏好。问卷的开放问题和访谈显示,教师选择间接反馈一方面是由于担心过多的直接反馈会导致学生被动接受反馈,从而对教师产生依赖心理,而通过间接反馈教师希望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提示,能主动识别和改正错误,从而最终形成自我纠错的能力;另一方面因为直接反馈耗时较多,由于时间限制,无法对所有错误都进行直接反馈。而学生偏爱直接反馈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学生认为教师提供的正确形式更具权威性;其次,间接反馈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错误,但自己不知如何改正;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有时教师间接反馈时所使用的符号和标记不够明确,学生无法准确判定自己错误的位置和性质。

教师的书面修正性反馈是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发现在反馈的具体方式上,教师和学生有较大的分歧。多数教师偏向终稿反馈,选择性反馈和间接性反馈,而学生则希望教师能在每一稿中都有关于语言错误的反馈,并且期望反馈能更全面和直接。两者感知的差异在于教师希望英语写作中学生能够内容与形式并重,改错时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并最终形成独立的自我纠错能力。而学生注重于教师反馈的权威性,对教师反馈有较强的依赖心理。中学师生对反馈感知上的差异在教学中不容忽视。已有研究表明师生如能对反馈在认识上达成一致,教师的反馈将发挥良好的功效,反之反馈的作用将大打折扣。因此,为了尽可能得缩小两者的感知差异,教师提供反馈时应当重视学生对自己反馈的期望和需求。同时,由于中学生受自身认识能力和语言水平的影响,可能对教师反馈有时趋于理想化。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当积极与学生沟通,使学生了解教师采取各种反馈方式的目的和对学生的要求,从而在认识上达成共识。

参考文献

[1] Amrhein,H.R.,& Nassaji, H.Written corrective feedback:what do students and teachers prefer andwhy?Canadian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10,13:95-127.

[2] Ken,C.L.Feedback in the writing process:A model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ation. ELT Journal,1990,44(4):294-394.

[3] Long,M.Focus on form:A design fea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In K.de Bot (eds).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in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1,39-52.

第3篇:比较政治学分析范文

    (一)重新定义了制度何为“制度”,这个制度主义研究最为基本的问题多年却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在传统的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研究中,从国家政权组织到社会民间组织,都被认为是制度的载体,而对于制度的定义更是十分模糊。斯特莫主张利用列举实例的方法来定义制度;霍尔则将制度定义为“正式的规则,描述一系列指令或者服从的程序”[2];以塔洛克为代表的美国学者则认为应该从法律的层面去定义制度。上述的制度定义往往倾向于从某一个维度或者层面对制度进行定义,这类定义往往是描述性的,显得比较混乱且零散。而现代视野下的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研究则对制度进行了系统化的定义,在新视野研究模式下,制度主义研究一改描述性的定义模式,从制度产生的原因来对制度进行定义,根据制度产生的机理,将制度划分为规范性制度、组织性制度和结构性制度三个类型,与传统定义模式相比,这样的定义模式更加准确,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制度的起因和产生机制,并为制度研究指明了规范、组织和结构三个研究维度,应该说,这样的定义模式不仅科学,其内涵与外延也是十分丰富的。(二)进一步明晰个人与制度的互相影响制度对人的影响在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中多有论述,而关于人对制度的影响,却是研究的薄弱点,通常局限在制定和执行这一环节。实际上人对制度的影响十分广泛,在现代视野下的新制度主义,则将人和制度视为互相影响的对等体,人既是制度的制定者又是制度的约束者,在制度主义中,人可以通过习惯化、客观化、感染化和沉积化四个环节来对制度产生反作用。(三)制度的评价如何对制度进行评价也是新制度主义的重要研究点,传统的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研究认为,好的制度可以高效完成社会可识别性缺陷,可以较好地平衡个人与集体理性。而在现代视野下,对于制度的评价更加宽泛,不仅仅局限在制度本身以及个人与集体的平衡之中,而是将制度的评价划分为制度的容量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两个维度,也就是NRC模型。在NRC模型中,现代视野下的新制度主义研究将制度的评价划分为三个因子,即N(标准性),R(规则)和C(认知),这三个因子的具体评价模式如(表略)

    现代视野下的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研究贡献与不足

    (一)理论贡献现代视野下的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在传统研究的基础之上有很大发展,根据前文所述,可以总结其研究理论贡献为以下几点:1.对传统新制度研究的总结与提升由于传统研究比较分散和凌乱,对新制度主义的综合性进一步研究造成了障碍,而现代视野下,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研究则将传统研究成果扬弃地进行了归集,将传统的制度主义研究归集为四个派系:(1)结构主义结构主义倾向于从政治体制和制度本身的结构来研究制度,首先明晰制度载体的结构形式,如是单一制还是邦联制、联邦制,在明晰结构的基础上再对制度进行研究。(2)历史主义历史主义主要从历史进程与发展的角度考察社会经济、文化如何导致制度的出现,而制度又是如何对社会产生反作用的,历史主义也关注个人行为对历史带来的变革,强调个人作用。(3)法律主义将法律视为制度产生和维护的根源,将法律法规作为制度主义研究的核心,倾向于通过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来对既有的制度进行监督和完善,同时不断催生出不同的新兴制度。(4)规范主义规范主义对制度的认识是静态的,主张从静态规范的角度来描述和研究制度,对结构主义、历史主义、法律主义、规范主义等制度主义研究理论的整合与划分,使得制度主义研究更加清晰,各种模式的优缺点更加显而易见,对研究派系的归集是现代视野下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重要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之上,新制度主义对于制度主义政治学研究的体系与方法又有很大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从研究对象来看,现代视野下的新制度主义研究将制度主义研究得主体进行了很大的扩充,除了法律法规、社会体制、行政机关、国家行政机器等常见的制度载体之外,现代视野研究方法将除法律、社会体制之外的社会观念、民间社团、仪式甚至社会关系、与委托等因素都纳入了研究范围,大大扩增了新制度主义的研究外围。从研究方法来看,现代视野下的新制度主义研究不再局限在规范主义静态的规范性研究或是结构主义单纯对制度载体结构的研究,而是将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结合起来,开创了规范描述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模式,“不仅关注政治制度对政治学理论研究的共享,也关注政治制度在制度设计方面的贡献”[2]。着名政治学家马奇将现代视野下的新制度主义在研究方法中的贡献总结为两方面,“一方面,政治制度对政治学理论实证主义研究的贡献;另一方面,理解政治制度在规范评估以及制度设计方面的贡献。”[3]从个人与制度的关系来看,现代视野将个人与制度视为相互作用的对称个体,对个人与制度的相互性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发展了传统新制度研究中关于个人自然受制度约束的假设,分析了制度如何通过喜好、规范、群体影响、社会结构等因素对各人产生约束,更深层次地揭示了个人与制度的相互关系。无论对于结构主义、法律主义、规范主义还是历史主义,都是一次整合性的飞跃。2.对行为主义和理性分析主义的扬弃行为主义和理性分析主义改变了传统制度主义研究中的静态和过于整体化的模式,但是随着研究的发展却逐步滑向了动态和个人主义的另一个极端,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国家制度的影响。而现代视野下的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研究则在继承行为主义和理性分析主义积极成分的基础上,对多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扬弃,即个人主义、行为主义、理性分析主义和价值疏忽。首先是对个人主义的批判,现代视野下,新制度主义研究重新确定了制度的重要地位,对个人主义提出了明确的批判。除此之外,新制度主义对实证主义进行了继承,进一步明晰了制度如何对个人的行为、偏好、思维等产生影响,而个人行为又如何对制度的规范性与可执行性产生影响,同时个人行为与制度主义下的“权责利”如何进行配对。新制度主义对个人主义的批判还体现在对制度之于社会发展作用的肯定,认为制度是推动历史和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历史和社会影响制度,但制度更加深刻地影响着历史与社会,而个人在历史长河中是集成于制度主义体系中的因子,制度才是政治学分析与研究的主要对象,而个人不是。而在对于行为主义和理性分析主义的批判方面,现代视野下的新制度主义提出,行为主义和理性分析主义是“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虽然对传统研究方式中的静态化、宏观化和定性整体主义提出了批判并指出了其不足,但是随即又滑向了另外一个误区,即过分强调动态、微观定量的个人主义研究模式,这样对国家、制度等制度因素有很大忽略,并不利于研究的深入与正确。价值疏忽的批判则更多的是一种纠正与补充,在这方面,现代视野下的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研究将正义等价值纳入了制度研究范畴,将价值视为制度的一种形式,强调制度和程序本身的正义性和公正性。对一种制度的评判不仅在于制度本身的形式与结构,更在于其内部蕴含的价值,这些价值体现为公平、公正、正义良俗、社会基本道德等。对于价值疏忽的批判与补充,使得制度主义的研究更加丰富与合理,也更有利于实现制度其本身的公平与正义。(二)存在的不足1.内部制度体系方面首先,现代视野下的新制度主义政治学是一种被动性和事后描述性的政治学研究模式,因而其不能分析并预测制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不具有客观上的传承性;在制度观念方面,虽然现代视野下的新制度主义强调了人和制度本身在制度系统中的相互作用,同时强调了人对制度的反作用,但是并没有明晰制度构成要素的内外层次化分,也就是说,当人和制度相互作用时,现代视野下的新制度主义并不能区别这种影响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这对于制度研究的深入和本质性挖掘而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内部统一性方面,新制度主义在一些基本概念和研究模式方面还没有实现完全的内部统一,这对于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十分不利的。2.理论融合度方面在制度主义研究方面,任何一种理论和研究模式都不能孤立存在,各种理论之间必须有一定的融合度,也就是所谓的理论兼容性。在理论兼容性方面,由于现代视野下的新制度主义研究集合了大量学科,对制度和相关研究模式的内涵外延进行了拓展,这既是其优势,也为其带来了理论融合的问题,由于其大量使用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基本概念,而这些概念本身的含义往往存在差异,这就带来了其系统内部术语与理论统一性和融合度的问题。例如,在现代视野下的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中,经济学中的制度变迁、制度博弈、委托等基本概念都被融入进来,而这些概念和传统意义上政治制度学中的制度变迁等概念存在一定差异,美国着名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皮尔逊(PaulPierson)在2003年首次提出了这一问题新制度主义的理论融合度和统一性问题,从此开始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3.规范性与可验证性问题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而任何理论研究必须经受实践的验证,而现代视野下的新制度主义研究在这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其强调的制度规范性和普遍性与现实中大量违规现象之间的矛盾目前没有合理的解释,对个人主义和历史主义的扬弃并没有使新制度主义找到一个完整的解释体系。除此之外,便是制度本身的验证性问题,对于政府结构、行政单位的常规制度载体,表面上虽然结构明晰,但事实上其运行规则往往难以描述和验证。另外,现代视野的研究模式将民间社团、仪式甚至社会关系、与委托等大量因素纳入制度主义研究范围,而这些制度结构的可验证性却差强人意,“抽象的规范性制度以及国际政治分析中的制度更是难以验证”,这些都使得研究具有较高的模糊性。

第4篇:比较政治学分析范文

关键词:政治人类学

学科基础

学科发展

本土化

作者汤夺先。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人类学系副教授;李静,女,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人类学系硕士研究生。地址:合肥市,邮编230601。

政治人类学的出现是以20世纪40年代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埃文斯一普里查德(Evans—Prichard)和迈耶·福蒂斯(Mayer Fotes)主编的《非洲政治制度》一书出版为标志的,至今才70余年时间。厘清学界对政治人类学的研究状况,对于推动政治人类学学科发展与完善有着积极的作用。关于政治人类学的研究状况,国内已有学者进行了某种程度的整理。董建辉从研究对象、方法以及与政治学的关系层面介绍了西方政治人类学,其后续研究以1960年代为界,介绍了西方政治人类学的发展历程与相关成就。范可的研究回顾了西方政治人类学的发展历程,重点探讨了政治人类学典型研究范式的形成与发展。暨爱民、彭永庆介绍了中国政治人类学的学科发生、发展概况及问题。上述研究对把握政治人类学学术脉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尝试从政治人类学的学科基础、当前西方政治人类学的发展状况,以及政治人类学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等层面,对政治人类学研究作进一步的述评和反思。

一、关于政治人类学学科基础的研究

(一)政治人类学的学科概念

对于何为政治人类学,学界没有形成规范的定义,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法国学者乔治·巴朗迪埃(George BaIandier,学界又译为乔治·布兰迪尔)侧重从学科定位与研究对象层面界定政治人类学,认为政治人类学的出现既是一项历史悠久且一直存在的主题,又是晚近出现的人类学专门化的学科。一方面,它企图超越特定的政治经验和原则,因而它有望成为一门政治科学,将人视为政治人,并寻求在不同历史和地域中各政治组织的共同属性。另一方面,它是社会人类学或民族学的分支。它关注对原初或先前社会政治制度的描述和分析。美国学者F·贝雷(F·Bailey)侧重关注政治人类学的研究对象进行定义:“政治活动的出发点是主张人们不要过‘孤独、贫困、卑俗、粗野和拮据的’生活。它实现这种主张的做法是寻求调节权力竞争的方式,而并不总是要建立一个极权主义国家……总而言之,不同的文化寻求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如何使人们生活在一起而又没有过多的权力冲突的问题。政治人类学就是对不同解决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的一门学问。”

中国学者在引进国外政治人类学理论的同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政治人类学进行界定。张谦认为:“政治人类学是一门以原始社会的种族共同体、传统国家和现代民族国家的政治系统为对象,建立在参与观察基础上,运用一般人类学方法分析政治演化过程的实证科学。”③陈国强主编的《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认为,政治人类学是“以文化人类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政治现象的文化人类学分支学科,亦可说是人类学与政治学相结合而产生的边缘学科”。以上界定突出了政治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与学科性质,研究方法上具有浓郁的人类学色彩。王铭铭认为:“通常把专门致力于对‘非国家’类型的政治组织和社会形态的研究称为政治人类学。”⑤庄孔韶主编的《人类学通论》提出,这种有别于传统政治学而是致力于对包括“非国家”、“无政府”的人类学政治组织和政治行为在内的人类学研究被称为“政治人类学”。他们二位强调政治人类学对人类学传统的继承,即对前工业社会的关注。董建辉提出,政治人类学是“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各种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进行研究,从而总结出政治的本质和政治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概括地说,政治人类学就是关于政治的人类学”。这个界定进一步明确了政治人类学的学科性质、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兼顾横向与纵向,兼有动态与静态研究,是较为全面的定义。然而,把政治人类学简单理解为是关于政治的人类学,界定较为粗放,相对随意,忽视了政治人类学学科概念的严谨性和研究内容的丰富性。

综上可知,尽管国内外一些学者对政治人类学学科概念界定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大多数学者着眼于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层面来进行界定。一般认为,政治人类学是人类学的分支学科之一,运用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人类社会中的政治组织、政治制度、政治活动及政治过程等,尤其关注前工业社会的权力关系、政治现象和政治制度。在某种意义上讲,研究“非国家或无政府社会”中的非正式权力关系与政治现象,是政治人类学不同于政治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把政治放置于文化场景中,探讨文化对政治的影响,也是政治人类学的特色所在,人类学方法的采用也是政治人类学学科的特点之一。

第5篇:比较政治学分析范文

关键词:课堂讨论;高中政治;动态教学分析

在我国高中教育教学中,很多教学者依然选择通过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导致学生对政治学习产生一定的厌学情绪,在课堂上不愿意加入讨论和发言。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作为高中政治教师要认识到这点并采取有效的办法来改善,让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共同讨论和探索知识。

一、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辩论探讨中去

高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处于发展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思考意识,所以还比较依赖教师的引导教学,此时教师应该放手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知识的学习,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心理,提高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和独立思考判断能力,不断让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积累来对问题进行判断和解决。高中政治课学习的理论目标即是通过这种动态教学来让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展开政治辩论,实现对政治课堂的学习水平的提高。

二、有针对性地设置问题,开发学生的探索质疑精神

围绕课堂讨论进行的高中政治课的学习,要求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需要设置问题,让学生通过问题来主动思考,并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和讨论的热情。因此,作为教师,就要考虑设置的问题要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并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生活和学习表现,从而设置相应的问题,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将时事新闻和所学的政治知识相结合,更好地引导学生的政治学习。

三、权衡处理好独立性和课本知识之间的关系

第6篇:比较政治学分析范文

关键词:中职政治课堂教学;教学改革;改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7-0216-02

近年来,全国各地实行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主旋律的基础课程新课标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教育理念、主观方式、内容编排形式。中职教育向来秉承“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结合中职学生特有的特点,中职政治学科教育需提高其对学生的吸引力,而课堂教学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必须对其进行全面改革提高。

近几年来,中等职业学校不断地扩大招生规模,生源变得更加复杂化,学生各方面素质差异性也大,这对中职生教育质量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性。俗话说,“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其中,德育包含了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优化中职政治课堂教育策略对于提高中职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当前中职学校政治教学现状分析

1.中职学生特点和政治学习现状分析

当前中职生的政治教育主流是健康的积极的,拥有“90后”特点的中职学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成长,并且能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多才多艺,更加富有个性。

但是,部分学生也存在严重的道德问题。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多数是因为未能考入高中而进入职业高中或职业中专学校的,他们各学科基础相对薄弱,学习政治的兴趣不高。有些学生读书毫无目的,纪律性差,上课睡觉或者神游打发日子,严重影响教师教学的教学质量,在教师三番五次苦口婆心地教导之后,仍不悔改,教学成果收效甚微;有些学生甚至更为严重,有抽烟、赌博、打架斗殴、上网成瘾,甚至是违法行为等不良恶习。

2.中职生思想政治素质出现偏差的原因

造成中职生思想政治素质偏差的内因是中职生生理心理特点变化,处在十五六岁到十八九岁的青年成长阶段,中职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有:半幼稚半成熟、矛盾和冲突多、心理障碍多发。如今时展过速,获得信息的渠道也增多,中职生的性意识觉醒早,但是道德水平不足,社会适应能力较弱。

造成中职生思想政治素质偏差的外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因素。首先,“90后”学生多半都是出身于独生子女家庭,在家受到父母的溺爱,养成了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差,心理素质差等不良习惯。另外,部分单亲家庭出身的中职学生心理问题比较严重,更容易对他人产生妒忌,对道德规范产生怀疑,封闭自己的心灵,压抑自己的情感。其次,虽然教学改革大刀阔斧地在执行,但是在各地方以考试为导向的教学依然存在,学习成绩差和各方面不突出的学生容易被老师忽视掉,被边缘化。在中职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是单纯地灌输理论知识,而不是采用启发式的互动教学,再加上中职学生的学科基础薄弱,经常感到晦涩难懂,久而久之便对政治这门学科产生了厌恶的情绪。最后,现代经济发展迅速,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人们的思想变得急功近利,且物质化。中职生的学习生活相比其他中学生,更加贴近现实社会,而社会的浮躁风气必然会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

二、提高中职政治课堂教育吸引力的措施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主要阵地,是教育工作者一直都在研究探讨想不断完善的话题,基于对中职政治教学现状和学生政治学习情况的分析,并且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提出如下几点建议来进行中职政治课堂教学的策略优化:

1.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

政治学科具有其特殊的地方,如理论性偏强、概念性强,造成学生在理解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果老师一味的在台上自言自语地灌输着政治的理论和相关的概念,台下的同学便会沉默不语或者走神。像这种只有老师教的单向教学模式必然不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最后会慢慢变为师生相互敷衍了事的局面。为了激发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兴趣,老师首先在备课上要狠下苦工,上课所采用的语言也尽量的丰富多彩起来,活泼幽默,避免单调和重复,可以与“90后”中职学生的语言特点相挂钩,尽量地减小和他们之间的代沟,引起共鸣。但是语言的功底在于长期的不断积累,这就要求中职老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学习和总结,并且多加了解中职学生,了解他们的心思和他们说话的语言特点。

除了上面提到的改变语言风格,老师在政治课堂上还要注意把握好自己说的“量”,要适当适时地把“说”的机会多让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增加师生互动,牵引着学生的思路去探讨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避免他们思想跑神,打破传统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学习模式。在上法律课时,在播放一段《今日说法》中关于农民工讨债的片断之后,全班同学都被片段中的内容吸引了。于是,我将班上的同学分为两组,采用“竞争模式”展开积极的课堂讨论,带动积极的课堂气氛,尽量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其中。经过讨论之后,除了对农民工的同情和对黑心的承包商的斥责之外,同学们都深刻体会到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性。这样的方式打破了“台上波涛汹涌,台下鸦雀无声”的场景,让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大大提高。

2.理论联系实际,举例多贴近生活

相比电视电脑等其他媒体,课本所提供的知识的时效性有明显的不足之处,由于受编写时间和教材篇幅的限制,课本并不能够及时将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热点话题或者经典人物纳入其中,老师如能在课堂上多举些贴近生活的事例,则既弥补教材的不足,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讲《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时,我裁剪了一段抗震救灾的视频资料“总理的感人语录”作为该章节的开篇,然后请学生发言:给你印象最深的政府办的实事是什么?你如何评价现届政府?联系生活实际,学生想到了抗击雪灾、抗震救灾等,并且踊跃地发言。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种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教学的运用,突出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通过声、光、色等多种视觉和听觉媒介,提升学生的兴趣,会使课堂教学更加形象和生动。如,为了完成哲学原理“世界是发展的”的教学,笔者通过网络资源,借助“亿年的演化”的一段视频,以声、光、色的手段,将生物的进化历史完整的再现在学生面前,讲述自然界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过程。通过“亿年的演化”的视频,学生们直观上深刻认识到了事物的发展和变化,再通过PPT课件的辅助学习,以及其它一些事例,使得学生很好的理解了“世界是发展的”的辨证而统一的道理。可见,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可以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形式也更加新颖,对强化教学效果有很好的作用。

4.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通常,学生对于任课教师的情感会影响到其对该科目的兴趣。并且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学科基础较为薄弱,而且班级学生的层次也不尽相同,针对这些情况,除了要具有丰富的人格魅力以外,老师还要在教学中对基础较差的学生适当降低要求,照顾到这些基础薄弱的同学,在发现这些学生取得进步哪怕是一点点进步的时候也要进行及时地持续地表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从而提起对政治学科的兴趣,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去接受和学习。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肯学了,再配合老师的正确指导和认真备课,相信政治学科的学习成效会很大。

教无定法,进行中职政治课堂教学策略优化的方法多种多样,需要老师在自身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总结,借鉴。正如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的,教学应是“活的、真的、动的、用的”,而不是“死的、浮的、静的、读的”。只要政治教师能够持续地认真钻研教材,课前认真备课,课后认真总结,并多听其他有经验的老师的课,多关注学生,多了解学生的特点,多方面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能让政治课成为学生喜爱的课程。

参考文献

[1]杨劼.因材施教在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2010,(5).

第7篇:比较政治学分析范文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大类招生 政策建议

一、引言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围绕市场经济环境下“宽口径、厚基础、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培养目标和高校招收优质生源的迫切需要,各高校正不断创新人才选拔模式,按大类招生已经成为各高校主要的招生录取方式。所谓大类招生是指在高校招生录取时,不再按专业来确定招生计划进行招生,而是按学制订招生计划而进行招生录取的一种招生模式[1]。即在高校本科生招生中按照学科门类或者文理科大类,不分具体专业进行招生,进校后对低年级的新生进行通识教育,高年级时按照学生的意愿再具体选择专业、分流培养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按大类招生,从形式上看是招生方式的变化,而实质上则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是学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低年级的通识教育,目的在于为学生构建一个牢固的基础知识框架,进行基础能力和基本素养的培养;高年级的专业培养,旨在为学生构建一个特色鲜明、适宜学生个性发展的专业培养平台,进行专业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培养模式,实现了由学生接受单一学科背景下的专业教育,向接受多学科交叉、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教育的转变,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同时也顺应了学科发展综合化、人才需求多元化的趋势[2]。按大类招生和培养已逐渐成为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新趋势。目前我国的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多所大学已采用大类招生[1-6]。其模式主要有三种[1]:①按学科招生;②高校以“基地班”或一些特殊实验班招生;③对新生进行通识教育。

在借鉴国内其他实施大类招生院校的经验基础上,华南农业大学于2011年在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三个学院内进行大类招生试点工作。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为例,分析其在大类招生改革试点工作存在问题,探讨完善大类招生改革的措施。

二、公共管理学院大类招生现状

1.大类招生基本情况。

依据《华南农业大学2011年普通高校招生章程》和《华南农业大学2011年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2011年公共管理学院开始试点大类招生,计划招生991人,实际共招收32个班984个学生。

2.培养方案设置情况。

依据《华南农业大学2012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性意见》,华南农业大学四年制本科总学分控制在160学分以内。通识教育、专业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拓展教育、实践教育五个部分指导性学分设置见表1。

表1.华南农业大学本科培养方案指导性学分设置表(四年制)

由表1知,华南农业大学四年制本科培养方案学分设置中,通识教育包含6个课程组总计50学分,占总学分的31.25%;专业通识教育包含一级学科平台课和专业准入课程共计20―30学分,占总学分的12.50%―18.75%;专业教育总计15―25学分,占总学分的9.38%―15.63%;拓展教育共计15―35学分,占总学分的9.38%―21.88%;实践教育40学分,占总学分的25.00%。

3.第一学期课程开设情况。

由于2011年是华南农业大学三个学院大类招生的第一年,因此到目前为止,通过大类招生的学生只完成第一学年第一学期的学习。依据大类招生的培养计划,第一学期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通识教育课程中的英语(两门课)、体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5门课;二是专业通识教育中的部分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学原理、社会保障学、土地管理学、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政治学、社会工作导论,以及公共管理学。考虑到学生学习负担、培养计划要求和学院师资力量,公共管理学院对招收的32个班级分类两大组:A大组包括1―16班,第一学期专业通识教育开设管理学原理、社会保障学、土地管理学和房地产开发与经营;B大组包括17―32班,第一学期专业通识教育开设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政治学、社会工作导论及公共管理学。到第二学期,A大组专业通识教育开设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政治学、社会工作导论及公共管理学;B大组开设管理学原理、社会保障学、土地管理学和房地产开发与经营。

三、大类招生存在问题

1.专业差别较大,课程设置不合理。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有公共管理(包括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和社会学(包括社会学、社会工作)两大学科门类,有11个专业(方向):社会学、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公共应急管理)、行政管理、行政管理(企业行政管理)、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土地资源管理、土地资源(房地产开发与物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两大学科门类之间及各专业(方向)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专业课程设置要求也不尽相同。目前简单的以每个专业(方向)为基础,并以必修课的形式,设置专业通识教育课程,在总的学分不变的前提下必然需要减少每个专业(方向)的专业课程,这势必会影响每个专业(方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2.大类招生配套政策不完善。

学科专业(方向)之间的差异还表现在对通识教育类课程的需求也不相同。如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对数学知识的要求较高,在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中是高等数学A,而其他专业(方向)是高等数学C。由于大类招生在第一学年不分专业,学生选择高等数学A或高等数学C的具体人数也就无法确定。而理学院以此为由,在11级大类招生的学生第一学期不开设高等数学课程。由于大类招生试点工作的配套政策不完善,导致本应在第一学期开设的高等数学无法正常开课,因而会对以后专业课程的开课造成很大的影响和不便。

3.培养方案设置结构不合理。

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2009年修订的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中规定公共管理学院四年制本科总学分为175学分,对比2011年大类招生培养方案,总学分减少15学分。从结构上看,通识教育总学分基本上没有改变(2009年为51学分、2011年为50学分);2011年培养方案中专业教育①总学分70学分,相比2009年减少了20学分;2011年培养方案中实践教育40学分,相比2009年增加了13.5学分。在总学分减少,实践教育学分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势必要减少专业课程的学分,加之专业教育部分,还增加了专业通识教育中一级学科平台课程,更减少了专业课程的学分。

另外,实践教育学分增加,反映了提高大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必要性,但是,从培养方案看,实践教育均是如综合性实验课程、综合性实习课程、创新创业实践、学科训练、毕业实习、形势政策之类的综合性实践,需要花费的学时数量较多和比较集中的时间,这对课程安排也提出较大的挑战。同时,没有了单一课程的实践,综合性实践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

四、政策建议

1.进一步细分大类招生的类别。

依据不同专业对高等数学知识的不同要求,在公共管理大类之下进一步细分为公共管理Ⅰ类和公共管理Ⅱ类两个类。公共管理Ⅰ类包括土地资源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公共管理Ⅱ类包括社会学、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公共应急管理)、行政管理、行政管理(企业行政管理)、行政管理(公共政策)专业(方向)。细分大类招生的类别,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不同学科门类间对不同基础知识需求的差异,而且便于课程的安排。

2.完善大类招生配套政策。

学生根据对专业的了解和基础掌握情况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是学校对学生兴趣爱好与自主选择的尊重,也是实施大类招生的初衷之一。实施大类招生改革,不仅仅是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的简单修订,而是事关教育教学的个各个环节配套措施的整体改革,如招生、培养方案、培养计划、专业分流,转专业、学籍管理、考核等方方面面的改革。因此,大类招生改革试点不是某一个学院自己的事情,是整个学校的事情,不应出现由于大类招生,某个课程无法开课的事情。

3.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

在培养方案的结构上,适当减少通识教育学分比例。相比2009年培养方案总学分减少的情况,维持通识教育总学分不变显然是不合理的。

在专业通识教育中,减少一级学科平台课程数量,设定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社会统计学与SPSS应用为一级学科平台课程;而将土地管理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工作导论等各专业基础课以选修课的形式作为专业准入课程。

在实践教育环节中,应该保留专业课程实践环节,综合性实践保留毕业实习、形势政策、创新创业实践,开设1―2门综合性实验课程或综合性实习课程。

注释:

①为了比较的方便,2009年的专业教育包括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2011年实施大类招生后的专业教育包括专业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拓展教育。

参考文献:

[1]晋云海.高校大类招生综述[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11).

[2]海霞,周增慧.大类招生条件下本科专业分层培养教育体系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1,(2).

[3]罗晓甜.大类招生:高校招生的新趋势[J].经济研究导刊,2011,(20).

[4]汪筱兰,沈耀良.浅谈大类招生培养中的专业分流[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11).

[5]张扬,孙志良.高校按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的SWOT分析[J].煤炭高等教育,2011,(6).

第8篇:比较政治学分析范文

政治学科一个很重要的价值体现在,它是人们认识世界、认识生活的思维方法,是思维的工具。这是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二政治复习指导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政治复习指导方法一、学习目标

1、知识基础目标

(1)识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

(2)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

(3)运用;能结合实例,分析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转化的道理;能以正反两方面的实例阐释抓住重点、统筹兼顾的工作方法;能用主次矛盾及其相互关系原理,分析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

2、能力发展目标

通过本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自己进一步培养辩证思维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运用哲学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价值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引导学生进一步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引导学生处理好“以学为主”和“兼学别样”的关系;学会“弹钢琴”的工作方法等,这既可以理解为方法论,也可以说是一种觉悟。

二、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如何正确处理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即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

2、学习难点:主、次矛盾的含义。

因为它容易与下一框内容即矛盾的主、次方面的概念相混淆。

三、学法指导

通过学生自己联系典型事例阅读教材本框内容,了解基础知识要点,明确和把握主干知识及其内在联系,然后在老师有针对性的启发、点拨、引导下,进一步归纳、总结和升华,最后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学习思路

1、问题引领,走进新知识

(1)搜集并思考问题:

①我国时期,在著名战役—中,什么是主要矛盾,你认为应如何处理?

②你看到或听到的学校里的各种矛盾中,什么是主要矛盾,你认为应如何处理?

③作为学生,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矛盾中,什么是主要矛盾,你认为应如何处理?

④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的一些矛盾中,主要矛盾是什么?我国是如何处理的?

(2)思考导学

高二政治图表题解答技巧(一)横看纵看加注脚

就是要学生答题时看全图表中的相关信息,对于表格式的图表题要看横格中的内容:数字,标题等。标题是对整个表格内容的概括,往往对表格的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仔细“看”标题很有价值。纵看是看表格中纵向相互关联的内容,对于其他图表题则指全面地看所给的信息即可。注脚不能以规范的形式放在表格中,但又是解答此类题必不可少的内容,对解答题目有补充的提示作用,切不可忽略。

(二)比较分析是关键

“比较分析”是对材料进行整合,整合的前提是读取图表中的信息,信息对于比较分析非常重要。通过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找出数据之间的联系,找到数据变化的规律。对于多个图表构成的图表题还要找到两个或多个图表信息之间的联系和规律。

(三)相关知识不可少

通过比较和分析,数据呈现现象,反映出来的问题已一目了然了,这时需要去粗取精、由表及里地加工制作,把分析的结果上升到所学的相关理论观点上,弄清材料所能联系到的经济、哲学、政治常识的知识是什么。

(四)弄清问啥再动笔;构建框架要记牢

主要强调的是学生在答题时要减少盲目性,增强针对性,设问的方式有:“说明了什么?”“反映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存在这一现象?”“如何认识这一现象?”等。提问的不同答案的要求也不同,需要的知识和切入的角度也不同。弄清问题后大致建构一下,让自己有一个答题的基本思路,然后再组织语言。

高中政治学习的误区1、学习思想政治课就是多背,背得越熟的分越高

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课更加强调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提高,既要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更要学会“怎么办”,这就需要同学们在记忆的同时,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并将之运用于生活中去,分析现实问题,所以,单靠机械的记忆,哪怕是把课本倒背如流,也是很难得学好思想政治课的。

2、只需要理解,不需要准确记忆

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准确、完整的记忆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学分的获得,还是高考的需要,甚或是日常生活中,运用恰当的政治术语准确地表述观点,都需要强化对基本理论、基本观点的记忆。

准确、完整的记忆,是学好政治课的基础。准确、完整的记忆必须建立在对所学知识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所以记忆的过程也是对所学知识深入理解的过程。

3、学习思想政治课就要大量的做题。

必要的练习,有助于同学们巩固所学的知识,有助于同学们对所学的知识查漏补缺,有助于同学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但是不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思考,不在做练习的过程中总结答题规律,不能学会举一反三,这样的题海战术浪费大量的时间,收效甚微。

练习的过程中善于总结,通过一些典型题目的解答,掌握答题的规律,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这样反而能够事半功倍。

4、平时没必要下很多功夫,考前突击就可以了

第9篇:比较政治学分析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人文素养;素质教育;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综合素质培育课程;课程规划模式

一、引言

早在十九世纪,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校长就曾提出,高等教育的目标不应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在追求职业需求、满足个人的兴趣爱好、职业志向的同时,高等教育还应该为国家培养服务型人才、促进学生人性和理性方面的健康发展。担任耶鲁大学二十年校长的里察•拉维因(RichardCharlesLevin)认为,拥有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他倡导的教育是追求自由的精神,负责任的公民,具有远大的志向,和独立思考与批判的能力。威大校长和耶大校长的高等教育理念都在强调,作为负责任的公民应该为社会的需要服务。当今美国的高等教育,不论是理工科或文科专业均特别重视人文教育与专业技能的平衡发展。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大众传播学术界已经开始探索高等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新闻人才的问题。曾经开创大学培养职业技能性新闻记者的密苏里大学,也终于在九十年代初开始培养具备高人文素质、广博知识,但仍具备专业技能的新闻传播人才。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国家迫切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专业人才。高等教育(highereducation)步入大众化也迫使当今高等教育的基本理念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程进行相应的调整。那么作为一所应用型的高等学府,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技能,才能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本论文是以目前美国与台湾地区的新闻传播学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教育理念为参考基础,以新闻传播学专业为例,提出一个课程规划模式方案,并为大陆培养应用型新闻学专业人才,规划一个为期四年的本科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案例。

(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备高综合素质、敬业精神、判断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人”,培养具备专业知识的“才”。高等教育担负的职责不仅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精英教育,更大的使命应该是为国家培养社会建设与改革需要的人才。这种人才不仅必须具备扎实、全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专业实践经验与技能,并且能够充分掌握和运用其专业知识。但同时也必须具备广博的人文素养与深厚的知识积累,以及具备独立思考与批判的精神。高等教育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职业院校教育人才的培养有基本理念上的差异:高等教育是以培养高层次的人才为目标,是培养为社会各行业提供未来的领导阶层的人才;而职业学院教育则为各行业培养基层的技术性专业人才,这种人才发展的潜力主要是在其专业领域成为未来的“工程师”。那么目前海峡两岸培养的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具有何种发展方向上的特征?目前海峡两岸的高等教育多往实用性、职业化的方向发展。为了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现今两岸许多大学校都不约而同地开设大量专业性、实践性的课程,传授狭窄的专业理论知识,两岸的高等教育机构已逐渐成为职业培训的场所[1]。在课程规划方面也呈现出缺乏培养人才理念的办学现象。开设课程往往不是以培养现代专业人才的目标为导向,而是以任课教师的个人能力或兴趣开设课程,其结果是规划出的大学四年课程如同一个“大杂盘”,缺乏教育的方向感。那么,新闻传播学课程规划的理念应以什么为建构的依据?我们应该培养具备哪些方面素质的新闻传播人才?当今社会的发展对于现代人的素质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我们应该依据什么标准来确定新闻传播学教育的课程内容?

(二)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规划

教育的核心是课程,而课程的规划与设置应该考虑到社会的需要。为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与改革的要求,课程设置的理念必须同时代的发展步调相一致。当今我们需要培养的不仅是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而且是具有智慧的专业人才。智慧是人的综合知识和判断事物的集中体现。自然科学向我们提供知识,但是它无法为我们提供智慧,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为我们提供了智慧的养分。因此我们需要从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中获取智慧。人文素质的养分主要取自于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众多领域的肥沃土壤。文、史、哲知识不仅可以培养我们全方位的、广博的知识基础,也为培养我们独立判断与批判能力提供条件。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较为宽广的视野,培育广博的文化素养和深厚的知识基础,也为培养学生好学善思的素质提供养份。通过人文素质的养成教育、通过广博的知识文化积累,和高雅的文化环境氛围的熏陶,学生不仅可以拓宽其知识面,还能在思想、道德、文化、审美、身体等多方面得到全面的提升,也为培养人的自主创新的能力提供条件。创新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训练开发出来的。创新人才的培养依赖有针对性的教育,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和锻炼获得的[2]。要想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学生的文化水平高、知识面广,融会贯通的能力就强。其次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指人们能够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在头脑中构成自己从未经历过的事情的新形象[3]。丰富的想象力是创新的基础。人文学科中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政治学、社会学等课程为培养人的文化素质,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基础。素质教育的培育需要整合学习专业化和学习职业化的教育目标。素质教育与技能教育两者间应该是一种有机的结合。素质教育是学生技能培养的延伸和提升,它不应局限于教授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而是需要帮助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如何看待问题。对素质教育与实践性课程的授课比例需要进行合理的配置与均衡的发展。在规划课程时需要了解专业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考虑课程与课程间相互渗透的设计。开设每一课程应明确认识该课程存在的目的和意义。每门课程的安排必须能充分体现出应用型的教育理念。在撰写教学计划时需要明确说明开设每一门课程预计达到的目标,并根据这个目标设计每一门课的具体内容和撰写课程大纲。此外,需要具体说明学生学习某一专业课程后应该“掌握”、“具备”何种能力。例如,具备独立进行创作的能力等,并且说明在技能的训练上要达到何种程度。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把握处理好技能训练与文化素质、人文素质、审美素质间关系的问题。基于上述理念,本论文以莆田学院新闻学专业四年本科修读172总学分,设计以修读83学分的专业课程为案例,提出一份“新闻学专业四年学习课程规划表”(见表—)。此表根据学生对不同传播媒体的兴趣,区分为A、B两个专业轨,供学生选读。不论选择A轨或B轨作为未来发展方向的学生均须修读至少47学分的专业核心课程,以及必须修读至少36学分A、B两专业轨共同选修的专业性课程。此项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的规划可大致归纳为“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延伸)课程”和“综合素质培育课程”三类。

二、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教育是一种系统性、专门化的知识培养。专业核心课程是指在专业范围内要求学生学习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该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最新的专业发展动态,同时也在培养学生分析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4]为满足传播业界对于人才技能之要求,学生需要系统地学习本专业所需要的基础理论和原理等知识,并掌握对该专业应用所需的基本技能。此类课程包含所有专业所需修读的基础理论,或专业技术原理性课程。为满足新闻传播业界对人才技能方面的要求,课程规划方案要求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在四年内必须修读一定学分的专业理论与技能性训练课程:专业必修学分:47学分(包括实习学分)专业选修学分:36学分(可选择修读的学分为68学分)专业拓展(延伸)课程:必修学分:32学分专业拓展(延伸)课程:必修学分:32学分综合素质培育课程:必修学分57学分新闻专业本科四年必须修读总学分:172学分1.专业素质培养课程:此方向着重传授传播学理论性与原理性、传播史、传播法规等课程。此课程也包含专业实践性的基础课程。此类课程均为必修课程。2.专业技能性课程:此类课程以实践为导向,主要是培养学生操作影视媒体器材与相关设备的能力。

三、专业拓展(延伸)课程

新闻媒体报导所呈现出内容的质量与媒体工作者自身的知识水平、品德、和能力有直接的关系。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除了必须修读上述83个专业核心课程学分外,我们进一步要求本专业学生需要自行选择修读拓展其志趣的“专业拓展课程”。这是属于专业知识培养性质的课程。它是培养学生能够掌握某一科学、或某一个领域,并且具备该领域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在进行采访时能够提出具有专业性、深入性的采访问题,并能做出具有深度的新闻报导。例如,对未来有意在体育方面发展的新闻专业学生可到体育学院修读相关的课程,以培育学生在此领域的专长。学生亦可在其他领域如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医疗、自然科学、环境科学、艺术、地质学、海洋学、生理学、人类学、生物学、信息科学等领域,拓展其专业知识。此课程要求学生在其兴趣拓展的领域至少修读两个专业领域,且每一领域修读不得少于12个学分的课程,修读拓展性课程的总学分不得少于32学分。

四、综合素质培育课程

此课程设置的目的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开拓其视野,使其对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有基本的了解。课程内容也应包括培养学生健康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并培养他们分析事物和创新的能力。此类课程包含工具性知识的培养,如外语、基础研究方法等。这一模块要求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在四年内必须修读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的课程至少57学分,其中修读文学、历史、哲学,每一类不得少于12学分的课程。根据上述理念,本论文更进一步提出由三个模块组成的“新闻学专业四年课程规划模式”(见表二)。

五、结语

以应用型高等教育新闻传播学培养专业人才的理念为基础,本论文提出一个“新闻学专业四年课程规划模式”的案例。形成此模式的概念亦可运用到其他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其他专业领域。此模式的有效执行,除了需要学校各院系彼此共同配合方可达成外,也需整合如中文、历史及目前开设的公共课程等,并须重新规划设置如目前台湾各院校普遍设置的“通识教育中心”。此中心的设置可向全校所有科系学生提供各类综合素质培育课程,供不同专业学生选读。

参考文献:

1.北航高研院通识教育研究课题组.转型中国的大学通识教育:比较、评估与展望[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2.德雷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M].候定凯,粱爽,陈琼琼,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张岂之.大学的人文教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4.黄达人.大学的观念与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5.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田建国,周光迅.大学教育综合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7.叶立群.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8.房剑森,薛天祥.高等教育发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9.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跨世纪的大势[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10.赵中建.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11.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的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12.张力.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9.

相关热门标签